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应急演练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5: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泄漏应急演练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泄漏应急演练总结

篇1

从这次演练的效果看,主要体现以下方面的特点: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公司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为了加强演练组织领导,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

2、准备有序,启动快速

公司安全科提前拟定了“预案”方案,并组织参演队员认真学习。各救援分队提前将救援的器材和物质准备到位,报警启动,立即从四面八方全副着装跑步到事故现场,迅速开展工作。

3、 现场逼真,重点推进

从事故现场接管通蒸汽到液氨罐,现场发散的蒸汽足以以假乱真,当时的情景可谓触目惊心;当班的员工闻之警报,从不同的通道跑步到上风口安全地带;消防应急组在不到3分钟时间到了事故现场,实施了喷水稀释氨气;事故抢险组在有效的措施保护下,立即派一人到事故发生地查明了泄漏原因,采出了应急措施,完成了演练计划。整个救援工作形象逼真,重点突出。

二、取得了具体演练效果

1)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行动协调,全员参与,分级负责的演练原则。场景逼真,演练有序,行动快速,对公司日后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能力。

3)增长了安全知识,促使了员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存在问题

1、演练内容不全面,没有触及到的地方很多,如物资供应组没有派上用场等;

2、劳动防护设施准备不齐备;

3、个别人员在演练中表现不佳,现场气氛涣散。

四、整改措施

篇2

在余热发电企业中,特种设备之一的锅炉,是机械设备中极易发生事故的设备之一,也一直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容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机械、电气等设施发生故障可能引发爆炸,内部电路短路可能引起火灾,高温蒸汽泄漏可能造成人员烫伤,有害物质扩散容易造成人员中毒。

本次针对锅炉高温蒸汽泄漏进行的应急演练,目的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高企业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较大、重大和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能够快速、高效、妥善处置和抢险,避免事故扩大和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同时,也能够验证企业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查找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验证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所具备的适应性,检查并提高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能力;检查企业相关部门和小组对各自职责的熟悉情况,履职能力及相互间协调配合能力;验证企业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适用性及数量、种类是否能应对突况。

演练由公司总经理任应急救援演练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助理、熟料部部长任指挥部总指挥,下设现场救援、医疗救护、现场消防、善后处理、事故调查、专家评审6个组。

演练经过

2013年6月27日10时30分,总指挥宣布演练正式开始。事故假设余热发电3#窑头锅炉蒸汽管道的法兰高压密封垫,由于高温高压老化损坏,造成蒸汽大量泄漏,现场噪声大,蒸汽外泄,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危及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10时32分,余热发电中控班长发现蒸汽压力异常且现场有刺耳的蒸汽声,就安排中控操作员去现场查看。操作员发现电动主气门法兰大量漏气,于是向班长汇报。正在另一处检查工作的熟料副部长接到班长的紧急电话汇报后,立即奔赴事发现场,并在途中用对讲机呼叫部门领导、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助理了解到现场无人作业,具体情况不明,为了控制事态发展,立即启动余热发电锅炉安全事故二级应急救援预案。同时要求各救援组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实施救援。

10时34分,副总指挥向中控班长下达指令,要求班长指示3#锅炉主操作员按锅炉紧急停炉步骤,对3#锅炉实施紧急停炉,解列自动装置。接到指令后,班长联系中控主操作员开启旁路风阀,关闭出入口挡板;与此同时,现场救援组将3#锅炉平台四周拉警戒线隔离带,划定为危险区,禁止无关人员通行,同时勘验现场,确认有无人员作业、有无人员伤亡。现场救援组组长指定2名救援人员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及工器具,前去关闭3#锅炉1#主汽隔离门,并向汽机主操作员发出减负荷指令;2名现场救援人员关闭主汽隔离门后,向副总指挥汇报;副总指挥指示主操作员关闭3#锅炉2#主汽电动门;随后操作员开启了3#锅炉的过热器疏水门及向空排气门,紧急停炉完毕。

10时42分,班长向副总指挥汇报3#锅炉已与系统解列,泄漏得到控制,3#锅炉水位正常。副总指挥向总指挥汇报现场处理情况,以及3#锅炉和汽机运行状况。

10时45分,总指挥宣布3#锅炉主汽管道爆破应急救援演练结束。整个应急救援历时15min,应急人员在演练中反应迅速、衔接紧密,应对措施及时有效。

演练总结

此次演练考验了各参加演练部门和小组,按照程序和职责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以及相互配合、共同协作的能力。指挥部负责启动和终止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协调指挥各应急救援组,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现场救援组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及时有效地对事故现场的人员、设备进行应急救援处置,严防事态扩大,并将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有序地疏散,划定警戒范围。事故调查组协助救援组对事故现场实施救援,对事故现场进行取证、调查处理,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无害化处理。医疗救护组组织紧急医疗救护队伍,根据不同类别的伤害,待命对受伤人员及时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现场紧急救护和处置,迅速护送伤员转院治疗。现场消防组负责事发部门无法控制的火灾扑救应急处置工作。善后处理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员工善后安抚、协调工作。专家评审组主要完成演练过程中对演练的客观评价,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余热发电应急预案。

通过演练,各参演部门和小组有效控制了预案中事态的发展,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尤其是群死群伤的事故及恶性事件的发生。

篇3

危险性分析

(一)企业概况

公司名称:某液化气站。

部门地址:XX市XXXXX,占地面积:XXm2。

固定资产:XX万元,公司人数:XX人。

物质名称:液化石油气,年均充装量XX吨。

最大储存量:XX吨,日均充装量:XX吨(XX瓶)。

设备设施:有XXm3储罐XX个,管线XX米,各类阀门XX个。

生产工艺流程:液化石油气槽车进厂―卸车台―贮罐―充装―出站

储罐位置图(略),充装区位置图(略)。

(二)危险性分析

1、液化石油气的理化特性

(1)液化石油气组成:

液化气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类。而一般经过处理的民用液化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等,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成为液态,密度增大。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为5%-9.65%。液态的液化气挥发性较强。有液态挥发成气体时。其体积扩大250-300倍,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体积膨胀系数约为水的10-16倍。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6倍,易在低洼处沉积。

2、危险源及危害

液化气站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危害为: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和相应的事故抢险组。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总指挥和联络员组成。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抢险救援命令,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协调副总指挥工作内容,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

