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师德考核范文

时间:2022-06-17 18:25: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数学教师师德考核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数学教师师德考核

篇1

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现实背景,以激发兴趣,并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出发点,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探究及运用数学能力的发展,介绍有关代数内容的几何背景,从而改变“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繁琐、乏味的现状。

例如,笔者在教学《台球桌面上的角》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小段台球比赛画面,选手那娴熟的手法、精确的角度令同学们佩服之至,甚至于有些手痒。这时笔者因势利导:“那就把黑板当作台球桌,这里有(画了)两个球,你认为按照什么角度击球才有可能得分?”同学们的探究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问题的解决也就顺畅了。

再如,在进行《数又不够用了》的教学时,笔者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先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一是:2月3日,深圳气温零上15oC,哈尔滨气温零下10oC,若零上15oC,用+15oC表示,那么零下10oC,如何表示?其二是:我国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比海平面高8848米,在新疆境内,还有一个吐鲁番盆地,高度比海平面低155米,若海平面的高度为零度,则它们的高度分别如何表示?其三是:生活中你见过带有“-”号的数吗?再如,冬天哈尔滨平均气温的表示、体育比赛中输赢的表示,经济活动中盈亏的表示,等等,让学生感受到非负数的局限性,激发其学习新的数的表示方法的欲望。

函数是典型的数形结合体,也是数与代数中分量最重的部分,在教学时采用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广泛联系其他学科的实际背景,通过逐步提问的方式获取图形上的信息,使学生逐步熟悉图像语言。

在教学函数时,有这样一道题:在平整的路面上,某型号汽车紧急刹车后仍将滑行s米,一般有经验公式s=v2/300,其中v表示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单位:千米/时)。

(1)计算当v分别为50,60,100时,相应的滑行距离s是多少?

(2)给定一个v值,你都能求出相应的s吗?

解:(1)当v=50时, s=502/300=25/3≈8.3(米)

当v=60时, s=602/300= 12(米)

当v=100时, s=1002/300=100/3≈33.3(米)

(2)略

本题若是就题解题,那只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学生也会一过就忘。但笔者却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安全教育机会,学生也会对此感兴趣,进而加深印象。所以在学生计算完后便追问:通过计算,分析结果,你有什么感想?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最后一致认为:刹车前汽车的速度越快,紧急刹车后汽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远,造成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道路上的最高时速限定是有科学根据的,大家应该自觉维护和遵守,做到不超速,不抢道……

2.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确定教学方法和形式。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突出探索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大力倡导“动手实践、资助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展示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时,用《几何画板》制作出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以便形成概念;用《几何画板》将几何体的切割、移动、重叠、翻转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并辅之以必要的解说,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空间感;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进行动画模拟,解除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凭空想象、难以理解之苦。

又如,在教学《灯光与影子》这节课时,笔者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皮影戏的资料,课上进行介绍,并播放一段皮影戏——《小老鼠上灯台》,引入新课。这样就会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中心投影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并将他们引入到对中心投影的探索中。

3.从学生所接触的“数据”出发,确定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里,数据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数据包围着。例如,今天降雨的可能性是40%、今年普高的升学率为65%、深圳200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NBA新季度选秀易建联入选的几率很高、这种购买方式比较有利等。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经成为现在生活中普遍适用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在做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适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运用合适的图表展示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从而形成统计的观念,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促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经历“猜测结果——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

例如,组织学生游戏:同桌两人事先选定硬币的正面和反面,投掷一枚硬币并根据硬币朝上的一面来决定输赢,要求学生讨论游戏的公平性。首先分组活动:投掷硬币50次,一人投掷,一人记录。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并提出不同的结论和理由:发现各小组的情况略有不同,有的正面朝上的次数多,有的反面朝上的次数多,有的小组两种情况次数一样多。此时,教师不用急于否定学生的意见,而应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推断。

4.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确定教学方法和形式。例如,利用作业本进行交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笔者常用的教学方法。现在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有时面对面交流,他们不一定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通过写在作业本上的评语、留言等传统的方式来与他们交流,效果反而更佳。

篇2

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信息量爆炸的现代社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因此仍靠传统教学中的教科书等信息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不够的。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的呈现、对于动态问题的过程模拟、视频的播放以及一些软件自身的特殊功能等,都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理解。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利用几何画板展示椭圆与渐近线关系的动态画面,利用网络媒体,收集与函数、统计图等数学对象相关的生活数据等。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例如,我在讲正弦定理的内容时,首先提出问题,引发思考:(1)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三角之间有什么关系?(3)三角形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接着由特殊到一般,得到正弦定理: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B=∠C=60°。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三角形的边与角的正弦值之间的a∶b∶c=sinA∶sinB∶sinC关系式是否成立。

接着再举出以下两个特例:若∠A=45°,∠B=45°,∠C=90°,上述关系式是否成立?如果∠A=30°,∠B=30°,∠C=30°呢?

在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后,教师马上接着设疑,(1)关系式a∶b∶c=sinA∶sinB∶sinC与

是否等价?(2)任意的三角形,是否都存在呢?

