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范文

时间:2023-03-13 11:08: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教室里是快速翻字典的声音。很快有孩子举起了手。“雨”在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雨,yǔ,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雨,yù,下(雨、雪):~雪。有的孩子说应该读yǔ,因为雨雪霏霏的意思是雨和雪漫天飞舞;有的孩子说应该读yù,因为这里是说下雨了、下雪了才能漫天飞舞啊,而且字典上也有“雨雪”这个词。几番激烈的争论后,他们的目光又投向我。孩子们能这样争论是好事,说明他们是在积极思考。我说:“我也不知道读什么。这样吧,今天晚上大家回家查找资料,找到能说服大家的理由,好吗?”

回到家以后,我也赶紧打开电脑,百度一下。嗬,六千多条结果!我认真拜读了很多信息,绝大部分认为是读yù的,原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在先秦诗歌单元也选入了这首诗,课本对“雨雪霏霏”这一词条的注释是:“雪下得很大。雨雪,下雪。霏霏,大雪纷飞的样子”,还专门为“雨”字注音[yù]。不仅教材这样注释,而且绝大多数《诗经》选本或注译本也是这样注解的:雨(旧读yù)雪:下雪。雨,动词。(郭锡良等主编,《古代汉语》,第930页,商务印书馆,2002)。也有认为读yǔ更恰当的。我赞成这种观点,理由有三:

一、古诗讲究对仗工整、严谨

中国的古典诗词之所以有如此神韵,能传诵千古而不衰,即在于它语句结构对仗严整。从上下文的结构上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今昔对比,形成对偶,二者相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该相同或相似。“杨柳依依”,整体为主谓结构,局部的“杨柳”是并列结构,就是指两种树木――杨树与柳树。同理,相对应的“雨雪霏霏”也应该如此,也就是说雨雪也是并列结构, 指雨和雪两种自然现象,“霏霏”作谓语,描述雨和雪下的景象。如果把“雨”理解为动词,则上下文在结构和词性上就不相对称了。即便这里的“杨柳”指的就是一种事物――柳树(《毛传》:“杨柳,蒲柳也”),那“雨雪”也应该指的是一种事物――雪,但把“雨”作为动词“下”的意思去理解,也与上句中的“杨柳”对仗不工整。

二、诗歌讲究平仄押韵

篇2

到底读什么呢?课文下方“霏霏”的注释是:雪花飞舞的样子;教学参考书中说“雨雪霏霏”描绘的是雪花飘舞的样子。即是说,诗中并无雨景,只有雪景。因此,此处不能读“雨(yǔ)雪霏霏”,应读“雨(yù)雪霏霏”,也即将雨单纯地理解为了“下”之义。

专家们意见不一,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必须有自己的看法,不能人云亦云。于是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雨”,甲骨文字形,像下雨状。“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为下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雨,水从云下也。”显然,这就是“雨”字的最初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雨(yǔ)”的注释是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雨(yù)”的注释为:〈书〉下(雨、雪等)。显然,前者为名词,后者作动词。“雨(yǔ)雪”指雨和雪两种自然景象并存的状态,而“雨(yù)雪”仅指下雪。

上海人民出版社《辞海》2184页明确解释为:一为名词,读作yǔ;二为动词,读作yù,下雨义。

由此看来,单看“雨雪”这个词,两种读音都讲得通,既可指雨和雪,也可指下着雨,下着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确定它的读音,我们少不了要瞻前顾后。

后面有“霏霏”一词,因此要明白雨雪的意思,必须先清楚“霏霏”词义,“霏霏”一~在《辞海》中解释为“形容雨雪之密,雨雪盛貌”。可见霏霏既可形容雨,也可形容雪,而且都是表明雨雪的密和盛,因此此处,雨雪作为名词被霏霏形容是完全符合语法的,因此读作yǔ也无可厚非。

