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治疗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14 14:53: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禽流感治疗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禽流感治疗方案

篇1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A

1 新城疫

新城疫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禽病之一。随着集约化养鸡的发展和对家禽疫病免疫程序的不断加强与完善,鸡新城疫病虽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至今仍可以说家禽饲养业面临的最主要的疫病。新城疫不仅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还会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对新城疫的防治不容忽视。

1.1 诊断要点

以呼吸道症状、消化道出血以及排水便为主要特征。其中速发嗜内脏型可仅出现消化道出血,不表现呼吸道症状,需注意与肠道疾病鉴别,以免漏诊。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导致新城疫病鸡多表现为非典型症状,需引起重视。非典型新城疫临床表现不明显,病鸡仅出现零星死亡,产蛋率变低以及蛋壳质量变差,解剖可见消化道轻微出血。

1.2 治疗方案

如果日死亡率低于1%,应先饮新城疫疫苗,间隔24h投药治疗。治疗方案为抗病毒药联合使用,兑入饮水中,利巴韦林(或病毒灵)+抗病毒中药+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如果日死亡率高于1%,应先用3天药物治疗,等到症状明显得到控制,间隔24h再用新城疫疫苗。

2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高传染性高致死性传染病,旧称对瘟,1981年正式更名为禽流行性感冒,即禽流感。禽流感每一次暴发都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且禽流感有人畜共患型,近年时有人群禽流感疫情发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掌握禽流感的诊断及防制要点愈显重要。

2.1 诊断要点

禽流感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症状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神经系统。一般症状表现为:体温急剧升高,精神沉郁,流泪,羽毛蓬松,食欲减少,消瘦,眼睑、头部肿胀,脚鳞出血,肉冠、肉垂出血、发绀、坏死。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喷嚏、啰音。神经症状:病鸡颈部向后扭转。如果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则可引起病禽大量发病死亡。

2.2 治疗方案

禽流感无特异性治疗方案重在预防,疫苗接种以及养殖区消毒。如发现禽流感疫病,则应请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采取封锁、扑杀、消毒、免疫、普查、监测等紧急措施,控制和扑灭禽流感疫情。

3 传染性法氏囊

鸡传染性法氏囊,由于肾小管变性严重,又称鸡肾变病。1970年起,统称传染性法氏囊。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归类为双RNAV科。由于本病毒侵害免疫器官,造成免疫机能下降,常继发其他病死亡。尤其是新城疫和马立克病。本病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达50%,发病后期死亡率逐渐降低,是目前养禽业主要的疾病之一。

3.1 诊断要点

自啄,胸肌、腿肌出血、法氏囊肿大,为本病的特征。病鸡表现腹泻脱水、羽毛蓬乱、翅膀下垂、衰弱无神、闭眼蹲坐,排水样白色粪便,污染。自啄泄殖腔及周围的羽毛。用手触摸法氏囊可感觉到肿大, 一般病程5~7d,长可达3周。

3.2 治疗方案

先用卵黄抗体+抗生素肌肉注射,同时用黄芪多糖饮水增强病鸡免疫力,肾肿药晚上饮水,连用3~5d。在肌注卵黄抗体后5~7d,需要接种新城疫疫苗。

4 鸭瘟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为鸭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鸭瘟感染潜伏期一般为3~4d。春、夏、秋三季多发,发病率、死亡率均高。

4.1 诊断要点

以体温长高,两脚发软无力,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肿大为特征。食道和泄殖腔粘膜上也形成假膜。病鸭表现为食欲减退,两翅下垂,两脚麻痹无力,精神委顿,流泪和眼周皮肤水肿,体温升高呈稽留热。

4.2 治疗方案

本病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进行早期治疗,每只鸭肌肉注射0.5mL有一定疗效;还可用聚肌胞(一种内源性干扰素)进行早期治疗,每只成鸭肌肉注射1mL,3d1次,连用2~3次,也可收到一定疗效。

5 肾转支

肾型传支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种病症,无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相对发病率较高。因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中易出现暴发性流行。近几年各地肾传支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5.1 诊断要点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咳嗽、气管内有痰液、气管出血;2~3d后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饮水增多,排白色石灰样稀粪,进入肾变期,肾脏显著肿大,花斑肾。继发病变期出现以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主要症状的大肠杆菌感染。

5.2 治疗方案

百胜康或疑病清饮水,1d1次,集中饮用,连用5d;尼奥百特+螯合参华素饮水,1d1次,集中饮用,连用4~5d。

6 总结

家禽的养殖要严格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要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同时,做好各种疫病的免疫接种和预防工作一旦发病,要及早治疗。在病情确诊的情况下,还要正确选择药物、规范用药,才能彻底治愈疾病,减少养禽业的疾病投入,增加养殖效益,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长贺,曲江.秋季家禽常见疫病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0(11).

[2] 马玉红,刘桂海.禽病的抗生素治疗及合理用药[J].家禽科学,2009(10).

篇2

【Abstract】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ldren severe pneumonia of influenza A (H1N1) infection. Methods:The epidemi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1 children severe pneumonia of influenza A (H1N1) infection admitted in Zhongs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November 1st,2009 to January 1st,1010 were reviewed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Results:There were 8 male and 3 female cases from 2 years,1 months to 8 years,5 months in age. The main symptoms were fever and cough with sputum. Abnormal appearance of chest X-ray included increased bronchovascular shadows, pneumonia, with or without pleural effusion. All of those cases were cured after specific therapy. Conclusions:It is easy to misdiagnose Children severe pneumonia of influenza A (H1N1) infection as there is no general first symptoms and age. Amalgamative bacterium is probably affected on the foundation with severe pneumonia of influenza A (H1N1) infection. Symptoms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disappeared after specific treatment.

【Key words】Swine-origin influenza A(H1N1) virus, Severe pneumonia,Sepsis

甲型H1N1流感又称人感染猪流感,于2009年3月首先在墨西哥暴发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1]。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该流感大流行阶段。通过输入性病例,我国内地于2009年5月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并随着疫情的进展,开始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截至2010年3月17日,我国内地31个省份共报告确诊病例127427例,其中累计报告重症及危重症病例8320例,死亡病例796例。儿童因为免疫力较差,更是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发生重症及危重症的比例较高,本次研究通过对2009年11月-2010年1月间中山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1例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现有治疗方案的效果,为今后重症患儿的诊治总结临床经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2010年1月间中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1例甲型H1N1重症流感患儿。所以病例均符合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并通过中山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RT-PCR检测咽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确诊病例,其中4例患者符合危重症患者诊断标准。

1.2数据收集 对纳入本次研究的所以病例均根据《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的规定进行特征性数据收集,包括:人口学数据、症状、体征、病史,相关诊疗的各项检查与检验,如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离子、心肌酶、血气分析、CRP、ESR、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血培养等检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部分病例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手段、疾病转归等资料。

1.3研究方法 根据收集患者疾病相关资料,比较在现有治疗方案下,比较各种不同治疗措施下患者症状、体征以、各项检查结果疾病转归的差异,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该类疾病救治积累经验。

2 治疗方案

所有病例均以卫生部公布《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为基础进行综合性治疗,具体方案包括:①营养支持和维持电解质平衡。②抗感染治疗:主要仍是针对社区获得性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均采用常规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③抗病毒药物治疗:11例患儿均按照卫生部公布《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给予奥司他韦标准量特异性抗病毒治疗;④氧疗:根据患者的气促症状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气流量根据具体病情控制在5 L/ min ,若充分氧疗仍气促加重,血氧饱和度出现下降,则根据病情进行呼吸机通气治疗⑤提升患者免疫力:根据病情给予丙种球蛋白或甲型H1N1流感近期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进行治疗。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

3 结果

2.1 一般资料:11例患儿中年龄最小2岁1月,年龄最大8岁5月;在危重症患儿中,年龄最小2岁1月,年龄最大6岁9月。均否认传染病接触史及其他特殊既往病史,详见表1。

表1 患儿人口学特征及病史情况

11例患儿的基本情况数值符合危重症诊断标准患者数值

年龄(岁)4.4±1.3患儿例数4例

性别(男/女)8/3年龄(岁)3.8±1.9

特殊病史性别(男/女)3/1

喘息型支气管炎

2例特殊病史

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史1例

喘息型支气管炎

1例

3.2 临床表现 在该组病例中,患儿的起病症状均为咳嗽、发热、咳痰,所有病例均有胸片肺部感染病变时均有发热,但相关的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检查结果,部分患儿不典型,其具体临床表现见表2。

