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范文

时间:2022-03-18 12:36: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思政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思政课

篇1

众所周知,高校思政课堂没有固定教室,学生上课对座位的选择完全可以随兴所致。并且受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的影响,一些学生不是选择坐在教室“前排”的位置,而是选择坐到“边缘化”的 “后排”位置。按理说“坐后排”这种现象,本应是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坐前排、中间、后排的学生分别占18.1%、45.4%、36.51%。这种“坐后排”现象不但容易导致学生沦为旁观者,主体性缺失,还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导致教与学关系疏离,严重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制约着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

一、导致高校思政课“坐后排”现象的成因

(一)学校方面。一方面,“坐后排”现象是很多学生不积极或很少参与思政课课堂的主要表现,也就是所谓的“隐性逃课”。目前,很多高校对“隐性逃课”管理存在疏漏,学校管理制度较为松懈,管理力度低,只对学生出勤率作了硬性规定,课堂纪律缺少明文规定;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思政课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形式,学生人数多,师资力量偏低,课堂规模过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无暇对学生就座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很多高校往往将思政课设置在大二、大三、大四,学生无暇顾及思政课,只关注如何学好专业课,如何应对毕业、就业。有的学校期末成绩占比过大、平时成绩占比过小,考试题型规定过于机械,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期末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行”的心理。(二)教师方面。从教师层面来说,导致思政课 “坐后排”现象大多体现在授课方式“没新意”、内容“不接地气”与学生“没联系”等方面。一方面,高校大多数思政教师教学过程相对封闭、手段单调,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有的教师虽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只充当了“解说员”的角色,对多媒体强大的功能知之、运用甚少,不能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一些思政课教师授课内容陈旧,拘泥于课程教材,知识系统封闭,案例没有与社会对接。部分教师缺少职业理想、责任心,不关心教学效果,不主动去与学生沟通、交流,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导致学生对教师有距离感。同时,部分教师只担心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对坐后排现象不管不问,导致“坐后排”现象越发严重。(三)学生方面。近年来,高校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参与思政课堂的主体意识不强,进而导致“坐后排”现象出现。一方面,很多学生进入高校后,对自己放松了要求,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以不挂科为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学习就是浪费时间,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帮助,是“说教”“洗脑”,还不如坐后排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另外,进入21世纪以来,“有用没用”成了很多学生用心学习与否的标准,凡是认为与就业无关的课程都消极应对,坐后排做自己的事成了思政课堂的常事。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9.21%的学生认为上思政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7.62%的学生认为课程的开设没有任何意义,75.5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培养个人修养。

二、化解思政课“坐后排”现象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应加强思政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对于思政课课程建设来说,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指出,高校应从严管理,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将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将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才能将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因此,学校应统筹全局,加强思政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一方面,高校应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课堂纪律,强化教学课堂常规管理,增强对“隐性逃课”的纪律管理,促使教学活动具有良好的秩序。针对 “坐后排”的现象,各高校应加强课堂管理,通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规章制度,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如:加强纪律教育,实施惩罚措施等;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教学效应的最大化,高校应优化思政课堂规模,推行中班教学模式,将班级人数控制在50~90人以内,不断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沟通。同时,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根据教学规律,科学安排授课时间和考核方式,尽量将思政课安排在大一、大二,严格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杜绝人为干预思政课授课时间。另外,高校应扩大平时成绩占比,积极推动思政课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增强过程性考核力度,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核评价体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解“坐后排”的局面,如: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命题考试与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等。(二)教师层面: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想吸引学生到前排就座,就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在思政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但目前,部分教师授课经验不足,理论素养跟不上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新要求,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才能解答学生心中的时代之惑,促使学生主动坐到前排。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学习经典著作,坚定中国化理论成果学习的高度自觉性,树立当下意识,找准理论和社会现实的结合点,将新思想、理念和内容及时融入教学中,结合时政热点和典型教学案例,将理论与人理、事理相结合,运用幽默风趣的话语、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人生导引作用,彰显的理论魅力。其次,在课堂上,应以问题为导向,以真情育人,实现教学内容与理念的及时性拓展和创新。一方面,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自学,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和讲透重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其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真知,主动学习思政课;另一方面,思政教师应热爱教学,坚持和致力于以生为本、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守敬业精神,以真情关心和爱护学生,将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中,通过发挥教师的正面榜样和人格魅力作用,吸引学生到前排就座。另外,教师是思政课的主体,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促使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时俱进,增强教学管理,减少或杜绝“坐后排”现象。思政课教师应增强授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将深刻复杂的理论体系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为教学重点,根据授课内容,采用讨论式、辩论式和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开发和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推动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同时,教师应采取研究型的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开展针对性教育,采用浸润式、混合式、开放式课堂等多种形式授课,善于运用诸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把握教学的时、势、度,顺应新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双向探究式教学,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效和实效、互动性。另外,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教学纪律的管理和严格要求,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思政课程,并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教学管理需要,及时警告和记录违纪学生的行为,随时调整座位,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学生层面: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筑梦人和主力军,在时间轴上,他们的人生黄金时期与当前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高度契合,因此他们必须要有理想有担当,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我人生价值而不断努力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是化解思政课“坐后排”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坐前排代表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提升学生的听课效果。一方面,学生应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抓住大学这宝贵的学习时光,改变思政课与己无关、不参与、逆反、自卑等心理,自觉往前排坐。并通过不断培养自身扎实的思政素养,坚定科学信仰,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在勤奋学习中树立远大理想、展现青春活力。积极掌握思政课知识体系,将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紧密结合起来,学好专业课程内容的同时多思多想,形成自己对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看法;另一方面,学生应积极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对自己负责,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往前排坐,才能不断发现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坐后排的学生要严于律己,严格按照教师要求集中注意力,不断增强时代担当和社会责任感、领悟理论真理力量,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质。另外,高校学生还应注重自我教育、约束和管理,不断增强自我管理,提升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课堂自律意识等,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安排,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将坐前排作为学习习惯,主动规范自身的课堂行为。

【参考文献】

[1]杨航征,张宏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注重人文关怀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01).

