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1: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一新生入党申请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目的及意义
党员进新生寝室,是我院学生党总支的党员带新生的特色项目,经过过去的几年的探索,党员进新生寝室取得了历年新生的好评,对新生刚入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为新生角色转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党员进新生寝室也开始遇到了瓶颈,如制度化不明,针对性不强等。为获得XX级新生的反馈意见,更好的指导日后党员进新生寝室工作,特举行了此次座谈会。
2、活动主体
组织者:国际贸易学院学生党总支
参与者:国际贸易学院XX级学生代表
3、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XX年3月17日日19:00
活动地点:群贤楼407
(二)活动执行
1、前期准备
(1)提前一周下发通知,选出XX级学生代表
(2)宣传部做好宣传、拍照工作;
(3)严格保持会场秩序,把握会场气氛,确保会议正常进行。
2、执行方案
(1)描述对党员学长、学姐的印象,他/她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2)进寝室的情况反馈:进寝室状况(一周进寝室次数、每次进寝室时间、谈话大致内容、存在问题)
(3)对党员进寝室的期待
二、活动记录
(一)时间地点
XX年3月17日日19:00于群贤楼407
(二)与会人员
国际贸易学院学生党总支成员
国际贸易学院XX级学生代表
(三)现场记载
1.国贸学院党员进新生宿舍工作总结
国贸学院学生党总支在湖北经济学院党委的领导下,贯彻和响应校党委、国贸学院党委的要求,开展学生特色党建工作,积极探索新的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创造性的提出了党员带新生宿舍这一计划,该项计划从实施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学生党总支的精心安排和策划下,获得较好成绩。
l 主要工作流程和要求:
党员定期进新生宿舍、适时开展党员新生谈心活动、实时了解新生心理动态,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指导,对新生进行入党和党员相关知识的辅导和教育,对宿舍所有成员进行新生入校后学习生活相关事项介绍,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们应有的指导和帮助,帮助新生尽快早日融入新的环境中,转变心态成为大学中的一员。
l 过去工作期间所开展的工作:
1、收集整理党员对所带新生宿舍制定工作计划书
2、开展对党员每两周例行进宿舍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3、制定党员基本工作要求:对所在新生寝室进行了详细的入党流程介绍,入党申请书和相关材料的写作要求和格式
4、开展党员新生谈心活动
5、进行相关党员中秋送关怀活动
6、春季党员对新生心理健康调查,辅导活动
8、党总支对进新生宿舍党员工作进行意见反馈调查
9、对党员进行工作评定和量化考核
10、召开民主生活会,就党员进新生宿舍制度创新征求群众意见
10、审核带宿舍党员的工作总结
11、做党员进新生宿舍工作总结报告
我是电气系通信的刘芬,来自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很荣幸在2011年成为我校的一名学生。在激动与兴奋的心情中不知不觉的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时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妥善处理学习、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我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培养锻炼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我自认为在各方面均符合优秀学生的评选条件,故提出此份申请,先将本人情况介绍如下,作为各位领导的评审参考。
一 学习方面: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秀
在学习上我一直认真,勤奋,刻苦。在大学这个学校环境相对轻松,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既是我系学生会的一名学生干部也是校报编辑部的一名学生记者。虽然平时工作较为繁重,但我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而是很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感兴趣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在2011至2011年度第一学期获得一等奖学金,班级排名第六;第二学期获得二等奖学金,班级排名第一,综合测评90.925分,并被评为“三好学生”。2011年6月顺利通过计算机省级二级考试,并报考了计算机国家二级和英语四级,我坚信努力就有机会,付出就有收获!