这样设计是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让学生直接探索正弦定理比较困难,因此,在设计中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让学生归纳猜想出定理。但很多学生对此定理还是心存疑虑,这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验证正弦定理,在课堂上做了如下设计(如图1)。

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对正弦定理加以验证,并且可以发现其比值恰好等于所给定的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授知识。因此恰当地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出的结论,形成对知识的正确认识。

信息技术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比以往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一些所学知识以外的问题。比如,我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课时,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验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很容易发现顶点越远离底边,两腰就越长,两底角就越接近于90°,而同时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形看上去像是个矩形。于是学生产生疑问:两底角会不会达到90°?如果达到9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知两腰平行,那么此时两腰是相交还是平行?可它毕竟是将等腰三角形拉长得到的, 此时的顶点又在哪里呢?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得到一定的感性认识。还有学生利用Z+Z智能软件自己设计几何图案时需要画出椭圆,而软件的设计要求学生必须给出椭圆方程才能画出相应的图形,那么学生可能在兴趣的引导下自发地去探究未知知识并积极地学习如何运用。在这种兴趣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也就拓宽了数学视野。

再如,在学完苏科版初中数学的《中心对称图形(一)》后,作为教师,完全有义务将数学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分形学”介绍给大家。“分形”一词首先由曼德勃(B.B.Mandelbrot)于1973年提出的,“分形学”是目前国际上研究非常活跃的领域,但是,所有的分形图案却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图2),因此,学好“中心对称”是学好“分形学”的基础。

这时,学生就可以利用网络,搜索一些关于分形的图案。这种学习方式将极大地扩大学生的眼界,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信息技术有助于呈现和交流学习结果

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是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是分享观点和澄清理解的一种方式。而发展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最佳途径就是给予学生决策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写作和讨论,自然运用数学语言。信息技术准确、方便、呈现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呈现运算后得到的结果,并利用投影仪将自己对数学结果的解释以数学符号、数学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给教师和其他同学来交流数学思想。而教会学生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讲授数据收集内容时,学生的作业都选择在计算机上完成,这样做出的统计图又快又准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表1、表2是一位学生的作业。

中学数学教学整合反思

1.以学生为主体

整合不是为追求一种时尚,也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境,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有力的工具,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应该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一切的整合都应该考虑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助于知识的被接受。

2.应把教学目标放在首位

课堂的主体是数学教学,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一定要权衡利弊,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应以教学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择合适的技术,切忌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99-002

本文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浅谈如何把握教材。

一、理清来龙去脉,让教材清晰透明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知识的处理并不相同。数学的知识结构是严谨的,具有恒定性。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教材的编排顺序上,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案例一:苏教版三下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者认为,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的知识基础有三个:一是乘法的意义;二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三是两位数乘整十数。前两个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教学一般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苏教版先安排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教材是借助情境,将两位数乘整十数转化成旧知。

具体做法如下:动态出示搬箱过程,提出问题:搬下10箱够吗?

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12×10=?

先算出5箱60瓶,再乘2,得120瓶;或者先算出9箱的瓶数再加12,先算出8箱的瓶数再加2箱的瓶数……

最后由12×1=12,类推出12×10=120,让学生试着解释算理,最后明确12乘1个10,得12个10,是120。

“试一试”12×30就是12乘3个10,得36个10,是360。

归纳出一般的算法,两位数乘整十数,先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十位数字,再添上一个零。

二、拓展延伸,让教材彰显理性精神

课标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数学的特点。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我认为,在学生可以接受的情况下,还是要照顾到数学的严谨性。

案例二: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时,情境中暗含了算法,即可以先算买夹克衫和裤子各用多少元。65×5+45×5=325+225=550(元);也可以先算买一套衣服多少元。(65+45)×5=110×5=550(元)。

要求学生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65+45)×5=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最后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一般形式:(a+b)×c=a×c+b×c,告诉学生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但是在出示99×8+8这个算式时,由于没有明显数据特征,学生出现学习上的困难。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释分配律。学生可能会从乘法的意义角度解释为65个5加上45个5得到110个5,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99个8加1个8等于100个8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教材的处理方法:

面积=ac+bc面积=(a+b)c

在讲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教材联系实际情境“图书馆的扩建”。由于这家图书馆要翻新,在完成扩建后,图书馆的总面积为多少?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②他讲问题解决,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数形结合”。

三、挖掘内涵,让教材丰满起来

案例三:苏教版三下教材第84页,学生学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有这样一道习题:教材给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让学生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再测量计算。

有的学生估计长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有的估计是12平方厘米,还有的估计成14平方厘米。测量验证后,比较估计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差距。估计对的学生欢呼雀跃,估计错的学生垂头丧气。环节到此结束,进入下一题。

我认为,这是修正、加深学生面积单位表象的一个好例子。可惜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我是这样处理的:在学生交流比较估计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差距后,我启发学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面积单位,一个是实际的面积单位,看的见摸的着,还有一个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它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想想看,估计成10平方厘米的学生,他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比实际的1平方厘米怎么样?学生思考后得出,他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比实际的1平方厘米要大。我继续启发:那他就要把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怎么样?学生说变小一点。估计成14平方厘米的呢?学生说:他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比实际的1平方厘米小,要变大一点。

