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5: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宣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宣讲工作经验总结

篇1

抓好主要做法和经验总结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在活动中,我们首先抓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召开校长室碰头会、支委会以及中层以上干部会议等十多个,通过学习,广大领导干部认识到,抓好廉洁文化建设不仅是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也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更是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

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当作分内的重要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的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廉洁文化、宣讲廉洁文化并参加廉洁文化建设各项活动,带头做到廉洁自律。因为,只有领导重视并率先垂范,才能对廉洁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实践证明,我校的廉洁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开展起来,并形成规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认识到位,能够亲自组织和部署,并带头参加廉洁文化建设各项活动。

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促使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应该说,校园廉洁文化涉及工作生活各个领域,也关系到每一位师生,而从文化这一层面来说,文化是观念形成的依托,文化的内涵是深层次的,其“开花结果”的过程并非是短暂的,而是渐移默化的,这些特点,自然决定了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工作特性:这是需要各部门、各方面认真协调,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事情,绝不是德育处或校长室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因此,我校在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采取了“联合作战”的战略方针,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具体做法是:调动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工作热情,就得将廉洁文化进校园的任务进行责任分工,小型活动分头抓,大型活动联合抓,做到各负其责、密切协作、整合力量、齐抓共建。在宣传形式上,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画廊、黑板报等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廉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三、认真抓好每一项具体活动,注重经验总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我们认为,要使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要做到:常抓常新、持续见效。

篇2

精密统筹落实

让企业文化建设“树得准”

面对企业文化建设“虚功实做”的难题,新疆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精密组织,建立健全了以党组书记任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自2011年以来,公司结合实际,对接专业管理,明确细化企业文化建设融入要求和规范,建立了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以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为支撑、以立体式文化培训为牵引、以虚拟化团队协同为保障、以全过程量化评价为驱动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强化了“路径、节点、载体”的一致性,实现了“目标、责任、考核”的一体化,逐步形成了“一根主线穿、全疆一盘棋、年年有重点、各地呈异彩”的生动局面。

在企I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中,如何切实有效地发挥省公司统筹作用,是新疆公司长期关注、着力解决的难题。为此,公司一是统筹抓“三评”,通过开展竞标会、推进会、会,切实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预前评审、动态评估、成果评价;二是统筹抓问题,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共性、个性问题调研诊断、聚类分流,强化了分类对策和分层整改;三是统筹抓推广,通过规范案例萃取、组织经验分享、汇编优秀成果,强化了传导推广效应;四是统筹抓队伍专业化,2011年以来,公司每年围绕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工作,统一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专业化能力水平。

精实双语传播

让核心价值理念“扎得深”

按照“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的要求,开展企业文化双语传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网卓越企业文化在基层的落地深植。

一是实施分类双语培训。结合地广面多、各族员工大杂居、小聚居的新疆特点,公司建立“领导带头宣贯、内训师常态宣贯、主题培训宣贯、双语宣教”的网格化培训模式,实现企业文化全员培训率100%;面向企业文化专业岗位、基层班组,培育企业文化内训师、企业文化双语内训师、核心价值观双语宣讲员三支双语宣教团队,利用省公司培训中心师资力量开发制作双语培训学习课件,深入基层开展核心价值观双语宣贯。

二是开展分众双语传播。面向全员,公司编印《践行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故事集》和《员工道德规范手册》口袋书,让员工学有模范、做有标尺;结合南疆少数民族员工居多的实际,编印《核心价值观双语通》《民族团结知识100问》;面向基层班组,开设“每日一学双语角”,将双语宣教植入日常工作流程,开展双语口语竞赛活动,强化日常工作中的双语能力;针对“90后”新员工的差异化特质,统一培训内容、课件、培训考核和工作要求,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增强新员工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公司面向员工和社会,通过企业文化双语内训师、民族团结宣讲员两支队伍,深入学校宣传安全知识;以“文化疆电”为主题,改版公司网站企业文化专栏,进一步强化网页各模块功能,开设“跟我学双语”栏目,开发涉及企业文化、工作场景、新疆地名、文化传统节日等系列双语微课,广受欢迎。

三是创新双语载体抓手。公司发挥新疆“歌舞之乡”优势,创新打造“琴弦传文化”特色载体,以先进典型为原型,推出《一带一路上的最美国网人》《电力花儿赞》等双语歌曲,在员工中广为传唱;将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和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福乐智慧》中的通俗谚语有效融入,进一步帮助少数民族员工理解、认同公司基本价值理念内涵;以南疆喀什、和田、克州、阿克苏等少数民族员工居多的地州公司为重心,从基层采集、筛选双语宣教重点项目、储备项目,在省公司层面集成孵化双语宣教项目精品成果,推广、促进精品项目成果应用于相关领域,推动综合质效提升。

精准示范带动

让卓越文化载体“立得住”

围绕“四个融入”,搭建落地平台,强调标准先行,统一路径方法,强化示范带动,推进卓越企业文化进专业、进重点领域、进基层班组站所。

一是以项目化为抓手,推进基层文化落地实践。公司制定《企业文化建设重点项目评审细则》,并通过几年实践形成年初统一申报审批、年中督导过程管控、年底集中评审展示等工作流程,有效解决了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难题。近年来,公司组织各单位实施了183个企业文化重点建设项目,并及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形成层次丰富、方法科学、实效显著的企业文化案例库,推进实践应用转化。

二是以模板化为基础,强化基层落地方法指引。公司充分整合各单位企业文化实践经验、落地成果,采取“具化落地要素、标化工具模板”的思路,形成了《乡镇供电所企业文化落地实践指南》手册,提供了40多种规范方法和20多个实践模板工具,增强了企业文化在乡镇供电所落地实践的专业性、规范性和便利性,实现了“规定动作不变形,自选动作有规矩”,企业文化“五统一”在乡镇供电所的覆盖率达到了100%。

三是以具象化为载体,增强制度标准的执行力。按照“工作沉淀文化、文化服务工作”的定位,利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具象化、柔性化、可视化管理方式,立足基层和班组,着力组织开展基层岗位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显化推广,推出全国劳模秦忠“16553”工作法、姜淑华抄表工作“三步法”、安全生产“二到三勤四要巡视法”等特色工作方法,构建起看得见、用得上的基层优秀工作法“资源池”,弥补了刚性制度管理的不足,增强了制度标准的执行力,收到了“计小效大”的良性效益。在推动企业文化长廊建设中,规范、引导基层单位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管理”双重可视化、动态化的企业文化长廊,实现了让文化长廊“动起来、用起来、美起来”,提升了“文化长廊服务管理实践、管理实践丰富文化长廊”综合效用。

四是以示范点为标杆,深化辐射带动推广效应。立足新疆地域广、站所散的实际,公司自2012年起,率先开展企业文化示范点分层建设工作,并在2013年结合自身经验,制定了《企业文化示范点分类建O管理办法(试行版)》,统筹推进各级各类示范点创建“有套路、无俗套”,经过两年多实践,逐步建立起省、地(市)、县公司“三级联动”和分类、分层、分级的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常态机制。在示范点创建过程中,公司不断优化流程,建立“先竞标答辩、再实施创建、最后严格审查”的示范点创建流程,近年来共命名县级供电公司、乡镇供电所及生产班组共91个省级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其中,1个县供及2个供电所被评为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公司培育打造的“顾世锋创新工作室”、达坂城供电所等一批典型示范点已成为当地政府、社区、客户参观交流的“培训基地”。

精细对标评价

让企业文化管理“管得牢”

公司坚持指标更精细、机制更简捷、流程更高效的原则,建立了量化完善、闭环管控的企业文化对标评价体系。

一是建立全过程对标指标体系,力求全面科学。汲取其他专业评价工作经验,以分层量化考评为原则,公司建立企业文化卓越指数模型,细化形成包括企业文化建设能力、过程、创新和成效四个维度的对标指标体系,编制《企业文化对标工作导则》,明确了企业文化对标的组织、流程、方式、周期、结果应用和改进要求等,指导各单位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对标评价。

篇3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58-02

每门学科的函授教学都有自学、面授、辅导、考核等环节。学员要根据各门学科的性质和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安排掌握好函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利于自己更好地组织学习。一般的函授教学都是以自学为主、面授辅导为辅进行的。因此,自学是函数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面授前的预习,面授辅导后的复习,都要重视。由于教学时数限制,面授时教师不可能作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只能以重点、难点、关键内容作引导性讲授,学员如果事先没有对教材的预习和准备,面授听课有时就会出现不知所云的现象,这就会影响知识的掌握。

一、影响学员主体性作用发挥的要素

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党校教育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学员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近几年我们在教学形式上做了一些探索,尝试了体验式教学、学员论坛、拓展训练、论文宣讲、异地培训和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变传统的以课堂传授为主,为以自学研讨、互动共享、沟通交流、反思体验、考察调查、解决问题为主。教学过程不再是你讲我听的以教师为主,而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和管理,充分调动起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员主动、独立地开展思维的过程,成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开展思维互动的过程,使学员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等素质和能力的转化。

党校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党员领导干部,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身处改革开放的第一线,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有些学员到国内外考察过,了解实际多.眼界宽,思路广;有些学员轮岗干行政、事业、企业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富有管理经验或专业特长。而教师则往往没有那种条件,在了解实际和工作经验上与学员的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教师和学员之间在理论文化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学员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党校教师的学历优势也逐渐失去。鉴于这种状况,在党校教学过程中更需要以学员为主体,尊重学员,坚持教学方法的双向性、互动性。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学员中的教育资源,提高他们参与教学的主体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从中吸取实际知识的营养,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扩展自己的科研视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辅导学员时,应多方激发学员提出问题;在组织、参加学员研讨时,应虚心倾听学员的讨论发言。在平时,应经常深入学员,征求他们的意见;学校要创造条件,多安排学员登台讲课。通过各种途径发挥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是发挥学员主体地位的重要内容。为此,在学员进校伊始,就要注意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学员记笔记、提问和讨论的要求,学员发言时,不要轻易打断学员的思路,评价学员的观点时,要善意地、平静地、客观耐心地加以分析和引导,形成宽松的教学气氛。

二、扬长避短,体现函授学员的主体性作用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怎样才能获得充足的学习时间呢?一是必须处理好工学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宜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早安排,多预想,争取不出或少出漏洞,挤出点滴时间学习。学习不能占用工作时间,工作时要集中精力,只有把工作干好,不出纰漏,业余时间才能不被占用。每天多看一些书,日积月累,靠恒心做到了电视少看一点,挤时间完成作业,迎来送往少参加一点.社会交际少一点,挤时间查看有关资料,这样就能较好地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二是发挥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年龄大、记忆力差是自己的不利用素,为解决好这个问题,自己采取多看多想的学习方法,从拿到书本后就通读一遍,把难点作好重点记录.利用面授集中辅导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在理解中记忆。充分利用自己工作经验多和理解能力好的优势,联系实际问题,学习理论知识。比如“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这个问题,可以结合当前国有企业都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大报纸、电视及其他新闻媒体都在报导这方面的内容,结果就记得牢靠。对比较难记的哲学术语,除死记硬背外,还要形象记忆,比如哲学书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照实物去背记,就容易记牢。三是合理安排时间,确保面授质量。不因工作影响面授,根据面授计划,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有的工作能提前的就提前完成,能推迟几天的推到面授后完成,只要不影响工作的进度。这样就保证了充足的面授时间,在课堂上认真记、认真想,及时复习,只有这样才能记清弄懂。四是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是全面检验复习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认真完成作业,才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再全面掌握其他内容。五是集中精力,复习备考。在临近期末考试前,集中一段时间,对考试内容全面复习,集中集体复习是一种全面巩固函授学习知识的好形式,要紧是排除干扰安排时间参加集中辅导。通过每次考场前集中辅导,收获很大,使自己的考试成绩都能达到良好以上。今后应该更广泛开展,不仅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而且作为考核的一种主要形式,这是符合成入学习特点的最佳选择。

学员上讲台教学方法是近几年创新教学方法的一种尝试。选取教材中某些与学员的生产工作联系密切的章节,挑选部分学员登上讲台讲课,教师再给予讲评、指导。这种方法有助于督促检查学员自学,锻炼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调动学员直接参与教学、互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在实践中,台上学员讲的时候,台下听课的学员特别认真,老师再进行讲评总结,这样学员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亦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三、发挥函授学员主体优势,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结合

函授学员学习的一大优势,就是本身都有工作的实践经验,这是全日制在校学生无法与之相比的。我们要很好地发挥自己这方面的优势,把自己的学习、思考同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

(一)学以致用

一般来说,函数学习的各门学科内容都同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关。因此,学习过程中要经常进行一些实践性的反馈思维。也就是说,教师课上怎么讲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做的,是一致还是不一致,今后如何改进提高。由于有实践经验作依托,这样的反馈思维是必要的。函数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就知识而学习知识,而应做到学以致用。

(二)理论和实践结合,搞好科学研究工作

函数学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有大量的基础理论。这些基础理论都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概况与总结,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通过函数学习,在基础理论方面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必将对自己的工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也会带来好处。无论是工作的经验总结还是撰写科研论文,都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论证和探讨。

正确认识和发挥党校学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导作用,是一个需要党校人长期探索并与时俱进的课题。随着学员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党校软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和党的理论创新的不断深入,发挥学员主体地位的途径和方法也会不断创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条件也将不断改善。随着对党校教育培训规律研究的不断推进,将会找到学员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最佳结合点,从而使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富有活力,参加党校培训对学员会更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耿宝石.如何发挥函授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J].现代教育管理,1994,(4).

