交通运输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3 11:07: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交通运输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交通运输管理

篇1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一流水平

近年来,河南交通开创了历史辉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连创新高,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公路总里程、农村公路总里程三项指标位列全国首位,公路密度暂居全国第二。河南已经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县乡公路为支脉,公路、水路、运输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格局。但是,随着国家对土地和金融进行宏观调控,河南交通继续沿袭以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为以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为主转变,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型发展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河南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河南由公路交通大省向公路交通强省跨越。

1.增强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的认识

河南交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高速公路为标志的各项交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但交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河南交通在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都对河南交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省委书记徐光春指出,一个庞大的公路交通体系要健康运行,必须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完备的管理制度作保障,要加强交通工作管理;原河南省省长李成玉指出,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公路建设高峰期已经过去,现在就是要把以建设为主转化为以加强管理为主,以提高道路运营的水平为主,要向这个方面转移。

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方法,是一个过程。凡是有人群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凡是有人群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社会、组织、家庭、个人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二是管理工作的好坏是决定一个组织的实力和竞争力。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组织能否充分发挥组织内部各种资源的综合效率,从而影响组织在社会上的实力和竞争力。三是管理也是生产力。在有些情况下,资源状况基本不变,加强管理,协调资源配置,优化结构,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当于生产力得到了提升。

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而且还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在自己民族文化和历史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短短几十年间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日本人提出了生产第四要素理论,即与土地、劳动和资本一样,管理也是生产要素之一。因此,提高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河南交通强省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2.正确处理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服务的关系

李盛霖部长在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时指出:“公路、水路交通行业要改变重增长、轻服务的现象,今后把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为重点”,并在2008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要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由此可见,交通运输部将交通运输行业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今后交通运输工作的发展方向应该以“三个服务”为主。那么,交通运输部提出来的“加强服务”和省交通厅提出来的“加强管理”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服务之间的关系对于河南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交通运输工作管理的概念和分类

管理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管理是通过优化配置和协调使用组织内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各种资源,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既定目标。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就是要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系统各种资源的配置、协调组织使用各种资源,促进交通运输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工作涉及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营管理、交通运输服务、市场监管、财务运行、廉政建设等等方方面面。从管理的性质来说,可以简单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内部管理指的是单位自身的人财物管理,通过内部管理,达到高效率、低成本、优形象的目的。比如交通厅机关管理、厅属单位管理以及各企业管理等,这是范围较为广泛的管理;外部管理指的是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行使政府监管职能,对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准入、退出、资质、价格及涉及安全生产等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简单地说,河南交通运输工作中涉及到的管理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位管理和政府监管。其中单位管理又可以分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和企业管理。

2.2交通运输工作服务的概念和分类

服务是具有无形特征却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从服务的概念上可以看到,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服务是一项为集体或别人利益或某种事业的活动,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个人事项的活动。第二,服务是一种工作,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是为了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某种事业的实现。毋庸置疑,河南交通运输系统企业单位就是服务性单位;随着国家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深入,政府机关就是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为人民服务。从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分类的角度对应来说,河南交通运输工作服务可以分为政府服务和企业服务,政府服务包括交通行政事业单位的审批、审核、市场准入等服务。

2.3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与交通运输工作服务之间的关系

管理和服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管理中寓含着服务,服务中必须加强管理。因此,从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涉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服务主要也应该分为两大类,即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与服务和企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

2004年,总理在讲话中指出:“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现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也首次把服务型政府写到了报告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管理型(统治型)政府不是没有服务,而服务型政府也不是没有管理(统治),只是管理与服务的从属关系不同。管理型政府是把服务作为实现其统治的一个工具,而服务型政府则是把管理纳入了总体的服务框架之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而实施的监管活动。因此,可以说管理仅仅是一种手段,服务人民群众才是最终的目的。对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应该把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三个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都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标尺和准绳。

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其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和对象有别于服务型政府机关。我们知道,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对于交通运输厅下属的国有企业来说,它们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不再具有市场的监管功能,而单单是在企业自身运营过程中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运转,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运输企业要把服务作为一个品牌,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获取服务对象生理上的舒适和心理上的愉悦,使服务对象更加认可该企业,接受更多该企业的服务,从而获得较高的企业利润。因此,运输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都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河南交通运输企业要通过加大内部精细化管理,降低内耗,减少成本,树立一流的服务品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获得较大的企业利润,才能成为河南交通运输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坚强有力的助推器。

3.强化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协同理念,推进河南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类起源以来,就具有一定的管理本能。人类对管理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和实践过程也经历了一个“协作-协调-协同”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协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通过集合多个人的劳动和能力,使得整体的劳动变得比个别劳动的简单累加更为有效;协调的主要特征就是在集合多个劳动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劳动要素在时间上和数量上的配合,从而实现资源和效率最大化;协同的主要特点就是考虑到了任何一个单位不是孤立、封闭的系统,而是与外界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外界环境的变化将会影响到一个单位或系统的变化,要通过加强单位或系统内部的“自组织”能力来较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显而易见,河南交通运输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不与外界发生联系的系统。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对河南交通运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如何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推进河南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管理协同功能的河南交通运输大系统。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协同就是将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交通运输厅机关、厅直属各单位等)或孙子系统(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各业务部门等)以及更小一级系统的功能进行有机、有序、和谐地管理,从而更加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发挥大系统的整体优势。因此,河南交通运输系统能否形成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来决定的。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会产生协同效应,好的协同效应可以使系统的功能发生放大或倍增;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互相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任何组织和单位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河南交通运输系统也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资金、土地、服务对象等要素,是河南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条件,是外因;内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是河南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根据,是内因。根据哲学观点来看,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系统的发展,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物质环境包括人财物和信息,文化环境作为系统内部文化对创造管理的“协同效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想而知,由于一个单位所有员工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属性的差异,将会引起工作中的不和谐,有损于单位整体目标的实现;造就和谐的机关文化和企业文化,形成文化协同理念,将会有利于机关和企业的发展,从而直接影响河南交通运输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河南交通运输系统应该大力开展交通运输系统文化建设,形成交通运输工作管理的协同效应。交通运输系统文化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建立和弘扬交通系统的铁军精神,建立和完善各单位、各部门的规章制度,提炼、总结各种企业精神,明确、统一企业标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等等。