四、化静为动,让教材真正服务学生

案例四:三下教材第86页,在教学完面积单位的进率后,要求学生进行单位的换算。换算完成后还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时,学生只能说出,因为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所以9平方分米等于900平方厘米。

这个答案和教参上的不一致,教参是这样要求的:

要重视让学生理解和表达单位换算的推想过程。如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想: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9平方分米是9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900平方厘米。由于学生尚未掌握整百数乘两位数以及除数是整百数的计算方法,所以换算时不宜让学生列出乘除法算式算出结果,一般应让学生运用数的组成知识直接推出结果。

篇4

在以主动学习为标志的课改进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学习方式的真正变革,才有可能使学生摆脱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环境,才能使学习走上高效、延伸、递进、循环上升的良性轨道。

一、发挥尝试探究的多向性

1.加强课前的尝试自主学习。共分三步走:

第(1)步,强化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些必备的学习能力。因为我们知道学生自学的自觉性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我在每上完一堂新课之后就会布置一项自学作业,具体的要求是:①通读课本内容,仔细思考例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②用铅笔直接完成书本中的“想一想”“做一做”及“随堂练习”部分,在做习题中完成对新知识点的初步理解。③随时记录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或者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在课本边上。

第(2)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自学内容上以单元形式进行,给他们比较大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对自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

第(3)步,老师不再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硬性的规定,同时允许学生超前进行自学,争取让部分较优秀的学生尝试成为课堂的小老师。

2.加强课堂的尝试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的:

实践之(1):让学生探究知识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强调“经过”的重要性。

新课程中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在“想一

想”“议一议”“做一做”中让学生自己动

脑、动手、动口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数学游戏,如:猜转盘的概率,动手切白萝卜找几何体的截面……力求引导学生能在这些有趣的数学活动中逐步理解并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课本中每一章新知识的引入也是以大量生动活泼的,或是贴近学生生活背景的事件作为引题引入的,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实践之(2):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探索与合作交流,强调“平等”合作基础。

自主合作学习强调以“平等”为合作基础,以“问题”为探究的导向,以尊重学生的直觉思维和个性化表达为根本特征。在新课程中,我们注重从引导“观察”数学现象入手,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从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角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和主动探究的习惯的养成。

实践之(3):充分尊重学生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教学中应采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可以采用“群体激智”原理,甚至“试误”的方式激励学生的思维动力;可以发挥“纲要信号”多重信息编码和多重信道并用的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比较、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提高思维的水平

二、发挥合作学习的“互补性”

1.对“学困生”的倾斜,使数学成为“和谐教育”“和谐发展”的纽带。“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经常鼓励他们主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大众化”的数学就必须要求让人人都动起来,这样才有可能学起来。及时肯定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对其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引导他们进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从“纲要信号”的角度,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在习题课或复习课中,我更注意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单元学习的知识整体性,并且在解决相关问题中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课后的相互帮助、整合提高很重要。老师眼中没有好生差生之分,而是四种不同角色的学生,即追赶者、跟随者、奔跑者和飞翔者,请学生自己给自己定位,并且请飞翔者或奔跑者担任数学小分队的领头雁与援助者。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有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我这样做的目的是:由于每个数学小分队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通过领头雁的帮助,督促队内暂时落后的同学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掌握课内知识,做到“课课清”,延续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保证了学习的效果。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让他们获得学习知识过程的同时也获得了同学之间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发挥实践操作的功能性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16-02

一、高等数学的基础地位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是相对的,初等数学研究的是常值变量和匀速变化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初等数学之外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高等数学研究的范围。高等数学主要是研究变量的非均匀变化,其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较为繁杂,作为《高等数学》的补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也是研究生考试中高等数学科目的重要考试内容。高等数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极限理论、微积分(一元函数微积分和多元函数微积分)、级数理论。在几乎所有的理工科专业,经管类专业在大学一年级都会开设《高等数学》(部分专业难度要求较低,所开课程为《微积分》),曾经有调查表明,高等数学课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了后期其专业课的学习。因此,如何提高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高等数学》的学习效果,是高校数学教师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建议

高等数学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极限理论是整个高等数学的基础,所有的微分学概念都是所研究变量变化率的极限,而包括定积分、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的积分论都可认为是黎曼和式的极限,在基数的研究中,也是采用把无穷求和的问题转化为有限项求和的极限问题。所谓抽象性是指数学概念的抽象,比如极限,为了表现考察变量的变化趋势,在高等数学中引入了极限的“ε-δ”定义,该定义是大一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第一个拦路虎,如果理解不到位会对以后的高等数学学习带来很不好的影响,类似的概念还有不少。

目前,不管是研究生入学选拔性考试还是学期末的合格性考试,都非常注重“三基”的考查,“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一定不能死记硬背,要进行以理解为基础的记忆,同时在学习中要注重总结,多整理自己的知识结构。考虑到高等数学内容的特殊性,结合笔者近几年《高等数学》的教学经验,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有如下建议。