篇4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0-0125-02

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开发西部的投入不断加大,开县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强劲。尽管供电企业不断加强电网建设,电源线路布局逐步趋向合理,但理论线损之外的不明电量损失却一直居高不下,2010年开县公司售电线损在全重庆市36家供电企业中倒数,窃电成为了降损的主要“绊脚石”。2010年5月起,开县供电公司开始持续开展“以‘三全一化’服务主导的防窃电工作”,线损率开始逐步下降,窃电行为急剧减少,该工作的开展有效遏制了窃电行为。

1 窃电行为定义及其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用电客户在“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驱使下,产生了窃电的念头。虽然供电企业加强了防窃电的工作,但目前窃电方法、窃电手段越来越多,窃电技术大量使用高科技,窃电行为也更加隐蔽,这些都给防窃电工作带来极大难度,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国有资产流失,助长了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行。

1.1 窃电行为的定义及其危害

《供电营业规则》第一百零一条对窃电进行了明确定义:“窃电,是以不交或少交电费为目的,采用不计量或者少计量的手段非法占用电能的行为”。和窃电“节约”的电费相比,窃电产生的危害极大,不仅造成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还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另外,由于窃电时大部分操作都是不规范的,极有可能危害到窃电者自身的人身安全和电网的运行安全。就社会风气而言,窃电行为也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扰乱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助长了人们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

1.2 目前窃电的发展趋势

目前,窃电主体多元化、窃电范围扩大化、窃电形式复杂化、窃电手段高科技化,而且发现窃电者窃电行为以后往往也很难处理。

目前电能供需不平衡,供电企业售电量不断增长,窃电行为也呈现上升趋势,窃电方法在行业中快速传播。对于一些有政治背景的私企老板,查出窃电行为后也很难处理,甚至有个别案例表明存在内外勾结的迹象;窃电的主体由个人发展到单位;范围由农村发展到城镇,由窃取居民生活用电发展到窃取生产经营用电;窃电的形式由个体单独窃电发展到单位、有组织有预谋的窃电;窃电方式由原始的窃电手段发展到科技智能型窃电。

2 防窃电工作的研究

开县供电公司是全国2 800多个区县供电企业之一,做好防窃电工作不仅保护了企业自身的经营利益,而且对保护国有资产和紧缺的电力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当前窃电的发展趋势,供电企业可以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开展防窃电供电,诸如加装专用全封闭计量箱、采用新式防伪铅封和采用全电子式电能表进行计量等新型防窃电设备可以帮助供电企业进行有效的防窃电预防,此外,新型计量设备、就地电能量监视器在线监测、移动运营商平台远程抄表系统监测取证等技术手段都可以用来预防和减少窃电行为或者在用户窃电时使供电部门及时获知用户的窃电行为。

事实上,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企业的窃电手段是层出不穷的,依靠技术手段只能部分解决窃电问题,而且供电企业还必须随着新的窃电手段的出现及时更新自己的防窃电手段,这样做显然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想从根本上杜绝窃电行为,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工作。

开县供电公司结合发展阶段、管理现状、员工素质、外部经营环境等实际状况,从2010年5月开始持续开展“以‘三全一化’服务主导的防窃电工作”,即在“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为客户提供电力服务的过程中,依靠社会化力量(城镇、乡村基层行政组织等社会化力量)开展防窃电工作。实际结果表明这一工作在防窃电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通过“三全一化”的防窃电工作,有力打击了窃电行为,售电量逐年提升,线路损耗也呈逐年下降并趋向正常水平,本年度前5个月的线损率已降低至8.24%。自开展“三全一化”的防窃电工作以来,2010年、2011年两年查处了大量以往的窃电行为,由于受到严厉打击,从2012年窃电行为开始明显减少,本年度前5个月仅查处了15例窃电行为,防窃电工作成果显著。

“三全一化”的防窃电工作是开县供电公司对营销线损管理的一次有益尝试,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避免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提升了线损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维护成本,为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3 “三全一化”的防窃电工作经验总结

开县供电公司在防窃电方面取得的成果和企业全面系统地开展以“三全一化”服务主导的反窃电工作是分不开的,本部分将对其工作经验具体分析。

3.1 在企业内外开展防窃电理念的宣传教育

2010年5月,开县供电公司在内部提出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以服务主导的防窃电理念。即每一个供电生产经营环节都要考虑防窃电因素,每一个业务实施机构和职能部门都有防窃电的职责,每一个供电员工都是防窃电人员。

防窃电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企业工作人员和社会对窃电行为危害和防窃电理念的深刻理解。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在树立起正确的防窃电理念后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专题宣讲会、主题演讲、树立学习的先进典型等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确保公司从高、中层管理层到骨干技术管理人员和一线骨干员工乃至全公司所有员工对防窃电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在实际操作中,开县供电公司从上到下都积极推动“三全一化”防窃电理念的实行,在管理层,公司董事长亲自组织高、中层管理人员反复讨论学管理思想的深刻含义,将防窃电理念纳入原有的管理体系中。在技术人员层面,公司按分管工作范围分片包干,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车间)的宣讲学习,宣贯“三全一化”防窃电工作的本质和重要性,确保所有技术人员将防窃电理念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此外,公司还积极对外宣传、交流“三全一化”防窃电理念,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向全县用电客户宣传窃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严重后果。

3.2 扎实开展工作,将防窃电工作落到实处

在建立了相应的防窃电理念后,必须将其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将防窃电工作落到实处。在电力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加入防窃电管理,让供电企业每个职能部门、业务实施机构全部参与到防窃电工作中来,明确每个供电员工的防窃电的义务,将他们都培养成专业的防窃电人员。

3.2.1 提高各岗位间协同能力

用户窃电行为的发现和处理需要电力采集班、用电检查班之间的相互协调工作。用电检查班发现异常后不能将情况及时反馈给用电检查班或者用电检查班不能及时实施现场检查,都有可能在引起窃电分子的警惕后及时整改不规范的窃电行为而导致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各岗位间必须相互配合,确保对窃电行为的快速应对。

3.2.2 加强技术支撑

技术支撑是防窃电的重要措施,从2010年开始,开县供电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普通机械式电表进行更新换代改造,启动防窃电多功能表换装工程。同时,负荷控制监测系统也开始建设,实现了客户用电情况的遥测。2011年5月,开县供电公司组建了集抄集控系统,首先从城镇小区开始安装,通过对比供电企业售电量和实际收费电量,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计量异常,从而避免电量损失。

3.2.3 借助社会化力量

由于供电企业的角色转变,在发现用户的窃电行为后往往不能进行相关的行政处罚等。防窃电工作仅靠供电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窃电客户的处理显得乏力。供电企业可以选择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政府部门防窃电工作。此外,还可以发动广大群众的力量,制定窃电举报奖励办法,将社会力量都转化为自己的防窃电力量。

3.3 提高员工防窃电的积极性

防窃电工作开展的好坏关键还在于领导者对于规则的制定和员工对防窃电工作的参与度。供电企业可以将防窃电理念的执行纳入员工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对各车间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人员执行“三全一化”的防窃电工作的管理实效性进行检查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在提升干部时优先考虑,从而推动员工参与防窃电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须对防窃电理念进行归纳总结,持续改进,对原有管理措施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整改,不断提高管理的实效。

4 结 语

电能是经济运行的命脉,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降低线损率可以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用户的窃电造成的电能损失往往也计算在线损中,目前,窃电现象依然存在并且有发展严重的趋势,它进一步加剧了电网线损居高不下。因此,供电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好和窃电行为做长期斗争的准备,合理维护企业利益,捍卫国有资产不被非法占用。

参考文献:

[1] 李景村.防治窃电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 李淼.浅谈供电企业的反窃电工作[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1).

[3] 闫明.电力行业窃电与反窃电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6).

篇5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坝上地区,与内蒙古草原接壤。是我国京津地区的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由于塞罕坝是典型的山地地形,林区气候寒冷,冬长,春秋短,夏季不明显,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所以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对放牧、采伐等生产控制力度不够,就会造成土壤沙化,草场退化等严重后果。自1953年建场以来,塞罕坝一直致力于退耕还林、造林绿化等工作,采取集体林权制度、林权保护和流转管理、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现阶段塞罕坝的林业生产管理仍然需要加强,将生产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强化塞罕坝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工作管理,为加快推进我国国土绿化进程,切实巩固塞罕坝的林业建设成果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塞罕坝林业生产管理现状与有待改进的问题

现阶段,塞罕坝国家自然保护区相机受到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以及北方地区的低温影响,林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阻力,塞罕坝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塞罕坝按照我国林业部门制定的林业生产管理任务,克服沙漠荒原等不利条件,已经实现了林场森林覆盖率80%的目标,森林资产总价值达153亿元。现阶段林业产业主要以木材生产、生态旅游、绿化苗木三项产业为主要支柱。林业产业不但打开了塞罕坝的林业生产局面,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促进农牧业生产的林业生产基本要求。但是随着近年来的我国对空气质量、气候条件、污染治理的要求增高,塞罕坝仍然需要提高林业生产管理水平。发挥塞罕坝的地理优势以及自然特性,努力完成我国制定的种苗规划、林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等要求。根据塞罕坝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现状,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需要加强的林业生产管理:

1.林业生产管理系统性有待于提高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产管理的不断发展,越来越追求林业生产管理的集约型与系统性。换而言之,就是将宣传、林业生产规划、绩效考核管理等管理方式运用到林业生产管理中,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但是,塞罕坝林业生产管理宣传力度仍显不足,不能够带动林农与周边地区的居民一同参与到生态立场、造林绿化的工作中来。与此同时林业生产的绩效考核制度仍然不能够适应需求,对吃苦耐劳,具有塞罕坝精神的普通技术人员的奖惩与推广力度不够。

2.林业生产流程管理需要加强

由于塞罕坝的环境因素以及温度等都不适合绿化工程的推进,所以要不断的进行林业生产流程管理。按照森林的发育程度可以分为:苗期管理、新造林管理、中幼林管理、成熟林管理。

3.林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待于加强

虽然现阶段塞罕坝逐渐开展建设立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将遥感技术、电子图像处理技术等运用到森林安全管理、数据管理等多个环节。但是仍然需要建立完善科学的林业生产管理专家系统,有针对性的对树种分布、林业病虫害防治、林业防火各个模块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处理。

二、塞罕坝林业生产管理强化措施研究

通过以上对塞罕坝林业生产管理现状与有待改进的问题的深入分析,结合塞罕坝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强化塞罕坝林业生产管理的措施:

1.加强林业生产管理力度,努力做好林业生产宣传工作,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在进行林业生产管理之前,要努力做好多元化、全啊方位的宣传工作。比如:公开宣讲会、塞罕坝保护区宣传广告等。对于具有一定需求的林农应当组织其参与专家讲座,对塞罕坝的种植技术、造林规划、生产规划等各方面政策进行宣传,从而解决林农以及居民对植树造林的认识误区,更好的配合塞罕坝的造林与生产工作。与此同时,塞罕坝还要做好科学规划林业生产工作。配合林业厅所指定的全年林业发展计划,结合塞罕坝的技术、人员、环境等特点进行林业生产规划编制工作。努力按照“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科学布局”的项目投资规划思路,从而达到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人才兴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的目标。还要坚持推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从塞罕坝的内部管理抓起,力争实现每年的春秋两季林业大会中,成立专业的林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个县委的林业建设方案进行严格的审评。并且将林业生产作为考核各个乡镇的工作指标,对于塞罕坝工作人员或者种林大户予以表彰与鼓励,并且进行宣传工作。

2.强化林业生产流程管理,实现林业生产管理程序化、规范化

林业生产流程管理规范化可以分为“四步走”战略。

2.1苗期管理

首先要注意选种以及净化储存等工作,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科学的观察,并且要对幼苗进行早晚浇水。注意幼苗的四季变换保护。进入夏季时,要注意幼苗的避光处理,保持苗木生长整齐。进入秋季要施加磷肥;进入冬季要注意保持苗床的湿度,采取堆草点燃的措施组织苗圃的热量过度损失。

2.2新造林管理

对于新造林要按照苗木的种植年份及月份的变化进行抚育工作。并且要安排专业的护林人员,做好幼林的防寒以及防火工作。

2.3中幼林管理

对于幼林的管理要注意对幼林的修枝以及间伐工作,防止幼林由于过密造成光照不足等后果。

2.4成熟林管理。对于成熟林的间伐工作要谨遵砍密留疏、砍弯留直、砍小留大的理念。

3.加强林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利用计算机语句对塞罕坝的林业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神经网络技术以及GIS地理信息处理等技术完善专家系统的功能,从而实现塞罕坝林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目标。

