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2: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经验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全区部署开展“勤廉双优、阳光履职”提质增效行动。举办全区作风建设主题辩论赛,营造勤廉氛围,强化勤廉意识。深化“服务品牌”建设,全区机关部门新推服务品牌37个并向群众公示。建立“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工作机制,对涉企惠民资金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召开政企对接会和惠民恳谈会,收集反映问题及建议52条,加大督查力度,跟踪问题解决。开展明查暗访11次,查纠违规行为10例,就1名窗口工作人员屡次违规情况向所在单位发出《监察建议书》。对全区37个部门进行机关作风民主测评,参与评议代表374人,平均评议得分95.22分,收集意见建议93条并“一对一”反馈、“过堂式”整改。通过提质增效行动,全区机关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致力于出实招、求实效,实施预防腐败深化工程
一是服务发展大局,夯实监督防线。加强对全区“现代化建设推进年”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加大对南车低地板车辆、博瑞柔性输电装备等11个重点项目及政府投资工程的督查力度,打造廉洁、高效项目。围绕文明城市建设、城市长效管理等重点领域,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动督查机制,开展现场督查17次,排查纠正各类问题206个,约谈责任人员6人次,保证全区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在劳动监察、城管执法、治安管理等领域开展规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有效解决行政执法中的突出问题。
二是强化惩防职能,严守法纪防线。完善党员干部勤廉预警机制,收集有价值的信息23条,对党员干部实施勤廉预警。完善党员干部违纪惩戒机制,规范线索管理,提高办案水平,提升审理质效。汇编近十年全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以案说纪,警示干部,发挥查办案件的惩戒功能。认真做好维稳和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整理上报6期《廉情监测》供决策参考。
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科技防线。开通数字惩防系统,开发应用网上勤廉导师工作室、勤廉预警网络平台等,充分发挥综合效用。实施“村居廉线”增效工程,督促解决具体问题14个,提升了互动、服务、监管功能。继续发挥“三合一”政务平台作用,依托电子监察系统发出监察督办通知书23件,办结投诉7件,有效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科技含量。会同区委农工办完成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
四是拓展工作领域,延伸社会防线。实施“非公廉建555工程”,汇编非公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经验和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积极构建非公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对8个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及其13个基层站所、服务窗口进行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平均评议得分96.14分,督促落实整改措施35条,建立长效管理制度13项,有力促进了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水平提升。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参与“政风热线”,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上线,受理咨询投诉55件,全部完成答复办理。
三、立足于出精品、上水平,推进反腐倡廉四项行动
一是廉政文化“导航行动”。办好第二届“东方启辰”廉政文化节,选送文艺节目参加全省“清风”廉政文化周(片区)活动并获三等奖,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32场次,2000余名干部群众受到教育。出台《关于深化勤廉导师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提标升级区城管局、戚大街社区等连锁工作室,加快新建丁堰街道、地税三分局等连锁工作室,形成建成8家、在建4家、覆盖全区的廉政文化组合载体。驻江阴63680部队、上海崇明区等前来学习考察,中纪报、《党的生活》等报道了相关活动;勤廉导师工作室还被评为市纪检监察创新工作二等奖,并接受了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验收。
二是东方廉建“护航行动”。完善“东方廉建”企地反腐合作平台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为南车低地板车辆、华电燃气基地等央企项目提供服务保障。“护航行动”项目推进组多次上门走访,加强对涉及央企重点项目“三送”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服务优质高效。“东方廉建”不仅实现了企地共赢,而且得到了市纪委、市国资委和南车集团、华电集团等多方面的肯定与推介。7月份,全市国企(国资)预防腐败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会在戚机公司召开,我区就“东方廉建”工作经验作大会交流发言。
三是风险防控“明鉴行动”。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级年轻干部、村书记等重点岗位、重点对象的廉政风险排查防控,促使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预防。在41名科级年轻干部中排查廉政风险265个,与预控措施、廉政承诺一并存入《优秀年轻干部勤廉档案》。村书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全面推开,各村以《村书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手册》为指导,在排查防控中统一落实“六个一”,即一本议事册、一面公示墙、一天开放日、一名监督员、一个网络平台、一则考核评估,实现风险防控向履职全过程渗透。浙江海盐县来我区学习这一做法。
为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我们重点选取了土地整治、征地拆迁、土地评估、测绘管理、地质调查等职能单位,围绕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和效能梗塞点,着眼健全内控机制建设,开展了廉政风险点查找试点工作。通过及时将试点单位的经验和成果在全局进行宣传推广,统筹指导全局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
一、廉政风险查找主要做法
我们突出围绕“找、防、控”三个环节,从个人岗位和职权运行流程“两条线”入手,将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落实到“五个一”,即:一份岗位风险表格、一张业务流程及风险分析图、一份职权风险等级及防范措施目录、一系列风险情景案例,形成一本《廉政风险点防范指南》,构筑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一体化风险防控体系。
(一)以岗为点,分类确定廉政风险点,编制岗位风险表。突出强化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岗双责”制,明确并区分三类廉政风险,即:廉政风险点、效能风险点和领导责任风险点。其中,廉政风险点主要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效能风险点主要是在政风行风、工作效率方面的风险;领导责任风险点主要是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监管风险等。在区分三类廉政风险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职责划分,编制两种《个人岗位廉政风险表》:一是领导班子成员岗位廉政风险表,重点针对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要求,结合主管或分管职责,从法律政策、社会环境、体制机制、权力运行、制度建设、人员管理等环节中查找出领导岗位的廉政风险和责任风险,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执行“三重一大”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廉政风险。二是非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岗位廉政风险表,重点针对个人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社会交往以及行使自由裁量权和内部管理权等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和效能风险点。
(二)以程序为线,科学划分廉政风险等级,编制业务流程及风险分析图。我们综合职权性质、重要性和廉政风险发生的机率等因素,按照风险大小,由高到低,将廉政风险点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风险:主要针对在职权运行中可能违反法律法规或处置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和的廉政风险。b级风险:主要针对在职权运行中可能违的纪律规定和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要求发生的廉政风险。c级风险:主要针对职业道德风险、作风不实和工作效率低下等情况。
在划分风险等级的基础上,依托业务流程,查找职权运行中各环节的廉政风险。具体做法是:各单位对本单位的所有职权(包括行政执法权和内部管理权)进行清查梳理,制定职权目录,逐项编制职权运行流程图。同时,对照梳理出来的各个流程图,评估确定各个风险点及其风险等级,并在流程图上一一标注,从而形成一张职权运行流程、廉政风险点和风险等级“三位一体”的业务流程及风险分析图。
(三)以权定责,实行层级负责制,全面深入查找廉政风险。在查找风险点过程中,我们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层级审核制。在查找方法上,采取横向查找和纵向查找相结合,通过四个步骤,力求风险点查准、查实、查透:一是自己找。每一个工作人员对照岗位职责,全面查找各自廉政风险点,认真分析风险点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填写《个人岗位廉政风险表》;二是群众帮。各部门召开内部讨论会,相互点评各自岗位风险点是否查找准确到位、全面细致;三是集中评。各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召开评析会,由各部门负责人汇报本部门岗位风险和工作流程风险排查情况,并在会议评析,对于一些查找不准确、不深入或有遗漏的,要求限期改进;四是组织审。各单位领导以及各岗位风险点查清以后,将廉政风险点登记汇总、建立台帐,由本单位领导班子审定后,在一定范围内公示。通过逐级、广泛深入的查找,7个试点单位共查找出廉政风险点351个。
(四)以制度为面,制定防控措施,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进一步对确定的廉政风险点进行防范措施的落实,力求从点到面、从横向到纵向,实行承诺制、情景案例教育制等,全方位强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一是签署一份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承诺表。针对岗位廉政风险,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组织每一个工作人员签署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承诺表,提出岗位廉政行为规范,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和防控观念。二是要求各单位编制一份风险等级及防范措施目录。通过确定职权运行风险点及其等级,明确责任人,分析现有制度漏洞,制定和完善预防各类廉政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制度,统计编制《职权运行廉政风险等级及预警防范措施目录》,固定风险点和防控措施。三是编写一个风险情景案例。要求各单位岗位风险相关人,针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采取自编自学的方式,编写岗位廉政情景案例。试点单位共编写风险情景案例112个。同时,召开案例点评会,每个人说明和演示自己所编撰的情景案例,并对别人编写的案例找漏洞、提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案例。四是组织测试,以案说法。将案例汇编成册,从中选取典型案例,结合《廉政准则》,编制试题,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测试,并将情景案例教育运用于日常会议、学习活动中。五是编制一本单位廉政风险防范指南。以处室、科室为单位,将本处(科)室的职责、所有的职权目录、业务流程表、各廉政风险点以及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和责任人,等等,形成融“职责、职权、廉政风险及其防控措施”为一体的《廉政风险防范指南》。
二、工作体会
此次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我们按照部里和省、市的要求,把廉政风险点的排查工作融入到具体业务工作,实现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与行政执法、依法行政有机结合。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有四点切身体会:
