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5: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风险管理机制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2环境的变化是金融风险存在的决定因素。首先,现有的金融管理理论和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实际问题。面对多变的环境,传统的金融理论和方法并未完全满足实际需要,因为其分析基础是静态的,是在严格的均衡假设前提下得出的结论,然后将之应用于现实的非均衡状态。但是现实经济活动比人们的认识复杂得多,是动态的,多数情况下处于非均衡状态,偶尔处于均衡状态。人们依然用这种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必然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就是人们要不断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原因,也是人们的主观常常与客观发生冲突的根源这种冲突直接引发风险的产生。金融管理活动不可避免地面临这种现实。因此,金融风险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着。其次,环境变化引发风险管理的产生。环境因素包括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都不停地变化着,金融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情况,做出正确决策,并组织实施。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或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就会给管理目标带来不良影响。习惯的做法主要是事后进行考核、总结,这时损失往往已经发生。即使实施过程中对问题有所觉察,也因缺乏必要的机制,很难补救。因此,建立一种管理机制,事先和事中预见环境因素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实现金融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将其及时提供给金融管理人员,使其掌握可能的变化方向程度和时间,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及责任约定,就显得特别重要。
2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
2.1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合理。首先是宏观调控机制不灵,表现为一控就死,一放就乱,乱了又控的不良循环;其次是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人为的干预,把金融机构置于“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
2.2金融机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中央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确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规制主体,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协助的分别对银行、证券、保险进行规制的法定地位、规制目的、规制对象,规制范围以及法律责任。这也造成了各金融主体肆意违反规定行为屡禁不止,直接造成各类金融风险迭起。
2.3由于我国金融体制的特殊性,金融改革一直滞后于经济改革。一个更为高效、合理的金融支持是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引致“金融深化”程度日益提高,同时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及由此引致的经济高速增长,也带动了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但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我国全面发展在金融深化程度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金融抑制。
3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管理机制构建
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必须构建金融风险管理机制,使风险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完善金融法制法规,并加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加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前提。这些工作包括建立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完善票据贴市场为企业和银行短期融资创造条件;加快资本市场发展,适度扩大股票和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国家要继续实施积极的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保持必要的力度。以期在保持民经济稳定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同时,继续保持国际收的基本平衡,从而保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国民经济的外均衡,进一步增强我国抵御国际投机势力和国际金融风冲击的能力,实现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
3.2制定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级、风险管理策略选择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风险管理依靠的是内部机制,通过内部控制来确保风险能得到恰当的、持续的监控。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与此相同,但具有自身特定的内容。一是金融风险识别。指金融人员对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性质的过程。风险种类不同,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风险识别是一项持续性和系统性的工作,金融风险管理者要不断地去识别,随时发现原有风险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新的潜在风险。识别风险的方法很多,通常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二是金融风险衡量。指在风险被找出之后,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将造成的损失有多大。风险造成的损失既取决于其严重程度,又取决于其发生频率。最大的风险是那些损失巨大,并经常发生的风险。风险衡量的作用可使风险分析定量化,为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可靠依据。三是金融风险分级。指在风险识别和衡量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排序,分别列入不同的风险级别。风险级别一般有四种类型,即高频率高损失,高频率低损失,低频率高损失,低频率低损失。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四是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指从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四种方式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来防范与化解风险。五是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和风险管理报告。前者是对风险管理策略的适用性及其效益情况进行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估。风险管理效益的大小,取决于是否能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后者要求金融风险管理部门在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风险报告。提交的报告应包括对当前或近期较为重大的风险控制系统的评价,指出存在的弱点或隐患及应采取的修正措施。风险管理信息在金融部门内部的有效沟通,是有效风险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条件。
3.3建立金融监管的外部控制系统,加强区域性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的外部辅助控制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对当时金融业的行政领导和对金融风险防范的责任。政府对金融业的行政领导并不是指直接对金融业务特别是信贷进行行政干预,而是指对当地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和稳健运行负有行政领导责任,对金融风险负有行政责任。人民银行及各级分支行要及时向当地政府通报金融风险现状,对易发度高的各类金融风险和高风险的地区迅速提请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警惕,出现问题要由当地政府协调处理。二是金融同业制约。在辖区内按照平等、公益的原则建立金融同业工会,制订同业公约,共同遵守,互相监督,进行自律。通过金融机构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有序竞争、共同发展。三是建立金融社会监督机构,加强审计部门对金融系统的外部审计,督促金融机构化解风险,加强执法部门对金融机构的执法检查和对社会非法金融机构、社会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共同维护金融秩序。
参考文献:
[1]黄海峰.论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9).
2.负债过高加剧会计管理风险控制难度。就企事业单位而言,为了能够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通过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弥补生产经营资金周转不足问题。但一些企事业单位在过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缺乏对企事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而是盲目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及加大资金投入,负债规模过大,一旦由于某种管理因素或者技术因素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出现问题,经济收益受损,将难以偿还银行贷款,负债率过高,资不抵债;负债过高将会加剧会计管理风险控制难度,所以企事业单位在向银行贷款时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综合考虑贷款相关事宜。
3.会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由于我国会计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同国外发达国家的会计管理水平相比存在的差距较大,具体体现在我国的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和会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的企事业单位将眼光放在发展经济方面,而没有加强对会计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甚至是忽视会计管理工作,会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就市场而言,潜在的风险可谓是无处不在,一旦企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面临市场风险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会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使得处理和规避风险难度加大,进而给企事业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会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多数企事业单位在缺乏完善的财会管理制度,财务结构设置比较混乱,分工不明确,责任意识淡薄。使得在开展财会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受到工作冲突和其他职能机构的限制约束。导致财会人员难以严格按照财会制度履行职责,工作中出现错误失误问题严重,这无疑将会加大风险发生的几率。此外,部分的企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人员不管是在专业素质还是管理能力方面都比较差,在遇到风险处理问题时通常难以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分析及规避风险,财会管理人员素质能力高低同样也是影响会计管理风险防范水平的关键因素。
二、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1.明确会计管理目标。企事业单位领导首先应重视并树立会计管理工作中控制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员工的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教育宣传工作,使企事业单位全体职员都能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企事业单位应制定科学的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目标以及实施步骤;明确各部门各单位风险控制分工,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奖惩措施切实落实风险控制工作。
2.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组织机构,避免负债过高加大会计管理风险。具体措施是:建立以企事业单位领导部门为组织核心的风险控制监督小组;明确财务总监在风险管理中的职权和地位;制定以会计管理为中心的信息收集、整理及沟通制度,采用切实可行的用账措施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风险控制管理中的作用。
