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评价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4:50: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项目评价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项目评价论文

篇1

2逻辑框架法

(1)逻辑框架法中的垂直逻辑关系:包括目标、目的、产出、投入四个层次a)目标:指宏观层次的目标,通常指国家、地区、部门或运营商整体目标,如提高本地区移动网络覆盖能力,增强本企业网络核心竞争力等。b)目的:指移动网络建设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直接结果,为移动通信用户和运营企业带来的直接效益。如将网络覆盖率市区提高到98%,自然村网络覆盖率达到99%,高速公路连续覆盖,网络容量达到1000万用户等。c)产出:指项目建设了哪些具体工程,取得哪些结果。如新建了1000个移动基站,扩容升级300个基站,新建及改造300套室内分布系统,新建500公里配套传输光缆等。d)投入:指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源的投入量和投入时间等。如工程投资3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1年等。由投入到产出,由产出到目的,有目的到目标一共三个逻辑关系。投入工程建设资金、人力、时间,经过科学的管理和实施,则达到什么样的产出,即建设了多少基站,升级改造了多少网络单元是第一级逻辑关系。对于第二级逻辑关系,则是具体产出的结果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即新建或扩容升级的网络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网络建设的目的。项目目的的实现对当地移动运营商、通信行业、地区经济的贡献,即网络能力的提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第三级逻辑关系。

(2)水平逻辑关系:a)客观验证指标目标:各个层次的目标用可度量的验证指标进行说明,包括数量、质量、人员和时间。每项指标所包含三个数据是分别是预测值、实测值,以及二者之间的差距。b)验证方法:主要通过竣工验收的资料,与设备供应厂家、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通过网络测试收集到网络性能数据等。c)重要的假设条件:指影响项目实施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及变化,如气候、地质等,以及国家及地区政策,管理部门体制,技术演进等方面的外部条。移动网络建设项目的逻辑框架矩阵如下表所示。

3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在项目管理中,尤其在质量管理中应用广泛,主要通过对造成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于移动网络建设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方众多,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导致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与项目前期目标相比存在一定偏差。通过因果分析法可以找出造成移动网络建设项目产生偏差的原因。因果分析法在移动网络建设项目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移动通信工程建设程序和流程执行情况分析评价。移动网络项目建设流程和程序是否按集团公司的工程管理规范进行,是否按当地政府和国家部委要求的流程进行,以及流程的执行情况。

(2)网络质量指标变化和工程技术的分析评价。主要针对采用技术体制的前后向兼容性,网络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备采购方式及到货的及时性、工程支付方式和支付周期等。

(3)经济效益指标的变化分析。主要针对网络开通后网络容量的变化、网络覆盖和干扰与工程建设前的对比分析、移动用户增长变化情况、运行维护管理人员、成本的变化、公司业务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的变化。在绘制因果分析图时,第一层因素的设定根据待评价的具体项目情况,可以按内外部因素和项目管理主要环节,还可以按照问题的性质或属性进行分类。按项目管理主要环节进行因果分析,第一级评价因素包括项目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工程实施、网络开通后运行管理环节等。然后针对各个环节进行第二层因素和第三层因素的分析,并对主要原因和核心问题进行标识,作为重点评价对象。按问题性质和属性进行因果分析包括五大类因素,有工程技术方面的因素,参与工程的人员方面的因素,各种环境因素,网络规划设计方法的因素,网络建设中主材和辅材、主设备和配套设备因素等。其中工程参与人员的因素包括运营商方管理人员、设计方人员、施工方人员、设备方人员、监理方人员等;技术因素包括主要设备采用的技术体制、勘察设计技术、评估方法技术等;各种环境因素包括工程建设相关的所有外部环境,如自然环境和政策法律环境;网络规划设计方法因素包括网络规划的方法,勘察设计采用的手段和技术,项目管理依据的指导原则和方法等;络建设中主材和辅材、主设备和配套设备因素包括基站设备、传输设备、电源设备、配套材料等。

4综合评价法

(1)确定目标。移动网络建设项目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当前业务发展目标和网络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以及本地区的发展和全国全程全网的发展。目标的确定需要进行网络测试和业务发展预测,结合本区域业务发展规划进行确定。

