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0: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产品经济性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8903
1全面计划管理概述
全面计划管理就是企业通过计划这个管理手段,将企业生产、销售、可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统一起来,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这个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全面计划管理的特点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和全员性的。
企业是由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手段、资金、信息五个生产要素(子系统)组成的。为了合理地组织这五个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必须建立管理层次,设置职能部门,划分生产阶段与环节,以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既包括生产活动过程,也包括流通活动过程,所有这些活动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综合经济效益的实现。全面计划管理就是要求企业不同层次、不同部门、阶段与环节的活动,都必须服从于企业的目标与要求。
全面计划管理是以全企业、全过程和全员管理为特征的,即是由企业全体职工都参加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企业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及其计划均分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并且都能纳入企业统一计划的轨道。
全面计划管理的具体实现必须通过管理工作目标化和计划管理系统化来进行。
管理工作目标化,是指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要有一定的目标。即在全企业范围内建立多层次的目标管理系统,企业不仅要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生产经营总目标,而且还要按层次制定保证一级目标得以实现的二级目标,以及制定保证二级目标得以实现的三级目标。目标从高层到低层应逐步具体化。企业的各部门也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制定出自己的目标,如产品生产目标、产品销售目标、技术服务目标等。这样,企业不仅有纵向的,多层次的目标系统,而且还有横向的,各个部门的目标系统,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网。企业内部上下左右都用目标组织起来,成为统一的行动计划来指导各级,各环节,各部门和每个职工的行动。
计划管理系统化,是指计划管理的内容,手段要全面配套,形成系统。即计划指标系统化、计划内容全面化、信息资料系统化。
计划指标系统化,是指企业的计划指标应该是全面的,即它不仅有经营、生产、技术方面的指标,还应该有教育、服务、生活等方面的指标;不仅有数量指标,还应该有质量指标;不仅有考核指标,还应该有控制指标;不仅有企业的综合指标,还应该有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阶段的具体指标,也就是要把反映企业各方面经济现象数字特征的各种既不相同又有联系的计划指标综合起来,构成完整的计划指标体系来加以制定、执行和检查,才能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才能反映企业全面计划管理所要达到的全部目标。
计划内容全面化,是指计划不仅应该有各种计划指标,还应该表明要求干什么,确定由谁来干,规定什么时候干,怎样干,如何考核等。即还要指定贯彻执行者,规定时间进度要求,确定工作方法和措施。计划不进行控制,就不能起到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如无计划,执行控制也就失去了依据。
信息资料系统化。企业制定计划需要有足够的外部与内部的信息,在贯彻执行计划时也要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内部各单位计划完成情况等信息,以便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控制。企业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完整、准确、及时、科学地搜集、整理、检索、保存和传递有关信息。
2火力发电企业中全面计划管理的内容
火力发电企业是一个将能源进行二次转化的企业,即将煤炭转化为电力,而电力的不可储存性也导致了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必须是同步的。作为预先筹划全局,获取效益最大化的全面计划管理方法就因此在火力发电企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最基础的火力发电企业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发电厂一经建成,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年获取效益最大化。因此,火力发电企业中的全面计划管理,往往是指年度的全面计划管理。根据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销售特点,全面计划管理主要应包括生产经营计划、生产技术指标计划、检修维护项目计划、安、反、技措项目计划、技术监督项目计划、科学技术进步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党群工作计划。如有扩建计划,还应包括基建投资计划。
其中生产经营计划是其核心,其他计划是生产经营计划的辅助或补充。
具体地来说:生产经营计划主要是从宏观上来把控火力发电企业全年整体生产经营走向,明确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奋斗目标。按照火力发电企业的特点,其内容应包括安全目标、主要生产经营目标(发电量、综合厂用电率、供电煤耗、入炉标煤单价、费用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率、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主要生产经营目标完成措施计划等。
生产技术指标计划主要是从机组自身实际出发,在当前外部市场环境下,合理运用管理手段、节能降耗技术手段,采取最佳的运行方式,使机组自身技术参数达到最优值或设计值,保证机组自身消耗最小,使机组的经济性最优,是确保全年生产经营计划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应包括指标参数分解表(负荷率、机组效率:即汽机效率或热耗、锅炉效率、汽机真空、凝结水温度、给水温度、锅炉氧量、锅炉排烟温度、补水率、主汽温度、再热汽温度、再热减温水量、污染物排放绩效、油耗、水耗、生产厂用电率等反映机组经济性的参数。)、上述指标完成计划采取的措施和效果、负责人等。
检修维护项目计划是以提高机组可靠性,保持或修复机组功能和经济性为目的,充分发挥点检定修管理职能,为持续不断提高检修维护水平,综合提升公司设备管理能力而进行的指导性计划工作。是生产经营计划中收入、成本列支计划的基础之一。其内容应包括机组或设备可靠性分析、检修计划项目、维护项目计划、完成检修维护项目计划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
