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系统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5: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智能化系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筑智能化系统

篇1

1 引言

建筑智能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补充内容。建筑智能化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通过对建筑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控制与管理,以满足用户对建筑物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从而使智能建筑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建筑智能化涉及广泛,涵盖电气、安装、装修、弱电、计算机、软件等诸多学科,又属于建筑行业的一个边缘分支,在很多时候不受各大设计院青睐,多数设计院都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电气专业,而一级建造师又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机电工程专业,而有些业主更是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IT或信息化专业,对建筑智能化的定义可谓是五花八门。我国建筑业普遍认同的定义为: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

2 世界各国对建筑智能化内涵的定义

美国智能化建筑研究所通过对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她们之间内在的关联的最优化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并帮助建筑物业主、物业管理人员和租用人实现在费用、舒适、便利和安全等方面的目标,当然还要考虑长远的系统灵活性及市场能力。欧洲智能化建筑集团:使其用户发挥最高效率,同时又以低廉的保养,最有效的管理本身资源的建筑。能为建筑提供反映快,效率高和有力支持的环境,使用户达到其业务目标。

在日本智能化建筑就是高功能大厦,其功能是:1、方便有效的利用信息和通讯设备:2、采用楼宇自动控制技术,使其具有高度的综合管理能力。新加坡:智能化建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安全、舒适的环境,即具有消防功能,温度和湿度控制功能以及灯光及其它楼宇设备的控制功能,2、良好的通讯网络设施,使数据信息能够在大厦内传输。3、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通信能力。

我国建筑业普遍认同的定义: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补充内容。我国智能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张瑞武教授在1997年6月厦门市建委主办的“首届智能建筑研讨会”上,提出了以下比较完整的定义: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这是目前我国智能化研究的理论界所公认的最权威的定义。

3 建筑智能化发展历程

1、智能建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国,智能建筑是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特市(Hartford)建立世界第一幢智能大厦之后,大厦配有语言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市场行情信息、科学计算和情报资料检索等服务,实现自动化综合管理,大楼内的空调、电梯、供水、防盗、防火及供配电系统等都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

2、美国诞生智能建筑之后,日本派出专家到美国详尽考察,并且制定了智能设备、智能家庭到智能建筑、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成立了“建设省国家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和“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1985年8月在东京青山建成了日本第一座智能大厦“本田青山大厦”。

3、西欧发展智能建筑基本与日本同步。1986~1989年间,伦敦的中心商务区进行了二战之后最大规模的改造。英国是大西洋两岸的交汇点,因此大批金融企业特别是保险业纷纷在伦敦设立机构,带动了智能化办公楼的需求。

4、法、德等国相继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各有特色的智能建筑。

5、智能化办公楼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当时处于经济衰退中的西欧的失业状况更加严重,进而导致对智能楼宇需求的下降。到1992年,伦敦就有11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空置。

6、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的活跃,使新加坡、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汉城、雅加达、吉隆坡和曼谷等大城市里,陆续建起一批高标准的智能化大楼。

7、泰国的智能化大楼普及率领先世界,20世纪80年代泰国新建的大楼60%为智能化大楼。

4 建筑智能化系统分类

在通常的设计当中,建筑智能化分为三个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及控制系统、多媒体系统,每个大系统内又包含了诸多的子系统。实现建筑智能化的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高效、合理的投资和低能耗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在建筑物内设置的任何设施与系统都要服从于这个目标,否则建筑智能化就失去意义了。

常见系统

(1)消防报警系统、计算机网络、宽带接入及增值服务

(2)闭路监控系统,无线转发系统及无线对讲系统

(3)停车场管理系统,音视频系统

(4)楼宇自控系统,水电气三表抄送系统

(5)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物业管理系统

(6)综合布线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

(7)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机房装修工程

5 建筑智能化的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在设计中起到法律的作用,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实际上就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必须遵守的法规。安全性在智能化建筑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性都无法保证。安全性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智能化建筑人员集中,设备昂贵,安全性就尤为重要,所以智能化建筑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规范。

6 结束语

智能建筑的发展正向着高效节能、生态环保、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好的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紧紧围绕“绿色、人文、科技”的主旋律,秉承“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

篇2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智能化的含义

建筑智能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化工程,建筑、结构、水、采暖与通风、电气等专业构成有机整体。犹如人的身体,只有各个器官协调作业,才能表现为健康状态。建筑智能化的“智能”,也就是要建筑像人一样,能“知冷知热”,自动调节空气、水、阳光照射等,创造既节能、健康、舒适又安全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减少“楼宇综合症”的发生。建筑智能化系统是建筑智能化中应用的电信息系统。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国内还有一个俗称,即所谓的“弱电”系统,它是以从建筑设计中有别于传统的电气设计和照明设计而引申出来的。传统的电气设计和照明设计称为“强电”设计,而把属于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内容称为“弱电”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每个建筑智能化要把所有系统都包罗进去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设总投资、管理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与建筑物功能相适应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设计标准,应侧重各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注重智能化系统集成,强调综合性、统一性和各子系统的关联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传统的智能化子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得以提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思路

业主、设计单位、施工方对于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要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项目的参与者也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打算,这一情况无论是对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还是施工都会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例如,业主单位可能因自身专业水平不足而忽略掉设计方案中的优秀内容,或是因自身的某种特殊功能需要而否定一些合理化涉及;设计单位有时会因为过分追求设计的完美度而忽略造价、可行性方面的内容,对于设计指标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利于项目经济性的保障;施工单位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有时不会选择那些虽功能强劲但租金高昂的设备,进而对施工进度与质量造成影响。由此可见,想要确保建筑智能化施工的整体水平,就必须统一项目参与各方的思想,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应遵循以下原则:设计方案的确定应根据业主单位的功能需求、承受能力、项目规模、客观的环境因素等内容进行,使最终结果尽可能满足三方面的差异性需求。智能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综合布线系统,因此需要将建筑整体设计与管线规划结合到一起进行考虑,使施工能够高效、顺利的进行。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责任,划分各自的责任范围,以便在出现问题时不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设计方案还应兼顾灵活性内容,以便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方便的补充与变更。

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

系统检测:是指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完毕,经过规定的试运行时间后,竣工验收前所进行的对系统功能、性能及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的全面检验和测试,评价结果将作为竣工验收和智能化系统等级评估的依据。但是,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并不是仅仅涉及一个弱电专业,要由各专业相互配合,如建筑专业在做设计方案时,就应当考虑太阳光的利用与人工照明的关系以及热辐射的作用等等。不能只考虑建筑外形,连结构的合理性都不考虑,把有限的资金都放在外形上,就不可能做成智能建筑。因此智能建筑是多学科、多技术系统的综合体。《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里所说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也就是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被称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公共安全系统等综合管理的系统。

虽然,从现实来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办公楼、宾馆、体育场馆等各类的公共建筑当中,可是,在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住宅(小区)的建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在公共建筑里不同的是,应依据住宅(小区)自身的特点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技术结合起来,发挥该系统的作用。除小区内的公共部分与其他公共建筑里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一样,在住宅内部,家庭控制器是智能化系统的一个主要产品。它可以实现对住宅内表计(水表、电表、燃气表、直饮水表、热水、供热等计量仪表和设备)的数据采集和远传,还包括了对常用家用电器的控制等功能。

四、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

按照《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6.1.2所阐述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用于对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达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目的。我们把它总结归纳一下,即:

1、实现自动监视与自动调节以适应室内环境的变化;各类机电设备的启、停和运行进行连锁操作,以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各类机电设备的故障自动监测,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及时维修;实现优化控制以实现节能降耗;实现过程控制自动化以节约设备管理人员。

2、系统检测的条件应具备:(1)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后,已进行了规定时间的试运行;(2)已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文件和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对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来说,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有明确的规定。就是,系统的检测在系统试运行连续投运时间不少于1个月后进行,并且应依据工程合同技术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审核文件、设备及产品的技术文件进行。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应以系统功能和性能检测为主,同时对现场安装质量、设备性能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抽查或复核。

4、系统检测的流程

(1)一般由工程建设单位,也可由工程承包方或使用单位向检测机构申请办理系统检测委托手续。

(2)检测单位在熟悉委托方所提供的各项工程资料,对工程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已明确知道委托方的需求后,应及时的制定检测方案。

