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4: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生理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生理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371-0874
国内刊号:31-1352/Q
邮发代号:4-15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2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中科双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医学属于实践科学,以生命为其研究目的,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通过解剖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之后,并没有沿着“解剖”的路线发展出与其相对应的生理学,而是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战国时期“方士”的影响下,与古代“天人哲学”相结合,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以“气化学说”为学术特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界曾对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构建作出努力,但最终因无法对解剖形体作出合理解释而失败,以至民国时期,中医界人士也开始怀疑和批判中医“生理学”的合理性。通过了解中医“生理学”的学术沿革,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医学解剖形体与气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中医生理学的理论体系。
1中医学术特点的衍变
目前,有关中医学理论起源的问题,大多认为可远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建立。战国至秦汉,国家完成了统一,“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渐融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黄帝内经》便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书的,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都是在该书基础上发展建立的。因此,《黄帝内经》一直被看做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标志。
1.1中医生理学的内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1]。《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内容,多散见于各个篇章,不成系统,但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大体包括:①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机制,如以“天癸”为中心的男女七八节律;②人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机制,如根据气血的盛衰和形体的变化总结出以“十岁”为基数的“好走”“好趋”“好步”“好卧”等生理特点(《灵枢?天年》);③饮食的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及呼吸机制;④人体气血运行的日节律(营卫的循行)、月节律(气血与月之阴晴圆缺的关系)、季节律(五脏主时规律)及精神活动与形气盛衰的关系、形体与气化的关系等有关人体生理的多方面内容。因此,有人把《黄帝内经》看作中医生理学的古典巨著[2]。虽然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在民国至建国前后作出了尝试,但由于中医界自唐宋以来对解剖形体的忽视,始终没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医生理学理论体系;而中医藏象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没有对脏腑实质等形体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因此均不能取代中医生理学的意义。
1.2中医生理学的理论特点《黄帝内经》有关人体生理学内容的特点为注重“气化”,即人体生命活动是在“气化”作用下完成的。“气化”的结果,通过颜色、气味、功能、形体变化等形式在“形体”上表现出来,重视“形神并重”或“形气并重”。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保留了汉代遗风,在医学上仍有《黄帝内经》的学术特点,只不过对生理基础的态度,已不能与汉代同日而语。首先,人们对形体解剖的认识逐渐淡化;其次,方剂学的发展也导致对医学理论的探讨从生理转向了病理和临床。受各种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及《伤寒杂病论》的广泛流传,宋代以后医家出现了“重病理”和“重气化,轻形迹”的医学观念。《伤寒论》是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临床著作,其重要内容正如恽铁樵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可以说“六经”是打开《伤寒论》理、法、方、药一体性的钥匙。晋唐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多从运气、病理、方法论等角度立论,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解读六经的少之又少。试看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所参考的书籍———《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所研讨的内容———五运脏腑、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等,可以推知张仲景掌握的医学内容涉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诊疗等多方面;而其所讲的六经,不会限于多数医家所认为的诸如经络、六气甚或辨证方法等。如果站在人体生理的角度看六经,可以说三阴三阳理论是在“形体”与“气化”基础上,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即“藏象系统是由五脏结构性器官按六经脏腑经络三级阴阳规律组成,内合脏腑,外应五行阴阳,六气标本是其属性”[3]。宋代以后中医学的变革,除了唐代方书盛行引发“不重辨证”的时代影响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发展和理学的兴起。宋明理学对中医生理学最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命门学说”。以儒家为中心,旁采佛、道两家融会而成的宋明理学,针对宇宙的本原问题,产生了“理”与“气”的争论;而“命门学说”即是明代医家对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思考的结果。但是与理学家一样,主张“命门为人身之大主”的医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纠缠,一直没有进入“无形之道”的境界。因此,由《黄帝内经》建立起的中医生理系统,并没有因为“命门学说”有所动摇。此外,北宋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以五脏为单位划为五大系统,开启了后世部分医家著书立说的基本模式。近现代“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及部分医家的“中医生理学”等教科书,大都为此模式。