再有,从修辞角度来看,《诗经》是很讲究对偶的。所谓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前面有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与后面一句恰好形成对偶句,整句“昔”对“今”,“往”对“来”,“依依”对“霏霏”,相对应的是“杨柳”对“雨雪”。杨柳为名词,相对应的雨雪也应为名词,从这个角度来说,雨必须读作yǔ,与后面的“霏霏”好形成主谓结构。有人说,又有雨又有雪,不合逻辑,根据自然规律,雨和雪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比如自古就有“雨雪交加”这个词,雨雪交加,可见又有密的雨,又有密的雪,更加衬托了主人公内心的悲伤与凄凉。而教材中将整句话理解为“雪花飘舞的样子”,这与“霏霏”的本义是偏离的。

还有,从词义角度来看,“雨”的本义是“下雨”,不是“下”,教材认为“雨雪”就是“下雪”,这与“雨”的本义也是相违背的。

篇3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句出自《诗经?小雅?采薇》,《采薇》一诗是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这句诗脍炙人口,久为传诵,被称为《诗三百》中最佳诗句之一。对它的阐释已有1500年的历史,其中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拟雨雪之状。”可见依依这个词写得有多好。按照通行注解,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柳者,留也。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在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他的评价意思是说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王夫之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未必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非常痛苦,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百感交集。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

“依依”如果解释为柳枝随风飘拂、轻柔相依的意思,意境大胜,宛如柳枝相互靠近依依不舍。近日拜读郭在贻先生《训诂学》,该书第69页讲到“依依”乃是茂盛的样子。郭在贻先生说:“依依与霏霏相对,霏霏指雨雪之密,依依亦当指柳条之茂密也。依是影母字故有茂盛义。高亨《诗经今注》引一说‘依借为殷,殷殷,茂盛貌。’其实因声求义,依字自有茂盛义,不必谓为殷字之借。《诗经》‘依彼平林’,《毛传》依,盛貌。是其证矣”。

历史上关于《诗经》这句话的注解分为两派,第一种观点认为“依依”是轻柔飘拂之意,比如《汉语大词典》就把“依依”解释为“轻柔披拂貌”。向熹的《诗经词典》解释为“依依,柔嫩婀娜的样子”;第二种观点认为“依依”当为“茂盛的样子”,毛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韩诗薛君章句曰:依依,盛貌。毛诗无传。据《诗经》 ‘依彼平林’传:依,茂木貌,则依依亦当训盛,与韩诗同。依、殷古同声,依依尤殷殷,殷亦胜也。”我认为第二种解释是正确的。

古人注解均未说明到底是什么茂盛,其实依依茂盛的并不是郭在贻先生在其著作《训诂学》中所提到的柳枝,而是柳芽,是柳枝上面繁茂逼人簇拥在一条在线的柳芽。所以此处“杨柳依依”说的是柳芽刚冒出来不久那种稠密的样子,并不是说柳条多么茂盛,因为柳条茂盛体现不出开春这个节气,夏季柳条在柳叶的修饰下更为茂盛,也不是长成柳叶后随风依拂。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去声)雪霏霏(芳菲反)。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叶于希反)。(赋也。杨柳、蒲柳也。霏霏、雪甚貌。迟迟、长远也。此章又设为役人、预自道其归时之事、以见其勤劳之甚也。程子曰、此皆极道其劳苦忧伤之情也。上能察其情、则虽劳而不怨、虽忧而能励矣。范氏曰、予于采薇、见先王以人道使人。后世则牛羊而已矣。)《采薇》六章章八句我出我车、于彼牧(叶莫狄反)矣。自天子所、谓我来(叶六直反)矣。召彼仆夫、谓之载(叶节力反)矣。王事多难(去声)、维其棘矣。(赋也。牧、郊外也。自、从也。天子、周王也。仆夫、御夫也。此劳还率之诗。追言其始受命出征之时。出车于郊外、而语其人曰、我受命于天子之所而来。于是乎召仆夫、使之载其车以行、而戒之曰、王事多难、是行也不可以缓矣。)”时间上对应春冬,已喻时间久远,写杨柳依依不舍可以理解,那写下雪干吗?所以必是以柳树开春之繁茂和冬天下雪对比,以示时间之久远也。《诗经》郑玄笺认为“我来戍止,而谓始反时也,上三章言戍役,次二章言将率之行,故此章重序其往反之时,极言其苦以说之。”

在后代诗歌中,也有许多“依依”是“繁茂的样子”的意思。例如:

尔乃孟陬发节,雷隐蛰惊。散叶荑柯,芳花饰萌。麦萋萋于旄丘,柳依依于高城。相雎鸠之集河,观鸣鹿之食萍。(六朝 全刘宋文) (与萋萋对文,茂盛义)

步江皋兮骋望,感春柳之依依,垂丝叶而云布,零华而雪飞。(六朝 全刘宋文)(点明季节是春季)

诵庾信《枯树赋》。将及终篇,避谈字,因易其韵曰:“昔年移柳,依依汉阴。今看摇落,凄怆江浔。树犹如此,人何以任。”(北宋 话本 太平广记)(与摇落对文。茂盛义)

长安二月柳依依,西出流沙路渐微。阏氏山上春光少,相府庭边驿使稀。(全唐诗)(点明季节)

岁华南去后,愁梦北来频。惆怅江边柳,依依又欲春。(全唐诗)

到春来绿依依柳吐烟,红馥馥桃喷火,粉蝶儿来往穿花过。黄莺出谷寻新柳、(全元曲)

自君之出矣,杨柳正依依。君去无消息,唯见黄鹤飞。关山多险阻,士马少光辉。流年无止极,君去何时归。(杂曲歌辞九 自君之出矣)

“依依”是个连绵词,不可分开解释,更不可受“依”单字的迷惑。这样全句便可怡然理顺,当初我离开的时候,柳枝才刚刚长出新芽甚为繁茂,才刚是开春的季节,而今我解甲退役终于回来了,这时已是大雪纷飞的隆冬,以春冬相隔喻征途漫漫。

郭在贻先生雨雪霏霏指雨雪之密,亦存疑,两种解释可能:

一、雨,破读,动词,雨雪,下雪也。但这样解释和杨柳不相对,这句诗对仗很整齐,昔(始也)今、往来、矣思(思为语助,与矣对文)、依依霏霏。

二、从对文上看,杨柳两个名词并列两种植物,雨雪亦应是两个名词并列,但霏霏是茂盛之义,雨大又雪大的情况实为罕见。疑此处杨柳并称意义偏向柳字,雨雪并称意义偏向雪字。

篇4

而冬天才刚刚开始啊!

我喜欢冬天,这是一个贮蓄能量、蓄势待发的季节,不经过冬天这个特殊时期的调理,生命注定苍白而无力;不经过这个季节冰封雪压下的和痛苦,过早地探知这个世界,生命势必遭受重创而无力回应。

我不回避磨难。

正如那窗外的树木不回避凋落,种子不回避深埋在地下。

一切都是为了来年春风再起时的勃勃生机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驱策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哈,古人尚知万物兴歇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我为何反要生出这违反自然规律的忧天之想呢?

这场雨谁知不会是冬天在严寒到来之前,故意设置的迷惑我们的眼睛、麻痹我们的心灵从而更加磨练我们心智的一道难题呢?

有的时候,真的羡慕北方的冬天,不光有春雨绵绵,秋雨萧萧,花开花落,叶落凋零的凄美,亦会有寒风凛冽,冰冻三尺,滴水成冰的情调。虽从未亲身体验过雪,但是,我想,我是爱雪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年第一次听到《诗·小雅·采薇》中这句名句,觉得有一股什么力量撞击着心口,从而激起了心潮涌动,后来知道这种感觉就叫做“共鸣”。想想吧,大雪中有一个人在踽踽独行,他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

每当心情浮躁时,我就反复诵读这句诗,让古代人创造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情境之美充斥我的内心,为我躁热的心,暂时地降温。

曾经有人根据这句诗的意境,写了一首,其中有一句为“昔日征人别时的杨柳,依依在梦里摇摆着春风,是离人舒展的寂寞长袖吧,化作的漫天的雨雪霏霏”。至今读来,感动莫名。

篇5

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以相好也。

3、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6、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7、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0、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掬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11、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14、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1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7、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1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20、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之子与归,易其室家。

2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2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6、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待嫁)

27、宁为秋霜,勿为犬羊。

28、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29、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

