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3: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试卷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根据语文教材、知识所出的试题,它部分出自课本,部分又有别于课本。语文是一个弹性比较强的课程,很多试题都可以变相地被问出,并且很多试题都看似熟悉,但却在课本上找不到踪影。所以语文考试取得高分的一个秘诀就是要多留心语文知识的细节,多留心一些点滴词语,多留心一些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知识。抓住一些小细节的分数,进而就能从分数上拉开距离,并脱颖而出。教师在命题的时候,要想让试题得以有效性的考核和科学性的考核,必须遵从命题的几个准则,详情如下。
一、提炼课本
教师在命题的时候,要考虑课本,也要考虑学生的焦点,要让命题点既具有考核性,又具有大众的喜好性。因为试卷只是一个考核学生在一个时间段中对语文教材的学习情况的工具,它的目的是看学生有无成长,有无进步,有无学到新的知识,有无对大纲要求全面把握。而不是一次能力的筛选与选拔,所以教师在命题的时候要多考虑学生的焦点和立场,不要使考试的目的被扭曲了。关于语文知识所出的试卷,重在通过评估学生在一个阶段中的学习情况,进而发现学生的不足点以及弱点,最终使教师在下个阶段的教学情况与学生在下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能够在调整中得以进步。所以在命题的时候,要基于课本,提炼课本,但是不能将试题当作考核的最终手段。例如:在关于词语之类的命题中,不要硬生生地考查课本中的某个词,要将词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而让学生可以凭借对语境的感受和揣摩,开拓、扩展、深化自己的思维,增加思考的正确性、方向性、定向性,进而在深化性、拓展性的思索、思考、理解中,使自己对词语的选择、运用得以正确化、标准化、延伸化。
二、融入生活
在过去对语文知识所出的试题中,很多命题老师只管出题,不考虑试题的影响性以及意义性,使试题只是试题,学生在拿到试卷的一刹那,更多时候表情都是愁眉不展,感觉考试就如同自己和课本在做一场陌生的较量,看题之后,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看到硬生生的问题,忽然间就忘了,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做,之后担心考试成绩过差,进而垂头丧气、满脸不悦。所以教师在命题的时候,要将试卷和生活做出一定的结合,将生活场景文字化,进而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生活场景中文字化。例如:考查一道关于《鸿门宴》的试题。在电视剧《西游记》之中,无论唐僧、孙悟空以及猪八戒、沙和尚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有妖精前来闹事。有一次,孙悟空和沙和尚都不在,只有猪八戒在唐僧身边,突然一个妖怪出来,和猪八戒就打了起来,他想引诱猪八戒,让猪八戒离开唐僧,然后自己再去抓唐僧,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这个简短的小故事,可以用《鸿门宴》之中的哪句话表示?答案很明显――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样将知识变成有趣的场景来考查,学生看了后,会感到轻松、有趣,进而减轻考试压力,也能让知识点得到真实、科学的考核。
三、注重个性,能力拓展
课本中知识掌握得多少以及好坏,并不能决定学生语文造诣的高低。真正的语文能力往往是一种个性的发挥,能力的拓展。因此在命题的时候,除了课本或教材、大纲中的知识,教师还要出一些注重个性,能体现能力的试题。本人觉得既能发挥个性,又能体现能力的试题就非作文莫属了。作文是一个可以自由阐述、自由发挥的知识性、能力性、文学性的空间,学生在作文中能将自己的个性、能力在字里行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在对作文进行命题的时候,教师要取大众化的题材,让学生找到不一样的视角,进行一次个性的、不一样的能力发挥。
总之,在人教版的高中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根据大纲的指标和要求,课本中的考核点、知识点与命题点非常多,虽然都需要学习,但是也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所以在命题的时候,也会根据知识的难易度、重要度进行命题。总之,要使得试题具备有效性的考核作用和科学性的考核作用,教师在命题之时,要注意“十六字”准则――“提炼课本,融入生活,注重个性,能力拓展”,进而使学生通过考试,明确教材重点,并在此基础上,使能力得到延伸、拓展、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雨薇.稳定平实进步:高中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意图[J].语文课题学习,2012(17).
