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5: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太阳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太阳教案

篇1

3、儿歌导入,引发兴趣。过渡:看到小朋友们坐的这么端正,老师相送大家一首儿歌,想不想听啊?(生:想),听儿歌时要注意边听边思考这首儿歌告诉了我们什么?播放《种太阳》,生答师总结:歌曲中小男孩要种太阳送给南极、北冰洋、冬天和晚上,希望把温暖和光明带给它们,多么善良的孩子啊!那么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男孩,他是通过画太阳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个太阳》。板书“18、四个太阳”

4、质疑课题过渡: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再读。如果单看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没有?生答师总结:怎么会有四个太阳?四个太阳从哪里来的?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5、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请小朋友打开书81页,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都读完课文了吗?生字词都画出来了吗?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标好了吗?师问: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刚才我们读了课文,画出了生字词。小朋友看,这是本课中所有的生字,会认吗?小组先读读,一会儿开火车认读。

6、朗读感悟:生字大家认识了,下面我们用心倾听范读课文,小作者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请小朋友看图,你们猜这是什么季节?(板书)你怎么知道的?你喜欢它吗?为什么?你想画下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板书)

7、出示课件,此时的夏天你喜欢吗?有了绿绿的太阳,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去读读课文吧,老师看看谁的表情最美?听听谁的声音最动听?刚才老师看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表情,听到了动听的声音,我想这些小朋友一定非常喜欢此时的夏天,我们请他们起来读读好吗?请小朋友认真地看屏幕,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猜这是什么季节?(板书)你想对秋天说点什么?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呢?为什么?(板书)

8、秋天多好啊,老师也喜欢上它了。小朋友我来读读这一段行吗?注意老师的表情,看我是不是真的喜欢秋天。你觉得老师读的好吗?那一句不错,你能读一下吗?哪一句不太好,你能读的比老师还好吗?我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赛过老师,自由读,指名读。出示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觉?什么季节来了?(板书)怎么办呢?为什么画红太阳?(贴画、板书)出示课件,有了温暖的太阳,小朋友想干什么?

篇2

科学知识:

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日晷资料及碟片。

2、制作日晷材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汇报课后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

1 、每个小组汇报测量数据及研究成果;

2 、小结;

二、自主学习:

1、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

( 1 )谈话:现在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古代有时钟吗?他们怎么知道时间?

( 2 )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知识;

( 3 )讲述: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呀。确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根据这个规律推算时间,并制作了计时工具——日晷。

( 4 )看书,认识各种日晷;

( 5 )讨论:日晷为什么能反映时间?(教师适当讲解)

( 6 )介绍:日晷;

2 、制作简易太阳钟:

( 1 )谈话: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日晷,你们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吗?

( 2 )看书、讨论本小组的制作方案。

( 3 )动手制作;

( 4 )展示、评比。

3 、玩手掌日晷:

( 1 )讲述:在古代除了借助物品制作日晷外,埃及人还发现可以借助手掌做日晷。

( 2 )看书,了解具体情况;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通过听赏歌曲,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表演歌曲《种太阳》。

教学难点:歌曲中抒情部分和活泼部分的表现要准确。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打一物)劳动英雄红面孔,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2、学生回答。(老师做简单评价,表扬学生)

   3、师:你知道太阳在我们的生活中代表什么吗?(温暖和光明)

二、新课教授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太阳有关的歌曲。

播放课件(音乐视频《种太阳》)

师:1、听完这首歌,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吗?(种太阳)

2、种出这么多的太阳有什么用处?(学生回答:送给南极、送给北冰洋、挂在冬天、挂在晚上)

3、师:出示整首歌的歌词。(学生自己朗读歌词,指名朗读歌词)

(一)学习第一乐段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将这段歌曲来演唱一遍。(出示第一段歌词)(学生认真看歌词,认真听老师唱。)

 教师教唱这一部分。

 (师生共同演唱)

4、师:这个小朋友把种下的太阳送往了有需要的地方,这是多么美好的愿

望,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唱这首歌曲呢?(充满希望、带着美好憧憬)

师:让我们加上这样的感情来唱一下吧。

(二)学习第三乐段

过渡:太阳,送往了南极,北冰洋,甚至挂在冬天和晚上?那么,当太阳送过去以后那些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同学们在歌词中寻找答案。

哪些地方有了变化呢?(学生回答: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说的不错,到那个时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这美好的希望来唱一下吧!(师生一起唱)

   师:这时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温暖又明亮。我想我们内心深处也一定充满了感叹!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感叹之情的话,你会说什么呢?(学生回答:啊!世界真美好啊!太好啦!……)

 (三)学习第二乐段(过渡句)

(1)师:原来太阳的作用这么重要。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种太阳吧!

(2)师范唱。

(3)和老师一起来种太阳吧。(师生共唱)

(四)完整演唱歌曲

师:通过对歌曲的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小朋友希望把太阳送往有需要的地方,因为能送来温暖和光明,那你说如果是你你的心情怎么样?(高兴……)用什么样的歌声来表达这样的心情呢?(明亮、动听的、活泼……)

学生跟视频唱,跟伴奏带唱, 分组演唱,提示情绪!

三、创意课堂

  师:发挥想象,你能做一个小小词作家吗?

 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有爱心,把太阳送给需要光明和温暖的地方,你觉得哪些地方还需要光明和温暖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发挥想象,改编一下歌词?

