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7: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党纪处分条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分歧意见
对于李某的行为,该如何处理,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和他人玩扑克牌,赌注小,占用上班时间较短,违纪情节轻微,可对其批评教育,免予纪律处分。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和他人玩扑克牌,赌注为五角钱,未达到公安机关立案标准,未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关规定和构成赌博罪,不应认定为赌博。李某在上班时间玩扑克牌,造成不良影响,违反的是工作纪律和公务员职业道德,应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8条之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第三种意见认为:只要是以物质和金钱作为赌资的,都是赌博,李某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上班时间打牌,同时带有彩头,李某的行为构成上班时间赌博,应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32条第3款之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评析意见
首先,正确把握纪严于法。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干部的处理不应以司法机关是否处罚为依据。李某的行为虽然没有违反相关法律和构成赌博罪,但已构成违纪。
建立党内罢免或撤换制度需要讨论的议题还真是不少,例如,罢免或撤换的定义,适用的对象及情节,究竟谁有权提起罢免或撤换,启动罢免或撤换程序所需要的提起人数规定,罢免或撤换的决定程序、决定规则,罢免或撤换的批准程序以及监督安排等等。
这些议题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最基本的是如何才能真正启动党内罢免或撤换制度的问题,这项制度的启动实施赖以依托的逻辑起点或动力机制在哪。
逻辑上启动党内罢免或撤换制度的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提出罢免或撤换环节上,具体问题包括:党员为什么要提出罢免或撤换党的机构的领导干部的要求?如果他们愿意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动力是什么?如果他们根本就不敢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他们很愿意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有很强的动力,能够得到必要的激励,不会受到打击报复,或者可能受到打击报复也不惧怕或在所不惜等等;第二种是,他们很不愿意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缺乏必要的动力,不能够得到必要的激励,或者要付出很高的成本或很大的代价,很有可能受到打击报复等等。
如果答案是第一种,那党内罢免或撤换制度就有了逻辑起点或生命支点,就具备了可以自运行的基础了,只需要完善后续的制度环节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答案是第二种,党内罢免或撤换制度实施的逻辑基础就缺失了,后续环节再完备也难以逃脱成为摆设的命运,我们就应该积极地检讨现有的具体制度安排,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以使该制度能够具备自运行的基础。
现有制度环境制约党员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
现有党内罢免或撤换制度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党内罢免或撤换制度影响作用比较大的其他党的制度,主要包括《》、《党内监督条例》以及《党纪处分条例》等;二是党的普遍的风气。
从现在的制度环境来看,无论是地方党委委员还是纪委委员,他们提起罢免或撤换要求(下面简称“监督”)的动力或激励不足。因为监督职责方面的规定是缺乏的,奖励也没有。反过来,不进行监督却可能得到一些好处,例如,好人缘,和其他委员的好关系等。
其次,监督要付出必要的成本。调查了解被监督对象的问题需要花时间;如果监督要求失实,可能要受到批评或处分;监督就会得罪人,还很可能在同事中得到不好的名声。
再次,监督可能受到打击报复。如果监督的不是普通委员,而是常委、副书记或书记,受到打击报复的可能性就会显著增大。打击报复给监督者带来的成本很高。
真正启动党内罢免或撤换制度的方法
有助于真正启动党内罢免或撤换制度的具体建议有以下三条。
一是给监督主体以必要的激励。第一有效的激励是监督责任,特别是失职必究的规定。具体的规定可以是:任何一个地方党委或纪委,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委员当期或后来被查出“不称职”、有违纪或违法行为,同期任职的所有委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些责任的规定要具体、可操作。第二有效的激励是必要的奖励。例如,在党内制度中规定:敢于监督是职务晋升、获得表彰或加薪的重要因素等等。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积极主动强化干部教育管理,自觉带头履行党风廉政工作职责,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
1、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成立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局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分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严格工作奖惩。
2、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宣传,反腐倡廉工作做到了“常长”两字:做到了反腐倡廉工作时时讲,处处讲,事事讲,逢会必讲,建立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3、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广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了干部的整体素质。年初制定了《柠檬产业局内部管理制度》之《学习制度》,规定每周一下午为例行学习时间,组织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对《廉政准则》、《廉政准则》实施办法、《党纪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并结合党的作风建设和科学发展观集中开展业余自学,有效地提高了机关干部职工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打造了一支一生正气、两袖清风、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队伍。
4、凝聚人心,强化责任。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责任,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班子队伍责任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制度体系,以制度激励人和约束人,严格督查督办,成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既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层次分明,网络健全的责任体系,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形成整体合力,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狠抓落实,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发展作贡献。
1、严格管理,真抓实干。狠抓建章立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严禁用公款互相宴请,大吃大喝,安排私人旅游。自开展建章立制以来,有效地规范了机关干部职工工作行为,增强了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能力。
2、召开民主生活会。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局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班子成员之间相互交心谈心,班子及成员认真查摆问题和书写对照检查材料的基础上,召开了由县委第九督导组、县纪委参加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全面深刻,剖析到位;班子之间相互批评既辛辣又坦诚,互评到位。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书写自查报告,进一步沟通了班子成员和干部之间的感情,深化了认识,增强了相互协作能力。
3、建章制度,规范行为。建立和完善了《柠檬产业局内部管理制度》,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实行公开、公平、公正,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了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唯贤机制。
三、正风肃纪,杜腐防变
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反腐倡廉文件及会议精神,切实治理腐败滋生,从“权、钱、人”入手,抓好权力制约,资金监控、干部任用和公共权力与市场经济行为紧密联系领域的监督管理。
1、严格执行工程招标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减少滋生腐败的条件。
一是加强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预防,建立长效预警风险机制
预防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重点,预见性防范又是预防之中的重中之重。其实,通过许多案例分析,能够滋生腐败的人群多数是掌握实权干部和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或者两者为了利益相互掩护、共同参与形成结伙作案,隐蔽性强不易察觉,使防范和监督工作防不胜防,产生被动的局面。因此,做好这部分人员的防控是做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的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从自身的思想、认识、行为和行动上做好风险预防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和学习体系,用教育和学习的方法方式,使党员干部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警钟长鸣。定期组织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等,多组织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组织观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片以及到石嘴山廉政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利用反面典型案例分析与剖析,促进党员干部深刻反思和心灵震撼。同时,利用办公室电脑为载体,制作廉政屏保。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的政治觉悟,增强法律法规和责任及服务意识,做到慎微、慎独、慎行,自觉抵制腐败。对思想和行为稍有变化,要认真对待作出正确的判断,通过谈心、教育、警示等方法方式做好预防性的思想工作,使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是防止腐败发生最有效的途径,从思想、教育、制度、行为上做好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 ,形成坚不可摧的风险防范体系。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加大力度做好主动预防、超前防范工作,才能有效的遏制、减少和降低腐败的发生。
二是落实防控制度,建立动态防控监督措施
管理制度不落实;或者执行力不够;或者行政不作为,也是一种隐形腐败。危害性大,腐蚀面广,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一些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剖折,制度不落实,监督流于形式。甚至,怕监督、不敢监督、不知道如何去监督。因此,建立动态防控监督措施、廉政风险信息档案库、制定防范措施及相关制度、进行廉政风险公开公示、公开承诺自己的行为规范,接受群众真正监督。也是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一种手段。其实,综合运用各种工作手段,主动防范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制定前期预防措施要认真分析本单位实际和岗位实际的“风险点”,更是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关键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