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14:50: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篇1

学校成立政教、教务、总务、共青团(少先队)等部门参与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熟悉有关体育工作政策法规,负责学校体育的全面工作,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明确一名副校长分管体育工作,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定期组织检查、考核、指导、解决问题,并定期研究开展体育工作。

二、抓好体育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各学校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小学1-2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节、3-6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初、高中每周3节体育课。开课率为100%。依据课程标准,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组织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确保向45分钟教学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三、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1.开展每天一小时大课间体育活动。

各学校根据《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确定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自行安排20—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制订阳光体育活动方案,对体育课外活动进行总体安排,活动内容丰富、指导到位、安全有序、规范高效,从时间、质量上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

2.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各学校开展班级之间的各类体育比赛,如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体育兴趣活动等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运动竞赛的组织,开创了人人有特长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的局面。同时,市教育局组织举办乒乓球、跆拳道、速滑、球类比赛等单项体育比赛和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切实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四、持之以恒,科学训练,勇创佳绩。

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四落实,各学校教导处和体育组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类竞赛的训练分工计划和各训练队的训练规划。州教育局和州体育局联合举办的全州中小学“州长杯”足球、女子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中,市全项冠军包容的好成绩;各小学校足球队中选拔的16名运动员,分甲、乙2个组,代表省校园足球队参加2020年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分营比赛,8名运动员被入选总营比赛,进入国家少年足球最佳阵容名单。

五、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我市体育教师(专职)282名,体育教师兼职人数53名,各学校基本达到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体育教师配备要求。但是按照《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要求,各学校要配齐配强,还有差距。现体育教师与学生比163.47%,参训人数180名,本年度新招入体育教师19名,体育教师缺额比8.7%。

篇2

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归因

中小学生缺乏运动、体质下降,是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比较普遍的问题。会上,王登峰着重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不足,学校体育工作外在激励力度不够。从内生动力来讲,学生体质状况、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跟学生的成长评价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学校的外在激励来讲,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跟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关系不大。另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还存在现实问题,尤其是安全方面的困扰。如果学生在学校参加体育锻炼、体育竞赛中受到意外伤害,学校就会承担无限责任,很多学校因此不太愿意或不敢组织学生参与剧烈运动,甚至连正常的体育课,如果有一点点的危险性,都不敢组织。

其次,体育课教学效果和学校体育办学条件都存在不小差距。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除了在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外,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长。在体育课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学会”一定的运动项目和技能,不断地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另外,很多学校无论师资还是场地、器材,都存在不小差距。

第三,思想观念落后。整个社会舆论尚未形成对于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关注与支持。在很多家长心目中,考试成绩最重要,“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就会影响其文化课成绩”。另外,在学生如何学习、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科学认识。

以“基本制度”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三个《办法》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制度。分别规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价、地方体育工作报告等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过程和条件等。文件总体上以学生体质健康为主线,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各地学校体育政策支持为保障,其目标是建立一套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着力点有三:一是聚合一个目标,即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二是健全一个机制,即通过监测评价学生、学校和地方的行为,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并与学业考核、素质评价、招生考试、质量监测、教育督导等教育评价框架相衔接;三是形成一个格局,即要通过三个办法的有机结合、相互配套、系统设计,综合形成“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引导学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各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格局。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强调各地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在本行政区域内统筹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逐步建立健全包括学校测试上报、部门逐级审查、随机抽查复核、动态分析预测、信息反馈公示、评价结果应用等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并着力建立“六项制度”:一是实行全体学生测试制度,二是完善上报数据审查制度,三是建立数据抽查复核制度,四是建立体质健康研判制度,五是实行监测结果公示制度,六是建立测试结果应用制度。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把学校体育的综合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规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责任和学校体育的“及格线”。该《办法》要求,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为“不合格”:一是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二是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三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四是未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如实上报数据的;五是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篇3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有些指标出现好转。但总体看,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学生体质健康形势依然严峻。

袁贵仁说,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2节提高到3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保证运动负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并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同时,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推行每天早操、晨跑等锻炼活动,上午统一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

体育考试评价也将得到改进。体育课将作为国家统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课,毕业和升学必须达到合格水平,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特长要如实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在落实学校体育工作职责方面,教育部提出:一是加强专项督导,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和重点地区挂牌督导制度。二是开展质量监测,把“体育与健康”作为今年首次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两个学科领域之一。三是实施等级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启动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级。教育部每年编制和《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将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纳入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作为考核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对教育部门、学校负责人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 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进行问责。

“国培计划(2014)”云南省项目工作会在昆举行

篇4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编制和报送等相关工作的通知》,为做好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编制(以下简称质量年报(2021)编制)工作,现将质量年报(2021)编制典型案例、院校图片、分项报告、学生反馈表和服务贡献表填报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二级教学单位遵照执行。

一、典型案例、院校图片、分项报告编制与报送

提交时间:2020年9月30日前。

(一)典型案例

1.数量:每个二级教学单位提交2-3个典型案例。

2.主题:典型案例围绕学生发展、教育教学、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服务贡献等主题编制。要求一事一议,关于开展某项工作或某类事例的案例需包含具体措施和成效,关于典型人物的案例,需包含其取得的具体成就及简要成长历程。其中:

学生发展:学校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案例;学校将抗疫素材融入思政教学的案例;学校构建劳动育人体系的案例;学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案例;学校学生在校体验、创新创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案例;学校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不断线的案例;学校积极推进专创融合、思创融合的案例等。

教育教学:在师德师风建设、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X证书试点、社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优秀杰出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与改革、教法改革等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产教融合、技能竞赛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

服务贡献:四技服务成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成效;终身教育教育与社区教育与服务成效等。

3.体裁:典型案例标题突出主题,内容语言精炼,言简意赅、图文并茂,文字表述不超过300字,尽量用数据说明,配以1-2张图片或图表(图片采用JPG格式,分辨率应达到300dpi,须注明单位名称、标题,如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学生实训场景)。

(二)院校图片报送

建议各教学单位报送的图片使用典型案例中的配图,也可以报送展示学校办学成就及办学特色方面的图片。所报送图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点突出学生在校体验,以学生实训实验实习、科研、社会服务、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场景,体现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长在其中的个性特长成长历程。

1.图片格式:像素至少1600×1200,分辨率不低于300dpi,JPG格式。

2.图片要求:高清原图,清晰度高,所选照片上无拍照时间;尽量不出现学校或专业的名称;照片要求人物表情自然、阳光,突出学生参与;展现学生群体的正能量。所有集体照要求是活动场景“剧照”。

3.提供的每张图片必须有标题,同时注明来源和人物、地点、主题等背景介绍,例如: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场景:××专业××年级××人××事。限100字以内。

(三)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编制报送

1.时间范围

各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中的事例和数据起止时间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财务数据按上一自然年度,即2019年统计。

2.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可以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麦可思报告(分学院报告)数据、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数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第三方或学校职能部门的统计数据,报告中各类数据需注明数据来源,并注意报告中相同数据项的一致性。

3.报告主题

各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内容至少包含本单位基本信息、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及成效、服务地方、问题与展望等内容。

继教院分项报告应包含学校在社会培训与社区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社区学院运行情况、终身学习发展体系、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内容。

工程训练中新分项报告应包含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优化、实习实训项目、教学管理运行和成效分析、社会服务和辐射引领等内容。

体育部分项报告要反映出大学生体质达标情况。

4.体裁格式

各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须包含典型案例,以读者为本,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撰稿采取纪实法,内容应科学、客观、准确,图文并茂,用数据和事实支撑,慎用主观评价和横向比较,文字阐释简明扼要,尽可能引用近2年的对比数据,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不含典型案例字数)。

分项报告体例和格式可参考学校2019年上报的质量年报(2020)。

(四)典型案例、院校图片、分项报告提交要求

1.典型案例包含在分项报告中一并提交。

2.院校图片按要求命名后单独以文件夹形式提交。

 

二、学生反馈表-人文社科部、基础科学部、体育工作部填报

提交时间:2020年10月20日前。

1.“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指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表示满意的比例。

