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3: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教研员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强化管理,规范教研活动。
1、重新组建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结合各年级各学科教师调整后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改革的新进展组建教研组。具体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含生物)、文综(含历史、地理、政治)、综合(含体育、美术、音乐)六个教研组,每组下设学科备课组。成立教学研究室,教研室主任由教导主任兼任,聘任王丰社、栗丽丽、李军太、姬志强、李满富、张秦凯、成学军、王焦雄、樊新生、张云霞、李栓梅、马军社、凌学锋、李学林等教师为兼职教研员。实行领导包组制度。要继续加强对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管理。教研员由学校教研室考核,考核结果入档保存,年度考核上报县教研室,对不称职的教研员要撤换。
2、积极开展“两课一评”工作,让校本教研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所谓“二课一评”就是安排一名“十佳教师”和“两位青年教师”在周三上午讲课,要求教研组的所有教师全过程积极参与,听后对三位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评议,就课堂教学的学生学习方法及高效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对教案进行有效的改、删、增。学校领导全程参与,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研制度,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力度,坚持校本教研的“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内容、定主题),坚持每周一次的学科教研(周三下午4:20—5:50),教研内容与下周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围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教研,并在学科教研组开展“我的教育(学)观”活动。提前一周确定人,确定内容,把谈的质量量化考核,记入教师考核成绩。
二、搞好远程教育服务教学的工作。
根据我校班班有多媒体设备的现状,制定远程教育工作计划,培训专职管理员,配备必要的硬件软件配套设施,及时把远程资源传输给全体教师。倡导教师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并把它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教研,及时解决。
三、抓好毕业班教学和测查工作
初三毕业班是体现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窗口,也是衡量学校在家长、社会各界心中定位的重要指标。根据我校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一手抓考试学科的研究,一手抓全面的综合素质评定。瞄准镇党委政府和我校共同制定的目标,力争2009年中考突破40人。
四、确立全新理念,实施课改实验。
1、要抓好课程计划的贯彻落实,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各类课程,特别是在校本安全课、体育与健康课中加强食品卫生安全、防火防震、防踩踏、防爱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教育。要把课表作为学校的法规,不挪不挤不占。
2、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实验。首先要组织教师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在省、市、县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确立新观念,落实课改精神。为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厌学辍学、学习不主动学习的状况,我们确定我校的教学理念是:以生为本,关注发展。课堂主题是: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教学意图是: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培养目标是: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教学要求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由一个人的积极性变为几十个人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不是把已有的知识储蓄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学知识是为了长智慧。教师角色转变为:由主演变为导演,由师长变为朋友。
在课堂上教师由传授者变成策划者,一言堂为百家鸣,单纯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死记硬背变为体验感悟,接受式变为探究式,安分守己变为超市自选。第二确立实验方案,组织教师按照方案实施。在实验中,要着力抓好“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行动研究”,“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研究”等省市立项课题的研究,适时开展交流、研讨、探索、总结。第三要围绕课改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今年我校确定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校级课题开始研究,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切实开展课题研究,转变教师行为,构建合作互动、民主和谐的环境与氛围,教师转变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第四推进有效教学。组织教师学习第四中学、北留中学等校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交流观摩等形式,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探索各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五、提高教师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1、要继续抓好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改革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习,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保证,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环节。
2、要抓实演课练课和评教创优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进行拉网式听课,即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公开课教学。之后根据学科组(领导参与)的评议,和领导平时推门听课相结合,将课堂教学能力分为三等:优秀、合格、待合格,待合格的暑期到进修校参加培训。把重点放在“是否用全新教育理念处理了教材,学生是否自主学习”上。
3、继续开展“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大张旗鼓地评选一批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具有良好师德和群众基础,有较高教学质量的中青年“十佳教师”,对他们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
4、制定青年教师培训方案。针对我校年轻教师多,且参加工作时间短的实际情况,分批分阶段培训青年教师,实施“一帮一”结对子工程,迅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六、加强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常规。
一、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本人在本学期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主要有:
一是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研究活动,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及创造性运用农远工程资源的能力,二是深化“模式一”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农远工程资源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努力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并依托农远工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三是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课堂评估、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评估等评估机制,促进教师素质、学生能力等提高。
二、研究的途径与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注重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训教师,也提高自己。以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紧密结合为突破口,邀请专家到校讲学,并有计划地外派教师学习,坚持专家引领和骨干引领,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和本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注重理论学习,促使课题研究与课改密切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1)参与、组织人员学习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等理论,学习并掌握远程教育的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为资源运用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
(2)参与、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课程改革文件,端正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工作思想,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3)参与、组织参研人员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增强教育教学研究者的意识,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提高参研人员的研究能力。
2、充分发挥子课题成员的作用。努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带动本组教师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3、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将课题的研究成果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把好的方法和优质的资源向西徐、分部推广。
4、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送教下村等活动紧密结合。深化课题研究的内涵,丰富其形式,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上学期我校利用课题研究为依托,连续两周安排10位教师到西徐小学开展农远实验课,和实验成果推广课,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开展此项活动,并争取向分部推广。
5、坚持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认真组织阶段研究工作及成果汇报会,本期开展一次优秀研究成果(包括经验总结、课例、个案、论文、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等)的评选活动,为广大参研教师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6、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调研,及时分析研究对象,并结合班情实际,以研促教,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
九月份:
(1)研讨交流有关课题方面的问题。
(2)制定、修改、并学习课题组子课题计划。
(3)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十月份:
(1)参与课题组听课、评课活动。
(2)迎接“四县市”课题互评和交流活动。
(3)在实践中探索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将一人两节课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评课内容整理好,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
十一月份:
(1)及时上传研究课案例、评课记录。
(2)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3)加强理论学习的方式、时数,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4)撰写经验文章,教育叙事,编写教学设计。
十二月份:
(1) 认真上好教研课,积极制作课件,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2) 争取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
元月份: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各高校在借鉴中外教育督导经验的基础上,自发地引进和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教学督导制成为整个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是两级督导机制的科学构建更是需要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一、深化两级督导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主管部门尚未颁布有关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有学者将其称为自主式教学督导[1],根据“自组织理论”,高校督导工作具有自发性、自主性的特点,需要遵循教学督导普适规律并切合各校校情进行理论研究、策划实施,方能发挥其实效。高校两级督导主要由基于学校管理平台的校级教学督导和基于院级管理的院级教学督导组成,校级督导由学校直接领导,院级督导由校院双重管理,以院系管理为主,既有“统”,又有“分”,“统”“分”有机结合,形成网络状系统[2]。在推进教学督导制的最初,高校普遍实行校级教学督导的一级管理模式,督导成果显著,但随着学生人数的迅猛增长、教学日常监督内容难度和跨度不断加大、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仅靠校级教学督导已难以为继,必须发挥院级督导在学科针对性方面的优势,调动学院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两级督导机制应运而生。从目前已实施两级督导制度高校的实践效果来看,各高校在推行两级督导制度上各具特色,但普遍存在着偏重校级教学督导工作及其作用的发挥,而院级教学督导工作及其功能发挥相对偏弱,各二级学院间督导工作实效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我认为,缺少成熟的理论支撑和深入的实践,是制约两级教学督导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化两级督导工作研究有其必要性。
二、两级督导工作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两级教学督导运行机制需进一步规范完善。
由于督导工作运行中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责、权、利等方面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会影响到督导工作受重视程度和工作效率,因此,构建协调、灵活、高效的两级督导运行机制是深化督导工作的核心所在。从高校两级督导运行现状看,校级教学督导机制相对健全,由学校督导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有完善的研学、培训、检查、研究计划,经费有保障,各项检查有标准、有手段、有反馈分析机制;院级督导多由学院负责建设和管理,经费由学院承担,当责、权、利关系等实质性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学院负责人、院级督导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院级督导本身承担着大量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如果对从事督导工作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在业务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督导工作就会缺少主动性、缺少研究和创新精神。
院级督导的管理往往以“校院共管”之名,而行“学院自管”之实,如有高校在督导工作条例中规定“学院督导工作职责由各学院自主制订”,本意上是体现了督导工作自主性、灵活性的特点,但学院自主制订的督导工作职责、督导工作计划的科学性、督导工作实施情况如何呢?我认为,应该将院级督导纳入学校督导机构的指导之下,在选聘、培训、管理等各环节对院级督导工作加以关注。
