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4:51: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节日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节日文化论文

篇1

传统节日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周期性、参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首先,中国传统节日从形式和内涵上区别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节日,它跨越阶层和地域,让来自不同省份、具有不同民族的大学生都能有“一家人”的感受。其次,传统节日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它能让大学生追溯祖先曾经经历的事件、分享他们的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情感上的共鸣。再次,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它们能年复一年的加强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感知。最后,传统节日需要大学生们的广泛参与,集体参与能形成一种群体驱动力让大学生们形成过节的惯性,从而增强他们的认同感。

1.2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传统节日文化有丰富的内涵,思政工作者可以取其精华,把传统节日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契机。我国传统节日包含了爱国主义、尊老爱幼、尊重自然、团结和谐等理念,这些理念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正是这个时代青年应有的道德品质。比如,端午节所蕴含的历史典故可以让大学生们感受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操、重阳节作为敬老爱老的节日能够引导大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师长。

1.3缓解大学生的压力,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上难免会遇到来自学习、人际、工作各方面的压力,正处于青春期晚期的他们情绪较为敏感、容易被不良情绪左右,因此心理上的减压和疏导就显得极为重要。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注重团聚和和谐,节日氛围温馨而祥和,这种氛围能让大学生敞开心扉、广交朋友。另外,大学生们通过参与有趣、有意义节日活动,能够舒缓身心、调整心理状态。

2当前高校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其他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从未像今天这样深远的影响着我国。相比之下,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影响已经日渐减少,许多节日的内涵衰退。在这种背景下,虽然有一些高校的思政工作者意识到了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但是,从实际成果看,这项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现状既有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高校思政工作宣传引导不到位所致。

2.1西方节日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

西方节日已经日渐被大学生们所了解并接受,大学生觉得西方节日洋气、浪漫、趣味性强,因此他们也热衷于参与西方节日。2014年底,上海外滩跨年夜现场拥挤的人流就足以显示出西方节日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除了西方节日契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外,商业炒作和媒体宣传也是西方节日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2.2高校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上的缺失

当前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主要源于幼时的家庭教育,他们很少能在高校里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这首先表现在高校在课程上很少或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另外,高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大多与专业相关,即使有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也只是流于表面、缺乏内涵,学生们无法从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再次,部分高校对开展德育工作不够重视,过分关注就业率、升学率等指标,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3高校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途径

3.1丰富传统节日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年轻人的需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根据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内涵。比如,端午节可以举办一些爱国历史人物的讲坛,对大学生进行英雄主义教育;七夕节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恋爱心理教育,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偶观、价值观;重阳节可以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教育大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另外,丰富传统节日的内涵必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始终,摒弃传统节日文化中落后、愚昧的部分,发扬其进步、和谐的文化内涵。

3.2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感受到的理念内化于心。首先,传统节日活动要凸显大学生的主体性。现在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对单向灌输式教育十分反感。在活动过程中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被激发,从而真正的吸引住大学生。其次,活动形式必须具有创新性和参与性。一个形式新颖的活动能激发大学生的认同和欣赏,并最终让大学生对活动留下深刻印象。而提高活动的参与性能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大学生会感觉到和传统节日拉近了距离。最后,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展应注意广泛性和安全性相结合。活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应该控制人流量,提前做好应急工作预警。主要活动有:

(1)举办传统文化节日名家学者系列讲座。在各部门协商并推荐人选的基础上,邀请一批省内外知名传统文化节日学者、名家大师,到高校作国学经典、文学艺术、文明礼仪等系列专题讲座。

(2)建立传统文化节日名家学者专家库。各部门联合推荐并筛选一批传统文化节日名家,组建我省传统文化节日名家学者专家库,并及时推荐给各高校。列入专家库名单的专家主要承担到高校举办专题讲座、向大学生推荐经典名著阅读书目等任务。

(3)设立传统文化节日大讲堂。各高校要依托现有资源,普遍设立传统文化节日大讲堂,经常性地邀请知名学者、传统文化节日名家到学校开讲座、作报告,定期举办活动,形成长效机制。(4)活跃大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各高校学生社团经常开展小型化和学生自主化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推动以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为重点的校园传统文化节日建设,融入并渗透到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中。

3.3加强网络对传统节日活动的宣传

传统节日活动在宣传上应该利用网络和各种新媒体。网络具有受众广、传播快、吸引力强等特点,如果高校思政工作者不利用网络,它就会为其他文化、其他思想所服务。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在网络阵地上立足并扩大影响。具体来说,思政工作者可以在学校的网页上开设节日文化专栏、也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等开展微小说征集或者照片征集、同时可以制作画面精美、内涵丰富的短片或者游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活动宣传才能把活动的影响最大化。

3.4走近经典

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品鉴经典,通过开展经典名著导读、高雅艺术展演、非物质传统文化节日遗产进校园等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大学生汲取人类优秀传统文化节日遗产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传统文化节日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主要活动有:

(1)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优秀传统传统文化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设立不同主题开展活动。各高校都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传统文化节日相关的选修课,不断拓宽选修课覆盖面,体现“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教育内容。把优秀民俗传统文化节日和乡土艺术引入高校,邀请非物质传统文化节日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和弘扬。鼓励高校开展“两岸名家话经典”等活动,促进两岸大学生传统文化节日交流。

篇2

二、中西方节日庆贺方式的差异

在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社会中所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在很多地方都留有封建社会的痕迹,如等级制、家族式,节日大都以家庭、家族为中心,多以内部活动为主。西方传统节日则不同,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体现的是人们的互动性、群体性和狂欢性。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反映出人们互相间渴望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等特点。以春节与新年为例,中西方在庆祝时有着很大差异。在中国,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源于秦朝,定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人们就以各种庆祝方式,一直出正月。在12月31日晚,当地人民走上街头,在盛大的狂欢节,在半夜接近于零,人聚集虔诚地祷告,新年倒计时。十二点整的时候,美丽的音乐,舞蹈,人们会庆祝坐起来。可见,春节充满了丰富的传统风味和独特魅力,反映了呼吸和时代的潮流在新的一年里,更贴近现代生活。

篇3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50-01

一、中国法定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时序构成规律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农耕文明的主导地位,较清晰地记录了历史轨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尊重人,但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本思想的表现。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按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熬腊八粥;送灶神;打扫扬尘;守岁;拜年;贴春联、贴福;吃饺子、汤圆;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祭祖,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庆祝春节的意义在于营造隆重、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表达来年生活安定红火的美好愿望。

2.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然而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它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习俗,扫墓时,后人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到先人墓地,将酒食供奉在亲人墓前,把纸钱焚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或青挂在坟上,磕头祭拜,最后将酒食吃掉回家。

除了扫墓,清明节还有一项传统习俗酒食踏青。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新绿,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因此清明节又名“踏青节”。

3.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也成“端阳”。端午来源于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政治原因投江汨罗河自尽,楚国百姓往江里投下饭团、鸡蛋、倒入雄黄酒喂食鱼龙虾蟹,以免它们啃食屈原的身体。渔夫们则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真身。 由此形成了每年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纪念屈原。

4.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佳节。此夜,家人团聚,摆家宴、设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糕点,仰望天空朗朗明月。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二、变味的传统节日文化

