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主题范文

时间:2023-03-14 14:52: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画展主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画展主题

篇1

“行走集――彭小佳雕塑作品展”于3月15日下午3点,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从3月16日开始面向公众开放,至4月7日结束。

在此次展览上,集中展出了彭小佳从1984年至今创作的多个系列的8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了他的代表作品《轮子》、《书》系列、《骰子》、《七宗罪》、《祭祖牌》、《山水》,以及新作《园中缘》。展览中近半数作品为木雕,各类木材是他多年雕塑创作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材质之一,在彭小佳的雕塑作品中始终保存着清晰的手工制作痕迹,在与木头的交互及艺术表达过程中,艺术家寻找到了自我。

上海国际游艇展瞄准“海陆空”“三大展览”撒网全产业链

4月11-14日,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CIBS)携手中国(上海)尚品生活展(ELS)和中国(上海)国际休闲产业展(Expo Leisure)三大展览同时同地联手亮相上海世博展览馆。展会包括室内、室外和水上三大展区,占地总容量将首超48,000平方米,比去年有37.4%的增长。

据主办方消息,截止2013年3月,已有来自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0家展商,预计携带大小实船550艘亮相;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中国台湾六大国家及地方展团助阵。

灵感点亮生活 智慧创造未来

3月21日,拥有167年悠久历史、象征优雅与尊贵的全球知名美国品牌CROSS为品味人士带来佳音,其新品预览会在2013上海(春季)国际礼品展、家居品展览会上魅力登陆。CROSS亚太区执行董事Bob Wilkinson先生亲临现场,向在场嘉宾分享品牌历程以及此次亮相的多款新品。

FC:您如何看待目前高端笔类在中国的零售市场?

Bob: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市场上并没有太多笔类的高端品牌,只有几家。我们注重品质但在价格方面又定位比较合适。

FC: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冲击了传统书写工具时代的书写习惯,会不会对笔类市场有极大的负面影响?Cross品牌是如何应对这种市场变化的?

Bob:公司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邀请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做了调研,得到的数据是乐观的,人类对笔的渴望仍然十分显著。一些市场如美国、日本,未来5年的增长率在2%左右,而中国在30%以上。可见中国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针对市场的变化,CROSS也增加了一些副线产品,如皮带、包包、配饰等。

FC:Cross品牌针对同类产品的优势是什么?

Bob:CROSS非常讲求质量和售后服务,是唯一一家终身机械保修的品牌。

FC:我们希望提供给读者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Cross品牌传递的是怎样一种生活方式?

Bob:自1846年成立以来,CROSS一直致力于为品味人士打造优质的书写工具及生活配饰,完美呈现品牌出众的设计理念、典雅的外观造型、精湛的工艺制作以及内敛的艺术情怀。

FC:Cross品牌未来3~5年内在中国有怎样的发展计划?

Bob:发展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同时,进军二线城市。在自己退休前,把中国变成集团市场销量第二位的国家,取代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位,仅次于美国市场。

FC:您个人喜欢在中国的生活吗?

篇2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66-02

珠三角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代表性区域,在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中,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屡创新高,为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珠三角的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各城市间的合作也更加频繁。在过去的发展中,珠海市是珠三角发展中的一个重点中心城市,但是从如今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来看,珠海市既比不了省会广州市,也无法与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市进行比较。由此来看,珠海市的经济发展战略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在珠三角一体化越来越快的大环境中,珠海市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战略制定才能找准自身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并由此提升自我在区域中的价值,实现城市特色的突显。基于此,积极对珠三角一体化中的珠海市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珠海市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

(一)位置优势

珠海市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位置优势。首先,珠三角位于珠江口的西岸,南部是广阔的南海,沿江又临海的地理位置为其水上交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正是因为此种区位优势的显现,所以珠海市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港口,其中不乏我国重要的特大港。其次珠海市紧靠着澳门。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而珠海就位于澳门通向内地的门口,所以珠海市和澳门的关系十分密切。珠海市有了和澳门的唇齿关系,其地位自然不能小觑。再次,珠海是广东省西南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中心城市,所以其受到的照顾更多。虽然广东省的广州市和深圳市在经济地位上都要高于珠海市,但是这两个城市对于广东西南经济的辐射和影响力远不如珠海市,所以珠海市便有了粤西南大哥的优势,在此优势下,其地位在珠三角一体中可以与广州市、深圳市比肩。

(二)环境优势

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珠海市的环境优势也非常的明显。首先,珠海市位于南海北部沿岸,海洋性气流对珠海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珠海市的空气湿润度常年高居不下。又因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所以珠海市整个地区有着温暖湿润的气候优势。其次是因为海洋季风的影响,珠海市的空气自净能力要比广州市等位置相对偏北一些的广东省其他城市更强,所以珠海的空气质量比较高,这在全面雾霾严重的情况下,成为了其发展的一个显著优势。最后是珠海市有着丰富的亚热带植被资源,这些植被资源为珠海市的绿化提供了较大的作用,所以整个珠海市是环境非常的优美。正因为珠海市的环境优雅,所以有“花园城市、浪漫之城”的美誉。

(三)政策优势

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珠海市的另一个突出优势是政策优势。在珠三角城市群当中,属于经济特区的只有深圳和珠海两市,而经济特区的地位也为城市的发展谋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珠海市自被列为经济特区以来,在经济发展中不仅受到了广东省的优先照顾,更受到了国家的照顾,所以珠海市在政策上享有的好处要明显的高于区域其他城市。正是因为这种政策上的优势,珠海市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珠海市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战略

(一)依托位置优势积极发展外贸经济

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大趋势中,珠海市依托位置优势进行外贸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发展战略。外贸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便捷的交通和相对专业的外贸资源和渠道,所以,就此战略的发展部署,珠海市需要采取两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在原有港口的基础上进行港口的改建和扩建,这样可以全面提升珠海市境内港口的货运吞吐量,随着货运吞吐量的提升,珠海市对外贸易的服务基础便会显著增长,对外贸易也会获得较大的提升。第二是积极利用位置优势寻求对外贸易的合作伙伴和渠道。通过对外贸易合作伙伴的发展和渠道的开拓,珠海市发展对外贸易的能力不断增强,其专业性也进一步的提升,而专业性的提升可以有效规避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所以其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会明显提高。总而言之,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开发外向型增长经济是珠海市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

(二)依托环境优势进行旅游业的重点打造

依托环境优势进行旅游业的重点打造也是珠海市在珠三角一体化趋势中的一项重点发展战略。就环境而言,珠海市纬度较低,又毗邻南海,适宜的温度和优越的海陆位置为珠海市带来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在目前的珠海市,既可以欣赏到滨海风光,又可以领略亚热带自然区域的美景,更有美丽的滩涂和风景秀丽的海岛,所以说珠海市是珠三角旅游资源的主要汇聚地。充分认识到珠海市本地旅游特色之后,依靠资源开展滨海风光游、亚热带海岛游、亚热带植被观赏等旅游项目,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来此旅游。另外,因为靠着大海,空气自净能力较强,珠海市的空气质量常年稳定在优秀水平,这在全国雾霾泛滥的情况下,为珠海市的旅游增添了一个新的优势。总而言之,利用优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于珠海市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依靠政策把握更多发展机遇