一是要注重领导垂范、带头指导。我们将“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的落实纳入廉政责任,
局长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与派驻纪检组签订廉政承诺书(开创了我市直属单位领导班子从自觉接受监督到主动要求接受监督的先例),与各位分管副局长签订廉政责任书;各副局长与其分管的机关处室、局属单位负责人签订廉政责任书。通过签订层级廉政责任书,一层抓一层,督促各级领导带头推进工作、切实履行责任。局领导带头开展岗位廉政风险点查找,从分管工作的高度,查摆和分析行政管理、业务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廉政风险的个性和共性问题,明确廉政风险梳理框架,强化全程指导督促。同时,我局研究出台了《加强效能建设增强执行力提高服务能力的内部问责规定(试行)》,推动全局系统以准确、规范、高效、负责的标准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二是要注重全员参与、全程互动。“全员参与”是指:全员参与风险点查找、风险点分析梳理、工作流程图制作、情景案例编写、案例讨论交流。“全程互动”是指:工作流程图制定过程中的互动式征求意见,案例编写过程中的互动式相互启发,案例修改过程中的互动式问题聚焦,领导审议的互动式集体讨论。通过一系列的全员参与、全程互动,真正做到“风险定到岗、教育落到岗、责任落到人”。
【关键词】
监督;廉政建设;经营管理
1 强化制度执行,确保协同监督工作扎实推进
1.1开展例行活动
严格执行协同监督例会活动制度。各供电所和农电公司监督委员会坚持每月召开监督会议,农电公司每季开展监督工作专题分析,市县级公司每季召开联席会议,在会上通报监督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整改情况等,通过例会制度的执行确保监督工作常态运行。
1.2完善监督方式
各级监督人员主动融入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注重与各层各类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广泛听取基层一线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监督的重点环节和热点部位。切实加强监督工作的闭环管理。对廉政风险度较高的工作或项目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全过程控制,从而使监督工作更具全面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1.3坚持阳光监督
坚持监督工作的信息公示制度,召开例会通报存在问题以及整改情况,对所务公开实施监督,基层供电所将线损、绩效、本周工作及费用开支等情况及时张贴在所务公开栏上,及时监督所务公开的及时性、真实性、合理性,并阳光公示监督情况,将监督结果及时公开、公示,使得协同监督公开化、透明化,杜绝人情监督。
2 创新监督机制,实现协同监督工作务实高效
一是实行联动机制。建立农电公司总经理工作例会和协同监督例会按月同步联动、党总支委员会议与协同监督联席会按季同步联动的常态工作机制。由市、县级公司协同监督工作委员会联动督办重点工作,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农电公司协同监督委员会向联席会议报告工作安排、存在问题和整改落实等情况,各部门主管和专职主动协调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和突出矛盾。二是建立共享机制。农电公司对各供电所在协同监督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利用所长例会、座谈会、推进会、分享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分析,通过举一反三、超前预警,防止其他供电所重复发生同类问题,安排供电所协同监督委员会主任在部协同监督联席会议上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和体会,起到了很好的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效果。三是完善考核机制。纳入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同志挂钩内容,严格规范“一书两报告”,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统一建立问题整改台帐,用销号制跟踪问题整改落实,用督办制促进问题的查纠和问责。制订出台《农电协同监督工作考核细则》,将协同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与绩效奖金挂钩考核,进一步增强了此项工作的严肃性。
3 拓展监督功能,做到协同监督与经营管理工作相得益彰
3.1实现协同监督与日常管理有机融合
将协同监督融入业扩报装、低压配电、装表接电、线损管理以及电费电价等各项工作业务中,做到发现问题在先,防范风险在前,确保部门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我部及农电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明确了从决策管理、营销与优质服务、资金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6个方面48项内容作为平时监督工作,各供电所监督工作委员会从廉洁从业、工程物资及违规收费等10个方面39项工作作为正常监督任务,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重点监督,如物资管理、财务运行等。监督对废旧物资回收严格执行程序,完善相关制度,纪检人员会同协同监督人员全程监控,促进废旧物资规范管理。
3.2在服务过程中强化监督
发现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加以推广,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企业转化提升整体水平。如在组织召开9月份鞍湖供电所协同监督例会时,针对该所安全督察连续两次被考核的问题,邀请安全管理最好的单位介绍经验,并组织营业部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分析,找出疾症所在,在监督过程中体现服务。
3.3统筹运用各种管理监督手段
将协同监督工作与部门经常开展的明察暗访、督导检查、挂钩联系和结对创先等手段有机结合,围绕加强基层基础管理的同一目标,灵活运用各种工作成果,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相连,解决基层单位实际困难。
3.4实施协同监督定期交流互查办法
按照制订出台的《协同监督工作定期交流互查实施办法》,加强各供电所间协同监督工作的交流互促功能,以实现“纵向联动协同、横向互促互进”之目的。通过互查办法的实施,供电所能够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在互动过程中促进供电所规范化管理不断升级。
4 坚持惩防并举,实现协同监督机制运行成效初显
有的供电企业利用强有力地协同监督措施,惩防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强化了惩防机制,风险管控的手段更加到位。协同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上到部门领导下到供电所员工,监督全面,范围广泛,监督成员分布在各个专业之中,形成了密不可泄的惩防空间,更有针对性地落实教育、制度、监督等防控责任,超前预防和化解可能导致腐败的风险,形成廉政风险识别、评估、控制、沟通(报告)、监督改进的动态管理机制,凝聚防控合力,提升防控效果。二是深化了规范意识,按章办事的行为更加自觉。协同监督机制的建立,广大干部员工清楚地认识到基层员工监督的权利义务,并以身作则,自觉增强自律意识,按章办事的行为更加自觉。三是细化了廉政责任,“干事、干净”的氛围更加浓厚。随着协同监督工作的开展,部门全体员工主动将监督工作融入到平时岗位之中,切实履行了“一岗双责” ,做到清正廉洁。案件持续下降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王胜俊院长最近指出,要坚持与时俱进,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完善工作机制,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全面推进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
作为履行国家审判职能的人民法院,当前面临着行使审判、执行及其他人财物管理职权的岗位及人员相对分散,廉政效能方面的风险更大、反腐倡廉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广大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官公正廉洁司法的关注度和期望值更高等特点,为了能够有效的遏制司法腐败的产生,人民法院积极开展和实践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反腐倡廉工作实践,对加强法院审判、执行等重点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的防范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这也是深入推进人民法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创新,是人民法院从源头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一项新思路、新举措,是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故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民法院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促进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人民法院的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要求
(一)注重廉洁从政与效能的有机统一
坚持廉政与效能有机统一。要系统规划,注重两者的辩证统一、协调联动和相辅相成,做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既要考核岗位廉政情况,又要考核岗位效能情况,形成既重廉又重效的良好氛围。
(二)提高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操作性
通过采取经常性学习和温馨提示等措施,切实加强廉政勤政教育、司法良知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要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将预防措施明确为具体工作任务,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和抽查等多种手段,对广大干警的司法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流程随时进行监督,并采取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明察暗访、投诉举报等方式和渠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要通过定期自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动态考核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地考核评估风险防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廉政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增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当前,法院正在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我们要组织广大干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王胜俊院长在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使广大干警从思想灵魂深处解决“权从何来、为谁司法、靠谁司法”这一根本问题,对司法的人民性这一根本问题切实做到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践认同,结合司法作风大检查活动,认真对照、查摆、分析个人在思想认识、职业道德、履行职责、执行制度、敬业精神、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职责要求和个人廉政意识实际,认真查找部门和个人的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
(四)注重法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前瞻性
要结合《案件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的贯彻落实,结合司法问责制度的推行,不断完善法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范围和手段,使司法改革的成果有机体现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发展和完善中。重点要研究建立违反法定程序过问案件的备案登记报告制度,加大对不当干预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的纪检监察力度;健全举报网络,加强内外监督机制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衔接工作,全面推进人民法院党风廉政建设。
三、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风险岗位排查机制