2.督导选聘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教学督导素质是影响教学督导工作实效和权威性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教学督导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又要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更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及工作协调能力,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能力。新建本科院校高级职称专家人数较少,兼具专业权威、个人权威、管理权威的专家就更少,选聘优秀的督导是新建本科院校对教学督导工作提出的新挑战。相对而言,校级教学督导队伍受重视程度较高,在选聘中能注重督导员专业、年龄、管理经历、权威性等综合素质,督导队伍具有较高的职业权威。而院级督导的聘任,选聘范围相对更小,更侧重于专业性,督导队伍组合较为单一,从职称、专业结构、职业权威、教学管理经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较少,这就从源头上影响了二级学院督导后续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界对二级院级督导人选是否需要学校督导机构把关存在着不同看法。
在队伍建设上,学校对校级教学督导素质提高和培训较为重视,而院级督导的管理由学院承担,提升院级督导素质和研学能力的专题培训较少。院级督导往往处于自发、自由状态,这其中有学院对教学督导的工作重视程度的原因,也有学院指导能力方面的因素,二级学院领导无督导评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即使重视也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校院两级督导间缺少指导和交流,院级督导在督导工作理念、工作方式规范化等方面的缺失,影响了督导工作开展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3.两级督导工作职能有待清晰划分。
美国学者托马斯在《教学督导:重新界定》一书中提出:“督导的目标在于帮助学校增加机遇和能力,更有效地促使学生的学术成功。”高校设置两级督导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质量保证力度以提高教学质量,其基本作用也是一致的,即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对两级督导的建构不仅仅是从人数、归属进行划分,厘清其定位、职能也是开展工作的核心。实践表明,基于结构分层的两级督导制度建立后,其功能划分的模糊性是制约工作深化的重要因素。在职责划分不清的情况下,院级督导工作往往缺少总体规划设计、分析总结,在日常工作中多是应付校级督导检查而开展的检查,少了基于本学院教学现状的督导工作设想,或在工作中与校级督导之间有越位或缺位的现象。我认为,校院督导组织在职能上的区分如下表所示:
从督导理论上说,所有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都应被纳入督导工作,督导工作主要包括“督教”、“督学”、“督管”,从高校督导工作实践看,督导工作主要是更多地偏重于督教,且以听课为主,如有的学校明确在督导工作条例中规定督导的重心是教师课堂教学质量[4],对教学大纲、培养方案等关键性教学文件检查较少,对“督学”和“督管”比较忽略;督导应有的指导功能的发挥较少,以致有些教师抱怨:“突然来听课,听完什么没说就走了。”没有沟通与指导的听课就失去了工作的应有之义,以致教师有了被监督之感。值得一提的是,院级督导多是学院普通教师,有时存在着怕得罪同事、得罪院领导的心理,树立院级督导在学院内的权威感是极其重要的。
三、建议
1.以质量文化建设提升督导工作。
对督导工作的重视来源于学校的体制、督导自身的权威,来源于校内质量立校的文化氛围,应依靠机制的优化让有能力、有权威的专家型督导积极投身督导工作。目前,校级督导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的认可,对院级督导的重视首先是学校教学督导管理机构在意识上、行动上将院级督导建设纳入工作整体规划,尽可能为学院督导提供培训、交流的机会。而作为院级督导工作主管的各学院负责人要把好院级督导的选拔关,优化督导员素质结构,尽可能为督导工作开展提供方便。以某校为例,2006年建立两级督导机制,在二级学院设立院级督导办公室,为院级督导开展工作提供场所,形成了学院教师信任尊重督导的良好局势,该学院的教学规范程度始终居于各学院的前列。我认为,将院级督导工作的成效纳入对学院的年度教学目标考核,以此激励院级督导工作,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2.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校级督导队伍建设已得到广泛的重视,而院级督导应进一步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加强研学,树立督导权威。一是更新理念,吸收现代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在理论上探索教学督导工作方略,在实践上加以深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确立督导工作服务教学的意识、树立“督管、督学、督教”三位一体的督导理念等。二是创新工作方式,督导工作重策划设计、计划管理、合理反馈等。
3.优化两级督导的内在关系,清晰划分工作职能。
本文所关注的两级督导关系是指两级督导间的内在关系,较之于督导分层结构形式的建立,更关注内涵建设和督导效果。实施两级督导的高校对两者关系存在诸多看法,我认为,校院两级督导是统一体,两级教学督导联系紧密,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目标一致,只存在结构上的分层及督导范围、职责分工上的区别。建立健全的两级督导运行机制,理清两级督导间的内在关系,在良好机制下,两级督导组织方能围绕各自的督导范围、内容及工作重点和方式进行深入讨论研究,提高工作效率。
在学校教学督导机构建立之初,对两级督导的管理方式、层次定位、工作职能应该有明确的界定和规范。特别强调,两级督导之间应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但不是上下级领导关系,院级督导是校级督导的辅助和补充者。院级督导需要得到校级督导的宏观指导,两级督导间需有交流沟通机制。两级教学督导之间的学习、交流,有利于教学督导素质的整体提高,院级督导在检查中发现问题时,可直接和学院教师、负责人沟通;与学校督导机构进行及时沟通,从而真正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督导机制。以某校两级督导工作实践为例,当校级督导兼任学院督导组长时,往往会将校级督导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引入学院督导工作,督导工作开展比较有规划、有方法和有成效;由于身为院级督导组长,对学院常规教学状况了解清晰。同时,让院级督导参加重要的校级督导工作会议,院级督导更能把握学校发展方向,更容易树立荣誉感和权威感。
在两级督导的职能划分上,校级督导工作应着眼于统筹和实施全校整体督导工作,更多地对学校层面的总体情况进行调查、检查、评估,更多地采用抽样检查分析、重点调研的方式,更多地侧重于教学结果监控,所开展的听课以研究性听课为主;而院级教学督导机构作为基层督导机构,主要做好所在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工作较为具体、详细,既要贯彻学校总体教学督导原则,又要组织学院督导工作实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认为,院级督导较之校级督导更直接了解任课老师与学生,了解专业课程内容,更了解本学院存在的教学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在检查中与教师、学生共同交流探讨,能突出“过程控制”的特点,更能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院级督导是督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构建科学的两级督导信息反馈机制。
督导提供的信息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学工作情况、进行决策的依据,也是教学管理部门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的依据,信息反馈须注重反馈的科学性、及时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如有的高校采用信息分层反馈方式,通过个别交流、信息反馈卡、教学例会、教学督导简讯、网上等多种形式,将信息反馈到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目前很多高校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交流平台,提高信息反馈的效率,这些创新的做法值得借鉴。同时,加强校院两级督导之间的信息交流势在必行。
目前在两级督导工作开展中存在着诸多困惑,比如由于学校教学督导管理机构人力有限,如何对院级督导开展培训、指导检查、评优?对院级督导的指导以怎样的深度为宜?这些都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朱继洲.高等学校教学督导的作用和定位[J].江苏高教,2005,1:62-64.
根据教育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聚焦课堂、深化二期课改”文件精神,继续贯彻“以崇高的师德立身、以精湛的业务立足、以真诚的服务立信”的学院精神和“勤奋踏实、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讲究实效”的部门形象要求。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工作目标,以新课程实施中的案例研究为载体,总结、推广新课程实施中的有效经验,保障杨浦区小学新课程的稳步推进。
二、工作要点:
在小学教研工作计划中,各学科教研员要进一步明确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研究意识。各学科教研员要深入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经验,研究有效的学科教学策略。
1. 加强常规教研,聚焦课堂教学
(1) 提高以“三个一”相结合的教研员工作方式的效益。
Ø 根据学科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认真设计区级教研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增强学科教研的实效;
Ø 按照对分片教研活动的管理细则,加强对分片教研活动的指导,提高分片教研活动的质量;
Ø 加大对蹲点学校学科教研组活动的指导力度,共同参与学校教研组的课题研究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2) 深入基层学校,增加随堂听课的力度,观察、分析新教材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基层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的互动研讨。
(3) 通过教学调研,全面了解学校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为制定学科教师培训方案积累资料。本学期拟对二联小学(第13周)进行全学科调研,对20所小学进行分学科调研(第4、11周)。
2. 开展教师培训,保障课改实施
(1) 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继续开展针对学校教学分管领导、学科教研组长和执教教师层面的分层培训。
Ø 对执教教师的培训:落实三年级第二学期新教材执教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做好新教材实施年级的资源库建设和教学指导工作,保证新教材的顺利实施;思考四年级新教材执教教师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的前期准备工作。
Ø 对学校学科教研组长的培训:结合新教材试点校教师的教研活动,开展对学科教研组长的培训(由各学科组分别制订并落实培训计划)。
Ø 对学校教学分管领导的培训:与干训部合作,设计培训课程,以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展对小学教学分管领导的专项培训。
(2) 做好“杨浦区小学第二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的各项工作,按照研修班培训计划,重点落实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模块的研修计划;以学、研、看、用、写相结合的研修模式,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3) 各学科组制定并落实学科中心组的研究计划,发挥中心组成员的骨干引领作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 参与教育科研,丰富教研内涵
(1)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各学科继续开展对新课程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增强学科教研的针对性和适切性。
(2) 积极参与学院“区域推进二期课改”的市级课题研究。按“杨浦区小学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课题研究计划,继续开展“资源共享、跨校教研”的实验研究,并做好学校校本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的完善工作。
4. 组织教学评比,促进教师发展
(1) 建立杨浦区小学“百花杯”教学评比学科评委资源库;进一步规范区小学“百花杯”教学评比的组织管理条例;(3月)
(2) 做好区小学第九届“百花杯”(品德与社会、英语学科)教学评比复赛、决赛工作(4~5月)。
(3) 制定杨浦区小学新教材教学案例评比条例;做好首届杨浦区小学新教材教学案例评比的动员、组织工作。
5. 开展质量监控,提高评价效度
(1) 质量监控是教学流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研员要加强对学科测试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认真做好测试后的质量分析,为全面了解区和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变化趋势提供参考依据。
(2)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将在本学期期中对五年级,期末对一、三年级进行质量监控。
(3) 其余学科思考学科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与实施方法,积极稳妥地实施学科教学质量监控。
6. 其它工作
1.落实教研员在“三定工作制”中的“三定责任”
一定蹲点学校。每名专职学科教研员在全县边远薄弱学校中选择2~4所蹲点学校,通过蹲点,深入学科教学,研究解剖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帮助蹲点学校建立完善的教研机制,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推动薄弱学校发展。
二定培养对象。每名专职学科教研员在所蹲点的学校选择2~4名普通青年教师作为自己的培养对象,通过对培养对象的全程指导,促使其快速成长,并通过他们的成长,为薄弱学校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三定责任目标。我们根据蹲点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研员的学科特长,围绕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示范献课,专题研究以及指导培养教师等工作,制定明晰的责任目标,对教研员转化薄弱学校的专项工作进行专项考核。
2.明确教研员在“三定工作制”中的“三项要求”
一是教研员每月到蹲点学校听课不少于5节,座谈交流不少于2次,并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材料。
二是每期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确立2~3个帮助蹲点学校解决实际问题的小课题,通过对小课题研究,帮助学校或教师解决具体问题,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推进学校的教研工作。
三是对蹲点教研员在选择培养对象上作出了要求――在学校普通教师中选择培养对象。同时要求教研员帮助自己的培养对象建立好成长档案,从师德修养、教学艺术、科研能力等方面立体地加以培养,并通过他们的成长,影响和带动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3.实施教研员在“三定工作制”中的“三线管理”
一是“预案”管理。教研员到蹲点学校前要提前制订好工作预案,并交分管领导论证认可。每一轮蹲点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反思总结,并根据本次蹲点工作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谋划下一次蹲点工作。
二是“流程”管理。教研员要形成完善的蹲点工作纪要,教研室对教研员的“蹲点工作预案”和“蹲点工作纪要”进行即时性评价。
三是“考核”管理。我们从两方面对教研员的蹲点工作实施考核,一看蹲点学校当年与上年的教研工作进步情况;二看教研员所培养教师的教研成果和成长情况。
一年来,教研员们协助边远薄弱学校制定发展规划36份,帮助解决教学教研以及学校管理等实际问题近200件,帮助教师制定发展计划425份,举办“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培养辅导讲座126次,协助建立教师成长档案216份。教研员们还特意建立了师徒互动QQ群,每周挤出专门的时间与学员们一道互动交流经验,共同探讨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热情。
建立“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校”,有针对性地扶持弱势学校,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思路
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在县域弱势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决策咨询作用,我们选择全县最薄弱的学校作为教研室教研员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通过“实验基地校”的建设,有针对性地扶持弱势学校,积极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
1.“实验基地校”建设目标明确,操作性强
通过反复研讨,我们形成了三个预期目标:一是在3年的一个周期内,每个基地校同时承担《县域农村学校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深化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二是每期每学科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主题教研活动,通过活动带动和影响片区或全县学校教科研工作。三是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与智力扶持下,不断总结推广“有效课堂”教学经验,提升教师从职水平和职业幸福感。全县近三分之一的学校编撰出了较高质量的“课堂有效教学”经验或“有效课例”专集,以“有效课堂”促进薄弱学校的有效转变。
