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念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4:52: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审计理念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审计理念论文

篇1

众所周知,财务报表审计是为审后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鉴证业务,要求最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CPA只有采纳将“审计风险控制到位”的综合审计理念,才能达到现行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和一般原则的要求。本轮审计准则制定和修订力主“审计风险控制到位”的综合审计理念主要基于以下背景:

1.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带来巨大审计风险,需要通过完善审计准则、改进审计理念加以应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组织结构及其经营活动日益复杂,会计判断和估计以及非常规交易也日益复杂,一些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压力和动机曰益增大,加上内控失效使舞弊有可乘之机CPA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急需出台新的准则、采纳更先进的审计理念予以指导。

2.我国原制定的审计准则参照当时的国际惯例,使用的是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已不能满足行业工作要求。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局限性日渐明显,主要表现为不能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导致实务中出现了只将“审计程序执行到位”即可的简单审计理念。因此,迫切需要改革风险模型,研究出更能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新思路,据此修订审计风险准则及相关审计准则。

3.国际审计准则有了新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国际趋同上有新举措。由于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在识别、评估和应对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于2003年底出台了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启用新风险模型,改进审计理念,推行风险导向审计。同时,还加紧修改了其他相关准则,目前已经了正式稿或征求意见稿。如果我国不加快有关准则的制定和修订,不采纳先进的审计理念,不仅部分准则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由简单的项目难以满足CPA的执业需要,还将构成与国际审计准则的重大差异。

二、原有审计风险模型下的审计理念存在的缺陷

原有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要求根据该模型来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从理论上看,这一模型也倡导风险导向审计(即以固有和控制风险的识别为导向),但在实际运用中却面临困难,使风险导向审计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比如:(1)原准则要求编制计划时,CPA应评估固有风险或直接假定其为高水平,这导致不少CPA不重视对固有风险的评估,使其流于形式。(2)尽管原准则要求对固有和控制风险综合评估,据以作为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但实务中很容易割裂两者的内在联系,而只依赖对控制风险所作的粗放性评估或直接假定控制风险为100%来大致确定检查风险,再据此规划实质性程序,这样做难以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3)原先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和“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各制定为一个准则,使了解客户情况没有与风险评估有机结合,这容易导致CPA了解客户情部时明确目的。(4)原模型侧重指导认定层的测试工作,对报表层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应对重视不够,进而必然会影响认定层重大错报的检查效果。

由于上述原因致使多数CPA运用原模型时出现只把那些准则规定明显必需的审计程序,特别是实质性细节测试程序执行到位即可的错误理念和做法;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CPA侧重于关心必要程序做了没有,而不是关心审计后能否做到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控制审计风险到了可接受的低水平。

三、新审计风险模型下的先进审计理念及其运用要求

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从总体看,其体现的先进审计理念是以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由简单的“审计程序执行到位”理念转变为审计后最终能将“审计风险控制到位”的综合审计理念,在将“审计风险控制到位”的综合审计理念下再同时强序执行到位”。具体说来,先进的审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并规定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首要的必要审计程序,要求CPA在设计和实施审计测试前必须适当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不能未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或像以往简单设定固有和控制风险为最高水平那样假定重大错报风险为100%,就直接盲目实施实质性程序。因为不弄清重大错报风险可能发生在哪里就实施程序,往往查不出重大错报。新的风险准则及模型力主的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到可接受的低水平的最新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也是对有些会计公司曾实行的以评估客户经营风险为起点和重心的风险导向审计法的校正。如新的风险准则规定,CPA应从多方面了解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包括了解客户的目标和战略以及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相关而非全部经营风险。因为不是所有的客户经营风险在任何情况下都最终具有财务后果,且必然导致报表重大错报。评估和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是客户管理当局的责任,CPA的责任是评估被审计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帮助其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合理保证发现重大错报,实现审计目标。

2.新的风险模型强调要求CPA区分财务报表层和认定层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然后再针对评估出的不同层的重大错报风险,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分别确定拟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和设计、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合力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还强调评估的财务报表层重大错报风险及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审计方案具有重大影响。而原有的风险准则和模型尽管也提到要评估财务报表层的固有风险,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要针对其采取总体应对措施,也没有强调评估的报表层错报风险对认定层总体审计方案的重大影响。这容易导致不重视对报表层错报风险的评估,忽视在报表层运用风险模型,割裂报表层和认定层错报风险间的联系,难以发挥风险模型的效用。