考后语文试卷分析是在考试后对语文试题及学生做题情况所做的分析。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分析考后语文试卷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教师通过分析试卷,可以看出自己的教学情况:各个知识点是否讲清楚了,重点是否突出了,难点是否突破了,便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2.学生通过分析答题情况,可以得知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语法掌握得怎么样,重点文段是否能理解,各个知识点是否都弄清楚,还可以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3.分析考后语文试卷有利于改进语文试题和试卷的编制。在分析时,除了要分析学生做题的情况、检验教学效果之外,还可以看语文试卷本身的质量如何,试题的题型、分量等如何。经常这样分析,能积累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出题制卷的水平。
二、考后语文试卷分析的内容
进行考后语文试卷分析时,分析面要广。
1.要把这次考试情况作一整体分析,算出一些基本数据,如总分、人均分、及格率、高分率等。这样,可以使我们了解这次考试的全貌,并可同前一次作比较,这次考得好,究竟好在哪些方面,比上次考得差,也要分析是老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或是试题等其他客观原因。
2.要分析试题的难度。一个试题的难度可以看做是能正确回答该题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这样分析能发现学生学习困难或教师教学不妥的地方。
3.要分析在这份语文试卷中各知识点所占的比例如何,基础知识、文段阅读、写作训练等各占多大的比重。
4.分析学生答题情况,特别是考生中带普遍倾向的问题。如某一试题失分率很高,那就要具体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讲清楚,还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复习不够;是题目偏了,怪了,还是题型学生不熟悉,是哪方面的原因,在分析试卷时都要着重评析。
5.还要分析试题的导向作用,是不是可能产生“误导”。比如试题偏、难、怪,或是超出了大纲规定的范围等,就可能使教师和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转向了偏、难、怪或大纲之外。
然而据笔者观察,目前的试卷讲评课都不太令人满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不重视、少准备
长期以来,不少高三老师都觉得试卷讲评课最轻松,它既不用像新授课那样考虑整体框架思路,寻找突破口切入点设计好教学过程,也不用像复习课那样注重前后知识的内在衔接和融会贯通。很多老师只是自己把试卷看过一遍,也不写教案,到班上把试卷一发,从头讲到尾。因为有参考答案这根拐杖,照着答案讲肯定不会有什么知识性的错误。
2、费时间、乏趣味
而且大部分老师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只是一讲到底,学生则从头听到尾,这样对学生来说实在是非常地浪费时间,因为对优生来说,老师所讲的他大部分都懂了,而对学困生来说,老师所讲的他又听不太明白因而并没有认真地听。如此一来,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语文的生动趣味性简直被剥夺殆尽!
3、缺互动、低效率
此外,传统的试卷讲评课大都是“满堂灌”、“填鸭式”的老旧教学模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拼命讲,学生则被动听,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因为缺乏师生互动,这样一来,老师越讲越觉得乏味,学生越听越觉得枯燥。慢慢地学生失去了上试卷讲评课的兴趣,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了,更不用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对策
要想切实地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正确认识、充分重视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其最终目的则是要促使学生今后能更好地学好语文。所以,在高三语文教与学中,无论从老师的角度看,还是从学生的角度看,考试都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便更好地制定随后的教学或学习方略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并不是说一次考试完了就结束了,考试在这里就像一座座小桥,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联系起桥前和桥后的学习。
而做好试卷讲评是试卷讲评则是考试的最终环节,是对更好地实现考试最终目的的必要保障。只有上好试卷讲评课,学生才能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才能更有方向地制定今后的学习计划,有效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有效提高高考语文成绩。
考试的检测、反馈和评价三个功能中,反馈功能具体有两个方面:对教师教学的反馈和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其中后者要真正有效地实现,仅仅靠学生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这时试卷讲评课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教师带着学生对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使学生据此来调整以后的学习策略,这比起学生自己反思显然要高效得多。
因此,应把试卷讲评课当作高三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现阶段,每一位高三语文教师都应充分关注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并认真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
2、做好准备、及时讲评
要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首先要从改卷做起。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试卷讲评,在批阅试卷时就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学生哪一部分答得好哪一部分答得不好要清楚,同时也要分析其中的原因。这是改卷时对学生答题方面的准备。另一方面,则要注重分析试卷当中的题目,最好教师能自己做一遍,把试卷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归纳,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技巧做适当的总结。这是改卷时对试卷内容方面的准备。
在准备完后,教师应当及时对试卷进行讲评。因为在考试过后没多久,学生对考试的印象还比较深刻,特别是对自己在考试中的答题思路仍记得较牢。教师在这个时候及时进行试卷讲评,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未能及时讲评,而是在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讲,那时学生对试题差不多都已忘记了,对考试时自己的答题思路更是没有了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再来讲评试卷,大多数学生恐怕都已失去兴趣,甚至会出现情绪懈怠的情况。这样的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3、讲究教法、指导学法
很多教师在上新授课等课型时,都有非常丰富的教学方法,可是一到试卷讲评课时,好像都派不上用场了,只是简单地对答案讲答案,这样一来效果大打折扣。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设法让学生在试卷讲评课时也能多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不是只一味地听。