篇6

一、充分认识抓好粮食“两晚”增产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市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夏玉米收获偏早。生产中,玉米未完全成熟农民就急于收获,一般比适宜收获期提前5-7天,有的地方甚至早收10天以上,造成光热资源浪费,玉米产量不能充分发挥;二是冬小麦播种偏早。随着玉米收获期的提前,给小麦早播创造了条件,小麦播种偏早,冬前容易形成旺长,病虫草害、冻害发生的几率相对增加,冬前壮苗很难培育,给小麦春季管理带来困难,小麦不仅达不到高产,小麦节水技术也难以落实。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习惯问题。一是过去秋收种麦农耗时间长达1个月左右,生产中为保证种上“适时麦”,无论玉米是否成熟,9月中旬都必须收获;二是过去玉米播种以麦田套种为主,玉米生产时间长,到9月10日左右玉米接近成熟,收获对产量影响较小。因此,就形成了9月中旬收获玉米的习惯。但是,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好多地方麦垄厚,群体大,小麦单产大幅度提高,不易串种,因此,好多地方的夏玉米麦垄套种被农机免耕贴茬直播代替,农机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小麦播种农耗时间显著缩短。这些变化,要求农民必须改变传统农作习惯,对玉米收获及小麦播种时期进行适当调整。

推广“两晚”增产技术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粮食生产上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的科学途径,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节约水资源,进一步挖掘小麦、玉米两大作物的增产潜力的有效措施,对提高我市粮食生产水平至关重要。据调查试验,如果玉米晚收7天,籽粒灌浆期可延长到48天以上,亩增产可达35公斤以上,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亩增收50多元,完全能把机收款收回来。我市400多万亩夏玉米将收获期推迟到9月25日以后,全市可增产玉米1.4亿公斤,按当前玉米市场价格每斤0.8元算,可增收2亿元以上。因此,根据专家建议,东部县大田玉米收获的最适宜时间为9月25日至10月1日,小麦最适宜的播种期是10月5日至15日。适当晚播的小麦,在墒情充足的情况下,可免浇冻水,少浇一次春水,亩可节约30元,全市至少可节水2亿立方米,还可达到小麦增产的目的。因此,“两晚”增产技术既不增加投资,又不增加劳动强度,还可达到节本增收的目的,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的非常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这样一个既利国利民、农民又增收的好事、实事,我们为什么不去推广呢?从当前农业生产实际看,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市小麦冬前的有效积温有了一定的增加,给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提供了充分的光热条件;另一方面,全市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农业机械在小麦玉米各生产环节上的全面应用、小麦早熟高产新品种的普遍种植等为推广玉米晚收、小麦晚播增产技术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推广“两晚”增产技术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二、广泛发动,强化培训,确保粮食“两晚”增产技术宣传到位

为切实抓好今年粮食增产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推广粮食增产技术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引导,强化宣传培训,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培训,将“两晚”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群众将粮食增产技术的运用变成自觉的行动,使全市“两晚”技术尽快在全市全面普及,努力实现全市粮食生产的新突破。

(一)强化宣传培训。推广“两晚”技术,改变农民多年来形成的种植习惯,加强宣传、引导、培训十分关键。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宣传培训方式,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层层召开培训会。市局今天召开的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人员及重点村的种粮大户的培训,作为全市“两晚”增产技术的师资和骨干力量,由此全面启动全市粮食“两晚”增产技术培训活动(由粮油处、技术站负责)。这次全市培训会后,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采取县培训乡、乡培训村的方式,层层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尽快将“两晚”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为技术的全面推广打好基础。二是印发宣传资料。市局将印制“两晚”增产技术明白纸1万份,小麦、玉米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宣传册5000册,并在《*农讯》上开辟“两晚”增产技术专版,发行专刊5000份,下发到各重点示范县的乡、村、户。各县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印制“两晚”增产技术明白纸,层层下发,做到村村都有明白纸、户户都有明白人(由技术站负责)。二是开展电视讲座。市局将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在市电视台农村栏目开展专题技术讲座。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利用农技电波入户工程,在县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开辟专栏进行宣讲,同时,要将专家讲座内容制成光盘,分发到科技进村服务站,利用服务站影像系统,在秋收前关键期进行播放宣传,为“两晚”增产技术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由信息中心、技术站负责)。四是网络宣传。充分利用我市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资源,在农业信息网上将“两晚”增产技术制成专门的主题网页,加大技术信息含量,定期更新内容,全面系统介绍“两晚”增产技术知识,并及时总结阶段工作经验及典型,指导“两晚”增产技术顺利开展。各县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要及时登陆查看有关信息,整理下载有关信息及关键技术,通过喇叭、村民大会、明白纸等形式,宣传到户(由信息中心负责)。

(二)强化优质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推广“两晚”增产技术作为当前“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的主题,进一步强化技术服务。市局计划抽调全局农业技术人员,分赴各县(市)区实行联系点目标责任制,指导、督促各县(市)区抓好落实。首先,“两晚”增产技术推广活动实行市局领导成员包县,市局各业务处室站、县局局领导成员包乡,县局各业务股站包村责任制,努力做到层层有人抓、村村有人管。其次,以技术人员座诊服务为载体,把宣传“两晚”增产技术推广作为9-10月份座诊服务重点内容,围绕小麦、玉米关键增产增效技术,组织大批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第三,要充分发挥乡镇区域中心服务站和科技进村服务站的作用,全面搞好技术、农资、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在推广“两晚”增产技术上遇到的难题。第四,农机部门要积极搞好玉米联合收割机及秸秆还田机等机具的引进、示范、销售、组织协调等项工作,并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组织农民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缩短收获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促进“两晚”增产技术的顺利落实。

(三)强化典型示范。市局计划在永年、*县、临漳各抓1-2个“两晚”增产技术示范样板田,抽调技术骨干,分赴示范田,全面抓好技术落实工作,以此作为全市“两晚”增产技术的样板田,引导、带动全市工作的开展。并拟在9月下旬,举行“两晚”增产技术现场观摩会,组织市、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及部分种粮大户,参观技术成果,对示范样板田进行单打单收,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各县(市)区农业部门也要层层抓好示范方,做到市有示范县、县有示范乡、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通过抓典型,树样板,多措并举迅速把“两晚”增产技术落实到农户,带动全市“两晚”增产技术的快速推广,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强化领导,整体推进,确保粮食“两晚”增产技术落到实处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74-02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广西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在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量将达100万人,特别是国际商务、物流、建筑等行业。当地企业用工需求量将大大增加,而商务经济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成为企业用人的首选对象。

但近几年的就业调查表明,大部分企业仍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大多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欠缺,毕业生在刚工作的两年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因此,建设商务经济类高职院校创业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平台实现学生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触,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是高职院校目前的紧迫任务。本文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示范基地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建设示范基地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带动就业的号召,以培养外向型、技能型、应用型、创业型商务经理人才为己任,通过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扶持大学生创业,孵化创业企业,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并在全区、全国乃至东盟各国起示范带头作用,倾力打造商务财经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2011年,学院投资300多万元,在学院图书馆二楼建成占地14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2011年9月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广西高校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广西高校首批两个基地之一),并与南宁市工商局紧密合作,孵化微型企业,打造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扶持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为“八类人群”做示范

2011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广西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自治区工商局也推出相应举措,积极推动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库区移民、被征地拆迁户、残疾人、城乡退役军人等八类人群创办微型企业,通过财政资金补助、税收扶持、融资担保扶持、行政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提高微型企业的成功率。学院立即与南宁市工商局联合,在校园内进行微型企业政策宣讲,微型企业深入人心,自2011年8月份开园到现在,已经扶持微型企业将近40家,平均每个星期扶持1家。创业园还作为2011年“全区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现场会”的会议现场,有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高雄、全区各市分管微型企业的市领导、各市工商、财政、人社单位负责的同志、微型企业代表等一行170多人参观了创业园,并将学院扶持微型企业的做法带回本地,借鉴扶持“八类人群”,特别是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中。2011年9月,南宁市高新区微型企业发展办公室授予学院园区“微型企业创业创业园”、“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园”荣誉称号。

(二)以创业园为平台,开展示范性创业教育

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造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学院因地制宜地设置创业教育课程。秉承着一切创业必须从“商”字起步的理念,以创业园为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练摊、创办企业,把创业教育的课程列为学院所有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并纳入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一部分,安排在大二讲授,共12个课时,给予0.6学分,由全国的职业指导师和专业指导队伍进行授课指导,采取kab和siyb的专业培训办法。课程内容包括对企业及创业的认识、自我创业能力评估、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计划的制订、微型企业政策、风险评估等。同时,邀请学院的创业明星为学生开展讲座,安排学生到创业园进行观摩实践,与创业企业和业主亲密接触,感受创业的氛围,并以他们为榜样,激发创业的热情。

(三)引进优秀企业入园做示范,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大学生创业园还引入部分优秀企业特别是学院毕业生创办的企业进入创业园,比如东盟外语培训学校、钦州市博艺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衡高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他们的成功激励着在校的学生。企业为节约用人成本,储备人才,在园区内招聘在校学生为企业员工。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和管理,熟悉企业经营内容及模式,培养适合企业的员工。在校期间,企业和学生度过磨合期,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入企业工作。

(四)打造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内外兄弟院校做示范

园区引进的项目均与学院开设专业相关,项目涵盖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展策划、财会金融、旅游管理、外语培训等,竭力打造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每个系在创业园都有扶持项目,每个创业项目都有专业教师进行辅导,有些甚至是系全体人员入股支持,帮助企业做业务,直接参与企业运作。专业教师把学生带到这些企业中实习实践,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工作,直接接触职场,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开园以来,创业园接待全国各高校、广西各兄弟院校、南宁市各企业、团体、协会以及东盟国家代表团大约60批次,涉及人员近1000人,园区向各来访单位和个人介绍创业园的做法、成效,分享经验和教训,探讨共建办法,达到了示范和交流的目的。

(五)宣扬创业企业行为,提高学生素质教育

在指导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教师强调学生依法经营、诚信做人,以感恩的心去回馈学院和社会,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在园区内,没有发现一例违法经营,获利的企业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回馈学院和社会,有直接捐款、资助困难学生、免费培训、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活动赞助等,而学院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校园广播、校刊、课堂等宣传他们的行为,赞扬并感谢他们的义举。在规范创业学生行为的同时,更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让学生学会感恩,踏踏实实做事,诚实守信。

三、存在问题

(一)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

作为创业者,需要面对项目选择、资金投入、营销办法、团队管理和风险评估等问题,还要学习各种政策、法律条款、金融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更何况是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人脉关系、资金积累和管理经验的在校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潜在的风险,他们并不能预知。目前,在创业园内,能够成功创业的企业只有三分之一,大部分的企业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学生也容易因失败而放弃。

(二)创业园管理不足

由于大学生创业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大学生创业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对于创业的指导和跟踪,创业园的管理只能一边运作一边摸索,尽管学院制定了一体化管理制度、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是,实践时很难进行统一,仍然发现很多管理漏洞。创业企业千差万别,对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而不可能随时注意和了解创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创业园的管理上还需要进行积累和总结。

(三)创业教育的效果未能凸显

尽管创业教育融入到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但由于历史、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原因,大学生并不重视创业指导,创业教育未能提升到素质教育的高度。且学院创业教育的队伍基本上是就业工作的指导老师,真正从企业来,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比较少,一定程度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效果。此外,由于场地有限,创业实践场所不能容纳所有的学生进行创业,只有少部分同学得以实践,这也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开展。

四、成功经验总结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能够成功建设创业示范基地,关键是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能够一直秉承学院的办学宗旨,打造办学特色,以“商”字育人,商学结合、人才强商、以商会友、借商交流,形成了许多毕业生创业的优良传统。如今,学院还会继续沿着这个商学之路,培养更多有知识、高素质的儒商。

(二)学院扶持是后盾

学院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创业实践场所,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坚强的后盾,使学生创业更加大胆;在机构管理上,成立创业指导中心,有2名专职教师负责;每一个项目都有指导团队,在公司注册、政策解读和会计服务上实行一条龙服务;成立业主委员会,由教师和学生业主共同担任管理人员;每一个创业项目的甄选、开创、管理和孵化都进行指导。这些措施,为学生解决了创业初期的困难,扫除了创业的顾虑,使学生的创业热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三)外界支持是基础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087-02

一、引言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发生的技术经济变革,人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正在向着两极发展:一类掌握着技术资本,控制着大量的资源和广泛的号召力,他们的成功有目共睹;另一类人应该说是享用产品的普罗大众(如:微软的用户),仅仅是终端的一个用户,这类人只是享用,代价是对产品的负面作用一无所知,并直接承担着一切负作用。事实上,人们正在为这样的无知支付成本,如:废弃电池的污染如何消除、汽车在带来快速的同时产生的尾气污染怎么办、操控资源分配的人肆意掠夺破坏千万年来人类社会形成的分配机制会带来怎样的恶果,等等,这些问题目前都是无解的。

