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3: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扁鹊见蔡桓公翻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扁鹊见蔡桓公翻译

篇1

主要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这篇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基本达到要求,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文是古文翻译而来的这一特点,引入古文,让学生和古文来一次“亲密接触”,使学生体验到学古文的乐趣。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生字词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生字词以自学为主。本篇寓言浅显易懂,学生在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体会人物心里的重要手段。教学中要突出道理,就要把二、三、四、五自然段作为重点,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人物心情、态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9个一类字,认读4个二类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并能用关键词语把课文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范读、分角色朗读,能说出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扁鹊劝说时的诚恳耐心,读出蔡桓公态度的变化。

3.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从寓言中受到的启发,并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

4.引入古文《扁鹊见蔡桓公》,体味文言之美,感受学古文的乐趣。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体会人物的心理;反复地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主角,古文激趣

1、一位古人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我们身边(课件显示头像及名字),他就是――扁鹊(板书,学生书空并齐读)。

2、扁鹊究竟何许人也?让我们从这些成语里猜想一下。(自读)

课件显示:救死扶伤 药到病除 妙手回春 对症下药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满

3、你们从这些成语里得到了关于扁鹊的什么信息?(说出依据)

4、这些成语都是对技术精湛、道德高尚的医生的高度赞美,而扁鹊恰恰就是这样一位名医。他是中医的鼻祖,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他治愈了大家认为已经死去的虢国太子,被誉为神医。可有一天,扁鹊却捻着胡子摇着头说:“??臣是以无请也。”――是谁,得了什么病,居然让这位可以起死回生的神医束手无策呢?大家一定会在《扁鹊治病》里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成语导入介绍主角,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用古文片段导入,能够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如果读完一遍,老师还没有叫停,就接着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出标记。

2.检查自读情况:认读生字、接读课文。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4. 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学生自读,并按照要求依次写出生字词:biǎn qua cài

名医① 拜见② 桓公,几次指出他的病在皮肤、皮肉之间、

chán wai lǐ cǎi

③ ,劝他赶快治疗。但蔡桓公不予④ ,原本可以通过敷

tàn tān yào

⑤ 、扎针、⑥ 治愈的病深入骨髓,无药可医。

【设计意图:通过此项练习,学生可以巩固生字的掌握,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在此过程中,通过练习条中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简要叙述,学生也能学习到一定的概括方法。】

三、抓住“名医”,读悟感知

通过几个同学的叙述,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什么叫寓言,大家还记得吗?(学生答后评价)我们一起走进这则寓言,看看它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理解“名医”:什么叫名医?(有名的医生)那么有名的老师叫──名师,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叫──名嘴。

2.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扁鹊是一位“名医”,可结果蔡桓公死了,扁鹊是否徒有虚名?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设计意图:构建大的阅读话题,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进行思维训练、语言积累。学生围绕“名医”展开学习。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分板块进行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3.学生交流汇报。预设:

(1).课件出示: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站了一会儿、小病、发展),说明他医术高明;

(2).病情的发展:课件依次出示: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皮肉之间会加深)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肠胃更加严重)

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医术高明

(3). 扁鹊三次请求给蔡桓公治病。(医德高尚。)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他的病情,一次又一次地主动要求给蔡桓公看病,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说明他确实是名医。

(4).课件出示: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解释病理,可以看出扁鹊是名医。

(5).最后蔡桓公确如扁鹊所说,因病而死,证明他是名医。

四、桓公之死,追根溯源

1.既然有这样一个名医为蔡桓公治病,为什么蔡桓公最后还会病死呢?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与蔡桓公病死原因有关的句子。

2.交流探寻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

(1)病的原因

师:蔡桓公的病经历了几个阶段?你从哪句话找到的?画下来。

课件出示: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①我们发现蔡桓公的病经历了4个阶段:皮肤发展到皮肉发展到肠胃深入骨髓,结果也是大不一样:能够治好可以治好还能治好只能等死

②把这几个词放回文章中,你想到了什么?(病从小处医)

③病从小处医。很多事情也是如此,你能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吗?

(2)人的原因:蔡桓公固执己见,傲慢

师过渡:是啊,小病不及时医治会成大病,生活也是如此,小的错误不及时改正会酿成大错。这时我们就应该从小处防范,努力杜绝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防微杜渐(板书)。但是蔡桓公仅仅是死于生病吗?不是的。请你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蔡桓公的句子。

A.课件出示: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朗读。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请你们想象一下,蔡桓公说这句话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动作、神态?读出来。

【设计意图: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就应该立足文本,文本没有写蔡桓公说话的表情、动作、神态,而让学生在想象补充中了解蔡桓公对扁鹊的态度,则可达到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B.课件出示: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不相信)

C.课件出示: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句子写得很简单,你能不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气时的样子?

