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5 18:47: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护理干预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2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按化疗患者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采取常规护理外,还针对化疗患者的便秘采取饮食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
2护理干预
2.1饮食干预
指导患者进清淡、易消化饮食,温度适宜,少食多餐,同时增加食物种类,以增进患者食欲,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含有粗纤维的糙米、豆类等食物,以增加胃肠蠕动。适当进食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鼓励多饮水,化疗患者饮水保证在2000—3000ml/d以上,最好保证每天清晨空腹饮凉开水或温开水1杯。化疗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前、用药期间、用药后饮用酸牛奶[3],能有效的预防便秘的发生,减轻患者排便的痛苦。
2.2行为干预
2.2.1训练定时排便习惯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指导患者有规律生活,注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与患者共同制定按时排便表。患者排便结束后,要注意保持患者肛周清洁、干燥。
2.2.2适当运动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卧床患者应指导其行腹部按摩,腹部按摩可增强腹部肌肉和肠管平滑肌张力,刺激肠蠕动,增加小肠和大肠推进性节律收缩,减少肠道对水分吸收。方法如下:仰卧,全身放松,可主动或被动操作,将一手掌放在肚脐正上方,用拇指及四指指腹从右至左沿结肠走向按摩以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
2.3心理干预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大便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应对行为,减轻烦躁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化疗。
3结果
4讨论
4.1中晚期肿瘤患者发生便秘的相关因素:(1)饮食因素:进食量少同时癌症化疗患者为了加强营养,所进食物过于精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分不足,不能刺激肠蠕动,加之粪便不能被充分软化以致便秘。(2)缺乏锻炼:化疗患者常疲乏无力,活动减少导致肠蠕动减弱,易致便秘。(3)药物的不良作用:止吐药物的应用极易引发便秘。长春碱类化疗药物由于神经系统的毒性也可引起便秘。(4)恶心、呕吐:化疗时由于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致所进食物大量吐出及体内水分丧失。加之不愿喝水使体内水分减少,致大便量少且干燥,不易排出。(5)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化疗患者常出现焦虑、紧张情绪。而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而导致便秘。
4.2护理干预组的便秘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常规护理组有显著性差异。通过饮食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使患者认识到便秘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及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自觉养成早饭前后定时排便的习惯,进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减轻腹胀。食物多样化可改善患者食欲,含纤维素食物及润肠通便食物的摄入,饮用果汁及润肠通便的饮品,用化疗药物前、用药期间、用药后饮用酸牛奶,可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清晨空腹饮温开水可刺激胃—结肠反射从而促进排便。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及腹部按摩可促进肠蠕动,有效地预防便秘。
参考文献
[1]李同度.癌症疼痛与姑息治疗分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72.
[2]陈世奎,孙姨,王立鹤.便秘防治170问[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7.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供收治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经检查无一例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18~52岁,平均30.3±8.9岁;平均体重(53.3±14.1kg);25例干预组(患者的年龄在17~56岁,平均3(4.1±9.5)岁;平均体重(50.3±15.4kg)。其手术的种类主要是包括:异位妊娠手术,附件或卵巢肿瘤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盆腔包块等。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疾病的种类、手术的类型、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上并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因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临床护理学中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常规检查:血尿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肝功能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1)术前一天巡回护士访视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及手术室环境以减轻对手术恐惧心理。病房护士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患者身心的具体情况及病种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将腹腔镜手术前后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进行讲解,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2]。(2)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解手术名称、手术过程及手术所需时间。(3)让患者与病房同病种手术后病友交流、沟通、消除顾虑。(4)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床上被动运动,尽早的下床进行适量的活动,有助于减轻术后腹胀,促进伤口愈合。(5)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饮食尽可能合理、多样化。(6)术前晚与患者进一步沟通,消除所有顾虑,保证睡眠充足。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围术期患者的平静心理,更好的配合,促使整个手术过程顺利的进行。在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至麻醉之前、手术之后的第一天,对患者的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测量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3统计学的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方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比较
两组在手术前24h所测量的HR、SBP、DBP的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入手术室之后连续测量三次,取其中的平均值记录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HR、SB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切口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由表2得知,术后对照组甲级愈合20例(80%),并发症中肩痛4例、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症3例,腹胀5例,恶心、呕吐2例,共17例(68.0%),干预组甲级愈合25例(100%),并发症中肩痛1例,腹胀1例,恶心、呕吐1例,共3例(12.0%),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增加了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应变能力及对该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本组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3例脑出血患者,男39例,女44例;年龄33~87岁,平均60岁。本组病例均经头部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出血部位:基底节区41例,小脑8例,脑干5例,丘脑16例,脑叶10例,脑室3例。8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便秘(排便间隔时间>3d,粪便量少,排出困难,无其他肠道器质性病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顺利排便,无因排便加重病情病例发生。