根据笔者的经验,在讲评试卷中较为典型的题目时,可以让同学就题目来谈谈其涉及到的考点是什么;可以让答得较好的同学和答得较不理想的同学分别展示他们的答案,同时请其他同学对这两种答案进行比较;可以让同学展示完自己的答案后,也说说自己当时的答题思路。总之试卷讲评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尽量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试卷讲评中简单地对答案讲答案少些,对知识点的归纳、对解题思路和技巧的总结多些,让学生知道答什么,更知道怎么答。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给学生一些反思的方法和技巧,让其学会对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掌握知识的方法进行总结反思以及调整。比如可以建议学生把自己每次考试各道题目的得分情况统计下来,展开横向(各道题目各种考点之间)比较分析或纵向(同一道题同一考点历次)比较分析,这样学生对自己哪一方面的知识能力比较薄弱、在多次考试中的进步情况如何等,都会有更明确而具体的感受,也才能更好地调整和提高。
平时讲评中有的教师只是单纯和学生对答案,有的又讲得过细,效率不高。根据讲评课的教学水平层级由低到高依次又可分为只讲答案,讲评题意、思路和方法以及讲评联系、诱导创新等。因此,语文试卷讲评,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小组合作自主订正答案。教师则重点讲评题意,答题思路,讲评知识联系,引导创新,培养能力。那么讲评什么?为什么讲评?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准备,认真阅卷评分,做好成绩统计分析。统计好平均分、合格率、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统计好每题的得分率、每题的解答情况(包括独特的解法、典型的错误)等。最好课前将试卷发给学生,了解学生对试卷讲评的要求,做好问卷调查和调查情况统计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例如这次初三年级的二模考试:积累与运用(20分)、古诗文阅读(20分)、现代文阅读(27分)、作文(53分)共有24道题目,容量很大。
讲评后,除了要求学生做好试题的订正工作并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和说明外,还要针对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及时根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些相应的逆思路题或变式题让学生再练习、再提高。不仅要做到考后一百分,而且要进一步深化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2-0035-01
试卷批改与讲评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一直被许多语文教师所忽视。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他们大多惯用传统的试卷批改与讲评形式:自己全批全改,不管试题难易程度,面面俱到,逐题讲评;学生认真听讲,仔细改正,结果大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旧式课堂结构,学生学得辛苦无味,未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师费时费力,教学无效或低效。
笔者通过长时间研究和实践,认为自主互助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四步流程试卷批改与讲评策略,能改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
一、自主批改
教师把浏览过的试卷分发到学生手上,提供答案和评分标准,对浏览试卷时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学生有可能在批改试卷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体指导。学生交换批改对方试卷,针对对方出现的错误之处,相互进行讲解、改正,直至对方理解。
本环节的设计更多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互助。对于试卷的基础类题,学生可以直接批改,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对于阅读题中的归纳概括题、仿写题、文体知识题、表达技巧题等,学生也能根据答案和平时积累的答题方法,独立或与学友交流进行批改;对于阅读题中的理解类题,可以与学友合作探究,或求助其他学友和教师。本环节中,试卷的批改由学生独立或互助来完成,既减轻了教师压力,又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在参与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
二、互助解疑
学生针对试卷中存在的疑问互相交流解惑,不能解答的就请教其他学友,其他学友仍不能解答的,则请教教师。教师根据题型特点、题目的难易和学生掌握面的大小来决定集体讲解或个别讲解。学生针对本次检测情况,从错题原因、各类题型的掌握情况、本单元知识的复习巩固情况以及解题思路、答题技巧等方面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本环节主要是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把在独立思考后产生的疑惑,与学友或教师交流,通过学友或教师的帮助来解决问题。自己亲自思考过的印象才最深,而且疑惑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产生兴奋感,由此激发学习的兴趣。而学友间的交流也会时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快速促成问题的解决。教师的适时讲解,既不包办代替,过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还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公角色,又能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思维向前推进,自己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展示成果
在学生已经理解透试卷的基础上,安排学生两两上台展示,一人讲解,一人补充,其他学生补充并评价,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在此环节,教师的作用就是安排讲评的试题和上台展示的学生,对于全班已掌握的试题和基础题,就不再讲评。其他题型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安排:理解性强的试题(如分析语句的含义等)由学习能力较强学生讲评;概括性试题(如文段写了几件事、文中××指什么等)、拓展题(如联系文中主人公经历,你得到什么启示等)由学习能力一般学生讲评;简单的客观题(如翻译文言句子、写出有关名言诗句等)由学习能力较弱学生讲评。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生只有想清楚明白,才能说得清楚明白;而说的过程,又能锻炼其思维的敏捷、条理和精确。所以,安排学生上台展示,既是强化学生思维的一条途径,又能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展示,培养自信,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还能帮助对某些知识点仍处于模糊阶段的学生加深印象。再者,其他学生的补充评价,既再一次完善了学生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了教学评价的内涵。
下面是我对高考语文试卷讲评的一些想法以及做法。
一.考试后及时总结、反思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