副总指挥一:负责协助总指挥作好抢险现场救灾工作的紧急组织,具体负责抢险队的指挥。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落实总指挥的抢险命令。

副总指挥二: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对抢险、抢修作业根据技术规范和工艺情况,提供准确可行的抢险方案,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负责义务消防经警人员的安排和现场保卫及周边警戒的工作,布置善后的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坏情况发生。

副总指挥三:负责组织运输抢险队,准备好人员和车辆。随时准备按指挥命令行动。负责预备队的组织及材料,膳食等后勤保障。随时准备被充抢险队伍。

联络员:负责抢修队的组织及现场抢救、指挥。随时向安全、生产副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的联、系和各抢险队间的联系,做好抢险工作记录。协助检查预案执行情况。根据现场技术人员的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接等有关部门人员的询问。

(二)抢险组职责

1、消防队听到报警后,立即到达着火地点,迅速就近接通水源或提起灭火器听命令灭火。做到迅速、准确、有效。一切行动听指挥。随时向指挥人员汇报灭火情况。注意现场保护。

2、抢修队在听到报警后,按照《抢险队安全管理规定》有关条款,各就各位按照指挥部命令及抢修方案立即投入设备及管线的抢修。一组负责抢修破损的管线或截门:二组负责泄漏点的堵漏及其点火炬的抢修所需工具材料等;三组负责将抢修专用工具运到现场并提供抢修所需工具材料等。抢修中必须注意安全,及时向指挥人员汇报情况。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在现场停留观看。

3、运输队在报警后要迅速按预定集合待命,接到指挥部命令后。立即投入抢救人员及财产的运输。随时向指挥人员汇报情况,做好待命抢险准备。

4、后期组在报警后,组织预备队在指定地点待命,同时为抢险队做好材料、膳食和医疗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抢险准备(预备队)。

5、保卫组听到报警后按保卫预案到达指定地点负责警戒。当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时。应随时监测浓度及其范围,根据扩散情况布置警戒,并通知附近机关团体禁止用电、用火切断交通等。

预防与预警

对所辖区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液化石油气钢瓶等油气储运设施设立符合政府令和行业规范的监测控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对泄漏区域实施不间断进行定点与不定点的检测。随时掌握泄漏区域浓度和扩散范围,恰当地划定警戒区,警戒区内禁绝烟火,不得使用非防爆电器,不准使用手机和对讲机。

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油气泄漏事故,建立预测预警机制,进行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应急响应

(一)事故报警

1、发生油气泄漏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就近按下火警按钮报警,然后再向消防值班人员说明事故情况,目前应急救援处理情况及需要提供的救援帮助等。

2、消防值班人员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应拨打119。请求外援。

3、报完火警后,消防值班人员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事故情况。并指挥有关人员到路口迎车,指引事故地点。

4、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指挥部和事故抢险组所有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二)处理措施

1、报警(119、120等),并视泄漏量情况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2、建立警戒区。在指定范围内实行全面。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3、消除所有火种。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4、控制泄漏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5、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6、罐体掩护。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或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7、控制蒸气云。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8、现场监测。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注意事项: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警戒区直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应急结束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发生的隐患消除后,应急结束后。消防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事故进行总结,对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按照有关规定,由公司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上报。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一)通讯与信息保障:消防工作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经理、副经理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二)物资保障:按照有关规定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理台帐。保障应急救援物质管用有效。

(三)应急队伍保障:消防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组要加强训练,针对模拟事故进行应急演练,并加强救援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定期演练制度,实战性的综合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1次,确保救援队伍能适应急抢险救援的需要。与临近消防队,定期开展各专业联防活动,需要时通过消防值班室电话联系。充分发挥联防力量。

篇4

二、危险性分析

(一)企业概况

公司名称:某液化气站。

部门地址:北京市×××××,占地面积:9996m2。

定资产:220万元,公司人数:20人。

物质名称:液化石油气,年均充装量3000吨。

最大储存量:200吨,日均充装量:7吨(400瓶)。

管线370米,各类阀门22个。

生产工艺流程:液化石油气槽车进厂卸车台贮罐充装出站

储罐位置图(略),充装区位置图(略)。

(二)危险性分析

(1)液化石油气组成:

液化气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类,而一般经过处理的民用液化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等,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成为液态,密度增大。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为5%~9.65%。液态的液化气挥发性较强,有液态挥发成气体时,其体积扩大250~300倍,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体积膨胀系数约为水的10~16倍,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6倍,易在低洼处沉积。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和相应的事故抢险组。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总指挥和联络员组成。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

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抢险救援命令,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协调副总指挥工作内容,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

副总指挥一:负责协助总指挥作好抢险现场救灾工作的紧急组织,具体负责抢险队的指挥,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落实总指挥的抢险命令。

副总指挥二: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对抢险、抢修作业根据技术规范和工艺情况,提供准确可行的抢险方案,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负责义务消防经警人员的安排和现场保卫及周边警戒的工作,布置善后的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坏情况发生。

副总指挥三:负责组织运输抢险队,准备好人员和车辆,随时准备按指挥命令行动。负责预备队的组织及材料,膳食等后勤保障,随时准备被充抢险队伍。

联络员:负责抢修队的组织及现场抢救、指挥,随时向安全、生产副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的联系和各抢险队间的联系,做好抢险工作记录。协助检查预案执行情况,根据现场技术人员的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接等有关部门人员的询问。

(二)抢险组职责

(1)消防队听到报警后,立即到达着火地点,迅速就近接通水源或提起灭火器听命令灭火。做到迅速、准确、有效。一切行动听指挥,随时向指挥人员汇报灭火情况,注意现场保护。

(2)抢修队在听到报警后,按照《抢险队安全管理规定》有关条款,各就各位按照指挥部命令及抢修方案立即投入设备及管线的抢修。一组负责抢修破损的管线或截门:二组负责泄漏点的堵漏及其点火炬的抢修所需工具材料等;三组负责将抢修专用工具运到现场并提供抢修所需工具材料等。抢修中必须注意安全,及时向指挥人员汇报情况。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在现场停留观看。

