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2: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姬(拼音:jī),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古字形由“女”“??”(yí,不是“臣”)构成。姬是上古时期就已有的一种姓氏。后引申为妇女的美称,又引申指妾。
2、“姬”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古代汉语里,“姬”是一个十分尊贵、显赫的姓氏。《说文解字》说:“黄帝居姬水,因水为姓。”意思是说,“姬”最先是河流的名字,黄帝因为居住在姬水附近,就把姬水当成了自己的姓氏。古代的周就是姬姓,由于姬姓的妇女是王族,其他姓氏的诸侯一般都愿意纳姬姓的女子作为妻室,这样一来,姬姓的贵族妇女外嫁其他诸侯的就特别多,所以,姓姬的贵族妇女也就有很多。嫁出去的姬姓女子,一般都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加上所嫁的诸侯国的名称,例如,嫁到秦国的姬姓女子就叫“秦姬”,嫁到卫国的就叫“卫姬”,嫁到赵国的就叫“赵姬”,如此等正因为这个原因,“姬”就从单纯的姓氏演变成了“贵族妇女”的代名词了。后来,又成了对妇女的赞美性称呼。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里有这样的句子:“风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还客尝。”其中的“吴姬”就是指吴地的漂亮女子。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引言
何谓“称谓语”,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公认的界定。有学者认为称谓语就是称呼语,如孙维张先生;有学者认为称谓语包含称呼语;也有学者认为称谓语与称呼语是两种具有密切联系又存在明显差异的不同词汇现象,如曹炜先生就认为面称用语就是称呼语,引称用语就是称谓语。
书面上“称谓”字样据有关人士考证,最早见于《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所载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书启:“虽幽显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郑尔宁,2005),这里的“称谓”,也就是对人的称呼。
本文取其为“对人的称呼”之意,不做称谓语与称呼语之分,不管面称还是引称,一律作为称谓语。且本文也仅重点探讨夫妻称谓古今演变的个中原因。
二、古代夫妻称谓语
1.女子配偶的称谓语
妻子称丈夫为“夫”,“丈夫”。《左传·桓公十五年》:“父与夫孰亲?”;《水浒传》第十七回:“只见老姿问道:‘丈夫,你如何今日这般嘴脸?’”
《礼记·丧服》说:“夫者,妻之天也”,因此对女子配偶的称呼大都较为尊敬,如“君子”、“君”。《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也有称丈夫为“郎君”、“如意郎君”的。
古代妇女又称其夫为“良”、“良人”。《仪礼·士昏礼》:“滕社良席在东”。郑玄注:“妇人称夫曰良”。《孟子·离娄下》:“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也用于丈夫称妻。《诗经·国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但后来多用于妻子称夫。妻称夫又曰“婿”、“汝婿”、“夫婿”。《玉台新咏·日出东海隅行》:“东方千除骑,夫婿居上头”。妻子称丈夫又曰“老公”。《古今杂剧·鸳鸯被第二折》:“我今日成就了你两个,久后你也与我寻一个好老公。”
古代指称丈夫的称谓还有:汉唐时的“卿”、“郎”;宋元明清时有“相公”、“官人“养家人”、“孤老”、“盖老”;此外,还有一系列尊称如:“先生”、“丈人”、“天”等。
2.男子配偶的称谓语
“妇、妇人”和“妻”是上古早期文献中最早出现的用来表示男子配偶的词(丁崇明,2005)。
(1)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周易》)
(2)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周易》)
(3)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周易》)
随着社会的发展,等级制度的建立,有的称呼语一产生就只能在某一等级内使用,如“夫人”。最早出现“夫人”的《春秋》中的33例均是用于诸侯之“妻”,其中“夫人姜氏”有20例,近三分之二。《论语》明确指出“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礼记》则进一步明确为“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可见,妻子的称谓还与其配偶的社会地位有关。
古时,女子依附男子而存在,于是便有了《红楼梦》中“王二家的”这样的称谓,以及“王李氏”、“赵钱氏”等。
由于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存在,“室”为中心的妻子称谓有室人、宫室、正室、继室、始室、侧室、冢室、副室、别室等。以“妾”为中心的词语有女妾、宠妾、贱妾、姬妾、爱妾、副妾、媵妾等。
另外,古时男子配偶的称谓还有:贤妻、任妻、山妻、山荆、荆妻、荆钗、拙荆、贱内、黄脸婆、老瓢、河东狮、内子、内人、内助、房下、媳妇、娘子、婆娘、浑家、老小、外宅、老婆、老伴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制度下,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男女社会地位极端不平等,因而,对女子配偶的称呼大都是尊称、敬称、美称,而对男子配偶的称呼则多以贬称。
三、现代夫妻称谓语
在现代汉语中,有几对常见夫妻称谓,见下表(刘群,2006):
“拍板”一词为今天人们常用之词,它原为名词,在民乐合奏或戏曲伴奏中,可见到一种由三块板组成、相碰而发音的乐器,此即拍板。拍板亦称绰板,因唐玄宗时黎园乐工黄幡绰善奏此板而得名,可见其源远流长。大概由于拍板在乐器中起着明快击节的作用,后来它转为动词,引申用于市场交易,成为果断决定某些商品价格和成交的术语。发结婚证书始于何时?
我国男女结婚须登记发给结婚证书,这始于时期。当时男女结婚由两司马(乡官)发给绘有龙凤的“合挥”(即结婚证书)上写双方的姓名、年龄、籍贯等。当时,根据“天下多男人,皆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皆姊妹之群”的朴素平等思想,废除封建的买卖婚姻制度。此外,还制订了维护一夫一妻制的法律规定。
“丛书”的由来
“丛书”这个名称,在我国古已有之。人们把两种以上的单独著作编印在一起,并冠以一个总的书名者都称之为“丛书”。最早以“丛书”为书名的,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但它并不是两种以上的专书编印在一起的真正的“丛书”。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丛书是宋代嘉泰二年俞鼎孙等人编写的《儒学警语》,计收宋代著作六种四十一卷。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是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计收书三千五百多种,近八万卷。
中国古代的吉祥数字
欧美人非常讨厌十三,他们认为耶稣基督与十二门徒进晚餐时,坐在第十三位的是出卖耶稣的犹大,因此把十三看作倒霉的数字。与其相反,我国古代把十三当作吉祥的数字:皇帝的金带有十三个金环;行政机构一般划为十三个,如汉代全国为十三州,元明全国有十三省,清顺治间设立十三衙门;组织机构也划分为十三个,如明代太医院有十三科,清代广州的商业组织称十三行;古籍篇目常拼凑为十三之数,如儒家经典有《十三经》,《孙子兵法》共十三篇, 《旧唐书・经籍志》载有《十三史》,李贺的诗作有《南园十三首》;戏曲音乐多以十三凑数。
日本人名为何多带“郎、子”?
