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3: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应急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根据《省卫生厅应急能力评估实施方案》及《卫生应急能力评估编制》(以下简称《评估标准》)为标准,通过开展评估,真实反映和检验我县卫生应急能力状况,查找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薄弱环节,逐步整改,不断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实现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目标。
二、内容
卫生应急能力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体系建设、装备储备、应急队伍、培训演练、宣教科研、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善后评估八个方面。
(一)体系建设。包括卫生应急体系纳入政府和卫生部门规划情况,以及卫生应急经费保障、预案和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和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等情况。
(二)装备储备。包括卫生应急装备目录和标准制订、物资调用机制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和管理制度健全等情况。
(三)应急队伍。包括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等情况。
(四)培训演练。包括卫生应急培训中长期规划制订、综合培训演练中心建立和培训演练活动组织等情况。
(五)宣教科研。包括卫生应急宣传教育材料编印、公众知识宣传、志愿者培训、媒体沟通和科研合作等情况。
(六)监测预警。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完善、事件报告和监测工作开展、风险评估机制健全、信息等情况。
(七)应急处置。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急响应启动、事件信息报送、队伍调派、物资调运和事件处置等情况。
(八)善后评估。包括卫生应急处置纳入政府奖惩、补助、抚恤和补偿等制度保障情况,以及卫生应急工作总结和评估制度建立情况。
三、实施步骤
(一)2014年10月20日前,各被检单位成立本单位的工作小组做好自查工作,并就自评中发现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将本地、本单位自评结果材料(文字版+电子版)报县卫生局应急办。自评结果材料包括《评估标准》各项得分详细情况、自评报告。
(二)2014年10月30日前,县级督导组对各被检单位进行第一轮督导,现场将存在问题进行反馈。
(三)2014年11月7日前各受检单位将第一轮督导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向县卫生局应急办进行报告。
(四)2014年11月8日至11月20日前,县卫生局将适时组织督导组在省督导检查之前再次按照《评估标准》,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抽查单位等方式,进行现场复核。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编制本工作方案。
(二)编制依据
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辽宁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辽宁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朝阳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三)适用范围
本工作方案适用于*县范围内处置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
3.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群测群防和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乡镇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二、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设立*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由县人民政府正县级调研员冀雅军同志担任,副指挥长由县政府办主任、应急办主任姚海廷同志和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李显林同志担任,成员单位由县国土资源局等二十个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徐桂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发生中型以上灾情时,组成现场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专家技术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转移安置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新闻报道组、善后处理等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二)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组织领导和指挥全县中型以上突发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决定启动县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负责组织、协调、调配应急抢险救灾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组织力量深入灾区协助当地政府抢险救灾;检查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抢险救灾工作落实情况。
(三)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是负责县突发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二是组织协调抢险救灾,会同专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灾民紧急撤离路线、安置地点;三是负责抢险救灾综合信息收集、汇总和报告灾害情况,以及会议、活动的组织及各类文件的归档管理等项工作。
(四)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和成员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责