D、课件出示: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从扁鹊“连忙”的动作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师:蔡桓公的固执己见和傲慢断送了自己的命啊!原来罪魁祸首竟是自己!

3.因为对扁鹊的不信任、不高兴、不理睬,蔡桓公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扁鹊治病的请求,最后他后悔了吗?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

指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蔡桓公相信他是一位名医了?(抓住“请”字理解蔡桓公的后悔。)

4.当蔡桓公要去请扁鹊治病的时候,已经过了医治疾病的最佳时机,扁鹊走了,病入膏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此时此刻,蔡桓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临终之际,蔡桓公想起扁鹊的再三劝告, 。

交流。(师归纳:后悔莫及、百感交集、痛苦不堪、防微杜渐、讳疾忌医)

【设计意图:课堂练笔要紧紧围绕文本进行。这个环节的设计,围绕“蔡桓公的懊恼”展开,在学生的写作中,自然而然会把寓言故事的寓意包含在内,突破了教学难点,融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为一体,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最能带给我们启发的无疑是蔡桓公,他的所作所为对如今的学生来说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将课文的重点放在研讨“桓公之死”这一问题上,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固执己见、傲慢??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样直观地感受,学生一目了然,带来的冲击会更大。】

五、理解寓意,初识古文

1.寓言中出现了两个主人公,怎样评价他们(选择一个说即可)?

2.读了这则寓言后,你可以明白怎样的道理(可以从扁鹊、蔡桓公两个方面入手,只要说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

3.初识古文:通过这个寓言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变得比半个小时前更聪明了。这则寓言出自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韩非所著的《韩非子》。这样生动的一个寓言故事,课文用了436个字来写,而韩非仅仅用了198个字就讲清楚了。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原文的第一段(课件出示):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jià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

师:能读得懂吗?我来读原文中的句子,你能不能找到课文中相关的语句呢?

学生自由诵读古文,体验感悟。

篇2

文言文,是中国语言的根基所在。它简约、明朗、韵律感强、信息量大。文言文,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向后人展示了我们祖先的光辉事迹、精神气节、文化襟怀。即使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也能从文言文所记载的历史中寻找到宝贵的经验和自我成长的价值。

因此,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将其当作神圣的使命,将这种认真的态度带入我们的课堂中,才能为同学们传达正确的学习理念,才能不断地要求和提升自己,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一、新颖的课堂导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有关“学习兴趣”,历来为古今中外圣贤名师积极倡导。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在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中都显得十分的必要与重要。特别是对于文言文,之前(小学阶段)同学们从未接触过的语言形式,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帮助同学们很快进入课堂,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形成新体验。教师可以采取的导入方式有:多媒体导入、故事导入的、情境创设导入等方法。

(一)故事导入法。

喜欢听故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对于初中学生,我们的要求不仅仅是听故事,而是要从故事中学会思考――在聆听中感受故事,在聆听中增长心智、在聆听中收获人生。

比如在讲解《出师表》时,我们可以引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前段时间,新三国在全国热播,可让同学们讲讲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最好是关于诸葛亮的)。让同学们通过自己讲的故事,相互交流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地方。然后由老师介绍历史上诸葛亮的事迹,并引出所学的课文――《出师表》。让同学们在文章中,去印证自己所讲的故事,去品评这个人物,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导入法。

文言文以其简约明朗、浓郁的文化韵味著称。其用字精准、巧妙,这是现代白话文难以企及的。通过简单的几个字,便可以为读者奉献一场视觉盛宴。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帮助同学们对文章中的经典句子进行品评,向同学们展示这种文字形制之优美,意境之深远,从而陶冶同学们的情操,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组关于莲花的图片,并有感情地为同学们朗读文中关于莲花的描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通过简约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画面,给同学们营造一种感性的认识。加以对字里行间文句的品评,让学生不仅眼前有了,而且心中也会出现一朵美丽、高雅、圣洁的莲的形象。在这种直观的感性品味中,同学们会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与作者一道去深深迷恋起这花中的谦谦君子……

二、摆正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文言文,毕竟与现代白话文相去甚远,许多同学在学习时,都感觉梳理文字很吃力。一方面因为古人用词注重精、巧、准,另一方面,古人的句子结构也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别。《新课标》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中明确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笔者在教学中,一直以此为纲领,教学中更注重整体感知作者思想内涵,而非字词句结构。如此摆正我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仅不会使学生在枯燥的字词翻译中失去学习兴趣,还会帮助同学们培养自主学习、欣赏品评的方法和能力。

例如,在讲授《扁鹊见蔡桓公》时,帮助同学们解决字词的困难之后,注重其中所蕴涵的哲理,以及作品的写作顺序、表现手法等。

扁鹊三次见蔡桓公:

第一次,扁鹊“立有间”(细心观察),诊断出“君有疾在腠理”,预言后果“不治将恐深”。蔡桓公的回应是“寡人无疾”。

第二次,扁鹊诊断为“病在肌肤”,预言后果为“将益深”。而蔡桓公的反应是“不应”、“不悦”。

第三次,扁鹊的诊断为“病在肠胃”,预言后果为“将益深”。蔡桓公“又不应”、“又不悦”。

第四次,扁鹊的表现是“望桓侯而还走”,蔡桓公“使人问之”,扁鹊诊断为“在骨髓”,后果“无奈何也”。

最后,扁鹊“逃秦”,桓公“遂死”。

通过这样的梳理,两个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让同学们感叹文言文的魅力所在。简短的字句,便描绘出蔡桓公讳疾忌医的可悲性格,扁鹊的善意规劝和机警形象。通过层层深入,逐步逼近,直到引人入胜。让同学们在层层推进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要注意防微杜渐。

老师通过注重“意”的教学,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文言文学习态度。即在学习中,字词、结构仅仅是工具,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感知,深究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价值意义。毕竟,古文学习的关键就在于理解文章的深刻意蕴,把握其中的思想精髓,从而把握内容的行文主脉,自然,古文学习的任务也就因此完成了大半。

三、总结学习技巧,攻克学习难关

词汇的理解、句型的结构,这是同学们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因此,在学习中,老师要注重总结字词句方面的学习技巧,帮助同学们克服难关,轻松学习。

如,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之”。为帮助同学们进行理解、记忆,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归纳总结:

(一)“之”作代词。

在作代词中,“之”又可以有不同的用法:

①代人、代物、代事。在代人时,多为第三人称, “他们”“她们”“它”“它们”。在句子中作宾语或兼语,不做主语。例如“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指“失道”的君主,代人;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之:指窗户,代物。也有特例,作第一人称使用,可以译成“我”。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此句中的“之”翻译为“我”。

②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翻译为“这”。例“渔人甚异之。”(渊明《桃花源记》)之:代所见的“美丽的桃花林图”。

(二)“之”作助词,也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①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悍吏之乎吾乡,叫嚣乎东西。”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如:“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

④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

……

(三)“之”作动词。

……

……

老师在呈现如上内容后,一定要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自主认识、自觉巩固,进而将“外在”的知识技法“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系统,并促使学生在课堂或课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式学习,以期实现真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真正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效。

总之,为避免学生在古文阅读时,为个别词句、个别语法而纠结,从而丧失了对文章整体力度的把握,对文章意蕴深度地探索。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特别需要尽可能的通过提炼归纳,让同学们对一些常用语法、常见字词,做到“了然于心”,并活学活用。因此在文言文课内走向课外时,学生才会更加便捷、更加得心应手,也让同学们积聚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文意的理解、思想的把握、写作技巧的学习上。

四、小结

初中学生,正处于文言文学习的初期。老师通过巧妙的引入、端正的态度、正确的指引、科学的方法,帮助同学们轻松理解文言文,深刻体会中国古人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在面临现实问题时,学会借鉴古人的宝贵经验、吸取历史的教训,指导我们的行为,从而避免走错路、走弯路。■

参考文献:

1.李正宣.古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2002(9).

篇3

解答文言文翻译主观题时,应采用直译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译文中有依据,力求真实、准确,不夸大缩小。只有难以直译的句子才可意译。

二、“信”“达”“雅”,规则当前

文言文翻译,要力求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能凭主观意识,妄加推测,随意改变原文作者的意图即用词等特点;所谓“达”,就是译文要文从字顺,意脉畅通,合乎语法规范和语法习惯,没有语病,语言要流畅,语气不走样;所谓“雅”,就是说译文要用简洁、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高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说,中考做到前两点就足够了。

三、“留”“补”“删”“调”“译”“选”“并”“意”,样样精通

1.“留”

就是指文言文中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以照原文抄录而不必强加翻译。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胜”是人名,翻译时就可以照原文抄录而不必强加翻译。

2.“补”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这是个表被动的省略句,在动词“感”后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必须将省略内容补出,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顺畅,意思清晰,成为有机的整体。

3.“删”

删去不译的字词和那些表语气、停顿和促足音节的词语。例如:夫战,勇气也。(《曹论战》)“夫”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4.“调”

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语序需要调整。(使动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等)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5.“译”

文言文翻译时要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在翻译时必须译出。(《扁鹊见蔡桓公》)又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被”通“披”,“坚”和“锐”属于词类活用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必须翻译出“铠甲”和“武器”。

6.“选”

