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1: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学生饮食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调查与分析
1.1问卷构成
通过结构化访谈和文献查阅,共收集了40个关于大学生饮食健康方面的问题,其中选取了15个作为问卷题目,分布在大学生饮食健康情况、个人饮食习惯、日常饮食营养均衡情况等方面。
1.2对象
内蒙古科技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1.3调查
1.3.1 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涉及内蒙古科技大学各年级大学生,期望能够客观反映当代大学生在饮食健康方面的状况。
1.3.2 样本结构
表一 样本结构
性别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合计
男 97 87 68 57 309
女 55 54 44 32 185
合计 152 141 112 89 494
1.4问卷回收情况
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518份,回收率为86.4%,剔除废卷24份,有效494份,有效率为82.3%。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男生309份,女生185份;大一152份,大二141份,大三112份,大四89份。
1.5统计分析
1.5.1 大学生饮食健康现状
1.5.1.1三餐饮食习惯
(1)你的一日三餐都按时吃吗?
按时的有39.8%,从不按时的有22.5%,看情况的有37.7%。
定时就餐的同学很少,其中男生的规律性比女生更差,超过半数的男生不能按时吃三餐。
(2)你是否会因为心情而影响你的食欲吗?
经常会的有37.2%,不会的有13.4%,有时会的有41.7%,因好坏的程度而定的有7.7%。
大多数同学会因为心情而影响食欲,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下,有利于实现正常的消化功能。当处于抑郁、忧伤、失望、悲痛等不良情绪状态下时,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其中女生更容易受情绪影响,这与女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有关,其自我缓解情绪的能力差。
1.5.1.2膳食结构
(1)挑选食品时你首要考虑的是?
选择口味的有41.2%,选择外观的有23.3%,选择营养价值的有29.1%,选择其它的有6.4%。
多数学生根据喜好来挑选食物,而不是根据食物的营养价值来决定。这种饮食状况往往会引起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因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2)你平时偏爱哪种口味的食品?
酸甜的有12.7%,清淡的有32.3%,辛辣的有46.2%,油腻的有8.8%。
选择清淡饮食的同学较少,很多同学喜欢辛辣食品。男生偏重于辛辣口味,女生则是清淡和酸甜口味居多。但是长期食用辛辣食品对肠胃有着不良影响。
(3)你的饮食习惯比较偏向于?
多肉少菜的有22.5%,少肉多菜的有52.3%,荤素均衡搭配的有25.2%。
大多数女生吃饭选择以素菜为主,男生则更多的喜欢食用荤菜。长期素食,虽能益寿延年,降低胆固醇含量,减少患癌症机会,但却能引起胆结石,不利于高血压者的降压,引起营养不良。
1.5.1.3饮食卫生
(1)你经常在哪吃饭?
食堂的有47.8%,校外饭店的有18.3%,路边小吃的有23.6%,宿舍里凑合的有7.9%,其它的有2.4%。
外出就餐频率上男生高于女生,但大一学生外出就餐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然而就实地调查发现,学校周围有很多饭馆的卫生条件并不是很好。经常在街旁的饭店吃饭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饮食习惯。
(2)吃饭时常会出现什么情景?
和同伴边聊边吃的有12.8%,一边玩手机一边吃的有42.9%,一边玩电脑一边吃的有11.3%,认真吃饭,其它什么干的有21.2%,其它的有11.8%。
能专心吃饭的的很少,男生更喜欢吃饭时玩手机,女生则喜欢与同伴聊天。人们在进食时,消化系统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工作,唾液腺、胃肠的腺体不断分泌消化液,胃肠蠕动加快而促进消化与吸收。如果吃饭时高谈阔论,或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或思考问题,势必把尚未嚼烂的食物咽下,加重肠胃负担,而营养成分也难于被人体吸收。则会引起胃病,久之则可能产生消化系统溃疡,患肠胃疾病。
1.5.1.4早餐饮食健康
(1)你每天都能按时吃早餐吗?
能的有57.9%,不能的有23.2%,偶尔的有18.9%。
大学生中很多人不重视吃早饭,70%女生按时吃早餐,男生则很少。每天上午是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重要阶段,非常需要大脑尽早地兴奋起来,早餐则是启动大脑的“开关”。
(2)如果有你会选择什么作早餐呢?
速食食品的有21.4%,饭菜的有23.3%,水果的有22.2%,随便凑合的有33.1%。
俗话说得好“早饭要吃饱,午饭要吃好,晚饭要吃少”,据一些营养学家认为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一餐,对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展开一天所需的能量。所以早餐应该吃得最多、最丰富。
1.5.1.5其他食物的摄取
(1)你经常会以什么饮品来解渴?