3.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会计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应深刻认识到会计管理对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广义的会计理念,不能简单地认为会计工作就是简单的记账、算账或报账,应树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以及审计是不可分割为一体的理念,加强各职能部门的相互联系及协作,切实发挥会计部门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4.注重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培养。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将对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实效性有着直接性影响。所以企事业单位应重视及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其扎实掌握财务管理本领及提高其财务管理对企事业单位生存发展重要性的思想意识,能够用敏锐的洞察能力发现市场中存在的风险,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5.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评价体系。建立以会计专业人员为基础的,人员分工明确的风险管理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确定风险评价时限、评价程序以及评价方法及评价总结方案;从风险评价总结中摸索出风险规律,以便能够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6.会计管理者应提高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作为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者应切实负起责任,监督和管理财会人员,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其认识到会计管理中风险控制对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会计人员及会计管理人员都树立了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会计管理者才能更好地计划和安排会计工作。除此之外,会计管理人员要透彻地了解和掌握企事业单位的盈利能力、偿还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只有综合考虑有关影响财会风险的因素,才能制定完善的针对性强的风险防范措施。
7.保证会计信息合法化。会计信息合法化是控制风险及规避风险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会计信息合法化能够为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保证会计信息合法化需要相关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财会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可通过制定财务信息反馈机制及财务考核等手段来落实。只有环环相口,把好各个环节关卡,才能确保会计信息合法化,才能更好地对会计管理中的风险进行控制。
8.提高资金的周转程度。企事业单位应通过制定完善的收账款及出账款制度,并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等方法来提高资金周转程度。资金是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强有力的后盾,只有资金有保证,能够灵活周转,才能避免因资金周转不灵问题导致风险的发生。
1.2会计管理缺乏秩序由于企业会计管理目标缺失,企业的发展方向定位不准,再加上有些企业的高层对于企业管理、会计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形同虚设。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不能正常展开,秩序混乱,企业即使设定了发展目标也将无从实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体制也不断健全,浅谈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与控制策略杨颖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719000这些都为企业的发展拓宽的空间,并且滋生出一些全新的行业,有些企业主或者内部职工看到这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就开始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企业会计账目记录不清,使得企业资金周转时间延长,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工作量的增加。会计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处于这种混乱管理的局面之下,慢慢就变得不再敏感,职业道德素质降低,不再进行会计精细化核算。这样就在企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混乱的管理体制破坏了正常的会计管理工作,会计管理工作破坏之后又为企业不正常的管理提供了便利。从而这种混乱的会计管理制度和管理环境,引发了企业会计管理风险。
1.3会计管理手段滞后目前,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新的经济体制和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但是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经历并不能在短短30多年完全抹去,所以很多企业在管理上仍然会采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使得企业管理不能完全和现代经济体制相适应。同时,一些企业管理者思想保守,自主变革意识较差,再这些企业管理者一般对企业的会计管理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会计管理在这些企业中是薄弱环节。
2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
针对上述会计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2.1明确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企业会计管理目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要以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为支撑。首先,企业要定期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转变传统的会计理念,明确现代会计管理的目标,为企业的正常稳健发展打下基础。其中,会计管理的目标要和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空间以及目前大的市场环境相结合,并且将两者促成一个有机结合体。所以,企业会计管理的目标首先要和企业的发展相适应。随着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会计管理的目标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也要向更高层次迈进,这是企业和会计管理工作适应时展的需要。
2.2健全和完善企业会计管理秩序针对目前企业会计管理中的秩序混乱现象,首先,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组织结构调整和岗位职责明确活动,明确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会计人员的责权利,建立相互监督和制约的监督管理体系。其次,还要有针对性的建立相应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机制,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建立相应的标准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以此保证企业财务安全,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3健全和完善企业风险预警和监督机制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中,能够抵御会计管理风险的关键就是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否,如果企业拥有健全完善的会计管理监督机制,那么企业的会计工作很容易进行,同时也能引导企业的会计、财务工作步入正轨。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会计管理风险进行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健全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在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监督机制中,充分的采用内部审计是主要的监督途径。在进行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监督机制建设时,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对企业的会计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并且这些审计人员要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对企业现阶段的会计和财务活动进行客观评价,从第三者的角度为企业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评价,让企业认识目前企业会计管理的优点、缺点。对于企业内部会计风险控制系统发现的问题,工作人员应及时上报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以便会计主管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使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完善外部监督机制为了完善企业会计管理的风险预警和家监督机制,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发挥作用是不够的,因为企业内部会计审计和监督一般都是企业内部人员完成,对于问题的敏感性较差,起到的作用有限,因此在进行会计管理时还要特别注意外部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企业在健全和晚上内部监督机制时,一定要注意地方政府和相关会计职能部门的发展动向,充分利用这两种机构可以发挥的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外部监督机制的建设,减少企业内部和社会利益冲突。
(3)强化员工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在招聘相关会计管理人员时,要求较低,员工专业素质、综合素质不高,有的甚至达不到从业资格。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十分重视员工素质的培养,增多在职培训的机会和次数,保证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其拥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为企业高效、快速、准确的规避风险提供可能。
对于一个安全稳健经营的银行机构来说,必须建立起一个可以充分识别、测算、监督和控制其所经营产品和业务所涉及风险的管理框架,这已经是美国银行界和监管部门的共识。因为,银行业经营需要的不仅仅是充足的偿债能力和流动性,更重要的则是当风险到来时能够尽可能少地遭受损失。试想,一家银行即使流动性再充分,如果稍微遇到市场波动,就会遭受很大的损失,这样的银行我们能称之为稳健的银行吗?
正是基于这个理由,美国联邦储备体系(theFederalReserveSystem)一直非常重视对所监管的银行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预测、计算和控制,甚至对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控。
银行机构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
1、信贷风险(CreditRisk)。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方不能履行偿还义务所给银行带来的风险。
2、市场风险(MarketRisk)。指因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如利率、汇率或股票价格)发生不利的变化而给银行机构带来损失的风险。
3、流动性风险(LiquidityRisk)。指银行机构因无力变现资产或获得足够的资金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另外一种意义的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有限或发生市场混乱,银行无法在不大幅度降低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迅速出售或抵消特定的风险。
4、经营风险(OperatingRisk)。指因一些潜在问题可能导致出现不可预见的损失。这类问题主要包括不充分的信息系统、经营问题、不遵守内部控制要求或者欺诈带来的损失。
5、法律风险(LegalRisk)。指因合约无法执行、法律诉讼或判决结果不利而扰乱银行机构的经营状况产生的风险。
6、名誉风险(ReputationRisk)。指这样一种损失的可能性,即因对一家银行机构经营做法的反面宣传可能导致顾客减少、费用高昂的诉讼或收入下降。
以上是对银行机构经营过程中所面临风险状况的主要分类。但是,在银行机构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则会由于各家银行所从事的具体活动的性质和范围的不同从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不同的风险组合、风险集中程度以及风险暴露程度。
二、银行机构的风险管理所包含的内在因素
银行监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所监管银行的风险质量进行评定。无论是对于各州的成员银行,还是对于大规模的银行持股公司来说,以下的几个方面都将接受来自监管部门的检查:
1、银行董事会有对该家银行风险状况进行有效性监督的职责
按照现代公司制度,董事会是对一家公司的经营决策担负最重要和最终责任的机构。对于银行的风险控制系统来说,以下事项应该是董事会所肩负的重要职责:银行机构的整体经营战略和有关风险承担的重大政策;有关确定管理责任和制定风险承受和暴露限度的政策;随时监控银行机构的绩效和风险状况;对一家银行所面临的信贷、市场和流动性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定期重新评估银行机构的经营战略和重大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尤其是银行机构的财务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2、确定银行机构风险的管理政策和程序
银行机构的风险一经确定,就需要制定对银行机构经营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以便为银行机构的总体经营战略的日常实施提供指导。这些管理政策和程序实施的目的应该是保护银行不致承担过度或不审慎的风险。