3.改进了审计业务流程,增强了审计程序的实施效果。原模型把审计流程分4块:(1)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主要为评估固有风险);(2)了解内控;(3)(必要时)控制测试(均为评估控制风险);(4)实质性测试(为降低检查风险)。而新模型把流程分为3块:(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目的是评估报表层和认定层重大错报风险),本块称为“风险评估程序”;(2)(必要时)控制测试(目的是为了测试内控在防止、发现和纠正认定层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并据此重新评估认定层重大错报风险);(3)实质性程序(目的是发现认定层重大错报,降低检查风险)。新准则把第(2)(3)块统称为“进一步审计程序”,并指出仅靠风险评估程序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CPA还应当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流程改进后,要求CPA全程关注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将风险评估作为整个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可见,能否合理评估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将成为评价事务所及CPA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这无疑对我国不少事务所现行审计思路和整体胜任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专攻某一或某些行业的审计及相关业务,将成为事务所的必然选择。

篇2

“艺术乃与自然平行之和谐”是塞尚的名言,其影响波及至今。然而他的“新”观点,并不是伴随他作画的每一个阶段,也不是在其绘画的最初时光产生的。英国著名艺术史论家和美学家罗杰•弗莱认为,塞尚的绘画经历了五个过程:青年时期(1872年前)、印象派时期(1873-1877)、成熟时期(1877-1885)、晚年时期(1885-1890)、最后时期(1890年代末-20世纪初)。这个划分并不十分清晰明确,但是足以大致对塞尚作画风格的转变给出了一个阶段性的标识。

(一)敏感内心和涌动激情的困惑

塞尚喜欢人物画,喜欢剧情冲突情绪激烈并能表达自己内在视觉的主题。这是他早期的审美倾向和角度,与他后期的作品主题有天壤之别。他被同伴们叫作“没有皮肤的人”。这是他敏感内心的表现,因此他富有激情。内向木讷的他希望找到一个表达的手段,而他面前的画布,似乎要承载的分量太重了。观察这一时期的塞尚审美特点,可以看他1866年所画的《带胡子的人头像》以及《穿长袍的律师》,《带胡子的人头像》画面的处理是模仿伦勃朗的构图,也同样强调了光影在画面中的作用。然而,厚厚的笔触奔跑在画面中,几乎个个都站不稳。他想通过画面中颜料的厚实感来增强视觉力度,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他把控画面的一丝无力。青年时期的塞尚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渴望表达自己,然而又总是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1867-1869年的作品《两个玩纸牌的人》也是他这一阶段的代表作,画面本是描绘两个相对静止的人物,他的处理却让整个画面似乎处于一个不安的动态旋转氛围中。变形的人物拉长的影子,似乎都在诉说着画家不能平静的内心。他看到的,不是外在的景象,而是内心的画面。罗杰•弗莱把这样的画,称为创意画(invention)。

(二)从内在视觉到尊重自然

塞尚是个典型的画家,更是个不折不扣的诗人。诗人总是有发泄不完的激情,塞尚的画面中总是有表达不尽的冲突。印象派的出现在传统绘画领域是一种革新。印象派这个名称,也是得于批评家的嘲讽。这一点,让当时许多寻找新式绘画语言的艺术家团结起来了。塞尚也是其中一个,虽然他总是否认自己属于印象派画家,但他的绘画认知确实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早期,他总是和印象派团体一同作画,毕沙罗总是给予他指点。塞尚曾表明,“毕沙罗是最接近自然的艺术家之一。”印象派画家都尊称他为毕沙罗老爹,正是他指引塞尚走进了亲近自然的写生之路。就此塞尚开始从观察身边的静物和风景出发,用直观的写生来表达自己。这与他之前从文学题材出发和幻想出发的创意有所不同。他开始画静物,而且是能够摆放很久的静物。在他早期的静物画作品中,总是有一些黑色的边线,他靠它们来分割画面,实现构成上的平衡。这一时期,他一改原先的动感和旋转语言,转变为寻找平衡感和稳定厚实的状态。后来毕沙罗似乎看出他的用意,告诉他尽量不要直接用深色的线来表现,而应当观察自然真实的色。我们可以观察塞尚作品中物体的边缘线、色彩的冷暖关系贴切地表达着型体结构的转折,而这些转折绝不突兀。欧洲古典油画自有这样的传统,边缘线表达型体空间感。例如伦勃朗的光影表达和完美的边缘线处理(参照作品《浪子的归来》),新古典主义安格尔的唯美线条和圆弧感,代表作品《泉》。塞尚在这一点上,可谓是传统的继承者,并且走得更远。

