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工作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4: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教学工作意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教学工作意见

篇1

三、工作的整体思路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是教学教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培训及科研,就必须立足本校,依靠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学习课改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要切实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群众讨论,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逐步形成专题研究。

四、校本培训与教研的主要内容校本培训内容:

基础教育科研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体系研究;评价体系研究;综合课教师的培训;经验交流;对策研究。

校本教研

1、要重视研究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实际问题,加强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交流讨论,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

3、教研组要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重实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率作为主要标准。

4、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5、重视校本教研,综合实践等薄弱课程的开发研究,力争使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成为我校课改的新亮点。

6、加强学科评价研究。

五、主要措施

1、各教研组要根据本组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组校本培训和教研计划,计划要突出实际研究。

2、教师本人要突出本学期个人校本培训及教研计划,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确定自己本学期教研的主要活动。

3、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主组织管理,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开始试行多人备课。多人备课是多人智慧的结晶,在使用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必要充实完善,反对不切实际,不加修改的懒汉作风,教师对多人备课的再创新,以此为教师教学质量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比赛活动。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1-2次示范课。每个教研组每月组织集中业务学习一次。学校组织开展教学比赛活动。

篇2

此次会议的召开也是想传达一个信号:未来我们工作的重点是,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这项工作,狠抓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这里,有两个基本判断和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

第一个判断,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作按照计划已经完成。按照《规划纲要》,北京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占GDP的4%。从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看,2009年北京市财政教育经费是351亿,占当年GDP的3.6%。到2011年北京市GDP估计将达到1.5万亿,如果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可想而知,这将是多大的投入。抗震加固工作即将完成,下一步往哪里投入?如果一部分主要用于办学条件改善,那么,下一步我们必须考虑的是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装备条件投入,我们如何给社会,给人大、政协一个交代?交代的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使用效果问题,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之一。

第二个判断,2001年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领域全面推开,2007年高中课程改革也全面展开了。到2010年,高中课改完成一轮,初中已经完成2年,接下来改革的突破口应该在什么地方?如果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就是我们未来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那么,其工作关键在什么地方?显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管理是关键。从这个背景分析其意义重大性都不为过。所以,今天的会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动员会,是一个战斗号角。

北京市顺义区是市里文件出台后,第一个着手落实文件的区。我们邀请的3位校长就如何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进行的介绍,报告非常精彩。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作一个文件解读,又有经验性的引领,希望这项工作能更加扎实地推进。这是我们希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给同志们作的基本的引领。

2011年2月26日,总书记在中央第26次集体学习的会上,专门就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的专题提出4点要求:一是着力提高人才管理水平;二是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三是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坚持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四是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总书记关注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更强调的是内涵发展是我们未来强调发展的重点,实际上传达了很重要的信息,即如何取得内涵式发展?

2011年3月24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北京教育工作会上特别提到:“要把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作为我们的出发点,作为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刘淇书记提出的五项工作要求,其中第二条是:“坚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方向,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坚持把教育改革和创新作为改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按照刘淇书记在会上的讲话精神,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在教育发展的动力、核心任务、主攻方向方面都给了非常明确的指示。

此次,会议也是对这些讲话精神的落实。所以,特别希望各位主任、领导与校长,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把贯彻落实这个文件精神,作为进一步贯彻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市级层面做工作之后,也通过各位领导做好各区的工作。下一步要按照规划要求,走内涵发展道路,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摸清家底,做好办学条件达标工作

希望大家摸清家底,做好现有的办学条件达标工作,把办学条件达标有缺口的地方做好。从市级层面讲,我们有统计,但是不全面,所以希望各区县抓紧时间落实相关工作。有了清晰的家底,在今后,按照规划,在有相关项目或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够很好的落实到位。否则,若没有计划,临时凑数,发展肯定不能可持续。

三、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

这次文件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等5个单位,要联手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建设。这5个单位要各司其职,每一个单位都涉及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每一个单位都要在工作职责范围之内将这种制度的建设落实到位,并且要主动丰富新功能。就装备部门来讲,其传统职能就是所谓“建、配、管、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现代技术装备的日新月异,原来的四大职能恐怕远远不及。市级层面的装备部门,要在此基础功能上,注重增加“培训、研究和评价”,要关注装备使用的效益。这一点上,尤其是在未来评价里面,我们可能需要继续关注。另外,北京市教委基教处马上要做一年一度的教学视导,在教学视导里,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使用状况将是督导的重要方面。