篇2

第一,是国民教育课。国民首先要爱国。爱国,本来是一种天性。但在各种利益面前,国家有可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商品。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非常有必要了。爱国主义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保持爱国之赤子之心,不受利益驱使。要保持爱国初心就必须明确爱国的意义和价值,把爱国从一种原始的情感,上升到理性的行为。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二,是人生教育课。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就要懂得生活。生活一定会面对很多的现实问题,比如身体疾病、心理问题、情感危机等等等等。生活要过得美好,无疑就必须处理好这些问题。人生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处理这些问题,包括处理问题的勇气和方法以及道德和法律规范。

第三,是学业教育课。大学生最好的定位是什么,就是由纯粹的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大学生当然还是学生,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大学生就是通过学习来实现上述转变。如何学习,这其实是门技术活,也许需要一点天赋,但天道酬勤。

如果说学生在古代最缺的是学习材料,那么现代学生最缺的则是学习方法了。或可这样说吧,对于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给知识,而是给方法。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本身就是学习最基本的东西。学业教育首先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把学习材料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走进课程的殿堂,但大部分时间应该记住千万不能忘了把方法教给学生。

好学,或者说好奇心,本来也是人的天性。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从三岁小孩时就学得很开心很快乐,他基本上就可以保持这颗宝贵的好学心。但事情往往不是这样,人在学习的过程必然会遇见这样那样的问题、挫折,好学心很可能在一次次打击之下,消失殆尽。学业教育就必须重新激活学生的好学心,因而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意义和价值。通过理性反作用于感性,把好学心重新激活。

第四,创业教育课。这个是对大学来说的,小学和中学不存在这个问题。一个人到了大学阶段,就应该明白大学跟中学和小学不一样,中学小学毕业之后仍然是学生,而大学毕业之后就不再是学生了。因而,大学阶段就必须慢慢地从学生(消费者)转变成创业者(生产者)的角色。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5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全面人生观价值观和逻辑思维引导的主要课程,对于锻炼学生的政治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积极作用。随着在高校的大众化,思政课在高校发挥教育熏陶的领域越来越大,但是思政课的课堂教育的实效性却没有得到提高。为了提高实效性,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结合课程教学的理论与社会时事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自我养成逻辑思维习惯上,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是辩论课。辩论课的特色在于辩论过程中实现了教师的教学,也凸显出学生的自我学习以及价值形成。通过辩论题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一般体现在以下环节。

一、选择辩题,师生参与

要使辩论课成功开展下去,辩题起着关键作用。确定辩题正是改变学生被动参与课堂的契机。在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交流的方式,或者课后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采取双方互动方式确定辩题。教师给出几个参考命题,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感兴趣的辩题方向,老师再结合课程内容确定辩题。双方共同确定辩题,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对题目的引导和修改,又能结合课程内容,才不会出现为了辩论而辩论,最后变成一场跟教学内容毫无关系的表演的情况;否则,辩论越是热闹,越是显得课堂教学以及教材的乏味,更使学生远离思政课教学,只是冲着教师课堂耍的花样而来。辩题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并且辩题开展要在相应的课程内容教学之后。在完成相对应章节的教学后,结合教学情况,再展开教学。除了个别辩题可以开展在前(比如“世界是否可认知”可安排在讲授知识论之前),大部分辩题适合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否则,辩论的锻炼体现不出来,无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全员参加,集体辩论

辩论开展的最重要环节是参与环节。最好是全民总动员,人人参与,在人数不超过一百二十左右的班级,可以全员开展。由学生推举一辩和四辩,其余两辩,由学生负责。事先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鼓励更多的学生担当起二辩、三辩的身份,一方的辩手发表完观点,另一方学生可以立即反驳。全员参与,给每个学生有发言的期待,也给学生的准备工作带来动力。确定二、三辩手,只会使更多学生坐等看戏,结果锻炼到的学生只是少数几个,不能够实现思政辩论课的教学目的。

三、辩前引导,提高效率

要开展好一门辩论课必须在事前引导学生做出充分准备,准备分为两阶段:辩题分析阶段、辩论资料准备指导阶段。如何分析辩题,需要进行指导,悉心指导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查找有效资料,也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方式。成功的辩论课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性,是教学双主体的融合,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外分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的和技巧的训练,及体现在辩论全过程的隐性调控中。教师在辩论前进行理论和技巧的指导,尤其是对辩题的资料查找方向的分析,以及对课程内容的运用,特别是这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展开,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指导,才能提升辩论课的实效性。

四、实时点评,及时调控

辩论课的开展,是一种双向的多方面的研讨式教学。但是,学生毕竟不是专业辩论队出身,很容易就陷入为辩而辩的困境,一场辩论课就会变成一场展示发言的展示课,甚至有些班级由于年轻人的满腔热情,最后会变成互相人身攻击。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正反两方学生的唇枪舌战,教师要在每个观点阐述到差不多的时候,给予适时暂停,再一次明确双方观点的交集处,给下一回合的辩论指明方向。教师还要及时点评学生的辩论,实时点评,及时调控。教师只有及时引导,才能够有效利用学生的观点,不会使辩论失去方向,提高辩论的有效性。

五、结尾升华,突出要点

一场成功的辩论课的开展到最后,往往能够成功地集中观点,正反两辩题都能够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思考,两方的问题也会产生交集。所以一场成功的辩论课,教师需要对结果进行深度的总结与升华,结合课程内容,才能将辩论课的有效性持久地发挥下去,既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相关话题也有了更有说服力的观点。因此,总结是重中之重。在总结中点评学生回答,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回应,鼓励学生的参与。教师的回馈,是学生成长最直接的方式,学生往往会在教师的鼓励或者指点下,增加信心或者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辩论的实质意义在于学生通过教师对辩题的总结,更好地理解辩题,能够对辩题产生深刻的认识,并影响其形成相应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了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一场有效的辩论课开展,不仅使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拓展视野,开动脑筋,锻炼了思维逻辑能力,还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六、明确价值导向,创新教育手段