安、反、技措项目计划主要是为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提高现场设备、装置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而进行的投资计划。是生产经营计划的主要补充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立项理由、预算费用、投资后的效果、计划实施时间等。
技术监督项目计划主要是为保障设备安全、经济状态,保持设备状态处于可控、在控而进行的定期工作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化学、节能、金属、环保、热工、振动、绝缘、继保、电能质量、计量等。
科学技术进步项目计划主要是为解决生产经营实际中遇到的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或火技术复杂的问题以及践行行业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科研或技术改进项目计划等。
人力资源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人员技术技能、管理水平,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开展的工作计划等。
党群工作计划主要是为了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提高员工思想认识,构建和谐企业而制定的工作项目计划等。
3火力发电企业全面计划管理体系
全面计划管理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的工作行为。因此应首先建立全面计划管理组织机构,以规范全面计划的编制、落实和奖惩,使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生产情况,能切实地覆盖和指导生产经营全过程。
全面计划管理体系应包括组织机构,计划编制、审批制度,计划落实、监督、反馈制度,计划调整制度,奖惩制度等。
(1)发电企业的全面计划管理组织机构一般是为更好地组织各生产经营职能部门协同参与全面计划管理,共同做好生产经营工作,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设立的。全面计划管理机构,应形成以公司计划、生产、经营、教育、党群生活等各个职能部门为基础,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最终决策的组织机构。该机构的组成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检查、监督及考评职责和能力。同时具备全面掌握和了解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职责和能力。
(2)计划编制、审批制度。全面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全面计划的编制和审批。全面计划是企业全年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是对企业应达或需努力达到的生产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约束性文件。只有一份切合实际且又可以执行的计划才能满足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因此计划的编制对企业的全年工作至关重要。企业全面计划的编制应形成“两上、两下”的编制工作机制。即在年末的一个时段,全面计划管理组织机构全面计划编制要求,由各分管业务部门对全面计划中各自负责的部分进行计划需求的全面分析,预测未来一年的生产经营走势,初步编制业务计划目标,上报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形成“一上”。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司综合平衡各业务部门的业务计划目标,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战略,提出企业的各项主要生产经营计划目标,经决策层同意后,向企业各业务部门,形成“一下”。各业务部门依据主要生产经营计划目标编制业务指标的分解计划和完成措施,并上报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形成“二上”。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司汇总各业务计划,并撰写全面计划管理任务书,经决策层审批后,向企业,各业务部门按照审批后的全面计划管理任务书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二下”。全面计划的编制、审批结束。
(3)计划落实、反馈、监督机制。全面计划印发后,重要的是执行,只有执行到位,才能将预计的效益和成果从纸面上、数据指标上化为实实际际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企业应形成以业务部门为主要执行部门和反馈部门,以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司为监督部门的机制。业务部门应根据全面计划管理目标和措施,将自己业务分管部分分解和细化到日常工作中,并定期将措施执行情况、执行效果、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主要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措施的执行情况抽查。对生产经营目标影响较大,且未完成或完成效果不佳的,应进行督察督办或限期整改。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应将全面计划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标、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定期向全面计划管理决策层,并向决策层提出计划调整建议。决策层则对反馈意见及时地分析,指导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和业务部门及时、适度地开展业务工作,并对目标计划进度、工作进度的适时调整,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方式、方法及效果的确定。
(4)计划的调整。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是动态的、实时的,受外部市场环境即用电市场、原材料市场(燃煤市场)变化影响较大,同时也受设备和人员操作水平影响。此外,计划的准确性也受到各种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这都造成生产经营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经常会有偏离。为了使计划更具有指导性,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保证企业效益最大化,应该对计划目标或指标进行部分调整。同时,为了保证计划的严肃性,突出计划的刚性执行,计划的调整应慎重,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并应经过一定的程序,按照一定的调整原则来调整。
计划调整的时间一般应放在半年和三季度来进行,以利计划的有效执行和及时消除偏差。
计划调整的原则,对于生产经营目标来说,主要应考虑用电市场变化、燃料购进、资金使用、边际利润以及设备健康状况水平。对于检修维护费用以及其他项目计划来说,主要应考虑是否有利于设备健康、有利于控制成本、有利于职工教育、成长和生活等。