(三)追寻结构的永恒

如果说早期塞尚转变视角仅仅是从体验内在视觉转而观察外在世界的直观,那么成熟时期的塞尚则开始在外在世界的关系中,寻找永恒的规律和不变的结构支撑。如果边缘线条色彩纯度低,基本以重色调勾勒出外轮廓,是塞尚早期的作品。那时候他已经下意识地进行了画面稳定构图的选择。然而,当接受了印象派画家的直观审美理念后,他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面对自然,与自然真实的色彩语言对话。例如《果盘、杯子和苹果》,这是塞尚成熟时期的静物画。苹果和背景之间的轮廓相当的精彩,色彩丰富并且冷暖关系协调。仔细地观察这些丰富的色彩变化又统一在一个平和的整体中,无论你怎么观察,细节都不会乏味。欧洲传统油画自文艺复兴以来就有尊重自然的传统,然而发展到古典学院派,则更加强调画面结构的稳定和一种永恒的构图气势。这一点,普桑做到了,塞尚说,他要在风景和静物画领域中再造普桑。这时,历史性的主体已经不复存在,他开始关注的重点,已经从画面中的实物转化为画面的结构空间关系。

(四)诉说绘画自己的故事

塞尚的晚年时期作品开始轻松起来了,他不再是一个艰难攀爬在视觉结构支架上的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倾听自然的声音,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以和自然促膝长谈的同龄人。自然的架构和规律已经和他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共鸣,他能够驾轻就熟地把握这些隐形的结构,在他的画面中出现了轻松、畅快和自然的笔触,画面的空间感也更加透气了。而也正使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始具有了多种层次的美感。首先是画面结构的细腻和平衡,其次是这一时期色彩的清新宁静,再就是笔触和底层画面的结合造就的层次感的律动。他最后时期的《圣维克多山》,已经在他的笔下变为一层层有节奏和旋律的点线面元素的舞蹈。

二、塞尚的审美观念

对于现代绘画的影响现代主义各个流派的画家都有这么一句话:“塞尚没有错,我们就没有错。”塞尚并不是生来会作画,也正是因为他的绘画创作对自然是那么的亦步亦趋,对自我内心是那么的执着坚持,他的作品才在学术领域具有如此不可或缺的价值。在塞尚之后受到影响的画家和流派众多,总体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

(一)偏于理性的发展脉络

这一支主要发端于立体派,毕加索是代表人物之一。毕加索对于现代主义的贡献不言而喻,然而殊不知毕加索的立体派思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受到了整个西方绘画发展风格的影响,而追根溯源,则是开端于那位笨拙的探索者——塞尚的画面结构探索。塞尚曾经用黑色或者重色调的线条直接分割画面,这和立体派的结构到解构的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毕加索的立体派并不是将画面主体实物画得立体,而是将客观的多面体转化为二维平面的构成,并用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列组合。这种探索,是在塞尚尊重自然、发现自然的基础上,再一次的创造自然的表征,是一种再造。虽然我们观察立体派画家的作品很难看出自然对象的形态,但他们也都秉承着欧洲写生的传统和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这一个派别对于塞尚探索的继承是基于理性的,最为典型的也是这一个派别的尾声代表人物就是冷抽象的创立者蒙德里安。在蒙德里安的眼中,结构本身的形态不断地抽象,最终成为了几何式的数理模式,成为了冷冰冰但却变化多端的方格子。观众在他的作品面前仿佛看到了大工业生产后的冰冷繁忙的城市生活,是的,他的作品直接影响了荷兰风格派的设计理念。从而直接引发了现代派设计的开端。

