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1: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教育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针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竞赛在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力。在竞赛中将教与学结合,将学与练结合。以竞赛推动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
1.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目前,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的效果也只能等到学生工作后才得以检验。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体系的构建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举办了首届高职高专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大赛,比赛内容有粉楷、钢楷、简笔画、朗读、说课等。赛后,某些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马上根据比赛的内容修改了教学计划。例如伊春职业学院,在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添了“三笔字”课、“简笔画”课、“普通话训练”课等等。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而实践教学的效果通过学生的技能竞赛也得到很好的检验。并且能过比赛,教师会发现学生在某些技能方面的弱点,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方面的针对性。真正实现了以赛促教,以教促练、以练赢赛的良性循环,达到了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双丰收。学生要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另一面也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职业竞赛体系实施后,教师们也都在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例如伊春职业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师会定期到小学去听课,与小学一线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与新的教学方法;对每年举办的伊春市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进行观摩,总结经验与体会,丰富与拓展自我知识层面。在授课过程中,将所学所感渗透给学生。
求学网为您提供“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解决您在写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中的难题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一)课程名称混乱
众所周知,早在1986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就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育学”,相应地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材教法”的名称也自然应更名为“语文教育学”,然而时至今日,这门课程的名称仍然五花八门、叫法混乱。调查表明,目前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名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①语文教材教法;
②语文教学论:
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④语文教育学。
(二)课程被边缘化
语文教育学这门重要的课程存在着被边缘化的趋势,表现为
1.必修课程课时被压缩。一些师范院校中文系将本科语文教育学这门必修课程的课时由原来的76课时压缩为54课时,使得原来要一个学年才能学完的课变为一个学期就要学完。这样,对于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在短短的54课时之内,既要讲解理论知识,又要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二者兼顾是比较困难的,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必选课被改为任选课。即将一些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必选课程诸如《语文名师名课研究》、《语文教材研究》等改为任选课程,即可选可不选,同时增加了相当多的五花八门的选修课程,包括像养生学之类的。由于那些课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造成了不少学生放弃专业选修课程。
3.实习方式被改变。一些院校为了减少自身的麻烦,将本该学校组织的集体实习改为学生个人找单位实习。这样事实上造成了一种“放羊”的方式,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三)教材选用杂乱
1.级别不一。有的院校使用国家级教材,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淼教授所撰写的《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3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等,有的院校则采用省级教材。这类教材往往由省属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教研室或省级语文教学法理事会组织编写。由于级别不一样,相应的学术质量也有区别。
2.内容不一。有的院校采用的是“语文教学法”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教学论”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教育学”系列的。
3.年代不一。有的采用的教材是2005年出版的,有的则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版的,年代相差将近二十年。
(四)教学设施落后
1.教学资料匮乏、内容陈旧。在很多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图书室中,有关语文教育课程方面的参考书籍少的可怜,零零散散,而且多半放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有些著作版本太老,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另外,一些必备的教学录像资料也没有。
2.教学设施落后。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由于其培养任务的特殊性,应当尽量做到小班上课,小班实习,进行微格教学。而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学校没有微格教室,甚至连一台教学摄像机也没有,教师只能采取上百人的大班上课,学生的教学实践也只能采用一只粉笔,一张嘴,学生讲,老师评。
二、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加紧正名,统一称谓
由于课程名称混乱,使得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课程理论建设受制约、课程教学内容差别大。这将不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对未来语文教师的培养。因此,应采取措施统一课程名称。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范名称。可以通知,要求各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论”统一改为“语文教育学”,并不准私自确立名称。
2.学术团体自行带头更名。如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可以带头改名为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分会,各省、各地的分会也统一更名,这样起到示范作用。
(二)强化领导、加大投入
当前,部分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对语文教育学课程课时进行压缩,把一些专业必选课程改为任选课程,对于教学设施的投入不足,说到底,是由于这些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认为这门课程无足轻重。其实不然,从大的方面讲,这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的定位,乃至生存。从小的方面来看,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就业,关系到他们的前途。为此,笔者建议
1.强化领导。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语文教育学课程不仅仅是几位教师的事情,它涉及到教学、实习等工作,关系着每个学生的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由有关领导专门分管。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和保护这门课程,定期召开教学会议,倾听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领导应当经常深入一线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实习,了解学生的需求。
2.加大投入。应当为语文教育学课程提供专门的经费保障,购置必要的教学资料、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包括微格教学实验室。应当为语文教育学教师的进修、培训、参加研讨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应当有意识地扶持语文教育学课程的理论建设,为其提供经费保障。应当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快整合,加强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16-04
作者简介:郭俊奇(1981―),甘肃秦安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陇南师专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一、“泛语文”现象的背后:语文教师专业自主的缺失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泛语文课”“伪语文课”“假语文课”等现象的流行。“放眼举国教坛,花样翻新的‘假语文’甚嚣尘上,打着改革的合法旗号,有泛滥成灾之势。”[1]李海林称之为“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2],钱梦龙称之为语文教学的“丢魂落魄”,并呼吁要“为语文教学招‘魂’”[3]。
“泛语文”指的是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不能将语文课程与非语文课程区分开来的语文教学[4];就是面对教材中的文本,教师不是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展开教学,而是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内容展开教学[5];就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2],语文课被上成了生活常识课、道德教育课、影视欣赏课、科学探究课、历史课、经济课,或者别的什么课,但就是不是语文课。
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流行,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语文教学是一项专业化的活动,虽然还没有达到像医生那样的高度专业化,但也是一种需经过系统的学习或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才能从事的专业活动。一项由专业人员从事的专业工作,最终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专业性,岂不怪哉?就像一位高级酿酒师酿出的酒没有酒味一样,只因他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是没有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专业思考、做出专业决策、实施专业行为的结果,是专业自主缺失的表现。
二、语文教师专业自主缺失的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导致“泛语文”现象流行的原因之一是语文教师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自主”,语文教师没有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从事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放弃,有被动的因素,也有主动的因素。
(一)新课程“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对语文教师专业自主的遮蔽
新课程改革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虽提出了“先立后破”“边实验,边推广”的原则,但教师面对这一全面的改革感到迷茫、不知所措,“越教越不会教了”是教师的一种普遍看法。频繁的培训,也未能使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有全面、准确的认识,甚至可以说,一些培训者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也不准确,不仅没有让新课程的理念得到有效推广,反而将一线教师引向了一些误区。面对新课程“自上而下”挟行政力量滚滚而来的改革大潮,许多教师被迫放弃了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盲目地、未加批判、反思地接受,机械地模仿、照搬被标榜为“新课程”的教学方法、评价策略等,也由此出现了很多的误区,如“假对话”“无效讨论”“无中心拓展”等。这样一种“自上而下”、全面改革的模式,用“新”来否定教师业已形成的教育观、教学经验等,忽视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割裂了传统与现代、过去与现在之间天然的联系。在“新理念”还未真正融入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思维的时候,在这股强大的改革力量面前,教师只能妥协,被迫以自己“一知半解”的新课程理论为指导,去实践新课程的教学,丧失了作为专业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策略等方面的决策自由,造成了对教师专业自主性的遮蔽。
