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范文

时间:2023-03-14 14:51: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

篇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006-03

目前,各高校对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模式大同小异,普遍的做法是:学生申请――班级民主评议公示――院系审核民主评议公示――学校审核批准公示。具体程序如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每年春季学期结束暑假期间、秋季开学前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如符合条件,向学校提交《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附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各高校根据所在省、市、自治区教育部门文件要求,符合条件学生自愿写申请提交给班主任、辅导员,然后各系、学院由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班级学生组成评议小组,评议小组根据学生上交材料和平时的生活学习情况综合进行评议。评议的结果在班级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上交院系贫困生认定小组审核,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院系贫困生认定小组审核通过后,将整个院系审核的结果在系部、学院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结果无异议后上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学生工作处领导及资助中心老师组成的学校贫困生认定小组对各系、学院上交的材料进行核查审核,并将结果在全校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结果无异议之后,正式认定申请人为贫困生。

按文件要求,学校和院系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程序严谨、评选过程公开公平、评选过程也符合文件要求,但是这种做法看似程序合理、民主公平,但在实际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认定标准多样化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各地区物价、消费结构的差异性,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标准存在差异,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学生及家庭成员对经济困难的主观感受、认识也不尽相同。因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都根据国家《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省、市、自治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指导意见。

以笔者所在广西为例,广西教育厅、财政厅共同制定《关于印发〈广西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三档,第一档“特别困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学生;第二档“突发事件特殊困难”,因家庭遭遇重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等突发事件,导致学生本人及其家庭难以筹到资金;第三档“困难”,城镇低收入(以家庭人均月纯收入不高于高等学校所在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为限)和农村低收入家庭(以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界定标准,月人均收入低于80元,维持日常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的学生)。但在实践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由于各种因素往往难以量化,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即便是同一地区的高校甚至是同一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消费情况都有较大差异,而当地相关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也只能证明该学生在该地区是困难的,但在学校所在地是否贫困还要具体核实。例如,东部发达地区的学生到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就读,该生在本地是贫困生,但是由于他所在高校位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所以他在学校未必一定是贫困生;同样,如果是西部学生去东部高校就读,该生在西部本地可能不是贫困生,由于他所就读的东部高校经济发达,物价高,他可能就是贫困生了。另外,生活上衣食是否节俭,娱乐消费水平如何,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等,这些标准都难以定性和定量。

(二)认定材料可信度不高

随着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国家资助力度之大、资助项目之多、覆盖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国家制定的各项高等学校资助政策和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尤为重要。高校学生要参加贫困生认定,《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首要依据和重要支撑材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凭这一纸调查表来反映学生困难与否和困难的程度。

首先,学生方面,填报调查表随意性大。《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是各高校随录取通知邮寄到学生手中,在校生可以直接在学校领取,表格都是由学生自己填写,随意性大,部分学生为了获得助学金虚报或隐瞒家庭收入,导致材料不真实。其次,地方民政部门方面,出具证明主观性强。一些基层单位和民政部门办事人员不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对认定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观办事,认为只要开具贫困生证明,学生就可以得助学金,这样可以减轻当地贫困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所以,随意开具贫困证明,甚至有些地方基层单位在开具困难证明时讲关系,讲利益,或者履行程序时随便应付,敷衍了事,只盖公章不管内容,开出有“水分”的证明。

(三)认定方式欠缺合理性

按照目前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模式,各高校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是按照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再参照高校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一个特困、贫困、一般困难的经济指标,按25%~30%的比例下达院、系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而很多院、系为了避免矛盾又将指标和比例下达到各年级各班。

这种不按各院、系学生实际贫困情况平均分配名额的认定方式欠缺一定合理性。首先是本区域内各地市经济发展有差距,“家庭人均收入”这个经济指标难以确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会出现较大差异。其次,专业不同学费有差别,各班级学生的情况也不一样,按在校生人数比例把名额分配到院、系各年级各班级,容易出现有些院、系由于名额多,而真正贫困生人数少,一些不贫困的学生由于有名额又被评上;而另外一些院、系名额少,贫困生多,受到名额限制,一些真正贫困的学生又不能被认定。例如笔者所在高校的医学院,临床专业学费相对较低,而且每年每个学生还有区政府下拨的几百元专业补贴,还设置有专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各类奖、助学金覆盖面比较广,而其他高职类专业学费高,专业设置的奖助学金又少,因此,如果还是按统一标准分配名额,可能会出现真正贫困的学生没得到认定,而不贫困的学生却被认定了,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的差异进一步加大。

(四)认定成本高,准确性难以落实

认定成本高是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准确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高校对每个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学生逐一核实、实地走访能提高认定的准确性,但是由于各高校经费有限,各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地分散,高校几乎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个申请经济困难资助的学生一一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核实。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为避免矛盾,把资助面扩大,实行资助“平均化”,这种把有限的资助资源分成数个小块,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困难,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有些高校建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放在学生生源地基层部门认定,但是基层部门开具的困难证明高校又无法一一核实,这增加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难度和准确性。

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认定参与者的责任意识,把好认定政策关

政府应在规范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同时,出台地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导意见,明确村委会、街道、居委会、民政部门的责任,从源头上规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资助工作,做到谁接手谁负责,有责必究的工作制度。首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要参与认定,首先要在所在生源地的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村(居)委会受理申请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无异议后在全村、居委会公示后,提交生源地民政部门审核认定,从而确保认定材料的真实性,为高校开展认定工作打下基础。其次,加强高校认定工作参与者的责任和意识。高校贫困生认定小组领导要重视贫困生认定工作,按文件要求配齐辅导员、班主任,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完成本职工作,提高高校贫困生认定能力,加强与政府、基层部门、社会的沟通和协调,齐心协力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做好。

(二)加强诚信感恩教育,发挥资助与育人的作用

高校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的助困或扶贫,而是助学和育人。即高校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学生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从物质上、经济上得到资助,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开展诚信感恩教育,从精神上促进学生成长,将来进入社会后真正懂得感恩国家、反哺社会。因此,高校应将诚信与感恩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将诚信感恩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让诚信感恩教育走进课堂,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例如通过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大学生在刚入校就开始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不定期开展诚信感恩主题班会、资助政策宣传比赛、资助基本知识比赛、资助政策演讲比赛、资助征文比赛等,强化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以大三实习前教育、大四毕业离校前教育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和正确的信用观,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

(三)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规范档案管理

国家承诺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可见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重视程度。政府部门应该要加强与各部门联系,建立全国联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网络信息档案,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提供一个规范、准确、全面的档案数据平台。高校各学院各系要充分利用学生资助网络系统,建立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和文本档案,通过记录学生生源地信息、家庭收入信息、收入来源、学籍信息、学习情况、资助信息、在校奖惩信息、就业信息等动态信息数据库,并通过系统对以上信息不断更新和维护,实行动态管理,形成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体系。

(四)完善监督机制,确保认定工作的准确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获得资助学生的资助金使用方面,一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真正贫困的资格复核。随着我国资助面的扩大,资助资金也不断加大,为确保资助资金真正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高校应建立舆论监督体系,通过设立监督电话、电子信箱让受资助学生接受广大师生监督。辅导员、班主任及班级同学通过对受资助学生日常表现及生活消费等各方面进行监督,防止部分学生任意挥霍资助金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资助金。为确保认定工作的准确性,高校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但是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由于经费、人力的限制,对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一走访调查核实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此,为了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提高认定的准确性,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高校应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和出差机会,组织老师和学生进行实地走访,尤其是对有异议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因突发性事件而困难的学生逐个核实,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复核,一方面可以对那些“假贫困生”起到威慑作用,同时也可以对真正困难的学生家庭进一步了解,增强下一步资助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谢玉辉.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J].科技教育,2010(3)

[2]丁桂兰,周艳华.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6)

[3]郭 菲,赵存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及动态管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8)

[4]赵美玉,李 强.新资助体系下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的难点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0)

[5]蔡小薇,邢 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技信

篇2

   学校按照师市教委、总场扶贫帮困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多种帮困活动,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教务处、财务处、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广大老师积极响应学校“每名教师进两家,温暖 送进每一户”号召,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马晓宇10名学生扶贫帮困教育金发放对象,在为贫困学生送校服,为贫困学生送学习用具,为民族学生送学习用具,看望贫困教师,为总场季节工送衣物等亲自送到贫困学生手中。每到一处,他们都要同家长促膝交谈,询问他们对学校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学校还组织全体师生在班级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切实斑竹贫困学生。

   三、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各方努力,是是郊区大队交警帮助贫困学生,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班级也各自负担相应人数的贫困生,为他们勤奋学习解

   除后顾之忧。另外学校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 。

   帮扶工作总结范文

   20XX年以来,省监狱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中,与新郑市镇村结成对子,双方在上级党政组织的关怀与支持下,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结对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礼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和有效组织形式。监狱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陈峰亮任组长的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管行政后勤工作的监狱领导主抓此项工作,监狱办公室为具体联系单位,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四有”、“五落实”,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主题、落实资金,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运作。

   二、调查摸底,确保结对帮扶工作有序进行

   良好的基础工作是干好工作的前提。驻村后,为吃透状况,理清工作思路,我们认真搞好摸底调查,一是坚持不吃请、不扰民,决不给群众增加任何负担,真正做到了深入群众。二是透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了解状况,与农民应对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真正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所想的难点、热点问题,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深入调研、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将结对帮扶活动与监狱开展的“讲、树、促”等活动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透过不断交流信息,增进了相互的感情,促进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计划,落实帮扶措施