(二)偏于感性的发展线索

偏重于感性表达的这一脉主要是表现主义,马蒂斯是主要代表人物。当然,在马蒂斯之前还有一位典型的表现主义大师高更。而再往前说一些,就是我们熟悉的著名画家梵高,这位同塞尚一样受到印象派绘画影响的激情充沛的殉道者。为什么说他们也和塞尚的作画风格有直接的关联并受到塞尚绘画风格的影响呢?在塞尚之前的画家,如若在平面空间中塑造不出和表现的对象实体相近的立体感,则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被认可的。当时梵高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无论他向任何老师求助都是受到讽刺和鄙夷的。原因很简单,当时的艺术等同于模仿的技术。然而塞尚开始了绘画自己的故事,他的那句“艺术是同自然平行之和谐”告诉世人绘画不等同于画得形似对象,而要在平面空间内找到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故事。因此,从他之后的这一批表现主义大师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完全不等同于照相机的变形画面,然而他们在通过特有变形表达自身个性的同时,依然尊崇了自然对比的和谐规律以及画面构成的稳定要领。这一时期的发展结束于热抽象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也在他成熟的著作《论点线面》中完美的收官。接着,这一支派的发展对后现代的设计理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我们知道,不论是冷抽象也好热抽象也罢,都是西方文艺复兴到理性主义发展下的产物,也最终殊途同归,归于对于自然规律的发现和表达。塞尚和这些现代派艺术家同处于一个时代下一个文化背景中。

三、现代绘画革新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

具体而言,现代设计究竟如何受到了现代绘画的影响呢?例证繁复,难以尽数。简要地介绍两个方向的主要影响。这里所说的联系并不是历史学家在史实上直接撰写的影响,而是笔者根据绘画形式感以及设计形式的异同语言进行的猜想和假说,因此算作是一种初步的探索。

(一)由立体派而展开的革新大潮——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大师路易斯•康现代设计的开端——包豪斯学校的建立,不只是一种学院模式的开始,更是设计理念的系统化起步。它的校长格罗皮乌斯当时大胆聘请的设计基础部教授大多为现代派画家,例如伊顿、康定斯基等。而影响包豪斯设计风格最为明显的,是立体派的表达思维。简而言之,便是从结构到解构与重组的概括思维。而直接受到毕加索绘画影响的设计师当属建筑设计大师路易斯•康。他的著作《建筑师富于空间想象的创造》表明了他的设计理念,一种空间结构的解构和重组。因此,他的建筑设计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功能决定论,而是以建筑材料所适合的空间结构出发,寻找多种重组的可能性。他的设计作品充满了数学的严谨和哲学的思辨。我们再回忆一下,这样灵活自如地运用线条和视觉元素的时代,来源于怎样的艺术变革?是的,现代绘画的探索——塞尚。

(二)表现主义浪漫的构成思维及其影响——西班牙设计大师安东尼•高迪以及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表现主义画家相对于立体派画家而言,更加自由奔放一些。引领他们的不是所谓的结构本身,而是他们自身内在的情感和表达的欲望。然而,他们也十分注重画面结构的把控,只是把这些结构隐形在他们的色彩和线条的热情之中。这样的独特个性和热情,在其理性的控制下,给更多的受众带来了艺术的共鸣。笔者认为,表现主义绘画,特别是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对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影响深远。而有一个十分复杂的建筑设计大师其风格明显带有表现主义的痕迹,他就是安东尼•高迪。他的圣家族大教堂充满了各种离奇的线条和充满幻想的色彩,乍看下似乎抛弃了所有艺术和设计的规范模式。但无论怎样的变化都统一在一个坚实的建筑建构和整体的艺术风格中,不得不说高迪具有所有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才情。也许他本人并没有直接承认这一点,然而谁又能说处在同一个文化浪潮中的两朵浪花没有任何关联呢?那么为什么说,表现主义绘画影响了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后结构主义的时代。这种文化特质不是某一个单方面领域的革新,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特质进入了另一个新纪元。在设计领域中,后现代设计没有特定不变的风格,而是多元化并存。同时,后现代阶段的设计特权已经开始模糊,逐渐演变为大众参与的体验设计模式。而这样的理念,则与表现主义艺术在同一条路上面朝同一个方向。只不过表现主义的参与者依然是少部分有才华的设计师,而后现代设计倾向于平民化体验式设计。