依靠政策把握更多的l展机遇是珠海未来发展战略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重大问题。20世纪80年代,珠海市被定为经济特区,其经济发展速度令人咋舌。直至今日,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在政策上依然享有一定的优势。在珠海市未来的发展中,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进而制定自身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发展目标,这样,珠海市本身的发展就可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当然,在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时候,珠海市可以凭借自身经济特区的优势去向国家或者区域寻求更多的政策支持,这样,珠海市的发展机遇和前景会更加广阔,未来发展的道路也会更加平顺。简而言之,就是积极利用经济特区享有的政策优势,把握更多的发展机遇,珠海市可以在珠三角一体化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与广州市、深圳市并肩的耀眼明星。

(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珠海市未来发展战略需要重视的另一个问题。在现阶段的经济竞争中,人才的优势地位显现愈加得明显,换句话说,就是谁把握的优秀人才越多,谁的发展就越有潜力。珠海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其发展较为欠缺的就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创新,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珠海市要积极进行人才的引进,利用人才自身的创新能力来弥补城市科技和城市经济在创新方面的缺陷,这样,珠海市的发展才能在持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当然,在人才引进方面,珠海市要想实现效果的强化,需要在人才落户制度、补贴制度以及特别贡献激励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和完善,这样,有了成体系的人才育留模式,珠海市的人才引进就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五)积极借鉴具有相同区位优势区域的发展经验

积极借鉴具有相同区位优势区域的发展经验,对于珠海市未来发展战略制定而言也非常的重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与珠海市有着相似区位优势的城市并不在少数,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连市、青岛市和深圳市。大连市和青岛市虽属于北方城市,但是在区域经济圈中的地位较为显赫,其发展模式有许多成功之处,这些成功之处都是值得珠海市借鉴的。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珠海市最需要借鉴的就是深圳市的发展经验。同样是经济特区,深圳市从曾经的小渔村一跃成为现阶段我国举足轻重的一线城市,其发展着实令人惊叹。纵观深圳的发展,虽然其进步与紧靠香港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密不可分,但是其自身在经济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措施所体现的价值也不容小觑。所以,为了自身的发展,珠海市需要在经济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制度体系完善等诸多方面进行经验借鉴,将这些经验用到自身发展实践中,使其发展可以更加迅速。

结语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未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中,珠海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对其的经济发展优势以及具体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文展开了全面探讨,目的就是要为珠海市未来的发展提供较为有利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刚,刘锦,陈征卫.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3):1-6.

[2] 郑继承.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

题探索,2013,(30):73-81.

[3] 朱坚真,闫柳.基于点轴理论的珠三角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4):18-27.

[4] 陆林,汤云云.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14,(1):13.

[5] 李华,姚芳.港口经济与珠海城市互动研究[J].现代商业,2014,(23):119-121.

篇3

中图分类号: TU654 文献标识码: A

去年我国住宅的装修总量已达到9000亿元的工程量,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的份额之巨。如何使住宅建设坐到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国策大计,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尤其是我们住房与城乡建设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密切关注的大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单纯的追求分得开、住得下,逐渐向重视居住质量、居住环境、居住条件等方面转变,更加注意住宅的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环保性和经济性。我国现有的房地产市场中,住宅商品房一直占有很大的份额,其中毛坯房仍占有主要的份额,这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推广的福利分房制度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结束,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土建内装一次到位的全装修住宅已经慢慢取代原有的毛坯房型式。成为住宅行业的重要开发对象。

过去毛坯房作为一种商品,虽然已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但是毛坯房必须进行二次装修。大多数人,包括像我们这样有过装修经验的人群都知道,都有深刻体会:二次装修既费时又费工,耗钱不说,还可能破坏房屋功能,留下结构和水、电等安全隐患,这种生产方式与我们当前倡导宣传的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环保、节约能源,提倡低碳经济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是背道而驰的。

1999年原国家建设部首次提出要“加强对住宅装修的管理,积极推广一次性装修或菜单式装修模式,避免二次装修造成的破坏结构、浪费、和扰民等现象。”从这时开始,住宅全装修提上了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全装修成品房是房地产产业成熟的标志,是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后这十年中我国又不断建立完善了住宅技术保障体系、住宅建筑体系、住宅部品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原国家建设部在2002年进一步给出了全装修住宅的定义:“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是指在房屋交付前,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毕,简称全装修住宅。”

住宅全装修以装修的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方式取代传统分散的手工业作业,实现了作业量从住宅现场向工厂的转移,从而降低了施工现场的污染和浪费。以住宅企业的集团统一采购部品取代了购房者分散的个体采购方式,实现了装修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完整的住宅销售质量保证体系也为材料的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以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的部品生产取代了大量的非标产品和现场加工,实现了以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为主的现代化施工方式,为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全面可靠的保障。从土建阶段就介入装修和设备设计,协调了多个工种之间的矛盾,以全装修房的交房方式全面取代毛坯房,形成了完整的住宅产品。这种交“钥匙”工程,符合社会主义多、快、好、省的建设原则,也是广大平民百姓拍手称快的举措。所以我们说再提倡环保和高效的社会环境下,提出住宅全装修“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并全面推广实施是有跨时代意义的。

据资料介绍,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设备部品以及内装修一应俱全的集成住宅是商品住宅的普遍标准,住宅内装修部分和建筑体一样,是作为住宅商品的组成部分一起出售的,同样受到质保体系的约束。再看我国的全装修住宅的市场情况,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强省,近年来房地产发展迅猛,在市场、政策、管理和技术方面都具备良好的基础,理应在全装修住宅开发方面走在前列。但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省内全装修房较多的南京、苏州两市,全装修房所占的市场比例也不过15%至20%,与上海市全装修楼盘已占70%的市场份额仍相差甚远。我们所在的南京地区是近十年开始逐步实施住宅装修“一体化”模式的,如梅花山庄的湖畔之星、金鼎湾、紫鑫中华广场、雅居乐等小区都是成功的佐证。我国幅员辽阔、住宅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的总量巨大,与国外相比,实在到了非推行不可的地步了!

住宅全装修相对于毛坯房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其本身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从项目之初的设计环节,到项目管理、施工、采购、营销策略等不同阶段,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有政策强有力的支持,有开发商的资金投入,有消费者对这种省心省力的全装修房不断深入的理解和接受,这种发展缓慢的势态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如果将住宅产业传统管理模式中相对独立的市场投资、土地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建筑建造、原料供应、资金融通到住宅产品流通、销售、物业管理等各个阶段,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手段,运用管理集成思想,在目标、组织、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机集成,就可以做到全装修住宅的开发规模化、配套化;设计多样化、标准化;施工机械化、工厂化、装配化;装修部品、构建配件通用化、系列化;以及管理专业化、规范化、一体化;从而最终实现住宅全装修系统化。

篇4

现代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也是建筑企业凝聚力的较量。这归根结底又是以人为本的建筑企业文化的竞争。顽强的企业团队精神,是建筑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条件。要把建筑企业成千上万名员工凝聚起来,只靠金钱是不够的,建筑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事实证明,建筑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

二、提升建筑企业文化的策略

提升建筑企业文化要对传统建筑企业文化的批判为前提,对构成建筑企业文化诸要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管理制度、经营流程、仪式、语言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弘扬、重建或重新表述,使之与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步伐和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

建筑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是建筑企业家的人格化,是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创新精神等的综合反映。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

