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0: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影视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當前,影视教育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补充,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影视教育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的实际落地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关于影视教学开展的形式和内容,简要分析当前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勉。
关键词:影视教育问题对策
一、小学影视教育的问题分析
笔者以“影视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平台进行搜索,近三年与小学影视教育有关的论文共9篇,虽然文章数量不多,但结合我校影视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还是能从中发现和总结出现阶段小学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影视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问题与建议有着指导性价值。
1.影视教育多以“第二课堂”为主,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每周社团时间为每周二、四下午四点十分至五点半,有时还会因为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无法上课,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持续性学习,学习的深度也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同时,在与部分指导教师的交流过程发现,“教材”的缺乏也是阻碍影视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的影视教育而言,现有的优质影视教材乏善可陈,更不必说完整的课程体系。
2.教师对影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
笔者在前期的课题研究中曾经对学校部分教师,包括影视社团教师做过一次访谈,通过访谈可以得知教师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总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教师认为影视教育只能作为正常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例如,语文课上根据课本知识改编的舞台剧,英语课上的情景剧等。第二,有的老师认为影视教育就是向学生播放电影,动画片,纪录片、学习视频等一些简单且肤浅的教育过程。第三,一些专业社团的老师在平时训练学生的时候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他们认为影视教育应该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制作能力,而对学生的艺术欣赏、艺术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有所忽视,甚至是完全放弃,这也是很多学校专业社团教师在影视认知上存在的一个误区。
3.影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数从事影视教育的一线教师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影视知识学习,存在大量的其他学科教师“客串”影视社团教师的情况。例如,语文老师担任“校园课本剧”社团、“小主持人”社团、“诵演社”等社团辅导教师,音乐老师担任“形体表演”“影视配音”等社团辅导教师,科学老师
担任“道具制作”社团等辅导教师,还有一些教师开设的社团纯属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性不强。
二、小学影视教育的对策
1.加强“第一课堂”学习,构建实效影视教育课程体系
所谓实效,即开设的影视课程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例如,可以将小学阶段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对于初级的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形体训练”和“影视配音”课程,通过“形体训练”达到训练学生的形体仪态和简单表演的效果,而“影视配音”则可以让学生对影片中各种声音进行简单的了解和模拟训练。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影视欣赏”和“人物形象设计”等相关课程,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思维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以上两门课的开设可以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内涵的挖掘和欣赏,对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人物形象设计”则可以训练学生在色彩和造型方面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具体的实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知和理解。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课程,此年龄段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相辅相成,可以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拍摄的过程、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后期制作软件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拼接和加工,直到完整作品的形成,从而加深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
2.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夯实影视教育师资力量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教师培训多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而且还是选择性的“走出去”,尤其对于一些收费的活动会慎之又慎。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多组织一些影视教育的交流和相关的培训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能力,特别是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各学校领导的重视,这对学校影视教育的开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除了“走出去”,笔者认为还需要适当的“请进来”,可以请一些影视教育开展的较好学校的教师来校进行经验分享,加强校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扬长避短。此外可以邀请一些影视专家、学者、有条件还可以邀请一些名演员、名导演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进行师生培训,这是能够提升学生影视素养最便捷的方法之一,提升学生对影视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学习影视的兴趣。如果能对口帮扶学校的加入,效果自然会更好。
最后笔者认为,伴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兴起,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师生的影视素养。
总结
就目前阶段而言,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更显得更有研究的价值。本文所提到的问题与对策也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同行们更多的思考。
影视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综合大学与艺术院校影视教育模式比较三题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蓬勃发展,开办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迅速增加。除了老牌的影视专业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外,不少其他的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也纷至沓来,许多综合性大学更是蜂拥而至。由于各个院校的基础、传统、优势及定位的差异,许多院校的影视教育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综合性大学的影视教育模式同专业艺术院校如专业美术院校的就不尽相同。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拥有博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湖北美术学院也是一所湖北省属院校,全国专业美院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学术传统深厚,拥有硕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专业美术院校,在美术界具有较高的地位。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在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专业,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于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宏观比较它们本科影视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学理性与艺术性
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大学的理念与体制受西欧或苏俄近现代大学的影响。近现代以来,大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使命,一般都可以概括为探求新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而支撑大学使命的两大基石是钻研学术和崇尚理性。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这些思想和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显然,创建于1931年的湖北大学和1919年的湖北美术学院也是如此,都或多或少受其浸润。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学理化。所谓学理化,即学术化和理性化。学术化指的是知识的探究、获取、积累、传授和运用。在探索学术的过程中,概念、理论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完善,从而形成某一学科某一层次的学术体系。这一层次的学术体系既可以往上发展构建更高层次的学科学术体系,也可以往下细分衍生为学科学术体系。理性是一种归纳或演绎的逻辑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其根本是一种科学精神。理性化就是科学化。理性具有自觉性、被引发性、可预期性和稳定性等特征。[1]学理化一直是大学象牙塔恪守的重要原则。