1.县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协调全县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
2.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专家和专业队伍对地质灾害的成因、险情进行分析论证,会同气象部门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建立应急监测系统并结合气象资料提出趋势判定意见,指导地方政府制订应急响应措施;组织、协调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管理工程,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
3.县人民武装部:负责组织、协调、调动民兵和预备部队参加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4.县发改委:安排灾后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建设资金。
5.县经贸委:负责协调电信、电力、商业、医药、铁路等部门的抢险救灾工作;负责组织、协调乡镇企业的抢险救灾工作。
6.县公安局:负责维护现场和灾区社会治安,设立警示标志和范围;迅速组织交通管理和疏导,及时有效处置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全力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并协同有关部门做好灾民的转移。
7.县民政局:协助灾区有关部门做好避险和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工作,妥善安排避险和受灾群众的生活;负责对救灾款物的分配、发放和指导、监督管理工作。
8.县财政局:负责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安排,拨付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9.县教育局:负责指导、协助转移受灾学校师生员工,做好灾后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工作,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灾后校舍恢复重建。
10.县城乡建设局:负责组织协调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地质灾害危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抢险救灾工作;负责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11.交通管理部门(县交通局、县公路段):负责组织协调所管公路建设工程活动中导致地质灾害和既有公路沿线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道路畅通;及时组织抢修损毁的交通设施,保证救灾物资运输。
12.县水利局:负责组织、协调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导致地质灾害和既有水利工程范围内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负责组织对主管河流、水库实施调度和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协助县管以外河流地质灾害防治和抢险救灾工作。
13.县安监局:负责协调相关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有关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地质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矿山因工程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14.县卫生局:负责调度卫生技术力量抢救伤员,做好灾区疫情监测预警;对重大疫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情、疾病的传播、蔓延。指导督促卫生部门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预防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15.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救济食品、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16.县旅游局:负责组织、协调旅游景区(点)主管部门处置因工程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17.县农电局:负责保障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的电力供应;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受损电力设施进行恢复。
18.中国联通*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电信*分公司:负责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应急指挥信息通信畅通。
19.县气象局:负责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所需的气象资料信息,对灾区的气象条件进行监测预报。
20.县报社、县广播电视局负责新闻报导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应急指挥部的要求,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为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应急配套服务。
三、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
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气象局要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要依照群测群防的要求和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对照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的具体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级。
(一)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社会影响极大者;
(二)大型:因灾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者;
(三)中型:因灾死亡3人(含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社会影响较大者;
(四)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社会影响不大者;