提升建筑企业文化的前提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因此,提升建筑企业文化,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首先,要对建筑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要彻底从过去那种认为搞建筑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唱唱歌、跳跳舞、举办书法、摄影比赛等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真正将建筑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业经营理念、建筑企业价值观、建筑企业精神和建筑企业形象上。其次,要积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从原来的自我封闭、行政命令、平均主义和粗放经营中走出来,牢固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全新的发展观念、改革观念、市场化经营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等。第三,要认真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方法和技能,同时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用于建筑企业发展,并且在文化上要积极融入世界,为建筑企业走国家化道路作好准备。第四,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要保持一种非凡的活力,双眼紧盯着国际、国内各种信息,紧盯着市场需求,大脑中要能及时地将外界的信息重新组合构造出新的创新决策。

人力资源开发在建筑企业文化的推广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员培训是推动提升建筑企业文化的根本手段。建筑企业文化对于建筑企业的推动作用得以实现,关键在于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与身体力行。为此,在建筑企业文化提升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督促全体员工接受培训、学习。通过专门培训,可以增进员工对建筑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使新的建筑企业文化能够在员工接受的基础上顺利推进。即采取诱致性变迁的方式,就是指基于员工自愿支持的观念更新与行为模式的转变。除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训活动外,还可以利用会议以及其他各种舆论工具,如建筑企业内部刊物、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建筑企业的价值观,使员工时刻都处于充满建筑企业价值观的氛围之中。

篇5

校园

规划方案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0-86-2

教育事业是事关国家未来的百年大计,高等职业教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近十几年来高职教育经历了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阶段,几乎所有的的高职院校都经历了校区的新建和扩建。高职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些理念,比如工学结合、订单教育、厂中校、校中厂等等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校园规划建设方面也必定会有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方面。

校园规划关系到校园建设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还涉及到投资效益、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学校的当前与未来做出的一个全局的、总体的安排,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纲。好的校园规划能协调师生员工与校园环境的关系,适应学校教学任务的需要,为师生创造一个适合工作、学习、生活的良好环境。所以,校园规划设计事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全局,影响深远,其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

中国的高校规划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先后师承欧美与前苏联,历经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高校合并、重组,发展至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一套较为成熟的并不断完善的高校规划设计理论。其中一些理论已广泛被大家所认可,比如"两关三性"的设计理念,"两观"指的是: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 三性"是指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之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品位和内涵,时代体现建筑的精神与发展。此外还有很多思想在近年来的校园规划中被广泛的运用,比如多样化理论、人文化理论、开放性理论、大学园林思想等等。总体上看,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是较少被学者们单独提及的,本文对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校区扩建规划方案进行分析,以期获得些许启示。

1背景及现状分析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济宁市。学院占地422.8亩,南北狭长东西较为狭窄,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1050米,东西宽约200-320米,总规划用地约28.19公顷,校园可建设用地23.78公顷。南侧为老校区占地约12.99 公顷,地块内较为平坦,建筑面积约10.9万平方米,建筑质量良好。北侧为新校区建设用地,占地约10.79公顷,地块内为空地和水塘坑,北高南低,高差约1-3米,地形较为复杂。

校园现状的优势主要有1、区位显赫--校区紧邻汽车北站和新327国道,交通便捷,校园周边城市景观特色鲜明,环境优美。2、定位清晰--学院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色,学术气息浓厚,用地功能布局也比较合理,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科学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特色鲜明--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校园面貌,凭借深厚的地方文化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校园特色,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组织校园绿地景观系统的有利因素。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场地--校园南北狭长,用地相对紧凑,校园绿化环境较好,但休读空间的质量和趣味性有待提高,体育活动场地明显不足。2、景观--各单体建筑均质量较高,但校园标志性景观不突出,景观空间序列感不强,沿城市道路景观界面宜进一步强化处理。

2规划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整体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优化生存环境的必要手段,在这个前提下,规划方案从回归自然、为师生创造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校园出发,以"校园中的园林、园林中的校园"作为首要理念,密切对接老院区现状,形成"曲水流觞,书香溢园"的优美校园环境。校园规划着重体现以下几点指导思想:

2.1现代化校园。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方案通过各种不同尺度和序列的空间类型,营造出多层次的交流空间,通过课堂内外环境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2信息化校园。总体采用分级生长模式系统化布局,改善传统的各部分封闭独立的布局,既满足信息资源共享、学科交叉、高效便捷的要求,又符合各局部功能管理相对独立的特点。

2.3生态化校园。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人与自然共存。在建筑布局中,尽可能满足节能采光通风和环保的要求,根据现状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校园环境的生态化。

2.4人文化校园。综合地域文化特点,在校园规划中体现出灵活多变的格局和较强的轴线对位关系。在延续当地传统建筑与园林文脉的同时,利用新型材料和新式技术来表达新与旧的有机融合,创造出校区独特的风格形象。

2.5一体化校园。将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以整体化校园设计为目标,综合高效地布局各功能分区,集约利用土地,外部空间的设计中,以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性。

3规划设计构思

方案以中国古代钥匙为平面造型元素,以传统建筑牌坊造型为造景元素,取意"通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引喻学院技能型教学特色。规划构思巧妙结合基地形状和南北校区的功能布局,新建校区为圆形的"钥匙柄",通过中间的"钥匙杆"连接南北校区,各教学宿舍楼犹如一组"钥匙齿",富有韵律地排列在南北主干上。北区中间圆形广场放射出两条景观轴线,结合景观门的造型,形成"成功之门"的造型。

采用"一轴一带,两区双核"的规划结构形式,有机串联新旧功能空间形态,形成有机整体的规划布局特点。一轴即统领南北空间的结构主轴线,连接南北两个学校大门、入口广场和各主要空间,沿轴线南北展开富有变化的校园空间序列,形成高低起伏、收放有序的校园主空间。一带为贯穿校园南北的生态绿化带,引入景观水系和绿地,形成校园中心的生态绿化带。两区是新旧两个校园分区,南区主要以改造整治为主,北区则是新规划校区。双核即南北校区形成的空间结构核心,南北两个主教学楼前的入口景观广场--南侧礼仪广场和北侧的金钥匙广场。

新建的北区采用半圆形环状路网,大体分为教学综合区、学生生活区、校前广场区、体育运动区、生态绿化区和防护绿化区等六个分区。各区以中间的圆形金钥匙广场为中心,周边环状布置一体化建筑群,形成北侧教学综合区。西侧是文体馆,中间为教学办公楼,东侧为实训楼,南侧为林荫广场和景观水系。通过内侧的形体呼应,三个主体建筑中间形成两个景观大门--智慧之门和成功之门,提取传统建筑牌坊的造型元素,连接三个主体建筑,形成校园内的取景框和视线通廊。东侧的智慧门形成水轴,以水体和绿化广场为主要景观元素,结合金钥匙广场,以运河为主题的水系景观,体现"智者乐水"的思想;西侧成功门形成"文化轴",以绿化和名人雕塑为主要景观元素体现济宁文化特色。

4道路交通系统布局

学校主出入口分别设置在南北两条城市道路上,结合开阔的入口广场,形成优美的校园景观大门。南北校区均形成主环路网,通过中间南北向的主干道连接。校园内建立分级的人行绿化走廊,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人行路线,改变功能单纯的交通空间为内涵丰富的交往空间,营造多功能、多层次的信息互通和情感交流空间。沿校园南北轴线和主要广场绿地上设置完整的步行系统,其它各建筑及环境间均通过小路加以联系,形成完整、高效的校园步行网络。

5空间景观与绿化系统

师生是校园生活的主体,他们在学校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流与活动,因此,尽力创造校园建筑内外的公共活动空间以适应人们的行为活动是校园规划建设的关键。规划中在校园主教学生活区融入了优美的绿化景观环境,完善了休闲娱乐空间,为师生的交流提供足够的场合和机缘。