(3)运输队在报警后要迅速按预定集合待命,接到指挥部命令后,立即投入抢救人员及财产的运输。随时向指挥人员汇报情况,做好待命抢险准备。

(4)后期组在报警后,组织预备队在指定地点待命,同时为抢险队做好材料、膳食和医疗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抢险准备(预备队)。

(5)保卫组听到报警后按保卫预案到达指定地点负责警戒。当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时,应随时监测浓度及其范围,根据扩散情况布置警戒,并通知附近机关团体禁止用电、用火切断交通等。

四、预防与预警

对所辖区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液化石油气钢瓶等油气储运设施设立符合政府令和行业规范的监测控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对泄漏区域实施不间断进行定点与不定点的检测,随时掌握泄漏区域浓度和扩散范围,恰当地划定警戒区,警戒区内禁绝烟火,不得使用非防爆电器,不准使用手机和对讲机。

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油气泄漏事故,建立预测预警机制,进行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五、应急响应

(一)事故报警

(1)发生油气

泄漏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就近按下火警按钮报警,然后再向消防值班人员说明事故情况,目前应急救援处理情况及需要提供的救援帮助等。

(2)消防值班人员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应拨打119,请求外援。

(3)报完火警后,消防值班人员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事故情况。报完警后,消防值班人员指挥有关人员到路口迎车,指引事故地点。

(4)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指挥部和事故抢险组所有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二)处理措施

(2)建立警戒区。在指定范围内实行全面。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3)消除所有火种。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4)控制泄漏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5)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6)罐体掩护。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或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7)控制蒸气云。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8)现场监测。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注意事项: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警戒区直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六、应急结束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发生得隐患消除后,应急结束后。消防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事故进行总结,对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

按照有关规定,有公司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上报。

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一)通讯与信息保障

消防工作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经理、副经理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二)物资保障

按照有关规定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理台帐,保障应急救援物质管用有效。

(三)应急队伍保障

消防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组要加强训练,针对模拟事故进行应急演练,并加强救援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定期演练制度,实战性的综合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1次,确保救援队伍能适应急抢险救援的需要。

与临近消防队,定期开展各专业联防活动,需要时通过消防值班室电话联系,充分发挥联防力量。

八、附则

(一)培训和演练

篇5

我国涉及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海上交通安全法》(自1984年1月1日起施行)、《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港口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等。此外,我国沿海部分省市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如《厦门市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深圳市海上交通安全条例》(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青岛市海上交通安全条例》(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天津市海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等。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一般等级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涉及的主要部门有海事管理机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等。

1.1 海事管理机构

(1)《海上交通安全法》 该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是对沿海水域的交通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第34条规定:“船舶、设施或飞机遇难时,除发出呼救信号外,还应当以最迅速的方式将出事时间、地点、受损情况、救助要求以及发生事故的原因向主管机关报告。”第38条规定:“主管机关接到求救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救助。有关单位和在事故现场附近的船舶、设施必须听从主管机关的统一指挥。”

(2)《突发事件应对法》 该法第17条规定:“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2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1)《港口法》 该法第6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港口的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港口管理体制的规定确定。对港口具体实施行政管理的部门统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第33条规定:“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旅客紧急疏散和救援预案以及预防自然灾害预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

(2)《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 该法第45条规定:“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危险货物事故应急体系,制定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建立专业化应急队伍和应急资源储备,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能力。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发生事故时,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规定向上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组织救助。”

1.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安全生产法》 该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第9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该法第69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交通运输、铁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第70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1.4 港口生产经营单位

(1)《港口法》 该法第32条规定:“港口经营人应当依法制定本单位的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旅客紧急疏散和救援预案以及预防自然灾害预案,并保障组织实施。”

(2)《安全生产法》 该法第70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该法第70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4)《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 该法第43条规定:“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货物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应当将其应急预案及其修订情况报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44条规定:“当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发生险情或者事故时,港口经营人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行动,排除事故危害,控制事故进一步扩散,并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2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泄漏事故应急处置中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责

从《海上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港口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看出,在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过程中,海事管理机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从应急处置的具体实践来看,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发生泄漏事故后,在将危险货物集装箱从船上转移至岸上进行应急处置的过程中,由于货物发生位移,事故影响范围发生变化,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权限也相应地发生转变。为最大限度地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相关部门不仅要依法履行职责,还要加强协调配合。

2.1 海事管理机构

当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发生泄漏事故,对水上交通安全造成威胁时,海事管理机构作为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部门负有组织救助的职责。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发生泄漏事故的危险货物集装箱从船上转移至岸上的阶段,按照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应急预案进行救助,由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应急处置的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其他部门予以协助。此外,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制定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的规定,在管辖水域负责组织、指挥水上事故处置工作的海事管理机构有责任也有必要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并报地方政府批准实施。

2.2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受有权管理本行政区域港口的地方政府的指定,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对有关港口实施行政管理,负责组织制定港口码头危险货物应急预案,对港口生产经营单位危险货物应急预案实施备案,并负责组织指挥救助。发生泄漏事故的危险货物集装箱从船上转移至岸上后,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权相应地由海事管理机构转移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在应急处置工作中依法发挥主导作用。

2.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港口危险货物应急处置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如下:(1)对辖区港口码头危险货物应急预案实施备案,会同辖区海事管理机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等整合各分预案,做好不同分预案之间的衔接工作;(2)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危险货物总体应急预案,报本级政府批准实施;(3)根据预案和事故等级组织实施救援。由此可见,在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不论涉事集装箱位于何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均负有指导、协调职责。

2.4 港口生产经营单位

港口生产经营单位是港口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制定本单位危险货物应急预案;在发生事故时,依照法律规定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并采取适当措施,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排除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散。船舶在航行途中因发生危险货物集装箱泄漏事故而靠泊码头后,或停靠码头的船舶发生危险货物集装箱泄漏事故时,港口生产经营单位承担首要的应急救援工作;发生泄漏事故的危险货物集装箱上岸后,港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海事管理机构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和指导意见制定应急救援方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协助主管部门做好具体的应急救助工作。

