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5: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未来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未来教育

篇1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教育将人类文明一代代传承,才让人类从洞穴里一步步走出,走到了今天的星空之下。

教育,注定了永远朝向未来

教育是对此前成功经验的总结,永远立足于今天,目标却是为了创造明天的美好。

教育,必须引领人们开创未来。

复杂的人性,是经由漫长的历史孵化,经由冷漠的自然打磨,才累积出今天的世界。美好未来,绝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来自我们的双手。

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时代大潮汹涌。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特征,对人们有着不同要求。因此,不同时代呼唤着不同的教育,决定了教育必因时代而变。

不幸的是,相较于时代的更迭,人类的寿命过于短暂,以至于大多数人常常看不见变迁,而是习惯于当下,把有待继续改进的现实,视为与生俱来的不够完美。

所以,当我们在畅想未来时,与其说我们是畅想未来,不如说在借助于未来,反观当下,审视现在,从而寻找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径。

毫无疑问,信息时代将带来教育形式上的诸多改变。无论是网络授课日益蓬勃,导致课堂的改变,还是知识传播的不同,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乃至导致学校作为教育这一重要载体的改变,这些都将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但是,更重要的也是更为本质的改变,或许是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不同,导致时代对人的要求的改变,这种改变,又恰恰呼应着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对自身存在价值认可的改变。这两种力量汇聚,激荡着生成一股洪流。

工业时代,为了提高效率,强调大规模生产,强调集体行动,强调整齐划一。我们当下所开展的教育,无一不是根据这种要求而进行。

信息时代,特点就是优点。在这个时代中,拥有丰富的知识不再是人一生中足以依靠的优势,知识的运用乃至创造,才是生命最可贵的标签。于是,强调个体,强调个性,强调创造性思维等等,都成为了信息时代的呼唤。

从人类的成长来说,也从农耕时代的高度极权下,人类更认可秩序、层级,发展到工业时代的稳定生活,乐于成为螺丝钉,成为平等的部件共同构建出集体,发展到信息时代,人类日复一日地反思叩问人性,不断粉碎已有的规则:男女平权,同性之爱,发现儿童……人们在不断重新制定新的标准。

正因为未来只是设想,也就意味着未来有着无穷可能。如果说农耕时代是神佑众人,工业时代是上帝已死,那么,乐观地说,信息时代或许意味着人之重生。

篇2

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学生的精神领导者,班主任在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面,起着十分重整的作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作用,除了本身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卓有成效的组织教学能力等各种必备素质以外,当好一个朋友是很有必要的。

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社会中的教育活动,实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一种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过程。作为班主任,如何当好一个交往者,我认为,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努力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其积极学习的内驱力,它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则是驱动学习动机循环化为行动的有力因素。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相同的学习目的可能源于不同的学习动机,相同的学习动机也可能指向不同的学习目的。所以作为班主任只有了解学生的动机和兴趣才能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二、确立平等观念,确立和谐师生关系。同一班级的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班主任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但决不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和“政策”的依据.实际上,不管处在哪个层面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需求: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班主任在交往中一视同仁地平等对待他们。因此,作为交往者,班主任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个同学。这种平等,带来的是一种亲近与和谐。

三、打好心理战术,让青春绽放的更美。青少年时期,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阶段,但生理的发展往往快于心理发展。面对现代社会严峻的形势,面对着父母高度的期待,面对着或好或坏学习能力,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往往使学生处于-种高强度的心理负荷之中,日积月界,便产生了所谓的青春期心理障碍。对于一些学生的心理疾病,作为交往者的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然后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得到调节,帮助学生恢复自我,找回自信,从而确定正确的行动方向。

其次,我们要用心准备

作为班主任,同时作为一个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我们所必备的,必然是我们的专业文化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同时充实我们的思想,我们不仅要懂得“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古训,也要知道“希望这个世界因为我耳边的有一点点不一样”的新式思想。我们要懂得教育的价值,更要懂得我们作为教育事业的心灵师引导师的作用。

首先,我们一定要保持好学的心态,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思想的顿悟”只有我们的思想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我们才能站在三尺讲台上将我们的心灵鸡汤灌输给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未来。其次,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时代带给我们的各种教育思想,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思想的顿悟”只有我们的思想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我们才能站在三尺讲台上将我们的心灵鸡汤灌输给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未来。

再次,我们要用心做好

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要具备爱心,责任心,耐心,我们需要用这种心态来和我们的学生相处,只有用我们的心付出,才能看到他们的前程似锦。

一,爱,让教育更美好。“爱让世界更美好”,如果有爱,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会更加顺利,学生能学到的东西也会更加扎实,更加可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了解班级上的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优点,缺点,他们偏好,和他们的心理需求,爱他们,并且努力给他们最好的。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懂得学生学习的各种习惯,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多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力满足他们在学习上的需要。评价学生时要尽力扬长避短理智分析,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发挥学生的优点,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要反复持久的鼓励自己的学生,让每个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自信。

二,责任重于泰山。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挚爱自己的职业,对教学抱以极大的热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班主任的责任心在教育学生中尤为重要,有极强责任心的班主任和缺乏责任心的班主任会带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班级学生。有极强责任心的班主任可以拉一把学生往上爬,缺乏责任心的班主任是松一把绳子易使学生往下掉,因此,班主任的责任心是关系到学生的前程,命运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个别的学生更为重要。

篇3

曾经,我们的教育经历了过去的知识高垄断、被神秘化的超精英教育阶段,到现在的知识工具化、确定化、统一化的大众教育阶段。未来学校将会是知识流体化、教学技术化、生活智能化的幸福教育阶段,是逐渐摆脱了功利性的外衣进入分享型的教育。

下面从六个方向畅想一下我们未来学校的基本形态:

一、混组,是未来课堂的基本形态

未来的课堂将不再是现在的固定和封闭的模式,而是以组班和开放为模式,整齐划一将在未来的课堂中逐渐被淘汰。学生的学习也不再以教师的授课为主,而是以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主。未来的课堂学习群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班级,而是由老师提前为学生提供各种相关的信息,比如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然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进行师生重组。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的不同,选择自己的学习合作伙伴进行生生重组。所以未来学习也可能有校级间的重组,以开放的思想实现各种学习群体单位的组合。总之,未来学校将不再是单一的班级群体,师生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自由重组,才是未来课堂的基本的授课形态。