1.对学生初等数学知识的补充。由于近几年中小学教学改革成效比较突出,而相应的高等数学内容基本没什么变化。在教授《高等数学》课程时发现,很多原本在初等数学中的内容被移出初等数学教材,而相应的没有在高等数学中加以补充。这样很多知识点就成了无人教的真空状态。这就需要《高等数学》老师对这些知识点加以补充,不然一定会影响后期学习。

2.对基本概念的处理。数学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很难理解,而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数学主要是为了应用,因此在处理这些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时,我们可以避重就轻,把定义概念的直观含义告诉学生。比如在讲述“一元函数连续”的概念时,精确定义是从极限的角度,用函数在某一点极限值与函数值相等来定以的,对于应用要求较高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用比较直观的语言来解释。教材里很多内容写的很详细,作为学生来说一定要抓住主要的内容,有重点的去学习。

3.对基本定理的处理。基本定理是高等数学的骨骼,整个高等数学是由几个基本定理支撑起来的。这些基本定理在数学专业的《数学分析》中称为实数完备性定理,是整个高等数学课程的精髓,虽然重要,可是太抽象,没有必要给学生讲太多。另一方面,《高等数学》中提到的极限存在定理、微积分中值定理,这一类定理也很抽象,但是都很重要,我们必须要给学生讲清。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必须给学生讲清定理的结论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有什么几何意义。抓住这些主要的内容,就可以回避抽象的推导,又不影响定理的使用。在讲解定理的应用时一定要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教他们见到问题后如何找到切入点,如何把已知条件和要证明的结论建立起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告诉他们结论是什么。

4.对基本方法的处理。《高等数学》中的基本方法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比如在导数的计算中,涉及的方法主要有,基本定义法,四则运算法,复合函数求导数,反函数求导数等基本方法,对于这些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万变不离其宗,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技能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解决各种不同的求导问题,这些求导的方法在后期二元函数的偏导计算中也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再比如在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公式中,如何选择适当的函数u,v是做题的关键,只有选择正确了函数,才能事半功倍,最终我们总结出“指三幂对反,谁在后面谁为u”的总结。另一方面,还需要针对目前学生普遍眼高手低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动手练习。

三、公共数学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高等数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成绩登记方式主要是用百分制,即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加权后就是课程的成绩,这种计分方法会导致试题容易时分数普遍偏高、题目偏难时分数普遍偏低的状况,学生很难客观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为此我们提出用常模参照计分的方法来登记《高等数学》公共课的分数,不涉及格线,各个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需求自己定及格线。

常模参照计分的方法原理主要是借用目前四、六级的成绩方式。首先在所有开课学生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常模群体,用Mean表示常模群体的平均分,用SD表示常模标准差,考生的原始成绩X经过常模转换后分数即常模转换分TotSco计算公式为:

TotSco=■×7+80

上述公式的原理是概率论中,大量的学生的同一门课程考核成绩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常模群体,用所选的常模群体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作为某次考试全体学生成绩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

例:比如考生《高等数学》的报道总分是75分,从表1可以查出该考生在常模学生中的相应百分位是25%,表示这名考生的《高等数学》成绩优于常模群体中25%的人,但劣于75%的人。

常模参考在《高等数学》课程考核中可以使用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服从正态分布的;(2)《高等数学》的受教面比较广,基本所有本科新生都要开设这门课,因此,就有选择参照常模群体的客观条件;(3)学生的成绩几乎分布在[60,100]之间,便于各个专业对数学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数作为及格线。

当然该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不适合学生群体较小的课程,比如专业课,往往有几十名学生,就无法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超模群体,从而无法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正态化。

四、总结

本文提到的《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建议也适用于其他的公共数学课,比如线性代数等。本文提到的常模积分方式主要是受到目前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积分模式的启发,运用概率论中正态分布的特点将学生的原始分数转化为常模分数,一方面能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分数,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方便各个专业对数学提出不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七版,2014.

篇6

习题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上好习题课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必要环节,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或不足,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数学习题课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课前准备环节:精心选题是保障

1.让学生建立“错题本”

习题课,必须精心选好题目,选好了题目,习题课也就成功了一半。这些题目应该是学生作业或者练习中经常出错的题目。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让他们每人准备一个携带便捷的“错题本”,把每次考试的试卷贴到反面,错题改到正面,自习课或每次考试前都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再做一做错题,并规定每周末都要“温故而知新”。我在准备习题课时,每次都会认真参考学生的“错题本”,把错集中的题、知识遗忘点、易混点和思考盲点的题作为典型题目,并做到因材施教,确保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掌握原来出错的习题。

2.把握习题选择的切入点

(1)例题要有典型性。选例题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加强基础,即通过这些题目,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掌握;二是加强针对性训练,例题的选择要能够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规律,发现规律,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所以在选择例题时,可选择教材上的例题或习题的变式。例题的安排要体现解题方法的训练和解题技能的培养,要揭示例题的解题规律和体现例题的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体现例题的典型性。如在上人教版七下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习题课时,我选择了这样一个例题:已知方程组的解满足x+y