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例如:“顾也有卖场”中“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八条:①回头看;②看;③探问;④拜访;⑤顾惜、顾念;⑥考虑;⑦但、只是;⑧反而、却。在这个句子中用②项恰当。

7.“并”

即重复的内容要恰当合并,使之简洁扼要。如文中用铺陈排比的手法表现类似的内容,需要做适当的合并,否则,按原文直译就显得啰嗦冗长。

篇4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

吾欲之南海,则何如(《为学》)

(二)作代词,相当于“他(她、它)”“这”。

“之”常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它大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后面,形成动宾(动+之)或介宾(介+之)的格式,但具体指代的内容,略有不同。

如: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另一种大体相当于“这件事”。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或“你”。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三)作助词,具体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1.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如: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览物之情(《岳阳楼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翻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四)作句末语气词,凑足或调整音节,无实在意义,可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之”还有两种特殊的用法,一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篇5

正确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须注意正确区别单音词,切不可把两个单音词误为双音复合词。古代诗文以单音词为主,但古文当中又有很多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我们同学常犯的毛病,就是用现代词的复合词去理解它,从而导致译文的失败。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是妻子,“子”是孩子,而不是今义所说的“配偶”的“妻子”。

像这样的词很多,如:

①地方数千里(《赤壁之战》)――“地方”解释为土地方圆。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其实”,解释为他实际上。

③晋于是始墨(《之战》)――“于是”,解释为从此。

④至于成立。(《陈情表》)――“成立”,解释为成人自立。

⑤形容枯槁。(《屈原列传》)――“形容”解释为形体容貌。

⑥思厥先祖父。(《六国论》)――“祖父”解释为祖辈和父辈。

⑦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智力”解释为智慧力量。

因此,在翻译古文时必须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切勿望文生义,以今训古。

二.切勿将偏义词等量齐观

偏义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如《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于“入”。其义是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像这样的词也有很多,如: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只有“异”的意义。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④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

⑥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公姥”只有“姥”的意义。

因此,翻译古文时应特别注意这些偏义复词,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三.应熟悉用字的通假现象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句子里的某个字,从意义上讲,不管本义或引申义都讲不通,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它跟另一个意义可以讲得通的字相同或相近。这就是通假字。

通假字的由来是:本来有一个字,古文章的人,或抄收的人为了省事,或者由于笔误(也就是写别字)和方言习惯写法,用一个与之音同或音近或形近的字来代替。相传下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认定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情况大致有二种:

第一种是语音通假

1.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论积贮疏》――“亡”通“无”。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2.所通字与原字韵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fǒu)?(《廉颇蔺相如列传》)――“不”通“否”

②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③汝识之乎?(《石钟山记》)――“识”通“志”。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景”通“影”。

3.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而心尚未寤也。(《史记・李斯列传》)――“寤”通“悟”。

②吏遂断颠颉(人名)之脊以殉。(《商君书・赏弄》)――“殉”通“徇”。

4.有一些通假字的古音相同或相近。如:

公何不蚤告我!(《史记・秦始皇本纪》)――“蚤”通“早”。

秦倦而归,失心罢。(《战国策・赵策》)――“罢”通“疲”。

第二种是形近通假。如:

①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盖”通“盍”。

②堕军实而长寇仇。(《之战》)――“堕”通“隳”

③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被”通“披”

篇6

二、归类法

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白话文和文言文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虽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更多的是继承下来的相同之处,并且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同学们学习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篇目后,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常见的文言基础知识进行适当归类,逐步摸索出其中的基本规律。这里就语法方面略举几例加以说明。在文言文中,词性活用的情况相当普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中的"市"作"买"讲,"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美"、"私"分别作"赞美"、"偏爱"讲;二是形容词、动词和数词的名物化用法,"夫星之坠,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天论》)中的"坠"、"鸣"分别作"殒落的变动"、"发出的声响"讲,"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中的"坚"、"锐"分别作"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讲,"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中的"二"作"两次(蛇)讲;三是名词作状语,"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中的"人"作"象人一样"讲,"不然,将杖杀汝"(同前)中的"杖"作"用手杖"讲;四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高祖本纪》)中的"活"即"使(张良)活"的意思,"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中的"生"、"肉"分别作"使(死者)复生"、"使(白骨)生肉"讲,"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奇"、"宾客",分别作"以(之)为奇","以(其父)为宾客"讲,等等。文言文的句法也是有规律的,同学们在学习时应逐步掌握。这里以几种常见的句式为例:-是判断句式,常用"……者,……也"、"……者"、"……也"、"……乃(即、则、非)……"等表示,有的则不用任何词语。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二是被动句式,常用"于"、"见"、"为"、"被"等词表被动,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蔺列传》),"饥死道路,为群兽食"(《中山狼传》)。三是倒装句式,有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包括介词结构的宾语前置)等形式,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沛公安在"(《鸿门宴》),"何以战"(《曹刿论战》)。四是省略句式,有省略主语、宾语(含兼语和介词结构的宾语)、介词等形式,例如:"桓侯体痛,(桓侯)使人索扁鹊,(扁鹊)已逃秦矣"(《扁鹊见蔡桓公》)一句中省主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一句中省谓语,"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印)令(印)坚"(《活板》)一句中省宾语,"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一句中省介词,等等。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虽然相当灵活,甚至相当复杂,但是通过学习和钻研,也是可以摸索出它的-般规律,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三、直译法