四、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养

市级层面有一个专门的项目,委托市装备中心牵头,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示范性培训,之所以做这样的示范性培训,是希望区级层面也要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实际上,实验室的使用仅是一方面,如果专业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器材物品也最终无法发挥最大效益是可想而知的。无论是总书记的讲话还是刘淇书记的讲话,都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即对人才素养的提高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篇3

一、做好常规教学管理与教研活动计划的落实

全面实施“吉林省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开全学科,开足课时,做到常规教学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做到表课一致,保证所有学科都能正常开展。保证教学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和每日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认真落实《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打造学校高效的课堂、精细的管理。深入开展以“校级公开课”“双三课”和“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把“集体备课”“双三课”和“推荐骨干教师”三项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备好课,讲好课,评好课,选准人”。第一,各教研组要按照学校各项工作总体计划的安排和要求,以开展教研活动为主要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二,学校通过严格的检查措施,保证全校的教研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起来。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组织,学科业务领导参与检查指导。学期初教研组做出具体的活动安排,做到“五个明确”,即明确教研活动的任务,明确教研活动的目的,明确教研活动的时间,明确承担教研活动的教师,明确开展教研活动的方法。强化教研组长职责,要求各教研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月重点工作安排表”的有关安排,每周一填写一份“教研组下一周的教研活动安排表”,并按时组织进行。通过三项活动的密切结合,来实现“实践、发现、研究、解决课本和课堂教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目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认真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实行“上级培训”“校本培训”和“教师自培”三结合的办法,以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主要内容,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工学”兼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做到任务具体,目标明确,时间明确,责任到人,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及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和外地名校对新课程教学研究活动的学习。及时安排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的训练、学习和培训。认真研究和实践校本培训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努力做好“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打造出更多的省市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并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与辐射作用。选出专业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肯学习,爱钻研、善总结的中青年教师作为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对象,并根据上级的培养条件向上推荐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进行“一帮一”的培训活动,要求优秀的教师制定详实的带徒计划,对所帮助的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写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真正达到一人发展全员提高的引领作用。

二、加强学校管理,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要加强在校学生的管理,特别是住宿生的管理。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提高课余辅导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安全健康的生活、愉快地学习。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合理地安排辅导时间和辅导学科,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加强过程管理,严肃学生纪律,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检查和调查,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使学生的食宿满意,学生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做好防控流失生工作,提高适龄少年的入学率和在校生的巩固率。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特殊的生理时期与心理特点,致使这个阶段的学生情绪波动性很大,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更需要家长与教师与其进行沟通。因此,教师要利用学期初的有利时机,对流失生进行集中多次家访,注重实效。实行防控流失生的单项奖惩政策。实行防控流失生责任制,提高在校生的巩固率。学年初召开家长会。开展创建无流失生班级活动,实行专项表彰奖励制度,力争把流失率降为0。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利用板报,学习园地、班会、集会对学生进行交通、劳动、饮食、防冻、取暖安全教育和环保、国防、道德及法制教育,利用重大节日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组织参加青少年科技艺术大赛。

篇4

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杜绝“高负担=高质量”

教师在针对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进行的―系列教学活动中,首先就要准确定位教育目标。要想更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要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是盲目地加大学习量。像今天我所教的《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一课,我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难点,同时我还充分地了解了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以及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就有的放矢,在讲课的时候心里就有了底。在讲课的时候,我按照计划认真地讲解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步骤,同时边讲边演示,这样学生既不觉得这个知识点不怎么难,又不觉得课文中的文字介绍枯燥无味,而我也很好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二)精准抓住教学关键,减轻学习负担

1.重点讲解关键知识

对关键知识着重讲解,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讲解,通过适当方式加强学生的记忆。如在五年级《摆的研究》一课的学习中,重点是要学生明白摆具有等时性的特点,为下面他们自己制作摆做准备。所以,我在讲解的时候重点指导学生动手实验,让他们在动手实验中明白“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这一科学原理。在本堂课以后,学生掌握了关键知识,这为他们对下面内容的掌握提供了保障,使得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快速。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教师在关键处的讲解、提醒学习学得得心应手,心理压力减少,课业负担也自然会减轻。