产生这种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壁垒形成的障碍。从古至今,知识一直是掌控在少数人手中的,但彼时人类社会运行的速度是缓慢的,大众能够用行为检验知识的后果,能够用较小的代价为错误买单,至少人类不会为错误支付生存的基本条件。现在,我们已经创造了足以毁灭自己的核武器,我们在为自己能够改变自然的能力沾沾自喜之时,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破解困境的根本途径只能且仅能在于让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这不仅表现在对新事物的创新开发上,同样表现在对新事物的审慎接受上。

事实上,由于将客观现象与规律纳入现代数学的理论框架,进而进行逻辑演绎和检验是当前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称这样的过程为“科学思考与研究的一般思维过程”。显然,培养人的“科学思考和研究的一般思维过程”是破解知识创新聚集的关键,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数学是理解、探索当代社会经济规律和科学本质的基本钥匙,因此,大学数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科学思考和研究的一般思维过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余下部分将研究如何做的问题,组织方式为在第二部分里简述案例教学法的历史背景与特点,在第三部分里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在第四部分中提出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配套措施及注意事项。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特征

1.案例教学法的发展。案例教学法的起源有说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和医学院的案例教学[1,7],有人说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答教学法[6],但是作为教学法得以认可和推广,哈佛商学院功不可没。1910年克普兰德(Malvin T.C.Opeland)教授最先使用讨论法进行工商管理教学,1920年在当时商学院院长的支持下出版了第一本商业方面的案例集。1955年至1965年,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哈佛商学院每年暑期举办一次客座教授案例法项目(The Visiting Professors Case Method Program),使得案例教学在美国商业教育中广为普及。1980年起,我国引入案例教学法,并在MBA教学中得以广泛普及。目前,案例教学在我国仍处在探索研究的阶段。

2.案例教学法的起点。哈佛法学院朗德尔教授最先提出案例教学时是为了克服“德怀特法”(Dwight Method)的弊端,该法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怀特教授之名命名的,是一种“讲授、背诵和练习相混合的方法”,它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对专题论著进行阅读、背诵,其考试就是靠记忆力的背诵。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无法胜任复杂案件的处理。朗德尔的教学理念深受当时盛行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的影响,他认为:作为科学的法律是由原则和原理构成的,每个原理都是一个漫长的、通过众多的案例取得发展的,因此,有效地掌握这些原理的最快和最好的途径就是学习那些包含着这些原理的案例[6]。他认为掌握某种原理或原则最好的发展途径是通过对法院判决的案例进行学习。而这样的教育理念也是遵循于当时科学教学与研究领域中的试验与验证的理念。

3.案例教学法的特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对讲授法的超越,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调动了人(学生)的主动认知的功能,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教师占有绝对正确知识的师生关系。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来源于三个方面:自我、同学和教师[2]。源于“自我”,指的是学生在课前对案例的研究和准备。为了在课堂上的发言,学生必须在课前花4~8小时进行资料的研习,从而得出课堂上的发言内容;源于“同学”,指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案例研习的准备阶段,在3至4人组成的讨论小组中,知识源于组内同学间的讨论,另一个是,在课堂讨论上,不同组间同学们观点的碰撞与交流;知识的第三个来源在于“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如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的旁观者或话题引导者,教师在这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地实施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包括:参考资料及其来源的提供、总结案例所蕴含的原则和原理、展示发现这些原则的思考框架。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不同,案例教学中,课上发言的主体是学生,每个讨论小组要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宣讲本组同学们的观点结论和论据,同时全组同学要对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给予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节目主持人,把握课堂的节骤,给每个小组和每个同学充分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此外,在案例教学的课堂总结中,教师要对学生观点进行点评,这个点评不是评判对错,而是对学生是否遵循了学习的原则和原理,优缺点分别是什么,以及怎样进一步完善自己,并提供为此还需学习的参考资料。与知识学习的教学目标不同,采取案例教学的教师不会用考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其参与教学的程度、课堂发言的表现息息相关,是对学生学习实效和协作能力的评价。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是基于“人的认知源于经验的学习”这种的认知理论,所以,它的教学特点是通过案例创建经验过程,使学习者通过浸入的方式获得对待学习的知识、理论的认识,并体验到展示案例中的理论或原则的程序。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自1978年恢复高等教育之后,我国大学数学教育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改革之中,早期是学习内容的变革,从向苏联学习逐步向欧美学习,从知识内容学习的教学向运用知识能力的教学,一直不断地进行着探索和实践,虽然数学建模活动和课程的引入,使得一部分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了很强的运用数学的能力,但是,也出现了由于学习内容的高深莫测,致使绝大部分学生放弃了对数学建模的学习,这是有违引入数学建模课程及活动的初衷的。2005年之后,广大教师自发地开始探索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能力的教学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文献[8],[9],[10]的作者,通过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的例题的改编,试图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数学的方法,但这样的尝试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这种教学还没能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出来,它仍属于讲授法的教学范畴。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完成怎样的教学目标?

在我国,困扰现代数学教育的问题应该是“怎样用”的问题,换句话说,是“为什么科学家们能将客观现象用数学公式加以表示”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是将学生置于案例的环境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学得的知识找出处理案例的方法,得到处理问题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途经的经验,从这种经验中自我总结出运用原理和准则的方法。因此说“案例教学法”是解决上述困境的一条途径。在工科大学本科教育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继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或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之后,开设的以随机现象为研究对象,用现代分析数学的方法揭示随机规律的一门数学应用课程。尽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一门数学课程,但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构建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掌握分析随机现象的数学方法,模仿和学习由问题导引数学理论的科学思考与研究的一般思维过程。案例教学刚好是通过浸入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发现知识、原理或原则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不失为是一种选择与突破。

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建议

将客观现象纳入现代数学框架并不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而这又恰是理解现代科学、社会和经济等领域中规律、原则和原理的关键所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一门科学,随着现代信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门科学中的科学思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人们希望掌握揭示客观世界中的随机规律的方法,从而进行有效的决策。所以,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之中,既是课程知识体系本身的需要,也是大学数学教育的要求。那么,该怎样在本门课上进行案例教学呢?

首先,要进行案例准备,通过组织任课教师进行认真的研讨(这个研讨应该是指让每个教师对案例教学的概念有深入的、统一的理解和认识),找出适合案例教学的专题,然后针对所提出的专题分别收集相关的案例材料;其次,教改的起始阶段应该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并通过对照组进行评估,然后再进行不断的改进,直到有了成熟的案例集和授课组织模式,再将这种授课方式进行推广;再次,教学管理层的支持,案例教学是对传统讲授法教学形式的根本性的变革,一名教师到完全把握案例教学的特点并能运用自如地进行授课需要至少3至5年的时间,实际上哈佛大学案例教学法的产生、发展至推广先后经历了100年的时间,仅是案例教学法在管理课上的教学实践就经历了1910年至1920年10年的准备,到1920年才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在1940至1950年代的十多年里,探讨研究案例的准备、编写和使用的一揽子问题,在1955年至1965年在福特基金的支持下才得以推广[7],因此,没有教学管理层耐心的人力、物力、评价方面的支持,这样的改革都只是形式的、转瞬即逝的。管理层该怎样支持案例教学的教改实践呢?

1.制度支持:在教师个人申请和管理层选拔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案例教学改革研究团队,这个团队的任务是:编写案例、进行案例教学的实践和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比对研究,逐步形成可操作和推广的方案和办法。注:团队成员应该是由有教学改革经验的教授加上3至4名讲师共同组成;案例教学实践要有实验班,为了便于比较,至少要有3个不同层次学生组成的实验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和这两类学生的混合;每年的任务除了编写案例和进行教学实践外,还要和有经验的一线教师、教学管理层至少进行一次案例教学效果的研讨工作,既是工作经验总结和汇报,又是专家学者共同研讨、质疑和提建议的场合。

2.资金支持:案例教学已经是在法学、医学、管理及其他许多学科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数学学科的教育中还没有真正的案例教学出现,这与数学学科的教育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关,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大多数学生会认为数学是死板、枯燥且是与实用无关的,不过,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任何学科都变得越来越仰赖数学的刻画和表述,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尽早进入科学思考的训练之中,这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早日普及“案例教学法”,我们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的支出应该包括:对参与此项工作的教师基于工作补贴和成果购买、案例编写的调研和教学效果比对研究、每年的研讨会等。

3.鉴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数学课程,因此实施案例教学要采取反复论证,小心实践,逐步推广的原则。在论证阶段要解决案例的编写工作,避免将案例编成例题的形式,而且,实施案例教学改革试点的班级,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必须改变,并且要坚持进行对比测评研究和执行教学效果学生、同行和专家评议。

综上,为了使案例教学法能够在数学学科领域中得以应用(这也是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并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进行艰苦的实验和研究,只有取得可靠的成果之后才应进行大范围的推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持有信心、恒心和耐心,相信教师们的教研团队的努力;持之以恒地给予资金、政策和教师待遇的支持;耐心细致地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指导,不做简单的高高在上的评估人,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评价对错和好坏,而是找到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途径,从而使学生受益,达到为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84-86.

[2]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3]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50,62.

[4]刘彦文,管玲芳.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4):69-75.

[5]郭俊辉,曹旭华,王富忠.案例教学效果的最有模型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40-144.

[6]杨光富,张红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6):1-5.

[7]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1):22-24.

[8]李兴东,张政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加强案例教学的探讨[J].数学教学研究,2012,(4):54-57,62.

篇9

经过前四期活动的成功举办,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反响很大,也非常支持活动的进行,大部分同学对从事商业活动,提升实践能力有很大的热情,学院领导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此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社团都为新学期的第一次青年创业一条街做好充分的准备,与此同时,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丰富活动的内涵,本届创业街列入创意文化节系列活动中。

2.活动形式

建立青年创业一条街,学生能在指定时间指定区域内自由销售批发来的商品或二手商品。

在节假日,如中秋节,元旦节,情人节等,学生可以销售相关商品。

也可以与其他志愿者组织合作进行公益义卖,让志愿者组织可以有机会筹集爱心基金。(第三届已与本校四大公益社团联合举办)

3.活动目的及意义

3.1学校需要提高同学们实践方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和市场经济意识

3.2学术实践社建立青年创业一条街可为同学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学有所用,锻炼实践能力

3.3同学们与商家接触可以得到锻炼,与同学团结合作得到实践素质思想方面的提高

3.4将毕业或高年级的同学们可以出售自己已不用的二手物品,响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4.活动主题

参与商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思想素质

5.活动口号

商业实践你我他,节约便利为大家

6.活动流程

6.1把策划书提交学院团委审核,并分析其可行性。

6.2向学校有关部门提交活动申请和场地申请,希望活动得到通过,并得到学校在各方面的支持和监督。

6.3以海报、横幅、广播、网站、设咨询点、下发晚点名通知等有效形式进行大力宣传。(详见宣传方案)。

6.4进行活动各项筹备活动,向学校有关部门获得有关摊位的桌椅、帐篷等物品,制作工作牌等。

6.5报名方式:第一,通过晚点名的方式把宣传单和报名表发放到各班,有意向参与的同学在指定的时间交到活动负责人处;第二,在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报名(届时由市场部负责)。2012年10月31日至3日

6.6活动宣讲会暨启动仪式。指导老师讲话,给摊主一些建议;工作人员说明注意事项;发放摊位序号牌。

6.9总结会议。分为阶段性的和最后的总结,即每次活动结束一星期内,工作人员与市场部理事就这一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总结自己工作经验,及时进行交流沟通;最后的工作总结由学实社理事和社员进行经验总结,完善各项工作以便下次活动更好地开展,并在期末颁奖晚会颁发相应的奖项。

7.本次活动宣传方案

7.1前期宣传

宣传方式:①在东区、尧山粘贴海报(东区男女生宿舍各一张,东园餐厅门口宣传栏1张,图书馆门口1张,尧山男女生宿舍各一张)内容是介绍活动,并有网站信息,QQ群号

②拉横幅(2张)(有赞助就可以加大宣传力度)

③在各年级的主页、二频上进行大篇幅、循序渐进的解释说明,提供下载资料。

⑤发放传单到各学院年委通知下各班,通过晚点名的方式来宣传,并发放报名表

⑥活动介绍喷绘一张(可以在现场咨询和报名点展示)

7.2中期宣传

宣传媒介:海报、网络、QQ群、喷绘

(学期第一次活动至最后一次活动中间都进行中期宣传)

宣传方式:①海报3张(东区男女生宿舍各一张,东园餐厅门口宣传栏1张,)筛选出摊主后公布摊主名单和联系方式,建议未选中的申请者和其他已选上的摊主合作,并展示各区域商品信息,招徕其他同学到学生商业街购买商品。

②活动中在合适的地方展示两张展板,一是活动介绍喷绘,二是活动须知喷绘(内容包括摊主须知板块,消费者建议板块,“我要淘宝”板块,通报批评板块),借用展板两块(大小与喷绘相合)

③收集摊主的各种联系方式,手机号、QQ号和宿舍号等,信息,如活动通知,获奖摊主,商家寻找可委托的摊主。

④桂电人网站,网站有专门的板块来介绍商业街各区域各个摊位的售货品种。摊主可通过网站或QQ群方式商品信息,方便日常的交易。摊主可以在摊位处张贴商品信息做装饰,但要美观。(电商部人员负责)

