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1: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现代房屋建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绿色建筑设计
2.1绿色建筑概念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的整个建筑到使用过程中对资源尽可能的节约,尽量的节约一切的资源,要尽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房屋建筑既要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也要注意人们提供健康高效的生活环境,这样才可以建造一个和谐绿色的居住环境。
2.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绿色建筑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尽可能的节约能源及资源,并尽量的体验回归自然。要做到节约能源,就要对自然绿色能源太阳能及风能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建筑中要通过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空调及供暖设备的使用,利用自然通风来制造制定的系统,夏季充分利用主导风向,使空调设备等使用进行降低,建筑布局要充分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要求。
2.3绿色建筑理念的具体理念绿色建筑设计要对资源节约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尽量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绿色建筑设计要对环境、地势及气候等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要使建筑物和似然环境能融合一体。绿色建筑设计就是保护自然和建筑物及人类进行和谐的统一。在建筑中要充分的利用自然能源,绿色建筑设计不只是可以体现整个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还要向前向后延伸产生的意义,建筑过程的准备阶段及运输生产过程体现了绿色的设计理念,对环境造成较小的影响并且很多资源可以进行回收利用。
3节能建筑的设计
3.1节能建筑设计的概念节能建筑理念指遵循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物进行一定的划分及建筑群体还有建筑物的朝向及间距等问题都要进行研究,髙建筑物受到当地风向的影响较大,一般地区的风向具有一定的规律,在设计中要对风向的问题进行考虑,尽量的设计出低能耗的建筑物。
3.2节能建筑设计的具体概念现代建筑设计中地源热泵是比较先进的清洁能源的技术,主要的核心功能是经济环保切节能可靠,这项技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节能设计中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被广泛的应用,现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具有一定的应用,更广泛的应用还在不断的开发。建筑物的屋面是能耗的主要部位,房屋面的设计研究重点是采取节能保温的关键,墙体的隔热保温还有隔声等功能都有待提高,特别是要对外墙体的防水砌筑问题加以注意。
4智能安全建筑设计
4.1智能房屋建筑设计的概念现代社会是科技发展的社会,智能化应用在了很多方面,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先帝啊建筑及计算机网络、监控还有通信方面都有的一定的关系,智能化建筑中具有信息管理科学、设备高度控制和使用安全方便等优势,这些都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智能化房屋等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4.2智能化建筑的具体理念通常会把智能化建筑分为楼宇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及通信自动化三个系统,现代房地产公司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又提出了信息管理自动化和防火自动化,相信未来智能建筑方面发展会有一定的完善。
4.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火灾报警系统有触发器、报警装置及火灾警报装置等部分辅助的装置组成,这样的装置能在发生火灾时就将火灾的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在把电信号传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同时,火灾发生的地点等信息传输到报警控制器里,这样人们可以及时的发现信息而快速采取一定的措施。
5房屋建筑注重美学的规律
5.1建筑物设计的统一现代社会对房屋建筑的节能只能方面有很多的要求,对建筑物的美观要求从没降低,房屋建筑的整体形态、色彩都是人们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任何的艺术形态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建筑物的次要部位或是从属部位都要与建筑主体部位相协调统一,建筑物的色彩具有和谐统一的效果,禁止建筑物及材料之间的类型和色彩想矛盾。
5.2建筑物设计要求均衡性和比例问题建筑物设计的均衡性比较重要,具有一定的均衡性的建筑作品会给人们非常舒服的感觉,建筑物比例也要合理,不会给人偏离感。建筑物具有一定生命力的元素,韵律也有较为重要的属性,建筑物的韵律体现在比较立体设计上,在建筑设计中的细节部位加以重视,建筑物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都会体现建筑物的精神。韵律是具有一定的弹性的,特别是在复杂的建筑中,大小宽窄等都需要相互协调交替,如果建筑物有规则过于死板,在建筑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设施中具有一定效果的变化,更好的体现出建筑物的艺术性及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68
Study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System of Building
Architecture Based on Energy Saving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 Qiaoxia, HAN Yue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lar, 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On the problem of civil engineering focus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while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the thesis teaching of building architecture course is the core of teaching from the curriculum theor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 to explore innovative talents i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oriented culture. Eventually forming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building architecture" course teaching mode.
Keywords building architecture;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nnovation; teaching reform
1 改革的目的及际意义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从业人员人数已为各行业之首。然而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员所占比例较低,同时具有高等文化教育程度的人员比例也较低,如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1%。在这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占58%,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1%。随着我国建设事业大规模的发展及建筑技术的发展,急需与之相应的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能源问题是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社会能耗的三大能耗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相当一部分(约占30%~40%)。因此,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基于此,我国相应的制定了一些建筑节能规范,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等建筑节能规范,然而,我国的建筑节能相对还是比较滞后,节能技术及建筑节能效果等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较高,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建筑护能耗是同等气候的发达国家的2~3倍。另一方面,墙体改革步伐较慢,虽然墙体改革以提出有10余年,新型墙材的产量的比例有一定提高,如从不足5%提高到22%,粘土实心砖还在生产使用。为了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立法、技术、管理等措施外,应加强从业人员建筑节能发面的教育。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建筑师与工程师的摇篮,在教学培养方案中应加强未来建筑科学技术人员的建筑节能意识潜能和技能培养。然而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中,与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节能有关的知识或技能训练相对较少。例如:在材料力学性能实验中,没有对有关建筑节能材料力学性能进行实验;在建筑材料课程中,有关节能材料及新型墙体材料的知识相对较少;在建筑材料实验安排中,保温材料保温性能实验;建筑设备中缺乏对有关对雨水的收集及利用等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知识;在建筑施工中,未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的介绍;在房屋建筑学中,建筑的总体规划设计、单体建筑的体型系数,朝向,等都影响着建筑节能,但在课程教学中很少涉及。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未来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应加强建筑节能方面的知识及技能,将建筑节能知识有机的融合于各门专业课程中。
近年来,“参与科学研究”已成为我国研究型本科生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本科生科研已在更多高校普及,如2007年教育部出台了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下简称 “大创”),被认为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①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作为工科学院,学生在历年的大创项目中有一定的优秀成果出现,但暴露出的问题是有很大一部学生虽有一些科学创新的积极性,但不知如何“下手”,如何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发展成为我们应解决的问题。
图1 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模式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建筑节能知识与房屋建筑学教学息息相关。同时基于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当今社会对建筑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论文提出以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为核心,从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教学体系(如图1)。强调建筑节能导向作用,是为了抓住房屋建筑学教学中主要内容于热点问题――建筑节能之间的关系,形成有特色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模式。
2 目前国内房屋建筑学改革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以培养新型土木人才为目标,从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角度提出的改革有较多的研究,如王英姿等提出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创立了基于“能力―素质―知识”架构的课程大纲以及借助团队协作项目设计等形式强化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②张亮等以培养新型土木人才为目标,从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角度,探讨房屋建筑学课程在更新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内容丰富的备课资料库方面的教学改革。③此外,也同样重视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考核方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以及转换学习模式等方面,力求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高巍等针对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结合自身已有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践性教学活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④齐岳等在在分析了目前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将 BIM技术引入到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并提出了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新模式。⑤黄海燕等为服务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立体化及教学实践环节多层次化等内容进行了探讨。⑥
国内学者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郭卉等提出科研参与频次和科研参与强度是大W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持续参与科研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尤其是创造性人格的发展。⑦王锋锋等提出通过搭建校内创新创业研究平台、建设师生创新创业科技团队、完善创新创业制度来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⑧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以培养新型土木人才为目标,从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角度提出的改革有较多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但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切入到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的较少,本研究提出以建筑业的热点问题和前言领域――建筑节能为切入点,该论文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相关课程中,让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紧密和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让本科生的创新灵感来源有踪可依。