(2)对应习题要有针对性。对应习题的选择要紧跟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最好是例题的变式,让学生对照例题能够很轻松地解出习题,通过学以致用,达到学生对这一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如对应上面的例题,我选择了如下对应习题:方程组的解满足x-y

(3)课下巩固习题要有阶梯性。这一部分习题的选取既是对本节课例题重要知识点的巩固,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训练。对于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分层处理,既要让优等生发展个性,又要给学困生提供参与的机会。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小坡度、密台阶”,利于学生树立解题的信心。

二、课中讲授环节:方法指导是核心

1.上课要精讲多练

教师讲解例题和习题时应该从知识的基本应用开始,讲解解题方法。不要就题论题,把课上成流水丈,这样再出现同类的题目,学生还是不会。教师要少讲,多留给学生消化、练习的时间。

2.注重方式方法

教师讲解时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并对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再遇到同类题目时学生能自己解决了。如在讲前面的例题:已知方程组的解满足x+y

3.挖掘学生思维

习题课是对课程的巩固,如果课堂没有了新意,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应为习题课设置一定的情境,加以提问,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要善于把题目分解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按思维的进程面向全体学生依次提出,分别由不同学生作答,由问题寻找突破口。对于题目的讲解和练习,要多种方法并用。例题的讲解,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自己讲,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并归纳总结。习题的处理,可以让学生黑板板演,也可以让学生做完后相互批阅,讲解。

三、课后巩固环节:提升技能是关键

1.对课堂上知识的消化吸收

一节习题课下来,例题和习题不少,有一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课上所讲题目,这就需要课下对题目进行消化和吸收,对掌握还不是很透彻的题目进行练习。

篇7

和谐教学,就是将与教学有关的因素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一种教学平衡,使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能够相互适应,并能够形成一种双向交流的关系,以期产生最佳教学效果. 在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职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中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都较为薄弱,在数学课堂中更多表现出的是学习能力差、缺乏毅力、兴趣不高等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来看,教师、环境、方法等因素也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利用和谐思维的方法和理论为职高生构建一个真正的数学和谐课堂,帮助他们通过数学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是新时期广大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造和谐课堂教学、运用和谐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职高数学就如何实现和谐教学进行了阐述.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就是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它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关系.职高生由于本身基础差、学习经验比较匮乏,因此,更加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给予充分的关怀和肯定,非常容易使他们因情感受挫而对数学产生对立或者抵触情绪.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迈向数学的第一步,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让他们及时感受到爱与尊重的情感,帮助他们对教师建立起信任感,并由此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1].

二、打造和谐课堂教学

课堂,始终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战场,打造和谐课堂,就是通过创设数学情境、营造数学氛围、组织数学活动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1.创设问题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和谐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数学思维去大胆质疑和勇于解疑,而且借助问题情境,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教学任务更好地落实和完成.如在讲“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可以以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职高一(2)班今天受到学校表扬了,这个好消息早上7点班长就知道了,大家想一想,如果他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告诉了班里其他两名同学,而这两名同学也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消息传递给另两名同学,以此类推,那么到下午5点的时候,全校1701名学生中,会有多少人收到了这个消息?这种将数学知识问题化、具体化的方法,使学习难度得到了有效降低,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获得成功,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2.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和谐

数学知识更多的是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的,数学教学的目的,也是要实现学生的“学以致用”,因此,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亲自动手过程中,获得真实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教学和谐之美.如在讲“椭圆”时,可以事先让学生们准备一些实验工具:一根绳子、两个钉子、一张硬点的纸板.上课伊始并不急于进入课文内容,而是简单指导,让学生们运用手里的工具制造一个“椭圆”出来.然后引导他们继续深入实验:拉大两个钉子之间的距离,那么椭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假设绳子长度与两个钉子之间的距离相同,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如果绳子长度比两个钉子之间的距离小,又会发生什么?通过这个实验观察,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什么是“椭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会很快得出正确结论.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应加强讨论与交流,要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对数学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认知.同时,通过与教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更加感受到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如在讲“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可以让学生们针对“y=kx(k≠0)”的图像特征和函数性质进行讨论研究,并鼓励学生运用几何画板软件来自行选择函数,观察、归纳出图像特征,并将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验证.

三、运用和谐教学评价

评价,对于学生建立起强大的数学学习信心十分关键.职高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相比普遍高中生来说,更加敏感与脆弱,因此,他们更加渴望得到认可与肯定.在数学课堂上,随着思维的不断跳动与碰撞,学生们会不断地提出一些独到见解,产生一些新颖想法,这些都是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数学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这些“闪光点”,及时给予积极的、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让他们在激励与肯定中,产生继续深入学习的欲望[2].

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舞台;和谐,是这个舞台的主旋律.构建和谐教学,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应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关注学生情感,着力打造和谐课堂,使学生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和谐中发展.