2.重点追问关键知识

追问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师利用追问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关键知识的认识与思考,更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努力让学习在学生的心中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如在学习《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总结时,安排了这样追问:“小电动机的构造?是什么让它转动?原理是什么?这三个电磁铁是同时工作的么?”这样的追问就能很好地提醒学生记住知识要点,记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知识的记忆压力就没有了。

(三)精巧设计作业,减少低效“工作”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负担过重,畏惧或厌烦学习,把学习视为一种迫不得已、很难接受的事情,就会出现明显的抵触“课业负担”的行为。所以,教师在布置练习题的时候,事先―定要认真考虑,抓住每一个重点知识来选择需要布置作业的内容与多少,使学生认真做,仔细体会,从作业中感受知识的乐趣,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六年级科学的“微小世界”这个单元,我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分别布置学生用肉眼、放大镜、自制显微镜观察小昆虫、晶体(厨房里的),并要求准确地画下它们的图像。说实话,这些作业的观察要求还是挺高、挺复杂的,但是学生并不觉得这个作业很难完成,反而很乐意去做、有兴趣去做。所以说教师布置作业不要为布置而布置,要精巧设计。

(四)巧妙引导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乐趣找到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这样他们就进入了良性的循环当中,学习效率高了,直接表现在他的学习成绩上,继而提升信心。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乐趣,让他们合理利用时间,并加以鼓励。这样,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觉得学习是一件欢乐的事情,也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了。就像上面提到的例子,如果学生觉得这个作业有“趣”,那么他们也就觉得这是趣事,不是累事、烦事,会很乐意的去完成。

(五)正确引导学生家长,减轻学生负担

有许多学生家长认为只有勤奋、用功、反复练习、保证时间,才会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才能考上名牌大学,出人头地。所以说学校即使做了些减负工作,家长也是在其他方面把负担加上去,还有些家长为使子女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不断地把培养方向向全方位、多学科的方向发展。在正常学习以外,利用双休日和放学后的时间,让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班、艺术班,希望子女能多掌握一门技能,俗话说:“艺多不压身”,把他们本已不多的课余时间又塞得满满的。在这些过重的重压下,学生怎能不重负。所以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家长,让他们也成为减轻学生负担的一员,减轻学生的身体、心理负担。

二、减轻学生“身体”负担

(一)我们要认清解决学生“身体”负担过重对学生身体的影响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要认真对待,认真加以解决。

(二)要尽可能对教材“删繁就简”,立足手里的两本书,抓住重点,尽量用好、用精手里的两本书,坚决杜绝题海战役,杜绝课外加买复习资料。假如,各科教师都能做到这几点,我想学生“身体”负担重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学业负担趋重的问题,仅靠这些是不行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能奏效。而我们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想方设法减轻学生趋重的学业负担,减轻他们身体上、心理上的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篇5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汉语是我们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可以教给学生正确把握、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汉语言,促进学生的个性、智力发展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说小学语文在基础教育阶段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语文课程,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语文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是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对所学知识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这样就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影响,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进行课堂教学,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同时要应付学校的其他工作,因此很多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不能全面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缺乏足够关心和了解,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

3.教学设施落后。在农村的小学,由于地方经济条件差、财力不足,很多学校不能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配备教学设施,致使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有的教师想创新教学方法却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辅助,导致他们只能选择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失去很多认识和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学习效率。

4.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有些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方法落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不能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就不会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也不会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5.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困扰着每一位教师,也是教师们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但是仍然有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比较枯燥,不能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缺乏学习热情。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

1.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教学,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而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和对教师的感受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教学的关键。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关爱和关注,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多鼓励和帮助基础较差、成绩不好的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要优化和创新教育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丰富教学内容。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如果教师单纯地讲解课本内容,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搬课本内容,应在课下搜集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课外知识的搜集,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这样,不仅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生动,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师德修养,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制定适合小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技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在相互交流和自我展示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知识。

4.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教学思路和方法。小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能力,研究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如针对小学生对色彩和声音感兴趣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很快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教学,如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回答问题、讲故事、读课文、做文字游戏等,这样就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而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因为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解答问题,小组合作有助于他们打开思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这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理念。

参考文献:

篇6

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学历教育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历教育不仅可以扩充教师的专业知识,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系统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学位提高,应当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同样受到重视。辽宁省和我市在“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目标中都提出了到“2010年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75%,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70%,高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100%,教育硕士达40%的目标。根据20*年对*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统计,我市现有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分别占其专任教师总数的67.5%、57.2%、1.1%,可以看出我市中小学教师在学历、学位提升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和不均衡。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争取在“十一五”期间,使我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多渠道地开展教师学历、学位层次提升工作

1、充分发挥我市两级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基地作用,利用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具有学历培训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优势,做好教师参加学历、学位层次提升工作。教师教育培训机构要不断扩大教育资源,为我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学位提升提供多样化学习渠道和优质服务,努力降低学习成本。同时要注意培训的针对性及培训质量,使教师学有所成。

2、充分利用成人高考、网络教育、自学考试(以上须属国民教育的学历教育)等多种途径提升学历、学位层次。教师参加学历、学位层次提升培训,要注意专业化发展方向,要坚持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原则。对最后学历专业与所教专业不一致的,在“十一五”期间要取得所教专业合格学历或专业合格证书。

3、充分利用因特网网络系统大力推广现代远程教育。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教师更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不组班上课、缓解工学矛盾、减少经济负担的优势,利用网络积极踊跃参加高层次学历提高和研修学习。

三、建立健全有效机制,提高教师参加高层次学历、学位学习的积极性

1、严格坚持市级骨干教师评选必须有高层次学历、学位的要求。参评市级骨干教师,小学教师必须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初中和高中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区级骨干教师评选也要设定一定比例的高层次学历标准。

2、自20*年始,在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及评优、评先、竞聘上岗中,在同等条件下,对具有高层次学历、学位的教师要予以优先考虑,为学历、学位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3、实行参加学历、学位提升减免教师教育学分的政策。“十一五”期间,教师每参加一年学历、学位提升学习(凭在读证明)可以减免4学分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学习(由学校申请,教师进修学校审核,市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

4、对农村教师实施学习资助工程。从20*年开始,凡是在*教育学院参加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学习的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中小学教师,由*教育学院每学年减免500元的学费;对取得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由当地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报销一定比例的学费。

四、加强领导与管理,切实把教师提升学历、学位工作落到实处

篇7

通过教师轮岗任教,合理配置师资,搭建区域内教师交流协作平台,进一步推进农村学校的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全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均衡提高。

二、实施原则

1、参照编制管理,加大教师交流的原则;

2、结构合理、学科配套、按需轮岗的原则;

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选派程序

教师个人申请,学校批准;或学校直接选派。

四、范围与对象

1、重点为各中心小学本部教师到所辖区域村校、教学点轮岗任教;村校、教学点之间轮岗任教。

2、轮岗任教对象为:在编在岗教师,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在此年龄之外的教师也可以自愿申请轮岗任教。

3、下列教师可暂缓轮岗:

(1)现任中心小学校长、副校长;

(2)怀孕期、产假期间、哺乳期的女教师;

(3)经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诊断,因教师本人身体状况确实不宜轮岗的。

五、管理与考核

1、各中心小学须制定本校教师轮岗任教实施办法。轮岗任教时间为1—3年,具体时间由各中心小学自行确定。

2、每学年度结束前由各中心小学确定下学年轮岗任教教师名单,并报县教育局人事股。

3、无正当理由拒不轮岗任教的教师当年度不能评优评先、不能评聘高一级教师职务,不能晋升职称岗位等次,并从现职称岗位降低一个等次重新聘任;是学校干部的予以免职。

4、各中心小学必须严格按照教育局核定的中心小学本部人员控制数,合理配备中心小学人员。

5、各中心小学要加强轮岗任教教师的考核,制定考核办法。对经考核不合格的轮岗任教教师,按照无正当理由拒不轮岗情况处理。

六、待遇与保障

篇8

二、基本原则

交流人员的编制和人事工资关系不变,组织关系临时转入相应学校,年度考核在受援学校进行,考核结果按在受援学校的考核等级转入派出学校。

三、任务目标

自2014年开始,每学年从城区县直义务教育学校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和中层干部与农村或薄弱义务教育学校对等数量的教师或教育干部进行为期一年的对流,担任相应课程的教学与学校管理工作,并通过校际间的集体备课、开设公开课、举办讲座等多种交流形式,帮助当地教师和教育干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推动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搭建平台并提供人才支持。