2.“公共基础课教学满意度”指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表示满意的比例。“专业课教学满意度”指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表示满意的比例。若开展了多次满意度调研,则填写满意度的平均值。

表2 学生反馈表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一年级

二年级

责任部门

12920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3

课程教学满意度

 

(1)思想政治课

调研课次

课次

 

 

社科部

满意度

%

 

 

(2)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

调研课次

课次

 

 

基础部

体育部

满意度

%

 

 

 

三、服务贡献表-继教院填报(工程训练中心配合)

提交时间:2020年10月20日前。

1.“非学历培训服务”是指学校为社会进行的各类非学历性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其中,“技术技能培训服务”是指学校针对具体技术技能开展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是指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退役军人培训服务”是指学校开展退役军人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基层社会服务人员培训服务”是指开展家政服务、养老、育幼、物业、快递等基层社会服务人员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各高职院校根据实际分别填写以上四类培训规模,总和不受“非学历培训服务”人日总量约束。

2.“非学历培训到款额”指为社会进行的非学历性培训已到账的收入。统计截止时点以财政年度为准。

表5 服务贡献表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责任部门

12920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5

非学历培训服务

人日

94600

130581

 

继教院

(工程训练中心配合)

其中

技术技能培训服务

人日

51902

75924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

人日

1982

2898

 

退役军人培训服务

人日

872

1274

 

基层社会服务人员培训服务

人日

624

914

 

6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万元

1090.00

1183.00

 

注:只要填报2020年的数据即可,2018和2019年的数据是去年上报过的,仅做参照对比之用,请勿修改。

 

四、企业年报编制

提交时间:2020年10月20日前。

企业年报由校企合作处组织相关教学单位联系主要合作企业进行编制,各教学单位按校企合作处通知要求完成企业年报编制。

 

五、工作联系

1.所有材料纸质稿材料须盖部门公章,经本部门负责人、分管校领导签字后报送行政楼603室质量办。电子稿发送至电子邮箱752623329@QQ.com。

2.联系人:裴中岐  电话:57023739、13814083406。

 

六、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篇5

中图分类号:G40-014;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31-01

当前,要构建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美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衔接,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互相联系的具有特色的现代美育体系。文章主要从美术教育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一、完善美育课程建设

基础教育阶段要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挖掘地方优质资源,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学校美育课程,比如书法、剪纸、砖雕、皮影制作等课程。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美术教师“联片结对”帮扶活动,解决城市和农村薄弱学校技术落后、资源短缺的难题。

二、改进美育教学方法

因地因校制宜,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美育教学质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运用艺术语言和多种媒介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体验和交流活动,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以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强美育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应用,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各类学校尤其是偏远农村学校。运用慕课等方式,提高美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教室、走廊、宣传栏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注重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广泛汇聚各方教育力量,激发专业人士投身美育的热情和智慧,为提升学校美育品质注入活力。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艺术类学科教研队伍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在美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促进美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的鉴赏,使学生对祖国丰富的艺术宝库有初步认识,引导学生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美。

三、丰富美育教学活动

注重学校美育实践,经常开展以班级或年级为主的书画笔会、地方特色艺术等群体性活动,把课外美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将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情况与态度表现,纳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注重培育学生艺术爱好,结合体育、艺术“2+1”项目的推进,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美术社团活动,确保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美术活动,培养一项美术爱好,掌握一项美术特长。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定期举办学生艺术节和艺术展演,促进学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美育活动。学校每年要结合美育课程教学,举办综合性、多样性的美育活动。寄宿制学校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等资源,组织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之夜”;中职学校要将公共艺术课列入教学计划,继续开展“一个一百进课堂”(百幅名画赏析)活动,着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注重拓宽美育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本地社会及民族特色资源,加强学校与文联等专业协会、艺术演出团体、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的合作共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学校美育学科专业教育。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艺术家进校园、民间艺术普及等工作,各相关部门、团体、企事业单位要提供条件,支持学校课堂教学延伸,实现校内外美育资源和设施共建共享。同时,加强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禁止任何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竞赛活动。

四、健全美育评价机制

注重实施自评公示制度,学校全面落实艺术教育自评工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学校自评工作情况并进行公示,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学校对整改情况进行专题上报。实施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县教体局对所报情况以年度报告的形式进行公示,重点报告和公示学校美育课程开课率、实践活动情况、经费投入以及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重视推进“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到2018年,力争创建8所“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要将学校美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年度考核内容,积极开展美育工作、富有成效的学校领导在评优时予以倾斜;轻视美育教学及活动、美育条件不达标、美育课程开设不足、落实美育政策不到位、学校艺术素质测评总成绩连续两年最差的,对学校负责人进行约谈、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纠正,当年不得评为先进个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应将美育课教师的教学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奖惩体系,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对不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上课或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成绩落后的,美育教师在年度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教育系统在表彰先进时,加大对美育教师的表彰力度。通过健全美育评价机制,促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健康发展,从而提高美育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篇6

实施义务教育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的意义在于:1、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把握教学质量的发展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2、通过监测与评估,引导学校干部、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坚持把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学校创新发展的能力,提高学校科学决策的水平,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和教学质量。3、通过学习质量监测报告和及时的反馈与反思,促进教师进一步了解、研究学生,尊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建立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成效。4、通过学习质量监测的评估报告、学科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引导全社会逐步形成主流的、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进一步改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社会环境。

目标任务

建立科学的、适合*地区实际的义务教育学习质量监测体系,建立一支具有科学评估学习质量能力的骨干队伍,为中小学教学工作提供业务指导;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各界提供义务教育质量报告;为巩固义务教育成果、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提供质量监测服务。

依据原则

依据国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适宜*地区学生学科学习质量评估标准。

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方面的各自不同特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切实可行的评核方法与评核工具。

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为目标,着眼于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高,不仅要注重评估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

导向性原则。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有关文件为指导,将有关精神与要求贯穿于学习质量监测评估的全过程,通过监测与评估把这些精神落实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中。

实效性原则。制定科学的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标准,研制有效的方法与工具,对学生学习质量现状的成因、影响学习质量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做出科学分析;通过有效的反馈监控机制,形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决策,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不断提高。

激励性原则。把评估作为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动力,坚持目标(标准)参照,注重对学校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和提高,使基础不同、条件不同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经验。

可行性原则。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研制方法、技术和工具,要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简便易行,便于操作。

基本内容

学习质量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应该是一个综合指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思想道德:道德知识、行为规范、公民意识等。

文化知识:语文、数学、外语、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

体育健康:学生体质健康、体育卫生等。

审美表现:音乐、美术等。

个性发展:意志品格、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

上述内容仅仅是一般性的指标框架,在具体操作中,将对上述指标进一步分解为明确可测的评价标准。

实施方式

为获取对全市学生学习质量的分年度的整体评价,要依据科学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学校的学生,对其学业成就水平、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等进行测量、问卷和访谈调查,并辅以实地考察、文献调查等多种方法,以求得最终判断。同时还应设计可行的科学方法调查中小学生的道德和个性品质的发展水平。

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的主要方式有:

1、学生学业成就水平测试

围绕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以及《*市初中、小学学科学习质量评估标准(试行)》的要求,采取单科与综合测验结合、口试与笔试及其他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所应达到的水平情况进行测查。

2、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与学业水平测试相结合,用问卷及访谈法调查来自学生、教师与学校方面的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及表现,从中分析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问卷调查包括:

教师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教师的教育背景、专业研修情况、学科教育教学具体方式及相关因素。

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教学内容的感知、学习动力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情况。

学校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校的自然特征与学校教育资源条件与管理情况。

随着教育统计测量方法的普及和评价技术的提高,要建立并逐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促进学习质量监测技术更趋科学化。

组织管理

全市范围内的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由市教育局牵头,会同市教育学院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区级范围内的监测与评估由各区市县教育局牵头,会同当地教学研究部门组织实施。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建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学研究、评价测量和项目规划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机构,具体研究与规划监测体系的网络建设和运作程序。