今年来,我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渐渐偏离了原始的庆祝初衷,偷偷地变了味。春节走亲访友时,各家攀比小孩成绩的高低、送给后辈压岁钱的多少、送给亲友礼物的档次,大人麻将桌上论身手,小孩网上比游戏输赢。

中秋节成了商家进行月饼贩卖的战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价格高得离奇的月饼礼盒只为了以节日名义,满足公司拉拢客户、下级讨好上级、朋友维持变异友谊而存在。这点从商家在中秋节当日傍晚就开始大力打折促销几小时前还昂贵的月饼礼盒中不难看出。

三、造成传统节日文化没落的原因

1.媒体商家因利益原因,对于传统节日购备礼品、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的宣传报道过于热情,使民众对于购物或赠送礼品的注意力多于对于传统节日的庆祝;

2.现代国人赶时髦、追求时尚心理作祟,使得西方节日比传统节日日益在国内盛行;

3.当下独生子女大军来势汹汹,家庭观念淡薄,使得以人为本、以倡导家庭为本的传统节日日渐失去了人心;

4.现代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以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都以公历时间为准。而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以中国农历或节气时间为准,使得绝大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传统节日的在公历中的日期。

四、日益盛行的西方节日对于回归中国传统的启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程度大大提升,节日文化是其中引人注意的典型。近年,西方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日益盛行,庆祝程度已经超越了我国传统的元宵节、端午节和重阳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威胁。热爱祖国就应该传承祖国的文化、保护文化的精髓,不要让传统的东西丢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不要等到像“端午节”变为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再来唏嘘感叹我国传统的流逝。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17-01

苗族是我国西南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宽广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人民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筛选和积淀,创造了多元而丰富的文化。

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原生态节日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至今的,未经外来文化(特别是官方和学界)刻意改变过的传统节日。

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设计的民族性问题,对少数民族传统符号历史意义与创新应用等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事实上,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包括古老的苗族,所形成的丰富的视觉符号,绝大多数同该民族原生态的节日庆典有关。例如,节日中雍容、华贵、讲究的节日盛装;盛装上的各色纹饰;用以祭神祭祖的食物;具有特殊意义的器皿;源于娱神的戏剧、歌舞及各种民俗表演等。

一、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原生视觉表现

(一)图形表现

人是使用图形符号表达意义的动物,苗族人民尤喜爱使用象征型的审美图形来表达节日文化的原始意义。在这些象征型图形中,有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为了获得神灵的庇佑。如苗族盛大祭祖节日“鼓藏节”的礼服百鸟衣,用象征祖神的图腾符号枫叶纹和鸟纹装饰,整体呈现锦鸡状,穿有这种礼服的使者,被认为可以获得与神圣世界中的祖神沟通对话的能力。

有的图形则是对历史故事的视觉化记忆。譬如在苗族“花山节”上,苗族妇女头戴象征苗族皇帝皇冠的银饰,身穿象征苗族皇帝大印的锦衣,外加一种名为“迁徙裙”的裙装,这些均是对九黎部落历史的图形象征。

(二)器物表现

在苗族原生态节庆中,伴随着原始思维的推动,以及实际活动的需要,形成了大量而丰富的视觉化器物表现形式。

在这些庆典祭祀专用器物中,有的从苗族祖起之时,便富含了自己独特的信仰含义。如铜鼓,在苗族人民的宇宙观、生命观中认为,铜鼓是象征祖宗安息的地方。

而另一些器物可能在节日形成之初具有实际的作用及功能,而当仪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凝固为民族节日时,这些器物形象便自然转变成独具象征性与纪念性的符号。譬如苗族“花山节”中的花杆,以前是为了方便散居各方的人民明确团聚地点,而今人们则是围着花杆载歌载舞,以表达怀念、庆贺之情。

(三)色彩表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色彩观,在西南少数民族色彩体系中,由于传统的农耕经济的影响,多为时空色彩观,其特点是以东方主青色、西方主白色、南方主赤色、北方主黑色、中央主黄色的空间色彩组合及春青色、夏红色、长夏黄色、秋白色、冬黑色的时间色彩组合为主。在“姊妹饭节”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食品――姊妹饭,分别由黄、青、红、黑、白染制成的五色糯米饭便充分体现了这样的色彩观。

另外,作为以母系为社会主要支柱的苗族,与他族色彩观最大的不同在于苗族妇女对于色彩意象性的运用。譬如苗族节日盛装上的织绣中,为了突出喜庆,画面通常以红色为主,无论是飞禽走兽、树木花草都可以用红色描绘。

二、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衍生视觉表现

(一)平面视觉中的表现及应用

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在平面视觉中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类:即当地农民艺术家的农民画、民间美术家的壁画陶艺创作以及影像工作者的民俗摄影作品。

其中,农民画的创作者多是直接来自于当地的苗族妇女,她们将自己对本民族原生态节日的信仰,结合自身从小到大在苗族刺绣、挑花、剪纸中培养出来的图形色彩审美观念,借助手中的画笔直接描绘出来,从而形成一种独具审美意味的崭新视觉表现形式。

而设计工作者参与较多的,则在民间美术家及影像工作者中。民间美术家有的确实来自于传统工艺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设计教育。他们多是靠自己对于苗族原生态文化深入而细腻的考察认知,加上自我的主观意象性来创作作品。他们的作品往往在满足艺术性的同时,也充分兼顾了商业性。

影像工作者的民俗摄影作品,被广泛的运用在民俗专题报道中,因为其要求严格遵循事物的真实性,所以多是对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直接的视觉再现,但由于摄影艺术直观、真实、生动的独特魅力,往往能产生新的审美及艺术价值。

(二)歌舞戏剧中的表现及应用

剪辑,体现出一种视觉交错的速度美感,在融入了摄录及编辑者独特的视觉角度之后,画面通常更多的呈现出强烈的历史感与使命感,如贵州旅游宣传片《多彩贵州》。

三、原生态节日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结合

中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这些文化又孕育出多彩的视觉表现形式,如何有效的运用这些资源,在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将之更好的应用结合在设计领域,从而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审美价值,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特色,是每一个中国设计人员都应该努力钻研与探索的方向。

通过对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视觉表现的探索与研究,在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结合上,我认为首先一个族群文化的视觉设计应建立在对于这个民族内部信仰崇拜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了解之上。其次,在运用视觉传达设计方法表现少数民族信仰崇拜等文化时,要善于将抽象的精神意念转化成视觉形式,在纷杂的外在视觉表现中抽取最合适的元素传达主题,具体可以通过该民族的图腾、族标等视觉元素进行改造,也可以选用能表达主旨意义的视觉符号以表示。

此外,在充分运用民族民间工艺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努力创造有自己特色的新的表现形式与之相结合,在继承前人审美意念的同时进行自我发展,而不是单纯的复制挪用。而那些源于民间的原生视觉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保留其中一些较有特色与识别性的部分,替换剩余部分来表达新的涵义与思想,使之焕发新的意寓。

最后,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视觉表现中经常运用单纯却极有张力的色彩搭配,将这些具有强烈对比与不协调感的配色方法进行提炼,再运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将会有效的形成具有鲜明地域氛围的设计新风格。