篇8

线性规划是利用数形结合法,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中最优解的一种方法。为了使学生学好线性规划、学好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针对高二(5)班进行了“盘县红果地区水果市场调查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

盘县红果地区水果市场调查研究实践活动方案

实践目的:

1、通过实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独立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2、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采集信息、资料等素材的方法,并

学会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达到我们研究的目的。

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提高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内容:

通过对简单线性规划知识的学习,调查各种水果在各个季节的成本价、销售价及每天的销售量,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运算得出在本地区各个季节各种水果的销售及赢利情况,并总结出在本地区各个季节销售哪些水果及进货量为多少时利润最大。探讨简单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时安排:

1、安排3个课时对教材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线性规划知

识以及线性规划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及数学问题,以便对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2、安排2个课时进行市场调查、收集资料。

3、安排1课时整理数据。

4、安排1个课时汇报结果,总结、讨论。

活动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四人一组,并且男女生搭配,其中两人调查取证,另外两人记录,相互之间可以互换。由老师指定各组到不同地方进行考察。

活动范围:红果城区

安全指导:

1、为了避免在路途中发生意外,禁止同学之间相互打闹,在行进过程中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过马路时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准任何同学随意离开队伍。

2、在和业主交谈、调查时要尊敬各业主,称呼恰当,语言委婉;业主有意避免回答的问题不能强烈要求,可以换一种方式询问,严禁和业主发生争执。

3、在实践过程中所有同学一律听从老师的安排,如有突发事件或其他情况立即向老师报告。

活动步骤:

1、准备阶段:

(1)学习线性规划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使学生对线性规划有一定的了解。

(2)根据各位同学的特点进行恰当的分组,尽量使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同学分散到各组中去,以便带动其他同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强调每一位同学都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有什么问题尽量向老师或同学询问。

(3)市场调查的内容及数据收集的要求:调查主要内容是红果城区各种水果在不同季节的销售量、成本价及出售价,和业主的主要话题围绕这一主线进行交谈。

(4)实践活动安全教育(在上文中已经说明)。

2、小组自主研究阶段:该阶段分为实践阶段与数据处理阶段两部分。实践阶段就是学生进入市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数据的过程;数据处理阶段就是学生通过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算的过程。

3、 汇报结果:由各小组汇报通过自己调查、整理、运算、分析所得的研究结果,在汇报中老师对学生的汇报作详细的记录,最后将各小组的研究结果在全班公布,让其他同学了解各小组的研究情况,并和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总结。

4、知识交流:在各小组了解其他各组的研究成果之后,在各小组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并讨论。

(1)如果让你操作盘县红果水果市场,该如何操作。

(2)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如何看待数学这一学科,它还是一门没有用而且枯燥的学科吗?

(3)简单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运用?

(4)在这次实践中你学到了什么?

5、经验总结:由同学们总结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学到了哪些知识、经验,有什么感受?写出作文在班上发表。

在我们学校,学生的基础普遍比较差,固然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数学成绩一直提不上去,这成了我上课以来最头痛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才抱着侥幸的心理开展了关于简单线性规划的综合实践课题。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的收获有如下几方面。

一、学生学习:

从一开始同学们都十分感兴趣,因为它展示了数学在实际生活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到线性规划能使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如何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在这一点上触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学习差、调皮的同学感到不用上课,可以出去玩了,他们在活动中非常积极,活动也做得非常好,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掌握了线性规划的知识,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使学生找到了学习数学的感觉,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生生活能力

篇9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为解决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解决教师“满堂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更主要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孩子,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逐渐在教师的教学中得以应用.

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自我摸索和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自主学习与自学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不是自学,它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学习时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学习时不能脱离老师,在教师组织下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自主性的最大限度发挥.如果彻底脱离教师让学生完全自学,这是对自主性学习的偏颇理解,这样做显然不能达到学习的预期目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在自主学习阶段,作为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而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自己的“导演”角色,当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启发学生思维,指点学生找出解决办法.

二、自主学习学什么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到底要学什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精细地设计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使他们不仅知道学什么,还要知道学习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使学习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如在教学新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64―66页“平行四边形”时,如果确定以下目标:

1.以中心对称为主线,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的过程,在活动中发展探究意识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在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中,理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领会特殊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其特殊性质的关系.

像这样制订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就会太过抽象,学生就会无所适从,他们根据目标就不清楚要学什么,也不清楚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对学生学习就没有多少指导作用.如果根据学生实际,把目标改为:

1.记住平行四边形定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平行四边形;

2.理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3.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能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简单的计算和证明题;

4.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探索意识和有条理的推理表达能力.

这样制订的目标比较具体,自主学习的内容要求清晰,学生学习时可操作性强,利于学生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阶段我们要首先解决好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教师在课前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另外,一份切实可用的导学案也必不可少.导学案就像一个路标,学生不仅由导学案能知道要学什么,而且导学案也带给了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从而提高课堂的时效性,针对性.

三、自主学习怎么学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到底怎么学,这是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就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能学”,过渡到真正的“会学”,最后才能“学会”.学生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较好地围绕学习目标,完成规划的学习任务.