篇3

1.目前农村垃圾的处置除少数村(主要是省级卫生村)采用简易垃圾填埋外,大部分农村垃圾都是随地堆放,主要倾到地点是“六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部分农村企业的工业废弃物随意倾到在工厂企业的附近。

2.目前农村粪便的处置基本以家庭户厕、公厕化粪池、三格式倒粪池贮存,满溢后自然渗透排放为主,由于部分化(贮)粪池的建造未按无害化要求(三格式)建造,原先建造的化粪池部分是二格式或一格式,因此未经真正的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但目前还存有少量露天粪缸,部分粪便还得不到无害化处理。

.3近几年来农村养殖业的无序管理造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一方面养殖户的环保意识较差,畜禽粪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河里或堆放在路旁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大多数养殖户缺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要用先进的无害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养殖户难以承受。

4.农村生活垃圾、粪便处置严重滞后。

虽然我国各地制定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但在管理职能上没有延伸,规划的制定上对乡镇的环境卫生专业不是编的很细致和深透。按照国家环保的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压缩、运转,县(市)统一填埋、焚烧或垃圾资源化处理。由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城乡环卫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二、垃圾污染环境的危害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若农村生活垃圾不加以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还容易污染土壤环境。残留毒害物质不仅在土壤里难以挥发降解,而且能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长期存留,不易降解,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

2.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加上农村分散居住的特点,使得农村的生活垃圾成为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洗衣粉、塑料制品的倚赖性高,这些日常用品产生的大量污染都得不到有效处理和排放,加之农村对废弃物的回收率极低,残留地膜和塑料废弃物因其自然条件下降解时间长,对环境产生长久影响。因此,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污染也就没办法得到根除,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成为严重的生活废水。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还存在着氟砷超标、铁锰超标、苦咸等问题。

3.存在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

农村生活垃圾,使井水变绿,使河水变臭,使近年来农村患病人数猛增。要么是突发心脏病,要么是突发脑溢血,还经常得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即使转移到垃圾场地,由于现在的生活垃圾成分相当复杂,既没有分类,也没有任何处理,甚至没有掩埋,所散发的废气和造成的污染,无论给运输沿线的农民,还是给垃圾场地附近的农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不容低估的威胁。

三、解决建议

一是要搞好宣传教育,通过环保下乡、科普宣传等形式,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树立文明生活意识,争当保护环境的促进者;

二是要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

三是要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制定乡规民约等,形成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经常检查,对于那些乱弃乱堆垃圾、污染生活环境的农户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营造“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氛围。

四是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地投入到农村,逐步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解决村屯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过程中的人力、设备设施所需费用,尽早结束农村垃圾无人管理的历史。

五是应认真贯彻我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有地方性法规规定”,各镇、乡、行政村应遵照“垃圾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对垃圾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制定相应的措施。

六是狠抓运行机制,垃圾常清化。一方面,政府要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实行开放式的市场运行,鼓励民间投资介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另一方面,也要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在各地实行生活,生产垃圾收费制度,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的减量的同时,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

四、2014年先进典型

福建省政府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福建省政府下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责任书》,明确要求列入部、省确定的2014~2014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域,要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2014年5月,福建省政府与财政部、环保部签署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工作部省协议,将闽江、九龙江、敖江流域列为2014-2014年整治的示范区域,目前此项工作已正式启动。

省政府要求,各地要明确工作责任,确保配套资金到位,突出抓好“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示范工程。责任书明确要求,示范区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应达到以下目标:示范区内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饮用水源保护设施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截污设施基本完善,取缔保护区范围内排污口,使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5%以上。示范区内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理,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污水达标排放,整治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生活垃圾清运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示范区村庄畜禽养殖布局符合当地政府划定的畜禽养殖“两禁”区要求,做到人畜分离、畜禽集中养殖、集中治理,养殖废弃物做到无害化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示范项目所在市、县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所在乡镇要建立专门环保机构,并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建立农村环保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制定规范的乡镇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同时,示范工程完成情况将作为下一年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示范工程未按计划进度实施、未完成预定任务目标或资金落实不到位、资金使用违规违纪的,将采取追缴上年度中央和省级财政已下达资金、核减或停止下达本年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