计划调整的程序,应遵循严格的论证——平衡——审批机制。任何个人、部门均可提出调整建议,并应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方可提交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讨论。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将平衡后的调整建议,提交决策层审批。决策层审批后,下发执行。
(5)奖惩机制。计划制定后,关键是执行是执行人是否积极执行,并千方百计地高标准的落实到位。奖惩机制的建立就是为了充分调动部门和员工执行计划的积极性,保障计划目标顺利实现。因此奖惩机制应覆盖全员,涵盖计划执行的全过程。
奖惩按照管理层次应划分为公司级奖惩和部门级奖惩。公司级奖惩应围绕公司效益的各项主要目标来设计,考评到部门。部门级奖惩一般由部门来制定,主要是部门为完成按照业务职能所承担的主要目标,而将各项目标细化为班组和个人承担的指标来设计,部门级奖惩应考评到班组和个人。
奖惩应坚持过程与效果并重、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同一项目计划不重复考评的原则,坚持灵活与刚性并重的原则。
4火力发电厂全面计划管理流程
全面计划管理流程是保障全面计划管理顺利实施、规范全面计划管理各环节行为的具体操作过程。按照全面计划管理体系,可分为全面计划管理目标计划编制流程、全面计划管理审批流程、全面计划目标调整流程、全面计划奖惩管理流程。
全面计划管理目标计划编制流程为:分析(市场分析、设备分析、人员分析)——确定销售目标—确定原材料消耗目标和采购目标、确定设备检修维护目标——确定生产技术指标、费用成本指标——制定各项计划措施————企业效益核算——企业管理目标考评原则确定——结束。
全面计划管理审批流程为:全面计划管理机构全面计划管理编制要求——各专业进行全面计划管理目标编制——全面计划管理机构汇总、提出企业全面管理目标计划——报经决策层——通过(目标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则结束,不通过(目标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则根据决策层意见重新开始审批流程。
全面计划目标调整流程为:部门、个人、全面计划管理机构提出目标调整建议、理由——业务部门审核(不通过则反馈意见后结束)——报全面计划管理机构——综合平衡提出调整建议(不通过则反馈意见后结束)——提交决策层审批——结束。
全面计划奖惩管理流程为:部门定期提出计划完成情况——报全名计划管理机构——核实、综合考虑,提出奖惩建议——提交决策层审批——通过则结束,不通过则根据决策层意见调整建议后保决策层审批。
5全面计划管理体系在火力发电企业应用实例
在了解火力发电厂全面计划管理内容以及管理体系后,下面我们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全面计划管理在火力发电企业中的应用。
按照全面计划管理体系要求,首先应成立组织机构。在火力发电企业应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业务副总经理为成员的全面计划管理领导组。领导组是全面计划管理体系中的战略和决策层,其主要职责是指明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思路及策略,审批全面计划的各项目标及措施,对计划的全部或局部调整具有最终的批准权,检查、督促、指导各业务部门高标准地按计划完成各项具体工作,并对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将企业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为综合计划部门负责人,成员为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主要管理岗位人员。办公室是全面计划管理体系中的具体操作和执行层,其主要职责是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思路,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全面计划的编制;具体检查、监督各业务部门计划的完成情况,使计划能落到实处,形成闭环;对计划目标提出调整建议,按照奖惩原则提出奖惩意见,并贯彻执行将领导组审批后的决议。
组织机构成立后,关键在于计划的编制、执行、监督和奖惩。
计划编制的开始首先是目标的确定,对于火力发电这个承担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来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应该并重,很大程度上社会效益比重更大。因此安全、环保是首先应考虑的。而安全、环保国家和行业都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和指标,火力发电企业从其规定就可以。由于电价严格管控,而燃料市场化的外部环境,火力发电企业需考虑的是如何在当前外部环境与保障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火力发电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在全面计划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而反映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利润也需要在几次的计划平衡后,通过全面预算来最终确定。
对于企业来说,经营目标的确定应该是在对市场研判下,明确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对于火力发电企业来说,产品较为单一,主要产品是电能。电量的确定受国民经济发展制约,具体地讲受所在区域电网平均利用小时、季节负荷曲线等制约,同时受设备健康水平、出力能力、操作水平限制,也受到边际利润、资金需求、燃料供应等的制约。因此,火力发电企业销售目标的确定首先要建立在各种分析上,一般来说要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设备健康状况分析、人员技能分析等。
市场环境分析主要包括用电量需求分析和原材料需求分析。用电量需求分析,应依据上年全社会用电量、社会发展趋势、发电企业建设、本企业所处地域经济发展以及本企业在行业中的比重和地位、所处地域发电政策等方面预测分析。而原材料需求分析,也必须依据整体经济环境对原材料供需的影响、本地域原材料供需情况、原材料运输能力、以及本企业承受原材料价格的能力即边际利润以及资金筹措等进行分析。边际利润是单位产品销售价格超过变动成本的那部分利益,对于火力发电企业来说由于燃料成本在可变成本中占98%左右,因此单位边际利润可简化为电价价格超过燃料成本的部分。单位边际利润应超过设定的边际利润即边际利润应超过固定成本、资金筹措的机会成本。
设备健康状况分析,依据设备运行经济性、可靠性参数、设备历年来的检修维护情况、设备在线运行时间、设备缺陷情况等进行分析,主要预测设备当前和将来一段时期内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是否能满足发电需要或必须停运检修时间。
人员技能分析主要应分析人员技能水平,人员技术结构水平,人员思想精神状态,人员岗位调动动态等,主要得出现有人员是否能满足企业连续安全生产需要的结论。
以上分析之后,便可以初步确定发电量目标值,同时也可初步确定设备消耗性指标,如供电煤耗、厂用电率、燃料消耗量、燃料成本、脱硫、脱销物料消耗量等。同时也可以初步确定设备定期检修维护工期以及检修等级等。