3 改革的内容
(1)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改革。项目以建筑节能为导向原则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增加建筑节能的内容,使建筑节能与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融合起来。在课程设计乃至毕业设计中增加建筑节能效果评价内容。
(2)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实践教学改革。在房屋建筑学中有部分认知实习课,在其中增加建筑节能认知实习内容:包括规划节能设计,单体建筑节能设计调查,保温材料及节能施工技术认知,增加保温材料抗渗试验以及墙体热传导系数测定等试验。
(3) 以建筑节能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新材料及其施工方法的研究,新型组合结构的研究等,将会带来土木工程应用技术发生更新更快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给应用型人才在市场经济社会竞争中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当今科技热点问题,并将其科研成果引入到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中去。
4 实施办法
(1)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改革。增加建筑节能的内容,让建筑节能与原有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起来。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增加规划节能设计和单体建筑节能设计,在墙体及屋面构造设计中增加自保温材料内容;在课程的最后增加建筑节能专题讲座,引入被动式、主动式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等概念,以典型的案例讲解绿色建筑的构造做法。在教学大纲及教案设计中增加建筑节能设计内容。
在课程设计乃至毕业设计中引导考虑节能设计,同时对自己所做设计进行建筑节能效果评价。编制建筑节能设计指导书。
(2)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实践教学改革。在房屋建筑学中有部分认知实习课,在其中增加建筑节能认知实习内容:形成:保温材料生产厂等单位认识节能材料到施工现场认知节能施工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合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增加保温材料抗渗试验以及墙体热传导系数测定等试验。
对已有建筑设计的节能现状进行调查,包括规划节能设计,单体建筑节能设计及节能材料应用情况等,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以建筑节能为主的认知实习报告。
(3)以建筑节能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筑节能为现为建筑领域的前言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设及建筑节能的部分,引入一些建筑节能设计和构造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到当地调查传统民居建筑,了解传统民居建筑的节能设计及构造,引导学生将这些建筑节能设计及构造有效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根据当地资源,启发学生研制保温建筑材料。
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学生分组讨论对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认识,要求学生针对当地的气候及资源特点,提出自己对建筑节能设计、构造及建筑节能材料研发的一些观点。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以节能材料开发及节能构造设计为主,并培养学生开发和应用新材料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中难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竞赛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 结论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建筑节能知识与房屋建筑学教学息息相关。基于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当今社会对建筑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论文提出以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为核心,从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教学体系。形成有特色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让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紧密和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让本科生的创新灵感来源有踪可依,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所学知识与所从事工作的对接。
*通讯作者:韩越
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TDGJ1635)
注释
① 刘长宏,李晓辉,李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163-166.
② 王英姿,熊光晶,康全礼.基于“能力―素质―知识”架构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大纲及教学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55-158.
③ 张亮.培养新型土木人才与“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340-343.
④ 高巍,何爱琴.卓越工程师背景下《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才智,2012(20):322.
⑤ 齐岳,张俊华,赵文军.结合BIM技术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6):147-149.
《房屋建筑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城乡规划等多个专业开设,涉及学生面广量大,并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介绍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房屋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构造方法等基本知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本课程对于所有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均是一门基础课程。如何让本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至关重要。
一、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涵盖了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涉及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单层厂房设计、多层厂房设计,但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量较少(64学时左右),对于厂房设计这部分内容只是一带而过的讲授,学生也是一知半解。
2.该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为国家的规范、标准的解释,内容枯燥无味,在课堂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较困难。由于该课程是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课程,对大部分建筑、建筑构件等概念无具体的认识,再加上大部分上课都是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效果甚微,存在黑板上盖楼的现象。
3.由于土木CAD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认为手工设计、作图已经过时,对平时的手工大作业敷衍了事,造成对基本设计原理和制图标准掌握较差,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至于越学越对本课程不感兴趣。
4.教材中的作业、插图较陈旧,无法跟实际工程相衔接。
二、解决方法
1.《房屋建筑学》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应用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配合挂图、录像,但受可实际参观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学生在课外教学中对实际工程掌握和处理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加强多媒体立体课程的建设,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将发生较大的变革,在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的扩充及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密集的知识量,使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同时多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施工图动手制作相关模型,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制作楼梯间、基础等模型。
2.《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教授学生虽然易懂,但真正让学生动手设计时,学生会出现无从动手的尴尬局面。而立体化多媒体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等。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课后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于像《房屋建筑学》这类课后需不断自学的课程,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的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3.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可以使《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和优化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建筑教育普及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满足教学内容更新经常化、教学活动实施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学标准。
4.在作大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机绘制较简单的图,但数量不超过3张,其他作业还是采用手工作图,其中有一张图纸要上墨线。可以避免学生应付做作业。
5.在开学初安排8个学时的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认识建筑,为理论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6.大力推广使用国内优秀教材。以知识点为单元组织教学,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先进建筑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
7.以网络为基础,课件上网,优秀作业展示,逐步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8.在授课过程中,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设计方法、风格同步讲授,同时多讲国内优秀建筑的设计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我国建筑业正面临着新一轮革新,对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表现为质的提高和飞跃,因此,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傅文庆.现场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2] 刘志麟,刘丰贤.浅谈《房屋建筑学》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房屋建筑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城乡规划等多个专业开设,涉及学生面广量大,并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介绍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房屋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构造方法等基本知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本课程对于所有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均是一门基础课程。如何让本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至关重要。
一、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涵盖了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涉及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单层厂房设计、多层厂房设计,但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量较少(64学时左右),对于厂房设计这部分内容只是一带而过的讲授,学生也是一知半解。
2.该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为国家的规范、标准的解释,内容枯燥无味,在课堂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较困难。由于该课程是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课程,对大部分建筑、建筑构件等概念无具体的认识,再加上大部分上课都是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效果甚微,存在黑板上盖楼的现象。
3.由于土木CAD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认为手工设计、作图已经过时,对平时的手工大作业敷衍了事,造成对基本设计原理和制图标准掌握较差,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至于越学越对本课程不感兴趣。
4.教材中的作业、插图较陈旧,无法跟实际工程相衔接。
二、解决方法
1.《房屋建筑学》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应用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配合挂图、录像,但受可实际参观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学生在课外教学中对实际工程掌握和处理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加强多媒体立体课程的建设,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将发生较大的变革,在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的扩充及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密集的知识量,使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同时多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施工图动手制作相关模型,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制作楼梯间、基础等模型。