(3)检测单位按照已制定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工作。现场应详细、准确的填写原始记录表。原始记录表应字迹清晰、没有笔误,以便现场检测人员签字或者盖章。

(4)在现场检测和相关的实验和检验完成后,应按照相关的委托手续中双方约定的时效内及时的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除有检测人员、复核人员和签发人员的签名外,还应有检测机构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或检测机构公章。检测报告应有明确的合格或者不合格的检测结论。凡不合格项均应明确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现今,我国在智能建筑方面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行业法规还尚不规范、健全,譬如说现在改版后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已经改为按照各类建筑物的功能予以分类了,但是《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至今还尚未改版,依旧按照各系统进行分类。这就造成现在的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市场不够规范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必须从行政上和技术上对智能建筑的市场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加强对系统集成商的资格审查,重点审查其规模和人才构成,考核其从业技术水平。对于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则应将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纳入质量监督体系,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系统运行管理阶段均应实施监督。工程完成后还应按有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检测和验收。

篇3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living standard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lso been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es i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fier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undefeated land in the industry, it is only constantly improving itself and innovating its development.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s applied in every aspect, and people's demands in life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the intelligence of buildings is growing rapidly. The technology of building intelligence is also on the rise.

【Key words】Building;Intelligent;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1. 前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快速的取代传统的以劳动力为代表的生活方式,但是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斫步的同时,由于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的楼宇自控系统出现的非常及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设计也在不断完善优化,楼宇自控系统它能够促进建筑更加智能更加完善,极大地顺应了历史发展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2. 建筑智能化下楼宇自控的基本构造

(1)建筑智能化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的产物,将建筑技术与高新技术相融合,以建筑为平台,同时兼备其他系统,例如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公共安全及通信网络,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安全、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楼宇自控系统是高效协调运作整个建筑中的主要机电设备,可以系统地对机电设备进行自动管理、监视、控制其运行状况,发挥被控设备的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楼宇自控系统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第一,传感装置。传感装置是系统中最为关键的装置之一,可与被测装备直接连接。传感装置在感受参数化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有效的发送信号,起到有效的自控系统的作用。因此,在选择传感装置时要遵循灵敏、准确、稳定的原则。在自控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是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次是现场控制设备。现场控制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对建筑内部的设备运作进行监控,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完善的硬件与软件可以让它独立的完成运行。通常一般的设备故障和网络问题影响不到它,电源模块和通信模块等存储在控制器中,主要优点为:定时启动、定时扫描、控制扫描系统等等,其次,就是中央监控系统。以中央处理计算机为基础,保障设备达到最好的运行状态,有效地管理建筑内部生活环境。

3. 建筑智能下楼宇自控系统的优越性

3.1节约能源好。将楼宇自控系统应用到建筑中去,能够有效的控制与管理系统设备,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在智能系统中,可以提前预设好程序,契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智能化的楼宇自控系统可以有效的调控建筑内的空调与照明,能够有效地把能耗降低下来。

3.2降低管理成本。智能自控系统有效的取代传统的人工管理,能够更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也节省了人工管理的费用,降低了管理成本。以系统地对机电设备进行自动管理、监视、控制其运行状况,发挥被控设备的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3.3减少疏漏,提升可靠性。传统的人工管理有时候会因为工作人员的一些疏忽,一个小错误能影响到整个工作系统。在智能自控系统中,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在预设系统中,可以管控好每个环节。同时还能对工作时间有更好的管控。

3.4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智能自控系统下,将失误降到了最低,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故而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4. 楼宇自控系统的发展与前进分析

楼宇的自行和建筑智能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我们提高楼宇自控就会很自然的想到智能建筑。在当代社会中智能建筑的发展根本是建筑设备自动化发展而来的,这就是我们说的建筑智能化。智能建筑关系到很多方面比如说排水设备、照明设备、空调设备等等许多电气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存在的问题就是繁多和复杂。数量特别多,被它测量、监视、控制的对象非常广泛,也非常复杂,并不是人力能够做到的。存在的缺点就是这些设备存在于各个环节管理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能够合理的使用这些设备,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就需要合理利用人

力资源,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建筑智能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发展过程中建筑智能化存在的问题也开始逐渐露出水面。在这种背景下楼宇自控系统开始脱颖而出。楼宇自控系统有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辅助,能够高速有效地帮助建筑内的建筑使用设备达到最好状态,能够起到监视和测量的作用。在此同时系统控制的方式也达到了不断完善和优化。

5. 建筑楼宇自控系统实施后注意后期的节能维护

(1)在建筑楼宇自控系统方案之前需要我们详细的考察该建筑的整体性能和结构以及用电情况,制定合适科学的节能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将每一环节的节能方案认真落实到位,这项节能工程还没有结束,需要注意一点,在设计施工结束之后,一定要注意节能工作的后期维护,对工具的维护,对线路的维护,维护好电气设备中的各种硬件设施,一方面减少设备的损坏导致的浪费,另外保持节能工具的顺畅工作,这都是节能的一部分工作内容,也是重要环节。

(2)大部分的设计安装目前还处于人工作业的水平,这就要求在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有很强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创新的想法和节能的理念,才有可能设计出节能的方案,所以要不断开阔设计人员的思路,普及节能理念。另外还要加强施工工人的技能,施工过程的顺畅保证不浪费材料,也属于优化完善的一方面。

6. 结束语

城市建设也越来越好,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为了能够在行业中达到不败之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在在各个方面的应用,人们对生活中各项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建筑智能化也在迅速发展。建筑智能化的楼宇自控系统已经逐渐发展完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设计也在不断完善优化,楼宇自控系统它能够促进建筑更加智能更加完善,极大地顺应了历史发展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开放性再认识[J].电气应用.2005年12期.

[2]胡力勤,王崇梅,胡联红.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科技.2007年06期.

[3]殷滔,周平.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初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1期.

[4]董建华,梁以平.张庆林,王健,张向宏,陈卫.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4年03期.

篇4

【 abstract 】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after all these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an essential part.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luding content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in building use the function of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from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development cours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 problems, looking to the future.

【 key words 】 :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智能化系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其形式和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可以把它们分别称为:起始阶段、普及阶段和发展阶段。

起始阶段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技术基础上,为建筑物配备通讯自动化和办公自动管理。。这时建筑中各个系统是独立的,相互没有联系。

2.普及阶段 在九十年代中期在“智能建筑”、“5A建筑”、甚至“7A建筑”的概念基础上,主要是强调对建筑中各个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和广泛采用综合布线系统。

3.发展阶段

在二十世纪到现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已经趋向成熟,在这个阶段的人们提供建筑物对智能化需求和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接受和传送各种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满足人们信息交流、安全保障、环境监测和物业管理的需要。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现状及问题

建筑智能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技术更新周期愈来愈快,并且涉及多个学科和多个管理部门,相对于智能技术的发展相应的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已远远落后。由于国家管理标准的相对滞后,全国各地方建设部门对智能建筑的标准也千差万别,因此大多数地区对其发展还是处于随意发展的状态。根据笔者多年来专职从事这个行业的实践和体会,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问题

智能建筑是多学科和高新技术的高度集成。由于涉及到系统多,工程专业技术复杂,综合性强,所以至今尚未形成对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和设计全面把握和控制的方法和程序,使得现阶段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存在着“设计不讲科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方案设计可实现性与合理性较差、系统或设备选型有缺陷、施工图纸设计深度不够,可用性差等。

2、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单位是系统集成商,系统集成商在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方面具有重大责任。系统集成商承担深化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并要负责质保期内维护、业主管理人员培训等,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影响施工质量的原因也很多。主要表现在招标过程的对商务部分和技术部分比重失衡.在施工过程中对"人、机、物、法、环"的管理和控制不严格.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展望

