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0: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教师教科研工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通过多种途径,大量阅读教育方面的书籍,坚持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及业务学习,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多写教育教学随笔。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风格。坚持写读书笔记、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案例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
主要工作
一、课题研究
1.召开“十一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
我校申报的研究课题《职业学校宏扬行知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被批准为建邺区十大重点课题之一,现正在申报省级规划课题待批。开学初,学校将邀请省市专家组对学校这一主干课题进行开题论证。
2.校本研究课题方案研制指导
学校于寒假前了《“十一五”课题指南》,为便于全校教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选择子课题,教科研室将组织一次子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指导。
3.校本研究课题立项审批
三月中旬,对教师们提交的《子课题立项申报表》组织评审、立项。
4.申报“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积极争取申报江苏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5.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检查子课题研究方案实施情况
6月上旬,对学校批准立项的子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二、制度建设
1.建立《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为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增强教科研的实效性,建设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学校通过健全教科研管理制度,加大教科研经费投入,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发放研究资助和奖励。这一方案已在寒假前公布,并从本学期开始实施。
2.建立教师教科研业务档案
为记录教师在教科研引领下专业发展的轨迹,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教科研室将为每位教师建立教科研档案。档案中收集教师的获奖论文、教案、课件、公开课录象或示范课录象光盘、发表的著作等。通过教师教科研档案的建立,发挥其资料功能、激励功能、展示功能以及评价和促使反思的功能。
三、教师队伍建设
1.新老教师传帮带
近两年我校又有多名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本学期学校将选派师德优良、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签定协议,明确职责,并加强考评,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2.学校学科带头人评选
校级学科带头人评选已经收到申报材料份,评选工作即将进行,学校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好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评选出真正有代表性的校级学科带头人。
1.全盘把握,分类规划,做好了中心统筹规划工作。起草了江油市2019年度教科研培工作要点,江油市2019—2020年度教科研培工作要点,并以教育体育局文件下发全市,成为全市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开展了县域教科研培一体化的探索实践。对县域教科研培一体化从目标整合、职能融合、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并成功申报省级科研课题。
3.完善制度,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性研培机制。完善了教育科研资助金制度、考核制度和成果奖励等制度体系,推动了学校和教师教育科研热情的不断高涨。起草了《江油市中小学备课及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江油市中小学“一标三维”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江油市中小学微型课题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等指导性文件,在全市范围内自上而下的吹响了教科研培一体的实践号角。
二、突出“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激活校本研修”两大抓手,始终确保教育科研根植于教育教学实际需要
务实推进胜利街小学《基于1+X城乡学校教育发展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诗城南校《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策略研究》两个市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先后开展专题研培活动4次,理顺了研究思路、明确了研究方向。
三、形成了“三推广、五应用”多举措、多路径的科研成果转化特色
形成了教育科研成果“校内推广、学科推广、机制激励”三大推广措施,以及“联片应用、学科应用、项目推进、师培应用、实践应用”五大应用路径,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主要工作及成绩
1.本年度,本部门共开展教育科研科研、心理健康、综合实践德育研培活动20余次,培训教师1300余人。
2.精心打磨推荐四川省、绵阳市级课题,本年度成果立项省课题2项,绵阳市级课题2项,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3.组织开展教育科研开题现场研培会(中、小学场)2场次,教育科研课题中期阶段成果暨结题推广会现场推广会1次。
1.幼儿园领导应做教科研工作的有心人。作为一所幼儿园的领头人――园长,应开拓视野,增强科研意识,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教育科研可以为教育决策服务,园长能亲自参加教育科研,深入到教育科研领域,就是深入教育教学,深入教师,深入幼儿。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园长首先必须是研究者,然后才可能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2.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的关系。教师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对教育科研在办园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到位;二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研究水平高”的教师教学质量却一般,而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往往“教科研能力”又不足。因此,有必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与地位。要改变就理论谈理论,就科研谈科研的做法,把着眼点放在教师的实践性增长上。通过不断反思,教师在教育研究中应懂得:一个不研究幼儿心理和行为,不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探索教育规律的教师,是一个不完美的教师。
二、抓好课题管理
1.确定量身定做的选题。作为教育基层单位的教学,其教科研工作既不同于专门的教科院所,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研究。俗话说得好:看菜吃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切实符合本园实际的量身定做的选题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抓住了课题的选题,特别是抓住了有价值的课题选题,就抓住了幼儿园教科研的主要指向和基本内容,如此坚持不懈的抓下去,就能使幼儿园教科研逐步形成良好的氛围。所以抓幼儿园教科研,必须抓好课题的选题。
2.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一个科研课题的确立,研究周期少则一年,多则几年。因此,每一个课题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实施计划,过程资料,定期研习,定期汇报。教科领导小组按实施计划检查落实情况,按过程资料了解实际进展,提出改进的具体指导性意见,做到宏观调控,分阶段指导,以实现既定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目标的管理。
3.举办教育理论的讲座。幼儿园教科室应围绕已确立的课题,举办系列化的理论讲座,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科学研究,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指导教师的实践,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4.开展科研专题的研讨。围绕着研究课题,幼儿园教科室应及时召开有关教师的专题研讨会,让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及时对研究、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说明自己的观点和具体做法,让其他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共同研究、统一思想。通过专题研讨会这种形式,教师在理论上进行探究,在实践上加以开拓。
5.组织科研论文的交流。为深化研讨,提高理论认识,幼儿园教科室应及时组织课题组的教师进行论文交流或经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便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使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都能获得成功感、满足感,激励和调动他们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6.抓好课题成果的转化。进行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提高教育质量,使师生都有成就感,达到教研与教学相长。要做好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首先,必须努力使广大教师从自己熟悉的范例中体验到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其次,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使教师明白教育科研成果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以论文、总结、报告等多种形式呈现,也可以通过幼儿作品的形式呈现。最后,将实验成果运用到教学工作实践中去。
三、建章立制,纲举目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教科研工作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科研规章制度,就很难调动起教师的教育科研积极性。
1.建章立制。我园建立了一整套的教育科研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教科室职责》、《教研组、课题组评比细则》、《教科研优秀教师奖励制度》等。此外,我园还制定课题分级管理、课题申报、科研经费拨发、研究资料和科研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教科研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促进了我园教育科研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2.纲举目张。每学期根据优秀、达标教研组和优秀、达标课题组评比实施细则开展评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属于校本培训范畴的活动,按实际学时给予计算继续教育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