但张元素并非首创,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可以看作该模式的雏形。严格说来,这种模式是以“气化”为中心的中医“解剖学”,仍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中医生理学系统,并且忽略了脏腑实质和解剖形体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及其他医家对脾肾关系的论说等,基本都属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某个部分或个别单位的功能的发挥。综上所述,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其学术特点也因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衍变。中医生理学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包含了“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对生命的全过程及生命活动的具体机制都有详细的描述,但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唐宋以后,众医家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充实了中医生理学的内容,但对“形体”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后世对中医理论的准确理解。直到今天,中医的“形体”仍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首要问题。
2中医“生理学”的渊源
清代考据之学的兴起,影响了医学界对经典的回顾[4]。部分医家并不满足于仅对理论进行解读,更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体察阴阳的变化,感悟医学的真谛,对人体的生理基础进行深入思考。明代肖京在《轩岐救正论》中总结了中医学“气化”特点。清代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不仅发展了中医学的“气化论”,同时对阴阳的变化、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之道、经络对“形体”与“气化”的沟通等生理基础性问题均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此后陈修园、唐宗海等多尊崇该学派的“气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间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也可视为以“气化为中心”的生理学内容。此后,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中医界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反思。尤其是以后,西医“生理学”书籍由日本传入中国,更加促进了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
2.1生理学的概念“生理”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备医学意义。医学上的“生理”在光绪年间已经出现,如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1896年)载有“生理门”,严复在1898年题为“西学门径功用”的演讲中提到“生理之学”,1907年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编著的人体生理学著作《生理学课本》。该时期“生理学”实由日本传入,“斋田氏、高桥氏之《生理学》流传坊肆”。在此之前,“欧美新说东渐,通行之生理学为全体新论、全体阐微、全体通考等”[5]。此后,“生理学”作为学科名称逐渐在中国医学界确立,中医界相关著作也相继问世。西医入华之前,中医学界多用“医理”“理”“道”“医道”等概念来概括包括养生、生理、病理、诊疗、处方、用药等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意义相近的名词是“内景”,但其内容主要介绍各脏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称及饮食的代谢过程,是人体生理的小部分内容。实际上,中医学对中医生理学的认识,受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
2.2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医生理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秦汉是诸子思想相互融合与各家学说逐渐统一的时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日渐完善,《黄帝内经》是其代表作。中国文化向来被认为源于“伏羲画卦”,至黄帝时期进入“初期集成”,中国原始科学文化也在此时建立。尧舜时期,不仅继承了早期的“科学”,同时发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观念,便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6]。因此,属于实践科学范畴的中医学,具备人文哲学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医学属于生命科学,从考古发现和现有资料记载来看,在其理论建立之初,已经对形体解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7];而中医学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学”,除了中医学对“形体”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之外,与其带有人文特点的“气化”思想有关,这并不代表中医学轻视“解剖”。后世医家对“形体”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医学的理论包含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而气化理论则与形体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体的附庸。因此,“形气并重”成为秦汉之前中医学最大的理论特点,这也是中医生理学的重要内容。该时期中医生理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养生修炼和临床诊疗作理论指导,与后世医界只重临床有很大差别。清末汇通医家,都“主张以中医理论为本位参合中西医学,达到形理或形气兼备的理想目标”[8]。这与中医生理学“形气并重”的特点不无关系。建国以后,伴随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医基础理论,即中西医生理学的结合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目标[9]。
参考文献:
[1]袁媛.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36.
[2]闪增郁,张智,陈燕萍,等.《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888.
[3]许济泽.六经藏象系统揭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2-3.
[4]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574.
[5]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学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
[6]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四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5-154.