2.《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教授学生虽然易懂,但真正让学生动手设计时,学生会出现无从动手的尴尬局面。而立体化多媒体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等。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课后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于像《房屋建筑学》这类课后需不断自学的课程,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的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3.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可以使《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和优化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建筑教育普及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满足教学内容更新经常化、教学活动实施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学标准。
4.在作大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机绘制较简单的图,但数量不超过3张,其他作业还是采用手工作图,其中有一张图纸要上墨线。可以避免学生应付做作业。
5.在开学初安排8个学时的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认识建筑,为理论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6.大力推广使用国内优秀教材。以知识点为单元组织教学,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先进建筑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
7.以网络为基础,课件上网,优秀作业展示,逐步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8.在授课过程中,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设计方法、风格同步讲授,同时多讲国内优秀建筑的设计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我国建筑业正面临着新一轮革新,对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表现为质的提高和飞跃,因此,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傅文庆.现场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2]刘志麟,刘丰贤.浅谈《房屋建筑学》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建筑行业领域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支柱作用,所以它的安全事故问题变得非常的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投资规模迅速增大,建筑业得到蓬勃发展,但同时,我国建筑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业施工伤亡人数居高不下。建筑施工的各类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要做到工人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做好个人安全防护、认真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是当前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符合建筑工程管理规律和项目管理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施工事故的重要任务。
1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共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法治国,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的实施为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对违背安全管理的行为提出了处罚措施。《建筑法》是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第一个法律文件,其中,对建筑业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总承包企业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把所有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纳入到统一管理中,明确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管理。
建筑行业是高风险、事故多发行业,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重复性事故时有发生。形势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体制在变化,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仍延续着“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体制,但是,该管理体制的概念和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为此,更新安全管理理念,树立企业安全文化,建立现代化安全管理体制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技术、新的体制、新的生产者,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安全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部分建筑企业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没有处理好经营、效益、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关系,没有确立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放在首要位置来抓。有的企业领导只是在口头上讲“安全第一”,实际工作中往往把经济效益摆在第一,认为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进度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就行了,对安全生产不重视、不检查,或是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解决,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重视程度不够,这是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
2.2经费投入不足,管理工作滞后
按照规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专用经费的提取必须专款专用,目前,仍有部分企业没有执行到位:一是未提取或提取不足;二是对已提取的经费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有些企业领导将提取的安全生产经费认为是额外支出,把在安全生产上少投入作为企业利润挖潜的一种手段。不能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还有部分建筑企业将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精简、合并,专职安全人员配置不足。有的虽配备了安全员,但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差,监管水平低,不能很好地履行安全员的巡查纠错等职能。
2.3岗前培训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大量既没有进行岗前劳动技能培训又缺乏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务工者上岗后,对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一无所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缺乏规范作业的基本常识,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严重。
2.4建筑市场不规范,安检措施难落实
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产物,许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管理措施难以在施工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总承包企业与分承包企业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缺乏相互有机配合机制,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垫资、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和非法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尤其是一些根本没有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擅自承担施工任务,安全意识更差。一些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工程后,削减安全投入,导致安全生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措施落实也得不到保证。甚至有一些建设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抢工、赶工,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现象,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2.5审批把关不严,安全监管不力。
部分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本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不多,把关不严,责任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在机构设置、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还不能适应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 3 安全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3.1对施工人员的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培训的加强。要想搞好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首要前提就是要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患素质,而这又依赖于企业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了解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进行安全施工的技能,并且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了工程和人身伤亡的事故比例。
3.2完善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体系
(1)针对承包施工的单位来说,对其房屋建筑施工的有关安全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其在正常施工的工作情况下是否在充分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另外,还可以结合着对工地进行抽查。
(2)根据房屋建筑施工的现场环境和施工工程的发展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监督工作,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将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传到网上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使得监督机关可以及时的根据具体情况作适时的施工工程调整。
(3)均衡施工。均衡安排各个施工单位内部之间以及各个项目之间的安全生产,提高整体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
3.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意外伤害保险。确立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机构和安全中介机构等,完善建筑施工意外伤害保险的运转模式。
3.4对房屋建筑施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安全事故中的一小部分是由于意外导致的,而大多是因为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所以进行全面的检查可以起到及时发现隐患,并避免事故发生的作用。
3.5建筑安全生产法规的研究。针对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现状,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周边国家进行比较研究;为制定全国统一的建筑安全生产法规及其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6建筑业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企业应该推广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进行工程规范技术等软件的研发。
4 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和物质财产安全的大事,每个单位、每个从业人员对此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单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其他相关单位和我们施工安全监督部门都须予以高度重视。从施工安全监督的角度讲,政府的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已从以往的现场监督为主转向行为监督为主。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尽职尽责,群防群治,施工生产事故一定会得到有效预防,使我国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地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健康化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何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浅议[J].科技资讯,2007(12).
[2]杨宝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及途径[J].职业,2007(12).
[3]梁月清,张开立.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评价[J].安徽建筑,2006(05).