四、结语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民族在淡化,地区文化也在淡化。然而,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本身并不能自然地转变成紧跟时代步伐的新的艺术形式。所以,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观念解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转化成新的思想和表现形式,运用新的技术进行新的尝试与创造,才能对一个民族文化身份进行确认,并在多元文化中显现他们独特的自我价值。

篇5

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在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从国际创意创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当前文化创意的研究,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的产业链条,将文化创意这一创新方案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结合当前我国创意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背景,利用TRIZ理论设计一套适合我国当前现状的文化创意发展方案。使其既能满足国民对创意文化的基本要求,又能在设计自己的创意文化方案时提供帮助。

1 基于TRIZ理论的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技术研究

1.1 研究概述

通过调研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领域,得知中国文化创新领域正处于劣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世界对中国文化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现在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大是必然趋势,但文化方面的发展着实令人担忧。通过结合TRIZ理论的总结以及相关方法,使用九屏幕法(图1)深入分析中国古代、近代以及当代的文化特点,剖析其存在的优势。

由九屏幕图分析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创意丰富多彩,例如包含汉字、四大发明、戏剧以及诗词等,而近代现代中国文化创意有些匮乏,很少再有创新,这也说明中国的文化创意需要有所革新,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使用生命曲线(如图2),从九屏幕也可指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量基数小但又增长缓慢,可以得知当下中国文化创新领域正处于成长期,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这也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有自己文化的特色,可以将文化创新,加以更广阔的传播。类似于TRIZ方法解决工程问题一样,将一种或几种创新方法用于解决文化创新领域的相关问题。首次将文化创新领域和TRIZ创新方法结合起来,实现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模板化设计。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Web技术实现模板的智能化使用,实现文化创意领域的智能化分析。

1.2 实现智能分析

实现中国文化创新领域的智能化分析平台(CCAP),使用分离原理,分成三个层次,其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基础层是CCAP的基础,主要包含文化创意相关案例与TRIZ理论相关工具以及算法(如40个发明原理、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解决方法、物-场分析法以及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等,该层为整个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后期软件实现通过算法上的支持。

服务器层主要是App层的基础层,为App层提供运行的硬件环境,除硬件服务器外,该层还提供了软件服务器,如使用tomcat以及WebLogic等,实际才开发过程中,由于CCAP并发量并不会太大,因此采用了开源的tomcat进行实现。

篇6

沁水县位于山西东南部,县境四周环山,构成了与邻县的天然分界。东邻高平、晋城,西接翼城,南邻阳城,北接长子、安泽、浮山等县。沁水方言内部较为复杂,其中城关以东属晋语上党片,城关及城关以西属中原官话汾河片。由于城东与城西历史上分属两个县区,因此它们的饮食尤其是节日饮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各自的方言语汇中也能够反映出来。本文仅讨论城东节日饮食的语汇文化信息。文中加下划线的字为同音字。

沁水是典型的山区县,当地主产谷物杂粮,但生存在此地的民众,世代相承,制作了丰富的地方特色食品。节日饮食尤为精致和讲究。

一、米食品

沁水常吃的米有三种。第一种是谷米,也就是小米,当地称为米。这种米的产量大,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粮食。第二种是软米,极富戮性。第三种是黍米,米质发甜,用于替代白面来蒸摸摸。后两种米产量都比较小,一般在特殊的节日才能食用。下面我们根据这三种米在节日中的运用来进行分析。

1.小米是沁水县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食品之一,为此用小米制成的食品品种非常丰富,但在节日中食用的却很少。因为节日饮食一般不同于日常饮食,在节日里,总要吃一些稀罕的食物。

正月十六吃“炒米羹”,炒米羹是把小米炒成半熟,再放人杂面(豆面、玉米面两样和起来的面)做成的面条,当地称为“棋”,熬制而成。据当地人讲,这一天做出来的“炒米羹”是一年中最香的。从当地的熟语“老婆怕炒吃,汉们男对白买吃”中可见,“炒米羹”是一种奢侈品。

小米的另一种吃法是将小米磨成米面,发酵后在特制崖子上摊成米面煎饼,这种“煎饼”的造形特别,形圆、边厚、肚鼓,在三月三“蚕姑姑节”食用,因为煎饼采用的是发面,所以吃煎饼蕴含着“希望蚕姑姑蚕发的又肥又大”的美好寓意。在粮食丰收后的九月初九,人们也吃煎饼,同样取其“发面”之意。“九月九,家家有”表明了家家此时都有充足的粮食。把小米磨成米面的吃法是比较浪费粮食的,所以当地有句熟语“家有千万,小米不敢捣烂”。

2.软米在当地产量小,并且口味比小米好,因此日常生活中难得吃上软米饭,只有在节日里才能吃到。软米做成的食品也是丰富多样的。

“稀粥”是当地人的一种日常饮食,它比一般的稀饭要稠很多,可以用平面铁铲盛起来。但是平时用小米熬制而成的称为“稀粥”,在腊八节才用软米熬制,称为“软米饭”。在熬制软米饭时往往放入花生、南瓜、各种豆子等作为辅料,这种“软米饭”味道香甜可口,至今仍是当地人喜爱吃的一种食物。春节早晨也吃“软米饭”,但它在除夕午夜就开始熬制,直到凌晨五点左右,熬制的时间相当长,这样做成的“软米饭”勃性大,口感好,寓意着全家成员之间甜美、融合。

软米浸泡后包成的粽子,称为“粽”。沁水产柿子,所以在粽子中通常要加人柿子晒干后称为“柿屹挛”的作为辅料,有的加人蔓氰这是元宵节和端午节的一种食品。在近20年里出现了用江米包的粽子,才有了“软米粽”和“江米粽”的区别。据老辈人讲,在元宵节食用“粽”,是为了替代元宵,同时在正月十六为刚出嫁的姑娘“送十六”也要有“粽”,象征着姑娘在婆婆家的生活和睦美满。

软米还可以磨成软米面,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祭灶日,民间有句俗话“二十三日走,初一五更来”,这说的是灶王爷在一年中离家上天和各路神仙聚会的时间。当地人用软米面在鹰上烙一个饼,称为“炉廖”,作为灶王爷上天的干粮,正月初一灶王爷回来后,全家人每人吃一块“炉鹰”,预示着团圆、吉利,所以“炉厦”又称为“全家饼。

腊月二十三,当地人还要用软米面做一种叫“软陀”的食物,先把软米面蒸熟,然后中间包上豆馅,在崖上焙成金黄色。“软花”用于灶王爷上天前在家里的供品,人们希望用软米花粘住灶王爷的嘴,在上天开会时不要把家里不愉快的事情张扬出去。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其中也表达出人们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一切平安的美好愿望。

3.黍米是一种口感发甜的米。由于黍在当地的产量很小,种植黍主要是用黍杆来做答帚。黍米只能磨成米面食用。由于当地的土地多为旱地,小麦产量很少,所以春节期间,通常用黍米面替代白面蒸摸摸,称为“黍米面摸摸”,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在清明节也把“黍米面摸摸”作为上坟祭祖的供品。

二、玉米食品

玉米也称为“玉菱”,是沁水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当地人可以用玉米做出多种美味食品。