4.有计划、分步骤实现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国内国际一流

2007年,交通厅党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时度势,决定把当年作为交通工作管理年,并提出“建设规模领先、管理服务一流”的工作目标。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一流?如何实现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在国内国际上争创一流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

4.1建立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一流标准是实现一流水平的基础

汉语词典解释“一流”的概念是“第一等”,也就是说,“一流”是在某个等级标准中处于最高层次的那个等级。河南交通运输工作如何达到管理水平一流的目标,首先要搞清楚“一流”的标准是什么,需要将衡量一流的各项指标进行分类和量化,然后将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情况按照各项分类和量化的指标进行对照,达到这样的标准就可以认为管理水平达到了一流,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就可以认为管理水平没有达到一流。因此,建立一整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等级标准是实现厅党组提出的“管理服务一流”的基本条件。

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主要分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和单位管理两大类,其中单位管理又可以细分为单位内部管理和企业管理两种形式,建立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标准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进行考虑。但是,由于监督管理、单位内部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点和最终目的不一样,制定标准时选取的分类和指标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监督管理标准,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办理程序的简化程度、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人民群众投诉率等可以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对于单位内部管理,可以把节能减排措施、保密制度的落实、信息公开程度、各业务部门联动情况、财务支出情况、文化建设情况、廉政建设情况等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对于企业管理,应当着重于在企业利润、企业品牌树立、成本节约、服务水平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标准。我们可以按照以上分类和指标的管理标准来强化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循序渐进,逐步达到设定的一流标准;同时,决策者还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认定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从而为最终实现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国际一流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4.2有计划、分步骤实现管理水平国内一流和国际一流目标

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和国际一流的目标,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是要进行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艰苦工作才能实现的。首先,要解决管理水平一流标准的共识问题。“一流”的称号是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承认才是真正的“一流”,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达到了“一流”水平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因此,各类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标准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承认,省内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一流水平可由省级部门来制定,国内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一流水平要由国家级部门制定或认可,国际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一流水平必须由国际有关部门制定或认可。其次,要积极主动做好各级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国内、国际对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河南交通运输工作要敢为人先,发扬“亮剑”精神,发挥“铁军”作用,勇当排头兵,及早部署与规划,由我们牵头组织国内、国际有关专家和学者制定整个交通运输系统国内、国际一流的管理标准。第三,要分步骤逐步实现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省内、国内和国际一流标准。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刚刚起步,我们应该稳步推进、扎实有效地开展交通运输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省委、省政府既定的目标。河南省交通厅以及交通系统的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制定一个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这三个时间段内分步实现省内一流、国内一流和国际一流。

参考文献:

[1]丁波,朱艳茹,何太碧.交通运输企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2

1.2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在上一个问题中提到,重设了很多部门,这样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在同一条运输线上,投放了多部门管理运输工具,这样就使得运输生产难以得到很好的组织,运力资源也不能够得到优化,这样就浪费了有限的运力资源。由于我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不科学,导致人为地块分割和部门分羹,造成了运输资源的浪费和效能的降低,最终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1.3开支过大。管理部门上的重设,这样使得铁路交通运输业的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过多,导致办公费用增多,使得政府的开支加大。而有些管理部门还隶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运输企业和经营者需要向其交纳相当数量的“管理费”,这样就增加了企业和经营者的经济负担,最终也导致了企业开支过大。

1.4管理法制不健全。由于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行业起步较为晚,而且发展不是很完善。因此,政府就在管理法制上没有健全好,使得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在运行时无法可依。而有的部门由于法律意识的浅薄,导致某些经营行为与法律相悖。这样都使得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难以在法律上开展。

2、铁路交通运输业的科学管理

2.1依法管制。在对铁路交通运输行业进行管理时,要依据我国的《行政许可法》等相关行政法律,对我国政府设置的各个行政部门现有的法规和文件进行清理,违反法律规定的要坚决制止,对没有法律授权的部门要坚决撤销,以此减少人员重设现象的出现。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我国的法律部门,建立健全有关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法律,使得我国政府的各部门行政规章和地方政策都有法可依,对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制度有章可循。

2.2管理模式改革。在管理模式中,要建立和健全“大交通”的行政管理模式,既实现一城一交、一市一交、一省一交乃至一国一交,由一个部门统管交通。借鉴我国铁路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将这些城市的管理经验进行整合,并且应用到全国范围内。管理模式的改革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铁路交通运输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3非政府组织管理。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如果实施“非政府组织管理”政策,将不必由政府管理和不适合政府管理的行政事务,来交由那些非政府组织来进行管理。建立公共社会,使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起“非政府组织管理”的“第三只脚”,这样就能够构成政府一企业一非政府组织稳定的三角框架,使得政府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最终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2.4协调管理。现阶段,我国有些地方尚难成形“大交通”的管理模式,政府要协调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责任以及管理权限,使得各部门明确各自的责任与职权。各部门以大局为重,相互配合,步调一致,集中解决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铁路交通运输行业营造处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

篇3

关键词:

交通;运输;管理

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是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以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视角,从新疆交通运输行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面临的形势,从交通运输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分析、执法行为的规范化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当前新疆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2013年以后,国家层面已经实现大部制改革,铁路职能已经划归交通运输部。但在新疆还有的城市依然沿用传统的多部门交叉管理模式。此外,部门之间,同一行业各层级之间高效良好的协调机制也尚未建立。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完善,导致各类交通资源分散于多个部门,权责脱节,效率低下。

(二)组织体系不够合理一是行业管理的横向部门设置过多过细,部门设置规范性不足,条条的影响力很强,综合协调受部门利益制约;二是纵向层级间职责边界模糊,管理层级偏多,普遍上下职责同构、机构设置一般粗;三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与专业管理机构之间角色定位不清,决策和执行之间缺乏明确定位和制度规范;四是自治区以下专业管理机构职能混杂,普遍政、事、企不分,市场化改革阻力大;五是交通行业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问题突出,综合执法改革举步维艰。