3 促使相关部门更好履行职责的对策

3.1 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自1984年生效实施以来从未进行修订。受立法当时经济和航运发展水平的限制,该法未对海上应急救助工作作全面规定。随着我国经济贸易和港航业蓬勃发展,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显著上升。除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明确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分工、程序要求、具体措施外,《海上交通安全法》等上位法亟待修订,以确保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针对因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统一、不衔接而影响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效率和效果的问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努力形成相关部门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协调的良好局面。此外,对相关部门在应急处置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要通过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吸纳,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巩固和扩大实践成果。

3.2 完善各部门现有应急预案

海事管理机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港口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各自法定职责,总结应急处置工作的得失成败,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细化、实化,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要在各自应急预案内预留接口,解决职责交叉重复和错位模糊的问题,实现不同部门应急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和顺利过渡,使之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

3.3 加强各类应急演练

篇6

为保证公司、社会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在事故、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响应,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人身伤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本预案。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二、应急救援岗位职责

1、应急救援总指挥岗位职责

1)组织制订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现场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确立办公室、安全保卫组、安全消防组、医疗救护组、后勤救护组、事故分析调查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内部机构及工作职责和各级人员的职责。

7)压力容器事故的上报工作。

8)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

9)组织应急救援的演练。

10)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2、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岗位职责

1)协助应急救援总指挥工作。

2)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提出对策和建议。

3)保持与现场指挥人员的直接联络。

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物资、设备以及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3、现场指挥部工作职责

1)对压力容器事故现场的危险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并随时上报现场指挥部。

2)传达和落实现场指挥部的指令和安排、承上启下保证现场救援有条不紊的进行。

3)协调现场救援各组的工作,保持相互沟通,快捷有效的按程序实施救援。

4、安全保卫组工作职责

1)做好现场保护和警戒工作,在保证应急救援的同时尽量保护现场。

2)必要时协助指挥部负责事故周围危险区域人员的疏散和撤离。

3)维持救援现场的秩序

4)负责通信保障。

5、安全消防组工作职责

1)负责将伤员撤离危险区域。

2)采取有力措施切断事故发展链条,控制事故危险源的发展和扩大。

3)负责压力容器的抢修和应急设备的监测等工作。

6、后勤救护组工作职责

1)负责后勤物资的供应,包括应急救援保障,技术资料,应急设备和物资,通信设备及资金等。

2)提供现场后勤保障服务,负责伤员现场救护和送往医院。

7、设备抢修组工作职责:负责现场设备抢修及设备保障。

三、应急设备:

1、营救设备:救援服务车,干粉灭火器、消防沙。

2、通信设备:对讲机、手持话筒、电话、传真等。

3、个人防护设备: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靴、防砸鞋、绝缘鞋、手套、防护眼镜等。

4、医疗设备:救护车、担架、夹板、急救箱等。

5、文件资料:压力容器使用维修说明书、电气原理图及敷线图、基础图、安装拆卸工艺及有关计算机内存储信息等。

四、危险辩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本公司压力容器,主要为车间生产提供压力的空气压缩机、干燥器、储气罐、油水分离器、液气分离器,压力容器事故限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五、预警和预防机制:

依公司各类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六、应急响应:

1、由压力容器事故引起火灾/爆炸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接警人员或值班守卫人员听到或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公司总经理和区消防队报告:

(1)火警电话:119;

(2)讲清门牌号码、单位、着火的部位;

(3)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大小;

(4)讲清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姓名;

(5)报警后要留人,并到路口迎接消防车。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安排行动计划,并立即赶到现场指挥救灾工作。

3、现场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设备、电源,选用一切有效措施进行降温和阻隔火路,尽量避免火势蔓延。

4、如涉及液化气钢瓶泄漏必须谨慎处理,将钢瓶移至安全区域再进行处置。操作时要注意

钢瓶内压,预防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如果泄漏发生在接头、阀门、减压装置等附件处,应使用专用工具消除。如果泄漏发生在液位以下,应尽可能改变钢瓶位置,使钢瓶内只泄出气体,同时冷却钢瓶减压。

5、火势较大,控制困难,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如有影响邻近单位时,应由安全保卫组立

即通知邻近企业和社区、行人。

6、各课长立即根据疏散指示将所有无关人员和车辆撤离至安全区域,各部门主管负责清点

本部门员工人数,如人数不符,则应立即查明原因或安排进行搜救工作。所有救灾工作必须考虑到人员的安全。

7、安全保卫组应安排设置隔离区,将无关人员隔离至安全地带

8、安排专人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的急救工作,引导救护车的到达,为增援救援的外来机构到

达,指引安排必要的通道,协助救护人员的工作,随时报告伤者情况。

9、可能的情况下,迅速将把火场周围的可燃物品、贵重物品和重要资料转移到安全地方,

初期火灾时,把燃烧物移到空旷的地方。

10、利用一切设施进行回收泄漏的物料,控制外溢物料的蔓延扩大,清理消防救援通道,保持畅通。

11、对消防处理产生的废弃物及时进行清理,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防止造成污染。

12、若邻近单位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时,在判断清楚具体情况后,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启动预案,避免其影响扩大到本公司。

13、救火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油类或电线起火时,应以砂物扑灭,不可用水灌救。

(2)衣服着火时,应立即在地上打滚。

(3)必须将人员安全作为第一保护要则,先救人、后救物。抢救物品时,应先救帐册、凭证、重要文件或贵重物品。

(4)在救火时,应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

(5)如大火封住出口时,被困人员应利用绳索从窗口逃生。

(6)处于烟火包围中时,应俯身行走、贴地面匍匐前进。

(7)对于在火灾中受伤的人员,须及时联系和救治。

七、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

1、疏散、撤离程序

当易燃易爆介质大量泄漏事故发生后,危及到现场及厂区附近安全时,应立即拨打119、110、120求助,启动疏散程序。该程序的启动是在应急救援部门未到现场前采取的应急行动。当应急救援部门到达现场后,按照地方应急救援部门的救援程序实施人员疏散、撤离。当事态发展超出控制时,并按事故上报程序迅速向上一级报告。

1.1厂区人员紧急疏散程序

(1)第一负责人:厂区最高领导者;第二负责人:厂区安全管理员。

(2)厂区现场人员应按照厂区标明的逃生路线,撤离到厂区外紧急集合点,并对人员进行清点。一方面报告应急办公室,同时向安全地点转移。

1.2附近居民紧急疏散程序

(1)通知地方政府,通告并指导附近居民进行疏散。

(2)疏散路线应最大限度的避开危险源,发生易燃易爆介质泄漏事故和火灾事故的疏散集合点应确定在位于泄漏事故点的上风口。

(3)疏散时撤离要迅速,行动要有秩序。

2、易燃易爆介质泄漏、火灾、爆炸的应急处理

2.1一般处理原则:

(1)迅速切断易燃易爆介质来源,管道发生泄漏时,若时间允许,应在第一时间内杜绝危险区域内的一切火源和电源。

(2)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迅速撤离、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警示标志,同时设法保护相邻装置、设备,应杜绝火源、切断电源、防止静电火花,并尽量将易燃易爆物品搬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态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

(3)迅速组织事故发生地周围的群众撤离危险区域,维护好社会治安,同时做好撤离群众的生活安置工作。

(4)事故现场如有人员出现伤亡,立即调集相关(外伤、烧伤、中毒等方面)的医疗专家、医疗设备进行现场医疗救治,适时进行转移治疗。

(5)设置警戒线和划定安全区域,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地区进行易燃易爆介质体分析、大气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报。

(6)及时制定事故的抢修维修方案(灭火、堵漏等),并组织实施。

(7)现场救援人员必须做好人身安全防护,避免烧伤、噪音等人身伤害。

(8)确认发生管道易燃易爆介质大量泄漏事故后,安全、生产运行管理部门立即通知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

(9)发生火灾或爆炸应当立即启动消防预案,实施人员抢救。

2.2一般抢修技术措施

(1)当发生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应迅速通知一切可能危及安全区域的动火作业,应注意避免过猛、过急、敲打等动作,防止电器开停可能引发的火种。

(2)视火情严重程度和燃烧物质,以及可利用的灭火器材,采用冷却、隔离、窒息、抑制方法灭火。

3、应急救援的其他工作

3.1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拍照、摄像、绘图、采样等方法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护事故现场物证。

3.2抢险人员应佩带职责标志,抢险现场应根据易燃易爆介质泄漏程度确定警戒区并设立警示标志,并随时监测周围环境的易燃易爆介质浓度,无关人员不应入内。

3.3操作人员进入警戒区前应按规定穿戴防静电服、鞋及防护用具,并严禁在作业区内穿脱和摘戴。作业现场应有专人监护,不应单独操作。

(3)疏散时撤离要迅速,行动要有秩序。

2、易燃易爆介质泄漏、火灾、爆炸的应急处理

2.1一般处理原则:

(1)迅速切断易燃易爆介质来源,管道发生泄漏时,若时间允许,应在第一时间内杜绝危险区域内的一切火源和电源。

(2)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迅速撤离、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警示标志,同时设法保护相邻装置、设备,应杜绝火源、切断电源、防止静电火花,并尽量将易燃易爆物品搬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态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

(3)迅速组织事故发生地周围的群众撤离危险区域,维护好社会治安,同时做好撤离群众的生活安置工作。

(4)事故现场如有人员出现伤亡,立即调集相关(外伤、烧伤、中毒等方面)的医疗专家、医疗设备进行现场医疗救治,适时进行转移治疗。

(5)设置警戒线和划定安全区域,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地区进行易燃易爆介质体分析、大气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报。

(6)及时制定事故的抢修维修方案(灭火、堵漏等),并组织实施。

(7)现场救援人员必须做好人身安全防护,避免烧伤、噪音等人身伤害。

(8)确认发生管道易燃易爆介质大量泄漏事故后,安全、生产运行管理部门立即通知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

(9)发生火灾或爆炸应当立即启动消防预案,实施人员抢救。

2.2一般抢修技术措施

(1)当发生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应迅速通知一切可能危及安全区域的动火作业,应注意避免过猛、过急、敲打等动作,防止电器开停可能引发的火种。

(2)视火情严重程度和燃烧物质,以及可利用的灭火器材,采用冷却、隔离、窒息、抑制方法灭火。

3、应急救援的其他工作

3.1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拍照、摄像、绘图、采样等方法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护事故现场物证。

3.2抢险人员应佩带职责标志,抢险现场应根据易燃易爆介质泄漏程度确定警戒区并设立警示标志,并随时监测周围环境的易燃易爆介质浓度,无关人员不应入内。

3.3操作人员进入警戒区前应按规定穿戴防静电服、鞋及防护用具,并严禁在作业区内穿脱和摘戴。作业现场应有专人监护,不应单独操作。

3.4警戒区内应无烟火;不得使用手机等通信工具及非防爆型的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等;夜间抢险现场照明须采用安全照明灯。所有车辆必须佩带防火帽,除抢险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不许进入现场。

3.5应对作业点进行易燃易爆介质检测。当易燃易爆介质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以内时,应强制通风,降低浓度后方可作业。作业现场应保证人员疏散通道及消防通道畅通,灭火器材专人到位。

八、应急保障

1、通讯保障:公司采用移动电话联系及固定电话联系方式,在必要时由后勤救护组配备对讲机进行公司内部联系。内、外部联系方式见附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通讯录》。

2、后勤救护应急保障:

公司依各厂区、各部门选定义务消防人员,具体人员分工及职责依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对应的人员及职责进行应急救援。其召集应急通讯方式依附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通讯录》。

3、公司成立后勤救护工作小组,包括公司现有客车、货车,在遇紧急情况时,无条件优先

安排应急工作。

3.1公司每个生产车间及办公楼总台处随时准备急救药箱及并常备药品,以备应急使用。

3.2安环部对公司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等进行日常维护、巡查,并保持所有消防设备完备可用并合理布局,确保消防通道通畅。公司守卫组应维护和保持厂区广场应急消防通道通畅。

3.3生产技术部设备抢修组应按设备管理要求,准备随时可用的工具、应急备件,以备应急时使用。

4、应急物资保障:公司常备应急保障物资,并保证最低数量保障应急使用

4.1应急药箱:

(1)外伤药:创可贴,橡皮膏、医用酒精、镊子、剪刀、灭菌纱布,脱脂棉球、双氧水,云南白药、红紫药水,止血带等

(2)解暑药、退热药。霍香正气水、去痛片、阿司匹林。

(3)胃肠道感染。泻立停、口腹抗生素。

(4)抗生素: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左氧弗沙星

(5)心脏病救急药:如速效救心丸、心得安(普奈洛尔)