1.“懒懒”和炒玉米。二月二是中国传统的“龙抬头’旧。这一天,当地人习惯吃“五豆”,这里的“五”表示数量多。前一天,把玉米、可豆、小豆、蔓豆、花生等放人锅内长时间熬制成糊状,称为“懒懒”。当天用“逾懒”去祭祀山神,同时将“懒地”挂在山神庙和路旁的屹针上,让过往的麻雀、老鼠食用。这个活动有两重寓意在其中:一是“送懒”,表示春耕即将开始,希望把冬天里的墉懒送走,开始新一年的劳作。二是“送食物”,希望山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也希望麻雀、老鼠能够饱餐,在春种后不要祸害地里的种子。当地儿歌“二月二,拍瓦喳,老鼠出来没爪爪,雀儿出来没尾巴”也可以作为佐证。

农历十一月最后一天是当地人庆祝丰收的日子。这天下午,当地人要“吃炒”,即炒玉米、炒花生、炒豆子等,以炒玉米为主。玉米在炒制过程中会开花,这象征着今年的生活富足,每个人都能喜笑颜开。同时当地人认为小孩子在这天“吃炒”可以长得很高,这里寄寓着对孩子茁壮成长的希望。

2.仓疙瘩、仓窝窝和窝窝。当地玉米的主要食用方法是将玉米磨成玉米面,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节日里,用玉米面做出的食品较平时要精致。

当地的正月十九是“小添仓”、正月二十五是“老添仓”,这两个节日表示春种开始了,希望这一年里有好的年景,能够把粮仓添满。这两个节日里都要吃玉米面做成的食物。“小添仓”吃玉米面做成的疙瘩,称为“仓疙瘩”,在玉米面里加人煮熟的南瓜和豆子,团成椭圆形,然后蒸熟。“老添仓”吃玉米面做成的窝窝,称为“仓窝窝”,原料与“仓疙瘩”相同,但形状不同,“仓窝窝”的形状类似锥形。制作时,在一个大窝窝上扎十二个坑,一个坑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蒸熟后看哪个坑里有水,表示今年哪个月即将有雨。很显然这具有占卜色彩。因为当地的土地多为旱地,靠天吃饭,所以当地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预测一年里是否能够风调雨顺。 二月二也要用玉米面蒸窝窝头,称为“窝窝”,这里的“窝窝”是单纯用玉米面做的。家中有男孩子的,要蒸一个砚台形状的面食,上面放有笔墨,希望男孩子能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家中有女孩子的,要蒸一个针线篮形状的面食,里面还放有线蛋儿、剪刀等物品,希望女孩子在针线活上能心灵手巧。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男孩女孩寄予的不同的希望。

玉米面发酵后,做成饼形,放在廖上烤成金黄,称为“花”,是清明节上坟祭祖的供品。

三、白面食品

沁水县属于山区,气候不易于种植小麦。小麦的种植集中在能够灌溉的地区,同时产量也较少,因此日常生活中是很少见到白面食品的。当然,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已经以白面食品为主,但是一些节日的饮食习惯仍然传承下来。

1.白面蒸食。当地的白面蒸食非常丰富,大多带有面塑性质,并且多用于节日的供品。在腊月里,要蒸许多面塑食品,用于春节的供品。这些食品放置的位置很有讲究。“鸡”放在窗台上,取鸡叫人起床中的“起”之意,希望家人早早发家致富;“鱼”放在水缸旁边和床上,表示年年有余;“狗”和“兔”要放在门上,谚语“狗撵兔,必定富”就表达了希望家庭富裕的美好愿望。“猪”和“羊”分别放置在庭院的东面和西面,预示全家人一年平平安安。“高”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糕”不同,是由两个摸摸叠加起来,上面加一个称为“石榴”的面食,作为灶王爷的供品,象征日子过得节节高。养蚕人家还要蒸“猫”,希望“蚕姑姑蚕”不被老鼠祸害。

春节里,家家要蒸“人口摸”“人口兔”,数量要比家庭实际人口多一个,象征着家庭人丁兴旺,并且要求每人必须吃掉属于自己的一个。在“人口摸”中还要加入一枚钱,谁吃到这枚钱就预示着谁在这一年有好的运气。“人口兔”一般在大年初一早上的明火里烧烤后才吃,表示消除一年里的灾难。同时,晚辈要给长辈蒸有枣装饰的摸摸,称为“大枣花”,一个一般重达一市斤。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希望长辈能够健康长寿。

六月六晚辈要给长辈“望夏”,蒸一种叫“福屹转”的食品,就是用一斤面做成长条形,然后在顶部扭一下。希望长辈能够身体健康,平安度过夏天。

七月十五蒸装饰有麦穗、谷穗形状的面食,有的还放几颗黄豆,称为“豆积亚、麦积积”。蒸人形面食,称为“打雀娃娃”。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将这些面食放置在庄稼地和菜地里,作为供品,表达了当地人守护即将成熟的庄稼和盼望丰收的愿望。

2.白面烤食。当地人认为六月二十四是河神爷展腰的日子,也就是要进人雨季了,人们担心雨水冲刷走山上的农作物,因此就烙“锅盔”来供奉河神爷,希望河神涨河时不要淹没庄稼。“锅盔”是用鸡蛋和面和起来,撰成饼形,放入锅内(锅里预先准备好大小均匀的石头,面放在锅内的石头上)进行烘烤而成。

3,白面煮食。除夕,当地人吃“扯面”,寓意着全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特别之处是:吃“扯面”时要将做好的面条剩下一些,即使是吃完了,也要重新做一点,放到大年初一早晨吃汤面,象征年年有余。

“扁食饺子”是中国北方过春节传统的食物,当地除了春节吃饺子,在八月十五、十月初十都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在当地不仅有团圆之意,还象征着钱财。当地人认为“扁食”形似元宝,吃“扁食”就是挣元宝。十月初十还要做“实心扁食”,就是不包馅的饺子,用于供品。表达出人们祈求人无灾难、天无灾情的愿望。

篇7

中图分类号s1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293-02

studyoneffectsofdifferentcatalystsoffermentativeproductionfromcronstalksonlettucegrowthinsunlightgreenhouse

wang binzhang qianghuang gao-jiansun jieli leiwen dong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the catalyst of fermentative production from cornstalks is an important catalyst which is added to microbial fermentation agent for acceleration decomposition of cornstalk. three tested catalysts like as carbemide,sheep manure and cattle manure were chos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atalysts on the growth,quality,mineral element and spad value of lettuce in sunlight greenhouse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ree catalysts contrast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tested catalysts all had different degrees on the growth,quality,mineral element and spad value of lettuce,the best was sheep manure,cattle manure took the second place,and carbamide was the third. the best application rates of sheep manure and cattle manure were both 400 kg/hm2,360kg/hm2 was the best application rates of carbamide.

key wordscatalyst of fermentative production from cornstalks;sunlight greenhouse;lettuce;jinzhong prefecture