白开水、矿泉水的有23%,奶的有14%,碳酸饮料、瓶装果汁等的有38%,茶、新鲜果汁的有22.3%,其他的有2.7%。
很多同学喜欢喝碳酸饮料,这种饮料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引起膨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并且大量糖分也有损人脏器健康。
(2)你喜欢以什么样的食品作为零食? (可多选)
水果的有38%,甜品、膨化食品类的有36%,坚果、蜜饯的有42%,其他的有16%,没有吃零食的习惯的有8%。
大学生中很大比例的人群喜欢吃零食,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吃零食的主要原因是情绪不好或没时间吃饭。
(3)你多久吃一次水果?
每天的有14%,偶尔的有47%,不吃的有22%,记不得的有17%。
总体来说,水果摄入很少,其中女生略优于男生。
1.5.2 大学生饮食健康观念特点
1.5.2.1饮食健康习惯的了解程度
(1)你了解什么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吗?
选择非常了解有26%,选择基本了解有63%,选择不了解有21%。
非常了解的同学比较少。李素景朱惠兰等在《大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调查显示缺乏了解和一般了解营养健康知识的人员占调查人员的86.75%,表明大学生不重视营养健康。
1.5.2.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饮食健康存在显著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
(1)三餐情况上,大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较严重,其中,偏食、因心情决定饮食、喜欢含油多、经常在小摊吃饭占比例较高。男女比较,三餐没有规律、为减肥而减少食量两项男女有显著性,男生三餐没有规律比例高于女生,女生为减肥减少食量比例高于男生。
(2)大学生经常喝的饮料方面,男生经常喝的饮料主要是白开水,其次是纯净水或矿泉水,还有碳酸饮料,而女生经常喝的饮料是白开水、牛奶,其他均较少。
(3)就餐地点上,男生主要选择学校食堂和学校外的饭店,女生主要选择学校食堂和校外小吃。
(4)零食喜好上,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喜欢吃零食,膨化食品摄入量较大。
(5)水果摄入上,女生吃水果的频率高于男生。
(6)早餐就餐上,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加关注,但是喜欢将水果作为早餐,男生则更加喜欢速食食品。
1.5.2.3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饮食健康存在显著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
(1)在三餐情况上,大一学生初次离开父母,无人约束,相比其他年级学生而言更加没有规律。经常性暴饮暴食。
(2)大学生经常喝的饮料方面,大一学生偏向于碳酸饮料、瓶装果汁和牛奶,大四学生偏向于白开水、矿泉水。
(3)就餐地点上,大一学生因初到学校,经常聚会及因为口味问题更喜欢在校外就餐,大四学生则偏重于在食堂就餐。
(4)水果摄入上,大一、大二学生吃水果的频率更高,但大四学生因为忙绿很多不吃水果。
(5)早餐情况上,大一学生略好于其他三个年级,更多选择饭菜作为早餐,提供足够的能量。
2.结论与建议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校大学生的饮食很不健康,且关于饮食健康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少。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日常饮食没有规律、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偏爱零食、偏爱快餐、偏爱油炸食品、白开水饮用量少、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少,常因心情影响食欲等方面。威胁我校大学生健康最大的营养性缺乏病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缺铁性贫血和钙的摄入量不足。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饮食要规律,尤其要注重形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食品以满足食欲而又不觉饱胀为度,切不可养成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良习惯,并保持一个健康向上的状态和好心情;
第二,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饮食健康的知识, 加强自身的预防和学习意识,有节制的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少喝碳酸饮料、少吃零食。不吃特别硬的、烫的食物,每天坚持吃适量水果或蔬菜,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注重异地食品互补,特别要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
第三,注意饮食的卫生。习惯的卫生与否,与食物摄入后的消化、吸收有着密切关系,保证摄入后健康安全,要取舍清洁卫生、整洁、舒适的食堂进餐。
参考文献:
前 言
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营养,人类机体的成长代谢需要多种营养成分,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等。大学生处在青春期后期,精力充沛、活跃好动、代谢旺盛,加上要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更要注重饮食营养健康。营养健康的饮食可以帮助他们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保证身心健康情绪良好,所以高校要重视并采取措施确保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
一、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的重要性
(一) 补充体力,保证学习效率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多数还处在青春期,身体和大脑活跃,新陈代谢快速,精力充沛,是学习知识和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营养健康的饮食对他们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健康的饮食促进大学生身体发育,补充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消耗的体力,从而保证了学习的效率和生活质量。如果饮食缺少营养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1]。调查显示营养健康的饮食对于提高记忆力有很好效果,这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大学生十分重要。