直译就是用现代汉语按原文语句字字落实,直接翻译,不可任意增减内容,改变语气。翻译时,要做到六个字:对、换、留、删、补、调。"对"即对译,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换"即替换,用现代词语去替换巳不再使用的古代词语,"留"即保留不译,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年号、典章制度名称等专门名词不用翻译,"删"即删略,文言句子中的发语词、音节助词等无实在意义的词,不必译出,"补"即补充译出文言中省略了而现代文不能省略的成分,"调"即调换语序。请看一个直译的例子: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巳徙矣,而法不徒。以此为治,岂不难哉!(选自《察今》)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走了,而剑没有走,象这样寻找剑,不也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来治理他的国家与此相同。时代已经改变,而法却不改变。用这作为治国(的办法),哪有不困难的呢!

篇7

学习文言文积累是关键,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难度最大的是理解和记忆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形与现代汉语的词形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课堂上,我运用比较法教学古今异义词,这是提高学生记忆古今异义词效率的一个好方法。

如《扁鹊见蔡桓公》,“望桓侯而还走”的“走”是一个古今异义词,我采取比较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说出带有“走”字的词语,学生很快说出行走如飞、走投无路等词,接着我解释课文中的“走”则是“跑”的意思。运用学生熟悉的词语与课文中的古今异义字的意思进行比较,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就会深刻得多,在今后学习文言文时遇到这个词,能够快速打开记忆,做出正确解释。比较法教学的关键是找准几个词之间的衔接点,通过衔接点将它们联系起来,然后进行比较,才能达到目的。

二、积累特殊句式,准确译文

文言文翻译方面,困扰学生的是句式,如对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句式的判断不够准确,不能调整成正常语序,因而无法准确地翻译句子。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学生从句子本身出发,分析句子的结构、成分和特点,把现代汉语的句式特点挪进文言文中,要求学生按照现代汉语特点找出句子主干。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这个宾语前置句,我是这样做的。

我:这个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分别是什么?

生1:主语是“忌”,谓语是“信”。可是,为什么谓语后面没有宾语呢?

我:讲得很好。一个现代汉语的完整句子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但是文言文中的句子并不一定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进行排列。“忌不自信”是一个特殊句式,即宾语前置句,在古代汉语中,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代词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语法现象称之为“宾语前置”。谁会调整这个句子的语序?

生2:这个句子的正常语序应该是“忌不信自”。

我:对。“忌”是主语,“信”是谓语,“自”是宾语。这个句子的译文谁能准确说出来?

学生就纷纷抢答了。

接下来,我又举了两个例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且焉置土石?”学生就基本上掌握了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还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学习上的有心人。

三、品细节,悟感情

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情文并茂的名篇,仅仅对付字词,那是远远不够的。我除了引导学生完成字词之外,还指导学生在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手法、写作特点等方面下功夫。

如《陋室铭》

我:“陋室”究竟“陋”成什么样子了?

生1: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来描写“陋室”环境: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窗前门旁长满青草。

我:这句话体现了“陋室”什么样的特点?

生2:凄清、荒凉。

我: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得其“陋”呢?

(学生对这个问题无法回答。)

我:从写作手法角度思考。

生3:“苔藓”想从台阶爬进陋室,“草色”也想挤开窗帘窥视主人。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

我:说得好。作者用拟人手法描绘环境的幽雅,这样的环境,主人还会觉得“陋”吗?那么,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4:体现了作者的怡然自得之情,以及淡泊名利的志趣。

篇8

文言文是中考必考内容,部分同学因为对文言心怀畏惧,不知从何入手进行有效复习而丢分,实际上文言文在命题时具有有一定的范围和要求,要在文言文阅读上得到高分就需要同学们在复习时,学会分析,重视方法。