上述发电量目标、消耗指标以及检修维护指标初步确定后,便可由各业务部门针对具体的运营消耗指标、检修维护项目计划、安、反、机措项目计划、技术监督项目计划、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源计划、党群工作计划等进行编制,并对完成该项指标计划和项目计划需采取的详细措施、预估费用、预计工期、责任人等进行筹划编制。
1.技术交流与沟通能力;
2.工作计划和结果评定能力;
3.生产准备和执行生产任务能力;
4.机械设备的保养能力;
5.对职业和专业的理解及适应能力;6.利用劳动法自我保护能力;
7.工作安全、健康防护和环境保护能力。
二、核心能力应结合具体的专业能力和技能要求进行培养
通常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都比较接近,各专业具备相同的职业核心能力、技能要求。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一般应结合专业能力和技能要求进行培养,具体包括:
(一)技术交流与沟通能力无可否认,任何一个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说与人沟通能力)。当学生选择学习一个专业后,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能够做到如下几点:
(1)正确选择信息渠道,收集、获得各种信息,评估信息内容;
(2)识读和使用机械图样、零件清单,并能够草绘图形;
(3)整理、使用、保存各种文档、技术资料、相关的规范和条例;
(4)有目的的与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学校老师进行有效交流;
(5)能够主持小组讨论,记录和展示讨论结果;
(6)能够使用一定的信息、技术资料和数据,完成报告。
(二)工作计划和结果评定能力
(1)在满足工作任务和场地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实验、加工设备;
(2)按照约定时间检查、搬运直至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3)在符合经济性和交货时间的前提下,计划、实施加工流程:
(4)跟踪任务或订单的完成情况,并监督其进度;
(5)检验、描述问题解决方案,并能够评估比较它们的经济性;
(6)使用不同的学习技巧,不断完善、优化加工程序;
(7)确定自己能力的不足,明确参加学习或培训的目的;
(8)检查、判断和记录加工结果,制定小组工作计划。
(三)生产准备和执行生产任务能力
(1)能判断材料的特性,根据需要选取加工材料;
(2)分配、使用、清理辅助材料;
(3)确保机床设备处于可使用状态;
(4)选择工具和夹具,定位并夹紧工件;
(5)通过手工、机械加工、切割或锻造等方法生产工件;
(6)将相同或不同材质的零件装配成部件或产品。
(四)机械设备的保养能力
(1)检查、维护和保养机床设备,并进行正确记录;
(2)发现待修复零部件,判断故障类型,安排维修;
(3)正确选择、使用和清理生产原料。
三、核心能力应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特点进行培养
我国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大多不具备企业员工的身份,入学后容易陷入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尴尬境地。但是,学生迟早要离开学校就业、融入社会,因此,核心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特点,安排必要的课程加以解决。我们的具体做法包括:
(一)培养学生对职业教育和专业的理解及适应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教育模式到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使其适应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学有所成、学有所长,最终能够达到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成为有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自开始举办数控技术专业以来,学校将《专业与职业》作为特定必修课程开设。课程内容涉及专业概要介绍、职业素质入门、专业学习特点、5S现场管理、职业道德规范等五个模块。上述模块,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授课。
(二)培养学生利用劳动法自我保护能力长期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模块:
(1)思想教育;
(2)道德教育;
(3)法制教育。其中法制教育以民法通则为基础,缺少与职业相关的内容。为此,我校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劳动法部分内容,如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等,这种做法不仅受到了学生欢迎,也得到了企业专家的肯定。
(三)培养工作安全、健康防护和环境保护能力我国的职业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但往往容易忽略或轻视工作安全、健康防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我们在相关课程中,除了安排专门的安全教育环节,有必要就以下几点进行重点教育:
(1)工作中可能会发生的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相关职业的劳动安全规范,避免事故发生;
(3)能描述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行动和急救措施;
(4)遵守防火条例,能描述火灾发生时应采取的消防措施;
(5)遵守环保条例,明确企业的责任和贡献;
(6)尽可能使用经济的、无污染的能源和材料;
(7)减少或避免废料的产生,采用环保的方式处理废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Project Carrier of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Project-based Teaching
――Take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Three Post Group as an example
XIANG Shengrong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12)
Abstract Project support is project-based pedagogy teaching bearer of information, should carry as much teaching information, should be able to play a role in teaching, research, economic, and social services. In selecting projects carrier, to select those with occupational status of the project carrier characteristics, sexual aids, educational science, practicality, economy and social services, etc.,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maximiz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electronic products as the project carrier.