⑤在圣诞或其他节假日专题展卖会时,学术实践社负责人与摊主一起结合圣诞的特点对商业街进行一定的装饰和宣传。

7.3后期宣传(学期活动结束后视学术实践社颁奖晚会而定)

①海报:每次活动后的张贴。包括每次活动后的小结、各个摊主的得分、出现的问题的摊主、值得表扬的摊主(视情况待定)。期末公布综合成绩队伍名单和各种奖项得主(视情况待定)

②横幅:公布比赛获得圆满成功(1条)(经费不支持可以考虑取消)

③网络:可以在校园网首页、二频、论坛网各院科协主页、各院年级群、桂电人网站、活动QQ群等多个平台宣布比赛获的各种奖项的得主

④电台:校园电台公布获奖得主结果

⑤奖品与证书:获奖队员获得奖品和证书

8.本次活动报名方式

8.4报名截止时间2012年11月3日(报名摊主数目不足时再加大宣传,延长报名时间)

8.5活动区域划分:食品区,服装鞋袜用品区,精品区,电子商品区,二手商品区,综合区。(旧书旧文具属于二手商品区,新文具与饰品玩具属于精品区),暂定每区五个摊位,具体视报名情况而定。申请者根据销售的商品申请场地区域。

8.6摊主筛选方式:

①交表及时的优先考虑。

②销售旧书,文具,二手商品类的优先考虑。

③准备商品丰富的优先考虑,商品总件数50件以上。

④填表认真程度高者优先考虑

⑤有2个摊位归属于学术实践社社员,商家或同学可以系负责人委托学实社社员销售。

⑥对于没能选上的申请者,进行短信安抚,并建议其委托其他摊主销售商品。

由于活动场地限制,本次活动上限为30个摊主,有意向参加活动的同学,请及时提交报名表。

9.奖项设置

根据主办方的考察量化(见附件表三),综合得分奖、最佳人气摊位、销量冠军等奖项(名额和奖品详见奖项表)。期末商学院学术实践社颁奖晚会时(所有部门统一颁奖),学实社给予各摊位发放证书。

奖项

数量(支)

奖励

综合得分奖

1

价值80元的奖品及证书

销量冠军奖

1

价值50元的奖品及证书

最佳人气摊位奖

1

价值50元的奖品及证书

10.关于赞助方

10.1赞助方可以冠名赞助,可以在横幅、宣传单、报名表等物品上冠名。

10.2学术实践社有2个摊位,赞助方可以委托学术实践社的成员销售商品。

10.3赞助方赞助活动费用的支出,奖品等。

10.4赞助方支持活动的一些物品,如帐篷、太阳伞、桌椅等。

11.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11.1场地更换,可更换到绿榕路。原因:有其他活动已占领场地,或校方认为场地不合适。

11.3寻求保卫处处理情节严重事件。原因:出现工作人员不能劝阻协调的问题,如出现打架事件。

11.4根据情况灵活处理。如安排的一些事无法完成,一些物品借不到也制作不了,不影响活动进程则抛却不做,活动正常进行。

12.活动人员工作安排表

填表说明:

1.填表前务必仔细阅读《申请人须知》。

2.ABC选项请打勾。

3.请标明主营商品。

4.务必填全信息否则不收。

5. 郑重声明不可更改此表。

6.交表时将审查一卡通与表中信息是否相符。

温馨提示:各摊主和商家联系的时候,最好加上卖不出去的产品可以退货的协定,避免过大损失。

附表二: 青年创业一条街活动申请人须知

1. 活动不收取摊位费,免费提供摊位,但摊主需对摊位负责。

2. 申请摊位需要携带学生证或一卡通,认真填写摊位申请表,缺少证件将不予安排摊位。

3. 申请摊位在信息之日起即可交报名表到活动负责人手中,也可在指定时间交报名表到指定地点,具体接受报名时间和实际地点请注意每次活动信息的,报名截止时间后不接受报名。不接受电话、手机短信息等形式报名。

4. 摊主按一定原则筛选(非先到先得),申请表审核后将通过的摊主姓名和联系方式。对于没能选上的申请者,也会进行信息通知,建议委托其他摊主销售商品或合作销售(摊主为摊位负全责),或在桂电人网站上销售,或下次青年创业一条街活动时申请摊位(长期)。

5. 申请表通过后还需要参加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领取摊位牌证,方能正式营业。

6. 此次活动主要是面向全学校学生开展的,不允许校外商家在活动中进行商品销售。我校学生可以受校外商家委托买卖商品,但摊主须谨慎,以免发生争端。学生必须完全了解公司背景才能帮助该公司销售商品,不得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夸大其词问题、不兑现承诺问题等,不得进行传销等违法活动,违反者加入黑名单。

7. 禁止出售不健康,不文明、易爆易燃物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如烟酒、管制刀具不良刊物等。出于食品安全考虑,不得设熟食摊位,即各摊位所卖食品,必须是成品包装,并具有食品安全合格证的食品,谢绝同学出售自制食品。所售商品必须如实填写在申请表中。

8. 请按区域申请摊位,食品区,服装鞋袜用品区,精品区,电子商品区,二手商品区,综合区。(二手商品和书籍学习文具享有优先权)

9. 不得在规定区域范围以外摆摊,不得私自换摊。摊主如需为各自摊位做宣传,须在规定的地点或网站上进行。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不得在规定范围以外私自宣传。

10. 每次申请只能为两天,不能只申请一天。否则不予通过申请。摊主不可超时营业。

11. 希望参与者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参与青年创业一条街实践活动,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理财规划,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等知识。

青年创业一条街活动注意事项

12. 活动不收取摊位费,免费提供摊位,但摊主需对摊位负全部责任。活动进行全过程,摊点必须有摊主或合作伙伴在场并持有营业执照,以便工作人员巡查时检查。

13. 活动目的是为同学提供商业实践机会,锻炼同学们实践能力,因此活动主体是学生,不是校外人员,所以不允许校外商家在青年创业一条街活动中销售商品,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但我校学生可以受校外商家委托销售商品,但摊主必须完全了解公司背景才帮助该公司销售商品,以避免发生争端。

14. 禁止出售不健康,不文明、易爆易燃物品和假冒伪劣产品。不得出现产品质量或服务问题,不得进行传销等违法活动。出于食品安全考虑,不得设熟食摊位,即各摊位所卖食品,必须是成品包装,并具有食品安全合格证的食品,谢绝同学出售自制食品。所售商品必须与填写在申请表中的相吻合。

15. 摊主请按营业执照中授予的摊位区域编号设摊位,不得私自换摊位,不得在规定区域范围以外摆摊,以免给工作人员的管理带来麻烦。摊主如需为各自摊位做宣传,须在规定的地点或网站上进行,不得在规定范围以外私自宣传,不得进行虚假宣传。

16. 保证摊位卫生。营业前整理摊位,营业中保持摊位清洁卫生,营业结束后必须清扫摊位,归还帐篷桌椅等物品,经工作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

17. 活动要注意音量,不得大声叫卖或使用扩音器,以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

18. 摊主应本着服务同学的理念,合理交易,不可哄抬物价,不可进行不正当竞争。

19. 各摊主之间,摊主与合作者之间,摊主与顾客之间要以礼相待,不得出现骂架打架事件。

20. 对于违反以上规定的摊主将加入黑名单,永久取消该同学的参与活动资格,追究责任,情节严重者将进行通报批评、上报学校处理等惩罚。

21. 因为场地原因不能保证每个申请者都能得到摊位,对于没能选上的申请者,建议委托已经选上摊主销售商品或合作销售,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配合。

22. 摊主请保管好商品,如有遗失,被窃,损坏等问题,主承办方不予负责。活动当天所有交易遵循买卖双方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如事后产品出现问题,由摊主自己负责,主承办方不负责赔偿责任。

23. 活动进行时若出现不良情况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尊重活动工作人员,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如果出现不服从工作人员调节的违纪情况,情节严重的将上报学校处理。

24. 活动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锻炼自己的平台,请不要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青年创业一条街实践活动中而影响到学习,请大家以学习为重。

评分细则

A:卫生

1.总分为5分。

2.摊面无垃圾,整体形象好,收摊前后无垃圾,商品清洁卫生,满分。

3.摊面有垃圾,杂物,扣1分。

4.摆摊,收摊时,摊面打扫不彻底,扣1分。

5.商品不洁净,扣1分。

6.检查中,工作人员要求摊主清扫,摊主若不配合工作,扣1分。

7.若发现摊主将自己摊面的垃圾堆放在别的摊位上,扣1分。

B:态度

1.总分为5分。

2.诚恳热情,面带微笑,有礼貌,有耐心,服务周到,不扣分。

3.摊主若与顾客发生冲突,扣3分。发生打架事件扣5分,取消其评奖资格。

4.摊主若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扣2分,发生打架事件扣5分,取消其评奖资格。

C:商品

1.总分为5分。

2.种类多,质量好,物美价廉,商品摆放分类,整齐有序。不扣分。

3.若发生质量问题,扣1分。

4.商品摆放散乱扣1分。

5.若发先哄抬物价,欺诈现象扣3分,取消其评奖资格。

6.若发现摊主所售商品与经营范围冲突,扣5分,通报批评。

D:投诉

1.总分为5分。

2.无投诉为满分。

3.每受一次投诉扣1分。

4.投诉次数超过5次,将取消其评奖资格,并取消其下一次申请摊位的资格。

E:人气

1.以顾客流量为标准,五分钟内,到摊位看商品的顾客每2个人得一分。

F:音量

1.总分为5分。

2.不使用扩音器,不进行大声叫卖。不扣分。

3.若发现一次扣1分并警告,发现两次扣5分。

4.若工作人员对其劝阻无效,则取消其评奖资格,严重者上报学校保卫处处理。

G:售后加分

1.虚心听取顾客的建议和意见,售后服务热情周到,更换和退货无大争议,在检查中遇到加3分。

2.活动结束时对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工作的摊主加3分。

H:纪律

1.总分为10分。

2.配合工作人员工作,摊主在进行销售时秩序好,能按时收摆摊。不扣分。

3.不配合工作人员工作的扣1分。

4.摊面的秩序差扣2分。

5.不按时收摆摊扣1分。

6.营业中没有悬挂营业执照者扣1分。

8.收摊时不通知工作人员的扣2分。

说明:

1、在活动进行中,活动负责人安排根据情况安排其中一个批次的巡查员进行考察,考察人员必须二人以上,由工作人员共同检查后确定得分。

2、每学期每次活动进行一次摊位考察,期末最后综合评奖。

3、违纪的摊位被加入黑名单,取消摊位申请资格,因此黑名单中的人无评奖资格。

4、工作人员须公平、公正、不徇私情,细心严格。

5、此考察方法不公布以避免摊主弄虚作假。6、工作人员本学期积累经验,有实践经验后即制定更详细更完善的考察标准,并尽早公布标准。

附件四: 工作人员工作

活动负责人:(摊主报名时做好1至9点,活动进行时10至13点)

1、 活动前在指定时间和指定位置备好摊位申请书、黑名单目录等待申请者报名。一般情况下,活动负责人要在活动3天前要完成报名工作,申请摊位需要携带学生证或一卡通,缺少证件不给予安排摊位。

2、 二手商品和书籍学习工具享有优先申请权。

3、 不允许校外商家申请摊位,。

4、 根据证件查看黑名单目录,如果申请者已被加入黑名单不予申请。活动报名时与活动进行时黑名单册由活动负责人保管,活动后交回给市场部部长保管。

5、 不能有3个以上受委托于同一商家销售同一种商品,否则不予申请.