在中国古代,“郎”既是官职的称谓,如侍郎、尚书郎;又是对男子的美称,如妻子称丈夫为“郎君”,一般人称别人家的儿子为“令郎”。“郎”之前亦可加上姓氏或行辈,如宋代杨家将中的杨四郎、五郎。自汉至唐,日本有很多留学生、僧侣和使节来长安,他们很喜欢“郎”这种称呼,并在回国后仿效,沿习至今。中国古代用“子”作尊称或美称。用于尊称的,如孔子;用于美称时,男女通用,如楚子(楚庄王)、南子(已君夫人)。日本到了明治维新时代,政府鼓励女性用“子”作名。特别是大正年间,天皇遴选九条节子为皇后,更提高了“子”的知名度,用“子”作名的女性猛增。此后,男性专用“郎”字,而把“子”字归了女性。
编辑一词始见于南北朝的梁代。《南史・刘苞传》载: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例皆残蠢,手自编辑,筐筐盈满”。这里的“手自编辑”讲的是刘苞整理残缺古籍。当然他的编辑与今天的编辑工作,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作为一个词,编辑二字却是从那时见诸文字记载,并沿袭使用至今。
世界上最早的记者,是在欧洲威尼斯诞生的。16世纪的威尼斯是欧洲的经济中心。各国商人、银行家以至达官贵人等纷纷来到这里,进行商业竞争。他们聚集在城里,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涉及切身利益的世界各地消息。这样,有些人便投其所好,专门采集有关政治事务的人和物价行情、船舶抵达起航等方面的消息,或手书成单篇新闻,或刊刻成报纸,然后公开出售。人们根据他们工作的特点,分别称他们为报告记者、手书新闻记者、报纸记者。这些专以采集和出卖新闻为生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记者。
作者,原意为“创始之人”。据《礼记・乐记》载: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述”在古时含遵循、依照和论述、陈述之意。就是说后者能把“创始人”的著作加以记述或者说明。可见当时“作者”比“述者”更胜一筹。
到了汉代,建筑匠人数骤增,这时对“作者”一词又多指“会营造的人”而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广汉卒,作者数万人治道。”到了三国时期,“作者”一词才有今义。三国时期,大凡著书立说或书法作画的人,不论资历深浅,也不管作品多少,都可称其为“作者”。
一欧洲历史悠久的文化中心之一。
二《白蛇传》中“白娘子”的名字。
三元杂剧大师关汉卿的传世之作。
四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其下句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一部以“9・11事件”为题材的电影。
六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
七比喻不论干哪一行。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八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九金庸一部武侠小说的女主人公。
十指007系列影片中的女主角。
十一词牌名。双调,六十字,押平声韵。
十二刘备临终之时留给儿子刘禅的一句话,上句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十三世界头号。
十四零点乐队的一首歌,其首句为“你找个理由让我平衡,你找个借口让我接受”。
十五英国王储查尔斯的长子。
十六德国著名诗人。
十七地质历史上起自约25亿年前至65D0万年前的时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
十八罗曼・罗兰的伟大著作,其主人公是以贝多芬为原形塑造的。
横向:
1几米的一本漫画书。
270年代名扬天下的功夫明星,创立“截拳道”。
3强尼・德普和诺薇娜・赖德主演的经典影片。
4法国画家,后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5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的代表作。
6旧时用锦带编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用以象征坚贞的爱情。
7一种被认为象征友谊或爱情的花。
8对护士的美称。
9组成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的更小粒子。
10美国著名女子网球明星,其姐姐也是网球明星。
11“泵”猜一句成语。
12于仁泰导演,李连杰主演的动作大片。
13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14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
15指非常瘦的漂亮女子。
16我国著名排球运动员,现任美国女排主教练。
17卓别林主演的一部经典影片。
(11月号游戏答案及获奖名单请在本期内找!)
?笏 字的由来
自周代开始,人不但有“名”,而且还得有“字”。“字”,是在“名”之后新增的称呼。《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人生下来3月要取名,20岁加字。《典礼上》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就是说,当男子加冠,女子及笄,表示其已成人,将要正式参加社会交往时,就要在其名之后再加字。为什么要有字?唐人孔颖达为《檀弓上》“幼名,冠字”作注时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这就是说,当一个人成年之后,由长辈原来所命的和多年来被长辈所称呼的“名”就不便在社会场合呼来喊去,就得另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即“字”。“名”是供长辈呼唤的,“字”是供平辈、晚辈和自己称呼的。所以在古代,对平辈或尊辈“直呼其名”、“指名道姓”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无礼行为。对平辈或尊辈只能称字,不能称名,只有尊对卑或自称才可称名。当我们了解“女子许嫁,笄而字”的习俗之后,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长期称女子许配或出嫁叫“字人”,称未曾许配的闺女叫“待字闺中”了。因为当时“女子十五许嫁,笄礼之称字”。对于女子来讲,成年、结笄加字、许配基本上是一回事。
古人是先有名而后有字,字由名而孳生。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都遵循着“名字相应”的原则,就是名与字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连。《白虎通义・姓名》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从名与字的连带关系和构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同义互训。如诸葛亮,字孔明;宰予,字子我;张衡,字平子;曾巩,字子固;秦观,字少游。这里的亮与明、予与我、衡与平、巩与固、观与游同义,可以相互注释。
反义相对。如朱熹,字元晦;赵孟,字子昂;韩愈,字退之;菅同,字异之;黄损,字益之。这里的熹与晦、与昂、愈与退、同与异、损与益都是反义相对的。
连义推想。如关羽,字云长,取庄子《逍遥游》句:“其翼若垂天之云。”是由“翼”想到羽毛,进而由“垂天之云”推想到云长。赵家驹字千里,是由少壮的马推想到驰骋千里。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够居易。苏轼字子瞻,由倚轼而推想到瞻望。
连义指实。如杜甫字子美,由对男子的美称联想到美。唐寅字伯虎,由寅联想到“十二地支”的寅与虎相配。
同类相及。如孔鲤字伯鱼,鲤是鱼类。郑樵字渔仲,樵夫常与渔翁为侣。梁鸿字伯鸾,鸿和鸾都是为人称道的飞禽。陆机字士衡,机和衡是北斗上的两颗星。
原名加辞。如谢安字安石,杜牧字牧之。
运用干支五行。如郑石癸字甲父,秦丙字白乙,纯属天干相合。楚公子午字子庚,郑印癸字子酉,天干地支相配。
除此之外,一个人从小到大,还会因各种原因有一些其他的称谓,如乳名、小名、别名等。但这些都不属于正式的名称,而且使用的时间和范围有限。
字,是在子女长大成人时,由父母或长辈起的又一个称呼。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子长大到20岁(虚岁)时,要举行冠礼,即加冠以示成年;女子在15岁(虚岁)时,则举行笄礼,以盘发插笄(即簪、钗)以示成年。在举行冠礼或笄礼时,待加冠或插笄仪式结束后,还要给受冠者或受笄者起一个新的称呼,这就是字。“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所以在古人一生中,便有了由父母或长辈起的两个不同的称谓。