二 工作方面:积极热情,认真负责
作为电气系团总支学生会的一名学生干部,我始终一积极的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除做好本部门的日常工作外,配合学生会其他部门工作,如配合劳动生活部检查卫生,女生部查寝,体育部早操考勤,学习科技部检查晚自习等等。同时我也参加,参与,组织策划举办了很多活动,如电气系首届诗歌朗诵大赛,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征文,才男炫女,迎新晚会等等。运动会上我们准备充分,现场写广播稿为运动员们加油,并且我自己也报名参加了女子飞镖,一分钟跳绳和4x400等项目。在校报编辑部,参与采访了我校2011和2011举办的两次“双选会”,并在校报上发表文章。在班级配合班干部工作,班级卫生,为班级赢得“电气杯”女子篮球赛亚军和拔河比赛季军的佳绩。由于工作表现颇佳2011年上半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三 实践方面:积极主动,多方锻炼
我始终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更好的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更好的做一名学生干部,我不仅积极参加活动,而且自己也组办了很多活动,如摄影大赛、知识竞答赛、才男炫女、自强自立演讲比赛、计算机基本技能大赛、敬老院做义工、青年志愿者义务捡垃圾等;并在“把爱带回家”活动中获院级三等奖,系一等奖,校园十大自强之星活动中获“自强之星”称号,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先进个人”称号,爱国主义教育征文三等奖;还参加了集体活动羽毛球比赛、“新生杯”篮球赛、寝室形象设计大赛,运动会方阵队、在“庆国庆,我爱祖国”红歌大合唱比赛中为班级摘得季军之冠。也因为学生干部和学生记者双重身份的缘故,学校里的每一个活动我基本上都会参加,而且会及时发稿,展现我校的魅力。在我校举办的“双选会”中担任志愿者,搭建同学与企业之间的桥梁;09级迎新工作中,帮助大一新生登记注册,领取生活用品,搬行李,找宿舍,介绍学校情况,希望他们能尽快适应校园环境。
我不仅积极参加校内活动,更参加校外实践,周末空闲就出去带家教,节假日在合肥、铜陵做临时促销员,不仅可以贴补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更能够锻炼自己。2011年暑假和几位同学一起在家乡开办了“创奇”暑期辅导班,2011年暑假在合肥的康佳公司打工,2011年寒假在定远县的福满楼酒店做服务生。虽然自己平时做很多兼职,那些辛酸艰苦的日子依在继续,但看到我可以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费,为家庭减轻负担,也就乐此不疲了!
四 思想方面: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道德修养。这样的观念深扎我心中,我励志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我的思想积极上进,作风正派,严于律己,自走人大学校门就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规校纪。我积极旁听了各种讲座,端正自我思想,提高觉悟。在学习工作中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学生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积极拥护中国*******并于2011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曾数次无偿献血,帮助同学排忧解难,去敬老义工院做抚慰孤寡老人,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平时更注意从小事做起,注意自我约束,注意个人卫生,部乱丢纸屑,爱护公物。
五 生活方面:艰苦朴素,乐于助人
生活中的我平时善于和同学沟通也乐于助人,很多同学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也都愿意找我帮忙。因此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也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我平时生活比较节俭,因为来自农村,家中两个孩子上学,一个高三,一个大学。而家里的全部收入仅仅来自于那二十亩薄地,父亲身患乙肝多年,长期吃药;母亲也因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患上了颈椎病,腰肌劳损和坐骨神经痛。家庭的不易使我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得大学生活。我拼命的做兼职,只想减轻父母的负担。别人每次去市区逛街游玩的时候我都是去带家教做临促。早餐啃着我的一个三毛钱的馒头和五毛钱的饼,中餐吃着我的蔬菜淡饭,晚餐倒是免了省事。虽然现在的日子过得清苦了些,但我并没有抱怨过什么,也从不与人比吃穿,家庭的困境使得我更加坚强,更加懂事。我想通过我不懈的努力,将来一定可以让我的父母过上好日子的!
这一年多的学习生活,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各方面也都在进步,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将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我要特别感谢学校意见系领导咋各方面个我的帮助和支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的更好!