[4]龚梅.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
[5]李世蓉,兰定筠.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J].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2.079
在房屋建筑成本比例构成中,材料成本是主要的部分,具有品种复杂、消耗大等特点,大约占据了房屋总成本的70%,因此对于材料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现阶段很多建筑单位对于材料成本控制不重视,仅由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管理,难以发挥有效的控制效果,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材料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房屋建设中材料成本控制的建议。
1 房屋建设材料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材料采购问题
传统建筑的成本采购,建筑单位和材料供应商属于临时合作关系,往往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建筑企业想要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材料,而供应商会因为降低价格而降低材料质量,对于建筑长远利益不加以考虑,因此这种合作关系影响了材料的采购成本控制。建筑单位和材料供应商需要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以保证材料为前提,才能过实现合作共赢。
1.2 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现阶段建筑企业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很多建筑单位没有采用现代化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导致材料的库存、使用情况等难以及时的反馈处理。虽然大部分的建筑单位采用限额材料使用方法,但是真正执行的较少,施工单位对于材料的发放过于随意,使得材料的使用出现差错,存在着很多的浪费现象。
1.3 材料管理制度问题
建筑单位对于材料管理意识较弱,观念落后,认为材料管理属于企业财务的职责。事实上建筑材料的管理需要建筑企业的全员参与,企业监管制度不严密、管理混乱、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等,都使得材料成本的核算和预算出现差别。建筑单位没有对材料的使用成本进行阶段性分析,对于实际成本没有很好的控制,使得成本的核算大于投入。建筑单位在建筑过程中需要进行成本考核,但是现阶段的考核过于形式化,没有落实到实处,从而造成材料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 加强房屋建设中材料成本控制的建议
2.1 提升成本控制的意识
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需要贯穿在整个建筑周期,从而全程控制材料,材料的成本控制是建筑总成本中最关键的部分,想要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提升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意识。对企业领导和物资采购人员进行成本控制的培训,及时的提升其成本控制意识,对于材料的成本有着更深刻的了解。企业想要提升成本控制的效果,建筑单位可以制定出具体的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材料消耗等制度,为管理者提供管理方向,规范建筑工人的行为,从而确保材料成本控制管理的落实。
2.2 材料供应管理
房屋建筑中的材料需要经过建筑施工的研究和考察,并且以充足的材料供应为基础,因此企业需要保证材料供应环节的控制。首先要明确建筑的材料预算,成本预算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建筑房屋的规模、功能等进行细致的考察分析,列出材料的需求供应单;材料采购员需要对比材料价格,对于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合理的把握,收集供应商的信息进行科学化分析;其三要建立材料供应的责任制度,严格的按照采购计划执行,对于各种材料的采购指标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上,比如供应商、供应数量、供应质量等。
2.3 完善材料的采购环节
建筑材料需要从市场上进行采购,因此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就在于材料的采购。建筑单位在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需要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材料,从而控制材料的成本,在保证材料质量、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价格的控制,从而良好的控制采购成本。采购人员在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需要对比多家供应商的材料信息,相关的价格要充分的了解。建筑单位需要与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采用厂家直销的方法进行材料采购,这样才能够保证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制定采购合同制度,确定最佳的供应商后要签订采购合同,保证材料的稳定供应,防止材料受市场价格波动出现成本变化,避免市场价格对于成本预算的影响。在合同中要详细的规定供应商、材料价格和供货方式等方面,从而更好的进行材料成本控制。
2.4 加强建筑材料保护
建筑材料采购进入施工工地后,不会被马上使用,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进行材料存放保护,保证材料的使用质量,供应稳定。建筑单位在材料保存中需要根据以下几点建议进行管理。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材料保存方案,施工现场中能够存放的建筑材料非常有限,并且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难以对材料进行完善的保护,因此为了保证材料的不必要浪费和存储成本消耗,企业需要结合施工进度来制定材料的存储计划,保证施工正常生产,节约保存成本。材料保存可以依据当地的天气情况、交通运输情况等调整材料的存储量。材料的存放仓库要安置在施工附近,从而方便建筑材料的调用,如果材料仓库与建筑工地较远,不仅会影响施工进程,还会增加材料的运输成本,间接的增加材料成本。材料的保存要分类进行,不同的建筑材料要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充分的利用现场管理条件,选择最佳的存放方式,避免材料在存放过程中出现受潮、生锈等情况,从而提升材料的保存效果。
2.5 加强材料使用过程的控制
减少材料在使用中存在的浪费、保存损坏等情况,在施工中结合现场施工的的进度制定材料限领制度,因此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进度的了解。企业要制定定额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的浪费,提升材料的使用效率。领取材料需要进行建筑批准,并且结合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领取,采用领取责任人制度,从而将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到最佳。
3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房屋建筑占据了建筑工程中的重点,鉴于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的成本效益,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成本控制。建筑企业要提升成本控制的意识,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罗善明.房屋建设中的材料成本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4(02).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相对应的我国的建筑工程也在快速的发展着。建筑工程是现代社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工程,但是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地基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问题,这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如何处理好建筑工程中的地基问题就变得十分重要了,本文笔者主要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及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于相关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地基处理技术分类探析
根据房屋建筑地质环境进行地基处理,其施工原理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或振密、排水圃结、胶结、冷热处理等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进一步细分来看,地基处理技术还包括地基加同技术、桩基技术以及辅助的地下连续墙技术。进行地基的加固技术,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增加地表的承载能力,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地基发生变形或者沉降。桩基技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将来自上面的荷载力传导到地基的深部位置,这样就可以缓冲从而消除了冲击力。
对于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辅助桩基技术,主要是为其提供侧向的支护。在很多的地基处理方式中,其中有一些方式主要是为了改良地基土壤从而来增加地基的抗剪切能力,使得地基的压缩性得到降低,使地基土的透水性得到一定改善,这样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地基的环境能够适合进行地基加固。
三.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基本技术
以前的地基处理方式有很多,例如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强夯法,还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创造的高压喷射技术,以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发明的桩基技术等。上世纪的一些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在现阶段仍然广泛的使用。但是随着建筑对于地基处理技术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以及建筑环境的不断变化,就对新的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希望。以前单一的地基处理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了,因此现代的建筑就需要多种处理技术并用的方法。
1.强夯法与碎石桩法的结合运用
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填土层将碎石桩体处理好,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将基土进行挤密以及进行排水固结。接着再选择强夯点。通过强大的冲击可以将碎石桩体击散,这样就可以将碎石通过桩径挤入到周围的护土层,这样会使其在地基的上面形成紧密的碎石和土相混合的硬壳层,这样就会达到建筑物对地基强度的要求。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强夯法的应用很重要。该方法的施工技术难点在于夯击的次数、夯击的深度等这些方面的把握,如果把握的不好,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夯击的效果。在理论上来说,夯击加固的深度是根据土层的厚度进行的。单位夯击量必须要考虑到地基土壤的性质、土壤的结构类型、载荷大小以及打算夯击的深度等这些因素。对于夯击的次数来说,这要有地基土壤的性质来决定,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先夯击二到三遍,最后我们可以再进行一次小的夯击。但是在夯击时,每两段夯击之间必须要间隔一定的时间段,这样才可以保证夯击的效果。