二、需求,未来课程的设置标准

未来课程将不再是现在的由国家机构设置的固定的课程,而是学校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的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呈动态变化发展的。现在呢,我们的教学和教育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品质。比如说原本可能挺聪明的一个孩子,在没有上学的时候他喜欢跳舞、喜欢唱歌、喜欢讲故事等等,他非常优秀。但是上学以后,学生就要学习规定的课程,而有的课程学生不感兴趣,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样就叫做降低品质。未来的学校是发展特长的教育,未来课程的设置是动态变化的,学生有着极大的自由选择权,在这样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现在我们的音乐课,学校会给每一个班配备一名音乐老师,而他可能是学声乐的,也可能是学舞蹈的或者是学钢琴的等等,也就是说现在这个音乐老师在音乐的范畴内有各自的专长和各自的短板,所以现在的音乐课其实也是单一的,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未来的音乐课将进行重新划分,分为声乐、钢琴、长笛、葫芦丝等科目。学校把音乐课安排在同一个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课,满足学生特长发展的需求。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的选择对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

三、助引,是未来教师的基本作用

未来的教师将是人才的精英,他们有崇高的教育理想,他们有着深厚的素养底蕴,他们有执着的教育热情,有引领学生成长的能力,将是被社会高度尊重的群体。现在的教师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不惜牺牲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成为传输、教授固化知识的工具,成为学生和家长既需要又反感的角色,使学生们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疲惫不堪。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二是因为现在的教育评价过于单一,升学率是学校评价唯一的标准,所以老师就不得不丢掉学生发展的需求,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三是因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老不得不照本宣科;四是现在学校的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而社会资源还不能通过良好的渠道变成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共享将会推动教育向本质化发展,未来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将转化成育人,老师作为一名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领人,教师的喋喋不休将成为过去,未来教育中学生更能引领学生成为幸福的人。

四、发展,未来教育的评价标准

未来的评价将以多元化、个性化、特长化为标准,颠覆现在的分数至高无上的教育评价。分数也将从评价的主要依据和形式变成评价的辅助项。创新和特长将是未来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学习成果、生活态度、选择能力、创新能力、与人合作的形态、特长、社会公德以及信任度等等都将被列为未来教育评价的主要项目,未来以评价的改革促进创新的发展,我们不是让100万人学习同一门课程,而是让100万人学习100门课程。未来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再是选拔优秀,而是发现学生发展方向,让每一个学生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五、技术,未来教育的基本特色

未来教育中,由于学生发展的方向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课程设置呈动态变化,所以,对老师的需求也将是动态变化的。而学校固定不变的老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所以,从事教育的人就不仅仅是现在学校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固定的老师,而是所有喜欢教育的具有特长的一群人。他们可能是厨师、技术工人、科学家、农民、司机等等。他们让教育跨越时空,突破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改变学生的教育环境、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师生关系等,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融,促进社会资源共享。将来,智慧教育在线课程、ICT、慕课、实景操作等等以及我们想不到的许多形式都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技术可以让选择和个性化发展在资源共享中轻松实现,把课堂由学校扩大到社会,学生的学习将成为为自己终身发展服务的一个途径。

六、幸福,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

未来教育的目标,将不带任何功利性和政治性,幸福才是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现在的教育面临着太多的功利色彩,在这样的功利中孩子不是在享受教育、享受生活,而是父母面子的傀儡,高分的牺牲品。现在,我们往往会对学习的目的产生异化,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考上北大、清华,如此,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于是父母在攀比,学校在竞争,孩子们在这样的攀比和竞争中被沉重的就业负担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所以不断地出现学生自杀、抑郁、厌学等等。在未来的教育当中可以说作为一个贤妻良母、作为一个厨师、作为一个农民,都可以是一个让人自豪的学习目的,只要他们爱自己的职业,就拥有了幸福的人生。在未来的教育中知识将不再是成功的工具,学习也不因单一的固化模式让孩子们疲惫无趣,社会将极大地满足教育的需求,师资配备充足,学习途径多样,学生的学习可以满足自身发展的幸福需求。在未来通过教育,学生能够静享阅读,发展兴趣爱好,每个孩子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不是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未来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离开学校的时候都是一个和谐、幸福的人。

篇4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01-03

“今天,我们都在谈论教育的变革和创新,重要的原因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世界在发生重要的变化,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爱德瓦尔多・查维斯教授

互联网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文明时代,每一个新时代的诞生都会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蒸汽机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将人力劳动转变为工业制造,成为一个新时代的里程碑;再如造纸术的发明,让更多的人可以有效运用知识,使信息传递更快、范围更广。而如今互联网的产生,更是将全世界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无时无刻地联系在一起,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信息,课堂学习、校园生活只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不再是知识学习的唯一场所。因此,在全新的网络时代,我们不应该仍采用传统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应借助新技术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我想,“追寻未来教育之路”应该作为“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那么,对于未来教育,我们是不是可以如此畅想一下呢?

――未来教育是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有基础的必修课程,也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的课程,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在学校里学习,也可在网络上学习,还可以和同学自组小队合作学习,从而实现不同个体运用不同的方式学习不同内容的目的。因此,自主选择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策略。

――未来教育是否已取消学生的书包?

学习不再仅仅围绕教材,为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可以把多种学习素材和学习资源存在云端,供学生随时调用和学习。同时,这种学习资源包越来越丰富,不再是书包可以承载的。课堂上,学生面前的书桌是不是就有一块“蓝屏”?“蓝屏”里存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的手指划动间,学习便已_始。

――未来教育是否能给每个学习者一个类似“机器人大白”式的学习诊断机?