湖北大学在尚未创办影视相关专业之前,就已经在艺术、中文和教育等学科专业开设有关影视的课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影视学科的发展,湖北大学在其艺术学院下相继开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影视相关专业。其实一直以来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希望同该校的其他学科专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彰显自身的学科特色,追求艺术,推崇感性。同时由于湖北大学强大的学术气场、统一的管理体制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该校的影视方向专业也逐渐为传统的学科体系所同化,逐渐成为人文社科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根据该校的自身情况以及硬件条件,最后不得不采用所谓的“文化课”学科专业确立的培养目标、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和评价尺度,变得愈来愈学术化理论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相当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学生影视理论的素养和学术规范的养成。“理论乃根本,乃原则。根本定,原则立,自能左右逢源,自由肆应。方法则随事而变,难以隅反也。”[2]该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复合型知识,具备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系统掌握影视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当代社会影视发展需要,并具备一定研究能力,能继续攻读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的优秀影视艺术人才。”[3]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专门开设了多学时的电影理论、中外影史、影视剧作和影视鉴赏等理论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反省思辨、创造创新和学术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多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为主。在知识考核上,多以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为主。在招生上,既招录文史类、理工类考生,也招收美术类学生,对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高。毕业之际,学生不仅要求展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而且必须提交一份学术论文或报告。最为重要的是,正如对其他院系的老师一样,湖北大学对其影视专业的老师也制定了严格而细致的科研考核标准。在这种指挥棒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强调学术研究、注重理论教学也就不足为奇。当然,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隘。正如钱学森所认为的那样,一个成熟的学科一般要由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三部分构成,影视学的理论也是多种多样的。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发轫于1997年筹办的动画专业。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以及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影视相关相继成立,它们主要分布在动画学院和设计系。由于学科特点,湖北美术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专业美术教学与创作,追寻的是一种艺术至臻,不拘一格。即使在学科发展和评价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在不少湖北美术学院师生观念里面,所谓的学术就是画画,就是艺术创作。他们无感于理论,崇尚感性,甚至主张“正像信仰的时代要受到理性的审判一样,现在,理性的时代要接受感情的审判”[4]。这种办学理念和学术风气也浸润到了其影视教育。当然这并不是说湖美不重视学理研究,而是说他们更偏重于感性艺术性。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摄影与制作、影像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赫然地写着——要造就“具有创造性的(影视)艺术家”[5]。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也有影视理论课程,如影视摄影与制作的《中外影史》和《电影理论》等,但相对而言这些理论课程数量少,课时量低,且多为专业选修;而专业艺术课程数量多,课时量大,皆为必修,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艺术创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上,湖美的影视专业倾向于工作室导师制,让教师牵头组建教学创作团队,以影视创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主,辅之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在知识考核上,甚少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多以提交创作的影视艺术作品为主,并鼓励那种實验性艺术性的作品。在招生上,该校的影视专业学生都是美术类考生,经过了艺考的激烈选拔,对专业课成绩要求较高,而文化类成绩较低。毕业时,影视专业学生的毕业影视作品才是重中之重,而论文或报告要求相对较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了鼓励广大教师艺术创作的积极性,湖北美术学院对教师的科研考核相对宽松,老师参展的影视艺术作品或展览,皆可换算为科研工作量,甚至予以重奖。在这种氛围下,影视专业广大师生看重艺术创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湖北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斐然,人才培养突出。在影视教育中,湖北大学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譬如该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规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博学而笃志、求新而笃行,掌握影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创作方法、电脑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科交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涉及影视的文化创意、新媒体文化和互联网科技等领域,从事与之相关的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编辑、管理和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创意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艺术、人文、电脑知识,具备跨人文、艺术、科学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了解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展开专业创作、制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了解影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创作及研究方法,具备在艺术、人文与科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策划、开发、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显而易见,湖北大学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其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亦是如此。湖北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门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学院。该校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课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修文学、法律、管理及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努力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作为一所专业美术院校,湖北美术学院的学科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美术、设计和艺术管理等与艺术相关的学科上,其美术设计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其影视专业正是建立在其雄厚的美术设计学科实力之上。影视摄影与制作同摄影、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关系密切,作为一种特殊电影形式的动画其基础是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基础也在美术设计。可以说,美术学科同影视学科具有先天的亲缘关系,具有较强的互通性,同时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事实上,不少电影导演和摄影都是学美术出身的,更不必说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了。同样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湖北美术学院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的:“本专业将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影视摄影与制作教育理念及数字化视觉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索‘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室课题教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贯彻‘既突出专业艺术性的也强调专业实用性’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掌握了美术和摄影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以摄影为媒介的视觉设计语言表现,通过递进式的‘理论-技术-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意应用型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重点掌握数字三维制作的技术、VR互动技术”“熟练使用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各种器材与软件,如摄影器材、灯光器材、剪辑器材等,特别是要掌握三维制作软件与VR虚拟现实的实际应用”。[9]湖美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国际潮流,立足学科前沿,对学生的专业指向更为明确、具体和深入,一目了然。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湖美专门投巨资建设了摄影棚、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和VR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供该校影视专业学生学习和创作。该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艺术审美和动手能力普遍较为彪悍。
不难看出,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由于它囊括众多的专业学科,拥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全面,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发展后劲较为充足。当然具体到影视教育,其缺陷也非常明显,正如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那样,眼界开阔,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但大多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似乎什么东西都懂一点,但什么东西都不精深。而专业性艺术院校的优势恰恰弥补了综合性大学的不足,其影视教育的专业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悍,毕业生可以马上上手工作,不少都成为业界的行家里手,其工作是非专业人士难以替代的。此外,艺术专业院校教育传统厚重,艺术氛围浓郁,师生比例较高,教学管理也是围绕艺术教学展开,十分有利于集中优势进行影视教学。例如,按照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全体大一新生必须接受一年的專业视觉基础教育,然后展开各自具体的专业教育;每天课程安排上,大一大二学生每半天学公共课文化课,每半天学专业课程;大三大四后全天学习专业课,而且每天只学一门课程等等。这种集中“大量连续时间”的教学模式,显然比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方式要科学合理有效。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影视教育、引入、拓展
Abstract
Inthenewcentury,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willenterabigchange,thedevelopmentofthenewstage,inbasiceducationwillplaytheroleofpioneers.ButtodayChina''''s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bytherelevantproblemsareseriouslyhamperingthequalityofeducationadvocacy.Modernlanguageteachingschoolsfaceanunprecedentedimpacttothemodernlanguageeducationinfilmeducation,languagelearningcanenhancestudentsinterestedinthehumanisticqualityofstudents,teachingofmodernlanguagessecondarytothequalityofeducation.