3、对银行机构的风险进行管理和监测的信息系统
有效的风险监督要求各机构能够坚定和测算所有的实质性风险暴露。有效的风险监测必须有信息系统的支持,该系统可以为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们提供及时的关于财务情况、经营状况和机构整体风险存在情况的报告,还可以定期为负责银行机构日常管理的主要管理人员提供报告。充分的风险管理项目的复杂程度可能相差很大,主要决定因素是银行机构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及承受风险的能力。对于那些只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机构而言,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注重日常业务细节,因此基本的风险管理系统可能就足够了。然而,大型的跨国机构则往往需要更为详细和更为正式的风险管理系统,以便应付更为广泛和更为复杂的金融活动,并为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们提供监督和指导日常业务活动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大型银行机构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制定为它在世界范围内所从事业务活动可能涉及的主要风险类型设定具体的审慎限度的详细指导细则。
4、银行机构的综合内部控制系统
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科学严密的综合内部控制系统,对于银行的安全和稳健运作,尤其是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从根本上在制度的层面对一家银行机构的正式的职权划分、职责分离以及权力制衡作出严格安排。相反,如果职权划分不明确,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制衡,银行机构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受到挑战。甚至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亏损。架构合理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推动有效的经营,推动可靠的财务和管理报告,可以为资产提供保障,并有助于确保有关部门法律、条例以及机构政策的遵守。国际通行的做法是由独立的、直接向董事会或董事会指定的委员会(通常是审计委员会)报告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检验。
三、对银行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估算的方法
银行运营和监管的实践告诉人们,仅仅对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理论上的识别和实际上的监控对于防范金融风险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对银行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进行量化估算的数学模型和方法。近几十年来,银行机构一直尝试着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技术来量化它们的市场或价格风险,这些技术的最基本概念就是“MonteCarlo模拟”和“风险价值”。通过使用具体的置信水平和“风险价值”测算方法估算在给定的持有期间内,一家银行机构的风险类别中的头寸因市场总体变化可能引起的下降幅度,其中这些模型测算的焦点是银行机构所面临的信贷风险。
银行监管部门已经采纳一些承认这些市场风险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的资本标准,并一直跟踪建立改善资本充足标准的模型的进展情况,此项工作的前提是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必须首先取得成果。
下面具体谈谈对两种主要的银行风险进行估算的方法。
1、市场风险(MarketRisk)。
90年代中期,联邦储备体系(FederalReserveSystem)曾一项规定,要求银行机构测算并持有一定的资本来覆盖市场风险暴露,尤其是与外汇和商品头寸以及交易账户中的债务和股本头寸有关的市场风险。根据这项规定,如果一家银行机构满足特定的定性和定量标准,即可以使用其内部风险测算程序。内部模型估算法即是建立在这个规定的基础之上的。
(一)新型态业务的角色转换与思维差异
B县变电所统包工程是A市电力公司新的业务尝试,且统包工程在既有的组织编制下成立项目计划执行。虽然工程内容与往常技术服务所承办工程差异不大,但工作性质却截然不同,而工作观念与心态则需配合角色转变做大幅度调整,例如不能再过度理想化采用高成本建材、复杂造型等设计,而需更严谨考虑成本与施工难易度,以降低计划成本方可确保利润。否则以超高等级的刚性路面设计,不但成本较高,更会导致施工专业厂商寻觅不易。因此,统包设计与传统设计(发包商先行委托完成细节设计再发包施工)的观念不同。施工阶段A市电力公司的角色已不再是监造或项目管理单位,而是必须调适为担任承包商的事实,除需接受发包商工地监造(AE)人员的指示之外,对分包商需要包容,不能再将自己定位为另一个监造单位,否则工作推动不了,最后还是要统包商自己来收拾残局。因此,对施工公司而言,随着业务转型,心态与角色的调整绝对是踏入统包工程门槛的第一步。
(二)风险转移分包商
B县变电所统包工程约有20个分包厂商,总分包金额约占统包合同金额的86%,也即A市电力公司自己开展工作的比例仅约14%,但却须承担100%的统包工程合同责任,统包风险很大,故分包商的优劣将是成败的重要关键。A市电力公司虽有协助厂商遴选的采购制度,但大都是从事技术顾问服务的长期合作伙伴,这与满足变电所统包工程所需的合作厂商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度不全及与重要分包项目的厂商既无合作关系又不熟悉的情况下,增加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A市电力公司也仅能利用合同手段,将统包合同风险转嫁由分包商合同承担,并进而牵制分包厂商。然而,分散过多的分包商造成过多的分包界面,增加管理的风险,反成为最棘手的界面管理问题,以致整合、协调工作煞费苦心。又A市电力公司变电所统包工程估验计价机制是采用三阶段方式(土建取得使用执照、机电系统递升加压完成及加入系统完成),若分包商财力不足,资金调度需求往往无法按三阶段方式计价,反而需按月或按期计价。因此,统包商必须准备充裕的资金或须具备高度灵活的资金调度能力,否则仅靠预付款支应,不容易解决分包商对工程款的期望,这也让统包商增加敏感的财务调度风险。
(三)统包工程的设计变更及其增减帐
统包是采用总价决标精神,这应保障发包商在功能效益上的基本需求,但实务上要求统包商提出与投标价相同的工程预算,其目的仅是满足统包合同总价金额。项目管理时因发包商需求变更才有所谓设计变更的事件(合同变更),否则统包商只要符合规范的条件将设计、施工过程完成,发包商就应依据验收结算的合同金额支付价金。因此,发包商对统包设计成果,除非有降低品质(或等级)、效用的风险,否则应仅办理规格、功能符合合同规定的接收,也即统包工程设计以“功能”为导向,不应像传统设计对数量及差价做严格的限制,甚至变成变更设计只有减帐,增加工作反而不得要求加价的矛盾现象。
[关键词]风险资本高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机制
一、引言
风险资本又称“创业基金”,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的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风险资本是准备用于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风险资本的来源因时因国而异,如个人和家庭资金,国外资金,保险公司资金、年金和大产业公司资金等,主要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在我国,通常所说的“产业投资基金”即属于创业基金。
与传统资本市场相比,高技术领域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更高,风险投资者的出现适应了这一要求。在企业发展初期,风险资本几乎成了除创业者自有资本之外惟一的资金来源。在这之后,虽然其他形式的资本(如债务资本)也逐渐介入高技术企业,但这些资本与传统资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决定企业融资特性的主要还在于风险资本。可以说,在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中,风险资本家无论在控制权安排,还是融资结构选择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风险资本作为联系融资合约双方的纽带,无疑成为分析高技术企业融资机制的切入点。
二、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
风险资本产生于资本、市场、企业等各自发展且彼此联系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出在这样的一系列联系中发育成长的实质。虽然风险资本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起伏波动,风险资本的边界仍然处于变化的弹性之中,但它在发育成长和向世界的扩展中以及各国风险资本的融合和趋同化趋势中,依然显示出其基本内涵和相对突出的基本特征。
对于风险资本的定义,欧美经济学家们曾给出过多种认定的边界,从不同角度显示了风险资本内涵的发展延伸和国家差异性。联系风险资本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和不同国家与地区扩展中的同质性,可以将风险资本定义为:风险资本是在资本、市场、商品经济、企业及其成长的各自发展演化和彼此互动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资本类型及一种投融资工具。它形成于非传统的资金来源并主要投资于处于初创或处于成长初期的高成长性、高风险性企业,它以相对较长期的股权投资为主要投资形式并以股权的高幅增值和最终出售来获取投资回报。这里对风险资本的定义,是一种所谓的“比较传统”的风险资本定义。
2.风险资本的基本特征
(1)风险资本的买方融资特征。风险资本作为一种投融资工具,在现实运作中总是表现为一个融资与投资相结合的过程,其中风险资本得以成立的前提就是融资。整个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融资可分为买方金融和卖方金融两大基本类型,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属于卖方金融,而专门运营风险资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其他数量有限的金融机构则属于买方金融。买方金融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资产买卖的差价,而风险资本的融资就属于买方金融。风险资本家购买的是资本,出售的则是自己的信誉、投资计划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投资时,它们购买的是企业的股份,出售的是资本金;退出时,它们出售所持企业的股份,买入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和良好的业绩,从而在资本撤出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
(2)风险资本所投资企业的幼稚性和成长阶段的初始性。风险资本所投向的风险企业是其自身增值运动的始点,从这里开始风险资本的运作主体(风险投资公司等)和受资企业一起进入共同成长的历程口不过,风险资本不同于一般的资本,其差别主要表现在对象的特殊限定上:风险资本主要以创业企业为投资对象,它所投资的可能是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可能是一个刚创立的企业,总之,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创业企业,且是那些从企业成长角度看尚处于成长初始阶段的企业。在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中,虽然包含着对于其所投资企业的分期投资或者连续投资,也包含着风险资本在某些企业成长到一定时期时运用杠杆收购或管理收购的手段进行介入,但这并没有改变它在投资对象方面的基本特征。
(3)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是风险资本一个十分突出的基本特征。从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经验来看,风险资本在创造了许多成长神话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的败绩。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根源在于风险资本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复杂多变,来自于信息的不充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多方面的其他非可控因素等,风险集中于风险资本运作的整个过程。
三、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融合
虽然,至今风险资本还未成为企业融资领域的主流,而且它并不必然地以高技术企业作为惟一的投资范围,甚至目前主导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技术企业群体中,有很多大企业也并未形成以风险资本背景的企业为主流的格局。但是,从以上对风险资本的认识可知,它从一开始就与高技术及高技术企业存在着密切联系,对高技术的青睐和高技术的商业化预期是导致风险资本诞生的重要动因之一,谈到风险资本就很自然地将它与高技术企业联系在一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之间的融合,表现为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联姻和结合,进而表现为高技术企业通过融入风险资本实现成长和风险资本通过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实现增值。
但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的,即风险资本并不是能够与所有的高技术企业融合的。正像ARD公司与DEC公司的成功结合一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突出体现在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相互结合上,可以说,风险资本和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结合乃是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融合的直接的具体体现。
企业转机与破产重整的内涵
(一)企业转机
企业转机是企业陷入衰退危机,尚未达到破产原因之前,对其实施危机干预,使其恢复生机和活力。同为企业的再生程序,企业转机不同于破产重整,破产重整是在司法干预下的重整程序。转机中的企业并未达到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条件,而是在企业进入衰退早期,由企业主动进行的一种自我挽救程序。
转机管理的成功有赖于正确制定转机方案并有效实施。成功的企业转机需要转机管理专家,而非单纯的行业专家。转机负责人需扮演领导者和管理者多重角色,需要具有丰富危机处理经验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危机企业转机管理人市场才能完成危机企业转机管理。