  例如:一颗送给送给——(残疾人),一颗送给送给(敬老院),一颗挂在挂在(教室里),一颗挂在挂在(每个人心里)。

四、情感延伸

师:同学们,世界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人和事,我们的国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和山区仍然有一些人,他们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看那些瘦弱无助的孩子,为了帮助家里解决生计,在寒冷的冬天还要上山拣柴;一个个孩子在冰冷的教室里,小脸蛋冻得通红;孩子们没有像样的教室,只能在外面,或者在充满泥水的教室里上课。还有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的孩子们......

师:看到这些图片,大家会萌发出什么样的愿望呢?(学生自由畅谈。如:我想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给贫困山区的人们画许多粮食,给灾区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画一间房子,再画一间教室,让他们有家回,有书读,过上幸福生活……)

师:同学们都有着这么美好的愿望,那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愿望把歌曲再来唱一遍吧!

篇4

太阳辐射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及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了解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以及物体表面颜色和物体吸热能力的关系。

2、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感受探究的过程及探究的方法,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

3、情感目标:通过走进科学等环节,学生提高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了解物体表面颜色和物体吸热能力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探究物体表面颜色和物体吸热能力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太阳能照射灯、锥形瓶、温度计、橡皮塞、烧杯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什么?

配乐(理查德克莱德曼

-

梦中的婚礼)展示图片“生命之水、生命之气、生命之光”

“阳光普照下的大地”——万物生长靠太阳

板书:一、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

我们再来看一幅图片,大家从左边的这幅图想到了那首诗?

请大家一起背一下这首诗好吗?

农民在太阳被晒的大汗淋漓,为什么呢?

那你知道哪些和太阳有关的知识呢?

问题1:刚才的图片中大家看到农夫和万物并没有和太阳接触,为什么可以感觉到太阳的光和热呢?

板书:1、传递方式:辐射

我们把这种辐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能

拓展计算:太阳每秒钟发出的太阳能为3.86×1026焦耳,而到达地球的只占太阳能的22亿分之一,每秒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为多少焦耳?

相当于一年中全球总发电量的86000倍多。

问题2: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板书:包括光辐射和热辐射

问题3:投射到地球的太阳辐射是平行的吗?

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

为什么是平行的呢?

①让学生作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并用线连接,;②增大两圆的距离,再用线连接;③教师说明;④引伸;

(PPT演示)

问题4:刚才我们讲到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但是宇宙中有许多比太阳还要大,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和热比太阳还要多的恒星,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呢?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感觉到离光源越远,所能接受的光辐射就越少呢?

我们可以用太阳能照射灯来做做看。

教师演示。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但是老师还是有一个疑问:太阳到南北极与赤道的距离几乎相同,而气温却相差那么大呢?

我们还是用手电筒发出的平行光来代替太阳光来模拟一下。

用手电筒模拟。

活动一:我是设计师

展示农夫的图片,小组讨论,帮农夫设计衣服。

选取设计的好的作品,投影展示

颜色选择白色

活动二:探究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与吸热的关系

现在老师把问题提出来了,你能不能用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请记录员做好记录。一会我们来比一比谁设计的方案最好最巧妙。设计得最好的小组奖励给器材,进行实验。

1.取用两个相同的锥形瓶,加如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

2.

插入带橡皮塞的相同型号的温度计

3.其中一个瓶外壁用烟熏黑——?

4.放入阳光下晒一会(可用灯光代替)

活动结论:PPT展示

板书:一、物体吸热本领

1、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

刚才我们讲了太阳辐射能,那么太阳辐射能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板书:2、应用

老师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还能举出哪些例子和生活现象证明这个结论呢?

初试锋芒:新华网华盛顿2月6日电,一场百年罕见的暴风雪从5日下午起席卷美国中大西洋地区,首都华盛顿一带雪情最为严重,暴风雪致使地区交通陷入瘫痪,这将是华盛顿地区百年来最大一次降雪。

白雪反射太阳光,所以熔化慢,你有什么办法使雪熔化的快一点吗?(播放视频)

新世纪首次日全食光临非洲,为什么在发生日全食时,有气温明显下降,狂风大作,群星显露这些现象?(配以日全食图片)

走进科学:据国外媒体报道,阿布杜萨马托夫教授日前宣称,目前太阳已进入“冷却周期”。

探索自然之谜:庞然大物也无助——鲸鱼搁浅背后的无奈

小结:今天我学到了什么?(请学生进行)

课堂检测

水、空气、阳光

《悯农》

学生背诵《悯农》

(回答)

(回答)

太阳以辐射形式不断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

3.86×1026焦耳÷(22×108)

=1.75×1017焦耳

光和热。

是。

日地距离远,且地球远小于太阳。

因为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其他恒星离地球的十分遥远。

学生举例

点光源发出的光垂直到达被照面时,单位面积上接受到的光辐射随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

学生讨论后回答。

受照面上受到的辐射量还与倾角的大小有关,垂直照射时最强,倾角越小,单位面积上受到的辐射量就越小。

学生讨论、画图

(小组展开讨论)

(组长汇报)

学生实验。

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

白色物体不易吸收太阳热辐射,

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热辐射。

仔细观察图片

(观察后回答)太阳能收集装置都是深色的。

学生举例

撒盐

撒煤渣

月球把太阳光、热挡住了

学生听讲

激发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进行小结。

五、板书设计:

太阳辐射能

二、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

1、传递形式:辐射

2、包括:光辐射

热辐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