(二)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产生
健康营养的饮食相当于是一种食补,可以弥补身体气血的亏损,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产生。食补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营养丰富的饮食滋补身体,辅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将饮食调理和要是治疗有机融合,让人们通过享受美食的途径获得强健的身体。和药补相比食补更加健康和深入人心,在日常三餐中增加身体营养,提高学生的抵抗力防病去病。
(三)可以调整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大学生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常因为年轻气盛遇事急躁冲动,加上学习枯燥压力大也容易心生厌烦,给学习和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如果饮食健康营养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情绪,比如常吃菠菜补充镁元素可以有效放松身心,鸡蛋里的碱可以帮助大学生集中精力提高记忆力,吃瓜子可以让心情平静,所以通过营养饮食摄取不同的元素可以有效调节学生情绪,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2]。
二、提高大学生饮食质量的措施
(一) 做好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教育
高校应该宣传科普饮食健康的知识和理念,最好能开设相应的公开课或者选修课,培养学生们的营养卫生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身体保健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且,高校的食堂应该聘请专业的营养师与厨师,加强对高校食堂的管理,确保大学生的饮食营养和健康,从而保证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和充足的精力来应付学习。另外,最好将饮食保健知识纳入到体育教学中,并且在考试中占一定的比例,让学生切实掌握饮食健康知识[3]。通过以上措施让学生重视饮食营养和健康,改善大学生饮食健康不但利益学生个人,同时对于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和未来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
世界营养专家都一再强调在一天当中早餐是最重要的,早餐应为全天提供30%的能量,并且早餐营养标准也要达到当天的30%。但是调查显示大约10%的大学生根本不吃早餐,很多学生虽然吃早餐但是吃的简单应付,不重视早餐的营养和健康,早上起晚了随便买点在去教室的路上吃完,长期这样对大学生身体健康非常不好。所以,学校应该宣传早餐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早餐的重要性并选择健康营养的早餐,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身体状况和专注能力[4]。营养师应该根据大学生身体特点提供营养早餐配方,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满足他们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除了早餐还要培养学生三餐定时定量的习惯,尽量不要吃零食,早餐注重营养,午餐要吃饱,晚餐要清淡少吃。
(三)完善大学生饮食结构
人类食物种类繁多,每种食物拥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母乳是唯一可以提供机体所有营养的食物,此外任何食物也无法做到这点。所以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平衡饮食结构,广泛摄取各种食物的营养这样才能保证身体成长代谢的所需营养成分。所以人是杂食动物,必须食用多种食物,特别是青春期的学生更要摄入丰富营养,平衡饮食结构。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能量主要来自于谷物,根据每个个体活动量的不同所需能量多少也不同[5]。如果大学生身体缺少蛋白质将会影响身体成长发育。目前大学生饮食结构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缺少奶制品、水产品和果蔬的摄入。所以大学生应该多吃水产、奶类和果蔬食品,从而保证身体营养均衡。
(四)家庭和社会应提高重视程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很多商家定准了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在高校周围开设了很多网吧、快餐店和其他休闲场所,导致很多大学生经常实用快餐、泡面等垃圾食品,导致体质不断下降。家庭和社会应该提高对大学生饮食健康的重视程度,协调有干部们清理整治高校周边不健康的食品店和快餐店,对于周边快餐店进行定期检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
结束语
民以食为天,好身体首先是吃出来的,培养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确保他们的饮食健康和营养,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极大的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从而推动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这对于千万家庭和社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就是节约,大学生只有确保身体健康,才能有精力学习工作,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艺敏,陈海萍.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的调查报告[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02(14):47-50.
[2]卓杰先.广西桂中地区大学生饮食、营养知识与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03(25):33-36.