(二)专家、领导等强势话语对语文教师专业自主的压制
课程改革离不开专家的学术引领,但专家也有自己的研究领域,隔行如隔山,一旦离开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就像让语文教师去指导数学教师的教学一样,就变得“非专业”了。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一些非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从未有过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历,不了解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专家、领导却以专家、评委、检查组成员的身份进入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检查、指导语文教学工作,从一些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如课堂教学中有没有小组合作、有没有对话探究、有没有使用多媒体、课堂气氛是否热烈、学生发言是否积极等来评价语文教师的教学,而很少从“语文”的角度去评价,如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学科特性、语文思维、语文学习方法等。这些专家、领导的评价借助专家、领导的“权威”身份而变成了“真理”,成了“好课”的标准,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标签”。何况这些专家、领导等还掌握着教师的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等权力,在这种强势话语权和自身切身利益面前,语文教师被迫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思考和专业选择,按照专家的“好课”标准去实施教学,于是就出现了“为合作而合作”“为探究而探究”“为拓展而拓展”等不良倾向,“有的地区和学校甚至规定一堂课教师只能讲多少分钟,必须留给学生多少分钟来进行对话交流、合作探究和自我展示。一旦教师的教学行为不符合相关要求,该教师的课就会被认定为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新的教育理念,是对学生生命的漠视,或者没有认真贯彻执行新的教学模式,依然执迷于应试教育。”[6]教师的专业自主因此被压制。
(三)学生主体对教师主体的巨大挑战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理念是针对过去“教师中心”、教师“满堂灌”等现象而提出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在根深蒂固的二元论思维方式下,“以学生为主体”,便意味着“教师的非主体”,二者只能选其一。原本旨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的“学生主体”却对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构成了极大挑战。在“以学生为主体”这面大旗下,许多语文教师变得小心翼翼,畏手畏脚,生怕侵犯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有教师在执教《孔雀东南飞》一课时,让学生围绕“焦母为什么要折磨刘兰芝,赶走刘兰芝”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后学生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刘兰芝太完美了,以致焦母疑心兰芝会给焦家带来祸害”“焦母自私、胆怯,就想打发她走”“焦母心肠太善良,焦家的环境并不富裕。兰芝这么好,嫁到焦家,却要‘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焦母实在舍不得,觉得很对不起她,就想把兰芝嫁到一个更好的人家。这时便想到太守,估计太守家可能跟焦家是世交。于是她狠下心来背着儿子跟太守合计好了以后,演了一出苦肉计”。老师面对这五花八门的回答,评价道:“大家能够大胆地联想想象,确实难能可贵。……我们思考了,我们就有收获。希望大家勤学苦思。”“当然,我相信,这位老师并不同意学生的所有看法。但他要么是‘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自己对文本并没有一个独立的理解;要么是‘不敢’或‘不愿’,他担心一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指出学生的错误,就破坏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违背了创造性阅读的原则。”[7]由此可看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确给教师的专业自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节,致使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程度不高
语文教师在高师院校的培养过程中,接受了系统的语文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等,这些知识构成了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基础。没有了这些知识,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无从谈起;但拥有了这些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较强的专业自主性,在知识与能力之间,还需实践这一中间环节。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的概念。他认为,PCK是包含在学科知识中的一种属于教学的知识,是最适于“可教性”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到了90年代,科克伦(Cochron)等人认为,舒尔曼的PCK概念是一种静态的知识观,忽视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主动建构和反思,其在教学实践中随着教师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实践生成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据此,科克伦提出了动态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简称PCKg)。[8]
以PCKg为视点来审视我国教师的培养模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发现,无论是职前的师范教育,还是职后的教学实践和培训,都不能很好地促进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使得教师很难从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致使教师的专业自主程度不高。就语文教师而言,在职前培养中,重学科理论,轻教育实践,中文类课程比重过大,而教育类,特别是实践类课程偏少。以某师范大学为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上讫先秦,下至晚清,一般为四卷本,至少需学习4个学期,200多个学时。除此之外,还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课程,每门课程动辄100多个学时。而在师范类中文专业课程中,只有代表“师范性”的《语文教学法》,也往往只有50多个学时,且地位较低,不受重视。受此影响,师范类中文专业的学生往往以“文人”“诗人”自居,对“语文教师”的身份却缺乏认同。在职后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也普遍缺乏自我发展意识,或者说,他们更在意自己的文学素养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发展,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够重视。
三、用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守护语文教育家园
(一)树立语文教师的专业意识,积极发挥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语文教师是系统接受了专业培训的从事专门的语文教育的专业人员。《教师资格证》的获得,即是对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认可和肯定。因此,语文教师要有相应的专业自信,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相信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研读,对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和规律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等,在选取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所做出的选择和决策是专业的、理性的、科学的、有效的,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这也是语文教师专业自主性的主要表现。许多语文教师把《教参》或网络上的教案等奉为“宝典”,生搬硬套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结果东施效颦,画虎类犬,把语文课上成了“泛语文”课。究其原因,是教师把需要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方法、专业思考、专业行为的专业工作变成了“教参搬家”,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性。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首要的是强化语文教师的专业意识,积极发挥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二)强化语文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
教师身份认同,即是通过对“我是谁”“我教什么学科”“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我这么做的意义何在”等一系列问题的不断追问、反思和澄清,使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专业身份、专业能力、专业价值等不断得以强化和发展,促使语文教师能够以更高的热情、更强的动力、更专业的精神去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体验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乐趣,实现作为教师的专业价值。“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对这一身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就可以守住语文教育的家园,而不至于把语文课上成别的什么课。
(三)明确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
“泛语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理解为“泛目标化”。我们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也就明确了语文教师的专业使命和专业活动内容。散文讲求“形散神不散”,而“泛语文”是“神散,形自然散”,变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就要明确语文的“神”是什么,即王尚文教授所说的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即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教师的一切专业活动,都要围绕此目标展开,用专业目标引领专业活动,确保语文课的语文味。
(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g)的形成和提高的过程,即教师将自己的语文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实践、反思、修正,再实践、再反思、再修正的动态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自主性的过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越是丰富,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就越强,越有专业自信,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情境时,才可以做出合理、科学的专业选择和安排。高师院校也需改革教师培养模式,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中,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营造浓厚的教师教育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彰显“师范性”,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准教师”。
(五)用批判、反思的精神面对各种新理论、新概念、新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了大量的西方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开阔了我们教育研究的视野,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但引进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甚是惊人,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这些理论、概念、模式等被冠以“国外的”“先进的”“最新的”的光环用以指导我国的教育实践,但关键的问题是,语文教师在面对各种新理论、新概念、新模式时,切不可放弃自己的专业思考而盲目地全盘接受,沦为各种新理论、新概念、新模式的“俘虏”。语文教师在忙于实践各种的“新”时,已然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他者”,“泛语文”现象的流行也就不足为奇了。任何理论均是针对特定的问题、特定的背景而形成的,这也就决定了任何理论均有其适用的背景、范围、条件、具体问题等。因此,语文教师在面对新理论时,要结合教学实际,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学习、借鉴、创造性地运用新理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J].语文建设,2013,(4).
