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5: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机械学习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步撰写 1、总结亮点:一年到头来总有一些亮点或成绩,例如:经营业绩、工作业绩、行业内取得的成就。如果有数据的话一定要有数据体现。2、做了那些事情:这并不是让你写流水账,而是要写做过那些事情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什么基础。3.归纳思路:你为什么做这些事情,做这些事情带来了那些好处。4、总结不足:人无完人,不可能没有缺点,简单总结这一年中出现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一定要客观,不要避重就轻。5、明年工作思路:说完了亮点、总结了不足,就应该说说明年怎么干了。尽量的接地气,不要说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进一步完善 写完了之后并没有全部完成,应该进行提炼和总结归纳,1、起一个有口号性质的、有思路的标题。一是要好记、二是要扣题。类似于什么党的16字方针之类的,应该是自己的感悟,而非抄袭的东西。2、给每个段落起一个涵盖性质的小标题。每个标题字数应该相同并相互呼应。把标题拿出来就是总结的大纲。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实习意义和目的
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主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课堂,它是专业知识培养的摇篮,也是对工业生产流水线的直接认识与认知。实习中应该深入实际,认真观察,获取直接经验知识,巩固所学基本理论,保质保量的完成指导老师所布置任务。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勤劳刻苦的优秀品质和敬业奉献的良好作风,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培养生产实际中研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实习是我们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认知实习,我们要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并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实践环节。通过接触实际生产过程,一方面,达到对所学专业的性质、内容及其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地位有一定的认识,为了解和巩固专业思想创造条件,在实践中了解专业、熟悉专业、热爱专业。另一方面,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让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专业技能更加过硬,更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再有,通过到工厂去参观各种工艺流程,为进一步学习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具体,我们应该通过实习达到以下目的:重点参观实习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了解这些工厂进行生产加工,实际生产的设备、工艺、工模具、产品缺陷等技术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积累感性认识。
生产实习是我们机械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强化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好的帮助。生产实习,我去了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在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实习当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真的是受益匪浅。
(1)实习时间
20xx年十月一日 到 20xx年六月一日
(2)实习单位
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
(3)实习目的
通过在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生产实习,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和使自己全面地了解了哈尔滨铁路局内燃机厂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及生产过程,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1. 实习期间应该注意自己的着装,不能穿背心、短裤和拖鞋,以免实习过程中机器运转所产生的高速高温物体对人身造成伤害;
2. 实习期间一定要听从带队老师的指挥,不要擅自离队,更不要随意触碰机器的按钮或开关。禁止触摸生产线上的物品以免烫伤;
3. 不得迟到、早退、旷实习等,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到达或不能去实习应向班长或带队老师请假;
4. 实习期间仔细观察,认真听老师或师傅的讲解,遇到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来,随时做笔记;
5. 实习期间要严肃认真,禁止喧哗打闹。
三、实习单位简介
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是由ABB(中国)有限公司和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而成。作为ABB全球低压同步发电机生产基地,公司引进ABB全球领先技术,致力于设计、开发并制造性能稳定、高效节能的低压同步发电机,以帮助客户实现增效节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挑战。 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位于南昌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厂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办公区面积2600平方米,投入使用后年产发电机超过6000台。在工厂的建设过程中,秉承ABB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充分应用了高效节能技术及专业化废弃物处理系统,确保了企业的环保生产。 ABB集团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厂商,致力于为工业和电力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提高效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ABB集团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20,000名员工。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ABB迄今在中国已拥有27家本地企业、在60个主要城市设有销售与服务分公司和1.5万名员工,并拥有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全方位业务。20xx年ABB在中国的订单额超过45亿美元,销售额约41亿美元。中国继续保持ABB集团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地位。 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隶属于ABB集团自动化业务部电机业务单元。电机业务单元位于芬兰,负责ABB高压电机和发电机、同步电机和发电机、直流电机及风力涡轮发电机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及售后服务。 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严格按照ABB芬兰电机业务单元的设计和工艺标准来制造低压交流发电机,技术参数同步更新,生产的发电机从设计技术、工艺标准、材料选用、质量控制等方面全部经过芬兰专家指导和认可。公司于20xx年11获得由挪威船级社(DNV)颁发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范围涵盖同步交流发电机的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等活动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的产品为ABB品牌低压发电机,有2个产品系列:机座号180,200,250,280,355和400的陆用发电机和机座号400,500,560和630的船用发电机。发电机可与国产或国外各种品牌的柴油机与汽油机配套,广泛应用于建筑、铁路、船舶、电信、军工、矿山等工业领域。发电机功率范围为14kVA-1750kVA的陆用发电机和500kVA-5500kVA的船用发电机。
四、实习心得
一周的认识实习很快就结束了,我觉得这种形式的认识实习非常的有意思,因为这比坐在课堂里听讲来得更为实际、直观。通过实地参观,我了解了工厂进行加工实际生产的设备、工艺、工模具、产品缺陷等技术问题,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和主要设备都有了一定认识,并对这几家工厂或企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感到自己真的是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包括需要了解、掌握的与机械专业相关的知识,也提高了我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使我能够从机械制造技术、企业战略、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这次实习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参观振升铝材,当我们走进熔铸车间时,一股热浪迎面扑来,老师告诉我们熔炼炉的温度高达700多度,即使站在10米外也能强烈的感受到热浪袭人,我很难想象工人师傅们能够每天忍受热浪开着装料车往熔炼炉内装料。在另外一个车间,刚一进去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硫酸的气味,同学们都纷纷捂着鼻子,盼望着尽快离开,但我惊异地发现工人师傅们不但没有任何不适,而且连口罩都没带。这更促使了我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发明更加先进的生产流程或设备,来改善有色金属行业的工作环境。
通过这次实习,我感觉到有色金属行业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发明和引进,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正在被解决,因此有色金属行业还存在着很大的机遇。并不向人们所说的是夕阳产业。作为一名工科大学生,应该更多地得到这方面的锻炼,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创新精神,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向员工提问时,他们都能够热情地为我进行解答,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于他们的耐心讲解,我对材料科学又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最后,我希望如果以后有这样的参观实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让各个企业单位多派出几名员工给我们进行更为细致讲解,或采用较高级的扩音设备,也希望能给同学们留出专门自由提问的时间。同时,感谢两位带队老师对我们的照顾,你们辛苦了!