山西晋中盆地地处山西中部,年平均气温10~12℃,≥10 ℃的年积温2 500~3 000 ℃,无霜期170~180 d,年均日照时数2 675.8 h,土壤类型以潮土、河淤土为主,是山西省设施蔬菜三大示范区之一。wWw.133229.cOm近年来,在当地日光温室数量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冬季地温过低、连作障碍、土壤板结等,秸秆沟埋腐熟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1-3]。秸秆沟埋腐熟技术满足农作物对co2的需求;同时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提高地温,抑制病虫害,减少化肥、农药用量[4-5]。秸秆发酵菌曲催化剂是实现秸秆快速腐熟的非常重要的材料,它可以加快秸秆发酵菌的反应过程,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为了筛选适宜的菌曲催化剂,选择尿素、羊粪、牛粪3种催化剂,对其各自不同施用量的效果进行对比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种植品种为意大利全年耐抽薹生菜,产地为台湾;供试秸秆发酵菌曲为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秸秆生物发酵沟专用菌曲;秸秆为当地春玉米秸秆。

1.2试验设计

试验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贾家寨村农户郭六娃日光温室内进行。土壤类型为潮土,质地为砂壤,土壤肥力中等,土壤根层基础养分见表1。各试验处理设计见表2。种植密度为21.21万株/hm2。小区面积16.5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田间管理按照当地习惯进行。

1.3试验方法

在日光温室内生菜种植畦底部开沟,沟深20 cm,按60 030 kg/hm2的量放入干秸秆,撒入秸秆发酵菌曲120 kg/hm2,按处理撒入不同用量的尿素、干羊粪、干牛粪,最后覆土15 cm,灌水直至秸秆吸水饱和为止。4 d后打孔,以利于co2气体排出,15 d后开始移栽、定植。每茬收获后进行生物取样。每个小区取有代表性的植株20株,记录生长情况,包括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物重、叶面积、叶片数,测定叶片spad值,测定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测定植株可溶性糖、vc含量。

1.4测定方法

土壤全氮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法测定;土壤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钾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有机质使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ec采用电导法测定;叶面积使用数码相机和数字处理软件测定;叶片全钾、全钙、全镁含量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spad值采用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获得;叶片还原糖使用葱酮比色法测定;叶片vc含量采用二甲苯萃取比色法测定[6]。

1.5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采用lsd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生菜生长情况的影响

收获后记录不同处理的生菜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应用不同秸秆发酵菌曲催化剂对生菜的生长情况有显著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没有采用任何秸秆发酵菌曲催化剂的ck处理,其单株干重与其他处理相比均降低且差异显著。采用尿素作为催化剂的处理opt-1、opt-2、opt-3,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其单株干重呈增加的趋势,但opt-2与opt-3差异并不显著,表明尿素作为催化剂的最佳施用量应在360 kg/hm2左右。采用羊粪作为催化剂的处理opt-4、opt-5、opt-6,随着羊粪施用量的增加,其单株干重、叶面积、叶片数都呈增加的趋势,但opt-5与opt-6差异并不显著,表明羊粪作为催化剂的最佳施用量应在400 kg/hm2左右。采用牛粪作为催化剂的处理opt-7、opt-8、opt-9之间,也与尿素和羊粪处理存在相同的规律,牛粪作为催化剂的最佳施用量也在400 kg/hm2左右。对ck、尿素、羊粪和牛粪的生菜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施用效果最佳的是羊粪,其次是尿素和牛粪,二者生长差异很小,生长最差的是ck。

2.2不同处理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ck的vc和还原糖含量均显著低于采用尿素、羊粪、牛粪作为催化剂的处理。采用羊粪作为催化剂的处理opt-4、opt-5、opt-6的vc和还原糖含量均较高,品质最好;采用牛粪作为催化剂的处理opt-7、opt-8、opt-9品质次之;而采用尿素作为催化剂的处理品质排在第3;品质最差的是没有采用催化剂的ck处理。表明使用有机肥作秸秆发酵菌曲催化剂对生菜的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3不同处理对生菜矿质元素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ck叶片的k、ca、mg含量均显著低于采用尿素、羊粪、牛粪作为催化剂的处理。采用羊粪作为催化剂的处理opt-4、opt-5、opt-6的k、ca、mg含量水平是最高的;采用牛粪作为催化剂的处理opt-7、opt-8、opt-9的矿质元素含量水平次之;而采用尿素作为催化剂的植株k、ca、mg含量排在第3;含量最低的是没有采用催化剂的处理ck。表明不同的催化剂对生菜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有相同的影响,使用有机肥作催化剂可以提高生菜叶片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使用尿素作催化剂的效果次于有机肥。

2.4不同处理对生菜叶片spad值的影响

叶绿素是截获光能的主要色素,其衰减是植物在逆境下的一种反应[7]。从表4可以看出,使用不同催化剂对生菜叶片spad值有较大的影响,综合来看,羊粪处理的植株spad值最大,其次依次为牛粪、尿素,处理ck的植株spad值最低。使用催化剂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生菜叶片spad值。

3结论与讨论

(1)试验表明: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日光温室生菜的生长情况、品质、矿质元素含量、spad值均呈上升趋势,但数值达到一个平台后就不会显著增加。使用羊粪和牛粪的处理之间也存在相同的规律。

(2)在不同的处理中,使用催化剂对日光温室生菜的生长情况、品质、矿质元素含量、叶片的光合作用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8]。其中使用羊粪作为秸秆发酵菌曲催化剂的效果最优,对日光温室生菜的生长情况、品质、矿质元素、叶绿素的提高均有显著的影响;使用牛粪作为催化剂,虽然在单株干产量上略低于使用尿素做催化剂的处理,但在品质、矿质元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上均高于尿素做催化剂的处理;尿素效果并不如施用羊粪和牛粪。相反地,不加催化剂会大大抑制日光温室生菜的生长、降低品质、减少矿质元素含量、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活性。

(3)在使用各种肥料作催化剂的处理中,羊粪的最佳施用量为400 kg/hm2,牛粪的最佳施用量为400 kg/hm2,尿素的最佳施用量为360 kg/hm2。 整理

4参考文献

[1] 杨文兵,胡正梅,杨长斌,等.不同秸秆腐熟剂在湖北省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189-191,193.

[2] 王忠红,李建明,邹志荣.羊粪与麦秸混合腐熟物含量对日光温室沙培甜瓜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229-232.

[3] 顾荣魁.秸秆腐熟技术对温室番茄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7(6):56-58.

[4] 魏珉.日光温室蔬菜co2施肥效应与机理及co2环境调控技术[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0.

