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1: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思维科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曾杰,原名曾传杰,1928年生,湖北省建始县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科技大学马列教研室(部)副主任、哲学教研室主任,并兼任黑龙江省哲学教研室副理事长、黑龙江省思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出书十余部,其中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社会哲学》(第一作者)和《社会思维学》(第一作者),均为我国该学科的“开山之作”。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五十多篇。有七项科研成果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社会思维学》获专著一等奖。其教育和学术方面的业绩,《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人才》杂志等作过专访报道。
第三讲 研究社会思维学的重要意义
多少年来,人们的思维方法多偏重于纵向趋进,而忽略横向发展,习惯于唯上、唯书、闭关自守、集中统一、新旧对比,而不能纵横交错,系统思考。这种思维方式,越来越显得同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四化建设、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社会思维及其规律。关于社会思维,可以从两方面来研究:一方面,研究思维性质,即社会思维的本质;另一方面,研究思维活动,即人作为社会群体思维的规律。
知识是思维把握现实的方式。社会的信息化、知识化,决定了人们思维的社会化。人们思维水平的高低和思维质量的好坏,不但要靠社会实践,而且还要靠知识、信息。知识是社会实践不可缺少的补充,也是人类智慧的重要来源。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或者叫“知识革命”“信息革命”。这就更加要求我们特别重视社会思维的研究。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不仅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知识,而且通过语言交往获得知识。特别是通过文字记载把前人或他人的经验、知识吸收和继承下来,形成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即间接获得的知识。
社会信息化要求思维社会化。新技术革命正促使社会迅速信息化。智力、知识已在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现代信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信息的传递不再是以个体之间直接进行为主了,而是大规模的信息交流,整个社会成了知识的海洋、思维信息的海洋。同时,思维的社会记忆能力也极大地增强。人们不仅已把社会记忆扩大到人们头脑之外,而且由于社会记忆的电脑化,现代思维的社会记忆既极度扩大又生动活泼,并且加强了人和周围智能环境的交流。社会进步越是像一棵开了花的树一样丰富多彩,就越是要求人们思维社会化。
现代信息大大缩短了空间尺度,使人们与周围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覆盖率不断扩大,这就使得同一事件的参与者越来越多,思维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甚至越来越具有全球的性质。
实践是思维结构形成的基础,是沟通思维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社会思维结构是在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人类实践不断发展和认识不断深入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改造和反映的反复性。这种反复性,促使人们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种本质、各种联系以及事物运动变化规律性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借助于语言、文字等向外输出,汇入人类认识的长河之中。在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反复中,人们对事物的一些基本认识内容,特别是规律性的认识,就逐渐在人们头脑中积淀和定格下来,形成具有特定内容的主观思维框架,即“逻辑的格”,这就是社会思维结构。
在社会思维结构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实践――认识”活动的不断反复,不同个体思维主体认识内化的结果必然是群体思维主体认识的内化。思维的主体包括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而群体主体则是由个体主体组成的各个不同层次和规模的人群、团队乃至人类主体。思维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既促使个体思维结构的形成,又通过个体认识的向外输出,导致群体性的更加社会化的思维结构的形成。因此,个体思维结构内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社会思维结构。个体思维结构是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基础,而社会思维结构一旦形成,就对个体思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规定和制约着个体思维结构的内容、功能及其完善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于它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个体的经验、知识扩大到类,就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内容,然后再以类的经验、知识的形式遗传给后代的个体。
中国水资源总量也在连年下降。1950―1999年,中国水资源总量的年统计平均值为27,950亿m3。但近15年,年均水资源总量已下降为26,800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下降趋势更为明显,2000年至2014年的平均值已达1,990m3/人,进入中等缺水国家行列。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了隐患,亟须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科学治理、严格保护。
制定科学的水情考量标准
要掌握真实的水情,需要有科学的考量标准。
1992年,笔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任高技术与环境顾问,主持制定了水资源与环境标准,被美、法和越南等多国引用。