   监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结对帮扶计划,理出帮扶工作思路,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帮扶活动。一是开展为帮扶村“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活动。用心为20户特困户送去米面油及救济金等2万余元,为贫困群众解除后顾之忧。二是用心扶持村图书室建设。为村里捐赠图书100多册,包含农业科技、儿童读物、百科知识等,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精心组织,坚持做好精神礼貌帮扶

   在工作中,坚持既扶贫,又扶志。不仅仅从物质上给予帮忙,更从思想上进行帮扶,帮忙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

   1、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学习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基层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针对农村个别党员、干部年龄老化、思想僵化、发展意识不强等问题,我们把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和学习教育作为村级班子建设要害环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坚持党员、干部学习日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正确领会党的农村工作政策。二是坚持各种会议、座谈会形式学习教育。每逢村委、支部重大事宜,以召开专题会议、座谈会等,我们集中党员进行各项有关文件资料的学习。三是利用各种培训形式。如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政策法规培训和法规法纪、科技文化培训以及精神礼貌培训。

   2、实行村务政务公开,健全民主治理制度。一是健全民主理财小组。由各生产组推选代表,支部主要成员参加,主要职责是核查村组帐务收支状况,并定期张榜公布,加强村组财务治理。二是健全村民议事代表小组。代表由各村民组推举产生,主要职责是监督和决定村重大活动和投资建设事宜,用心协助做好村务工作。三是实行了计划生育系列工作、宅基地审批修建、财务收支“三公开”,每半年张榜公布一次,理解全村干部群众监督。

   3、突出抓好礼貌建设工作。今年4月中旬至6月中旬,我们用心配合村支部,全面加强了农村礼貌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相、标语、专栏、会议、座谈等方式方法,宣传礼貌建设的重大好处,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村民进行法律法规、村规民约教育,努力克服消除礼貌建设工作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和不良现象,取得较好效果。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打算

   虽然我们在三里岗村结对帮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着不少问题:一是农村工作经验不足,有时工作方法简单;二是基层村组群众力量和经济薄弱,资金困难,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但无经济实力。

   今后,我们将以巩固提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动力,以改善结对帮扶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改善工作方法,努力为村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使“社会主义礼貌建设”在农村开花结果。

   帮扶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市妇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承担了××区××乡××村的帮扶工作任务,一年来,我们市妇联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把帮扶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倾心倾力为帮扶村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多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针对帮扶村实际困难和进一步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协调,促进了当地建设,推动帮扶村经济发展。

   一、以强化领导为手段,抓好帮扶措施的落实

   接到帮扶工作任务后,市妇联党组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立即召开会议商量工作对策,成立了领导小组,责成一位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副处级干部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且尽快地做到了和帮扶村进行工作对接,详细的了解帮扶村的自然状况,根据了解到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共同商讨拿出了帮扶工作方案。市妇联主席办公会议还多次专题研究这项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年的工作目标之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结合帮扶村实际和经济发展目标,与帮扶村领导面对面的共商帮扶措施,为帮扶村解决困难,推动经济发展。市妇联主席××先后3次亲自到帮扶村实地了解情况,访贫问苦。副主席××5次深入帮扶村抓帮扶措施的落实。

   二、注重实效,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走访慰问帮扶村,年初,我们对口的乡镇是××县××镇××村××副主席带队一行5人,走访慰问帮扶村××县××镇××村,将20xx0元扶贫款送到村书记的手中,为20名贫困儿童送去了羽绒服和书包,为20户贫困户送去了豆油和面粉,同时带去机关干部为这20户贫困户捐献的衣物,并为30余名贫困妇女进行了免费体检,受到了农村妇女的欢迎。这次走访慰问活动共为××村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万余元。

   3月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我们的结对单位调整到××市××乡××村,我们及时进行了对接。为了全面推进帮扶工作,市妇联结合工作职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把帮助贫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作为帮扶的重点任务之一,努力为贫困孩子办实事。在××年5月27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市妇联××主席亲自带队,由市妇联机关干部、市孤困儿童帮扶中心和爱心企业家组成爱心帮扶队伍,开展爱心帮扶农村贫困学生活动。

   田主席带队,由市孤困儿童帮扶中心和爱心企业家组成爱心帮扶队伍,到帮扶村小学,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为10名特困女学生,提供了每年240元生活补助。协调××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村的孩子们爱心捐赠了90个崭新的大号书包,全新的运动服套装和篮球、羽毛球拍、彩笔和跳绳学习体育用品。7月初,到帮扶村开展帮扶活动。为10名贫困学生,提供了每年240元生活补助。送去学习用品、图书近千册,衣物500余件。

   同时,市妇联发动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献爱心,成立的专门针对贫困学生的“爱心超市”,也在××市××乡××村小学“开业”,30多名贫困学生成为超市的首批顾客,他们都领到了急需的学习生活用品。

   三、协助引进项目,发展劳务输出,帮助帮扶村调整产业结构

   依据帮扶村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目标,我们着重协助帮扶村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市妇联还把“引项目,办实事”做为帮扶村重要内容。我们帮助指导连丰村建立了妇女养牛扶贫联合体,并纳入了××年的市妇联扶贫联合体的帮扶计划。针对帮扶的××市××乡××村缺乏抗旱机井的实际困难,我们协调相关部门为连丰村解决了5万元的打井资金。我们还协调××市政府,为村里争取了2万元的资金,将村小学前100米的土路全部硬化。我们积极牵线搭桥,开展了“巾帼文明岗”和企业家的入村对接活动,××村和××建材制品结成了对子,通过人才、项目、文化对接,通过岗村联动、企村联动结对共建模式,充分利用“岗”、“企”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把企业的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紧密结合起来,村企合作共建工业项目和生产资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双方发展的融合与共赢。组织“岗”、“企”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优化农村家庭教育环境,广泛开展农村社区家庭文化交流,促进农村文化迈上新台阶,为创建和谐家园搭建平台。向企业家介绍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帮扶村经济的发展。

   四、推动帮扶工作常年化

   我们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将帮扶工作融入日常开展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开展的农业专家顾问团订单培训,在双城的培训,协助村里组织20多人参加,和省扶贫办省妇联举办的带头人免费,都为村里预留名额。培训在开展的在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农民有急于外出打工的迫切需求,就立即协调市妇女培训中心和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为妇女提供了免费介绍工作和提供酒店服务员上岗前培训后包找工作等服务,为她们外出打工,提供工作岗位需求信息,帮助多名农民和农村妇女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同时,结合市妇联的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在连丰村创建巾帼示范村,按照市级巾帼示范村的创建要求,组织妇女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树立文明新风。

篇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主要包括认定贫困生和认定贫困档次两部分内容,它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环节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学生困难补助、勤工俭学、学费减免等评审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等相关文件,对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和认定程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的绝对人数明显增加,大量经济困难学生的存在及各不相同的复杂状况,给高校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一、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区分工作存在诸多难题

目前,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如成立认定评议小组,负责收集《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组织学生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认定工作小组初步确定各班级(或专业)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院系和学校逐层审批。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难点疑点不少。

1.少数学生填写的家庭贫困材料信息不够真实。一些贫困生不愿意透露其困难的实际情况,甚至不愿意申请困难补助,使贫困生认定工作难以有效落实。相反,也有一些学生为了达到某些经济目的,提供了虚假的家庭经济状况,这种不诚信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到一部分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的解困工作,还对解困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冲击,严重地影响了资助工作。

2.投票选举贫困生的做法时有发生。有的班级报名人数过多,甚至全班学生都进行贫困申请,给认定工作造成了不小难度。少数辅导员遇到类似情况,采用了“投票选举”的方式,谁得票多,谁就是贫困生。这种做法使一些人缘好的学生上了“贫困榜”,而一些家庭贫困但性格内向的学生失去了获得资助的机会。这种缺乏严肃性的做法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3.拥有电脑或手机的学生参加贫困生认定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拥有电脑、手机等高档消费品的学生不是贫困生,“有电脑,有高档手机,背着耐克包的同学都也能领贫困助学金,这些‘贫困生’都该去交税了”。也有人提出:“难道贫困生就不能用手机吗,手机越来越普及,二手电脑才1000元左右,况且都是学习生活必需品,跟贫困没有直接关系。”众说纷纭,意见很难统一,操作起来难度不小。

4.家庭条件贫困同时存在不良嗜好的学生,贫困认定工作争议较大。个别贫困生有吸烟、喝酒、沉迷网吧等不良习惯,但家庭经济条件确实贫困。如果不把他们认定为贫困生给予资助,个别学生可能会辍学,这与国家资助育人的初衷相悖,也不符合学校教育的原则。对待这样的学生,通常辅导员会一边教育一边资助。另外,部分能够自己打工挣钱,收入可观的贫困生,在认定过程中也存在争议。

5.贫困生认定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情况。目前,高校贫困生的认定主要以大学一年级时认定的结果为准,在后期的跟踪调查上,限于各种原因,操作很难到位,造成认定结果不能客观地反映家庭贫困情况。鉴于此,教育部和财政部最近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各高校认真做好贫困生的跟踪调查情况,要求学生本人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以便学校能够及时做出调整。

二、贫困生档次划分方法的不足和改善途径

教财[2007]8号文件要求各高校“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可设置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等2-3档”。主要依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家庭人员组成、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以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平均消费情况,并参考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确定贫困档次。目前比较通用的划分方法有以下两种:

1.横向比较法。具体做法就是学校根据不同的工作目的抽取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消费支出、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学生学费交纳情况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在学生中进行横向比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受调查的项目数值越低,说明此学生贫困程度越深。这种界定高校贫困生的方法很简单易行,很多高校都采取这种方法。不足之处是带有很强烈的经验主义色彩,教师往往凭借工作经验或平时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来认定学生是否是贫困生或是特困生,因此人为因素往往会左右结果。