篇8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20-03

一、20世纪初至80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1923)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1935)。《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1]一书中,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韩养民、郭兴文1987年共同编写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系统地介绍了除夕、元旦、元宵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节日相关各种活动、轶闻趣事、故事传说。书中还提出了不少经得起推敲的创见,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与古代禁忌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先秦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这一点获得后来的学者的普遍认同。[3]

陈久金、卢莲蓉1989年联合出版了《中国节庆及其起源》[4],是较早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书之一。书分十一章,重点写了20余个节日,介绍了这些古代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发展历史,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这些节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看,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意味突出,学术意义不明显。初期的研究,多是政府号召下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编写的一些综合性知识读物。第二,以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汉族节日研究为主,单一节日研究、少数民族节日很少。就春节文化研究而言,专题性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第三,多数均是利用部分文献记载、或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汇编而成的青少年读本,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学术性和研究性不强。

三、20世纪9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兴起的“文化热”方兴未艾。九十年代的节日文化研究,逐渐回到“学术意义”的位置,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重心集中在节日文化的整体研究上,节日文化一般理论研究架构在这个时期建立、成熟起来。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范勇、张建世继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对于节日文化理论关注的学风,1990年在龙文化大系列丛书《中国年节文化》[5]一书中对节日的类型、起源、变迁、传播、传说、内容、社会功能及心理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包括春节、立春、元宵节的20个古代节日。他们认为节日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节日的发展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远古时期)、发展期(秦汉)、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丰满期(宋元明清),并具有几点规律:节日的发展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不像政治、经济、军事那样大起大落,而是比较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节日的形成是长期的,在发展中有变异,在传承中有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6]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为后来学者们关于“如何确定节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7]

关于节日的特征与功能,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杨景震1998年《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将节日风俗的特征归纳为特征:礼仪性、理想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群众性、地方性。关于这一点,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认为,节日大约有下面几个特征:节日的文娱性(休假性)与劳动性、节日习俗具有最大的复合性、民族节日的簇新性与守旧性、传统节日的宗教性与新节日的非宗教性、节日的全民性与阶级性、节日的独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论文《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10]中归纳出民族节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他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二)春节文化研究的状况

这个时段春节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续八十年代的研究路术,将春节置于节日总体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开的。

提到方法论,不得不提1998年简涛用德文写成《立春风俗考》[11],他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与英国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对立春礼俗进行探究,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范例,而且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个时代对春节文化的研究,除了对春节习俗事象的资料展示外,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已经形成。

1.腊(蜡)祭说

“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事之”的年终祭祀习俗,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禳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范玉梅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春节,大抵是从原始公社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腊祭期间,人们聚饮会替,歌舞戏耍,尽情欢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12]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条:“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13]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也认可上述源于上古蜡祭的观点。[14]

2.巫术仪式说

王娟1995年在中国文化讲座丛书发表了《中国的春节》,笔者从春节仪式活动内容角度来探,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15]

3.鬼节说

徐华龙1997年在《春节源于鬼节考》[16]一文中说“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恐惧,会以为是鬼神的作祟。”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九十年代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领域得到扩展,研究方法也相对多样化。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理论上对节日的起源、分类、特征、内涵、功能、变迁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论文成果尤为显著,理论研究相当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颇,节日文化理论研究充分,对各民族单一节日研究仍然不多,而且多数仅仅流于一般的简要的介绍,挖掘力度不够;其次,可以说,这一阶段对于春节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展,真正专门研究春节的不多,除个别专题研究外,多数还是仅限于八十年代资料汇编状态,或者只是随感式的记述。

三、21世纪以来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21世纪前十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些学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将节日文化理论深入到底,另一类学者则另辟新径,着力于个案和专题研究。百节之首的春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快速进入了学界研究的视野,成为一门显学。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杨琳200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7]一书,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它“为二十一世纪节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赵东玉论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18]也是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独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视角相结合,围绕“阐发传统节庆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厘定传统节庆文化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传统节庆中的男女角色”“探讨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题,全书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文化要素论、文化影响因素论等七章,提出了许多新颖扎实的理论观点。

刘魁立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19]一文,指出节日的核心是节日本身所具有的、自传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才是节日的灵魂所在,该篇论文对于把握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春节文化研究

1.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多涉及春节起源、文化内涵(文化意义)、社会意义(社会功能)、变迁等方面。

对春节起源问题的探讨,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种说法占据。需要补充的是,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说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由于文献不足,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他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文献,做出了推断,“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是不成问题的,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20]陈连山基本赞同杨琳的观点。[21]

而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节内涵和原始意义的研究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出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陈连山2004年发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文中对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则一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22]

吴正彪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独特视角解读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2005年他在《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中,提出自己看法“春节习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行为,不如说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因此,“春节作为一种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就有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23]

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 “以春节为例,分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价值。”认为“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我们享受春节,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积极开掘春节的文化资源价值,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24]

除了上述学者以外,李俊群在其文《论春节的传统意义》中提出“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25]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26]中则用《周易》的一句哲言来概括春节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华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27]还有,黄涛等学者也对春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进行过研究。

有些学者还对春节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巫肇胜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节习俗的起源、主要特征,探讨了春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还对春节衰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考察,总结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城市文化的传播影响传统文化的变革,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传统文化的变革,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影响。而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29]从政府行为的引导、新型习俗产生、拜年方式多样化、旅游等城市新潮过节方式涌现等因素探索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原因。李松洁[30]则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个案研究了春节习俗变迁。

2.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节日民俗研究的整体面貌,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论探索上的收获所得,更突出的乃是这近十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单一节日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节日民俗文化研究从一个量的积累达到了一个质的突破,相对于20世纪的研究而言,这个时期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个案专题研究等新的研究领域正在拓展,局面一片大好。在非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学者们逐渐转换了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对节日民俗,特别是单一传统节日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研究,成果卓著,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节日民俗研究的研究趋向。春节文化研究在这个驱动力作用下蓬勃发展。

注 释:

[1]罗启荣,欧仁煊.中国年节[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1986年再版时,更名为《中国传统节日》。

[2]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87.

[3]高丙中.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A]. 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3.

[4]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5]范勇,张建世.中国年节文化[M].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6][7]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10,11-13.

[8]杨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1998(3).

[9]朱宜初.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3).

[10]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4).

[11]简涛.立春风俗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2]范玉梅.中国的民间节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14]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J].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5]王娟.中国的春节[A].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讲座丛书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8.

[16]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考[J].浙江学刊,1997(3).

[17][20]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8]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9]刘魁立.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21]陈连山.春节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A]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3.

[22]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民俗文化论坛,2004(5).

[23]吴正彪.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N].中国民族报.2005-3-4(6).

[24]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5]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1).

[26]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J].文明,2007(2).

[27]朱华颖.港客谈春节: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N].新华每日电讯,2008-2-13(4).

[28]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8).

[29]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6).

篇9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时代,它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释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如今,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个个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在我国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中国传统节日处于尴尬境地。清明节一度成了“烧纸节”,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这两者的此消彼长加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断层现象,致使传统节日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正在走向虚空。而电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播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

一、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视媒体节目形态单一

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形式,而当今,传统节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艺晚会类节目为主,访谈对话类节目、杂志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益智游戏节目、情景剧等节目形态甚少,节目形态过于单一。

2、电视媒体没有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常态化

众所周知,每年有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期间,电视媒体才会制作相关电视节目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而节日一过则销声匿迹,这不利于电视发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3、节目资源整合力度低,造成节目资源浪费严重,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

1、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普及率高

我们所讲的“普及性”是说它是“雅俗共赏”的。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几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赏其节目,就是最好的印证。

2、电视传媒所特有的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它在传播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

报纸和广播都是单通道传播媒介。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是一种双通道传播媒介,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以及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3、电视传播的综合性