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只有以人均1,700m3为缺水线的粗标准。为制定水资源与环境标准,我们组织力量遍查联合国110国、302个地区的水资料,经整理分析,取统计平均值得出了具体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在3,000m3以上为丰水;2,000m3―3,000m3为轻度缺水;1,000m3―2,000m3为中度缺水;500m3―1,000m3为重度缺水;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300m3左右为维系可持续发展的最低标准。
事实证明,这一标准符合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从目前看来,除6个丰水国家外,到2050年其他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将低于3,000m3,即世界大部分地区将由丰水进入缺水状态。
针对世界严重缺水地区不断增加,我们定出了300m3/人的维系可持续发展最低标准,这对跨流域调水与缺水移民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考虑到上述标准只是生活与生产的需水标准,如沙漠绿洲地旷人稀,人均水资源量可能很大,但水生态系统恶劣而脆弱,同样难以保障可持续发展,我们同时确立了“生态水”的概念,建立了地表径流深的水生态标准。
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是水的三大子系统,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分割。没有水资源就无所谓水环境,没有好的水生态系统就不可能有好的水资源(量)和好的水环境(质),过去的认识误区就在于分割了这一共同体,形成了“九龙治水”的不利局面。
有了对实际情况的科学认识,还必须有理论指导。笔者自1985年起持续进行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创立和完善了水资源总量控制工程管理动态平衡模型。
该模型的主旨是在流域内对水资源实行总量控制,达到量与质供需动平衡状态,从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循环的规律,总量控制以年为时间单元,有模型如下:
水资源总需求WD=水资源总供给WS
其中水资源总需求WD包括:生活用水Dl、生产用水Dp和生态用水De,WD=Dl+Dp+De。
水资源总供给WS包括:地表水Wg、地下水Wu和再生水Wr,WS=Wg+Wu+Wr。
Dl+Dp+De=Wg+Wu+Wr
这一模型将传统的“以需定供”工程思维方式改为“以供定需”,通过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在流域范围内实施双向调节,维系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三生”需求与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三源”供应之间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动态的平衡;不是算术的平衡,而是函数的平衡;不仅是数量的平衡,也包含质量的平衡。这样才能科学、全面地分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才能保证经济发展、各种用水与水生态系统安全。
依据水文学和生态学,水资源的分布及其所支撑的生态系统是以流域为单元的,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的水资源利用系统应与流域相吻合,即以流域为模型系统分析的边界。这一模型不仅是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保障,也是水污染治理的依据。
守好三条“控制红线”是节水关键
节水是水污染防治的关键所在。节水可从两个方面防治水污染:净水增多可增加水的自净能力,增加水环境容量;少用水便可减少污染物排放。因此,水环境防治的前提是控制用水。不认识“节水优先”,只强调大建污水处理厂是理论与措施的误区。
要切实节水,关键是要守好三条“控制红线”。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确立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人均水资源使用量约为550m3/人。中国目前人均水资源使用量为440m3/人,水利部提出到2020年将水资源使用总量控制在6,700亿m3,即约465m3/人,比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低15%。鉴于中国届时已成为中度缺水国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必要的。
从水资源总量来看,中国60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7,700万亿m3,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取用水量应在水资源总量的25%以下,才不会对生态系统有较大影响。预计中国2020年取用水量相当于总量的24.2%,已经达到水的可取用极限。所以,水利部提出的202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是科学且符合中国实际的,必须牢牢守住。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确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指导思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资源利用方面实现人水和谐。这对处于依赖自然资源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十分重要。
2013年,世界每立方米水的平均产出水平是20.4美元,而中国2014年的平均水平是14.4美元,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70%,目前仍在降低。如果2020年能把用水效率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那么中国就完全能以6,700亿m3的用水使GDP再翻一番,此后用水将进入不与GDP线性相关阶段。这就要求中国自2015年起到2020年单位GDP水耗每年降低5%以上。要在循环经济概念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水资源的作用,在各行各业都树立万元GDP用水递减的概念,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确立,基本指导思想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和谐”。
2011年,中国完成了水功能区的划定工作。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依据是水域纳污总量,即某年某一水域通过地表收纳、地下水交换和水体内源产生的废污水总量。如2009年中国废污水排放总量为768亿吨,为中国水资源总量的2.9%,其自降解污净比为1/34.7,一般水域地表水自降解能力约为1/40,即每年多排废污水220亿吨。要达到中国水域纳污限制,以2009年为基准,还要减少220亿吨/年的废污水排放,或对440亿吨废污水进行一级处理(经处理后降解污净比可达1/20)后达标排放,即全国废污水一级以上的总处理率应达到60%以上。
