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5: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食品安全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食品安全管理

篇1

一、中国食品问题现状

制造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仍然难以杜绝。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加工食品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农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也不容乐观。抗生素、激素、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面临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威胁,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销售不合格,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屡禁不止,并且日益严重。中国食品管理一直采取的是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或者是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空间。中国的食品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还有许多重要标准现在还没有制定出来。这些都为一些违法企业生产超低标准甚至是不合格产品提供了条件。

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常识,这也导致了许多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的许多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不高,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购买产品时,安全意识淡薄,不顾及食品的安全质量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购买特价便宜食品,抱侥幸心理,也为不合格产品打开了门路。也有许多消费者缺乏安全科学食用食品的知识,由此引发一些疾病甚至是中毒事件的发生。

三、改善监管措施

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2009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把食品问题上升到相关法律的层面上,以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同时国家各食品相关部门也加大了监督抽查力度。全国上下掀起了重视食品安全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阶段的成果。从整体上上看,有了明显进步,但仍然未从根本上消除我国食品安全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要更进一步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一是对全面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力度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等;二是加强宣传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完善与食品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研究并提出既符合国际原则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全面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水平。还有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加强监管力度,实施相关法律,严打不合格产品。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安全。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的责任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广大媒体和人民的监督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食品行业协会,对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培养自律精神。协会要定期组织会员学习,会员要互相参观、检查、评议和监督。

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无论是从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查或是进出口把关都需要相应的检测手段技术。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质监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补充新型的设备仪器,另一方面,更要训练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验技术人员,为产品检测严格把关。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借鉴学习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我国已加入了WTO,为了打破技术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的阻碍,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我们要注重引进和创新并举,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标准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为我国的进出口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建立和完善食品监控机制,加强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相结合,监控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消费、贸易状况。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变化,提前做好各种应对准备,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国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人民,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民素质的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督,政策法规的监管,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的解决,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将更加的健康美好。

参考文献:

篇2

本办法所称经销商,是指从事食品批发、零售、现场制作销售等活动的组织或个人。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流通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商务部负责全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行业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行业管理,负责指导、督促市场建立保障食品流通安全的管理制度。

第五条市场和经销商应当取得营业执照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经营食品的相关证照,其食品经营环境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六条市场应当设立负责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或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控本市场的食品安全状况。

第七条市场应当建立以下管理制度:

(一)协议准入制度。市场应与入市经销商签订食品安全保证协议,明确食品经营的安全责任。

鼓励市场与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厂"场地挂钩"、"场厂挂钩",建立直供关系。

(二)经销商管理制度。市场应当建立经销商管理档案,如实动态记录经销商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经营产品和信用记录等基本信息。经销商退出市场后,其档案应至少保存二年。

禁止伪造经销商档案。

(三)索证索票制度。市场应当对入市经营的食品实行索证索票,依法查验食品供货者及食品安全的有效证明文件,留存相关票证文件的复印件备查。

(四)购销台账制度。市场应当建立或要求经销商建立购销台账制度,如实记录每种食品的生产者、品名、进货时间、产地来源、规格、质量等级、数量等内容;从事批发业务的,还要记录销售的对象、联系方式、时间、规格、数量等内容。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不合格食品,市场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记录在案。

发现在本市场销售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经具有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确认,市场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依法报相关部门处理。

第八条鼓励市场申请绿色市场认证,并使用相应的认证标志。

禁止冒用、使用伪造的前款规定的认证标志。

第九条市场现场制作食品、散装食品及生鲜食品销售应当具备保障食品安全的设施设备和条件,远离污染源,并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

鼓励市场现场制作食品在消费者可视范围内操作。

市场生、熟食品应分区销售,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条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市场巡查制度,对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管理,完善食品安全的市场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

第十二条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与食品流通行业中介组织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

第十三条鼓励新闻媒体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向当地商务主管部门举报、投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篇3

二、食品安全法规完善,修订灵活。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繁多,既有综合性的如《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也有具体的如联邦肉类检验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几乎所有食品,为食品安全制定了具体标准及监管程序,目标受益者非常清楚,即芸芸众生,尤其是弱势群体――儿童、老人、农村人口。

在食品安全法规制定方面,美国非常注意向公众和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既充分考虑民众的生活感受,也注意专家的专业意见。美国对食品安全相关法规的修订也十分灵活,反应迅速。食品安全法规有其独特性,有时仅仅一个细节问题就会引发社会动荡,造成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所以,及时更新法规显得非常重要。美国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经常不厌其烦地修订法规,其依据是新的科研成果、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民众和社会的强烈要求。

三、多管齐下,分工明确。美国进行食品管制的政府机构主要有卫生部下属的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农业部的食品安全检验署、动植物卫生检验署以及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商务部的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这些部门分工比较明确,工作很有针对性,如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就是监管鱼类和海产品。这样既避免了政出多门、互相推诿,也有利于管理的专业化。事实证明,让一个部门管理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在明确分工的同时,各部门之间也积极配合。在地方层面,州和各级地方政府食品安全机构负责监管辖区内的食品与包装安全,并积极配合联邦政府的工作。