电视因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和技术优势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给受众一种直观形象,极具诱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围,因而更容易对受众产生移情作用,获得一种想象的、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悦,对受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电视媒体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式多样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是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深厚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一笔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生存和进步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去弘扬和利用。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会概念——将晚会类、综艺娱乐类、益智类节目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使节目在栏目设置、主持风格、节目题材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缺乏差异化使节目的吸引力急剧下降,从而使节目的生命周期也大为缩短。近几年,虽然专家倡导“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节,安徽卫视制作了一期与众不同的电视节目——《7月7爱传万家情歌会》,这场晚会将七夕的传统浪漫情怀和晚会类节目的现代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对节目主题、宣传语、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场地、声画造型、音乐、节奏、色彩、色调。等元素进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据百度数据报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数在1个月内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万次,网络视频点击量过百万,安徽卫视贴吧点击量,在播出当天成为上升量最快的贴吧之一。该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为它摆脱了常态的晚会类节目,将晚会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和益智类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节目有《爱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战》、《恋爱足球》等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鹊桥会》和魔术等娱乐节目;还有众多的晚会类节目,节目形态多样,并且将各个节目都融合在了一台晚会中,紧紧锁定了上亿观众的眼球。

2、实行“编播季”节目编排策略

多年来,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打造传统节日时,重节目内容和质量,而轻节目整体编排和节目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一做法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央视、重庆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从自己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播季”节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节、分时段的编排策略,这种季节性的编排策略不仅有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电视的市场竞争力,重庆电视台是“编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庆台将旗下的都市频道临时改为“暑期频道”率先试水,结果市场反映十分理想。对频道架构做出“改版性”的调整,此举让重庆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冲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两节紧密相连的机会,从元旦开始,跨越春节,直至元宵节,推出了“黄金月、中国结”的编排项目,同时在这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这个“编播季”以元旦晚会拉开序幕,以春晚为。2007年,又以“合家欢·中国结”作为节目编播主题,“黄金月”编播紧扣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期待,突出欢乐、团圆、回家、感动等关键词,同时为黄金月量身定做节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节目。

“编播季”对节目资源和频道资源进行变革,把过去那种单纯的、静态的、封闭的节目播出方式转化为整体的、组合的、动态的、开放的播出方式,“编播季”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实现了各种电视资源的优势集合和联动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节,同时赋予了电视传媒更大的影响力,而且也促进了传统节日与现代传播方式的互动,实现了“互赢”局面。

3、通过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电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局限在节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连续的、持久的“攻势”。因此,即使不在节日期间,电视完全可以利用专题片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专题片无论从画面、配音、配乐和形式创新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力求精美的意识,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在解说词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细致精美的解说词来赢得观众。

2009年,宁夏卫视频道《印象宁夏》拍摄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说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十集系列专题节目春节期间在宁夏卫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郭文斌以独特的、精美的诗化语言风格,从喜庆、团圆、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点灯时分(上下集)、传承、兴旺发达八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诠释了传统春节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出发,通过对春节的阐述和发挥,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听来回肠荡气,引人入胜。不少观众认为,这个节目是对中国古老的春节文化的一次升华和推进,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激发和再认识,这期节目非常成功。

结语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媒体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既能巩固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在国际传播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并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认同,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傅德岷、 韦济木、 马培文:《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出版社,2005:8

②高晓红、刘羽、张绍刚,《电视节目形态分析》chinardr.net/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篇10

关键词:岁时节日;春节;民众情感

一、岁时节日的民俗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从节期的选择来看,岁时节日是以天文、历法的知识为基础的。历法发明以后,人们以天气的变化来作为检验历法的标准,不断地完善它。为了更能准确地反映节气的变化,以指导农业生产,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分为二十四等分。根据太阳在黄道的二十四个变化的位置,划分出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从节俗产生的原因是看,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无论是春节的鞭炮驱傩还是端午节的赛龙舟,都表现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日习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观念直接相关。第一是自然崇拜。早期的人类,总是不能把自己和大自然分离开来,并因为无法驾驭它而把所有的自然力都当做一种超凡的神力加以崇拜。《尔雅・释天》:“‘祭星日布’这种原始观念,与大自然的崇拜是分不开的,与后来的中秋赏月,元宵节张灯结彩习俗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是灵魂崇拜。古人相信人死后有灵魂,肉体虽然不存在,灵魂却不消失。灵魂具有超人的能力,可以变化任何形态,暗中对人保护。 家里的长辈死后,能成家中的保护神。七月十五在水边燃放河灯、焚香化纸、设馔施粥,目的是为了防止各种神鬼的侵害,求得保护。上巳日河边洗浴,端午插艾挂蒲、喝雄黄酒,戴香包等习俗都有消灾之意。这些习俗都显出了人们护生的态度。第三是各种节日习俗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古人认为吉凶祸福,必有前兆。日、月、星辰、云、雷等自然现象均被当做征兆对象。

二、岁时节日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一)岁时节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节日的选择与生产活动是分不开的,也人们的生活规律有紧密的关系。春节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人们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闲适。人们祭天敬祖,游玩踏青,赏花灯,感受春天的来临。夏天是一个繁忙的季节,而且这个时候天气炎热,容易生病。所以在端午节时候,情纠葛的传说,民间也有外出看牛郎和织女外出的活动。主要以驱邪避温为主。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人们怀着收获的季节,中秋赏月。冬天可以说是一个享受劳动果实的季节,人们酿酒烧肉,整理年货。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节日和农业生产是分不开的。

2.具有浓厚的人情观念和人情味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感情的民族,在现实生活随处可以感受到民众的热情。过春节,人们在家吃团圆饭,家家户户走亲戚。中秋节,一家人在一起赏月,不仅增添节日的氛围,而且也巩固了家族的亲情。我们海南黎族的“三月三”,每逢节日男女在一起载歌载舞。从这些节日中,可以看出岁时节日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一般在春节期间和中秋节前后。“在节日里,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三五成象征意义的文化事项,这就形成了传统节日文化自己的发展演变规律和特征”。

三、岁时节日与民众情感表达的发展现状

(一)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已经慢慢消失

春节主要是祭祀敬祖、守岁为主。然而,我们却把春节视为一个娱乐的节日。比如在春节期间,很多小孩都喜欢玩鞭炮,大人们则是打牌喝酒。在大城市中,这种情况比较严重。“人们更多地把春节作为假期和消费的代名词,以至于忽略了对岁时节日习俗的继承,如祭祖、春节礼仪等习俗” 。随着人们生活遂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过春节还是以吃喝玩乐为主。

(二)春节向现代化发展

我国的传统习俗主要起源于农业社会,主要用于各种祭祀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的速度特别快,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一些岁时文化习俗也随之发生改变。比如,很多年轻人过春节,由于春节期间工作忙,于是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春节的淳朴性正在发生改变,而且这种变化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思潮。

四、怎右导民众地传承以及正确表达岁时节日情感

(一)官方要重视传播和传承

节日的传承一个人是做不到的,必须要政府参与到其中。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好坏,主要的引导作用还是在政府上。假如政府处理的不好,会引起民众的不重视,而且一些传统文化很难融入到民众生活中。“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层面,如能积极去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认同和支持传统节日的社会文化价值,对传统节日的传播与继承便可起到官有效的作用” 。

(二)重视岁时节日的研究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不知道传统节日的由来,其中的文化内涵。这给民众对节日文化产生了陌生感,对节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够使民众了解节日的由来和发展,而且更增加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研究节日的历史。其次,要提取节日的文化价值,一个事物有重要的价值必然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最后,要参与到岁时节日的调研中,要善于挖掘节日文化的特色。做到更完善地、更全面地,更系统地去保护。

(三)提高民众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人们地积极性比较低是由于节日的宣传不到位。为此,要提高人们的积极性,要利用好大众媒介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从平面媒体到网路媒体,再到多媒体几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和发达,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体特点和性质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只有通过各种媒体特点加强宣传,才能使传统节日文化参透进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使传统节日的文化精华传播到世界各地,众传统节日文化重要性和深刻价值的认识,让世界认识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

参考文献:

[1]赵书.清明习俗[J].北京观察杂志,2014,(3).