1.学生完成一份语文试卷经历了从识记理解到鉴赏评价表达的复杂的思维过程,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效如何是非常关注的,但是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自己的学生只重分数不重反思太过功利,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试卷讲评和结果反馈的相对滞后。有的老师由于改卷的难度大或者备课任务繁重而把试卷发放和讲评安排在考试过后一个星期甚至更后,而此时学生解题时产生的思维火花早已消失殆尽,能够刺激学生的也就只剩下分数了。
因此,应及时将考试的结果和答案反馈给学生。
2.做好每次考试的分数统计工作,是上好语文讲评课的前提条件。
为了追踪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的进展情况,作一份详细的得分统计表是有必要的。
统计表可按照试卷结构来进行设计,分为语音、字形、近义词、语病、修辞、文言文、科技文、翻译、诗歌、默写、文学作品、作文等各项。每次考试过后由学生自己将得分情况分项填好。教师再加以整理统计出各项的平均分及得分率,并掌握最高分、最低分以及进步情况。
这样做如果形成了习惯的话工作量并不会很大,却对于讲评课确定难点重点以及学生了解自己知识点掌握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难点,高考复习阶段的讲评课不能面面俱到。
1.指导学生在公布答案之前做好试卷分析,答错的题目进行更正,答对的题目也应理清解题的思路。一般来说,语音、字形、默写等识记类的题目由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比老师在课堂上花几分钟匆匆带过的效果好的多。
每次讲评安排几道题目由学生来介绍解题思路,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讲评更贴近学生的心理。
2.每次试卷讲评都应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两个重点,采用专题式的讲评模式,宜精讲不宜多讲。
我校的第四次月考正处于会考前夕,即高考第一轮复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对高考考什么以及怎么考这些问题有个大致的了解。因为是针对于会考的考试,所以命题难度是比较低的。从分数统计以及学生们反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知识点的得分情况都比较理想。发给学生详细的答案解说之后我只安排了十五分钟时间给几位答题情况比较好的学生为同学们介绍自己科技文段、翻译以及仿写的解题思路。剩下的半个小时就重点分析诗歌鉴赏题。
例题如下: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诗人登楼为何会流泪?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与颈联各描写了怎样的意境?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这道题的分值为四分,而平均分只有2.2分,错误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是对诗歌的主旨分析错误,认为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苦闷;二是知道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却不能正确表述颔联、颈联是如何与这主旨联系起来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这次讲评课的重点定为:诗歌鉴赏应“知人论世”,对有代表性的诗人应掌握其整体风格特点。
三、试卷讲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切忌教师一言堂。
考试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提倡打造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学生的成绩,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已成为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作为教师,除了要掌握命制试卷的能力,教师的课堂讲解必不可少,更要能够上好讲评课,对试卷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指出学生的疏漏往往比考试本身更具意义,从而做到高效率的讲解。与此同时试卷也是对学生所学结果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它对教师下一阶段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好的评讲方法能有举一反三的效果。
下面,我对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试卷讲评的有效性,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落实盲点,弥补不足
笔者以这次双休日试卷上的诗歌鉴赏题为例,在分析试卷上诗歌鉴赏题时,可通过课件的方式展示试卷分析(本套试题诗歌鉴赏部分的得分率平均5分,从学生的答题来看,第8题学生对景物描写的特点依然不是很清晰,第9题80%的学生答不出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指出错误并分析其出现的可能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解法并以此进行相关的解题方式的指导,与此同时还复习诗歌中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诗歌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投影展示:试题还原及答案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1.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
2.词的下片层次清晰、角度有变,试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利用对句,对偶工整,槐叶浓绿,榴花火红,“窗暗”“眼明”渲染叶之绿、花之红;“绿”与“红”、“暗”与“明”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气氛起到了烘托渲染的作用,也衬托了离别的伤感。
在分析到位的基础上展示学生答案:8题试卷抽样:
1.这句话中的“绿”“红”“暗”“明”通过对比,写槐叶嫩绿繁密垂下遮住进入窗户的光线火红的石榴照得人们眼前一亮,色彩变化写出词人此时无限的愁情。
2.两句诗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槐绿”和“榴红”互相辉映,也使得人看到一幅多彩的夏景图,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留恋此处与友人相伴而行内心的高兴与愉悦之情。
题试卷抽样:
1.前两句借景抒情,以其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来表达出此时不舍离去的心情,后两句直接抒情,在离别之时想起相见时的喜乐之后又借酒消愁在明月下的江上抒发酒醒后的情感。
2.下片的柳叶皱、梨花泪,写出了作者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词人眼中的景物都变得毫无生机。“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说明词人独自饮酒消愁、孤独、寂寞。
在进行答案比较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景物描写的角度:1.分析景物的动与静;2.分析景物的远近高低与层次感;3.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4.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5.可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的角度来分析。