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使得人民法院的风险岗位无处不在,尤其是法官在行使职权的方式上相对分散,面对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诱惑更多,廉能风险显得更加突出。建立风险岗位排查机制对廉能管理及预防司法腐败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要做到的是理清权限,将法院的职权按照立案、审判、执行和人财物行政管理来划分各自的岗位职权,再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来明确相应的职权范围及工作流程。其次,通过“自身找、相互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的方式,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三个方面认真查找个人“廉政风险点”和“效能达标点”。个人签订《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防范承诺书》,确定风险等级,建立干部职工风险岗位廉能风险库。
(二)完善风险岗位监督机制
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根据各风险点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从个人预防、法院内防、社会外防三个方面来建立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网络,加强对风险岗位的前期防范,中期监控,后期处置,强化对风险岗位的防范监督。首先,通过全面落实法院司法六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各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让法院干警行使的每一项权力均处于阳光下。其次,加强违法违纪的反面警示教育,利用先进模范人物正面示范教育,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制止并开展诫勉谈话教育等途径不断丰富廉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浓厚廉政文化氛围,增强廉政教育的实际效果。第三,完善监督防范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学习借鉴有益的反腐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有效管用的监管机制。并加强科技监督手段的运用,尽可能地让干警的执法办案过程可再现,可事后监督。
(三)推广风险岗位预警机制
通过多渠道收集预警信息,加强信息分析、处置,确定预警对象,按照预警分级管理办法及时有效地采取不同预案处置办法,将廉能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是制定预警机制,对系统内部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正之风,重大案(事)件暴露出的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警。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预警出现的新问题。通过案件回访、政风行风评议等方式,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实施动态预警,以特定对象和时段为重点,开展预警教育,在节日期间等敏感时期,通过发送公开信、廉政短信息,开展廉政谈话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提醒广大干警及其家属严把廉洁自律关。三是创建廉政的家庭氛围,向家属详细列出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让家属明确家庭成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延伸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触觉,使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深入到每一个干警家庭,形成共同抵御风险,远离腐败的良好环境,筑牢廉政风险辅助线。
(四)完善风险岗位考核机制
主要采取单位自查、日常督查和年终检查三种方式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日常和年度绩效考核之中。注重运用考核结果,进行奖优惩劣,责任追究。通过检查考核,跟踪督导,纠正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修正风险内容,完善工作措施。首先要逐步完善、严肃评估考核。在落实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自查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检查考评,通过查看资料、群众评议、重大案件回访、政风行风座谈会、明察暗访等形式开展检查,形成综合评定意见,评估结果纳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评优评先、年度考核、干部任免使用的依据。其次要落实整改。经评估被确定为不满意和不合格的,提出警告,并由相应的责任领导及时查找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限时落实整改。第三要巩固循环。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年度考评结束后,对廉政风险点进行再检查、再评析,补充完善并重新划分等级,不断修正和优化防范措施,总结防范管理工作经验,检查落实效果,在修正完善的基础上,进入下一年循环工作流程,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长效化和持续有效的推进。
新湖中心税务所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支部创建目标,与地方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紧紧围绕中心搞党建,让党建活动指向明确,底气十足。
一是积极参与地方党委政府党建活动。按照德城区政府组织的“互学共建”和“红色双引擎服务群众”活动,把支部党建自觉纳入到地方党委政府党建的大盘子中,与德城区优秀党支部城隍庙社区党支部对接共建,扎实开展了“红色双引擎服务中心”活动,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对党建活动的指导。
二是开展“地税工作您评议”活动,积极主动报请党委政府评议支部工作。每季度形成党支部工作报告,报请党委政府从8个方面对工作评议打分。
三是主动上报支部工作制度。支部先后建立健全了支部学习会议制度、交心谈心制度、党务工作经验交流制度等十余项制度,并汇编成册,包括党支部工作手册、书记工作手册、党支部工作流程图册等,主动呈报地方党委政府,保证党建工作规范运行的同时,自觉接受监督。
对社会开放,让支部党建朝气十足
坚持党建活动全方位向社会开放,以外力促内力、提动力、出活力,使党建工作生气勃勃充满朝气。
一是坚持创新开放服务新载体,构建以服务、监督、宣传功能为一体的“我的党支部”新媒体服务平台,实现党群之间有效互动。
积极探索“互联网+服务型基层党支部”工作新路径,“我的党支部”平台由手机微信公众号、党建智慧平台组成,主要功能为“党建教育宣传+服务干部职工+对纳税人精准服务”,架起党建工作对社会开放的“新桥梁”,强化社会各界特别是纳税人与党支部的互动。
二是坚持全方位开放联系服务制度,创造性地开展“点题服务”、“一亮三带”活动,让党建工作充满活力。
“点题服务”是指“纳税人点出服务题目――党支部负责协调分析――党员干部专人专职负责具体落实――最后由点题人监督评议”的四步工作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摸排纳税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掌握税源结构及征管现状,为企业排忧解难,涵养税源。
“一亮三带”:“一亮”就是党员通过佩戴党徽和设立标识向纳税人主动亮身份;“三带”就是党员要带头干好工作、带头学习、带头清廉,进一步增强了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
三是坚持学习交流对外开放。党支部设立了共享课堂同时开展税企共建、与政府对接,将开放式的党课与企业党支部、纳税人代表、办事处党支部对接,共同学习交流,互相促进提高。
四是坚持支部会议向社会开放。党支部会、问题分析会、述职述评会召开时,邀请纳税人代表等到场旁听监督。
对同事开放,让支部党建正气十足
坚持把“一二三四”党支部工作法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向非党员干部职工开放,通过规范化监督、制度化管理,树立干事创业的正气。
一是监督管理制度向非党员干部职工开放。党支部设立了谈心室,按照”五必谈一必访”的要求与“点题服务”相结合开展个性化谈心,收集意见建议,解决思想问题,帮助解决党员干部及其他职工的困难。
二是学习交流制度向非党员干部职工开放。按照学习制度,采取“人人都是学员、人人都是老师”,轮流备课上课,既有党建知识,又有业务总结,建立共享笔记,全员一册,每周集中学习后要轮流写心得,促进共同提高。
三是以活动提升开放参与度。通过“今天我是支部书记”、“今天我是纪检监察员”等换位体验活动,增强了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党建知识水平,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四是工作品牌建设增加包容性。严格按照要求维护好党建智慧栏目和要求,根据个人工作全员进行总结提炼,由宣传委员把关后上报,平均每季度发表图文信息30余篇。
五是人人都有“责任清单”。支部每个人责任清单上墙,做有目标、干有方向、赶有杆;非党员干部职工结合岗位职责通过个人规划列明责任清单,按时限节点对照考评。
对家人开放,让支部党建清气十足
新湖中心所把党建工作向干部职工家庭成员开放,邀请家人弥补八小时外监督空白,树立廉洁正气。
一是坚持邀请家人参与“风险防控”。支部以执法360软件考核指标为参考,将廉政风险与业务执法风险相结合,归集了七大岗位的31个风险点,并制定了对应的35条防控措施,编制成册发放到每名干部职工以及家庭成员,实现了全时空监督。
一、坚持三个原则,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第一,坚持效率优先,能快则快的原则。要加强协调,规范操作,强化服务,缩短时限,实行运转灵活、方便高效的重大项目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一切围绕重点项目”的理念。各部门单位要整合机关管理资源,优化管理要素,规范机关服务,完善重点项目运行程序,强化重点项目监督检查,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坚决破除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壁垒,理顺部门关系,强化部门职责,杜绝推诿扯皮,建立健全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机制。今后,凡是涉及到重点项目的审批许可事项,符合条件的,一律实行限时办结;一个部门说了不算的,实行联合审批;对需要市级以上机关审批的项目,由市里相关部门逐级联系上级对口部门及时申报,协同办理,确保进度,直至完成全部手续。
第二,坚持着眼防范,确保廉洁的原则。做到教育在先,预防为主,阳光透明,风险防控,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实现廉政建设与工程建设双赢共利。要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性质,量体裁衣,制定专题预案,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等形式,突出重要岗位、重点人员这个重点。探索实行廉政保证金制度、廉政合同管理制度,将廉政工作纳入合同制管理,增强参建各方廉洁自律的自觉性,确保廉洁。
第三,坚持全程介入,监督有力的原则。实行关口前移,全程跟踪,重点监管,多方联动,规范管理,形成跟进监督的整体合力。要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易发多发问题,从监督程序、监督纪律和机制体制等环节入手,创新廉政监督模式,探索新办法、运用新手段、开辟新路径,建立重大建设项目监管长效机制、源头防范机制,实现对重大建设项目监督全过程、全覆盖、无缝隙,形成靠制度监督重点项目,靠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科学监督机制,杜绝重点项目建设中问题的发生。通过监督,实现作风转变、效率提高、监督创新,着力打造精品工程、优质工程、阳光工程和廉政工程。
二、创新方式方法,确保重点项目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实行派驻监督组全程监督,要注重搞好五个结合:
一是进场监督与重点检查相结合。进场监督要做到“零距离、面对面、全过程、全方位”监督。“零距离”就是要深入项目工地,现场办公,了解项目建设的全面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面对面”就是坚持原则,认真查找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不隐瞒、不回避,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及时督促整改。“全过程”就是围绕开工前、建设中、竣工后等各个阶段,全面介入、分段跟踪、时时监控。“全方位”就是凡与项目建设有关的环节,如立项审批、招标投标、项目建设实施、设计变更、跟踪审计、质量安全等多个环节,都要列入监督范围,进行有效监管,做到廉洁预警。同时,要将重点检查贯穿于重大建设项目监督的全过程,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督查、书面反馈等方式方法,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侧重于权力制约、资金监控和程序规范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重点检查,督促重点项目责任部门和法人单位规范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发现、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是重点监督与专项治理相结合。重点监督要做到“九个必查”:一查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治理、权钱交易,杜绝“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现象;二查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治理未批先建、违规建设,防止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确保项目审批和建设依法合规、安全优质高效;三查项目招标投标,治理出借资质、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防止招投标违法操作;四查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履约,治理工程建设信用缺失、“暗箱操作”、中标后非法转包分包,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使各项目建设信息和建设单位不良信息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全面公开,确保工程阳光透明;五查勘察设计,治理擅自设计变更、违规调概算,确保资金投放准确合理;六查资金监管,治理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物资采购监管薄弱,资金监管和投资漏洞,严防骗取、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七查质量安全,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薄弱,专业化管理人员缺乏,质量和安全管理粗放,严格落实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工程质量;八查工程监理,治理现场监管不到位,监理程序不严格,,失职渎职,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九查依法履职,治理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在此基础上,要做好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相结合,借鉴工作经验,既要防止检查不到位,又要避免多头重复检查,做到检查和防范统一、治理与建设并举,防止和纠正边查、边治、边犯现象发生。
三是行业监管与纪检监督相结合。行业监管和纪检监察监督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行业监管部门不仅有审批职能,还有监管职能,既是监督检查的主体也是项目建设的主体,因此在履行审批职责的同时,还要依法行政,解决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做到敢管、敢查、敢纠。纪检监察机关既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协调解决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又要督促部门提高办事效率,认真履行职责,做到跟踪监督、防范在先,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防止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苗头性问题蔓延成普遍性问题,督促有关地区和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四是职能监督与搞好服务相结合。对重点项目全方位的监督,既是各部门的职能所在,也是责任所系,既要依法督促重点项目责任部门和法人单位进一步规范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更要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服务意识,强化保障职能。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及时化解矛盾,消除障碍。对在监督中发现的,知识和能力不适应重点项目建设的岗位需要,工作无创新,干事无成效,项目无进展;缺乏时间和效率观念,办事拖拖拉拉;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不在状态、工作推不动、执行不力,影响工期、甚至不配合监督、问题整改不及时的,要从严查究。
五是廉政监督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当前,重点项目已经铺开。要用系统思维,综合手段,开展廉政监督。要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就是服务30个重点项目。建筑工地环境整治也是瞄准30个重点项目,要做好二者结合的文章,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要与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效能提升等工作相互结合,增强整治工作的综合效果。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监督工作任务
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督,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做到各负其责,实行齐抓共管,确保圆满完成重点项目监督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建立健全多部门、多行业、多层面联动监督检查机制,形成监督合力,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要切实发挥行业优势,主动承担起监督检查的主体责任,开展行业专项检查,抓好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完成好所承担的监督检查任务,加强对立项、用地、规划、环保、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等方面的监督检查。跟踪审计人员要提前介入、全程审计,随机核查,提前防范,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监督组和派出单位汇报。各督查机构要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严格落实跟踪督查机制。各监督单位和项目责任单位要设立廉政监督工作联络员,加强联系沟通、信息交流、情况通报和工作衔接,保证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要督促有政府投资的部队营房建设项目中,非应公开招标的,按属地管理原则,进入当地有形市场交易。要及时报送工作开展情况,注重总结工作中经验,既让领导了解部门工作动态,也能加强部门间的沟通联系,确保重点建设推进落实。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重大问题,加强工作调度,对监督中发现的不作为问题,要严肃查处;对效率不高、服务不优,在重点项目上拖拖拉拉的,要注意取证留痕,从严处理,全市通报;对不廉洁的问题,提供线索,及时调查处理,力争抓几个反面典型。
4月28日,我局召开了由各县区科技局长、分管局长、具体工作人员和市局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的科技系统工作会议。在会上,党组书记、局长丁志华同志客观公正地总结了去年民主评议工作、部署了今年工作。为加强科技系统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6月下旬在承德市塞罕湖宾馆召开了全省科技行政管理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在会上宣读了2008年省科技厅民主评议结果通报,*市科技局在11个地市中排名第二位。我局汇报交流的2008年政风行风工作经验、做法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博得了与会人员的好评和赞同。在省厅鲍继宏专员的讲话中肯定了我局2008年工作中坚持强化监督、夯实基础、规范运行、提高效能,注意抓关键环节,做好基础工作以及开展的“规范公务服务行为,做基层和群众的贴心人”活动,把规范的行为,热情的服务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的好做法。要求其它单位学习借鉴。七月初,局党组决定按照市、省会议精神,召开2009年度民主评议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二)广泛征求,接受监督。
一是结合全局创新城市建设调研活动,开展服务对象问卷调查工作,调研小组向行业、单位发放了“征求意见函”200余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批评建议。二是上报300名民主评议服务对象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作为市评议办组织手机短信评议的候选代表。三是设立了“政风行风热线(在监察室)、举报信箱(在监察室)、局长热线电话(在审理室窗口),更好地接受各界监督。四是七月份召开政风行风监督座谈会,邀请我局行风监督员赴企业参观考察并进行座谈,使行风监督员和督导组成员加深对我局工作的了解,以便今后更好的监督和指导我局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三)深入调研,完善创新。
按照我局2009年的工作要点,特别是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的活动安排,提出的“重心下移,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拿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走访企业、科研院所、农村。了解群众、服务群众,真正发挥政府科技部门的职能作用。我们组织开展了“百名专家企业行”活动,共组织了93名专家作为专家服务团成员,进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企业诊断、管理咨询、技术服务等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并向33家企业征集了技术难题。
二、规范运行,阳光操作,行政职权进一步公开透明
为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制定了《科技局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了思想认识明确,人员分工明确,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制度明确,使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此项工作上来。二是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监察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一)、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力求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出成效
为推进政风行风工作,建立廉洁、优质、高效的制度。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科技局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1、职权对应岗位,岗位落实人员。采取“权对岗、岗找人”的办法,将我局《内设机构主要职责》中11项行政职权,全部对应到行使行政职权的31个当前岗位责任人,形成了《*市科学技术局岗位行政职权一览表》。2、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组织当前岗位责任人,对照岗位职权,采取“自查自报”与“互查会诊”相结合的办法,查找岗位行使职权的风险点。31个岗位共查找出6个风险点。形成了《*市科学技术局岗位廉政风险点一览表》。3、评估岗位廉政风险等级。我们采取群众测评和领导小组综合评定相结合的办法,结合科技行业特点,对我局31个岗位进行了风险评估,确定了各岗位的廉政风险等级,制定了《*市科学技术局岗位廉政风险等级目录》,其中,A级2个、B级3个、C级1个。4、制定防范措施。针对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和廉政风险等级,采取“自我防范”和“组织防范”相结合的办法。分别制定了预警防范措施14条,形成了《*市科学技术局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表》。5、实行分级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不同风险等级由不同责任人管理”的原则,明确了各岗位廉政风险预警防范负责人。具体说是,A级由局长负责,B级由主管副局长负责,c级由所在科室负责人负责。6、开展预警防范。一是制作了警示桌牌,将岗位当前责任人姓名、职权、风险等级、防控措施等内容印在桌牌上。二是将各岗位的廉政风险等级全部标注在工作流程图上,并在局公开屏上公布,让大家了解哪个工作岗位哪个工作环节廉政风险最大,从而自觉地加以防范。三是定期进行廉情评估,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对各岗位每半年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四是及时进行风险等级更新。及时调险等级和预防措施,确保岗位风险等级动态化。五是跟踪掌握岗位风险变化情况,对岗位和当前责任人出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由分管负责人及时干预警示。
(二)、健全制度,服务社会。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和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是行风建设的保证。为切实作好民主评议工作,局领导班子修改完善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特事特办制、限时办结制、行政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完善了人事任免、资金分配和使用、政府采购等相关制度,使科技局行政职权运行趋于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阳光行政,成效明显。由于科技行政职权从依据、执行、结果实行全过程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更加突出;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工作职责更加明确;监督约束更加有效;机关氛围更加和谐。