五、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从全国总体来看,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还有很大缺口。去年全国600多个城市共清理垃圾1.6亿吨,县城的生活垃圾8000多万吨,农村的生活垃圾约1.5亿吨。全国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另外,每年还有5亿吨左右的建设垃圾。中国的垃圾总量基本上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此外,还有餐厨垃圾1000万吨左右。

一面是堆积如山、即将被塞满的垃圾填埋场,另一面则是居民的持续反对和抗议垃圾焚烧的“困局”,让中国城市在垃圾处理问题上所面临的环保技术和公共行政事务处理“双重压力”再次凸显无遗。

近年来,随着环保建设引起重视,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逐渐显现:因垃圾处理厂选址问题引发的矛盾冲突此起彼伏,不仅影响了垃圾处理厂的建设速度,更潜藏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另外,目前各类垃圾处理技术层出不穷,良莠不齐,从国内到国外,打着各类旗号和示范项目的很多,但建成后运行不了或是造成严重污染的也比较常见。可供选择的成熟稳定的垃圾处理技术只有填埋和焚烧,而现在城市用地十分紧张,大型填埋场选址更是难上加难,垃圾焚烧又因污染问题遭到市民特别是一些专家的严重质疑而无法取得环保支持。

国家建设部门主张推行垃圾焚烧的方式,并在其规划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东部发达省份的垃圾焚烧量应达到30%以上。国家环保部门对垃圾焚烧也持支持意见。但社会上一些环保专家和环保人士却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垃圾焚烧实际上是二次污染,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目前一些土地资源相对比较紧缺的发达国家,一般都采用垃圾焚烧的方式,如日本、韩国、丹麦等。

六、解决问题的建议

城市垃圾处理亟待建立一套垃圾处理长效发展机制来加以解决。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针对垃圾源头管理问题,应逐步建立基于处理设施的垃圾分类标准,根据垃圾分类

二是制定垃圾处理中远期规划,解决选址问题,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来说,中远期规划应该是对未来城市功能布局的一个解决方案。对于规划中的垃圾处理设施,不能轻易改变周边的设施建设。

三是提高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保证垃圾处理企业正常运营。从理论上讲,垃圾处理企业的主营收入应该是垃圾处理费,而目前,各地的垃圾处理费在20-30元/吨之间,普遍偏低。政府应参照污水处理费标准的制定,在科学测算的前提下,制定垃圾处理费的指导标准,各地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调整。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学术发展的趋势是文理接近或融合,文理互渗日渐明显。这些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有各门学科和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沟通文理两科的“通才”,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人文的“通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修养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由于受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在思想上对大学语文课程不够重视等方面的原因,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正确地认清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大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现方式,对其加以理性的把握,对于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1.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是培养和造就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基础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教材内容缺乏创新,课程定位比较模糊

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不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技术和办事能力,而是培养学生做人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科技知识的同时发扬人文精神,重视人的自身价值与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让学生学会做人,能摆正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关系。大学语文不是文学课、语言课,而是人生教育课。因此,大学语文在教学内容上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它与中学语文不同,与其他的一些实用类课程也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纵观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虽然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编排立意也各有所重,各有千秋,但基本没有跳出中学语文教材的模式范畴。总的看来形式比较单一,大多属于名篇选读名著节录加文体写作指导,定位上缺乏大学语文必要的个性特征和体系的开放意识,内容覆盖面也有待开拓。这样的语文教材只适合于语文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的教育实际,却不能适应大学教育的新的要求。

1.2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记,这种教学模式与名篇选读类的教材比较合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一种比较完整的解读和提示。这种模式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比较合适,因为它能适应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但对于大学语文来说却显然已经不适合,一方面是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要他们始终处于接受状态并不现实;另一方面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沿袭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心有抵触,他们更希望有新的模式接受新的内容。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同时,由于忽视了学生个性程度的差异,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导致程度好的学生感觉上课没有新意,而程度较差的学生又感觉跟不上的尴尬局面。另外,由于在课堂上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不足,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欠缺,直接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