这样做不但可以吸引犯该错误学生的注意力,引起重视,避免再次犯错,还可以对其他同学进行警示,避免连锁反应的产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不能只是针对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还要关注答题规范和技巧。语文材料解析题在考卷中的分值较大,文字表述多且易犯错,如果答题不规范,就很容易失分。可以通过投影的方式展示答题优秀的试卷样本。树立学习的榜样,进而总结归纳答题规范和技巧,这样的效果自然比传统说教好得多。
二、师生互动,归纳技巧
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动作功能,对试题和教材知识进行比对。引导学生思考命题者的考查意图,明确答题方向,提高得分率。
例如:肖复兴的《拥你入睡》
1.针对两则链接材料和文章第⑦段中三位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6 分)
【链接一】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朱自清《背影》)
【链接二】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
答案参考示例一:我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处处关爱、体贴入微。本文中的父亲对儿子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推诿搪塞;丰子恺先生的做法则过于简单粗暴。
示例二:我不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事无巨细的关爱,没有能照顾到儿子身心独立的需要。本文中的父亲,忙碌之余不忘亲近儿子;丰子恺先生在伤害孩子心灵之后,能善于自省与自责。
其次是答题指导。先让学生根据材料找出材料中与答题有关的关键词句,教师应用多媒体画笔在材料中做出记号,如“孤零零” 等词语,讲解过程中,应用简单的标识方法将关键字眼着重给出,能很好地起到突出材料和问题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审题和答题具有指导意义。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试卷讲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讲求时效性
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相关功能将试卷信息进行有效处理,需要比传统教学付出更多的时间。但不能因此忽略试卷的讲评及时性,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形式的新颖而错过了试卷讲评的最佳时间。
2.坚持学生为主体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带动学生参与寻找试卷背后透露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这个教学辅助工具,给学生以更多的发挥空间。
3.不能喧宾夺主
1.突出启发式
讲评时切忌满堂灌输式的面面俱到和蜻蜓点水式的简单肤浅。教师的作用在于恰当好处的点拨,让学生悟深、悟透,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成为讲评课的主人。
2.力求新颖性
讲评涉及的内容大都是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但讲评内容决不应是原有内容的简单重复,必须有所创新。在设计讲评教案时,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剖析,同时注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力求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到内容新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3.讲究激励性
在试卷讲评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好激励手段,激发学生情感。对有创新,有独到之处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
二、语文试卷的讲评技巧
1.抓住讲评的最佳时期。考完试后,学生做错的题并不一定不会,很可能学生看后很快就能最佳解决,有的甚至在刚交完试卷后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像这样学生通过最佳的思考、领悟就能弄明白的题目,无需教师去讲。因此,教师应在发下试卷后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确实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去讲。
2.教师做好讲评前的备课。
评讲试卷之前,教师一定要备好试卷评讲课,充分做好评讲的准备工作。既讲正确答案,也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还从自己的角度说明如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分析错误的原因,错误题型又哪些,分数的分布如何。掌握了这些情况,以便抓住重点,准确评判学生答题中的得与失。
3.讲评结束以后,还应对部分得分率较低的题型针对不同掌握程度进行再次测试,以期讲评的效果得以保证。当然,在这方面教师要提前花费一定的精力,将测试试题在讲评前准备好。
在讲评试卷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授之以渔,教给他们方法、思路和答题规范,以便在以后考试中遇到相类似的问题能坦然地应对。这才是通过讲评试卷后达到的重要作用,学生在讲评试卷后才能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才是讲评试卷所要达到的真正效果。
一、课前——充分准备,成竹在胸
(一)自己做题,备好资料
目前,有两种现象在教师中普遍存在:一是带着空白试卷和答案上评讲课;二是评讲前抄好答案,自己不亲自做题。笔者认为要上好一堂试卷评讲课,自己做题是非常必要的,切不可偷懒。因为只有自己认真做完整张试卷,再仔细对照答案,才能更好地知晓试卷的结构、考查的知识点、试题的变化、难点的分布、试卷的难易程度等等,其实这也很有利于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语文试卷上有些题目要想评讲透彻,仅靠答案还不够,例如诗歌鉴赏中的写作背景介绍、文言文阅读中的典故释义等,教师可以在做完题之后,将查阅到的相关辅助资料补充在试卷上。
(二)及时阅卷,做好统计
试卷做完后,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主观愿望,此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他们的记忆中还清晰地留存着试题以及自己当时思维的痕迹。所以,考试结束后,教师一定要及时阅卷、及时评讲,同时做好统计工作。统计本张试卷上知识点的分布、分值的配比、考试结果(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个体的进步或退步情况)以及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等等。经过这样详细的统计,教师就对本次考试的整体情况、学生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了如指掌,对学生出错的原因也能有个初步判断和分析,进而增强评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设计思路,谋划策略
做好以上的准备工作,教师就可以设计和构思接下来的评讲课了。本次评讲安排几课时?哪些内容讲,哪些内容不讲?哪些内容简单讲,哪些内容重点讲?简单讲怎么讲,重点讲怎么讲?采用哪种评讲方式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教师在上评讲课之前必须明确的,同时也是上好一堂试卷评讲课的重要保证。
二、课中——形式多样,切实高效
学生们普遍反映试卷评讲课比较枯燥和无趣,因为评讲课上既没有课文里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也没有视频、音频的播放和欣赏,有的只是老师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讲解和自己手头红笔“小鸡啄米”般地不停挥动。考得好的同学在课上收获甚微,因为绝大部分的题目他们都做对了;考得不好的同学则要遭受身心的双重折磨,因为老师还会冷不丁地点名批评。这样的试卷评讲课真是难熬!