近年来很多调研发现多数大学生饮食不规律,比如不吃早餐、吃饭速度太快、零食代替正餐等。而医学院学生因学科性质导致学习任务较其他学科更重,这就对医学生体能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养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树立正确饮食观念,增强体质,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面谈访问的方式对261名在校医学生连续一周的三餐消费进行调研,本次访问学生的范围为2015级到2012级四个年级,包括临床、护理、检验等10个专业,访问期间每位同学的数据均真实有效,有效率达到100%,希望通过调研发现医学生饮食规律,并发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医学生三餐消费现状
1.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的261个有效样本中,男生78名,占比30%;女生183名,占比70%。2012级14名,占比5.37%;2013级49名,占比18.77%;2014级93名,占比35.63%;2015级105名,占比40.23%。
2.分析结果
(1)男女生三餐消费分析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男生早、午、晚餐消费均值分别为2.46元、2.55元和6.55元; 女生早、午、晚餐消费均值分别为2.64元、2.71元和5.61元;总体消费均值分别为2.59元、2.66元和5.89元,可以看出晚餐消费显著高于早餐和午餐。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出男女生在早餐和午餐的消费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晚餐的消费上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消费高于女生。
(2)不同年级三餐花费分析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早餐和午餐消费各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晚餐各年级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早餐2012级和2015级的消费高于2013级和2014级,午餐2015级高于2014级。
(3)各专业三餐消费分析
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不同专业在早餐和午餐的消费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晚餐的消费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口腔专业的晚餐消费为6.59元,显著高于临床(5.78元)、护理(5.43元)、药学本科(5.84元)及中药学专业(5.70元)。
(4)早餐、晚餐消费情况统计
在本次调研中,星期一到星期五早餐无消费频次分别为17、20、22、24、23,总计106人次,占总消费人次的8%,其中男生早餐无消费频次为70,占总频次的66%,女生早餐无消费频次为36,占总频次的34%;从年级角度分析,2012级到2015级频次分别为0、11、78、17,分别占到总频次的0%、10%、70%和20%;星期一到星期五晚餐无消费频次分别为21、20、23、28、30,总计122人次,占总消费人次的9%,其中男生晚餐无消费频次为20,占总频次的16%,女生晚餐无消费频次为102,占总频次的84%。
医学生三餐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生三餐饮食中存在下列问题:
1.晚餐消费明显高于早餐和午餐,且男生晚餐消费显著高于女生。在调研中可以看到,晚餐平均消费为5.89元,而早餐和午餐分别为2.59元和2.66元。这说明大部分同学早餐和午餐吃得比较随意,而晚餐吃得比较多,这与“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健康饮食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从而形成“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的饮食习惯。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或者直接将早餐与午餐合二为一,从而忽略或随意对待早餐,造成早餐营养摄入不足;而相关研究表明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不足的学生创造力、数字运用能力、想象力及身体发育都会受到影响;而午餐消费与早餐消费无显著性差异的原因也是因为下午有课或食堂就餐人数较多,为争取更多的休息时间而随意解决;晚餐消费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晚上课余时间较多,外出就餐机会增加以及聚餐等使得晚餐消费金额或消费量增加。
2.不同年级三餐消费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2012级和2015级学生早餐消费高于2013级和2014级;2015级午餐高于2014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2015级同学是大一新生,刚从高中阶段转入大学阶段,还继续延续高中阶段的生活规律,而2012级同学因专业课较多,健康专业知识较丰富,因此比较重视早午餐。
3.男生不吃早餐的比例远高于女生。本次调研的261名学生中不吃早餐的比例仅为8%,相比较武汉大学调查的近两成学生坚持一日三餐的调研结果要好很多,但在这8%的同学中,男生占到66%,远高于女生的34%,从年级角度分析,2014级学生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占到7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医学生所学医学知识远多于其他学科学生,因此不吃早餐的同学仅占8%,但多数同学早餐质量不高,2014级学生因年级过渡导致生活规律变化,课程多、懒惰、准备四级考试等原因使得他们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261名学生中不吃晚餐的同学占调研总数的9%,其中男生16%,女生8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女生的饮食习惯好于男生。
建 议
1.进行科学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要利用医学院校优势全面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和宣传,改变大学生在食物选择消费、膳食行为中存在的误区,逐步提高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
2.树立正确饮食观念。通过正确营养观念的宣传树立,将营养观念与饮食行为主动结合,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并针对年级、性别、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建立个性膳食结构,努力使每个人达到最佳状态。
3.建立正确的饮食消费行为习惯。教师应在课程教学及日常生活中正确引导学生饮食消费习惯及消费行为,特别是大一和大二学生的饮食教育。同时大学生也应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及自我实践,将健康饮食习惯自觉地体现到日常生活中。
4.培养学生养成饮食计划的习惯。通过进行饮食计划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养成根据身体状况每周作一次饮食计划的习惯,将饮食计划丰富化、多样化,建立个性合理的膳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宋晴葵:《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商场现代化》2008年。
目前,在我国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一旦患病不但需要终生治疗,并且相关并发症也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很大威胁[1]。高血压不仅好发于中老年人,有研究发现,我国在校大学生血压偏高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2]。为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和相关危险行为的存在情况,为开展高血压健康知识教育、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本研究选择某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某医学院校1-4年级本科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450人,发放调查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一年级135人(30.0%)、二年级112人(24.9%)、三年级96人(21.3%)、四年级107人(23.8%),男生198人(44.0%)、女生252人(56.0%)。
1.2方法