贯彻“水十条”应特别注意的突出问题:科学应对当前水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水的“质”与“量”是不可分的,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是“水脏”的主要成因。目前,中国水域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4%,问题严重。一方面,大量用水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了水环境;另一方面,过度用水又从水量上大大减弱了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使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遏制水生态系统退化态势。
调整水资源利用的宏观战略思路
实现用水总量控制除以供定需、严格管理、节水和再生水回用等政策以外,还应考虑如下方面:
依据水资源整体布局调整粮食产地。由于中国水资源总量的80%以上在南方,历史上多是“南粮北运”,就是充分利用了南方的水资源。目前中国60%的粮食由北方生产,南、北方吨粮产量用水大体相当,而54%的农业用水集中在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20%的北方。在半干旱地区种粮,造成缺水;把牧业向北压至贫瘠草原又造成过度放牧,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北方水资源的自净能力。这种逆动只是近百年来的事,目前粮田北移的历史原因已基本不存在,应该以单位粮产取水为标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粮田逐步南归。
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食物产量的前提下,以用水效率为标准改变农业的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的种植结构;对采煤等工业用水大户进行煤层气等技术改造,实现大量节水;依据当地水资源状况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保护水资源地,尤其是大江大河源头和饮用水水源地。具体措施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造林要造混交林,保证土壤的蓄水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
在明晰水权的基础上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
对水资源进行总量控制首先要明确水权(包括排污权),其分配要有法可依。要多学科综合研究水权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确立水权配置原则,借鉴国外经验确定初始水权,并面向国际明确宣告中国原则。依水权―水价―水市场的思路建立和完善取、退水许可制度、水资源税制、合理水价机制、水市场准入制度和交易(包括排污权交易)规则等一系列法规,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水”。
科学制定水污染治理规划
切实做好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规划。在制定规划之前,要进行深入的、长期的实地调查,针对国家急需,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核查机制。绝不能搞“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这种不接地气、百姓反感的形式主义。
建立规划制定责任制促进规划实施
实际上,中国当前已出台一套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的相关规划,基本覆盖了地市一级。但因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具体的实践经验、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认真的工作作风均不足,相当多规划被实际执行者弃之高阁,起不到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必须下大气力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是依法“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并“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尤其是要明确规划制定者的责任。各级规划制定者负有重要责任,必须建立规划制定责任制。应当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专家(1/2来自非同行的相关学科)、具体实施的各级干部(1/3为基层,1/3为退休)和当地公众代表(1/2为水污染受害者)各占1/3的规划评审委员会。委员会拥有否决权,并与媒体合作,全程监督规划实施,要依据各地定期公布的水质数据建立跟踪记录,随时查找问题,直至最终对规划实施效果作出评定。规划本身存在问题的,应依规、依法追究制定者的责任。
强化水环境治理的科学技术支撑
中国污水治理中偏重环境工程技术研究,而环境工程科学研究与形势要求有差距。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生态学、系统论、化学、生物学、水工学、水文学与经济学的融合。这种大系统分析与实证性极强的学科,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需要有很强的英文阅读能力来了解世界情况;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持续80年以上的系列生态记录资料,所以研究者本人必须尽可能多地实地考察世界各类水环境与生态系统,才能对中国治水有所借鉴,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只靠参加国际会议来获取资讯。同时,环境工程科学与环境工程技术有脱节现象,以中国适宜环境技术为主的研究方向不够明确,使环境工程科学与环境规划缺少支撑,不少突出问题难以解决。