(三)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健全交通运输法律法规是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政府管理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手段,也是规范政府、企业和乘客及其相互关系的法律依据。例如,自治区公共交通、出租车行业管理相关规定尚处于空白,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法规、行使行业监管职能等方面没有上位法的指导和支撑。

二、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1.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智能运输系统可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公路网的通行能力,降低汽车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随着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在公路运输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运输信息管理、运输工具控制技术、运输安全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从而大幅度提高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

2.公路交通运输将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物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服务部门之一。公路交通运输加速向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融合,不仅是为了面对现有的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更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挑战。公路运输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客户服务的要求。

3.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路客运市场需求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从要求“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同时,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公路客运营运质量提供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以及通达能力、运行条件改善的小环境,都对公路客运发展方向提出了战略性转变的要求。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成为现阶段中国公路客运发展战略的主要取向。

三、推进交通交通运输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一套完善的、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是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基础。要对现有的管理机构进行优化,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运输行业发展需要为基本原则,对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责任等进行重构,实现管理机构效能的最大化。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足功夫,符合现代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各项要求。要加强制度建设,从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能的分配等方面,进行明确的划分。

2.发挥市场的监管方式,调节市场变化。通过政府的统一监管,对市场的变化提供保障方式,来确保市场的正常运行。对无证营业的黑出租市场要有效监督、彻底清理。通过清理彻底规范市场运行模式,给合法手续运营的车主创造优良的运用市场。探讨运营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和在工作中的管理与监督办法并建立有效的奖罚措施,使行业运营标准化。

3.加强交通运输的监督工作。交通运输行业中需要人们的监督和法律的监督。所以可建立一支办事效率高,工作能力强的交通运输管理监督队伍,完善交通运输的监督体制,并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司机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国家应健全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监督任务要求对公路上的各种机动车,货车以及客车加强监督管理,可在公路两侧,客运站,客车上安置摄像头,并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在严格的监督下,每个工作人员自司其职,杜绝忙里偷闲甚至假工济私的情况发生。

4.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进入、退出、监督管理制度,使运输管理市场规范化。准入方面,实行招投标对客运线路经营方式改革。选择对招投标公开的方式,确保在招投标时的公平与公正,自助选择运营路线,保障运营线路的运营商的用车安全与高质量的服务。退出方面,运营期结束后,运输管理部门要根据运营期间的客运人员的数量、价格与运行效益等情况酌情考虑是否继续此运营路线。根据运营商运营期间的服务质量与安全状况确定其是否能够继续运管,加大力度解决光进不出或者能进不能出现象,做到进入有制度,退出有保障。监督管理方面,对企业的信誉质量管理要常抓不懈,对营运企业的行为、服务、安全作为招投标的必要参考条件。对于服务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的运营商要严肃处理。对于以非法手段违规经营和制造不良事件等运营商要坚决打击。签订安全与服务质量承诺书,对新增加的线路和车辆更要做出安全和高质量的服务承诺,层层把关。

5.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法制建设。目前,交通运输业内部形成了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为了追求利益,人们常常越过道德底线,挑战法律权威。同时在相关主体产生矛盾时,若不及时恰当处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交通运输业管理部门必须要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了解民众实际困难,为人民做实事,有效解决行业中的重点突出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制定规范交通运输业的法律法规,解决管理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法律约束的问题,对交通运输业中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四、结束语

实现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紧紧围绕“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战略目标,应遵循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巩固提升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的原则,抓住国家体制、机制改革的良好契机,推动新疆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宿志鹏.关于交通运输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1).

[2]郭振敏.浅谈交通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32(8):100-103.

篇4

1 公路交通是现代社会的骨干运输方式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汽车运输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公路网的形成,使公路运输成为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骨干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在技术经济特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1)机动灵活,适应个别交通运输用户的需要和具体条件,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最大优势,服务面深入广大,是最基本的集散运输方式,适应西部开发的基本交通运输需求。(2)直达性最好,在途周转、停滞时间短,运输时间利用充分,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时运输速度在地面运输方式中也是比较快的。是唯一能实现门到门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

2 公路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2.1 运输生产力水平不高。在营业性客货运输车辆中,中高档客车特别是高档客车和大吨位柴油货车以及集装箱等专用货车所占比例偏低,远不能满足广大旅客和货主的需求。

2.2 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种种原因,客货运输站场建设进度缓慢,到目前为止,在部分大中城市、相当数量的县城以及大多数乡镇,客货运输站场基础设施仍很短缺且设备简陋,成为制约道路运输发展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公路基础设施功能和车辆运输效率的充分发挥。

2.3 运输组织水平和运输效率较低。在部分地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存在着地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封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空驶率提高、运输组织水平降低,对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造成了消及的影响。

3 加快交通运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方法,是一个过程,凡是有人群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而且还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

3.1正确处理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服务的关系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要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如何正确认识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服务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和服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管理中寓含着服务,服务中必须加强管理。因此,从全国交通运输工作涉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服务主要也应该分为两大类,即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与服务和企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现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其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和对象有别于服务型政府机关。我们知道,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它们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不再具有市场的监管功能,而单单是在企业自身运营过程中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运转,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运输企业要把服务作为一个品牌,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获取服务对象生理上的舒适和心理上的愉悦,使服务对象更加认可该企业,接受更多该企业的服务,从而获得较高的企业利润。因此,运输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都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3.2 强化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协同理念,推进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类起源以来,就具有一定的管理本能。显而易见,交通运输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不与外界发生联系的系统。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对交通运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如何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推进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管理协同功能的交通运输大系统。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协同就是将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或孙子系统以及更小一级系统的功能进行有机、有序、和谐地管理,从而更加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发挥大系统的整体优势。因此,交通运输系统能否形成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来决定的。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会产生协同效应,好的协同效应可以使系统的功能发生放大或倍增;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互相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任何组织和单位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交通运输系统也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资金、土地、服务对象等要素,是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条件,是外因;内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是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根据,是内因。根据哲学观点来看,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系统的发展,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物质环境包括人财物和信息,文化环境作为系统内部文化对创造管理的“协同效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想而知,由于一个单位所有员工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属性的差异,将会引起工作中的不和谐,有损于单位整体目标的实现;造就和谐的机关文化和企业文化,形成文化协同理念,将会有利于机关和企业的发展,从而直接影响交通运输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应该大力开展交通运输系统文化建设,形成交通运输工作管理的协同效应。