实施步骤

一、组成以市、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等多个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的研究、实施队伍,依据本方案制定监测与评估工作的实施细则。

二、建立各学科学业质量评核常摸。

三、依据监测与评估细则中确定的实施内容和程序,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

1、抽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城区、城镇、农村(小学分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三类不同学校类型,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抽取一定数量的小学和中学,每所学校1-2个教学班,学生的数量不低于每类学校学生数的5%。

2、制定影响学习质量诸因素的调查问卷和学业水平测试问卷。

3、进行调查问卷和学科测试的试测,根据试测结果修改学科试题和调查问卷。

4、进行问卷调查和学业水平测试。

5、评阅试题,登记、录入和统计分数,录入与统计调查问卷。

6、撰写学科试题评价报告。

7、深入学校,实地调查研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并就影响质量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篇7

校长述职述责年度报告一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爱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坚持原则,依法行政,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下是我的述职报告:

一、加强理论学习,注重自我修养

一年来,我一直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自觉做到勤学多思,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思想上高度重视。我先后学习了上级有关教师作风建设文件,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自我反省,做学生的表率。

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是要求全体教师爱护关心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和学生的家长交朋友,不准冷嘲热讽伤害家长,更不准教师训斥家长;

二是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三是禁止教师有偿补课、私自为学生乱订资料。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活动,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能文明执教,优质服务于学生。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本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较熟练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等方面,经过多年的锻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及时地帮助教师处理好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方法,深受教师和家长的好评。进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规范、健康的发展。

三、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格守美德

勤勉敬业是对一名学校领导的起码要求。我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我的带领下,教师全力以赴,认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服务家长,服务社会,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没有无故迟到、早退的现象。除外出培训、开会等公事外,我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我每天最早到校,最后离校。我信奉,一个人苦点累点没有关系,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在于奉献。我必须以勤奋的理念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带领全体教师努力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腾飞。

四、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点,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我校一直以德育工作为首。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拔河、跳绳比赛等,让学生得到了展示的平台,从中既得到了快乐又学到了知识。今年“六·一”,除部分学生参加镇中心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外,学校还举办了大型文艺演出,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获得了当地干群的一致好评。

2、家校互动工作。部分家长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有些落后,往往只有良好的愿望,巴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天就能成才,但效果未必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采取家访、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家长的需求,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五、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强化安全责任

学校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学校后勤部门本着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安全保障,尽心尽力做好了后勤服务工作。

1、坚持常规工作不放松,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在开学初及时发放了办公用品;检修了各教室照明设施;排除了安全隐患。对各班级的财产和物品进行核查并登记入册,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每月进行了安全排查,平时也不定期对学校电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对学生损坏的课桌椅、门、锁、窗、水电也及时进行了维修。卫生工作,在学校的严格管理和老师们的耐心教育下,学生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校园清洁卫生上了一个新台阶。

2、强化安全意识,紧抓安全工作不放松。开学初,学校与班主任老师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大了安全宣传力度,认真落实了安全课进课堂,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严格执行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严禁闲杂人等进入校园,确保了校园安全。

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回顾一学年来的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需要冷静地进行反思:我们在学生思想、行为习惯养成上还应不断加强教育督促;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和师德等方面还需要我们去不断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另外,农村学校如同贫困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贫穷。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很多工作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七、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抓好学校常规管理,要在细、严、实上下功夫。学校常规管理必须重视从最细小的事情抓起,从平凡的琐碎小事抓起。学校全面推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严格财经纪律。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坚持提前到校,坚持领导参与学校的的各项活动。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坚持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工作。时时刻刻给教师起模范表率作用。安全教育常抓不懈,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落实至关重要”的意识,确保校园安全,创建平安校园。

总之,一年来,我力求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但还做得不够。

一是工作思想的转变相对不足,工作中可能有疏漏。

二是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廉洁自律,努力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持之以恒的工作干劲与教师一起,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力争明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校长述职述责年度报告二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在__县教育局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各项工作、各项建设进展顺利,得到了学生、家长、上级领导、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广泛赞誉。学校发展建设的成绩归功于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师生的拼搏,在此,对局领导、全体教师给予我工作的指导、帮忙和大力支持、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对今年工作具体述职如下。

一、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1、抓好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本年度,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各种校本培训,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的远程研修培训。使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更重要的是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站得更高,看地更远,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2、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管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基础礼貌养成教育。加强班风建设,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班主任用心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争创“礼貌班级”。学生们从“上好一堂课,做好一节操,扫好一次地”这样的细节做起,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学校要求各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并比较及时地了解掌握有关状况,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我们还通过每生每月补助_元的做法,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用心性。

3、开展的德育系列活动:落实“阳光体育”。学校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确保学生每一天不少于一小时的活动时间,通过活动的开展,全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提高。通过大队会、班会加强“学风”建设。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通过每周一的班队活动和升旗仪式,集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少队部还进行了“礼貌礼仪从我做起”等主题队会,对学生构成健康的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二、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层次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给师生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办公和教学场所,我校多方面协调资金,新建校园围墙,新建了学校警务室。在工程建设中,我们派专人建工,严把质量关。得到了全体教师和社会的好评。添置了学校校园广播,学校在资金短缺的困难条件下,想方设法挤出资金,购置了__台电脑,并配有桌椅,建成了标准的微机室。在中心校共计__个教学班安装多媒体电教设备,让师生享受到现代教学手段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为教师的备课和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做出了充足的资源准备。

三、凝心聚力办学,提升团队意识

为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教育局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又充实了新的力量,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都得到了更新。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对领导班子成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定位,尽快投入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扑下身子干实事,创造新的工作业绩,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增强凝聚力、向心力。要加强团结,密切配合,真正将思想统一到学校发展上来,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听取广大干部、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推荐,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把学校管理好、发展好。

廉洁勤政,树立良好形象。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坚持廉洁自律,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犯糊涂,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构建良好、和谐的教师队伍也是我校工作开展的重点。课间之余,我经常和教师在一齐畅谈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中了解各位教师的需求和困难,也加深相互之间的感情。通过多次深入交谈和了解,老师和我之间无话不说,消除了隔阂,拉近了距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了有利的开展。总之,我经常思索着,想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来增进我与教师间、班子与教师间、教师与教师间的情感,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团队精神,同心协力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四、以教学为核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一向都把优化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突出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为重点工作。对全体一线教师听常态课活动,并在听课后对任课教师进行及时点评,随堂指导,互提意见和推荐,切实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用心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认真落实教师备课制度。上课前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做到不备课不上课,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努力提高教案的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课后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在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付诸实施,也有很大的收益。比如:我们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千分制考核中的比重,通过制度建设把教师的兴奋点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轨道上来。

五、加强法制安全教育,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职责制和职责追究制。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处室的目标考核资料,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职责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职责人的职责。签订职责书。学校与处室和班主任层层签订职责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职责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职责。

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等各项预案。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加强教育,促进自护。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潜力,抓好安全教育。我们以安全教育周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安全课、学校广播、黑板报、等途径,通过讲解、安全演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理解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火、防震、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

六、后勤保障工作服务学生,服务教学

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后勤人员、以及中层以上领导,努力为一线教师服好务。管理校产校具,踏实学校校产、公共财物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中督促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使校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加强财务的管理,严格财务制度,学校支出,定期对财务运行状况分析。坚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上。科学实验室建设项目基本就绪,仪器设备已经安装完备,配套设施齐全,并投入使用,收到良好效果。继续加强图书室等教学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它们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及时做好电教设备的使用记载。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依然充满期望。我们将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依托乡村少年宫建设,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在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把我校建成成绩一流、和谐、礼貌、书香氛围浓郁学校,努力工作,不负众望。

校长述职述责年度报告三

本人自任__小学校长以来,在上级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关爱下,我始终牢记并认真践行“情与教育相伴,爱与服务同行”的工作格言,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依法行政,无私奉献,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优异成绩。以下是我的述职报告:

一、坚持不断学习,增强任职能力

“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责任;选择了校长就选择了更大的责任。”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和终身的任务,是行动的先导。校长的管理智慧应从学习中来。校长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形势。为了给校长树立榜样,我便养成了一种不断自觉学习习惯。

及时、认真地学习教育局各种文件和会议指示精神,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摆正自己的位置,对学校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生负责。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吸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校长在教育的发展中处于决策地位,在教育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坚持经常看阅报刊杂志,通过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渠道了解教育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及时把握教育潮流,引领教师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坚持法律、法规学习,依法治校。作为校长,自己首先带头学法、遵法、懂法、守法。平时,我经常翻阅一些教育法规书籍,转变观念,增强依法治校意识,把思维从行政经验向依法管理方面转变。积极参加校长培训班,自觉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加学员活动,学习成绩优秀。

二、狠抓队伍建设,整体提高队伍人员素质

现代学校管理学告诉我们:人是学校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自担任校长以来,我就一直十分重视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能打善战”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首先,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更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的干部队伍。我要求中心学校干部和中心学校校长们要尽力做到三个“要”,引领学校“做最好的自己”。这二个“要”就是:

一要为自己角色定好位。我是校长,“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是我们职责所然;

二要做好人。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教师学习的榜样。我认为师德师风做得好不好,关键在校长、在干部。

校长、干部做得好,教师会更努力。因此,在工作中我能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以身正人”,积极践行“用尊重赢得发展”的经营治校理念,坚持“用爱治校,以德治校”,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学校里的师德楷模。

其二,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校长,我责无旁贷。在学校工作中我十分重视狠抓教师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学校舍得花钱,教师们深受鼓舞。

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我十分重视和关心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深入学校检查工作,我经常找青年教师谈心,听青年教师上课,和青年教师一起研究讨论教育教学问题,指导他们做成长规划。

三、突出工作重点,求真务实扎实有效地抓好全镇各项教育管理工作

抢抓机遇多途径争取资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迈出重大步伐。我深知学校的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资源等因素对学校品位的提高、办学效益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为此,我积极带领教干做好“争项引资”工作,努力争取上级领导对__镇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全面加强学校的安全维稳工作,促进学校工作的有序顺利运行。我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落实至关重要”。为了搞好学校安全工作,中心校成立了组织机构,我为第一责任人。加强了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学校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报告制度》和《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等制度,并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了安全隐患的定期排查和消除力度。在学校自查的基础上,我还对学校进行全面、彻底地排查,将排查的情况及时汇总向各级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汇报,能够马上整改的,一经发现马上整改。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平安。

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区域整体推进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坚持德育“三贴近”原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将全镇中小学德育工作区域整体推向一个新的,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奠定基础。今年学校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加强教学管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二是坚持以校为本加强新课程教学研究;

三是坚持突出毕业班教学“重中之重”地位和质量核心地位,加强对毕业年级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指导;

四是落实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表彰制度,引导教师、激励教师“创先争优”;

五是坚持“毕业年级与非毕业年级两手抓、两手硬”原则,抓好基础,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可持续稳定提高。

四、加强自我反思,做好廉洁自律。努力做到以人格塑造人格

全面推行学校校务公开、财务公开。严格财务纪律,根据我乡各学校实际情况,依法统筹规划,合理划拨教育经费。加强学校收费管理,从严治理学校乱收费、乱办班和乱印发资料等现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经常告诫自己要“六多”:多“平等”,多“微笑”,多“合作”,多“赞赏”,多“指导”,多“激励”。

我在生活上热情帮困,作好教职工的公仆;坚持家访制度,对教职工有困必访、有病必访,以此调动全体同志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亲和力。坚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校长述职述责年度报告四

今年的工作就快结束了。我是怀着一腔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到__小学任职的。我经常在心中追问自己,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办怎样一所学校才可以实现真正的教育?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追问,才使我的工作和我的生命更有意义,也让我觉得在这充满生机的校园里工作是一种幸福。现对今年的工作述职如下。

一、继续夯实学校文化建设,丰富学校文化的具体内涵

努力探索学校文化培养有效的方法、途径和抓手。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体现出全体成员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__小学在初步确定“和谐温馨、科学规范、实践创新”的文化建设目标基础上,继续深化和丰富校园文化,具体为:

初步系列地构建出学校的教育价值追求和理念。从第一年的办学理念和和目标,到第二年的培养目标和学风目标,到现在的教风和校训的确立,使学校的总体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为学校内涵细化提供框架。

从文化建设视野,推动学校制度和机制的形成、完善和落实,使之发挥更好的成效。除了对已制订的制度和机制在实践反思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如学校的考核方案、奖励方案等制度,同时加大对制度的执行力和规范要求,增订《__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年度考核方案》、《骨干教师培养和管理办法》、《学校后备干部培养方案》以及《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等。

以《创新行规教育,打造学生特色文化》课题为抓手,寻找学生品行教育、习惯养成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着力点。目前已搭建了学校、部门和年级(班级)三个层面,项目内容细化各年级,落实到全校各相关人员,实践工作稳步推进,成效逐步显现。得到区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老师们不仅在学生文化建设中奉献了智慧,也取得了较多的成功快乐。

二、积极搭建学校课程体系,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学生的校园一切活动都是学习体验,课程是学生体验的载体和形式。在学校四大板块课程框架中,坚持打造学校主题节日课程,努力使四大节日课程化。重视学校体验性课程形成和系统化:如校当家班级管理工作使之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课程,卫生劳动如何成为环境实践课程,消防、春秋游、交通、安全防范活动如何形成学校健康课程。虽然目前还没能形成课程,学校仍不断探求和摸索。

积极支持学生社团课程建立好开展、学校武术课程从武术课(操)普及,到武术社团的提高,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取得了出色的成效。此外,学校创新社团行进乐队,手球队,合唱队,田径队等学生社团建设教学努力开展。各类课程建设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真正培育学生“乐学、善思和笃行”以及实践体验和能力、特长的发展。

三、着眼学校持续发展努力提高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高效化

学校的管理首先是规则和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再次是学校机制的建设与管理,最终是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目前我校还处在规则和制度建设与管理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我们依据教育法规和学校需要,集师生共同力量,依法民主制订,有序有效落实,在执行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完善学校民主管理组织,建立校工会,校教代会以及新一届青工委换届工作,为依法民主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坚持和健全民主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制订学校重大问题校务会制度,重要问题主任例会制度,同时形成重大决策和决定。

实行学校管理目标责任制,岗位任命竞岗制的机制探索。学习在绩效工资改革和岗位设置人事改革基础上,逐步进行校内人事管理改革探索,目前初步拟定校教研组长、首席班主任、校后备干部、校中层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办法的思路。使学校的管理真正在“目标、责任、自主和规范”的标准中有效进行。使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追求,人人有绩效。以点评制度为手段,例会制度为平台,充实过程管理的实效性和全面性。目前从校级会议到部门会议,直到年级例会不断规范和有实效,点评质量逐步提高,管理的效果初步显现。

篇8

摘 要:本文着眼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尝试将2013年、2014年两年江苏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报告以及公共就业市场供求状况报告中相关数据进行了交叉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再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从而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在数量、待遇以及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情况分析和趋势预测。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数据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222-04

收稿日期:2015-03-18

作者简介:王华(1982-),男,江苏海安人,招聘服务部主管,经济师,公共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冷开振(1977-),男,江苏徐州人,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管理。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状况跟踪调查,完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跟踪调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质量评估促进就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完善已成为当下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从2010年起,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精神指示,每年持续开展了多项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其中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调查,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以及用人单位调查等,多角度反馈了毕业生就创业情况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

然而这些调查数据之间目前还是相对孤立,缺乏交流、比较和再利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认为:“当我们将多个数据集的总和重组在一起时,重组总和本身的价值也比单个总和更大。”受此启发,本人现将2013至2014年度的江苏高校毕业生(本专科、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以及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等多份报告中关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相关数据进行交叉比较分析,以期展现更为丰富的就业情况和趋势。