由于名和字是在古人一生中的两个不同时段起的称谓,所以它们还有不同的寓意。名起于出生时,标志着一个人的降临;字起于冠礼或笄礼仪式上,标志着一个人已进入成年。
虽然如何起名和字,并无章可循,且两个称谓产生的时间相距较远,之间是何种关系,古人也没有明确规定,但在一些古人的名和字上,却存在着意义上的相互联系,而出现名和字的有趣现象。
名和字的相互联系,既有在意义上相同或者相近的,亦有相反或者相对的,也有的名和字是因果关系。其中在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名和字,常使用同义或近义词。如孔子的弟子李叔乘,字子车。先秦时,以一车四马为一乘。乘,意为车辆。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宰予,字子我。予在古汉语中,常作为第一人称的代词,即指我。他们的名和字,实际使用了同义词。
又如十六国前秦皇帝苻坚,字永固;唐初李世民的谋臣,协助策划“玄武门之变”的杜如晦,字克明;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王佐,字廷辅;尹直,字正言等,他们的名和字在意上均为相同或相近。
也有古人的名和字使用了反义词,致使意义上相反或相对。如孔子的弟子狄黑,字皙;普墨,字皙。皙,意为肤色白,与名中的黑,在意义上截然相对。
又如东晋豫州刺史谢奕,字无奕;隋朝将领俞仲文,字次武:唐朝韩愈,字退之;唐朝文学家王绩,字无功;北宋学者宋白,字太素;南宋大臣汤思退,字进之;明末大臣钱士升,字抑之等,他们的名和字在意义上,均存在着相反或相对的关系。
还有的古人在名和字上,采用了其它相关联的方式。其中有的是使用相关联的事物,作为名和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他们的名和字,均合成“耕牛”一词,在意义上有内在联系。
还有古人的名和字,两者之间结成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即以名为因,字为果。如曾任唐尚书库部郎中的郑宠,字若惊。其名中的“宠”,即取意“受宠”;其字“若惊”,则对应了名。明朝大臣梁材,字大用。其名和字则将“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当然古人的名和字出现意义上的联系,并不是普遍的现象。不过,古人在起字时,确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
古人在起字时,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季来表示兄弟之间的排行。如孔子,字仲尼,即排行老二。刘邦,字季,即排行老三。
伯、仲、叔、季和孟、仲、季这两种表示排行的方法,在使用时有“正出”、“庶出”之分。古人以正房夫人所生子女,按伯、仲、叔、季排行,即所谓“正出”;以偏房夫人所生子女,按孟、仲、季排行,即所谓“庶出”。
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姓为姜。齐国国君夫人所生的长女,就起字为孟,称为姜孟。后齐国大将杞梁殖娶姜孟为妻。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杞梁殖随庄公进攻莒国。战败被擒后遇害。消息传来,姜孟迎丧郊外。齐庄公派人前往郊吊。她认为杞梁殖是大夫,郊吊违背古礼,拒不接受。庄公只得亲自前往其家中吊唁。亡夫后,姜孟悲痛不已,竟哭夫十日,以至城墙崩塌。后姜孟投淄水身亡。此事在以后的历史中一直被传诵,并不断加以改编。杞梁殖又被改为秦朝人,并更名为范杞良;姜孟也被更名为孟姜女,而演绎成“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这是关于“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由来之一,其中孟姜女的原型,就反映了中国古人字中的排行方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子”字常用于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韩非子等。不过,“子”也常用于古人的字中。孔子的许多弟子的字里,就带有“子”字。如仲由,字子路;曾参,字子舆;有弱,字子有;端木赐,字子贡:言偃,字子游等等。
“子”加在字的前面,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使用时是可以省去的。如颜回,字子渊,就可以称作颜渊。但此后,亦有人认为在唐宋以后,字中的“子”就不能省略。如柳宗元,字子厚,就必须称作柳子厚。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为表示性别,还常在男子的字后加一个“父”字。如孔子亦称作仲尼父,周公旦之子伯禽父,以及仲山父等。“父”在古人的字中,只表示男性,是对男性的一种美称,而绝非父亲之意。但在用于尊称时,“父”字也可以取消。
“父”在古汉语中,与“甫”相通。“甫,男子之美称也。”(《说文解字》)所以,古人字中的“父”也写作“甫”。仲尼父,亦称作仲尼甫或尼甫。
第一、敬称用语
古代常用“子”、“君”、“公”、“卿”、“先生”、“夫子”、“足下”等词语表示今天我们尊重对方的“您”或指代所尊敬的人。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吾不能早用子,今事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古书曰:“甚曰子,尊之也。”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君何以知燕王?”《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中“公亦尝闻在子之怒乎?”《公输》中“夫子何常焉为?”至于“足下”则出自一个典故,传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要隐居在绵山的贤者介子推出山辅政,介子推不从,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叫人放火烧山,结果不肯出山的介子推抱着一棵大树被大火烧死。晋文公十分痛惜,下令木工将这棵未烧尽的树桩砍回,制成木屐,穿在脚上表示纪念。每当晋文公穿这木屐时,就深情的叫唤:“悲乎足下!”后来,“足下”就成了对人的尊称了。
在古代称谓和交际中,表示尊敬和客气的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屡见不鲜,如称孔丘为“孔子”,称韩非为“韩非子”,称君王为“王”、“大王”、“陛下”,称公侯为“殿下”,称高级文官为“阁下”现多用于外交场合,称高级武官为“麾下”,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即将曹贼之首,献于麾下”,“卿”在称谓上适用于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客气称呼,如《赤壁之战》中“卿言至此,甚合孤心”。《荆轲刺秦王》中“荆卿岂无意哉?”古时朋友、夫妇之间也常以“卿”作为爱称,如《孔雀东南飞》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在交际中,称对方父亲为“令尊”,称对方儿子为“令郎”,称对方女儿为“令爱”等都有客气之意所在。
第二、谦称用语
古代表示谦逊的自称词有“臣”、“仆”、“愚”、“小人”、“鄙人”等,“臣”原指男性家奴,引申为封建时代协助君主统治人民的官吏,古代官吏或百姓对君王说话或上书时,常谦称自己“臣”。有时,在一般人之间也用“臣”表示谦卑。“仆”泛指供役使的人,古时男人谦称自己为仆,如《谭嗣同》中“苟不欲救请致颐和园首仆”。“愚”的本意为愚笨、愚蠢,是形容词,在作代词使用时,有“我”、“我们”的意思,是表示说话人自谦的词,如《赤壁之战》中“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鄙人”本意是庸俗、浅陋、低下的人,旧时常用于自我谦称,如《中山狼传》中“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灌园叟晚逢仙女》中“小人家世居于长乐村”中的“小人”也属谦称。“妾”本意为女性家奴,作代词时有“我”的意思,是古代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孤”、“寡人”是至高无上的国君、帝王对自己的谦称。在现代汉语中,“孤”指幼年失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寡人”指失去丈夫的妇女,“孤家寡人”、“孤陋寡闻”这些成语都含贬义,多比喻脱离群众、见识短浅。古代取“少”义。“孤”是缺少帮助的意思,“寡人”是缺少德行的意思。在交际中,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如《左传.之战》中“寡君若得而食之”。对自己的父亲称“家父”,称自己的弟弟为“舍弟”,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贱息”,这都有谦卑之意。