2.月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法。具体做法就是参照高校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月生活最低保障线来界定贫困生,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为特困生,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持平的则为贫困生。不足之处是容易出现一个家庭的几个子女如果考取不同地区的高校,在一个地区可能会被认定为贫困生,而在其它可能就不是贫困生的现象。

综合运用上述两种方法,并结合被调查学生在校日常表现和特殊情况(孤儿、单亲、残疾等)来划分高校贫困生,准确率较高,也适合于不同地区的高校。很多高校在贫困生和特困生的划分上有一个定性标准,即贫困生就是那些家庭人均收入较少,有一定数额的债务,在校期间支付学杂费和生活费都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费得不到保障的学生,而特困生是指那些家庭经济收入没有任何来源,基本上靠借债上学,无力缴纳学杂费的学生。此标准也可以作为参考。

三、克服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难题的有效途径

1.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来完成。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做到德育优先,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不断加强对诚信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学习有关诚信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文件。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诚信教育,在学生中形成诚信的共识。学校和教师应关注影响学生诚信观的各方面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和评价学生必须坚持对其人品和能力的考核。

2.建立详细的学生资助工作档案。主要包括学生本人的基本资料、个人经历、家庭地址等;学生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工作状况、收入来源及生活状况;学生家庭困难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原因;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父母工作单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关于贫困学生的证明材料。这些是贫困生档案最原始、基本的内容。另外,贫困生档案还可以包括接受资助的文件、贫困生心理变化的测试表、学习成绩表、品行进步的证明、各种获奖的荣誉证书等。

3.严格执行贫困生认定办法,加强监督。要严格执行教财[2007]8号等相关文件,规范操作,切实避免投票选举等错误做法。加强监督工作,在贫困生名单初审后,要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异议,可向本院(系)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应做出调整。学校和院(系)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

4.建立诚信追究制度,在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有必要建立起诚信追究制度。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并对虚报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在其诚信档案中作不良记录,同时追回其通过虚报家庭经济状况而获得的不正当经济利益。情节严重的,学校可以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诚信追究制度本身也是诚信教育的一部分,能够增强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把资助发放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moe.省略/edoas/website18/info29860.htm,2007年6月26日.

篇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46-02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也随之增加,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是维护校园稳定﹑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一项大事。国家对此项工作也非常重视,教育部先后出台多项相关政策指导此项工作。各高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但在推进此项工作过程中各高校都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处理中一旦出现偏差,将很可能严重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演化成群体问题。

一﹑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流程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当前高校中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一般有以下几个程序:

1.学生向学校提供《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高校在新生录取时连同录取通知书和《调查表》一并向学生邮寄,学生可在入学前如实填写《调查表》,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人均收入等相关信息,并到生源地所在民政局部门加盖公章,新生入学阶段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上交《调查表》。

2.有意参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学生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学生认为自身家庭经济困难的,可自行填写《申请表》,连同《调查表》一并上交。同时上交以上两份材料的学生可参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3.以院(系)为单位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各院(系)成立由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审小组,将所有学生提交材料汇总评审。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初步确定认定学生名单,名单经公示后最终确定,报学生工作处备案(或终审)。

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工作流程在理论上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果各方严格遵照程序和制度操作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其中存在较大问题和难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调查表可信度遭质疑,第一手资料失真。由于此项工作的原始资料《调查表》来自各生源地民政部门,所以《调查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尤为重要,一旦《调查表》的内容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则很可能直接影响此项工作的最终结果。在实际工作中,《调查表》中内容尤为重要,学生家庭人均收入是认定学生工作最关键的参考数据,这一关键数据往往无法保证客观性。站在地方民政部门的角度,为本地学生填写《调查表》无须花费成本,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填写家庭人均收入可以最大程度上帮助本地学生争取到学校的帮助,从而对本地扶困工作起到间接的帮助作用。基于以上原因,部分地区民政部门有意下调填写家庭人均收入金额,甚至出现人为修改数据的情况。由于上交《调查表》的学生人数众多,高校往往无力逐个核对《调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长此以往导致《调查表》的可信度越来越低,甚至很难以《调查表》中家庭人均收入一项作为主要参考数据。针对《调查表》内容“失真”的情况,高校往往只能表示遗憾,并无特别有效的手段予以杜绝。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系统的动态监测机制。部分学生家庭由于多种因素,经济困难是长期情况,很难短期内得到改善。少数学生家庭是由于台风﹑洪水和意外等特殊情况导致暂时贫困,针对此类学生的情况,应建立系统的动态监测机制,不断跟踪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很可能此类学生还未毕业家中已经摆脱贫困,这样就可灵活地取消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发挥最大的作用。另外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个别学生入学时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确实需要资助或其他形式的帮助,但这些学生自立意识较强,进入大学后利用勤工俭学﹑课余时间兼职或其他正当手段赚取生活费和学费。这类情况同样应当取消贫困生资格,并应对其自立﹑自强的精神予以鼓励和宣传。

3.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参加认定。每年9月新生入学时都会发现个别学生明显经济条件较差,甚至无法全额缴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但这些学生并未上交《调查表》,也表现出对参加认定评审缺乏兴趣,个别学生甚至很避讳提及家庭条件。根据以往学生工作经验,此类学生一般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变故﹑父母离异等原因,即使经济条件较差也不愿与人沟通,更不愿向同学及老师公开家庭状况。一旦此类学生隐瞒家庭实际经济状况,就很难参加认定和评审,也就错过了接受国家和社会帮助的最佳时机,使本不富裕的家庭背上更加沉重的包袱。

三﹑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表面上是高校内部的工作,实际上则是全社会的一项大工程,需要社会中很多部门的通力配合。以下是笔者针对此项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地方﹑高校联动机制,提高地方民政部门出具材料的可信度。在推进此项工作的过程中,生源地民政部门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同时也是此项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应与生源地民政部门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联动机制,经常性地沟通。针对特殊情况的学生采取每季度通报制度,生源地民政部门简要向学校通报学生家庭情况,如发生重特大变故或经济情况恶化及时通报学校,最大限度地达到资源共享,这样不仅可以更合理地分配高校扶困资源,也可以为当地民政部门的工作间接地出一把力。当然,很多高校由于生源地遍及全国,仅靠以往的手段很难实现这一想法,待各地民政部门建立起一套统一的系统后,可以充分考虑这一设想。

2.对个别家庭经济条件特殊困难学生进行实地走访。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是由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等方面状况的指标所决定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一些特殊性的指标,如残疾﹑单亲﹑离异及重特大疾病等等。对个别重点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消费支出情况﹑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居住环境和家长及学生在当地的评价等等,使得高校所掌握的情况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

3.依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正确引导学生对待认定工作。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个别学生的观念和态度完全有悖于此项工作的初衷。这些学生认为通过评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意味着从此以后可以每月或每年拿到助学金,所以这些学生往往想尽各种办法为自己的不正当利益争取机会﹑挤占名额。针对此类学生,应由辅导员或班主任马上介入干预,利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向其详细解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初衷和作用,摆事实﹑讲道理,争取其自动放弃参评,主动将机会让给真正需要的同学。

另一种学生则是前文所说到的碍于面子或其他原因确实需要帮助但其本人不希望参评的同学。对待这种同学则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首先从其周围的同学下手了解情况,大致摸清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和其家庭实际状况。在经过一系列细致的工作之后,针对实际情况对其开展帮助和心理疏导工作,排除其内心的障碍,使其放下包袱主动接受社会和学校的帮助。

4.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家庭经济困难情况。高校内部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使学生在不出校门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报酬,一定情况下缓解学生的困难。此外,高校应广开渠道,积极联系社会上的各类用工单位,聘用在校经济困难学生竞选社会兼职。但在此应充分对用工企业进行了解,确保用工企业的资质和安全生产措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为第一前提。以上措施不但最大限度缓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消除学生“等﹑靠﹑要”的思想,达到学生﹑企业﹑学校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R].2007.

[2].李少荣.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制度的探讨[J].高等工程研究,2005,(6):53-55.

[3].蒋庆玲.高校贫困生认定现状的分析与建议[J].科技信息,2011,(34):116-117.