四、选派要求

选派交流教师要求政治素质、师德修为高,教学业务能力强,教育干部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培养前途。所有交流人员要有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精神,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

五、实施步骤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干部实施对流,由教育局提出年度交流计划,采取个人志愿、学校推荐和组织考察安排的程序进行。拟参加交流的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向学校提出交流申请,由派出学校推荐,县教育局考察同意后确定为交流对象,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学校推荐人数应不少于教育局对各学校按排计划的2倍。怀孕、产假和哺乳期以及患有重大疾病的教师不安排交流。

1、统筹规划、制定方案。各学校要全面掌握学校师资情况和教育干部和教师交流需求情况,统筹规划交流工作。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校教育干部、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流动的基本原则、条件、形式、程序、要求、考核办法以及奖惩措施等。各校交流实施方案报县教育局备案。

2、宣传动员。各学校要切实做好教师和教育干部交流工作的政策宣传,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加强引导和指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激发教师和教育干部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热情。

3、组织实施。各学校要根据交流实施方案,确定年度教师交流人员并向县教育局推荐。每年初底前各学校要将教师交流方案、交流计划及交流人员名单报县教育局备案。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流动由县组织部门和县教育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

六、考核管理

1、选派到受援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干部,工作期间由派出学校和受援学校共同管理,以受援方为主。选派教师在交流期间享受原学校工资和各项待遇,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等在原学校进行。各受援学校具体负责交流教师的生活安排、日常管理及其工作、学习、年度考核、业务考核、绩效考核、评优评奖等事项,双方学校要关心交流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其它问题。

篇9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面向全体、能力为本、全面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断推进学校艺术体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引导和鼓励各单位积极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艺术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参与各类活动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确保学校艺术体育课程开课率达到100%。发挥艺术体育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经常性、多样性的艺术体育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体质健康状况和技能水平。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艺术体育教师队伍。

二、加强艺术体育教学,提高艺体教学质量

(一)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实施艺术体育教学,做到教师安排到位、课时落实到位,确保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每学期初,各单位要将课程安排表上报教体局基教科和教研室备案,并上传校园网和莱西教育网。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删减或挤占艺术体育课时,不得随意调整课程或赶超教学进度。

(二)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各单位要根据音乐、美术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学校艺术体育学期教学计划;每位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目标,撰写单元和课时教学案,要在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的同时,结合教学实际确定教学内容。要重点抓好备课、上课两大常规环节,备课和上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切实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艺体课堂教学的快乐,提高歌唱、欣赏、绘画和运动技能水平。各单位要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意见(西教普发〔2010〕23号)》要求,组织开展好艺体教学的推门听课、汇报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三)加大艺体教研力度。全市要通过构建市、镇、校三级教研网络,从抓教学模式和小课题研究入手,加强艺术体育课堂教学研究。市教研室成立由全市骨干教师组成的市中心教研组,每学期初制定下发本学期教学重点,每月召开一次中心教研组会议,及时讨论解决日常教学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全市艺体教学深入开展;各镇办教委、市直学校要根据实际,成立镇(市直学校)级中心教研组,选拔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作用,抓好集体备课、师徒结对帮扶等工作,提高全镇(市直学校)艺体课堂教学水平;各学校要成立艺体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鼓励教师围绕探索高效课堂、提高学生技能、创新学生思维等方面,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学论文及案例撰写等活动。

(四)强化特长生专业培养。各单位要根据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兴趣爱好,在加强艺体学科教学的同时强化特长生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要面向全体学生选拔艺术体育特长生,并根据学校教育资源,成立音乐、美术、体育兴趣小组或社团;要坚持每周定时活动和常年训练相结合,并借助各种艺术体育赛事提高学生艺术技能和运动技术水平。各学段要切实抓好特长生的专业训练,做到师资到位、制度规范、措施得力,以达到储备人才、培养特长人才的目的。

三、开展艺术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各单位要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以及校外时间,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体育活动。要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目标,以深入推进“艺术体育2+1项目”为主线,以打造艺术体育特色学校为抓手,坚持艺术体育活动与学生德育相结合、与建设校园文化相结合、与强化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努力培养学生掌握1-2项伴随其终生的文艺特长和体育技能,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