思政教育的特色在于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辩论课中更是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坚持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也要对党的新的动态和政策给予解说,结合辩题,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党的群众路线。明确价值导向,同时加深学生对党的新的路线方针的理解与印象。思政课不仅是培育人的政治思想的场所,也是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阵地之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因此,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把辩论引进思政课堂正是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创新教学教育模式的实践表现之一。实践证明,辩论课的开展,是一场有效的能够动员全班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方式,并且可以有效地积极推进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教师教育学生的目的更重要的在于积极推进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因此,辩论课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的风格。在教学内容上,通过对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主体性,体现了学生主人翁地位,全民参与辩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以往被动的学习风格,尤其是教师机械刻板的说教与一味的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能够在辩论课中转变,实现互动性、主动性、积极性教学。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18-02

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那就是:思政课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努力,但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如何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切实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这是摆在所有思政课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在这种现实情境下,积极探索和使用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总结课题组成员近年来实施有效教学的体会和经验,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四种策略。

一、教学准备是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准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充分的教学准备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是复杂的实践性活动,需要事先准备的内容很多。对于思政课而言,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对教材的研究。

教材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载体和基础。与其他课程的教材相比,思政课的教材具有极大的特殊性。目前的思政课的四本教材都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并且经过严格审核之后统一发行的。它是全国一本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面对不同院校、专业、年级学生的巨大差异性如何授课,这是一个需要教师用心备课和钻研的问题。在思政课备课中,既不能完全照搬教材的章节来设计教学进度和具体讲授内容,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把教材只当作必要的“参考书”来备课。思政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教材的精髓,把教材体系转化为具有教师个性和特点的教学体系。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弄清教材体系,明确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吃透教材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明确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二是要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重点问题是指在同类知识中分量大、重要的或主要的内容,难点问题是指学生难懂、费解和不好掌握的内容,疑点问题是指学生混淆不清、容易误解且产生疑惑的内容,在研究教材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三个点”上。此外,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思政课每门课程的学时是有限的,而内容相对繁多,这就需要明确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把有限的学时更多地用到“三个点”上,而对于那些一般的知识点可以采取自学等方式灵活处理;三是了解和把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并把它们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体系中去。如果只是一味地讲授教材上现成的内容,学生往往不感兴趣或兴趣不大。如果教师能把最新的热点问题引进思政课的教学课堂,勇于突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增添自己的个性解读,用新鲜的事例教育和引导学生,那么教学效果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教学实施是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准备好之后,教师就要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了,教学实施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实施是由讲授、问答、讨论等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其中,问答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转换性作用。对于思政课来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要环节,而问答是最常规和最主要的交流方式,有效的课堂问答起到链接教师期望和学生反映的桥梁作用,可以检验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

有研究者把问答的步骤和应用策略归纳为四点:一是发问策略。要紧密围绕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并适当安排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高认知水平问题固然对学生认识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但并不是说高认知水平问题越多越好,低认知水平问题也有其独特的价值,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两者的比例。二是候答策略。根据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具体情境,一般要等待一段时间,给学生留出思考问题和组织语言的时间,不过时间也不宜过长。研究者建议:低水平问题的候答时间一般为3―5秒,高水平问题的候答时间一般为15秒。三是叫答策略。叫答要面向全体学生,争取做到全员参与,特别要注意照顾那些平时不太活跃的学生,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机会,不能让课堂变成专属于活跃学生的表演舞台。四是理答策略。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应答采取不同的理答策略。思政课问题往往没有统一或标准答案,但是又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政治性,要符合理论的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回答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当学生给出的答案符合预期时,教师要不吝表扬。当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完整或部分正确时,教师要肯定其正确的部分,然后探问学生,向学生提供回答线索,或对问题重新措辞。对于完全不符合预期的回答,教师要弄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对于知识欠缺而造成的错误回答,教师可依次采取探问、转问等方式化解尴尬。

三、教学评价是思政课有效教学的保障

教学的准备和实施并不是教学过程的全部。教学过程要有效,评价就应当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归根到底,教学是否有效要根据评价的结果才能判定。教学能否有效的改善并更为有效,同样要依赖于评价结果的运用。

教学评价涉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其中对教师的教的评价居于主导性地位,毕竟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有可能学得好。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涉及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表达、教学效果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在对教师评价时更加看重的指标有:首先是教学态度。主要考察教师对学科的热爱程度、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以及在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态度和做法。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师,思政课教师的态度和素养显得特别重要。思政课教师要真心热爱学科,不断地钻研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要对真信真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感染和感动学生。其次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所制约并为实现目标服务的,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形式丰富的方法,这对思政课教学特别重要,思政课教学应当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再次是教学组织。对教学组织的评价主要是看教师能否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否采用各种教学措施和手段来集中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巧妙地利用其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从而使得教学活动顺利展开。思政课教学一般都是大班授课,这种现象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组织和课堂管理方面下功夫,可以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组织方式。最后是教学效果。上述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服务,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这是最大的评价指标。

四、教学辅助是思政课有效教学的补充

要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稳步提高,仅仅依靠几门思政课程和几十个学时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需课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学辅助,这是实现思政课有效教学的有益补充。课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是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补充。其主要任务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们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保障学生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和身心的健康成长。课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加强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

只有鲜活的东西,才能吸引人。在一般人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简单的道德说教,理性氛围浓厚,感性沟通不足,甚至部分学生因此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也“热闹”起来,亲切和蔼,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从而起到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锻炼才干、培养品质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作用。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以社会为课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教材,以基层干部和群众为教员,让大学生在其中受到身临其境、潜移默化的感性教育,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的环境中,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康人格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要开辟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这是高校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

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虚拟课堂”,如何把握在“虚拟课堂”中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课题。一方面要把网络热点问题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中去。网络热点问题对思政课来说是最佳的教学案例,它们大多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短时期内易引发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正确地引导学生,同样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打造一批“红色品牌”。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种现代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健康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在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选择并吸收正确信息, 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传导优势和教育功能,把网络建设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新的阵地。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4.

[2]李森,张家军,王天平.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

育出版社,2010:12.