30、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3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4、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3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7、如柔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3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3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40、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4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2、女也不爽,土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4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4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47、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4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50、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5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2、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53、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5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5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7、君子作歌,唯以告哀。

58、绿兮衣兮,绿衣黄裹。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5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60、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61、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篇6

【幕一】采薇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他早已记不得是在几年前离开了家乡,征战四方。

他犹记得当初离开时,“万条垂下绿丝绦”,“和莺吹折数枝花”,他本以为,在他回乡之时,会有他的妻子笑容满面的迎接他,或许她的容颜改,或许她的嗓音改,但他从不曾料到,迎接他的,竟是这样的景象!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一片又一片白色的忧伤从天而降,慢慢覆盖上一座座坟冢,冰冻着后土之下的尸骨,凝结着他的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日光穿不透飞舞于天空的雪花,只有厚重的积雪反射着寒光。双膝再也支撑不住疲惫的身躯,他颓然跪倒在地上,喉咙里发出野兽似低吼,双手无助的抓住一团团“轻于柳絮重于霜”的飞雪。我看到,久经沙场的他的眼角,有两行热泪。

——“为何孤独的“独”有个反犬旁?”

——“当人感到特别孤独时,就会像野兽一样发狂。”

他就这样跪倒在雪里,足肤皲裂而不知。直到太阳在西山隐起了残酷的面庞。残阳如血,断壁如殇。

他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他是孤独的“风雪夜归人”,却不会有人“柴门闻犬吠”。

……

几年后,我回到这里,看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又很多年后,在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般的冰河上,仍有一位“孤舟蓑笠翁”,久久地,“独钓寒江雪”。

【幕二】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本应是满头乌丝的女子,发间隐隐透露出一丝丝雪白。手捧着野菊,静坐在坟冢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不如春雨那般温柔,也不如夏雨那般狂躁,只是静静的,如同侵润着无穷悲伤般沉重地落下。天空一片阴霾,“愁云惨淡万里凝”。

女子轻启薄唇:“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不会有什么声音回答她,不会再有人和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女子抬头,望向天空,一滴又一滴雨水无情地落下,带着浓浓的感伤,化进她的心房。

她把那一束野菊静静地放在他的坟前,抬手,颤抖地抚摸墓碑上的字。一句句,一行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终于泪如雨下。

是泪,还是雨,早也分不清。

又是清明雨上。

突然,女子站起,甩开广袖,跳起了一支舞。她舞地哀伤,舞地凄凉,那雨水仿佛在她身旁凝结了一般,形成一展帘幕。她唱起了那首葛生: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夏日漫长,冬夜凄凉。待到百岁之后,再来与你相伴。

日落。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幕三】风雨大作

形容枯槁的老人,僵卧在硬床上。

窗外的“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屋内的寒流席卷着一切。

老人睁着眼,茫然地看向窗外,“明月照积雪”,皑皑白雪折射着月光的清辉,映在人的脸上,倍添凄凉。老人的手无力地抬起,像是要扎住什么似的,终又落下。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老人叹息,大宋王朝曾经如同一颗不倒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可现在,也只是“时闻折竹声”。

“呜呼!……”

老人无奈的闭上了眼,却听得他喃喃: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幕四】白雪。离别。

又是寒冬。“残雪乱山中。”

冬日似乎承载着许多悲忧的情感。岑参“轮台东门送君去”。是离别,却没有杨柳可折。只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胡天的雪,可不会“旋扑珠帘过粉墙”,它们是雨的精魂,在“瀚海阑干百丈冰”处不断地飞舞。

马蹄声阵阵。看那“雪上空留马行处。”却早已是“山回路转不见君。”岑参,你的心里,可是一番感伤?

如果是这样,请看看高适吧!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之际,同样是离别,但他的豪放阔达却直入我心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那是怎样一番豪情!