要改变这样的课堂面貌,就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试卷评讲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参与到试卷评讲中来,让课堂变得灵动而高效。以下几种评讲方式,笔者平时实践下来,感觉颇有成效。
1.学生自主订正。考试中,学生出错的原因总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审题不清,有的是因为答题过程中过于紧张或粗心大意等等。面对这样的错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心生自责,教师就不必再进行大面积的批评了。这些题目学生本是可以得分的,一般不存在知识漏洞和思维误区,所以订正工作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这样的安排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查找自身问题和及时改正的好习惯。
2.学生互评订正。根据出错的题型、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或讲解。各小组根据承担的任务,通过查阅资料、集中讨论、求助老师等方式,得出正确答案,查找自己犯错的原因,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探索某类题型答题的注意点、规律或诀窍。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对学生的活动给予充分的鼓励、及时的表扬。这样的活动安排彻底打破了评讲课的沉闷气氛,调动了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让课堂真正地动了起来。学生在互动讨论中既能提高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又能体会合作、探究带来的乐趣。
3.师生交流共评。对于试卷中首次出现的经典题型、改头换面的旧题型、部分出错率极高的题目等,采用师生交流共评的方式比较好。在师生交流共评中,教师要与学生真诚、平等地对话,关注他们答题时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重视点拨、提升和总结、归纳,完成“授人以渔”的重要工作。教师的评讲贵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以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思考时,要善于把他们引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此时教师加以点拨,效果最佳。教师评讲的最终目的是推广优质高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把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贯穿评讲的全过程。例如,在阅读理解题的评讲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学生由于经验和阅历的缺乏,有些知识点一讲就懂,一做就错,原因很简单,他们不会总结和归纳。评讲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总结和归纳,让他们深入地理解某些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例如,标点符号、病句常见的病例,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等均可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平时点滴积累起来的看似纷繁芜杂的知识信息就会更加系统有序,学生今后再碰到类似的题目就会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成就感和自信心都会大大增强。总结和归纳促使学生的思维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即由感性向理性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也能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后——反思内化,实现长效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评讲课上完之后并不意味着评讲的结束,以下几个环节切不可忽视。
(一)深刻反思,总结得失
学生在考试中都是有得有失的。大部分的教师都很擅长让学生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学生每次的考试小结都写得好像个人批判书。总结不足固然重要,可是及时总结自己探索尝试后取得成功的经验同样重要。这些珍贵的经验不仅可以指导他们走向成功,还可以作为经验推广,供其他同学借鉴和运用,有时甚至能给教师带来启发。一场考试结束,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卷面反观自己平时教学的优劣;评讲课上完后,教师也有必要像随堂课一样写好教学后记。所以,课后师生共同进行深刻地反思,总结成败得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整理归纳,内化提升
错题集的使用在学生的理科学习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同样需要使用错题集。评讲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样式将本次考试的错题整理到一起,不能仅仅满足于修正好答案,更要注明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或能力目标,将师生共同总结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醒目地标注在旁边显得更为必要。长期进行这种有效的整理,学生就能把评讲课上学到的知识和习得的技能内化为自身的基本素养,我们的评讲课才能真正地实现长足有效。
(三)消化理解,巩固强化
试卷评讲后,教师一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消化,及时弄懂尚未掌握的知识、习得尚未具备的技能,鼓励他们在消化理解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搜集和命制一些与本次考试出错率较高题目类似的题目,或有利于训练学生正确思维的题目再让学生练习,及时让学生巩固和强化。
(四)关注后进,个别指导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尽管通过学生自主订正、互评订正以及师生交流共评,卷面上反映的问题已经暴露得很具体,解决得很彻底,但可能有一些后进生对某一问题仍然弄不明白。这时就需要教师对给予个别的指导,帮助他们及时跟上大部分同学的步伐,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试卷评讲课应当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加强,它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虽然像上文所述上一堂试卷评讲课是十分辛苦的,但是只有这样备课、上课、总结才能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习得的技能落实到实处,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真正实效、高效、长效的课堂教学,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谢东健.初中语文教学中试卷讲评的技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05).
[3]马接男.初中语文试卷评讲现状与思考[J].读与写杂志,2007,(01).