四、推动大企业良性发展,不鼓励小作坊模式。在美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多是大企业,几乎不存在无照企业或家庭作坊式企业,因此掺假现象极少。一方面,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绝大多数缺乏实力和信誉的企业都退出了“舞台”,留下的是一些在资金、管理和诚信方面都经得起考验的企业;另一方面,无论是政府的惩治还是媒体的监督,力度都很大,企业既得罪不起政府,也得罪不起市场。正是由于食品行业多为大企业,客观上也提高了“出错”的成本。有着成千上万员工、上亿资产的大企业,轻易是不会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的,并且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雄厚,其“供应链管理”水平也比较高。

五、餐饮业实行分级制度。美国的餐饮业实行评级管理,所有餐馆都要参与评级。胄2分ABC三个级别;A级是大可放心用餐的餐馆;B级是可以用餐的餐馆;C级则处在标准边缘,一不小心就会被摘牌,那就意味着停业甚至被取缔。因此,各家餐馆为了“防范”食品安全监察员(掌握评级大权)的抽查,平时就必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篇4

食品贸易做为国际货物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活跃,在各国对外贸易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食品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由食品添加剂、微生物、重金属、农兽药、疫病疫情等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往往会致使上亿人面临健康威胁,甚至造成大量人员死I‘:,其影响常常超越国界,遍及全球,不仅引起消费者极大恐慌,甚至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英国因疯牛病问题造成八十多亿美元的贸易损丸比利时的二恶英污染事件导致执政长达四十年之久的社会党政府;20(”年,德国的疯牛病事件,致使卫生部长和农业部长引咎辞职。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世界各国空前重视,纷纷颁布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1997年美国推出了《总统食品安全计划》,组成了由多个政府部门参加的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2003年12月又颁布了《美国食品安全反恐法》,并实行了食品注册通报制度。200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拟定了《wHO全球食品安全战略草案》,呼吁实施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战略。2001年l月28日,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食品安全决议》,将食品安全列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要求成员国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最大程度地减少食源性疾病对公众健康的威胁。2004年6月,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2004/41/EC法规,对以往的食品卫生法规进行修订和进一步完善,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特别强化r食品市场准人要求,对动植物健康、农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占接触材料的安全、食品的辐照处理和放射性、动物福利、食品生产链条全过程的控制、食品标识、追溯与召回、政府监管等都提出了明确、详尽的要求。2005年11月16日,日本宣布自2006年5月29日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对食品中有农业化学品残留物都作了明确规定。其中16种农药、兽药禁止使用.793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规定了54,785个限量标准(包括“现行标准”和“暂定标准”);对没有设定限量标准的,执行“一律标准”,即含量不得超过00一毫克l千克(0.olppm)。只有65种天然和化学合成物质(主要是营养剂)做为豁免物质不设限量。此前,日本只对255种农、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在186种食品中设立了9,321个(2004年统计数据)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于没有制定限量标准的农、兽药,即使检出,也不能禁止该食品在日本销售。“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检测项目平均增5倍以上。不合格总量的13.7%。三是我国食品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水平低、标准不科学的问题仍很严重,与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标准存在很大差距。四是食品生产企业还存在管理薄弱、基础条件差、加工设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制约了食品生产质量的提高。五是我国现有食品出口市场相对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缺乏品牌产品,竞争能力差;出口企业规模小,市场拓展能力差;质量意识不够,诚信度差等问题,经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上述问题造成我国肉类、蔬菜、茶叶等劳动密集型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出口潜力的产品,难以将比较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并转化为出口现实。三、切实加强进口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我国消费者权益

二、我国食品资易和安全形势

我国进出口食品贸易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方面,我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已约五年,各项“过渡期”优惠措施已经或即将结束,各项政策、规定和措施将完全同国际接轨。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巨大的食品市场及其潜力,纷纷要求将其产品销售到我国,进口食品将给我国食品生产和出口贸易带来更大的冲击;国际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世界动物卫生状况越来越复杂,外来动植物疫病随进口食品传人的风险加大,国际上的食品安全事件将给我国的食品安全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国外食品贸易的壁垒措施将更加隐蔽,出口食品贸易的障碍将更加难以逾越。另一方面,我国食品生产和出口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近年来国内禽流感、口蹄疫疫情不断发生,导致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维持对我国生鲜乃至熟制畜禽肉的限制措施。二是违规生产、使用或误用药物、添加剂的现象时有发生。2005年检验检疫机构检出的1093批出口不合格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有226批,占不合格总量的20.7%,存在添加剂问题的150批,占