6、 每次申请只能两天,不能只申请一天。如果某次活动申请者很多,则查看档案,同一学生不能连续三次申请摊位(劝其休息下,给机会他人成为摊主)。

7、 不健康,不文明、易爆易燃物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和熟食不予申请。

8、 申请者根据销售的商品申请场区域,食品区,服装鞋袜用品区,饰品玩具品区,电子商品区,二手商品区,综合区。

10、活动出现严重问题时,活动负责人与巡查人员讨论尽力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通知学校保卫处。解决

11、负责人根据各种情况安排其中一批次人进行一次消费者调查,以便发现活动的不足有那些地方要改进,以及发现同学们是否有好的建议让下次活动做得更好更有声有色。

12、经常巡视商业街,如果发现某些问题及时解决(尽量暗中解决以免影响活动)

13、随时保持通讯畅通,如果有问题发生及时赶到现场解决。

巡查员工作:

1、 各摊主之间,摊主与顾客之间不得出现吵骂打架事件。如有出现立即通知活动负责人,违反者加入黑名单。

2、 不得出现商品质量问题,不得进行传销。如有出现立即通知活动负责人,违反者加入黑名单。

3、 发现出售不健康,不文明、易爆易燃物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熟食产品,如有发现进行劝阻。并通知活动负责人将摊主加入黑名单。

4、 如果出现使用扩音器,叫卖情况,巡查人员进行劝阻,不听劝阻通知活动负责人。

5、 不允许校外商家在活动中进行买卖,如果发现进行劝阻,劝阻不成功通知活动负责人。

6、 巡查人员有权检查摊位卡号,不得在规定区域范围以外摆摊,不得私自换摊,如有出现进劝阻。

7、 不得在宣传公告栏、本摊位摊点和其他规定范围以外私自张贴宣传,如有发现加入黑名单。

8、 摊位卫生差,垃圾多,整体形象差者,劝阻其改善卫生状况,在规定时间不改善者加入黑名单。

9、 尊重活动工作人员,听从工作人员安排,不得辱骂顶撞殴打工作人员。违反者加入黑名单。

篇10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96-03

考试作弊反映出考生诚信的缺失。因此,根治考试作弊顽症需对症下药,即从诚信入手。根本方法在于以诚信思想为核心,将诚信理念融入考试制度中,加强考试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诚信考试控制体系,形成诚信考试文化,使诚信考试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本文从考前、考中、考后三方面探讨构建诚信考试控制体系,进而提出诚信考试保障机制。

一、考前控制——诚信教育

(一)诚信教育内容。校园文化是一种软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风气和环境,尤其是对良好考试风气和考试环境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诚信教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具有践行性、认同性、高难度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因此,校园诚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贯穿人生轨迹的全面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无数璀璨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所认同的诚信思想观念、诚信价值取向和诚信道德规范。宣传传统文化的诚信思想,贯彻诚信文化,使诚信教育建立在中华民族浑厚的灿烂文化基础上,可以使学生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传统诚信文化的丰富营养,培养诚信品质。二是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体现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活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以诚信为重点,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人、育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世界观,使诚信上升到道德层面,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指导行为。三是遵纪守法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诚信与遵纪守法意识是一致的,法纪教育培养了学生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使学生明白权力、责任和义务的关系,增强诚信素养,养成诚信品质。四是时代精神教育。诚信是人类社会的特有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有相应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竞争意识、诚信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把握时代脉搏,突出诚信的时代特征,用时代精神来诠释诚信,发展诚信精神。五是职业道德教育。步入工作岗位,走向职业生涯是学生毕业后人生的必由之路,职业对人的思想道德产生广泛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诚信观。从职业中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等道德教育入手,站在人生发展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是诚信教育的攻坚点。六是人际关系教育。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越发展、人类文明越进步,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越重要。在人际交往中,坦诚相见、相互信任是诚信品质的体现,也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是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诚信教育模式。诚信既是人的思想认识和感情体验过程,又是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征的养成过程,受到个人内在因素以及外在环境的共同影响。因此,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学生内在修养和觉悟的培养,还要强调学校整体诚信环境的营造,建立多种模式结合的立体化的诚信教育宣传模式。一是建立人本化教育模式,改变以往诚信教育空洞的说教模式,将诚信教育注入学生的未来发展、全面发展过程中。二是建立制度化模式,使诚信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三是建立隐形教育模式,将诚信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生活中,以隐形的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品质。四是建立网络宣传模式,以校园网作为宣传阵地,通过微博、论坛等途径开展诚信教育宣传。五是建立情感模式,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大情感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六是建立情景教育模式,通过设计虚拟情景,使学生融入诚信场景,体验诚信实际,感受诚信价值。

(三)诚信教育渠道。诚信教育的宣传是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重要内容,应结合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发挥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诚信思想、弘扬诚信文化。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加大思想政治课、形势政策课和人文社科类课程中诚信教育的比例,同时将诚信教育渗透到专业课中,扩宽教育渠道和宣传面。二是以各类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通过活动渗透诚信理念,实现诚信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结合。三是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为契机,开展诚信教育,例如结合社会上一些重大考试作弊事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树立诚信观念。四是与社会接轨,开展交互式诚信教育,接受社会诚信因素,如邀请相关专家、知名学者进校园宣讲诚信思想、弘扬诚信文化。

二、考中控制——划分“三种考场”

(一)三种考场划分的依据——学生对待作弊的心理态度。从多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考务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待考试作弊有不同的心理态度,可总结为三类,称之为“三不”:不想、不敢和不能。第一类是不想作弊,这类学生具有诚信的品质,自控力和毅力较强,且对考试有正确的认识,不齿于考试作弊,无论有无监考员,都不会有作弊的念头和作弊行为。第二类是不敢作弊,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曾有过作弊的想法,考试知识点没有掌握、担心挂科、惧怕家长责骂、害怕得不到奖学金等,都会勾起他们作弊的念头。事实上,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实施作弊,四种原因使他们放弃了这种行为:一是道德的谴责。许多学生具备一定的诚信品质,起作弊念头后,诚信思想与作弊想法相互博弈,使其内心不安,遭受道德谴责,最终诚信思想占据上风,从而放弃考试作弊。二是考试氛围的约束。由于考试氛围良好,考场中无人作弊,有作弊想法的考生受环境的影响,作弊苗头逐渐消失。三是担心受惩罚。一部分考生担心作弊被发现,受到严厉的惩罚,从而不敢作弊。四是受监考员影响。部分考生心理素质较差,忌惮于监考员而打消作弊念头。第三类是不能作弊。个别学生缺失诚信,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考试中想尽办法,用尽手段,利用一切可能寻求作弊机会。然而,由于防作弊制度到位、技术手段先进、监考员尽职尽责,使得此类考生没有作弊的机会,从而不能作弊。

(二)三种考场的划分。根据诚信教育的情况以及学生的诚信素养和对待考试作弊的心理态度,对考场分类,设置三种考场,即诚信考场、一般考场、关爱考场。诚信考场由学生自愿申请,学校批准,无监考员,学生完全自律,是讲诚信的考场,适合“不想”作弊的考生。一般考场是按常规管理的考场,对应“不敢”作弊的考生;关爱考场由两名责任心强、监考经验丰富的监考员监考在考试中有作弊苗头和违纪意向或被警告两次以上或被发现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的一名考生,体现的是对考生的特殊关爱,让考生在关爱中受到严格的诚信教育,是针对“不能”作弊的考生而设置的。

(三)三种考场的创新点。传统的考试管理一般只注重考试的过程,通过严密的程序和技术手段的监控,防止和及时发现作弊,而三种考场在注重考试过程管理的同时,更加关注对考生作弊的心理需要和动机消除的研究,从源头入手,用诚信考场激励诚信品行良好的考生,进一步巩固其良好品行,并对其他考生起到榜样和引导作用。同时,在普通考场中,则强调严格纪律、严密程序,使大部分考生的作弊动机消弭。此外,对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则安排在关爱考场,用他律协助自律,帮助其顺利完成考试。

(四)三种考场划分的意义。一是净化考试环境,根除考试作弊行为。根据考生对待考试的不同心理制定不同措施,设置三种不同的考场。三种考场的设置抓住了考生作弊的心理,并细化区分,深入分析,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实施相应考试管理措施,进一步明确考场性质,使考试制度更具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净化考试环境,营造诚信的考试氛围,从而根除作弊行为。二是肯定诚信品质,鼓励诚信考试。设置三种考场,尤其是诚信考场,是将诚信理念融入考试管理制度的集中体现。诚信考场的考生都是经过层层推荐和严格审查的。选拔的多程序性和复杂性体现了诚信考场的高要求、高标准,同时也反映出诚信考场考生的高素质。进入诚信考场且顺利完成考试后,学校会以不同的形式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三是关爱特殊考生,激发诚信品质。关爱考场是对诚信欠缺、律己不严的考生的一种特殊关爱。关爱考场表现优秀的考生,经由班主任推荐可直接进入诚信考场,借此来调动这部分考生的积极性。因此,对于没有进入诚信考场的考生,诚信考场是一种鼓励,是他们追求诚信和努力进步的方向。

总之,通过三种考场,学校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诚信品质,帮助学生明确前进方向,有助于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关键时刻自控能力,最终营造诚信考试氛围,从根本上解决作弊难题。

三、考后控制——巩固成果

(一)信息反馈。完善考试控制体系还要依靠信息的反馈。可建立信息反馈的专门机构,利用多种渠道,如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形式来收集教师、学生及家长对三种考场设置和实践的看法。将存在的不足、奖惩制度是否合理、诚信考场准入制度是否完善等信息综合起来,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为总结经验、改善做法提供数据服务和信息支持。

(二)经验总结。在每次考试结束后,将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召开专门的总结大会或研讨会,通报反馈信息的情况,同时听取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总结性文字,将总结情况在全校范围内公开通报,以便在总结中发现不足,争取进步。

(三)文化传承。在考试过程中形成的诚信考试文化,应将之与道德教育、规则意识、创新意识相结合,以一系列诚信教育、诚信主题活动为载体,使之不断延续下去。应将诚信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培养学生讲诚信的品质,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四、建立诚信考试保障机制

(一)建立诚信考场准入机制。设置三种考场,出发点是突出诚信品质,宣传诚信思想,落脚点是培养考生诚信品质,拒绝考试作弊,因而诚信考场是三种考场的核心,是诚信考试的特色和亮点。诚信考场考诚信,同时也考查学生的思想品质、自控力和为人,是对考生的高要求、高标准。为保证诚信考场的质量,确保诚信考试的顺利进行,需严格控制诚信考场的人数和比例,建立诚信考场准入机制。所谓准入机制,就是在考试前对考生严格筛选,择选出其中诚信素养较高的学生,准予其进入诚信考场,具体人数和比例依据考生整体诚信水平呈动态波动,力争每一名诚信考生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对考生遴选可分为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学校动员,积极宣传诚信考场设置的目的、性质、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热情,鼓励主动参与,引导诚信考试。其次是学生自愿申请,在参照诚信考场的规定和要求的基础上,学生自我判断、自我评价,根据个人情况,自愿决定是否申请进入诚信考场,参加诚信考试。再次是班主任推荐,班主任针对学生的心理,对自愿申请的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情况、之前考试状况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评价,并参考其他学生的意见,决定是否向上一级推荐。然后是教学系部或学生大队根据班主任的推荐,考虑本系或大队对诚信教育的现状和水平,在保证考生质量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进行筛选推荐。之后是学校考试委员会批准,委员会对申请最后把关,确定最终参加诚信考试的学生人选。最后是考生写承诺书,承诺诚信考试。

(二)建立诚信考试奖惩机制。奖与惩共同构成对考生的双向激励。当前,为杜绝考试作弊,许多高校大都强调负面激励,忽视正激励;重视制度建设,忽略人文关怀,整治作弊现象效果不太明显。根除作弊行为,需合理激励考生,应奖惩结合。“奖”即正激励,注重人文关怀,从精神层面对诚信考试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诚信考试的学生,一是上光荣榜,二是颁发荣誉证书,三是给父母发喜报。“惩”即负激励,强调严格的惩罚制度:严肃处理作弊学生。被认定为考试作弊的学生,该门课程以零分计,同时思想品德课的操行部分按零分计,还需参加期末的考纪培训班学习,培训合格后方可重修该门课程。影响大、情节严重的作弊者,学校视情况依规给予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理。毕业班学生作弊的,不能按时毕业。如果诚信考场中的学生作弊的,从光荣榜上撤下来,换给父母的喜报为处分通报,并对班主任给予批评,作检讨,同时取消所在系部或大队的诚信考场试点。在激励的基础上,以诚信档案为载体,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制度,记录考生的诚信考试与作弊违纪行为,作为评先、就业的参考。

(三)建立监考员管理机制。一是监考员选拔机制。监考员是履行监考职责,保证考试顺利进行和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三种考场中的关爱考场和一般考场,监考员不仅担任监考任务,还肩负诚信品德的示范和诚信品质的教育责任。为保证诚信考试中监考员诚信履行职责,必须严格规定监考员的选拔机制,明确选拔程序和条件,选拔政治素质高、责任意识强、有能力、有爱心的教师担任监考员。二是监考员培训机制。考前对监考员进行相关培训,有助于其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提高其搞好监考工作的能力。做好监考员的培训工作,要在考试前组织专家对监考员进行考试管理制度培训、诚信理念讲授,使每位监考员都能明确考场规则和程序,带着责任之心、诚信之心和关爱之心,更好地履行职责。三是监考员激励机制。对监考员的激励也从正激励和负激励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对于监考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监考人员给予奖励,定期评出优秀监考员,予以通报表彰。另一方面,对于监考懒散、工作失职的监考员要及时进行严肃处理,必要时取消其监考员资格,按教学事故处理,并予以通报批评。

(四)建立考试过程管理机制。好的考试管理制度不仅要突出诚信理念,也需要通过严格程序和规范操作来发挥其作用。一是试卷管理。严格的试卷管理机制是保证考试全过程中试卷不出问题,考试顺利完成的基础保障,考务工作组必须严格考卷的保管、领取、拆封、分发、装订和回收程序,并由专人负责,同时规定相关考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试卷管理规定,按规范进行操作,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二是考场管理。严格考场设置程序,按照三种考场的总体部署,实施考试负责制,改进考试管理办法。组成以校领导为组长,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此外,还应建立巡考督查制度,选择责任心强、考务工作经验丰富、诚信意识强、爱心意识浓厚的中层领导和正副教授担任巡视员,确保考试过程“零违规,零违纪”。三是建立良好的考纪考风。建立良好的考绩考风要从规范考场纪律做起。考试前,禁止学生将与考试有关的教材、复习资料和手机、其他通信工具等物品带入考场,从源头上杜绝作弊的可能。同时,要规范监考人员的监考守则,做到考前进行培训,考中注意言行举止,严格遵守处理违纪行为权限和具体操作过程。四是广泛监督。良好的监督机制对考试作弊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在考试期间,设立考试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和信箱,保护举报人信息,及时曝光作弊现象,通报违纪处理情况。