第三、敬词用语
古人在说话或写信时,常在动词前面加上“奉”、“承”、“辱”、“枉”、“惠”等词,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与客气。如“奉”,是表示敬意的副词,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托”、“奉送”、“奉劝”等。“承”有接受、承受、承托的含义,如“承蒙”、“承请”、“承让”等都是领受对方情谊的客套话。“辱”也是表示谦敬的副词,一般指对方这样做会受到屈辱,借以表示自己的敬意。有“承蒙”、“频劳”的意思,“枉”旧时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自己的身份,屈尊就卑,意思是“屈就”、“委屈”、“使委屈”。
第四、谦词用语
谦词是用于动词之前表示谦下的修饰语,修饰的是自己的动作。如“窃”、“伏惟”。“窃”,表示自己的意见、行为、说的话不一定正确时对自己谦称。有“个人”、“私下”、“私意”等意味,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鸿门宴上樊哙对项王说:“此亡秦之续也,窃为大王不取也。”《论积贮疏》中“窃为陛下惜之!”“伏惟”也是表示恭敬的口语,“伏”,俯身于也,表示恭敬,多用于下对上陈述自己想法时运用,没有实在意义。如《孔雀东南飞》中“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其间的“伏惟”就只表示伏身于此,恭敬陈述禀告之意。
一、象形字
“弱”。篆文像两缕柔软飘动的缨穗形,楷书写作“弱”。本义为纤细、柔软。
二、 形声字
“张”。篆文从“弓”从“”(表声)。本义把弦绷在弓上,引申指拉开弓。除此之外,“张”姓实乃全国大姓也。
“弩”。篆文从“弓”从“奴”(表声),本义为一种利用机械射击的弓。
“弯”。篆文从“弓”从“”(表声)。本义为拉开弓。
“”。篆文从“虫”从“弘”(表声),本义为米中的小黑虫。后来借为强弱之“强”。
三、会意字
“引”。甲骨文从(弓)从(手持弓),会拉弦欲射之意。金文。篆文省去人形,右边可视为竖箭。
“弟”。甲骨文从“弋”,像系箭的绳缠绕于“弋”(箭杆)之上,会次第绕缠之意。金文大致相同。篆文文字化。“弟”是“第”的本字。“弟”由本义引申出前后意思,如兄弟。
“疆”。甲骨文表示田界。金文在两块田地之间添加三道横线,突出“界线”。篆文在“”上加义符“土”,成为“疆”(“弓”突出武力保卫边疆)。本义为田界、田边。
“弥”。金文从“弓”从“寅”(双手抽箭)。篆文将“寅”讹为“”(尔)。楷书写作“”。本义为放松弓弦。放松弓弦,弓自然张开,随即引申出张满,再引申出“满,遍”,继而引申出“补满,补救”,如弥补、弥合。
四、会意兼形声字
“弦”。篆文从“弓”从“玄”(糸,兼表声),会弓上有丝弦之意。
“”。篆文左为“弓”右为手持饰物(兼表声)。“”后来合到“韬”里了。现“韬”盛而“”废,“”多用于人名。
“弼”,读作“避”。金文,从“”从“因”(竹席,兼表声),会弓之凭借之意。篆文为。两“弓”中,一“弓”指标准的弓(称为“檠”),另一“弓”是指需要矫正的弓。将需要矫正的弓与檠绑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矫正的弓就成为一把标准弓。因此,“弼”本义为矫正弓弩的器具,引申指纠正、辅佐、辅政。后引申指辅佐的人,又指古代官名。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孙悟空曾在天宫任过“弼马温”,自然官出有名。
“弧”。篆文从“弓”从“瓜”(圆形,兼表声)。本义为木弓,引申指各种弓,又特指木质很硬的强弓。由将木弯曲成弓,违背木的本性,引申出违戾、歪曲。由弓形,引申出圆周中的一段,如弧形、圆弧等。
“弛”。篆文从“弓”从“也”(弦松如蛇屈曲样,兼表声。“也”、“它”古时都是蛇的形象代言人)。
五、其他
“弹”,象形兼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像用弹弓发射弹丸形状。篆文改为从“弓”从“”(兼表声)会意。“弹”有“dàn”、“tán”两读,请注意区别。
“弘”,指事兼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在上加指事符号(开弓时弓弦振动发出的声音)。本义将弓拉到最大限度。金文。篆文将写成(即,为古肱字,指大臂,兼表声)。“弘”由本义引申出“大、广大、宽广”等义来。
54子
“子”,象形字。甲骨文像裹在襁褓里的婴儿,露出脑袋,张开两臂。金文,篆文。隶书略有变形。楷书为“子”。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均可称“子”,如“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四位为“子”。
“子”部首内的汉字,大都与小孩有关,极个别的字以“子”表声(如“孜、籽”)。需注意的是“子”在汉字左边时(如“孩、孤”)写作“孑”,但仍读“子”。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子”部首内,除非规定归部汉字外,仅有:子、孔、孕、存、孙、、孛、孜、学、孟、孤、孢、孥、孪、孩、孳、孺。
一、形声字
“孤”。篆文从“子”从“瓜”(表声)。本义为年幼丧父,后引申出父母双亡的孩子。帝王自称为“孤”,意为德薄才浅,不足以统领民众,与称“寡人”同义。
“孩”。篆文从“子”从“亥”(表声)。“孩”本义为小儿笑。“孩”是“咳”的古异体字。如今“孩”与“咳”早已不相往来。
二、会意字
“孕”。甲骨文像妇女怀孕。篆文从(女人)从(子),表示妇女怀胎。
“孙”。甲骨文从(子)从(幺,表连续)。金文。篆文字形将金文的“幺”写成“系”。“”简化为“孙”。
“”,读作“妈”。方言用字,表成对,双。如“女”(双生女)、“仔”(双生子)。“”,会意字,读作“zhuǎn”,会一群孩子之意。引申出弱小。“孱”就随“”而弱了。
“学”(“”)。甲骨文在(算筹)两边加(爪,手),下为房屋,会在家教育孩子之意。金文在(房屋)下面加(子)。后利用楷书俗字“学”作为简化字。
三、会意兼形声字
“存”。篆文从(才,草木初生,兼表声)从(初生婴儿),本义生存、活着。隶书将篆文写成。
“孟”。金文从(孩子)从(皿,兼表声)。本义为头生子,引申出“老大”。古人称呼兄弟的长幼,常以孟、仲、叔、季为序。
“孢”。篆文从“子”从“包”( 包孕,兼表声)。本义为怀孕,常用作“孢子”。现主要用作动物或植物。
“孪”。篆文从(相连,兼表声)从(子),本义胎中两子相拥,即一胎生出两个孩子。
“孳”。篆文从“子”从“兹”(滋生之意,兼表声)。本义为系列、生育。
“孺”。篆文从“子”从“需”(柔弱之意,兼表声)。本义为儿童,幼小。
四、象形兼会意字
“孔”。金文像孩子吮吸形。篆文。楷书为“孔”。由于上有孔穴,所以“孔”引申出洞穴等义来。“孔”右侧竖弯钩是侧面简形。“乳”右侧竖弯钩也是指。
55
“屮”,读作“撤”。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篆文,楷书“屮”。本义为草木初生状。“屮”字是“”(草)字的一半,所以在古籍中,“屮”也常当“草”字用。
“屮”一般不独立成字,仅作部首使用。凡由“屮”组成的字多与草、木有关。但也有些汉字虽有“屮”但与草、木没有关联,如“逆,出、蚩”等。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屮”部首内汉字有:屯0、出、蚩、粜0。
“屯”,象形字。“屯”规定部首应属于“一”,其实本义应该属于“屮”部首。甲骨文像一颗种子,上有嫩茎,下有细根;在根部加一撇,表示种子扎根。本义种子发芽后艰难地拱出地面。金文叶瓣变成小点。篆文将点写成一横,并将下边弯曲,突出植物根部。由于艰难拱出需要凝聚力量,引申出聚集,如李家屯、屯粮、屯集等,又引申出军队驻扎,如屯兵、屯扎、屯田。“”(春),甲骨文从 “”从“屯”也就不难理解了。“”,左为“屯”,右为“阝”(邑,表地域),自然“”有聚居的意思,作为“村”的异体字也就很好理解。
“出”,会意字。甲骨文从(止,即脚)从(古人穴居的门口),会走出之意。金文,篆文。隶书,貌似“两山相连”。有人说“出”是两山相叠,自然“出”应该是重上加“重”;而“重”是由“千里”组合,意为出远门,于是提出“出”与“重”应该互换。其实不然。在甲骨文中,“出”与“各”是反义词,脚趾背向城邑为“出”,表示离乡征战;脚趾朝向城邑为“各”,表示异族入侵。“出”还是“”的简化字。“”,指明清戏剧中的一回或一个独立剧目,如戏演三出。
“蚩”,会意兼形声字,读作“吃”。甲骨文从(止,脚趾,兼表声)从(头部呈三角形的毒蛇。现在有些地方还把“蛇”说成“长虫”),本义为人遭蛇咬。篆文。凡从“蚩”的字皆与无知、丑陋、傻有关,如“嗤、媸”。蚩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以在涿鹿之战中与黄帝交战而闻名。蚩尤尊之者以为战神,斥之者以为祸首。取“蚩尤”为名,也是后人借“蚩”和“尤”(突出)表达对其敬仰抑或是一种贬谪。褒贬截然相反而聚于一人,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作为“屮”附形部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只有:()、()、()、()。由于都是繁体字,这里就不赘述了。