[7]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44.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省级教学团队“基础医学教学团队”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31-02
生理学是医学重要的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是每个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正常人体功能与机理的学科,其内容具有逻辑性强,知识点多的特点,相当多的内容较难理解和接受,病理生理学是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课程,其内容更是一环扣着一环,逻辑性更强,理解与接受更加困难,在当前医学基础课程的学时明显缩减的情况下[1],想深入掌握微妙复杂的人体机理与疾病的发病机制,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同时又要较好完成现代教育对学生具有解决问题具备创新思维的教育任务,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2]。
为此,我们把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两门有机整合,同时加强与临床疾病联系,寻找适合并能适应现代特征与教育要求的改革方法。
一、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的优势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均侧重人体功能与机制,生理学重在正常机体的活动规律与机制,病理生理学则重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均重在功能,均是功能性、实验性的学科,并且两门课程研究水平相同,一般生理学课程开在病理生理学之前,病理生理学为加强前后连贯性以及逻辑性讲述清楚,部分内容会重复前面生理学内容,现把两门课程有机整合,既可避免不需要的重复,又能较理想的解决了医学基础课程学时缩短的问题,也能把重点难点多讲讲透,两门课程具能与临床病例联系,尤其是病理生理学,整合之后腾出更多时间联系生活与临床病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锻炼思维的能力,甚至有时间把新发展的新知识带到学生面前,开阔学生视野。
二、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的要素
1.教师要扎实掌握生理学与病理生课程内容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虽说均是讲述机体规律与机制的学科,但是在大部分医学院线虽同属于基础学科,但分属于不同教研室,由不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而在我们学院,这两门课程在同一教研室,上课教师多年按照系统疾病同时负责这两门课程,所以同时熟悉这两门课程,有条件有机整合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此我们细心编撰了一部整合教材。
2.教师知识面要宽广,教学内容要丰富
生理学教学内容具涉及到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活动规律与机制,知识点多,难点多,要想深入浅出的讲透讲明,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涉及有关知识,要注意搜集典型的生活实例、网络报道、科学讲座及临床案例,把这些穿插到理论课讲述中,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专注,课堂效率就会提升,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掌握蕴涵其中的理论知识,生理学尤其病理生理学属于基础“桥梁”性学科,与多学科密切交叉,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广泛的医学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经验。
3.课程设计合理,与疾病联系密切,重点难点突出,详略得当
按照课题既定的教改理念和思路,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设计,本着既能体现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又能密切联系临床,增加临床案例的原则编写教材,设计课程,比如在绪论章,除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机体功能调节外,整合进病理生理学的病因学的内容,在细胞章节,除了主要讲述生理学的跨膜物质转运、生物电现象,还增加了最近科研的重点信号通路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疾病,如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相关疾病。由于生理学的尿生成过程与病理生理学中的肾功能不全紧密联系,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与肾的调节关系密切,故也放在同一章节。重点难点多讲,简单浅显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然后以习题的形式检验,如能量代谢的生理学内容就可让学生在课下自学,病理生理学则要讲述相关内容,即“发热”章节。
三、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的初步实施及成效
我们教研室首先多次开研讨会深入讨论两门课程内容的整合,接着按照最后讨论的结果编写相应教学大纲,继而编撰教材,我们随后在 2015级护理学专业部分班级进行了整合实施的教学试点工作,护理学专业其他班级按照传统进行,在教学课堂上根据内容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比如讨论式、提问式、TBL式等,通过对比教学效果,细心观察学生上课反馈,学生直接谈话,发现上整合课程班的学生上课的活跃度、专注度以及积极主动性有所提高,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分析能力方面明显提高。具体成效如下:
1.学生自学能力得以提高
学习是一个伴随终生的过程,学生大学以前的小学、初高中的学习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老师被动接收,上了大学要慢慢学会自学,学会高效率的自学,何况现代网络发达,自学途径多。先自学简单内容,比如我们的“能量代谢与体温”章节就较简单易懂,我们尝试让学生在课下自学,刚开始以思考题的形式把重点留给他们做,并且在网络上也能学到较多的知识,老师也会提醒学生要用学到的知识辨识在网络上查到的内容,不能全信。然后在课堂上留出几分钟分钟的时间自学一些简单段落,询问他们这些段落讲的主要内容,学会快速抓重点,学会快速归纳,这必然督促他们集中精神自学,这样逐渐自学能力得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也部分解决了课时被逐渐缩减的状况。