表2 患儿接受治疗期间的临床表现

患儿的体征及影像学情况数值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数值

入院主要体征白细胞0.94~10.5×10^9/L

发热11例(100%)NE

体温峰值39.3-40.1℃NE减少6例

发热并寒战

3符合粒缺诊断 1例

发热伴流涕1CK

咳嗽11例(100%)CK值正常

5例

咳嗽并咳痰3例CK值升高

6例

其中咳血丝痰1例其中病程中迅速升高2例

呕吐1例C-反应蛋白

头痛1例入院检查CRP值升高4例

血红细胞沉降率(ESR)40~110mm/H

影像学检查(x光检查)入院检查中11例均明显升高(100%)

肺部感染11例(100%)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检测

单侧肺炎

4例(36%)

阳性反应1例

其中1例进展为双肺炎及左侧胸腔积液血清钠离子检测:

双侧肺炎

4例(36%)

血钠降低 10例

其中双侧肺炎及单侧胸腔积液 2例明显降低* 1例

3.3 治疗效果 所以患儿均按照预先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经治疗后11例患儿均达到《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出院标准,痊愈出院,其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患儿接受治疗及转归情况

患儿接受治疗及转归情况

患儿接受治疗情况患儿疾病转归

营养支持和维持电解质平衡11例(100%) 丙种球蛋白

6例

抗感染治疗11例(100%)其中4例同时使用甲型H1N1流感近期康复者

使用抗生素种类39.3-40.1℃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

亚胺培南

1例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

头孢菌素类10例

1例患者在提高免疫力后接受激素冲击治疗

大环内酯类10例

抗病毒药物治疗患儿疾病转归

奥司他韦(标准量)11例(100%)住院周期

6-25天

氧疗5例症状改善:

其中1例气促加重行机械通气治疗退热周期

1-12天

患儿疾病转归平均3.5天,中位数时间2.5天

丙种球蛋白6例影像学改变

其中4例同时使用甲型H1N1流感近期康复者胸片好转周期

3-12天

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平均4.9天,中位数时间4.5天

4 讨论

甲型H1N1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主要传染源为甲型H1N1流感病人,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2]。国外文献研究指出儿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成年人出现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危险性高于其他人群[1,3],而我国2009年10月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提示年龄

Louie等研究指出气促是H1N1流感重要的体征,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甲型H1N1流感常见的危重综合征及死亡原因之一[4]。而本组患儿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其次为咳嗽、头痛等症状,未见以气促为首发症状者,提示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不典型,呈多样性分别。但若患儿出现气促症状,病情进展则较为迅速,本组患儿中1例出现气促症状迅速加重,出现呼吸窘迫症状,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因此,对于以气促为主要表现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防止病情较重或导致死亡。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本组患者与现有研究报道存在部分差异,Jain S研究发现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可发生淋巴细胞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增高[5],推测可能与患儿大多合并细菌和/或支原体感染有关。但本组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未见淋巴细胞减少情况,更多见粒细胞减少,11例患儿中粒细胞减少6例(占病例数54.5%),其降低原因可能与中性粒细胞在流感病毒感染中是保护机制相关[6]。当流感病毒破坏中性粒细胞保护因素后导致出现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的情况,这一现象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未有提及,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来判断粒细胞缺失可否作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

在治疗方案上,本组患儿均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的治疗指导意见使用神经氨酸抑制剂抗病毒治疗,与《方案》不一致的是由于本组患者的首发症状不典型,当达到临床高度怀疑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准时(出现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者出现气促后),病程已过48小时,未能按照《方案》建议危重病例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内给予口服奥司他韦(达菲)5天治疗,但同样获得较好临床效果,本组患儿未因标准5天疗程出现病情迁延而额外需延长用药时间病例。

除了抗病毒治疗外,本组患儿均给予抗细菌治疗,国外针对此次H1N1流感死亡病例的一些研究发现,肺部细菌性混合感染的发生率达30%,并且细菌感染还可能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7]。本组病例病原学检查中除一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外,余病例虽行痰培养及血培养,但未能找到明确混合感染依据。但实验室检验中发现11例患儿中CRP增高明显,提示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及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因而入院后本组病例均给予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联合抗感染。

对于危重症患儿是否使用激素冲击治疗,考虑没有明确的益处和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现有治疗方案与相关报道并不推荐应用大剂量的激素治疗,但在本组患儿中,我们对1例以高热、气促为主要表现并胸部X线改变明显且进展迅速的患儿的诊疗过程中,参照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和诊疗方案(试行)[8] ,在广谱抗感染基础上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3天,气促高热症状及胸片表现明显改善,疗效满意且未发现皮质激素的不良反映,提示对出现ARDS表现的患儿可以尝试早期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以有效抑制肺部炎症,纠正低氧血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患儿死亡率。

由于本次研究为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且病例数较少,因此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总结的经验需要进一步验证,才能保障其安全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Perez ,Padilla R,de la Rosa.Zamboni D,Ponce de Leon S,et a1.Pneumonia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from swine—origin influenza A(H1 N1)in mexiCO.N Ensl J Med,2009,361:680-68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l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2009:1.5.

[3]Jamieson DJ,Honein MA,Rasmussen SA,et a1.H1NI 2009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in the USA.Lancet,2009,374:451-458.

[4]Louie JK ,Acosta M,Winter K,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ath or hospitalization due to pandemic 2009 influenza.JAMA,2009,302 ( 17 ):1896 – 1902.

[5]Jain S,Kamimoto L,Bramley AM,et a1.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09 H1 N1 influenza in the united states,April June 2009.N Engl J Med,2009,361:1935—1944.

篇3

传递防控“好声音”

当3月下旬H7N9在上海为非作歹之时,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还不怎么了解H7N9,连不少医院也不太清楚这种新发传染病的特点规律。一时间,人心惶惶,一些猜测、谣言不胫而走。

一直关注疫情变化的该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恩强,心急如焚,忧国忧民之心促使他认真思考了许多问题,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4月4日,秦恩强接受了新华社专访,他详细介绍了H7N9病毒的真实面目,并就如何预防禽流感问题,给公众规划了一个科学有效的防控指南。

当晚,新华社刊发通稿《专家说解H7N9禽流感 建议科学有效防控》,这篇文章迅速被各大网站疯狂转载万余次,有网友留言:“文章来得太及时了,太解渴了!”第二天,此文又在全国各地报纸纷纷发表。尤其是“未发现H7N9人际间传播”这一科学论断,在第一时间消除了外界关于“H7N9能传染人”的谣言,给人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有力维护了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全军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专家指导组成员、该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敏,最近变得更加忙碌起来。她依托全军传染病远程医学信息系统,对全军100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工作”的远程实时培训,宣传普及防治知识。

心系军营,声传千里,赵任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原学的特点、疫情监测和报告、诊疗、实验室监测、健康教育等进行了培训,同时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解读。还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与基层医务人员互动交流,现场解答大家在防控中遇到的问题。

“此次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类身上发现并致人死亡,系全球首次。如果H7N9病毒一旦发生变异,很容易像非典一样变成为人际间传播。”这是84岁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姜素椿教授最担心的。

4月13日,这位2003年用SARS康复患者血清以身试验的抗击“非典”老英雄再一次站出来说话,告诫公众不要过度恐慌,积极引导公众理性对待,为科学有效地做好防控工作,他提出六项建议:早期合理用药;注射康复者血清;做流行病学调研;检测血清抗体;收集病原标本;尽量减少吸烟。这六项建议无不给防控工作开辟了新思路。

汇聚防控“正能量”

“禽流感又来了,但这次可能更凶猛。”作为国家和军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生力军,该院党委对H7N9禽流感疫情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他们及时掌握疫情发展动态,专门召开会议部署防控工作,精心组织专家科学研判、有效应对,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要求, 努力实现“来院病人零漏诊,确诊病人零死亡,工作人员零感染,疑似病人早诊断”的目标。

为使全院人员提高预防H7N9的警觉,利用院周会、学习日等时机认真学习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积极开展预防H7N9禽流感专题讲座,让大家“先学一步,早防一步”。