二、用于交叉比较分析的各调查报告规模简介

1.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报告。

1.201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14用人单位报告”)

调查时间从2014年9月16日开始,截止2015年1月6日,共回收问卷13482份,有效问卷为10036份,有效回收率为74.4%。

2.201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13用人单位报告”)

调查时间从2013年11月12日开始,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共回收问卷3769份,有效问卷为2492份,有效回收率为66.3%。

2.江苏省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2014年度),以下简称“2014本专科生报告”,针对毕业半年后的2013届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开展调查,共回收问卷214478份,总答题率为49.9%。

3.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2014年度),以下简称“2014研究生报告”,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598份,答题率为31.2%。

4.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2014年第3季度),以下简称“2014第3季度市场供求报告”。该报告为江苏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对全省13个市、100个县(市、区)及部分开发区(园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监测。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数量交叉比较分析

1.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数量最大岗位年度比较。

将2014与2013年度招聘毕业生最大数量的前五个岗位进行了比较,虽然两个年度使用的岗位分类不同,但初步可以将这些招聘数量比较多的岗位分为经济类和技术类两大岗位。将2014年度中的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经济业务人员归为市场类,共占比13.9%,将工程技术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归为技术类,共占比46.6%。而将2013年度的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归为市场类,占比18.1%,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业服务类、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机械制造类、医疗/卫生/制药/生物类归为技术类,共占比29.7%。由此可见市场和技术两大类岗位在毕业生占比较高。

2.用人单位招聘岗位数量与毕业生就业岗位数量分学历层次比较。

2014本专科生报告中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位职位中技术类岗位共占比4.7%,分别为计算机程序员(2.1%),建筑技术员(1.5%),化学技术员(1.1%);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位职位中技术类岗位共占比3.7%,分别为施工技术人员(2.0%),建筑技术员(1.7%)。这个调查结论与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技术类就业岗位数量的较大比重形成了供求结果的矛盾,有待地区分布比较分析后,进一步对相关情况进行推测。

3.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岗位数量与社会公共就业市场供给岗位数量分地区比较。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显示,江苏省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数量最大的前三个岗位为工程技术人员(31.7%),商业/服务业人员(8.6%),其他专业技术人员(8.5%)。与之相吻合的是,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2014年第3季度)中,需求比重排前三的岗位分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41.48%),专业技术人员(25.17%),商业/服务业人员(20.35%)。

4.基于就业岗位数量交叉比较的情况推测。

通过各报告的交叉数据分析,我们对毕业生就业岗位供给情况可以做这样的推断:江苏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供给量和整个社会的招聘需求趋势总体一致,技术类、市场类岗位比重较大。但是受目前高校培养规模的限制,江苏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技术类岗位的需求,江苏的用人单位可能招聘大量的外省技术类高校毕业生。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交叉比较分析

1.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总体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数据显示,定岗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类为金融/保险类(5.9万)、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4.8万)、仓储/物流/运输类(4.7万)、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4.6万),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流服务类(4.6万)。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显示,定岗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类为科学研究人员(5万)、金融业务人员(4.7万)、法律专业人员(4.6万)、体育工作人员(4.5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5万)。从两年报告的数据比较中,不难发现,技术类岗位收入稳定而领先,金融类有所降低,法律类提升较大(2013年为4.1元)。

2.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分类比较。

(1)不同性质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2014年集体企业的定岗年薪超越国有企业,成为第一,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继续坚挺,稳居第二、第三。各不同性质用人单位提供给毕业生的定岗年薪较2013年都普遍提升,平均增加了1.17万元。其中增幅较大的为集体企业1.8万元、非盈利组织1.6万元、个体工商户1.3万元,增幅较小为港澳台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是0.8万元。外资企业并非传言中的高薪的提供者,两年都处于平均水平,且增幅一般。

(2)不同行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金融和房地产业两年都名列前茅,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第4位)和住宿餐饮/旅游业(第17位)两年也都保持不变。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由第7名上升到第3名,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由第15位上升到第5位,农/林/牧/渔业由第16位上升到第10位。各行业普遍涨薪的同时,增幅却各有不同。增幅较大的是农/林/牧/渔业1.8万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1.7万元、金融业1.4万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1.2万元,而增幅较小的是交通运输/仓储/物流/邮政业0.7万元、房地产业0.6万元、建筑业0.6万元、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国际组织0.6万元。

(3)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两年中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和学历层次密切相关,学历层次越高,收入越高,且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差距远大于本科生与专科生之间的差距。2014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定岗年薪都较2013年有所提升,研究生增幅最大为1.2万元,其次为专科生0.8万元,最后为本科生0.7万元。

3.用人单位提供薪酬与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分岗位比较。

由于调查选项的设置和统计收入的口径不同,本文将2014本专科、研究生报告中涉及的主要职业类与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进行了相近归类,并将月收入乘以12个月,换算成了年薪。具体详见表1。

由于涉及岗位众多,且分类不同,只选取以上岗位进行比较。由表1不难看出,研究生收入普遍拉高整体评价收入水平,这些收入较高的岗位都是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类岗位和高端服务业。

4.基于就业岗位收入交叉比较的情况推测。

(1)行业及岗位类别因素分析。收入是就业吸引力的风向标,金融行业持续被毕业生热捧,首要因素就是收入高,且增幅大,但保险业的收入貌似拉低了金融业的整体水平。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提档升级,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科研技术服务、能源(电、水、气等)和农林牧渔业的从业毕业生收入增加明显。同时伴随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信息产业及互联网、计算机相关岗位收入稳中有升。但传统零售业正在遭遇减员降薪的过渡期。房地产、建筑等行业的收入水平也将随着国家经济整体调控和结构转型增速放缓。法律类、体育类毕业生可能因为“法治国家”和“全民健身”的推行,将迎来职业发展的春天。

(2)单位性质因素分析。不同性质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目前存于调整期,总体上呈现“高控低补”的态势。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正经历薪酬体系的重大改革,过去体制造成的“高福利”会被调整到整个社会能接受的合理水平。集体企业、非盈利组织、个体工商户等正在努力提升工资水平来吸引毕业生应聘。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受国际经济影响工资增幅放缓。

(3)学历层次因素分析。研究生的同类岗位收入高出本专科收入约40%—80%不等,收入水平的明显差距,是激励大学生考研热情不退的主要动力。此外,科学研究人员、法律专业人员等岗位不招收本科以下学历毕业生,立志从事这些工作的专科生必须将升学作为大学期间的首要任务。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交叉比较分析

1.毕业生就业岗位学历要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学历要求的比例分别为研究生1.2%,本科23%,专科生74.6%。其中招聘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医疗/卫生/制药/生物类(5.9%)、教育/科研/咨询/法律类(3.8%)、能源/化工/环保类(3.2%)、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3.1%)、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流服务类(2.2%);招聘本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编辑/文案/翻译/传媒类(59.4%)、金融/保险类(44.7%)、教育/科研/咨询/法律类(42.9%)、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41.7%)、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38.8%);招聘专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97.6%)、技工类(97.4%)、农/林/牧/渔业类(94.4%)、仓储/物流/运输类(93.2%)、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89.4%)。

2014用人单位报告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学历要求的比例分别为研究生3.3%,本科42.9%,专科生53.7%。其中招聘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科学研究人员(18.4%)、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2%)、公务员(4.9%)、体育工作人员(4.4%)、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3.8%);招聘本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体育工作人员(71.1%)、公务员(68.9%)、科学研究人员(62%)法律专业人员(60.7%)、教学人员(60.1%);招聘专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87.1%)、商业/服务业人员(74.9%)、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72.6%)、其他人员(63.9%)、其他专业技术人员(63.2%)。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在提高。在招聘要求学历提升的趋势里,公务员、体育工作人员、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三个岗位比较突出。