在新的信息技术将会迅猛发展,作为信息技术产物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也会发生深刻变化。未来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发展将体现如下显著特征:(1)多学科、多技术相互渗透。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电子工程、仿生学、生态学等新技术,使智能建筑有新的功能。(2)多个系统的相互交叉融合。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不久就可以结合一个系统。(3)建筑智能化系统群体化;未来将发展智能化建筑群。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城市和国家。(4)建筑智能化系统使建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其内涵:高功能建筑、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生态建筑。这都将进一步促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变革和发展,这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技术的进步将会改变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建筑中各种智能化系统无非是各种服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的工具。当今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都在迅速发展中,其中通信技术的发展更为明显,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作为信息载体的智能卡技术已深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建筑智能化也应该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技术来解决智能建筑中的问题,把这些技术作为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并在该基础上结合各种前沿技术利用这些技术构筑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并以此为建筑和建筑中的人们提供过去需要多个系统提供的服务;并且这个信息平台及其相应的服务可以从一栋建筑扩展到整个社区乃至整个城市。按此技术路线,建筑智能化系统将成为这个社会化信息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建筑智能化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也将成为这个信息平台的一种服务功能。因此随着技术的进步,过去那种根据不同服务功能构成各种不同系统的体系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改变,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还可以避免重复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2.管理制度的变革将会消除建筑智能化系统发展的障碍 在过去制约建筑智能化系统成为统一系统是原有管理制度的不适应,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到公安、消防、电信、广电和建设等多个行政主管部门,过去那种层层审批,一件事多个部门管理的管理模式已严重制约智能建筑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这一障碍将逐步得到消除。根据“职权一致”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国务院要求一件事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管理,如:产品质量管理按照《产品质量法》和国家质监总局5号令规定由国家质监总局管理、工程设计和施工安装资质管理按照《建筑法》和《建筑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由建设部负责;而与建筑智能化系统相关的业务如通信、消防、安防等则分别由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消防局、公安部技防办等管理。同时管理的手段将从控制市场准入、行政审批转为制订技术标准、规范市场公正竞争。 这种管理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把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统一的系统来实施,更为重要的是这将促进建筑智能化系统各项业务的发展,如公安部在放弃对安防产品质量监督和工程管理的同时,将大力发展安防报警服务业。可以预见消防服务业、物业管理服务业、电信及其增值服务业等都也将得到长足发展,这也必将促进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发展。 3.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作用和服务模式需要重新认识和调整 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起初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作为建筑和机电设备的一部分,以满足对建筑及其机电设备管理的需要;后来建筑智能化系统用来全面提升建筑的形象和提高建筑的服务、管理及安全功能;最后建筑智能化系统已经成为一个营运系统,为建筑内的人们提供各种增值服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变革,这种认识会不断得到强化,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建筑智能化系统会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中的人们提供安防报警、消防报警、物业管理、远程抄表、电子商务、网上娱乐、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点播、信息查询、通讯交流等增值业务,成为一个具有投资价值服务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需要对建筑智能化系统重新认识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建立起一套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降低智能化设施维护管理成本,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价值。

建筑智能化系统将成为建筑革命的先声,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部门,并进而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乃至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

参考文献:

[1] 卢庆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现状与对策.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4(1)

[2] 王彤方.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与问题.科技风.2010年4月(上)

篇5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现代建筑与智能化

简单地说建筑的智能化就是以建筑为基础,利用系统集成的方式将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再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达到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目地。具有较高的安全、舒适、灵活等特点,更能体现建筑建设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化工程,运用多种手段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与管理这四个方面进行优化组织,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居住环境。

二、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的信息传输神经,它主要是对建筑内部的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设备布线制作的。整个布线系统要满足于整个建筑内的各种机型传输信号的要求。此外,综合布线系统还配置以下设备,即配线架、布线子系统、传输媒质和通信引出端等。

就单独一幢小型建筑来说在附近没有其他建筑物的前提下只采用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即可。单幢大型建筑物由于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大,由于信息点分布地较为分散,不易确定一般采取单栋小型建筑的方式来完成。单个建筑群配线架一般是应用在智能化小区中的使得各幢建筑之间分别能装设建筑物配线架和敷设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线路,同时连接建筑群配线架。多个建筑群配线架方案是在当智能化小区的工程建设范围较小时,参照平面布置图把该小区的房屋建筑划分成两个或若干个区域,形成多个综合布线系统的管辖区域,为每个管辖区域内处于中心位置的某幢智能化建筑中安装建筑群配线架,其通信线路直接连接公用通信网。

三、弱电智能化安装的内容

1、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技术是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的重要内容,网络通信是指以网络为媒介载体进行的资源共享的通信行为,,作为网络是用物理线路将孤立的主机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线路,然而网络通信就是通过线路进行传达的。

网络通信的目的就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达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中也应用的比较广泛,人们对网络通信要求的比较高,在网络通信中,信息的一般内容就是包括图像,数据和声音这三种的信息,网络通信系统中包括:信息的源头、传达的设备、通信道路、接收的设备和转换,根据建筑弱电智能化的安装的过程中运用到网络通信,方便人们的生活,更能够直接的获取到信息内容。

2、综合布线

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中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单一的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内部之间的传达,不仅能够使得建筑内部之间的语音,图像和网通通信的设备,等等系统相互连接起来,而且还能使建筑内部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连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产品的单一性不能满足现当代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的档次不同,在进行综合布线的同时,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再加上我国对建筑智能化生产的产品得不到使用,只能依赖国外的技术。

要在建筑智能化安装中针对综合布线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的同时要遵循着合理设计的原则,还要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规范化的布置,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图纸的设计,根据图纸的要求来对综合布线系统的部署,再根据安装的实际情况和图纸的对比,以达到更良好的质量,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的系统在建筑行业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程控交换

程控交换是一项综合性质的通讯设备,在建筑中运用的非常普遍,程控交换的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控制并且进行交换的工作方式,它具有电话自动交换的功能,在进行通话联络的时候,通过拨号来进行自动的接听,在接听的同时,被叫的一方以广播的功率播放出来,有着广播机的特点,也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准确性的把握。

在对程控交换系统进行安装的时候,主机在机房中有着重要的要求,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机房中应该有抗干扰和抗磁场干扰的措施,在进行试用的时候要根据一步步的步骤来操作,切勿跳过操作步骤,程控技术的运用在建筑中是非常广泛的,并且程控交换系统也在建筑中也十分的重要。

4、无线监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的和计算机的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无线监控系统在人们生活中普遍的运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快捷的信息,在建筑智能化安装中这一系统的运用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保证人们的安全,而且还能够达到智能化的标准。

无线监控系统就是对室内环境信息的采集,根据智能化的安装,在通过自动的远程无线报警的功能,在智能化中的工业,居民和军事等等地点运用的非常广泛。

5、光纤工程

现如今,社会不断的发展,在智能化安装过程中光纤工程系统的安装也非常重要,根据光纤的结构分为普通的光纤和光纤带光缆,在当代,运用的比较多的是光纤带光缆,因为在使用普通光缆铺设的时候不仅会给管道造成堵塞,而且在铺设的同时浪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使用光纤带光缆更能发挥出作用。

光纤的铺设分为室内和室外,在室内进行光纤铺设的时候,为了防止光纤的滑落,就要在每个楼层中对光纤光缆进行加以固定,在把每个穿孔的槽堵住,并且把光纤的光缆加以密封的装置,在进行铺设的时候尽量把光纤的光缆长度多留出一段,以便应急;在进行对室外光纤铺设的时候,要把管道清理干净并且畅通,在铺设的时候对塑料管进行不同颜色的标记,然后再根据光缆的长度进行铺设,要对光缆的长度留出来一部分,并且把光缆的各个接头进行处理,所以说在科技发达的社会,也对建筑智能化光纤工程的安装有着一定的要求。

四、建筑智能系统的安装工程技术要求

1、远程处理机的安装要求

建筑的自动控制系统与每幢建筑RPU之间的可以使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控制。一般而言BAS系统大量监控的只是空调机组,因此可在机房或其周围布设RPU,把空调机组控制系统的接口连接其所辖范围内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和照明控制等装置。

2、BAS线路安装要求

在进行BAS布线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使用屏蔽线或是专用导线。施工人员在进行系统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按以下方法进行接地操作:当前,电子设备的信号、逻辑、功率、屏蔽与保护接地通常合采用一个小于4Ω的定电阻的接地极:若防雷接地、工频交流接地以及电子设备的接地都共用一个接地极,应采用小于1Ω的接地电阻。假如独立设置屏蔽接地,则接地电阻通常为300Ω。如果所安装设备抗干扰性能不佳,接地时必须与防雷接地隔开20m。如果设备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则允许适当缩短设备与防雷接地的间距,但不得短于5m。若电子设备和防雷接地共同进行接地安装,最好的办法是用埋地铠装电缆。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