4 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4.1 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智能运输系统可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公路网的通行能力,降低汽车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随着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在公路运输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运输信息管理、运输工具控制技术、运输安全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从而大幅度提高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

4.2 公路交通运输将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

物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服务部门之一。公路交通运输加速向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融合,不仅是为了面对现有的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更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挑战。公路运输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客户服务的要求。

4.3 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路客运市场需求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从要求“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同时,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公路客运营运质量提供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以及通达能力、运行条件改善的小环境,都对公路客运发展方向提出了战略性转变的要求。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成为现阶段中国公路客运发展战略的主要取向。

篇5

(2)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还包括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和铁路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有各自独立,最终统一于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整体,两部分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发展都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管理的发展,因而要逐渐改善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可靠性、科学合理性。

2运筹学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应用探析

2.1博弈论的运用

博弈论有可称对策论和决策论,包括局中人、策略以及一局对策的得失三个基本要素。对策论是指在竞争过程中做出的决策,而决策是指在管理中做出的决定,历史上的田忌赛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运用博弈论做出决策时,竞争者首先要确定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客观可能性,发现、搜索和拟定多种解决方案,之后多次决策,包括风险性决策、确定性决策和不确定决策,最后再找出多种解决方案中的一个最优方案。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发生利益冲突时,运用博弈论,使双方都提出决策,完后再选出最优的决策,这样可以平衡公、铁交通运输两方的利益均衡,促使竞争环境的健康,例如公路货运战场的协同物流系统,有两个货运站组成的协同物流系统和信息中心这三个局中人,其中信息中心是负责调度协同运营,如果两个货运站有利益冲突而不服调度时,作为博弈中的决策者要根据两个货运站提出的不同策略,不断反复博弈,选出一个最优的、双方都满意的策略,从而促进运输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2数学规划论的运用

数学规划论是指在管理中有关估值和安排的问题,是在指定的条件下,利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的方法,通过函数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得出极大值与极小值,最后选出最优方案,例如,铁路运输管理中空车调配的问题,运用数学规划论中的线性规划方法,综合影响空车调配问题的多方面因素,以空车消耗最小值的为模型,以空车调配方案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运筹学中的算法进行求解,最后找出最优的空车调配方案。

2.3库存论的运用

库存论是研究物质最优库存和库存控制的一种理论,在工业生产及其资金物质的运转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物质库存问题,如果物资库存量过多,则会占有很大的空间,从而增加了保管费,增加生产成本;如果库存减少,则会不利于销售量的增加,进而减少利润,甚至严重导致停产,例如,寻求铁路空车调配最佳方案问题也是一种物质库存最优问题。

2.4图论的运用

运筹学中的图论是指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把复杂的问题,用图与计算机网络对问题进行简单化的描述,然后得出答案,解决问题。在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图论应用在物资运输、物资调运以及车辆调配问题上,例如,在铁路空车调配问题中,就运用了图论中的时空网络技术,获得空车走行费用最小的方案;又如,在选择运输路线问题上,也运用了图与计算机网络,从而获得费用最小、时间最少、路线最短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2.5排队论的运用

排队论又可以称之为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主要解决如何改进服务机构或组织的服务问题,主要研究各种系统的排队队长、等待时间以及所提供的服务等各种参数,以获得更好的服务。在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排队现象,例如在商场购买单时要排队,在拨打电话客服中心电话时也要等待,另外,在交通运输管理中也存在排队现象,例如,在汽车通过一个城市的高速公路路口时要排队等候交费用。

2.6可靠性论的运用

可靠性论主要解决系统障碍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靠性论包括不可修复系统和可修复系统两大类,不可修复系统的特点是寿命和可靠度高,而可修复系统的特点是有效性高。在铁路枢纽运输管理中就运用了可靠轮的运筹学方法,改善了信息系统方面的不足之处,在原有的图形基础上又增加了可视化信息系统,从而提高了铁路枢纽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而促进铁路枢纽运输管路的发展。

篇6

1现代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影响

1.1有利因素

第一,有助于实现“智慧交通”的建设目标。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智能化、科技化等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标志,而“智慧城市”也成为我国各地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努力方向[1]。“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在交通运输管理中,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紧密的结合出行者、道路以及交通运输三者,构成全新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在对ITS和RFID等职能交通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进行综合应用的背景下,有效缓解城市道路车辆拥堵和交通堵塞的问题。在“智慧交通”背景下,城市交通领域的信息传递速度更快、数据更加精确,同时,还能够根据对数据的分析,科学的预测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为交通运输管理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科学为人们规划出行路线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有助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加等。这些因素都给城市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加大交通运输管理的力度[2]。在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管理的实效性,通过全面、大量搜集城市各地区、各路段的道路交通数据,从对城市交通运输高峰期等的统计出发,在整体上提升交通运输管理的协调性,高效缓解动力过剩与承载力缺失之间的矛盾,最后减少交通运输的压力。

1.2挑战

而要想实现“智慧交通”建设和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目标,新时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需要迎接以下挑战:第一,对传统管理理念提出挑战。应用信息技术展开交通运输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而传统以人工为主的交通运输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3]。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积极学习、接受先进的信息技术,并从交通运输管理的实际出发,同信息技术进行更加紧密的融合,确保管理工作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断促进管理系统的完善。第二,对交通运输管理网络提出挑战。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管理网络,为提升交通运输管理的实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4]。我国传统的交通运输管理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信息应用的要求,其在系统功能等方面呈现出严重的滞后性,过多的交通运输站点,也不利于高效整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对交通运输管理网络提出了挑战。