(二)破产重整
破产重整又名“司法康复”或“更生”,是指对已具破产原因但有再生希望的债务人实施的旨在挽救其生存的程序,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在司法机关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对其进行整顿,以使其摆脱困境,重获经营能力。
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转机及破产重整的内容
(一)提供融资服务
重整融资是重整能否成功的关键,重整融资需要寻求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融资契约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比较复杂,涉及包括公司原债权人、股东、管理层、雇员等在内的多方当事人。重整融资的重要问题是定价,重整公司的风险高于正常经营的公司,而其收益又不确定,重整融资会要求高于市场价格的回报,给予融资人更多的权利保障,并要重整公司负担更多义务。资产管理公司提供重整融资具有优势,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具有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与技巧,容易对重整企业估值及风险作出判断,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手段进行融资。
(二)请求权交易
1.重整模式的新发展与请求权交易。重整是在司法框架下重新组合困境公司的资本结构,使公司摆脱债务负担以恢复营运。重整的基本目标是挽救困境企业,挽救的方式包括法人人格存续和核心业务存续。后者是在恢复公司营运价值的前提下的灵活的重整模式,包括重整拍卖、重整并购、重整资产出售等。重整资产出售是债务人企业利用重整程序作为一个平台出售公司资产,这是一种司法程序下的吸收合并。重整出售已经成为美国公司重整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据统计2002年美国依据破产法第11章实施破产保护的大公司中,过半数采取了资产出售的方式,美国破产法第11章1123条明确规定重整方案中可以规定出售债务人的全部或任何资产。
重整出售的重要特点是对重整中的公司的债权或股权等权益进行交易,这种交易被称为请求权交易,不同请求权人根据重整方案对这些资产拥有不同层级不同数量的请求权,美国有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重整制度,与其请求权交易活跃有着密切关系。美国法一般不会在破产条件下由于请求权的性质而限制其转让,其判例法形成一个基本原则:请求权或利益的收购者拥有和原始请求权人或股东同样的权利和限制。
破产企业实质上就是一个财产集合,权利人对其拥有相应的请求权。破产法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护这些请求权。重整制度的核心在于恢复那些有继续存在价值的企业营运,请求权交易并不阻碍破产重整的上述价值,而且可以使不愿意参与重整的权利人解脱出来,又为新的投资者提供机会。
2.请求权交易方式与程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擅长投资困境公司,在长期的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累了经验和风险识别及管理能力,通过在破产重整框架下的投资活动实现增值。
第一,确定收购方案。在确定收购方案前,应了解目标公司的债权人结构和状况,与债权人私下接触,了解债权人的风险偏好,掌握影响重整计划通过的关键表决组债权人的信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应能运用自己对困境企业的专业能力准确判断目标公司的风险和价值,并能成功说服目标债权人。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债权收购方案。债权收购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收购价格以及付款方式。
第二,收购谈判。不同请求权人具体需求不同,有些请求权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大于对未来收益的需求,也愿意收到现金退出重整程序,也可以与其协商债权收购,或者进行债转股,交换重整公司新的股权,请求权清偿的清偿次序越低,收购价格也越低,实施债转股的可能性越高。
第三,控制重整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收购请求权控制重整中的公司,进入并控制债权人委员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达到上述目的,重整方案表决通过是重整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重整方案会把各利益主体分为若干组别对方案进行表决,请求权交易会使每个类别组的人数都可能减少,从而易于通过重整方案。投资人提出并通过自己的重整方案,或者阻挠通过对自己不利的重整方案,都可通过收购请求权获得投票权的方式实现。按照一般的重整法律规定,每一个类别组请求权人中只要代表二分之一以上参加投票的请求权人数,且其持有请求权数额超过参加投票的请求权数额的三分之二的请求权人同意重整方案,就视为该类别组同意重整方案。收购关键组别,金额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三)提供专业服务
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处置和管理实践中,以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和企业重组为工具,强化投资银行业务能力,逐步在金融体系中形成并确立了特色业务优势。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营运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企业转机管理、重整与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业务在市场环境、法律背景、定价机制、业务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转机及破产重整中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1.经营管理服务。对于企业转机而言,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危机进行准确诊断,整个过程可能涉及稳定危机、获取利益相关方的支持、战略调整、组织变革、优化关键流程及财务重组,转机管理人要得到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和支持,完成转机管理,需要具有较高的危机处理能力及经营管理能力。
资产管理公司在破产重整中同样可以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债权人和股东在重整中会争夺破产控制权,债权人控制论从剩余所有权及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出发,认为重整企业中债权人才是真正的剩余所有权人,主张债权人拥有剩余控制权,并控制重整过程中公司的经营活动。重整制度改变了以往的契约式公司治理规则,代之以债权人参与及司法监督下的治理方式。管理层既向股东负信托义务,也向债权人负信托义务。股东控制论认为,重整中的公司其剩余所有权人是模糊的。股东和债权人都可能是剩余所有权人,其利益又是相互冲突的。剩余所有权理论不适用重整中的公司治理。重整制度是把不同的请求权人约束在同一个目标之下,实现重整中的公司价值最大化,立法出于对效率和公平的考虑,重整公司治理目标常常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为了降低成本和解决信息匮乏问题,确定了债务人企业主导的重整方式。但这种模式存在问题,因为管理层有拖延重整程序的激励,管理层不能从清算中受益,却能从重整程序中得到控制权收益。现行重整法律一般给管理层提供了过多的控制重整权力,造成滥用重整程序。
解决DIP重整模式的方案是破产管理人模式,即由管理人主导重整程序。这需要破产管理人具有专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或者在经理人市场聘请专业管理人员。根据我国破产法规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破产清算事务所以及个人可以担任管理人,实际上这些机构和个人难以胜任上述工作,而具有丰富“问题企业拯救”经验的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提供投资服务。破产重整是一个综合性的程序,涉及财务、管理、法律、金融等内容,债务人企业要进行融资,发行债券及实施债转股等活动,除了作为投资者之外,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发挥在资产管理及重组等方面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服务。
3.担任管理人。在企业转机和破产重整中,管理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转机管理并非一个司法程序,转机管理可以由危机企业自行实施,也可以由危机企业专业处理机构来实施,但一般由后者来完成。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与危机企业谈判确定的转机方案来担任管理人。而在破产重整中,破产法规定了破产管理人制度,破产管理人的选任可以由债权人会议确定或由法院指定。我国破产法采取由法院在管理人名册中指定管理人的方式,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成为破产管理人。
资产管理公司参与风险控制
(一)重整融资风险控制
重整融资的风险主要在于重整结果的不确定性,对融资的风险控制主要通过对融资的监督和提高收益率以及立法和司法保护。对融资的监督可以通过在融资协议中设定相应条款的方式。
1.规定限制性条件。如规定在限定的日期出售公司资产或者重整方案得到法院批准;要求公司必须达到一定的现金流标准,规定资金使用范围和用途,只有债务人特定的营运费用和经营活动才能使用重整融资。通过循环贷款的模式控制债务人的经营活动。借款间隔一段时间到期一次。每一次到期时融资人对债务人进行评估,如果认为债务人符合贷款条件,贷款会继续循环一次。
2.参与重整公司治理。可建议债务人管理层聘请首席重组官作为专业人士指导债务人重整。首席重组官协助管理层制定重整方案。资产管理公司有权提出首席重组官候选名单,或参与对首席重组官选任和解聘,甚至要求撤换债务人管理层。
大部分国家的破产立法并未明确规定融资人参与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的法定权力。美国破产法第364条仅规定重整融资人可以享受到清偿优先权,并没有规定融资人可以行使撤换管理层或者参与经营决策等公司治理权。我国《企业破产法》对融资人的权利未具体规定,《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企业破产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可以聘任债务人的经营管理人员负责营业事务。《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九条规定,重整计划由债务人负责执行。可见《企业破产法》也没有赋予融资人参与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的法定权力。但实践中重整融资人通过融资协议参与公司治理却在不断扩展,重整融资人利用重整融资协议控制重整中的公司的经营活动也是重整模式向市场化发展的结果,是对债务人及其管理层过度操纵重整程序的纠正。为控制风险,融资人应注意将融资协议作为重整方案的一部分通过法院批准而取得强制效力,重整融资条款就具有了强制力。融资人还可充分利用立法对重整融资的特别保护。
3.完善法律制度和规则。降低重整融资风险吸引投资者,需要明确的法律规则。美国破产法给破产融资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集中体现在第364条,该条(a)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在正常的业务经营过程中取得无担保信贷和承担无担保债务,则该融资可作为管理费用,享受第一优先受偿权;(b)款规定,对非属于正常业务范围,在法院批准的前提下,债权人同样可享受上述优先权;(c)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不能得到无担保贷款,法院可以批准融资人获得“超级优先”管理费用请求权,或者批准融资人获得针对没有担保负担的财产的担保权益,如果财产有担保负担,则获得从属性担保权益,即该担保权益的地位从属于既有的担保权;(d)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贷款,法院可以授权重整融资人获得担保利益,这种担保利益优于或等同于现有的担保利益,但必须给予原来的担保债权人以充分的保护。
发行证券是重整融资的重要方式。由于重整企业是困境企业,不符合证券法规定的发行条件,需要特别进行规定,美国破产法规定了重整中公司发行证券的豁免制度。美国破产法第1145(a)(1)条规定,为交换对债务人的请求权或债务人破产申请前的股票而发行证券,债务人可根据重整方案发行证券而不必根据1933年证券法的规定申请注册陈述。“与债务人联合制定重整方案的联营公司”或者“根据重整方案继承债务人的公司”发行证券也适用上述豁免程序。第1145(a)(3)条为投资人在公开证券市场交易请求权提供了立法支持。该款规定:根据本条(a)款(1)项指定的方式向本条(1)款规定的市场主体以外的市场主体要约出售或出售任何证券,该市场主体都不构成1933年证券法2(11)条意义上的承销商。此外,重整中的公司的一些非证券性质请求权也可以通过非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因此,我国破产法也应做出相应安排。
(二)请求权交易风险控制
企业破产重整需要一个良好的请求权交易环境与机制。比如,在三鹿破产案中,河北国信资产运营公司以20%价格收购普通债权人债权成为国内首例破产债权收购,这是一例不成功的非完全市场行为的收购,收购过程凸现了我国相关法律规则的缺位。
立法应为请求权交易创造宽松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明确的规定。请求权交易更多属于市场行为,因此,破产法不应禁止该交易行为,并且不应过多限制受让人的权利,而是为交易创造条件。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受公司法限制的,以维护其人合性,但在重整状态下,这种限制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破产重整是公司一系列契约的再安排。破产法立法应关注继受者的权利问题,请求权或利益的收购者拥有和原始请求权人或股东同样的权利和限制。
由于请求权交易会产生控制权的转换,受让者可能会滥用权力而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请求权受让人也可能有敌意的目的,如竞争对手出于阻碍重整而进行交易。因此,法律在鼓励交易的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限制。交易程序公开、公正是基本的原则,需要规定信息披露制度;规定受让人的信托义务;禁止操纵和欺诈活动。法院可以对交易进行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审查和批准,推行交易备案制度,在交易达到一定比例时,借鉴上市公司收购的强制要约制度,以保护中小债权人及股东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曙光,王佐发.中国破产法实施的法律经济分析.政法论坛,2007(1)
2.斯图尔特•斯莱特,大卫•洛维特.涅槃:危机中的企业转机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引言