空间及景观设计上,强化了南北入口广场、教学综合区及学生生活区的校园主轴线。在中心轴上设置了一系列重要的空间节点。从南面的校园主入口起,经礼仪广场、主教学楼、杏坛广场、墨池和南区学生生活区,到北区的学生生活区、生活广场、主教学办公楼、金钥匙广场和北大门的迎宾喷泉,到北大门为整个轴线的终点,在这些开合多变的空间节点上布置艺术环境小品和标志性构筑物,体现大学校园的艺术文化形象。

规划水系沿轴线贯穿校园南北两区,展现运河文化,体现灵活的学习思维,以北侧金钥匙广场的运河源和迎宾喷泉为水系源头,形成整个校园北区开合有序的水体景观面。北区结合中心金钥匙广场和两个景观大门,分别形成了两条景观轴线:水轴和文化轴,其中水轴位于东侧的文体馆和教学办公楼之间,结合智慧之门,形成流动的水系,以乐水广场作为水轴的对景,体现"智者乐水"的思想;文化轴位于西侧,在实训楼和教学办公楼之间,结合成功门,布置雕塑,文化墙等,体现济宁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校园文化,以教育广场作为轴线的对景点。

绿化设计上,规划整合各种绿地,充分营造中心生态绿带和水系的自然生态系统,使自然园林和人工绿化有机结合。通过道路、庭院、架空廊道,点线面结合,逐层构筑优美校园环境。

5.1校园整体的大环境布局("面"环境)。

采用中国经典园林环境意象,精心叠山理水。水岸曲直相间,水面收放结合,相互映衬,再以小桥、绿化、雕塑来点缀,开拓了校园空间,产生疏密相间、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形成错落蜿蜒的景致。

5.2建筑群体间的步行道空间和广场空间("线、面"环境)。

主轴线空间序列借鉴中国古典建筑群体的轴线处理手法,以层层迭进、收放有致的空间形成起承转合,像交响乐章一般的空间序列关系。

5.3建筑单体围合的庭园("点、线"环境)。

建筑、小品及绿化景观相互渗透、穿插,形成柔美流畅、富于自然韵致的古典园林式校园特色,庭园与建筑相互借景。

5.4建筑物内部的园林空间("点"环境)。

通过天井、中庭、室内绿化等建筑物内部的生态空间处理,力争做到建筑与园林的完美融合。

1)竖向规划结合现状地形和规划设计,统一考虑土方平衡。除地块中间地形较为低洼外,其他地势较为平整,尽量保证地块内土方自身平衡,在保证最小排水坡度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土方量的平衡。

2)管线综合

规划设计的强电、弱电、给水、雨水、污水、热力、燃气等七种管线均埋地敷设。并考虑远期建设需要,综合规划设计。

高职院校校园的规划应是一个完整的社会资源、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的结合体。应在认真研究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深入探索高职校园规划在新时期的特点与规律,使校园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更加灵活地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适应未来的发展。

篇6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004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有效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因此,借力于金融业的发展,立足于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提升金融管理效率并实现金融创新,助力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 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

1.1 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与实体经济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二者的联动只有形成良性循环,相辅相成,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才有可能。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实体经济都是发展的根基,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产业被架空,产业空心化问题必将出现,经济的发展也不可持续。我们知道,美国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一直用了6年的时间通过实体经济的增长来化解金融风险,经济才逐步回归到正常运行轨道。所以,产业结构的渐进式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产业形态高级化也会对金融业提出更高的需求,促使金融资源重新配置,进而影响金融业发展。

1.2 金融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同时也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是资金的运动,是实体经济运行的血脉,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之一。金融既可以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可能成为实体经济发展耗损的主要原因。既然如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通过金融来化解实体经济风险,避免金融业自身做大做强而挤压实体经济。金融业的发展要为实体经济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引导作用。经济结构调整,是资源配置格局重新组合,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如果没有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其规模及资源配置的效率都得不到优化。金融通过投资改变资本结构,促进产业内技术创新,同时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重要影响。

2 我国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未形成良好互动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存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未形成良好互动。第一,融资成本较高,对经济的加快转型有一定制约。我国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还是间接的银行贷款为主,即使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加快发展,间接融资成本依然较高,阻碍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第二,金融业本应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但由于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所以对产业升级支持力度不够。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规避风险为目标,故而主要是以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为目标,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造成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

2.2 金融业仍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多层次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金融创新不足

首先,国际经验表明,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比间接融资的银行体系更富有效率。成熟的市场体制应该是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而我国金融结构中间接融资占大部分比重,直接融资比重小。其次,我国金融业政府行政干预多,甚至政府直接插手金融市场的情况频频出现,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绝对控股,一股独大,这样的治理结构及产权结构使银行间竞争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再次,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依靠规模扩张和存贷款利差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没有发生改变,创新业务的品种、渠道及内容都不够完善。

2.3 我国金融系统运行效率有待提高,风险增大

通过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我们得知,如果金融业不提高其服务水平,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就会抑制。我国金融服务总水平不足,特别是基层金融服务总量更是不足,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协调不匹配,同时我国金融系统缺乏内在质的提高,导致金融系统运行效率低,金融业累积的风险不断增大。只有资金向最有效率的产业部门配置,才可促其发展。另外,传统产业中如钢铁、建材等行业信贷风险逐渐显现,企业旧债依赖新债来偿还,债务规模越来越大,占用更多金融资源,金融风险又具有传递性、扩散性等特点,所以金融业整体经营风险较大,面临的金融资产压力也大。

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3.1 进行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快改革金融管理体制,提高金融系统效率

金融领域的通货膨胀、金融压抑、甚至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破坏都是非常大的,甚或引发经济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则通过科技创新与生产效率提升,化解了金融风险,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因此,金融体制改革需要搞好顶层设计,制定好改革路线图,各项改革要力争协调配套,同步推进。更要进一步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建立健全与当前经济形态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管理体制。一要加快社会资金的配置格局,形成产融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对落后产能及过剩产能行业,要限制金融企业对其支持,并在适当时机退出,倒逼传统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对高新技术企业,新兴工业等则需要更多的金融扶持;二要加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要以改革的方式着力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多措并举引导实际利率下行,加快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三要加快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服务方式。

3.2 优化金融结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水平

篇7

关键词 长株潭 体育产业 一体化

全球体育产业年增加值2013年接近9000亿美元,我国仅为3100亿元人民币(约合500亿美元),占GDP比重仅0.56%。差距明显[1]。为此,国家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0年3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家体育总局2011年11月22日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中国政府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同时,2015年4月5日国务院同意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长株潭体育产业化和商业化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如何向纵深发展,促进内需,就必须审时度势。

一、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目前,体育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生力量,国家对体育产业已做了远景发展规划。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长株潭城市群早已通过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五个网络一体化规划,有效促进了城市融合[2]。然而在体育产业一体化方面确有些缺乏。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就应对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包括体育产业的布局、功能以及门类,以便形成体育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自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复“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三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GDP总量2014年达1155.88亿元,占湖南省GDP的42.7%[3]。这为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奠定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长株潭体育产业发展在面临一系列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

对于长株潭体育产业化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特别是对长株潭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乏力,缺少引导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法令法规。

作为发展中的体育产业,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撑。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投融资门槛较高,而体育产业大部分企业为中小企业,从而导致体育产业投融资的软环境不理想。