通过扫描、数据分析、学习程序等技术来了解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准确判断学习者的特长、兴趣、爱好,准确找出知识遗漏、能力提高的方向,并准确给出学习者个性化的“学情诊断”。

……

结合这样的畅想,反观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教育同仁们都在做各种有效的实践和探索,其中“数字化学习”成为我们打开未来教育之门的一条通道。以下结合我校的数字化学习进行实践研究,与大家共同梳理、分享。

一、整体架构“数字校园”,使之成为未来教育的支持系统

任何一项研究要有突破,就需要有创造性的实践,但只有点状的创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体系化的顶层设计。我校经历了数字化课堂、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评价、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之后,对整体结构化设计充满了期待,所以整体架构“数字校园”成为我们的学校追求。它是一个符合学生学习交流、成长的学习系统,该系统中有互联网云技术、云计算,还有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资源建设,更有不同指导者运用新技术进行新型学习的组织、设计与探索。因此,我们的“数字校园”从技术、课程、指导者三个层面构建体系(如下图),该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课程资源建设,还是互动反馈技术,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第一层:技术(云)架构,包括数据分析中心、知识建构工具、信息管理与传播工具、自适应学习支持系统。本层架构从技术上保证学习系统的正常运转,构建底层数据库及数据交换模型,确定课程的运转框架和学习交流的反馈评价模式。

第二层:课程(资源)架构,强调开放、互动、探究,所以该学习系统包括兴趣课程、定制课程、圈群课程在内的课程学习空间,学生在这个系统中将同时拥有个人学习空间、学习兴趣圈群空间等开放的交互探究空间。

第三层:教师(指导者)架构,包括教师、家长、导师、同伴和专家。学习系统中的指导者不局限于教师,学生可以接收来自其他教师、家长、网络导师、学习同伴等指导者的信息,自我建构和内化知识体系。

由以上三层架构可见,“数字校园”中学生的学习有以下五个特征:第一,拥有学习者模型;第二,智能化控制学习过程;第三,即时学习评价和学习策略建议;第四,基于信息反馈的学习调整;第五,个体学习与协作学习相互作用。

二、体系化建设“数字校园”课程,使之成为未来教育的丰富资源

“学生通过因特网获得海量资源和广泛的人际交流机会,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者自身的角色。”(美国新媒体联盟:2013地平线报告)学习资源不再仅限于教材,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资源的挖掘者与建设者。因此,在未来教育中,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或是学生寻找学习资源的启发者。“数字校园”课程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设计:一是学校课程的前置学习和延伸学习,如跟踪了解学生识字、阅读水平的语文课程等;二是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个性化课程,如展览馆、好声音等兴趣圈群。同时,“数字校园”采用相应机制鼓励学习者自建线上课程(如下图),如小发明、小达人、小研究等则由学生、教师、家长或社会团体在未来课堂自建课程。

第一,梳理适宜内容形成“数字校园”课程体系,各学科基于各类技术应用梳理课程内容,厘清课程价值、应用意义、使用办法、预期效果等。

第二,组建项目团队启动“数字校园”课程应用,采用以点带面的研究策略,由骨干教师开展试点研究,形成课程应用办法、课程完善意见等。

第三,制定运行机制保障“数字校园”正常运转,从管理、试点、推广、总结、评比等方面建立运行机制,形成“数字校园”的运行办法、使用指南等。

三、开展“数字校园”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探寻学生未来的学习样态

“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我校在前期数字化课堂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内容适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的未来课堂能否尽最大的可能,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以满足呢?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我们初步建构了以下几种基于“数字校园”的学习模型。

第一,模型一是线上自适应学习,也是程序控制自主学习,表现为目标定向,过程、内容、方法具有主动选择的特点。模型二和模型三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其过程、内容、方法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体现学生日常课堂学习线上资源的应用和反馈,倡导课前课后线上的主动学习。

第二,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设计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方式。

以下为学生未来学习方式的预想:

自主探索,互助分享式学习(如数学学科:独立解决问题,互助完善方法)。

工具应用,自主建构式学习(如英语学科:借助英汉小词典,自主进行阅读理解)。

数据分析,引导促进式学习(如数学学科:基于日常练习数据分析,展开针对性复习)。

资源共享,个性选择式学习(如美术学科:自主研究优秀作品,开展个性创作)。

智慧分享,互动生成式学习(如语文学科:留存作文互评痕迹,促进斟酌推敲)。

项目研究,合作实验式学习(如科学学科:借助技术合作,完成实验项目)。

智能控制,自适应式学习(如拓展内容: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个性反馈引导)。

……

第三,教师转变教学角色,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以学生“会学、爱学、善学”为目标,使学生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学习的创新精神,使课堂教学得到实质性的转型。

四、充分挖掘利用“数字校园”数据,探索学生学习成长的评价体系

“评价即教育。比较即评价。评价需要实证。数据(评价信息)量决定真实性(可信度)。”(SXP评价原则)真实、准确且及时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在缺少技术的年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单一(仅以试卷为参照)、繁琐(过程性记录耗时)、模糊(以经验或感觉作为评价)……未来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是不是可以借助技术力量进行新的突破呢?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表现是否可以“数据”形式来记录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可以从学业评价走向更为全面的成长评价呢?学生获得的成长评价不再是好与不好,而是@得自己在每一方面的群体数据水平比较,使他们更精准地认识自己……这些思考引领,促使我们进行以下基于“数字校园”数据应用的学生成长评价探索。

第一,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数据即时记录,如识字量、口算能力、体能发展等日常过程性数据。

第二,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即基于个体数据与群体数据的比较,对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具有指导性的评价。

第三,对学生真实发展的连贯性数据进行评价,即将各学习领域的数据与成长性数据构成学习评价的“经线”和“纬线”。

建构数据评价指标群描述:

对未来学生成长报告单的预想:

五、积极开展WYEN建设,打造未来教育环境

为确保“数字校园”成功架构,保障学生的未来学习顺利运转,我校开展了WYEN渠道进行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W(网络)通道:畅通的高速信息公路是“数字校园”实践的基本保障,学校可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交换、扩容服务器并口数据交换的能力,防止学习系统运行时出现数据流堵塞;开展局域数据服务器与云服务器数据之间的无缝交换,减轻学习系统在校园运行时的流量压力等。

Y(云)平台:稳定而充满互联思维特质的各类云平台是学生未来学习实践研究的基础保障。我们在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学习使用的各类平台和工具,互联网上任何一个可以“为我所用”的平台,我们都可以融合教育教学工作来有效使用,和学生一起畅游在互联网中。

篇5

杨斌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对话嘉宾:

杰・莱特教授

哈佛商学院前任院长

钱颖一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加思・塞隆纳教授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