[2]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上)――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J].语文学习,2005,(4).
[3]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J].中学语文教学,2004,(2).
[4]李斌辉.试论《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2005,(24).
[5]郑逸农.语文课不可以这样玩――对《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的质疑[J].语文学习,2012,(6).
[6]齐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三个教学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3,(3).
二、重新建构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6号)中明确提出了“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要求“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因此课题组协同语文教育专业团队,遵循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坚持“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统一,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统一,教法研究与学法研究统一,理论掌握与实践提升统一,专业研究与职业情感、理想、态度培养统一,教学基本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统一”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兼顾融合性、实践性、案例性、专题性和灵活性,针对培养效能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进行了重构。新的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充实了实践内容,并更加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1.将学科内容与专业知识挂钩,使学科渗透于专业。一方面,语文教育专业新课程体系中新增了1门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二)》进一步明确为《小学语文项目教学》,并且将语文学科的必修课程内容与教师教育知识相挂钩,如《文学理论》课程分两个学期开设,《文学理论(一)》为基础理论的学习,《文学理论(二)———文本解读方法》则侧重读写实践和教材分析的学习。另一方面,减少原有的语文学科限选课数量,由原来24门缩减为6门经典人文课程,又将其他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相融合,开设了如《教师教学文体与写作》、《美文朗诵与小学朗读教学》等5门较为实用的教师教育选修课。这样,学科课程不再等同于师范类本科院校中的同类课程,而是更关注岗位工作内容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辅相成,凸显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
2.有效安排课内外实践,使技能训练融入课外活动。新课程体系中不仅新增《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这门技能课,调整增加了部分课程的课内实践比例,还特意针对毕业生欠缺的主要专业能力,强化了《小学语文课例评析》、《教师教学文体与写作》和《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方法》三门课程的实践内容,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课评课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但实践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训练,光靠课堂上的学习远远不够,因此在新课程体系中按照课程模块提出了具体的课外实践项目,并明确内容、时间安排和考核要求等,“以赛促展、以展促学”,鼓励学生通过比赛、展演等方式利用课外时间练习三笔字、简笔画、朗读、演讲和试讲等,强化教师基本功技能。同时,把学生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大赛、读书报告演示大赛等的成绩纳入学分制管理,学生参加相关的各级大赛,可以按级别和比赛成绩折合成相应的等级或学分,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们技能训练的热情。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使素养提升贯通培养过程。语文教育专业新课程体系更注重职业道德情感教育,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穿插讲座,请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或者有成就的一线教师,现身说法,谈教师职业的甘苦、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我的老师”征文比赛,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老师,写在成长的道路上影响自己的老师。另外,对通识类课程进行重新确定,开设涉及中国文化、礼仪文化、教师礼仪、成功励志、美育教育等人文类、艺术类等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来自于《语文学刊》杂志。语文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语文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普遍存在无效教学的现象,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究其主要原因,我们发现,中职语文在同一年级,不管什么专业,都采用统一的语文教材,教师就算变换教学方法,也都是采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显然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学方针是相冲突的。事实上,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为学生的专业需求服务,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本,做好专业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工作。
一、中职语文教育的专业特点
1.专业色彩较强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人们可以利用它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抒感,同时语文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语言的交流来接受、处理信息。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从语文学习中获取的阅读能力和判断能力来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便于专业技能的获取和掌握。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交流的工具,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色彩,具有一定的就业前终端学习的性质。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全面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工作的语言应用技能,让语文学习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2.具有较高的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初中毕业生,教学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技术人才所必需的语言应用能力。由于中职生的学习能力较差,通常是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了中职教育,旨在通过职业技能的培养来顺利就业。鉴于此,中职语文教育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应低于普通高中,而在专业的语言应用能力上则高于普通高中。中职生通过中职语文的学习,在专业技术的工作中应做到清晰、流畅地表达观念,独立清晰地思考专业问题以及灵活掌握检索、阅读,甚至撰写专业技术文章的能力,为今后的顺利就业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打下基础。
3.教学时间较短
随着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许多中职学校的学制也发生了变化,部分专业执行三年制,但是在三年的中职教育中,根本无法保证学生两个学年以上的语文课教学。目前,在中职学校中,对于语文课的设置,通常只有一学年。再加上中职学校实践课程的增多,极大地缩减了普通课和理论课的教学时间。
二、中职语文教育实施专业教学的策略
1.以实用为原则,贴近专业开展教学
语文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我们应从职业教育的角度,以实用为原则,结合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以及学生情感的需求,实现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教学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目的。例如在旅游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课本中选出与旅游专业相关的篇目进行重点教学,同时增加一些与旅游专业相关的篇目,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外,教师还应让学生认清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学习文化课是为了专业课的更好学习,这样学生就能有效地将专业学习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找到两者的切入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讲,在毕业后大都从事导游或者酒店管理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比如,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紧紧扣住旅游专业口头表达训练要求,结合旅游专业课本“中国民族婚俗”这节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中国少数民族婚俗的材料,轮流到讲台上演讲,时间5~8分钟,分组进行。同学们的兴趣特别高,都积极参与,讲述了关于壮族、侗族、摩梭族等少数民族的青年恋爱、婚宴的习俗,生动有趣,语言流畅,谈吐大方,表达准确,活脱脱一位小导游在向游客娓娓而谈。
2.贴近生活,实现教学的专业化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只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而未实现生活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致使学生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结合,还要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只是一个范本,一个例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唯本”观念,适度地引入计算机、社交礼仪、营销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学习语文的能力。例如《拿来主义》一文,旨在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一些关于“鸦片”“姨太太”等词汇的历史说明,通过故事说明鸦片对人体的毒害以及鸦片曾经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同时从医学的角度向学生说明,鸦片中含有一种叫吗啡的成分,这种成分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事物,趋利避害,正确对待。而“姨太太”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生活腐化的象征,必须彻底地铲除。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内涵。