3、智能系统输入设备的安装要求

安装位置必须要满足调试及维护的需要,同时要根据现场条件设定安装位置。严禁将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装设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风管型、湿度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应避开蒸汽放空口及出风1:3处。完成风管保温处理后再安装风管压力、温湿度、空气质量、空气速度、压差开关。

4、输出设备的安装要求

电动阀门与风阀的箭头尖,必须根据水流方向设定其开闭方向。若电动阀门口径与管道口径不一致,则要采用渐缩管件。但阀门口径一般要比管道口径的二个档次还高一些,计算后判定其符合设计标高。通常在回水管上装设电动与电磁调节阀。

结束语

由于建筑智能化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具体特性,只要严格按相关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安装,才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调试和运行。随着技术的进步、工艺的变革,中国建筑智能化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才能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设计的任务就是在工程建设中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出切合实际、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综合经济效益好的设计。从建筑智能化技术引入中国至今,其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和体现,涉及多专业、多领域、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现代建筑的关键组成部分,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时应遵循设备选型合理,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系统更应具有可靠性和经济性。

一、充分理解业主的设计需求及解决建议

这个阶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步,它是设计人员掌握设计任务书内容,理解甲方意图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一旦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后面的设计工作都将白白辛苦。设计人员在对设计方案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业主的设计需求,清楚设计依据。更重要的是与业主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反复研讨设计任务书,在讨论过程中不是简单机械的理解业主的设计需求,而是应该结合业主意图和相关设计规范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系统需求中的不足,为业主确定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如果设计人员对业主需求不做全面的分析,一味的遵从业主的想法,简单机械的进行设计,就使得设计图和设计说明不全,图纸不能给人建立起清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结构,最后将导致设计失败。因为,多数的业主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只有一些子系统的概念,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是需要根据设计人员自己的专业知识、业主的需求书与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才能为业主搭建起来。

在确定设计内容之前,综合考虑项目投资费用、设计任务书、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配置,并且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出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才是最优的。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以及与业主建立有效的沟通。首先,设计人员需要很好地理解“标准”及“规范”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在一起使用,若仅用“标准”而不考虑“规范”,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文件中就会缺少包括“强条”在内的重要内容,使设计总体内容就不能从建筑本身的结构、系统组成、服务理念和管理思维进行全面设计,设计出的方案不能完全反映业主的需求,因此要做好建筑智能化的设计就应该兼顾“标准”和“规范”。其次,对设计一定不能有怕麻烦,图简单的思想。要不厌其烦的与业主就设计事宜进行多方位的沟通交流,不能按照“常规”“应该”“惯例”的思维进行设计。做到以上两点,在设计的方向上基本就不会出太大问题,为设计的合理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规范性不符合要求及解决建议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包括该智能化系统方案说明和系统预算。设计文件是设计人员以文字表格方式表达设计思想的方式,是对设计图纸的一种补充说明。设计图纸是设计与施工之间交流的一种语言,通过图纸表达设计意图,完成业主的设计需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方案设计和图纸设计不规范、设计流程不合理。对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还是精通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人员较少。

(1)方案设计术语使用不规范。在设计文件中存在部分子系统名称及术语用法不标准、不统一、使用不规范,仍有很多采用老的已经废止的名称术语,甚至还有自定义的子系统名称,没有采用国家的“标准”与“规范”等进行统一和规范的语言进行设计,使得方案设计只有设计人员自己才能看得懂。这将导致建筑智能化系统文字方案很难理解,甚至产生歧义。由于设计时不注意使用规范的文字语言表达方式,会给图纸的会审和将来验收带来很多问题,如果各个子系统名称不能很好的与“规范”相对应,在进行工程验收时套用了不规范的名称,那么这种验收就是不够准确和不完整的。

(2)图纸设计不规范。进行图纸设计时主要应遵守两个规范的要求,一个是00DX00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用于规范在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在设计图中的表示方法;另一个是GB/T18229-2000CAD工程制图规则,用于规范在设计图中关于CAD制图的规则。在设计中发现目前各个公司所使用的设备图标五花八门,很多都是自己绘制的象形图标,极其不规范。形成了一种各自为政的局面,造成设计与施工不能互相理解、设计内容不清晰。

(3)设计流程不合理。一旦有设计任务下达,目前多数公司的做法就是把设计任务按照子系统进行分解,哪个设计人员擅长哪个子系统就负责这些子系统的设计,然后再汇总在一起形成设计文件。这种设计方式就像堆积木一样进行机械的设计,这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弱电系统需在建筑物内布置大量的桥架和保护管,以保证弱电连接线路按一定的要求连通,在设计过程中很难进行全局考虑,对项目进行系统集成,造成线材管材的浪费;一些设备的安装位置会产生冲突,导致施工安装困难。

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大建筑智能化企业人才引进力度,招聘一些高水平、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进一步提高本企业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水平;

第二,对本单位的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参加一些提高设计水平的培训、进修,还应多派设计人员到工地进行实践学习,只有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做出更好、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第三,企业还要充分吸收和引进国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更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设计和招标时对各子系统的名称必须“标准”化、“规范”化,注意到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智能化系统工程正常进行。

三、后续工作跟踪不到位及解决建议

对于设计单位来讲,不是设计任务交差了,拿到设计费就表示任务完成了,还应重视设计后续工作的跟进。虽然相对于建筑、电气、消防、暖通等专业设计来讲,建筑智能化设计要相对简单一些,但我们仍然应邀请专家对智能化专业的设计文件进行会审、修改。通过会审来查找设计的不足,修改后的智能化设计文件再进行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招标。会审不仅要考虑与设计有关的技术工作,而且还要考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其他方面。然而很多单位认为智能化系统不像建筑、电气那样会关乎住户的生命财产那么重要,就会忽视后期工作的重要性。应该提高认识,保持负责任的态度将设计跟踪到底。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之后由施工方进行深化设计,设计方应对施工方的深化设计图、功能说明以及有关技术参数进行认真的审核和确认,设计方应该对整个设计把关并负主要设计责任,保证智能化设计的完整性。

结束语

在科技大发展的今天,建筑智能化系统各项技术都在飞速发展,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招标、施工、监理、使用、保修都出现了许多问题,要从源头把问题解决,应特别重视系统设计问题,设计是关键。在目前的众多问题中应首先提高设计质量,设计工作应注意国家“标准”与“规范”配套使用,努力做到精心设计。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建筑公共资源中,主要包括供配电、照明、空调与冷热源、给排水、电梯自控、安防、消防、综合保安、车库管理等子系统,并且广泛地应用了数字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视技术、光纤技术、传感器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高新技术,可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以下6大类。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内容与设计目标

建筑智能化系统一般由通信网络、信息设施、安全防范、建筑设备管理、智能化集成等一系列系统构成,结合其功能特点及实际应用,可包含一系列子系统:电话及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视频会议及扩声系统、信息查询及系统、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楼宇自控、智能灯光控制、能源管理、智能化集成等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应突出使用功能,注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实效性。在设计过程中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结合实际需求灵活运用,满足使用对象要求,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更好地提高办公服务质量效率,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目标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智能化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

2.利用系统集成平台,对建筑的子系统进行综合整治。

3.智能化系统要实现保护建筑内财产与人生安全的目标;将建筑内环境打造的更方面、更舒适;通过建筑系统实现建筑长期消耗的降低。

4.采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通过五个化(管理决策科学化、机电控制自动化、商务电子化、政务电子化、办公自动化)实现“绿色建筑、科技建筑、数字办公”的总体目标。实现高效、安全、盈利、节能---建立一个综合智能管理体系。

二、现行的低压配电智能化监控模式

(一)建立于PLC和普通断路器的智能监控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通过PLC的接口使低压配电系统中的配电总量全部汇总于PLC,PLC再将配电总量上传到远程监控点,实行远程操作来控制断路器。这种监控模式的特点是PLC接口处的开关量的输出口与输入口,可有效抗击干扰,控制方式较为灵活,该智能模式的弊端是装置时的接线工作较为复杂,较易出现故障,而且模拟量的采集较为困难,因此,成本相对要高出许多。