此次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无异于一场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地震,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失。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在反思:一向自诩拥有世界最健全市场经济制度的美国为何会发生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金融监管的缺失为此次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而美国的监管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疑为我国金融监管再次敲响了警钟。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所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全球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尚未能够深入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从而侥幸躲过一劫。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很重视金融监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金融监管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将越来越明显。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市场准入的限制导致国有资本为市场主导的局面
市场准入监管是金融业监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金融业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在我国,一个稳健有序的金融体系应是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国有金融机构、民营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在我国,不管是开拓相关金融新业务,还是设计新金融机构等,都必须要经由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执政部门担心机构的过度准入会导致无序和失控,从而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垄断地位不断加强。
(二)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不断积累
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应是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并重的市场。目前,我国在金融法规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出台了多不的金融法规,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尤其是在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上,还缺乏相应的推出机制。所以,当金融风险暴露的时候,金融监管部门职能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关铝来解除金融风险,而在救助和关闭金融机构过程中的个人债权也通常由政府垫付,这种举措不仅加剧了主要债务人的道德风险,还有可能诱发金融机构的盲目扩张,累积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
(三)监管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在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上的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在监管制度上的可操作性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并且相应的惩罚措施单一;在存款保险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银行评价制度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位现象,并且监管的透明度相对较低;监管的信息化程度低,监管软件开发不足的现象也非常突出。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的完善
(一)加快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脚步
(1)建立正确的合规性监管理念和方法。金融监管部门应转变传统的合规性监管的方法与理念,充分发挥监管的导向作用,积极音带和督促中资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设,促使监管与合规产生有效的互动。首先要明确重点,将监管重点转向外部督促和外部评价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状况,引导银行积极的参与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二是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及时的向银行提出改建意见,督促银行进行改进。
(2)制定出台“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导手册”。相关监管部门要根据中资银行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导手册》,以进一步明确银行内部的合规责任,以及相关合规部门的地位、作用、职能结构等等,从根本上保证银行合规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并实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首先是,完善银行的风险预警机制,以便为商业银行的退出奠定相关基础。银监会应该在借鉴国际银行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银行的风险评预警体系,要确定问题银行和重点的银行监控对象,并且建立这些问题银行的风险管理档案,以强化对整个银行体系的监管。
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过程中的作用,改变现有的行政强制干预。银监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市场为基础的处理手段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的作用,逐步减少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直接干预。
(三)完善金融监管方式和多样化监管手段
(1)由合规性监管为主转为合规性监管与风险监管并重。风险监管与风险控制不能适应金融创新发展的要求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风险监管是中国金融体制不断进行市场化和国际化前进的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的金融稳定以及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当前中国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此种金融监管转移的过渡,可以从完善金融法规制度,填补法律漏洞,通过行政手段规范金融机构经营着手,并逐步通过市场调节预防,分散或转移风险。
(2)提高银行监管手段技术含量。改变现阶段计算机仅运用在办公自动化和支付清算系统,要加大对监管操作方面运用的投入;重视监管软件在监管工作中的运用,并加强监管软件开发;加大投入,提高跨地区、跨国境共享监管信息的电子化程度。
三、总结
对金融金球化的发展未来和金融监管创新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我们尚不清楚未来的正确方向。但是,只要充分尊重金融发展规律,形成以金融创新为主导的金融监管理念,按照金融创新的发展规律,完善各种对策,就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确保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更稳更快的良好发展。
Abstract: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 A lot of road needs construction, bridge drainage as an important project of the road has the more arduous task of building. It all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limiting the improvement of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this summary from the machinery of human material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oads and bridges construction.Key words: roads and bridge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isk
中图分类号:U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自改革开放以来,交通一直是我国的重点行业,特别是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公路作为拉动内需的重点行业,给我国公路施工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建筑企业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对建筑企业应对工程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桥梁在交通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公路桥梁施工面临的各种事故和潜在风险日益严重,所以公路桥梁施工风险就成为公路桥梁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潜在桥粱施工风险随着跨径的加大,公路桥梁施工的作业环境越来越复杂,施工的难度也增大。公路桥梁在施工阶段的事故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由此桥粱施工风险的管理问题也日益得到重视,因此开展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的管理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桥梁工程施工论文对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进行
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正处于交通发展期,数以万计的公路桥梁正在建设施工。公路桥梁技术工艺复杂,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损失大,对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要求迫在眉睫。鉴于我国目前公路桥梁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国公路桥梁风险管理特别是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
1、是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于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其作为桥粱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有一些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的措施,但仅局限于在公路桥梁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编制的一些在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措施,缺乏系统性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目标,没有正式的公路桥梁施_亡风险管理方案。公路桥梁施工管理人员只注重业务量,缺乏争业风险管理。没有建立健全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机制。国内多数公路桥梁施工企业由于风险意识的不强。对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上未考虑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职能,缺乏专职人员来进行风险管理。公路桥梁施工企业内部风险机制不健全,增加了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2、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完善。不具备良好的桥粱施工风险管理技术和能力。绝大多数公路桥梁施工企业未能建芷起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主要表现对千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控制不得力,对于公路桥梁施工中不断发生的各种变化不能做到充分考虑,造成当公路桥梁施工风险到来时,由于缺乏全面可靠数据支持,不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管理成效低。不具备良好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意味着以较低的项目成本获得利润的增加,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化、程序化不高,不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
3、公路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理论体系不完善,还处于方法研究和对大型公路桥梁进行风险研究,公路桥梁施工风险因素识别的层次不统一,不便于分工协作。虽然目前公路桥梁施工管理风险在一哆公路桥梁施工中得到运用,但系统和实用性强的成果并不多。已有的风险理论相对抽象,理解的难度大,不便为大多数公路桥梁施工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所运用。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知识的匾乏,使得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企业整体对驾驭风险的能力较弱。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公路桥梁施工企业不能回避的问题,需要找的一种符合目前风险发展水平且易于公路桥梁施工掌握和操作的实用风险评估方法。