2.毕业生就业岗位学科要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不限学科的占56.4%,限学科的占43.6%。不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78.8%)、金融/保险类(73.7%)、市场/公共类(70.3%)、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66.9%)、美术设计创意类(66.7%);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能源/化工/环保类(83.9%)、仓储/物流/运输类(60.8%)、农/林/牧/渔业类(59.5%)、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58.5%)、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58.3%)。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不限学科的占51.5%,限学科的占48.5%。不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其他人员(73.7%)、商业/服务业人员(71.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69.1%)、金融业务人员(67.7%)、新闻出版和文化工作人员(67.1%);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2.4%)、科学研究人员(61.4%)、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60.3%)、工程技术人员(59.6%)、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59%)。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市场、服务、创意类岗位对于学科的要求不高,而技术类岗位则对学科要求较高。

3.毕业生就业岗位学科人才需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对各学科大类需求人数的排序依次是工学(48.8%)、理学(17.8%)、管理学(12.7%)、医学(4.8%)、教育学(4.8%)、经济学(4.2%)、农学(2.7%)、艺术学(2.1%)、文学(1.7%)、法学(0.3%)。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对各学科大类需求人数的排序依次是工学(47.2%)、管理学(21.3%)、医学(7.1%)、理学(5.7%)、教育学(5.0%)、文学(4.2%)、经济学(4.1%)、艺术学(3.3%)、农学(1.6%)、法学(0.5%)。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管理学、医学、文学、艺术学四类学科需求上升,而理学和农学需求下降。

4.基于就业岗位学历、学科年度比较的情况推测。

通过就业岗位对学历要求和学科限制的交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013年不限学科但对学历有较高要求的岗位是金融/保险类(本科)、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专科)。对学科和学历都有较高要求的是能源/化工/环保类(研究生)、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研究生)、农/林/牧/渔业类(专科)、仓储/物流/运输类(专科)、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专科)。

2014年不限学科但对学历有较高要求的岗位是商业/服务业人员(专科)、其他人员(专科)。对学科和学历都有较高要求的是科学研究人员(研究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专科)、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专科)。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推测:一方面,市场类、服务类岗位对学历、学科的要求普遍不高,而更注重个人能力。但是其中金融/保险类和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岗位还是需要从业人员接受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此外,对本科学历要求较高的岗位普遍存在对学科限制不高的现象,如公务员、编辑等岗位。如果本科毕业生想选择这些岗位,须利用在校期间扩张知识面,增加社会经历,培养专项职能能力。

另一方面,研究生、专科学历要求的岗位大多对学科有较高的要求,着重体现在技术类岗位。当然这样的学科要求是不一样的,对未来从事各种技术研发和医学工作的研究生来说,对专业前沿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而对未来从事基层生产、操作的专科生来说,充分利用实习平台,努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增长专业技能则是关键所在。

以上数据比较分析所进行的情况推测皆为本人个人观点,通过上述的交叉比较分析,本人认为高校毕业生已开始逐步享受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转型带来的就业红利,用人单位对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给充足,岗位层次和收入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但学科间不平衡依然存在,相关高校可根据社会需求适度调整学科培养规模,并引导学生理性选择职业方向,有的放矢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用人需求和人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 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2014-11-28].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412/xxgk_180810.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33-34.

[3]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40.

[4] 潘漫.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2014年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38.

篇9

机制建设是通过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强化。 为此,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出台了《甘肃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同时,全省14个市(州)也将结合实际制定地方性实施意见,这些实施方案和意见的出台,都全方面、多角度对全省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遵循。

体制机制顺畅了,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就学校体育工作,相关部门之间相互衔接沟通力度得到了明显加强。近年来,通过校园足球工作的发展和制定贯彻落实国办意见实施方案、全省大中学生体育运动会、“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等工作,教育、体育、发改、财政、人社、卫生、编制、团省委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的合力。

省发展改革部门把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学校体育发展。省级财政部门完善支持学校体育的投入政策,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从2014年开始,每年筹措1000万元,用于创建快乐校园体育示范学校,从2016年起,设立校园足球专项经费每年1000万元,同时不断增加学校体育工作赛事活动经费;省体育部门把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在技术、人才、场地和组织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在中小学积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各级教育部门会同财政、发改等部门,进一步完善支持学校体育发展机制,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优先支持农村和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并随教育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各级各类学校也普遍把体育教学及活动条件改善纳入学校预算,并将体育经费用在体育教学及体育锻炼上,发挥经费最大效益,保障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还广泛动员、积极吸纳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学校体育事业。

据统计,2015年,全面改薄工作投入农村学校体育条件改善经费共计4.2亿元。仅2016年,甘肃省省级财政就在学校体育工作专项投入2750万元,其中1000万元用于全省第二批创建200所“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奖补,1000万元校园足球专项经费,750万元教育系统重大体育活动经费。可以说,作为对学校体育工作专项投入,这是前所未有的。

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师资建设

要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是框架,投入是支撑,而最关键也最核心的因素是人。为此,甘肃省高度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调整优化教师结构,按照体育与健康课、课余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需要,按照体育课教师配备基本标准,通过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甘肃省政府民生实事教师补充项目、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按照相关规定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等途径,招录一批合格体育教师到师资紧缺学校任教,并要求有重点地补充足球教师。

截至目前,全省中小学校共有体育教师13588人,各教学阶段体育教师数量呈现出逐年稳定增长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强化师资力量,省教育厅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和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等形式,在制定、实施培训政策和计划时,对体育教师单独设计、单独培训,县校也能积极选派体育教师参加相应培训,并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师中,鼓励选拔部分热爱体育教学的青年教师,经业务培训合格后补充到体育教学岗位。

与此同时,甘肃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确保体育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表彰、业务进修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并把体育教师从事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常规性工作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将体育教师带队参加国家、省、市州举办的各项赛事成绩和承担赛事活动裁判工作的业绩纳入教师职称评定、评优选先条件。

坚持阳光体育 提升课程品质

为切实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甘肃省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主管部门努力按照国家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配备、安全和质量标准,有计划地逐步改善体育教学设施条件,并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中,将体育设施和器材补充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加大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和学生体育锻炼条件的标准化改善力度。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制度进一步健全。

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和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倡导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的理念,号召各学校创办了不同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或社团,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向,打破班级、年级界限,面向全体,经常开展冬季长跑、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努力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一人一技,一校一品,特色发展。

同时,甘肃省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削减、挤占体育与健康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为了进一步合理安排体育课教学内容,全省推行“体育艺术2+1项目”和“一校一品”特色建设,在重视提高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从培养学生掌握一两项受益终身的体育运动技能角度开展好体育课堂教学,重点开设足球、中长跑项目等课程。在体育课教学中尝试打破以班级组织教学活动的传统模式,探索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为纽带,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据统计,2015年,全省中小学校体育课开足率为100%,体育教学实施情况总体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阳光化的趋势,学校更加重视体育课,体育教师更加用心上好体育课,学生更加喜欢上体育课。

构建竞赛体系 做好风险防控

甘肃省在积极倡导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基础上,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引领,积极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全省目前有国家级体育示范学校99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2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10所。

据了解,为了倡导体育竞技精神,我省以文件形式要求各市州每三年要举办一届中小学生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县(市、区)每两年要举办一次中小学生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各级各类学校每学年在春、秋两季各举要办一次以田径或传统项目、趣味项目为主的学校运动会,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校际之间、班级之间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构建校、县、市、省四级相互衔接的学生体育竞赛体系。

特别是在校园足球的的发展上,除积极参与全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举办的如“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甘肃赛区)和CUBL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阳光组) 、高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等单项赛事以外,甘肃省专门成立了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服务中心,重点培育、推进校园足球及其四级联赛的竞赛体系和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

省教育厅坚持“省市联动,以县为主”的原则,与体育局积极合作,科学合理布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加强对校园足球学校的管理,构建并组织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和活动,探索建立学生运动员可持续培养模式,有效普及校园足球活动,扩大足球人口,提高运动技能。

到今年为止,我省已连续5年举办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校园足球系列联赛及总决赛,初步建立了校园足球4级联赛管理体制和运动机制。截止2016年6月,全省有357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个国家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区)。