4.2企业药箱由后勤专门负责,各车间备药箱由安全专责负责,各备一个药箱。外伤药、解暑退烧药及胃肠道感染药总务应备20人/份以备用。

4.3药箱保管人要经过初级救护训练,能够进行一般包扎和了解非处方药品的使用常识,紧急救护药品的使用方法。

4.4公司应保持至少10人的在职急救员,请具资质医院进行培训,最新急救资格人员名单见附件。

九、应急宣传教育、培训与演练

1、公司每年组织一次模拟演习。

2、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时,演练必须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总评、有考核。

3、每次应急演练的程序安排及注意事项,必须列出详细演练计划,并采用公司管制文形式各部门。

4、公司应急演练记录,应现场拍摄演练过程照片,根据实际演练情况,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要求一周内在公司各分厂公告宣传栏上进行文宣,促进各部门员工对应急预案的全面认知。

十、事故现场保护及调查

1、事故现场的保护

(1)除因抢救伤员和控制事态发展外,安全保卫组负责在事故调查尚未进行之前,任何人不得破坏和改变现场。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保护好事故现场。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2)事故相关的证据收集与保全。

2、生产技术部负责事故调查。

3、情况调查

向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其相关人员询问关于事故发生前后及事故过程的情况,主要内容有:(1)有关人员基本情况;(2)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是否正常,是否有超温、超压、超载、超速、变形、泄(渗)漏、异常响声、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失效等异常情况;(3)运行管理及作业人员的操作情况;(4)现场应急措施及应急救援情况;(5)其他情况。

4、资料调查

生产技术部应当主动提供事故发生前后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检验、使用等档案资料、运行记录和相关会议记录(包括工作日记)。调查组重点查阅以下资料。

4.1特种设备的生产档案资料。特种设备结构、强度、材料的选用情况;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质量情况;型式试验、安装、改造、维修质量情况,并对特种设备损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4.2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定期检验情况及存在问题整改情况。

4.3安全责任制、相关制度落实情况。

4.4使用单位对存在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

5、现场调查

5.1仔细勘察记录各种现象,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测量。记录特种设备的承压、承重部件、事故发生部位及周围设施损坏情况,要注意检查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等情况。

5.2人员伤亡情况的调查,设备本体及部件损坏情况调查。

5.3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附属设备(施)损坏情况的调查。

5.4事故发生过程中采取应急措施与应急救援情况。

篇7

评估采取资料查阅、员工访谈、现场抽查、实操检验等方法,借鉴“四不两直”的方式,共抽查机关处室19个、二级单位9个、基层单位18个,组织开展现场演练7次,桌面演练3次,顺利完成了量化评估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

评估背景

理念认识的深化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长期以来侧重应急响应,忽视应急准备。习惯于以预防事故代替应急管理,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发生事故后的应急救援上。因此,加强企业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探索开展应急准备能力评估,已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

法律法规的要求

新《安全生产法》以及《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及应急能力评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石油集团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开展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总结评估工作。已上报国务院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送审稿)》专门规定了“应急准备”“应急评估”等章节,明确对企业及有关部门落实应急准备,开展应急准备评估、应急处置与救援评估的工作要求。

工作推进的需要

中石油集团自2009年起开展应急预案审核工作,实施应急预案备案管理,但是主要侧重于应急预案文本的合规性与实效性。在从“全”到“优”新的历史阶段,有必要通过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推动预案编制、宣教、培训、演练等实施工作落实,最终实现管理持续改进和应急能力的不断提升。

评估做法

全面覆盖 突出重点

在以往应急预案审核工作基础上,此次评估明确了以下原则:

一是评估范围突出复查抽查,从已开展审核的52家企业中选择12家企业,覆盖炼化、管道、勘探、销售、工程技术等重点业务板块。

二是评估对象突出“一普三重”,即主要企业普遍性备案审核,重点生产企业、重点事故企业、重点项目现场审核,涵盖机关、二级单位及基层单位。

三是评估内容突出关键问题,以既往审核发现的风险评估、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等环节为重点,全面评估应急准备工作情况。

对表检查 专家参与

中石油集团安全环保与节能部专门立项,委托中石油集团安全环保与技术研究院开展“应急能力评估”课题研究,借鉴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制定了《企业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细则》《现场应急检查对照表》及《企业应急预案现场审核问题清单》(2009-2014),为评估提供依据和工具方法,提高了检查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同时,中石油集团安全环保与技术研究院作为课题承担单位,其分管领导及安全与应急所人员分别担任组长或各组联络员,通过实践检验课题成果,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还提高了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

事故导向 创新形式

此次评估以事故为导向,以问题为核心,以实战为目标,针对应急预案“一定了之、一发了之”造成的“哑巴应急”问题,将“笔试”改为“口试”,将“查台账”改为“考能力”,将“检查作业”改为“随堂测验”。

改变以往仅在会议室里查文本记录、现场检查设备器材的做法,在现场设定事故情景,要求企业按照预案演练,检查企业应急准备情况。特别是利用首次会或末次会领导到齐的时机,组织一次针对本单位主要风险的桌面推演,评估组现场考核评估,既增强了公司领导的应急意识,又考查了企业实际处置能力。

多种方法 贴近实际

此次评估结合企业生产工艺、重大危险源等实际,探索多种演练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侧重企业基层,设定的演练情景多是小量泄漏或燃烧,着重考查企业初期应急处置能力。

侧重贴近实战,在一个装置开展演练后,随即在另一装置接着开展演练,强化企业危机意识、实战意识。

侧重结合实际,根据企业情况设定氨气(氯气、原油)泄漏、氢气燃烧等事故,逐步展开事故情景,考核企业应变能力。

侧重关键岗位,提问一线员工、班组长、调度员、负责人等关键人员,考核其对岗位应急处置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评估结果分析

演练总结评估缺少整改落实

应急演练的目的是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公众,这些都建立在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并整改的基础上。问题得不到整改落实,演练就失去了原有意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中均有对总结评估问题整改的跟踪验证要求。