三、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推进民主评议工作深入开展
(一)加强廉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1、认真学习中央、省、市纪委会议精神和全省科技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反腐倡廉的有关规定,制定学习计划,开设专栏、专题、学习园地及网上学习心得,召开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学习省纪委七届四次全会、市纪委第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全省科技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市纪委有关反腐倡廉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科技工作实际,努力构建科技部门预防腐败的新机制。
2、组织党员干部收看了“正气之歌——河北省反腐倡廉文艺晚会,观看了《共和国第一大案》反腐倡廉电教片,以案释纪,教育党员干部时时刻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开展警示教育、增强自律意识。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教育活动。4月10日下午,在局机关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了一次警示教育。这次教育着眼防范,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保护和爱护干部。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有利于科技管理工作发展的导向。
(二)规范公务服务行为,树立科技系统良好形象。
为加强全市科技行政管理系统队伍建设,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市科技局制发了《关于规范工作人员公务服务行为的意见》,《意见》规定,在日常的公务行为中,一律使用“欢迎、让座、倒茶、办事、送客、回访”十二个字,规范公务文明用语,力求在行为中规范服务,在服务中提升效率,在效率中优化环境。
上半年我局共上报各类信息24篇,其中被省科技厅以编者按形式转发了9篇。市纪委廉政网刊登信息3篇。
四、下步打算
(一)七月初,按照市、省会议精神,召开2009年度民主评议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教育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只有抓好教育才能解决认识问题,只有抓好教育,才能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教育主要要抓好以下三点:
第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供水企业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要广泛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供水服务进万家”、“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教育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地引导职工奋发向上,帮助职工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社会腐败生活方式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能力。通过教育,使企业广大职工热爱祖国、热爱企业、热爱集体。
第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一是要加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客服礼仪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广泛开展“供水企业优秀员工”和“供水企业文明职工”评选活动,形成讲文明、懂礼仪、重诚信、团结友善、热情好客、亲和融洽的良好风尚。二是要充分利用、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举办各种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广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企业广大职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准则和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三是要设立供水企业“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载体,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与其中,通过活动,引导他们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企业做一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
第三,企业文化教育。企业文化要根植于职工群众之中,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就是要通过不同形式反复宣传贯彻,使企业文化真正深入人心,把企业所有干部职工行为标准统一到企业文化的体系之中,成为企业职工的共同准则,共同追求。供水企业既有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同时又是一个企业,供水企业的企业文化既要强化以服务为宗旨,同时也要注意关心关怀职工的利益,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理念,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精神文明真正步入以人为本的新境界。
二、供水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必须坚持服务为本
供水企业工作的核心是将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送到千家万户,其最终目的就是确保安全、正常、优质供水,确保人们生活之需。因此,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坚持服务为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一,要明确安全、正常、优质供水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做好供水服务工作,直接关系着广大用户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之需。作为供水人,心中必须时时装着用户,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自觉体现到为用户办实事的工作中去,使广大用户深感供水人确保了安全、正常、优质供水。
第二,要组织开展供水服务进万家活动,成立“供水企业职工志愿服务队”,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志愿者进入市区各主要街道和社区进行现场解答市民关于供水节水等方面疑难问题,发放《用户手册》、宣传单以及宣传袋,上门帮助解决表内漏水、更换阀门等用水实际难题,经常性开展与用户零距离的服务。
第三,要加快推行“一户一表”改造措施,主动消除用户在水费征缴中的矛盾,倡导一种“水是商品,用水缴费”的经济意识,保证水费的回收率,达到“用水是权利,缴费是义务”的目的,推动供水事业的发展。
第四,要不断完善服务平台。一是做好一站式公开办事,设立一个窗口对外服务,并实行首问责任制;二是强化水费缴费短信提醒服务和短信催缴业务以及手机支付水费平台,配置“智能排队管理系统”、“服务评价器”、设置“服务监督台”、“服务引导员”,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三是对用户不厌其烦地热情接待,认真解释所指出的问题,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到“一脸笑容相迎、一张凳子请座、一杯清茶解渴、一声再见相送”;四是设立抢修专用电话,对外广告,设立一支专职维修队伍,做到24小时随呼随到;五是设立客户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办公,为用户提供查询、咨询、报修报漏、投诉、举报等业务,做到即时解答、记录备案、有据可查;六是聘请企业供水服务社会监督员,对企业的服务、政风行风工作进行社会监督,并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探讨;七是兑现服务承诺,在保证安全、正常、优质供水的前提下,实现限时服务制。
三、供水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必须坚持载体为主
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除了日常指导以及融入企业各项工作外,还要把无形化为有行,用实实在在的载体活动把精神文明创建落到实处。企业精神文明创建的载体活动,包括长期性活动和岗位劳动竞赛、文明标兵评比、文明服务示范单位(部门)评选等,包括阶段性活动和企业文化节、企业运动会、企业文艺汇演、技术状元比赛等。这些活动展示了企业精神、文化创建的追求,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品位,激发广大职工的荣誉感、自豪感,提高了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同时要不断创新载体活动。
第一,开展争优创先活动。以“心系用户创先进,优质供水当标兵”为题,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品牌工程”、“党员责任区”,有效推动“创先争优”深入开展。要坚持把评先评优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职工群众。要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大力宣传各基层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广大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第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一是以保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为目的,总结、吸取其他行业廉政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本企业的岗位设置及职责,查找落实各岗位可能涉及的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从风险的危害程度、形成原因以及岗位职权大小来确定风险等级,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的活动,最终实现风清气正的工作作风和“令行禁止、民主决策”的廉洁环境,保护整体队伍健康发展,建成具有供水企业特色的惩防体系。二是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和治理商业贿赂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廉洁价值理念,强化道德教化功能,弘扬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廉洁文化,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创新职工文体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充分结合起来,经常性地开展读书交流、演讲比赛、体育竞技、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让每个员工心系企业兴衰,融入企业发展,实现健康文明,朝着企业发展轨道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而积极向前迈进。
第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开展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金秋助学活动,坚持与社区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在国家重大灾害事件中,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民众。通过社会公益活动,使社会的弱势群体得到关爱和救助,体现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形象。
四、供水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必须坚持职工为重