五、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一)速报时限要求
1.特大型(Ⅰ级)、大型(Ⅱ级):乡镇人民政府和地质灾害导致者或受害者的行业主管部门应于灾害发生后2小时(通讯中断、灾害性质难以界定的4小时)内报县人民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同时速报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市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灾害导致者或受害者的上级及以上行业主管部门。
2.中型(Ⅲ级)、小型(Ⅳ级):乡镇人民政府和地质灾害导致者或受害者的行业主管部门应于灾害发生后及时报县国土资源局、县人民政府,同时速报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市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灾害导致者或受害者的上级及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县国土资源局接到小型以上灾情报告后,立即报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决定启动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成员单位在县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赶赴现场处置。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乡镇有关部门接到突发地质灾害报告后2小时内报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二)速报的内容
地质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时间、地点、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六、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开展先期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决策,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并将灾情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地质灾害事故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一)分级响应程序
1.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各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上级预案在下级预案先启动响应状态的基础上启动。上级预案启动后,下级预案继续处于启动状态。
2.特大型(Ⅰ级)、大型(Ⅱ级)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工作,按有关规定在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省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指挥、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3.中型(Ⅲ级)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工作,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市人民政府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指挥部指挥、协调组织建设、交通、水利、民政、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4.小型(Ⅳ级)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工作,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县人民政府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指挥部指挥、协调、组织城建、交通、水利、民政、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二)应急响应职责
1.现场指挥部职责,执行县人民政府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响应指挥部的指令;迅速了解灾情及前期处置情况,成立救灾工作组,研究制定应急施救方案并组织实施;及时将情况向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响应指挥部报告。
2.现场指挥部各工作组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县、乡镇两级人民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主要职责:协调各工作组开展处置工作;及时沟通传递和报告现场情况。
(2)专家技术组:由县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员和地质环境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职责:对地质灾害险情进行调查、监测,制定抢险救灾技术方案,为抢险救灾决策服务。
(3)抢险救灾组:由现场指挥部根据实情确定其组成,主要职责:制定抢险救灾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4)医疗救护组:由县卫生局和有关医疗单位人员组成。主要职责:组织对伤员救治,防治和控制疾病的爆发流行。
(5)转移安置组:由县、乡镇两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制定灾民转移安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6)安全保卫组:由县、乡镇两级公安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组织警力对现场进行警戒,必要时,实施强制转移和交通管制。
(7)后勤保障组:由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应急物资、通讯、运输、供电、供水、食品等方面的保障。
(8)新闻报道组:由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和新闻媒体人员组成。主要职责:组织有关新闻单位报道施救工作情况。
(9)善后处理组:由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灾民的善后处理。
七、应急保障
(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保障