【参考文献】

[1]胡章记.设置“三种考场” 培养优良考风[J].思想教育研究,2009(3)

[2]胡章记.创设“三种考场” 根治作弊顽疾[N].法治快报,2006-10-20

[3]胡章记.高校诚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

[4]彭顺克.人文精神视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桂海论丛,2008(1)

篇11

比如中国的美术创作自古至今都有以地域划分派别的传统,人们(更多是一些文艺评论者)将拥有“独特的绘画艺术理念,形成‘独特美的符号’的绘画者”的集合体称为某一“画派”,而这种“画派”的提法多以地域作为标签。北宋初期,山水画分为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北方派系善于表现雄伟峻厚、风骨峭拔的突儿巨壑;南方画派亦称“江南山水画派”,以“平淡天真、布景平远、秀雅温柔、南方情调”为创作基调。近年来中国艺术繁荣发展,艺术创作的风格化凸显,同一艺术门类下流派渐现。如上海画派、岭南画派、四川画派等一方面代表了美术创作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反映了美术创作吸收地域文化为自身鲜明特色的重要特点……

以地域为视角考察艺术不是什么全新课题,但以地域为视角、按照新的学科门类探知艺术教育的发展态势,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这种格局下,我们将会看到艺术教育所呈现出的别样风貌,以及近年来中国艺术教育的两个新趋势——精英泛化和大众崛起。

一、艺术学理论:多点支撑,步履维艰

在众多专家的呼吁下,“艺术学”理论冲破各种质疑,一跃成为“艺术学”学科门类下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这种安排是合理的,毋庸置疑的。因为这符合一般人文学科的内在逻辑,正如文学学科有文艺理论一样,艺术学科应当有一门从总体上规制艺术创作思想的子学科。

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地域布局的总体特点是:

1.学科点少而集中。从地域角度进行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发展的问题所在。全国仅有屈指可数的少数高校开设属于这一学科的专业。截止到2011年,全国拥有艺术学理论博士点的单位有10多家,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拥有艺术学理论硕士点的单位有50多家,主要是: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内蒙古大学等。本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一个,就是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的艺术学理论学科都是直辖市或省级重点学科。

这中间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除了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这4所学校的艺术学理论是在“升门类”前后一以贯之地延续下来,其余的高校都属于搭顺风车开设该专业,即从原有的专业教育衍生而来,或者是从文学理论衍生而来。即使把所有的学校都算上,其地域布局基本上集中在北京、上海一带。

2.缺乏地域间互相协调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现有的艺术教育单位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即“艺术学理论(主要指艺术共性)”和“艺术理论(艺术分门类个性)”。所谓艺术学理论是指凌驾于具体艺术门类上的通用性的艺术理论,如艺术哲学、艺术美学、艺术语言学、艺术传播学、艺术人类学等。所谓艺术理论是指某一具体艺术门类自身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如电视艺术哲学、电影美学、电影语言学、音乐语言学等。“艺术学理论”旨在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壁垒,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构建涵盖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理论体系。不同于门类艺术学,“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不着眼于也不局限于单一的艺术门类的研究,而是侧重从更加宏观,更加着重于思想、文化层面对各艺术门类进行把握和梳理。

很明显,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校是忽视这种旨在打通各门艺术之间壁垒、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构建涵盖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理论体系——艺术学理论的,之所以从表面上看艺术学一级学科有几十家,但大多数学科点是脱胎于艺术理论而非艺术学理论。更严重的现实情况是,专业艺术院校大多不开办艺术学理论学科点,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乐于开设艺术学理论学科点,两者往往互相轻视,即使是在同一地域,互相也不往来,进而造成同一地域间的艺术学理论和艺术理论不能协调发展。艺术学理论原本应该在与艺术创作实践的携手共进中,引领和创造艺术实践,并最终形成文化凝聚力和文化价值观念体系。艺术创作也同样需要艺术学理论的倡导和引领。一旦落后于艺术社会实践,都会严重制约艺术自身以至文化建设、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不过,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了艺术学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关键性。艺术学理论升级为一级学科,可以切实加强对文化艺术发展表象、趋势以及内在规律的艺术科学理论研究。同时,艺术学理论还要注重加强自身有关研究目的、内容、范畴、方法等方面的内涵建设。

3.对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吸收与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应当充分结合所在地域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开展宏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微观研究。艺术学理论学科应当具有国际化眼光,及时借鉴国外最新理论成果,将这些成果转化为提升艺术创作水平的动力。通过研究一些特定艺术现象世代传承的原因和过程,上升为艺术理论的升华。比如,在河南南阳的一些县城,在逢年过节时,流行一种特殊的“节日乐器演奏”,乐队由五种特殊乐器组成:一个大鼓手,按照复杂的乐谱敲击一面直径2米、厚1米的空腔大鼓;一个小鼓手,单手敲击一面碗口样的小鼓;一位锣手,单手敲击铜锣;五位锸手,双手拍击两个铜锸;三位铙手,双手各拎起一面近20斤重的铜质乐器。五种乐器分工协作,演奏出令众人振奋的有节奏的打击乐。这种流传上千年的打击乐,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礼教文化具有紧密联系。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一种音乐问题,更多是一种文化问题。但这种文化自觉却是我们很多专业研究者所不具备的。

二、音乐与舞蹈学:根状结构,遍地开花

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呈现出明显的根状结构,即全国几乎所有的开设该学科专业的师资都可上溯到少数几家高校。根状结构的第一层级是拥有强大实力的单科型艺术院校,主要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之后向下发散,形成第二层级,包括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再向下发散第三层级,则是一些全科型艺术院校开设的音乐、舞蹈专业,如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而第四层级是师范类院校,主要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第五层级是一些理工科类院校,主要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地域布局的总体特点是:

1.“寻根现象”较为明显。所谓“寻根现象”,是指某一种文化样态在经过不同路径的变化之后,最本质的东西总是指向它最初产生时的地域。音乐与舞蹈学师资大多可“寻根”至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舞蹈学的师资大多亦可“寻根”至北京舞蹈学院。当然,“寻根”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而是一种文化血脉传承。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是音乐和舞蹈艺术教育向来坚守着一种“精英意识”,即使在其他所有专业都在大规模扩招之际,音乐与舞蹈专业的招生规模比较稳定。特别是几所顶尖的音乐舞蹈院校,毕业生炙手可热。

2.民族艺术的地域特征比较明显。民族艺术的地域特征与音乐教育的融合,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与舞蹈教育模式。以舞蹈为例,资华筠在其主编的《舞蹈生态学导论》中,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划分为六大文化区——它们分别是:秧歌舞蹈文化区——北方汉族,以北方旱作文化为代表,属于黄河流域文化中心的农耕文化。花鼓舞蹈文化区——南方汉族,以南方稻作文化为代表,属于长江流域文化中心的农耕文化;藏族舞蹈文化区——青藏高原地区以藏族为主体,典型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以农、牧业文化为代表,属于游牧和农耕混合型文化;蒙古族舞蹈文化区——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温带草原游牧文化为代表,属于北方游牧和定居轮牧型文化;西域乐舞舞蹈文化区——西北地区以维吾尔族为主体,以典型的绿洲文化和游牧文化为代表,属于灌溉农业和游牧混合型文化;铜鼓舞蹈文化区——西南地区多民族,以农耕文化为代表;朝鲜族舞蹈文化圈——吉林省延边自治州朝鲜族,以海洋文化为代表(此文化圈分布于秧歌舞蹈文化区中的亚文化圈)。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上海音乐学院,该院教务处长周湘林介绍说,学院对挖掘本地地域文化特色非常重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民族器乐领域中一件较为重要事件和新型艺术品种——丝弦五重奏,是胡登跳教授确立的一种民族器乐重奏形式,亦是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师生长期艺术实践的成果。其以中国传统弦索乐和丝竹乐为传统承载源,除在乐器组合表层上与弦索乐有某种共性外,又从弦索乐、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合奏乐的乐器性能表现、组合织体中汲取养分,借鉴并延展而来,可谓深深地烙上了胡先生对于中国民族器乐音乐的独特创作观念和审美情趣。再如,该校作曲系曾组织师生就上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青浦田歌(上海地区完整优美的原生态民歌,被列为上海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重点项目)进行实地采风,对其传承发展作深入课题研究。一方面,感受青浦田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创作灵感,增加创作元素;另一方面,促进了解上海民族民间音乐,提升音乐涵养的同时,师生也为其传承提出宝贵建议。此外“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活动中,上音对于推进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彰显海派文化特有魅力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晓峰在谈到将音乐教育与地域民族文化特征有机结合的话题时,介绍了该学院的特殊做法:“服务社会既是高校的主要社会责任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良好的从业观的重要途径。我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做法主要是,通过与文化部门及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比如我们通过与《齐鲁晚报》的合作,以本院音乐专业师生为主体,组建‘齐鲁晚报爱乐乐团’,以音乐季的方式在山东各地巡回演出,既锻炼了本专业师生的基本功,也有力地推动了山东省的公共文化建设。”

3.全球化引发的同质化与地域化带来的异质化相互冲突。这种“根”状结构,本应带来“异质化”和“同质化”两种发展趋势,但具体到这一学科,“同质化”明显强于“异质化”,这便带来了学科发展的大量雷同,上升到整体的学科文化层面,则是循规蹈矩,特色缺乏。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对于传统的守护和发展是毁灭性的,因为传统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差别。全球化影响下相同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使得艺术家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生存思考越来越趋于相同。在全球化的发展中舞蹈的发展也受到这样的影响,尽管它带来了某种新鲜的观念和思路,但它是作为一种强势文化而出现,由于遵循共同的标准,使得舞蹈越来越没有地域差异。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他的民族本性而存在,他所受的教育、他所生活的环境、他所说的语言甚至他的思维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全球化使艺术趋同化,地域化又使艺术个性化,这便造成了矛盾。

位于山西太原的中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该校音乐学院教授杨立岗介绍说,“我们制定了‘宽基础、重实践、以人为本、快出人才’的办学思想。以‘高起点、同类院系创一流’为奋斗目标,探索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科研(通过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和对山西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改编促进科研,并反作用于教学)、创作(以山西民间音乐为源泉)、表演(以山西民间音乐为特色,加强学生至知于行的实践环节)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所以除了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外,我们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了山西民歌研究、音乐论文写作、音乐评论、专业英语、音乐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依教学法等课程。”

三、戏剧与影视学:星罗棋布,“盗梦”空间

2011 年全国具有艺术类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数约900 所,其中戏剧与影视学相关专业的招生院校达400所左右。即一半左右的具有艺术类招生资格的高校都设有戏剧影视学相关专业,可谓星罗棋布。每年有近20万戏剧影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涌向人才市场,怀揣着梦想,进入这个“盗梦”空间。

之所以称之为“盗梦”空间,是因为庞大的、遍布全国的毕业生群落与过于集中的就业市场之间产生错位,让很多年轻人的梦想折戟沉沙。全国20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中的20%开设有戏剧影视学相关专业,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拥有开设戏剧影视学相关专业的高校。这其中存在大量不均衡现象。首先是地域分布不均衡,电影电视分布均匀,戏剧戏曲稀疏;其次是就业不均衡,电影电视作为综合艺术,就业面相对较宽,专业开设门槛相对较低,就业情况稍好,但戏剧戏曲作为一种对文化环境要求较高的艺术样态,专业开设门槛较高,就业范围较窄。再次,作为艺术的影视更是一种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强势媒体,繁荣发展的现状和分工细化的模式(比如一个电影剧组有3000多人,100多个工种)造成该学科的生源长期处于“过饱和状态”。戏剧戏曲则有被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束之高阁的危险。

戏剧影视学一级学科地域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1.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决定戏剧影视学是否具备良好的经济环境。戏剧影视学专业建设与该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态度和扶持力度对戏剧影视学专业影响很大。综观当前戏剧影视学发展较好的区域,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西、河南都在文化产业上投入巨大,但回报也是明显的。比如浙江,一个横店影视基地每年吸纳的戏剧影视人才就相当于该省连续5年戏剧影视人才培养数量之和,而北京的怀柔影视城、中影集团、华谊兄弟等文化产业集团,每年吸引了来自全国大量的戏剧影视人才加入北漂大军。