2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2.1车辆管理

车辆管理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其中涉及到导航管理、行车收费以及车辆调度等内容,在将现代信息技术同交通运输管理进行有效融合的过程中,我国的车辆识别系统、车辆监控系统等都得到了完善,与此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做到了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在科学应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实现了节能车辆管理的目标,不仅拥有较高的管理效率,与此同时,管理工作还体现出了较强的环保功能[5]。车辆导航是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基础,这一先进的车辆检测技术,可以确保驾驶者对车辆之间的行驶间距以及道路标识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因此车辆行驶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得以下降,提升了形成安全性,高峰期车辆事故减少,由于有效减少了车辆废弃物,为各地区的节能环保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智能监管

将传统运输管理模式同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是智能监管形成的基础,在智能监管下,可以对各种各交通运输问题进行有效预测,同时,还能够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搜集,为交通事故原因的判定做基础。目前,照相系统、信号灯等共同被应用于十字路口,过往车辆如果发生超速,其基本信息是可以被及时记录的,因此在规范驾驶行为、提升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信号灯的智能化,有助于车辆监控工作依据原有设计程序流程运行,拍照功能、自动记录功能有助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路口信息进行实时掌握,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对红绿的时间进行有效调控,为高效展开车辆拥堵疏散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与此同时,交通路口指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位置也可以在信息反馈系统进行实时定位,这样一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就能够更加合理的分配物力和人力等资源,降低违纪行为发生的概率。

2.3事故处理

交通事故通常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这同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质量较低以及驾驶人员违规操作等都具有紧密的联系。而交通事故一旦发生,提升事故处理效率,能够将危害降到最低[7]。新时期,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增加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第一,通过计算机,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事故现场具体路况通过图纸的方式绘制出来,为事故处理人员更加及时的找到事故处理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在将是的的文字解释同图纸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可以对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充分的判断,为加强管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

3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应用的途径

3.1增加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知

增加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能够确保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更加合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该领域的全面发展。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要提升其安全意识以及管理工作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力度,为体现出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先进性而努力。

3.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要想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一个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8]。在这种情况下,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对航空、水路、公路等交通设备的运行情况展开定期调查,并有针对性的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换,确保其可以同交通运输信息平台进行紧密的连接,为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人员合理调控水、陆、空交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3.3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新时期,相关工作人员不仅应局部较强的管理能力、交通运输业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当拥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从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角度出发,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努力有针对性的开发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才能够不断推动交通运输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为交通运输领域实现与时俱进的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管理同城市建设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紧密的联系,在信息时代,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同交通运输管理的融合至关重要。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车辆管理、智能监管以及事故处理方面都已经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人员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力度,并努力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确保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同时展的需求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陈笛.初探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681-681.

[2]罗军.浅析《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的试点示范项目》对我国航空货运业信息化建设的启示(一)[J].空运商务,2015(21):32-35.

[3]罗雄飞,伊晓强,张秀媛,等.基于多Agent的交通运输枢纽虚拟组织信息集成框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6,22(7):113-117,142.

[4]周艳芳,李为为,杨淑贤,等.交通运输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5(12):72-77.

[5]殷林.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5(7):92-94,98.

[6]许晓东,赵孝锋,郑薇,等.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效率[J].水运工程,2016(z1):129-132.

篇7

2.信息技术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影响

2.1信息技术对我国交通运输的积极影响

我国科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发站也将不断向前发展。适用范围也在逐步的扩大。信息技术使用在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将有利于建设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在智能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也将不断提升,智能化的交通运输将满足人们的需求,智能化的交通运输即采取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交通运输进行管理,特别是在智能识别系统中以及只能交通的系统中将不断被应用。这将有效的将交通、行人、道路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集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化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这将有效的环节大城市中因交通运输所带来的困难。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发展将有利于智能交通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提升交通信息传递速度,这对于建设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有着不可估计得作用,是我国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这将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信息技术在交通管理领域的应用将有利于改善交通领域的发展状况,这将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效率,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具有积极影响。

2.2信息技术对我国交通运输的消极影响

信息技术的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使用将使交通运输领域的要求变得更高。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交通运输管理理念已与现代化的节奏脱离,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就目前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说在一定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弊端。现如今一些交通运输管理单位在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时投入资金过少,尤其是我国的交通运输停靠站较多,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这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落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交通领域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咋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然而目前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仍有些不足之处,而且资金的使用不到位,这一系列的困难对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信息技术已形成模型。然而比起其他的国家我国的信息化技术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在交通运输领域领域的发展也不够充分。因此要不断完善我国信息技术促进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

篇8

因此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业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何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就成了我们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交通运输量的持续增长,交通运输管理的工作变得非常重要和紧迫,把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交通运输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但是在现有的交通运输网络中,还是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利,因此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时期下,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是保证交通运输正常运营的前提,是提高交通运输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向前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交通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限的运输生产力水平。我国在生产交通运输设施方面还存在着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问题,交通建设的速度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作为以营业性为主的客货运输车辆中,中、高档客车和大吨位车量等专用货车所占比重较低,满足不了旅客和货主的需要。

 

2、 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客货运输站场的建设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很多城市、多数县城和乡镇都存在设备短缺和设施简陋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道路运输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对公路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和交通运输管理效率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运输压力大、服务水平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面临非常繁重的运输任务.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行业并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这种需求,导致许多运输车辆出现超载的情况,在交通运输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尤其在载人方面.客货运输企业管理松散,对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不严格.常出现半路捡客、中途放客。

 

4、发展不协调。我国交通运输也在各个地区的发展也呈现了不协调的现状。交通运输发展的不协调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有带来很大的阻碍,使得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产生更加不协调的发展。除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之外,造成交通运输不协调发展的原因还有交通运输的规划不够合理,不合理的交通运输规划使得交通运输管理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不仅降低了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效率,提高了运营成本,对于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5、客运站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由于交通运输组织水平和效率低下,很多城市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地区之间存在相互排斥和封锁的现象,提高了空驶率、使运输组织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建立统一、开放和有序的运输市场。

 

二、如何加强交通运输管理

 

管理是学问、方法和过程,有人们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企业的成败和国家的兴衰都能体现出管理水平的高低。加强交通运输管理,要从自身团队的管理到所服务领域的管理再到管理创新和发展。这都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