篇5

经过高考的洗礼,广大学子抱着对“象牙塔”的憧憬与渴望,来到这期盼已久而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校园,让很多第一次离开亲人的新生们感到茫然。如何让这些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我们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辅导员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下去的基础。

一、大一刚入学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到处都是陌生的面孔,再加上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还有边远山区的;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语言上的沟通障碍,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这样一个陌生而又崭新的环境。

2.自理能力差,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感到无所适从。随着“90”后进入大学校门,学生中的独生子女的比例数逐年增加,他们有的在家里甚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被家长们视为“掌上明珠”,导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高中时期,虽然部分学生也寄宿在学校,但是家长们会经常性的去学校问寒问暖,学生也经常回家享受“皇帝”或“公主”般的待遇。进入大学校园后,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自己做,自己去想办法,这种依赖性和独立性的矛盾和反差造成了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念和留恋,导致他们对新的大学生活感到无所适从。

3.学习方法不适应。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虽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大多数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都采用了灌输式的教育,完全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而大学的学习相对比较自由,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的讲授也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课后还需要学生自己去查阅大量资料,总结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熟练的基本技能。习惯了“灌输式”教学的学生,面对这一教学方式转变,部分大一新生感到极大的不适应,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往往表现为课前不知如何下手,课后无所适从,毫无头绪。这一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导致了部分高中时优秀的学生,期末考试好几门不及格。

4.突然间没有了目标和方向。“金榜题名”是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时期秉烛夜读、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一旦他们实现了目标,跨进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校门,拨开了“象牙塔”上那层神秘的面纱,往往有一种大学生活不过如此的感觉,有些同学就此止步不前。根据我们对大一新生的调查,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方向,学习缺乏动力。有些同学感觉十年寒窗苦读太辛苦了,现在应该好好放松一下了。他们一踏进大学的校门,就对自身的要求放松了,就像断了弦的发条无论如何也绷紧不起来,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突然间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针对上述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如下做好新生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二、做好新生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1.充分做好迎新前的准备工作。我把迎新前的主要准备工作放在了阅读新生的档案。阅读学生的档档一定要认真、仔细,最好是把他们的特点特长都记录下来,把他们的家乡、家人等情况也一一记录下来,便于分班,便于分配宿舍,也便于今后对学生管理做到心中有数。

2.迎接新生,要做到“三个第一”。(1)要见好“第一”面。报道的第一天,应该是学生最难忘的一天,新生进入校园见到的第一个人,遇到的第一件事,都有可能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辅导员的第一印象,更是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辅导员要高度重视见好学生第一面,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要特别注意,要争取给新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比如在报到当天,辅导员第一面就能叫出部分学生的名字,并能关切地提及其家人、家乡、旅途等话题。这样的交流不但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还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辅导员就是他们在这个陌生环境中的唯一亲人。总之,辅导员与新生的第一次见面,是整个学生工作的开端,作为辅导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2)要“第一”时间走访学生宿舍。报道结束后的当天晚上,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到学生宿舍走访。了解他们的住宿情况,是否还有需要解决的困难,并和他们亲切的交谈,嘱咐他们要尽快适应新环境,尽快结交新朋友。并告知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一定要注意人、财、物的安全。这样的走访会让学生感到很温暖,有家的感觉,同事也让学生对辅导员更加信任。(3)要开好“第一次”级队会。新生入学报到的第二天,辅导员集全体新生召开第一次级队会。这是辅导员和学生最正式的第一面,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级队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切记不要一味的说教,这样会让学生反感,要做到既严肃认真,又要生动活泼。

3.做好军训期间的安抚工作。军训是大学的第一课,通过军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又可以磨炼他们意志。但是对于这些娇生惯养的“90后”来说,军训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军训中退缩者不在少数,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做好他们的安抚工作,让他们坚持军训。

4.组建好第一届班委会。第一届班委会的组建直接关系到今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因此,辅导员一定要高度重视第一届班委会的组建工作。班委会的成功与否在于班干部的选拔,辅导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部分任命与班级民主选举的方式进行。重要班干部如班长和团支书可以根据辅导员所掌握的情况进行任命,其余班委成员可以通过班级民主选举产生。

5.做好特殊学生的思想工作。(1)做好贫困生的工作。对于贫困生来说,则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告诉他们贫困不是自己的累赘,不是低人一等的条件,相反要让他们摆脱这种阴影,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我就曾经对他们说过一句话,没有生活费了来找我,虽然我没有多少钱,但是我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帮你们,但是你们一定要努力上进。(2)做好单亲家庭、性格孤僻等学生的工作。一定要深入学生中摸底,掌握单亲家庭学生、性格孤僻等学生思想动态。如发现问题,及时找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使他们及时的调整心态,以一种积极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

篇6

2008年3月6日,教育部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指出:“本办法所称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一般而言,贫困大学生是指高等院校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其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当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群体。各地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全国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1]目前,对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在经济指标方面基本上是将标准定为学生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300元,而特困生则是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00元。这个全国统一的标准从1999年实施近十年来还没有进行过调整。[2]

一、独立学院贫困生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全国在普通高等院校内设立的独立学院应运而生。近十年来,独立学院得到了飞速发展,有的逐渐从母体剥离出来,拥有独立的校园和管理模式。

2007年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3.4%;其中,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165.7万人,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88.7%。

据教育部一项统计,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等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高达4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至10%。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的情况相同,生源结构正在逐年发生变化,贫困生人数日益增多。[3]

独立学院与公办普通高校相比,其收费较高,学费大多在人均10000―18000元/年,住宿费大多在1200―1800元/年。所以,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普遍较好,消费水平整体偏高。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大批家庭经济困难又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学生也相继进入了独立学院。随之,独立学院贫困生群体也逐渐凸显,成为独立学院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全程跟踪服务。

1.实行学院领导负责制,逐级分配。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行政负责制,下设贫困生管理办公室负责各项工作实施,指导学生工作部门(尤其是辅导员教师)开展具体工作,统一思想、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齐心协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有理可依。依据公办普通高校相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办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管理规定》、《勤工助学管理规定》等,在各项规定、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下合理开展资助工作。

3.建立贫困学生档案,跟踪服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为学生服务的具体体现。从入学起,独立学院就应切实了解每位贫困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统一认定,核实情况属实后为每位贫困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记录在校期间学校资助贫困生的相关内容,以及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每年复核一次,认真了解学生家庭有无重大变故,经济情况有无影响,受资助后在学习、生活、各项活动工作中的表现如何等。

(二)国家助学贷款,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

1.积极奔走,为贫困学生顺利获得贷款提供有利条件。学校积极与贷款银行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和办理助学贷款时银行有关要求、手续事宜,并耐心向贫困学生及家长传达,做好桥梁作用。必要时,还可邀请银行专业工作人员入校进行现场讲解和指导,为贫困生及家长提供切实有益的帮助。

2.开通绿色通道,在银行放款前即圆贫困生的大学梦。新生入学报到当日,开通“贫困生专用绿色通道”,即当日通过申请后可不必立即交纳学费及住宿费,先让学生入学,再申请助学贷款。银行放款前,贫困生可同其他学生一样开始正常的大学学习生活。

3.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确保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独立学院的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这就要求学校应从科学文化、品行、处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尤其对于贫困生,侧重于其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感谢国家及学校为其提供的宝贵条件,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成为高素质人才,将来回报国家及社会。

(三)拓宽渠道,提供助学岗位。

1.发掘学校自身助学岗位。学校首先应以身作则,在校园内发掘助学岗位,供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工作以获得一定收入弥补生活费用。比如:清扫教室卫生,清理食堂餐具,整理图书等工作。同时,发掘一切适合于学生工作的临时工岗位,让困难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除了传统形式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助学岗位外,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还可以开设更多有益于贫困生“增知受益”的脑力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健康服务等工作中,既能使学生得到实惠报酬,又能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其知识储备量。

2.寻找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提供助学岗位。不少贫困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许多校外兼职工作,派发传单、家庭教师、餐饮服务等诸多社会岗位逐渐成为贫困生获得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对于缺乏社会和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盲目地投入社会工作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如果能通过学校外联组织,与社会正规企业联系、沟通,为贫困生寻找到适合其参加助学工作的正规岗位,对于学生是非常有益的。这不仅能解决校内助学岗位紧缺的现状,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实际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机会,使学生亲身感受社会、了解社会,从而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个人基础。

3.尽可能吸收社会、企业、个人资金,为助学工作添砖加瓦。对贫困生的资助,仅靠国家的经济和政策支持是远远不够的,独立学院必须积极开通各种渠道广泛筹集和吸纳社会、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将社会资本引入到独立学院的助学体系中,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助缓解独立学院贫困生学习、生活压力。[4]

(四)心理指导,人为关怀,使贫困生“思想脱贫”。

由于多数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平时出手阔绰、不加节制,这种消费反差加重了贫困生的思想负担,容易使贫困生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压力。加之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山区,农村家庭偏多,从小受到的教育也相对落后,与繁华都市中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相比,在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及处事方法上均存在很大差异,不仅未能缓解其经济上产生的心理压力,反而加重了自卑、焦虑、不安、攀比的不良心理情绪。所以,学校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的同时,更不容忽视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教育,引导他们通过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摆脱经济贫困的窘境。学校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国家、学校、社会的温暖,健康地成长为栋梁之才。

1.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贫困生沟通,切实了解其实际困难。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群体,在日常走访和思政教育工作中,应格外关注贫困生群体,通过多方面听取、谈话、鼓励等多种方式了解贫困生的心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为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鼓励贫困生参加到集体活动中,与广大学生融为一体,消除其孤僻、抑郁的潜在因素。鼓励贫困生摆脱心理负担,用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2.提供交流平台,发挥榜样作用。学校可以定期邀请通过自身艰难拼搏、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为贫困生作励志报告,或者直接从学生中寻找自强不息的生动人物,为贫困生提供与他们交流的机会,通过活生生的例子让贫困生从内心真正自强起来。

3.搭建展示舞台,建立自信心。多数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除了正常的教育外,很难掌握舞蹈、美术、声乐等个人专长。加之其自卑心理作祟,因而在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很难找到贫困生的身影,他们往往都是台下的观众,被同学忽视的弱势群体。因此,学校在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时,应注重增加一些全员参与的项目,为贫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比如,在心理素质拓展游戏中,有针对性地选拔一些平时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参与,其中包含一部分的贫困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和游戏中,帮助贫困生树立自信心,改善他们的不良心理。

总之,对建立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研究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希望在国家、学校和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能从根本上为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和心理困难,以保证其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庆林,简碧园.从高等教育的双重性看独立学院的贫困生.消费导刊,2008,(12).