Thispaperfirstanalysisofthe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issuesrelatedtoastrongsensefilmeducationsecondaryeducationintotheneedforlanguageeducation.Thepaperdefinestherelevanteducationalvideocontentonitsrelevantcharacteristics.Theauthoranalyzesthefilmeducationonthedevelopmentof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thearticledescribedthefilmeducationinthestatusoflanguageeducation,andeducationinlightoftheactualvideooftheprotectionmechanism.
Keywords: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filmeducation,theintroduction,expand
目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2
第一章绪论…………………………………………………………………4
1.1引言………………………………………………………………………4
1.2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4
1.3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意义………………………………………………5
1.4本论文的组织结构………………………………………………………5
第二章影视教育的基本内涵………………………………………………6
2.1影视教育的定义…………………………………………………………6
2.2影视教育的特点…………………………………………………………6
第三章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8
3.1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育的拓展…………………………………………8
3.2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育的限制……………………………………………8
第四章中学语文教育引入影视教育的思考…………………………………10
4.1中学语文教育与影视教育关系……………………………………………10
4.2中学语文教育引入影视教育保障机制的构建……………………………11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13
5.1总结………………………………………………………………………13
5.2展望………………………………………………………………………13
参考文献…………………………………………………………………………14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1]陈宇锴,王志敏.大学美育电影鉴赏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彭吉象.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黄海昀.高等学校应加强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1999,(6).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10]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11]李丕显.审美教育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12]李燕.简论巴拉兹视觉文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3]文新春.影视:让语文教学从平面到立体[J];中小学电教;2005第7期
一、教学与交际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师与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交际。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际关系。教师的教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师生之间的交际影响具有相互反馈的双向交际作用。实质上,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
(一)交际的定义
翻开《辞海》,“交际”词条下写着:交际,《孟子·万章下》:“敢问交际,何心也?”朱熹注:“际,接也。交际调人以礼仪币帛交接也。”后泛指人与人的往来应酬。现代汉语对“交际”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人际来往。”1980年泰勒、罗斯格兰特、迈耶和桑姆普尔在《Communicating》一书中对交际下的定义是:Theprocessofreceivingsti muliandinterpret-ingthem(assigningm eaningstothem)throughourcentralnerv oussystem.这段话意思是:交际是通过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各种刺激和理解这些刺激(确认各种刺激意思)的过程。由此可见,交际是一个活动过程。英语教学离不开交际活动,离不开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和认识的活动过程。用哲学语言来表达,过程是以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为前提,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没有过程,否定过程也就否认了物质运动。因此,从哲学角度看,英语教学是学习英语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也是师生双向交际的活动过程。
(二)教育是交际
古往今来有关“教育是什么”论述的共同基础是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确实以活动的形态存在。人们为了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经验,使知识得以延续和发展,靠的是教育。教育活动中,师生往往以面对面直接交往的形式进行教育。可以说没有人际交往活动就不存在教育,就这个意义而言,教育的实质是交际。
(三)英语教学是交际
一般说来,教学的定义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交往活动。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交际统一整体,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交际都不能构成教学过程。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学生要掌握某一语言项目,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规则性知识,而且要能正确地操作和运用,这需要经历一个反复、多向、多渠道的交际过程。英语课常常是一系列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反复交际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没有师生间的教学交际活动,英语教学也就不存在了。一位称职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应善于运用交际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交际的主体、客体、媒体
教学过程交际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物质(教材、教具、教学设备等)。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尽管承担的任务不同,但都是组成教育活动的承担者,都处于主体地位;英语教学内容是教师选择、提供给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语言信息,是英语教学的客体;而教学物质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媒体。教学媒体把教学二主体与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准确、快速地传递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这四个交际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凑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交际结构,各自发挥自己独立的作用。教学中各交际要素之间的最佳组合,可以取得整体功能的最优教学效果。
(一)主体——教师与学生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过程,交际双方都是主体。交际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同样,教育活动是由“教”与“学”两类相依相存的活动复合构成,教师和学生二主体的合作关系是平等的。教和学构成的交际活动是师生二主体相互联系的纽带。二主体之间具有互动性,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产生影响,学生的主动状态、情绪反应也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水准、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巧妙安排英语教学,与学生配合默契地交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享受到与人交际的情趣,从而增强主体意识,与此同时也积极地学到了知识。
(二)客体——信息
在教育的认识活动和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客体是教育内容,即主体活动指向的共同对象。教师向学生提供要掌握的知识信息,该信息就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对象,是英语教学的客体。
英语教学是学生掌握某种语言项目的过程,这一过程由许多具体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步骤构成。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在教学交际过程中存在传递、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多向传递教学信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多向传递教学信息的交际形式是我们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向。
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语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它的特点是:
第一,要有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input),并为学习者理解、接受(intake)。
第二,要有大量的实践机会供学习者应用、使用英语(output);
第三,师生要有大量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互动,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cooperating)。
第四,师生容易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都需要有快乐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教与学(participating)。
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就是根据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原则,努力使教学的各种场所都成为开心、快乐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它不是为快乐而快乐,而是为了解决以往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思想压力过大、只学不练、哑巴英语等诸多问题。