考试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可能会因为多方面原因,有的老师不能及时评讲试卷。等到有一天才发现试卷没有给学生讲评,于是就匆匆忙忙地要给学生评讲试卷,殊不知对于语文这样的语言性学科,学生早已经对试卷内容印象不深刻,甚至没有任何印象了。等到这个时候再去评讲试卷,自然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寻求正确答案及查漏补缺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错误的纠正及知识的弥补。所以说,这种试卷讲评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只有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地评讲试卷,才能真正地做到对症下药。
二、分清主次,提高试卷评讲的有效性
有的教师事先没有充分分析试卷,在讲评试卷时不知哪些是重难点,在讲评试卷时按试卷上试题的先后顺序逐题讲解。而完整地评讲完一套语文试卷至少要三课时,这样做最后的结果就是,评讲试卷用时过长,耗尽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该讲透的地方讲得不够透彻,不该讲的地方却花了一定的时间去空耗时间,事倍功半。这样,就急需教师在充分掌握试卷内容的前提下分清主次,有针对性地评讲,从而提高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比如,试卷上的语基部分,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等方式自行解决,还有其他的一些学生普遍掌握比较好的题目,大胆地放手交给学生,教师只要适时地做些检查就可以了。这样,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应该讲的题型中,比如,学生相对来讲比较薄弱的古诗文鉴赏、现代文阅读、比较新颖的语言运用题等。
三、举一反三,发掘试题的典型性
评讲试卷时有很多教师就题论题,只是做到让学生会做这一道题,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图省事,将参考答案印发下去,让学生参照所谓的正确答案自己理解修正。这样做最后的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试卷上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结合题目举一反三,提高解题的能力。
那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典型的试题做到举一反三呢?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①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
②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③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这道诗歌鉴赏题,难度中等,但作为学生,拿到这样的题目却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在评讲时就可以利用这道题,给学生具体分析诗歌鉴赏的较为实用有效的“抓手”。比如指导学生在做题之前要“三看”。一看题目:诗词的标题就如同文章的标题一样,具有“眼睛”的功能,如果能透过这个“眼睛”去分析理解其告诉我们的有关信息,那么就可以找到鉴赏诗歌的金钥匙了。二是看作者:我们经常说诗歌鉴赏要知人论世,诗人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的写作风格和情感抒发的方向。三是看注释:诗文后面的注释一定要看,它们往往是诗中用典或时代背景的解释,能使诗歌鉴赏柳暗花明,曲径通幽。结合作者杜牧的生存遭遇,学生就不难理解这首诗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了,那即是怀才不遇的无奈和落寞。相信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分析,学生定会对诗歌鉴赏题有些方法了,也自然会用这些方法去解决以后在练习中遇到的题目了。
四、总结反思,期待更上一层楼
试卷的讲评要讲究技巧,尤其要注意三个要素:“when”、“what”、“how”。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都有一定的内在规律,避免讲评的随意性。只有按其规律讲评,才能使讲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讲评“过去时”。
(1)掌握讲评的最佳“火候”。
学生完成一份语文试卷经历了从识记理解到鉴赏评价表达的复杂的思维过程,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效如何是非常关注的,但有的教师往往把试卷发放和讲评安排在考后一个星期甚至更后,而此时学生解题时产生的思维火花早已消失殆尽,能够刺激他们的也就只剩下分数了,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相反,有的教师未研究好试题就匆匆忙忙地把批改好的试卷发下去,急着讲评,这样则会导致讲评“无的放矢”,收效自然也不佳。因此,最好在老师认真研究好试题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之时发下去,掌握“火候”及时讲评,这样“趁热打铁”才能收到有效的反馈。为此,平时每进行一次考试,本人总是及时地在当天把试卷批阅完并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然后第二天进行讲评。
(2)选准讲评的最佳突破口。
一般来说,一份规范的试卷所涉及的内容很多,教师应根据本次考试学生答题的情况,找出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的“关节点”,然后“对症下药”为学生解惑、释疑。只有讲评前选准了最佳突破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根据学生测试情况,讲解问题时既要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又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可以自主解决,如讲评时“胡子眉毛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不喜欢听讲。至于不甚重要、不合新课程理念的题目可以大胆舍弃,毫不可惜。
1.2 讲评“进行时”。
(1)合并“同类项”,注重减负高效。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按部就班地讲评,而要善于运用系统论,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合并“同类项”,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具体可按以下两种方法合并:
按卷面上的知识点进行合并:即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这种合并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择其中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评;或把同类的题目重组整合,然后择其要点讲评。
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合并,一般可分为:A、书写错误、答题不规范; B、审题有误;C、解题方法不当;D、思维定势的负迁移,等等。
(2)比较学生的“现场答案”与教师的“参考答案”。
讲评时应不以教师的“参考答案”为唯一依据,可以列举学生上中下各层次的“现场答案”,比较鉴别,比较剖析,发现别人的优点及原因,找出自己的缺点及原因,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发散性思维。