学习机械生产个人工作总结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由于数控化加工可以让机械加工行业朝高质量,高精度,高成品率,高效率方向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还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车床,对其进行数控化改造,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逐步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里也开设了数控技术这门课程,为了提高我们的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数控技术水平,让我们更清楚更明白更真实地学习数控技术,第十七、十八周,我们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数控实习,经过两周的学习我对数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习到了不少数控知识和技术。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总结:
还没开始实习的时候,我就在网上搜索相关知识,了解到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数控软件上面每个指令的使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上手了,踏入了数控这个门槛,还适当地给我们布置些作业,我们也积极认真地对待,认真完成每一次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之余,我们还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自己尝试着车一些自己想要有图案零件,效果还不错。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时光总是匆匆而逝,很快两个星期就这样过去了。大三了,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总结。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两的数控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学习机械生产个人工作总结3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一、实习目的
1、通过下厂生产实习,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须的感性知识和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机械制造厂的生产组织及生产过程,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在实习期间,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零件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床,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培养我们的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3、通过实习,广泛接触工人和听工人技术人员的专题报告,学习他们有价值的生产经验,了解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
4、通过参观有关工厂,掌握一台机器从毛坯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设备选择和车间布置等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5、参观工厂的先进设备及特种加工,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以及对新工艺、新技术的了解。
6.通过记实习日记,写实习报告,锻炼与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问题以及搜集和整理技术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1、机械零件的加工
根据实习工厂的产品,选定几种典型零件作为实习对象,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学习,掌握各类机器零件加工工艺的特点,了解工艺工厂中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的工作原理和机构,在此基础上对典型零件进行重点的分析研究,要求如下:
(1)阅读典型零件的工作图,了解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功能及工作条件,零件的结构特点及要求,分心零件的结构工艺。
(2)大致了解毛坯的制造工艺过程。
(3)深入了解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找出现场加工工艺。
(4)对主要零件加工工序做进一步的分析。
2.典型零件工艺
(1)箱体零件的加工:了解某机械设备机座、机体的机械加工方法,并纪录其工艺过程。分析箱体零件加工平面与孔系的主要加工方法。
(2)轴类零件的加工:了解轴类及其机械加工工艺并记录其工艺过程。了解某道工序的具体加工工艺(技术要求,刀、夹、量具,切削液等)。
3.了解刀、夹、量具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常用机床型号及其特点。
4.装配工艺:
(1)了解化工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其装配工艺;
(2)了解化工设备装配后的最终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3)了解主要化工设备零部件在加工车间的检验情况。
三、实习收获及总结
在现场技工师傅,工程师的指导和讲解中,我们对各类车床,铣床,钻床,冲床,磨床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应于各种不同型号,不同用途,不同尺寸的零部件,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加工机床进行处理。基于金工实习期间我们所了解学习的各类机床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大型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粗制流程,精加工流程,装备流程,修改处理流程等加工流程。
技工师傅们给我们展示了熟练操作各种机器生产零部件的过程和技巧,其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同小型简单机床是x小异的。整个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就一些机床的工作原理,精度问题等方面的疑问请教了指导师傅,如磨床,钻床等机床具体的功能及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需要对零部件做处理的方面。
老师在给我们解答疑问的同时,也给大家讲解了许多关于公司经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常识,让我们真正正确地认识一个大型机械公司的生产流水线,各类部门的职能,各工种的职责,各类技术要求,同时也拓展了我们对大型机器公司购置,生产,包装,销售的流程,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常识。
我们对各类机器的功能,型号及操作规范等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最后,我们就对各自的参观疑问和看法做了初步的交流和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整个机器厂和参观过程做了初步的简短总结,并结合各自在金工实习期间所掌握和了解的机床知识,交流了各自对某些机器的改进或存在的缺陷等方面的观点看法。
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经过这次实习,让我明白做事要认真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机械学习是一种形式上死记硬背的学习,是机械地模仿与记忆的学习,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遗忘快且灵活运用性差。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通过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将知识记得准确而又牢固,还能用得迅速而又合理。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当代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家都竭力主张“有意义学习”,反对“机械学习” 。
那么,在小学数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我认为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是首要因素,人的思维过程始于具体情境。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做到:情知交融,才能促使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呈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一、情知交融,以人为本,启“有意义学习”之开端
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对整堂课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将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和愉悦的教学氛围,引生入胜。
1、旧知为铺垫,找准新知的衔接点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来说,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旧知是新知的衔接点。因此,认知基础是决定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内部因素。为此,在新课导入中要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搞好铺垫,使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成为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从而温故知新。如,教学“8 加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学习9 加几的方法来学习8 加几,让学主观察课件、摆小棒、讨论,归纳出8 加几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游戏巩固本节的内容。如果没有前者,后者就失去了衔接点,学习便只能是机械地进行。
2、情感为依托,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积极的情感是对学习活动或对象的认识倾向,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心理因素,这种积极的情感是有意义学习的心态,学生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态,才能开展有意义学习,没有这种情感动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就不能积极发生。为此新课导入设计一定要以学生的情感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典型、明确目的、感受实际运用的意义等,使学生感到有学习和探求的需要。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调查、收集百分数的应用,使之认识百分数在统计、分析等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自觉性;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悬念,造成知识冲突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如在教“倒数的认识”一节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填空:5×( )=1, ×( )=1……看谁填得又对又快,制造了认知冲突,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迫切的求知状态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情知交融,以人为本,创“有意义学习”之展开
情知交融是思维活动和心灵活动的统一,贯穿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为此,在新知探究过程中,既要寻找思维的展开点,突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要重视情感的交流,让学生以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愉快的学习。
1、寻找思维的展开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旧知识的相互同化、相互作用,只能是在学生思维活动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才说,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没有思维,就谈不上理解。