该院把H7N9禽流感防控作为检验卫勤保障能力的“大考”:启动应急机制,完善保障预案,提升预警等级,迅速做好人员、物资、技术各项准备。抽调有丰富传染病防控和救治经验的专家教授,成立人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承担医学观察病倒的会诊和救治工作,实施禽流感应急状态时,专家24小时听班。

——开展预防H7N9禽流感知识考核,31个医技、保障科室各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防护代表队参赛,从防H7N9禽流感基础知识,到咽拭子检测、救治“患者”……沙场点兵,群雄逐鹿,这些大都参加过“非典”、“甲流”救治的医护骨干,为打赢这场防疫战时刻准备着。

——开展“H7N9防护技能大比武”,以比促训、以比促学、以比促用,千余名护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穿戴防护服、隔离消毒、实施救治……这些年轻护士们动作规范,技术娴熟,精神顽强,随时准备冲锋。

——门诊部安排专门的发热门诊,有专人24小时值守。凡发热病人无论初诊在哪个科室,都要先到发热门诊进行筛查,由护士测体温,医生问诊,抽血、照胸片,进行咽拭子样本的提取、留观等步骤, 严守“防护门”。

——药学部启动突发事件药品保障应急预案数字化管理系统。一旦H7N9禽流感大规模暴发,只需调取相应预案模块,输入实际出动人数或受灾人数,便可立即生成完成本次保障任务所需药品目录,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打造防控“杀手锏”

午后时分,一名“疑似病人”突然降临,该院迅速启动防控H7N9应急预案,医疗队员火速集结,马上抽血检查,速转隔离病房,上心电监护,转至ICU重症病房,专家紧急会诊……原来,这是一场由全军唯一野战传染病医院医疗队进行的防治H7N9禽流感综合演练。

“虽是演练,胜似实战。”全军唯一野战传染病医院,平时承担灾情疫情的防控救治任务,战时将承担反生物战、细菌战的作战任务,这个“院中院”锻造了一支“平战结合、军民共用、医训兼备”的医疗队,他们坚持从严从难训练,使技术训练、勤务训练和战术训练有机结合,确保紧急情况下拉得出、开得动、联得上、救得下、治得好。

为在抗击H7N9禽流感疫情攻坚战中取得主动权,确保“疑似病人早诊断”, 该院采购专用药物,设计检测引物,建立检测方法,启动“感染性疾病病原实验室快速诊断综合技术平台”,这是一个覆盖度广、确认度高的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断平台,成为该院抗击疫情的一大“杀手锏”。

篇4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3.039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1]。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不同,可将其分为低/非致病性、中、高三级[2]。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结构等特点,一般感染禽类,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出现基因重配,导致病毒结构出现改变,获得感染人的能力,最终导致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发生[3]。近年来,禽流感不仅造成了人类的伤亡,同时还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重创[4]。近年来先后在朝鲜、越南、泰国、韩国、日本、中国等10多个亚洲国家爆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5]。此次研究对在2008年1月-2014年1月中国内地人禽流感患者25例进行研究,对其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及病因学特点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中国内地人禽流感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2~86岁,25例患者均符合《人感染禽流感诊断方案》中的标准,根据患者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5N1禽流感诊断。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阳转或呈4倍或以上升高[6]。

1.2 方法

1.2.1 胸腔局部解剖 对已死亡的1例患者进行胸腔局部解剖,摘除患者气管、双肺及心脏。

1.2.2 病理组织学制片与观察 使用4%甲醛对标本进行固定,使用石蜡包埋,然后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病理学组织进行观察。

1.2.3 组织化学染色 Macchiavello病毒包含体染色和网织纤维染色。

1.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采用单克隆抗体CK、CD68、CD20、CD8、CD4、CD3、S-100,EnVisionTM二步法染色,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进行观察。

1.2.5 电镜制片与观察 使用2.5%预冷戊二醛对组织标本进行固定,1%锇酸后固定,使用树脂包埋,然后将其超薄切片,使用乙酸铀-柠檬酸铅进行双重染色,然后使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

1.2.6 病原体分离培养鉴定、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动物致病性观察 细胞培养特性和培养细胞电镜观察;RT-PCR测定与部分基因序列分析;血清学试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新分离禽流感病毒动物致病性观察。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 对行胸部局部解剖的患者观察发现,该名患者左侧胸腔内有黄色浑浊液体约400 mL,其左侧胸腔内有少量淡黄色液体,该名患者壁胸膜外观呈现淡红色。气管黏膜充血,并且气管腔内有少量淡红色分泌物。患者左肺上下叶外观呈现出广泛性实变状,呈暗红色,其切面有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左肺呈现出淡粉红色,散在斑片状暗红色区。心包内存在少量的淡黄色液体。患者心脏外观正常。

2.2 光镜检查

2.2.1 肺脏 左肺脏主要表现为广泛性肺实变,显著的肺水肿和肺出血及坏死。急性弥漫性肺泡损伤表现为肺泡上皮细胞增生,核增大,染色质浓聚,部分肺泡上皮细胞可以看见核异型性及核分裂象。患者肺泡腔内有大量的蛋白性渗出液,大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及变性坏死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以及多核或合体样肺泡细胞,并且伴有明显的透明膜形成;肺泡隔没有明显的增宽,有部分的小血管壁亦呈现纤维素性坏死,并且有少量的血栓形成。有部分区域的肺泡隔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损毁及坏死,融合成片,并且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左肺病变较重,又肺病变较轻,肺组织内出血、充血呈灶状或片状分部。肺泡腔内有大量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及少量的水肿液、中性粒细胞等改变,有透明膜形成。支气管:黏膜中可以看见有淋巴细胞核巨噬细胞浸润;部分小支气管出现坏死,并且充满了炎性渗出物。

2.2.2 心脏 心包小血管充血。心肌间质水肿,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2.3 免疫组织化学

2.3.1 肺脏 增生和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泡腔内的合体和多核细胞均呈现CK阳性反应。巨噬细胞呈现CD68阳性染色;只有少量的淋巴细胞CD3为阳性,标记B细胞的抗体CD79a及CD20均呈现阴性。SARS冠状病毒S蛋白单克隆抗体染色呈阴性。

2.3.2 心脏 心肌间质可以看见CD68阳性细胞浸润,并且可看见有少量的CD3阳性淋巴细胞浸润。

2.4 组织化学染色 (1)病毒包涵体染色:少量肺泡上皮细胞质内存在嗜酸性染色球形颗粒。(2)网织纤维染色:患者肺部坏死区域内肺泡壁网织纤维出现断裂,崩解消失。

2.5 电镜检查 Ⅰ型和Ⅱ型肺泡上皮存在明显的细胞肿胀,并且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膜消失,并且能够观察到细胞凋亡和坏死。Ⅱ型肺泡细胞核体积增大,胞质内空泡形成,能够看见线粒体及内质网肿胀扩张。胞质内板层小体及早期病例相比数量增加。肺泡间隔内血管内皮红细胞出现肿胀及空泡变性,肺泡间隔和肺泡腔内可看见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可以看到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样颗粒,多数呈现出球形,有囊膜,大小约为80~120 nm,高电子密度核心居中的C型病毒颗粒数量较多,低电子密度核心的A型病毒颗粒数量较少。

2.6 病原体分离培养鉴定

2.6.1 病原体的分离培养 将血浆标本接种Vero细胞16 h,观察到细胞出现病变,24 h后,CPE达到4+。经0.2 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后分别接种Vero细胞,出现CPE,与未经过过滤的样品无差别。除Vero细胞外,接种MDCK细胞,在MDCK细胞进行试验时出现病变时间相对于Vero细胞较早。

2.6.2 培养细胞电镜形态学观察 在细胞外能够看到大量的病毒颗粒,并且有明显的突起,细胞内可见少量的病毒。

2.6.3 RT-PCR测定 RT-PCR测定与部分基因序列分析均扩增出A型流感病毒的部分M和HA基因片段。扩增测序的M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与禽流感病毒的同源性为96%。HA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与禽流感病毒的同源性为97%。

2.6.4 血清学试验 抗禽流感病毒特异血清H5N1、H9N1、N7N7特异血清。采用酶标抗体染色法、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血凝抑制试验。使用鸡抗禽流感病毒H5、H7、H9特异抗体进行酶标染色,然后分离病毒与鸡抗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特异抗体均呈现出阳性反应。免疫酶标染色、血凝抑制试验均与H5N1亚型特异抗体呈现出强阳性反应。与SARS的特异抗体的反应均呈现出阴性。

3 讨论

人禽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的某些亚型毒株所造成的患者出现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病死率较高,并且尚无有效的治疗[7-8]。目前对有关人禽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其检测的研究已经有了进展,但关于人禽流感的发生及发展的病理过程及临床特点还没有定论,需要进一步的探索[9-10]。

此次研究使用电镜、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化学方法对2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多器官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感染病例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研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病理学和病原学特点。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约为1周,临床表现为发热>39 ℃、气促、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恶心等表现;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肺部病变发展较为快速,出现大片实变阴影,呈重症急性肺炎改变,可能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胸腔积液、多器官功能衰竭、肺出血等症状,患者病死率较高[11-12]。

综上所述,高致病性A型禽流感病毒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急性病毒性肺炎,肺水肿、肺实变、明显的出血性坏死性炎症等病理改变为其主要特征。电镜检查可见A型禽流感病毒样颗粒。研究人禽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和病理学特点,为将来的人禽流感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病理学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孟华,李铮,董鹏,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血凝素蛋白中和抗体及表位的鉴定[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5):633-637.