Abstrac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cientific cadre thought can make cadres to overcome the conservative ideology, of outdated way of thinking, ethics, set up new concept of open; Can make cadres to overcome the partial experience, despise the old habit of science and knowledge, consciously using modern scientific methods of thinking and decision making; Cadre thought and thought and the efficiency can get the best benefit, thus promote the enterpris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Key words: scientific; Susceptible to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E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实现企业事业干部思维的科学化,是当前和今后企业事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所谓企业事业干部思维科学化――就是指企业事业党政一切工作人员,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及按规律办事,使思维方式、方法、出发点、目的、效果科学化。实现干部思维科学化,就能使干部克服保守的思想意识、过时的思想方法、陈腐的伦理道德,树立新的开放的思维观念;就能使干部克服偏信经验、轻视科学和知识的旧习惯,自觉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思维和决策;就能使干部思维程序和思维效率获得最佳效益,进而促进企业事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主体是凭借特定的思维方式去“加工”外来信息的。思维方式是主体以往的认识、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构成思维要素有知识、知识结构、思维观念、思维方法、思维习惯等等。由于这些思维要素的质以及组合方式不同,使得不同的主体在思维空间、视野上,在思维方法上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对于同样的客观信息,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加工’“制作”,往往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干部思想科学化,就是使干部思维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科学化的标志主是要用现代科学武装企业事业干部的思维,武装思想政治工作。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建构科学思维方式有哪些主要途径呢?
优化思维要素。(1)开拓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量猛增,对于一个企事业干部、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单凭经验、感觉来开展工作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如果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不甚了解,就不可能对新事物、新情况做出迅速的判断,很难有显著的成效。因此,必须认真学习,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形成一个以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础,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现代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常识相结合,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的良好知识结构。(2)更新观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体系。思维观念是人在思想实践中长期积淀转化而成的,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一种既定思维格局。思维观念的更新,在社会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观念更新的年代里,尤为明显。我们要以政治观念、法律观念、经济观念和领导行为观念为重点内容,不断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紧紧追随历史的步伐,确立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体现出时代的精神和要求。(3)努力掌握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一个干部要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因此首先要掌握唯物辩证的基本方法,如矛盾分析方法,进程分析方法,阶段分析方法等等,同时要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如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的方法等;对于现代科学中发展起来的一些思维方法也应当学习和运用,如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和模拟的方法等等,总之,要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系统而熟练地掌握多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思维的科学化。
创造性思维,即运用新的认识方法,开拓新的认识领域,获得新的认识成果的思维。它是干部思维科学化必须具备的一个主要方面。以下几种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技法,企业事业干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其它工作中可以借鉴。
1.智力激励法:即组织一定的会议形式,7-11 人参加,在短时间内(10-20分钟为宜),每人提 1-7个建议,通过快速联想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并将任何观念一律记下,过后评价以便获得最佳方案。其原则:自由奔放,严禁批判,追求数量,锦上添花.此法鼓励标新立异,用别人思想开拓自己的思想,常常能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发挥了群体思维的最佳效应,类似“诸葛亮会”。
2.层层剥笋法:即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既定的方面,提出一些诱发性的答案,然后逐项加以讨论,强制人们进行思考,从中获得创造性思想,此法的主要途径:(1)“逼近法”,即对最初认识的表面现象进行层层分析,向问题的核心步步“逼近”,直到认识事物的本质。(2)“淘汰法”,即先将复杂的事物现象理出头绪来,然后进行推敲、分析,不行则否定再找,这样依次推敲、分析、淘汰,直至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此法的目的在于揭示隐蔽在事物表面现象内部的深层特征,随着一些非本质的繁杂而累赘的特征不断被淘汰,而日益显露出来。又称“强制提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