二、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问题的策略探讨
随着交通事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公路需要建设,公路桥梁作为公路的重要工程, 对于公路桥梁施工管理风险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1、是建立起全面、完善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经验数据的积累,对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做出科学估计,当风险到来时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建立和完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机构和机制。对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明确定位,设置上考虑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配备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履行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职责。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增强公路桥梁施工企业组织结构的运行效率,增强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意识,把风险管理作为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的学习,并能自觉应用。
2、加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风险识别,为了直观地表现风险,按公路桥梁施工目标的实现程度,可将公路桥梁施工风险分为进度风险、质量风险和费用风险,分别从这三个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进度的因素很多,包括公路桥梁建设环境、设计、施工等多个方面,要从大量的因素中寻找公路桥梁施工的风险因素,对于可能转化为工期风险的因素要做比较详细地识别。另外要注意对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风险估计,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风险估计是对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发生时间等的估计。风险估计的对象是公路桥梁施工单个风险。可分为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公路桥梁施工风险发生的概率估计。这些风险包括设计变更频繁、施工管理水平低、违反施工程序、建筑材料不合格:施工技术不完善、建筑材料费用涨价、投资或成本控制措施不力等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42-03
前言
当前,我国关于物流投标决策风险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很多企业存在着缺乏物流管理人才、物流决策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物流投标决策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以及缺少资金、风险管理技术等问题。同时,一些企业还存在着缺乏物流投标决策风险策略,没有积极的投标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地防范重大物流项目投标风险。因而难以控制风险和把握事后的转危为机的最佳时机。基于上述问题,笔者研究了物流项目投标风险的相关内容,对物流投标风险的相关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并依据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理论,对物流投标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做了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有效地防范风险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是本文之所以研究物流信用风险管理的原因。
一、本文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物流投标决策的理论概述
1.物流项目运作的模式(见图1)。物流项目运作的模式有中介咨询公司发起、客户发起、物流供应商发这三种。
2.图2是公开招标下的物流项目投标工作的一般程序与内容。
(二)风险三要素
风险是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要素的结合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
(三)风险的分类
风险的分类方法比较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领域和范畴采取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区分。主要有以下几种(见图4)。
二、物流项目投标决策风险分析
(一)物流项目投标决策风险的阶段划分
1.投标决策的前期阶段。前期阶段必须对是否投标做出论证,并且需要在购买投标人资格相关资料之前完成。进行投标决策的依据主要是招标公告抑或是对招标单位的具体信息掌握的程度以及所开展的调研情况。
2.投标决策的后期阶段,一但决定参加投标,就要“箭在弦上”,全力以赴进入投标决策的后期阶段,从申请资格预审――投标报价等各个环节,都要举一反三,进行细化,研究各种相关问题,特别是对所要采取的策略、方案、技巧等问题,要做到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二)物流项目决策的主客观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指技术方面的实力及企业经济方面的实力和物流企业信誉和管理方面的实力。客观因素主要是指物流项目的风险分析和物流供应商要和项目纲领一致以及对供应商的绩效考核。
(三)物流项目投标决策的分析方法
投标决策方法很多限于篇幅本论文仅对加权评分法和决策树法予以简要介绍。
1.加权评分法。案例分析:某物流招标项目评价因素、加权数、专家打分等如表所示,假设物流供应商根据经验统计确定可投标的最低总分为650分,由于各项因素加权总分为745分超过可投标的最低分,故物流供应商可以参加该物流项目的投标。
分析步骤如下:(1)选择出评价因素、加权数和可以投标的最低总分;(2)根据具体物流项目评定各项因素的得分;(3)将各项因素加权总分与可投标的最低总分比较,据以作为投标决策的依据。
2.决策树法。本文通过案例来展示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案例分析:某物流公司,由于公司的各方面原因,只能在某甲抑或是某乙中进行二选一。根据以往的经验,选择高标的中标率为0.3,而选择低标率的中标率为0.5。采取如表2所示的方案,如果不能中标将会损失5万元。因此,采取决策树的方法进行选择投标对象与最好的投标方案,见图5。
决策树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制决策树。本例两个物流项目选择都存在投高标和投低标,加上不参加投标共有五个方案可供选择,故决策树如图5。
(2)计算期望利润值。
设A=估计成本,B=报价,P=中标概率,I=即期利润,E(I)=预期贡献,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I=B-A;E(I)=P×I=P×(B-A)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期望利润值。决策树计算时应由后向前推进,先计算节点(9)~(12)的期望利润值,然后再计算节点(5)~(8),具体见表3。
(3)分析比较各决策者的预期贡献,选择最优秀的方案。参加投标竞争的目的,就是要用最好的报价保证投标在竞争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一举夺标,同时还要能使自己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因此,选择投标项目的条件就是保证最大的预期贡献。
分析比较时应由后向前推,依次保留预期贡献最大的方案。此例中,决策点2比较高标和低标两种情况的预期贡献,可知高标情况下利润较高,故留此分支,舍弃低标分支,即,决策点2的预期贡献为50.4万元。同理决策点4的预期贡献为112.5万元。最后决策点1比较三个方案的预期贡献,可以确定投B项目的低标。因此,在A、B两个物流项目中,应选择B作为投标对象,其最佳报价方案应是投低标,可获得最大预期贡献为112.5万元。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本论文认为决策树法进行物流项目的投标分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物流项目投标报价风险分析
(一)物流项目投标报价应考虑的因素
当投标人在准备投标书时一定要谨慎定价,不能高估了申请项目的价格,否则客户将会选择其他定价低的投标人。因此,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招标人因素,了解招标人的预算和查明招标人确定的评标方法。二是竞争对手因素,和投标人因素主要包括投标人的目的和策略投标人的优势和劣势成本估算的可信度。
(二)物流项目投标报价的流程
报价是投标环节的重要工作,根据自身条件、招标者的要求、竞争对手以及市场的条件,确定最终的报价。报价的基本程序如图6。
(三)物流项目投标报价的战略规划
1.报价策略采用了不同报价法和不平衡报价法、区别报价法以及多方案报价法、增加建议方案报价法、突然降价、法低价投标夺标法、优惠取胜法、以人为本法、扩联合保标法。
2.投标技巧法:主要是指多方案报价与增加备选方案报价技巧法和用构成与盈利水平调整技巧,以及信誉制胜与优势制胜技巧法等。
四、物流项目投标过程风险分析
(一)风险概述
导致物流项目投标过程发生风险很多,笔者由于篇幅有限只是从类别来说明具体如下:
(1)公共关系风险;(2)工程量风险;(3)投标报价风险;(4)投标费用风险;(5)废标风险;(6)违规风险。
(二)物流项目投标过程风险决策分析
一是通过对招标形式的区分避免企业的经营风险;二是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三是评估招标人的信誉;四是付款办法;五是加强合同管理;六是预留必要的风险费。
此外,还应重视以下几类条款:(1)程序性条款;(2)有关工程计量条款;(3)有关价款的条款;(4)双方职责条款;(5)索赔条款:(6)有关通用条款与专用条款。
结束语
本文通过物流项目投标风险基本理论进行阐述,阐明了物流项目投标的相关问题,同时建立了物流项目投标风险决策的分析方法,主要运用加权平均法和决策树法对物流项目决策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具体分析,给物流项目的投标以科学的理论作保障。这样有利于决策者对评价结论的有效把握,对物流行业对项目进行投标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物流项目投标风险分析是物流行业运作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对物流项目投标风险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物流行业的发展的科学性将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虽然对物流项目投标风险进行了论述,但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学习、补充。同时,笔者殷切期望业内人士共同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为推动我国物流投标决策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广大物流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瀛寰(导师:孙家庆).内陆港选址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10.6
[2] 王永(导师:刘源张).中国航空运输企业战略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1.6
[3] 刘文清(导师:陈超).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及在Z公司的实践.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0.10
[4] 李开宜,廖树中,罗林,覃家是.创新监督机制为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监督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大众科技,2010(8)
[5] 孙家庆等.航运与物流市场营销.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
[6] 孙家庆等.国际物流运作流程与单证实务.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7
[7] 孙家庆.国际物流操作风险防范――技巧・案例分析.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
[8] 孙家庆.国际货运风险规避与案例分析.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
[9] 靳涛.安全、健康和环境――基于风险的嵌入式HSE.管理系统探讨,2010(12)
[10] 谢旭.客户管理与账款回收.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34-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以及信息网络化进程加快,我国高校风险已不仅局限于财务或债务领域的风险,而是以意识形态风险为主的包括精神文化、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在内的多维度的风险。高校风险不同于企业组织风险,其“主要不是表现为实体的消亡,而是更可能表现为大学精神的死亡或变异”。[1]因此,运用风险社会理论探讨和创新高校风险管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背景下加强和巩固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高校风险管理:构建和谐校园面临的新课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关键期和攻坚期,社会转型的各种深层次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这些矛盾和问题必然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带来各种风险。同时,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来说,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要求更高,任务更多,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期待也就更高,容易出现不能满足需求的现象,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面临着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校因此成为管理风险的易发区、多发区。