2.碎石桩与CFG桩的结合运用
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我们讲到,桩基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冲击力从上往地基深部进行传导,这样来提高桩基的承载力,但是单一的碎石桩基的承载力是十分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用CFG桩来替代碎石桩,从而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这样一来,碎石桩的作用就会转向将上部的土层液化问题进行处理的角度。在地基处理中,发挥好这两种方法的优势,就会使地基的沉降速度得到很大的降低,同时还可以保证地基的沉降很均匀。
3. CFG桩与粉喷桩的结合运用
CFG桩法与粉喷桩法结合的作用是利用二者的圃结能力与天然地基土混合组成复合地基。这样既能发挥CFG桩高承载力的特点,又能因为CFG桩的嵌人而使粉喷桩的侧限约束作用得到增强。
另外,由于采用了粉喷桩,上部地基土的变形能力得到改善,这无疑有助于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避免了CFG桩的嵌入对原先固结好的土体形成破坏。
在桩身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首先要消除水的影响,桩基水病害一般表现为孔底积水和孔壁积水。对孔底积水的处理可采取水泵抽取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部分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或干水泥填入孔底的方式。而对孔壁渗水的处理,可采取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采用防水材料封闭渗漏部位。主要目的是保证混凝土质量,提高桩身混凝土强度。
另外,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也非常重要。施工中一般采用串流筒下料及分层振捣浇筑的方法,必须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桩身的浇灌,以便快于混凝土自身重量压住水流的渗入。
四.地基处理新方法探究
1.DDC灰土挤密法技术要求
DDC灰土挤密法的原理是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的施工工艺。用螺旋钻机在孔中分层注入灰土,分层夯实成桩。同时反复锤击使桩径逐步扩大,最终与桩间部分土组成符合地基。复合地基主要日的是改变湿陷性黄土的打孔结构,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减小地基土的变形。分析来看,DDC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符合地基承载力是原天然地蕈的2倍到7倍。相较于单一的灰土桩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其处理地基的深度大5m一40m,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DDC灰土挤密法主要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地区的建筑施工。在非黄土地区,其效果不够显著。
2. IFC0强制固结法
IFCO强制固结法优势在于大大提高困结速率。在IFC0强制圃结法中,存在排水系统与加压系统等环节。排水系统为一排排纵向贯通的砂墙,有助于扩大排水通道,加快圃结速率;而加压系统利用真宅压力,大大缩短了堆载时间,而且由于真率面位于砂墙的底部。水的渗流方向与承力方向一致,从而使固结速率加快。两个系统同时保证同结速率的顺畅,这有助于大大缩短工期,而且混凝土质量也得到保证。
3.粉爆灰吹填法技术要求
粉煤灰透水性强,倘若将其用于加同处理吹填土地基,可以加速吹填土的同结,降低加同处理费用,缩短工期。具体的做法是,在施工中将淤泥与粉煤灰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吹填,确保均匀,从而逐渐改善土的同结性质。此种方法在青岛以北废弃已久的盐场和滩涂上得以成功运用,开发出大片可以利用的土地。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对于地基的处理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做好这方面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做好地基施工的处理也可以使整个建筑工程的性价比得到很大的提升,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建洪 刍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13期
[2]韩峰 曾华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21期
[3]张同波 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的部分设计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被引用 1 次)[期刊论文] 《施工技术》ISTICPKU-2011年1期
[4]李康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33期
一、教学内容改革
1.删除陈旧的内容
保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是培养面向21世纪要求的技术人才的基础。教材中许多内容是陈旧的,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也相对落后。对一些过时的构造做法,要大胆删除,应用很少的做法,可以仅提一提。如工业化建筑中的大板装配建筑、楼板中的砖拱楼板、木窗构造等,这些内容在实际工程中极少采用,且有淘汰之势,没有必要仍在课堂上花力气讲解。
2.补充新的内容
当今社会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为了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和补充。因此除了要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外,还要介绍一些建筑业的最新发展状况,如技术比较成熟的隔热构造技术、覆土种植屋面、智能建筑、生态建筑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其视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热情,也利于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改进、完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要根据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特点,尝试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提问式教学法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充分调动。提问式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从而掌握所教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介绍窗在平面中的布置时,首先设问:窗有哪些类型?数量和宽度为多少?如何开启?然后让学生当场思考片刻后回答。通过设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针对某一专题,让学生去查阅资料,经过认真思考分析,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做,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生做完单元式住宅设计的作业后,安排一次课堂专题讨论。将学生分成4人的小组,每小组拿到一份学生作业。首先,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并汇总意见;然后各小组选代表到讲台上陈述自己的观点,指出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其演讲、交往、表达等关键能力。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和实验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践教学法
21世纪的教育特征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为重点。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实际联系密切,因此要紧密联系实际,尽量增加实践性活动,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在教学中设置了4次综合作业,包括住宅单元建筑设计、建筑立面设计、楼梯设计、屋面防水设计等。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正确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科学分析方法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通过查阅设计资料、计算,最后绘图表达。通过练习,不仅强化了专业理论知识,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同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融会贯通,全面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专业的综合能力。
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房屋建筑学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周的实践教学。在五天的时间里,针对建筑类型、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内容,组织到工地现场参观实习。实习中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并让工程设计师及工地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环节,亲身讲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的详情。学生通过参观,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看到了国家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了热爱本专业的热情,为学好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
三、考核方式改革
过去,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考试一般采用完全闭卷的方法进行,重点放在学生对建筑基本理论和构造方法的掌握上。而考察学生设计动手能力的试题较少,原因有两点:一是考试时间短,设计题目不易做完;二是设计题目涉及的内容较多,让学生全部熟记是难以做到的。上述考试方法存在的弊端是:一是教师为学生划范围,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准备得充分些,任课教师一般给学生划范围、圈重点,助长了部分学生学习不深入的浮躁情绪,无意中强化了学生围着教师转的不良氛围;二是学生死背硬记,学生在教师划定的范围内列提纲、找答案、背题目,不能深入地、综合地进行复习,势必造成高分低能的后果;三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由于设计方面的题目较少考到,学生不去关心建筑构造的优选,以及施工图的表现,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用图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甚至不清楚施工图的具体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对房屋建筑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采用项目化考核。改变全闭卷的传统考试形式,建立项目考核制度,每学完了一个模块,必须拿出相应的作品或成果,否则该项目考核为不合格,并以所有项目的合格率来考核学期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TU52 文献标识码:A