在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发展的同时,我省高度重视学生体育运动风险防范工作,坚持既要组织上好体育课和开展好课外体育锻炼,又要防范好运动风险的思路,并把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作为单独一条进行强调,从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机制的健全完善、学生的安全教育、校长及体育从业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能力、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定期检查和维护、完善校方责任险、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的探索建立等方面进行了要求安排,以期树立安全意识,排除安全隐患,实现健康、快乐的体育运动。

创建特色校园 强化评价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体育特色学校在体育艺术教育中的辐射、带动、示范作用。2014年我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启动了千所“快乐校园”体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计划每年投入1000万创建200所,连续实施5年,目前已命名400所,今年的200正在评审认定中。此外,为进一步促进校园足球工作发展,我省还计划结合国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打造1000所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强化校园足球工作的普及与发展。

篇10

关键词: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0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意见》强调,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与大学生招生就业问题捆绑在一起[1],其实,创新创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应用型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个大课题,为创新驱动战略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地方高校应全面推进九大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前教育改革的有利时机,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及时制订与完善创新创业评价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质性成效。创新创业评价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分析

1.1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与不足点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已远远满足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需求[2];2)创新创业方面的核心课程欠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严重不足;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评价问题没有解决。

1.2创新创业评价存在问题与主要原因

1)大学本科的专业目录里未设置创新创业,学科目录里也未设置;2)目前,在大学的教师评价机制中,科研学术评价占主导地位,虽有创新创业教师评价,但两者之间无量化转换标准且没有提高到相应高度而形成反差,阻碍师资力量。

2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2.1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与不足点

1)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2)延续性[2]较差,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3)土木工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短缺。

2.2创新创业评价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1)创新创业教育与本科专业教育之间衔接不顺,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2)针对创新创业课的教师培训与管理力度不够;3)创新创业的环境仍需完善,创业经验匮乏、创业的科技转化率低[3]。

3延边大学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3.1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阶段性、总体目标

2015年起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构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与成果,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2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指导原则

衡量教学与办学水平、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之一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已被纳入我校本科生专业教育教学与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并合作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克思教育数据公司,把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列入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重点内容,公示于众,接受公众监督。

3.3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构成要素

依据创新创业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特点,确定评价体系构成要素。

3.3.1总目标层(最终目标层)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为试点,通过创新创业意识与投入、创新创业培养方案、专业方向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钢结构、防灾减灾GIS)、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制度设计、创新创业实施与实现以及管理与成果,形成以“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育、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区域绿色建材与结构、创新创业实践与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3.3.2总则层(分析观点层)

1)创新创业意识与投入,其观测点包括:教师与大学生共同具有的创新创业意识、学校创新创业专项经费的投入。2)创新创业培养方案,其观测点包括:土木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技能体系。3)专业方向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其观测点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钢结构、防灾减灾GIS等。4)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制度设计,其观测点包括: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教学制度的设计。5)创新创业实施与实现以及管理与成果,其观测点包括:创新创业实施能力、创新创业实现能力、创新创业管理能力、创新创业成果。

3.3.3指标层(评价准则层)

部分评价准则层,举例说明如下:1)通过专业师生具有较强创新创业动机、欲望、意识以及肯吃苦、求知欲强、持之以恒的创新创业精神等维度来评价创新创业意识;2)通过学校人力与物力及财力的投入等维度来评价创新创业投入;3)通过本科生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新实践及本科生科研项目立项与结项、论文与专利以及创新创业大学生与教师、专利的激励措施等维度来评价创新创业成果。

3.4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按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调查法,经梳理而最终设计出一级指标五项;二级指标十四项;评价观测点(三级分项指标)三十四项。选用AHP层次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由美国运筹学资深教授萨蒂(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3]。经层次权重汇总,首先剔除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权重值,其次对各层次的各类指标权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有效指标权重值的算术平均值,最终得到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所涵盖的三级指标下各项权重值,构建评价体系。

3.5实施创新创业评价的方案

评价等级分设为优、良、中、差,由评价组的专家集体识别判分、数理统计、综合评定。在此基础上,以式(1)进行最终评价。同时,编制评价等级A,B,C,D量化为分数的标准,再由该评价方程计算总得分,至于总分与优、良、中、差,对应关系由评价组专家讨论决定,建议采用模糊性综合评价方法。

4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4.1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应根据各自学校专业办学情况和定位的需要,可参照表1的延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组成表进行横向比较,在同类地方高校中找准自身定位,找出不足,努力加强,因地制宜,遵循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制订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4.2创新创业评价体系中须强化内容

4.2.1加强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设与评价

推进创新教学法、强化师资建设,使教学、科研、实践三者紧密结合。应用大数据技术,倡导创新创业课教师把国际前沿的学术发展与动态、最新科研成果、实践经验等融入课堂教学,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灵感与潜力以及热情。同时探索创新创业idea、非标准答案(创新创业概念发挥)等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4.2.2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与服务的评价

创新创业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且逐步加大权重的评价准则层指标之一是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与服务。建议在教师年度工作量考核中给予合理的科研学时费,突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动力极限,增强土木工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4.3加大与完善创新创业评价政策保障的建议

1)创新创业课程的经费支持。a.对创新创业课程,学校给予每门课程提供建设经费,分二期拨款,主要用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各项支出。学院对立项课程给予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学院提供配套经费。b.对创新创业课程,开课第一年建议学校给予1倍~2倍教学工作量;开课第二年起核算工作量时增加0.1~0.2系数。2)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土木工程专业开设创新创业课的数量和质量,将作为重要评估指标纳入学院年终教学质量考核。3)实施弹性学制与选课制。a.建议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为3年~6年。b.正确导向大学生跨专业、跨年级、跨院系选课且选择授课教师,并可试点实施保留学籍、适时调整学年课程而创新创业,也可探索休学创新创业方法等。4)实施学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制订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学业能力评价体系,如:通过大学生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或工程训练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竞赛,公开、发明与专利,获取证书与相应学分,并给予学校学业能力评价证书。5)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与奖学金。积极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引领与创造氛围。6)建立评价机制、合作机制、长效机制。建立基于产学研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合作机制、长效机制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力争在若干年内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并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使更多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大学生从中受益。

5结语

本文以延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并构建了基于产学研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具有指导意义的创新创业评价方案。同时,提出了制订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参考方法、加强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设与评价、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与服务的评价、加大与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政策保障的建议等。希望对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进一步开展与规范设计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及其完善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方光秀 单位:延边大学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振忠,周嫒,张功.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行为评价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2):99-103.

[2]孔凡校,胡迎春,袁华,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研究与实践[J].今日中国论坛,2014(5):203-204.

篇11

关键词 山西财经大学 早操 现状 对策

早操作为一种体育锻炼形式,虽然在各大高校都早已被提起,但却很少能做到高效的贯彻实施,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如何保证高校早操的实施,是我们当前值得关注的教育问题[ ]。本研究主要针对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早操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跟踪,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早操重要性的认识;开设早操兴趣小组,场馆设施开放,调动学生参与早操的积极性;按年级按季节灵活早操时间及形式;按年级按季节灵活早操时间及形式;早操管理方式多维化。旨在改善高校早操实施现状,切实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一、早操相关问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早操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对早操活动的认知;早操活动现状;影响早操出操效率及积极性的因素;调查对象喜爱的早操活动及管理方式。调查结果发现,同学们对早操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大多都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参与早操;早操参与积极性与年级水平呈现负相关,即年级越高,早操参与积极性越低 ;体质健康状况水平与年级水平呈现负相关,即年级越高,体质健康状况整体水平越低;同学中普遍存在着早操开展形式多样化管理形式多维化的要求。

调查分析认为,早操出操效率低,学生活动积极性差是由以下原因所致:(一)同学的体育健身观念普遍较为淡薄,基本没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二)学生对早操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认为早操所起到的效果不容乐观;(三)制约学生早操参与积极性的影响因素是管理方式不合理,早操组织形式单一。