[2]闫祥岭.礼记・月令-五行学说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沈国威.新尔雅附解题・索引[M].上海:上海出版社,2011.

[4]余志慧.中国节日[M].合肥:黄山书社,2012.

注释:

[1]沈国威:《新尔雅: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出版社,2011年,第2页。

[2]陈华文:《民俗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0页。

篇11

在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到来之时,学生都兴奋异常,这时不妨请学生讲述自己在愚人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事,或者自己度过的最有意思的一个愚人节。这些都是学生们亲身参与的生活,他们说起来都思路清晰、神采飞扬,细微处都说得非常精妙。这就是生活,他们有观察、有体验、有情感,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观察了生活,体验到了生活中的美;只不过他们不知道作文就是有情感的生活,学生们没有把洋节日与作文联系起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学生拥有这个能力,只是他们不知道,关键的时候需要教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方法去引导。

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适时请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尤其是与别人不一样的经历记录下来,要求把人物细节描写清楚。学生记录的内容大都能详略得当,而且细节描写栩栩如生,连学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再请学生将《祝福》、《林黛玉进贾府》、《装在套子里的人》等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找出来读一读,学生发现自己的文章也能像大师的文章一样,写出精彩的细节和鲜明的人物个性。

学生有了写作兴趣,要趁热打铁。请学生收集有关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的由来,让学生知道所以然,让他们主动地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让学生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激发学生向善求美的热情。

二、整合媒体信息,提高分析能力

每年的情人节和圣诞节媒体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报道,学生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关注,我们把这些新闻事件引入课堂,请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现象的讨论中来。参照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请写作能力较弱、兴趣不浓的同学收集报纸和电视上与情人节有关的社会现象。把这些学生请上讲台为大家展示,然后请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为保证问题的针对性,提出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我们过愚人节?

(2)西方人可以自由的过情人节,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什么我们不能?

(3)为什么我们的节日文化里不能有情人节和愚人节?

(4)西方主要节日的起源,他们都包含怎样的文化信息?

(5)中国文化别强调“孝”,为什么我们没有感恩节?我们中国人是如何表达感恩之心的?

(6)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外来节日、外来文化?

(7)为什么我们过的洋节日,西方人觉得和他们过的不一样?

此外,鼓励学生发帖子写点评。如此,让学生自由的、自觉的、随时随地的写作,在兴致盎然中使写作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活动不能只是一种游戏,不能没有目的性,明确学生写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清是非、善恶、功过、美丑,褒功扬善,贬过弃丑或者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要学生明晓评论性文章需要具备三大条件:①评论对象要交待清楚。②作者的观点要正确、鲜明。③对事物的分析要入情入理。简而言之,对于某种思想或艺术特色,是赞成还是反对,要有明确的态度。如果赞成,说它好,一定要说出个“好”的原因来;如果不赞成,说它不好,也要把“不好”的理由讲清楚。

这样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写作层次好一些的同学,鼓励他们写片段式评论,写评论类的小论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鉴赏的眼光,另一方面,也向创新思维提出了挑战。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多做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写作训练,这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参考有关论著,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在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和感恩节这样的日子里不缺少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也许都参与过或者都浏览过,不能让这些写作资源白白地从学生的身边溜走,我们要将与洋节日有关的社会现象作为载体,引导他们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使写作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的过程。

三、整合教材内容

社会上对于洋节日的问题,主要存在着“接受”与“排斥”两种主要观点,应该怎样对待外来节日和外来文化呢。这就涉及继承和接受。我们把“洋节日的是是非非”?与教材内容整合,为议论文教学注入现实的灵动。而使人教版教材必修三之“表达交流”版块写作教学“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必修四“学习辩证分析”;必修五“学习写得深刻”等教学恰到好处地得以整合。

“必修四”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我把重点定位于《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是谈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明深刻的道理这一点上,与现实生活中“洋节日”这一问题有相通之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外来节日、外来文化?”这样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得以解答,学生一边学书本内容,一边讨论社会实际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对问题的探究意识,也使议论文的学习变得不再沉闷。学生因为先前有了资料的收集,所以在课堂讨论中能够旗帜鲜明地列出自己的观点,并且为观点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他们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他们将自己的讨论整理成文,既对社会现象负责任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快乐地完成了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学生在这样的资源整合中知道了更多的生活道理,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篇12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21-02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该课程具备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活动作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该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各种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课程目标。因此,如何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课程回归生活,是提高课程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时下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面热热闹闹,但更多的是形式上的点缀,没有真正地触动学生的心灵。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生活。我的多年的教学与实践证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的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内容才会有特色;因时制宜,活动才会有创新;因生制宜,教学才会有实效。

一、因地制宜有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建议的:教师应把握“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这里所说的第二套大纲就是指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自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的区域特色、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底蕴、社会发展成就等是天然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贴近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例如,在落实品德与社会“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这一课程目标时,我向学生推荐阅读海峡二十七城市历史文化系列《菁华漳平》一书。学生们通过阅读、调查,了解了家乡地处闽西南,是九龙江北溪源流汇聚的地方,闽南文化、闽西客家文化以及畲族文化在这里融会贯通,形成了八面来风、四方汇水的多元文化形态。这里的山水间涌现了航海先驱王景弘、理学名流刘棠与曾汝檀、书法家朱阳等本地先贤,传承了漳平水仙茶、永福花卉、新桥板凳龙和农民画等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和乡风民俗。而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则让漳平从远古走向世界。漳平从遥远的九龙乡走到今天的漳平市,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行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足以令每一个漳平后人为之动容和骄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主题实践活动,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进行适当地拓展、开发和利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人文、地理、物产、环保等方面的情况,学生在阅读、调查、访问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家乡社会各界人士直接接触和交流。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远离说教,感受生活的“真实”和“真诚”,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油然而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因时制宜创新意

节日中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在节日活动中进行道德学习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文化财富,如传统风俗、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民俗节日、文化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公益等……”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通过一些重要的或传统的节日活动因时制宜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符合当今品德教育的发展趋势。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节日文化中的小学生道德教育就是利用特定的节日(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际节日:妇女节、儿童节;国定节日:教师节、国庆节),开发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研究,我们开发了节日文化中适合对当代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资源;构建了节日文化中学生德育探索学习的相互联系、又一脉相承的“十字”主题活动,这“十字”节日主题分别是春节——俭,元宵节——勤,“三八”节——孝,清明节——礼,端午节——信,“六一”节——爱,中秋节——亲,国庆节——忠,重阳节——敬,教师节——尊。这十个字的节日文化活动包含节日名称、活动主题、活动口号、活动目标、活动形式等方面。即根据社会对小学生道德规范要求,结合小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目标为导向,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节日文化活动为载体,使学生过上有道德的节日生活,发展了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道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提升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实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