2010年2月23日傍晚18:45分左右,笔者突然接到某学生家长电话,说收到女儿手机短信“遗言”,大致内容为自己没能为社会作任何贡献,等其死后,如能找到其尸体,望将其新鲜器官无偿捐献。当得知这一消息后,笔者在第一时间动用一切力量全力寻找的同时,内心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该生平时学习刻苦,做事认真,在思想上也积极要求上进,并递交过入党申请书,虽然性格较为内向、好强,但平常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宿舍关系也十分融洽,在此之前未流露出任何自杀倾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尽力搜索,有关人员终于在一小区门卫值班室找到了该同学,此时她已泪流满面,左手手腕处血迹斑斑,情绪处于失控状态。
事后笔者通过与其进行深层次的谈话了解到:该生自青春发育以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并患有心理疾病,伴有恐惧、自闭、强迫等症状;平时对人很好但凡事对己苛刻,追求尽善尽美,看到自己的缺点时就会产生自卑并不断努力改进,深恐自己不如别人,与人交流也就产生困难并逐渐开始自闭。寒假经过心理医生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家长唯恐孩子压力过大,所以没有和老师及时进行沟通,谁料到回学校后又出现反复,以致发生极端行为。
二. 案例分析
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发展有其特殊性。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划分,中国的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中国的大学生是经过层层严格选的“天之骄子”,具有以下显着的心理特征:高智商,大学生的平均智商在110分左右,比一般人均的IQ高出10分左右;高价值感,自我评价一般高于同龄其他群体;高自尊感;高期望值;高压力群体,大学生要比同龄人承受更多的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年轻的大学生们相对简单而贫乏的经历、有限的人生阅历与有限的知识经验都不足以满足这种种独特的心理需求,各种压力随之产生。过高的精神需要与满足的相对不足、化解心理压力能力的不足、集中的心理刺激与转移空间的不足都使大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为心理病变的“重灾群体”。反观上述案例中的主人公,她便不幸成为这“重灾群体”中的一员,追溯其根源就不难发现,该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源于中小学时期,而且同其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受教育方式、社会影响以及人格个性等因素有关。
首先,从该生的受教育方式来看,她进入大学以前所接受的“中等教育”已呈现功利性趋势。虽然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这一教育理念难以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于是,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生成了应试机器,各种应考试题占据了学生的全部中学生活,其它的各种需要被压抑到最低点,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的是人格塑造的缺陷与心理适应能力的欠缺。最后,经过“黑色七月”的过滤,在淘汰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上选拔出百分之几的幸运儿。这些幸运儿本以为经过中学漫长的“黑夜”之后登上龙门可以过上大学的“白昼”生活,原以为大学是鸟语花香的曲巷长廊、汗牛充栋的藏书、博学多才的大师……,来到大学以后,却面临着新一轮的艰苦跋涉,中学时代所构筑的、苦苦追求的理想原来不过是“海市蜃楼”。支撑其度过艰苦的中学生活的与实际严重脱离的“精神大厦”一旦轰然倒塌,必然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这种心理失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到新的心理平衡状态,日积月累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大学对大学生来说其实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因为要对此前所有学习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整合并使之系统化与个性化,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全方位的基础,是未来生活的“实际操练”。在大学,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模式等方面与中学完全不同。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左右,处于青春中后期,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心理发展处在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过度阶段。一方面个性心理出现了重要变化,如:思维成熟,社会情感得到了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另一方面心理处在第二次断乳期,心里充满矛盾和危机,具有可塑性和变化的特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告别了多年的中学生活迈入大学校门,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老师同学的陌生,学习方法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没有很快建立起来,中学时期个人优势没能在新的群体中发挥出来,常常出现许多不适应,表现出新鲜感与恋旧感的矛盾,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轻松感与被动感的矛盾,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的矛盾,渴望交往与防范心理的矛盾,不良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同社会经验不足的矛盾,期望值过高与目标落差的矛盾,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对待异性
关系、道德规范的矛盾,都构成了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问题。 其次,早期家庭经验也会对个体人格造成很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气氛、家庭人员之间的相处模式、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与行为等等。家庭环境奠定个体人格的雏形,不良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童年时经历的种种不愉快与创伤,为其后来的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在中国,大多数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抱无所谓的态度)教养孩子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没有意识到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健康人格塑造的摇篮,因而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人格塑造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童年的经验在个体自我意识没有发育完善的状态中往往形成个体的无意识,所以在童年时,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暴露出来。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逐渐发展与知识经验的增长,沉睡的早期经验被个体以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加以诠释,从而形成种种不合理的信念(即个体对事物的歪曲的认知),产生心理障碍。就笔者本人接触的实例来看,也确实如此。该生父母为支边知青,属于晚婚晚育,与子女年龄相差甚远,且平时也不注重与其沟通与交流,日积月累,与孩子之间形成了较深隔阂,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学习好就行,造成孩子的很多问题长时间郁积在自己心里,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此外,该生在其小学时期,班主任曾说过她很笨,不会考上大学的,由于该生从小自尊心较强,觉得这样的话是对其的侮辱,越加激发其好强性格,从此“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忽略了与家人的交流和与外界的接触。