为此教师在引导探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教学时要寻找思维展开点,如: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有助于智能开发的知识点均是思维的展开点。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展开充分的思维,学生才能真正自主探索,培养创造性思维。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对“思维展开”往往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所谓走捷径,让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抹煞了数学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其次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一味讲授,把应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难点、疑点和关键点全部代替包办了。这种教学导致了学生机械的学习。我深深感到: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之所以显得特别重要,乃是因为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主动获得真知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创造性发展的过程。
2、把握情感的交流点,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如,教学“8 加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学习9 加几的方法来学习8 加几,让学主观察课件、摆小棒、讨论,归纳出8 加几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游戏巩固本节的内容。
其次,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主的发展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如教学8 加几的例4“8 + 9”时;教师未作任何暗示,先让学生尝试着做。一般学生按照8 加几的计算方法思考,把9 分成2 和7,8加2 得10,10 再加7 得17。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打破“看到8,想到2”的思维定势,认为8 比9 小,分8 比较简便,于是他们把8 分成1 和7,9 加2 得10,10 再加7 得17。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又如这课的做一做第一题我出示了一张卡片让学生分别算出得数,然后观察异同,得出上面一排的2 和4合起来就是下面算式中的6,于是学生们就知道计算8+6 时,6 要分成2 和4。然后我让学生猜一猜卡片下面的算式是什么?通过猜想,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地引导学生投入到对规律的探索活动中。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抓往时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师生之间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实际上,也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
3、要做到情之交融,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呢?
首先是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始终都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教师讲授时,应该与学生保持交流,连在角落处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目光。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友好地注视他。其次是激励,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说得好”、“说得很有道理”等赞扬和激励学生的话应常挂在教师嘴上,即使对于说错的学生,也决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随意责难,而是要想方设法减轻学生因发言不好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在适当时候再给机会,让他尝试获得成功的欢乐,从而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机械学习是一种形式上死记硬背的学习,是机械地模仿与记忆的学习,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遗忘快且灵活运用性差。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通过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将知识记得准确而又牢固,还能用得迅速而又合理。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当代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家都竭力主张“有意义学习”,反对“机械学习” 。
那么,在小学数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我认为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是首要因素,人的思维过程始于具体情境。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做到:情知交融,才能促使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呈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一、情知交融,以人为本,启“有意义学习”之开端
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对整堂课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将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和愉悦的教学氛围,引生入胜。
1、旧知为铺垫,找准新知的衔接点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来说,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旧知是新知的衔接点。因此,认知基础是决定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内部因素。为此,在新课导入中要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搞好铺垫,使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成为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从而温故知新。如,教学“8 加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学习9 加几的方法来学习8 加几,让学主观察课件、摆小棒、讨论,归纳出8 加几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游戏巩固本节的内容。如果没有前者,后者就失去了衔接点,学习便只能是机械地进行。
2、情感为依托,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积极的情感是对学习活动或对象的认识倾向,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心理因素,这种积极的情感是有意义学习的心态,学生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态,才能开展有意义学习,没有这种情感动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就不能积极发生。为此新课导入设计一定要以学生的情感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典型、明确目的、感受实际运用的意义等,使学生感到有学习和探求的需要。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调查、收集百分数的应用,使之认识百分数在统计、分析等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自觉性;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悬念,造成知识冲突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如在教“倒数的认识”一节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填空:5×( )=1, ×( )=1……看谁填得又对又快,制造了认知冲突,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迫切的求知状态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情知交融,以人为本,创“有意义学习”之展开
情知交融是思维活动和心灵活动的统一,贯穿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为此,在新知探究过程中,既要寻找思维的展开点,突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要重视情感的交流,让学生以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愉快的学习。
1、寻找思维的展开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旧知识的相互同化、相互作用,只能是在学生思维活动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才说,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没有思维,就谈不上理解。
为此教师在引导探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教学时要寻找思维展开点,如: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有助于智能开发的知识点均是思维的展开点。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展开充分的思维,学生才能真正自主探索,培养创造性思维。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对“思维展开”往往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所谓走捷径,让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抹煞了数学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其次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一味讲授,把应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难点、疑点和关键点全部代替包办了。这种教学导致了学生机械的学习。我深深感到: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之所以显得特别重要,乃是因为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主动获得真知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创造性发展的过程。 转贴于
2、把握情感的交流点,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如,教学“8 加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学习9 加几的方法来学习8 加几,让学主观察课件、摆小棒、讨论,归纳出8 加几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游戏巩固本节的内容。
其次,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主的发展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如教学8 加几的例4“8 + 9”时;教师未作任何暗示,先让学生尝试着做。一般学生按照8 加几的计算方法思考,把9 分成2 和7,8加2 得10,10 再加7 得17。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打破“看到8,想到2”的思维定势,认为8 比9 小,分8 比较简便,于是他们把8 分成1 和7,9 加2 得10,10 再加7 得17。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又如这课的做一做第一题我出示了一张卡片让学生分别算出得数,然后观察异同,得出上面一排的2 和4合起来就是下面算式中的6,于是学生们就知道计算8+6 时,6 要分成2 和4。然后我让学生猜一猜卡片下面的算式是什么?通过猜想,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地引导学生投入到对规律的探索活动中。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抓往时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师生之间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实际上,也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
3、要做到情之交融,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呢?