[2]彭海燕,迟莹,李燕,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白N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鉴定[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5):6-9.

[3]杨敏,成凌志,王伟.湘潭市高危场所环境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3):366-368.

[4]曹志亮.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中和抗体表位及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5]吴瑞平.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1中和抗体表位的研究[D].温州:温州医学院,2013.

[6]庄丽,蒙黎明,赵文荣,等.贵州省2012年度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HA-1基因分析[J].贵州医药,2013,37(6):492-494.

[7]单云峰,李燕,迟莹,等.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聚合酶酸性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3):1-3.

[8]冼盈,朱翔,张永标,等.不同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诱导IFN-α/β和MxA mRNA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28(4):708-713.

[9]吕星,王晓辉,吴春利,等.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的机体免疫损伤分析[J].中国共患病学报,2013,29(7):697-699.

[10]张立霞,于在江,周剑芳,等.H5N1禽流感病毒headless HA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2,26(3):179-181.

篇5

在禽流感应对上,我国政府的确比10年前应对非典及时、透明。此外,政府还建立了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及国家重大传染病监测系统。本次安徽省确诊的病例,就是通过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发现上报的;上海市有多例患者则是发现于国家重大传染病监测系统。正是由于政府及时公开信息并积极防控,所以民众对H7N9禽流感多有清醒认识,未过分恐慌。

然而在看到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及疫情监控上取得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政府在疫情产生及防治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首先,危机应对上仍有不够沉着之嫌。2009年H1N1出现时,某市教委组织学生每天喝甘草熬制的汤药,事实上没有证据表明吃甘草对防治流感有用,且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甘草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副作用。前不久国家卫计委公布的H7N9禽流感治疗方案推荐了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两种注射液,这两种药物均有不良反应记录。某省卫生厅说按摩迎香穴可预防H7N9禽流感,另一省卫生厅则说板蓝根冲剂可预防H7N9禽流感,但板蓝根真的有如此奇效吗?

其次,公众对环境卫生参与不足。环境卫生的好坏既取决于政府环境监管,也取决于大众环境参与。长期以来,在环卫问题上,我国政府不仅监管不力,而且忽视大众参与。以H7N9禽流感感染为例,与活禽直接接触是感染的重要途径。由于活禽进城存放空间小、易染病,携带的病毒可能在直接接触时传染人,所以与活禽直接接触会加剧病毒传播的概率。可是,国人为了追求味道鲜美,偏爱活禽交易,喜欢活禽现买、现宰、现吃。这种习惯固然是传统所致,但也与政府禁止活禽交易、倡导民众到正规屠宰加工厂购买肉类食品不力有关。

更为关键的是,视野放宽些,在公共卫生和环境建设上,十年间问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更多了。H7N9禽流感高死亡率引发公众关注,那么那些潜在危险呢?比如十面“霾”伏、水污染,以及前几天同样出现在华东的“猪投黄浦江”事件,这些公共环境事件因为看不到直接损失,所以往往在充当一段时间的新闻头条后,就会销声匿迹,无人关注。如此循环往复,除了公众的抱怨,似乎治理成效并不大。至于食品安全等老大难问题,似乎现在连“狼来了”也无人愿意呐喊了。这些问题是否与疑难杂症有关系不敢妄下判断,但恐怕没有人否认,它们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众的幸福感。为了喝到安全奶粉,衍生出赴香港代购奶粉的新兴行业;为了吃到安全蔬菜,有机蔬菜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公众正在无奈地展开自救行动。

篇6

AbstractIn this paper,a chicken farm illness from Anhui Province was introduced as an example,through th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t was diagnosed as LPAI and E.coli mixed infection presumptively. Emergency treatment measures were carried out in time,and the illness had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Key wordschicken;avian flu;Escherichia coli;diagnosis;treatment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为人畜共患病,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自从1878年Perroncito首次报道以来,世界各地均有禽流感发生的记录或报道,1997年香港甚至还发生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罕见病例,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1]。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病,可引起鸡的急性败血症、肠炎、关节炎、大肠杆菌脑炎、全眼球炎、肿头综合症、卵黄囊炎和脐炎,此病可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大肠杆菌病是我国多数鸡场无论是雏鸡还是成年鸡最常见的细菌病之一[2]。自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养禽业的发展,该病在各国的流行情况日益严重,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安徽省某鸡场一起发病情况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有效控制了病情,为临床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发病情况

安徽某鸡场于2010年3月初引进6 600只AA+ 白羽肉鸡,实行标准化鸡舍网上饲养,使用全价料全程饲喂。鸡群在前2周采食量正常,精神状态基本良好。15日龄后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后,鸡群开始出现采食量下降、咳嗽、流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死亡率上升,每天均在0.3%以上,高于正常值0.15%~0.20%。发病后,饲养员以为是细菌病,采用抗生素乳酸环丙沙星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不断扩大。

2临床症状

15日龄鸡群开始发病,临床表现为:鸡群精神沉郁,羽毛蓬松,体温上升,采食量下降,饮欲稍增,周围及腹下羽毛被粪便污染,排出淡黄色、水样粪便;出现咳嗽、流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头脸肿胀,眼结膜出血;死亡率上升,每天的死亡率均在0.3%以上,高于正常值。

3病理变化

心肝周围包含大量干酪样纤维素性物质,胸气囊混浊、增厚、有黄色或黄白色块状干酪样物附着,腹膜炎;肾脏肿大、出血、有的花斑;脾脏肿胀发紫,表面出现出血或点状坏死;胰脏边缘出血,背面胰腺边缘最明显、萎缩呈S型;从十二指肠到直肠出现“病毒斑”;气囊内严重的干酪物;肺脏呈黑肺灰肺等,部分呈出血状态;腺胃和肌胃外面浆膜条状弥漫性点状出血。

4诊断

针对鸡群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临床症状观察,结合组织剖检病理变化进行综合诊断。通过临床症状与病理剖检,并与新城疫病例进行了鉴别诊断(新城疫病鸡一般排绿色粪便,且无头脸肿胀及胰腺边缘出血症状)[3],初步判断这是一起由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传染病[4]。

5治疗措施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结合鸡场实际情况,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固本培元的原则,选用北京生泰尔集团的流感金方,金美康作为君药,芪黄素作为臣药,肝肾康作为佐药,VC(赛维)作为使药,全程集中用药6 d。具体使用方法:金美康14袋,每袋100 g,每7袋对水200 kg,早晚各1次集中饮用;芪黄素2袋,每袋100 g,每袋对水200 kg,早晚各1次集中饮用;肝肾康2瓶,每瓶500mL,每2瓶对水200 kg,晚上集中饮用1次;赛维2瓶,每瓶200 mL,对水1 400 kg,全天饮用。

6体会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鸡群该次发病的原因除了禽流感病毒侵袭以外,还存在其他一些病因,如应激因素、疫苗因素及潜在因素等。应激因素主要包括温差、缺水、环境和鸡舍空气不良等,这些情况主要是由饲养管理造成的失误,也是养鸡生产中最常见的原因。由于此次接种的IBD病毒属于中等毒力苗,侵袭法氏囊,使免疫器官受到损伤,导致鸡群的抵抗力下降,对其他病毒病如H9型禽流感产生了免疫抑制,而且继发了严重的大肠杆菌。另外,鸡群中存在H9弱毒和致病性大肠杆菌,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饲养管理不当、疫苗接种导致免疫力低下时,趁机肆掠,形成了严重的临床感染。