再次,剖析该同学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自卑性格是引发其自杀的主要原因。她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并且唯恐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乃至自暴自弃。事实上,一般的大学生个体或多或少在自身某个方面都体验过自卑这种消极情绪,不过只要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手段就能减轻或消除自卑心理。但如果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就很容易失去平衡,处在这种心境下的大学生个体,在外界刺激的诱导下则容易导致自杀。
大学生自杀现象有其深层次的复杂的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原因,因此,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的自杀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笔者以为除学校教育本身需要改革之外,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而各级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对心理进行干预,则成为各校当务之急。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干预
我们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目的在于寻找预防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措施,及时有效的进行干预。防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最好的办法不是注意心理问题本身,而是应当广泛地注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及预防措施和突发时的危机干预及事后的持续关注方法:
(一) 预防措施
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关注心理问题高危人群
正如我校在大一新生中开展的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UPI)项目,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筛选出大学生自杀高危人群,并予以重点关注。从我们以上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每一种原因都与心理应激有关。据诸多学者调查发现心理应激障碍是大学生自杀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所谓心理应激(mentalstress)是指人在外来刺激下心理适应的强弱能力。应激源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如: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考试竞争激烈,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困难,违规违纪受到处分,失恋等应激源都会使应激障碍者产生强烈的内心痛苦和情绪反应,产生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应激障碍者,其自杀往往来得突然,必须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危机干预。
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这是基于以下两种现状:一是目前还有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二是目前大部分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大学生不愿意被别人知道去找过心理咨询员或心理医生,因为在社会上,人们还是认为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差不多的概念,对于这部分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缓解其前去心理咨询的焦虑不安的心情,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避免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自杀。
(2)创建大学生心理协会。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协会的作用,配合心理咨询中心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利用学校内的广播、计算机网络、校报、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增强自信,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校园文化也就成了影
响他们生活、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她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一所大学来说,就必须通过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功能,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校园文化的心理渗透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价值导向功能。因为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主导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明确其价值取向———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反对。如果不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那么不少大学生的心理就容易出现失衡,心理障碍也会增多,自杀率上升的趋势就难以避免。第二,娱乐功能。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学校,所以娱乐功能就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建立军乐团、合唱团、围棋协会、心理协会等社团,为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娱乐的条件,打破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单调枯燥的大学生活格局,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 突发时的危机干预
通过本文的案例可以知道,这名学生最后自杀未遂,主要得益于我们的快速反应系统,一批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中坚力量,展开迅速而广泛的寻找,对其不断发短消息进行劝慰,安抚,使其最终产生了不想放弃生命的念头.此外,我们的学生中的中坚力量有较高的觉悟,能够做到严守秘密,不至于在事后对自杀学生造成过大外界压力.