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响应与救灾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响应与救灾力量及时到位。专业应急响应与救灾队伍、乡镇、村、组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等,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响应与救灾演练,提高应急响应与救灾能力。
县人民政府要储备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用品等方面的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供应。
(二)通信与信息传递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信息网,并实现各部门的信息共享。
(三)应急资金保障
县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专项资金,把地质灾害应急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确保突发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搬迁避险,灾民救济等经费急需。
(四)宣传、培训和演习
各级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应根据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习,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八、后期处置
(一)灾民生产生活和恢复重建
灾情稳定后,灾区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和责任单位应立即开展拟定生产、生活安排计划,组织群众大力开展生产自救;组织专家评估重建能力和灾害造成的损失,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落实资金,迅速开展恢复建设工作。
(二)经费和物资
已动用的救灾物资各部门负责及时按原规模补足;实施预算的各项经费支出由审计部门及时组织审计;经审计核定的各项应急经费支出由财政部门及时兑付、结算。
(三)灾情评估
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灾情进行评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意见和建议,上报总结报告。
九、奖励与责任追究
(一)奖励
总指挥:营业所主任(主任不在时由副主任、会计主管代替)
营业场总负责:坐班主任或主办会计,每个营业场指定一名安全员,员工若干人。
(二)保卫目标:
1、要害部位:营业场、金库、运钞车接送头寸全过程、电脑机房、电视监控室等。
2、关键部位:办公楼、办公室、大院(天井)、围墙、大门、后门、边门、宿舍等。
(三)防卫器材:
1、CK(110)报警器,探头安装在顶部或墙上,紧急按钮安装在柜台边。
2、内部(声光)报警器安装在营业外厅柜台上方墙上或顶部,紧急按钮安装在柜台边。
3、电视监控:包括数字监控及模拟监控两种,数字监控由主机和摄像机等组成,模拟监控由录像机和摄像机等组成,摄像机分布在每个营业柜台,监控每个柜员操作的全过程。
4、防暴枪及子弹:配备设有金库的营业机构。
5、狼牙棒:人手一根。
6、灭火器若干只,放置在营业场。
7、其它。
(四)总体要求:
1、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临危不惧,沉着应战,机动灵活,团体协作,保证国家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
2、发生案件及时报警、及时报告,保护现场,抢救伤员,保护库款安全。
3、保证防卫器具性能良好,运行正常,每位员工应熟练掌握,正确使用各种防卫器具。
二、营业期间防抢劫防暴预案
(一)预防
营业期间预防抢劫案件,最关键的是不让不法分子进入柜台内,边门和后门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早晚接送款包应高度警惕,全员参与。
1、营业室大门或卷闸门开启后反锁固定,防止歹徒关门抢劫,同时锁定柜台边门和后门,进出边后门做到即开即锁。
2、自卫器械保证取用顺手,随时对付突发抢劫案件发生。
3、营业人员在柜台内不会客、不接受他人馈赠的药物、香烟、食品、饮料等物品,以防不测。
4、营业终了,等候运钞车时必须在柜台内,严禁在柜台外候车,保证两名以上工作人员送款。
(二)预案
1、发现下列可疑迹象的,全体人员应进入戒备状态。
(1)有戴口罩、墨镜或披风衣等有伪装,不露真面目或携带工具在柜台前徘徊的;
(2)进入营业场外大厅后,无故关闭大门、后门的;
(3)数人结伙以某种借口在柜台前纠缠,试探我方内部人员虚实的;
(4)无故推挪柜台防护设施、边后门,试探坚固程度的;
(5)取整数留尾数或小票换大票,换后又退回不换,冒充客户预约提款,试探库存虚实的;
(6)低头侧面不与临柜人员正视或东张西望,神色可疑的;
(7)以修理水、电或维护设备等借口,想方设法想强行闯入营业柜内的。
2、营业场所遭受不法分子袭击时,全体人员进入反击战斗状态。
(1)指定人员立即按下CK报警按扭,向处警中心发出求救信息;
(2)各岗位工作人员,随手拿起狼牙棒等防卫武器进行反击;
(3)有现金的柜员迅速将现金入箱柜加锁移到安全处或推入桌下,将钥匙放到阴蔽处(不要带在身上)。
第一,当罪犯未使用暴力,尚在胁迫阶段时,指挥员发出暗语口令,设法保人护款,采取斗智斗勇相结合办法,尽量与罪犯纠缠,巧妙拖延时间,等待公安人员解救。此时,按CK报警,不按内部报警。
第二,当罪犯已使用暴力,对我方财产和员工生命进行侵害时:
1、拉响内部报警,大声叫喊,向附近群众及联防点求救。
2、指定人员进行报警,提供出事地点、时间、罪犯人数、体貌特征(口音、服装、头发、身高等)使用的凶器、逃跑的方向等。
3、坐班主任负责向支行领导或保卫部门报案。
4、由男性工作人员封闭库房、控制大门及营业场边后门。
5、与罪犯展开搏斗。
第三,当罪犯逃离时:
1、不法分子作案未遂逃跑,营业人员不要轻易追击。
2、案发后保护好现场,尽可能弄清不法分子体貌特征,向侦查人员提供。
3、如有人受伤立即送医院抢救或拨打120救护车。
第四,遇犯罪分子抢劫顾客现金时:
1、全体临柜人员立即进入临战状态。
2、迅速按下CK报警和声光报警按钮。
3、向公安部门和支行领导及保卫部门报告。
第五,营业场突然发生犯罪分子持枪抢劫时:
1、临柜人员应迅速蹲下,以柜台及自然屏障为掩护,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2、立即按下与公安部门联网的CK报警按钮,并按下声光报警器。
3、迅速将现金转移至安全地点或装入零头箱锁定,确保资金不受损失。
4、全体人员拿起防卫武器(狼牙棒、铁棍、石灰包、灭火枪、灭火器)准备与犯罪分子搏斗。
三、营业场防爆炸预案
1、当歹徒用炸药包威胁时:一是按下CK按钮,这时不要使用声光报警,以防激怒罪犯。二是耐心说服教育,要严密观察歹徒的情况、临柜人员拿好自卫工具,库款入箱。三是尽量周旋拖延时间,等候公安机关救助。
2、当发现有冒烟的物品或炸药包已塞进了柜台的放款槽或固定在防弹玻璃上时,柜1或是柜2(谁靠最近)迅速将炸药包推出放款槽或捣落固定在防弹玻璃上的炸药包(拉导火索一般至少不会少于10秒钟的时间),这时全体人员应迅速卧倒。
3、当发现有炸药包放在柜台时,看到冒烟,应迅速卧倒。当听到爆炸声音后应迅速起来,报警,迅速拿起自卫武器保护好库款,准备与歹徒搏斗。
4、当歹徒身上绑着炸药包时。
A、报警。B、说明。C、要注意歹徒的动作,是否准备拉导火索,当发现有冒烟的情况,应立即就地卧倒。
四、接送头寸过程防抢预案
接送头寸时运钞车辆应紧靠门口停放,押运及网点的工作人员站好位置,注意观察周边情况,在确认无可疑迹象后,零头箱方能从内营业场开门拉出。