(一)实行科学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根据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国家质检总局制订了科学而严格的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准人制度。一是首次向我国出口食品,出口国政府须正式提出申请。接受申请后,组织专家对出口国的公共卫生和兽医卫生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兽医服务体系、残留监控体系、动物疫情等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只有产品的安全卫生有保障的,才有可能向我国出口。二是对于肉类产品等相对风险较高的产品,还要与出口国主管部门商签双边检验检疫要求和卫生条件议定书,明确我国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要求;三是对出口国的食品生产企业实行注册登记制度。目前,我国已批准美国、加拿大等具有良好兽医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控制体系的11个国家约169家企业对中国出口肉类。四是对于预包装食品实行进口食品标签审核制度。所有进口预包装食品必须加施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的中文标签,这样可方便我国消费者全面了解其所选择的商品信息;五是对风险较高的肉类、鲜奶类产品实行进口检疫审批制度。六是实行严格的进口食品口岸检验检疫制度。进口食品到达我国口岸后,必须保证原证书、原包装、原封识,经出人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方能进人我国市场。2005年,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不合格的食品2,474批,依法进行退货、销毁或改作它用处理。

(二)时高风险食品实行重点监控制度对风险较高的食品和在口岸检验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食品实行重点项目重点监控。2005年就对肉类、水产品和奶制品共76个项目实施了重点监控。仅2005年10月到今年1月,仅四个多月的时间,就从美、韩、泰进口产品中检出大肠杆菌0一157、吠喃类药物残留、锅超标等严重问题近!oo批次。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将对29大类进口食品和化妆品进行20多项的质量安全监控。

(三)实施风险预登和快速反应制度建立全国性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网,对国内外食品安全信息实施即时分析处理,对可能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迅速做出反应。如2005年2月英国苏丹红污染警告后,国家质检总局立即采取行动,要求各地加强对进出口食品中苏丹红项目检验监管,有效防止厂可能污染苏丹红食品的进口。针对国外禽流感疫情情况及时禁令,禁止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动物和产品进境。2005年共对13个国家了禁令。

(四)衬经香港中转进晚食品实施中转预检制度针对经香港中转进口的肉类可能在香港换装、拼装的现象,指定中国检验有限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经香港转运内地肉类实施中转预检,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严厉打击非法进口食品的行为国家质检总局会同海关、工商等部「1多次组织对国内市场进行清查,使非法进境产品无藏身之地。2005年查获并销毁非法人境肉类产品1950批,24,207吨。2《X)6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与海关总署缉私局签署了关于打击食品走私的联系配合办法,建立起关检合作,打击非法进口的长效机制。在该机制下,今年上半年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共查获和销毁3,514吨非法入境肉品,有效扼制了非法进口食品的行为。

四、迎接挑战,促进我国食品扩大出口为促进我国食品扩大出口,我们采取了八个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标准化对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出口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一F,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经过多部门多年的共同工作,农业和食品标准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制定的国家农业和食品标准达到384项、行业标准870项。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之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同时在全国重点建设了52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二)加强源头监管,从源头上提高产品质童重点是推行出口食品“公司十基地+标准化”的生产加工管理模式,推进种植场、养殖场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制度,开展出口水产品捕捞船、出口蔬菜、茶叶种植基地、出口兔肉和蜂产品养殖场检验检疫备案工作。到2005年底,已备案养鳗场460家,养禽场l,631家,养猪场l,343家,养牛场95家,养羊场78家,蜜蜂养殖场275家。已备案710家蔬菜出口企业的种植基地236万亩。在国内外禽流感疫情严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口蹄疫的形势下,备案养殖场无一出现疫情。

(三)做好把关服务,严格检验检疫监管在狠抓源头监管的基础上,各地出人境检验检疫机构严把出日食品质量关。一是加强对出口食品的日常监督管理。在出口食品企业普遍推行HAccP、SSOP、GMP等质量安全保障和控制体系;在出口肉类生产企业逐步推行驻厂兽医制度;对317种出口食品实行了电子监管。二是积极探索改进检验检疫监管模式。认真落实动植物源性残留监控计划,探索“全面实施残留监控十重点项目批批检验”的农兽药残留监管模式;结合质量承诺制、优良企业名单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探索对出口食品实行分类管理。三是加强出口前的检验检疫,保证出口食品质量。

(四)扎实应时国外壁全,把损失降至最低针对欧盟食品安全新法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检验检疫机构,一是加强宣传培训抓好源头质量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媒体宣传,及时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开展对企业的培训指导企业作好应对工作.促进企业建立种植、养殖基地,规范农兽药使用管理,完善质量追溯体系。二是加强重点项目检测。在对全国农兽药生产、销售和使用情况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21类主要输日食品的重点检测项目,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负担,加快通关速度。与制度实施前相比,大部分产品只增加了少量的检测项目,有的则没有增加。三是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和有条件的出口企业加大技术设备投人,建立健全实验室制度,完善检测方法标准,提高检测能力。从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三个月的情况看,总体形势平稳,比原先预想的要好。

(五)强化应急机制,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去年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多起食品质量问题。对突发事件一是迅速掌握事件动态、查明起因,预测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解决问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及时有效应对。二是以科学态度认真对待。三是全面强化应对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