仍以学习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4―66页“平行四边形”基本概念部分为例,在自主学习阶段,我设计如下问题:

(1)上面的图片有你熟悉的图形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2)将ABCD绕对角线AC中点O旋转180°,这时,A、C两点重合吗?B、D两点重合吗?说说理由.

(3)在探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发现?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幕课是什么?所谓“幕课”就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幕课是由精英大学首先发起的以传播高深知识为目的而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模式能够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呈现大学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体验等一系列教学过程。

1幕课带来的挑战

首先,幕课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极大挑战。有了幕课以后,由于幕课在交互以及多媒体等方面的优势,给传统仅仅依靠幻灯片以及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强大的挑战。在大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学的内容,比如微积分等可能是常年不变的,但是分析研究数学的各种工具软件却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不断地掌握新的工具,将它们引入教学中,才能在教学方式上做到不断地更新,才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幕课给教师的教学内容带来了极大挑战。在有了幕课内容以后,由于在线讲授的教师团队通常由一个知名主讲教授,多个助教组成,这些知名教授本身知名度高,再加上团队的力量,自然而然能够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如果教师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依旧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方式,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样的想法,既然我能够在网络上找到名气更大,很可能更有水平的老师的讲课材料,那再跑到教室里来听讲还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幕课给教师本身带来了极大挑战。在幕课的时代,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内容以外,还要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才能够真正学得好。

2慕课式混合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如何在大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对幕课所带来的挑战呢?我们认为,在现阶段,主要是应该积极关注幕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迎接新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同时,应在各个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和探索,来适应幕课时代的挑战。

2.1转换教学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而“学”是一个被动的结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课件都是由授课主体单方面决定,主要服务于教师授课需要。然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人才,教学的主体应是学习者。慕课模式中的学习者既是课程的消费者,又是其建设者和创造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提供服务的人,而课堂的主角换成了学生。这一理念启发我们要增加选课自由度,按照学习规律设计课程,围绕学生需要安排教学。慕课延伸出的“翻转课堂”即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前以观看视频等为形式自学基本的课程内容,而后组织学生参与课堂的作业答疑、问题探讨、互动交流。当大量问题可以在学生中自行解决时,教师的职责变为引导和监控,教学模式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2.2活化授课形式

枯燥、陈旧的满堂讲解和照本宣科使学生失去耐心。面对庞杂的内容,教师不但要理清课程框架归纳知识要点,还须活用媒体资源,采取针对性强、易于理解、便于接受的授课方式。内容精炼、形式生动、组织有序的“微课程”使慕课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些慕课被分割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微课程”后带有小问题,学习者只有正确回答问题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这种带有挑战性的类似游戏通关的渐进模式使学习充满趣味和成就感。借鉴“微课程”形式,可将大体量的课程内容碎片化,去除其冗长复杂的印象,使学生可利用“微时间”逐步消化。

2.3深化教学层次

大学数学的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创新。完整的教学包含知晓、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一系列从低到高的渐进过程。当前国内高校的许多课程内容过度集中于知晓、理解、应用的层次,更高级的分析、评价、创造层次的教学环节相对欠缺,这种格局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对课程的事先了解仅限于教学大纲,教师讲授的内容也只需符合教学大纲,而课后学习以重复课上传授的内容为主。慕课遵循了渐进的学习规律,在课前、课上、课后安排截然不同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先通过“微课程”等形式在自学环节完成知晓、理解、记忆等较低水平的接受任务,再利用讨论、答疑、交流的互动环节层层递进地将学习重点引向分析、评价、探索,从而由浅入深地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2.4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篇11

一、让信息技术架构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桥梁

【教学片断一】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师: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三角形。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动态展示从具体生活情境中提炼出的三角形。

师:课前,你们已经试着自己做了一个三角形,老师从你们的作品里选了几幅,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动态展示)这是用钉子板做的,这是用纸折的,这是吸管做的。这么多的三角形,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它们都有三条线段。

师:如果请你画一个三角形,你准备怎么画?

生2:画三条线、边、线段。

师在白板上画,故意三边不相连,生急着要纠正。

生3:连在一起。

师:那我接着画。

生3:又过了。

师:那应该怎么改?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请用手势比划一个三角形(板书:完整三角形)

师:现在我们来看(白板上重点演示点对点首尾相连的情况)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像这样的几条线段首尾相连,在数学上我们就称之为“围成”。(板书:围成)现在你能说说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完善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学生对三角形概念中“围成”一词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这是一个动态的词,“围成”在这里指的是三条线段必须首尾相连,但是在多次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认为只要有三条线段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三角形了。为了纠正学生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我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学生课前所做的三角形等具体的认知素材,让学生关注到三角形是这些物体的边线所围成的形状,让学生初步构建“围成”的表象,然后再通过电子白板的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围成”指的是三条线段点对点首尾相连的情况。在这样形象、直观而又不着痕迹的演示下,学生顺理成章地构建了三角形几何意义上的认知,自己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就水到渠成,形象又生动。