篇8

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以应急演练为主线,结合日常应急管理,积极协调各方力量,认真部署专题行活动各项工作,确保协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确保全民防灾避险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生产经营单位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规范企业在事故初发期的先期处置工作,提升企业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从业人员应急培训等应急管理水平,为减轻或阻止事故态势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构筑坚强防线。

二、演练内容

1.市政府与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将联合举办由政府主导、部门联合、政企衔接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演练活动,重点围绕指挥决策、协同应对、应急保障、后期处置等内容,组织开展应急指挥演练;同时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及救援装备展示活动。

2.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供水供气、旅游等行业管理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组织开展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泄漏、脚手架和起重机械坍塌、特种设备、油气管线泄漏、宾馆景点等本行业领域内的专项应急演练。

3.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涉爆粉尘、城市燃气等生产经营单位,要针对本单位危险源、易发事故特点和危险有害因素,全面开展班组、车间一线员工应急处置方案演练,让每一名管理者和员工知道发生险情后如何处置、如何逃生、如何与事故辖区的政府部门报告事故信息,如何组织人员疏散、撤离。

4.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和应急演练计划,针对汛期和重大活动等重点时段,结合本单位、本行业事故易发、多发,应急管理基础薄弱的领域、时段、岗位等为重点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战化应急演练。

三、总体要求

(一)明确目标,精心部署。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把应急演练工作与“安全生产月”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同时部署、严密组织、认真落实。要紧密结合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特点,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的原则,立足于事故灾难应对和事故处置全过程,采取多种形式,科学安排专题行活动内容,确保以活动促准备、以活动强能力。

(二)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各类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应急演练、培训和教育,提升应急意识和先期处置能力。各类企业在立足基层车间、班组和岗位开展现场处置演练的同时,要组织开展一次企业领导参与、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应急演练活动。要不断拓展专题行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开展应急培训、比武竞赛、宣传教育和应急管理执法检查等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推动预案简明化、卡片化、专业化,特别要提升企业员工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创新方法,提升能力。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专题行活动,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理论创新,特别是围绕风险分析、情景构建、应急准备、应急能力评估等开展研究,总结基层好的经验做法,并按照《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济安委办〔2017〕17号)要求,撰写理论文章。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合风险特点构建演练情景,针对薄弱环节设计演练内容,着眼最大实效确定演练方法,确保演练效果,真正发挥应急演练评估、检验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作用。要加强应急演练评估工作,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9009-2017),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应急演练有关内容和工作程序进行评估与总结,及时发现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应急预案,补充应急装备。

(四)强化督导,确保实效。市政府安委办将按照各单位报送的应急演练工作计划报表,对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采取督查检查、指导参与等手段和措施,确保应急演练工作落到实处。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进行全市通报,并纳入本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同时将专题行活动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宣贯、应急预案优化等日常应急准备工作,以及督察、检查、培训等工作紧密结合,送专家下基层、送知识到一线,切实提升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水平。

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专题行活动总结,填报《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专题行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于7月5日前报送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安全生产月”期间,每周五报送应急演练活动开展情况。报送材料包括活动情况电子文本、视频(分辨率大于1280像素×720像素,格式为MP4、MPG2、AVI、MTS)、照片(分辨率不低于1920像素×1080像素,格式为JPG、PNG、PSD)等。重大危险源单位、市属重点企业及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企业应急演练情况请直接上报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联系电话:

篇9

关键词: 城镇燃气;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Key words: town gas;emergency rescue;security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9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156-03

0 引言

重庆燃气集团是主营城市燃气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燃气工程设计和安装的城市燃气企业,天然气管网1.45万余公里、储输配气站150余座,年供气量达到25亿立方米,为330万客户和40座CNG加气站提供燃气供气服务,燃气供应范围覆盖重庆市辖区38个区县中的24个区县。重庆燃气集团近年来加强燃气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构建与管理,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减少燃气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做出积极贡献。

1 重庆燃气集团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构建与实施的背景

1.1 适应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的需要 2009年国务院出台3号文件支持重庆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2010年重庆市政府为有效提升全市综合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和救援水平,率先在全国组建了8支市应急救援队伍和12支市应急救援保障队,重庆燃气集团作为重庆市应急救援燃气保障队被纳入其中,一旦城区出现灾害险情,在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市燃气保障队将按照指令集结到位,开展燃气救援和处置工作,共同推进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

1.2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 重庆燃气集团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管理服务型企业,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安全可靠能源保障的特殊的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应急救援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其管理,正是企业构建和谐社会、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通过构建燃气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积极参与重庆市应急救援工作,不仅能展现重庆燃气集团的应急救援水平,而且能提升社会对重庆燃气集团的认可,客户对企业的认知,从而能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和好评度,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3 提高企业应急救援保障能力的需要 随着重庆市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推进,城区燃气管网不断发展、供气范围不断增大,燃气泄漏抢险处置的工作难度也不断增加。由于企业内部燃气应急救援不健全,企业内部基层分、子公司对燃气泄漏都是按照各自管辖区域进行抢险处置,存在服务区域不清晰、职责交叉、管网现状掌握不明、人员经验技术水平参差较大、抢险设施设备配置差异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燃气泄漏险情处置。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培养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员,以提升现有应急救援水平和质量,确保安全平稳供气,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重庆燃气集团实现内涵增长的迫切需要。

2 重庆燃气集团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主要做法

重庆燃气集团积极构建燃气企业应急救援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其内部管理。企业通过确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规范应急响应程序,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强化设备物资保障,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提升新技术支撑,严格内部考核和强化风险管理,构建了较完善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主要做法如下:

2.1 确立安全发展目标,推行“01310”安全管理模式

重庆燃气集团以构建重庆市天然气安全供应保障体系为工作目标,以充足的气源保障、合理安全的输配管网、充分的储气调峰手段、完善的抢险运行机制、优质的管理服务等五方面内容为抓手。推行“01310”安全管理模式,即0—全年死亡事故为零;1—各级行政负责人对本级安全工作全面负责;3—建立集团-分(子)公司-班组(站)三级安全管理体制;10—全面落实安全工作“十到位,全方位”的总体要求。“十到位”:安全意识到位;管理制度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管理机构、人员到位;教育培训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事故应急防范措施、救援预案及演练工作到位;隐患整改、资金投入到位;事故处理、责任追究到位;安全工作奖惩到位。“全方位”: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资金管理、物资管理、商业秘密保护和人员安全等人、财、物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应纳入安全管理工作的范畴。