3.与专业相结合,全面拓展学生能力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始终坚持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还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的渗透不能仅仅从执教者的角度出发,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现有的语言水平进行有效结合。以装潢专业的学生为例,该专业的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且对绘画较有兴趣。因此,在《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展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共游华山洞的情景,然后再配上文字,来描述画中人游玩时的心情和感悟。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生动的绘画形式展现出来,那么作者游山时的心情和感悟,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
4.丰富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语文课本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善于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时,作者没有着力描写西山的虫鸣、潭柘寺的钟声,而是独具匠心地选择了白描这一写实的艺术手法,从生活中的细微处着手,向我们展示了“秋槐落蕊、秋院秋色”的景色,将我们带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故都秋天的那份凄凉的美好。通过祖国壮丽河山美景的熏陶,学生会对美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总之,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深入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探索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等,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高职高专语教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趋势
本世纪初,为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学历层次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出台了师范院校布局调整计划,逐步取消中师,实现教师教育由三级师范(本科、专科、中专)向两级师范(本科和专科)过渡,这意味着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大部分责任落到了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上。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最初都把自己的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小学语文教师及偏远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师。但十多年之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专科层次的语教专业的毕业生早已适应不了中学对语文教师学历的要求,即便是偏远地区也不例外。据笔者统计,在近两年的省教师招聘考试中,无论是特岗教师还是国编教师的招聘考试,报考中学语文教师的学历条件都已经提高到本科及其以上,甚至稍微好点地方的小学语文教师招聘条件也已提高到本科及其以上的学历了。很显然,专科层次的语教专业如果还把自己的目标定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及偏远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师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应该直接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乡镇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目标的改变,促使专业课程的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教学内容的日益丰富与教学时数的日益减少的矛盾
古代文学课程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众多,而高职高专教学重技能训练的教学实际使得古代文学课大大缩减,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是高职高专语教专业古代文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僵化使得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不浓
古代文学这门课历史悠久,前辈们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已经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上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供后人借鉴。从这一点来说,古代文学课原本应该比一些新兴课程发展得好;但恰恰相反,古代文学课现在已经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古代文学教师因袭前辈们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很少根据新的形势进行调整和创新。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僵化。这势必导致学生审美疲劳,再加上学生语文水平较差,阅读古文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因此对这门课越来越没有兴趣。
(四)师资结构不合理,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高职高专的教师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师的原有教师(因为原来的中师大部分都升格为高职高专),另一类是随着社会发展对高学历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前一类教师有比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但理论水平相对薄弱。而后一类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的专业背景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专业理论水平较强,但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技能训练,只知道一股脑儿地把自己的知识满堂灌给学生,而缺乏教学实训的指导。这直接影响了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效率。
二、高职高专语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高职高专语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要顺应新的形势变化,切实有效地为专业培养目标和提高就业技能服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整合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涵盖面广,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在具体的教学中很难面面俱到。这就要求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而且从目前社会发展对学历层次的需求来看,它的培养目标还在渐变为乡镇小学语文教师,他们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学知识是必要的,但理论水平和专业性不必要求太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在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教学安排上,应该以作品选为主,以文学史为辅。在讲文学史时,要遵循理论必需的原则,但也不能泛泛而谈。不仅应该讲清楚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作家作品,而且应该讲清这一时期文学呈现了什么特点,并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挖掘出呈现出这种特点的原因。甚至在讲到每一时期的一代文学时还应该穿插这种文体的演变及鉴赏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对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和一些基本文体的简单鉴赏技巧。在作品的选择上,一要突出经典性,优秀的古文作品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情感上都对学生有感染和熏陶的作用;二要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作品有所侧重,因为我们所培养的毕业生将来有大部分要到小学去任教语文,为了让他们能够尽快胜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文教学工作,对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文篇目,从内容到教法都要给学生以示范,而且要加上古诗声调和节奏的讲解,要在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小学语文的示范课。
2.注意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
在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一些在大学古代文学教学中要精讲的重点篇目,像李白的《蜀道难》、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等。如果中学语文教学得法,那么学生进入高校后,对这些经典的篇目应该还是掌握得比较好的。因此,我们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要重新遴选精讲篇目,对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学作品一般不要再去重复讲授,对于实在非常重要不能略过的古代文学作品也要和中学分析的角度不一样。这样即可以合理利用古代文学的教学时间,又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古代文学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生在学习时较难产生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古代文学与我们生活的距离,实现古为今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生活中流行的成语俗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使用古汉语进行交流和写作,但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不少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在今天仍被大量使用,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流行的成语、俗语。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利用这些成语和俗语作为桥梁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如我们现在形容女人的嘴巴长得漂亮会说樊素口,形容女人的腰长得细会说是小蛮腰,为什么这样形容呢?因为这两个俗语来源于白居易的两句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和小蛮是白居易洛阳别墅的两位美人,一个是歌妓樊素,一个是舞妓小蛮,白公深爱之。如果我们以这个为切入点来讲白居易晚年独善其身的生活,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来了。