怎样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运用快乐的理念
英语教学中运用快乐的理念,就是在教书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刻苦学习,去发现和创造快乐,教会学生用心灵去体验快乐,努力塑造学生快乐的人生观。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育学生为了快乐而学习,把学习英语作为一项快乐的活动,在学会每一个单词、每一个短语中寻找快乐,在运用英语对话中寻找快乐,在与同学间的学习竞争中寻找快乐,在获得老师的每一个夸奖中寻找快乐。英语教学中运用快乐的理念,要尽可能地寓教于乐,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快乐的理念,要使自己处在一个情绪饱满、振作自信、热情投入的状态进行教学,这种状态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教师对英语教学的快乐形象,这种形象进而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其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度,使学生也处在一个相应积极的、轻松愉快的状态,学生以良好的、合作的情绪状态参与到教学中,就能愉快地接受语言知识的输入,并内化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学生快乐、饱满的学习状态又反过来对老师的教学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励老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学,教与学的活动置于“轻松、愉快、自由”的心理情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其接受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都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大大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高。如果老师经常把在社会上的不愉快、家庭中的不协调、学校里的不满意都带到课堂上,带到学生中间,牢骚满腹、精神怠倦,则会给学生留下思想萎靡、意志颓废的形象,这就必然会使学生也不愉快,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进行快乐教学的情感互动
在以互动为特点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情感因素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到教学以外。快乐真诚的教学互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教师要多主导些课堂提问式、民主对话式、问题讨论式、学生讲课式、师生表演式、学习游戏式的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互动(cooperate)”、“生动(active)”和有所“创造(creative)”。在“互动”、“生动”和“创造”中,学生能够获得相当大的主动权、自由权。“互动”、“生动”和“创造”又能营造出平等、民主、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处于一种时时受到碰撞、挑战和激励的状态,这种状态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调整行为;这种状态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活跃、敏感、豁达,更加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第二,教师只有努力创造与学生互动的快乐情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中容易产生逆反心里、抵触情绪和消极应付的情感。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学生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互动与交流。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促进
学习群体(班级)建立起融洽、民主、团结、相互尊重的氛围。抛弃那些“师道尊严”、亲疏有别、恶性竞争的习俗。
第三,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愿望,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快乐的心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自尊心。在互动中和互动后,要注意多赏识、多表扬、多鼓励。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没有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积极配合的互动,效果是不会好的。当然,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必须与英语教学本身的内在要求相结合。不能为快乐而快乐。比如:不能放任学生的嬉戏玩耍,而要时刻掌握互动过程的适度和教学需要的原则。
第四,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差,思想感情波动比较大的学生,要做到情感上多关爱他们、互动中多照顾他们、结论时多表扬他们,情绪有问题时多提醒他们,使他们英语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有密切关系,学习上的成功能够促进情感态度的积极发展,而积极的情感态度又有利于促进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运用快乐的方法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教师要多运用幽默、故事、笑话、歌曲、顺口溜和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趣味十足的教学手段、形式和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把学习、趣味、快乐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例如:电视、电脑、VCD等多媒体,对于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玩意,看电视、看影碟、上网游戏、聊天,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嗜好。对于学生的爱好,教师应注意因势利导,应尽可能通过课件制作、电视录像、网上教学等多渠道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的每一条神经都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中得以调动,以此来活跃课堂以及课外快乐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总言之,“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新手教师转变为专家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是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对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二、反思型大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
国内学者将教学反思活动涉及的方面内容做了归纳,包括: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对个人经验的反思、对教学关系的反思、对教学理论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技能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7]Bailey等人归纳出反思型还有以下表现:审视、制定计划并试图解决课堂实践中的困境,意识到他/她带入教学的假设和价值观并对它们进行质疑,注意他/她所工作的学校环境和文化环境,参加课程开发,为学校的改变付出努力,为个人的专业发展负责。根据上述关于教学反思的内容和表现的总结,“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研究”教学改革项目对54位浙江树人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师(含专职和外聘)进行了有关“反思型大学英语教师”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多年龄层的大学英语教师是否有自觉的教学反思意识和行为、是否成为反思型教师。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紧迫性在受问卷调查的54位大学英语教师中,40周岁以下的有43人,占总人数的79.6%;教龄在10年以下的有35位老师,占总人数的64.8%。这一结果也反映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和朝气活力,同样也说明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正处在事业上升阶段、面临更大的职业压力和紧迫性、更需要不断地通过反思提高自身水平。在回答“是否感到职业带来的压力感”的问题时,共有34位老师选择“经常感到压力”,占63%;另有35.2%老师会“时而感到有压力”;54位老师中只有1位选择“没有压力感”。同时受调查老师中没有一位老师觉得“没有学习的必要”,87%的大学英语教师共47人觉得“非常有学习的必要”。这两个问题都反映出大学英语教师对职业发展紧迫性的充分认识,明白自身的发展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息息相关。
(二)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自主反思绝大教师意识到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以达到职业发展的需求,而在这些受调查的大学英语教师中30位老师认为“最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式”就是“自我反思”,占总人数的55.6%。关于回答问题“您是否会在课后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缺?”时,没有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选择“很少”项,所有的受调查老师都进行不同频率不同层次的教学反思;而且同时都会或多或少地把反思结果运用到之后的教学中去。同时课下94.5%的教师会进行专业相关的学习充实自我,仅职业相关书籍的阅读就有79.6%老师能达到每周5小时。而所有的这些自动反思行为都与教龄、年龄、性别、职称、学位无显著性相关,P值均大于0.05,说明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整体都较具有反思精神,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不同程度的反思型教师。
三、大学英语教师对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实践的反思现状