篇7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艺术界的一件盛事,人们在庆祝的同时思考着莫言获奖的原因,如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增加,莫言自己独特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但一流的翻译也是个重要因素。著名文学评论人孟庆澍曾说莫言的作品能取得如此的辉煌,能获得外国评委的认可,离不开葛浩文先生的翻译。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和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家,在谈到对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时,葛浩文坦言他非常喜欢中文,英文也很好,深刻地了解翻译中的困难与挑战,他的翻译忠实于原著又富于创造性,他勇于挑战翻译中充满的不确定性。

因此他提到许多影响翻译成功的因素,其中决定性因素就是掌握好自己的母语。本文认为典籍翻译应遵循以下路径:

一、理解好原文

典籍作品离我们年代久远,理解原文真实思想常用方法是:各类辞典,专家。而译者本身古文修养的差异直接影响典籍翻译,所以从事典籍外译的工作者一定要与优秀的典籍研究专家建立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达到翻译中信、达、雅 或意美、音美、形美 或西方人的动态功能对等等标准。顺便说一下,尤金・奈达之所以把功能对等改为动态功能对等,就是为了强调翻译活动是当地人的活动,功能对等是当地人的功能对等,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所以经典作品的重译是必要的。比如许渊冲和James Legge对于《关雎》的英译。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外译者的译文各有千秋,但根据一切翻译活动都是当代活动这一理念,James Legge 对原文的理解已落后当代中国学者对它的研究与理解了,他的译文不能充分表达原诗的内涵。我们知道比兴手法是中国古人写作常用手段,在《关雎》中这一手法运用非常明显。原作者一开始就用发出“关关”求偶声的雎鸠来兴起或衬托出窈窕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个话题。然后又用雎鸠辛苦、费力寻找,采摘与挑选参差荇菜的行为来兴起或衬托君子找不到窈窕淑女的焦虑不安,以及种种追求,取悦窈窕淑女的方法。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应是雄性雎鸠发出的,其目的是得到雌性雎鸠的欢心,同理,君子也要用“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去追求,取悦“窈窕淑女”。

二、表达好原文

一般说来,我们的母语表达能力强于外语表达能力,是因为我们对母语的形式与意义的完美结合更敏感,更能心领神会,所以葛浩文在谈到翻译莫言的小说时说自己的母语掌握得好才算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我们把外语原文翻译成我们的母语时就更有把握,更能得心应手,许渊冲先生所言的译入语优势才能得到发挥。

谈到中国诗歌的外译,很多译者强调了外译过程中的押韵问题。中国诗歌除了押韵,还有平仄、对仗等特点,这是由汉语自身发音特点决定的,这些语言形式上的东西在其他语言中难以复制。但西方的诗歌因其自身语言的特点,也有其形式美或意义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表现方式,这些东西,如译者不经常阅读与写作,不与本族语这方面的专家进行交流,难以掌握。

如上述的看法有其道理,那么我们在进行中国典籍的对外翻译时,需充分考虑该因素。我们可以聘请相当数量的热爱汉学的西方汉学家来从事这项工作,我们也可和这些汉学家进行合作,共同从事这一工作,这不但有利于中国典籍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们典籍外译的能力与水平。

三、建立良好的典籍翻译批评制度

不懂原文的普通读者是无法对译文的真实性进行评判的,而译文的真实性是翻译活动的灵魂,所以我们可以说不懂原文的普通读者是无法对译文的质量好坏做出评价的。如果没有一支专业的队伍来做这件事,翻译的质量是没有保障的,那么大家读翻译作品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需要一支队伍来建立典籍翻译批评制度,要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理念,做到摆事实,讲道理, 不为尊者讳。《诗经》中《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大中华文库・诗经》中把杨柳依依翻译成“Fresh and green was the willow”,,但许渊冲先生(2012)评论说,原文“杨柳依依”是不是“清新”或“青新”的意思呢? “杨柳依依”是依依不舍的意思。因此许渊冲先生英译“Willows shed tear”。译文写出了原文所表达的现实情境,解决了中英两种语言不对等的问题。