一般来说,房屋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是指它在整个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等等,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以及及时准确地纠正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列,以便确保房屋成本目标的实现。
笔者根据多年来房屋的施工经验可知,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施工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笔者也认为房屋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应该随着项目施工的进展,动态地、多形式表现的,而且要与生产诸要素的经营管理相结合。这也是因为成本控制必须为生产经营服务。那就是通过成本控制及时发现矛盾,及时解决矛盾,从而改善生产经营,同时又可降低成本。
1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着如下的不和谐现象:成本控制人员经济观念不强,一般地在项目内部,主管技术的人员只负责分工技术和质量;主管现场施工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主管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进场点验工作,表面上职责明确,各尽其职,但实际上当合同价款确定后,唯有成本控制才是增效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分工却不约而同的回避成本控制这一核心。具体分析如下:
1.1缺乏有效的成本分析。就目前来看,大部分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都没有真正进行成本分析,而是当一个建筑工程完工后,相关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又很快转入下一工程的工作,很少对该建筑项目的盈亏进行分析。
1.2缺少完善的成本控制体制。现在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实行的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前,由成立的项目小组定期向企业汇报工程的实施情况,没有很明确的权利责任关系。有的项目经理则把成本控制作为可有可无的部分,简单地交给财务人员,没有提到应有的认识高度。
1.3缺少成本控制能力。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材料采购环节执行合格的分供方评价制度不严,材质不符合工程要求。第二方面材料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限额领料制度落实不到位,材料消耗核算不准确。
1.4缺少成本控制方法。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中,在制定项目报价时,都是依据政府提供的各种取费系数和市场价格来计算,但是政府提高的各种取费系数是否准确,是否需要调整报价人员并不关心,因此使报价往往忽略市场因素,缺乏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模式必然被淘汰。
2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2.1编制施工成本计划。这是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根本。现在根据项目部与施工企业签定的内部承包合同,项目部经济核算结果,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及利用情况,工程所需材料消耗及劳动效率情况,以往类似工程实际执行情况和有关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资料等,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充分理解本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后,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降低工程成本的具体措施,并预测采取这些措施后取得的经济效果,以制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并不断测算调整。
2.2做好合同控制。合同控制应该来说是成本控制的经济杠杆之一。它是甲乙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约束力的控制方法。笔者认为它是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严密的合同体系、覆盖了项目管理的各个层面,上至企业的决策者,下至项目的各个作业班组,并涉及到企业各个专业职能部门,他们都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负有责任,形成了完整的项目成本责任网络,充分体现了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原则。
2.3加强施工人员人工费控制。在这一方面,笔者建议首先要对各工种的施工量进行明细化,把劳务分包队伍的选择、分包合同的签订放在项目开工前进行,对各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控制。成立专业劳务公司,加强劳务分包管理,专业劳务公司负责组织劳动力队伍招标,拟定招标文件,科学合理测定劳务价格标底,建立劳务作业分包进度款支付台帐,按期结算人工费,最终支付费用不得超过计划预算。
2.4做好安全事故的管理。这一方面的管理很重要。在项目施工中,我们要确保项目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项目成本开支。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一些工程项目盈得的利润往往被几次事故损耗一空。因此,在项目施工中,必须制订安全责任目标,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切实防止因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5做好材料价格的控制。我们可以通过向主要材料生产基地、材料市场聘请信息员,及时整理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近期材料价格等多种形式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 ,有条件的单位尽量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各种材料价格信息输入微机,与有关单位进行微机联网,实现信息共享。
2.6最好项目总工期与总成本关系。笔者认为,对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要精确地绘制上述曲线是不可能的,这由于工期压缩可选择的方案较多,而方案的组合更不计其数。可以设计几套方案,如模板方案、设备方案、组织方案,以得到工期与成本关系的几个点,可以大致确定工期与成本的关系走向。
2.7加强过程控制。项目内部管理不善,特别表现在合同管理薄弱方面。这主要体现在过程控制的台帐、资料不健全,结算依据不足,分析不重视,不能及时防范经营风险。同时,财务管理对项目成本管理力度不够,对一些工期特别紧张的“短、平、快”项目不能真正地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导致项目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2.8 做好结算审核工作。房屋工程竣工结算是核定建设工程造价的最终依据,也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编制竣工决算和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依据,这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最后一关。笔者建议要核对合同条款,只有按合同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合格才能列入竣工结算,并在结算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条款等;落实设计变更洽商,只有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证的变更洽商才能列入结算;按图核实工程数量,招投标工程按工程量清单发包的,需逐一核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然后对工程量清单以外的部分按合同约定的结算办法与要求进行结算。
科学地全面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是我们在建筑施工中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基础。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的核心,建筑企业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使建筑工程项目达到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高效益的目标,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是这些目标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是全面反映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之间所比拼的就是品牌加价格,质量是企业品牌的基础,成本又是制定价格的基础。所以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挖掘企业潜在的效益,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企业快而好发展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
[2]期刊论文,浅析施工企业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5).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特点
1.1复杂性。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巨大,不同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地质条件完全不同,各类复杂的地形结构分布在全国。其中,西南地区存在着诸多的熔岩地貌,而又有多个地区处于时常发生地震的区域,可以说本国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因此,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的要求就非常高。在这种复杂的地形情况面前,为地基的稳固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施工难度,也为相关的施工单位突破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带来了机遇。
1.2多发性。在近些年来,全国出现了多次的房屋倒塌事故,分析其中的原因,大多具有地基的设计不合理,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等等,给房屋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所以,房屋在建筑的过程中,做好地基稳固性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
1.3潜在性。在房屋的地基施工过程中,工序较为繁多和复杂,通常是多道工序交叉进行,因此会出现不同工序掩盖另一道工序的情况,因此,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具有潜在的隐蔽性,也进一步提升了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所以,工程监管人员在进行质量监管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对隐蔽部分的质量检查。