(三)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应与教师技能的培养相结合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是以源源不断地为小学输送优秀的、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为办学目标的,因此,它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而高职高专教育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教学时数缩短,而所学的课程却越来越多。专科学制本身只有三年,而且由于市场化的运作,高校的招生指标多少和专业是否继续保留都是以就业率来决定的,高职高专的教育更是如此。为了争取更多的招生指标,保留现有的专业,高职高专院校只有想法设法提高就业率,而提高就业率的办法之一就是把毕业生提前推向就业市场,所以,几乎所有高校的最后一学期是不安排课的。即使有,也基本是教师招聘考试的辅导课。这样,专科的学制实际上缩成了两年半。但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特别是语文教育专业更是如此。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顺应社会这种需求,高职高专的语教专业必须要调整或增设课程,这就使得它的课程会越来越多。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这是所有的高职高专教育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认为,在语教专业的专业理论课中渗透教师技能的训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途径。古代文学是高职高专语教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主干课,我们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地满堂灌,而应当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教师技能的训练。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和古代文学的教学实际,可以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渗透古诗文诵读技能、口语表达技能。
在人们的印象中,综合性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出从事科学研究的技术型人才。而师范类院校则是培养教师的摇篮。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如今的综合性大学中,也相继开设了语文教育专业来满足社会需求,在综合性大学中,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按照类似专业来进行设置的。这样的设置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将语文教育事业加以发展,就要从明确教学任务开始做起。
一、将语文教育任务加以明确,规划相关培养要求
在综合性大学中,“语文教育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不同的。语文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则为社会培养出从事文秘,编辑等高级人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综合性高校中的“语文教育”专业有着向“综合性”目标看齐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对语文教育专业本身是非常不利的。失去了语文教育专业原有的自身特征。因此,要想在根本上延续综合大学中语文教育专业原有的特征,就要对高校教师的素质加以培养,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规划。从当今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科设置上来分析,设置了和汉语言文学相同的语言学科,文学学科两大学科。但高校相关领导对“语文教育”的内涵并没有进行深入性的研究。语文教育专业并不是单纯的“语文+文学+教育”。从一定角度来讲,“语文”是一个以中国汉语为中心,包含了文字,文学,文章等因素的学科体系,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应该把“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专业语文教师的方向。在教育现代化的环境下,该专业要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语文教学人才。
二、调整原有教学结构,完善教学组织体系
在语文教育专业的相关教学中,应该将该专业的教育性和学术性加以突出,高教教师在对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对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制定,让学生拥有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能力。通过“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是教导学生如何教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生将语文学好。仅仅一字之差,便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教导学生学好语文,指的是学生经过对语文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语言组织与综合运用能力。教导学生教好语文则说的是,通过对语文的基础知识学习,为社会培养出拥有教育能力的教学人才。总之,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语文教育人才,就要对语文教育专业中的课程结构进行系统性的优化。
三、寻找有效途径,改进教学体系
在现如今的综合大学语文教育专业中,除了教学结构需要完善之外,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为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各高校必须对该专业现有的教学方式加以转变,将实际教学中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加以重视并予以完善,在高校中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教学流程。在我国高等院校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大学教师只要有学术水准就可以,没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钻研。从一定角度来分析,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同样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要将原本生涩难懂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所以说,身为大学教师,不光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传授知识。这一点对于从事教育教学的高校教师来讲尤为重要。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教学实践对于语文教育专业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和其他类似的专业相比,因为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是教育行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加以验证。从现如今的情况来看,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重视,但是对实习阶段的教师却没有相应的指导。这就导致了学生理论与实际不能相结合的现象出现。在综合性大学中,现行的教学实践部分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通过播放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录像的方式,来让学生对教学技巧加以揣摩
在这种方式中,学生虽然也参与到了实际语文教学,但是由于学生们对教学理论认识不清等问题,对实际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解。
(二)亲身参与教学实习
学生在学校学习了教学理论知识以后,高校教师直接让学生走进课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语文教育理论知识有着更为深层次的了解,让学生拥有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来讲,不仅要有非常扎实的语文技术知识,;良好的道德修养作为基础,同时还要具备非常专业的语文结构作为框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中的语文教育专业的教育方针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要想在根本上做到这一点,就要将原有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语文教师,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2011(07).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高等教育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此一规划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转型指明了方向。近三十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各级各类大学都非常重视学术研究,各类高校排名榜也突出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这一评价标准。此种做法本来是无可挑剔的,但由于管理上的一刀切,致使一些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被忽视。这一现象,在本科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类专业上尤为突出。而作为传统专业的语文教育,以及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古代文学,这一问题最为明显。本文即以本科院校语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为参照,探讨其课程教学与改革,以期对高等教育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精神的落实途径,进行有益的探索。
教学内容向作品选读倾斜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两大板块:文学史和作品选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该课程教学,一般是在文学史讲述的基础上,引入作品赏析,以印证文学史的某些结论,加深理解。故而两大板块的比重一般为6:4,这一比例在现有本科院校的语教专业上基本保持下来。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语文教育专业更强调技能和实践,其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教时比重应该倒过来,按照4:6或者3:7分配。
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以培养作品的综合赏析能力为核心,将文学作品赏析与文史知识拓展、古为今用转换结合起来,实现作品的多角度、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解读。就教学过程而言,文学作品选读教学比较迫切的问题是,要处理好新选篇目和已学篇目的关系。目前语教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大多使用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两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卷)。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由作品、注释、提示三个环节组成,在知识处理上非常适合语教专业。但这个教材有个问题,即元代以前部分,约85%的篇目已在中学教材上出现过。对于熟悉的篇目,除复习外,应该增加新信息,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重新感知、体验作品。这些新信息应涉及多方面,如:字词解释、版本差异、意象分析、题材渊源、作者评价、观点争鸣,有些信息甚至可能要颠覆以前的认识,有些可能要允许多种观点并存。这就要求教师适当了解中小学语文教材。对于陌生作品,尽可能多选,且作为教学之重点展开。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选新篇较少,可以适量增加一些该教材之外的篇目。作品选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中学已学作品教学与未学作品教学的关系。否则,语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就变成了中学语文的复习。
教学内容偏向作品选读的同时,对文学史的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文学史的教学,应减少过于学术化的个案、专题探讨,突出宏观性、整体感、线索功能,实现帮助学生构架该学科知识体系的目的。这一知识体系,不仅是文学史发展演变线索,更应该有演变规律以及重要作家与此一规律的关联。一般来说,一流作家、主要文体、突出的文学现象、重要的作家流派,都应该介绍到。文学史的教学,同样要处理好复习旧知识和增加信息的关系。最理想的方法是,将已有知识的复习置于新信息、新知识的接受中。大学教育,要适当注意知识和学术视野的拓展。这种拓展既需要教学过程中提纲挈领的贯穿和介绍,也可以通过学术报告会、选修课等途径来完成。