1.3课程地位认识不够,课时安排严重不足。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虽也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在课时安排中,一般都只有32~40学时,大学语文并没有被视为与人文素质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而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当一些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它既不像英语,与中学自然接轨,并有种种量化的考级系统检测手段与之配套;也不同于政治理论课,有教育部指定的必要的课时作为政策保障。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教学目的、教学的检测手段及其教学效果实际上是相当含混模棱的,它与前期的语文教学脱节,而向后延伸又缺乏继续拓展的后劲和保障,实处于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

2.面对问题,大学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大学语文一方面有专家学者的呼吁和强调,它的重要性得到了肯定,但另一方面却又是日益遭到了边缘化[1],面对这种现状,在日益呼唤人文精神关怀的今天,作为肩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大学语文,有必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首先进行自我调适,对课程的教学做出全方位的变革。

2.1调整教学内容,变名篇赏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授与熏陶

在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中,通常是以文学史为线索,以名篇佳作的赏析为重点来安排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有所重复,不能体现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即使全部掌握了教学内容也只是学习了一些文字知识,欣赏了字词句篇,特别是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似乎收获不大。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应以传统的思想文化为中心,以思想学说对文化形成的影响为重点,梳理思想学说的传承与发展的脉络,认识传统思想文化的现实意义。再结合经典篇目,在学习、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心。

一个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如果一个民族漠视并丧失了自己优良的传统,结果必将是这个民族的逐渐衰落,直至消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璀璨夺目,每一种思想学说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都对文化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都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思想文化的传承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这种传统文化在现代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大学语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作品,因此,它既是对中学语文的超越,又是对中学语文涉及的文化知识的重新组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改革,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些知识对完善精神人格、拓展思维视野、加深文化修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更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主体,培养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是搞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2]在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始终存在着课时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的几十个课时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率,全面实施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与人文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2.1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

据专家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最佳智能结构应具备六种能力,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几种能力的培养,以往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不能胜任的。学生不具备开拓性和创造性,知识传授得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况且在大学学习期间,获得今后够用的知识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服务,教师在上课时,不要言无不尽,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在讲述《诗经》时,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国风》中的爱情诗反映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爱情婚姻状况,与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古代的爱情婚姻状况有何不同?诗经时代的爱情观与现代人的爱情观有何异同?再如鲁迅为什么称曹操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对曹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等。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中西思想激荡,传统与现代并存。作为人文社科主干课之一的大学语文的教学,不能再是单纯地传授语言文学知识,简单、孤立地讲几十篇文章,而是让学生通过传统思想文化和经典著作的系统学习,了解思想文化产生、发展和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与经验教训,了解人类在人文社科方面的创见、进步与成果,不但要“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而且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2.2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以传授知识为能事,以填鸭式的文章分析为方法,既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社会形势的发展,呼唤着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实行。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启发他们积极思索、寻求智慧、关怀人生。比如,对于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去网上收集各家观点,形成自己的看法,到课堂上讨论,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还能让他们进一步去关注社会,了解现实。

2.3配置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的知识结构、造就具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和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3],但是,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地位的认识不够,课时安排严重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门语文课,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授与熏陶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思考、分析、表达等能力,使每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以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结合专业应用开设一系列的中文选修课,如写作理论与实践、实用文体写作、演讲与口才、唐宋诗词鉴赏、诗歌鉴赏与朗诵技巧、小说鉴赏等等。这一系列选修课的开设,一方面可以提高那些在中学阶段偏科学生的语文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系列选修课程开设之外,还要配置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如在课外时间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专题讲座,建设一些作家或思潮兴趣小组,针对当下一些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搞不同形式的辩论赛,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实践活动等,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又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智和高尚的人格,以人文修养来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将来走上社会、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它决不是一个相对狭小的封闭空间,它需要许多主客观条件和因素的配合,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准方向,不懈努力,就一定能使这门人文素质课程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邢宇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M],光明日报,2004.2.13(A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