1.4严重性。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是最为重要和最为特殊的,因此,如果是在工程完工以后才发展房屋地基有问题时,是根本没有补救办法进行处理的,而由地基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不管是因为勘察问题还是施工问题,只要地基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房屋失去稳定性,影响整个工程最后的工程质量,严重的甚至需要推到重新建造,给财力上和人力上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1.5困难性。人们常说地基的危机处理难度系数是最大的,这一说法是相对于工程的其余部位的危机处理而言的,而造成工程地基基础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最为常见的就是工程的地基本身部分,因为其处理起来难度系数较高,其次就是基础上面承载的荷载非常高,如果对地基进行处理,那么必将影响到地基上面的建筑结构,特别是工程在投入使用以后,其地基上的荷载将大幅度的提升,因而给工程的地基事故的处理带来了连锁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地基处理十分困难的原因所在。
二、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2.1优化地基的选址。地基作为一项建筑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承载整个建筑物体的重大责任。如果地基的荷载超过了地基本身所具备的承载能力,那么,在挑选地基地址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独立的地基,因为这种地基的承载能力要好很多,同时工程造价也相对较低。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达不到需求,属于软土层地基,那么,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地基进行全面加固。通常来说,软土地基是由一些软质的淤泥等没有坚固性的物质组成的,因此,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地基的自身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选择好地基的处理方案。
2.2地基基础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技术。如果地基自身的结构是由淤泥组合而成的,并且是逐层降低的话,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将地基的淤泥搅拌。在挑选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当综合地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注重对地基的不适应性能力要求,在确定好了地基的处理方案以后,在每一个处理环节的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且进行必要的实验检验。在地基处理完以后,需要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严格恪守各项建设指标,在进行基面上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地基的沉降情况。
在当前的处理地基的方法中,非常的多,具体选择哪一种处理方法更加适合,需要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挑选处理方案时,需要重点注意地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的地质结构,分析建筑在建成后所需要的承载能力的,如果是处于地震带上,那么还需要考虑到抗震等问题,进而选择出最为合理的处理方案。在施工以前,为了满足沉降和地基的相关要求,可以采取人工处基或者桩基等措施,在这和两种方式中,第二种的建设资金和难度要稍微高一些,因此大多选择第一种。在选择每一种方案时,都需要对其自身所存在的利与弊进行评判,保证选择的是最优的方案。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都流传着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口号,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的意义有多大。因为房屋的质量合格与否之间关系到社会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质量是社会 的一大焦点。因此,在建设房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房屋在建成后的综合质量达标,需要高度重视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考虑,根据地质结构,挑选出最佳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地基处理方案,同时做好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成的房屋质量合格,进而保障房屋在投入使用以后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大波.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221.
[2]钟学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80-81.
[3]路培强,王光辉.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河南科技,2013,24:131.
引言
我们国家近几年的经济建设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使之而来的就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增多,这就使得房屋工程建筑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更新换代,尤其是商品混凝土和新型砌体材料得到广泛应用给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防控带来了更多的要求,同时增强了难度。所以我们要对当下的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寻。
一、什么是房屋建筑中的裂缝
在房屋建筑结构中有着结构性裂缝以及非结构性裂缝。一般来说,结构性裂缝的程度比较严重,因为构建的强度以及刚度不足,从而使得裂缝宽度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较为规律的严重裂缝,从而对于房屋的安全产生了极强的威胁。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施工单位必须加以重视和进行强补。再看非结构性裂缝,它的产生通常建立在构件的强度以及刚度足够的基础上,但是因为施工、材料、温度等原因而引起的无规律的、不太严重的裂缝,如楼板、墙体裂缝等。客观的说,这样的裂缝是比较轻微的,一般不会对裂缝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可是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和混凝土寿命,必须加以处理。在这里特殊强调本文所涉及的裂缝控制以及应对技术研究指的就是非结构裂缝。
二、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及处理技术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
1.精准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一般来说有以及下几种有效办法。第一,在水泥的选用上要选择水化热程度较低的水泥。第二,在水泥的搅拌中添加适当的减水剂或缓凝剂,同时要控制和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并不断的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来达到控制混凝土温度的效果。第三,取出一部分水泥用磨细粉煤灰代替。第四,在混凝土的选择中要选择具有很好和易性的来用,来达到精准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的效果。最后,在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将砼的温度降低,这样来做可以避免从搅拌站到入模的时间,从而可以使得混凝土结构裂缝得到很好的控制。
2延缓砼逐步降低的速度,具体来说要应用一定的保温措施,还要做到及时的护理。众所周知,在施工中,尤其是夏天要不断的对砼进行全方位的养护,这样才能保证在秋冬季节,浇筑成型之后产生的巨大温差。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在基础工程大体积砼结构拆模以后,我们的施工队伍要速度将土块进行回填。这样也是为了在天气温度降低的时候,延缓砼的降温速度,从而对裂缝的产生有着很好的控制。
3 要不断地创新建筑施工工艺,以至于提升砼的抗裂能力。具体来说:第一,建筑设计施工单位要将分层分段法浇筑砼有效的运用,这样才能很好的将砼所算法的热量不断的驱散,这样使得内外的温差不断的缩小。第二,在配筋配筋的时候要提升的康温度能力。第三,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砼内外温差在二十五摄氏度之间,这样的话我们就要随时的将检测温度的工作做到实处。第四,注重施工管理的力度和规范,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原则,使得施工者按照原则和规章办事。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技术
在上述叙述中,我们知道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要点体现在哪里,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工艺以及方式方法。集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第一,运用充填法。当工程结束后,有裂缝出现的时候,我们的施工者要沿裂缝砼表面凿成 V 形或 U 形槽,接下来将树脂砂浆将缝隙和空白填充满,如果没有树脂砂浆,我们也可以用水泥砂浆以及沥青将空隙进行填充。第二,运用表面修补的方法。客观的说,表面修补方法的适用范围是一些比较小的缝隙,修补的方法就是要不断的将裂缝变得更加的好看和持久耐用。一般在修补的时候沿砼裂缝表面铺设薄膜材料,树脂类材料是最好的选择。最后,运用注入法。此种方法应用于裂缝的宽度很小,并且程度比较深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修补材料完整的灌在砼的内部。
第二,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的裂缝已经足够危险并达到了影响安全的程度就要应用围套加固法、钢箍加固法以及粘贴加固法等进行对裂缝的加固,以此才能够达到很好处理裂缝的技术。
三、 砌体结构裂缝的控制及其处理技术
(一)砌体结构裂缝的控制
第一,在材料的控制上,我们的施工者要保证材料的品质,以及在出厂前要认真检查砖块的出厂龄期,以及是否有着含水率;第二,在设计的时候,我们的设计者在施工之前要确保措施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这样才能成功的避免地基的差异沉降的发生,还可以同时确保构件的度的产生。第三,我们还应该释放温度应力。如增加水平拉结筋,增加芯柱、构造柱等。同时,我们还要用适当的配筋方式进行一些温度应力的承受,这样才可以很好的防止因为温度应力所产生的裂缝,使得裂缝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最后,我们还要注重施工现场的规范以及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号召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范和制度进行,才能做到防微杜渐,控制裂缝的产生,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飞跃。
(二)砌体结构裂缝的处理技术