职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体。供水企业在搞好社会服务的同时,要把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把关心和服务职工作为工作的主要职责;把职工的呼声和意见作为指导工作的主要信号;把职工的评价作为检验工作的主要标准。要积极创造条件关心职工的工作和成长,只有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素质素养,全心全意地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真正树立职工的主体地位,才能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第一,要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供水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服务性的特征,要求企业职工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就是要抓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引导职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要努力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素质。供水事业要发展就是要建立一支知识过硬、业务精良、思想政治素质高的供水人队伍。特别在人才问题上,既要选择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知识强的优秀员工,又要注重学历和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起来;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既要注重经常性考试,又要结合时事政治、专业理论学习的考试;既要抓平常的专业知识培训,又要注重结合企业生产安全知识的学习。要有计划地安排员工到外地、先进地区的同行或非同行业单位参观考察学习,将先进的工作经验引进来,为谋求发展奠定基础。还要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激发学习热情,不断提高供水人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服务技能,为供水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一、财务转型的必要性
(一)经济社会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企业的财务工作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生产经营目标逐渐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变到追求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传统的财务工作重点在于记账、算账、报账,为外部监管服务较多,为企业内部管理考虑较少。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业务越来越复杂,如何提升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决策有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需要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高效运行;要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要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控制风险。这些都对财务转型提出了迫切需求。
(二)国际领先财务管理实践
从国际领先企业看,财务管理工作已转变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者。首先,财务管理是企业核心管理的重要部分,财务工作重心是决策支持、资源配置、资金税务筹划、瓤氐取F浯危财务是业务的合作伙伴,财务人员均熟悉业务,通过内部管理会计系统,财务管理体系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准确核算出各业务产品的损益状况,并应用于产品定价、进入和退出等方面,为业务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二、财务转型的主要内容
财务转型总体要求是:从“核算型”财务转变为“管理决策型”财务。财务转型应坚持以价值创造为中心,坚持“集中、精细、规范、从严”,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上来。具体而言,财务转型包括三个方面:财务工作转型、财务手段转型和财务人员转型。
(一)财务工作转型
1.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通过建立、完善管理会计系统和财务共享中心,实现战略引领下的业务财务有机融合,推动企业价值提升。财务准确核算出各机构、部门、业务条线、产品、客户等维度的损益状况,并应用于业务发展分析、预测和管控等方面;业务的快速发展反过来推动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2.事后核算向全流程管控转型
“核算型”财务属于事后核算,无法在经济事项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加以分析和管控,是不全面、被动式管理。“管理决策型”财务要求企业从“干了再算”向“算了再干”转变,更加注重事前分析和事中管控,尤其是加强对大额成本开支、重大投资和其他重大事项的全流程管控,避免无效、低效支出。
3.财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型
“核算型”财务下,财务人员大部分精力浪费在财务核算、报表报送等事务性工作上。“管理决策型”财务要求充分利用财务工作综合性强、信息汇集量大、渗透面广和管理职能突出等特点,重点做好经营分析、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管理会计等工作,全面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4.被动核算向主动管控转型
通过财务预算分解下达、执行监控和绩效考核,合理配置资源,规范和引导业务发展及各项管理工作,并将各部门、下级单位的经营管理行为统一到集团总部要求上来,保证整体效益最大化。
(二)财务手段转型
信息化是完成财务工作转型的重要途径,是确保财务工作标准化、集约化、及时性的重要保障,并能提供深入的数据挖掘。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全面预算、集中管理、财务报账、成本管控、绩效考核、资产管理、管理会计等系统的有机统一,既为企业决策支撑和价值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又大幅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
(三)财务人员转型
财务人员应精通业务,了解国家政策、经济金融形势和行业状况,并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应结构合理,层次多样,战略研究、实务管理等能力各有侧重,应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确保财务人员有足够的精力从事预算、分析、考核等决策支持工作,应在企业总部打造一支高精尖财务管理核心团队,既推动财务管理趋势和重大现实问题等的研究突破,又引领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财务转型的主要措施
(一)提升“三个能力”
着力提升财务的决策支撑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是推动财务转型为企业价值创造者的关键。
1.提升决策支撑能力
财务部门要充分研究国家经济金融形势与政策,以及行业经营发展状况,并发挥信息汇集与业务紧密衔接等独特优势,加强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和研究,提供有利于各级管理人员正确做出与企业总体战略、分(子)公司和部门战略、业务发展政策、综合营销方案等相关的决策的数据,并形成相关分析报告。
2.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企业面临着信用、市场、声誉、流动性、税务、合规、操作等风险,为确保长期健康发展,企业必须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一是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加强财务风险管控,合理控制成本列支、税务、资金、信息质量、案件等风险;三是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优化制度和业务流程,真正做到以风控促管理增效益。
3.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财务部门要站在战略高度,从大局出发,统筹各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平衡发展、效益和风险三者关系。具体来看,应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传导经营管理目标方向和压力;推行集中核算,规范财务行为;实行资金总部集中管理,管控资金风险;加快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提升财务效率;与业务部门共享数据,做业务发展的伙伴,推动业务与财务的有效沟通衔接。
(二)树立“四种观念”
牢固树立和强化财务人员价值、效益、市场和法制观念,是推动财务转型的内生动力。
1.树立价值观念
财务人员应始终牢记并深刻理解价值创造的内涵,并将之作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应树立资源有偿和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嗵嵘过滤了时间价值和风险补偿后的资源投入回报水平,将资源分配到效益高的领域。通过企业价值的提升,不断为股东、客户、全体员工和社会创造价值。
2.树立效益观念
效益是价值的基础,企业只有追逐效益,才能实现价值,才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做贡献。因此,企业必须创造效益,财务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要求,必须从收入创造、成本开支、投资安排、利润分配等多维度进行效益考量,确保企业效益最大化。
3.树立市场观念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一切效益来源于市场和客户,财务工作必须秉持市场观念和市场视野。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打通业务与财务的壁垒,实现业财互动,相互支持配合,共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树立法制观念
企业在法制社会、法制经济中运行,必须遵纪守法,必须合规经营,合规发展。财务工作必须守法,财务人员必须懂法、用法,必须充分了解各项经济金融和行业监管政策,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态度,既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又有效维护企业和自身权益。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积极开展基于ERP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推动财务业务一体化,是成功实现财务转型的基础和必然要求。通过实施ERP,构建“统一平台、三层管理、纵向整合、横向集成”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大力提升集团财务管控效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体现出“三统一”“四集中”“五集成”的管理成效,“三统一”是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统一主数据、统一财务流程、统一岗位和权限设置,保证按同一财务运行规则开展系统建设,有力促进财务标准化建设水平。“四集中”是指财务业务一体化项目采取相对集中的建设模式,系统自上而下集中开展蓝图设计、架构搭建、数据管理和管控界定,有效保证系统实施思路和实施过程。“五集成”指财务业务高度集成的业务处理模式,包括财务对业务的核算集成、监管集成、过程集成、流程集成和业务集成,将大大减轻财务人员核算等基础工作量,促进财务由核算向价值创造转变。
(四)强化财务队伍建设
人的因素是任何事业的决定性因素。提升财务队伍素质,打造一支胜任财务转型工作的高素质财务队伍,是财务转型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
1.合理编制财务队伍建设规划
结合实际,制定短、中、长期的财务队伍建设和培训规划,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和方向,不断优化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队伍结构。
2.强化招聘管理
通过每年的校园招聘为财务队伍补充新鲜血液,通过定期的社会招聘引进有工作经验和进取心的优秀财务人才,为财务队伍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强化培训管理
提高培训频次,通过日常培训和集中培训等方式,逐步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既包括经济、金融、财税等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又涵盖敬业、创新、廉洁自律等思想道德品质。加强培训考核管理,确保培训效果。精心选拔、重点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财务管理专家,在企业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4.强化考核管理
加大财务人员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职业操守的考核力度。在持证上岗基础上,完善财务人员岗位技能职称评定体系,通过奖惩分明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提升财务队伍整体素质。
(作者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第9期学员)
参考文献:
[1]何瑛,彭晓峰.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财务转型拓展路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9):40-45.