(一)大力开展体育技能训练活动。各单位要积极开展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使每个在校学生均能掌握两项体育基本技能。重点抓好以下活动:

1、开展市、镇、校三级体育节活动。以“人人参加阳光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每年举办体育节。通过组织体育集体项目竞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篮球赛、足球赛、趣味运动会、体育游戏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质。大力提倡乒乓球项目,逐步打造莱西特色校园体育项目。

2、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各学校要每天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完成跑步里程,每天跑步参考距离基数为:五年级学生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2000米。冬季长跑活动期间要积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设立“”、“跑遍神州”等意向性活动主题,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3、开展体质健康达标活动。各学校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估机制,每年按时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统计、汇总及数据上报工作。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98%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等级;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75%以上的中小学生达到良好等级,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肥胖和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

4、组织体育竞赛活动。各镇(街道)、学校要确保每年召开以田径为主的春、秋季运动会。在此基础上,组织每周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育竞赛活动。教体局将每年举办全市综合性中小学生运动会,运动会开幕式集中展示各单位的体育活动成果,各单位参赛情况计入体育工作考核。

(二)积极组织艺术教育活动。各单位要以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艺术活动,提高活动的参与面,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素养。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开展三团(合唱、舞蹈、器乐)一社(美术书法)活动。要作为每个单位的常规工作,制定活动计划,建立指导教师的活动备课制度、活动督查制度,确保活动效果。

2、开展“唱红色歌曲”活动。各单位要结合传统节日,围绕歌颂祖国歌颂党等主题精选曲目,让每一名学生敢唱歌、会唱歌、爱唱歌,让校园充满歌声。通过活动的开展,每个学生至少会唱10首经典歌曲,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3、开展“校园集体舞比赛”。要利用大课间和活动课,加强舞蹈和音乐的普及教育,促进学生身心愉悦。教体局将定期组织校园集体舞比赛。

4、开展“艺术角”活动。各单位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设立教室一角、校园一角、宣传栏等各种方式,经常性地举办美术课堂作业、书法、手抄报等艺术作品展示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三)开展艺体特色校创建活动。各单位要在开展艺术体育常规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研究确定本单位的艺体特色,争取在三至五年内实现“一校一特色”。要争取社会知名人士支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学生参与面,探索形成有组织、有制度、有成果的艺体工作特色。教研室将加强指导、培养、总结和推广,促进学校艺体工作特色的形成。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艺体教师业务素质

(一)加强艺体师资配备。各单位要坚持“专业对口、专职专用”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艺体教师。要配齐专职教师,暂时配备不齐的,要安排有一定艺术体育特长教师兼职,并通过各种渠道对兼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各学校兼职艺术体育教师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原则上专业教师不得转行改教其他学科。各单位要加强与社会体育、艺术团体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社会团体和专家的作用,逐步建立一支社会兼职教师队伍,借助外力、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校艺术体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教研室将在落实三级教研活动的基础上,随时掌握艺体教师特别是农村兼职艺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各单位要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加强校本研究,促进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外出培训教师要撰写学习体会,通过报告会或观摩课形式向其他教师传递培训成果,扩大培训效益。市教体局相关科室将定期组织艺术体育专业技能培训、教材教法培训、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城乡交流等活动,提高艺术体育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

五、改进评价办法,推进艺体工作规范开展

建立健全学生、教师、学校艺体工作评价机制,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改,逐步推进学校艺体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对学生的艺体素质评价由任课教师组织。艺体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技能测试等各种渠道,对每个学生的音体美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公正、全面的评价,并记入学生的素质报告手册。

对教师的艺体工作评价由各学校组织。要进一步完善艺体教师和兼职从事艺体活动教师的工作评价制度,合理计算工作量,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要将艺体教师的常规教学、学生技能考查、艺体活动组织情况、艺体竞技成绩、特长生培养等方面纳入目标绩效考核。

对单位的艺体工作评价由教体局组织。教体局将组织相关科室采取定期不定期督查的方式,结合调研活动,强化单位艺体工作的评价。评价重点围绕课程实施、推门听课、学生技能抽测、艺体活动、艺体竞技成绩、艺体师资建设、特长生培养等项目进行。每学年对每单位的艺体调研不少于一次,调研成绩计入单位绩效考核。同时,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对出现课程开设不齐、课时落实不足等问题的单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镇(街道)教委也要建立相应制度,加强对所辖学校的过程管理。