[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

篇5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生命教育;渗透;探究

前言:

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和价值的源泉,通过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的价值,自觉地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而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命教育充分体现出对生命的关爱,对生命质量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样是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进一步达到完善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生活状态、塑造学生的目的,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加富有生命意义。

1.高校思政课与渗透生命教育之间的关系

1.1高校思政课中生命教育的定义

高校思政课中的生命教育是指教师以生命发展的规律为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更加完善的认识生命,增强其对生命的热爱程度,使之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并且增强对生命的敬畏感。通过生命教育的开展,让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充满生命活力,健全自身的人格,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增强大学生的智慧。这一过程的实施将使高校思政课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

1.2高校思政课中生命教育的目标

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完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终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在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其目标在于强化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取向,使其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同时,通过生命教育来实现满足学生成长内在需求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3高校思政课是生命教育的有效平台

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主要是以教育为主要手段,将生命作为核心,对学生的整个生命活动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生命、尊重生命,使之增强对生命的热爱感,从而达到提升生命质量、获取生命价值的目的。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更加关怀生命状态、追求生命情调,从而更好地感受生命的意义,焕发出生命的光彩。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关怀意识,它不仅是指对生命个人的关心,更是对人生态度、生命价值的引导,通过生命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尊严,丰富内心世界,使之充满生命活力。思政课与生命教育的目标是相互融合的,他们都在寻求个体生命的完善发展。教育部门对高校思政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无论是在组织上还是在指导思想上,都为思政课中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2.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任务的紧迫性,让思政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生命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2.1更新生命教育理念

高校思政课的开展目的不仅是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应当强化学生综合能力、自身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培养,最重要的则是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人格特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生命得以正常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拥有生命教育的意识,自觉地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思政课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之路,将学生看作是有情感、有智慧的生命个体来进行教育,同时自身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的生命态度,用蓬勃的活力来感染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沟通自身对生命的体会和情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意义,通过更新自身的生命教育理念,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的。

2.2开发生命教育资源

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要充分开发生命教育资源。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很多蕴含生命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中,讲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规律时,可以将一些伟人的事迹穿插到教学内容中,讲述这些历史伟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以及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是如何应对的,让学生在这些历史实例中感受生命价值的力量。让学生在思政课中获取知识,获取对生命的认知,从而不断地创造自我,实现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来扩展教学资源,例如让学生观看影片、旁听法院庭审等,使其真正受到心灵的洗涤,亲身体验到生命的意义,通过美化环境、植树造林等活动来感受生命带来的无穷力量,进而产生对生命的敬仰。

2.3转变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学模式是指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从课程主体出发,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原则,从而提炼出较为典型、富有趣味、比较稳定的教学样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讲、听、读、记、练,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比较刻板,学生往往是被动地获取知识,并不能真正的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高校思政课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讲授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它是一种高级的育德、育心的心理活动。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自身的情绪变化较大,如果单纯的利用满堂灌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用心设计教学方案,可以将自身的成长经历、人生体验等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启发学生,真正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意义。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关注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教会他们处理生活困难的方法,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3.高校思政课渗透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3.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和理论性较强,它与其他专业课不同,有着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我国教育事业的功利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一些思政课教师并没有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以自身为主,运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听课感受和反映,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远远不够。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的,教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而思政课作为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核心课程,却并没有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的传播。学校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思政课,教师缺乏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多样性和个性的发展。学校思政课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也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将生命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高等院校只有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思政课中,督促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才能营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引导并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态度,有效达到思政课教育的目的。

3.2拓宽生命教育渠道,降低悲剧发生率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大学生生活在多元的文化社会中,价值观念在逐渐发生转变,他们面临的

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困惑与人生的迷茫状态。据调查,很多大学生对自身生存状况、社会现实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产生了困扰,有些大学生甚至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他们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出现了漠视生命存在、丧失生命意义等的现象。传统道德正在受到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的冲击,新闻报道的大学生自残、轻生与犯罪等事件频频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社会秩序的紊乱。这些事件应当引起高校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界普遍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一些高校已经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思政课中,然而还有部分院校并没有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等到恶劣事件发生时才去处理问题,高校缺乏生命教育教师,教育效果不明显。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人生,提高对生命的热爱意识,自觉地把握主流意识。要想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就必须渗透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旺盛的精力,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感受,让他们更加正确的看待生命、看待人生,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世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生命教育的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 (06): 176-178.

[2] 何仕.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10): 152-153.

篇6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本综述以近5年来,公开发表的高校思政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面的部分学术论文为基础,经过查阅、归类、分析、总结和评价几个环节的工作,初步得到了关于该问题的一个系统思路和基本理论蓝图。课程考核问题在教育界不是一个新领域,但由于思政课的特殊性,专门研究思政课考核方式的文章和观点并不算丰富,各方观点也非常接近,可见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思想政治课的考核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挖掘的实践问题。

二、探讨的主要问题

在本文涉及到的20余篇代表性文献中,大多数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思政课考核的。分别是:考核的作用和意义、现有考核方式的弊端、开闭卷考试的优劣比较、学生成绩的构成方式和比例、考核方式改革应遵循的原则、考核方式的内容改革、考核方式的途径改革、考核方式的评价机制改革、实践环节和考核等。也有一些文章角度独特,谈到了学界尚未充分关注的问题,在诸多文献共同谈到的共性问题当中,围绕考核的形式、考核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功能发挥三个核心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系统,学者们通过论述致力于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考核才能客观、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水准和信仰情况,并且通过考核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思政课。这可以说,是思政课吸引力持续偏低,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思政课的考核理论与现实脱节、学生“表里不一”,政治理论没有入心入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清晰的政治信仰没有形成。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改进思政课考核方式,使之真正发挥课程考核的功能,而不是做表面功夫、期末考试分数定终身的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三、 代表性观点

首先,在考核本身的意义价值上,作者们观点是一致的,普遍认为思政课考核方式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更好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其次,在思政课考核方式现有的弊端问题上,“一纸试卷定终生”的考试方式忽视平时表现、忽视理解运用,忽视能力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第三,在考核方式的改革原则上,普遍认为考核应该尊重教育规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能力为本、公平公正、激发创造性。第四,在开、闭卷考试的优劣分析上,大多数作者认为两种形式各有优劣,但是按照素质教育、以人文本、理解为主、灵活运用等要求,普遍认同开卷考试作为优先选择的方式。第五,在评价机制上,很多作者已经认识到提高过程性评价权重的问题,将期末考试在学生总成绩中比重弱化,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在学生成绩中平时成绩占有一定比例并且形式多样化。第六,在评价主体上,一部分作者提出跟以往老师作为单一的评价主体相比,考核方式的改革应该形成多重主体:辅导员、学生干部、教师、学生互评、自评应该相结合,更能体现学生平时的表现,并避免教师单一评价主体的主观性失当。