当判明有歹徒抢劫时:
1、迅速将零头箱拉回,关好营业场边门,迅速报警。
2、其他人员阻击和配合押运人员与歹徒搏斗。
3、记清歹徒特征、人数、武器、逃跑的路线等。
五、几种突况的处置
1、当有歹徒乘虚跟进或闯进营业场时:
A、立即报警;B、进行说服,通过眼神暗示,伺机款入箱,拖延时间待援或伺机用防卫武器狠击歹徒的头部。
2、发现有气体的、雾状的现象很可能是迷魂类的毒剂,应立即报警,并用湿毛巾护住嘴鼻,迅速转移到机房。
3、遇有精神不正常的人在外营业场闹事时,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应报警。
六、守库期间防盗防抢预案
(一)预防
1、金库、守库室的安全设施要求达到规定标准。
2、坚持双人守库,做到人不离库、库不离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守库室,不准在值班守库室内会客、留宿他人或做与守库无关事情,守库员严禁饮酒,不得在守库室内打牌。
3、守库员上岗的同时枪支出库。
4、遇有安全检查,必须有单位领导或保卫人员陪同,验证无误后方可放入。检查完毕,检查人员在守库记录本上签名。夜间查岗不查库。
5、无金库单位营业终了,进行CK报警布控设防;有金库单位及时进行CK报警和内部报警布控设防。
6、营业终了将款帐(软盘)、印章、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等入库保管。
(二)预案
第一,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守库员应进入戒备状态。
1、周围邻舍或路灯未停电,而室内突然断电的。
2、有投石问路、奇怪电话探听守库人员虚实或用强光射入室内试探守库人员反应的。
3、有陌生人叫门或异常敲门的。
4、守库人员发现撬门、窗等可疑情况,当确认有人作案时,立即拿起武器,按下CK报警,向另一守库员发出信号。
5、不准开室内灯,打开室外灯,通过透视孔或监控观察情况做出判断,不得轻易外出检查。
6、不法分子已进入营业室或已接近守库室及金库时,要发出警告,拉响内部报警,大声呼救。
第二,不法分子如继续作案或对守库人员进行攻击时,则实施正当防卫。
1、守库一室守库员向罪犯开枪。
2、守库二室守库员持防卫武器等进行反击。
3、其他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堵住各条通道,包围守库室和库房,并勇敢地与不法分子展开战斗,但要牢记保人护款。
4、当不法分子挟持值班守库人员时,千万注意被挟持人员的安全,并机智果断地制服不法分子或拖延时间等公安人员解救。
5、不法分子停止犯罪逃跑时,守库人员不要追击。
6、保护现场,向支行领导或保卫部门报案,向侦查人员提供详细情况,如有人受伤立即送医院抢救。
七、运钞途中应急防暴预案
由于金融营业网点及运钞车抢劫案件屡屡发生,治安形势十分严峻,金融保卫面临挑战,为打击犯罪、保障国家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按照上级行保卫部门的指示精神,为提高押运人员应付突发事件处置的能力,特制订运钞途中应急防暴预案。
1、遇有下列情况时的应急措施。
(1)途中遇有犯罪分子持械强行拦车时,组长应迅速判明敌情,下达准备战斗或强行通过的命令。当犯罪分子暴力袭击我运钞车辆时,组长立即向罪犯发出口头和鸣枪警告,令其放下凶器,停止犯罪。当犯罪分子在我鸣枪警告后仍不中止犯罪行为,可立即奋勇还击,将其击伤或擒获。当犯罪分子实施持枪抢劫时,押运人员要果断冷静、机智勇敢,有效的打击犯罪,确保国家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2)运钞车在途中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不能立刻修复或及时处理的,随车人员应当守护现场,保护现金,并迅速向支行保卫部及公安机关报告,采取措施,确保安全。根据地形和周围治安状况,做好严密警戒部署,按“押运制度”有关规定处置。
运钞车如发生车祸,要做好停车周围的保卫工作。劝阻群众不要围观,严防歹徒乘机抢劫,及时向支行报告。
2、处置突发事件时的要求。
(1)全组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机智,勇敢顽强,准确地打击罪犯,防止误伤群众。
(2)注意罪犯的体形特征,人数、口音、衣着、凶器及逃跑方面,便于侦查。
3、犯罪分子作案的几种常见手段。
(1)设置路障,利用人、车、石块等造成路面过窄不能通行;前方假设交通事故,迫使运钞车停车,乘机进行抢劫。
(2)利用陡坡,急弯或其他视野不开阔地形直接发起攻击。
(3)利用同向超车从侧翼同向行进间进行攻击。
(4)从后面,侧面直接撞车,造成运钞车损坏和人员伤亡后进行攻击。
(5)利用我方超车,用车辆的突然横向、急停、拦路、熄灭尾灯等方法造成我方司机不备,打我方一个措手不及。
(6)摸清城市库款交接规律和薄弱环节,伺机抢劫。
(7)利用早晚接送款箱及中途头寸运送环节,犯罪分子实施持枪抢劫。
八、防火预案
(一)火灾发生的原因
1、思想麻痹、管理不善,对票据、帐册、废纸等易燃物品管理不严,一旦有烟头等点火源便容易引起火灾。常见有:
(1)乱扔烟头,引起地毯、沙发、衣物、废物篓等可燃物起火;
(2)躺在沙发上、床上或酒醉后吸烟,睡着后引起火灾;
(3)将未熄灭的烟头随意倒入垃圾箱,引起垃圾道起火;
(4)在禁止吸烟的地方违章吸烟。
2、用火设备不良,如食堂、宿舍所用炉灶、煤气灶的质量及安装使用不符合防火要求引起火灾。
3、安装使用各种电器不当或超负荷,电线被鼠咬或老化等原因引起火灾。常见有:
(1)违章用电及用电不慎,如乱拉临时线;使用电炉、电热台板、电吹风等电热设备后,没有切断电源,烤着可燃物;
(2)照明灯具烤着可燃物;
(3)带电维护电气设备、线路产生电火花引燃物;
(4)电气设备安装不当,长期带故障或过载运行,使绝缘损坏,短路起火;
(5)防雷、防静电设施不符合要求或维护不够,遭雷击或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4、毗邻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或仓库等发生火灾后殃及银行。
5、邻近单位居民起火,应迅速派人观察火势、风向,如判断有可能蔓延波及银行,应立即采取措施。
6、蓄意放火。犯罪嫌疑人出于种种原因,纵火销毁证据等。
(二)灭火材料
1、“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类):适用于扑灭电器、电脑、精密仪器、金库、帐证库等火灾。
2、水:可用于扑灭任何建筑物和一般物质的起火。但水不能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必须切断电源后再灭火),更不能扑灭比水轻的汽油、食油等火灾(应用湿衣被盖火源)。
(三)预防
1、库房专人管理,不兼设宿舍或休息室,不准无关人员进入。
2、除电灯、风扇等外应封闭其他电源。
3、库内严禁吸烟并设置禁烟标志。
4、不用明火,停电也不许用蜡烛。
5、物品要整套整把存放,地面上不许有散乱帐页、包装纸、绳等杂物。
6、设计、安装、管理好电气设备,电器线路应全部采用铜芯线,外加金属保护套;不准使用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电烘箱等,不准用可燃物作灯罩,严禁超负荷用电。
(四)预案
第一,当火势尚小时,估计能够控制火源:
1、首先切断总电源,并报“119”(明确总闸刀、分闸刀所处位置)。
2、立即取灭火器灭火。
3、其他人员用水浇,也可用湿扫帚、拖把、衣服等扑灭火源。
第二,当火势较大时:
1、单位负责人立即向支行领导或保卫部门报告。
2、持灭火器人员继续全力灭火的同时,组织其他人员抢救财产。
(1)首先保护好帐册的安全。会计负责抢帐册;