2.“实验基地校”建设措施具体,攻关性强
我们一直要求教研员的专业引领要具有先进性,即理念的先进性、行为的先进性与方法的先进性,始终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把开展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大背景相结合,与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相结合,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与确立科学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相结合,与提高教育质量和注重人的发展相结合,使教育科研“走进课堂、亲近教师、关注学生”。着力追求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与草根性,积极营造科研兴校氛围,形成教研强校机制。
为此,我们以教科研扶持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体有三个方面可供参考的经验:一是根据岗位分工、责任到“员”。进修校校长侧重学校管理方面,负责薄弱学校的管理指导、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过程目标的落实;副校长、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高中、初中和小学薄弱学校的发展扶持工作,限期转化薄弱学校。各学科教研员侧重于课堂教学研究,负责薄弱学校的薄弱学科的转化。二是按照预期目标,根据分工,与教育科研基地校一道,以学校为单位制订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每期的目标任务,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三是明确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即扎实推进校本教研、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坚持以问题研究为主要载体,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发掘教师潜力,引领教师专业,从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上促成薄弱学校的转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研搭桥,校际间双向互动,大手拉小手,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校际帮扶来促进弱势学校的发展,已被更多的教育主管部门所采用,在这块天地里,县级教研部门要主动作为。
1.在组织过程中参与。教研室要通过利用自己长期深入学校的调研优势,一方面为县教委或教育局在帮扶对象的选择与结对、帮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帮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提出建议意见,供教育主管部门参考;另一方面对结对帮扶学校在确定帮扶目标、制定帮扶方案、拟写帮扶协议、夯实帮扶过程、落实帮扶项目等方面予以专业的指导。同时,教研室应适时地组织结对帮扶学校进行座谈和交流,研讨解决帮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困难,协调各方在工作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帮扶项目的实施与落实。
2.在帮扶理念上引领。教研室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引领优势,通过调查研究、常规教研活动开展、工作视导督查等一切有利时机,与帮扶学校一道解剖受援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园
文化等方面的现状,通过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共同制定受援学校发展规划,帮助受援学校明确学校发展方向。督促支援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风格、人本的教育管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渗透和影响受援学校,促进受援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3.在联校集体教科研中指导。结对帮扶学校之间都会经常性地开展集体教科研活动,较常见的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专题讲座活动、教研组或备课组的常规教研活动、教学沙龙活动、课题组互动交流活动等等。对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教研室都应力争提前介入,从活动主题的确立、实施方案的制定等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以研究的视角全程参与活动过程,活动结束后帮助他们一起进行反思,做好经验的提炼与推广工作。
送教下乡,有针对性地解决弱势学校均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送教”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教研员必须念好“送”“参”“调”的三字经。
教育的发展要依靠教育科学的进步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名师、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是激励各学科教师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使全县中小学各学科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队伍,逐步建立起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成长的机制,使一批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的优秀教师,在学科教学、教改、教研中起到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县教育局决定组织开展中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这也是本学期我县中学教研工作的中心,我们一定要落实好。
1.结合学校的评选方案,制定中教部方案。
从评选内容上:一是教育教学及专业理论测试,包括教育教学理论通识部分和学科专业理论知识部分;二是课堂教学;三是业绩及奖励;四是其它,包括教案书写、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作业批改与教学随笔与反思等。
2.具体实施。
上半年是学校自评阶段,这时候我们按部计划继续开展工作。下半年是县级评选阶段,我们的教研工作以学科带头人工作为主,同时兼顾部里的其它工作。
二、深入基层学校听课指导,检查教学业务工作。
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育一体化发展,中教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改变工作策略,帮助基层学校教师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研工作效率。
1.深入学校调研,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一年内,将要对所辖的中学的全体教师的课听一遍,个别的还要进行跟踪听课,同时还将要检查教师的所有教学业务工作,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并把所有的老师集中到一起,进行讲座和培训,在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材使用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总之,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帮助他们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解决去年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组织送教下乡活动。教育要均衡发展,教育资源就应该在最大限度的范围内得到利用和共享。五月份和九月份,中教部分两批,把城乡优秀的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模式、先进教学策略及学生的跟进管理方式等送到农村学校。要通过专题讲座、互动研讨、课例教学等多种形式,为他们送去先进实用的教学成果,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1.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每学期初,都要都新教本学段的教师进行或集中或分散的课标、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成长,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
2.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形成骨干教师群体。加强培养和使用骨干教师,着力打造品牌教师。一是调查摸底,掌握我县现有骨干教师的现状。二是培养新的骨干教师。三是树立典型,打造品牌教师。四是树立并培养新秀。这样就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梯队教师队伍。
3.积极创造条件,组织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提升素质的平台。各学科要根据本学科教育教学和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同时也要考虑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节约性社会建设的现状,尽可能地减少基层学校的经济压力。
四、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提高我县校本研修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各校要制定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和方案,要认真实施。教师少的学校或学科,可以搞校际间教研活动,坚持专兼结合,专群结合,形成全员参与教研的良好氛围和局面。时机成熟要开一个校本教研工作经验交流会。
2.发挥群体教研优势,形成我县教研网络。一是加强专题研究,以课题为牵动,使教研工作更加扎实深入。各校要有学校、教研组、教师的教研专题,并具体实施。成果显著的可上报县级教研部门予以推广。二是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研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发挥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四是借助省、市、县教研部门的指导和帮助。
3.网络教研工作。结合大庆市网络教研的要求,开展好我县的网络教研工作。
五、狠抓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管理上水平。
一是加强教学研究,召开不同层次的教学研讨会,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二是做好两个学期的检测命题和质量分析工作。三是做好两次中考模拟考试命题和质量分析工作,及时召开中考质量分析会,提出中考复习备考意见。
六、加大对高中学校的指导和管理,稳步提高我县高中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是经常深入高中,了解高中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情况。二是积极参加省、市有关高中的会议和培训。
教研员个人述职报告1课程改革有序地向纵深推进,我的教研工作以课改为中心,以新课程理念来总结、推广课程实施过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实现我区小学美术、音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各学科工作的新突破。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强化研究与反思意识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课堂教学实践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师们开始觉得仅在操作层面打转还不解渴、不透彻、不深刻,他们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探寻。身为教研员,我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指导、引领、服务”的基本职能,不断提高教研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积极性,为基层学校课改实验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效指导和优质服务,努力实现教研活动主题化,调研工作制度化,教师培训多样化,教育科研实效化,全面促进我区小学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指导教师做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教研工作中我抓好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重点做好教学后反思,写进自己的教案中,并将其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
二、深化备课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者,必须从上“好课”开始。深入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实践指导,结合送教下乡、集中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课堂教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研究研讨和训练重点为:①使教师具有依据新课改理论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能力,②使教师具有初步的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③使教师具有学科整合的能力。④使教师具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的能力。
三、加强师资培训,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实施新课程为核心内容,围绕专业知识更新,专业能力训练提高和基础教育新教材等方面进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推广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进程中的好做法,解决在此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完善骨干教师培训、使用、管理机制。对骨干教师要给他们压担子、给任务、落实责任,对他们要高标准严要求,让他们成为新课改的先头部队。开展“传帮带”共同提高。在新教师和骨干教师中树立一批品牌教师,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做课机会,理论辅导讲座机会,参赛机会,提高其教育教学技能及知名度,创我区品牌教师。
四、努力探索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机制
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研修的作用,尝试建立教师博客群,组织网络教育论坛,引领教师在网络研修中不断提高。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培训模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教研员个人述职报告2分管学校教研工作的几年来,我深知肩头责任重大,而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个人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只有依靠大家艰辛的努力才能换来丰硕的成果。今天借此机会,剖析自己工作的得失,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与大家一起同舟共济、携手并进。
一、虚心学习,完善自我
教书人也应是读书人。随着课改的推进,学校教研工作的不断深入,让我越发感受到如果教研员的专业知识、管理理论不广博,那么工作就会肤浅,治表不治本,因此多渠道地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应该是每日的必修课。
第一点夯实业务功底。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出发点是做对学生发展有利有益的事。分管教研工作,我认为帮助教师上好课、对学生负责是底线,要求教师领会课标、精通教材、上好每节课,我首先要认真学习。为此我有时间就认真学习各科课标,阅读教材,分析教参,利用一切时间与教师一起研究学习。外面的课堂教学很精彩,外面的名师各有风格。只要有机会,我就会与老师一起去听名师讲课,边听边对照自己做法的优缺点。每次外出学习,随带U盘,及时拷贝重要材料过后细细研究,做到每个学期听课量都不少于60节,在学习过程中让我明白了井底之蛙的新含义。
第二点积淀管理理论。我经常勉励自己:登高望远,先学先行,学无止境。对教育局举办的校长干部培训班每期我都认真参加学习。与此同时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学校管理理论。经常阅读《辽宁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细则》、《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三点向身边的榜样学。教师是良心工作,待遇、地位都不高,付出的心血是超量的,但老师们敬业爱生、求真务实的奉献精神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觉得老教师们的班级管理与协调能力、青年教师的热情与虚心好学、党员的高风亮节都值得我去学习借鉴,从合作伙伴中我感受到互助、高效,鞭策我在这样的群体中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二、勤勉工作,发展学校
学校要发展就要竞争,竞争要靠实力,实力是干出来的。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工作中面广量大事杂,我与大家一起冲锋陷阵,背负重任努力前行,用微薄之力推动学校发展。