(二)建立于智能断路器的监控模式

该类型的智能监控模式就是将智能断路器与智能脱扣器相结合,实现对欠压、接地、长(短)延时与瞬时过流的保护作用,智能型断路器可对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频率等参数的状态和信息进行实时、有效的显示。可通过通信接口将数据上传给远程计算机,或是接受远程计算机和远程控制中心发送的控制指令。该智能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控制与保护并集合于断路器内,使断路器的性能得到了提升,但是该模式所涉及到的产品的造价均较高,监控系统较为分散。

三、智能化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供配电监控系统除了对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正常供配电进行监视外,还应对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及参数进行控制与调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这些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功功率的自动补偿

智能楼宇中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较低,如:冷冻机、水泵、送排风机等,功率因数约为0.5~0.65,功率因数偏低将使线路电流加大,从而大大增加线路损耗;同时,电流加大,将增加变压器损耗,降低变压器利用率。在智能建筑中可以采用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就地补偿,也可以采用高低压配电柜中设置电容器柜进行集中补偿。智能化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可根据检测到的无功功率或功率因数自动进行补偿电容的投切,从而保证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或功率因数始终在设定的范围内。

(二)变压器选用与节能

一座大中型建筑,变压器容量可达5000~10000kVA,年用电总量达几百万至千多万千瓦时,变压器年损耗达几万至十几万千瓦时。智能化供配电系统通过采用新型节能变压器;合理确定变压器的容量,使变压器负载率在0.5~0.7;提高变压器的功率因数,降低谐波含量等这些措施,从而可以降低变压器20%~30%的年损耗。

(三)合理调度负荷

当两个或多个大容量电动机负荷同时启动时,智能化供配电系统会自动将他们的启动时间错开,从而达到消减峰值负荷减少电费的目的。夜间轻载时,智能化供配电系统将根据监测到的负荷情况自动或通过提示由人工改变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切除部分负荷的变压器,由其他变压器为这些负荷供电,从而降低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改善了供电质量。

四、模拟式、数字式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比较

(一)模拟式安防视频监控系统

模拟式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局域性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到主控制室的距离通常均在1km以内,它的诸多设备(字符发生器、8画面切换器、16画面处理器、长延时录像机、系统主控制器、主显示器)的连接大都采用射频同轴电缆直接连接。当使用的射频同轴电缆长度超过0.5km时,为了补偿视频信号长距离传输的损耗,可以在系统网络中增设视频放大器。

(二)数字式安防视频监控系统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是以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或嵌入式系统为中心,视频处理技术为基础,利用图像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和综合利用光电传感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一种新型监控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除了具有传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远程视频传输与回放、自动异常检测与报警、结构化的视频数据存储等功能。与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相关的主要技术有视频数据压缩,视频的分析与理解,视频流的传输与回放和视频数据的存储。

(三)传统的模拟监控相比

与传统的模拟监控相比,数字监控具有许多优点:

第一,便于计算机处理。由于对视频图像进行了数字化,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处理能力,对其进行压缩、分析、存储和显示。通过视频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联动报警,从而实现无人值守。

第二,适合远距离传输。数字信息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受传输线路信号衰减的影响,而且能够进行加密传输,因而可以在数千公里之外实时监控现场。特别是在现场环境恶劣或不便于直接深入现场的情况下,数字视频监控能达到亲临现场的效果。即使现场遭到破坏,也照样能在远处得到现场的真实记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问题,因此,我们要对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控制,这样就可以加大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质量,达到国家所需要的智能化建筑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陈富川.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研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8.

篇8

1.概述

中国的商业地产项目建设正在蓬勃发展,随着项目的体量越来越大,机电设备数量也随之增加,要合理有效的对这些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原有的各系统分散式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重要性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基于项目建设的需求,本分析报告对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有针对性的分析。

1.1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

系统集成,是指根据应用的需要,将硬件平台、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等集成为具有优良性能价格比的适应开发环境与资源共享的大型或巨型信息系统的全过程,使用户能得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达到资源的共享,就是要实现最优化的统筹设计。系统集成的全过程不只为用户提供一些具体设备和产品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这些设备和产品向用户提供其应用的一种方案或一种设想,来满足用户对功能的要求,体现出系统集成后的附加值。

1.2系统集成的设计要求

按国家规范(GB/T50314-2006)的要求,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确保对各类系统监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管理。

(2)应以建筑物的建设规模、业务性质和物业管理模式等为依据,建立实用、可靠和高效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以实施综合管理功能。

智能化集成系统的构成宜包括智能化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功能实施。

智能化集成系统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具有对各智能化系统进行数据通信、信息采集和综合处理的能力。

(2)集成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

(3)应实现对各智能化系统进行综合管理。

(4)应支撑工作业务系统及物业管理系统。

(5)应具有可靠性、容错性、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智能化集成系统应根据建筑功能、智能化系统配置、用户的使用情况、管理需求等来确定具体的集成内容。

1.3系统集成的内容

系统集成的内容可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种:

(1)从信息的角度看系统集成

从信息的角度看,系统集成应涉及信息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a)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存储;

(b)信息通过各种途径的传递与传输;

(c)信息的使用与消费。

(2)从技术的角度看系统集成

因为信息的生命周期分三个阶段,信息源又分为多种不同类型,所以系统集成所涉及的技术是相当广泛的。

系统集成一般应涉及以下技术:

(a)数据处理技术 - 信息的多样性要求采用不同的技术,使它们“数据化”。各种文字、图形、图像、语音等,要分别采用键盘输入、图形扫描、语言识别、文字识别、图形与图像的处理与识别等技术。有许多数据的获得还要采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

(b)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平台,包括数据库 - 数据的多媒体化也对数据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系统集成商不必自己去开发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及数据库,但必须对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了如指掌。

(c)多媒体的传输技术,局域网与广域网 - 网域的结构化、高速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使局域网从以服务器为中心的传统共享介质式,向以HUB为中心的交换式发展。通信技术更是发展迅速,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手段。

(d)信息还原技术、数据输出 - 包括语言、文字、图形、图像的输出、拷贝、存储等。

2.方案简介

建议智能化系统集成把楼宇自控系统(BAS)及其他机电系统集成于一系统作统一管理,成为智能楼宇控制和管理系统(IBMS),系统用无主系统及完全智能分散作为基本设计及通讯概念。再结合于各层面的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及通信接口以对项目各机电系统全面监控。

各分站的控制器为直接数字控制,备有足够内存、通讯软硬件及独立运作功能。当操作站、其它分站或通讯网络发生故障时,分站应不受影响,继续独立运行。分站透过通讯网络,便能与操作站进行联系及互传资料。

从智能楼宇控制和管理系统(IBMS)的实际情况出发,按需求是体现在“技术层、管理层、营运层”三个层面。

2.1技术层

从技术层面上,IBMS 应用当今先进且成熟的系统及技术,为建筑物的运行提供高效的监控及管理平台,同时亦应为项目的营运与发展提供服务。

技术层应满足以下要求:

・基于TCP/IP以及开放式协议的IBMS系统架构:

要求管理层网络支持TCP/IP协议,中央站可以通过网络把信息传送到任何指定的数据通信分站。现场控制网络要求用符合通信协议的网络,同时现场控制器可以独立于网络完成控制功能。

・先进完备的系统数据库及其应用,提供企业级的数据库交互平台。

・基于WEB技术的、人性化的、便捷的且灵活的操作管理软件平台。

・软件系统嵌入式且配置灵活的现场控制器及其I/O模块可靠耐用的现场监控组件。

2.2管理层

所有系统用的技术都是为建筑运行服务的,在技术层面的需求满足的情况下,针对建筑本身的功能特点而设计的系统控制、运行及管理模式,是确保建筑高效、低耗且节能运行的关键。

具体体现为:

・空调系统运行工况的控制

根据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对空调系统运行工况的控制及调整,在满足室内人体舒适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优化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针对建筑内不同的功能区域

在空调系统运行工况控制基础上,实现对不同功能区域的区域化特定控制模式,以满足不同功能区域对室内空气参数的特定需求。

・给排水系统监察

给排水系统的分散控制与集中监视管理,给排水系统设备比较分散,相对控制比较独立,集中监视管理所有水箱、水池、水坑的液位状态及报警。

・照明系统监控

考虑公共照明的个性化控制,优化照明控制模式,在满足照明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优化控制模式实现照明系统节能运行。