高校风险管理实质上是社会风险理论在高校中的具体运用,是现代大学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所谓风险是指对未来结果的变化性,即具有不确定性和损失性两种属性,其中损失性是风险的根本属性,惟有损失性才能体现风险中“险”的内涵,没有损失性,也就无所谓风险。不确定性是指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的本质上是指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2]
一些学者从技术的视角来研究风险,如德国社会学家贝克认为:现代文明越发展、科技越进步,不确定性就越明显。吉登斯也从社会制度的视角来认识风险,认为现代社会的风险是“人为制造的不确定性”。也有学者从损失性的视角研究风险,把风险看成是一种损失的类型。
当下我国高校风险是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面临资源、文化、价值以及校园秩序与稳定的一种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来源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领域,也可能来源于高校自身内部的办学思路、大学精神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以及教育教学、科研等管理具体活动。高校风险管理就是针对当前高校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突出的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预防和减少高校意识形态、精神文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风险和突出问题,促进校园和谐、师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风险问题的形成和存在是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在高校的反映和投身。解决高校风险问题既要有高度重视,又要切实有效的行动,要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全面提高高校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高校风险管理正越来越成为现代大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风险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对高校风险关注不够,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从总体上看,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自身对我国高校存在的风险关注不够,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薄弱。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不断深化招生就业制度,扩大招生自,对外开放办学力度明显加大,高校国际交往日益密切,使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和国际化轨道。与此同时,高校在办学行为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由于我国高校绝大多数高校是由政府举办,具有其特殊的办学体制机制,教育经费仍然主要依靠政府下拨,招生计划指标仍然由政府下达,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成本进行核算,学校的办学效益也难以量化,加上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并没有引起社会、政府和高校自身对高校风险足够的关注,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即使关注了我国高校风险,那也是主要关注高校显现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对高校人身伤害、意外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财产等方面的风险,多数是就事论事,对这些高校常规管理活动所蕴藏的风险关注不够,重应急、轻综合防范,重眼前的有形损失、轻长期的无形损失。对于高校政治性、文化性以及意识形态等非传统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对于社会发展风险所带来高校的风险,如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等,以及由新型媒体技术带来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的风险关注不足,管理意识薄弱。
2.高校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从风险管理实践看,由于高校风险管理是应对我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种损失的不确定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高校风险管理在我国尚处在初始阶段,因而也就不可能建立起一套统一协调的风险管理预警体系。
从高校组织体系看,目前没有建立起一种常态性的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和综合协调机构。高校虽然普遍建立了各种风险应急预案和应急综合协调机构,但这些应急预案和应急综合协调机构主要是针对风险爆发事后所采取一系列应对方法和措施,而不是一种风险预警机制。
从风险信息管理来看,缺乏建立有效的信息监测和防控体系,风险信息缺乏有效整合和优化,难以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测和预警,风险防范措施相对贫乏,风险管理往往被忽视。从风险管理的范围和倾向来看,目前高校仍然是以财务风险管理为中心,重视显性的风险管理,忽视隐性的风险管理;注重物质领域风险管理,忽视精神领域的风险管理;重视现实眼前的风险管理,忽视长远战略性的风险管理。
3.高校风险监测预警相对落后
从风险管理过程看,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风险管理决策须以风险处理方案为基础,风险处理方案则以风险分析与评估为前提。目前,重视事后风险处理,忽视事前风险预警,较多侧重于风险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包括救灾、救助、补助和恢复,而在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估和预警等方面则相对落后。
4.高校风险管理研究不足,适合高校的风险管理理论缺乏
从研究视角看,研究内容单一、狭窄,目前对高校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对高校财务风险识别、预警、化解、防患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或掩饰高校其他风险(学校意识形态风险、精神文化风险、教育质量风险、学术风险等)给高校发展的带来的影响,没有凸显高校组织风险的特点,带有比较明显的企业风险管理的痕迹。
高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不足,据中国期刊网进行搜索,以“高校风险”为题名的论文很少见,只有17篇论文。显然高校风险管理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的关注。
高校风险管理基础性探讨不够,如高校风险管理的内涵,主要表现形式,高校风险的核心等基本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高校出现的新型的风险研究也不够,比如,谣言和信息公开问题、恐慌情绪与信心恢复问题、秩序和稳定问题、媒体问题、风险可能带来的政治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冲击等等。另外,由于社会风险会对高校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还必须加强综合层面的风险管理研究,才能有效地指导高校防范风险的实践活动。
二、风险社会管理视域下高校风险的多维度考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旧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交替运行,高校办学结构和利益格局不断地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高校风险已不单一局限于以财务或债务领域的风险。高校意识形态、精神文化、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按风险内容和领域可以将风险划分为意识形态风险、精神文化风险、管理活动风险(教育教学管理风险、科学研究管理风险、社会服务风险以及财务管理风险)等。因此,多维度考察高校风险,分析与辨识高校风险,对于创新发展高校风险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高校意识形态风险
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最本质的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不仅日益多样化,而且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
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境内境外敌对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他们总是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向我国大学生传播、渗透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同时在国内,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广大师生在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非的思想意识有所滋长,有些公开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否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大肆鼓吹整个社会应该“意识形态多元化”。
这些意识形态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淡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如果这些风险得不到有效的化解,不仅影响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更关系到我国高校“培养什么样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核心战略问题。
2.高校精神文化风险
高校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本质体现,是高校的灵魂和支柱,同时传承与发展文化是高校最重要的使命之一。高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校园中主导群体共同遵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文化传统、学术风范、精神信念及其作为表现形式的校训、校风、学风等内容。是一所学校个性和风貌的集中反映,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是校园价值体系的精华。[3]
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张同时,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硬实力建设、轻软实力建设;重规模扩张、轻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等现象,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高校精神文化泡沫。尤其是当前多元化文与多样文化并存的背景下,高校精神文化,特别是高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得不到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师生对学校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的认同,反而选择和认同各种非主流文化,甚至是滋生出来的一些“反文化”现象,呈泛滥之势,危及到高等教育文化机体的健康,如果不予纠正,会酿成各种文化冲突,导致师生共同价值缺失,理想信念迷茫,高校组织决策效率低下、涣散、沟通中断,更有可能会动摇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同。
3.高校管理活动风险
高校管理活动风险主要是指高校作为组织主体在具体管理活动中存在各种风险,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和财务等管理风险。教育教学风险是指教育教学活动受到各种各样教师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形成的不确定性。如因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置的不合理、学生认识与了解上的偏差以及教师素质(包括态度、知识、能力等)的预测出偏差等都有可能产生教育教学风险。高校科研风险主要是指高校在组织实施科学研究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包括科研经费风险和学术风险。
一方面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来源由单一的政府拨款向多渠道发展,尤其是政府贷款项目出现与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的不断增多,给高校科研的后期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风险:如课题组未能按期或按要求完成与企业签定的开发合同,给企业带来损失,也给学校的名誉造成影响;课题组与政府的有关基金会签定的贷款开发合同,到期还不出,学校要承担还款义务。
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过程,存在着学术风险。科研成果作为学者和高校社会地位主要评价条件,由此导致学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逐渐演化成进行利益争夺的私器。这种不良状况发展到极致,就滋生出“学术腐败”、“学术抄袭”等现象。这对于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声誉、形象等都会损害。高校行政风险主要是指高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各项行政行为时对行政相对人或社会造成各种非法损害的可能性以及该损害后果对行政机关及高校带来不良影响的各种情况。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举债而给高校财务带来的不确定性。目前,高校办学规模迅速膨胀,招生数量猛增,大众化教育比例不断上升,办学成果不断涌现,发展背后也存在着风险和危机。这种风险和危机主要来自于大规模举债办学。高校需要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仅仅依靠财政拔款及学费收入是远远不够的。由此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是必然的举措,然而一旦无力偿付到期债务,高校就会陷入财务困境,这一风险已经引起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广泛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加以规避。