(3)尝试试题的变式、延伸或更改。
命题人往往变换题意、角度,在设计题目上推陈出新或另辟蹊径,这样的试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而又不落窠臼的感觉,很多学生由于思维定势造成失分。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而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开放、发散性讲解,可将原题中的条件进行改动,举一反三,类推其它,即对某个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进行合理的变式或延伸;或者由学生对原题进行评价并作恰当的更改。
1.3 讲评“完成时”。
讲评课后必须根据讲评课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目全部订正在试卷上,并将之收集在“语文错题集”中,做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待到复习时,教师再让学生重点温习“语文错题集”中的题目,使复习有针对性,不至于机械重复。
2. 语文试卷的讲评原则
(1)突出启发式。
讲评时切忌满堂灌输式的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式的简单肤浅,教师的作用在于恰当好处的点拨,让学生悟深、悟透,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成为讲评课的主人。
(2)力求新颖性。
讲评涉及的内容大都是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但讲评内容决不应是原有内容的简单重复,必须有所创新。在设计讲评教案时,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剖析,同时注意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力求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到内容新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3)讲究激励性。
在试卷讲评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好激励手段,激发学生情感。如有创新,有独到之处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
3. 重视讲评后的内容的消化,问题的复现和个别辅导
(1)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消化讲评内容。为了巩固讲评结果,教师应采取必要手段促使学生消化讲评内容。讲评后,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个别消化讲评内容。要求学生在讲评的基础上再认真阅读一遍,清理自己的失分点,教师可进行个别指导,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典型错题建到自己的错题集中,以便随时查阅反思,避免下次再犯累似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试卷刚做完后,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结果的主观愿望,此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其次,由于试卷刚刚做完,学生的记忆中还会清晰地留存着试题、思路的痕迹,乌申斯基也曾强调:不要等记忆的大厦崩溃之后再去重建。鉴于以上两点因素,教师的及时评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评讲越及时,就越有利于评讲课效率的提高。因此,评讲试卷能早则早,趁热打铁会更好。
二、充分准备,加强针对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试卷评讲课教学。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试卷评讲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坚决不打无准备之仗。首先,如果时间允许,教师一定要做下水试卷,因为不做不知深浅。其次,要做好分析工作,统计好平均分、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等等,越细越好。甚至于出现典型性错误的同学名单都要记下来,以避免教师课堂提问的盲目性。个别有特殊错误的同学名单也要记下来,便于老师课后进行面对面的个性化辅导。第三,根据分析的情况,教师至少要弄清楚试卷的难易题的分布,学生答题中存在的共性的错误与错误原因,从而准确确定好本节课 “讲”与“不讲”的内容。即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这样的试卷评讲课才会更有针对性,不至于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
三、授人以渔,注重规律性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试卷评讲不能仅仅满足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亦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答案错在哪里及其为什么错,关键是能够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即通过一条题目的解决找到解决一类题目的钥匙。评讲课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到这把钥匙,并能让学生牢牢握住这把钥匙。例如,我在评讲“诗歌鉴赏”与“文学类文本阅读”时,针对绝大多数学生读不懂诗文的现状,引导他们总结规律,读懂文本。针对如何读懂诗,我们总结出 “五抓”,即抓题目、抓作者、抓朝代、抓注释、抓意象等;针对读懂现代文,我们总结出“三抓”,即抓中心句,主旨句;抓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抓议论抒情句等。当然答题也有答题的规律。例如在解答技巧类题目时,我和学生主动寻找规律,共同明确了这一类题目的答题步骤,即技巧+分析+效果。又如在解答“写景有什么特色”一类题目时,我与学生从大量同类型题目中总结出这类题目常见的几种答题角度,即虚实角度、动静角度、空间角度、感官角度等。注重规律性后,我发现学生做题的能力和以前比明显提高了,他们能够主动运用评讲课上所掌握的规律去解题,这一点在后来的几次考试中得到了验证。
四、分类集中,重视整体性
在评讲试卷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一节课被切割成几个板块,课堂变成了多个板块的杂乱组合,如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等;板块之间缺少联系,且教师仍然按照原有的题目顺序,按部就班地组织评讲,这样的评讲课,只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零碎、繁琐、杂乱的感觉。实际上,每个板块之间不是没有联系的,例如,有不少学生会在不同的题目上出现相同的错误。这时,教师就应该打破原有试题的顺序,将这些带有相同错误的题目先分类集中,再以之为本节课的“支点”,将几个不同的板块“打通”,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都紧紧围绕“支点”进行。这样的课堂,目标才会更明确,学生才会获得一种整体感,课堂的效率才会真正得到提高。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在不止一道题目上犯了“审题与答题”的错误,于是我就以“审题与答题”为标准将题目原有顺序打乱,分类集中,并以“审题与答题”为教学“支点”组织教学,效果良好。
五、巩固延伸,坚持拓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