大卫・施密特雷恩教授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育挑战

世界经济新格局的背景下,企业对于管理人才的需求开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当今的管理教育,是机会亦是挑战。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特殊时期,新世纪管理教育的未来道路在哪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加思・塞隆纳曾经表示, “管理学院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各个学科的信息或者知识,还要让他们发展成为思考者,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博采众长,同时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曾经的思考是否依旧适合现阶段的管理教育,四位商学院院长展开了讨论。

管理学院一种独特的职能是对管理做出调研,做出研究,这是其他学院所没有的职责,因为私营企业不一定有这种激励因素愿意做像管理学院所做的研究。管理学院的研究内容希望给金融市场带来变化,希望可以探索到道理,这就是管理学院独特之处,而大学的独特之处就是不管是否盈利都要做研究,其中很大的挑战是保证大学当中强有力的研究文化,建立全球商业研究管理的商业文化,让所有的人都感兴趣。

如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于管理企业的工作在发生着变化,不仅仅发生变化而且越来越难管理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全球化,还有就是变化的速度和技术的变革,此外,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以及创新的金融市场也是原因。更平的组织需要更多的创新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纵向和更为官僚性的组织,其中的原因还涉及到整个竞争的加剧、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所以我认为管理的世界正在进行着迅速变化,我也认为管理的挑战本身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要比商学院的课程变化速度快,我们要跟上这种变化。如何更新自己,把自己变成全新的人,确保自己永远站在世界的顶尖地位,这是第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在某种意义上和其他的商学院寻求差异化。现在我们发现管理学教育,尤其是在MBA教育中,可以发现有很多的商学院有非常多的MBA项目,我想这个产业现在已经变得有点同质化了,像是大宗商品,有太多的商学院试图教授商业管理学科,这是个巨大的错误。

但是对于中国的管理学院和商学院来讲,有着比美国的商学院更大的挑战。中国管理教育有一个特点,比较局限于过去的传统观念――只是学知识。我们认为将来的领导力和创新是最重要的,只传授知识是不够的。领导力培养的过程中,创造力、创新力非常重要,而创造力对世界的改变远远大于只是把学到的知识去应用。我觉得中国管理教育在领导力和创造力这两点上都是比较缺乏的,这对我们的挑战可能要比对美国商学院的挑战更大。我们的传统对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因而我们需要鼓励有领导才能的人做一些不同的事,或者促进有创新才能的人想一些不同的方法。

管理教育新机会

在机会和挑战下,管理教育仍看到了不同以往的新机会。加思・塞隆纳在金融危机退潮的2009年曾经呼吁, “我们现在刚刚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因此,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各个学科的信息或者知识,还要让他们发展成为思考者,”管理教育家们在新的环境下需要重新思考管理教育的新格局、新需求,同时在其中寻找到新机会。

我们的毕业生现在所服务的世界和二三十年前完全不同,恐怕从现在计算,以后的二三十年变化会更为迅速,我想尤其是中国的这种变化会更快。在这种快速变化的时代,世界的变化是我们现在所无法预期的。我们要确保毕业生能够有足够的资源和技能进行全球管理,并且可以管理好全球背景下的公司,关键是不仅仅要在一两年之内教给他们管理的工具,而且要传授他们一种思维的框架,使得他们在毕业后,即使处于这个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中,还能够继续学习。

互联网提醒了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效率也实现了大规模的提高,很多以前不可以做的事情现在可以做了。我们讲全球化的浪潮是不可阻挡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了全球化,在学习和行动的过程中反思学到的东西以及做过的事情,并不断地、反复地去反思,把学的东西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互联网能够帮助我们来实现这一点,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去做这样的尝试,让我们的学生去创业型的企业,学习之后再回来实践理论,互联网令这种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使得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得到快速提高。

对于每一个商学院来讲都要去寻求一个独特方式,区分出不同的管理学教育的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流程,我们或许应该尝试寻找出某种更为适应一系列的企业,而不是所有企业的方式,所以这是所有的商学院都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也是即将出现的新机会。

中国的管理教育起步晚,但是发展很迅速,中国现在每年有3万学生,中国的管理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背靠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这次论坛的主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领导力,还有一个是创新,这两个词应该说也是管理学院在思考管理教育的时候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创新取决于人才,而人才又取决于教育,教育不再是过去理解的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未来改革之路

大卫・施密特雷恩曾说, “管理教育并不是单一的教一样东西,学员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我们要教不同的内容,而且管理学有不同的组成部分。”在本次论坛中,四大商学院院长对于管理教育的改革作了深入的探讨,当今的管理教育在知识传授方面不仅要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更要注意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管理教育的课程改革应适应企业的需求。

我们最重要的改变是课程更为全球化,更为国际化。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全球化,让全球化的思维渗透在课程的每一个角落。我认为第一年必修课必须要极大地进行调整和改变以纳入全球化的考虑,尤其是那些案例,因为案例是来自于全球各地的,而不仅仅是来自于美国。

这是一个我非常重视的话题,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进行了对课程的全面审议,决定把第一年的学习课程进行全面修改,因为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智力参与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觉得课堂应该使所有的学生,不论背景怎样都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但是我们却发现学生中很大一部成为MBA的受害者,他们到我们的商学院来用一种回塑式的逻辑进行学习,这些学生认为毕业以后需要学习MBA才能够像他们的偶像那样成功,这是他们来学习MBA的主要原因,我们还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把课程称为“房子”,我们这个房子有地基,如经济学、财务、文化经历等等,学生经过学习把梁柱竖起来,最后建一个屋顶,我们发现还没到这步的时候学生已经失去了兴趣。所以我们现在的管理学课程,不会需要所有人都去学某一套课程,而是有课程的菜单大

家可以去选择,有些人可能去学财务,有些人也许从来没有见过收支平衡表。

管理学院的存在有其理由和目标,这个目标来自于我们的研究和知识创造,它是拥有真实价值的,它来自于我们愿意讲真话。只要我们理解这些真理,究竟应该怎么做企业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如何做才能够可持续下去,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对于教育也是如此,它要求学校能够培养领导者,这也是我们学院的一种使命,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使用创新方法来改进世界的领导者。