 

1 加强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服务

 

交通运输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正迎合市场经济的步伐向着现代化服务行业转变。全面、正确的认识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与服务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并加强这两方面的业务水平,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按照工作性质可划分为: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两种管理与服务单位。通常企业单位会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目的。而交通运输企业的目标相对融入了更多的责任.不仅仅关注经济利益,还包括对社会、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因此一般对交通运输企业的要求较高 而行政事业单位则需要加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管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行动方面,都需要忠于职守.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完善交通运输工作的服务体系.提高其运行效率。

 

2 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

 

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交通运输网络是城市发展的交通设施与载体。因此.要想有效解决城市交通严重的拥堵现象.需要对城市交通运输网络加以完善.使得道路交通容量可以显著提高。以便能够融合各个城区的道路.使之形成完善的网络。对目前的交通结构进行优化.不仅能够改善不合理的路网结构现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通行困难,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要明确其功能分工,使得道路网络的功能体系更加完善和明确.使得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益有所提升.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3在交通运输管理中使用先进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在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都引进的了先进的技术,交通运输行业也不例外,在科技信息时代的影响下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在进行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一些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得交通运输行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还能帮助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得交通运输行业的一切发展都尽可能地在掌控范围之内。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先进技术包括先进的交通设施、安全监管网络、严格的检测技术等等,这些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加快客货运站的建设和体制完善

 

客货运站场是交通物流的枢纽。合理的布局客货运站场,加快客货运场站建设,并对客货运站场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是强化交通运输基础管理的有效措施。加大对客货运站场的建设和管理,实现村镇都有客货运站的网络覆盖,为群众出行和物流运输提供更多方便。我国目前的客运站场的建设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提高乡村客运站场的密度和服务设施水平。除了硬件设施的完善.还需要重视运输安全管理.不仅要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同时也需要加强经营者的安全意识。确保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

 

5 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协同理念

 

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协同关系,是对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和下级系统功能进行有序的管理,从而可以适应外部环境引起的变化。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发展变化的条件分为内外两种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企业资金和服务对象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人力资源、财产物资和信息数据)。根据这两方面的因素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参考根据,此外交通运输系统还应加强文化建设,形成具有协同效应交通运输管理。

 

结语

 

篇9

2主要功能

省级投资计划管理系统主要面向省级投资计划管理人员、投资计划上报单位,以投资计划项目为主线,实现规划成果管理,中央补助以及省财政资金补助各类项目计划的编制、上报、下达以及针对投资计划执行情况、资金渠道与投入比例的综合分析。 根据省级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的实际需求,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主要包括规划项目库管理、投资计划项目管理、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和系统管理。规划项目库管理子系统实现相关规划结果数据的管理;投资计划项目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完成计划的编制、审核、上报、下达等;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子系统主要是完成对计划执行情况结果的管理,以及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衔接

2.1规划项目库管理子系统

规划项目库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完成规划项目相关信息的管理,使规划和计划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参照规划,更加方便快捷的编制年度计划。该子系统具有三块功能模块,分别是规划项目编辑、规划批件管理以及规划项目查询功能。规划项目管理模块:实现计划编制人员对每个五年规划项目库的导入和编辑管理功能。用户可对建设项目表的基本信息在线进行录入、修改、删除等编辑操作,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编码、项目类别、建设性质、项目所在路线编码及名称、项目起讫点桩号、项目建设里程、以及前期工作可研工作情况和初设工作情况等。项目批件管理模块:实现对项目库中各规划建设项目相关的前期工作批件的编辑管理功能。该模块将针对规划项目库中每个项目,通过录入与之相关的项目批件信息,在规划项目库的项目与项目批复文件之间建立关联,从而反映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便于开展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规划项目库查询模块:按照人员权限范围,根据项目基本信息或者项目批复文件主要关键字段进行规划项目查询,实现规划项目库项目信息及项目批复文件的浏览和查询功能。

2.2投资计划项目管理子系统

投资计划项目管理子系统是全省省—地市—县各级计划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主要使用的子系统,包括计划数据从编制、审核、上报、下达的全部流程,同时还实现对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其包含以下几个功能模块,分别是计划填报模块、数据审核模块、审核公式编辑模块、计划上报管理模块、计划下达管理模块、计划数据查询模块、数据汇总与分析模块、以及数据导出与打印模块。计划填报模块:实现投资切块分配以及投资计划数据的编制和相关批件数据的上传,其中项目相关批件信息与规划项目库管理子系统中批件信息共享数据。投资计划上报人员可直接选择规划项目库中前期工作完备的项目进行下一年度投资建议计划的编制,也可以直接填写各类投资建议计划。数据审核模块:提供年度建议计划数据的审核功能,需完成对年度投资建议计划表数据进行逻辑性和合理性审核,逻辑性错误必须修改,合理性错误允许用户进行说明,并在下次审核时显示该说明。审核公式编辑模块:提供年度建议计划数据审核公式的编辑功能。审核公式分为逻辑性审核公式和合理性审核公式两类。逻辑性审核公式将是强制性的,必须要求用户没有该类型的错误后方能上报数据,合理性审核公式是用于提醒的,可以允许存在,允许对合理性审核结果进行说明。计划上报管理模块:提供年度投资计划数据的逐级上报功能,计划数据从县—市—直属单位—省—部,均可以直接在系统上点击进行上报。省级系统需要与部级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即点击上报后,可以直接将数据上报到部级系统当中。计划下达管理模块:主要实现与部级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系统无缝衔接,可以接收部下达的年度计划数据,并能相应下达各市、各县的年度建议计划。计划数据查询模块主要实现编辑过程中或者上报后的各类年度建议计划数据,下达的年度计划数据的查询功能,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批件信息、审核反馈信息、审核说明信息等。本模块还需完成对各单位年度建议计划数据上报状态的查询功能,需完成对各单位年度计划数据下达状态的查询功能。数据汇总与分析模块:根据市、县等项目单位,按时间进行资金渠道、投资方向的分析;根据项目类型,按时间进行分市、分县、分资金渠道的分析;根据资金类别,按时间进行分市、分县、分区域、分项目类型等的分析;通过统计报表管理系统当中的计划项目投资额数据,可对限定范围内的投资计划项目的总投资额、中央投资、已完成投资、到位资金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采用自定义分析报表、分析图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现,还可以根据自定义的分析报表和文字报告模板,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数据导出与打印模块:实现系统中规划信息库信息、投资计划数据的方便导出,可导出成TXT、Excel、PDF等通用格式,支持报表打印功能。