首先是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始终都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教师讲授时,应该与学生保持交流,连在角落处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目光。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友好地注视他。其次是激励,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说得好”、“说得很有道理”等赞扬和激励学生的话应常挂在教师嘴上,即使对于说错的学生,也决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随意责难,而是要想方设法减轻学生因发言不好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在适当时候再给机会,让他尝试获得成功的欢乐,从而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高中阶段,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物理是极其重要的而却又比较难学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能够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效率上下一番工夫。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形式。笔者经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感受到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其实很多,有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情况,有学生的素质和学习的情况,有学校的物质条件和校貌、班风等情况。但是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的我们,仍然可以在很多方面做些努力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学活动也是如此。只有深入的了解学生,了解教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到“心中有数”,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这样有利于在教学中把握起点、找对切入点。在整个中学阶段的物理学习中,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都比过去强的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普遍感觉物理难以学习。特别是高一年级的新生,大多数都感觉由初中到高中物理学科的跨度比较大,不适应。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级跨度不小的“台阶”。因此对学生的基础应“心中有数”。
其次,教师对教学目标“心中有数”,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其深刻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像弹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判断、合力与分力等效性与虚拟性、矢量的合成与分解、物体受力分析及其计算等等。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培育学生科学的志趣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对教学内容要“心中有数”,就是要熟悉教材,熟悉授课内容。把握整个中学物理教材的全部知识结构系统,特别是新教材的编排顺序,更要理解新、旧教材的优点和异同。
二、促进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减少机械学习
由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仍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减少机械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有意义学习,其实质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的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标准。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方面有联系。一旦新知识建立了这样的实质性联系,学习者就可以用形式不同但意思相同的语言来表达这一概念的含义。所谓非任意的联系,即非认为的联系,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某种人们可以理解的合乎逻辑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的性质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观念,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学生从早到晚都坐在教师里学习,学习对学生而言无疑是枯燥的。如何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选择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事例,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且有利于学生内心体验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具有设疑激趣特征的问题情境。在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地提出问题,或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长期的传统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容易,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好的问题引入能够引导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提出富于探索性的问题。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设的情境要丰富、趣味、形象,尽量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感到问题的真实存在性,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第二,情境的创设要仅仅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可以兼顾学生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熏陶。
四、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所以,化学概念是整个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化学这门学科比作高楼大厦,那么化学概念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因此,化学概念教学成为化学教学的核心。化学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要学好化学概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妙记忆,有意义地学习
对化学基本概念,死记硬背是毫无意义的机械学习。学习时要以理解概念的真正涵义为前提,使机械学习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学习者要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矛盾变化过程中的内因,是积极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习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在学习中要克服一切不良的思想认识、种种忧虑和重重困扰,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主动进取,创造有意义学习的情境,开展学习。
二、积极探索,寻求佳法
学习任何一项内容,对于不同的学习者都有不同的方法,但好的方法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基本概念主要有下列方法:
⒈找关键词,找突破口
许多概念在阐述时有一些关键的字词,这些字和词体现了化学概念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在学习时要找出这些字词,认真推敲,重点研究,找出掌握这一概念的突破口。
⒉分层推问,整体掌握
在学习一个概念时,可把概念划分为几个层次,找出识记部分和理解部分,使问题点分散,逐步消化,进而达到全部掌握的目的。
⒊弄清关系,比较掌握
在学习某些新概念时,可把它与前面已学过的一些概念进行比较,对比相似点、不同点,暴露概念的本质,从而有助于概念的掌握。一般有两种情形:
⑴对立比较。把相互对立的概念进行比较,可清晰地找出它们的本质区别,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⑵类似比较。很多概念表面上极其相似,但本质上却有差异。例如: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三、借助实验,帮助形成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概念则是化学变化中物质本质的反映。有些化学概念可借助于化学实验,通过教师或学生的操作及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概括、归纳、分析、总结,最终得出某一概念。例如:通过观察点燃镁带、木炭、硫、铁等实验,总结出燃烧的概念。又如:通过镁带燃烧、水加热变为水蒸气等实验,形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四、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概念
人类认识过程的阶段性发展决定了概念发展的阶段性,同一概念在不同时期揭示事物的本质是不同的。要认识概念在各个时期的内涵,理解知识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使学习者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知识面得到逐步发展,揭示客观世界不断运动、发展这一永恒的真理,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促进其形成和发展。例如:初中开始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是从物质间的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展开的,之后又发展到物质间得失电子,体现了物质世界的永恒性和人类认识的螺旋上升规律。
五、注重运用,赋予概念生命力
化学概念是蹬上化学殿堂高级台阶的基础。学习概念重在应用,通过运用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知识点,长久地储存于记忆的思维中,形成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之势,串联起新旧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新知识的学习无疑是水到渠成,促进学习的迁移。运用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习题反馈和化学实验。
六、概念联网,形成知识体系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中包括表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化学量和化学用语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所学的各个概念分门别类、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概念联网,建立最佳的知识结构。这样,能够及时调取有关概念,应用到实际学习中去,牵引知识,扫除学习障碍,解决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在现代生物教学中,如何将最新的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探求的使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同化论为生物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奥苏伯尔是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认知结构同化论,阐明了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认知同化论对于现代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一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以上的观点乃是同化理论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变化的实质。
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过程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情况。
机械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学生不理解文字符号的实质,其心理过程是各种联想。这种学习的产生主要是学习材料本身无内在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理解的学习,也就是学生获得有逻辑意义的学习。这种学习的产生要求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获得对人类有意义的材料的心理意义的过程。
教学过程要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学习,那么如何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呢?