(一)第一阶段:提升廉洁从政意识,严格履行“一岗双责”
1、时间安排:12月16日—12月20日
2、整改目标:以“强化职责,注重实效”为原则,促进全局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整改措施:
(1)深入开展“大反思、大讨论”专题活动
要有讨论内容,有发言记录。围绕案后整改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及庄稼汉厅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统一思想,端正态度,明确整改任务。
办公室以此次案件为切入点,结合近几年全国环保系统发生的典型案例,组织观看一次警示电教片。在开展廉政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反思讨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性修养。
局办公室牵头,对全局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局党组每年两次听取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情况汇报,专题进行分析研究,并适时调整作风建设各阶段的重点。
(2)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
一是层层签订责任书,实现廉政责任制全覆盖。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与分管局领导、各股室(单位)签订。突出重点岗位人员的责任制,涉及环保行政审批、资金分配、行政执法的股室和所属单位,由股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与股室(单位)重点岗位人员签订,使党风廉政责任制纵向层层落实到具体领导、具体股室、具体人员,横向实现重点岗位全覆盖。
二是持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围绕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次案件,再次对我局的重点岗位、重点事项和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排查,查准找全廉政风险点。对已制定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进一步梳理检查,查缺补漏,逐步构建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针对业务流程方面的廉政风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流程图。
三是深入开展廉政谈话活动。由局领导班子成员与各股室(单位)负责人、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分别谈话,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要深入开展多层次的谈心交流,加强干部的思想作风动态分析。特别要及时了解掌握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以及工作时间之外的社交活动等,一级对一级负责,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同时要采取组织手段、效能告诫、调整工作岗位等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是完善考评考核管理机制。将党建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业务工作指标考核结合起来,实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二)第二阶段:组织自查自纠,强化惩防并举
1、时间安排:l2月16日一l2月25日
2、整改目标:通过开展党内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与干部谈心活动等,全方位做好做细思想动员工作,形成舆论环境和政治气氛,促使每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自查自纠工作的深刻意义,把握组织提供的难得机会,自觉主动开展自查自纠。让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干部讲清问题;使犯有小错误的同志放下包袱;没问题的同志也可以谈思想认识,促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
3、整改措施:
(1)明确自查自纠政策。坚持既严肃纪律,又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工作方针,对不认真自查的,加强督导和约谈;对拒不自查的,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的,严肃处理;对自查后能主动认识和纠正问题的,将区别两种情况分别处理:一是各级纪检、监察室已经掌握的情况,自查自纠过程中,能主动说明情况并上交款物,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减轻、从轻或免于处理;二是其他存在违法廉政准则行为的干部,凡在整改期内主动上交款物的,免于处理,且不影响干部选拔任用,使犯了小错的人不掉队,真正做到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2)突出自查自纠重点。有环保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资金(项目)分配权、物资(设备)采购权、干部人事权的股室(单位),以及有这方面职能的股室(单位)领导和经办同志,要把握组织提供的机会,严格对照每一个环节,以已经发生的案件为警醒,重点围绕以下方面自觉主动开展自查,及时纠正违法违纪问题:一是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法执纪情况。二是、索贿受贿、优亲厚友情况。三是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情况。四是态度冷硬、蛮横粗暴、故意刁难情况。五是接受或参加宴请、旅游、娱乐等活动情况。六是让管理和服务对象单位或个人报销应由部门或个人支付的费用情况。七是在企业投资入股、持有干股、兼职取酬、从事有偿中介服务活动情况。
(3)搭建平台督促自纠。由局办公室负责接收款物,曾收受服务对象款项的干部可以以无记名方式直接将钱款汇入指定的市局账户。其他如购物卡、寿山石、字画、信用卡等实物可以邮寄到市环保局监察室。主动落实自纠行为的干部可以自留凭证。有存在违反廉政准则行为的干部要主动找局党组成员说明情况。
(三)第三阶段: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1、时间安排:12月16日一l2月28日
2、整改目标:修订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尽快出台相关配套制度,易发生“权钱交易”的环评审批、固废管理、环境执法、资金(项目)分配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是整改的重点,要使制度及实施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便于监督”,要对操作层面防范腐败、规范权力运行提出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措施。
3、整改措施:
(1)加快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将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事项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并充分授权。采取流程再造、环节削减、加强督办等方式,进一步修改、优化原有的内部审批运行机制,使行政审批更科学、更合理。
(2)着力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环评审批、行政处罚等流程、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及自由裁量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两高”环境犯罪司法解释,深入开展环境执法稽查,规范依法行政。
(3)强化过程监督,加强权力制衡。从四个层面介入。一是业务股室内部的权力制衡,科学设置岗位职责,加强岗位人员之间的监督;二是纪检监察、办公室等相关综合部门的监督;三是局党组包括党组成员共同参与监督;四是审批全过程对社会公开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确保每一位岗位人员、每一个业务办理环节都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4)加快组织干部轮岗工作,切实加强干部监督。着手制定轮岗制度,重点对行使环保“六项权力”的部门主要领导和主要经办人实行定期轮岗交流,从制度上打破由于长时间在同一岗位、同一工作领域而可能形成的关系网和利益纽带,阻断潜在的权力寻租空间。
(四)第四阶段:巩固整改成果,凝心聚力共创佳绩
1、时间安排:2013年l2月28日一2014年l月16日
2、整改目标:总结案后整改工作成效,深刻吸取教训的同时,引导党员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努力工作,推动我区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3、整改措施:
(1)总结案后整改工作经验与做法。让全局干部职工通过整改工作,吸取教训,让犯错误的同志找到改正错误的机会,做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风正气顺。
(2)着力推进工作。要通过案后整改工作,让全局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把工作热情和干劲充分发挥到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上。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加强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工作要求
今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计财装备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当前检察计财装备工作要深入学和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深入开展“计财装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检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此,各级检察机关计财装备部门应该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得力措施,全力统筹各项保障资源,着力抓好经费保障、装备建设、两房建设等重点保障工作,大力加强计装队伍自身建设,努力为“十二五”检察工作规划实施提供优质高效的检务保障。
一、健全基层计财装备机构的建设,强化基层计财队伍管理
基层检察院普遍受现有编制制约,大多数基层检察院未设置专门的计财装备部门,多与办公室合并行使职能,常常顾此失彼,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无法做到严格、细致、规范化运行。以笔者所在基层院为例,全院编制128人,办公室集机关行政管理、计划财务、资产、车辆、枪支弹药、服装、保密、档案、保卫、绿化、食堂管理等职能于一身,职能庞杂。全院从事计装工作人员10名,其中:车辆管理人员6名,枪弹管理人员1名,余3人负责会计、出纳、赃款赃物管理、服装管理、基建、资产采购、办公用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人力捉襟见肘,工作负荷很重。再者大多基层院领导只注重法律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对计财装备工作和计财装备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无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进入计财部门,有些基层院计财部门甚至多年无专业人员进入,以致计财部门人才匮乏,计财装备工作水平偏低,制约计财工作的发展。三是计财装备工作繁琐复杂,涉及面广,工作成绩无法量化衡量,发展机会少,于是形成了干警争相去业务部门,不愿意从事计财装备工作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合乎目前及今后基层院计财装备工作模式的队伍管理机制。
根据最高检《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和全国检察经费保障会议关于“要尽快争取编制在60人以上的基层检察院都能设置计财装备机构,进一步加强计财装备部门机构建设”的要求,改变现在计财装备工作“小而全”的工作机制,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争取编制成立基层检察院计财装备机构,充实财务核算和管理人员,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对现有计财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计财装备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切实能解决检务保障问题能力和水平的计财队伍。计财装备队伍的构建,将有力地保障了政法经费保障改革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制度建设,逐步实现计财装备管理规范化
计财装备是检察工作必不可少的保障因素。要提高计财装备工作的管理水平,制度是关键。今年是计财装备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年”,基层院应以此为契机,结合基层计财装备工作的特点,重点建立三项制度:
1.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下计财装备工作的特点,制定规范化、标准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流程,统一规范日常业务行为,细化计财装备工作程序。健全财务管理、预算执行管理、经费报销、车辆管理、食堂管理和固定资产程序管理机制与工作流程管理机制等制度的建设,确保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章可循;认真履行财务工作程序和职责,紧紧围绕检察工作需要,经费运筹规划、靠前保障,科学编制经费预算,统筹经费安排。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日常运行公用经费,规范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强化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把好审批关、使用关、操作关和效益关,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合法、有效使用;按照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立项预算、申请购置、采购验收、调配处置、报废审批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逐步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财,以制度管物的良好氛围。