1.水泥灌浆法。可以说,在实践以及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水泥灌浆方式方法要对于砌体裂缝要进行补强以及加固措施。一般来说,我们比较熟悉的灌浆方式以及方法就是重力灌浆以及压力灌浆。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在修补裂缝之后,使得墙体的强度高于之前的强度。
2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这种方式以及方法是针对墙体的承载量以及承载能力不强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加固。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需加固的砖墙表面除去粉刷层,之后才能喷射砂浆,一次完成对裂缝的控制施工。
3.增加预应力撑杆。此种方式以及方法主要是用于大梁下砌体承载力严重不足时才可以实施。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对于原有结构进行加固,这样才能达到对之后的结构进行充分的加固的最终目的以及效用。
结束语
在现代的施工建筑中,尤其是房屋建筑,由于主观认为以及客观材料以及工艺的原因一定会出现裂缝,所以我们就要针对不同种类的裂缝加以具体的分析,来达到很好控制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的进行技术的研究来进行控制。这个样看来,我们就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加以实施。具体来说,要针对施工之前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的选择,以及裂缝成因的分析进行判断,从而进行施工,进而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对裂缝采取措施加以正确的处理,这样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很多具体的困难以及问题才能得到破解,使得我们的建筑更加的有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士元.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混凝土,2000.
2. 桥田浩.混凝土干收缩及其机理[J].混凝土工学,1997.
3. 钱元江.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在实体工程施工中形成的基本使用功能,例如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地基的牢固程度、房屋是否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性能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是进行房屋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同时也对产品质量有最终决定作用,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复杂化,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越变得更加多元化,因此,因不断创新工程管理经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原则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原则。房屋建筑项目的最终产品是供人们居住的房屋,其使用的年限较长,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坚持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质量放在首位,以人民的利益为大前提开展工程建设。
建筑工程的管理核心应为项目团队成员。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对员工的管理,这也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步骤,管理内容包括职业规划、绩效管理、岗位培训等,这样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在施工时建立“质量第一”的工作氛围,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各个工序的有序开展,确保工程质量。
坚持以预防为主。所谓预防,即是将以往事后质量管理与检查的方式转为在事前、事中进行充分监督,及时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施工工序的完整性、质量的保障措施、中间产品质量保证等。
坚持房屋建筑质量标准,对工程进行严格检查。质量标准是对房屋建筑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尺,质量管理依赖的依据和基础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必须坚持用质量标准对房屋建筑进行衡量,参照具体数据数房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案
(一)树立全局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达到建筑产品质量的保障途径,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工作,这项工作集经济、法律以及技术为一体,因此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质量管理队伍,这也是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条件,管理人员在参与施工管理时主要业务素质内容包括工程决策力、项目经营能力、工程管理能力以及施工作业能力、施工控制力等。
工程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的高低会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为了达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必须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当前在个别施工工程中技术人员对混凝土、钢筋的基本操作常识仍然不熟悉,部分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力量相对较为薄弱,未达到业务水平便匆忙上岗,造成施工中钢混结构设置不合理、工程监测标准不固定、工程验收形式不规范等问题,最终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需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将工程教育责任落实到人头,培养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提高他们的质量责任意识。
(二)建全和完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相关制度
健全和完善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是进行工程管理的必备条件,这些制度内容包括施工规范、施工问责制、事故报告处理机制等,在制定制度的同时需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施工人员的主要职责和权限,当发生工程事故时需要及时对事故后果进行评定,对出现的事故进行快速处理,这是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施工报告处理责任规范制度,以此保证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监督施工质量的作用。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尤其注意建立起完善的是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其制度内容包括现场会议制、质量责任制、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处理制度、工程现场质量检验制度等。
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责任制度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工程的实际操作者,也是工程的指挥者和实际管理者,在这里,“人”是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直接原因,也是不合格工程的直接创造者,施工人员既是被控制的对象,也是控制的动力所在。在整个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核心,制定系列的质量责任制度,在制度中明确参与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相关资格以及具体权限和职责。
2.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施工报告和事故及时处理机制
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常会因为工程设计失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错误,施工材料、配件、相关设备不合格,施工指挥出现错误等原因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如与施工设计有出入、与质量标准不相符合,这样可能造成工程报废或者出现建筑坍塌等能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事故,因此需要建立健全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事故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3.建立健全施工材料质量保障制度
在控制工程施工材料的过程中,主要应对施工使用的原材料加强监测,保证原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构件的质量。管理部们必须严格把关,做好采购材料、检查材料以及材料使用的把关工作,保证工程的质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出现了多种采购材料违规现象,如“回扣”、“提成”对采购人员充满了诱惑力,所以在设置采购人员岗位的时候,应优先选择具有爱岗敬业、守信诚实精神,对工作具有较高忠诚度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学习和教育,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材料鉴定水平以及他们的职业操守,以达到在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基础上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的目的。
在进行原材料的检测工序时,须根据当前我国建材市场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把好材料的选择关,在鉴定建筑材料优劣上多花工夫进行钻研,需建立健全工程材料的送检规范和制度,保证施工使用的材料具有质量保证书,对没有质保书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测,避免让质量低劣、“三无”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三、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保证工程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处理,确保工程质量计划的落实,以达到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成绩.现代项目管理教程[M].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2]全裕利.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3]袁海龙.国外建筑质量管理动态[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
[4]甘伟国.建设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营与管理,2008.
[5]张扬.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