56女
“女”,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交叠着双臂跪坐的女人。金文,篆文,隶书。“女”是部首字。凡由“女”组成的字大都与妇女有关。极个别形声字如“钕”中的“女”只表音。
“女”部首内汉字姐妹众多,我们通过观察不难看到,“女”部首内汉字属性大都属于水火不相容:一是代表极其美好,如“好、妙、妍、嫣、姣、姝、婉”等;二是代表极其丑陋,如“奸、、婊、、妓、姘”等。还有一些具备中性特点,如“妩、媚、妖”等,看你用在何人身上。
一、形声字
“姊、姐、妹、妈、娘、妣、姨、奶、姥、姑、嫂、媳、婶、妯、娌、妗、姆、婢、、妓、婊、姘、婚”等都是形声字。下面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作讲解。
“奴”,本是指女性仆人,后泛指仆人。又被演化为一种蔑称,如称北方民族为“匈奴”。
“她”。隶书从(女)从(“他”的省略),本义为女性专用的第三人称。从资料中,人们发现秦汉时代已经开始使用“她”了,但后来被“他”吞并。前后,有的文学作品用“伊”字来指女性。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因而“她”重复新生。所以说,“她”并非刘半农首创。
“妨”。篆文从“女”从“方”(表声),本义指伤害、损害。引申指妨碍。
“”。去年12月2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将“甄(huán)”列入其中,说正确读音是“甄(xuān)”,引起国人一片嘘声。字的读音是权威部门根据社会发展、人们喜爱而定,并非一音定千年。《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就一个读音(huán),因此这次是《咬文嚼字》发错了音。
二、会意字
“婴”。篆文,上从双“贝”下从“女”,会女孩佩戴饰品之意。后引申指小孩子。
“妻”。甲骨文从(突出发型的女子形象)从(又,手),本义为妇女用手梳理长发。后来“发型”变成了“十”(簪子),“手”变成“彐”(中间一横右侧出头)。
“委”。甲骨文从(农妇)从(庄稼),本义为农妇低头弯腰,收割庄稼。成熟的庄稼与传统女性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弯曲、温顺。自然“委”有两方面意思:一是依托于他人他物;二是弯曲,如委身、委屈、委曲、委婉。“委员”实际上就是被委任、受命于某个组织的人。注意“委曲”与“委屈”的区别,“委曲”表示为顾全大局而暂时主动忍让。“委屈”指自己因受到不应有的指责而感到难过。“委曲求全”万不可写作“委屈求全”。
“要”。金文从(双手,夹着)(目,代表头部)(女),本义为女子双手叉腰。“要”是“腰”的本字。后来,“要”引申义多了,只好另加义符“月”(肉)成“腰”。
“妥”。甲骨文从(女)从(又,表示抓),本义为男子压制女子,使之妥协。
“如”。甲骨文从(口,应答)从(女),本义女子开口顺应男人的要求。篆文调整左右顺序。后被借用为副词、介词、连词等。
“好”。甲骨文从“女”从“子”,本义为女子貌美,也有的说“子”代表男,整字会意男女相爱是件美好的事情。
“耍”。从“而”(胡须)从“女”,会用胡子戏弄女子之意。“”(读作“软”)从“而”(胡须)从“大”(成人),会老人须髯飘垂,很有范。“耐”从“而”(胡须)从“寸”(法度),本义指剔去颊须的刑。
三、会意兼形声字
“姓”。甲骨文从(小草露出地面,表“生长”兼表声)从(女,母),本义为标志家族的字。
“姓”与“氏”异同:“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每一个氏族或部落都有自己的姓,同姓的人有共同的女性祖先,故古老的姓大多从女子旁,如“姬、姜、姚、妫、嬴”等。同姓不通婚。“氏”是姓的分支,出于同一姓的多个男子分出来另立为氏,故同一姓可以有不同的氏,用来区别子孙。最初的氏是男性部落首领的称号。战国以后,往往以氏为姓,姓与氏逐渐混同。现在按“姓氏笔画为序”,其实正确表述应该是“按姓名笔画为序”。因为排序时,如遇几个人同姓时,只能按他们的名字再进行排序。解放前,女性地位较低,常常没有名字,只是嫁人后与夫君姓进行组合并加“氏”代替,如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人,取“张李氏”。“姬、姜”等姓氏常用于女性名字中,如孟姜、蔡文姬。孟姜女并不姓孟,“孟”为老大;“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实际是“姜家的大女儿”;而且,后来孟姜女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通称。先秦时期,“孟姜”一般称齐国国君之长女,亦通指世族妇女。也就是说,当时很多齐国公室的贵族妇女,都可称“孟姜”。孟姜女哭长城是反映当时妇女的整体生活状态。
“始”。金文从“台”(胎儿,兼表声)从“女”,会女子怀胎,也有的说是妇女怀的头胎。由此引申出最早、开始等义来,如“始祖”。
“妙”。篆文从“弦”(省去“弓”)从“少”(表小,兼表声)。本义为“妙音”,即指美好。后期篆文左侧为“女”,自然过渡到“妙”的时代。
“婚”。金文从(黄昏,兼表声)从(女)。古代婚嫁仪式多在晚上,这是上古抢婚习俗的遗留,也有的说是“阳去阴来”(男子为阳,白天去新娘家,晚上携新娘回到自己家)。婚姻用字还有“媒、妁、嫁、娶”。
“婪”。甲骨文从(林,表示数量众多)从(女,妾奴),本义奴妾如林,表示男子单独占有大量女子而不知满足。篆文将早期甲骨文的左中右结构改成上下结构。其他如“嫉、妒、嫌”与“婪”同属心理活动。
“妄”。金文从(亡,即无,表示无知,兼表声)从(女),表示妇人之见无理无据。
“”,本义指女子体态轻盈。实际上从“票”的字如“漂、飘、缥、瞟”等都含有轻的意思。由“轻”引申出不重人伦、放纵不羁,继而将“”强加女子身上。
“奸”。篆文有两形:一形为从(女)从(干),义为奸诈、自私、不忠、出卖国家等利益的人等;二形,本指多女相聚窃窃私语,说些私房话。后引申指奸。
四、其他
“妣”,象形兼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匕,像跪拜妇人形)。由于“匕”专用于雌性标志(“”读作“悠”,古书上指母鹿,“”下方“匕”表明是雌性)。后来繁化为“妣”。本义为女性配偶,后专指去世的母亲。古人规定: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如丧考妣”由此而来。
57飞()
称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称谓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称谓也能帮助人认识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论语》是先秦儒家经典之作,它是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当时人物和情景的真实反映。《论语》涉及面广,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论语》称谓词进行考察能够很好地反映先秦时期的词汇特点以及社会面貌。本文从词类、语用、词义三个方面对《论语》称谓词进行判定,对这些称谓词进行数据化描写,并从中归纳出其音节特点和文化特点。
一、《论语》称谓词的判定
称谓词的定义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马宏基、常庆丰在其研究新时期称谓语的著作《称谓语》中,定义“称谓词”是“指称对象是人,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反映了人们社会关系的一套名称”,把称谓等同于名称,《现代汉语词典》采用了这一定义,该说法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袁庭栋在《古人称谓漫谈》中指出,“称谓词”是“对人的称呼”,他把“称谓词”等同于“称呼”。而《汉语大词典》中解释“称谓词”为“称呼,名称”,包含了前两种说法。本文定义“称谓词”为:“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示个体所处社会位置的称人名词,具有社会交际功能。”在具体的判定中,可以依据三个方面的标准来判断。
第一,依据词类来判断。首先,称谓词是词的一部分,必须符合词的特征。词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所以诸如“执鞭之士”“六尺之孤”等表示称谓的短语就被排除在外了。其次,称谓词属于名词,它是名词的子集。《论语》中部分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例如“直”,指“正直的人”,我们把这类词也放在称谓词中讨论。