(三) 事后的持续关注方法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也是我们众多角色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对于事后如何帮助学生"疗伤"也是尤为重要的,结合案例笔者将谈几点具体的工作方法:
1.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在与其接触时,不能把他(她)当成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往往
别人对当事人的影响非常大,若将其看成正常人,其自身压力会减小,有助于当事人的放松,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 2.通过不断的接触,交流,如一起就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在无意间发现其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确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
20世纪90 年代初至今,随着高校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中外合作办学在高等教育领域发展十分迅速,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出 “办学机构不断增多, 办学层次逐渐提高, 合作形式日益多样, 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 1300 个左右[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于2005年开始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合作举办中英办学项目。目前主要面向四川省控一专线上招生。在5年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西方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教育理念、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的管理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正是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特点,结合笔者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调研和思考,就如何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管理工作,培养既懂专业知识,熟悉国际商务文化等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又具有国际视野,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1.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特点
中英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均是四川省控一专线上招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目前三个年级共有学生407人, 在对407人就家庭经济收入、政治信仰、就业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中英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呈现以下特点:
1.1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显示,学生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占98.47%,年收入5万以下的仅占0.5%。由于中英合作办学项目收费较高,每年学费、住宿费、注册费、书费高达2.2万元左右,致使填报这个项目并最终被录取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家庭。一些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有一种“快乐教育”、“阳光教育”的理念,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普遍要求不高,项目学生 95%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优越的家庭环境使得多数家长从小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非常注重学生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性格一般比较开朗、见识广、社交能力强, 有文体爱好和特长的学生相对较多。许多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 能够主动与学校沟通, 并能针对学生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在学生中间滋生,追求高档生活消费,互相攀比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独立意识强, 但自理能力很差。过分依赖家长,性格懦弱,逃避责任;少部分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欲强而组织纪律性较差。
1.2 学生政治信仰
学生政治取向调查显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入校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占48.4%,参加党校学习的学生占12.5%,预备党员4.2%,正式党员0.8%。无其他政治信仰或,调查结果显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入党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年轻、阅历少,政治意识模糊,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且自我主义意识较强,个性张扬,不愿受约束。
1.3 学生就业情况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学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的占35.2%,在国内继续深造的占38.6%,自己找工作的占4.3%,独自创业的占 21.9%。出国接受教育和回家创业对于学生学习成绩要求不高,因此导致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对家庭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也是缺课率、迟到率居高不下的的原因所在。
2. 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学生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工作面临的机遇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无论是所处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运作过程都拥有着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为学生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也成为做好学生工作的最大机遇。
2.1.1 政策支持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003年,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 (2004年),从政策层面规范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为长期有效地开展好学生工作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指明发展方向。同时这体现了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关心和重视, 从长远来看,保障了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1.2 学生家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继续深造和就业提供很一定的保障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大部分家庭环境优越,贫困学生几乎为零,因此大部分学生不用为学费和生活费用担心,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有一半以上的家庭能够承担得起学生出国留学的费用,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出国留学,接受国外教育,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有条件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自主创业的资金,这样大大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2.1.3 英国教育管理模式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经验。优越的办学环境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合作办学教育模式往往采用小班制教学,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上课考勤和学籍管理非常严格,例如:迟到五分钟即不允许进教室、连续三次无故旷课不允许考试、考试不合格的必须留级重修,先进的教育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另外,合作办学对提高学生管理干部能力、完善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有重大影响。