1.积累重在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和名句名段名篇的理解记诵

中考文言文默写题型主要有两种:⑴识记填空题;⑵理解填空题。

识记填空题一般给上句要求续下句,或给下句要求填上句。这类试题测试的是机械记忆,考生只要能熟练背诵,不写错别字就能解题。

理解填空题一般有明确的答题指向,要求按提示填出所要求的内容。

如:《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存有偏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这类题虽然同是默写填空形式,但它只提示默写课文的篇名和指示默写语句的内容,没有给出默写语句的上下文。这已不是单纯地测试背诵基本功的问题,同时也检测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是记忆与理解运用的结合。因此文言积累应重视理解,重视细水长流式的日积月累。尤其是名句名段名篇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的理解记诵上。如《桃花源记》、《陋室铭》、《小石潭记》、《曹刿论战》、《爱莲说》、《出师表》等,对这类佳作必须将全文熟记于胸。

也有些诗文,流传于世主要是因为其中某些句子或段落特别出彩,学习这类诗文,就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名句名段的积累上。如陆游《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等。

文言文背诵在升学考试中是以默写的形式来考查的,因此在平时学习中,除了准确地背诵之外,还要在能准确无误的默写上多下工夫,既在动口的同时也要重视动手,避免因写错字而失分。

2.加强对字词句基本含义的了解

学习文言文应该重视对字词句的基本含义的了解和积累。

2.1 文言文实词的积累。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要求解释的实词多数是有注释的,因此,应熟记注释并积累文中关键词语,在此基础上还要整理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其中包括古字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这些知识复习时可以以课文为单位疏理。

例如:《桃花源记》

(1)通假字。“便要回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通“邀”,是“邀请”的意思。

(2)一词多义。“处处志之”的“志”意为“做了标记”;“寻向所志”的“志”意为“做下的标记”。

(3)古今异义。“阡陌交通”中的“交通”,古义指“交错相通”,现在是“交通运输事业的总称”的意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儿女”,现在是“男方的配偶”的意思。“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现在是“无路可走的地步”的意思。

(4)词类活用。如“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尽的意思。“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为异。

也可以以某一知识点为单位整理,即把7~9年级语文课本中各文言文课文按古字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都逐一疏理出来。

2.2 文言虚词的积累。文言虚词数量虽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并为它们的每种用法列举二、三个典型例句。

例如 :“之”的用法

⑴作代词,指代人、物、事等。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⑵作动词,到、 往。如:“辍耕之垄上”。

⑶作结构助词“的”,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⑷作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⑸语气助词,凑足音节,不译,如:“怅恨久之”。

2.3 文言句式的积累。文言句式主要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者、倒装句,它们和现代汉语差别较大,要着重复习。要明确句式特征,翻译方法,并举出典型的倒装句。

其中倒装句是复习重点,倒装句又有主谓倒装,例:“甚矣,汝之不惠”是“汝不惠甚矣”的倒装。宾语前置,例:“微斯人,吾谁与归?”介宾短语后置,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等。

3.把握要点,重视文言语句的翻译和理解

翻译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通顺。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词落实,准确把握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在文言文的翻译中,主要应注意把握四点: “抄、加、选、调”。

一抄:凡遇到与现代汉语词义一致的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照抄不译。如:陈涉、阳夏、魏晋、太守等等。

二加:凡遇与现代汉语词义一致的单音词,一般可在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词义相近的字,凑成一个词。如:距(距离)、难(困难)、待(等待)、城(城市)等待。

篇9

        1、“之”字的用法

        (1)用作指示代词。如《左传》:“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中的前一个“之”指代处所,是“那里”的意思、后一个“之”指代人,是“他”的意思。又如《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指代动物(蜩和鸴鸠),是“这”的意思。

        (2)用作动词。“之”作动词,是“到、往、去”等的意思,如《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商君欲之他国。”的意思是“商鞅想要到别国去。”里面的“之”就是“到……去”的意思。又如《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中的“诸将请所之。”的意思是“各位将领请问(李愬)要去什么地方。”里面的“之”就是“去……”的意思。

        (3)用作助词。“之”字比较复杂的用法就是用作助词。因为根据句式及语境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和作用。最常见的是用作结构助词,是“的”的意思。如《礼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中的“之”是“的”的意思。另外,“之”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连接主语和谓语成一词组,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如《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的“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只是连接主语“医”和谓语“治”成一词组,用来取消其句子独立性。

        2、“而”字的用法

        (1)用作连词。“而”用作连词:可表承接关系,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中的“而”是“就、然后、便”等的意思。可表转折关系,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是“却”的意思。可表假设关系,如《徐珂?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中的“而”是“如果”的意思。还可表选择关系,和“则”差不多,常同“非”前后呼应,表示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如《史记?张义列传》:“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发征,其势不两立。”里的“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中的“而”为“不是……就是……”的意思。

        (2)代词,对称代词。音义同“尔”,译为“你”。

如《战国策?赵策三》:“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里的“而母婢也”中的“而”是“你”的意思。又如《史记?项羽本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里的“必欲烹而翁”中的“而”是“你”的意思。