2.3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子系统

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子系统用于省厅、厅直属业务局投资计划管理部门对规划项目库和投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过规划、计划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检查规划项目和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完成进度。其包含三个功能模块,分别是规划执行情况检查模块、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规划执行检查模块:提供计划编制人员掌握规划项目库中项目执行进度。利用规划项目与年度投资计划项目的对应关系,实现以规划项目为主线,查询年度投资计划项目安排情况以及项目每年的投资完成情况。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模块:实现投资计划项目与统计业务管理系统中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相互衔接,一方面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为参照,掌握投资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为下一年度投资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数据;另一方面实现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的审核,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准确性。结果输出模块:是对规划与计划以及计划与统计检查完成的结果,通过折线图、饼图以及表格的形式进行多种展示和输出。

2.4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子系统支持对省、地市、县交通运输局计划管理部门和各直属单位计划管理部门系统用户注册、登录、访问权限等进行管理。

篇10

我国交通运输业随着新常态时代的到来呈现出转型升级的态势,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新常态”的应用,促使交通运输企业有效把握时机以及良好服务于国家各项发展战略,将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对促进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档案在新常态时代背景下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观念认为交通运输企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追求效益,从而导致交通运输企业并未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交通运输档案材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保存不科学、处理随意等,造成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中档案内容管理不规范和部分企业不注重交通运输过程中档案材料有效保存的问题频频发生。另外,企业档案管理员在一般情况下均处在身兼数职的状态且缺乏专业的工作素养,导致管理松散以及无法做到专人负责,很多企业甚至会出现极少使用交通运输档案的情况,导致了档案信息闭塞以及对档案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造成严重影响。交通运输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较差与匹配不上时代经济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无法有效匹配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以及现代信息化要求,导致档案管理服务较差以及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形同虚设,无法达到国家要求,不能有效地促进交通运输企业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二、加强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对支持保障机制进行进一步强化。企业真正认识到了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是有效提高交通运输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从实际出发并构建一个强有力的档案管理支持保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可以真正发挥到为行业服务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对管理责任进行进一步明确,以确保制定出较为符合实际的档案管理系列制度、规范,从投入和支持两方面对企业现有档案管理的基础建设进行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档案管理职能进行进一步完善,并促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得全员上下共同推进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的快速发展。

(二)对数字信息化发展进行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的信息智能化发展离不开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的兴起,可行性增加促使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常态下的发展势在必行,具体措施是:1.尝试为交通运输企业搭建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平台并充分利用大数据,促使交通运输材料信息化和规范化,对显著改善现有档案的查阅、归档和利用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对现有数据实施分析和整理得出交通运输行业的综合信息,对发展趋势进行有效反馈。2.对交通运输电子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并依照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进行统一规定,对档案管理水平进行进一步优化。3.从安全和监管两方面对交通运输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工作进行新常态引领,促进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可以真正实现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

(三)对考核激励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提升交通运输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常态下需根据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文件精神来促使各单位、各企业着力打造一支精干和专业、高效的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队伍。要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显著改善,则应该在明确工作人员责任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管理以确保档案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同时,将管理成效纳入到考核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以及考核交通运输企业、考核职能部门的主要内容上,以期彻底改变交通运输档案管理流于形式的基本现状,并促进交通运输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对开发利用效率进行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档案闲置可造成档案资源浪费以及影响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体系的有效构建,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在新常态中需要对开发利用效率进行进一步提升,具体措施如下:1.在有关单位与企业间,收集、整理、存档交通运输档案过程中均需要对收集方式进行进一步规范并促使信息资源的配套性和完整性进一步完善。2.给予企业现有交通运输档案材料综合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自身发展特色的相关性内容实施有效提炼并将其作为对内凝聚企业向心力以及对外宣传企业知名度的切入点进行规范化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实现档案材料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3.运用信息化手段给予交通运输档案数据研发并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咨询和相关性信息,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指导以及促进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三、结语

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要想在“新常态”大环境下迅猛发展,必须适应档案管理新常态并着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在确保交通运输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交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关部门以及企业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开发,促进交通运输档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并使其获得强大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红霞.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的“新常态”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5):94.

篇11

现阶段,我国经济还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想要保证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就需要对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及支持,以促进运输行业的发展。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这对于有效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效率及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保证我国运输行业处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中。

1信息化建设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重要性

1.1能够有效推动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其中,交通运输行业中就有效的应用到了信息化技术。根据全球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发展经验,信息化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应用程度的高低对交通运输水平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也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水平的有效衡量标准。作为现代化的基础,信息化技术是能够推动交通运输向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对交通运行的实时监测,进而做到现代化的管理,最终保证了交通运输行业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及提升。

1.2能够有效的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随着现代城市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我国各个城市的人口及车辆都在飞速的增长,这对城市的交通运输来说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在现阶段,如果只是简单的运用传统的交通发展方式实现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就会造成城市中各个矛盾更加激化,不能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的实现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交通运输相关部门能够依靠信息化技术,对信息共享进行有效的拓展,能够实现对网络互通系统的建立,实现对交通运输电子业务应用的全面推行,为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精细化管理,进而实现对交通运输效率的有效提高。

1.3能够实现对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居民对出行及运输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此环境下,想要实现对交通运营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交通运输的改革。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并对相关的水上交通与陆地交通进行有效结合;其次,就需要进行智能化网络系统的建立,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建立。只有通过上述两方面才能够真正实现对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建设,并依据信息化技术实现交通运输的运输效率及服务效率,从整体上实现了交通运输的高效运行。