2.2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教育资源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原有高等教育体制与西方教育体制存在巨大反差。为此,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工作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新挑战。
2.2.1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完全适应全西方教学模式存在困难
我校中英合作办学招生在四川省控线一专以上招生,因对高考英语成绩没有要求,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在及格线附近。中英合作办学项目的新生进校面临三大困难,一是英语听力关,因为是全外教教学,学生上课时必须努力适应外籍老师的语速和语音,而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少接受听力的专业训练,因此学生适应外教授课需要经历艰难的过程。二是过口语关,上课小组讨论、下课和外籍老师沟通都需要流畅的口语,学生从不敢开口说到流利地用英文跟他人沟通也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三是英文写作关,学生几乎所有的作业和考试都会涉及到英文写作,对于写作的要求已经不是高考作文那么简单了,要求很高的逻辑性和内容的充实性,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完成好平时的作业也要经历有一段适应的过程。这三关给多数学生提出严峻挑战。学习过程中的任何挫折都可能导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稳定, 这就为学生管理带来诸多不和谐因素。有些同学基础普遍较差, 缺乏学习兴趣,个别英语水平不过关、 听不懂的学生旷课现象较多。
2.2.2合作办学学生因国内外教育理念的差异对学习内容的认可度不高
国内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涉及到学习方法更多的重点在于如何学好习,以及如何有效率地学习。而西方理念更多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掘知识,如何解决问题,因此中外合作项目的大部分课程模块上课很多以分小组英语讨论的形式为主,平时的作业大都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搜集资料用英文写文章,文章的内容和英语的语法逻辑并重,考试也多以写文章和上台英文讲演为主,个别学生认为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知识,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出现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旷课,学习好的学生也旷课的奇怪现象。
2.2.3 合作办学小班教学给传统班级管理带来巨大冲击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入学后,日常管理都以自然班级为单位分班管理,每个班级设有班长等学生干部,一共五至六个班级,平均每个班级30人左右。而外教则将所有学生的班级打乱,根据学生成绩二十五人一组进行分组上课,导致班级观念弱化,一个班级的学生相互之间不熟悉,给班级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
2.2.4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存在困难
学生干部是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是老师做好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也是为祖国培养干部人才的后备力量。然而在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学生干部的培养存在很多困难。
一是学生干部培养和发展的时间很有限。我校中英商务管理专业是专科专业,总体培养时间只有三年。以学生在学生会中锻炼发展为例,按照最快的培养发展模式,大一新生进入学生会锻炼,从普通干事锻炼到某一部门的部长,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再从部长发展到主席团也需要一年的时间,第三年面临毕业只有退出学生会。实际学生到学生会接受培养锻炼的时间只有两年。干部职位最多到部长级别。学生干部发展成为正式党员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往往刚刚转正的党员同志就面临毕业。
二是学生干部本身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干部组织开展和参与各项学生活动,耗时间、耗精力,在大一的时候还要努力适应外语教学,英方教学课程安排很集中,开学第一个月和放假前一个月都很轻松,而把大量的课程紧凑地安排在中间几个月,因此,中英学生干部比其他普通专业学生课余时间少很多。很难工作和学习两头兼顾。
2.2.5 中外教学管理的差异性导致学生漠视中方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既接受西方教育同时也要接受中方教育。我校中英合作办学项目80%以上都是英方教育,20%的中方教育,由于英方上课考勤非常苛刻,而中方考勤宽松,英方的考试制度严格,而中方的考试监考力度不足,导致学生重视英方的学习,而忽视中方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形势政策》、《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更是漠视,而这些课程正是辅导员老师做好学生工作的理论阵地。
3.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学生工作设想
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学生工作面临的优势是明显的,同时学生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也是突出的,中外合作办学这种新兴的办学模式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工作根据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充分体现学生工作的科学性、 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因此对其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我有以下几点设想:
3.1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的目标
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2]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学生工作目标应该从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个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旨在用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培养的符合本国建设和发展的国际化人才,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有的毕业直接参加祖国建设,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留学国外继续学习,如何让留学学生出国学成归来为国家建设服务,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信仰,因此,学生工作第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信念、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的伟大抱负。为学生留学前打好思想基础。