随着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教育理念、教育技能、教育关系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大变化,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过程都被赋予了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这时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内容和焦点势必受到教学媒介的影响。(本项目中研究对象主要是广义上的多媒体技术,指的是能传播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包括电影、电视、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VCD、DVD(digitalversatiledisc)、电脑、网络等。)在大量使用教育技术和设备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思会有些怎样的转变和特征呢?大学英语教师是否已经适应并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呢?教改项目继续通过研究上述54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内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来了解他们的教学反思。使用多媒体、电脑、网络等现代技术和设备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后,85.2%的受访老师认为备课时间有所增加;同时72.2%的教师会关注学生的课件使用的反馈情况。最终54位教师中的52位认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课堂和课下网络平台的结合模式比传统英语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学习效果;88.9%的老师认为课堂内外的教育技术学习运用也促进了自身职业发展。85.2%的教师会根据不同班级的课堂反馈情况调整上课内容、课件制作、技术运用等;90.7%的教师会为了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查找整理教学资源;经常从网络获取资料的老师占总数的77.8%;其中资料以音频、视频为主,占各类网络资源的74%。同时通过SPSS相关性数据研究得出结果,年龄与教师教学资料的选择途径和形式、年龄与教学资料重组程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3和0.007。反映出年龄越轻的教师更愿意通过互联网查找、多媒体使用、网络平台搭建等手段反思充实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更积极地不断修正教学资料。
其次,高职英语教师的引导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们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差,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学会筛选和提取有效的信息资源,让他们学会在海量信息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将之运用在学习中,引导他们确定学习目标,以及如何高效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当他们学习的伙伴。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辅导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可以在qq和微信等公共平台上与学生实时交流,学生有不懂的问题教师及时予以指导,同时,可以在qq群里面共享对学习有利的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差别化的指导,加强师生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在制作课件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丰富课程内容。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和发展。
最后,教师作为人类工程师,更应该积极学习,要有终身学习永不落后的精神,作为有基础、有思想的成年人,学习能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只要稍加花费一点功夫,就是一天一个样,让学生看到每天变化的教师,让学生知道学习永无止境,所谓身教胜于言传。英语教师除了英语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等有关方面的知识。要在提高英语专业水平的同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建教师教学交流qq群,通过和全国各地的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学习别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资源共享,使自身获得进步,促进自身的发展。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英语教师大多都接受了良好的英语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其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他们接触教学工作的时间较短,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课程教学进度把握及教学重点难点的展开等诸多方面的经验还是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这一教学经验上的不足还有待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去摸索和积累。
2.跨学科领域知识欠缺。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而当前我国许多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却是:很大一部分青年英语教师只着眼于英语语言知识的讲授,认为只要自己专业知识过硬,就能讲好大学英语课。青年英语教师在跨学科领域知识方面的欠缺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也就更谈不上国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了。
3.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欠缺。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欠缺是当前许多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青年英语教师创新意识能力的欠缺在他们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多年来我国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英语教学法更是以翻译教学法为主,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一直贯穿于大部分青年英语教师的学习生涯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了他们中大部分人在教学过程中仍沿用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秉承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就能上好一节课的理念,将大学英语课变成了一门将书本知识转移到黑板再转移到学生笔记上的抄写活动,学生的语言知识没能在实践中得到练习和应用,学习也自然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
二、提高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1.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沟通。
鉴于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缺乏,要提升其的教学能力,首先要为他们提供和创造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一方面,在本校教师间开展听评课活动,通过本校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让青年教师借鉴有效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门,为他们提供进入其他本科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让他们在交流与沟通中总结和积累有效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有效其提升教学能力。
2.推动青年英语教师加强跨学科知识的学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知识结构也由极度分化向高度综合转变,各学科间的知识都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因此,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青年英语教师也不应只局限在自己狭小的专业领域,为了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知识。鉴于此,学校在鼓励青年英语教师强化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鼓励并积极促进他们了解和学习其他领域和学科的知识,为他们创造跨学科间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样教师授课时才能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使大学英语成为一门颇具特色、知识涵盖丰富的多元化的课程。
3.激励青年英语教师勇于探索创新。
青年英语教师创新能力欠缺的根源在于其缺乏创新意识。思想上的怠惰导致了其行为上的被动。因此想要激发青年英语教师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增强他们的主观意识入手,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接触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其次,创新能力的欠缺还与教师本身科研动力的缺乏有关。因此,为青年英语教师提供一个科研的平台、创造一个科研的大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要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阅读并撰写科研教研相关论文或参与科研立项,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以科研手段促进教学能力;最后,还要为青年英语教师提供深造学习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会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国际英语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促进其知识的快速更新,为他们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创新方面加以指引,最终实现提高其教学能力的目的。
二、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与成因
当前,目的语文化接入大学英语教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英语教材中广泛呈现出英语文化信息并应用于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而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则处于严重缺失的状态,这一情形已经引起很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一)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分析