打破管理教育和企业的界限

教育和实践之间的距离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尺。管理教育如何能够同企业管理接轨,是管理教育的关键所在。全球各大著名的商学院对于教育接轨企业做了足够的功课,也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我们在每一年的1月份,开设13个全球性的项目。我们会组织学生到巾国、印度、非洲等地,让他们去体会一个异域国家;我们会和一些公司主办一些联合的课程,让学生对当地的经济有所了解;我们还有跨学科、跨学院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谈论宏观的全球性问题,而且和我们合作的是来自于不同学院的教职人员,我们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在某一个具体课程上,而是以一种渗透性的方法完全改变了管理学教育的方式。另外的改变是用小组的方式学习,而不是非常大规模的90个学生的班级去做案例等等,我认为第一年的教育往往是用小组的方法来组织效果会好一些。我们的案例不仅包括有创业型企业,国际型企业都会包含在我们的案例当中。

大概有十年的时间,我们进行着全球项目为基础的学习课程,学生可以去18个不同的国家,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体验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些企业、项目、课程是非常不一样的,学生必须有动态的创意和精神才可以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使学生可以跨学科去运作,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组织在不同经济和文化当中对社会能够做出怎样的贡献,对社会负有怎样的责任。我们所面临的大问题实际上和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共通的,包括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其他的问题,这些问题原来属于市场营销和财务,问题和专业领域并不相关,但这却正是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所以麻省理工的学生,他们希望能够获得和职业并不是很相关的体验。我们也有跨大学的交流,比如说有生命科学或者是能源或生物方面背景的学生,把他们的想法运用到企业当中去,用他们的技术去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去年我们有学生建立了一个公司,就是基于他们的想法和在我们这里学到的知识,把技术和实践结合在一起。

中国管理教育的改革

篇6

纵观当今世界教育,学校课程主要有程序型和项目型两种课程形态。“程序型课程”是按照“目标―达成―评价”的流程来组织教学,主要聚焦知识传授,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性知识。目前,我国虽然经历了新课程改革,课程形态和教学方式有所变革,但程序型课程依然是我们的主流课程形态。“项目型课程”是按照“主题―探究―表现”来进行统整式的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当前,欧美发达国家主要是以项目型课程作为学校的统领性课程。

在我国,程序型课程所带来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以试卷考试为核心的终结性评价越来越让中国孩子思想受到禁锢,没有创意。北京大学著名社会学教授郑也夫曾指出,12年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98.9%的受访者深感当下年轻人缺少质疑精神;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调查显示:中国学生计算能力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而最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为不考试,逐步被边缘化,成为“鸡肋”课程,这对中国教育来说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篇7

改变之一是,学习的渠道扩宽了。以往的教育主要在学校里进行,现在可以在网上学习,在虚拟世界学习。学习已经不限于学校,而是处处可以学习、时时可以学习。

改变之二是,教育培养的目标转变了。以往的教育只是传授书本知识,而且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现在是创新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才能适应时代要求。

改变之三是,课程内容要变化。课程不仅要增加新的知识内容,而且要把课程加以整合。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是综合的,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往往是在交叉学科上发生的。以往课程是分科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因此未来课程将重视学科内容的整合。国外开始流行的名为“STEAM”的课程,就是把科学、技术、工程、美学和数学整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创造思维。

改变之四是,学习方式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如果说,工业革命使机器代替了个人的部分体力,那么信息革命使电脑代替了个人的部分脑力,而互联网则把个人的脑力联系起来,变成人类共有的大脑。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知识。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人类共同利益”观念的转变?》(以下简称《反思教育》)中所说,知识是人类共同财富,可以人人共享。

改变之五是,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条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将促进课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

改变之六是,改变了师生关系。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更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主要是为学生的学习营造适合的环境;指导学生在信息海洋中正确选择信息、处理信息,使他们不至于迷失方向;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育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但是,在变化中也有不变,就是教育的本质不变。教育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正如《反思教育》中所说:“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当今教育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回归教育的本原。教育是人的权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教育永远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放在第一位,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公民。

学校和教师不会消失。有人认为,当今互联网时代,学生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可以不需要学校了,也用不着教师了。这种观念已经被多数学者所否定。学校是人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公共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进入学校不仅学知识,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就说,21世纪学习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和学会生存。这些能力都需要在学校中培养。《反思教育》也提到,教育不只是个人发展的条件,还是人类集体发展的事业。个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进程中发展的。因此,个性化学习并不排斥集体学习,学校则是学生集体学习、共享学习成果的最好场所。

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信息技术、互联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但不能迷信信息技术,要认识它的局限性,并且运用恰当,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人是要靠人来培养的,这是所有机器代替不了的。教师的活动蕴涵着人的感情、人文精神,师生的情感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

篇8

The future of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and national

Chen Wei

Shanwei Cit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Abstract: The power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huge economies of scale, advanced military technology, as an economic power and military technology to support - technology is the most powerful competitive place, and decided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 the important factor is innovation. Innovative spirit and ability as a sourc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determines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It is because of China's educational decision-makers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in a timely manner proposed, but currently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or take the old exam-oriented education, evaluation means a single, most still use paper examination form. We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s, you can use "group creative activity"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s to evaluate.

Keywords: innovation; innovative education; the nation's future; group creative activity

2010年是一个令每位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年份,这一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一、创新是国家强大的根源

那么美国的强大之处到底在那里?笔者认为美国的强大之处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规模的庞大、军事技术的先进,作为经济和军事技术的支撑力量――科技的强大才是其最具竞争力之处,而决定科技强弱的重要因素就是创新精神。

在经济科技领域,以产品的超前设计和技术创新而闻名的美国苹果公司(Apple)的iPhone手机、iPad和Mac电脑风靡全球、持续热销。苹果公司的产品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关键在于其产品的创新,iPhone、iPad和Mac已经超出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概念,它们将科技和艺术进行创新性的完美结合,消费者看到的不仅是一件产品,而更像一件艺术品。著名电脑软件制造商美国Microsoft公司独霸全球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软件领域多年,无人能撼动。Windows操作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图形用户界面用于电脑操作上,使人们告别了令人头晕的操作指令代码,可以完全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操作实现管理工作,真正使电脑走进千家万户。

在互联网科技领域,美国Google(谷歌)一直都是独树一帜的公司,持续的创新,使其成为神话的缔造者。谷歌不断改良网络搜索技术,其目标就是让搜索变得更加准确和智能。著名媒体《Fast Company》评出2010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榜,社会化网站的霸主美国Facebook成为世界最具创新力公司。