篇7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133-02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国家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和帮扶,2010年,国家将助学金标准由年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2010年,国家以奖助学金的形式共奖励资助全国高校学生499万人次,国家财政共投入141亿元。其中,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达到113.84万人,贷款金额114.89亿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占当年全部贷款人数的70.8%[1]。这些资助和帮扶从物质层面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但对贫困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尚关注不够,甚至部分高校在对贫困生的资助过程中,由于操作失当,反而加重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主要是指贫困生因经济困难,心理上产生的巨大压力而造成的心理上的障碍。

1.自卑

自卑是贫困生所有心理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引发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一方面,家庭经济拮据,使贫困生在物质生活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常常使他们觉得低人一等,产生不自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家庭物质贫乏也阻碍了他们去拓展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知识单一,没有特长,使他们更加自卑。长期经受自卑心理的压抑和折磨,贫困生会变得越来越敏感,慢慢失去了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消极自卑使其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2.自闭

在物质贫乏和难以克服的自卑心理作用下,贫困生开始逃避他人,封闭自己,回避与其他同学交往,逃避集体活动,把自己完全与其他人隔离。虽然有被群体认同和在集体中找到归属的强烈愿望,但是,又害怕在交往过程中,被同学瞧不起,畏首畏尾,躲避退缩,使其他同学会感到贫困生不好相处。贫困生这种自卑和过分强烈的自尊加上自闭三者纠结在一起,慢慢地使其远离群体,而最终也会被群体所抛弃。

3.过分自尊

过分强烈的自尊使贫困生变得敏感多疑。贫困生在学习上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使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考入大学。但是,这种自尊心很敏感,当通过努力进入大学,面对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其他同学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差距时,学习不再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贫困生会开始不断地否定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因不能及时调整,最终转变为自卑。同时,由于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出与他人的差距,往往用过分强烈的自尊来掩盖内心的自卑,从而心理承力受愈加脆弱,一方面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真实的家庭经济状况,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资助,看到其他同学得到资助,会产生心理失衡。

4.轻度抑郁

贫困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调节,最终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轻度抑郁,表现为精神不振,思维缓慢,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常常失眠等。贫困生一旦出现抑郁,就会丧失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

1.身份的压力

贫困生来自经济困难家庭,必然承接其家庭背景的属性,而这种贫困生的身份会直接给其带来诸多压力。由于

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给贫困生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贫困生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助学金等来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而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动辄穿名牌服装,使用名牌手机、名牌电脑等奢侈消费品,这种巨大的反差给贫困生造成了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刺激。由于物质条件贫乏,使贫困生在与同学的日常交往和集体活动中很难找到心理归属感,与其他同学易产生隔阂,甚至自闭抑郁。

2..环境的不适

从高中进入大学,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尽快进行自我调整,适应新的环境。这对贫困生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多贫困生在入学前都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域或省份,社会结构单一,贫富差距不大,社会认知狭隘,因此,彼此之间差别不大。而地处城市环境的大学校园由不同地域、不同省份、不同文化和家庭背景的人构成,充满形形的文化和形态各异的群体。贫困生突然进入这样的环境,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完成角色转换,往往会逃避这种文化冲突,回避生活环境的变化,这种逃避恰恰是贫困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开始。

3..价值的迷失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学习成绩是评价一个中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然而大学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素则更加多元,更强调综合素质,比如语言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来自农村或是边远地区的贫困生,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他们周围往往充斥着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和功利主义,而缺乏自尊与适应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一旦进入大学,这种强烈的反差与格格不入极易使贫困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从而导致心理上自我封闭,使其人际交往和沟通产生困难。大学校园多元化的价值标准,例如兴趣特长、工作能力、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都被纳入到一个多元的社会评价机制之中。原来因成绩优秀而备受关注的贫困生,在大学里很可能因为综合素质较差而不受重视。一夜之间,从中学师生瞩目的佼佼者,变成了成绩平平、不擅沟通、个人能力较差的”丑小鸭“,让贫困生无法接受,使其心理失衡,产生自卑心理。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策略

1.以课堂为主渠道,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指导

如前所述,由于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贫困生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那么我们一定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贫困生调节心理压力,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首先,要教育全校每一名师生员工都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去关心、关注贫困生群体,平等对待每一个贫困生,不在政策上、制度上歧视贫困生。比如,能否对贫困生拖欠学费宽容一点,积极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

其次,心理健康中心定期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测试和心理健康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必要的治疗,提高其自强自立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

2.以疏导为前提,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工作

学校党委、团委和学工部门以及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都要注重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工作,经常观察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以疏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排除不良心理障碍。要通过思想工作,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要让全校师生共同认识到,贫困生虽然由于家庭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使他们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及其他大学生,但是苦难使他们成熟,挫折使他们坚强,这些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其他大学生所不具备的。通过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坚定对自己的信心,鼓起对生活的勇气。

3.以关怀为根本,建立贫困生个人心理档案

随着高校扩招,进入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但相关配套政策却稍有滞后,没有及时跟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使任课老师疲于应付超负荷的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贫困生,又羞于向老师请教,自暴自弃,最后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高校,作为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的辅导员老师,同样也面临学生人数太多,而无暇顾及到工作细节的问题。有的辅导员,一个人带了600多个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辅导员再有工作经验,再多工作热情,但限于精力有限,也只能抓重点工作、问题,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心关注。因此,大学生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大学校园里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作为大学辅导员,就要准确全面地掌握贫困生的情况,通过日常的接触谈心,走访学生寝室、课堂,学生干部的观察和反馈,甚至通过与家长沟通交谈来了解贫困生的家庭背景、家庭困难、脾气秉性、心理特征、应激反应等方面的问题。依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老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给出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并建立贫困生个人心理档案,便于辅导员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帮助。

参考文献:

[1]董亮.更多青年圆了大学梦[N].人民日报,2011-03-08.

[2]姜红仁.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篇8

按照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3月31日至4月1日,由河北调查总队党组成员、赴总队长贾宝群带队,赴三河市开展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工作,深入3个乡镇、7个非贫困村。入户走访50户贫困户,50户非建档立卡户,召开座谈会x次,座谈干部x名,收回问卷x份。现将考核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评价

根据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入户调查、座谈、现场检查等情况,对三河市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实地考核实际得分x分。

二、做法与成效

(一)讲政治,高站位,不让一人掉队。多年来,三河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每年达到50亿元以上,连续八年位居河北省县级首位,连续多年是全国百强县。2017年8月开展建档立卡 “回头看”工作后,三河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市的工作安排部署,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决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各项要求,本着“宽进严出”原则,三河市着力把好入户评估、村级评议公示、镇级审核公示、信息比对、纠错召回等“五关”,做到应纳尽纳。特别是在纠错环节上,制作了《三河市回头看数据分析汇总表》,对贫困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复查,依据家庭实际情况,实施错剔召回,最终确定贫困户685户、2071人,识别户数、人数均占廊坊市总数三分之一,真正做到贫困户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二)真重视,齐上手,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成效。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三河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议、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市直单位、各镇、帮扶责任人共计600余人参加了会议。按照既定部署,三河市四大班子领导深入到所包镇,亲自入村入户核查,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贫困户识别工作,亲自分析致贫原因,亲自制定帮扶措施。全市上下形成了市、镇、村齐抓共管,市直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三)重业务,准识别,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回头看”工作伊始,三河市从73个单位抽调483名精干力量组成工作队,入户做好贫困户排查工作。为做到精准识别,民政部门组织了3次业务培训会,印发了《政策汇编》,人手一份,做到个个都是明白人。为便于业务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三河市建立了“精准扶贫微信工作群”,包括市镇村三级领导干部和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共200多人,群里随时交流工作经验,集体研究讨论实际问题,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第一轮识别1838户5840人,经过多轮核查,共剔除1151户3752人,避免了错评、漏评问题发生,做到了信息识别精准,为脱贫工作夯实了数据基础。

(四)定政策,重实效,提高贫困人口幸福指数。三河市根据上级政策,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健康脱贫、社保兜底脱贫、助残脱贫、教育脱贫、危房改造脱贫、产业就业脱贫六类实施细则,对脱贫专项行动进行了适当拓展。特别是在教育脱贫上,根据《河北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精神,三河市制定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细则》,明确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履行相关评选程序后,在落实国家助学金基础上,三河市自2015年起建立了“三河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基金”,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非寄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每生每年1500元生活费。对从三河市公办高中考入高等院校的应往届大学贫困生按大专3000元/生/年,本科5000元/生/年资助。系列实施细则的制定,明确了各类贫困人口脱贫解决措施,贫困户根据贫困原因可直接对号入座,寻求脱贫办法。各帮扶工作队经过业务培训,熟悉掌握了各项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制定切合实际脱贫方案,确保了脱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五)勤对接,多举措,帮扶阳原县尽早脱贫。三河市在积极做好本市贫困人口脱贫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河北省的工作安排部署,积极与对口帮扶县张家口市阳原县对接,三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六次带领有关部门到阳原县进行走访交流,对阳原县需要帮扶的具体项目进行沟通洽谈,制定了《2017年度对口帮扶阳原县实施意见》,落实帮扶资金3600余万元,解决了部分危房户改造、就业培训、产业帮扶等实际问题。2018年,三河市又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安排预算1100余万元,准备实施敬老院维修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卫生医疗、技能培训、农业产业、贫困村一对一帮扶等措施,促进阳原县能够尽早脱贫。

三、问题与不足

一是三河市扶贫攻坚工作于2017年8月才开始启动,由于有效工作时间短,识别的贫困人口多,工作任务繁重,造成部分档案资料归纳不系统、不全面。

二是三河市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人数多,缺乏劳动力;且贫困人口布局非常分散,通过产业帮扶脱贫难度较大,造成通过社保兜底脱贫的比重较高。

三是虽然三河市领导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通过会议部署,基层督导,压实责任等有效措施,但仍存在着个别村街干部思想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业务知识不熟,政策把握不准问题,造成有的政策不能及时落地,迟缓了贫困户脱贫进程。