奥苏伯尔指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的学习的产生前提首先是新知识具有逻辑意义;其次,学生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生主动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再次,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为了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用有意义言语指导教学的全过程。在传授新知识时,必须使学生获得清晰的、同旧知识既有联系又可以辨别的正确意义。为了保证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师应该尽量循序渐进地教学,使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必要的预备知识,在新知识获得之后被遗忘之前,安排适当的复习或练习,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学到的新知识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
概念同化模式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的最小单位是命题,命题是由概念构成的。他认为学生获得概念主要有两条途径: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是由学生从大量的同类事物或现象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共同的本质特征, 是获得概念的初级形式。概念同化则是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学习新概念的方式,是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概念同化是从概念学习概念。新概念的获得,依赖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即新旧意义的同化,使新的概念获得得以实现。概念同化有3种基本模式: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二、认知结构同化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奥苏伯尔的应用认知同化论指导生物教学,不仅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生物学习的心理过程,而且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1.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是运用同化理论指导生物学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特点,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1)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状况。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尤其是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基础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由于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也会出现多样性或特异性。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顺利地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学生对于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既可以通过作业的检查、课堂检测、周考、月考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状况,也可以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还要讲授哪些知识,强调哪些内容等等。
(2)新旧知识的关联和同化。
按照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要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学习的心向,才能进行同化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
首先,在涉及新知识的传授时,不仅要(下转第113页)(上接第111页)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最好能够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引导出新知识。例如,细胞增殖是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的上位概念,当学生学习了几种分裂方式以后,可以从中总结出细胞增殖的概念。这样既总结了所学旧知识又引出新知识,承上启下,易于学生理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对比方法,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例如,单纯扩散、协助扩散是被动扩散的下位概念,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单纯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3个概念又都是物质穿膜运输的方式,结合运输特点比较这3个概念中物质运输的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对比进行教学,容易理解记忆,效果较好。
(3)遵循认知结构建构化教学模式
结构建构化教学模式就是找到新知识同化过程中相关联的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经过分析、综合、推理、重组等思维过程,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概括出新的规律性知识并重建新的认知结构,然后通过运用新规律,进一步检验、巩固新知识,最终实现知识的迁移。知识的迁移同化或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对知识的思维加工过程,才能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进而通过知识的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4)组织者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在课堂教学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为学生设计一个能把握所授知识的本质,对新知识具有引导性、起同化作用的知识结构——组织者,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因为组织者必须在正式教授新知识之前呈现给学生,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在有意义学习中,如果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没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那么新知识就不能被有效地固定在认知结构中,从而引起不稳定的和含糊的意义,并迅速导致遗忘。有时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虽然已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但他自身却不能充分利用,结果也会出现机械学习。为此,可以在呈现正式学习材料之前,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即“组织者”。“组织者”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陈述性“组织者”,其目的是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用于比较熟悉的学习材料中,从而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性,加深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一旦学生建立起这一组织者,教学过程即可按设定的教学模式展开。
2.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学生头脑中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即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这些知识是否构成了良好的组织结构。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呢?