Key words project carrier; support; teaching information; electronic products
0 引言
项目式教学法正在我国高职教育中悄然兴起,项目载体则是课程教学信息的承载者,是课程开发及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许多教材或教学中选用的项目载体(电子产品)在知识性与技能(术)性方面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在实用性方面欠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性方面明显不足,在学生智力开发、专业拓展力方面作用不大,在经济性和社会服务性方面更是没有体现或几乎未考虑,选用的项目载体也非常落后。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项目式教学法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影响了教学效果及其附属功用的发挥。鉴于现状,笔者从教学、科研、经济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电子产品制造、生产管理和营销三大岗位群的项目载体加以论述。
1 项目载体在项目式教学法中应该起到的作用
项目载体是项目教学信息的承载者,在项目式教学法中应该起到教学信息枢纽、平台和传递的作用。项目式教学法中的各种教学手段应该能通过项目载体得以实施,教学目标应能通过项目载体得以实现,教学效果好。项目载体还应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来说,项目载体应该起到如下的作用。
(1)项目载体应能承载更多的知识。我们利用项目载体进行教学就是想借助项目载体这一平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项目载体应能涵盖本专业尽可能多的知识点,有利于本专业知识的掌握。
(2)项目载体应能承载更多的技能(术)。电子产品制造需要掌握的技能(术)很多,这些技能(术)要通过对项目载体的学习才能获得,显然项目载体承载的技能(术)含量越多,学生获得的职业岗位能力就越多越强。因此,项目载体应能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技能(术)的机会。
(3)项目载体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优秀的项目载体应能激发和吸引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驱使学生动手实现其目标。因此,选择的项目载体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项目载体应能体现出标准性。从事电子行业有职业标准,电子产品也有质量标准。因此,项目载体在教学中应能起到职业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传授的作用。
(5)项目载体应具有职业方法能力培养的作用。职业方法能力是当今社会个人发展的必要能力,是高素质劳动者在一个知识更新频度加快、信息获取便捷的社会生活中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知识、信息、技能(术)和掌握新方法极为重要的本领。因此,选择的项目载体应能起到承载学生职业方法能力培养的作用。
(6)项目载体应具有智力开发的作用。智力开发就是将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育,它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如果项目载体在项目式教学法能起到智力开发的作用,那么,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处理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为此,选择的项目载体应能在教学中起到智力开发的作用。
(7)项目载体应该具有科研性。国家科技技术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大批科研创新型人才,这些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来完成,因此,项目载体应具有科研性,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8)项目载体应该对专业有拓展作用。项目载体应是本专业的基石,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前沿性,能促使专业的发展,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职业迁移能力。另外,应用电子技术是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它与许多行业联系紧密。因此,项目载体应能与相近的专业对接,能让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的必要知识,使学生具有专业迁移能力,能覆盖到较宽的服务领域。
(9)项目载体应该具有校企桥梁性的作用。校企合作是培养符合企业要求人才的有效途径,各个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开展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把企业的在制品或待研品作为教学的项目载体,显然这不失为是一个开展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因此,项目载体应起到校企桥梁联结的作用,能促使校企合作。
(10)项目载体应该具有实用性与经济性。选择的项目载体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还应成为实用品,而不是教具废弃物,能保证教学成本低,废弃物料少,最好还能转换成商用品。因此,项目载体应该具有实用性与经济性。
(11)项目载体应该具有社会服务性。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肩负着为社会服务的职责,因此,项目载体应有社会服务功能。
(12)项目载体应能培养职业素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质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选择的项目载体应能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良好品质。
2 项目载体应具有的特征
电子产品很多,不是所有的电子产品都适合用来作为项目载体。从项目载体的教学功能和拓展功能来看,项目载体应具有如下这些特征:教学职业岗位性、教具性、教育科学性、教学高效性(指项目载体能兼顾知识性、技能(术)性、兴趣性、标准性、智力性、科研性、专业拓展性和校企合作桥梁性等教学功能)、实用性、经济性和社会服务性。显然,只有具有项目载体特征的电子产品才适合作为项目载体。
3 项目载体的选择
3.1 选择的原则
在选择电子产品作为项目载体时,应做到电子产品具有项目载体的特征,具有教学功能和典型职业活动的完整性,项目载体之间要符合知识与能力螺旋递升的科学教育教学规律,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并力争做到教学效益和拓展效益最大化。
3.2 选择的方法
在选择项目载体时,应根据项目载体选择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教学需求和拓展功能发挥的角度上进行选择。
3.2.1 按教学信息功能选择