       (2)副词,“尚且、都”的意思。如《孟子?万章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中的“而”是“都”的意思。

        3、“乎”字的用法。

        (1)用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中的“乎”是“吗”的意思。又如《史记?平原君列传》:“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中的“乎”是“呢”的意思。以及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如《史记?吴起传》:“美哉乎,山河之固!”中的“乎”是“啊”的意思。又如《孙子兵法?虚实》:“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中的“乎”是“呀”的意思。

        (2)用作介词。和介词“于”的用法相似,所不同的是:“于”字及其宾语既可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其后,而“乎”字及其宾语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乎”字常常介绍出处所、原因、或比较的对象等。可译为“在、于、比”等,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乎”是“于”的意思。又如《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中的“乎”是“在于”的意思。

        (3)作为词尾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庄子?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中的“乎”表示“……地”的意思。又如《左传?襄公29 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中的“乎”表示“……的”的意思。

        二、古汉语常用字释义的技巧

        古汉语常用字的释义是有技巧的,简述如下:

        1、通过古汉语实词的本意来分析词义。古汉语虽然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但古汉语毕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故有些字意思是相同的。可根据某些实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来结合语境分析其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如《贾谊?论积贮疏》:“犹可哀痛。”中“犹”是“还”的意思、“可”是“可以”的意思、“哀”是“悲哀伤心”的意思、“痛”是“痛苦”的意思。

篇10

1、“之”字的用法

(1)用作指示代词。如《左传》:“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中的前一个“之”指代处所,是“那里”的意思、后一个“之”指代人,是“他”的意思。又如《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指代动物(蜩和鸴鸠),是“这”的意思。

(2)用作动词。“之”作动词,是“到、往、去”等的意思,如《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商君欲之他国。”的意思是“商鞅想要到别国去。”里面的“之”就是“到……去”的意思。又如《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中的“诸将请所之。”的意思是“各位将领请问(李愬)要去什么地方。”里面的“之”就是“去……”的意思。

(3)用作助词。“之”字比较复杂的用法就是用作助词。因为根据句式及语境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和作用。最常见的是用作结构助词,是“的”的意思。如《礼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中的“之”是“的”的意思。另外,“之”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连接主语和谓语成一词组,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如《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的“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只是连接主语“医”和谓语“治”成一词组,用来取消其句子独立性。

2、“而”字的用法

(1)用作连词。“而”用作连词:可表承接关系,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中的“而”是“就、然后、便”等的意思。可表转折关系,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是“却”的意思。可表假设关系,如《徐珂?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中的“而”是“如果”的意思。还可表选择关系,和“则”差不多,常同“非”前后呼应,表示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如《史记?张义列传》:“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发征,其势不两立。”里的“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中的“而”为“不是……就是……”的意思。

(2)代词,对称代词。音义同“尔”,译为“你”。

如《战国策?赵策三》:“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里的“而母婢也”中的“而”是“你”的意思。又如《史记?项羽本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里的“必欲烹而翁”中的“而”是“你”的意思。

(2)副词,“尚且、都”的意思。如《孟子?万章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中的“而”是“都”的意思。

3、“乎”字的用法。

(1)用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中的“乎”是“吗”的意思。又如《史记?平原君列传》:“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中的“乎”是“呢”的意思。以及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如《史记?吴起传》:“美哉乎,山河之固!”中的“乎”是“啊”的意思。又如《孙子兵法?虚实》:“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中的“乎”是“呀”的意思。

(2)用作介词。和介词“于”的用法相似,所不同的是:“于”字及其宾语既可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其后,而“乎”字及其宾语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乎”字常常介绍出处所、原因、或比较的对象等。可译为“在、于、比”等,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乎”是“于”的意思。又如《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中的“乎”是“在于”的意思。

(3)作为词尾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庄子?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中的“乎”表示“……地”的意思。又如《左传?襄公29 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中的“乎”表示“……的”的意思。

二、古汉语常用字释义的技巧

古汉语常用字的释义是有技巧的,简述如下:

1、通过古汉语实词的本意来分析词义。古汉语虽然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但古汉语毕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故有些字意思是相同的。可根据某些实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来结合语境分析其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如《贾谊?论积贮疏》:“犹可哀痛。”中“犹”是“还”的意思、“可”是“可以”的意思、“哀”是“悲哀伤心”的意思、“痛”是“痛苦”的意思。