反观我国,却有很多公司还在走模仿美国产品的老路,比如曾经盛极一时的”山寨“产品,这种没有创新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必将会走向衰落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曾经说过,“山寨现象”不值得做任何肯定、宣传和欢呼,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侵权、盗版来生存和发展,是没有前途的。

在军事科技领域,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是由美国军方首先提出来的。信息战就是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进行的斗争,也指战场上敌对双方为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活动。美军信息化作战创新是以战场信息系统为依据,从作战能力创新、作战体制创新和战法创新三个层次上展开的。美国新军革的启示是:新军革是科技创新。

二、创新与教育分不开

美国的创新能力与其创新教育水平分不开。基础教育阶段,在达到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美国学校允许学生有较大的自由,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小学与初中,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放学后大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

美国的老师很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创造力。学生从小受到鼓励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美国创新精神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说,国与国的竞争就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作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源泉的创新教育决定着民族的未来。

三、创新教育与民族未来

我国教育决策层正是因为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适时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确立、课程结构的革新、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师资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却做得不够,对学生的评价改革滞后于课程改革,已经影响到了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然而国内目前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评价手段单一,大多数还是采用试卷考试的形式,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的评价。试卷题目‘难、偏、旧’,将纸笔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依据,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忽视了评价的创新教育功能。

笔者浅以为可以采用“小组创造性活动“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评价纬度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等,评价不仅涵盖了智商,也包括了情商,可以对学生进行多纬度全面的评价。

小组创造性活动的成果多种多样,具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等特点。通过小组创造性活动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创新教育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篇9

1909年,《教育杂志》诞生之时,正是晚清新式教育勃兴之初。已有十几年历史的商务印刷馆,在教科书编辑上刚刚获得巨大的市场,有意在教育上为古老的中国开辟新路。

1909年到1948年,可以看做新式教育在中国最初的起步阶段,却是一次壮丽的跋涉。《教育杂志》在这40年间,历经世变,清朝,民国破土,袁氏称帝,军阀混战,北伐洪流席卷江南,日本虎视眈眈,九·一八到一·二八,卢沟桥到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内忧外患连绵不断,《教育杂志》也曾两度被迫中断,1932年“一·二八”后停刊,直到1934年9月复刊,1941年12月随着香港在太平洋战争中沦陷而停刊,直到1947年1月才复刊。最终在政权更迭的前夜,1948年冬天戛然而止,画上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句号。然而,在40年间出版的33卷300多期杂志,却保持着连贯的气韵,将几代教育研究者、第一线教师和教育编辑的思考和实迹记录下来了,体现了他们的教育报国情怀,他们在一个大变动时代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持续努力,他们在动荡岁月里以教育为切入点不断回应外部环境挑战的精神,他们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他们对每个具体教育环节细致深入的探索,都足以令后来者动容。如果考虑到这一切都是在那样不安定的环境下完成的,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从容,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坚定。他们安静的心态,开放的姿态,呈现出的正是这个老大民族在文化根脉未断时健康的状态,他们面临的压力、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他们并不妄自菲薄,他们更没有固步自封,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寻找合适的教育,他们在特定的时代探求一条更富前瞻性的教育之路。300多期杂志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不仅有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探究,也有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入,不仅有对中国教育的回顾、摸索和展望,也引入了大量外国的教育资源,不仅有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讨论,也有职业教育、平民教育的拓展,特别是公民教育的线索始终清晰。大量的国内外教育资讯和国外教育期刊的介绍,也为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引入了活水源泉。在这里,教育从来不只是学校、学科教育,更是全人教育、终生教育。作者和编者呈现在世界面前的不只是对教育的专业思考和实践,更是他们完整、健康的价值观,他们的思想或许是多元的,甚至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他们的负责、他们的认真,都是值得尊重的。他们眼望世界,他们脚踏实地,他们有自信,更有谦卑。

台湾出版的《〈教育杂志〉(1909—1948)索引》,使我们可以更便利地检索40年间《教育杂志》留下的资源。在许多不同的时期,《教育杂志》曾推出许多有深度的专号,涉及教育的各个层面。1923年6月的“赔款办学计划专号”,就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余额给中国办学,陈启天、周太玄、张印通等10多位教育家和教育研究者发表了看法。同年8月推出的“性教育专号”是中国对学生性教育问题首次集中的探讨。(已收入本丛书)1924年1月、2月,连续推出《小学各科教学专号》,执笔的包括沈百英、舒新成、吴研因、黎锦熙、王伯祥、周越然、丰子恺等人。当年10月推出“小学教育参考书专号”。1925年1月20日推出“职业教育专号”,吴俊升、卫士生、刘湛恩、夏承枫等人执笔。1927年9月、10月连续有两期“平民教育专号”“城市平民教育专号”,1928年3月有“职业指导专号”。1929年5月、6月,连续两期都是“实验小学教育专号”。1930年6月、7月两期是“现代世界教育专号”,不光介绍英、美、法、德国的教育,也介绍了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日本、土耳其、印度等国的教育。1931年8月是“成人教育专号”。1935年5月,以全部篇幅刊登“全国专家对于读经问题的意见”,、唐文治、任鸿隽、李书华、江问渔、翁文灏、陶希圣、林砺儒、柳亚子等数十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年8月有“上海市推行识字教育专 号”。1936年4月有“毕业会考问题专 号”。1941年1月,推出的“抗战以来的高等教育专号”,穆旦介绍抗战以来的西南联大,王星拱介绍武汉大学,共介绍了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岭南大学等27所大学,有国立、私立的和教会大学,有综合性大学,也有专门的学院和上海美专、西北技专等专科学校。7月出的“抗战四周年纪念号”,介绍了抗战以来四川、广东、江西、贵州、湖北等地的教育,及中央大学等高校。1947年1月,《教育杂志》复刊伊始,就连续两期推出“战后中国教育专号”,不仅讨论大学、中学、小学、师范等学校教育,而且讨论国民教育、文盲教育、职业教育、华侨教育、边疆教育等。1948年是《教育杂志》最后一年,1月有“中国教育学会年会专辑”、4月有“教育心理研究专辑”、8月有“中学教育专号”,11月有“社会教育专辑”,专题如此密集也比较少见。