选择项目载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高效科学地培养人才,因此,在选择项目载体时教学信息功能必须得到保证。作为教学载体的电子产品应具有教学信息功能和典型职业活动的完整性,但是在现实的电子产品中很难找到能涵盖所有教学信息的产品,因此,在选择项目载体时可以通过主要载体和辅助载体来实现教学目标。项目载体必须涵盖主要教学信息功能,如果某些教学目标不能通过本项目载体来满足,可以通过增加辅助项目载体的方法来解决。主要项目载体应满足下列条件:P能承载尽可能多的教学信息;Q电路尽可能简单;R容易被学生认知和展现其内部结构;S有利于工学结合。辅助项目载体应满足下列条件:P承载少量的教学信息;Q电路尽可能简单;R容易被学生认知,学生越熟悉的产品越好;S有利于工学结合;T项目载体的数量宜少。在具体选择项目载体时,除了要满足主辅项目载体的条件外,还应该按以下要求进行选择。
(1)从获取知识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选择的项目载体或主要项目载体应该有尽可能多的知识承载力,最好能承载教学领域的全部知识教学信息。当主要项目载体不能涵盖某些知识教学信息时,可通过辅助项目载体加以补充。具体来说,项目载体应该能承载以下的知识点:P电工与电子技术领域的电路理论基础知识;Q电工与电子技术领域的测量基本知识;R传感技术理论知识;S单片机应用技术理论知识;T常用电子产品设计软件的应用知识;U常用电子单元功能电路的设计与应用知识;V电子产品软硬件结合初步设计与开发知识;W电子产品制造理论知识;X常见电子产品及常见现代电子产品生产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Y电子产品及其生产设备与工具维修维护基本知识;Z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安全生产知识。比如,选择扩音器电路的分析及其制造技术作为项目载体,就可以涵盖电子技术领域内的许多理论知识与制造理论知识。
(2)从获取技能(术)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选择的项目载体或主要项目载体应该有尽可能多的技能(术)承载力,最好能承载技能(术)的全部教学信息,如果不能完全涵盖教学目标要求的技能(术),可以通过辅助项目载体加以补充。在具体选择项目载体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选择:P能训练学生识读常用和典型电子产品线路图及工艺文件的能力;Q能训练学生正确选用常用电子器件与材料的能力;R能训练学生从事电子测量及其测量仪器仪表的选型配套、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的能力;S能训练学生组装、调试、维修维护及检测检验电子产品的能力;T能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电子产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的能力;U能培养学生在职业岗位相关领域内流动的能力。比如,选择数字音响的制造作为项目载体,就可以涵盖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的许多技能(术)。
(3)从生产管理能力培养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从事电子产品生产需要一定数量的生产管理人才,作为项目载体应能培养贴近生产第一线的管理人才。在选择项目载体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选择:P能培养学生电子行业基本管理的能力;Q能培养学生编制与实施工艺文件的能力;R能培养学生组织与实施电子产品生产的能力;S能培养学生人员管理、质量管理、现场与工序管理、电子产品及其生产物料检测检验与管理、设备管理、环保管理、文件资料与信息管理的能力;T能培养学生分析生产质量与优化生产工艺的能力;U能培养学生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力。比如,选择数字音响生产管理作为项目载体,就可以培养学生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的许多能力。
(4)从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需要大量的营销人才。这些营销人才一方面为企业进行市场策划,引导产品研发,采购企业生产物资;另一方面,又为企业销售产品。因此,在选择项目载体时,应能培养学生以下市场营销知识或能力:P能做好产品的市场营销调研,以及营销调研报告;Q具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知识和商务谈判技巧;R懂得电子产品营销相关的法律法规;S能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T能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制定实施营销工作计划;U能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其它部门提供建议;V能自主学习营销新知识、新技能,并将其应用于销售工作中;W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仪表,懂得营销礼仪,能与客户有效地沟通。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可根据典型的营销形式选择典型的项目载体,如,经销商式电子产品营销,可选择手机作为项目载体;招投标式电子产品营销,可选择广播作为项目载体;外贸式电子产品营销,可选择计算机作为项目载体;电子商务式电子产品营销,可选择电视机作为项目载体。
(5)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电子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很多,每个种类又有高、中、初三个等级,在选择项目载体时,应该按照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进行选择。比如,将音响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作为项目载体,既可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又为考取电子设备装接工和无线电调试工相应的等级职业资格证书作了准备。
(6)从学习电子产品质量标准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电子产品质量有国际、国家、行业和企业等各级标准,其中有些标准是法定强制性标准,有些市场标准,有些是为了保证企业产品本身的质量或一致性而制定的标准。将这些标准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产品的质量标准,以及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行为的规范性大有好处。因此,在选择项目载体时,应保证项目载体中含有质量标准学习的内容。比如,将手机充电器作为项目载体,通过该项目载体的学习,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技能(术),还明白了在制造电子产品时不但要执行企业的质量标准,还要遵守行业、国家的标准,若要进行国际贸易,还得遵守国际标准。
(7)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在选择项目载体时,可从声、像、运动、智能等方面能刺激感动人情绪的因素进行选择。在内容的难度上要以学生能自学掌握为度,过难,学生就失去学习兴趣;过于简单,学生也会觉得学不到东西而失去学习兴趣。