2.对传统文化传承程度决定戏剧影视学发展质量。以河南为例,众所周知,河南是一个文化厚重的地域,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较好,豫剧、曲剧等地方戏在全国拥有亿万观众,长盛不衰的《梨园春》《武林风》栏目,实景演出《风中少林》为戏剧影视学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这一点,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系主任王松林感触很深,该校在课程建设上就采用了在广播电视编导素质教育模块中开设《数学文化》选修课程,主要目的是想扩展学生的思维。而在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拓展模块中开设《河南曲艺演唱》《河南戏曲演唱》等课程,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南地方戏曲音乐的了解,传承河南文化。在绘画专业中专业教学模块中开设《专业写作与评论》旨在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

王松林还说,“我校非常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渗透。具体做法,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整个专业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聘请一些具有河南地方文化特点的文化传承人参与整个过程,在教学中向学生传达河南文化的独特之处;二是开设一些具有河南文化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如《河南曲艺演唱》《河南戏曲演唱》《河南民间艺术》等,增强学生对河南地域文化的了解。三是举办各种河南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专题讲座。

大学的职能之一是服务社会,我校在这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尝试。我们的戏曲专业与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合作,为广大戏迷进行专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舞蹈专业把学生专业实习与社会服务结合,到九寨沟参加实景演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河南电视台合作共建电视栏目,为广大电视观众送上了新颖的电视节目。在开展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技能。我们觉得在这方面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必须与开展社会服务相结合,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检验人才,才是真正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合格人才。”

3.高校所处行业为戏剧影视学发展带来特殊机遇。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黄建国将这种特殊机遇形容为“强行业特色”,“我院艺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为三类:一是影视媒体及相关公司。二是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民用建筑类大型企业,从事文案工作。所谓‘强行业特色’,就是指上述长安大学的三大学科群及其对应的三大行业而言的。文科学生,包括艺术类学生,将行业企业选择也作为主要就业目标之一。三是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指导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集体指导和个人指导。集体指导包括就业宣讲会、求职简历撰写辅导、招聘会专业负责人推荐。个人指导包括为每个学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教师向实习单位推荐学生。与学校其他专业相比,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仍然偏低。”

四、美术学:均匀分布,异军突起

可以说,美术学科是最早引入地域概念的。2008年11月,广西艺术学院就曾经主办过一场以“当代地域美术”为主题的研讨会,详细探讨了当代中国美术学发展的地域分布问题。参与讨论的专家认为,尽管在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下,美术学的地域特征正在消解,但强调地域美术有着积极意义,首先,地域美术不一定与流派联系起来,区域是存在的,可能一个区域里有一种共同的现象存在,但它不一定就是一个流派;第二,地域艺术不能与行政区划联系起来,艺术文化的边界不像行政区划那样明晰;第三,文化艺术是靠它的差异性而存在的,全球化不等于国际化。地域美术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抵抗文化霸权以及行政霸权。

美术学一级学科地域布局的总体特点是:

1.学科点分布均匀,发展均衡。中国的美术教育源远流长,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术思想同样遍布疆域,尽管近代高等美术教育大多都引入了西方美术教育思想,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民族文化成色。反映在美术教育的地域分布上,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美术创作流派均匀分布,与美术教育结合紧密,学术发展齐头并进,在短时期内一些流派异军突起。

2.地域民族文化充分融入美术教育。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黄建国说,“陕西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点。在公共艺术教育中,适当地将陕西地域文化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比如在《美术鉴赏》中增加对长安画派、黄土派的介绍,在《音乐鉴赏》中,将西安古乐、陕北民歌等极富地方色彩的音乐推荐给学生。学生艺术类社团如戏曲协会组织学生学习并表演秦腔、眉户剧、碗碗腔等地方戏曲。西安是全国影视重镇之一,在影视专业教育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影视精品解读》中增加‘西部电影’单元和影视中西部元素的内容;邀请作家、编剧、学者为学生举办‘西部电影’‘西部文学’专题讲座。”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鹏介绍说,该院非常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渗透,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为切入点,本科为选修课,研究生为必修课。结合学院文化特点建立“教授讲堂”,让每位正教授开设一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院本课程。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地方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课题申报与实践并已成功结题。引进民间木雕艺人、剪纸艺人、皮影艺人进校传授民间技艺,根据地方文化特色编写人民出版社中小学美术教材,并投入使用。

重庆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张咏清认为,艺术讲究个性,而民族性、地域性是艺术的最大个性。张咏清是渝西画派的创始人,而渝西画派正是地域民族文化与美术教育互相渗透的典型成果。“渝西是一片具有沧桑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文化沃土,到处是苍山翠竹,人杰地灵。这里有令世人瞩目的大足石刻群,有使游人留连忘返的茶山竹海以及保存完好的古镇建筑等,不仅昭示着过去曾有过的辉煌,更给这片日显现代的土地和城镇提升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文化和影响力。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资源,成为我们艺术教学、写生和创作的天然基地。我们将课堂搬到野外,带领学生走进大足石刻,走进文化古镇,走进村寨梯田,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滋养。同时,我们通过考察、分析、研究、借鉴、吸收,为我所用。使民间艺术与学院艺术相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室内与野外一体,技艺技能学习与独立思考相辅,统一的共性要求与差异性的个性表现互补,课堂作业创作化、作品化。尤其是我们进行了石刻艺术的绘画转换和版画再现石刻艺术的创新研究,古镇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现代构成设计相结合等。通过这一系列转换、吸收、融合,使每一个步骤都充满着新鲜好奇,并富有成就感,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感染着作者,使整体艺术教学表现出可喜的新面貌,像‘大足石刻’组画、‘古镇文化’系列、‘荷塘梯田’表现等,均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

3.全国范围内公立私立美术馆建设不减,美术文化普及效果喜人。在国家文化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全国所有大中型城市都拥有了功能完善的美术馆。美术界艺术创作与展览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样态。除了艺术展览重镇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杭州、西安等城市,各地均结合自身特色定期举办美术创作交流展示活动。各类型各层次的艺术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展览馆展览活动异常丰富,展览形式多样,涵盖了个展、联展、主题展、邀请展、回顾展、复制品展、文物及藏品展、文献展、纪念展、捐赠展、跨界展等各种形式,内容丰富,内涵广阔。

五、设计学:“塔”状布局,“道”“器”两成

2012年2月28日,美国洛杉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首次授予一名中国设计师。普利兹克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的话微妙地道出了中国设计艺术学正在经历着一段黄金发展期。这与舆论界长期将中国设计定位为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恰恰相反。在我们正常的思维套路中,设计往往与创新密不可分,但近年来中国文化的“创新不足”一度成为舆论批判一切文化教育体制的逻辑起点,“没有创新怎么会有设计?”钱学森之问至今仍然回荡在耳边。在这种先天不足的舆论环境中,设计学冲破藩篱,以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果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塔”状布局,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设计学地域布局的总体特点是:

1.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迫使高校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寻求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进而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共识。设计艺术教育与其他门类艺术教育的显著区别是:与市场的联系比较紧密,产品是设计的目的和归宿,尽管有些艺术设计生产精神产品而非物质产品,但设计必须充分融合地域文化的确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当属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该校美术学院教师王晓玲介绍说,“新疆师范大学教师非常注重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的渗透。新疆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以龟兹佛教美术为代表的传统美术遗产,在艺术史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是传承、研究和弘扬传统民族艺术的理想地区。通过这一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区位优势,扭转本学科由于地处边远造成的不利处境。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具、教材方面,在创作经验总结、艺术理论探讨、民族美术研究方面,在教育实习、专业实践、艺术考察方面,在理论研究、艺术创作方面,均全面融入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紧紧围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积淀和少数民族美术创作题材的优势条件展开。例如,艺术设计专业《民族工艺品设计》《装饰设计》《图形设计》等课程依托新疆本土民族民间建筑、工艺品、服装、陶器、铜器、木器等艺术土壤,采集文化元素,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当中,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资源,建立具有区域性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教材是课程建设中的基本工具,我们编写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教材,《美术专业汉语》《高等美术学院基础教学教法——刘建新素描教学教法》《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研究丛书——素描的理念与教学》《中国画》《油画》《新疆民族民间工艺欣赏》等十余本。”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总支书记、教授张勇介绍说,“我们的做法是首先在专业教学中采风、调研;二是民间艺人进课堂,开展示范教学——聘请了一大批各级传承人、民间艺术作为‘特聘专家’‘特聘教授’,使‘进课堂’常态化;三是以‘校地合作’为载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践并检阅‘尊重传统,懂得民间,面向社会’办学成效。”

当然,如一些学校对设计专业人才的就业状况表示担忧,唐山师范学院教授徐亮认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对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在逐渐转变,室内设计人才也因房地产业的发展而需求不减;平面设计师岗位却日趋饱和;传统的美术学专业更是面临着就业萎缩的局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就业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我校美术类毕业生中错位就业、频繁跳槽、有业不就的现象时有发生。美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就业流向多为社会教育资源末端的县、镇学校或民办学校、培训班或作为储备干部,这部分毕业生占本专业毕业生总数的一半以上,进入教育招考的公办学校的毕业生仅为少数,还有部分毕业生因为学过一些设计软件所以应聘到文化传播公司、装饰公司、摄影公司、婚纱影楼工作,与美术其他学科的学生竞争就业岗位。动漫、动画设计专业由于二、三线城市动漫环境、市场的不完善,绝大多数毕业生流向竞争激烈的京津地区,成为北漂一族;环境艺术、室内设计专业也因房地产业的发展而需求不减,但存在兼职多,跳槽多,工作流动性大,自己当老板的少的情况(这与我校此类专业起步晚,创业成本过高有关);平面设计师岗位却因专业的大众化日趋饱和,就业前景堪忧。美术系毕业生虽然部分能找到工作,但是工作极不稳定,尤其是在装修公司、画室、培训班等就业的毕业生没有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把这些单位作为就业前的缓冲地带,为自己积攒工作经验和创业资金,准备将来跳到更大的艺术设计公司,或来年再参加教育局的招考。”

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白天佑曾经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一些独特做法,可以作为设计艺术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典范。“因我校是政法类院校,在以法学、公安学科为主体的前提下,如何突出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课题。所以我们在艺术设计专业下设了应用绘画这个专业方向,有刑侦绘画这个课程,就是考虑尽可能和公安、法学相结合,走一条有专业特色的路子。”

白天佑还介绍说,“地域特色文化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它以独特的、稳定的形式存在,是当地人们耳濡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也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地域特色的文化作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无可毋庸置疑的。失去了这种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就等于失去了这个地区最具鲜明个性特点的文化精髓。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渗透。具体的做法是在教学当中贯穿能代表甘肃文化的彩陶文化、庆阳剪纸等视觉元素,充分发挥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西北地区的人文内涵。”

2.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使设计艺术教育与高校所处经济区的主要产品紧密结合。湖南理工学院尽管以理工科为主,但该院的设计专业却办得有声有色,据该院美术学院院长洪琪说,“岳阳地处洞庭湖畔,也是岳州窑文化发源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把这些资源等引入课堂,例如:在立体构成、编织、包装设计等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洞庭湖的芦苇作为设计材料引入设计之中;在陶艺课中,教师带学生参观岳州窑博物馆,把临摹岳州瓷和开发岳州瓷作为教学内容来展开。许多课程是其他学校相同专业没有开设的,例如:地方美术教育资源(理论、必修)、文化遗产与保护(理论、选修)、纸艺(技法、必修)、编织工艺(技法、必修)、木浮雕工艺(技法、必修)等。”

3.各个地域不同层次的高校分别沿着“道”和“器”的两种层次开展设计艺术教育,成效显著。设计理论界一直以来都有着关于道、器之间辩证关系的关注与争议。《易传·系辞上》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从艺术是物态化的精神产品这一本质属性来看,艺术具有道器合一的典型特征。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对世界本体的“行而上”的思考,对思想观念和内心情感的表达,以及贯穿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种种思维规律和抽象法则,皆属于道;而一切艺术作品的具象形态及其物质媒介,以及对这些物质媒介的技术性操作,皆属于器。因此,艺术是一个亦道亦器,融道器为一体的有机整合”。近些年,中国设计教育沿着“道”“器”两种层次开展艺术教育,成绩斐然。

如张鹏介绍说,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将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美术文化人才。首先在国际化合作上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学院内开设国际实验班、引进外教数名、与国外知名院校实现学分互认、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互派留学生进行短期与长期的学术交流等,课程体系与国际著名院校接轨,在美术文化人才的培养理念下,根据师范院校的特质强调“文化”的培养。建立人文教育部,开设系列人文教学课程,“美术文化”成为学院教学发展创新的一张名片。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创建设计专业专利设计工作室,以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宗旨,引领全校各专业展开设计专利发明活动,现已拥有国家认定的学生专利近百项,有部分专利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的设计教学。在学院所在地开设两大实验基地,即市属123艺术园区工作室、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室。学院开设的“艺术品鉴赏与拍卖”专业在社会实践服务中也为区域文化建设储备人才做出了贡献。

通过对中国艺术教育地域格局进行观察,我们发现,“精英的泛化”和“大众的崛起”似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让我们以浙江艺术学院副院长项仲平的谈话作为本篇文章的结束:

“在我看来,艺术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是一个不容争辩的趋势和方向,客观的事实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这种趋势和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传承和运用精英化教育的理念、精英化教学的模式和精英化教学的手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