据统计,中国文化在英语教材中的比例仅为3%左右,平日耳闻能详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教材中找不到匹配的英文信息。“失语”本是医学名词,指受伤或疾病引起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语言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本文中的“失语”主要针对英语教材忽视中国文化的一种形象表达或阐述。很多大学生熟知国外的R&B,却不知道京剧的英文表达,正是英语教材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轻视和外国文化的重视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我国高校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很高,还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生的学位证关联起来,为此,学生必须学习英语以应付这些硬性的规定。此外,国家制定的一些考试政策也导致学生过于偏重英语学习,缺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二)高等师范教育中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缺失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缺乏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引导,这也是英语教学中出现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的因素之一。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围绕外国文化开展专业学习,包括欧美文学、英美文学、西方国家国情等英语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上很少涉及到中国文化课程,此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无助于提高大学生运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大部分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中没有涉及到中国文化,这也是阻碍中国文化深入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等师范教育中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掌握英语国家的国情、文化及语言表达,很少提出母语文化的掌握要求,即使在考试中也很少提及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单词或语句。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阶段性考核和评价中忽视了中国文化的考核要求,考核内容相对倾向于英语口语、听力、词汇、翻译、阅读等方面,其中,英语口语考核方面忽视了运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听力考核中测试资料均是来自BBC等国外电台的信息,几乎没有涉及中国文化的考核内容。
(三)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加上国民对于本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保护。此外,国人普遍缺乏保护和发扬本国文化的意识,这也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比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却被韩国注册为该国的节日,这个事例提醒我们要重视我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三、中国文化缺失的应对策略
英国著名数学家B.A.W.Russell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的指导已被全世界认同,可以为当代社会做出很多的贡献。
(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优秀文学家钱钟书和林语堂的英语能力优于英国人,可谓学贯中西,国学造诣都非常了得。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文化的传播,因此,有必要在英语教育内容中注入中国文化信息。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都要增加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学习英语和吸收外国文化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将本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各国的民众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也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因此,我们在学习其它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同时应该对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认知。
(二)设置中国文化课程,完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侧重点是西方文化课程,在英文教材中也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因此,学生在课程教学中难以了解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首先,编者应该在英语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分量,加入一些名人大家翻译的中国各个时期文学作品,或增加国内英文报刊中的重要文章。其次,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在授课时要增加中国文化的讲解内容,必要时可以增加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内容,在增加学生对于中国文化了解的同时,能够区分出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别。最后,高校在开展学生的阶段性评价和考核评价时要加强中国文化的考查内容,可以在完善英语专业课程学习制度的同时配备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学习制度,可以在综合英语考试中加入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话题讨论,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平时积累和考前复习进一步深化中国文化知识的理解,并达到促进英语学习的目的。
(三)加强课外文化交流与实践活动
高校开设英语专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和教师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能运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各高校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本校学生与留学生共同举办一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些交流和实践活动中激发本国学生向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的热情,让世界各地更多的留学生了解并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的通过音乐教学上的艺术感,形象性,趣味性揭示音乐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二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后,都希望能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并在这个群体中获得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因此,作为人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学生如同赏识自己的职员一样,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
二、身教胜于言教的情感教育
每当我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常常一丝不苟的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的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至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个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来应付,学生更不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所以在细微的言行中去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老师举手投足学生便能心领神会。师生和谐相处,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培养学生情感,更要重视课内外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每堂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好的开端。古人云:“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开始如何,将明显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方向和效果。音乐课良好开端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1、用唱歌或做几个幅度小的舒展动作热身调整情绪。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主动学,自觉学,提高效率创新发展。
2、了解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刚看了场电影就让学生就该电影插曲唱几句或一段歌曲等。
3、讲小幽默故事、笑话或猜谜语等,营造趣味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心态进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人性化的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不宜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能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所以说,教学外扩展情感教育是对教学的充实和帮助。
四、通过激励和互助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1、不失时机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激发,抽出时间做思想工作,见缝插针地进行点化,以热情欢迎和接纳的态度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如回答错了,千万不要歧视和冷嘲热讽。
2、以学生为主体提供学生的参与机会
二、赏识教育的作用
(一)赏识教育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
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殊的一族,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采用SCL-90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水平。〔3〕他们无奈成为高职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落差,挫折感失败感严重,普遍缺乏明确的目标,厌学情况严重。除此之外,严峻的就业形势让高职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重了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英语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给予学生真诚无私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信任、欣赏、激励、提醒甚至批评等,积极地应对面临的学业、就业、情感、经济等方面的压力挑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以赏识为先导,这种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必将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进行。