应当说许先生对《大中华文库・诗经》中《小雅・采薇》译文的批评是中肯的,他也有权对自己的译文进行说明,但他的译文仍需别人的评论。我们认为许先生对原诗的理解,原诗中表达的伤感以及表达伤感的这种形式美似乎有些勉强。普通百姓没法反对战争,他只能伤感连年的战争耗掉了他的美好青春,他的大好人生,本节就是描写的这么一个场景,离家时杨柳依依,青春年少,归来时雨雪霏霏,暮气沉沉。这样的伤感才更是普通百姓的伤感。杨柳依依衬托青春年少,雨雪霏霏衬托暮气沉沉。杨柳依依本身没有伤感的意思,相反它还表达一种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weeping willow 体现的是英国人对垂柳的一种审美观,只能说英国人对垂柳的感情与我们不同,不一定有多伤感。在书面语中,“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霏霏”形容雨雪纷飞,他们不仅在语音上构成叠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给人一种动态的美,许先生的译文也没体现出来。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讨论研究,使后来的重译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我们认为在中国典籍的对外翻译活动中,这支做翻译批评的专业队伍应由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对中国典籍与典籍翻译有浓厚兴趣的、有志于对外传播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专家与学者组成,现在国内许多从事典籍外译的专家、教授如果能承担典籍翻译及批评工作,他们将对中国典籍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典籍英译,中国可算世界一流[J].纵横论译,2006(3):5.

[2]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

[3]汪榕培.说东遨西话《诗经》―从“关雅” 谈起[J].现代外语,1994(4).

[4]汪榕培.《诗经》的英译――写在“大中华文库”版《诗经》即将出版之际[J].中国翻译,2007(6).

[5]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3).

篇8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篇9

了,杨柳——我的最爱。

杨柳,你是那飘逸着乌黑亮发的少女,在微风的吹拂下,展

示着轻盈秀发,一丝丝,一簌簌,暖暖地抚摸着过往的行人。

杨柳,你又是那春天可爱的精灵,瞧!那枝头的小嫩芽探出脑

袋,向外张望,有种按捺不住的喜悦。杨柳,你又是柔情万千

的母亲,“吹面不寒杨柳风”,你用最恬静的心我们,让

我们顷刻间温暖万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多美的

诗,让人魂牵梦绕,又让人伤心感怀。这里有多少离愁别绪在

杨柳的风姿中弥漫?我经常在杨柳间漫步,任思绪在风中摇

曳。

杨柳是春天的亮点,为绵绵的春天增添了色彩,杨柳的情意

篇10

了,杨柳——我的最爱。

杨柳,你是那飘逸着乌黑亮发的少女,在微风的吹拂下,展

示着轻盈秀发,一丝丝,一簌簌,暖暖地抚摸着过往的行人。

杨柳,你又是那春天可爱的精灵,瞧!那枝头的小嫩芽探出脑

袋,向外张望,有种按捺不住的喜悦。杨柳,你又是柔情万千

的母亲,“吹面不寒杨柳风”,你用最恬静的心我们,让

我们顷刻间温暖万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多美的

诗,让人魂牵梦绕,又让人伤心感怀。这里有多少离愁别绪在

杨柳的风姿中弥漫?我经常在杨柳间漫步,任思绪在风中摇

曳。

杨柳是春天的亮点,为绵绵的春天增添了色彩,杨柳的情意

篇11

夜已深,床头兄弟的磨牙声,下铺兄弟震天呼噜,搅得的人心烦,睡意全无,翻个声,从枕头下摸出笔一只,再翻身去寻手电,然后,开灯,小心翼翼的从放在枕边的书中抽出一张信纸,傻笑着铺平,笔靠在嘴角少,黑黒眼睛早已融入黑黑的夜,时而不时的,几道温柔闪过。

想会,该给她写点什么呢?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思,嗯,这样会不会太肉嘛了她,会不会笑啊。嗯,还是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久别的想念,好像都很肉麻呀。呵呵,追女孩可真难啊。

可好多想说的话,一碰到她,觉得一个眼神就够了,呵呵,“眼似秋潭眉若远山”,真好。

原来,喜欢,与朝夕相处无关,心中有了,一切都很美好啊。夜也深了,那就在这“美妙的交响曲”中,伴随心中的甜蜜,美美的睡吧。

篇12

3、竹径萧条平生壮志三更梦,云山缥缈万里秋风一雁哀。

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5、诚实守信立根本,尊老爱幼树新风。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8、昔我往依,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9、鸿门宴 桃园盟。

10、三尺讲台迎冬夏,一寸粉笔画春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