在税收政策方面,缺少对体育产业发展支持,特别是体育健身娱乐经营上缴的营业税平均达10%以上。此外,体育赞助、体育广告等收入均要征收的所得税更高,造成了各种资本及游资对长株潭体育产业投资的市场前景看淡以及信心降低。

在长株潭地区,虽然政府存在有主管体育产业部门,但这些主管体育产业部门人员缺乏对体育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仍然按其它商业的经营模式的惯性思维进行管理,而忽略体育产业其特殊性。

二、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思路、目标及重点

(一)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思路

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三市体育产业应适应三市的经济结构,主动适应三市第一、二、三产业的调整,主动适应三市一体化的社会统筹。主动应对自身体育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充分把握各种矛盾,对此进行正确判断,化解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把三市体育市场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成为三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们认为,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发展战略思路应以提高体育产业整体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为中心。以培育体育产业作为三市经济为新增长点,提升其在三市经济中的地位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深化体制改革,走发展创新之路。

(二)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目标及战略重点

经过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收入和消费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提升了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进而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目前,长株潭城镇化率为64.54%[3],而进入城镇的人口的数量受教育程度水平比较高,这对于扩充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群体都起到重要作用。预示着体育健身娱乐业较之体育产业的其它部分有更大的增长潜力。

三、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实施计划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大力倡导发展创新经济和第三产业。制定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和计划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在经济新“新常态”下思考,明确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位置,明确政府在体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职责,对体育产业的行业管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三市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与开发要协同;积极引导社会消费,把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

(二)建立具有长株潭区域特色的体育市场体系

长株潭城市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中部。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试点城市。因此,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的体育市场体系也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充分利用地域特点等优势发展体育市场,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体育市场。

体育健身娱乐应作为长株潭重要的体育市场来培植。从全民健身运动为出发点,以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产品的市场供应为重点。坚持常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项目,与新兴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项目并举的开发方针。大力发展校园足球、中老年养身康复保健、青年青春美容健美健身市场、青少年幼儿体育培训市场等。同时还应根据长株潭区域特点对体育市场进行开发。如:体育健身红色旅游、民族特点的体育健身娱乐产品。长株潭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白领阶层人数众多,人们教育程度高,也应发展多功能高档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体育消费者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需要。

(三)大力培养长株潭体育市场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

体育市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是进一步培育和拓展长株潭体育市场,不断满足体育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4]。根据长株潭目前的情况,可采取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方式弥补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其一,在已有体育产业单位,根据自身的条件,采取联合办学或委托培养方式,由用人单位与体育院系合作,培养某一项体育经营人才,重点学习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知识结构的转化。其二,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多渠道、多形式发现和培养体育经营人才,可从体育院校引进一批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长株潭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其三,建立评聘制度,完善有关激励、竞争等经营管理机制,鼓励优秀人才从事体育产业开发,以严格的制度、优质的服务、先进的管理水平促进长株潭体育产业发展。

总之,长株潭政府及体育部门要充分运用我国经济的转型期和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国家的有利时期,以及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难得历史契机,实现长株潭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类课题,编号:14WTC3。

参考文献:

[1] 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Z].中商情报网.2015.03.27.

篇8

网易日前了2012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12第一季度营收为20亿人民币。其中在线游戏收入18亿人民币。游戏业务占据其总收入的90%,游戏一直占据着网易收入主力军的角色。

网易CEO丁磊在财报中表示,2012年网易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就是自主研发游戏的多样化。并且网易自主研发游戏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继续拉动收入增长。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网易的在线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1.4%,新游戏《倩女幽魂》与《天下3》发展势头强劲,《梦幻西游 Online》、《大话西游Online II》和《大唐无双》等旗舰游戏也在2012年第一季度取得了坚实的业绩。“我们实施持续改进用户体验的战略在在线游戏领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网易旗下的网站联盟已正式上线。网易在线游戏事业部市场总经理王怡对此称:“网易网站联盟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丰富网易旗下产品线特别是游戏产品的宣传推广渠道。”虽然游戏业务是网易收入的主力军,但却面临着收入偏低及广告收入大幅下降的现况,而建立网站联盟的目的正是为了改善这种现状。

与过去相比,网易今年推出的游戏主要变化体现在游戏品位上。丁磊表示,网易会推出一些类似Dota这样的竞技类游戏,但也会有ARPG这样的作品,比如《斩魂》。在MMORPG方面,网易自主研发已经走到了第二代,所以美术制作和策划水平都比过去有了很大飞跃。因此,丁磊指出:“网易整体对今年要推出的游戏作品抱有很大的期望。我想等到下半年,第三季度结束时,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会知道这些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

虽然网易目前正在推进多款新游戏。但是在这份推进的名单中没有披露有关手游方面的游戏。网易此前曾公布即将进军手机业务,业内人士指出,其手游业务可能会随手机的研发一起问世。据悉,在财报公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中,网易在移动应用端的表现引起了投行分析师的特别关注。丁磊充分肯定了移动终端平台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他表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网易非常重视这一波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所带来的机会,我们很希望把做得很好的工具软件、资讯类产品和效率软件放在移动终端上,让用户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帮助他们完成工作、学习和娱乐。”

篇9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7-0055-03

1 引言

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与地区文化的存在与共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现实存在,使得人类建筑文化表现丰富多彩。但经济、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体化,也逐渐使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分离、文化主体特色渐转衰弱,失去主体特性,致使建筑环境趋同,建筑创作等同于商品生产。

同时,面对西方强势的“文化移入”,我们应如何在建筑创作过程中让建筑体现出传统文化特点,表达出地域文化主体特性?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应该怎样融入并运用到当代建筑?这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本土建筑师应面对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案例解析,从文化的概念辨析人手,结合特定环境的设计理念,探讨在当代建筑中表现地域文化主体性的某些途径,来诉求全球化的主体性。并由建筑的功能空间元一单元空间开始层层深入分析,从而把握建筑创作的全过程,挖掘文化存在的实质和潜力。希望能够从中总结出一些有效的设计经验与技法,力求为未来发展找到支点。

2 文化――混沌、模糊的概念

建筑作为一个物质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非物质形态的社会文化因素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文化特性0,无时不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

讨论建筑中的文化表达自然离不开对文化的辨析。“文化”一词的语义十分丰富,其本身是一个非常混沌,难以捉摸的东西。从文化学的奠基人E.B.tylor在其原著《原始文化》中对文化下的第一个定义开始,文化的定义之争就至今看不到尽头。目前为人们普遍可以接受的关于“文化”的理解,广义范围就是“几乎与人有关的一切”,狭义上讲,它专指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同时,它是一种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文化现象。

建筑本身可能并无真正的意义,但是一旦成为某种文化的载体,它就被赋予了很大的文化内涵。就如老沙里宁说:“建筑并非宏大叙事,而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客观存在。”文化的多元特性必定也反应到建筑领域里,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差异也都存留于建筑之上,并融在生活中。特别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总体上反映了华夏民族对自然和文化生态的适应方式。

3 文化主体性――中国建筑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特性

作为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其建筑中所反映的思想精髓至少包括三点:一是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和未来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文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的鲜明特色:二是追求秩序与变化,充分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并适应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三是祟尚节俭,倡导节约资源的简朴风尚。社会发展至今,我们从各类建筑中仍可以看出其特有的文化精神。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各个地区的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所组成的。比如像上海,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又曾作为殖民地城市受到外来文化的熏陶。各种方式的跨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其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在这个地方的建筑创作就应该吸收其文化的内涵,融会到其建筑文化之中,表达出文化特性。