(2)火场由外勤负责警戒(带有防卫武器)不让周围群众无序进入营业场所抢帐册、现金等财产;
(3)抢救出的现金、帐册、贵重物品等由出纳员持武器保护,防止不法分子乘机打劫,金库内现金不必抢出。
第三,当火势猛列无法扑救时,应放弃灭火,设法逃生。总指挥应组织疏散人员:
1、如果所处楼层已着火,楼梯尚未封死,火势不十分猛烈时,可以披上浸湿的衣被,快速冲下楼台,从走道里逃出,要弓着腰,紧贴墙壁,头部尽可能贴近地面。逃离火场时,带儿童的要抱着儿童走,不能拉着跑。青壮年要帮老人、妇人、儿童优先疏散。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捂嘴。
2、如果楼梯已被封死,要向离火源较远的阳台、厕所、浴室外等处躲避,千万不要打开门窗。
3、如果无法向楼下逃生,万不得已时,可径直向上跑至楼顶台,应躲在上风处,同时向楼下发出呼救信号,或用衣服、床单窗帘等制作救生绳向楼下滑。发生火灾时,不能用电梯逃生。身上着火立即趴地打滚。
第四,火灾后处置
1、火灾现场清理要与消防队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支行有关业务部门要对相关物品的清理进行监督指导核实。
本预案适用于食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会公众伤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故。
二、事故分级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
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全省及其他省(区、市)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发生跨地区或跨国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3)国务院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其他市级行政区域的;
(2)超出杭州市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水平的;
(3)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4)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5)省政府认定的其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内2个以上区、县(市)行政区域,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者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下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政府认定的其他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4、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区、县(市)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区、县(市)政府认定的其他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发生Ⅳ级食品安全事故时,由区应急指挥机构统一协调指挥,启动本《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发生Ⅰ、Ⅱ、Ⅲ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区应急指挥机构在国家、省、市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对未达到启动本预案条件的食品安全事故,根据分段监管的原则,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初级农产品环节由区农业局牵头负责;生产环节由江干质监.分局牵头负责;流通环节由江干工商分局牵头负责;消费环节由区卫生局牵头负责。
三、组织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我区一旦发生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处置组织指挥系统,实施统一组织指挥。
(一)设立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区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分管领导组成。
指挥部总体负责全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其职责为:
1、研究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和保障体系;
2、研究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方针、政策;
3、由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启动我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全面协调和指导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5、向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江干食品药品监管分局,为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
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为:
1、负责全区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组织建立和管理全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专家库;组织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评估,提出应急处理建议和应急处理措施。
2、贯彻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协助指挥部组织应急处理预案的实施。
3、协调解决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具体问题。
4、检查督促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园区)迅速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态的蔓延扩大。
5、及时汇总、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6、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起因、经过,明确责任并提出处理意见。
7、适时公告,公布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
8、负责组织完成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日常工作。