第二,从语用上判断。《论语》中称谓词的语用特征主要有自称和对称、尊称和敬称。人称代词具有交际功能,但是不能表现出特定的身份。比如:第一人称代词“吾”在《论语》中出现了113次,其中孔子对学生称“吾”有86次,学生对孔子称“吾”出现4次,他人对孔子称“吾”出现5次,其他情况下“吾”作第一人称出现18次;第二人称代词“尔”共出现21次,孔子对学生称“尔”出现16次,他人对孔子称“尔”出现1次,其他情况出现了4次。上述两种情况下,人称代词所代表的主体是不固定的,有时是孔子,有时是学生,还有指代其他人的。由此可以看出,《论语》中的人称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可以根据对话人物和场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被排除在称谓词的范畴之外。而另外一部分表示自称和对称的词,如“朕、后死者、躬、夫子、师、门人、小子、鄙夫”等,这些词在功能上等同于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但是后来没有出现可以取代它们的人称代词,所以我们将这类词划为称谓词。
第三,依据词义判断。称谓词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个体所处的社会位置。《论语》中出现了许多对姓名的指称,如“丘、参、求”;还有对地名的指称,如“泰山”。王力先生认为,“指称人名、地名的称为‘专名’”。如果仅依词类这一条判断标准,是可以把姓名和地名划入称谓词的,但是称谓词还必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示一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而姓名和地名并不具有这些词义,所以被排除在外。
依据定义及以上三条判断标准,经统计,《论语》中的称谓词共有91个。
二、《论语》称谓词分类描写
称谓词的分类标准不一,依据内容可以分为社会称谓和亲属称谓;依据称谓词的来源和构成形式,分为本称、喻称、代称、用事、别称、省称、仿称、方言;依据说话者的态度和感情,分尊称或敬称、美称、谦称、詈称、蔑称或憎称、昵称或爱称、奉承、戏称或谑称。因为《论语》涉及面广,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通过称谓词反映先秦时期的社会面貌,本文依照内容对《论语》称谓词进行分类描写。
(一)社会称谓
《论语》中的社会称谓主要包括社会关系称谓、职业称谓、身份称谓、年龄称谓、情感称谓、性别称谓。这些称谓词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特征。社会称谓共85个,占《论语》称谓词的88.5%。
1.社会关系称谓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大部分内容都是孔子与学生、孔子的学生与其学生的对话,所以《论语》中的称谓词很多都是反映师生关系的,此外最多的就是涉及君臣关系的称谓词。
1)表师生关系
a.称呼弟子
“弟子”表示“学生”义一共出现5次,一般都是孔子对弟子的称呼。
(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雍也》)
“二三子”出现6次,都是孔子对其学生的称呼。
(2)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门人”出现8次,大部分都不是出现在对话中,而是在描述性的语言中对学生的称呼。
(3)门人问曰:“何谓也?”(《里仁》)
“小子”表“学生”义共出现6次,多是长辈对小辈的称呼。
(4)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治长》)
“从者”出现3次,义为“跟随的学生”。
(5)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进》)
b.称呼老师
“夫子”作对孔子的特殊称谓共出现30次。
(6)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颜渊》)
“师”出现3次,义为“老师”。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
“木I”出现1次,其原意是“铜质木舌的铃子”,引申为“人民的导师”。
(8)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
2)表君臣关系
a.称呼臣子
“臣”出现26次,义为“臣子”。
(9)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泰伯》)
“帝臣”出现1次,义为“天帝的臣子”。
(10)帝臣不蔽,简在帝心。(《尧曰》)
“大臣”出现3次。
(11)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先进》)
“故旧”出现1次,指“故去的臣子”。
(12)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微子》)
另外,“下”也有“臣子”义。
(13)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素)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敌),愉愉如也。(《乡党》)
b.称呼君主
“君”出现46次,用来称呼古代的天子、诸侯。
(14)信君不如君。(《颜渊》)
“上”出现9次,指身处上位的人或年长者。
(15)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2.职业称谓
《论语》的内容涉及面广,有各种类型的职业称谓。每一类在原文中最多出现1次。
主要有:工(工人)、士(读书人)、士(士人)、执御(赶马车的人)、执射(射击手)、鄙夫(庄稼汉)、夫子(老师)、农(农民)、圃(菜农)、行人(外交官)、学者(学者)、使、士师(法官)、女乐(歌姬)、鼓(打鼓的人)。
3.身份称谓
《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编辑成书则在战国末期。那时中国正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等级森严,《论语》是儒家经典,其语言特征契合正统思想,对身份的称谓有严格的区分。
对官职的称谓:南面(一部门或一地方的长官)、宰(总管或县长)、有司(管事者)、太宰(官名)、公卿(官名)、帅(将领)、下大夫(官名)、上大夫(官名)、小相(赞礼之人)、老(大夫的家臣)、臣大夫(家大夫)、大夫(大臣)、诸侯、晨门(司门)、冢宰(宰相)、陪臣(家臣)、赍(诸侯)、大师(太师)、封人(边防官)、令尹(官名)、君子(在高位的人)、大人(在高位的人)。
对百姓的称谓:奴(奴隶)、庶人(百姓)、民(老百姓)、众(大众、百姓)、百姓(百姓)。其中“民”出现42次,“众”出现了13次,“百姓”出现5次。
对君王及其妻室的称谓:朕(帝王的自称)、躬(君主的自称)、天子(最高统治者)、先王(逝去的君主)、夫人(国君的妻子)。
对神灵的称谓:社(土神)。
4.年龄称谓
《论语》中作年龄称谓的词一共有8个,其中“冠者”是用儿童头上戴的帽子指代儿童,“杖者”用老人手里拄的拐杖指代老人,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这部分称谓词依据年龄来分,有以下几类:
a.表示儿童的有“童子”,共出现3次。
(16)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述而》)
b.表示年轻人的称谓词有:“弟子、冠者、后生、匹”等。
(17)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
c.表示老年人的称谓词有:“先生、杖者、丈人”等。
(18)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
5.情感称谓
称谓语中有系统的礼貌用语,根据不同的对话内容使用不同的称谓。依感彩的不同,本文将《论语》中的情感称谓分为美称和贱称。
1)美称
《论语》中有很多评判一个人道德品行的内容,“君子”作为道德上完美的人被儒家推崇,《论语》中出现最多的美称就是“君子”。“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指道德高尚的人。例如:“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另外还有“乱臣”(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善”(好人)、“贤”(贤德的人)、“圣人”(贤德的人)、“人”(人物或者人才)、“直”(正直的人)等美称。
2)贱称
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共出现20次,指“无德之人”,例如“小人比而不周”中的“小人”就是指道德品质低劣的人。此外,还有“野人”(一般人)、“枉”(邪曲的人)、“不能”(能力弱的人)、“罔”(不正直的人)、“后死者”(孔子的自称)等贱称。
6.性别称谓