因此,在当前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涵,注重方案创作中文化特性的表达,努力赋予建筑文化内涵。那么,在建筑创作中就可以实现突破和创新,创造出有地域文化特色和生命力的优秀作品。

4 新世纪下世博会文化同主体文化的融合

世博会作为一个全球性事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现象。自她诞生之日起,就超越了普通展览建筑的意义范畴,被赋予了建筑之外的历史和文化使命。广义上讲,她的历史是一部全球文化、科技和思想的推进史。其一直以她的主题思想和科技成果的展示指引着世界发展的方向,影响着人类发展的轨迹。特别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世博会的建筑设计就更有可以全球性的理由。但是,所有这些都不可能成其为在全球化时代否定主办国建筑表达文化主体性的理由。

而且,世博会的展示已在原有无所不包的基础上走向专题表达,从工业的范畴转向文化的范畴。本次盛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所要传递的信息是和谐城市(City ofHarmony)的理念,其必将涉及文化、社会和人的范畴。城市不仅是“自由的市场”,更是“自由的艺术天堂”。作为城市建筑的世博会展馆,面对全球化带来的人与传统空间分离、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趋同现象和特色消亡的危机,也必定会体现地域风格。表达出具有自身特色和文化特性:具有中国感觉和上海意蕴。从个人主观愿望来讲,也应该在创作中尽量能够赋予它更深厚的文化内涵。让作品有机地融入到我们的城市环境中,成为当今时代的经典。

5 展馆创作中的文化主体性表达

创作的概念源点是如何努力赋予样板组团展馆以文化内涵,怎样根据场地特色、配合世博主题,通过建筑创作来形成展馆的文化特色,表达文化的主体特性,创造一个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文化载体,是创作的切入点。

为充分表达展馆的中国文化主体特性,设计把样板组团的典型展馆(500m2/单元)作为世博园区的其“一”――基本“空间单元,单元空间”。在确定了空间元(Unit of Space)之后,我们还加人另外两个参数来建构整个世博会场馆区域的空间系统:空间结构(Structureof Space,即空间单元之间的关系)和空间路径(PathofSpace,即人的运动与空间的关系),利用这三个参考量我们就可以诠释和生成场馆区所有的建筑现象。(见图1)。通过其“一”,使精密复杂的世博场馆建筑分解成简单明确的场馆空间单元。以中国传统的朴素哲学思维和其内在逻辑引领全局。对影响创作表达的不同和相同因寨进行理性分析,辩证统一,经历“繁一简一繁”的再生过程,提炼表达自然、秩序这一具有鲜明代表意义的主体文化。(见图2)

在展馆的具体创作过程中,我们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的结合方式,使这些融人到建筑中,让建筑成为了文化的载体,表达出“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空间品质和精神场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5.1 庭院与廊道空间的含蓄美

展馆的单元空间以“格”为单位,中间部分是展示空间,其四周设通高柱廊,廊下的灰空间模糊了建筑的边界,使内外空间在时间中流动,丰富了视觉层次。这种处理体现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展示出典型的东方古典含蓄美。(见图3)

单元空间之间的灵活组合构成了展馆整体。在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的认知结构中,除了按功能需求设置的各展览空间、设备空间外,部分空间围合所形成的内庭院对于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也是极其重要的。这种内向的院落空间将通过其中优美的景观、宜人的设施吸引游客在此游憩,身临其境地体会东方古典含蓄美。

5.2 新型陶土材料所体现的中国情结

中国传统建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解读为“土”和“木”的元素结合。从高台筑土式建筑到夯土墙,可以看到“土”这种建筑材料千百年来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在展馆的设计中,我们也有意地将“土”作为重要的创作元素。这里的“土”与传统意义上的土也有所区别,采用的是近年来新兴的建筑材料“陶土”(包括陶土幕墙、陶土百叶工艺系统)。这种设计手法采用传统的精神本质,代替以全新的外观面貌,既获得了美观的形式,又体现了“中国感觉”的内涵。

5.3 场馆表皮的现代美和内敛美

我们在展馆的立面设计中也努力寻找一种能够体现中国内敛文化、体现东方含蓄美的表达方式。在单元空间的“格”式构图的中央部分,我们用“中国红”的色彩构成一个有利于展示功能的红色核心:而建筑的外侧立面则采用具有半透明质感的透光投影膜和透光百叶、垂直绿化或者局部镂空等处理手法。通过虚实对比,在似透非透的建筑表皮下隐约透露出展厅核心部位的红衣,隔而不断,含而不露,营造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从而切合内敛含蓄的中国式审美。(见图4)

5.4 借自然之景与文化之景

亚洲作为面积最大、民族最多、人口最多的大洲,其文化的多元化程度远远高于世界其它地区,因此亚洲馆组团的建设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复杂性。在综合考虑全球化与地域性的背景下,世博样板组团的景观设计在强调以统一的景观元素为背景的前提下,大力组合多元化的景观要素,寻求达到共融效果的组团景观。在世博样板组团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展时景观、会后场地景观设施的重新利用等因素,根据世博园区整体结构及其生态肌理,构思利用可移动树池花坛等临时性设施来组成“绿廊”,简洁而有序地组织交通、柔化环境、联接高架步道及其他各项功能设施,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组团整体”。

场地设计采用的“绿廊”理念,进一步点缀和柔化场馆区的空间质感。“绿廊”的应用给具有理性美的展馆空间肌理带来活力。这些生态廊道或透景、或借景,与建筑互相咬合、紧密联系,通过其“隔、融、透、廊、屏”的空间作用,与建筑空间一起,带来了极富东方特色的空间体验。(见图5)

同时,上海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性作用和历史性地位更是毋庸质疑。“海纳百川”体现了上海文化的凝聚力和包容力,如果用一个恰当的宇来概括,就是“涵”。展馆突出其精神内涵。与“涵”的包容性相比,“润”更强调一种渐进的扩散性,即将自身的特性传递给邻近的事物。上海文化的特征除了谦和的包容力以外,还有一点就是极强的扩散性,“润”则是海派文化这一方面的最好体现。样板组团场馆区的总体设计深刻地反映上海地域文化的这一特征,让八方来客充分体会到“上海的感觉”。(见图6)

6 结语

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昧。在建筑方案创作过程中,建筑师应该把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赋予更深厚的文化内涵,突出表达建筑的文化主体性,创造可持续性的、包容的文化容器。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观点的初步探索。

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筑的方兴未艾。笔者学识有限,很多问题没能深入论述,望同行指正。

参考文献:

[1]吴志强上海世博园区规划设计及其哲学思考.建筑学报,2007.10.

[2]李宁,王玉平,契合地缘文化的校园设计,域市建筑,2008.3:37-39.

[3]张毓峰.建筑学的科学:空间及其形式语言建筑师,2003.10.