1、以课堂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日常教学中我比较关注“随堂课”、“跟踪课”、“亮相课”、“研讨课”、“评优课”五种类型课的探讨。平时我主动与教师进修学校联系,邀请市教研员来校指导工作,加强随堂课诊断,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作为分管教学领导,走入课堂,深入教师是我规定自己必须做到的,我能够主动关心老师的教学,协调困难,参与试教、点评。由于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我乡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2、以校本培训为着力点,以校本教研为主阵地,推动师资建设。
新一轮“十一五”师训工作全面启动,期间多次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工作。与师训部商讨培训要点,制定了全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确保全校教师完成培训任务。从整体设计培训方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网络化教研是我乡教研工作的一大特色,平时加强学科专题和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从思想上鼓励,方法上传授,努力形成一支想干、能干、会干的教研骨干队伍。定期召开学科教研活动、年级组教研活动及校级、乡级教研活动,努力使学校教研工作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3、以质量绩效为落脚点,确保学校办学生命线。
教研室每学期都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进行质量监测,面对我乡的地理位置较偏远,教师整体年龄结构偏大,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这一现状,我们立足本地,从源头抓起,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分别召开毕业班、部分年级、部分学科教师专题研讨会,与大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平时加强教学的流程管理、质量调研力度,每考一次都增加了许多工作量。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赢得家长对教学的配合,形成合力。多年来我乡毕业生综合成绩均在全市农村小学前列。
三、以德立身,为人师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待学生是否关心?对待学校是否公心?对待工作是否尽心?我想每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称,双方都会给予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几年来,无论作为教师、党员还是管理者,我都力求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淡泊名利,心地无私天地宽。
1、严于律己,为人正直。
平时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约束言行,凡事能自己做的就多做些,要说的就当面说清楚,该布置的任务就要传达到位。当然有布置就有检查有反馈,发现优点指出不足,不是一味说好话,对老师能公正、公平地评价,言行举止不违背做人原则。
2、豁达大度,用坦然的心态处理事务。
自己分管的教学工作每天都牵涉到与教师、领导的交往,存在做多做少、做好做坏现象,最容易吃力不讨好,甚至有怨言、有过激行为。这些经历让我学着去克制,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能用平常心、宽容心去分析问题,努力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做到对事不对人。有人说忍让很吃亏,我认为人都有性格脾气,但单位与家庭是有别的,不要一时之快挫伤别人,这是对人的信任与尊重。
不足:
1、缺少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思考,要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2、思考管理的角度缺少深层次,要着眼于全局。
3、工作中要有创新的魄力与勇气。
最后我以“六个要”来勉励自己:做人要讲德,做事要讲责,学校要发展,师生要关心,学习要坚持,心胸要宽广。
教研员个人述职报告3回顾这一年来紧张忙碌的教研工作,带来了很多值得归纳总结的成绩。我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来说,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教研方向,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是我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说: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的引领作用需要重新定位。即要担负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担,那必须有:“勤的品质、勤的习惯、勤的作风”,这就需要我们“勤学习、勤研究、练内工、强素质”。使自己的专业得以发展。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本职的教研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我的工作作风是:积极主动,雷厉风行,扎实高效,开拓创新。为了积极的推进教改实施的精神。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积极进行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读和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把教改的精神和内容,融为自己的思想。在课改培训的前期,我总是先从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总体目标的制定具体内容的阐述教学建议的提出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入手,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资料。
教研员所带的教师队伍是一支情感、态度、价值观各异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的复杂群体。作为教研员,我首先走进教师、体察教师、了解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遵循课改培训的精神实质,做到:“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教师,促成不同类型教师获得不同的发展目标。
二、认真组织,强化研究
走进一线教师听课:本学期共听课80多节,涉及学校达15所,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为教师服务,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思想,将教研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学校,推进到课堂,采用评课、座谈、个别交流、领导反馈等形式,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
1、听的是新分配教师的试讲课,严格规范,实事求是,严把教师讲课关口,随堂听课,第一轮听课时,做出诊断,肯定长处找出不足,再有针对性的辅导,如团结小学的曹茂成老师专业功底扎实,但讲课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驾驭能力欠缺,对此,有针对性地帮助新教师重新设计教学环节,从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变化来指导年轻教师,启发年轻教师,这样的教师共确定了4位,共听课8节。
2、到各校随堂听课以及督导检查各校轮作课开展活动。
为了提升学科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要求各校教研组发挥集体优势,集体备课,寻找语文课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这样的随堂听课本学期共听了60多节,涉及学校达15所。采用评课、座谈、个别交流、领导反馈等形式。
3、组织开展了“推进新课程有效教学引领课”活动,在十一月中旬,有四名青年教师做引领课,为教师搭设了相互交流、借鉴、学习的平台,听课者受益匪浅,评课活动更是锦上添花,每一节引领课都进行了评课,教师们也将此做为经验的一次升华,纷纷踊跃发言,使评课真正成为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4、组织了全镇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学习讨论活动,开展了新课程培训工作。
5、实施“强校名师带动战略”薄弱校到强校有针对性学习听课活动。
6、为了丰富学校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兴趣,举行了会发镇小学四至六年级作文竞赛活动。
7进一步组织各校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
三、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为了扩大和优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教研员与部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此次送教下乡活动采用了座谈、研讨会、上示范课、听课、评课、讲座等形式,活动中,送课者的精彩示范,听课教师的积极探讨,送课者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指导与热情解答,使听课教师收益匪浅。
与此同时还送去了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信息,促进了城乡交流,深受农村教师的欢迎,听课教师都说:“送教下乡,实效性强,希望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也认为此项活动创造了磨练自己的机会,积累了不少借班上课的经验,有益于自身专业的成长。教研员更是感觉“研不教则空”,送教下乡活动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宝贵的资料。此次送教下乡活动,在学期初就做了安排,准备充分,发挥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应。
四、依托课题,促进发展
继续深入研究“十一五”规划县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有条不紊,规范有序。明确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原则、范式与方法及课题研究的步骤和预期成果。明确下一步课题实验任务,深深地感到课题实验任重而道远,它是永无止境的,我将在领导的关怀、指导下一如既往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
回顾这一学期工作,还有许多教研工作开展不尽人意,值得改进的地方很多,因而深感工作之艰巨,学科教研之重要,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者之一,我将不断加强学习,主动钻研,为学校更多地进行具体指导、创造条件、提供资讯,限度地引领基层学校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自主、和谐、持续的发展。
教研员个人述职报告4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叫刘爱荣,现任中学音乐教研员工作。不知不觉中,忙碌而充实的一年的教研工作又结束了。过去的一年里在局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各位同仁的帮助下,我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积极工作,履行职责,把握重点,顾全大局,树立“教研育人、有效教研、有效服务”的责任理念,为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基层校音乐教学管理水平,做出了积极的真诚的努力。此时我最想说的还是真心诚意地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及各位同仁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也感谢领导班子成员的协作与指导,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这个集体的温暖。分管中学音乐教研工作的几年来,我深知肩头责任重大,而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个人的思维也是有局限性的,今天借此机会,剖析自己工作的得失,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与大家一起同舟共济、携手并进。
一、明确职责,深入一线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随着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研员的职责,并以此指导着我的教研行动:
1.教研员是国家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诠释者,是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研究离不开教师,离不开学生,离不开课堂。
因此,我工作期间经常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教师,走近学生,研究教材教法、课程改革、教师成长等等。多次深入基层听课评课,同一线教师交往座谈,收集教育信息,善于捕捉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而且做到了多记,多总结,以写促学,以写促思,以写促研。
2.教研员是新课程的“研究者”,是贯彻新课程的“促进者”,更应该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和“带头人”,在这方面我与一线教师形成一种平等共建的关系,共同切磋,共同进步,互动发展。
与教师们一道认真的学习,努力的钻研音乐教学的新理念、新理论,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研究”的成果提高“指导”的水平,以“促改”的策略提高“管理”的成效,使教研工作“研之有效、行之高效”。课堂实践是我们获取课改经验的坚实土壤,所以教研室安排我们到学校蹲点,定期上课,不仅避免造成指导和实践之间的脱节,而且能获取课改的亲自体验与一线教师形成平等共建的关系,共同进步。
二、主抓课堂,多元互动
新课程呼唤新的教研模式,作为音乐教研员的我多年来采用开放的思想、开放的氛围、开放的方法来开展教研常规工作。
1、以课堂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日常教学中我比较关注“随堂课”、“观摩课”、“亮相课”、“研讨课”、“评优课”五种类型课的探讨。平时我主动与学校联系,主动要求听课指导工作,从调研入手,深入学校,有针对性的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通过随堂听课,与教师一起研究、讨论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加强随堂课诊断,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走入课堂,深入教师,我能够主动关心老师的教学,协调困难,参与试教、点评,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指导校本教研的开展,发现亮点及时推广,如存在共性问题集体研讨解决,如通过听课,发现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变了,不再牵着学生走了,而是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教师把微笑还给了孩子们,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孩子们,把说话的权利也还给了孩子们,并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说错。重要的是我们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让孩子们学会欣赏,学会感受,学会聆听,学会表现,我们不是在培养音乐家,而是在培养人。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唱歌课不唱谱了,教学形式单一,教案与课不统一等一些通病,发现问题后,及时与教师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由于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2、以教研活动为着力点,以网络教研为突破口,推动师资建设。
网络化教研是我教研室工作的一大特色,平时加强学科专题和教研讨论等工作,我作为中学音乐教研员也定期召开网络教研活动,从思想上鼓励,方法上传授,努力形成一支想干、能干、会干的教研骨干队伍,并定期召开校级、乡级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工作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由于我县中学音乐教师短缺,有不少的教师,综合素质相对较低,针对这一现状,我始终把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多次组织全县中学音乐教师集中培训,学习新课标以及高效课堂理念等等,从而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化发展。
三、学习研究,提升水平
对于教研员,教育理论是非常上位的,是影响我们一系列教育行为的重大问题。如果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死抱着传统的教育理论不放,以一种被动应付的心态对待课改,即使是一流的课程标准、一流的教材,实施起来也会事倍功半,甚至还会南辕北辙。因此,我认为转变观念的根本途径就是学习。首先,我逐步熟悉通识性培训内容,逐步加深对课改的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等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抓紧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研究。我觉得教研员要在教师教学行为和专家理论之间架起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帮助教师尽快地、较好地把新的音乐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构建起新的课程观。
四、开展文艺活动,搭建艺术平台
1、积极组织单位同事参加庆国庆、庆元旦、庆教师节等文艺汇演,排练并成功演出了联唱、合唱、快板、舞蹈、乐器等节目,受到局领导的好评。