针对医学院校的学生特点,在参考相关文献[3-5]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⑴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②吸烟是高血压危险因素;③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危险因素;④缺乏运动是高血压危险因素;⑤肥胖是高血压危险因素;⑥高血压主要累及的器官是心脏、肾脏、脑和血管;⑦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⑧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时仍需服用降压药物;⑨高血压需终身服药治疗;⑩成人平均每天应摄入的食盐量。10道选择题,每题选择“知道”得1分,以得分≥7分为知晓。⑵是否存在相关危险行为,包括吸烟、饮酒、高盐饮食、不良情绪等。
1.3判断标准
⑴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6]。⑵参照WHO制定的关于吸烟的定义,在过去3个月(连续或累积)每星期至少吸1支烟并且过去30天内吸过烟。⑶参照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2005年调查报告,在过去的30天里至少喝过一杯酒者定为现在饮酒(一杯酒包括半瓶或一听啤酒、一小盅白酒等)[7]。⑷在问卷中,将个人饮食口味分为嗜淡、正常、嗜咸,一般情况下,个人感觉嗜淡的话,每日摄入盐量在12g左右[8]。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校医学生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450名医学生,总知晓人数378人,总知晓率为84.0%,平均得分(8.1±1.5)分。不同年级医学生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新生明显低于其它三个年级的学生(P<0.05)。见表1:
2.2在校医学生吸烟情况
医学院校大学生吸烟率为7.1%(32/450)。男生吸烟率为14.6%(29/198),明显高于女生(P<0.05)。见表2:
2.3在校医学生饮酒情况
医学院校大学生饮酒率为31.1%(140/450)。男生的饮酒率为54.5%(108/198),明显高于女生(P<0.05)。见表3:
2.4在校医学生盐摄入量和不良情绪情况
被调查大学生中,个人感觉嗜咸的占39.8%(179/450),说明在校医学生摄入食盐量处于较高水平。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13人表示在过去的3个月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精神紧张、压力大等不良情绪,占被调查者的25.1%(113/450)。
3讨论
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日渐上升的趋势,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其发病率,就应该重视对整个人群的一级预防,而大学生又是其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群体。重视对中青年人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教育,及时纠正他们的一些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从而为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奠定基础。本调查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对于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总的知晓率(84.0%)高于季振慧等[8]报道的67.22%。可见,医学生相对于其它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要好。通过比较不同年级学生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发现低年级学生的知晓率明显低于高年级学生,考虑与高年级学生已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有关。因此提示,应重视对新入校大学生系统的健康教育,多开办一些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沙龙,普及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以缩小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差距。只有充分了解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才能建立起积极正确的态度,从而指导大学生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摒弃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本调查还发现,医学院校学生对于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虽然较好,但是仍普遍存在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行为。被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吸烟率为7.1%(32/450),低于余新超等[9]报道的40.12%,可能因为医学院校学生对于吸烟危害的认识要好于非医学类院校。医学院校学生饮酒率为31.1%(140/450),并且,男生的吸烟率和饮酒率均高于女生,考虑与社会、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有相关研究表明,正常人每日摄入0.5g的盐就可以满足日常生理需要[10]。但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人们的口味偏重,本调查结果亦显示个人感觉嗜咸的大学生人数占39.8%(179/450)。同时发现,有过不良情绪的人数占25.1%(113/450),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本次调查提示,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虽然已经接受了一定的医学教育,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但由于青年人自身约束力、自觉性较差,仍然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生活行为。因此,需要高校和教师加大监管力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高血压相关危险行为,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另外,应积极在校园内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告知学生合理搭配膳食、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并注重医学生的心理保健,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总之,医学院校大学生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虽然较好,但仍普遍存在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加强高血压健康知识的宣教,提高他们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并督促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进而从根本上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
[2]季成叶.1991-1995年中国大学生血压偏高发生率的动态分析[J].中国校医,1997,11(3):161-164.
[3]陈求真,李华.广州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行为及相关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2015,29(4):260-262.
[4]谢亚清.高校学生高血压相关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892,1909.
[5]赵中,周慕虹.大学生高血压知信行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8):124-125.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
[7]季成叶.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17.
[8]季振慧,焦秀坤,王保群,等.大学生高血压健康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9):110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