(2)确定评价范围。移动网络建设项目的各项目标确定之后,通过分析调查达到各项网络目标的因素,找出影响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分析其影响范围。

(3)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评价指标是目标的具体展开,需要结合移动网络建设项目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技术演进特点、各种基站类型和用户规模等。根据评价的侧重点不同,指标的设置也相应进行调整。

(4)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的各个指标对项目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通过对各分项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权分析。对于权重的设置,需要广泛选定、收集和处理专家意见,以获取客观的权重。

(5)选择评价方法。根据移动网络建设项目的涉及面广,以及所评价的内容和具体项目情况,需要构建合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或算法将多个评价指标值转化为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

篇2

1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现状分析

篇3

1风险管理及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

所谓项目风险管理是指人们的主观行为,使各行为主体通过对某一项目实施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出适宜的防范控制措施,用合理的手段综合处理风险,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实施的既定目标的科学管理过程。

投资项目风险指的是项目投资建设运营过程中项目可能给项目投资者、项目债权人等相关利益群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投资项目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对这方面的研究也颇多,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政治文化风险等。每一大类风险因素又可划分为若干小类,这些风险因素对不同的项目,甚至是同一项目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也都是不同的,但任何一种风险都有可能造成项目建设的失败。

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外资源型投资企业对勘探、开发、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该项目安全正常实施,达到预期收益,并保证本企业及国家的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科学管理过程。

2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与一般风险管理程序一样,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价、风险的决策和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这四个主要步骤。

风险的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调查投资项目面临的所有潜在风险是否存在、分析产生风险的各种原因。识别风险应尽可能全面按照系统分析的方法,项目风险可分为筹融资风险、建设期风险、生产期风险和项目决策风险。

风险的评价是指对投资项目所面临的各种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的测算和估计。它包括风险大小的定量估计与风险危害基准的设定等。

风险的决策是指针对投资项目所面临的各种特定风险及其大小,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分析,从而做出是否投资,何时投资以及如何投资等的决策过程。

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是指人们力求规避或改变那些可能引起或加重损失的因素,采取安全有效、积极合理的措施来对付各种风险。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要根据风险管理主体对风险的态度、风险承受能力、管理者的素质、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等许多因素,运用各种相应的方法来进行处理。其中风险的防范主要偏重于对风险的事前、损前处理,风险的控制则是在投资项目运作过程中,随时监视项目的进展,注视风险的动态,一旦有新情况,马上对新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决策,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风险管理的这四个步骤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通常下一步骤的进行是以前一步骤的结果为依据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风险尤其是经济风险的影响因素是瞬息万变的,旧的风险因素会不断改变,新的风险因素又会不断产生,因此必须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风险决策方案及风险控制方法。换句话说,风险管理活动的四个基本步骤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管理过程。

3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

3.1项目筹融资风险

这是指项目管理者在筹融资活动中改变筹资结构,使其偿债能力丧失和资金利润率降低的可能性。项目筹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生产经营、资金组织和外汇汇率变动。如果生产经营中项目亏损,就使得筹融资中借入的资金偿还需用自有资金支付;如果资金安排不合理,购货付款与偿债付款较集中,就会出现临时性的经营困难;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还主要面临着汇率升降所带来的风险。

3.2建设期风险

在对外投资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中,由于资金的不断投入,而项目还未获得任何收益,这就使得项目一旦因为某些因素造成建设成本超支,不能按期完工或无法完成,就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为此需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管理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一定的技术能力,否则导致项目的投资成本、完工质量及生产效率方面出现不确定性;原材料、燃料涨价,资金、人员和物资调配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建设成本增加、工程延期,投资回收期延长;土地、建筑材料及运输的可获得性出现困难,无法按计划开工,就会拖延工期;不可抗力风险自然灾害、战争、政局变动等都会影响工程开工,并对投资项目未来产品市场产生影响。

3.3生产期风险

项目建设完成,进入正常经营状态,通过产品的销售来偿还债务和回收投资,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时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生产、市场、金融政策、汇率变动、政治波动等方面。

生产方面,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局限,对生产计划安排和人、财、物的有机组合不能实现预期的生产控制和成本控制,生产人员工艺技术不熟练,次品率高于标准,都会影响项目效益的实现;市场方面,原材料、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影响项目产品利润的实现;汇率方面,汇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投资收益;政治方面,一旦政局变动,尤其是国际关系出现分裂,将使投资项目严重受挫。