首先,教师要重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匹配。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立,取决于教学中是否能为学生呈现良好的知识结构。生物学教学必须坚持按知识结构进行教学的原则。通过分析教科书,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按科学合理的教学结构进行教学,通过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学生通过这种知识结构网络的学习与内化,就能更容易的构建高层次的认知结构。其次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认知同化论的理论成果,区分不同的学习模式,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认知同化论是现代认知理论的重大成果,在现代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引入认知同化论,必定对我们的生物学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生物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复述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认为,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只有经过多次复述,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
其实,复述不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别人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心理学生把复述策略定位为一种粗加工策略,目前人们对精加工策略比较追捧,诚然,精加工策略是学习的深度和高度的有效体现,但是,复述策略是学习的基础,是精加工的基础。[3]。
二、复述的价值
有许多孩子会问老师问题,我会让学生复述题目给我听。如果孩子能复述上来,那说明是经过思考的,是真的不会。那么我再询问,慢慢帮其理出正确的解题思路。但是大部分学生复述题目有困难,因为他没有对题目进行思维加工和提炼。
复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概括能力是复述在思维训练中起到的最基本作用。无论那种形式的复述,尤其是概要复述(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删削和浓缩,略去一般的描述和细节,把次要内容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然后把主要内容组织起来)和提纲式复述,都要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选择概括、组织调整,才能完成复述要求。
2、培养创造能力是复述在思维训练中应予以突出的一项内容。思维的创造性指思维活动的创新程度。其表现:一是在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二是对原来思维的否定;三是想别人之所未想,言他人之所未言。
3、复述在思维训练中对培养其他思维品质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思维品质是由多年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复述培养了思维的概括性、创造性,也在培养着思维的其他品质[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养成复述题目的习惯,才能使消灭低级错误成为可能。
三、复述的分类
除了教育心理学上对复述的分类以外,我们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将复述分为以下三类。
1、对教师讲解内容的复述
对于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讲解之后,学生接受的怎样,听懂了没有,复述就是很好的检查。提问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复述刚刚讲解的内容,然后让中等偏上的学生补充的提炼,会达到很好的巩固内化的效果。
2、对同学刚才回答内容的复述
可以很好的检查学生的听课状态,并且有效地调动生生互动,是课堂充满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每个人对每个题目、知识点都有自己的理解,倾听别人的观点,把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在内心进行辨析比较,然后发言的时候可以先复述别人的观点,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3、间隙性的复述
有些内容当时复述难度都不大,如果隔一段时间,依然能复述上来,那就起到了很好的复习巩固的作用。间隙性复述可以放在一节课的最后,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总结全课。还有一种间隙性复述可以请家长协助,学生放学回家后,由家长问,今天学了什么,你能把老师或者同学讲的,你印象最深的知识点或者题目复述给家长听吗?然后家长倾听,孩子复述,在孩子复述的过程中家长不时的追问几句,可以有效达到知识的巩固作用。
四、复述的运用
通过复述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挥其在思维训练中的作用,是今后教学应予以足够重视的长期的训练环节[5]。复述在思维训练中要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还应注意三个问题。
1、复述的要求要具体明确,复述的内容要精当。
要做到,不破词句,条理清晰,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复述习惯,思维训练得到扎实的落实。不是随便什么内容都需要复述,都可以复述的。因为有些只可意会的知识是不好复述的,还有一些无关紧要的语句是没有复述的价值的。
2、复述的时机要恰当,复述的人选要得当。
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遗忘曲线。他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遗忘了大部分的内 容。根据这一规律,复述最好要及时进行。还有就是人选,由谁来复述当堂知识点,不能最优秀的学生,因为对他来讲,复述没有困难,没有挑战,价值也不大;也不能是最差的同学,因为,他们复述能力较弱,需要有榜样的引领。
3、复述有别于机械重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65
On the "Meaningful Learning" in Chemistry Term Teaching
GUO Xianyu
(Gong'an Buhe Middle School, Jingzhou, Hubei 434300)
Abstract How to solve the vexing junior chemistry chemical term memory problem? The authors proposed a "meaningful learning" perspective,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chemistry terms; meaningful learning;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1 研究的初衷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的时候,“最令人头皮发麻”的事情就是元素符号的记忆,接着就是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让人感觉学习化学其实就是大量的死记硬背。不仅学生会这样认为,大多数教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充分体现这一点,就是“记英语单词”一样强行去背,为了怕学生忘记,更是常常检查督促。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一方面抱怨化学的难学,一方面抱怨“学生记忆力”有问题或者懒惰。
人都有好奇心,当然也有对“复杂问题”容易产生逃避的心理。学习的原动力就是如何激发那份好奇心,使之对所要学习的“东西”产生兴趣,而后才能认知。所以,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情形,转换一下方式,不仅使学生喜欢这些符号,更能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这些符号。下面说说我的想法与做法:
2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了解学生最开始时,怎样赋予这些符号所特定的意义以及构成这些符号意义的认知内容和性质。从而寻找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这些符号,以及符号所表述的含义。这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千万别想通过几次“强背”或者默写听写什么的就可以使他们深刻地记住。
语言符号,虽然是表征学习的特点,处在机械学习的一端。在相应符号转换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尽管语言符号与客体没有任何的内在联系,但是对每一种事物的命名也不完全是任意的。我们不能把“水”称为“二氧化碳”,却可以用“H2O”来换个形式表述。这就符合意义学习的一个准则:符号和客体之间有实质性联系。
当学生明白了,同一种事物在用不同的符号表述时,意义是一样的,但是所要描述的效果、对学习带来的简便、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作用等,却有着很大的不一样。
所以,在符号的转换学习过程中,我的教学习惯就是:把众多符号的转换学习进行分解,逐个地去认知,去区别,用一句俗话就是:分而治之。这样可以把量大、枯燥的符号转换学习,分化到平时教学的细节里,让学生多次重复接触、去适应。
比如:在九年级上期教学阶段,接触到了“水、氧气、二氧化碳……”等,有意的转换为新的符号“H2O、O2、CO2”表述,这样用“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以强烈冲击的方式联系起来,使学生发现原来事物还可以这样表述的,而且比用汉字来表述更简单明了,从而引发心理震撼。以能引发心理震撼的个例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知,而使这新知成就后阶段教学中学生的“实质性”先备知识。