《论语》中没有专门对男性的称呼,一般的称谓都是指男性,出现了6个对女性的称谓词。除了“夫人”“女乐”“妻”“母”以外,“妇”出现了2次,指女子,“女子”出现了1次。男性称谓居多的主要原因是,《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而孔子及其弟子都是男性。
(二)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用来表示具有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者以某种制度、形式(收养、再婚)形成的亲属关系的称呼或名称。《论语》中的亲属称谓词不多,仅占11.6%,主要包括:“父”出现25次,指父亲;“母”出现10次,一般与“父”连用,指母亲,例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兄”出现4次,表示“兄长”,例如“以其兄之子妻之”;“兄弟”以“兄弟”之义出现了4次。另外,还有“子”(儿子或女儿)、“鬼”(已死的祖先)。
三、《论语》称谓词的特点
称谓词作为词汇的一部分,反映了汉语词汇在先秦时期的特点。另外,称谓词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分析《论语》称谓词的音节特点和文化特点。
(一)音节特点
据统计,《论语》称谓词中单音词共有34个,占37.4%,复音词57个,占62.6%,复音词的数量远多于单音词。
从复音词的构词方式来分析,许多词是由构词能力较强的词根构成的。其中名词性词根构成的复音词有25个,占所有复音词的43.9%,数量最多,也最典型。
由词根“者”构成的复音词共有5个,如“从者、冠者”。由词根“子”构成的复音词共有10个,如“夫子、弟子”。由词根“夫”构成的复音词有4个,加词根“人”的有3个,加词根“天”的有1个,“臣”有2个,“生”有2个,“三”有1个。
(二)文化特点
称谓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面貌和社会观念。《论语》中的称谓词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
《论语》中的称谓词体现了等级差别,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带有明显的鄙视与不屑,例如对庄稼汉的称谓是“鄙夫”,对奴隶的称谓是“奴”,而对帝王称“天子”,统治阶级与被压迫阶级的称谓有明显的差异。
《论语》中的官职称谓一共有22个,占社会称谓的25.9%,这个比例已经相当大了。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称谓,大夫也有“上大夫”和“下大夫”之分,可见先秦社会等级森严,有严格的官职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论语》称谓词的判定主要应该依据词类、语用、词义三个标准。通过对《论语》称谓词的分类描写可以发现,《论语》称谓词中复音词居多,《论语》中的官职称谓词十分丰富,而且对不同等级的人的称谓相去甚远,这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的。
参考文献:
[1]畈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5]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伍铁平.男性直系亲属称谓的类型比较[J].语言论文集[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取名的依据
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外丙、雍己、盘庚、武丁等和天干相联系,可能和某种时辰有关。春秋时期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可见那时的名字还是很朴素的。古时婴儿出生3个月以后由父亲命名。命名的方法,鲁国大夫申将其归纳为5种:“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左传・桓公六年》)古人十分重视这段话,《礼记》等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这里所谓的“以名生为信”,就是按人出生时与某事相关联取名,并且该事要真实可靠,如郑庄公出生时逆生,他的母亲武姜为他取名寤生;鲁公子友出生时,有纹在其手上,好像“友”字,故取名为友。所谓“以德命为义”,即以祥瑞之事来取名,如太王感到文王将来必定昌盛,故为其取名“昌”。所谓“以类命为象”,即根据出生后的相貌特征与某物类取名,如孔子“生而首圩顶”,名丘。所谓 “取于物为假”,即假借万物之名而命名,如陈宣公、宋昭公皆名杵臼;再如孔子的儿子伯鱼出生时有人送鱼,故取名鲤。所谓 “取于父为类”,即以与其父相关相类的事取名,如鲁庄公与其父同生日,取名曰同。
同时,命名还有6条禁规:1.不以国名作人名;2.不以本国官名作人名;3.不以本国山川名作人名;4.不以疾病之名作人名;5.不以畜牲之名作人名;6.不以礼器礼品之名作人名。
字的由来
自周代开始,人不但有“名”,而且还得有“字”。“字”,是在“名”之后新增的称呼。《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人生下来3个月要取名,20岁加字。《典礼上》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就是说,当男子加冠,女子及笄,表示其已成人,将要正式参加社会交往时,就要在其名之后再加字。为什么要有字?唐人孔颖达引《檀弓上》:“幼名,冠字。”作注时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这就是说,当一个人成年之后,由长辈原来所命的和多年来被长辈所称呼的“名”就不便在社会场合呼来喊去,就得另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即“字”。“名”是供长辈呼唤的,“字”是供平辈、晚辈和自己称呼的。所以在古代,对平辈或尊辈“直呼其名”“指名道姓”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无礼行为。对平辈或尊辈只能称字,不能称名,只有尊对卑或自称才可称名。当我们了解“女子许嫁,笄而字”的习俗之后,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长期称女子许配或出嫁叫“字人”,称未曾许配的闺女叫“待字闺中”了。因为当时“女子十五许嫁,笄礼之称字”。对于女子来讲,成年、结笄加字、许配基本上是一回事。
名和字的关系
古人是先有名而后有字,字由名而孳生。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都遵循着“名字相应”的原则,就是名与字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白虎通义・姓名》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从名与字的连带关系和构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同义互训。如诸葛亮,字孔明;张衡,字平子;秦观,字少游。这里的亮与明、衡与平、观与游同义,可以相互注释。
反义相对。如朱熹,字元晦;韩愈,字退之。这里的熹与晦、愈与退都是反义相对的。
连义推想。如关羽,字云长,取庄子《逍遥游》句:“其翼若垂天之云。”是由“翼”想到羽毛,进而由“垂天之云”推想到云长。苏轼字子瞻,由倚轼而推想到瞻望。
连义指实。如杜甫字子美,由对男子的美称联想到美。唐寅字伯虎,由寅联想到“十二地支”的寅与虎相配。
同类相及。郑樵字渔仲,樵夫常与渔翁为侣。陆机字士衡,机和衡是北斗上的两颗星。
原名加辞。如谢安字安石,杜牧字牧之。
运用干支五行。如郑石癸字甲父,秦丙字白乙,纯属天干相合。楚公子午字子庚,郑印癸字子酉,天干地支相配。
形体离合。如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
形体增省。如秦桧字会子,顾媚字眉生。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前言】
《满江红·汉水东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友人升职词人去送别,词中希望友人作为名将的后代能像祖先一样建功立业,抗击金兵,收复失地。全词表达了对友人的赞扬与鼓励。
【注释】
(1)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流经湖北,穿武汉市而入长江。
(2)髭胡:代指入侵的金兵。膏血:指尸污血腥。
(3)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善于用兵,作战英勇,屡败匈奴,被匈奴誉为“飞将军”。
(4)金城:言城之坚,如金铸成。雷过耳:即如雷贯耳,极言声名大震。