四、 尚未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看,能够体现考察学生道德、能力和信仰功能的考核方式大都欠缺可操作性,会耗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实行思政课大合班教学的多数高校没有条件推广。但是现有的考核方式又存在很大的问题,诸多改革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可谓正处在一个两难境地。另外大多数作者没有系统论述和解决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机制问题,在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考核确实难以量化,但是定性的评价又不能避免主观性,容易有失公平,所以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五、 发展趋势和评价

随着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回归学生主体本位,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学生成人成才需求已经成为了思政课和其它课程的共同使命。思政课只有在改革中增强实效性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完成使命。作为思政课改革的关键环节,考核方式改革目前已经基本脱离了单一的机械的考核评价方式,初步形成了一个由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共存,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兼顾的考核系统。

参考文献:

[1]李本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

[2]董娜,吴锦旗.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9).

篇7

一、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1.专项经费制度保障

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按比例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因此各高校应该落实将用于思政课专项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切实拨出经费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为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思政部门应与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思政专项的使用办法,确保专款专用,并定期检查使用情况。

2.政策性制度保障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则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和重要补充。因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安排必要的课时,落实到思政教师和每一个学生头上。同时应该有适用的教材,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方法,避免实践教学的泛化和边缘化,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其次,应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学校层面应建立相关制度和评价指标,对指导教师及参与人员的实践教学进行质量监督考核,如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常规检查、指导水平考核、教学时数考核、教学效果考核,工作津贴发放等;部门层面应建立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考核,如成果展示评比、社会实践报告考核、社会实践表现评价考核等。最后,学校或部门层面应建立相应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安排保障制度、时间和场地保障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等。

3.组织管理制度保障

高校应不断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体系,特别是校外社会实践,学生人数较多,实践地点和时间也较分散,更应该提高组织管理水平,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应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明确组织架构和权责范围,加强对指导教师和相关指导人员的管理、监督和考核,协调校内外各种人事关系。其次,应确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包括确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最后,应开发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相对固定的思政课学生社会实践场所,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方向和便利。定向型社会实践使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地点,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管理的实效,降低管理的成本,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要实现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功能与价值,必须构建和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其次要优化实践教学方法,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最后要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构建独立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评价体系,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评价。

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高校要真正实现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功能与价值,首先就要明确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其教学目标是有极强的针对和特殊性。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

1.1转变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本

高校要??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习得教材体系和相关知识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提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不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指导实际工作,而且又能从现实工作学习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效。因此,必须构建起适合学校实际、适合学生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1.2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兴趣点”有所变化,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一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灵活性、新颖性和趣味性的要求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对锻炼和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要切实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基于教学大纲内容,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不断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兴趣,构建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教学教育模式。思政课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去校门,投入到现实社会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突出了学生学习的实践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注重学生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和能力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篇8

一、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概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上个世纪末国外出现的混合式学习理论,最初适用互联网公司的内部员工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这种教学方法引起学者关注,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目前学者关于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主要包括三种:教学模式或传输媒介的混合;教学方法的混合;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2003年,国内学者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并应用“混合式教学”概念,并开始在国内教育教学领域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学者将混合式教学普遍定义为传统课堂和在线教学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协作联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承继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网络在线教学的优点,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与方向。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了线下课堂教学以及线上网络教学的互补,不单纯依靠传统课堂教学,而是借助课堂与网络两个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了教学效果。相比较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而言,以慕课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问题,选择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有效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教学资源上,慕课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思政课的相关教材资源、实践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可以采取视频、音乐、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有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讲解不深入的不足。从效果评价上,慕课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线上综合评定,最终产生系统化的课程效果评价结果。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信息的实时采集,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二)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类型

本文论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模式是指将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慕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根据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的结合时间,可以将其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该种类型指的是线上教学以及线下课堂教学在相同的时间点展开教学。这种方式通常将手机客户端作为载体,线上内容不仅包括了教师上传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任务,还包括了学生课程签到、在线讨论、问卷调查、课程反馈等诸多模块。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也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在线上完成相应的功能,进而实现线上教学以及线下教学同步开展;其次,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时间不同。线上教学主要利用慕课平台课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内容,学生通过线上慕课平台能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线下课堂教学则主要是教师针对课程课前预习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学生课后根据自身喜欢的内容,完成线上学习。在这种类型中,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补充以及相互融合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二、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本文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了学生线上课程预习、课堂深入教学、课后巩固反思三部分环节,主要是合理引导学生有效应用网上资源以及线下课堂教学熟练地掌握各种核心理念,通过课后线上+线下对知识巩固反思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一、线上课程预习。教师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视频资料、阅读材料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这些课程内容包含课程的教学任务、难点、重点等相关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程的基本内容,对知识点有初步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学生预习完课程内容以后,视频资料中会有测试环节,针对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系统的测试,教师按照学生测试的结果可以掌握学生的课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难点问题和知识漏洞,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师线下课堂授课的针对性与专业性。第二、课程深入教学。学生所开展的线上课程预习活动能够为线下课堂教学深入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教师通过对学生难点与知识漏洞的梳理,对教案进行合理化设计,凸显学生不明白或者是还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实现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的迁徙,进而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授课前,教师可以设置诸如:道德的含义指的是什么、你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等这类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讲解,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阅读课前搜集的相关文献,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换看法,完成协作探究活动,将相关知识用于新情境当中,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课程讨论的结果以论文的形式上交,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第三、课后巩固反思。该阶段可以分成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线上部分,教师在网络平台中集中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测试中表现出的问题,并交由学生对课前预习问题进行修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漏洞的梳理,从而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线下部分,教师针对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有效利用课程内容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书写论文、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徙和应用。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以及效果进行调查,可以采用学生互评以及自我总结的形式,搜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举措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社会教育功能以及学生之间的融合。在慕课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获得学生思想动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化的教学内容,应用专题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向性专题教学作为核心,按照不同知识点之间所具备的逻辑关系将整个知识体系划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同时,为了全面整合资源,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广泛的搜集工作,比如经典文献资料、课程教学视频等内容。按照教学资源制作课件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互动渠道