(8)从专业拓展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为了拓展专业工作领域,在选择项目载体时,可选择智能电子产品、机电类电子产品、电力电子类电子产品等与电子联系比较紧的产品作为项目载体。
(9)从获取职业方法能力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方法能力,项目载体应能培养学生以下行为处事方法能力:P新知识与技能(术)学习能力;Q查找工程数据、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R技术数据阅读、技术文件编制的能力;S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T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U逻辑性和合理性的思维能力。当然,这些能力训练很难通过一两个项目载体全部涵盖进去,我们可以将这些能力的培养分散到不同的项目载体中去。在选择项目载体时,既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培养这些能力选择项目载体,也可以将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共用一个项目载体。比如说,选择一个单片机洗衣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造作为项目载体,这就要求学生去学习电动机知识、去污知识、查找有关文献资料、弄清有关数据的含义、设计编制技术工艺文件和制订工作计划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学习工作任务的完成,学生就会领悟到做事情的方法,也从中能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方法能力。
(10)从智力开发性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在选择项目载体时,要以培养学生理解、处理抽象概念,应用知识处理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为核心。项目载体能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深刻认识、正确理解、完全把握的速度及质量,能训练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通过项目载体的学习,能触类旁通,妙用巧用知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启发思维,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比如,选择含有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电子智能产品作为项目载体,就有很好的智力开发作用。
(11)从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为了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选择的项目载体应能引导启发学生运用知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选择设计试制一个新功能的电子产品作为项目载体,就能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或者选择知识、技术带有一定的前沿性,需要反复探索才能解决问题的电子研发产品作为项目载体,也培养学生的科研创造能力。比如,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知识在当前来说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其技术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它的除尘数据需要反复实验、试验才能完美。选择这样的电子产品作为项目载体,显然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12)从校企桥梁作用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为了开展校企合作,我们可以把企业正在制造的产品或待研发产品作为项目载体。在培养学生的技能(术)时,选择企业在制品作为项目载体;在培养学生研发能力时,选择企业待研发品作为项目载体。通过企业产品的桥梁作用开展校企合作,满足双方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
(13)从电子产品的实用性角度选择项目载体。为了降低教学成本,同时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产生成就感,激发学习热情,应选择那些有实用价值的电子产品作为项目载体。这些电子产品应该贴近实际生活,能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可以选择家用电子产品,或者学习用电子产品作为项目载体。
(14)从职业素质培养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每一个企业都非常重视员工的职业素质,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选择的项目载体应能培养如下的职业素质:P遵守社会公德,遵守行业规程,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Q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与吃苦耐劳的精神;R冷静平和的心态;S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交流沟通能力;T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U具有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V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当然,这些职业素质的培养很难通过一两个项目载体全部涵盖进去,我们可以将这些职业素质的培养分散到不同的项目载体中去。在选择项目载体时,既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培养这些职业素质选择项目载体,也可以将这些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共用一个项目载体。对于人文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安排一些社团活动完成;对于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专业训练项目载体来完成。
(15)从人才成长教学规律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在选择项目载体时,应做到在实施项目式教学法时项目载体之间的学习情境要有内在的联系,要符合知识与能力螺旋递升的科学教育教学规律,前面的学习情境应是后面学习情境的基础,后面的学习情境应是前面学习情境的拓展与综合。
3.2.2 按拓展功能选择