第二个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吸收国外优秀教学内容,这使得合作教育项目在育人理念,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只有引导学生理性对待中外高等教育的差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主动适应不同国别,不同国籍以及不同文化专业背景教师的教育方式, 才能促进学业的长足进步。[3]因此发挥学生工作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适应合作办学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三各面,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在适应外语教育和西方教育方式的过程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出国留学后还要面临适应国外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学生工作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刚毅性格。
3.2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在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面对全球化得发展趋势,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意义尤为突出,也是摆在思政工作者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性格特点是个性鲜明,学生的发展凸显创造性和多样性的色彩,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必须针对个体发展的不同需要,开拓新的咨询和教育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特殊性和多样化的发展要求。
3.2.1坚持思政教育的主阵地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两个教育,保证两个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化,选派优秀教师上课,增强课程实用性和针对性。要加强中国学生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2 以党支部为核心,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作用
一是做好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给学生党员过组织生活,通过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强化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建立一支觉悟高、能力强、学习好、有威信的学生党员队伍。二是以党支部工作为核心,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通过建立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联络制度,形成学生工作党员管理网络,每个党员负责一个或者几个寝室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做好实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工作。
3.2.3 发挥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作用,多形式地开展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辅导员具有很强的政治素养和教育管理能力,辅导员长期与学生接触,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辅导员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一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定期跟每一位学生以个别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积极解答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疑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二是定期探访学生寝室,从关心学生生活入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三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讲座,主动搭建思政教育的平台。
3.2.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努力试行学校、 家庭联合培养模式, 引家长通晓国际教育规则,建立可行的学习评价体系,即通过每月电话制度(每名家长每个月给辅导员打一次电话)、成绩网络汇报制度 (成绩挂在系网页上向所有家长和同学公开 )和紧急沟通制度 (发生紧急事件第一时间向家长报告),及时汇报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将家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调动起来。通过多方努力, 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了家长的帮助,由难变易,学生有了监督、 压力和推动力, 必然形成合力。[4]
3.3 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3.3.1集中辅导制和帮扶制度相结合,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入学后,通过英语水平摸底考试和外教课堂反馈的信息确定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针对这些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同学采取每周一次基础辅导的办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适应全英文教学的听课能力。另一方面,将高年级学习优秀的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由高年级同学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帮助指导他们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通过集中辅导和帮扶制度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
3.3.2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学生明确专业教育目标
西方教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的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服务,因此必须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是学生明确中西教育模式的差异,调整学习观念,明确专业教育目标,增强学生专业归属感和学习热情。
3.3.3大胆学籍管理制度,消除小班教育对学生工作带来的影响
我校英方根据学生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班教学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学管理。学生入学先分班和后分组给管理工作造成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只有先分组后分班,把按照成绩分组情况作为分班和编制学号的依据,同班的学生同时也是一个小组的同学,一个班级的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共同开展活动,解决了同组不同班的矛盾,有利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3.3.4 缩短学生干部培养发展时间,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时间有限的特点,必须缩短学生干部的发展时间,合作办学项目可以单独成立学生会,破除常规的学生干部晋升制度,学习基础好、能力强、有威信、有责任感的大一新生也能够破格成为学生会的部长级学生干部,以传、 帮、 带、 压担子和培训等方式,加快学生干部的成长速度, 使学生干部思想上层次、 学习上质量、 工作上水平尽快成熟。培养更多的基础扎实、有后劲、综合能力强并且不断有新思路的创新性管理人才。
3.3.5 学生工作老师通过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学生工作本来就是一项涉及面广、对象复杂、内容琐碎的工作,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又有其特殊性, 但不能头痛医头,而要把它作为一门科学研究。通过归纳、总结,挖掘学生教育普遍性规律, 并不断加以完善, 将其提升到理论高度,并作为工作的指导方针。[5]
参考文献:
[1] 教育报.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N].中国教育报,2006- 02- 05 (4).
[2] 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80页.
[3] 刘迎辉.牛军伟.张昌强.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