2.岗位监督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计财岗位监督工作,把上级监督、内部监督、财政监督、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求真务实、廉洁奉公、善于谋划”的高素质计财队伍。同时,围绕“从源头防腐败,以制度控风险”工作思路,制订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针对拥有财、物等业务管理权的关键岗位,查找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从梳理计财装备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流程等重点环节入手,堵塞计财装备管理和业务工作中的漏洞。同时,要注意从政风行风评议、廉洁自律工作、群众来信来访、执法监察、巡视检查、经济审计等方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开展动态性预警,通过组织处理、党内监督、纪律处分等手段,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把廉政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使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发挥引导、防范、纠偏三大功能的作用。
3.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实践中,基层院均按照上级院有关规范化建设的考核《办法》和《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规定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这种绩效考核实际上是变相的“达标考核”,是把是否按规定完成任务且无差错作为日常工作评价的度量基点,考核重定量而轻定性,考核方法不科学,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对基层检察院做出评价,影响考核的目的和质量。因此,在考核指标设计上,不仅要重视规范化建设,绩效考核要激励基层院干警更好地发挥能动作用,更加深入做好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的工作,在拓展检察职能上多出亮点,多出经验。基层院应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定期对计财装备人员进行考核评估,促进计财装备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使之顺利完成计财装备部门的各项工作。
[中图分类号]F239.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35 — 02
工作转型是推动央行内审工作不断深化与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由之路。在解决内审转型与发展的若干观念和重要实务问题过程中,如何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中央银行工作实际,探索出一套完整、规范、科学的内审成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对于巩固扩大转型成果、实现内审工作效能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研究探索内审转型过程中不容忽视的课题之一。
一、基层央行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概述
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其作用大小直接关系着审计监督的价值所在。在当前内审工作转型工作中,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现阶段基层央行通过多年的审计工作实践,在加强内部管理,有效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方法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推动了内审转型与发展。一是通过开展各类审计项目,对内审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采取问题通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引以为戒,使一家审计成果成为多家借鉴的依据,使审计信息辐射实现时间、空间上的跨越,实现了审计成果最大化,同时各家对照通报的问题,举一反三,并从内部控制上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认真进行自查自纠,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和控制风险。二是对审计中发现的需要引起行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高度关注的风险隐患以及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归纳提炼、深入分析,并从有利于领导决策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加强和改进管理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了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和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三是实施审计跟踪问效,根据整改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审计或审计回访,加强对审计建议、意见的整改落实,督促被审计单位加强对被审问题的认识,以促使其加强管理。四是充分发挥组织人事、纪检监察、业务部门协调配合机制,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成果交流会议,相互通报前一阶段的监督成果,共同掌握被审计或被检查对象的有关情况,建立审计成果利用和转化的协调机制。
二、内审成果转化运用不足的表现
(一)对内审成果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现实工作中,被审计对象和审计人员对内审成果在认识上都有不同层次的偏差。被审计对象只重视审计结论中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对自身工作评价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内审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建议重视不够,认为审计查出的问题都是“过去时”,问题整改完就可以了,没必要深究,导致一些问题屡查屡犯,审计建议得不到真正的落实。而审计人员重审计检查,轻成果管理,甚至忽视成果管理的思想倾向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将精力用在检查发现问题上的多,致力于督促彻底解决问题的少,特别是有针对性安排后续审计项目少,缺乏跟踪问效的相关手段,对审计整改程度、整改进度等缺乏有效监督。
(二)未对内审成果进行深加工
一是没有充分运用审计信息反馈机制。基层内审部门在开展审计项目后,按照有关规定向上级内审部门提交审计报告,上级内审部门在整理、归纳审计报告后,由于缺乏信息反馈平台,不能通过有效途径将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向基层央行反馈,审计成果对提高基层央行内部管理的指导作用和风险警示作用并不突出。二是未能利用审计成果开展风险评估。内审部门虽然根据年度监督检查情况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但未能对问题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后果进行评估预测,审计成果未能通过有效的分析转化为可用资源,造成审计成果的浪费。
(三)内审部门处理问题缺乏约束力,影响审计成果的运用
目前,内审部门在问题处理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缺乏针对审计查处问题整改的监督机制。从实际工作来看,内审部门在提出审计意见或做出处理决定后,只要求被审计对象在规定时间内报送整改报告,别无其他处理方式,这种缺乏约束力的处理,抑制了内审成果的运用和转化。二是处罚手段缺失。目前,内审部门只有建议权没有处罚权,查出问题只能提出整改建议,对被审计单位拒绝或拖延整改的行为没有明确的处理或处罚依据,这也是被审计对象存在问题屡查屡犯的根本原因,遏止了审计成果的运用。
(四)内审成果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内审成果虽然由内审部门独立创造而成,但由于成果信息采集于基层央行各业务层面,对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事后监督等部门同样具有利用价值。虽然有的基层央行成立了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监督信息,但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协调机制尚未成型,成果信息不能最大范围的共享,造成各监督部门的重复劳动,不仅加大了监督成本,同时也加大了被审计对象的接待成本。
三、影响审计成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建设的制约因素
审计成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目前审计成果转化运用在长效机制建设上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审计理念的滞后性
全局观念不强、成果转化意识缺失,导致工作缺少主动性、系统性和创造性思考。习惯于“就审计而审计”的传统认识和工作程式,满足于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而不去想“怎样做得会更好”,在某些方面习惯于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方法,满足于既有的工作经验和模式,工作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不能立足宏观揭示和解决问题,不仅影响审计工作质量,也影响到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使内审工作水平难以在现有基础上有更大超越。
(二)审计环境的差异性
由于历史原因或其它客观因素,由舆论导向、管理模式、技术手段以及业务差异等构成的审计环境还不够和谐,相关工作配套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建立成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三)审计制度的割裂性
尽管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审计制度,但这些制度相对割裂,制度之间尚缺少有机的联系。没有深入研究现有制度的内在联系并使之更加系统化,是进一步建立成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的制度缺陷。
(四)审计对象的复杂性
由于审计重点、审计深度、审计人员主观掌握尺度差异以及人为干预等原因,审计结果在准确性、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制约了成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建设。
(五)审计主体的局限性
客观的说,基层央行当前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实现内审转型的迫切需要尚有一定差距。职业化、专家型优秀内审工作人员技术支持的缺失,是建立审计成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的人才瓶颈。
四、关于建立审计成果运用长效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审计成果,重要应用。尽管审计成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不能简单行事、一蹴而就,但也不是远不可及、高不可攀。只要潜心研究、反复论证,适合中央银行实际的审计成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是完全可以建立起来的。笔者结合内审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一)点面结合:建立专业风险防控与单位综合评价机制
一方面,建立起专业风险防控机制。即:定期召开内审与业务部门联席会议,通过对审计成果的分析和比较及与业务部门及时交流,对相关专业风险点进行跟踪检查、对风险指标进行客观评价、对风险程度进行事前预警,达到事前消除风险隐患、有效防范业务风险的目的;另一方面,建立单位综合评价机制。即:定期召开内审成果通报分析会,通过对同级单位审计对象及基层单位审计对象的年度审计成果的全面分析综合,对一个单位的业务人员配备、业务工作重点以及也风险防控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二)督改并重:建立完善审计工作制度与审计成果利用机制
一方面建立内审回访机制。针对被审计过的单位或部门发放书面的审计回访表,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内审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跟踪回访,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发挥好内审“审、帮、促”的作用,促进被审计对象完善内控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内部风险。另一方面建立内审整改监督通报制度。在对被审计对象整改情况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的基础上,以内部风险监测、监督通报为平台,定期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和通报。对审计意见不抓落实、整改不到位、问题屡查屡犯的情况,应及时向行领导反馈并建议对相关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理,提高审计整改权威性和效率性,切实发挥监督检查成果的推动和促进。
(三)正反启示:建立业绩褒奖激励与违规问责追究机制
一方面,建立业绩褒奖激励机制。即:党委在对基层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进行综合评价时,要将该单位年度内审结论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对于严格管理、整改有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结合创先评优活动,及时给予通报表样或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建立违规问责追究机制。即:检查组及人员在工作中如有违反廉洁自律、不履行职责行为或履行检查职责不到位、不执行检查操作规程等行为和问题,视情节轻重实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检查组的工作作风和履职行为。从思想与行为两方面约束了检查组现场检查工作粗放、随意性大、检查漏项、定性不准、包庇纵容、隐瞒不报等突出问题,
(四)量性兼顾:建立工作质量分析与审计案例备查机制
一方面,建立内审工作质量分析机制。即:结合对阶段性审计成果的定性分析,及时总结内审工作的经验,剖析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下步工作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建立审计案例备查机制。即:将内审工作成果及时分类归档,并充分发挥其审计工作历史档案和岗位培训教材的功用,并作为人事、纪检等其它部门相关工作的佐证材料。
(五)上下联动:建立审计跟踪回访与整改措施公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