包天笑的《馨儿就学记》《苦儿流浪记》,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夏硏尊译的《爱的教育》等也都是首先在《教育杂志》上连载的。这些作品今天仍有读者,而《教育杂志》早已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但我深信,在这些发黄的老杂志中蕴藏着不会逝去的新生命。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无论是古希腊时代,还是我国的诸子百家时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人类。教育到底是什么?不少人眼中的“教育”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涵育……这些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作为“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结果,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的生长,是从一粒种子到大树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面朝未来。

我粗浅的理解是,学校应该提供的是“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而不是“天才”教育、“非常态”教育。它只担负一个使命,培养普通人;不担负培养“天才”“超人”的责任。学校并不担负培养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毕加索的责任……它不是为培养科学天才,也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艺术家而存在的。试想贝多芬、莫扎特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吗?他们本身就有天赋异能,在任何环境下他们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脱颖而出———当然,学校教育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学校只担负一个责任,就是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在精神上健全的人,成为具有文明常识的社会人,或者说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自进入民国以来,《教育杂志》发表了大量关于公民教育的文章,并译介了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的范例,从理论到操作,从理念到实践都有探索,将这些放在我们面前,有一种陌生的新鲜感。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贯穿其中的其实就是公民教育,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许多老辈人对此都有记忆。那是一个中断的话题,在老杂志里却是活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而且应该以普通人为本的,尤其是基础教育。“把人当人”,不是说我们现在不把人当人,而是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把人当成工具。事实上,我们现在的教育设计更多的是把人工具化,因为学校要求学生在考试中胜出,要他成为考试的机器,整个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而不是为了教他成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这是最大的问题。当所有人都往这一个方向去的时候,你要扭转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去拼,拼到最后大家都筋疲力尽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这些问题,民国的教育家和老师们大致上想清楚了,在诸多的文章和讨论中也一再得到了体现。在《教育杂志》存世的40多年间,时局板荡,充满了不安和惊悚,但是,从教育家到第一线的老师们,包括关心教育的学者和各界精英,对教育仍充满着温暖的关怀,从没有停止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断地、一次次地逼近教育的本质。

篇10

一、舞蹈特长生的被质疑

(一)“利益杠杆”对舞蹈特长生教育的驱动作用

所谓“利益杠杆”是指,为达到或获取某种利益价值,而采取的手段和应对的措施。在这里是指,舞蹈特长生在各种考试中的“降分制”,成为家长们热衷舞蹈学习的主要动力,成为家长们当作择优选校的“敲门砖”,从而使舞蹈教育伦落成为一种利益工具。

造成舞蹈特长生教育成为“利益杠杆”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最为直接的原因在于舞蹈特长生在升学考试中能够获得比其他普通学生更多的优惠和特权,从而成就了一些家长们的企图心,试图利用舞蹈作为升学的筹码和捷径,造成舞蹈特长生教育呈现出一再升温的现象。

再者,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为了争重点,争名次而奋斗,并不看重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因而舞蹈教育成了附属品或可有可无的东西;有时即便是为了爱好舞蹈的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或选修课,甚至还成立了舞蹈社团,其实也只是为了去拿比赛名次,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搞创作赚钱;或者,就是为了能让学生上重点初高中或增加艺术类专业的报考人数,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总之,重视也好,不重视也好,学校衡量舞蹈特长生教育的价值就是看它的实用价值大不大,看它能不能给学校带来好处和实惠。所以,在一个重应试教育的国度里,其所形成的利益性的价值导向,影响到舞蹈特长生教育上,也就是一种利益主义教育。

(二)舞蹈专业化教学的束缚

舞蹈特长生教育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专业师资的首先介入。在素质教育倡导的初期,特长教育成为素质教育进校园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但面对当时特长生教育自身教育体系的欠缺,校园舞蹈教育自建能力的缺乏,专业师资对舞蹈特长生教育的介入,无疑给舞蹈特长生教育带来无限希望,同时这也埋下了其专业化取向的病因。

舞蹈特长生教育,在高校开展初期和很长的一段发展期中带来是的“规范化”。规范的教学大大提升了舞蹈特长生教育的教学质量,给刚刚起步的舞蹈特长生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专业舞蹈院校及高等师范的毕业生们以启蒙者的身份投入整个社会舞蹈教育并受到较多院校的重视,并有效促进了舞蹈特长生教育的生成,可以说他们是校园舞蹈建设的主要建设力量,并为艺术素质教育的起步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但随着规范的尺度和深入程度,“规范化”随之而来的是对“专业化”的追求。比如说师资的性别化,男老师教男学生,女老师教女学生;教材的类别化,男班教材和女班教材的不同,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大纲。专业舞蹈教育模式――培养高、精、尖的专业舞蹈人才逐渐成为舞蹈特长生教育的主要参照范本和衡量尺度,从而造成舞蹈特长生教育发展定位的偏离。

二、 呼唤未来真正的舞蹈特长生教育

(一)舞蹈特长生教育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

在舞蹈特长生教育的受教对象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在1994年,《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出台,“标准”认为,“艺术教育是为全体学生的”,可以说这是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们说的艺术教育决不应是少数人享有的教育,学习艺术不是少数艺术“天才”抑或“特长生”的特权,其结论部分还明确提出:“艺术教育为全体学生”,并进一步说明:“全体学生,不论其背景、天赋或残疾,都有权享受艺术教育及其提供的丰富内容……尤其指出的是,在艺术方面无能的学生被剥夺在艺术中的受益,而这一点往往是由于他们被艺术教育方案拒之门外造成的。……那些把艺术降格为多数人的被动经验,缺乏‘真正天才’的大多数人没有资格学习绘画、乐器、舞蹈或戏剧之类的观念也纯属误导。虽然,学生在各种艺术中有能力倾向和能力的差异,但是,差异不等于没有资格。①

应当承认,与从事专业舞蹈学习的学生相比,普通学生的身材先天不占优势,有的甚至体力弱,有的身体发育不正常,但对舞蹈特长生教育而言,跳舞不应该是身材好、形象好、气质好的人的专利,它应该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从理念上将舞蹈视为一种文化,所有人都有权利去传播它接受它,学习它,参与它。只要有一颗跳舞的心,并且愿意用自己的肢体抒怀,表达思想,就应该成为接受舞蹈教育的对象。