二、让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探究“抽象定理”的舞台

【教学片断二】讨论三角形三边关系

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操作后,学生对4厘米、6厘米、10厘米能否围成三角形产生了争执。

师:有争执才会有思考。请认为能围成的同学围给我们看一看。

请学生到前面实物投影上操作。

生1努力调整各种角度想要围成三角形,但总是失败。

师:看来线段的端点太粗了,影响了我们的判断,那这三条线段到底能不能围成呢?让我们一起看电脑演示。我把这两条线段轻轻往下压,围成没有?再往下压,现在呢?想一想,再往下压会怎样?(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用白板中的放大镜功能聚焦两条线段的连接点,这时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这两条线段连接成了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正好与10厘米重合,这三条线段组成了两条重合的线段,因为4厘米+6厘米=10厘米,所以并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抽象的定理。我们知道,儿童的学习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因为操作活动更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动作的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所以本节课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四条不同的线段,让他们摆一摆,看是否能围成三角形,进而归纳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但是操作得到的结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在操作的基础上积极生长?经过试教,我发现多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操作的四组线段中,有一组是与学生的认知是有冲突的。在操作活动后,我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及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及时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让学生认识到,原来4厘米、6厘米、10厘米真的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只是连成了一条直线,这样一来这个结论就更具说服力,从而纠正认知上的偏差,有效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为后面有效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打下基础。在学生发现规律、探究验证的过程中,电子白板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在白板上的围一围、白板的动态演示、白板上的现场书写无不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不断的生生之间、师生与白板之间交互的 “动”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视探索研究为一种乐趣与享受,进而使自己的学习经常处在主动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之中,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让信息技术引领学生的练习向深度思维方向发展

【教学片断三】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练习

师:现在你会判断下面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了吗?

(1)6,4,2; (2)6,4,x。

师:x取几厘米时肯定能围成三角形?先给我最小的数值。

生1:3厘米。最长边是6厘米,4+3>6,所以最小值是3厘米。

师(结合学生回答,将线段延长至3厘米,动态围成三角形):说得真清楚,还有吗?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电脑动态展示围成的三角形的形状,直至结果出现10厘米):到10厘米的时候还可以吗?说说为什么?

生2:可以,因为4+14>6。(大部分学生激动地举手,并开始反对)

生3:是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我们只要看两条短的边就可以了。6+4=10,而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每两条边相加的和都要大于第三条边。所以这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我的方法更简单。只要看两条短边相加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就可以判断了。如果能围成三角形,两条短边的和要大于第三条边,所以这里6+4=10,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师:大家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动态展示围不成的情况)

篇12

1.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由于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具体的改变,所以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教学改革的目的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栋梁,培养为了国家的富强能够贡献力量的新鲜血液,培养能够为现在的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接纳的高素质人才.

3.适当简化教学方式

就数学而言,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分类:必须死记类,可以变通类,需要创新类,等等.

必须死记类就是不用多加理解,无需创新,前人的努力可以为你所用,只能记住,别无他法.比如说,非常简单的内错角问题,大家只要记住一个英文字母Z就行了.凡是看到Z,无论它是正着的、倒着的,还是躺着的,一定会有内错角相等.

可以变通类就是一题多解的形式.比方说,乘法的分配率:a×(b+c) =a×b+a×c.到底什么时候正着用,什么时候反着用,学生要学会融会贯通.

需要创新类的题一般是比较难.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结合自己的一些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细心加上耐心,不难将这些题解出来.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数学的难点已经在不断地减少,其真正意义也就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初中数学的实践与思考也是非常关键的.思考的意义是什么?实践的方面有哪些?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如何充分地利用现在现有的资源?

1.思考的意义非常重大

思考的意义在哪里?如果一个人仅仅会计算,不会思考,那么他跟计算机的区别又在哪里呢?无论是独立思考还是换位思考,我们都得将思考进行下去,因为这是区别于其他物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我们以后单纯的计算已经完全可以由计算机代替了.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更加体现了思考的重要性.

2.实践可以是多方面的

实践可以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有趣的实践活动来记住一些定理或者一些定义什么的.这对数学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来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我们可以走出课堂,不仅反局限于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中,去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来画一些简单的模型,或者是用一些比较常见的事物来进行堆积模型的制作等.

3.建模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方式

建模可以是计算机建模,也可以是手工建模.基于初中的这些技术问题,还是手工建模比较多.建模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模在初中的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4.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源

可以从现实的生活中寻找学习的便捷方法,让现有的资源为学习所用.有一次遇到了一道关于足球的非常难的数学应用题,学生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教师让学生走出教室去看看,学生出了教室发现,原来垃圾桶就是足球的样子,可以非常容易地把这道题解出来.这是学习解题思路,不是学习足球的设计,完全可以将现有的资源拿过来利用.

三、高科技的合理融入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

1.数学与科技的结合

数学与科技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编程等技术都是跟数学计算分不开的.怎样才能更好地将数学与现在的高科技结合到一起,还要依靠比较强大的想象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