(1)从经济性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在选择项目载体时,既要考虑到教学成本,又要考虑到经济收入。做到使用原材料少,废弃物少,可再利用,费用低,教学作品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收入。(2)从社会服务的角度选择项目载体。为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又能完成教学任务,在选择项目载体时,可以选择具有社会培训、代加工、产品研发、技术服务或者维修维护功能的电子产品作为项目载体。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项目载体的阐述可知,项目载体是项目式教学法教学信息的集合体,应承载尽可能多的教学信息。在选择项目载体时,要从知识性、技能(术)性、兴趣性、标准性、智力开发性、科研性、专业拓展性、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角度上,并考虑到校企合作的桥梁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社会服务性,选择那些符合项目载体特征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电子产品作为项目载体。
课题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制造技术方向)项目式教学法项目载体的研究”(课题编号:2013B309)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48-02
课堂教学依旧是当今高职教育教学组织的普遍形式,但其形态却日益丰富起来,不在是黑板加粉笔让老师滔滔不绝四十五分钟。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成了当今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话题,围绕这一主题以“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去展开教学行动。将真实的企业环境搬进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建立对企业和企业工作世界的初步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照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 “完整的行动活动模式”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成为高职教学模式的理想目标。
怎样把真实的职业情境搬进课堂?按照真正的企业环境建教室固然是好,但教学成本太高,虽实用但不经济。要将现有的教学资源用到极致,在经济、实效、管理三者关系中寻找到最优化点,不妨在仿真企业的软体上做文章。如根据某些专业特点,按照企业典型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让老师和学生扮演其中相关角色,利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去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去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也建立起对职业的整体认识等。故此,以角色扮演法为主线贯穿教学的课堂教学形式是一种经济、实效、且具有“真实的企业环境”的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法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教学组织,现以《建筑制图》课程为例对其进行说明。
一、在现有教室里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
按照企业的办公环境建教室,要投入大量经费,增加了过多教学成本,且真实的企业环境未必能带来理想的教学实效。根据装饰专业的特点,在教室里模拟企业工作环境是很简单的事情,将桌椅分拼成几组团,模拟成企业的不同工作部门,或者是不同企业,如装饰设计公司或工作室等,仿真简单的企业工作环境来组织教学。
《建筑制图》课程不需要投入繁多的实验实训设备,如各组摆放各自的“标识”等,尽可能制造出真实的企业工作氛围,重点把企业工作内容和过程的典型性仿真出来,如方案图及其施工图绘制等。将全班学生均分成几组扮演不同企业人员,并选出领导来负责本部门的管理与绩效考核,并在老师指导下模拟企业制定出“游戏规则”。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认识企业工作特点,培养学生其团队配合精神和共同生活的能力,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处理矛盾等专业之外的能力。
二、课堂上模拟企业典型工作内容与过程来组织教学
在教学组织上模拟生产单个订单产品为载体,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亲历完整的生产和经营过程。如以完成一个真实的装饰设计项目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再通过角色分工和扮演共同完成生产任务。这样除了学习知识和技能外,还可以体验企业的业务流程、生产流程和管理实践,感受企业的信息与管理,并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进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展开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将多门课程融合在一起,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与任务的课程体系与内容,把教、学、做结合来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身份可以多变,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等。以角色扮演为主,穿插分组讨论、启发引导、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职业、对工作、对企业有一个清晰认识;树立正确职业心态,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了解企业组织架构、岗位职责等日常工作的基本常识;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手段和流程来工作;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形成初次岗位能力;培养职业发展能力,建立全局观,提升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由一个学生到职业者的思想转变,为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养成到逐步提高作储备。学生通过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基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过程知识。 如《建筑制图》课程可用列下形式来组织教学:
1.老师对课程内容及知识点根据认知规律和专业特点进行设计,并概括成若干个任务来组织和编排教学内容。
在讲授一些相关设计类课程的时候,往往总是先把原理部分讲完后再进行课程设计训练,这样容易出现知识与技能训练前后脱节现象。不妨把一个项目分解成几个任务,且这些任务能体现原理部分的知识体系。讲授完一个知识重点后紧跟着进行相应的任务训练,这样既及时把知识融入训练中,同时还能把其它科目的相关内容带进来。如讲完《建筑制图》课程的立面图部分,其训练任务就需要制图、建筑表现、装饰构造、设计原理等相关知识的支撑。这样便在技能训练中进一步综合理解、掌握了相应知识,体现出教学内容的“企业仿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