篇11

一、美化开讲

即创设情境,创造氛围,使学生渐入佳境,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愿望,有“不尽读瘾誓不休”的强烈学习动机。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声音、音乐等手段,很快抓住学生。“万事开头难”,文言文教学中好的开头更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童趣》时,我事先准备了两幅极富童趣的图画:一幅是夏天成群的蚊子在烟雾中空中飞舞,一个儿童正在仰面观察,陶醉其中;一幅是一个儿童在杂草丛生处时蹲时定神细看,乐不知足的情景。我展示两幅图后,故着神秘地问学生:“这两图画讲的什么内容,你们看懂了吗?同学们各抒已见,各陈理由,争得好不热闹。我不失时机地导入新课,结果同学们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吃透了内容,没一会儿子就背下了一部分课文内容,下课后还滋滋有味。有了好的开头,学生被激发起来,跃跃欲试,记忆和思维异常活跃,一堂课下来,水到渠成,效果显着。

二、自读见疑

阅读能力是学生形成诸多能力中的基础能力,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更加注重”自能读书“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读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目的按次序地进行。阅读中积极思考,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求得对内容的准确理解。自读见疑的第一步是通读。要认真地逐字读,把生字、生词、难句圈点标注出来,利用工具书、课下注释、请教别人的方式,独立动手、动脑,达到正确,较流利通读的程度。第二步是细读。重点理解词语,句段含义及全文大意,达到翻译正确,句读正确,基本能表达段义、文意的水平。第三步是精读。要学生边读边想,追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段内在联系,句的深层含义,理解体会情感、线索,思考、讨论课后思考和练习题。这一步的关键是思索,释疑解难,要和老师的参与、导向作用结合起来进行。我在教学《石豪吏》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老妇”请从吏夜归“,不能说是被差吏捉走的,是她自愿的。乍一看,貌似有理,文章主旨是否有问题?我引导学生读”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句,分析出老妇是在威逼下,百般无奈才说”请“字的,更见壕吏之凶悍,使教学方向明确,紧扣重难点。第四步是熟读、背默。中学教材所选的文言篇目,大多篇幅短小,是历久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要求学生多背诵、多积累的。因此背诵、默写有时比字斟句酌更其重要。我们的”四步教学“在读、背上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这个过程是理解、感悟、欣赏、创造美的过程,它伴随的是一种愉悦的审美情感,使人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挖掘其课蕴的美。

三、讨论释疑

这一过程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穿插在自读见疑中进行。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生字、词可以利用工具书自行释疑,教师要有检查,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在讨论中释疑,比如《爱莲说》中”水陆草木之花“一句,在翻译和理解上不少同学都着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花无非生长在水中和陆地上,而以草本和木本最为常见,而作者虽没说尽天下所有的花,但指天下之花之意非常明显,因此,同学们认为这一句就译成”天下的花“是很有道理的。学生对情感和内涵的理解往往需要老师的引导、点拨,在这个环节上,老师重在”导“,而忌讳”演“,比如《孙权劝学》中讲的”是学习不在年龄的大小,重在学的道理“,《伤仲永》中讲的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扁鹊见蔡桓公》中的”讳疾忌医“道理等,教师要循循善诱,因势引导,重过程而淡结论,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多鼓励肯定。而文言中许多深奥的道理,学生一时不理解的,也不要过于强求。如”路漫漫,其修远“、”逝者如斯夫“、”润物细无声“、”只缘生在此山中“,愚公是搬家好还是搬山好等等,这些还是留给学生在成长中慢慢去感悟吧!总之,释疑的过程要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视可而止,给同学们以空间,不要在个别字、句上死抠,更不能条分缕析,面面俱到,须知滥讲不如不讲。

篇12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累足够的文言文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我们可以通过同学们看过的影视剧《水浒传》《西游记》等等,激发他们读原著的热情,尤其从激发他们读浅易白话小说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再学习一些较为简短易懂的文言短篇,如《论语》《孟子》中的一些小短文,再学习《岳阳楼记》《出师表》之类较长的美文,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言文的词汇,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行动。

例如,教《扁鹊见蔡桓公》时,就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上“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必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强化诵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道出了“读书”的真谛。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就会进入一个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自己的思想就会逐步走向丰盈和深刻。

在我国古代,读书学文就非常注重熟读与背诵。学习写诗填词,除了要熟悉诗句的一些格律以外,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诵读大量诗词佳作,并且其中有些要熟读成用。文言文与我们相隔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很不熟悉,这就使学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要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而要进行语言积累,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在朗读和背诵中,学生还会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和语言美。如朗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时,文章中那些整齐的格式、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高远的立意,一定会使读者陶醉。 而文章中的这种美唯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感受。

三、重视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光学不积累,能力如何提高?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进行归类总结,逐渐使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把一些名句、重点句做成卡片的形式,加强记忆,学以致用。

四、教会方法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与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笔者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做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保留就可以了。

五、鼓励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话告诉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领悟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互相探讨,让学生大胆的提出疑问,展开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无意中发现蕴藏其中的“真金”。学生的质疑问难的精神一旦被肯定,他们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