[4]徐宗威,弘扬建筑文化构建和谐城市,建筑时报,2007.7.23

[5](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6](美)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篇10

大学教师个人和师德的关系,一端连着大学教师自我运动的变化,一端连着教师职业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两种运动的“交汇区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大学教师自我及大学教师职业角色、职业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因而两者构建出不同的关系。

“大学教师师德主体化发展”(下文简称“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未来社会中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的描述。主要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师德的价值判断。未来的师德无论在其内容还是在其功能上,都必须肯定并保护大学教师的合法利益;肯定个人存在的神圣性。但必须反对“唯我论”和“忘我论”的师德。“唯我论师德”认为,师德是由个人决定的,对自我有利就遵守,否则就不遵守。“忘我论师德”则认为,一个人必须为他人牺牲自己,必须把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必须为他人而活着。为他人奉献是人存在的唯一正当性,自我牺牲是师德的最核心内容。

第二,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大学教师个人对师德自觉态度的集中描述。大学教师不是把师德看成外在于自我的“客观”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是把师德作为“自我”重要的一部分,主动、热情、自觉地修养师德。

第三,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正在发生的及将来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化过程的高度综合,指明其发展的趋向。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国家政策来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明确并肯定,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增多,因此,个人道德,包括师德的主体地位必将为时代所强调。

“师德主体化发展”内涵的三个方面是相互支撑的,前两者包溶在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之中,师德内容及功能的变化是大学教师个人自觉对待师德的前提。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与市场经济对人的解放,特别是对个人的解放相联系,与现代社会中平民个人的崛起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德主体化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个人肯定的具体表现。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有界合理性

H·A·西蒙认为,社会事物主要是“人为事物”。“人为事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边界,越出边界将失去合理性;而看不到边界内的合理性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边界内的合理性在内容上既包括了人对社会事物发展的愿望、希望、理想,又包括了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是人对社会事物的设计,是人主观能动性及客观事物规律的统一。这对探求师德主体化发展的合理性边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教师个体和师德”的关系,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学教师与自身的关系;一是大学教师在职业范围内与他人、与“事物”的关系。师德主体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大学教师个人在这两大关系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我们可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其有界合理性。

(一)师德主体化发展与大学教师自我发展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人意识到自我对生命本体承担的使命。那么,这种“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使命”是何?马克思认为其“使命”就在于“个人自由发展”,形成“自由个性”,〔1〕具体体现在伦理道德领域则是追求幸福。幸福是生活的本意,是生命的目的。现代伦理学对幸福进行着艰苦而又深入的探究,从其研究成果看,如下几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幸福应站在·所·有·的·个·人·角·度,而不是·部·分·的·个·人·角·度,即必须肯定所有的个人价值,让每个人都拥有自身、拥有幸福。

——幸福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生活,道德在人生幸福中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描述出师德在大学教师自我幸福中的位置:师德处在大学教师人生事业和道德的“交汇区域”。

从幸福的角度看,师德只有在“自我、事业、道德”三者中保持适度张力,帮助自我的事业域的扩展,在道德域中的提升,才能增进人生的幸福。如果师德过分张扬道德,过分张扬事业,或者过分张扬两者,必然造成对自我的直接或间接的“压迫”,从而破坏自我的幸福。

在我们师德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中,由于对“个人”的误解或漠视,较少从个人人生幸福角度审视师德的合理性。在这种状况中,师德的基本结论有:

——道德事业外在于自我客观存在。对自我而言,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事业具有无限重要性。自我与道德根本上是“遵循”或“不遵循”的关系。自我与事业根本上是“敬”与“不敬”的关系。

——社会强调并鼓励大学教师遵循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表面上看,社会的用意是在通过强调事业和道德的重要,促使大学教师自我致力于事业扩展及道德修养,以而提升自我。但由于道德与事业不以“自我”为目的、为指向,因而历史地看,这种师德实际上导致大学教师将师德作为赚取名利的工具,使师德虚伪化。

逻辑地看,道德和事业虽是人生幸福中极重要的部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自我表演”的舞台。舞台再重要总不能比演员本身重要。再者,我们强调大学教师对道德及事业的自觉,如果离开了自我主体这一前提的自觉,则是自修式自觉而不是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打磨砍削自我以适应事业和道德发展的需要;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道德和事业本质上为人生服务,是因为人生才需要道德事业,不是因为道德和事业才需要人生。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必然日益承认并肯定个人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师德对大学教师个人的建设作用,促使“个人的高度发展”。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与教书育人

大学教师个体不只是固守着人与自身的关系,还需要向外扩展,与他人、与物等“对象”建立起“关系网络”。大学教师个体对社会承担的角色也包括在这“关系网”中。对于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其“对象”的关系,马克思曾从反面揭示其病态的存在。他说:“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普遍尖锐的形式,这样就给现有个人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这种情况向他们提出了这样任务:确定个人对偶然性和关系的统治,以之代替关系和偶然对个人的统治”。〔2〕据此,他区别了“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并更进一步地指出:“现实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能够使自己的存在对象变得对自己有价值。”〔3〕这是我们分析大学教师个体与其社会角色的关系时根本的价值所在。

大学教师,就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言,最根本最久远的是教书育人。按马克思对个人与其对象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不仅仅是自我牺牲和自我付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建构自我,促使自我自由发展的过程。舍弃后一面,则教书育人便构成了对个人的“统治”及对个性的压抑了。两者相比较而言,教书育人对教师个人构建的作用更为基础。这是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学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最具教育意义的,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大学教师自身。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5〕因此,教书育人活动只有推动大学教师自我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发展。师德是大学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它充分促使大学教师个体成为“有个性的个人”时,它才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换一种说法,就是要促使师德的主体化发展。

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有其特殊性。按约翰·S·布鲁贝克的观点,这种特殊性在于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材料是高深学问,即教书育人是围绕着高深学问进行的。因此,大学教师与师德的关系不能不受高深学问性质的影响。高深学问的性质中有两方面是极为重要的。其一,高深性。高深学问反映知识发展的前沿,处在人类已知与未知的交接地带,对社会而言,能进入这一领域中的始终是少数。因此,这个领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治。其二,双重性。高深学问无论对人还是对社会,既可以促进其发展又可以阻碍甚至破坏其发展。因此,如C·P·斯诺所言,科学家因为知道高深学问而具有一种直接的个人责任,一种比一般公民大得多的个人责任。对于这种责任,他们应具备的道德,不能以“服从”和“忠诚”为基础。因为“忠诚很容易转化为顺从,而顺从常常是怯懦和谋求私利的借口,极而言之,服从也可能是这样”。〔6〕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以忠诚和服从的名义犯下的罪行是骇人听闻的。二战时,德国许多科学家,其中有许多是大学教师正是基于服从和忠诚才去研究细菌战的。人类发展到今天,科学和技术已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其建设作用和破坏作用同时成长。我国也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阶段。大学教师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生力军,也是科学技术走进社会的重要中介力量,因此,他们对高深学问的态度就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思考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能没有外部社会条件的支持,从其外部条件看,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市场经济生活的不充分性。现实的经济生活是师德主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在我国只有极短的历史,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真正受市场规划和市场力量所支配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行政权力大量介入经济活动中,形成权力经济及市场经济共存的局面。因此,市场经济对个人的解放作用受到了权力的极大抑制。

(2)社会文化支持力度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个人淹没于重重伦理关系之中,不见有个人。而近现代以来, 一谈个人,便以为只有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个人,认为是在中国实践西方的个人主义。而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在现阶段力量较为弱小。因此,在现阶段,社会文化力量对师德主体化发展正面支持力度弱而反面的抑制或错误引导力量则不小。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但需要社会外部条件,同样需要内部条件。从内部条件看,现阶段也有不少困难:

(1)师德主体不成熟。台湾学者杭之曾言:当今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大多数自觉不自觉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历史传统甚至无限地将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在不遗余力地接受西方文化中无意识地建立起像西欧知识分子一般的“知性之自我反省”的传统。不仅如此,今天的知识分子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处在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之价值的控制支配之下。〔7〕