早操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但目前的早操形式并没有使得广大学生真正身心受益。相反,有些学生因为考勤负担,或是对早操怀有抵触情绪,或是弄虚作假,反而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这样非但没有发挥早操该有的调动同学们积极性和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积极作用,长此以往,反而会使早操的实施遇到越来越多的阻碍,也会加重学生对早操的不满情绪。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早操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班会,校园网络等多种形式对早操的重要性及意义进行大力宣传,使学生了解早操的意义所在,让学生从“让我出操”变为“我要出操”,增强学生身体和学习素质。

(二)开设早操兴趣小组,场馆设施开放,调动学生参与早操的积极性。开设不同的早操兴趣小组针对不同的运动专项教学与锻炼,学生自愿报名,集体锻炼,并有相关的专业体育老师进行指导,这样会极大的提升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对学生们的兴趣调查可知,较受欢迎的兴趣小组由高到低分别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足球、体育舞蹈。为了确保早操有良好的实施环境,学校的体育场馆的全面开放是必不可少的。早操活动的场地资源充分了,早操的执行才能有保障,活动密度才大,学生的受益才能更多。

(三)按年级按季节灵活早操时间及形式。就冬季而言,如果早操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早起的好习惯,按时上第一节课的话,那么,早读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而且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更高。另外,大部分同学提出的早操影响第一节课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避免。以早操代替早读,既避免了早操的“徒有虚名”,又可以让学生为提早进入课堂状态做好准备。对于高年级或者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时间可能更为紧张,但为了保证他们的身体素质还不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每隔两天出一次早操的策略更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四)早操管理方式多维化。1.量化检查评比制度。检查评比各年级、各班级的早操情况,包括学生出勤率、组织纪律、早操质量与效果等方面的定期公布评比结果,并作为期末考核内容之一。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由学生会、辅导员、学院领导、教务处及学校的五级同意组织,各单位相互协调,各负其责,制定统一可行的早操制度,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早操工作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篇12

LUO Lina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Exercise is medicine", This is Europe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been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has been implementing in which their education system, sports scores outstanding university students tend to be a priority scholarship winner. China's college sports with the time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emphas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 and heal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developed curriculum standards. By reading university Sports New Curriculum, on the reform direction and measures in university sport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how best to promote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port new curriculum; physical health

前言

2014年国家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版及《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进一步从目标和手段强调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保障方法。然而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近几年来“Exercise is medicine”这种生活理念不仅在普通成人中推广,同时也贯彻在他们的教育体系当中,体育成绩突出的学生往往是大学奖学金的优先获得者。虽然中国高校体育能与国际接轨,强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但如何通过体育课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仍然任重而道远。

1 高校体育新课标核心内容的解读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始终贯彻在高校体育课新《标准》中,新《标准》不仅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检测和评价,更加明确了体育课的内容以及目标,促使学生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1)新《标准》明确了高校体育课的授课人数、运动量、运动项目种类及身体素质基础。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校体育课新课标规定了每堂体育课的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新课标确定了大学就读期间体育课的运动量:本科生在大一、大二时的总学时不少于144;专科生的体育课总学时不少于108学时;每周的体育课学时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至少45分钟。其次,《标准》还规定高校要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希望能增加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开阔视野。新《标准》明确了心肺耐力在身体素质中的重要性,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考核指标都强调了心肺功能的基础作用,因此《标准》要求促进心肺功能的运动部分在每堂体育课至少30%;反映学生心肺耐力的运动项目应作为考试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权重至少30%。

(2)加重了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在学生评价中的份量。新《标准》除了要求一、二年级本科生开设体育必修课,规定体育课还可以作为选修课计入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所修的学分。另外,新《标准》不仅要求高校要拥有监测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测试中心,还要建立反馈机制,以学生体质健康的年度报告形式将每年的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要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的结果存档,作为对他们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由于毕业生及格率须达95%以上,体质健康监测也称为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标准》还要求高校除了反馈机制,还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和研究机制,以此制定干预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体育锻炼。

(3)强调了高校要保证大学生的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新《标准》要求高校保障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因此要求高校能提供给所有学生多样化、可选择、有运动效果的运动项目,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活动,明确规定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要求,每年学校组织的综合性学生运动会等各项体育项目,参与的学生人数达到50%以上;高校要加强学校体育活动和体育社团的建设,要求学校有不少于20个的学生体育社团,采取具体措施鼓励和支持学生定期开展活动,形成健康的校园体育传统。加强健康理念宣传及意识培养,通过校园网各类媒体形式,定期通报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

2 实现高校体育新课标的若干思考

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根本条件,是国家民族之本,是家庭圆满之源。因此,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高校体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也不是停留在高校这个阶段解决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各级学校、社会和家庭均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为青少年强身健体创造良好条件,这样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人才生力军。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建议。

2.1 激发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大学生正处在思维灵活,兴趣广泛,探求欲望强的年纪,如果能够可以合理和充分地激发学生自我对体育的兴趣将会对其树立终身体育观念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体育课程中多设置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中的压力得以释放,不断地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逐渐引导学生找到属于其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将传统体育课上的被动体育运动转变成学生源自兴趣的主动运动。

同样在授课内容选择和设置上也要讲究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由于之前的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目前身体羸弱的学生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将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得繁简可调,强弱可变,难易可选,多少可练。体质基础好的同学适当加大难度,体质稍差的同学适当降低难度,灵活调配人数、时间、设备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锻炼体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体育的真义,久而久之体育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让体育相伴终生也就是终身体育观的成功建立。

2.2 逐步健全高校体质健康制度,确保国家政策实施到位

一个教育体系良好的循环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好的制度同样也离不开细致到位的实施。近期,新《标准》强调了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标准,更加细化了高校的监督和反馈职能。

但是除了高校对学生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外,还需要制度细化如何保障高校能够按照标准的要求去实施。本文认为这需要推行负责人问责制度,对于校长和教育部门负责人的问责必须落到实处。从宏观层面看,国家制定了好政策,但不能真正严格照章执行,政策就毫无权威性可言,也很难得到推广和贯彻,这样高校体育课就陷入更加尴尬的恶性循环。从微观层面说,体育活动的促进、体质检测、评估、监督、检查要有长效的防伪机制。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监测存在比较明显的数据虚假现象。一方面、授课教师感觉学生体质一年不如一年,另一方面却是学生体质监测毫无悬念的及格率。要确保政策实施到位,要将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结果及抽查结果公示并作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评估的依据,数据要经得起检验和推敲,奖惩要严明,否则政策就是纸上谈兵,实施程度就会大打折扣。要解决目前的最大问题,就需要建立破除人情关系和利益关联并且相对独立的检测体系和监督队伍,不能让高校及其上级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否则所得的数据、评估指标以及依此制定的各种措施都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2.3 提高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配置,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良好条件

教学体系和课外活动是学生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也是提高体质健康的“软件”。学校要积极开发体育课程资源,避免课程内容单一化,传统体育课教学中要能融合新理念、新方法;体育课应采取如俱乐部、兴趣班、通选课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能倾听学生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需求,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放到首要地位;注重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地位,善于引导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注重通过高校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个性、性格等综合素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从体育课中受益。具体到每堂体育课,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学习目标,不单一以运动效果为学习目标,而应该考虑在心肺耐力运动中,以学生最大心率60%~80%的心率即运动强度作为课的目标,真正做到因人而异的有效锻炼。

除了在体育课上开设多样化、可选择、有实效的锻炼项目,还要加强对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和体育社团建设,指导和规定学生参加课外俱乐部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在俱乐部或社团的活动内容或运动项目进行考试,成绩可计入学分。学校除每年春秋两季举办校运会之外,还要组织学生每周参加至少三次的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各级管理部门要采取各项措施将保证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落实到实处。

就“硬件”条件而言,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着因历史原因而造成的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等相对不足的现状。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保障学生体育活动将成为一句空谈。由于高校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多,学校现有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器材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广泛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部分高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甚至不足1.5平方米。学校应该加大体育硬件建设的投入,营造较好的教师教学和学生锻炼的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2.4 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共同担负责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