六、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教体局成立艺术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管理、指导、督查全市艺术体育工作的开展。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落实和监管力度。通过市、镇、校三级管理,促进艺术体育工作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篇10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改革力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办学过程中,个别地方和学校出现了随意缩短学制或学籍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为维护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严肃性,促进依法治校、从严治校,保证中等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及学籍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原则意见》和*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现就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中专的学制、学籍等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各职业学校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的学生,凡实行学年制的按以下规定执行: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原则上实行三年学制,部分文科、农科、林科及三产类专业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进行两年制试点,但必须由学校提出申请,并附具体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毕业标准等材料,经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考察评估,并由市教育局批准后方可执行。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的学制为1-2年。职业中专参照以上意见执行。

二、为保证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0*年市教育局将对各职业学校现有专业进行考察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必备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计划等几个方面。凡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达不到国家相关专业标准要求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停止该专业招生。

三、各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包括专业、学制、招生人数要在每年四月份以前填写《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计划审批表》(见附件1)报市教育局核准备案,否则不允许招生。

四、各中等职业学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新生入学后,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师范类、卫生类学校直接到省教育厅学生处备案,其他各职业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到市教育局职成科办理备案手续。职业学校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春季招收的学生要在每年4月15日以前到市教育局备案,秋季招收的学生要在每年11月15日以前到市教育局备案。

五、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达到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各职业学校要按文件要求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市教育局注册备案并验印,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及验印每年两次,春季毕业的3月15日前完成,秋季毕业的8月15日前完成。

六、各职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的学籍档案,学生的学业考核项目和内容由学校规定,学生的转学、转专业、休学、退学由学校依据《*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及本校学籍管理规定执行,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篇11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县培养200名教学能手、50名学科带头人和20名名师。构建涵盖全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三类骨干教师体系,逐步形成遴选与培养、管理与使用一体化的骨干教师管理运作体制,带动全县中小学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明显提升。

三、实施办法

(一)实施时间: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教学能手的选拔认定每年组织一次,学科带头人的选拔认定每两年组织一次,名师的选拔认定每三年组织一次。好校长、骨干教师队伍和一线任课教师津贴实行动态管理,年度考核,不搞终身制。经考核不称职的各类骨干教师和不任课的教师,立即取消其荣誉和津贴。评审前县上成立评审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专项评审方案和相关细则。

(二)实施范围:全县教育系统在职一线教师。包括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在职在岗教师。好校长、一线任课教师津贴只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中实行。

(三)实施机构:县级骨干教师的选拔认定、培养培训由县教育局会同县人社部门组织实施,邀请市级教育、人社部门指导和帮助。一线任课教师津贴每学期由各学校(幼儿园)上报教育局,经审核后确定。好校长依据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确定。

(四)实施程序:教学能手由本人申请、学校推荐、县教育局初审、县骨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通过专业测试和课堂教学考核(即赛讲)的办法进行;学科带头人由学校在教学能手人选中推荐,县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评审认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拟定人选,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县教育局、人社局联合发文命名,颁发荣誉证书。名师,由县教育局在学科带头人选中推荐,县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评审认定,拟定人选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县政府发文命名,颁发荣誉证书。

四、选拔与管理

中小学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县名师的选拔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县教育、人社部门研究制定。好校长、一线任课教师的确定办法由教育部门研究制定。

五、待遇

县财政每年预算200万元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市、县级好校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县名师和一线任课教师津贴发放。授予市级好校长的津贴按每人每月800元发放;授予县级好校长的津贴按每人每月500元发放;授予“县教学能手”荣誉称号,享受县级教学能手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授予“县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享受县学科带头人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授予“县名师”荣誉称号,享受名师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一线任课教师的课时达到标准的,津贴按每人每月100元发放。

六、工作要求

篇12

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健康教育的任务:

1、 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 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 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 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 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

1、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也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2、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3、一年级学生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

(1)培养学生在饮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卫生习惯。

(2)懂得均衡的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帮助。

(3)初步了解感冒、眼结膜炎、肠道寄生虫病等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4、了解课外活动、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并且知道运动前、中、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及保健常识。

四、健康教育的内容:

1、 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 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五、教学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