为了加强课程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要实现线上慕课平台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线下课堂教学模块包含了课堂知识讲解以及小组讨论等相关环节,教师负责对教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讲解,针对线上慕课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保证所有学生的疑难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三)转化教学语言风格

篇9

思政实践教学是思政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思政实践教学环境来讲理论付诸于实践,实现教学的应用化、实践化。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是毫无依据的,其是某种教学理论的最高实践形态,是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实践操作的形式来进行的实践活动,其余其他的实践教学在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就实践的目的来讲,其他教学的实践主要是丢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实现客体价值的活动,思政教学的实践则是对思想理论进行实践,通过对马克思理论知识进行传授,来对人们的主管思想进行转变,不断完善人们的素质与能力,该实践活动属于现实活动,但在本质上仍属于思想教学,用过实践化与应用化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学活动。

高校的思政理论教学实践模式有两方面的内涵,分别是狭义与广义。狭义上的内涵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理解;广义上则是除了教学之外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其不仅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上,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进行有效的体现。高校思政教学实践模式的内容与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效果,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高校在对思政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通过多样就的方式来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完美的结合,对实践的渠道进行不断的拓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高校思政教学实践的现状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其中仍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这也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以下对现阶段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研究。

首先,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体系。很多高校在对思政实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较为明显,其将思政教学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分开,两者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突出,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将目标一致的两项工作进行融合入,这也就导致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理论知识讲的清晰明确,党政工作也在校园中有效的开展,但这两者却难以进行联系,不利于学生实践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进行降低。同时,高校在思政教育方面缺乏完善的教学内部系统,这也就不利于教学与实践的协调发展,导致教学实践难以落实到活动中,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也逐渐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预期的效果。

其次,学生在参与方面缺乏广泛性。众所周知,实践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所以实践教学多面向的对象也应该是全体学生,但在高校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受到资金、科研压力等诸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思政实践教学的教师在对活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选派部分的学生参与,组织部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考察、体验等活动,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严重的违背的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规律,难以发挥实践教学的效果。

最后,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缺乏多样性。很多高校在对思政实践活动进行组织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等方面进行重视,缺乏针对性的实践,这也就难以将实践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很多高校在组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式相对较为单一,没有询问学生的意见,由于这种长时间的单一实践,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也就导致实践的效果无法充分的体现,为实践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想要提高高校思政实践教学的效果就应该对以上问题进行改善,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政实践教学理念。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全局上对大学生是思想政治理念进行提高,其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的体现,所以在实践教学的时候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为长期的工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完善教育,培养推动国家发展的人才。同时,应该对校园内部的工作进行完善,高校应该构建统一领导的党政工作,对两个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制定思政工作实践额要求与规划,使理论教育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篇10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政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完美的品格。纵观世界几千年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共同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凝聚着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思政教课教学同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倡导的是一种君子自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精神境界,这对大学生砥砺品质、陶冶情操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情怀,对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可启发大学生认识到只有严于律己,注重自身品德修养,才能以德服人,实现美好梦想。对于思政课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拓展其内容,弥补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还能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实力,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当代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健康完美人格的塑造。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处于竞争、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提倡和弘扬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以诚求诚”的传统“德教”精神,对缓解人与人之间紧张对立的状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应注意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适时地将传统文化精神精髓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并对其内涵给予现代诠释。做到因材施教、古为今用,以更好的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辩证思考、亲身体验。做到自我悦纳、悦纳他人,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1.3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这说明,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华文化在世界仍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涉及到每个道德领域和社会层面,对每个社会问题几乎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引证。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和”文化,我国历来主张“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这都是“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这些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强,但抗挫折能力差。稍有失意就会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更有甚者的是,极少数学生之间因一点小事发生摩擦,最终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曾经引起全国震惊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其中一例,至今令人触目惊心。心理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大因素,教师在日常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应大胆借鉴传统文化中“和谐中庸”的思想”内容,积极传播“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心态。

2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当今世界各国文化正处在相互交融的时期,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见重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们要全面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采取唯物辩证法的态度,使之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保持民族特色和开放共容的气魄,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

2.1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大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也应因时而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它宣传及时,不受时空间的制约,大学生喜闻乐见。将互联网的特长和传统文化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必将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还应实现由传统的“灌输型”向“双向互动型”教育方法的转变,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优秀古诗词讲演比赛、书法国画展等活动,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各高校还可以因地制宜,利用高校所在城市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来丰富对大学生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或运用选修课和社会实践课来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2.2多渠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如今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假日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学生更能利用节假日时间一览祖国的名胜古迹,亲身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祥和智慧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传承的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应用者和受益者,更重要的是自己还应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通过大学生从认识到实践的学习过程,按照知、情、信、意、行的内在程序循环往复,通过接受、内化、外化等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引导他们多层面学习弘扬传统文化。

2.3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

思政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意义重大而深远,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实现思政课与传统文化的“贯通与融合”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和课程建设之中,配备专职教师团队进行研究,并给予专项资金的支持。思政课与传统文化的贯通与融合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要取得真正的实效,不仅需要课堂内的理论教育,也要保持教育与课外实地考察的结合,需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活动方式进行。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实施以来,关于考核方式的改革就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同仁就传统思政课考核方式的缺点、考核改革的方向和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实践中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一些具体做法。

目前各高校思政课考核方法的改革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其一,从对学生单纯的理论知识考核向对学生的全面考核转变。全面考核要求对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态度等诸方面进行考核,特别是对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能力考核即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考核。其二,由对学生的单纯期末闭卷考核向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转变。这种考核从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核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定,注重考核的过程性,更能客观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的精神面貌、学习积极与否。

可以说,全面考核和过程考核目前已成为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趋势,也是教师考核学生的基本要求。与这样的考核要求相适应,目前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即“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各高校大都采用考查方式进行考核。思政课考查科目如何考核能更好地达到考核目标?这也成为我们教学中努力探讨解决的问题。

1目前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各高校思政课考查科目的具体考核方式,可以看到其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