2.课堂效率得以提升
高效率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界的呼声,也是减轻学生给负担的一种途径,然学生腾出时间去运动、去发展兴趣和去参加社团活动,全方面发展,大学毕竟不同于小中学, 尤其是公认医学生,更应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课下学习负担。通过课堂上部分自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我们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避免相关内容的重复学习,学习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比如以案例为中心的分组谈论式、多媒体、提问式、互动式等,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效率也就能得以明显提高。
3.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具备较高的临床分析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作为很重要的基础科学,主要任务是夯实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但是绝对不应该把基础知识与病例分割开来,而应该以解决病例为出发点为导向来引导学生思考出现此种症状与体检结果的机制,理解机制防治原则就好理解。我们这次整合教材加入大量典型病例,在解决一个个病例中既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兴趣,初步培养了临床分析思维能力。
4.体会与思考
通过开始编制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课程的大纲、教材以及在护理班级开展教学的尝试以及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分析,我对整合课程教学改革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1)首先,在我院开展整合教学改革具备可行性,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接受程度来逐步开展整合教学,在试行阶段采用先在一定专业学生试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的形式较为严谨合适;(2)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及时更新医学知识,尽可能增多临床知识与经验。教研室一般在基础医学院,教师毕业后长期只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没有医生执照和行医资格,很少或基本不参加临床实践,病理生理的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知识和经验。但是由于上述原因,我们的教师毕业后鲜有参加临床实践的机会,至少应该多去听听临床课程,至少多与相关临床课程老师多多沟通,增加临床知识;(3)课程中与课程结束时应该设置调查问卷,多多了解学生对于整合的感受与建议;(4)教学改革还需要学校教务目前增加支持度,培养计划是两门课程,学生毕业成绩就需要两门成绩,而整合课程只有一个成绩,这个问题需待解决;(5)教学整合改革还处于初步阶段,教学试行中发现一些问题,还要不断完善大纲与教材,还需要不断努力。但是由于课时问题,我们未能在一个学期完成整合课程,故而护理学专业的考试章节内容与题目不同,未能从考试成绩方面深入客观比较分析教学效果。
细胞是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约1/4为固体,3/4为液体,成人65%左右的体重来自液体,人体内的液体按照分布位置可分为两大类:分布在细胞内的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分布在细胞外的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所有的细胞都由原浆构成,呈胶状,无色透明,其成分主要为水分,还有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物质。
二、细胞生理学与皮肤的关联
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不仅内部物质不能流失,其化学组成也必须保持相对稳定,这就需要在细胞和所处的环境之间有某种起屏障作用的结构。因而,细胞有一层由脂质分子构成的选择性半透明膜,它把细胞和细胞周围的环境分隔开来,细胞通过它从细胞外液中吸收养分完成一系列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生长、运动、排泄、呼吸、感应、生殖等。
皮肤学上判断健康、美丽皮肤的标准主要在于肌肤要有优良的弹性、水油均衡,而要维持皮肤年轻健美的首要条件则是细胞健康。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是水溶液,在维持内环境平衡的同时也能起到养护细胞的作用。当缺乏水溶液时,细胞就会因无法吸取养分而导致分裂能力降低、再生能力减弱、生命活动下降,并造成皮肤循环不畅、细胞代谢废物滞留,从而破坏皮肤组织结构和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造成细胞衰竭、死亡。
三、角质形成细胞基础生物生理学
角质形成细胞占表皮细胞的90%以上,这是一层相互交叉、重叠板状、可塑性强老死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动力学
细胞由基底层分化成熟为角质层直至脱落的过程称为表皮更替,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细胞周期时间为209小时,更替时间326小时。角质层的最外层细胞已无浆膜、无细胞核、无生命力,并由致密的角质细胞鞘取代,至此角质形成细胞也完成了它的最终分化过程,生命随之结束。
角质形成细胞对黑素细胞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主要影响黑素细胞的数量、树突形成等,而对黑色素合成的几乎没有影响。黑素在表皮的基底层生发,正常状态下会随着成熟的角质形成细胞一起脱落、代谢。当角质形成细胞因各种原因导致生理功能降低时,其对黑色素的正常代谢、分布等就会产生定的影响。
角质细胞与郎格汉斯细胞的关系
郎格汉斯细胞是黑素细胞之外表皮中的第一种树枝状细胞,通过树突与角质形成细胞接触,1个郎格汉斯细胞可与20个角质形成细胞形成接触,正常情况下两种细胞相互协调对维护表皮内免疫稳定有重要作用。
四、黑素细胞基础生物生理学
黑素细胞位于表皮的基底层,胞内含有黑素小体。黑素小体在形成阶段可分为:内有酪氨酸酶存在的空泡;具有特征性的阶段性细丝:黑素小体结构模糊,有黑色素沉着,成熟的黑素颗粒可见于树枝突上四个阶段。
黑素小体在种族差异间的生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