4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投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在详细评价过程中将要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量化。考虑到风险因素是动态的、变化的,大多难以定量描述,而且表现出极大的模糊性,通过采用严谨的评估程序,将会减少信息的不对称,降低投资风险。因此,本文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其中的各个因素进行量化,对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进行详细评价。

4.1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模糊集的建立

(1)设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评价的因素集为,U={U1,U2,……,Un},相应的权重集为,A={A1,A2,……,An}。

其中Ai表示因素Ui在U中的比重

0≤Ai≤1,■Ai=1。

Ui={Ui1,Ui2,……,Uin},i=1,2,……,n。ni根据构成第i个因素Ui的具体风险因素数量而定。相应的权重集为Ai={ai1,ai2,……,ain},其中aij是风险因素uij在因素Ui中的重要程度,j=1,2,……,nj。0≤aij≤1,■aij=1。

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资源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因此,确定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集为:

U={U1,U2,……,Un}={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波动,资源因素,管理能力,经营水平}

U1={U11,U12,U13,U14,U15}={国家的政治波动,两国关系的变化,两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变化,两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两国产业政策的变化}

U2={U21,U22,U23,U24,U25}={汇率的变动,银行利率的调整,两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国际经济增长的波动,国际贸易的波动}

U3={U31,U32,U33,U34,U35}={资源储量,资源质量与品味,资源开采与获取难度,资源生产、加工变数,资源市场容量}

U4={U41,U42,U43,U44,U45}={管理层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管理层远见和个人魅力,管理层奉献和敬业精神,管理层专业技术相互匹配,管理层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U5={U51,U52,U53,U54,U55}={经营目标及难度,经营队伍,产品市场去向,市场销量,经营理念与装备}

权重集的确定可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可聘请资深人士根据目标国投资环境和本国投资政策及产业性质给相关因素打分,从而可以确定因素权重及各具体风险因素在相应因素中的权重。

(2)模糊评语集为V,V={V1,V2,……,Vm},Vk表示评估的第k个等级,k=1,2,……,m。本文取m=5,根据评估准则的性质,可以代表{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等意义。

4.2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单因素风险评价

首先对每个因素做单因素评判,确定各因素对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即给出从集合到的一个模糊映射:

?灼:UV。

对每个Ui,关系Ri,可由模糊矩阵表示:

Ri=(r■)■=r11,……,r1m……,……,……r■,……,r■

i=1,2,……,n

其中:rjk表示因素uij对于第k级评语Vk的隶属度。rjk的值也可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对于因素uij有s1个第v1级评语,……,sm个第vm级评语,则对于j=1,2,……,ni,有

rjk=Sk■S■

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i,Bi=Ai×Ri=(bi1,bi2,……,bim)为对因素Ui做单因素模糊评判的结果,i=1,2,……,n。

4.3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投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对各因素Ui,(i=1,2,……,n)做综合评判,由单因素评判的Bi构成模糊矩阵R。

R=B1……Bn=b11……b1m………………bn1…………

对R做模糊矩阵运算,既可得到因素集U对于评语级V的隶属向量B:

B=A×R=(b1,b2,……,bm)

当■bj≠1时,可经归一化处理,令

■j=bj■bj,得■=(■1,■2,……,■m)。

4.4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投资风险的评价结果

由模糊综合评判得■=(■1,■2,……,■m),■1,■2,……,■m表示因素集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原则,B中最大的隶属度bk所对应的风险评语Vk即为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风险等级。决策者可通过比较该项目风险是否高于其愿意承受的风险临界值来判断是否对该项目进行投资。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资源及不同国家、地域的资源型投资项目,评估模型中的权重需要进行调整。如有的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增长势头迅猛,而资源储量不稳定,则就应该相应加大资源风险因素的权重。

4.5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投资风险的跟踪评价

投资方按照上述的评价方法对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后,如果选择了该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跟踪评价。项目的风险跟踪评价所涉及的风险因素与以上评价体系中的风险因素相同。在进行项目的风险跟踪评价时,涉及的实际问题较多,有一些风险因素有可能是以上评价体系不包含的,所以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增加新指标和因素时,一方面要考虑所增加的指标和因素与其它指标和因素的相关程度;另一方面要考虑新指标和因素加入后,其他指标和因素将做何调整。