1.1考核目标不够明确,不能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功能与本质要求

一般专业课与公共课的考核目标,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状况的考核。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授知识、培养分析问题方法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历史观的培养,这是思政课的特殊功能与本质要求。这就要求思政课的考核要客观体现学生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情况,这是思政课考核目标的特殊要求。知识、技能、能力的考核易于客观评价,而思想、精神、灵魂却难以量化考核。思政课考查科目尽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考核方式,但主要还是知识、能力考核,而不是思想道德素质考核,不能体现思政课的特殊功能和本质要求。建立客观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

1.2随意性

这既是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的优点,也是缺点。从优点方面看,考查形式灵活多样,没有统一的形式规定,而不以单一的卷面成绩评定成绩,这有助于教师从知识、能力、态度、素质等多方面更为全面地评定学生学习效果。从缺点方面看,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考核态度随意性过大。教师考查的随意性过大表现在:考查内容的随意性,即考查内容不能反映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不能体现其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客观反映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培养的效果;考查形式的随意性,即教师更多地从评定成绩容易与否的角度出发,选择写论文、思想汇报等主观性较强的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学生考查的随意性过大表现在:相对于考试课有明确的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通过闭卷考试进行考核而言,学生普遍认为考查课内容简单,考核方式开放,不经过正规的闭卷考试,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学习投入较少,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主观性,即考查成绩评定缺乏客观的、定量的指标体系,其标准由教师主观掌握

(1)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考查课考查内容及方式的选择,不仅要全面反映学生素质培养、知识学习、能力锻炼的成效,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与否,能否认真预习、听课、思考、回答,以保证学生成绩评定的完整性。(2)考核指标体系中各项具体指标所占分值不够合理。素质、知识、能力、态度四项指标中,知识、能力较容易以量化数据评定;态度考核有赖于教师教学中的教学管理水平高低和教学实践的投入,也易于以量化数据评定;思想道德素质则难以以量化数据评定。这使得在思政课的考核指标体系中,知识、能力、态度所占分值较多,而素质考核几乎难以体现。

2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查方式的改进方向

明了目前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就可以明确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查方式的改进方向。

2.1明确考查目标,确立考查标准

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的区别,明确思政课考核目标,是搞好思政课考核的首要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和目标是为了加强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制观,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与经验,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原则,养成优良的个性品质。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功能和本质要求。因此,在课程定位、方向、标准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思政课均不同于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除了一般课程具有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功能外,思政课更侧重于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素质培养是思政课的本质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目标必然要体现其特殊功能和本质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及方法时,必须考虑如何能有效地对学生素质培养情况进行考核,以明确并达到思政课的考核目标。

2.2建立客观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

思政课考查科目的考核采用结构成绩,以保证对学生成绩评定的完整性、科学性。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目标,其考查科目的考核应包括四个方面的指标:素质,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知识,即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认识和积累的经验;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态度,即学习中的积极性,表现为出勤率、课前准备、课上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课后复习等。四项考核指标中,主要依据考核目标和价值取向,素质培养所占权重应适当加大。

2.3探讨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

加强考核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考查方式。如:对学习态度不佳的学生,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以强化其学习的紧迫感;对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可以采用开卷法,或者写读后感、或者作卷面试题、或者面试、或者写课程论文等,使学生在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论述,以客观评价其素质、学习效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困惑

有了努力方向,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已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考核体系。学生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二者比例或是三比七,或是五比五,由授课教师灵活把握。平时成绩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素质、知识和能力,期末成绩侧重素质、能力,二者结合,能从这四个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突出了思政课考核的全面性、客观性、过程性。这种改革,有助于在教学和考核中全面贯彻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改革教学方法适应课改新要求。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仍然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惑:

3.1教师应适应新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考核题目设计

全面考核和过程考核对教师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环节的考核中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素质、知识、能力、态度四项考核指标而言,平时考核环节首先突出的是态度指标,它最能直观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是素质、知识、能力指标,在师生互动中展示学生学习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展示学生的政治素养;期末考核环节首先突出的是知识、能力指标,其次是素质、态度指标。这一变化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考核题目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一方面要加强课堂管理,直观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以思考性的题目而不是记忆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设计的这些思考性题目应尤为注意侧重政治理论分析。只有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才能真正展现学生的平时表现,才有客观的平时考核成绩。其二,期末考核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其题目都应避免随意性,应紧扣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从素质指标方面考核学生。

3.2学生平时表现的信息收集难度大,难以客观评定平时考核成绩

篇1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96

2015年的教师节人民日报有个时评,其最后一句话是“亲爱的老师,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愿我们所有人能给予你们最好的赞美,就是信任”可见,社会对教师的不信任感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思政教师作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导师需要理论与社会实际结合,需要教师人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以获得学生对思政教育更多地信任。这离不开凝练教师的三颗心。

其一,用关爱之心对待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我们教师教育工作的基础,爱也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增进师生的友谊关爱,学生就会“爱屋及乌”,就会“亲其师、信其师”,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尊重学生,首先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看待学生。90后大学生的观念与两课教育想要达到的教学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两课教学中一些基本内容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知。如有些学生不知道人大、政协是干什么的?等等。一些教师也会感叹现在的学生政治知识的素养太差,有时会忍不住出言不逊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一些学生本来就认为思政课可有可无,此时就更会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而教师的讥笑,会把他们推出思政课的大门。因此,思政教师应充分了解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才能使教师认识避免偏颇。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跟学生对话交流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要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冷静,善于等待。当然,尊重学生并不是放弃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责任。对于个别学生比较出格的言行的做法应予以及时的指正,这也是对其他学生或教学内容的尊重。

关爱学生还要关心学生的整体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两课教师面对的是全校的各年级学生。大学生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对于一年级学生,尤其可适当加入本校、本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等介绍,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班级、融入学校、融入本地。对于二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则可适当进行相关理论的拓展教学,三年级可进行一些考研、就业方面的指导。另外教师还可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这些课堂外的交流,可使师生处在一种相对平等的地位。而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师生进行的对话交流更容易得到学生许多真实信息,教师的表达也易生活化,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起到思政课教学的教书育人工作。