教学重点突出语文教育能力的培养
由于招教考试制度的改革,语文教育专业的就业越来越严峻。为了拓宽就业口径,有些高校则提倡语教专业的“大语文”教学。此一做法,以内蒙古河套大学“大语文,多证书”培养机制最具特色。即,将语文教育专业与文秘、新闻、对外汉语等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就业目标等进行交融渗透,引导学生在获得本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可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1]。此种做法,表面看来最有成效显著:三年完成4个学科的教学,考取多个证书。但是,以考取证书为目的的教学,似乎过于短视。笔者认为,语教专业的教学与大学教育目的一致,实为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多几个证书。因此,语教专业应该坚守自己的阵地,应以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核心。
语教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作品赏析能力是重中之重。赏析能力培养过程中,要突出两个特点。第一,要有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就是教学要体现一个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过程。古诗文教学,必然要经过字词的诠释、内容的描述、意境的拓展性想象、思想与价值的概括提炼、知识与价值的延伸等几个层次。但每个层次的赏析因文而异。切忌如同鉴赏辞典一样面面俱到,更忌讳层次之间没有联系,不知所云。第二,要有情境。所谓情境,一是诗文本身所展现的情境,这要依赖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感受能力完成;二是教学展示的诗文情境,这要靠教师的语言描述、教具展示调动学生思维、情感的参与完成。第二种情境创设的能力,需要学生反复感受、训练,才能有所提高。
总体而言,语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包括两种能力。第一,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学科知识和能力。第二,引导学生将已掌握之知识、能力转化为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前一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师相对比较容易做到。后一种能力,由于没有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且又没有与此相关的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多数教师没有培养意识。这就要求语教专业的教师主动接触小学语文的现场教学,从中汲取营养,用于指导自己的专业教学。
教学过程凸显综合性能力训练
古代文学是语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必须服从于整个专业的总体规划。同时,也应该与相邻的课程之间共同协作,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来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以下几门课程有所交叉。
第一,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法课程。许多院校的语教专业,安排的都是中学语文教材与教法。这种定位与语教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有所偏差,应该选择面向小学语文的教学与教法课程的教材。古代文学与教材教法课程结合,一则可以熟悉当下小学语文教材;二则可以进行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法的分类,以古代文学为个案,掌握课程教材、教学的一些特点;三则可以适时适地选择一些诗词篇目,运用教材教法课程的原理,在限制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进行训练。
第二,书法课程。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过硬的钢笔字和粉笔字书写能力。古代文学与书法课程的结合,就是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字书写训练,品味作品内容,将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完美结合,在两种艺术的结合中实现审美再体验。“两字”训练还可以与古典诗词的背诵结合,进行训练、检查,分别计入平时成绩,纳入各自课程的考核之中。为了避免学生以急救式完成,可以按期分次收交,比如一周交一次,每周进行部分批改、评析。
第三,现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的语音训练,可以纠正方言语音;诵读训练,更有利于古代诗文朗诵。可以针对训练内容,选择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训练文字读音,最好选择先秦作品,因为先秦文学作品的单音节词、较现在更为陌生的语法,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咬字、吐字。而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最好选择唐诗宋词,《长恨歌》就特别适合朗诵。这两门课程的结合,古典诗文可以作为普通话训练的题材,普通话训练又可以促进古典诗文的背诵、体会。
古代文学课程借助其他课程,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种跨越课程界线却保持各自特色的做法,对于节省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立体教学非常有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中明确提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科教创新是专业硕士教育之魂。这种教育之魂应体现在专业硕士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各专业硕士教育的实际,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强化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本文仅就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一定的探索。
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体系内容,一是开设有利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创新能力培训。二是开展有效的教育见习、实习。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得到验证和提高。三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我们要制定出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与撰写的方案,配置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聘请各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进行论文开题论证。在论文题目选定、论文开题、论文一、二、三稿的撰写,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等各环节培养了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四是调动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听”“说”“读”“写”等专业技能培训。
让我们的研究生课堂由讲授转变为研讨;让我们的教师们由主演转变为导演;让我们的专业研究生由课堂中的听众转变为主演,使整个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让每个专业研究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一、适应全民创新的教育要求,调整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设置。
增加强化专业实践创新的课程,开设教法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课程方向的创新课程,开设有利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创新能力培训。如“教学研究”“中外教育理论研究”“认知理论研究”“作文研究与实训”“艺术与审美”“经典研读”等课程。
二、开展有效的教育见习、实习。
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得到验证和提高。我们要选取地方的省级重点中学作为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见习、实习基地,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全程指导,聘请见习、实习单位的一线教学名师给予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在教育“实战”中了解中学教改情况,了解未来职业状况和需要的知识、技能,增长才智、锤炼专业技能。
三、毕业论文的撰写。
我们要制定出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与撰写的方案,配置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聘请各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进行论文开题论证。在论文题目选定、论文开题、论文一、二、三稿的撰写,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等各环节培养了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
四、调动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听”“说”“读”“写”等专业技能培训。
(一)是授课技能培训。为提高学生的授课能力,坚持对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授课能力的培训。利用“语文教学论”课堂和部分课余时间,由师生共同组成模拟课堂,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以一位真正的语文教师的身份逐次登上讲台,授课、评课,并将这些记人总评成绩,有效地提高了专业研究生的授课能力。
(二)是“听”“说”“读”“写”四项教学基本功训练。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未来的工作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他们要具备优良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具有“听”“说”“读”“写”四项教学基本功。要在各种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会、讨论会等和专项训练中强化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基本功。
1.听,这里主要是指“视听”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听学在教学中要调动语文专业研究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就要具备倾听的能力,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和闪光点,开启他们的潜智,调解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2)听教教师要掌握听教的能力,就是听课的能力和倾听别人教诲的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我师你也要会学、会听:如:课程设计、导入传授技巧、师生互动能力、语言运用、个人素质和魅力、知识到规律的归纳等等。
2.说,课堂语言能力,不仅是运用语言的基本功的体现,更是其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以及各方面素质砺炼的集中彰显。语文专业研究生应有一个语言库,贮藏着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们应具有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教学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3.读,在训练中,主要体现在阅读和朗读两个方面:
(1)阅读