2、配合普教股工作,利用将近一个月时间对各校的音乐教学做了完整的考评工作,工作中我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做到了公平公正,使得工作顺利完成。
3、配合局办公室工作,积极组织各校推荐节目参加“消夏晚会”汇演,得到当地群众的肯定,受到好的社会影响。
五、在教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与前景设想:
1、教师钻研教材不够深,授课中重点不突出,随意性较强,比如教师们往往降低教材的难度,注重歌唱教学,而避免了合唱教学等,还有教学方法的创新程度不够,总是不能抛开传统的教学方法,虽有创新,但力度不够,对这一问题,以后继续加大听课的力度,仍然以结合新课标进行创新教学方法为目的,做好高效课堂的开展与落实。
2、教师的思路还不够宽阔,外出学习的少,而又不善于总结、融会、贯通教学方法。
对这一点,以后加大集体说课、总结的力度。对每位教师的公开课,都要做出恰当的评议,避免总会“颂经”的常规,让老师们集思广益,使一些有价值、有创意的做法及时得到交流和传播,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还要尽量给老师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最新教法和先进经验。
3、教师的音乐教学的基本功有待提高,以后将组织音乐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大练专业基本功,认真练习声乐、键盘、自弹自唱的能力,使他们的自身音乐素质快速提高。
4、偏远学校教学设备的陈旧,限制了教师的发展,限制了音乐教学和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
对这一问题我将于各校长沟通,配置音乐教学设备,努力完善音乐教学资源库,改善音乐教学条件。我将继续为各校丰富课外活动做出努力,使得各校在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
在发现以上问题的同时我也不断反思。反思,是教研员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能使教研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能梳理教研工作的思路,不断反思能发现教研工作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改进完善教研工作。自己虽然多年来饱满热情和积极状态去工作,但由于知识和技能水平上还欠成熟,有些工作还是不够顺利,不够完善,缺乏创新性工作,在教师的指导方面,缺少灵活自如,以后我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克服不足,吸取和发扬优点,争取更大成绩。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根据县局领导的工作计划要点,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以课堂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全县音乐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为目标,继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创新教学、创新学习、创新管理,将继续从创新思路、注重实效、科学管理入手,大力加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管理建设,努力加强中学音乐教学教研工作的计划性、真实性、特色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建设,全面提高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县的艺术教育全力以赴,尽职尽责。
我的述职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研员个人述职报告5一年来,在镇教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心小学校长室的工作指导下,本着“强化职能、严谨治学、科研引领、开拓进取”的工作思路,以全面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视导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表现在:
一、强化学习,更新理念
“规范内化为习惯,习惯升华为素质”,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我逐步把所从事的工作由职业慢慢变成事业来做。快乐着学习、快乐着工作,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责任意识,更新了教育理念。为人师表,身正示范。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做好了思想与行为上的准备。
二、立足实际,扎实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改革考试制度是关键,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是导向,优化教材和教育教学过程是核心,提高教师素质是根本”的原则,以课改教师培训为总抓手,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的路子。带领各学科教研员通过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支持和理论支持。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在继续搞好典型带动、分片
推进的基础上,重点尝试了开展校本教研方面的工作,积极引导基层学校、教师立足校本,深入推进课改。倡导成立了各学科中心教研组,并要求各校也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为进一步搞好各校的课改工作,着力抓好课改后的评价改革,探索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新的多元评价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严守纪律,内化提高
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用“恕己之心恕人,律人之心律己”,虽做不到“每日三省吾身”,但遇事也常思己过,努力学习,安心工作,在学习与不断实践感悟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文化修养,让教育事业的乳养滋润自己从教的心,幸福并快乐的工作着、感动着。
四、强化科研,提升质量
在不断完善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深化对课堂教学优化的研究,真正做到“研究一点,实践一点,总结一点,提高一点”,让课堂在与科研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得以优化。活动的开展结合了本镇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扎实高效,获得了市教研室的高度评价;本学期举行的教研员研讨课为新课程的深入、扎实开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推荐参加市优质课评选的教师在活动中分获
以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教育局开展的“三大”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内涵为目标,切实有效履行好“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责,为促进新区教育“三年大提升”和谐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条主线: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
突出两个重点:(1)深化课程改革;
(2)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注重三项研究:(1)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2)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方式科学性研究。
(3)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精细化研究。
三、工作要点:
1、狠抓关键环节,确保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1)着力抓好课改中的薄弱环节。一是加强课改理念的深化理解。引导广大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实在的教学行为,由“形似”嬗变为“神似”,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重感悟、重体验、重能力的培养;二是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创造条件逐步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使教师能够随时查阅、使用和完善,物尽其用,为我所用;三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四是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继续抓好新课程培训工作。开学初,我们将积极组织开展学科教材培训,从实际出发,改进培训方式,变“参与式”为“互动式”,让教师真正成为培训的主体。通过培训使教师深入领会新教材的编排体系、编排意图,充分理解、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促进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3)发挥典型示范辐射功能。坚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彰显亮点”的工作方针,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开展“课改亮点”——“精品课”展示活动,开展省级实验小学、示范初中等窗口学校开放日等活动,以已有的课改实践成果为资源,通过观摩、交流等活动来分享课改经验并更好地引领课改,促进全区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
(4)组织并抓好各级优质课评选、基本功竞赛活动,以此推动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和教师教学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2、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1)以“三大”活动为契机,在全区大力开展“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活动,形成大家注重教学实践,人人参与教学研究,个个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的良好局面。①教学型教研:以“课例”为载体,聚焦课堂,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溶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中,以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的需要;②研究型教研:以“专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学专题而展开,通过对教学专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范式、推进教学改革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前进;③学习型教研:以“学习(读书)”为载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倡导学研中工作,工作中学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以教学常规基本功训练为切入口,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针对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课堂观察、行为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的校本教研,通过建立以教学反思、交流研讨、协作解决、结对帮扶、听课评课、说课上课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课案研究、案例交流、评析等教研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学年,我们将继续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优化为主攻方向,加强对课堂教学效率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教研室将利用视导和常规听课的机会,随机检查,促进教学形式和手段的不断优化,同时将组织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推动校本教研逐步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3)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精心组织好“课改论坛”“学术沙龙”等各类活动并提供“套餐式”服务,积极推行“叙事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把我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推向深入,使它真正成为新课程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3、强化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改革持续发展。
抓住我区近年来教科研水平全面提升的良好契机,继续加大教科研工作的力度,力争实现四个转变:由数量的扩张转向内涵质量的提升;由重宏观理性探索转向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由重终端管理转向重过程管理;由少数骨干的研究转向广大教师的全员参与。
(1)重视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和教科研骨干学校的扶植,定期组织教科室主任开展研修活动,积极探索教科研工作的方向和途径,使我区的教科研工作朝着“四重”(重基础,提高意识,全员参与;重发展,典型引路,资源共享;重质量,领导重视,真抓实干;重实效,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向健康发展。
(2)抓好现有省、市级课题的管理、指导和结题工作。注重过程管理,克服课题研究“只立项,草结题”的现象。课题研究要科学、规范,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避免“假、大、空”,把教育科研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教研工作的“专题化、课题化、精品化、网络化”促进教学的有效化,为课堂教育教学服务。
(3)结合“三大”活动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好省、市、区三级优秀教科研论文评选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学习理论、反思实践、研究问题的意识,积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服务平台。
4、完善和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坚持“重心下移、靠前指挥、全面剖析、直面实情、如实反馈、扬长补短”的工作方针,突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狠抓薄弱环节,在直面问题、解剖整改上下功夫。一是认真落实课改联系制度,尤其是对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挖掘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限期调整和改进;二是集体调研,本学期,我们将对辖区内1-2所中、小学进行集中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2)开展考试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研究。针对当前教学“耗时多、负担重、效率低”的现状,积极探索教学管理精细化的措施。引导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向“科学化”“精细化”教学管理转变,切实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本学期,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的讨论,适时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共同讨论优化学校教学管理的机制和模式。
(3)强化质量意识。深入研究新课程带来的考试政策变化形势,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分析和研究,中学要加强对中(高)考复习备考的研究和指导:一是抓好各阶段复习备考工作任务的落实,组织好各阶段工作交流会。二是要做好中(高)考信息的搜集、整合与交流,及时召开备考工作研讨会,完善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三是要做好模拟考练的成绩统计与分析,加强质量分析对课堂教学、复习备考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四是做好中(高)考动态分析,为学校复习备考提供可靠依据;小学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学期我们仍然要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质量调研,夯实教育基础。
5、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教研员专业引领的水平
(1)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发扬“务实、求是、团结、奉献”的优良作风,努力形成以“内强本质、外树形象、个体规范、集体创优”的工作新机制。
只有大力开展小学教研,才能充分促进小学教学开展,使工作计划更加完善。因此需要广泛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将学科教学管理充分落实,力求不断增强教师业务能力。通过大力开展教研组建设,能够促进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并且能够完善教学改革,充分提升教学质量。现阶段,在进行小学教研工作过程中,普遍面临一系列共性问题,需要有效解决。