三、高校风险管理机制创新发展
高校风险管理机制是指在高校风险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可能引发高校风险的苗头性和隐患性信息,并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对收集到的关于高校风险的各方面信息、情报和资料,对某些风险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作出估计与推断,并向有关方面发出确切的警示信号或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防止不利后果发生的一系列运行机制。对于高校风险管理来说,尤其需要创新发展高校风险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如下机制的创新发展。
1.创新发展高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高校风险识别和预警水平
及时发现风险信息,并快速传递、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对高校风险的可能性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时高校风险可能爆发或即将爆发的信息,以引起高校的警惕。高校风险预警包括风险的监测、预测、预报和预控。高校风险监测是指对可能引发高校风险的各种因素和事件的表象进行监控,收集高校风险可能发生的信息,及时掌握高校风险变化的第一手材料。
风险的预测和预报是指对通过监测活动而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校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作出估计,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风险预控是指针对引发高校风险的可能性因素,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和制定各种预案,以有效避免高校风险的发生或减少其造成的损失。
2.创新发展高校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高校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
通过建立以高校党委为主导,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关注校园风险的前因后果为重点的高校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高校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系统、综合、动态地评估和应对新形势下面临的日趋复杂的风险,通过预防、预警、预控来防止高校损失发生,或者通过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应急管理、风险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来减少损失,避免风险事件的扩大和升级,恢复正常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范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过程。
3.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风险评估机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背景下秉持高等教育的传统发展观具有很大局限性,具有片面、非协调、难持续的弊端,这是高校风险形成的思想根源。通过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风险评估机制,预防引发高校风险的各种因素,从而防止或避免高校风险的发生,把高校风险损失降到最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风险评估机制,就是要求在高校风险评估中要有“人”,即高校广大师生员工。就是要求在开展风险评估中以广大师生员工利益作为出发点,通过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来化解风险,同时广大师生员工也要以进行风险评估作为落脚点。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风险评估的基本前提,坚持统筹兼顾是高校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在高校风险评估对策中要求从广大师生员工利益入手,维护高校公正公平,在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社会化等涉及各方面利益群体改革时,要切实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考虑和照顾各方的利益,建立维护广大师生员工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各种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高校内部矛盾,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对各种潜在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
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用软实力化解高校风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意识形态;用和谐的视野,;用包容的心态,搁置分歧;用大学精神凝聚人,用师德塑造人、影响人,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精神认同,从根本上减少高校风险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2004年6月26日,国际清算银行颁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各国监管机构广泛实施的1988年协议相比该协议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主要表现在;
1、最低资本要求: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然保持在8%以上,同时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增加了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在信用风险增强了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并提供了多种方法允许银行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使用。
2.监督检查:要求商业银行应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资本总量的一整套程序,并制定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
3.市场约束: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引入外部力量约束或强化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
针对新协议,中国银监会明确表示,至少在十国集团2006年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几年后,中国仍将执行1988年的协议。由此可见,中国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力求早日达到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跟上轨迹银行业发展的步伐,毕竟是大势所趋,也是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银行风险意识淡薄
众所周知,我国银行是从过去国家专业银行演变而来的,商业化进程较为缓慢,粗放落后经营观念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并未完全消除。我国的风险管理观念是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则不够重视。
2、存在大量不良资产
根据我国银监会统计显示,至2006年第三级末,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为12736.3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7.33高于发达多家3%一5%的一般水平。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国有商业银行部分财政职能,信贷资金用于无法偿还的财政资金用途,作为债权人的国有商业银行和作为债务人的国有企业最终为一个产权主体(国家)所拥有,在原则上,他们无法产生真正的直接融资交易关系。
从银行自身方面来说,有些工作人员在规定贷款时,对具体情况了解不全面,缺乏对贷款企业技术力量,财务管理,以及产,供销情况,还款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调查评估,贷款手段不规范,贷款审判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可行性,项目论证不充分,信用贷款所占比例过高,关系贷款,以贷吸存或以贷谋私情况比较普遍,这些都导致银行很多的贷款收不会来,成为呆帐。
而对于企业来说,存在债多不愁还的心理,只要能从银行获取贷款,到期能不能偿还,如何偿还都不考虑,只要资金到手,企业职工的工资福利就会有着落。
3、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方的管理组织表现在行政等级垂直集中在领导的结构体系,以行政奖惩为特征,官本位意识普遍,这使得银行决策者在经营管理中常常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短期行为严重,造成巨大资金损失。
另一方面,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另外银行会计,储蓄,出纳,信用证。承兑贴现等这些业务的操作环节内控管理不到位,执行制度不力等问题促使这些业务岗位的案件呈现出高发势头。
除了这几类主要问题之外,我国商业风险管理还存在风险计量方法落后,风险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风险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它们严重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对策
1、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观念,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
首先,银行首先应确保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风险。然后对不同类别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归类,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和措施。所有的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使银行上下牢固树立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意识。
其次,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董事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风险审计委员会。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审计委员会通过常设的风险审计部,负责银行整体风险监测、风险管理效率评价,督促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对银行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道德风险进行监测。
2、防范信用风险。
首先,建立统一授信制度。收集市场动态客户经营情况,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评定客户偿债意愿和能力,建立银行客户资信评价体系。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审慎地确定可获的风险限额,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客户的各种授信实行统一管理,用统一授信来控制客户信用风险。在这方面欧美国家的银行做得很成功,可以向其借鉴。
其次,学习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提高并改造传统的风险识别、评价、决策与监督方法,更多地引进量化的分析工具,实现全额的风险计量和控制。根据历史经验数据,预测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贷款的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敞口,计算贷款的违约损失,在贷款定价时要确保在贷款收益中将预期损失覆盖掉。
3.防范操作风险。
首先,要完善银行内部制衡机制,使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互相分开,必须明确划分董事长、监事长和行长(总经理)职责,并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对行长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规范其运作。
其次,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建立起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加强监督机制,不断进行检查、整改和考核。保证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完善稽核监督机制。不断进行检查,做到事前稽核,事中稽核,事后稽核。并且对那些在执行制度、办理业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及执行内控表现优异的业务人员应有所激励。对违规经营及形成不良资产的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要严格执行;在追究直接责任人员责任的同时也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以提高领导层的责任心。
4.要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