阅读包括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速读、略读、再读、写读、序例读、选读等各种方式。是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发展思维、提高想像力及培养研究生社会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说来,学生知识的获得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这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或大部分来源。
在阅读过程中,要处理好博览与精读的关系:博览就是广泛地阅读,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性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在博览的基础上,在同类的书中选出一本最好的进行精读。精读之后再阅读同类的其他书籍。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读书笔记。?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朗读
朗读是一项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朗读有助于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由于教师职业的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和技巧,要学会领读、范读中的停顿(包括:文法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情感〕停顿)、重音(低中见高、实中转虚、快中显慢、连中带停)和节奏等基本技巧处理。
4.写,语言运用的另一种形式。主要包括写作能力、书写技巧、板书设计、教案编写等。
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要具备较强的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语文教师,还要具备“下水作文”的能力。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被称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四种基本能力之一(外语、写作、口才、计算机)。要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教师只有亲自尝试,品尝作文的甘苦,才会增强直观感觉,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此外,参加作文实践,必然会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很难想象,不会作文的语文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要么完全依赖作文指导书,讲些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隔鞋搔痒,纸上谈兵。要么让学生死记硬背范文,以应付考试,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容易对学生的作出准确评价的,更谈不上恰当的修改。自然,这样的老师也很难培养出会写作的学生。语文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要加强作文能力培训,迅速提高“下水作文”的能力。
同时,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还应该有良好的书写技巧,写得一手漂亮字,便于板书设计的美观大方,教案编写的规范整齐是。
(三)是微课和课件制作和应用能力训练。
针对“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要紧紧围绕语文学科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学会录制微课视频和制作常用的课件。教学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内容有字幕提示;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熟练掌握多种课件制作方法,并能够科学灵活地应用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课件的辅助作用,提高课堂的“含金量”。做到适时、适量、协调,无“死机”“停顿”故障,教学整体效果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26-02
专业选修课作为高专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引导和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储备的重任。由于其教学内容的制定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发展,因此我们只有不断进行专业选修课教学内容的探索创新,才能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探索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为起点,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高专语教专业选修课作为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其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革离不开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由于现在的高专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语言文字相关知识较缺乏,因此教学内容不应以强调知识的高深为目的,而应更多的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这样,我们首先要提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一方面要注重传授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充实基础理论、把握重点难点、建构合理科学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还应当加入教师与学生因素。从教学实际看,大纲与教材为教师提供理论支撑、为学生制定知识结构框架,教师反过来又会根据教学科研成果推进大纲和教材的理论创新,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积累巩固这些理论成果。我们调整的方向即改变以往单纯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讲的要少而精,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本课程的内容结构灵活启发、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
从课程设置上看,专业选修课一般在专业必修课之后开设。根据我校制定的“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采用的教法既有课堂讨论、教学训练,又有心得交流、课外实践,突出了学校提出的“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的十二字教学原则。像我们开设的《小学汉字趣谈》是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授课内容十分注意和之前的课程内容进行衔接。为了让语教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在基础语文教育教学岗位上从事相关工作,我们侧重以认知汉字为核心,将汉字的讲解、汉字教学等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增强章节间的线索图,将核心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对有关汉字的历史演变,我们通过列举图表,以时间为线索,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字形特点,将完整的汉字构形史展现出来。与此同时,我们还对涉及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点拨,从应用出发把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二、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为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专业选修课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并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为了改变当前专业选修课教学收效甚微的现状,扭转听教师讲课不如自己看书的不利局面,我们需要在讲解基础知识时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作用。在一些较抽象的内容上,我们一改原有满堂灌的教法,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堂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表达能力。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课堂气氛活而有序。以《小学汉字趣谈》为例,我们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汉字字形演变兴趣较浓的特点,以课件演示不同时期的汉字字形变化作为教学切入点进行直观分析,尝试让学生辨别部首含义。在错别字和易混字分析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并将他们自己采集的图片素材放在课件中演示,学生产生了成就感,也增添了他们在课堂上思考的动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专业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创新,不断对教材与教法进行改进。针对专科学生大都对课堂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学习主动性,对选修课更是往往以修满学分为目的的实际,我们在传授完整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像《小学汉字趣谈》作为指导小学识字教学的课程,它不仅介绍汉字演变发展的结构规律,更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分析及运用现代汉字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在理论认识的基础上从实践探索小学汉字教学模式,为将来从事小学汉字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明白汉字教学的重要性,也要让学生体验汉字教学的趣味性。我们根据授课需要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教学主要内容;采用讨论法,就一些文字问题分组讨论;加强教学训练,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课内实践。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了学生课堂消极思考的现象,从而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适应了《小学汉字趣谈》教学内容增加而课时相对较少的变化。
三、以深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为核心,加大教学训练的互动性
专业选修课虽以理论为基础,但不能只讲理论而缺乏实践环节。由于学生以往多侧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如何指导他们应用这些理论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学中我们发现,语教专业的学生由于缺少实践活动,观察分析能力普遍不高。一则表现在教学实习中不注意汉字的书写结构,如将汉字“满”的三点水写在草字头下面,“考”的右下角写成了类似数字“5”;二则表现在对出现的与汉字有关的教学问题不知如何解答。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增加了《小学汉字趣谈》选修课的实践教学课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练习活动。在讲解汉字时注意字形与字义的关联,特别重视高年级学生在见习、实习中的反馈。通过获得第一手的材料,分析小学生在汉字书写上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修改教案,密切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这样,既减轻了因课堂内容讲不完泛泛而谈的缺陷,又培养了学生从日常教学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习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实现了学生专业素养、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满足了新大纲的实践内容要求。