(5)玉帐:主帅军帐的美称。冰生颊:言其谈兵论战明快爽利,辞锋逼人,如齿颊间喷射冰霜。
(6)结发:即束发。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表示成年。从戎:从军。
(7)弹铗:敲击剑柄。
(8)汉坛旌节:暗用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事。
(9)马革裹尸:用马皮裹卷尸体。
(10)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代指美女。
(11)楚楼:即兰台。故址在今湖北江陵。
(12)庾台:一称南楼,在今湖北武昌市。东晋庾亮为荆州刺史时,曾偕部属登斯楼赏月。
【翻译】
汉水滔滔,向东流去;它冲净了那些满脸长着胡须的敌人嘴上沾着人民的膏血。人们都说:当年你家的飞将军,英勇威列地打击敌人。攻破敌人坚固的城池的时候,迅速勇猛,像迅雷过耳那么快;在玉帐里谈论兵法或者是研究战术的时候,态度激昂兴奋,语言慷慨激烈,两颊都结了冰。回想王郎,你才到结发的年令,就从事戎马生活。继承着先人的事业。
我腰里悬挂的宝剑没有用了,只有在无聊的时候,把它当作乐器,弹着剑柄唱唱歌。今天拿着酒杯,喝着酒为你送别。况且这是我的好朋友你,又是重新被任用,你簇拥旌节的仪仗,登上了拜将坛,封你为编率大军的将军。你是大丈夫男儿汉,应当把马革裹尸当作自己的誓言,为了消灭敌人,为国捐躯是最光荣的。有些人,贪图安乐,迷恋女色,是自伐生命,应以为戒,再也不要说它了。从今后,要牢牢记住:咱们在楚楼、裴台吟风赏月的这段友谊。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因为友人军职升迁是一件大喜事,所以此词全无哀婉伤感之情,通篇都是对友人的赞扬与鼓励,只是最后提醒友人不要忘记知音好友,一点即止。
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可谓每况愈下。由最初的女娃抟土造人的“女神”形象,渐渐变成处于依附地位的“女奴”。《诗经》便是在男权社会下应运而生,男性理所应当的可以对女性提出自己的审美需求。《卫风・硕人》就是描写女性美的最经典的名篇,本文将从《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入手,回归“硕人”最初的美。
《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美与善用意。”徐铉等曰:“羊大则美,故从大。”《硕人》这篇主要记述女子以“硕”为美,这就合乎了“美”的本义,美即大。通篇文章也遵循硕美,从其身世、外貌、婚对及周围场景无不体现其“硕”。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一、身世的“硕美”
《说文》:“硕,头大也。从页石声。”可以理解为脸、头比较方正。当时以“硕”为美,与今相反。《诗经》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有美一人,硕大且卷”等。孟子曾说过:“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他就主张充实饱满的东西是健康美好的。这种以“硕”为美,主要源于当时处在小农经济时代,女性在社会中是必须参与体力劳动的,再者也有“屁股大能生养”的说法,女性身体健康丰满对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硕美”成为男性择偶的共识。
“硕人其颀,衣锦衣。”这句是对主人翁庄姜的刻画。《毛传》中记述:“颀,长貌。”又“锦衣,采衣也。”这句的意思的硕人身体高大,佩戴婚饰。首句点题,交代硕人的“硕”。
紧接着记述庄姜的家世,“齐侯之子,……谭公维私。”其意思是待出嫁的“硕人”与齐庄公、卫庄公、齐太子、邢国君主及谭国君主都有亲戚关系。这种身世可谓“硕”美,进一步扣题。齐王嫁女,对象直接定位为与自己同等地位的“卫庄公”,这样的婚配理所应当。如此的豪门出嫁,为下文的盛况迎娶埋下伏笔。此句主要涉及《说文》中的女部,如妻、妹、姨等女部字。在《说文》中:“妻,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妻职也。”“妹”、“姨”、“妻”都表示亲戚称谓的“女部字”,主要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有别于其他的是,“妻”带有了男权的色彩义,有束缚的意思。“妻”的小篆,像是戴着发簪的女子被一只右手束缚的形象,表明女子为妻之后,是被丈夫管束的,这种思想来源于许慎的“妇女观”。排除娲、姜、姬等这类“母系氏族”产生的字,其他女部字大都体现女性的身份的卑微。只是《硕人》作为上层社会的婚嫁,罩着“门当户对”的外衣,礼貌些罢了。《硕人》的前两句主要交代了硕人外表的“硕”的同时,记述了其家族的硕大。
二、外貌的“硕美”
家世硕大的庄姜,外貌亦是硕美的。“手如柔荑……美目盼兮”,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使用了排比、比拟的修辞手法,对硕人的美的刻画细致入微。
手美。“手如柔荑”,《说文》:“荑,草也。从草夷声。”朱熹曰:“茅之始生曰荑,言柔而白也。”柔荑为柔软白皙的嫩草,把手比作嫩草,表明“硕人”的手柔软白皙如嫩草一般,应该属于白白胖胖的手。
皮肤美。“肤”、“脂”在《说文》中属“肉”部,与身体有关的词,如肝、脾等都属于“肉部”。《说文》曰:“脂,戴角者,无角者膏,从肉旨声。”此句很简单,指硕人的皮肤如同凝结的油脂一样细腻光滑。说明硕人的皮肤非后天的脂粉所能替代的,但并不排除硕人的“女为悦己者容”的精心准备。
脖子美。“领如蝤蛴”中的“领”本义指脖子。《说文》曰:“领,项也。”“蝤”、“蛴”在《说文》中为互训字,都属虫类。现如今,蝤蛴指天牛的幼虫,身体白且长。用白且长的幼虫形容硕人的脖子,其白嫩可见一斑。
齿美。“齿如瓠犀”是形容其牙齿的,朱熹曰“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洁白而比次整齐也。”即她的牙齿是整齐洁白的。
脸美。描述硕人脸部美的为三句话,“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首先是“螓首”,《说文》曰:“首,头也,象形。”即螓的头,可以理解为硕人有着像禅一样方正宽大的额头。其次“蛾眉”。《说文》曰:“蛾,罗也,从虫我声。”蛾就是蚕蛾,可以理解为眉像蚕蛾的触角一样纤细。最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更进一步描写硕人的美貌。《说文》曰:“巧,技也。”又曰“倩,人字,从人青声。东齐谓之倩。”杨雄在《方言》中记载:“东齐之间,婿谓之倩。”与婿是否通假,无从考证。杨雄这句话说明在东齐所处之地,把女婿叫做倩。可能有希望女儿找个美貌郎君的意思。此外,段玉裁批注“倩,人美也。”并注解曰:“倩犹甫也,男子美称。”这与杨雄的解释不谋而合。所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种美可以理解为带有阳光的健康的硕美。
三、婚队场景的“硕美”
在描述硕人婚嫁盛况之前,写到“硕人敖敖,说于农郊”,这与“硕人其颀,衣锦衣”相互照应,进一步扣题。紧接着,主要描写迎亲队伍,“四牡有骄……翟以朝”。《说文》曰:“,马缠镳扇汗也。”又文“,道多草不可行”毛传“骄,壮貌。……镳镳,盛貌。”所以,“骄”、“镳镳”、“翟”都显示队伍的硕大豪华。最后以“大夫夙退,无使君劳”作为完美的结束。
记述婚队硕美并没有收尾,接下来又对周围场景的描写。“河水洋洋……鲔发发。”《毛传》曰:“洋洋,盛大也。活活,流也。,鱼罟。”《说文》曰:“发,根也。”“发发”应该可以理解为从根处一直蓬勃生长的意思。“鲔发发”就指鱼比较多,像从海的根部生长出来的一样。“洋洋、活活、、发发”同义词。这一刻所有的东西都沸腾起来,撒下渔网,收获了许多硕大的鱼,不仅代表当天婚嫁的喜悦,更预示着“年年有余”、“如鱼得水”的意思。民间习俗中还保留春节向财神“供奉活鱼”的习惯,为祈求“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之意。文中描写“鱼跃”场景便是借助这种好的兆头。
最后有转为迎亲队的人物描写,“葭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首先描述环境,芦荻草“揭揭”状。朱熹曰“庶姜,谓侄娣。孽孽,盛饰也。庶士,谓媵臣。竭,武貌。”不仅刻画硕人的硕美,其陪嫁的侍女也个个盛装出席,迎亲的小伙子个个带有武士的力量美。由此可见,这场婚礼的总体样貌呈现出健康向上的硕大美。
小结
通过《说文解字》使我们更为深刻的解读了《硕人》这篇文章,从析字上分析出男性视角下对于女性的审美心理。借助《说文解字》使我们知道在“美”的外表下,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是处处可见的,如妻、娶、婚等女部的都是男尊女卑的呈现,这是任何文学上无法解读出来的。细读《说文》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挖掘出两千多年前的文化底蕴,帮我们解读异于当今的“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