・中央管理平台

基于企业通用数据库、IE以及WEB技术的中央管理监控平台,提供个性化的管理运行模式以及开放式的应用接口及工具,实现完备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运行模式,为建筑的运行提供整体的管理运行服务。

楼宇控制和管理系统的软件可监控下列机电系统:

提供哪些系统的监控需根据各项目情况选择。

2.3营运层

先进的楼宇控制和管理系统技术是为建筑物的运行管理服务的,完备的建筑运行管理又是为其服务的企业营运发展服务的,同时又直接关系到物业管理企业的营运绩效,因此集成系统运行管理模式亦应体现为企业营运服务的层面上。

具体体现为:

・系统上纳入项目整体管理体系

通过标准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融入项目整体资产管理体系,实现对其资产的整体管理。

・提高建筑营运环境的舒适度

采用了楼宇控制和管理系统,能够直观、方便的对环境指标进行监视,通过楼宇控制和管理系统营运的分析,对空调、送排风等设备进行控制,保证环境的舒适度。

・节能以及能源管理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及优化的控制管理模式,实现对建筑耗能的监测、数据集、能源绩效分析,利用最优能源策略实现能源使用效率持续改进。楼宇可以实现用电负荷的最优控制,有效节省电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节省人力

通过楼宇控制和管理系统先进的管理监控平台,在投入使用后可以大量减少运行操作人员和设备维护维修人员,并能及时处理设备出现的问题,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建筑内配置楼宇控制和管理系统之后,设备的运行状态始终处于系统的监视之下,楼宇控制和管理系统可提供设备运行的完整记录,同时可以定期打印通知单,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故障及故障隐患,因此可以使设备的运行寿命加长,也就是降低了建筑的运行费用。

系统架构建议如图:

3.总结

智能化集成系统将智能建筑内各子系统相互独立的设备、资源、服务、管理功能集成到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节省能源和人力,降低建筑物的管理成本,通过自动检测、优化控制、信息共享,实现安全、环保、高效,提高管理水平。设计以信息融合、资源共享为核心,以优化管理为目的,不局限于子系统内部或子系统之间有限集成,智能化集成系统设立统一的数据库系统,根据具体配置、具体管理需求,将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的数据有选择地获取、处理,并以统一的格式保存在集成系统数据库,同时具备开放的软件架构和标准化的第三方软件接口,为进一步实现以建筑为单位的综合管理、节能管理、应急指挥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服务。

篇9

中图分类号:TN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article theory combining with practice, low voltage system in intelligent buildings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 expounds the electricity system several key parts and weak electric systems exist several outstanding problems. Highlights the low voltage system in intelligent building the key position, and predicted that the use of low voltage system will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increasingly practical.

Key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Elv technology; Subsidiary system; Telephone system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智能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就成为必然趋势。建筑智能化弱电技术是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的先行和灵魂,应用过程中要以用户为中、建筑为平台,力争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便利、高效的环境空间,以适应当前现代建筑的需要。弱电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建筑各系统的可兼容性和扩展性,所以我们要更努力地开发和发展更高科技的弱电技术产品。

一、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定义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主要分为强电与弱电两类系统:

1、强电系统

只能建筑中的强电系统一般指为建筑或建筑群的需电大于等于220V/50Hz而设的供电设备组合系统。

2、弱电系统

智能建筑中的弱电主要有以下两种:

(1)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能控制电压等低电压,有交流与直流之分,如应急照明灯的备用电源;

(2)载有图像、数据、语音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电脑信息源。

智能建筑是现代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体,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恰恰是其中的用于智能建筑中的弱电信息技术。

二、智能弱电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1、智能弱电技术是智能建筑的主要内容

智能建筑是一个综合建筑环境,包含了设备物理建筑环境、管理和服务等软环境,智能建筑内部以综合布线为基本传输媒介,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进行综合配置和管理,以形成了一个硬件、软件、网络、服务、管理、控制等有机结合的综合建筑环境。

2、 智能弱电技术是狭义的智能建筑技术

(1)其实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是狭义的智能建筑技术,即智能建筑技术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意义上的智能建筑技术;

(3)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主要有:综合布线技术、信息技术IT 、图形图像显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

(2)智能弱电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是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更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关键组成。

三、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子系统

一般来说,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系统包含了下面几个子系统:

1、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OAS主要是指营运、办公、服务、管理、信息、智能卡等子系统。

2、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BAS以集中控制、监视和管理为目的,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空调、照明、保安、防水等设备组成综合系统。

3、综合布线系统(GCS)

GCS是建筑群之间的传输媒介,其主要功能是使建筑物内数据、图文、多媒体、语音、影像、物业管理、物业管理、信息交换等设备之间相联,以方便建筑物业人员的综合管理。

4、通信网络系统(CNS)

CNS 是智能建筑内数据、图像、语音传输的载体,保证用户能够与外部畅通地进行通信,具体表现为多媒体网络通信系统、音响系统、影像系统、数据通信系统、语音通信系统等等。

5、消防自动化系统(FAS)

FAS包括消防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6、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SAS)

SAS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汽车管理系统、防爆系统、巡更系统等。

四、工程实例

某酒店集宾馆、展厅、办公于一体,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谈该酒店弱电系统的设计情况。

1、无线寻呼系统

酒店的无线寻呼系统设计采用了微蜂窝寻呼技术,主要设计特点如下:

(1)寻呼信号可以传送到各楼层,再以蜂窝发射单元形式向外发射,覆盖了整个场强范围内的接收机收;

(2)该系统组成部分有:微蜂窝发射单元、无线寻呼控制中心、寻呼接收机、数据传输线路;

(3)将寻呼控制中心和酒店的程控电话交换机相连接,以达到人工键盘寻呼、交换机分机寻呼的效果。

2、电源与接地系统

(1)一般来说,智能建筑的弱电电源系统的基本要求使稳定、可靠、无干扰;

(2)因为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火灾报警设备、消防设备、通讯设备均是国家电力部门规定的一级用电设备,所以必须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切的供电系统。

3、电话通信系统

酒店电话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传输系统、交换设备:

(1)酒店电话线属于3类4 对双绞线、终端采用RJ11插口,可以高质量通话和拔号上网的需要;

(2)酒店采用单独式的路配线方式,这种路配线方式具有故障范围小、放射性强、检修快、扩建和改造简单的特点;

(3)酒店使用了1200门程控交换机设备,这些程控交换设备共同运转可以加强酒店的话务台功能;

(4)酒店采用的程控交换机是数字式程控交换机,它根据不同需要可以轻易实现众多服务和功能。

4、无线电视共用系统CATV

CATV系统设计时,要保证用户电平、图像传输质量、节目来源、弱场强收视等问题,系统的前端设备是主要部分,所以前端系统输出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酒店前端采用放大、混合式的设备、分配、分支的输送系统,以此来适应酒店庞大、分布不规则的用户终端,这样设计出的前端系统可以保证酒店系统一共可以覆盖530个电视用户终端、传输40套电视节目。

5、结构化布线系统

酒店的语音和数据终端的分界线很明显,且它们的位置不易改变,所以,智能建筑设计时要以严格按照现时和计划的需求情况,将电话通讯布线结构化。该酒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分为行政局域网和收银两种系统,前、后台总共有500 多个终端信息点,前者的信息终端主要分布在低层办公区域和行政管理区域,而后者的信息终端分布在酒店的服务区域。于是,将酒店的结构化布线分为以下4个子系统:

(1)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按常规设计方法,即主要由电脑机房的设备和主干线组成;

(2)管理子系统

因为酒店前台、后台服务和管理区域面积大、信息终端分布广,所以管理子系统必须由各层的配线箱组成;

(3)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采用多模光缆将电脑机房和各层配线箱连接,其中,多模光缆传输速度十分快,最高可超过500Mbps,为未来布线系统的发展打下了优良的基础;

(4)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用5 类4 对双绞线、45 终端插口将各楼层的配线箱和楼层各信息终端连成一体,具有灵活、可靠、抗干扰的优点。