针对该次发病情况,采用了北京生泰尔集团提供的流感金方,即:金美康+芪黄素+肝肾康+VC(赛维)。其中金美康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宣肺燥湿的功效[5];芪黄素具有预防各种免疫抑制疾病(CIA、MD、REV)、修复免疫器官[6]、提高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胃肠道保健的作用[7];肝肾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去毒、消水散结、利水渗湿、温肠敛肺的功效;赛维具有补充维生素、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增进新陈代谢、抗应激、促进采食、改善营养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及增重的作用。从20日龄开始投药到23日龄,4 d时间内鸡群的死亡率从开始的0.45%下降到0.14%,基本达到正常值以下。鸡群精神状态明显改善,采食量增大,呼吸道症状好转,不再排出水样粪便,咳嗽、甩鼻现象减少直至无,粪便基本成型,剖解死鸡观察到鸡胰脏出血减少,“病毒斑”基本消失,大肠杆菌引起的“三炎”减少,肾肿现象明显好转。这表明流感金方对鸡温和型禽流感和大肠杆菌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疾病重在预防,对于疾病,尤其是病毒病与细菌病的混合感染,应该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控制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该病的发生与蔓延[8]。

7参考文献

[1] 辛朝安.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黄勇,王红宁,柳萍,等.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四川畜禽,1997(8):18-19.

[3] 黄荣生.鸡新城疫与禽流感的鉴别与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00(9):11.

[4] 陈伯伦,张泽纪,陈伟斌.禽流感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综述[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0(7):11-13.

[5] 吴幸周.银翘散现代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篇7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65-02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人体对新变异病毒没有天然抗体,患者呈急性发病。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中毒症状。

1 护理

1.1 防护及住院管理:患者入住呼吸内科监护病房,严格隔离,对病房进行净化消毒,每15分钟换气一次。室温22-24摄氏度,湿度45-55%。应用1:1000含氯消毒液擦拭病室内设备和地面,护理人员进入监护病房前按规范穿戴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及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雨鞋及鞋套,一次性用品专人收集后焚烧,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用漂白粉搅拌浸泡于加盖容器内2小时后倾倒,患者使用后的被服先于高强度紫外线消毒柜中消毒1-2小时,取出后用1:1000的“84”消毒液浸泡60分钟后再单独洗涤,患者使用后的物品均采用双层医疗垃圾袋密封,按特种垃圾处理。采集的标本密封、容器表面用消毒液擦拭,再置于消毒塑料盒内送检。进行诊疗护理工作的人员严格按H1N1职业暴露人员三级防护。由于采取了严密的消毒隔离措施,接触患者的2-3名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1.2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监护、监测中心静脉压、SPO2、并做好详细记录,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观察患者咳嗽的性质及痰液的颜色及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变化。

1.3 抗病毒治疗的护理 因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敏感,严格遵医嘱给患者服药。避免滥用药物而导致病毒耐药性。奥司他韦成人用量为75mg,一日两次,疗程为五天,扎那米韦成人用量为10mg吸入,一日两次,疗程为5天,

1.4 发热的护理 一般患者均有发热,也有不发热的。发热期间,护士加强体温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必要时每1-2小时测量一次,掌握动态体温,对体温小于38.5℃者,可采用冷敷、冰袋、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体温大于38.5℃者,物理降温的同时可遵医嘱用退热药,同时患者应卧床休息,退热期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被服,保持皮肤干燥,避免受凉。

1.5 饮食护理 患者因发热或伴胃肠道症状的,胃口差,不愿进食,宜给予清淡、酸性、可口、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能量和水分。休息可减少能量消耗,嘱患者卧床休息,多喝温开水,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同时给予含丰富维生素C的果汁和蔬菜,加适量蜂蜜佐餐,既可以补充营养,又可预防口腔溃疡及便秘高热并发症。

1.6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特殊,被置于负压病房,医护人员的三级防护造成其恐惧、焦虑以及外界脱离感,患者有外出逃离的倾向,护士应及时告知其病情、H1N1成功治疗方案、加强沟通交流,使患者明白外出会造成大流行的严重危害,努力让患者调动人体内的康复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7 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HINI由于传染性强,传播快,主要经呼吸道传染,HINI的潜伏期时长1-7天,多为1-3天,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传播。因此,嘱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掩住口、鼻,并勤洗手。教会患者每日用肥皂水洗手的正确方法,也可能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可以考虑戴口罩,以降低风为媒介传播的可能性,尽量不要与他人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

2 讨论

通过对HINI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的精心的护理,做好消毒隔离,加强病情监测,可有效防止并发病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严密的消毒隔离措施是预防感染的重点。因此关键是对发生疫情及时发现,及时隔离,防止并了症的了生,预防大流行。

篇8

近日,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母义明指出,由于肾功能损害和糖尿病的高度相关性,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尽早关注自己的肾功能,建立长期风险控制的意识;糖尿病患者从患病之初,甚至在糖代谢异常早期,就已经开始出现肾功能损害,但由于初期症状不典型,极易错过早期诊断,导致肾功能每况愈下,理想的治疗方案应兼顾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尽量选择不经肾脏代谢的药物,在治疗早期就重视肾功能安全;同时,母义明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每年至少定期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如果已有眼睑、下肢浮肿等典型肾损害症状,应尽快去正规医院全面检查。

全球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婴儿被“治愈”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一位来自密西西比州的女婴成为首例被“功能性治愈”的感染艾滋病毒的婴儿。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儿血液中检测出病毒。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表示,这一消息为在儿童中治疗艾滋病带来了巨大希望,期待开展更多研究,确定这一突破性进展是否能够复制。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统计, 2011年,全世界新增加了33万名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在15岁以下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只有28%能够获得治疗。

面食中含铝添加剂将被限

近日国家卫生部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13种含铝添加剂中3种撤销,9种被建议减少使用范围。早前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含铝食品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面粉及其制品是我国膳食铝的主要来源,北方地区居民由于面食消费量大,有60%居民的铝摄入量超标。面食含铝量最高,其中面粉、馒头、油条含铝最多。铝并不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而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通常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铝在人体内存在蓄积效应。成人摄入铝超标与老年痴呆的发病存在相关性。此外,儿童对于铝的耐受能力更低,长期过量摄入会对儿童的骨骼和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数据

绿茶和咖啡可降低中风风险约两成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和国立循环器病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经常饮用绿茶或咖啡者与不饮用者相比,中风风险约低两成。这可能源于绿茶的血管保护效果和咖啡的血糖改善效果。研究小组对约8.2万名45~74岁日本公民进行了为期1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与完全不喝者相比,每天喝1杯以上绿茶者,患脑出血的风险低了22%~35%,在中风风险方面,每天喝2~3杯以上绿茶者要低14%~20%。饮用咖啡方面,每周喝1~2次以上者患脑梗塞的风险比完全不喝者低了13%~22%,在中风风险方面,每周喝3~6次以上者要低11%~20%。

全球3.6亿人有听力障碍 半数可预防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更多人面临听力损伤问题。近日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全世界有3.6亿多人有听力残疾。每三位65岁以上者中就有一位患听力损伤,全球总计1.65亿此类患者,还有3200万听力损伤者为15岁以下儿童。感染是导致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其它原因包括过度噪声暴露、耳朵或头部受伤、老龄、遗传原因以及使用损伤听力的药物等。约半数听力损伤可以轻易预防,而且许多人可以通过及早诊断并采取适当干预措施而得到治疗,如通过外科手术植入助听装置。

每周快走7.5小时 可延寿4.5年

篇9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四)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妊娠期妇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

(一)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3.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

四、诊断

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一)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发病前7天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

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亚型。

对上述3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二)临床诊断病例。

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甲型H1N1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

(三)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RT-PCR和RT-PCR方法);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五、重症与危重病例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脏器功能不全;

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六、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一)疑似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二)临床诊断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三)确诊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进行隔离。住院病例可多人同室。

七、住院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及当地医疗资源状况,按照重症优先的原则安排住院治疗。