从九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在课堂板书的时候,有意地把必须接触的或要接触的物质,不用汉字表示,而是用化学符号表述出来。切记:不必要求学生去强记,更没有必要让他们马上就能理解,只是让他们体会转换一种记录方式所带来的乐趣!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学生做知识准备,即先备知识,也就是一种介于被动和主动的前置学习方式。到了真正开始学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时候,就不会有陌生感,也不会产生突兀感,更不会认为“化学知识就是死记硬背”而导致的心理畏惧而逃避。
当然,这一切其实就是为了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建立“先备知识”,继而有效地配合九年级下期教学阶段中各种化学符号的学习与记忆。淡化“死记硬背”的想法,在已经有了较模糊的认识前提下,进一步使这些符号在学生的内在认知中清晰明朗起来,既不感觉到有负担,还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心情也随之快乐,学习就不会感到无趣了。
3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实质就是“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先把看起来无意义的符号,用我们已知的事物来转化为有意义的含义,这样就可以打破机械性学习所带来的枯燥和心理反感。九年级下期的教学过程就是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 (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32页)
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不是要我们把它们绝对地划分开来,这两种学习仅是处在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极端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连续体”做好,从而让学生把通过机械学习学到的语言符号中所含有的内在意义,转换另一种语言符号来表述。如:水,这个文字符号,学习之初是机械的,内化的结果是:水所表述的物质形象、性质等能与该符号相结合起来,就是这个符号具有了特定的意义,进而转换为“H2O”这个符号来表述该物质的特定意义。
在学生有了“先备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有意地让学生在作业里出现诸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文字的时候,鼓励学生去用“H2O、O2、CO2”来书写,对能用符号表述的给予适当的鼓励,并且在上课板书的时候也有意去用这些符号,久而久之让学生在获得震撼之后,再以平常心去继续保持对新符号的兴趣,形成习惯性记忆。到九年级下期真正要用到这些符号的时候,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大部分了,余下的就不会感觉到这些符号是沉重的负担,而是更加感到有乐趣,从而愿意去熟悉新的符号。
九年级下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依然不要急于求成,即不要在什么规定的时间内,去要求学生快速记住那些新出现的符号。只是要求我们不断地去使用这些符号,也鼓励学生不断去使用,使学生感觉不到大量的化学符号记忆所带来的心理压抑,而轻松地去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淡化对化学符号的“恐惧型的重要性”心理,从而才能使学生无所顾虑地去接受这些“新事物”,继而使用它们。
其次,教师要树立“不断的重复就是记忆”的想法,来影响学生。不断地重复使用,来有意引领学生,使他们觉得用化学符号书写更轻松。
其三,别忘记对那些使用符号很到位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赞扬,同时对一部分记得不是很全面,却会使用比较多的符号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会有点错误出现,一定要摆正心态,有意帮学生解释一下,那是失误。下次,你会惊喜地发现,他们不再重复那“失误”了。
总之,符号的记忆、认知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之一,不要过度强调学生去死记硬背。通过“延时、分化、重复、使用”等手段,来简化学习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感觉在很轻松的心态下,“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这些化学符号。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招生政策的改革,现在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习惯不佳,造成教学存在一定的断层性和复杂性。机械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图示能力、读图能力,学习难度系数较大,知识点较多,学生要想做到学以致用,就需要老师进行有效的授课,再加上自身努力的学习。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我们必须看清形势,了解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机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素质差异较大,没有做到针对性教学
针对高校改革,带来的突出问题就是扩招之后人员剧增,素质参差不齐,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又是整齐划一的教学,毫不考虑学情,也不考虑学生的差异。同时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缺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得过且过;仅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可以满足目前的教学,不至于出现学习的困难。从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素质不一,一刀切的讲课方式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学生,这就造成很多的同学学不会或者不愿意学习。
2.教学观念滞后,学生学习兴趣较淡
机械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没有与时俱进,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常规教学方法,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很多老师还是以讲授为主,没有发动学生参与其中,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比较滞后,没有探讨出分层的、体现个性化的、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优化机械教学的对策分析
针对目前机械教学不容乐观的现实,教师必须认真反思,总结研究,找出问题的所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优化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结合学情,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允许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能发展。教师教学上要面向一般学生,但要兼顾学困生和优等生,特别要关注学困生,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如此,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才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实现有效课堂。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将学习能力强与弱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学生可以交流学习,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来回答,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将机械基础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一组,去解决一些机械方面的问题,通过他们间的交流,促进各自的发展。
2.革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式
机械学习与教学牵涉到很多的理论知识和图表结构,内容较多,知识较为复杂,难度系数较高,目前很多的学生普遍对机械课程望而却步,学习兴趣不浓,这极大地降低了机械课堂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及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机械课堂难以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标。为此,我们必须革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开展体验式和主体参与式教学,把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实现有效教学。另外,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巧用多媒体等,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
3.多维度呈现教学内容,扮靓机械课堂