1.2便秘的病因
一般病因: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②不良排便习惯;③滥用泻剂;④环境或排便改变;⑤妊娠;⑥老年、营养障碍;⑦结肠、直肠、盆底器质性病变及功能;⑧结、直肠外神经异常,本组38例意识障碍者均发生便秘,考虑与脑出血量大或存在颅内高压有关,以致影响自主神经调节中枢而诱发便秘;⑨精神或心理障碍医原性药物因素。
1.3脑出血
脑出血的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患者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次数、全身情况和并发症等有关。脑出血患者死于并发症或遗留后遗症。年龄越大,预后越差,60岁以下的病死率较低,约占30%;70岁以上的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大多数患者高血压病史较长,血压越高,预后越差,病情进展快,颅内高压症状明显、严重,视水肿。
2脑出血致便秘的原因
2.1环境因素
因为住院患者卧床,涉及个人隐私而不适应在床上排便,从精神上自我抑制,抵触排泄,从而减少了排便次数,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大部分水分被大肠反复吸收,粪便过分干燥,排出困难,导致便秘。脑出血患者一般入院需绝对卧床治疗3~4周,致使患者自身活动减少,长时间卧床会引起胃肠蠕动减慢,同样会出现便秘的情况。
2.2药物因素
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的治疗过程中,为了减轻因出血所造成的颅内压升高,避免形成脑疝,会大量使用脱水利尿药物,如甘露醇、呋塞米等。利尿剂的应用在减轻颅内压的同时也促使肠道内的水分过分吸收,以致便秘。
2.3饮食因素
术后患者早期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言语障碍以及异常咳嗽、呕吐或口腔分泌物堵塞气管,为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或坠积性肺炎而进行鼻饲,另外,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重点是保护胃黏膜,对患者食物要求比较严格,而家属挑选食物时过于精细,缺乏纤维素,饮水减少,易引起患者营养不均衡而导致便秘。
2.4护理因素
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告知家属和患者排便的意义,没有准确地了解情况和及时督促,以致患者便秘。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发生便秘对脑出血患者的严重影响、发生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用力过大。要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做好有效遮挡,指导患者采用合适的排便姿势。
3.2饮食调节
给予患者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高纤维素饮食可促使肠蠕动,避免便秘的发生。鼻饲者可给予混合蔬菜、水果汁,鼓励患者多饮水(30ml/kg),每日保持饮水量为1200~1500ml,使大便充分软化,预防便秘。忌食辛辣食物,不吸烟,不饮酒。
3.3腹部按摩
每天早晚2次按摩腹部,患者取平卧位,按摩前要求手温尽量高于体温或相近,嘱患者放松腹肌,用手掌自右下腹开始顺时针方向按摩100~200次,手法由轻至重,按摩时注意动作轻柔,冬天要注意保暖。另外,患者自述腹痛或生命体征不稳时要停止按摩。
3.4适当活动
患者病情稳定、允许进行床上或下床活动时,可适当鼓励和指导患者活动,但早期应严格控制活动量,以患者不出汗、不气喘为宜;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被动活动肢体,以增加肠蠕动,提高排便肌群的收缩。
3.5药物治疗
建议可选用舒泰清,2袋/d(A剂:聚乙二醇400013.125g;B剂:碳酸氢钠0.1785g,氯化钠0.3507g,氯化钾0.0466g;A剂+B剂各1袋配制125ml标准等渗溶液),严重便秘者可先用大剂量(8袋/d,共3d)清除肠道内残留的粪便,逐渐减量至2袋/d,建议服用至形成规律性大便。每晚口服果导2片或肛塞开塞露1~2支、芦荟胶囊口服、番泻叶5~10g沸水浸泡代茶饮。对于患者来说,主要是康复性的治疗,一般可以进行中药调理和针灸。
4讨论
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大多在活动状态时起病,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多有意识障碍,发病时血压较高,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关。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患者很快进入昏迷状态,死亡率很高。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脱水利尿剂的大量使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排便反射抑制、肠蠕动减弱或长期卧床等因素引起便秘,而便秘对脑出血患者预后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护理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大便通畅对脑出血患者的意义。首先要规律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生活规律,自然精神百倍,并做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早晨起床前,老年人还可以对腹部进行自我按摩。多吃些高纤维食物,如瓜、果、蔬菜和粗、杂粮等,多饮水,少吃刺激性及生、冷食物;其次,大便也要尽量规律,尽量做到1~2d排便1次;最后要把生活、心理安排到最佳状态,解除顾虑,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黄彦飞.49例脑出血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广西医学,2004,(11):1728-1729.
[2]吕式瑗.护理学基础[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122.
[3]冯晶军,武玉玲,李英.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05,(1):47-48.
[4]赵晓丽,李宣兰.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63.
[5]刘彦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辨证论治[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93,116.
1.2社会因素:许多女性会担心子宫切除后会导致婚姻破裂,这也是子宫切除术给女性带来最大的困扰,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配偶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动员其多给患者关爱。同时要明确告诉患者手术不会影响正常的性生活[6]以及女性性征,尽量减轻患者的顾虑,让患者以轻松的心态接受手术。术后患者有疼痛、易激惹、不愿运动、睡眠不佳等状况,要多与患者谈心,同时嘱咐患者家属多给患者一些心理支持,适当情况可以组织患者相互交流,给患者更多的认同感,降低患者的孤独感。
1.3抑郁与焦虑的判定标准
评分标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焦虑与抑郁自评分越高,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建立Excel数据库,并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珚±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焦虑与抑郁情况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得知,术前未经护理干预时,2组焦虑与抑郁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发出150份调查问卷,回收147份,有效130份;对照组发出150份调查问卷,回收142份,有效126份。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92%,对照组为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