(一)优先收治重症与危重病例入院。对危重病例,根据当地医疗设施条件,及时转入具备防控条件的重症医学科(ICU)治疗。

(二)不具备重症与危重病例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要及时将病例转运到具备条件的医院;病情不适宜转诊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就地进行积极救治。

(三)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宜安排住院诊治。如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应密切监测病情,一旦出现病情恶化须及时安排住院诊治。

(四)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

八、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

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扎那米韦(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病情趋于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无需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对于发病时即病情严重、发病后病情呈动态恶化的病例,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病毒治疗。开始给药时间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以内(以36小时内为最佳)。对于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孕妇在出现流感样症状之后,宜尽早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

奥司他韦:成人用量为75mgb.i.d.,疗程为5天。对于危重或重症病例,奥司他韦剂量可酌情加至150mgb.i.d.。对于病情迁延病例,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b.i.d.;体重15-23kg者,予45mgb.i.d.;体重23-40kg者,予60mgb.i.d.;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b.i.d.。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

扎那米韦: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成人用量为10mg吸入b.i.d.,疗程为5天。7岁及以上儿童用法同成人。

(三)其他治疗。

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2.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3.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4.合并细菌和/或真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和/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5.对于重症和危重病例,也可以考虑使用甲型H1N1流感近期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进行治疗。

对发病1周内的重症和危重病例,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宜早期使用。推荐用法:一般成人100-200ml,儿童50ml(或者根据血浆特异性抗体滴度调整用量),静脉输入。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中,注意过敏反应。

(四)中医辨证治疗。

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基本方药: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杭10g

桔梗10g牛蒡子15g竹叶6g芦根30g

薄荷(后下)3g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苔厚腻加广藿香、佩兰;

咳嗽重加杏仁、枇杷叶;

腹泻加川黄连、广木香;

咽痛重加锦灯笼。

常用中成药:疏风清热类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香菊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双黄连类口服制剂;藿香正气、葛根芩连类制剂等。

2.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

基本方药:炙麻黄3g杏仁10g生甘草10g

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0g浙贝母10g桔梗15g黄芩15g柴胡15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

持续高热加青蒿、丹皮。

常用中成药:清肺解毒类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

重症与危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热毒壅肺

主症:高热,咳嗽咯痰、痰黄,喘促气短;或心悸,躁扰不安,口唇紫暗。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或灰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散瘀

基本方药:炙麻黄5g生石膏(先煎)30g杏仁10g知母10g

鱼腥草15g葶苈子10g金荞麦10g黄芩10g

浙贝母10g生大黄10g丹皮10g青蒿15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持续高热,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

抽搐加羚羊角、僵蚕、广地龙等;

腹胀便结加枳实、元明粉。

常用中成药:喜炎平、痰热清、清开灵注射液。

2.气营两燔

主症:高热,口渴,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咳嗽或咯血,胸闷憋气气短。

舌脉: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

基本方药:水牛角30g生地15g赤芍10g银花15g

丹参12g连翘15g麦冬10g竹叶6g

瓜蒌30g生石膏(先煎)30g栀子12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

高热肢体抽搐加羚羊角粉。

常用中成药:安宫牛黄丸、血必净、醒脑静注射液等。

注:以上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剂量供参考,儿童剂量酌减;有并发症、慢性基础病史的患者,随证施治。若见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在应用西医治疗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随证施治。

九、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3天,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情况稳定,可以出院。

2.因基础疾病或合并症较重,需较长时间住院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转为阴性后,可从隔离病房转至相应病房做进一步治疗。

十、出台背景

卫生部近日对《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13日《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

针对重症病例可能增多的情况,方案对如何加强重症病例的甄别和救治作出了重点描述。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持续高热3天以上;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方案要求,根据患者病情及当地医疗资源状况,应按照重症优先的原则安排住院治疗。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宜安排住院诊治。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

篇10

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必须不能忽视哪些严重疾病?

应该考虑病史中的哪些重要方面?

应该做哪些重要的社区和公共卫生问题调查?

什么是恰当的一线检查?

诊断分析

可能诊断

这类男性病人的可能诊断,特别是根据症状突然发生的特点,应该是流感病毒A或B引起的流感。

普遍认为流感的临床诊断标准为:在流感流行期,体温38 ℃以上,并且,至少有下面一种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喉咙疼痛、鼻炎,而且,至少有下面一种系统症状,如肌肉疼痛、虚脱或衰弱、头疼、寒颤或发冷。

应该考虑的严重疾病

肺炎,包括非典型性肺炎;由H5N1流感病毒株引起的禽流感;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非典型性肺炎)。

应该进一步了解的病史

与职业有关的问题;病人所接触的人,包括传染性病人;本地区传染病流行情况;在国内或国外的旅行情况;家禽、鸟类和其他动物的接触情况,特别是死鸟接触史。

应该调查的公共卫生和社区问题

当遇到这类流感病例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那些能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染的,或继发流行的致命病毒感染,如H5N1病毒引起的禽流感, 或冠状病毒引起的SARS。因此,很有必要与当地卫生部门取得联系,看是否有其他类似的流感病例已经上报给了有关部门。如果怀疑病人可能患上禽流感,应该马上向卫生部门报告。如果病人曾经接触过死亡的或患病的鸟类,就更支持了最初猜测。

跟踪调查

WW先生曾经接触过一个农场的家庭,这个家庭饲养了鸭子、鸡和猪,家庭中的三个成员被医生确证得了流感,属于当地社区的几个偶发病例。该农场的一只家禽死亡,不过其他家禽看起来还比较正常。

适宜的一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聚合酶链反应PCR;鼻咽抽吸物病毒培养。

能否做这些检查,取决于是否能够得到实验室的服务。在有些国家,开发出了A/H5流感病毒(亚洲株)检测技术。如果病人正处于感染期,那么可以在4天内得到阳性结果。

禽流感的并发症

禽流感经常并发肺炎,包括原发的病毒性支气管肺炎,或继发的细菌性肺炎,或者两种肺炎同时存在。肺炎的发展非常快。

禽流感还可能并发心力衰竭,包括造成猝死的中毒性心肌炎、肾衰竭、多系统衰竭以及脑脊髓炎(很少见)。

确诊为H5N1病毒感染病人的死亡率通常要高于50%,而非典的病死率是10%以上。

流感及禽流感的治疗

一般性的支持和健康教育;卧床休息,流食;如果是非典或禽流感,应在医院内隔离护理;应用阿司匹林(成人)和扑热息痛(16岁以下)类的镇痛剂,可以使用奥塞米韦(oseltamivir, 又名Tamiflu)或扎那米韦(zanamivir)这类新的抗病毒药。

H5N1病毒株已经对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产生了耐药性。

后 记

经排除诊断,最后确诊WW先生患的是普通流感,现在已经完全康复。不过,我们要时刻警惕致命的流感病毒株的传染。

特别提示

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禽流感,2003年来在亚洲很多国家严重暴发,对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高度关注。

非典:由病毒引起,全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oratory Syndrome, SARS),经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传播。诊断标准包括流行病学、症状体征、X线检查等,抗菌药物无明显的治疗效果,需要与普通感冒、流感、细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其他肺部疾患鉴别诊断。

H1N1: 由新型流感病毒引起,也称猪流感,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H1N1流感正在蔓延。――杨 辉

体验全科思维,阅读发现价值

刘薇薇 阅评

Murtagh教授选择的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该案例很清楚地展示了一个全科医生对一个疾病的思考过程,病历叙述完整,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思路清晰,治疗过程很简单,检查也不复杂。除了从医学技术上做了很好的分析以外,还使用了社会学及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知识,从一个人的疾病考虑到全球及区域性的疾病流行状态。他对传染病的警觉性充分地展现了一位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责任心及人文素养,不仅考虑到了疾病,还将病人的职业特征、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本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疾病流行情况等均考虑在内,并选取恰当的一线检查和治疗方案。从这个病例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全科医生,不但需要广泛的医学知识,还应具备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hiras,其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即从人类的角度来思考人。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医学不仅仅是科学,在本质上也是人学,因此,医生在行医时也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失去了人文关怀的医生,就如同机器的修理工而不是医者。正如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说“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中国古代对医生也有明确的选择标准:“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由此也可以看出,医生在行医时必须以人文为导向。