一、小学教研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在教研工作范围方面,过于传统保守。
现阶段,小学教研工作过程中,范围通常涉及促进学科教学开展,注重加强教学检查,引导广大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注重合理公正的试卷评析,注重开展观摩教学[1]。但是在教研形成方面,普遍较为单一落后。在实效性方面,普遍相对不强。与此同时,过分偏重教,但是在研究方面所作工作不足。而在研究内容方面,普遍是怎样开展课堂教学等,无论课题还是学术方面研究,很少有所涉及。长期下去,不利于教师成长,不利于教师科研水平提升。
(二)对于教研组长,在示范作用上存在不足。
对于教研组长来说,通常学历高有经验,一般情况下属于学校骨干。与此同时,普遍有一定的赛课获奖经验,利于实现指导及协助教师,充分落实课堂教学[2]。然而,教研组长在示范作用方面,往往比较局限单一。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方面及教学研究方面,示范作用难以表现。
(三)关于教研作风方面,民主程度一般。
对于多数小学学校,在教研组工作方面,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因而对于教研组长来说,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尤为重要。基于此,教研组长在特定时期,出现一定的作风,在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教研实际特色,甚至只有组长一人发言。因此对于教研活动来说,难以发挥民主作用,广大小学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如果时间变长,那么教研活动可能沦为形式主义。
三、促进小学教研工作开展的措施
(一)充分体现教研组功能。
第一,应合理备课。通过进行集体备课,能够实现彼此之间学习,能够取人之长[3]。尤其对于小学教研组,应该遵循相互协助的原则,面对教学障碍,应予以共同消除。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潜在困难,能够共同解决。在实际开展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允许不同意见。第二,积极组织不同科研活动,有效开展赛课,检验教师执教能力,促进教师努力奋斗,不断增强课堂教学能力。对于教研组而言,需要仔细研究赛课流程,大力提倡教师参与。
(二)对于教研组长,积极进行角色转型。
按照教学传统,对于教研组组长来说,承担组织者及沟通者重任。通过教研组长转型,应具备以下新角色:首先,充分发挥教师解读者作用。教研组长应该充分学会读人,了解教师个性如何,同时掌握教师弱点。其次,应该承担教师促进者作用。教研组长需要根据不同教师,阐述针对性目标。除此之外,应该承担起教研组文化重任,发挥诊断者作用及相应策划者作用。应该基于文化角度,予以科学有效的自我反思。
(三)加强教研组文化树立。
对于教研组文化来说,属于学校文化重要形式。通过科学构建教研组文化,能够充分促进教师发展。要想实现良好教研组文化树立,教师决定过程中,一方面应遵循学科性质,自身能力特点,另一方面应考虑教研组团队。要想充分营造现代教研文化,需要力求实现更加民主,积极开展各项合作。要想充分落实教研文化建设,应积极开展民主文化发展,注重名师文化树立,同时进行合作文化培养。
(四)注重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第一,教师应该避免过于功利浮躁。比如说,很多教师参与培训,部分仅仅把取得学位当成目标,部分教师仅仅为提高资历。而对于这些做法,实际上过于功利,属于较为浮躁表现。第二,应该积极构建合理内容框架。要想实现较为良好的通识教育,应该避免仅仅开展知识补充,力求实现整体心智活动更加丰富。第三,教师应该秉承持之以恒的原则,不断增强师资力量。
三、结语
本文针对教学改革下,当前小学教研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综上所述,通过小学教研工作,能够增强教师业务能力,优化小学教学,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二、工作要点:
1、推进月考水平测试制度,完善月考程序。
2、强化课程标准,突出写字、校本课程的作用。
3、推进精细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师教学目标管理考核的科学性。
4、推行任课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提升教师整体执教能力。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制度建设。
6、推进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质量兴校,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办学的首要任务。
1、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转变质量提高方式,以"优质轻负"为目标,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提高效益为追求,全面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有效性。一是要全面落实教学常规要求。切实提高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学科作业、课后辅导、教学测试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有效性,多层次、全方位地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要把教学常规要求的落实作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着力把好"四关":即严把备课关,着力突出"研究";严把课堂教学关,着力突出"有效";严把作业批阅、讲评关,着力突出"精细";严把辅导关,着力突出"勤实".要切实提高教学自查的有效性,做到凡考必严、凡考必评、考前必备、考后必思(总结反思)。二是要大力加强有效课堂建设。切实加强对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习题课等不同课型的研讨,以追求有效、高效为目标,形成一定的课型范式。以教学基本功大赛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有效课堂大展示"活动,推广有效课堂的成功范式,展示有效教学的阶段性成果。三是要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建立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工作机制,通过校本教研,凝聚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效益,增强"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发展即成果"的意识,将课题研究作为推进校本教研和师生发展的有效载体。
2、切实加强体艺工作。贯彻落实上级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创新、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操、眼保健操和冬季长跑、跳绳,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锻炼体魄、磨练意志。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丰富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学生艺术表演的技能水平。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提升师资建设水平
1、抓骨干,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名教师是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提升教育品质的基本保证。要切实加大名师培养力度,从示范教学、、教学实绩、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名师队伍建设水平,争取培养出一批镇、县级名师。
2、抓考核,完善教师教学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认真贯彻《**校2010年教师质量目标责任书》,《**校教师岗位竞聘实施方案》,把实施质量目标绩效考核与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健全完善以落实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校内教师聘用合同制和教师岗位目标完成奖励制,坚持公平合理、规范有序、优绩优奖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继续深入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
学校将营造书香校园氛围,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并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积极参加网上教研活动,实践资源共享。加大教研力度,规范教研行为。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积极参加小教部组织的各项教学展评活动。选派部分教师到省市名校参观学习,讨教经验,开阔视野。
(三)强化精细管理,着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1、抓细节管理。一是要管好细节。教学管理要从小处开始,从细节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抓好教师的工作纪律和教学规范,抓好后勤人员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二是要细化管理。各级管理者要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具备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讲究精细化的操作程序。要细化管理要求,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细化为具体的行为要求,使所有师生的学习工作有章可循;要细化管理措施,使每一项工作要求都有具体的落实举措;要细化管理职责,所有管理者都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三是要强化考核。要加大管理过程的考核力度,以严格的考核提升学校管理的水平。要加强学校管理考核机制建设,明确专人负责,加大考核的力度,提高考核的精度,增强考核的效度。
2、抓持久管理。一是要使常规成为师生的习惯。要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各项规范要求,做到熟记于心,并逐步内化为素养、外显为习惯,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要自觉地遵守常规要求。教职员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接受规范要求的培训,清楚工作程序,明确行为要求,逐步成为习惯。二是要使管理成为常规工作。学校师生要形成"常规管理人人有责"的共识,每个人都要在清楚行为规范的同时,明确自己负有的常规管理职责,做到"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强化"工作即管理,管理即工作"的责任意识。要努力使"常规管理"成为"管理常规",形成"人人都在管理,事事都有人管"的管理状态。
(四) 抓好毕业班的教学质量,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1、认真抓好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三会":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学生会、成绩分析会。每学期每会至少3次,各校要做好记录备查。跟踪好毕业班的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毕业班的教学策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落到实处。
2、做好迎考的准备工作。毕业年级三主科要研究明确小升初水平测试考什么和怎么考;研究近几年考卷(教师必做),弄清题型、题量和难度变化,把握命题特点和趋势;研究复习的策略及措施,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迎考的研究一要抓得早,要在本学期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开展研究实施;二要拓宽面,不仅毕业班要研究,非毕业班也要进行研究,使考试内容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年级、每一个教师,树立大循环长远的教学思想;三要经常化,使考试内容要求落实到教学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教学工作计划(二)
昨天下午,陈咀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利用教研时间共同学习了教务处本学期工作计划,王雪松主任就重点工作进行解释说明,并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尽职,保证此计划的顺利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课程意识,增强教科研能力,转变思想,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加强教学思想、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革,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坚持以学生为本,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师生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
二、 主要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2、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3、改革教学教研形式内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教研能力;
4、研究制定规范学生坐姿书写姿势工作要求;
5、开展陈嘴中心小学第二届"少年书香"集体诵读活动;
6、 研究酝酿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师教学考核评估办法。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1、坚持周前备课课前备课及候课制度,教育学生预备前到校,做好课前准备(教务处将抽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计入教师考核);
2、按课表上课,按课时上课,不更改课程,不拖堂,坚决不占用音乐课、体育课、读书课、班队会课;
3、保证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保证学生体育活动;
4、保持课堂安静,杜绝乱班,不得令学生离开学习场所;
5、认真批阅作业,不允许他人代批作业;
6、校领导及教务处原则上皆以推门课形式听课,进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鼓励教师阅读教学书籍,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2、积极撰写教学反思。
(上述两项教务处根据教师每月提供的篇数及质量情况在考核中予以加分。)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不怕失败,不畏难,不安于现状(教务处根据教师提供的改革创新内容、目标、措施及实施情况评价并反应到考核和评优条件中);
2、创新作业布置批阅形式内容,提高作业布置批阅效果,低时高效;
3、创新教学形式内容,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兴趣;
4、严格要求,促使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改革教研形式内容,研究解决学校教学教研实际问题,提高教研效果,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1、开展集中教研与分组教研相结合的教研方式;
2、集中教研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内容,开展"一师一家"中外教育家讲座活动;
3、以学校、教师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分组教研,严格分组教研纪律;
4、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45岁以上任课教师按每学期各类听课10节标准计入考核,45岁以下任课教师按每学期各类(各种教研、个人互动等)听课25节标准计入考核,);
5、积极争取"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争取聘请教研员及专家定期来校听评课指导教学。
大学录取的消息是妹妹告诉他的,因为通知书被妈妈压下了。董玉泉是家里的大儿子,家境并不富裕,在母亲心中儿子不应该去学体育,因为体育是“青春的饭碗”,应该去读机械专业,将来可以当一名技术人员。但是董玉泉还是坚定地选择了体育之路,在他再三的解释和恳求下,母亲勉强地交出了通知书,使他走进了杭州体育专科学校(几经变迁,现已成为浙江大学体育系)的大门,开始了体育学习的生涯。学校是师范性质,免交伙食费,但由于母亲不支持,他所需的服装、书藉及生活用品等费用,都是自己利用星期日和寒暑假到码头、火车站勤工俭学做“搬运工” 而赚来的。边学习边打工的生活持续了三年,董玉泉深感读书和生活的艰难,但为了他酷爱的体育事业,他一直很珍惜、很努力。196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告别学校,分配到杭州三中任教。
1974年,董玉泉借调到杭州师范学校执教体育专业,由于学生(当时称工农兵学员)基础较差,教学很累。1976年,他患上了“肾病综合症”。当时病情非常严重,医生多次开出病危通知,并告诉家属最多能活两年。在生死关头,董玉泉没有消极等待,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他积极配合医生,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当时只有33岁的董玉泉,想得最多的和最感内疚的是对不起国家的培养,工作刚有头绪,生命就要结束。为了生命、为了事业,他开始学习中医,研究处方、探索实验,直到最后自已开处方配药。一年后,他创造了奇迹,医好了自己的疾病。回到学校后,组织上考虑他的身体状况,决定给他安排其他轻便的工作,朋友们也多次劝其放弃体育。但由于对体育的情有独钟、对教师职业的无比热爱,董玉泉毅然决然地坚持要在体育教学这条路上走下去。通过半年积极的恢复和锻炼,董玉泉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热爱的体育教师岗位上。