五、结束语

众所周知,建造智能化建筑是以为住户提供一个现代舒适、安全、休闲、娱乐的良好环境为目的,我们在进行智能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横量利弊,否则,再好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智能化建筑具有多门学科融合特点,只有切实进行设计和优化、才能保证整体的智能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逐步优化,人们对于各种通途的建筑物的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行业的人员在进行建筑物的设计规划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形成了完整的信息化应用系统、通信系统、公共安全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使建筑物达到节能环保、方便快捷、安全健康等目标。智能建筑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行业高度融合的产物,其内容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系统集成中心[1]。上述五项内容均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系统,其中综合布线系统是在智能化建筑发展的过程中随之兴起的领域,其作用在于将建筑的各项信息进行集中,合理分配,统一安装。现代建筑的性质逐渐发生变化,其作用与功能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各种信息系统的功能越发丰富,一般的布线系统已经逐渐无法适应该发展趋势,因此需要更加先进智能的布线系统,以达到现代建筑的设计要求。

1.建筑智能化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建筑智能化布线系统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①可靠性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使用质量过硬的材料,并组合压接形成完整的信息通道系统,其终端即为管理设备,如果出现故障,即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②兼容性 科技不断的发展,而建筑物作为不动产,其使用价值是长时间存在的,但其许多附加功能是会不断变化的,因此在设计该系统时,应考虑今后的发展空间,做好兼容性调节;③先进性 在对系统类型的选择上,应采用较为先进的类型,使该系统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做较大的改动;④经济性 该原则主要是考虑控制成本,在面对同样质量与性能的材料时,应优先考虑价格合适的材料,降低成本[2]。

2.具体设计内容

2.1信息点的确认

建筑物的布线系统的信息点是指安装面板、信息插座、安装盒和相应的适配器等一系列完整的小型设备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管理区子系统即由该信息插座盒相配套设备组成。该信息点分布在整个建筑物内的每个楼层及各个房间内,其主要包括语音信息点和数据信息点,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先考察各个房间,并统计出其详细的数量,并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和分布位置制作成信息全面的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包括其信息点的详细、全面用途、楼层的号码或分区号码,并根据该表格的内容,初步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功能、功率、规格相适应的各种配套设备。

2.2水平子系统

2.2.1水平子系统的确认

水平子系统是指从每个楼层交接间到具体的工作区所需要构件的线缆系统。基于该基本性质,在对水平子系统进行设计之前,应先考察各个楼层的实际情况,如果其距离不超过电缆的长度,则可以设置一个交换间,如果超过电缆的长度,则可以根据具体距离来决定交换间的数量,在其位置分布上,为了便于电缆在垂直位置上的铺设,应上下对应。交换间的设计完毕后,应对线缆在水平位置山的长度进行测量并统计。该项工作应符合信息点设计的相关标准,并遵循信息插座与水平各个线缆相配套的原则,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①其他相关系统分析 在对该系统进行设计时,其他系统对其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对企业系统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以优化设计;②适当放宽设计值 电缆在实际安装时有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用量会比设计用量大,如管道的线槽和垂直段,线缆的使用长度会有所提高,因此在设计时应适当放宽设计值;③线缆质量过硬 水平子系统一般是设置于建筑物构件的内部,如墙壁内、地板内等,其具有稳定性及不可变更性,因此在选材与用料上,应使用质量过硬的线缆,避免今后出现问题后需要进行繁琐的维护。

2.2.2工作区水平子系统配线架

工作区水平子系统配线架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配线架的类型及容量两个部分。对该配线架的确认应根据该区域内的水平线缆的类型及设计使用要求来确定。一般使用的是110 配线架和RJ45配线架及其他类型的配线架,如快接式配线架、卡接式配线架等,在对上述常用配线架进行选择时,应先确认整个系统的标准,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类型[3]。其安装位置可以设置在交接间中,其容量根据管理区中的信息点数量决定。模块化配线架在使用量较大时通常是采用通用机架与若干模块搭配的方式进行连接,如双绞线连接模块、光纤连接模块等。

2.3主干子系统

2.3.1主干子系统的确认

主干子系统是指从各个楼层的分交接间到主交接间的主干线缆构成,管理区的信息点的数量对其设置数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安装位置一般为竖井的线槽内部,先根据各个信息点的类型、功率、容量等基本情况确认各种主干线缆的功能,并遵循实用为主的原则进行主干线缆的选择;再根据信息点的具体数量与类型确认主干线缆的容量。上述工作完毕后,根据最终结果结合现在市场上线缆的规格选择较为合适的型号。该项工作在进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其他系统的影响因素,做到与其他系统的和谐。

2.3.2工作区主干子系统配线架

工作区主干子系统配线架的设计需要以主干子系统的情况为根据进行,设计内容的范围也包含了总配线架主干部分,在该过程中需要注意主干终端的配线设备应是相对应的,且考虑到今后主干系统的管理问题和发展扩充等情况,总配线架应置留一定的裕量。该项工作完毕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楼层交接间主干部分配线架的分布详情表及整体配线架的详情表。

2.4设备间及建筑群接入

设备间的综合布线,主要内容是配线设备的安装,其安装位置应选择系统的中部。并接近电缆的接入点及网路的交接口。建筑群的子系统是由每个建筑物之间相联系的线缆构建而成,对其各个设备间进行全面的确认后,还需要测量和统计主干电缆的使用量,再设计各个主交接间的线缆,该设计工作应遵循符合各个建筑物设备间及接入间通信线路要求的原则进行,最后在其终端设置相应的线缆管理设施,并设计出数量充足的管理跳线,便于在建筑物在投产使用后对线缆进行管理与维护[4]。

3.总结

布线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集中具体表现,其作为建筑物内部信息的通道,具有极其中重要的作用。在人们对居住及工作环境的舒适度、方便快捷、健康环保等各方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该时代的变化趋势,建筑行业的设计人员也在极力的将各种智能化理念、技术与之相结合,是建筑物不仅能够发挥其最基本的使用功能,更加兼顾对各项细节的管理与控制。其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则是将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整体上的规划与分配,其是将建筑物的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信息通过合理的整理、设计、并整合为一个完整的集成化只能系统。不仅能够解决许多传统布线系统成本高、结构单一、线路复杂等不足之处,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建筑物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李伟.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设计施工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0,17(08):31-32.

篇11

一、公共广播传呼系统

智能建筑广播系统分2类,一是面向公共区(如展厅,中厅服务区域等)的公共系统,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广播,火灾或紧急情况时立即切换为紧急广播。二是面向办公区域及车库区域的广播系统在一些特殊区域等则要单独设置专业广播设备)。公共广播传呼系统应具有2个主要功能,即平时的背景音乐或普通广播以及紧急广播。紧急广播总控制器有最高逻辑优先权。紧急广播总控制器当有消防控制触发信号抵达时.通过启动各分区的逻辑控制模块将相应的负载回路切换成对应的紧急广播回路。

二、 共用无线电视系统CATV和卫星接收系统

智能建筑的共用无线电视系统是适应人们使用功能要求的一部分,系统不仅用于接收广播电视,还能传送自行播送的节目及调频广播。卫星接收系统的选址地安装及调试是一个重要部分,经接收、解调、调制后的卫星信号混合人共用无线电视系统前端部分,经传输分配系统送至各用户终端。智能建筑采用了套板状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分别用于接收不同电视卫星的电视信号共8套。

三、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

1)电源系统的雷电防护

由于机房电力供给是由大楼的建筑物变配电室引入的,电源高压端的防雷保护已由电力供电部门实施。按照国标GB50057--1994,为了将低压配电系统线路上的电压限制在一个安全的水平,在供电线路上需安装SPD。弱电机房的电源浪涌保护通常作三级保护:电源引入的总配电柜处安装浪涌保护器,作为一级保护;通常弱电机房均由总配电柜单独配出一个回路为机房供电,因此需要在机房配电箱处安装浪涌保护器,作二级保护;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以及UPS的前端应相对地加装浪涌保护器,作为三级保护。有了这三级的保护,就.口T将雷电过电压(脉冲)钳制在lkV以下,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当然,浪涌保护的级数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减,以求经济合理的方案,达到抑制浪涌的目的,保护弱电设备。