在传统的黑板授课过程中,机械教学无法实现对数与形的生动、形象地有机结合,大多都是机械的讲述,而这样就有很多学生感受不到机械图形的布局,甚至听不懂,因此,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如,在讲解“发动机的分类”时,区分四行程内燃机和二行程内燃机有些困难,只靠教师讲解、学生聆听,根本没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很难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这时可以构建情景,播放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观察,认识到把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四行程内燃机;而把曲轴转一圈(36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二行程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行程内燃机。
参考文献:
2机器学习在网络安全中应用的意义
从机器学习的本质上来讲,它是在大数据集中的基础上通过对数学技术的引入,来构建机器行为模型,并通过不断输入新的数据资料,使机器在对各时段数据进行分析、运算的基础上,来实现对未来的科学预测。就机器学习在网络安全中应用的意义来讲,主要体现在,机器学习基于自身极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帮助用户来有效的对网络安全事件作出及时的响应,尤其是在团队安全技能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动执行来替代团队执行一些琐碎的系统安全任务,有助于切实保障用户的网络安全。同时机器学习与传统电子科技产品的融合,有助于清除产品中的恶意软件,进而达到提升产品安全系数和运行稳定性的目的。
3机器学习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3.1安全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是一种较早出现的计算机系统自我安全防护技术,其在不对网络性能以及用户的计算机操作构成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对网络运行数据、安全日志等信息的分析和检测,来判断系统是否受到了安全威胁,以此来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实时保护。机器学习凭借自身性能的智能化,在安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反应灵敏度,使防护系统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准确的检测到恶意攻击位置,并予及时的进行准确、有效的防护,将恶意攻击对系统的伤害降到最低。
3.2垃圾邮件检测
机器学习在垃圾邮件检测中的应用,根据其特殊的运行原理,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机器学习当中的分类问题。如,我们将邮件整体定义在{-1,1}之间,1就代表是垃圾邮件,而-1则说明是非垃圾邮件。而在对垃圾邮件进行文本分类问题定义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数值来对垃圾邮件的文本信息予以表达,并用向量来对各条消息进行表示,垃圾邮件的特征值则集中表现在各特征向量元素当中。同时,由于系统对于垃圾邮件的检测属于在线应用范畴,因此,机器学习对于邮件的自动识别和分类能够极大的提升系统对于垃圾邮件的检测效率,降低出错率。
3.3域名检测
作为互联网重要的核心应用系统,域名系统基于自身对整个网络安全所起到的重要意义,经常成为被黑客和不法分子恶意攻击的目标。以往我们多通过防火墙、黑名单拦截、域名系统等的作用下,来实现对域名恶意攻击的检测。以机器学习为主的域名检测则通常是在在线模型、离线模型的双重组合作用下,来实现其域名检测和防御功能。其中,离线模型,通过对恶意域名、合法域名训练数据集的建立,来从中提取出基于区域的特征、基于DNS应答的特征、基于域名信息的特征等,之后通过X-Means聚类算法、决策树等模型的构建,结合网站提供的已知域名数据集来对所构建的模型予以进一步的调整和验证。以此来判断其是否属于恶意域名。在线监测模型,是在网络系统对域名的自动查询分析作用下,来对被检测域名的主要特征、信息等进行获取,其特征显示已标记的则视为已知域名信息,进行继续训练操作,特征显示无标签的则视为未知域名,需要在分类器的作用下,对其是否属于恶意域名进行继续判断。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16-01
在数字媒体时代,课件作为高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对教学效果起到举重若轻的作用。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从事高校图像类课程教学和课件设计经验,以及在课堂中的实验效果,从美学和心理学角度讨论高校课件设计的方法及策略。
一、美学视角下的教学课件设计
美学追求的不仅是感官上的愉悦,更是情感上的和谐统一。具体到课件制作上,无论从版式到内容,都应该为学习者带来感官和学习体验上美的享受。使学习者在享受感官体验的同时侵入式理解所授知识,获得学习的最佳体验。能够烘托教学内容的界面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反之,只流于形式的课件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还会干扰学习者的学习。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学课件设计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耶认为“之所以要采用多媒体学习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教学信息应根据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来设计”。按照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比没有按照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更可能产生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这种知识经过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已融入到学习者的知识系统。与有意义学习对应的是机械学习,机械学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死记硬背,是一种被动学习,所获得的是虚假的表面知识。因此,我们在进行课件设计时,应根据学习者加工信息的方式进行设计,才能有助于课件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图像类教学课件设计方法与技巧
(一)图像类课程特点
图形图像处理类课程从课程性质上来说属于实践类课程,它以计算机为平台,使学生通过具体软件学习有关图形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涉及美术、影视、摄影、印刷等领域。该类课程一般在机房上课,所涉及的软件主要有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3Dmax等。这些软件都可以称为创意软件,因使用者的创意思维不同而能产生千差万别的视觉效果。课程特点是操作性强,知识点零碎,所见即所得,且需要大量的图片素材。图像类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以实例操作为主,其中需要涉及大量的图像处理前后效果的对比及处理过程中操作步骤的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对需要处理的原图像及处理效果和所用到的操作工具有一个大致了解,这个过程为课程的引入阶段,非常适合通过课件表现。
(二)图像类课件设计策略
在教学中用到的课件大部分是用PowerPoint(以下简称PPt)软件制作的。PPt在操作上比较简单易学,能够很方便地集成视频、音频、图表、图片、文字等,并且该软件预置了大量设计模板,为设计者的设计制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下面将从版式设计、文字设计、配色设计和多媒体设计等几个方面探讨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技巧。
1.课件版式及文字设计
图像类的课程本身就属于美学的范畴,因此在该类课程的设计上更应该遵循美学规律。通过版式的设计能够将图片、文字等元素按照有利于学习者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机组合与排列,能够确定课件的整体风格和颜色基调。由于图像类课程以图片展现为主,文字说明为辅,因此在版设设计上,应突出课堂讲授实例效果制作流程。课件中所用图片的大小、位置应符合多媒体认知原则,保证学习者既能够接受到足够的知识量,又不至于产生冗余信息。
在图像类的课件中,文本是主要起辅助说明及总结知识要点的作用,因此文本一定要言简意赅。在信息呈现方式上,应做到齐、整、简、适,标题及正文字体、字号、样式统一,字体颜色及样式要烘托重点内容,可以用粗体、颜色或大字号着重关键词。在文本的字体设计上,选用的字体应清晰易读,尽量使用系统字体,文字的颜色忌多,并且要与背景颜色有较大的反差。在字号设计上,要以观看者能够看得清楚为标准,一般选用24-40磅之间的字号。
在文本的排版上,如果文本量比较大,可以通过三种方法使文本简化,增强视觉感:1.提炼标题,分段分行,设置行距,标题的提炼与行距的设置至关重要,否则大量的文字信息容易使观众产生厌烦、疲倦感。2.利用图形视觉化、逻辑化文字,并且利用注释解释相关内容。比如把每段文字进行关键词提炼,然后利用图形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这样便于学习者记忆。3.利用PPt动画设置,在提炼每段小标题的基础上,分部分逐次显示课件内容。逐次显示能够舒缓观看者的视觉压力,易于记忆。
2.课件配色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