参考文献

1邱扬,曹俊虎.对强化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思考[J].青海科技,2000(6)

2卢家仪,卢有杰.项目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黄训江,侯光明.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优先度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2)

4李哲,周建文.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0

5徐绪松,但朝阳.高技术项目投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

6毛荐其,霍保世.高新技术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

篇4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实现建筑行业顺利发展目标,我国在21世纪初颁布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这标志着我国对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关注,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奠定了制度保障的基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要求从项目质量、工程进度、建造成本、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安全管理五个方面,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促进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完工。

1.2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的相关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效果是基于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内容的管理程度而言,通过对项目质量、工程进度、建造成本、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安全管理五个方面进行评定,从而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的好坏。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的好坏,主要从经济性和质量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的经济性理解,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在投产后,是否获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这是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主要目标。工程项目投入资金巨大,如何发挥这些资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作用,确保资金能够发挥有效配置,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这是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管理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对工期、成本进行科学有效控制,避免资源浪费,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工程项目管理效果评价,则是针对这一内容而言,通过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最终产出效益,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找出没有实现预期效果的原因,以此对施工手段以及相关管理手段进行制度优化,总结经验,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进步和发展目标。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的质量性理解,则是针对于项目安全角度,通过分析最终建成工程在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舒适性方面的效果,综合评价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效果。工程项目管理在进行质量性效果分析时,会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可行性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就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论证和调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项目高质高效完工。

2工程项目管理效果评价的原则

2.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针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整体着眼,考虑到影响工程项目管理各方面的要素。全面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立足整体,考虑主要矛盾的同时,兼顾次要矛盾;(2)考虑到工程项目管理经济性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质量性效果,兼顾效益和质量。

2.2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以规律为出发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客观性规律,在进行实际评估过程中,坚持客观性原则,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对评估因素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评估要素的根本出发,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2.3现实性原则

现实性原则是对投产后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应问题进行的项目管理评估,是从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现实性原则要求工程项目评估过程中,评估数据是现实发生的真实情况,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3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3.1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级方法通过对质量控制指标、成本控制指标、进度控制指标、安全管理指标、现场管理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效果评价目标集,通过层次分析法原理,进行层次分析,并根据搜集的相关数据,计算出权重向量,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定量性的优点,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工程项目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其具体方法如下:(1)选择相应指标,将质量控制指标、成本控制指标、进度控制指标、安全管理指标、现场管理指标依次设置为目标集向量A、B、C、D、E;(2)确立目标集内各个指标计算数据,A=总监理工程师分值的70%,B=项目目标成本与实际发生成本的比值,C=合同工期与实际工期的比值,D=安全管理部门分值的70%,E=管理部门评价标准的80%;(3)建立目标集U={A,B,C,D,E},进行层次分析,求出工程项目管理效果指标的权重向量。

3.2专家评价法

专家评价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综合评价时,注重多目标决策中各个指标权重数值,这种评价方法取决于对象专家的经验以及知识储备,最终的评价结果是由对象专家做出的主观评断。相比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而言,专家评价法更加简易,其具体的评价方法如下:(1)设置对象评价指标,建立目标集U={u1,u2,…,un},其中u1,u2代表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影响因素;(2)对U中的元素进行相关评价分析,选取m个专家,并将专家意见进行汇总;(3)对各个元素分析数值进行评价,并根据相关经验选取u因素作为评价结果。

3.3动态评价方法

动态评价方法是一个信息动态提取和反馈的过程,在工程项目管理效果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在利用动态评价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效果评价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系统评价,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动态评价方法的步骤如下:(1)明确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置n个系统sj(i=1,2,3,…,n),其中i=1,2,3,…n为项目管理中的问题;(2)根据sj进行对应时刻设置,sj中的i与某时刻tk(k=1,2,3,…,n)中的k相对应,其中k为i发展的对应时刻,i作为k的特定时段的运行情况;(3)对比i和k的整体发展和运行状态,构建动态平衡的评价方程,以此来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的动态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