1991年,董玉泉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已四个年头。一天,校党支部书记找董玉泉谈话,通知他参加杭州市校长培训班,希望他向行政岗位转型。可没想到,这个大多数人都会欣然接受的难得机会,却被董玉泉婉言谢绝了。这令人不可思议的举动,着实让不少人觉得他“似乎有些不识抬举”,董玉泉顶着质疑的压力,以他对体育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劲头坚守着,最终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理解。
1992年10月,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推荐,董玉泉调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任体育教研员。体育教研员工作不但延续了原来的学校体育教学,更重要的是这个硕大的省级工作平台,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一直以来对学校体育事业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对于这次工作转型董玉泉深感肩上的担子和意义的重大,工作目标已不是自己如何去上好一堂课,而是如何引领浙江省的学校体育更好地向前发展。只要是为了学校体育事业,再苦也不怕,他迎难而上,在从实践型教师向反思型、研究型教研员角色的转变过程中,他付出了比常人更为艰苦的努力。他夜以继日地充实完善理论知识体系,探索钻研教研工作模式,风雨无阻走访各地、市、县、学校,调研掌握一手资料,很快地就进入了教研员这一角色。而这一转型也有力地助推了他在学校体育事业上的前进步伐。
董玉泉回顾50年的学校体育工作足迹,不无感慨地说:50年的风风雨雨,虽然也曾有过几次调换岗位的机会,但是坚守体育教育工作岗位无疑是正确的,是我无悔的选择。因为我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事业,选择了我能做好的工作,选择了让我快乐的工作,选择了可以让我自由遨翔、施展才能、描绘蓝图的一片天空。从当今我国学生体质现状来看,无疑更印证了我坚守这份选择的意义。
施绍曾(原杭州市教研室教研员):
其实,他的目标十分明确,想在体育教学上发展,一旦置身行政事务,必然难以顾及专业的精准,他是工作兢兢业业的人,敷衍不属于他的本性。相反,1973年建立杭州市体育教研大组时即被推为成员的他,在市大组的事务上心甘情愿的倾注心血和精力,直到后来升至副组长和组长,先后十九年,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始终如一,因为体育教学是他衷情的事业。在我的记忆中,董玉泉编写体育教材的业绩功不可没,我省的中小学体育教材,他参与编写的经历最长,次数最多,学段跨度最大。我在一个时期曾与他在一个编写组共处,旧教材体系,确立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新体系是省编义务教育体育与保健学科的关键,其间经历的思想冲击和农村考察的磨练是我们职业生涯中最值得追忆和共同分享的时光。
周晓明(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教研员):
董老师用了近50年的时间,在体育教学与教研第一线感受着自己的成长与成功,并不断地探究着学校体育中科学教育与教学的规律和真谛。他把人生最宝贵的50年奉献给了体育教学、教研工作,更用一颗虔诚、勤奋的心,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中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一名优秀体育教师和著名体育教研员。我非常羡慕董老师的成功,但我也清楚了解董老师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那些艰辛与不懈的努力。
你们不行我来上(课)——扎实的功底、娴熟的教学技巧、火热的激情,成就独具魅力的教学艺术风格
董玉泉从当体育老师那一天起,对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他从未懈怠,多年来精益求精的学习和磨练,使其熟练掌握了众多项目的技术教学,器械体操、技巧、足球、田径等项目几乎无所不会,无所不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校体育教学呈现出一片改革开放、生机盎然的景象,许多学校开设韵律操、艺术体操课,深受学生喜欢。由于当时女教师比较缺乏,特别是专项的女教师更少,令多数男老师感到头疼,很少有人上艺术体操课。当时董玉泉正执教高中女生体育课,“你们不行我来上(课)”——他毅然选择了高中艺术体操作为自己教学的主攻方向。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克服了资料少、学习机会少、会的人少的困难,硬着头皮,对着镜子自学了太空舞、韵律操、交谊舞、艺术体操和健美操。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不停地练,直到学会、学好、学美、学精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寒来暑往,孜孜不倦的学习和锤炼,最终形成了特有的男教师上高中女生艺术体操课的特点和风格。在执教高中女生课的十几年中,董玉泉还总结提炼出了不少适合女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如:“对比检查法”“假信息反馈法”“动机迁移法”“阶梯式递进法”“多种感官感知法”“音乐节奏教学法” “小步子逻辑系列法”“运动处方教学法”等二十几种方法。1984年董玉泉执教的高二女生艺术体操球操课,获得了杭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985年在全省推广《体育》课本举办的研讨会上又一次执教艺术体操课,赢得了3000余名观摩教师热烈的掌声和赞叹。1987年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编写研讨会的邀请,赴山西执教高中女生艺术体操纱巾操和技巧示范课,优美的示范、流畅的组织、热烈的气氛、得到了与会的王占春、曲宗湖等专家和广大观摩教师、上课学生的高度评价。
董玉泉经常用:我在干什么?我能干什么?了什么?我还可以干什么?不断地反省自己、鞭策自己、鼓励自己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他深知除了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外,教师还必须要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为此,在平时他最喜爱做的三件事是:读书和摘抄、联想和反思、听课和聊天。谁都知道笔记本是董玉泉的“宝贝”,从来形影不离。他善于将教学中的点滴信息、灵感和思路随时记录下来,利用业余时间查找相关理论书籍并进行分析,使一个个教学问题变成生动的教研实例,将理论与实践逐渐地融会贯通。经过30年的教学实践,董玉泉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严、实、趣、乐、活”的教学风格。
董玉泉说: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个风趣幽默的人,但其实我的生活是很单一而枯燥的,生活内容不是很丰富,我不会打牌、不会搓麻将,也不太喜欢旅游。回忆自己的生活工作状态,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体育教学。我为体育教学而“痴迷”, 视体育教学为生命,体育教学已融入了我的生命。
耿培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编审):
最早认识董玉泉老师是在1987年,记得是在太原举办的一次体育教学大纲研讨会上,董老师上了一节高中女生的艺术体操示范课。八十年代,体育教学呈现出一片改革开放、生机盎然的景象,许多学校开设韵律操、艺术体操课,深受学生喜欢,但多数男老师却头疼上艺术体操课。董老师说了一句很牛的话:“你们不行我来上!”正值中年的他,以火热的激情、扎实的功底、娴熟的教学技巧,给到会的全国老师上了一节男老师如何上艺术体操的示范课,我也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从那时起我们成为忘年交,以后20多年的交往使我们成为了挚友。
董老师那种富有激情和略带张扬的鲜明个性,那种乐观开朗、豁达健谈的风格,那种勇往直前、勇攀高峰的坚韧,那种思想深邃、敢于直言的率直,那种侠骨柔情、循循善诱、细致入微的江南男人味道,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董老师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和长期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形成的“严、实、趣、乐、活”的教学风格,使我一想就知道这就是全国著名的董玉泉老师。
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
说到董老师的体育教学,他的教学思想和实质是一个极朴实、挺实用、很直接、特形象、巨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他的教学风范颇有些排他性,因为有些教学方法只有董老师才能运用得好,别人不太好模仿;董老师的教学风格还有些狡黠,因为董老师总会在他的教学中搞出一些小绝招,让人感到意外和诙谐;董老师的教学氛围是以幽默又“点穴”的语言来激发的;董老师的教学感召力是以优美而风趣的身体姿态为表征的。总之,董老师的教学不只是在讲体育和教体育,而是以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形式留在大家的眼里、心里和口里的。每每谈起董老师的课,都会让人有久久地感叹,有不时地怀念,有不舍的留恋,有细细地揣摩,有去研究一下的冲动,有今后这种不会再多有的判断及随之而来的遗憾。
帮助别人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浙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引路人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师的成功是为了帮助学生的成功,教师的使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董玉泉一直把帮助别人成功,当作自己的责任和快乐。几十年来,他已经记不清帮助修改过多少篇教师寄来的论文;对基层教师的每篇来稿都认真回复,提出修改建议。他常年坚持听课,每次课后都会认真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当教师们的论文刊登发表,当展示课在省、市教学评比中获奖时,董玉泉和老师们一样的喜悦。他在全省很多市、县上过几十节公开课和示范课,每次课后都会给老师们留下深刻的记忆,留下许多有价值的启迪和思考。他做过几百场的报告、讲座和研讨交流,经常都是站在教师中间,手舞足蹈、充满激情,把自己几十年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及对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和认识,无私地传授给教师们。面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董玉泉凭借多年的丰富教科研经验,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结合课程理念和体育教学功能,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ABC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及时为产生迷茫和困惑的教师们指明了方向。他生动、风趣的讲授方式,使教师们在笑声中、掌声中,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这些年董玉泉陆续收徒一百余人,在他的帮助、指导和共同努力下,有六位已成为特级教师;20几位评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多人成为名师、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不少教师担任了学校的领导职务。看到他们的成长和成功,董玉泉不仅为他们骄傲,也为自己的付出使一批批年轻教师们走向成功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董玉泉说:帮助别人成功是教师的职责,我追求和遵循的目标,也是我最大的快乐,也是我一生教学生涯中最大的成功。
余立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
在我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师傅董玉泉老师是诚心助我成功的贵人之一,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回忆工作历程,与董老师从相识到相知,都给予我莫大的支持与帮助。
平易近人,启我热爱教学之情。初识董老师是我参加工作不久,由于区教研推荐我参加省录像课评比,就邀请了省教研员董玉泉和市教研员施绍曾两位专家到学校听课指导,我和董老师也就由此认识了。董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为人十分爽直,肢体语言特别丰富,教学指导通俗易懂。特别是肢体语言能力,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手把手的亲身示范至今历历在目。按说当时像我这样一位刚刚参加工作没有多少时间,就能得到省教研员亲自指点的新人,按理会感到兴奋、紧张,但我当时却真没有拘谨、异样的感觉,只是不自觉地就专注于他的教研指导当中了。工作这些年回过头再看,更能深切感悟出董老师平易近人的特质,让人尊敬而不紧张、没有距离感的亲和力,源自于他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对体育教师们的关爱、对体育专业自信的把控。
悉心指导,提升我执教水平。时隔近十年后,我又一次得到参加省课堂教学比赛的机会。虽然经过十多年教学历练后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由于一直在基层教学,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对于教学中的一些设计还存在问题。当我将设计初稿请董老师指导时,董老师不因为我设计的幼稚甚至错误而简单否定,也不是简单的直接告诉我第一步教什么、第二步教什么……而是耐心地先从整体教学理念入手,帮我理清教学设计思路。这个指导理念和方式,不仅使我在这次教学评比中获得了好成绩,更重要的是整个指导过程对我今后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以及教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无私相助,助我明确教研方向。我能够接董老师的班,并非我的学术和能力全省最好,比我好的和合适的人员还有很多,只是机会相中了我,更是得益于和董老师一样的几位我省老一辈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器重,是他们的信任和努力,使我才有机会从事我现在的工作。对于这几位老先生的恩情我永远铭记心头,也是进入教研岗位后心里就一直思考着的,如何通过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负前辈对我的这份厚爱。因此,一开始从事全省教研工作时,我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一来我要对得起这些老先生们对我的期望;二来董老师的工作已经是那样的出色,起点很高,特别是董老师在教学特色方面的影响力,由于我的个性是与董老师完全相反的,要想在董老师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暂且不说,哪怕要保持原有水平不下降,都有难度!当我把这个忧虑告诉董老师并向他求教破解之法时,董老师毫无保留地帮我一起分析我的特长,从我经历过行政管理的视角,明确了用管理与教学研究工作整合的思路,作为我教研工作的方向定位。正是由于明确了这个定位,在近8年的教研工作中我始终围绕这个中心开展教研,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一些成果和做法也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界的认同,特别是教学规范建设和教研形式与内容创新处于领先地位。
在我攀上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董老师是我事业的开路先锋,是我事业上的导师。他的成功经验、成功模式,让我少走弯路,省下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董老师的相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借此董老师从事教学工作50周年之际,祝愿董老师身体健康,更期望董老师一如既往地给予相助,共同为浙江的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事业发展作出努力。
徐 敏(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两年前我怎么也没想到会和董老师零距离的相处,更没想到能得到董老师零距离的指导和教导,而没想到的事情就在2011年8月26日发生了。我的办公桌搬到了董老师的工作室,我和董老师同处一室办公,共同开展拱墅区中小学体育教研训工作。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们的缘分。
从2011年9月开始,用董老师的话说,我成了他身边距离最近、指导频率最密的徒弟,我也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董老师常态工作的一面。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董老师在浙江学校体育界的威望不是叫出来、封出来的,是他勤奋、努力、不断学习中逐渐形成的。董老师在办公室,不是想就是写,不是写就是看。看各种有关学校体育的报道,看校长对课改的观点、看局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推进的规划、看老师们传过来的教案和文章;摘录学术观点、撰写学习心得;学习现代化电教技术、了解学术动态、把握课改最新情况等。董老师他复杂,但是他又非常的简单。复杂是因他非常关注学科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走向;关心学生体育课到底学到什么,有什么发展;关心一些学科研讨的导向对一线教师产生的影响;会用批判性的思维分析学科专家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董老师简单,是因他三句话离不开“体育教学”,他一生热爱的体育教学研究,他的生活始终围绕着他的体育专业,喜欢与老师们一起探讨教学上的问题。
和董老师零距离相处的365天,董老师对我零距离的指导了365天,使我从一位普通体育教师向教研员的角色转变顺利而快速,工作能力、专业知识也进一步得到快速积累,让我对今后的教研工作充满信心。更为重要的是,敬业好学的习惯在70岁的董老师身上虽已成为常态,而这零距离榜样的示范性,让我深深体会到专家是不断学习、钻研出来的;专家的知识、理论、专业是积累起来的。要成为合格、称职、优秀的教研员,积极、努力、好学是必备的基础。
七十而立、八十发展、九十而终——生命中的新起点
2010年是不平常的一年,9月8日教师节前夕,年近古稀的董玉泉受聘于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成为他生命的新起点。对于生在运河边,喝着运河水长大,读书和工作、退休后生活都在拱墅区的董玉泉来说,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增添了一份责任。如何感谢区、局领导的信任;如何将教育局重点工作计划中的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抓上去;如何面对拱墅区体育教师殷切的期望;如何开创拱墅区学校体育新局面,谱写新的篇章?董老师毅然决然提出了“七十而立、八十发展、九十而终”的奋斗目标。