关爱学生更要理解、欣赏学生。学生的想法有时会很单纯,偏激。这需要我们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寻找他们特长与表达的闪光点。受赏识是人类的本性需求,大学生进校后,各种人才会显露,许多在原来高中的佼佼者会在竞争中败下阵,这会形成一种新的压抑。因而,在他们走上社会的最后一站,重塑他们的信心很有必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比如学生间口头或写作表达能力差异,学生学习态度的不同。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总之,教师的关爱更多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师只有真心真意的赏识,才能得到学生积极反馈。反之,有些老师的表扬太滥,会使学生认为老师为讨好学生而惺惺作态。因此,在夸奖学生时,要善于捕捉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这样的赏识才能有的放矢,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可以帮助学生持续不断的提高自己。

其二,用敬畏之心对待教学。所谓敬畏之心,就是有一颗恭敬而虔诚的心。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学教育的对象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生命体,教育使他们的生命更有价值,同时他们现在所受的大学教育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未来。而教师则在教学中燃烧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体。这是我们敬畏教学的理由。

敬畏教学必然要敬畏课堂。许多思政教师每天经历着相似的工作,重复着“年年岁岁课相似”的无趣生涯。随着时间流逝,上课的激情会渐渐消退,甚至产生了倦怠情绪。反观过去一些大师们上了一辈子课,但对每堂课仍如履薄冰。朱自清先生把上每一节课都当作大事来对待,哪怕是很熟的教材,课前也要精心设计,仔细预备,进课堂时还十分紧张。晚年的梁实秋在台湾省立师范学校教书,担任英语系主任。每周四晚上,他却从来不见客,因为第二天要给学生上课,他得备课。钱理群先生一次回母校南师附中为学生讲鲁迅。为了三天的课,钱老写了七天教案,前后准备了一个多月。钱老说:担心讲不好,战战兢兢。课堂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地方,当老师的讲课得到学生的热烈反应,赞许,这也许是教师幸福感滋生的重要源泉之一。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学生的肯定,上课教师会快乐一整天。敬畏课堂要求老师精益求精地备课,仔细斟酌每一个教学细节,不拔高目标,不高谈阔论,不随波逐浪,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敬畏课堂要求老师关注学生的反馈,以极大的责任心和耐心聆听学生疑惑,困其所困,思其所思,悟其所悟,乐其所乐。总之敬畏课堂要求老师关注教学语言是否准确?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手段是否实用?教学氛围是否融洽?教学结果是否满意?敬畏课堂的教师会把课堂视为神圣殿堂,怀着虔敬之心,默默地探索、追求,穷其一生,无怨无悔。

敬畏教学还要敬畏知识。知识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每个人都有自己实践的局限,因而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吸取别人社会实践中的思想知识。说:“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理境界的灯烛”。培根亦曾发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呐喊。可见,知识在人类社会改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伟大意义和深刻作用。“若致知,则知识当自渐明,不曾见人有一件事终思不到也。知识明,则力量自进”。知识永远是人类最为神圣、高尚的营养和武器,知识能改变命运。在改变个人的同时知识更是驱动人类历史巨轮的引擎。理解到此一股敬畏知识之情就会油然而生。牛顿说过,“在宇宙的奥秘面前,我只是一个海边拾贝的儿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着知识积累与日俱增,知识圈圆周越来越大了,教师会感到不知不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因此敬畏知识只有不断读书,不断学习,积极去思考研究,不断增加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厚度、拓展知识的宽度、挖掘知识的深度。由于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对革命和建设等理论的解释,这更需要我们用更丰富的知识,更深邃的思想,更生动活泼形式、更有说服力和理解力的语言,才有底气把课上好!在当前知识碎片化盛行时代,思政课教师更要耐住寂寞,沉下心来,认真研读相关理论典籍,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中国社会的实际。把两者结合而成的正能量传播到教学之中。

敬畏知识还要严谨地传授知识。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对知识的严谨传授态度。因此,这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传授的知识要有根据。对于理论内容要力求来自于原著的正确解读,不能道听途说,也不能人云亦云。对于引用的案例力求客观公正,不能随意解读,以偏概全。论从史出,以理服人,坚持真理。严谨的知识传授还要求教师科学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要传授的知识尽可能形象、直观,减少自己的主观臆断。严谨的知识传授需要教师做好专业与教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用科研的深度、广度来服务教学知识的输出。此外,严谨的知识传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还需要对一些明显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予以坚决的抵制。

其三,用学生之心对待自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有些人教学的时候,不是尽学生所领会的教,而是尽他们所愿教的去教。”在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常可看到,教师在讲台上慷慨陈词,学生在教室中呼呼大睡。如果这种学生是个别现象,那可能有特殊原因,但如大部分同学都在我行我素,那就是出现了教与学的脱节。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阅历各异,工作学习能力和经验也有高低之别,观察思考事物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都有所差异。因此,教师与学生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习惯于用主观的、单一的思路进行思考,跳不出自我的圈子,长久下去就会形成先入为主、舍我其谁的教学态度。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心理学和教育学告诉我们要常用学生心看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否则教师居高临下的地位,往往会导向经验教学。容易以己度人。因此,我们要常换位思考。要降低姿态、转换角度、调整视角、变换位置,在求同中存异,在比较中反思,将换位中思考。

换位思考有许多做法,但最基本的要完成二问。其一是:如果我是学生,我需要什么?学生有自尊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他们从心底里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承认、尊重和赞赏。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心情愉快,充满信心;倘若这种需要总是被忽视、否定甚至有意剥夺时,他们不仅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有时还会出现攻击性言行。其二为:如果我是学生,我不希望什么?思政课老师不妨经常这样反省一下自己。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不希望遇到一位上课刻板无趣,布置大量无意义课外作业的教师。因此,如果我们遇到问题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就会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完成换位思考的基本二问需要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此外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较固定的理论思维传授,但人因其自身的生活体验、意识形态等,可能又会有着多样的思维倾向。所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最后走向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正确的思维认知。这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的体验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如在讲课时,发现学生对某一内容不太感兴趣时,在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精讲简讲,反之则做更多的讲解和讨论。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为人师表尤为重要。要让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让学生接受,自己要真信、真讲,一个真实的人才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换位。

总之,教师三颗心其本质就是师德的一种表达,也可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标贴。教师用三颗心换来学生和社会对思政课教师的信任这也应当是全体思政教师的意愿。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这也印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凝练师心获得学生认同与信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目标已立,建设还在路上。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