1.4能够有效实现交通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

我国现阶段汽车使用量在飞速的增长,这同时也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有力表现,相应的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交通运输行业就需要以长远的发展为目标。在实际的交通管理部门,就需要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对交通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紧急问题等进行相关系统的建立,例如全程安全监管系统及通信保障系统等,同时还需要对智能化交通运输体系进行建立,以达到实现所有人民出行的需求。

2加快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2.1加快交通运输电子政务建设

新时期下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龙头就是运政部门的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所以,这就需要相关的主管部门要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形式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对电子政务体系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全面完备。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做的就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为前提,进行信息化基础性工程的建设,并进行各省、各市交通网络系统的建立,以实现全网监控,数据交换的目的;其次,需要对网站的相关政策信息进行丰富宣传,并进行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政府职能性的信息及管理信息要及时的进行公布,要实现政府职能向服务性方向的转变;最后,以政府部门对网站平台进行建设的契机,进行交通运输及日常管理业务在网络中的系统办理,并通过相关的数据共享等实现政务的公开、公正、透明化。

2.2加快信息系统的整合工作对于信息系统的整合来说,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系统硬件互联互通与数据信息共享。而基础网络的互联互通主要受到运政部门体制条块化的影响,所以,相关的主管部门就需要

运用一定的行政协调及信息化完善标准等进行网络的有效整合,并对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一定的编制及推广。同时,在进行信息采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信息化管理进行梯队的加强建设,要对所选用的人才进行分层次、分批次的培养,进而实现运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高效的完成。对于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来说,相关的主管部门能够有效的将其与实际的交通运输相结合,进而实现交通运输的实时监控,当出现有违规违法行为时,能够做到运用运政执法实现公平公正的执法,以帮助外勤执行人员能够对现场执法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3坚持“建管维人才”并重的策略

建管维人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人才,即:建设层面的人才,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层面的人才及维护层面的人才。第一,对于建设层面的人才来说,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对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战略性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可以让他们进行发达国家交通运输信息化系统的学习,并通过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系统成功的经验,在我国提出相应的适应方案。第二,对于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层面的人才来说,其培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我国交通运输进行有效的规划及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具体的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第三,对于维护层面的人才来说,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要能够对相关的技术性工作具有非常强的业务能力,当他们在实际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信息化技术系统中能够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运行。

3结语

综上所述,继续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数字交通将是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持续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交通信息化建设中,政府要进一步关注信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信息安全管理以及数据库质量的提升,扎实有力地开创交通运输信息化监管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志军.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11):111~114.

[2]许秋平.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职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交通企业管理,2013,12(12):125~129.

[3]冯志刚.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与交通运输的监督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1(23):241~245.

篇12

在交通运输部门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对推动我国交通运输部门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性。从目前发展趋势分析,交通运输部门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缓慢,呈现出诸多缺陷,为进一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文章从多个方面展开了分析与讨论。

一、新时期交通运输部门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迈入21世纪之后,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其中信息化在交通运输部门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方面。可以说,档案管理的好与坏决定了交通运输部门的发展,尤其在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管理利用科学技术,不仅减轻了劳动力,并且也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有序性。所以积极做好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工作符合时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档案管理可行性的主要方法与渠道。其中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实体保管方式转变为以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主的方式,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分类、加工与处理,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尤其与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相比较,电子档案便于保存、查询,其效率得以提升,且档案管理成本得到降低。

二、交通运输部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从整体角度分析,交通运输部门档案管理信息化成了时展的主要趋势,在应用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周密计划,真正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与价值。其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是档案基础建设,从某层含义分析,在档案基础建设中需要保证硬件、软件的有效,需要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做好网络资源的传输与储备,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还有一点是我国交通部门需要根据当前的发展模式,做好局域网建设,在信息化档案管理中积极推广计算机技术。其二是做好档案信息数字化进程,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是将传统模式下纸质的档案与文件转换为电子档案,严格按照相关的顺序构建档案信息库。与此同时,档案信息数字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文件的目录数字化。其三是构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制。积极构建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体制能够推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还可以真正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笔者认为需要采取管理与技术相互结合的方式,如此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人员水平,还可以起到抵御病毒的作用。

三、新时期交通运输部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制定完善的档案信息网站。在新时期我国交通部门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以网站建设作为发展基础,并且要制定有效的信息平台,如此才能保证用户打破时空限制,利用网络客户端以及浏览器对交通运输资料进行分析。另外,在用户查询的过程中,利用其信息平台,还可以实现对信息的检索以及归档。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需要在网站上设置档案服务咨询窗口,便于满足广大用户的基本要求,当然在档案信息网站建设的时候,需要采取国内外先进的硬件与软件技术,真正制定可靠的网络平台,实现交通运输部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二)制定电子文件管理。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件被传输到互联网之中,并且还以电子文件的方式存在,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交通运输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要深入到文件工作领域之中,对大量的电子文件进行管理。其中对于已经归档的文件需要将其设置为只读文件,并且还要保证这种格式的文件只可以提供阅读服务,不能对其加以更改。如此一来,便可以真正提高电子文件的可靠性,还可以保障原始文件的结构。(三)做好档案信息的规范化管理。为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部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不断提升其现代化管理水平,如此才能保证其规范化与有效性。首先我国交通运输部门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求作为依据,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性的制定切实有效的标准体系;其次是需要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对其不断完善。在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的时候,需要遵循高效的基本原则,不可违反国家的制度。再次是在编写档案内容的时候,尤其是设置数据库格式的时候,要构建具备统一性与规范性的格式。最后,需要对档案管理中的硬件、软件格式加以规定,只有保证其完善性才能让用户在共享文件中更加方便,还可以解决因为格式问题而出现的各类不良现象。(四)打造高素质档案管理团队。为推动交通运输部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性,需要从人才入手,打造高素质档案管理团队,交通运输部门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各项培训工作,要指导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学习新的档案管理知识,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与应用,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采取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提高研究力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解决。

四、总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时代下我国交通运输部门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机遇,为满足时展的要求,需要不断创新,积极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与了解,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交通运输部门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作者:邢振婷 单位:廊坊市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1]方月.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经济导刊,2016(34):14+4.

[2]姜艳秋.交通运输部门档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16(13):60-6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