对于语教专业学生经常在见习、实习课堂上出现的对易混字辨别不清、对纠正错别字又无从下手的教学实际问题,我们结合语教专业特点,除了传统上的校内课堂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分组研讨,还增加了课后实践。发动学生查找了大量的校内和社会上的错别字,将这些错别字分类整理。然后在分析小学课本汉字古今字形演变的同时,指出易混字、错别字的构形由来和写错的原因,这样学生在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就会有意识的提高这类字的辨别分析能力。不仅改善了选修课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让学生所在实习学校的小学生从小就掌握汉字的正确写法和含义。我们还采取列参考书目的方式,让学生查找、阅读课外资料,综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249-02
语言是师生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民族高校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在中学实习的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技巧,结合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语言技巧。只有如此,才能圆满完成教学实践任务,为自己日后所从事的教师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阵地。在这个阵地上,无论是新知识的传授,学生的管理,还是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都离不开语言。所以说,教师语言技巧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他的工作,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
一、语言和教师语言
所谓的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是指交际系统。这里的交际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也指人与非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前者如我们人类交际使用的语言,汉语、英语、法语等有声语言及体态(势)语言;后者如我们人与机器之间的交际所使用的语言,如计算机的语言、植物语言、动物语言等形式的语言。狭义的语言是由具体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组成的交际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要由两大部分结成: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所谓的教师语言虽然是语言系统中的一种,但它与上边的分类标准是不同的。教师语言既包括广义语言中的体态语言,又包括狭义语言概念中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课堂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面对性格、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面对现实,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所以,在研究语言技巧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先明确教师语言,先弄清教师语言的特殊性。
二、语文教育专业实习教师的语言技巧
技巧是一个名词,指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教师的语言技巧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时表现出来的技能。这里的“语言”指上边我们讨论过的教师语言;这里的技能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在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能力。教师的语言技能包括:
1.学生管理中的语言技巧
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但又非常活跃。因此,我们教师为了维护正常的上课秩序,必须管理好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技巧,一定要使自己的语言既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失误,又使学生的自尊心免遭语言伤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就要做到:
(1)委婉。课堂上如果遇到有的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影响到课堂教学,这时你一定要保持冷静,采用委婉的语言,点明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免受不必要伤害的基础上,让学生听从你的建议,停止违反纪律的行为;另一个目的是避免师生因此发生冲突,影响自己讲课的情绪,进而影响正常的讲课进度。因为,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全班的学生,不是一个或两个违反纪律的学生。例如,当你上课的时候,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知识基础很好的学生因为上课和同桌聊天而没有学会你所讲的内容。这时候你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委婉地提醒他。特别是当他说自己不能回答问题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你刚才和同桌讨论得那样激烈,怎么说自己不会呀?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你也用不着和同桌那样激烈的讨论吧?
(2)和蔼。老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管理自己的学生,在课后也要管理自己的学生。而且课后是老师管理学生最好的时间段,因为,课后时间充裕,师生能够充分地沟通思想,交流心得。课后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一定要让自己的语言和蔼。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违反了纪律,课后老师找他的时候,他一定忐忑不安。这种情况会使师生的谈话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一种是完全的逆反,即你说什么学生反驳什么;一种情况是你说什么他也不理你,默默地和你对抗。如果这时候你的态度和蔼,学生的心情就会放松,学生心情放松,他就会和你推心置腹地沟通,交流心中所想。学生犯错误很多时候是一时兴起所致,真正地想违反纪律的人还是很少的。
(3)严肃。教师的语言应该严肃,语言严肃也能同样能收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也包括体态语言。有一次我去上课,上节是体育课,而且下课还晚了点。上课的铃声都响过了,但学生还没有从篮球比赛的兴奋中返过神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站在讲台上,学生们一点也不在乎。于是我就用严肃的目光盯住那位最能说的同学,当我的目光和他对视时,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停了下来。
面对这乱乱的课堂,满怀一腔热情来上课的老师不可能不生气。如果你这个时候批评学生,难免会引起言语冲突。但是如果老师采用体态语言,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场面,可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所以,老师的严肃不能仅体现在你的语言上,还应该体现在你的无声语言――体态语言上。
2.知识传授中的语言技巧
(1)准确。老师的语言技巧不仅表现在其管理学生上,还表现在其知识的讲解上。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的时候,老师的有声语言一定要准确。所谓的准确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表意要准确,不能有歧义。课堂上讲解知识的时候,老师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不能使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理解。如果不同的学生对老师的讲解产生了不同的理解,那么就意味着老师的语言出现了问题。从另一个层面讲,老师语言的准确是指老师在表述自己意见,组织语言的时候,选词要精。每句话里的每一个词语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再添一个词,语句就显得嗦;再减一个词语,句子就表义不明,词语的数量是恰到好处的。
(2)通俗。课堂教学的知识讲解中,老师的语言应该是多变的。多变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能力的学习者。所谓的多变既指语句里词语、句式的变化,也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交替使用。相对来说,口头语言易懂,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但它表义的准确性稍差;书面语言的表义性准确,但它不如口头语言那样贴近生活,不如口头语言那样容易被学生理解。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结合学生理解、接受的不同状况,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灵活地选择语言,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精确地讲解知识的重点。
(3)精炼。老师讲解知识时的语言技巧除了准确、通俗外还必须精炼。所谓精炼是指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惜字如金。一句话能说明白的问题不能用两句话来说;一分钟能讲清楚的问题决不用两分钟。教师精炼的语言技巧可以避免学生因老师重复性语言导致的反感,可以减少课堂上宝贵时间的浪费。老师语言的精炼与老师故意的语言重复并不矛盾。老师故意的语言重复是为强调某一个知识要点,是为了突出某一个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
3.沟通中的语言技巧
老师在课堂上除了管理学生、讲解知识外,还要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根据课堂反馈及时弥补教学的不足。因此,老师还要注意与学生沟通的语言技巧。
(1)坦诚。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后,往往要布置习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辅导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也是老师与学生沟通了解情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语言一定坦诚。例如,老师想要了解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情况,一定要坦诚地告诉自己的学生,自己原计划对此知识点讲解几分钟,原计划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讲解,现在用这样的方法来讲解,是不是比原来的方法好,所用的时间是否比原来的时间要短。当学生认为你是真心与其沟通的时候,学生就会如实地告诉学习的情况,从而老师就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了。
(2)多表扬。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学习情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另一个语言技巧就是表扬。面对学生反馈上来的情况,老师要分析出学生对与错。对那些学生做得好的一定进行表扬。表扬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对。在表扬的同时再指出学生的不足,也就是俗话说的先扬后抑。
(3)客观。教师语言另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客观。所谓的客观就是实事求是,既不能言过其实,又不能言不由衷。老师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对自己的教学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否则,就不利于你了解真实的教学情况,当然也就无助于你改进自己的教学。客观不仅是教师语言沟通的技巧,也是我们教师工作的态度。所以,我们的语言一定要客观。
总之,语言技巧与教法是同样重要的,实习教师应该针对知识传授、学生管理、思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掌握恰当的语言技巧,是实习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