与专科医生不同,全科医生对病人及其家庭和社会生活背景的了解程度更多、接触时间也更久,这就为全科医生的“人文为导向的行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能够参考的背景资料,也就相应地要求全科医生在行医时应该更加注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包括个人、家庭、工作及生活环境、社会背景、心理状况、价值取向、对疾病的不了解和恐惧等方面的理解与关怀。另外,近几年医学界及整个社会在应对SARS、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全科医生及以其为中心的基层防控网络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中坚力量,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全科医生具备对于整个社区居民提供医学人文关怀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另外,从该案例的后记中能够看出,Murtagh教授对该病例进行了连续的追踪调查与随访,这也反映出全科医生应该对病人提供连续性的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医疗照顾。

李秋平 阅评

通过详细阅读Murtagh教授对于1例流感病例的全科病案分析,使我对全科医生的临床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体会。

Murtagh教授从1例流感病例着手,首先依据病人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接着详细了解病史(与职业有关的问题、病人所接触的易感人群、本地区传染病流行情况、在国内或国外的旅行情况、家禽、鸟类和其他动物的接触情况等),并进一步详细调查公共卫生和社区问题,结合临床相关检查,做出合理诊断,并给予病人躯体和精神的合理治疗。这看似简单的诊疗流程,却蕴含着对于全科医生临床工作的诸多启示。

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除了要具备全面、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外,全科医生的诊断思维还需要顾及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人群的患病与就诊概率,考虑社区最常见疾病;(2)需要排除威胁生命的重大问题;(3)注意多种非特异性症状背后有无全身性、易漏诊的疾患(如抑郁症等);(4)考虑未分化(亚健康)问题或心理社会相关问题。这就意味着全科医生要有临床流行病学的意识和概念,注意日常诊疗中的疾病谱和各种健康问题的就诊概率,能够根据概率对各种症状作出一般的筛选判断;同时又要对少见问题以及由于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患病概率发生变化的疾病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敏感,这样的诊断思维可以达到迅速、经济、安全,降低误诊和漏诊几率的效果。

篇11

1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感染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首位病毒病原。至今对hRSV的防治尚无特异措施。临床应用较多的药物是利巴韦林(病毒唑)。利巴韦林属于核苷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体外试验可抑制多种DNA和RNA病毒的复制,作用机制不甚清楚。目前认为它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麻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流行时将此药与甲泼尼龙联合应用,还观察到它对SARS冠状病毒(SARSCoV)或称SARS病毒感染有一定疗效。一般用量10~15 mg/(kg·d),重症30~40 mg/(kg·d)。口服用药可有消化道反应、头晕、皮疹,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贫血、免疫抑制及肝功能异常。临床给药途径国外报道主要为雾化吸入,每天持续12~20 h,疗程3~7 d,疗效为多数人肯定。但也应注意其对血液系统有副作用,还可能对胎儿有致畸作用。近年有人报告,用高浓度利巴韦林每日3次每次雾化2 h有效 [13]。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一种新发现的呼吸

陈慧中,女,研究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学系;1982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研究生院医学硕士学位。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进修。从事儿科工作三十多年,专攻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现任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华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等职。发表文章数十篇,并参与编辑专业书籍数本。Email:chenhzcip@yahoo.com.cn。道感染病原,所引起的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及感染人群分布特征均与hRSV感染相似。目前对hMPV的防治也无特异措施。一项体外研究显示利巴韦林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抑制hMPV复制,这可能适用于hMPV感染的高危人群[4,5]。

2 流感病毒(含禽流感病毒)感染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起病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具有高致病性的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广大易感者对新亚型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目前尚缺乏针对性强的高效抗流感病毒的药物;以及人们对流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惕,甚至误以为流感就是重感冒,使失去预防和发病早期治疗的关键时机,这诸多因素都促使了流感疫情的蔓延。目前有两大类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一类是M2膜蛋白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另一类是近年问世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NAI)扎那米韦(zanamivir)和奥司他韦(oseltamivir)等。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属于抗 RNA病毒药,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作用在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内。其机制是阻滞流感病毒M2膜蛋白离子通道,使M1蛋白无法与核糖核苷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P)解离,流感病毒的复制过程也就无法启动。金刚乙胺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比金刚烷胺强4~10倍。乙型流感病毒因其缺乏M2膜蛋白,故这类药物对其无效。这类药物口服吸收率均在90%以上,药物在鼻腔分泌物、唾液、肺中分布较多。金刚烷胺能刺激体内儿茶酚胺的释放,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如头晕、焦虑或抑郁、失眠、易激动、共济失调等,发生率约10%;金刚乙胺副作用相对小,发生率仅2%。药物毒副作用与其血浆浓度高低直接相关,高血浆浓度的金刚烷胺还可能引起幻觉和惊厥,这在小儿尤其要注意。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有片剂和糖浆剂型,1岁以上小儿剂量5 mg/(kg·d),分2次口服,疗程5~7 d。9岁以上200 mg/d,分2次口服,连用5~7 d。M2膜蛋白离子通道阻滞剂除毒副作用外,耐药性也是一个问题。耐药可在治疗期迅速发生,约占治疗患者的25%~35%。耐药机制是病毒株突变导致M2膜蛋白的某一氨基酸发生变化所致,此外耐药也可以是天然固有的。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和耐药问题限制了这类药物在儿科临床上的使用。用药后也不能减少并发症,故在儿童流感的防治选择上,不作为首选。

神经氨酸酶(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很少受病毒抗原变异的影响,属高度保守的活化区,通过其活性裂解病毒结合物末端的神经氨酸残基,有利于病毒从感染的宿主细胞释放,并避免释放后的凝聚,从而促进病毒在分泌物中扩散和传播。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则选择性地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NA,使病毒难以完成释放,并促成已释放的病毒相互凝集,继而死亡,使病毒扩散受到抑制,对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目前获准用于临床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包括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其中奥司他韦(达菲)已在我国被批准使用。有学者研究证实在发病早期(36 h)内应用奥司他韦可缩短病程平均 1.5 d,病情严重程度减轻,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减少40%,可快速缓解流感症状。儿童推荐用法为1岁以上儿童口服奥司他韦2 mg/(kg·次), 每日2次, 连服5 d。应在起病36~48 h内使用。延长疗程并不能提高疗效,相反可能诱生耐药菌株。口服该药不良反应轻微,包括恶心和呕吐,症状为一过性,其他不良反应有失眠、头痛、头晕、腹泻、鼻塞;但最近国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值得引起关注。有研究证实,扎那米韦可减少禽流感病毒向肺组织的扩散,完全阻止病毒向脑组织扩散,可用于治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哺乳动物,降低病死率。奥司他韦亦可有效的治疗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的小鼠。总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出现是流感(禽流感)病因治疗领域中的一个新进展,尤其对5岁以下儿童或肺部有基础疾病的高危儿童,病程早期使用NAI可以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利巴韦林有抗流感病毒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故不主张使用[6,7]。

3 巨细胞病毒感染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可引起小儿巨细胞病毒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新生儿先天性hCMV感染可发生黄疸性肝炎、先天性巨结肠、小头畸形等消化、神经系统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hCMV可引起严重肺炎。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肺炎表现不典型,常被延误诊治。hCMV是双链线状DNA病毒,目前临床应用的抗hCMV药物主要是开环核苷类药物更昔洛韦(丙氧鸟苷,GCV)。GCV为抗 DNA病毒药物,在病毒胸苷激酶和细胞蛋白激酶作用下转化为活化的三磷酸型(GCV三磷酸盐)时具有抗hCMV活性,能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而干扰病毒DNA复制。活化型GCV在hCMV感染细胞内浓度比非感染细胞高100倍而具有较高靶细胞选择性,并能在细胞中持续存在数天。GCV是儿童严重CMV感染的一线用药,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截至去年4月仍未正式得到GCV用于儿童CMV疾病的认证。GCV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多见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皮疹、发热、心律失常等。在低剂量用药时是可逆的,而在高剂量时常不可逆。动物研究还发现GCV有致癌和致畸潜在危险。GCV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6%,治疗需静脉给药。儿童静脉用药治疗方案尚不统一,由于儿童GCV的药物动力学与成人相似,一般可参照成人方案给予二期疗法。诱导治疗:5 mg/kg(静脉滴注l h以上),q l2 h,持续2~3周;维持治疗:5 mg/kg,qd,连续5~7 d,总疗程 3~4周。诱导期定期监测尿排毒情况,尿排毒阴性后即可转入维持治疗。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若黄疸明显加重和肝功能恶化、血小板和粒细胞下降≤25×109/L和0.5×109/L或减少至用药前水平的50%应停药。粒细胞减少是可逆的,一般在停药后5~7 d内恢复,重者可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若需再次治疗,仍可使用原剂量或减量。磷甲酸钠(Foscarnet,FOS or PFA)为焦磷酞胺类似物,属非核苷类抗病毒药,于1991年得到认证。它对EBV、CMV、流感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用于GCV产生耐药时的替补。口服吸收差,必须静脉给药,体内分布广泛,分布于脑脊液、骨、肾、肺、心脏等,由尿中排出。最大的不良反应为肾毒性,亦可有贫血、低钙、高磷血症、血栓性静脉炎、发热、头痛等[8,9]。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七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841846.