四、意见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建议3-5个。

篇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11-02

高校奖助学金是高校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对优秀学生实施奖励和对贫困学生实施资助的措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家正不断加大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资助比例、资助金额也不断提高,并且明确提出“要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1]。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高校奖助学金在激励大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重要作用。对奖助学金的评定、发放等过程和在高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一度成为高校的敏感话题和社会关注热点。

1.云南高校奖助学金概况。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多民族杂居区,由于历史与所处特定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全国较为落后。云南省高校生源主要来自于省内,与此相对应,在云南省,高校贫困大学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为了帮助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云南省通过构筑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以及特别困难学生补助等相关资助体系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难问题。每年新生入学,云南省各高校就会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入学报到。“绿色通道”是云南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难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即在新生报到时,对无法交足学费的学生,学校会让他们报到,再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绿色通道”为其办理国家助学贷款[2]。

2.奖助学金评定过程存在的问题。(1)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度大。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高校奖助学金评选的基础和关键,认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国家和各省市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然而,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这些标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并不强,也没有具体的要求,这让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具有很大难度。笔者根据多年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通过总结得出,在认定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材料难辨真假。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的第一步是建立贫困生档案。这个工作是在新生入学后两个月内由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贫困认定小组完成的,在这个时间段师生、生生之间还互不了解,因此建立贫困生档案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学生提供的由生源地的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及《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由学生本人填写相关家庭收入情况后到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民政部门加盖公章,用以证明家庭经济状况。事实上,大多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在签字、盖章之前都不会对学生所填信息进行仔细确认,更不会走访调研。且在各种社会关系下,一般人都愿意做这种不需要出钱的顺水人情,所以要开具贫困证明对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加上学校无法去逐一验证学生开具的贫困证明,这就让贫困认定小组难以分辨贫困学生的真假。由此出现因弄虚作假而受资助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这就导致那些真正的贫困学生减少了或失去了得到资助的机会[3]。②贫困认定等级不规范。参照国家的助学金发放等级,云南省高校将贫困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般贫困、贫困和特困。由于云南省经济发展相对于全国较为落后,云南高校大多数生源来自本省,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数量大,如果按照全国统一的贫困学生认定标准,且在贫困认定小组难以把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真实性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贫困认定等级的失真,从而导致奖助学金评选结果的不合理。③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更新跟不上。为了便于开展资助工作,云南省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数据库。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云南省高校应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动而及时地更新和调整贫困学生档案数据库。当学生的家庭出现自然灾害或突发状况,若能得到及时的更新与调整贫困学生档案数据库,就可以通过国家奖助学金及时帮助那些家庭发生临时变故的学生,确保学业上的顺利。当然,那些在数据库中有资料的学生,在家庭条件好转了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的资料退出贫困学生档案数据库,让有限的资金用在确实需要的同学身上。(2)评选程序的问题。①指标分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对高层次院校的资助力度要比一般院校大得多,这很容易造成“马太效应”,出现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二是高校在奖助学金评选中,名额分配以各院系学生的总人数作为基数,再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院系。这样的分配办法看似公平,但也却忽略了学生的家庭情况通常也会存在差异这一实际情况。有的院系因指标不足而控制名额,而有的院系则因指标过剩随意评选,这就造成了形式和现实脱节的现象[4]。②评选方法不尽合理。云南省众多高校奖学金的评定依据是学生的综合测评,即结合学生上一学年的学习成绩和素质测评结果综合评定学生的排名。而其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是决定性的评定指标,这直接导致评价理念和教育导向单一化,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评选方式一般先由个人提出申请,再进行学生投票选举,最后由老师根据其家庭经济调查情况、投票结果按照名次进行评定。虽然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大体上的公平,但相对贫困学生认定,又显得有点粗放。比如在投票选举环节,并非所有的贫困生都会愿意向他人如实地谈及自己的家庭情况,他们有的会为了避免伤及到自尊心选择放弃申请助学金。而有些不是特别贫困的学生却用自己的演讲感动大家,获得选票。这种现象对奖助学金的有效评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③评定结束后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奖助学金的真正作用和意义是激励学生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有部分同学在拿到奖助学金后出现了诸如买名牌,请朋友下馆子等现象。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奖助学金认识的偏差,严重扭曲了国家设立奖助学金体系的本意。

3.完善高校奖助学金评定的建议。(1)加强诚信教育和政策宣传。在建立贫困生认定的同时加强诚信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部分在校大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诚信产生了严重错位,在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弄虚作假以求获得高额奖助学金。在每学年的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在学生之间出现分帮结派、拉票等不和谐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高校作为直接培养和教育大学生的基地,要从一开始就狠抓学生的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放入新生入学教育中,积极开展各种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和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在前期工作中,做好奖助学金政策的宣传工作至关重要,最好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就展开。让大学生真正地了解奖学金的准确内涵,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确定前进的目标,更有利于发挥奖学金的激励和导向作用[5]。(2)建立动态贫困生档案数据库。在建立贫困学生信息数据库时,相关指导老师要仔细查阅经济困难学生资料,认真观察学生日常生活情况,跟宿舍同学了解情况,主动联系学生家长等方式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尤其当一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要及时调查是否有该地区受到损失的学生,及时更新贫困生库的资料,建立动态资料库,了解受助学生的心理变化,利用国家奖助学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另一方,对违反校规、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的学生将随时取消其受资助资格。(3)优化评议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严格对贫困学生的品德、学习、纪律、生活作风以及参加活动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考查筛选。第二,成立班级学院学校评审工作小组。评议小组成员的确定,应注意小组的人数应占全班总人数的20%以上,且应不包含参评同学,如果有参评的成员,该成员需要回避,同时注意男、女生比例,成员所在寝室分布所占比重的合理性等几个问题。第三,拟定贫困生名单公示,若无异议,提交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资助管理机构对各学院拟获奖助学金学生建议名单进行全面复查,最后确定具体的贫困生对象,将资料存档。(4)建立后期监督管理机制。对已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建立广泛的信息、舆论、意见等的收集机制,形成学生意见反馈机制,接受广大同学监督。对于高消费、不思进取或违规乱纪的学生及时教育,情节严重的进行必要的处罚。若有学生在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有异议,班主任、辅导员要及时发现,并及时做好学生的疏通工作,鼓励未评上的同学将评定的条件转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诺.浅析国家助学金改革的必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改革论坛,2009,(7).

[2]李海霞,钱进南.论云南高校贫困生“三线资助”模式的建立[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篇10

在即将过去的一学期里,我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学生的思想教育,学风建设为工作重点开展工作。使我带的04级六个班的学生顺利的完成从不学、厌学到自学、好学的转变。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适应新学期的大学生活与大学的生活节奏合拍。今年9月份开始,我接管了建工系2004级的260名学生。这对我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通过一学期的磨合与了解,我已经基本了解了这批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我的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较好的完成了工作的交接。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自身的理论学习:

政治辅导员自身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是从事这项工作的理论基础。在日常工作中我力争多学多看,使自身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坚持在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宗旨,熟悉国家政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作风上我努力做到“严、实、精”三字方针。“严”就是对工作、个人要求严,对学生工作不马虎,不松懈,不拖拉;“实”就是工作要实实在在,表里如一,按客观规律办事;“精”就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不应付。与此同时我不断的加强个人修养。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辅导员我首先要做到光明磊落,正大光明,说道就要做到,并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耐心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我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目的就是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多的体现学生个体的地位和价值,使学生得到尊重和重视。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我非常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兴趣爱好,本着“先疏后导”的原则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我刚接手测绘、工程管理、设备工程专业04级的六个班的时候,我们彼此是非常陌生的。04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一年的大学生活,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已经有了初步的定型。为了消除他们思想上对我在工作上和感情上会产生“厚此薄彼”的想法,从开学初到现在我已经分班召开了班会(48次),走访学生宿舍(40次),找学生谈心(80次)以及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20次)等方式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这些工作不但消除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感而且使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部分思想上比较松懈,有问题的学生,我先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其兴趣爱好,想其所想,然后给予一定的引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学生已经端正了思想。同时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因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而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我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由点到面力争使每一位同学在思想上能又一个健

康、稳定的发展方向。另外一方面我还建立了每两周一次的班会制度,在班会上总结过去两周的问题,指明下两周的努力方向。事实证明,例会制度的效果是明显的、长久的。

三、加强学风、班风、舍风建设:

优良的学风、班风、舍风正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无形的重要因素。一个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通过长期的培养慢慢形成。每次主体班会学风问题已经成为必讲的重要内容,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思想贯穿整个的教育工作之中。本学期还明确了规范的考勤制度,每堂课考勤班长点名后必须由任课老师核实签名,这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对于个别极端分子,采取“说服教育与严惩不贷”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重新走会教室。同时针对学习成绩的差异,在各班开展了“以好帮差,带动全体”的一帮一学习活动。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找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从整体上带动全班的学习气氛。目前04级的学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学习。在班风建设方面我一直将学生干部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点,主张班委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建立了较完善的班委干部每周例会制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04级学生没有了固定教室,这就将工作的阵地由教室逐渐转移到了宿舍。鼓励舍长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实施舍长点名制度,凡是夜不归宿外出者无论什么原因都要在舍长处签名。此外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凝聚宿舍的向心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宿舍是我家”的意识,都有与宿舍共荣辱的观念。

四、关注贫困生工作:

目前我所带的260生中有近10%的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1%的学生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在贫困生的评定过程中,我一方面听取广大学生的推荐意见,另一方面亲自深入学生中调查,同时在各个班级成立“贫困生调查小组”成员由各宿舍长及部分学生组成,其目的就是能长期深入的在学生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初评、复评,最后公示,保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争取将国家、学校的每一项政策切实的落实到每一位贫困生的手中。在物质帮助的同时,我同样注重思想上的帮助,经常与贫困生面对面的交流、谈心,解除他们心中的自卑心理,保证他们的思想不掉队,使他们能振奋精神,安心学习。

五、班干部改选工作:

一个团结协作的班级必需要有一套有效运作的干部班子。国庆节回来以后,我便组织我带的04级六个班进行了干部民主选举。经过一年的相处,同学之间相互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相信学生们能够做出自己准确而公平的选择。报名参与竞选的同学十分踊跃,而且个个优秀,竞争相当激烈。经过竞选者演讲、同学们提问、投票、唱票等透明公开的程序后,新一届的干部班子建立起来了。为了培养同学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我在传统的

班干部和年级干部之外新设了一名年级管理小组成员。每班民主选举一名同学担任此职,代表全班同学履行对班级干部和年级干部的监督、参与年级活动事项的出谋划策及过程监督、建立与辅导员之间直接的沟通渠道。这一职务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同学们自我管理意识,也在我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我要求各班班长每周组织召开班会,填写班会记录表。刚开始学生都觉得又是无聊的开会,但慢慢地他们发现,在班会上大家畅谈的都是与自身发展切切相关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就班级乃至年级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而这些意见又会通过班会记录表及时反馈给我,我一一作出及时的处理。现在,每周一次的班会已成为我带的六个班的一个惯例,学生们已习惯了通过这种方式向我直书其言、倾吐内心;每周的班会加强了各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同学间友谊,避免了大学人际关系惯有的疏远与冷漠。我还与班干部一起制定了优秀班干考评细则初稿,初稿由各班同学审阅修改后正式确定下来。这样,学生干部的考核就有了规范化的依据,无论是对干部自身的激励还是对同学的监督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催交学费工作:

在催缴学费方面,我也花了大力气。从班干部到我都行动起来,能向学生解释清楚,给学生做好缴费的思想工作,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不激化矛盾,又能催缴学费,最大限度地做好这一重要的工作。

七、团学网设计与制作工作:

筹备与规划中不断完善的宿迁学院建工系团学网,经过我与杨琪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制作,已于2005年12月9日正式开通(jgxtxw.sqc.edu.cn) 。该网站将作为一个独立展示宿迁学院建工系学生风采的窗口,为更多关心和支持宿迁学院建工系发展的朋友们提供一个交流与进步的平台。网站内容涉及团总支、学生会、活动风采、社团在线、资源中心、在线留言等版块。

篇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学生成长负责、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学生一生奠基为宗旨,以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为出发点,以营造和谐、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和教育体系为目的,着力打造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对学生全方面了解,全员化管理,全方位育人的格局,畅通教育渠道,拓宽育人路子,建立密切、融洽、信赖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促进各类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大幅攀升。

二、活动目标

1、建立家校联系机制。通过家访,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家校联系制度和考核制度,构建规范有序的家校联系新体系。

2、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家访,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尤其是了解学生的优点、潜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表现,使教师了解各类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从而做到家校互动,让学生树立新目标,扬起自信风帆,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进步。

3、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通过家访,宣传家庭教育思想,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质量观、对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的新要求,宣传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全社会认识教育、理解教育、尊重教育、支持教育。

4、树立优良的教育形象。通过家访,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服务意识,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树立优良教育形象。

三、原则、对象和人员

活动原则:广泛参与,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访问对象:学校的所有学生,重点是贫困生、单亲生、留守子女、学困生、

身体或心理有疾患的学生以及在我校就读的外籍学生和上一次未访到的学生。

参与活动的人员:班主任、全体教师。

四、活动内容

1、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了解学生的作业布置、作业量、时间安排、完成质量,并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与家长一起交流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共享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尤其是宣传素质教育的要义、原则、方法和要求以及采取的对策。

4、了解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

5、讲解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或监护人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讲解文明上网知识,结合教育部要求开展的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监督学生文明上网。

6、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五、家访形式

1、登门访问:原则上以班主任和骨干教师为主,全体教师参与,学校领导干部参与,分组、分片、包班、包人的办法进行。

2、电话沟通:通过电话直接与家长交流、沟通。

3、暑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4、信息传递:利用校讯通、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或书信形式传递相关信息。

5、家长到校交流:包括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召集个别家长或部分家长到校、几位任课教师一起召集个别家长或部分家长到校进行面对面交流。

6、家长报告会:学校、年级或班级协作组组织召开家长报告会、家长经验交流会等会议。

7、学校走访:以学校为单位,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个别特殊家庭进行走访。

六、活动要求

1是精心组织。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分组、分片,包班、包人的办法,到学生家庭走访。全体教师,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家访内容、方式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等。访问前,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校讯通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工作。要保证访问面,重点是寒假未访问到的家庭,和特殊学生,暑假争取全部家访一遍,今年暑假家访不到的必须电话回访,做到能访则访,实地家访数量不低于班级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余的必须电话访问到位。

2是注重实效。家访时,要真心诚意为家长释疑解惑,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做“家长的贴心人”。要注重方式方法,采取“探望性家访”、“鼓励性家访”、“开导性家访”、“帮扶式家访”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提高家访质量。要注重针对性,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访问形式。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多鼓励、多赞赏、多倾听、多探讨,创设和谐氛围,切忌告状式家访。要通过家访,真正了解学生,切实帮助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以书面的形式,对每个学生的优点、潜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想、心理等给家长进行一一表述,从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和思想品德等情况,让家长真实、全面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等,了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注意获取真实信息。对在家和学校发现的问题,要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通过家访让学生学有信心、学有目标、学有方法,激发起家长培养孩子的信心和热情,赢得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家访的实效。

3是建立档案。进行家访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策划好家访的重点内容,设立《家访档案》,记录学生家庭信息,认真分析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访后要及时做好记录,认真总结家访工作经验,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专门研究,拿出整改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教师要写好家访活动调查报告和教育反思、心得体会。学校将对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进行评比,择优上报表彰,市教育局将评选优秀者在全市推广。

4是做好跟踪。家访后,教师要做好与家长的后续联系工作,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在《家访档案》上做好回访记录,加强过程监控,强化跟踪指导,做好补救工作。

5是树立形象。家访前,要与家长预约。家访时,要树立和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待家长的态度要诚恳,以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虚心接受家长的正确意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学校工作。

6是严肃纪律。家访期间,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家长宴请或馈赠的任何礼物,一经发现有违规违纪现象,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7是高度注意安全。家访期间,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各种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家访活动顺利进行。

篇12

2020辅导员年终工作总结120_年9月伊始,我进入学校,承担16级_班200名新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不知不觉间,已经接近学期末。在这半年里,我收获很多,和前辈们的相处让我收获了很多难能可贵的经验;和学生的相处让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各种各样的班级日常事务以及突发状况。我从一开始接触这份工作的迷茫,到逐渐适应熟悉,以下就是我对这半年来的各个方面的总结。

一、端正思想,坚持学习

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应该是具备高尚的人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讲求为人师表。本人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各种会议,办事认真负责。工作中,能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部党总支及学部党总支第二支部组织的各项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在业务知识学习方面,作为一名新进辅导员,我认真学习了学生手册、学校、系部的各种规章制度、辅导员工作指南等,全面深入了解学校和学部的基本情况,熟悉辅导员的业务知识;大量阅读辅导员理论文章,着力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

二、履行辅导员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1、认真做好_级_班200名新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1)充分做好迎新前的准备工作。我把迎新前的主要准备工作放在了阅读新生的基本情况以及通过学生圈与学生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家乡、特长、兴趣爱好,便于今后对学生管理做到心中有数。

(2)迎接新生。首先是见好“第一”面,留意观察学生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及时做好了记录;其次是“第一”时间走访学生宿舍。报道结束后的当天晚上,我第一时间到学生宿舍走访。了解他们的住宿情况,是否还有需要解决的困难,并告知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一定要注意人、财、物的安全。最后是召开“第一次”班会,告知开学初期的一些事宜。

(3)做好军训和入学教育工作。遵照学生处安排,执行军训期间,新生辅导员值班工作,做好新生军训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帮扶工作;组织新生参加专业思想教育讲座以及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并随班听课。与学生沟通,耐心倾听与指导。首先,在学习和生活上加以指导。这一点在低年级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在生活习惯上、学习上会遇到不少困难,如:很多学生不适应集体住宿,不适应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困扰。其次,在社会实践上加以指导。大学阶段,作为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过度阶段,学生除了要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与社会的对接能力。

(4)组建好第一届班委会。在前期观察以及民主投票的基础上选好班委,充分信任她们,并加强考察和督促,适时地做出指导,引导他们更好地工作。

(5)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大家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个班级,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这是一种缘分。我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原本不熟悉的学生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6)做好特殊学生工作。摸查新生家庭经济状况,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按时完成本学年的国家助学金评比、公示、网上录入等相关工作。此外,针对贫困生、单亲家庭以及性格孤僻学生做好沟通交流,使他们及时的调整心态,以一种积极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信自强的观念。

2.配合完成部分团总支学生会的指导工作

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护理礼仪大赛、元旦晚会等活动,并做好团总支学生会20_年工作总结以及20_年工作计划。

三、个人工作不足及展望

1.不足: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前瞻预判性;