董玉泉说:我敢于提出这样的奋斗目标,敢于站在年轻人中间,是因为我有一个年轻人的心态,对工作充满着执着和热情,有着不断进取和追求的激情。我经常对年轻老师们说:“我看不到自己的脸,看到的是老师们青春阳光的脸,因此,我也变得青春和阳光。”发挥余热,把学校体育再推上一个台阶,再多培养些热爱学校体育工作的年轻教师,这种快乐是溢于言表的。我视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还能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耿培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编审):
50年的体育教学、体育教研和名师工作,使我从中领略到一位体育教师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伟大。董老师之所以能够称得起伟大,源自于他长达半个世纪在教学实践中的那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探索,冷静的反思总结,忘我的工作;源自于边实践、边反思、边改革、边提高的长期科学实践。使他能够不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使他能够用教育家的眼光看教育、看体育、看学生、看徒弟;使他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智慧、人格魅力、特有风格;使他成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大专家。至今,董老师以他对学校体育的无比忠诚,毅然提出了“七十而立、八十发展、九十而终”的励志誓言,我被这位七旬老人的雄心壮志深深地感动!我想,要用一生完成学校体育事业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还称不起伟大吗。
包国荣(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科教室主任):
“一个能登上山顶的男人,需要的不仅是实力,更需要毅力;一个站在山顶的男人,看到的不仅是大局,更是未来;一个站上山顶的男人,收获的不仅是崇拜,更是快乐。”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他宽宏大度而不缺少机智,幽默风趣而不流于举止轻浮,善于言辞而不夸夸其谈,思想深邃而不沉默寡言,热爱工作而不缺少对生活的温存,富有幻想而脚踏实地,懂得生活而不挥霍浪费,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和榜样——董玉泉老师。与他在一起是一件十分享受和令人期待的事情。一直以来,我都十分珍惜聆听董老师的讲座和接受董老师指导的机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让我学到很多体育教学技巧,更能让我感受到董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他的敬业精神,让我如沐春风,思维豁然开朗。
下面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汇报,如有不当请指正.
一,加大投入,积极完善学校办学条件
开发区中心小学择址兴建于上世纪90年代,但由于种种原因,基本设施并不是一次到位,近几年来,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开发区教办的多方努力下,我们先后投入资金近上百万元,用于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添置了近百台电脑,建起了两个网络教室和一批电化教学设备,通过后勤社会化兴建了一幢330m2的多功能教室,此外借助“六有”工程新砌了较宽敞的水冲式厕所,浇筑了校外红领巾一条路,方便了师生上下班,并浇筑混凝土操场1300m2,新砌了东面围墙,为常规管理创造了条件.
在校园布置方面,我们将环境布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利用楼梯,走廊墙壁,布置“知识墙”,展示师生的书画作品.目前学校图书2万多册,生均22册,增添了学校的文化气氛.学校非常重视加强校园绿化的补充与管理工作,每学期期初和期末,邀请校外绿化专业人士来校管理,指导,安排相关人员对绿化地带专业管理,使整个校园优雅美观,努力为孩子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二,群策群力,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
1,依法治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切实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职员工民主管理学校的职能,实行教务会制度,讨论并审议学校的各项工作.几年来,学校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学生,卫生,安全,后勤,收费等多个方面,力求使各项制度成为一个系统,一个序列,较好的规范了教师的言行,使良好的教风得以不断彰显.近几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了全员聘用合同制,使教师有了紧迫感,时代感,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陆续出台并完善了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度中体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卑不尊的公平原则,体现了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制度使学校各项的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工作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少先队工作,综合实践课教育,美术课教育等方面形成明显的教学特色.
2,培训教师,促进整体实力提升
构建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学校配备了一个年富力强,搭配合理,敬业爱岗的领导班子.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领导班子成员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领头羊作用.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成了固定的周一下午教师政治学习制度,广大教职工能时刻注重《衡水经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让我们共同走进新课程》等深化理论学习,以“敬业,爱岗,奉献”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铸就了“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师魂.谭乃高,雍海水,周丽,赵忠,赵凤勤等同志先后分别被省,市,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辅导员.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充电”.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社会自考及本科学历考试,努力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二是走出去开眼界,请进来抓提高.学校想方设法为教师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每学期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听讲座,听课活动.学校还先后邀请文游台小学优秀教师上课,请市,区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实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三是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开学初制定计划,每人一节,定期活动.内容有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观看教学录象,教师基本功竞赛等,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获取理论知识,钻研教学业务,相互交流,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几年来,通过努力,学校已拥有一支自己的骨干教师队伍,其中有区,市级骨干教师2人,教坛新秀3名,镇乡级学科带头人8名,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市先进班主任各多人.青年教师在市,区组织的各项比赛中获奖近20多人次.
三,德育为首,积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德育机构健全,有分工德育工作的校长,主任,大队辅导员;学校对班主任工作有明确的职责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素质,工作得力.学校对德育工作的相关人员有定期的培训,完善的考核方案和健全的德育工作常规制度;每学年,学期均制定出比较具体的可操作的,突出实效的德育工作计划,做到了学期有分析研究.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学校重点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和阵地建设,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德育管理机制,精心配备班主任,优化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学校建立“东小之声”广播台,由少先队员自征,自设,自编节目,反映身边本新人新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几年来,先后开展“保护母亲河”,“洪水无情人有情”,“情系西部大开发”,“抗击非典,众志成城”等多个主题队会,确立了敬老院等多个少先队活动基地.加强各项常规评比制度,坚持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有计划,有内容,形成序列,利用橱窗,板报,定期展出国情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节庆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利用各种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面向社会,建立了多个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每学期正常开展家长学校工作,通过定期上门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好地形成合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几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师生违法犯罪事件.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省红旗大队”光荣称号,两次被评为“扬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多次被市少工委评为“先进集体”,是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格学校,市合格家长学校,扬州市优秀家长学校.
四,严格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素质教育,规范教育行为
学校严格执行《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籍管理规定》,按规定办理入学,转学等手续,学校按课程计划开齐上足课时,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回家作业符合规定时间,节假日不补课,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试.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全面推行素质发展报告书,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等级制.
2,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2002年秋季,随着市全面实施新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开始使用,引发了教学领域一场深刻的变化.为了切实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工作,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有校长亲自挂帅,印发数学,语文等学科的课程标准材料,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组织各种培训,知识竞赛.中心小学成立了课改沙龙,在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及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对全区进行了现场教学观摩,逐步使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去.
3,做好六认真”,提高课堂质量
学校制订并不断完善“‘六认真’工作要求”.在实施“六认真工作要求”中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上课”上,课堂教学是“六认真”工作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为此,我们通过平时的骨干教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评优课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研讨指导工作,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打造宽松情景式的,自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督促教师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率.
每学期,我们都要在期中,期末组织两次“六认真”工作检查,学校行政人员通过听课,查备课,作业,测试,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并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青年教师大都能自制简单课件,借鉴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发展了师生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开展科研,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1.有较为健全的学科教研组织,根据本地教育现情,建立了乡,片,校三级教研组,有年度,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和总结,坚持每周活动一次,有校领导深入活动,有明确的中心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围绕教学理论,内容,方法进行课程改革,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加强和完善六年级集体备课制,组织二语,二数,四语,四数,三语,六语,六数等学科的同课异教,效果良好.
2.积极开展课题立项研究工作,目前已被省市教育学会立项课题达4个,其中“小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的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初步成果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小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的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初步研究成果获省一等奖.
3.有教科研小组,个人教科研计划和课题,在全区开展了研究,狠抓写字教学,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安排了全区低中年级教师进行写字,数学自学教学同课异教研究.
4.积极开展“新课标下”的新课程教学研究,如综合实践课的研究,孙玉富老师“无公害蔬菜”教学案例获首届扬州市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几年的努力编辑了全区综合实践课优秀教案集2本,实现了资源共享.:
六,其他方面
几年来,由于狠抓校园常规管理工作,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强化思想教育,强化纪律教育,强化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养成.近年来,六年级会考语,数总均分呈上升趋向.2001年赵榕同学获扬州市“三好小学生”称号,几年来,郭雯等4人获市“十佳少先队员”以及“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在“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以及市“六?一”等书画现场比赛中有近50人获奖.
2001年周静同学在扬州市青少年奥林匹克应用素质竞赛中获壹等奖,实现我区在市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壹等奖的“零”的突破.陶莎,凌丽等3位同学在市“中保杯”读书征文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数十名学生在第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奖.王咏等近25多名学生在市公民道德教育征文中获一,二,三等奖,3年来赵榕,郭雯等8名同学获市集邮征文一,二,三等奖,魏巍获演讲一等奖,2003年赵榕同学还获全市计生征文一等奖,2004年王瑾同学获全市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一等奖,全区6名学生参加区法律知识竞赛获二等奖.连续3年举办了“我是校园小歌手”卡拉OK比赛和“诗歌朗诵比赛”.
几年来,吕华明,秦玉萍,丁文年,凌翠兰等有近20名教师参加市,临城区青年教师“新课标”的赛课,分获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