[2] 鲁继荣, 乔红梅. 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M].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16): 12061209.

[3] 照日格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治疗概况及展望[J]. 中华儿科杂志, 2003, 44(6): 403404.

[4] vandenHoogen BG, deJong JC, Groen J, et al. A newly discovered human metapneumovirus isolated from young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J]. NatMed, 2001, 6: 719724.

[5] 陈慧中, 钱 渊, 王天有, 等. 偏肺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 2004, 45: 383386.

[6] 陆 权.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治疗[J]. 中华儿科杂志, 2002, 43(2): 8486.

[7] McNicholl IR, Mcnicholl JJ.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 Zanamivir and Oseltamivir [J]. Ann Pharmaco therapy, 2001, 35: 5770.

篇12

一、科学管理,顺利通过计量认证复评审工作

为保证本单位出具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公正性,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的通知,我们积极进行换证的各项准备工作,努力克服资金短缺、设备陈旧、人员少等种种困难,制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订了严密的控制措施,形成了五个方面的质量体系文件以及各种有关质量的规章制度,通过管理评审和内审表明,该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能够对所有影响实验室质量的活动进行有效和连续的控制,于二月下旬申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区的计量认证进行复评审,通过艰苦卓越的不懈努力,于四月下旬顺利通过省计量认证复评审工作,确保卫生检测质量。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禽流感防制工作成效显著

为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非典疫情,我区制定下发了《2003~2004年度全区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和《贾汪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有效加强疫情报告的法制化管理。根据上级要求,我区于去年11月份和今年4月份两次启动了非典应急防控体系,加强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做好各项“防非”物资储备工作,坚持24小时疫情值班和应急处理小组值班制度,实行非典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开展了非典疫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及因病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为了能够及时快速处理疫情,提高疫情处理质量,我们于5月4号假日期间组织了非典疫情处理模拟演练,并且顺利通过市卫生局组织的模拟演练,得到“反应快速,技术过硬”的高度评价。通过演练,有效地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今年年初,全国发生了数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预防人禽流感疫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中心多次组织人员进行人禽流感知识的培训,并负责对全区各单位成立的应急处理大队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储备充足的消毒药械和防护用品,有效的预防了全区人禽流感疫情的发生。

三、依法加强了传染病管理的各项措施,有效控制了重点传染病

在抓好非典防治工作的同时,努力抓好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及其它重点传染病的防制,全区目前无霍乱疫情和暴发疫情发生。

1、疫情报告管理: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37号令)要求,我区依法健全了疫情管理组织,制定了疫情报告制度,加强了疫情报告人员的业务培训,共组织乡级人员培训2期约160余人,并组织了两次模拟疫情报告测试,全区21家医疗机构于三月初如期实现了各种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因病死亡病例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工作,我中心还安排专人负责网络直报的卡片审核工作,确保疫情报出后2小时内及时审核,截止6月中旬,全区共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548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6.57%,其中病毒性肝炎171例,淋病32例,梅毒5例,麻诊2例,菌痢28例、肺结核103例,与去年同比上升的传染病有病肝、菌痢、淋病、肺结核上升幅度分别为64.02%、154.55%、220.00%、145.24%。

为发现和掌握急性传染病人就诊后未依法报告的数量,病种和其它信息,第一季度对区人民医院和3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共查出乙类传染病100例,报告97例,报告率为97%。

2、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

对某些重点防制的病种进行定期、定点的监督,研究掌握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全区目前共登记腹泻病人414例,霍乱病原检索52例,检索率为12.6%,占总人口的0.1‰。霍乱外环境水检索12份,海产品及凉拌菜检索5份,均未检索到霍乱弧菌。通过每旬对区属三家医院(人民医院、大吴、青山泉)AFP、麻诊、新生儿破伤风进行主动监测,全区共报告AFP1例,麻诊2例,均已上报并进行了流调采样工作。

为做好今年霍乱防治工作,切实落实各项霍乱防制措施,我区印发了《贾汪区腹泻病防制工作预案》,各医疗机构做好了肠道门诊开诊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房屋嗽薄⑸璞浮⒁┬档龋?⒂?月1日准时开设肠道门诊,我中心及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霍乱病防治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和疫情处理小组。各医疗机构在参加市疾控中心举办的肠道门诊培训班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员培训工作,参培率95%以上。

四、加强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做好预防接种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对照市局制定的计划免疫规范化接种门诊分级验收标准,积极准备,加强软、硬件建设,各接种点配备专题宣传画板,全区统一配备了微机,并完成了计划免疫软件系统的安装、培训及儿童接种信息的录入工作。目前全区已正常使用IC卡。为推进我区规范化门诊验收工作,选择了耿集镇作为计免甲等规范化门诊建设的示范点,召开全区计免甲等规范化门诊建设现场会,为各地门诊的建设提供了样板。我区自查的基础上,上报市局五家接种门诊作为首批甲等规范化门诊的复验单位,有四家通过市局验收。

为提高群众对计免知识的了解,我区于4月25日计免宣传周期间,利用版报、标语、宣传单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共发放宣传单千余份,解决群众咨询约3000余人。为提高全区计免人员业务素质,我中心于三月份组织全区计免人员约60余人进行专题培训工作,并对考试合格人员发放培训合格证。

我区继续加强接种率月报制度,各接种门诊均能做到“五及时、四相符、三一致”,提高门诊接种率,上半年各疫苗接种率均超过98%。

五、结核病、性病、艾滋病防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我区自去年10月开始实行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今年截至5月底共登记结核病人108人,其中菌阳22例,菌阴81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新发登记率为2/万,新发菌阳登记率为0.4/万,其中治疗管理38例,菌阳16例,菌阳病人检出率为42%。为加大结核病人发现力度,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区围绕“控制结核病,让每一次呼吸更健康”为宣传主题,利用广播、报刊、标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使群众了解到国家关于结核病治疗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了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控制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效发现青少年中的结核病人,在去年开展大中专院校、中学生PPD检测工作的基础上,我中心继续组织专业人员对部分学生进行PPD检测,上半年共接种3450人,强阳性112人,阳性率为3.2%,未发现一例肺结核病人。对于强阳性学生均进行了免费胸透、肝功能检查及预防服药,并定期随访复查。

我区今年无艾滋病新发病例及感染者,对既往报告的病例均已进行流调和管理,并按有关程序进行了告知,目前全区的两例HIV感染者均死亡。

六、开展寄地防常规工作,加大消毒与媒介控制力度

对“三热”病人进行血检是发现疟疾病人的一个最直接手段,自5月份以来,全区共开展“三热”病人血检669人,血检率为0.14%,上半年无疟疾疫情。消除碘缺乏病是地方病防制的一个重点,我中心每月都对居民用户食用盐碘含量进行监测。目前共对九个乡镇36个村居民进行监测,共采样288份,合格碘盐286份,合格率为99.65%。

为掌握本区四害密度,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提供根据,依照工作计划,我中心每月开展鼠密度调查。上半年共布夹1320介,有效夹1298个,鼠密度为0,4-6月每旬开展蚊、蝇密度监测,并及时上报报表。

为杜绝交叉感染,保证就医者安全就医,四月下旬,我中心组织开展了对48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进行了消毒质量检测活动,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空气、物体表面、人员手及器械等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同时对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索证登记、毁型、消毒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共采样172份,合格140份,合格率为81.4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