做事情的计划性、调理性不足,特别是组织元旦晚会的过程中,缺乏完整有条理的规划,导致一些环节处理地比较仓促。

2.展望:希望自己能够在新的一年里继续积累经验,多向前辈们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做好工作计划,把每一件事做细致,做到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2020辅导员年终工作总结2自从担任辅导员工作以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在实际工作中感觉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辅导员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学校人才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辅导员不仅在政治思想方面要给与积极的引导,同时在生活学习上要给与积极的关照和指导,因而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老师,同时还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互为师友,相互帮助。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学生的思想教育,学风建设、科研能力提升为工作重点开展工作。使绝大部分指导学生能够积极适应在党校的学习与科研。通过不断地与学生磨合与了解,我们已经能够基本了解学生们在党校的思想状况与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我们的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较好的实现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了解。现将我们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自身理论学习,提高政治工作水平

辅导员工作首先要在政治思想方面给与学生以积极的引导,保证同学们在思

想上政治上有良好的表现,辅导员自身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是从事这项工作的理论基础。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相互学习,积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在工作中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学生工作不马虎,不松懈,不拖拉;对工作实实在在,表里如一,按客观规律办事,对工作精益求精,不应付。

二、辅导员工作开展的大体情况

3月25日,我们邀请全体硕士生,跟随在职研究生前往扬州高邮菱塘乡调研,共同学习。4月17日,我们邀请到菱塘乡乡长薛元金同志走进同学们的课堂中,为大家作了关于“宗教政策与事务管理”的讲座报告。6月23日我们邀请到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徐椿梁教授,在哲学教研部会议室为15、16级的同学作报告,报告题目为“中国文化中的伦理学”,6月26日,我们召集同学们,就毕业论文的写作进程、学术规范、注意事项作了一个培训会。9月初我们再次召集17级的同学,通过课堂教学、日常交流等方式引导其毕业论文的写作,10月初我们邀请到15级付玉莲同学为哲学研一同学作了一次经验的介绍会。通过实地调研、学术报告、经验介绍、课堂教学等形式帮助同学们开拓学术视野,布局论文的写作,在这其中了解他们的学术兴趣、思想动态。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还通过微信、面询、进课堂、下寝室等方式积极了解同学们的思想近况和生活状态,并与同学们积极开展对话交流。在生活中,王怀宇、许诺等同学曾帮助我们修改电脑文件,并帮忙收取信件,在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学们为我们送上了教师节礼物。我们外出参会带回来的礼物也会分享给他们,9月31日,我们还给哲学部的每一位同学都赠送了一个中秋月饼,通过也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掼蛋,建立了相互间的信任。

三、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辅导员工作是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既然作了辅导员,我们就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同样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接下来我们辅导员的工作,要做到:

1、端正工作态度,积极与研究生处进行工作对接,努力创造条件,切实服务于学生们成长成才。

辅导员工作是份良心活,我们要摈弃不良的工作心态,不断加强政治思想上的学习,努力成为推动学生政治思想进步的良师益友。

2、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重点围绕学业提升、科研写作、学风建设,通过毕业论文讨论、专业讲座、外出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开拓研究思路与兴趣专业,努力成为推动学生学业学术进步的良师益友。

3、在生活中,积极与同学们沟通,通过微信、QQ等方式手段加强与他们的联系,通过下寝室、进课堂等方式手段了解其具体生活学习状况,努力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最后,敬请研究生处、各位老师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020辅导员年终工作总结3来学校工作已满一年,在院系各位领导、老师和同事的关心指导下,自己尽快的从学生转变为老师的角色,使自己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一名普通辅导员,日常工作是琐碎的,是平凡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更是重大的,辅导员工作的好坏可以说影响到一个学生将来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有理性的思维、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求我们对学生要有满腔的热情,对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现结合本人20_-20_学年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一、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同学们刚踏入大学的校门,对学院的各个方面都是好奇的、憧憬的,但是又存在着很多的不适应,经过几个月的生活,大家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一些还在迷茫及不适应中的同学,我找他们进行单独谈话,讲解各种道理,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是直接就业还是参加专升本,做好自己在学校的规划,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而不是虚度年华,浪费青春,在开主题班会时,尽量找一些正能量的话题,不断的引导他们多考虑以后的生活,就是所谓的理想,做好现在的,安排好以后的,不至于让自己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利用多种渠道与班里的每位同学进行沟通,谈心,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目标。针对班级中学习拔尖,但家庭贫困的学生,帮助他申请勤工俭学的岗位,让他们申请国家助学金,缓解学费压力;对于对专业没有兴趣的,打算换专业的学生,耐心疏导,讲明道理,帮助他认识到认真学习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于他们的感情生活,我会适时的引导,对于恋爱持不鼓励也不压制的态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算平稳,对于遇到感情问题的同学,跟他们进行交流,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树立“遇事不惊,处事不乱,不急不躁”的心态。

二、积极做好系部的学生资助工作和就业工作

(1)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和学院关于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相关要求,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和我系负责资助的老师们顺利完成了20_年度年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大江校友爱心助学金和“光清”爱心助学金的评选活动,所有评选都面向全院师生公开公示,没有学生投诉现象的发生。

(2)严格按照各级领导的要求完成我系20_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统计汇报工作;完成了20_届毕业生的就业证明函的收集整理工作和20_届毕业生就业派遣及报到证发放登记工作以及20_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满意度调查统计汇报工作;完成了20_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就业单位的落实、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的举办,毕业生顶岗实习离校手续办理等工作。

三、班级活动组织参加情况

(1)坚持学院的主题班会制度,增进了与学生们的感情。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社会事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能积极组织本班同学认真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且每次的活动都给予参与。包括运动会,元旦晚会,社团活动等。

(3)针对本班学生性格偏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在主题班会开展时,鼓励大家展示自己的另一面,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四、积极推进文明宿舍建设

宿舍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也是我们关系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阵地。本学期来,我经常深入学生公寓,关心学生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学生身心特点,关心困难学生,会找一些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及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五、配合学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提升自身素质

从入学以来积极配合学校、学院各项活动的开展,包括新生军训汇演、宿舍寝室的评比、运动会的展开等一系列活动,另外,汽车系举办了元旦晚会等联谊活动,这些活动为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而且在收获友谊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很好地提升了学生们的自身素质。

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理论知识素养还有待提高

虽然本人积极学习,并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但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理论水平还很低,难以确定研究方向,研究能力还处于较低层次,倍感自身知识积累的有限,需要自己继续严格要求,并进行持之以恒的学习。

2、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工作中,由于自己工作经验的缺乏,对一些刚接手的工作还完成的不到位,只能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进。在日常工作上,还有很多缺陷。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

以上是我对上一学年的工作进行的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进行踏实细致的工作,不断的积累经验,坚持学习与进步,进一步提高、锻炼、完善自己,从而更好的胜任工作。

2020辅导员年终工作总结4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学生的思想教育,学风建设为工作重点开展工作。使原控制系08级的学生顺利的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适应新学期的大学生活与大学的生活节奏合拍。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年6月全校顺利地进行了院系的合并工作,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对我个人的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今年9月份开始伊始,我接管了原计算机系20_级的1学生。这对我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通过一学期的磨合与了解,我已经基本了解了这批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我的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较好的完成了工作的交接。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自身的理论学习

政治辅导员自身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是从事这项工作的理论基础。在日常工作中我力争多学多看,使自身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坚持在工作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宗旨,熟悉国家政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作风上我努力做到严,实,精三字方针。严就是对工作,个人要求严,对学生工作不马虎,不松懈,不拖拉;实就是工作要实实在在,表里如一,按客观规律办事;精就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不应付。与此同时我不断的加强个人修养。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辅导员我首先要做到光明磊落,正大光明,说道就要做到,并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耐心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我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目的就是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体现学生个体的地位和价值,使学生得到尊重和重视。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我非常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兴趣爱好,本着先疏后导的原则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我刚接手计算机专业03级的两个班的时候,我们彼此是非常陌生的。03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一年的大学生活,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已经有了初步的定型。为了消除他们思想上产生我在工作上和感情上会产生厚此薄彼的想法,从开学初我分班召开了班会,走访宿舍,找学生谈心以及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这些工作不但消除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感而且使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部分思想上比较松懈,有问题的学生,我先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其兴趣爱好,想其所想,然后给予一定的引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学生已经端正了思想。同时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因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而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我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有点到面力争使每一位同学在思想上能又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方向。

另外一方面我还建立了每月一次的班会制度,在班会上总结过去一月的问题,指明下一月的努力方向。事实证明,例会制度的效果是明显的,长久的。我也非常重视媒体宣传的作用,以班为单位订阅了大量的报刊,杂志使学生们及时了解国内,外各项时事,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讨论,分析,形成一个良好的班机思想氛围。

2020辅导员年终工作总结5一年来的工作当中我觉得非常的充实,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还是感觉非常的有意义的,我在工作当中也是保着一个好的态度,作为一名辅导员这是我的职责,带大二的两个班感觉还是非常忙的,这一年来我也是进步了很多,平时忙碌的工作让我觉得非常的有意义,这给我的感觉也是非常好的,虽然到了年底了,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回顾一下近期的工作,这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对于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也总结一下。

作为辅导员,我认为这非常的重要,应该要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对于过去的一年也应该要吸取经验,现阶段带大二的学生虽然平时的工作比较多,但是还是一直在坚持做的更好,一年根据学校相关指示,完成好任务,做好工作规划,每周按时的查课,对于迟到旷课的行为严肃的处理,提高班级班风,让班干部带头做好,管理好班级班干部是最直接,一年来我也是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我也知道我应该要往什么方向发展,这一年来的工作当中我认为我是做到了这一点,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我也一定会继续努力的,除了这些之外,及时关注学生在学校的状态,是不是按时的上课,晚上在不在宿舍,不定期的查寝,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的处理纠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