2)等电位联结

通过设置等电位联结,可有效消除不同接地点可能存在的电位差,发生雷击时可有效避免因感应产生的不同接地点电压不同而导致的放电现象。在建筑物实际设计与施工中,通常按照设备、机房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由共用接地系统引来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和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引入建筑物的给排水管、电缆金属护套、金属保护导管、煤气管道、金属构件等与等电位联结端子可靠连接。设备安装时将各设备间和管道间的各种金属管道、金属构件、电源PE线等与各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可靠连接,构成等电位联结。

高层建筑物内各种金属导体和管道(如金属门窗、设备的金属外壳等)作等电位联结;电源线、信号线通过电涌保护器实现等电位联结;建筑物各处的均压环、起到一定电磁屏蔽作用的钢筋网、各处的电气装置以及防雷等电位联结导体形成总等电位联结,最后与联合接地系统相连,形成一个理想的“法拉第笼”。

四、结构化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基础

结构化布线是一种具有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用以服务建筑物中所有通信和计算机设备,满足现在和将来的布线要求。设计应以智能建筑的现时和计划需求为依据。设计未将电话通讯归人结构化布线,这是因为作为智能建筑,语音与数据两种终端的分界很明显,且位置不易变更。另外,从技术经济上考虑,3类线带宽16MHZ,可传输10MBPS及其以下低速数据,作为语言传输是廉价而效果很好的媒介。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布线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布线,智能建筑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分为办公系统和收银系统(POS)。智能建筑展厅与办公室共有终端信息点865多个,行政局域网的信息终端分布在地下层和行政办公管理区域,收银系统的信息终端分布在展厅一层的前台服务区域。

五、弱电竖井和弱电管理间

弱电竖井的安排是弱电应用环境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弱电井仅仅是弱电系统的过线通道,即使安装设备,也是少量的墙装设备。由于计算机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弱电井道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路过道。更重要的是,

为高效利用建筑平面及弱电系统安装考虑,弱电井往往用作计算机的二级网络管理机房。因此,间作网络管理间的弱电竖井,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其在建筑体内的合适位置、面积及内部应用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对各种数据通信线路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长度限制。在智能建筑中,计算机系统的水平线路往往采用铜质双绞线(u1P)。UIP和网络传输的带宽有密切关系。综合布线的标准和规范,要求PC工作站到网络交换机的U耶线路长度不能超过100米(布线设计时应考虑在90米以内,其余为网络跳线长度)。考虑到管路的竖直、弯度因素,建筑物的最边缘至弱电间的距离不应超过60米,因此,间作网络管理间的弱电竖井位置在建筑平面设计时的位置相当重要。占地面积很大的建筑物,弱电井的数量就不应只有一个。网络管理间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因素应在建筑平面规划时给以考虑。网络管理间内将安装网络机柜,周围需有安装和维护空间,再加上墙装的弱电设备等,网络管理间的面积一般在6~10平方米之间,最少不应小于4平方米。

六、弱电系统的供电

弱电系统的供电往往在电气设计时被忽略,把此部分供电设计和施工交给弱电工程商,这不符合电气工程规范要求。弱电系统供电往往采用子系统单独供电,了解整个弱电系统的供电要求在电气设计和施工上很有必要。

弱电系统的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强电系统的支持,弱电系统的供电线路不能和照明、动力等线路共用,且多数弱电系统有单独供电的要求,其目的是保证设备供电的安全性。如安全防范系统采用单独回路集中供电,尤其是与消防联动的系统应保证紧急情况下能正常供电。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系统会采用不问断电源(UPS)集中供电,在强电设计时应给以考虑。不间断电源机房的供电进线有容量的要求,出线有集中供电的要求。即使不采用UPS供电的工作站,也要求有单独回路供电,以防止和其他电路混用对系统带来的危害。对建筑项目而言,各弱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固然重要,但必须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说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原因很简单,大多数弱电系统工程问题并不是系统建设本身,而往往出在工程的界面协调上,而这些矛盾都是因为没有重视弱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引起的。

结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的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要求。若设计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要从系统性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虑,才能搞好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篇12

一、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加快,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建筑设计中已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基于建筑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图像显示技术等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复杂综合性系统,技术含量高。完整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建筑智能化系统发展迅速,涉及专业广泛,但在现阶段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设计规范不全面,行业监管缺失

目前,国家智能化系统技术设计规范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等,但是并没有涵盖所有智能化子系统,如信息多媒体、一卡通、大屏显示系统、系统集成子系统均缺乏相应的设计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缺少统一的标准,有时只能采用厂商提供的资料进行设计,给智能化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等留下隐患。

目前基本没有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图纸审图环节。众所周知,建筑图纸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审图机构图审合格后才能使用,否则不能作为施工依据,建设方无法办理施工许可证,而建筑智能化图纸是否图审并不影响施工许可证的办理,一般情况下建筑智能化的图纸不经过专业机构进行审图,因此,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难以被发现。

2、 设计单位责任缺失,图纸质量不高

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设计院会进行初步设计。但是建筑智能化系统会包含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大屏显示系统等,涉及到除强电专业外的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等弱电专业,且相关系统产品众多,很多设计院缺乏既懂专业又熟悉产品的专业设计人员,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由系统集成公司进行深化设计,设计院出图纸。

这种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系统集成公司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产品进行智能化系统设计,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系统配置,不会像设计院那样设计出通用型系统。另外,系统集成公司只会关心智能化系统设计,不会注意与其他专业相协调、配合,设计的图纸常常会和其他专业冲突。系统集成公司的设计人员一般没有经过像建筑设计院那样的专业制图训练,绘制的图纸质量较差。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是系统集成公司设计,设计院只是负责出图,因此,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图纸不会经过严格的内部审核,经常出现图纸设计质量不高的现象。

3、 施工质量不高,过程监理不到位系统集成商是建筑智能化项目的实施者,在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方面具有重大责任。当前,比较盛行的方式是系统集成公司接到项目后,安排本公司人员作为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具体的施工则由劳务分包单位实施。由于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开展的较晚,而且,在资质认证中对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考核要求不是很高,因此,系统集成公司的项目经理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往往不及机电安装公司的项目经理。再者,建筑智能化涉及的多是弱电系统,即使安装出错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安装工艺往往不被重视,很多建筑智能化安装从业人员是从强电专业转行而来,不熟悉弱电安装规范,用强电的安装思路进行智能化系统安装,所以,建筑智能化工程常常会出现工程管理不善,项目经理对项目进度、质量把控不够,工人施工随意,强弱电线缆随意混放等问题,系统虽然能运行,但是不能达到建设方预想的状态,质量不佳。

建筑智能化项目的监理能力不全面也是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筑智能化项目要么是建设工程监理单位的强电监理人员负责智能化项目的监理工作,要么用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公司监理。但是,强电监理人员一般熟悉管道预埋、桥架安装、防雷接地等方面的质量控制,不熟悉综合布线、公共广播、安防监控等弱电系统,而信息系统监理一般会熟悉各个弱电系统,但是对安装方面的质量控制以及建设工程监理程序不熟悉,因此,监理工作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掌控整个智能化系统从预埋到验收整个过程的质量。

三、解决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重视项目前期调研,选择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国家标准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现在建筑智能化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建筑智能化更侧重于各个系统的集成,不像建筑设计那样具有很高的原创性。因此,建设方在项目前期可以多做些调研工作,了解各个相关的弱电子系统,然后,根据建筑项目的特点,选择先进、适用的子系统形成自己需要的建筑智能化系统。

建筑智能化系统需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来进行设计,最好能选择具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专项设计且资质的设计院进行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单独计费。由建筑设计院为主体负责牵头和协调,智能建筑的子系统应在建筑总体下统筹考虑,统一协调和综合布局。系统集成商负责深化设计,图纸需要经建筑设计院审核认可,图纸产生的问题需要由设计院承担责任。图纸设计结束后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图纸会审,确保图纸质量。

2、 发挥专业监理的作用,重视项目的验收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监理单位最好能选择既具备建设工程监理资质又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监理企业。如果选择不具备此条件的监理单位,建筑智能化系统需要由专业监理负责,此时要强调系统集成公司在常规项目的报验需要按照建设工程监理程序进行,专项系统报验按照信息系统监理规定进行。建设监理业务通常注重土建施工,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主要侧重于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的一段时期。信息系统工程专业监理要严格按照现有国家标准对各个智能化子系统采用旁站、巡视、随工检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