(2)道德自我约束机制软弱乏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德治,并且以修身为本,因此人格、道德、政治三者合而为一。如龚自珍所言:“是道也,是学也,是治也,则一而已也。”〔8〕近现代以来这种局面并没有太大改变。在社会实际运行中,道德问题往往转化为政治问题再用政治手段解决。道德屈从于权力,权力排斥道德。

师德主体化发展是一历史的展开过程。在现阶段,为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我们认为应注意如下两方面的建设:

第一,加强政治法律建设,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明确政府、高校各自的职责权益,将师德建设工作主要交给高校。

第二,高校要努力建设师德自我约束机制,抑制“唯我论师德”的发展。师德主体化发展并不是说高校可以不管师德建设工作,高校在师德建设中承担着重要工作,在现阶段要致力于师德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这主要取决两方面,一方面如前分析的师德自我约束机制弱,另一方面师德约束机制对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为此,高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的师德建设、校规校纪建设等,通过多方面建设,有效抑制日益泛滥的“唯我论师德”。“唯我论师德”是目前最严重的错误师德倾向。

参考文献

〔1〕黄克剑·个人自主活动与马克思历史观·《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2〕〔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8、515页

〔4〕〔5〕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3、4页

篇11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我校围绕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的特点,以“励志”为主题,通过“校园励志成美、教师励志成名、学生励志成才”三方面,树立“标准建校、规范办校、特色强校”理念,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形成了学校“学生有特长、教师有发展、学校有特色、校园有品位”的良好局面。

一、校园励志成美

1.重视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

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励志园。四千平方米的励志园,主要是根据地势的起伏,进行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配置,构筑自然典雅的园林,力求形成丰富的校园生态环境,成为在校师生学习、休闲的良好场所。励志园内设立励志名人榜,用于介绍校友、乡贤创业的情况,以此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学习、求知的热情,鼓励在校中小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

2.创建良好的校园励志人文环境

学校充分利用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力求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室一石、一墙一廊都体现励志文化的引导和熏陶。学校的路灯杆上有励志标语,橱窗上有礼仪规范,走廊有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励志成名

1.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学校通过积极沟通社会关系,成立了教育基金,为学校励志文化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励志教育主题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创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2.引领教师向名师发展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撰写论文奖励制度、评优评先制度、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制度等措施,不断鼓励教师向名师队伍迈进。学校还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专业研修、校本培训、教育基金激励等措施,激励教师向骨干教师方向发展。

三、学生励志成才

1.儒家思想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内涵

学校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思想为主线,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地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以此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

2.开展红色文化励志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卢肇西烈士纪念馆这一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纪念馆的相关红色文化史料为校本教材,通过节日、纪念日等,广泛开展系列励志主题教育活动,激励学生奋力拼搏、积极向上。

3.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学校通过深入挖掘自身办学历史和文化内涵,提炼了主题明确、内涵丰富的校训、校歌,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重视班级文化、食堂文化、宿舍文化、办公室文化等校园励志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勤学、守纪的合格人才。

4.通过“三助”行动,助力学生成长

与师德师风建设“163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坚持做好每位教师资助一个特困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扶助一个留守生或流动生的工作,通过三助行动,让家庭生活上有困难、学习中有障碍、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或进城务工的流动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关爱,健康成长。

篇12

1 前言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建设阶段,预计未来30年,我国需要建设的房屋总面积达600-700亿平方米。因此,通过建筑工业化方式来度过大规模建设阶段,保证建筑质量和耐久性,满足建筑节能环保、绿色多功能和舒适性是我国建筑也发展的必由之路[1]。

建筑工业化就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等,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

2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史

建筑工业化在国外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建筑工业化,注重数量和效率。表现为二战结束以后,在巨大的社会需求下建造了大量的建筑。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要求的不再是建筑的面积或规模,而是多样性。“标准化”开始向“多样化”转变,这就是第二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重点转向节能、降低物耗、降低对环境的压力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我国建设部于1979年颁布实施了行业标准JGJ 1-79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暂行规定,后又于1991年10月1日修订为《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步伐曾一度停滞[3,4]。目前,中国仍处在第一阶段,但是,建筑工业化,尤其是住宅工业化已经引起了国内各方面的重视。

3 建筑工业化的优势

建筑工业化相对现有的现浇混凝土湿作业有着极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施工效率的提高

几乎建筑的各部件均在工厂预制完成,甚至装修也在工厂完成,现场只是完成吊装和拼接。国外的经验表明,采用预制装配式建造方式与现场手工方式可节约30%的工期[2]。

3.2 施工质量的提高

工厂预制则是在稳定的工厂环境中,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得各部件都有相似且可靠的质量,从而有利于结构整体的可靠性保证。

3.3 设计的简化

当建筑工业化实现时,建筑的构件也会标准化,结构设计不再需要对每一种荷载都设计一种截面,也不再需要画出很多的图纸,而只要选择合适型号的构件就可以了。

3.4 方便施工现场的管理

建筑工业化要求的机械化程度很高,需要的人工就相对减少了。更少的人员和更多的机械化使得现场更接近于工厂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现场的管理。

3.5 环境的影响减小

大部分建筑部件都在工厂内预制完成,现场作业大大减少,其带来的噪音、粉尘等污染也得到很好的控制。工厂的加工速度快,整个工期也较短。

3.6 成本节约

据万科工业化实验楼建设过程的统计数据显示,与传统现场施工方式相比,工业化方式每平米建筑面积的水耗降低64.75%,能耗降低37.15%,人工减少47.35%,垃圾减少58.89%,污水减少64.75%,对资源节约的贡献非常显著[3]。

综上所述,建筑工业化会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高,大量的需求要求快速高质的建筑方法。另一方面,在西北等内陆经济不发达区域,基础建设任重而道远,也提出了对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4 建筑工业化对现有结构体系和设计方法的影响

现有的结构体系按照材料可以分为砖混结构、木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等。

砖混结构的实现方法是由配筋砌体构成。通常在混凝土空心砌块局部空心处浇筑配筋混凝土芯柱和水平灰缝中配置一定数量钢筋。砖混结构的工业化程度不高,严格来说不属于工业化的住宅体系。

木结构适用于矮层的结构,多是装配式的是施工方法,工业化的程度相对其他体系较高,但是在国内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我国住宅等多向着空中发展,而木结构用于矮层;另一方面,我国森林资源有限。

钢结构目前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结构体系。钢结构以强度高、自重小等优点在国内和国外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但国内外资源保障程度低,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一直以来都受到相当的重视,技术等各方面也比较成熟。目前这种体系较为实用,而且工程经验和技术也更成熟,在我国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由此可见,现有的结构体系都可以进行工业化改造,使其适应大规模高效高质量的建设生产。在我国,最合适的体系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我们应当利用我们在这种体系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推进建筑工业化在我国混凝土结构体系中的应用。

5 结语

建筑工业化的优势和可行性在国外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同时也为我国的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借鉴的作用。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提出了对建筑工业化的需求,在传统作业方式缺陷的推力和社会需求、新技术的优势的拉力下,中国也正走上建筑工业化的道路。现在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还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我们应当针对这些问题,把握科研和其他工作的方向,切实地推动建筑工业化在中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发,等. 日本建筑工业化考察报告(节选一). 21世纪建筑材料,2011.01.

[2]刘长发,等. 日本建筑工业化考察报告(节选三). 21世纪建筑材料,2011.02.

[3]李宗明,王三智,曹保平.装配式住宅与住宅工业化.山西建筑,2011.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