(二)赏识教育解决高职学生英语的学困问题
一般而言,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正是英语成绩太差影响了很多人的英语成绩。对学院近两年高考英语成绩统计数字显示,平均分为55分左右,满分150分。每年为新生举行的摸底测试中,学院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为35分左右,满分100分,及格率为6.5%~7.4%,总体上和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吻合。大部分的学生词汇量在1000左右,高职英语课程学习是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压力和挑战。此外,相当数量的高职学生没有意识到英语在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作用,英语厌学情况严重。如果教师实施高职英语赏识教育,能有效解决学生自卑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利于解决高职英语教育中学困的现状。
(三)赏识教育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知情结合
从高职英语教育的实践来看,在当前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大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仍旧重视来自于教材中的知识传授,重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忽视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职业素质发展息息相关的感情培养,高职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知和情感分离的问题,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师科研教学方面和学生学业的双重压力作用下,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见面、沟通和交流的独一地点,课堂之外高职英语教师与学几乎零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感成长。显然,高职英语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和身心健康方面关注有限,而多渠道的课堂内外赏识教育无疑增加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和机会,这样英语教师与学生的导员或心理老师一道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情感问题,赏识他们的优点,无疑将有利提高学生认知情感的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乐观向上、向善心态,真正实现劝人教育。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础
为了实施赏识教育,高职英语教师首先学习研究赏识教育理论知识,例如懂得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意义,赏识教育的方法。同时大量阅读并感知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充分意识到赏识教育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让赏识教育的种子生根发芽。英语课程实践性很强,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英语教师应该给学生能够发挥自身长处的平台,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和快乐实践。高职英语教师如何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让高职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高职英语教育的难点。因此,备课是高职英语教师课前准备的关键,教师通过一次次筛选资料,一遍遍分析教材、确定教法,将赏识教育理论有机地和英语教学内容以及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起来,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
(二)课堂上课是实施赏识教育的重点
传统模式下,课堂是英语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第一阵地。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表情、一个手势等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其中英语教师语言尤其重要,因为它既是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工具,又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4〕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朗读、讲解、提问和反馈。由于高职英语教学任务重,课时有限,加上学生基础薄弱,所以教师的话语以朗读讲解为主,提问和反馈较少,提问的问题也相对简单,无法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一言堂”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普遍现象。提问是开启一堂英语课的重要方式,已经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对问题进行了分类:一种是展示性问题,另一种是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容易回答,学生们喜欢,所以比较而言,英语教师更愿意采用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如果英语教师把赏识教育融合到开放式参考性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英语语言使用会更加复杂,更接近自然话语。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可以采用完全汉语、汉语和英语结合和完全英语的回答策略,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激发学生用英语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学生们把用英语成为一种习惯。上面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轻易放弃回答问题,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来,而不是少数英语优秀的学生控制的课堂。为了保证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英语教师应该提供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等待时间要求高职英语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充足的爱心。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合理的等待的时间涌现更多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教师在等待时间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降低难度,解释、举例、讨论或查阅资料是有效的,学生的思考程度得到加强,语言组织更充分,自信心和学习乐趣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的评价用语也是至关重要的。高职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是整个大学教育层次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爱。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用到肯定评价,表扬学生。从多角度找出学生的闪光点,用爱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绝不能露出不耐烦或嘲笑的表情挫伤高职学生的运用英语的积极性。所以,肯定评价是高职英语赏识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展学生的思维角度。
二、教育部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要求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师除了应具有一般教师的素质即个性品质、教学能力、事业心和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能力外,还应具有较高水准的语言能力,既有深厚扎实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技能,特别是口语能力。
三、小学英语教师要具备的语音素养
(一)语音理论素养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规定: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音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②所以小学英语教师是不能够在课堂上直接讲授语音理论的,但是如果教师本身对这门学科没有很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的话,又怎么能够进行教学实践?怎么能够教学生念好每一个词、读好每一句话呢?所以,对于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语言现象,教师应该做到了然于胸。比如:对于有些难发的元音,长音要足够长,圆唇音要足够圆,扁唇音要足够扁,还要注意双元音中间的滑流音,等等。教师要利用自己掌握的正确的英语语音理论,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让学生看清楚口型、听清楚发音,从这两个方面来模仿,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音基础。再如发双元音时,会有唇形变化,像发[au]音时,嘴唇是先张大然后缩圆唇且唇稍向前突出。还有辅音,英语中的辅音很容易受到送气的强弱和用力的大小的影响,这尤其需要教师能够很准确地给学生做出示范,帮助他们辨别其中容易混淆的或者出问题的音。比如[w]和[v],发这两个音的时候都要用力,但是前者是圆唇,后者则是上齿轻触下唇,略微露出门牙。再比如,由于受到地方音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学生易将[l]和[n]搞混,所以就会将life[laif]读成knife[naif]。另外,很多学习者都知道当定冠词the置于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前时,其发音由[?奁?藜]变音为[?奁i],但是深入学习后就知道,实际上在两个词之间还要添加一个[j]音,像是theearth的音就是[?奁ij?謖?藜?蘼θ],intheevening的音就是[in?奁ij?謖i?蘼vni?耷]。这些现象虽然对词义和使用没有十分的影响,但是对于学好英语却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中注意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我们在说话或朗读一个句子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每一句话里所出现的一系列音节都有轻重、长短、高低、快慢所自然形成的一种有规律的交替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节奏(rhythm)。③
例如:He?謖plays?謖basketball?謖every?謖morning.