(二)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舞蹈教育体系

全体学生和特长生是一个整体,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原则决定了舞蹈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接受舞蹈教育的权利,强调舞蹈是一种文化,每个人都有权去学习它。

全体学生的舞蹈教育,它是塔基,是基础,全体学生的舞蹈教育是面对所有在校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普及性的舞蹈教育,它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在掌握舞蹈基础常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艺术作品鉴赏能力和美的认知力;并通过具体身体实践发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力及主观能动性。在长期持续的舞蹈教育过程中,逐渐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并培养文化艺术潜在的审美群。

特长生教育是全体学生中的塔尖,是少数人,是以社团组织为主要的发展形式,是舞蹈普及教育中的特殊人群。它是全体学生舞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它不仅满足了舞蹈普及教育中一部分学生的强烈兴趣、满足了学生舞蹈提高的要求,并进一步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加快校园舞蹈文化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体学生和特长生它们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全体学生是特长生存在的前提条件,舞蹈教育中只有特长生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就是说,在全体学生具备了获得舞蹈教育的情况下,特长生教育才能受到肯定,特长生教育的存在必须在全体学生都获得舞蹈教育的情况下,才能够存在。如果没有全体学生,特长教育就是孤立的行为,他不能孤立存在,全体学生和特长生应该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综上所述,建立真正的未来舞蹈特长生教育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尚待提高、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对学生素质所提出的要求还需不断提升、编写普及型舞蹈教学大纲和教材等等。因此,舞蹈特长生教育的未来任重道远。

注释:

①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绪论部分)》,载

《舞蹈》2001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资华筠,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上海音乐出版

篇11

作为一个成立时间不长的影视艺术类院校,成广数年来取得的教育成果令人瞩目,其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得到学生及教育管理机构的认可,四川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吴岳蓬处长在开幕词中对成广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教育部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会广播电视研究分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从专业角度对当前广播影视业的发展变化、影视人才培养及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作了介绍。并就新闻传播领域尤其是电视新闻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变化与参会者进行了探讨。她表示,成广作为个新兴的影视艺术类院校,其办学思路、硬件设施配备比中国传媒大学都有超越之处,成广所开拓的新模式值得在整个影视艺术教育领域推广。

成广学院院长马洪奎教授则着重谈了在“经济危机”已经转变为“就业危机”的情况下,成广学院是如何与主流厂商结合,对学生进行实用教育,从而保证良好的就业率。学校多技能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毕业后无须培训即可上岗,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张书玉副院长介绍到,引入大洋影视制作教学网是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上做出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同时也标志着成广非编教学设备结构性调整的开端。学院之所以选择大洋ME非编套装产品,看重的是大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学生在校学习了大洋非编设备的专业技能,并获得了资格认证,能无缝的和广电行业的相关工作顺利衔接,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在同类高校毕业生中更具竞争力,成广的毕业生有的一毕业就能马上参与到主流大电视台的实际工作中,这在一些其他教学和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院校是不可能做到的。

大洋公司专业产品部总经理吴志强先生也作了“创新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演讲报告,他表示:多年来,大洋公司十分关注教育信息化进程,长期在教育行业投入较大力量,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为教育用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并不断延伸与教育用户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致力于从教育设备、教育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为教育用户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增值服务;成广学院大洋影视制作教学网就是大洋竭诚为教育用户服务的典型案例,该系统是中国高校目前成功运行的最接近实际应用的大规模高标清节目制作网络,不仅对高校影视制作实验室的建设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而且也能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性的影视制作人才。

会后,我们在张书玉副院长和成广学院信息中心解居海主任的带领下对成广学院的教学设施进行了参观。在参观中,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的成广在硬件投入方面的大手笔。高清演播室、标清演播室、虚拟演播室、摄影工作室、对编机房、非编机房、大大小小数十个录音棚、价格不菲的三维动作捕捉实验室、绘景工作室、学生电视台,这些极其“豪华的阵容”令来自于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也感叹不已,大家都感慨说这个规模别说是国内一些同类院校难望其项背,就连一些大型影视制作基地也未必能到这个规模,甚至还有人开玩笑问张院长,自己能否到成广来回炉继续深造。

篇12

该书描述了当新灵性覆盖人类社会之时,它将产生怎样的结果,特别是在宗教、政治、经济、商业、教育、人际关系等领域。在新灵性时代,社会成员将明白什么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而追求个体利益也不必再诉诸暴力。自由信息将激发自由体验。商业的目的将被改变,从创造利润变成创造财富,这财富不再被定义为占有和权力,而是享用和快乐。少数人不成比例地把持财富和资源的情形将消失,赤贫现象将不复存在。

当今社会,许多父母把越来越多时间投入工作,孩子则放任自流,只能沉湎于自己的小小世界,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屏幕前――电视、电脑。屏幕麻木了孩子的真实生命,使孩子远离现实。

而在新灵性时代,神将教导孩子们,恐惧与内疚是人类的敌人、爱是存在的一切。永远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在神的王国里并无失败,只有努力开展的生命。努力是真正重要和有价值的,每一分努力都使生命向前推进,而前进是生命的渴望。

神将教导孩子们,没有不足,只有充足。不必力争成为最好、最聪明的人,不必为了在生活中成为胜利者而残酷竞争。没有失败者,只有迷失者。没有人会永远陷入迷途,每个人都将在某一天找到回归爱的路。

在人类转化的过程中,教育是最重要工具。掌握权力及依附权力的人对此心知肚明,故而千方百计削弱或控制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控制人的方法就是控制思想,而这样做的最佳方式是从年轻人开始。把他们送进同类的学校,教给他们同样的东西,让他们对其他知之甚少。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是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灌输。

旧教育的重点是培养谋生能力。谋生本身除了维持生计外,什么也不关心。阿伦特(Hannah Arendt)用“劳动动物”(animal laborans)来形容人数众多的自我隔离和被隔离者。从表面上看,他们并非处于社会边缘,而是这个社会的基础和中坚。他们专注于维持生计,把最多的时间放在与身体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上,乃至形成一种风气:谋生赚钱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生活方式,此外的其他活动(比如艺术)被看作是多余的,是游手好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