(三)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调查处理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咨询组、信息组五个工作小组。
1、综合协调组:根据事故发生原因和环节,由江干食品药品监管分局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各镇街实施救援工作,协调其他各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专家和专业救援队伍及相关单位开展工作;汇总信息,报告、通报事故情况,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
2、调查处理组:由事故发生环节的具体监管职能部门为主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分析事故进展,作出调查结论;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有毒有害食品,严格控制流通渠道。迅速查办案件,追踪源头,对案件特别重大、可能涉嫌犯罪的,应通报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医疗救治组:由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迅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尽快查明致病原因,提出救治措施。
4、专家咨询组:由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负责邀请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专家库成员,成立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专家组。组织专家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分析事故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处置和控制措施。
5、警戒保卫组:由区公安分局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配合有关部门组织营救受害人员;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现场,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开展对事故涉嫌刑事犯罪的侦查、鉴定等工作,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各工作小组的参加部门,由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和各成员单位职责确定。
其它部门在各自职责的范围内,根据指挥部的要求,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四)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职责为:
1、负责制订本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办法。
2、负责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决策和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救援,制定控制措施。
3、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及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等工作。
4、落实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的责任。
四、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一)报告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商贸旅游、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和单位,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本辖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内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向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二)评估
指挥部办公室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食品安全专家或责成事故发生地镇(街道)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机构赴现场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对事故的类别、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进行科学的评估确认,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发生情况。
(三)现场处置
经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评估确认,对符合本预案适用范围的食品安全事故,由指挥部办公室向指挥部提出启动应急预案建议,由指挥部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1、由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及各工作小组应当根据本预案所规定的工作要求,立即履行职责,紧急调集应急处理队伍、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组织实施各项应急处理救援措施,并随时将事故应急处理情况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2、事故发生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未发生事故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按照指挥部的调度,参与做好事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3、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从全局出发,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做好事故的抢救和处理工作。
(四)信息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信息按照实事求是、有利稳定的原则,征得指挥部的同意后,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向社会。各有关部门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