123456789
这句话汇总有九个音节,其中第2、3、6、8是重读音节,其它的是非重读音节。朗读中,重读音节要念得长些、重些、慢些,非重读音节要念得相对短些、轻些、快些,因此声音就有响亮清楚的差别,这样自然形成的奏中轻重、高低、快慢的交替就构成了英语的基本节奏。
英语是一种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英美人在说英语的过程中很讲究节奏和韵律。小学英语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④这种绝对不是只把单个的音或词准确地念出来,而是要将单个的词连成句,再顺畅流利地表达出来,并进而讲求节奏。
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从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英语的语句,总是由节奏群(rhythmgroup)组成的。节奏群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诵时把音节合成一组一组地念出来。这样一组一组的音节群就被称为节奏群。例如上面的例句就是由四个节奏群所组成,每个节奏群里都有一个中读音节作为主体。例如,第一个节奏群he?謖plays中的[pleiz],第二个节奏群basketball中的[?謖b?藁s],第三个节奏群every中的[?謖ev],第四个节奏群morning中的[?謖m?蘅?蘼]。重读音节是构成节奏群的主体和基础,它跟非重读音节是交替出现的,而且重读音节之间的时距大致是相等的。英语句子由一个或者几个节奏群构成,每个节奏群的时值相当于音乐中的一个节拍,教师可以用击掌或者用尺子敲打桌子等一些体现节拍的手段,让学生有节奏地进行练习。以下是常见的英语句子节奏类型:
1.?謖dadi-di?謖da(da=重读音节,di=非重读音节)
例如:?謖Whatdoyou?謖want?
2.di-?謖dadi-?謖dadi-?謖da
例如:I?謖don?謖tbe?謖lieveyou?謖can.
3.?謖da-di?謖dadi
例如:?謖Canyou?謖doit?
4.di-?謖dadidi
例如:I?謖knowyouwill.
5.di?謖dadi?謖da
例如:I?謖d?謖liketo?謖know.
6.di?謖da?謖dadi
例如:I?謖m?謖so?謖sorry.
7.didi?謖da
例如:Yes,I?謖can.
(三)把握英语语调的变化
人们说任何语言时音高(pitch)都有高、低、升、降的变化,英语也不例外,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语调(intonation)。虽然语调是由语句的每一个音节的音高及其变化组合起来表示的,但语调却是句子的成素,是句子的语音特征。而且语调不是随心所欲的,人们通常能够通过语调来判断说话人的句子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感叹句。教师教学中一定要使用正确的语调,教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读字母、读单词,这样才能为读好句子打下基础。英语只最常见的语调有三种,分别是降调、升调和降升调。
1.降调指在句子末尾所使用的下降语调,和汉语普通话的第四声相似。常用在表示意思肯定、语气果断的陈述句、特殊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中。其代表符号是“”。例如:
We?謖re?謖late.
?謖What?謖sthe?謖time?
They’ll?謖meetyouatthe?謖station.
2.升调指在句子末尾所使用的上升语调,和汉语普通话的第二声相似。常用在表示婉转、礼貌或表示莫中含义:如怀疑、犹豫、不肯定等的句子中;如一般疑问句、祈使句、告别用语、表示友好的特殊疑问句等。其代表符号是“↗”。例如:
?謖MayI?謖comein↗?
I?謖begyour?謖pardon↗?
?謖How?謖oldareyou↗?
3.降升调指在句子末尾所使用的先降后升的合成调,和汉语普通话的第三声相似。在英语中,说话时如用降调,表示对所叙述的内容比较肯定,但是若说话者突然改变了注意,因而显得不那么肯定或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给人言犹未尽的感觉时就可以用降升调。其代表符号是“∨”。看下面这三种不同的语调表达出不同的含义。例如:
1)You?謖llbelate.(只是告诉对方你的想法)
2)You?謖llbelate↗.(表示怀疑)
3)You?謖llbelate∨.(必须快走否则来不及)
综上可以看出,缺少语调的点缀,话语虽然能听懂,可是却让人觉得“食之无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语调的辨义功能,教会学生正确而自然地运用各种语调。尤其是对于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而言,就一定要达到发音、节奏、语调自然流畅地结合,才是具备了较高的英语语音素养。
论文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语音素养
论文摘要:小学英语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英语基础教育的成效。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语音素养,从语音理论、节奏感和语调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注释:
①《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42,2009,2.
②《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42,2009,2.
③张冠林,孙静渊.《英语语音语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3:97.
④《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42,2009,2.
参考文献:
[1]JackC.Richards,JohnPlatt,HeidiPlatt.LongmanDictionaryofLanguageTeaching&AppliedLingustics[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