2.2 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重庆燃气集团成立了以企业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集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应急救援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分层级按区域建立救援机构:一是在重庆主城区成立了应急救援抢险队伍,24小时轮流值守值班,承担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的重大燃气应急抢险。二是在所属各分、子公司建立一支应急救援抢险队,与位于主城的应急救援抢险队形成联动,承担各自管理辖区范围内的燃气应急抢险和对口支援应急抢险。

2.3 完善应急救援流程建设

①按照燃气突发事件所在燃气供应系统的压力等级、影响的用户性质及数量、事件发生地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方面因素,将燃气突发事件等级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并参照燃气突发事件分级标准,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预警的燃气突发事件由高到低分成红、橙、黄和蓝四种预警报告,分层次调度。

②燃气事故抢险信息来源主要包括管道维护人员报警、车检人员报警、110和119报警、市长公开电话、社会公众和施工单位报警以及重庆燃气集团客服热线966777。

③应急救援根据警情判断和影响级别,将抢险流程分为重特大燃气泄漏和一般燃气泄漏,并制定不同的抢险流程和应急预案,如图1所示。

2.4 强化应急救援人才建设及培训工作 注重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抢险技能、安全意识、组织协调、专业水平、实战经验等方面知识水平的提升。

首先,优先从集团公司现有的安全生产业绩一流的团队、个人和安全生产条件复杂的岗位中选拔领导干部和专职人员,作为应急救援保障工作机构小组的后备人才库。其次,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含特种作业人员)等进行燃气专业、安全管理、抢险救援装备等知识的专项培训。三是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打造了一支业务技能高、安全责任重的应急救援队伍。四是通过从接警处置、集合出动和现场处置等燃气突发事件灾害救援实战训练。实现训练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保障队伍业务技能水平和应急救援协同作战能力。

2.5 健全应急响应管理机制 重庆燃气集团建立了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制定了《天然气设施接警抢险管理规定》、《应急管理规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重庆市燃气应急救援保障队伍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年)》、《燃气专用抢险设备管理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规范了作业流程和标准;建立燃气抢险专题工作例会机制。对当月燃气抢险出动率、管网泄漏点自查率、隐患整改等情况进行通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6 强化应急救援设备物资配置 重庆燃气集团围绕应急救援设备特点,重点抓好各类抢险机具设备的基础管理、现场管理和保障运行工作。抢险设备实行了动态定编管理,主要分为了运输工具、检测仪器、抢险机具三大类。以重庆燃气集团《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物质信息系统》为工作平台,按照“统筹管理、科学分布、合理储备、统一调配、实时信息”的原则,进行应急设备、物资进行储备和统一调配。截止2012年底,配置有应急指挥车、燃气专用抢险车、带压堵漏应急包、甲烷检测仪、乙烷分析仪、移动照明车、发电焊机、激光遥距检测仪、路面钻孔机、真空吸气泵、防爆风机、正压呼吸器、探管仪、发电机、破路机等各类抢险救援设备共计1391台套。

3 燃气企业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效果

重庆燃气集团应急抢险已建立起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快捷的应急工作机制和“五个统一”(班子、牌子、队伍、场所、标识)应急管理工作标准。市燃气应急救援保障队圆满完成重庆市政府组织的2011年重庆市洪涝灾害综合应急救援演练、2012年国家(重庆)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落成典礼暨重庆市综合应急救援总队成立两周年汇报演练,得到了市政府及广大燃气客户的高度认可。

3.1 燃气抢险率呈下降趋势 重庆燃气集团通过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建成了在重庆市内有影响、有实力的应急救援保障队伍。特别在燃气抢险次数方面,自2010年以来,集团位于主城的两支应急救援抢险队每年抢险次数呈下降趋势,降幅达到8.8%。春节长假期间,更实现了燃气抢险“零出动”的历史性记录。

3.2 燃气管网泄漏点自查率创新高 重庆燃气集团通过企业应急救援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管网维护管理。企业以燃气检测车检带人检的方式,扩大检漏区域,提高管网泄漏点自查率,降低了漏气输差损失,创造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燃气应急救援保障队仅2013年上半年,燃气检测车共出动车检93个工作日,行程5389.5公里,发现疑似天然气泄漏点93处,经乙烷色谱分析确认天然气泄漏35处,均全部抢险修复。

3.3 应急救援能力极大提升 重庆燃气集团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实施促使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监督风险等方面的管理得到极大提升,强化了企业一体化管理运作能力,规范和完善了各项安全应急保障制度,促进了企业各部门、基层各单位的无缝合作和良性互动以及与社会各界的协调配合,突出其整体性、协调性、规范性和一致性,全面系统的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不仅强化了重庆燃气集团的品牌形象,也为进一步打造全市的应急救援保障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徐武.管道下向焊技术在大兴南高压A调压站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燃气,2011,01.

[2]宋祎昕.城镇燃气管道全寿命期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煤气与热力,2013,01.

篇10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056-02

应急管理是为了降低灾难性事件的危害,基于对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所产生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现代管理的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地应对、控制和处理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1]。

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是一个高危高风险的行业,原油易燃易爆的特点,致使采油厂原油勘探、开采、脱水、集输、车辆拉运、储存、净化处理等各个生产环节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的威胁,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与紧急处置等应急管理工作在采油厂安全生产工作中至关重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探讨,构建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尽可能地减少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强化采油厂安全管理,打造本质安全性油田意义深远。

1 采油厂突发事件特点

采油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毒性危害等多种危险、有害因素,这些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来自于油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物质和物料,同时,也来自于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站场、设备设施和雷电、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2]。采油厂突发事件,有着五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种类多。有井喷、火灾、爆炸、油气中毒、原油泄漏、机械伤害、电气伤害、供电事故、雨雪冰冻、雷电、洪水、泥石流等各种突发事件,涉及安全环保、公共卫生、职业危害、自然灾害等各个方面。二是损失大。突发事件往往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造成人身损失;不仅造成眼前损失,还造成长远损失。三是影响广。突发事件不仅造成经济影响,还会产生社会影响、政治影响。四是社会关注程度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油区群众和广大职工对生命的珍爱、对财产的关注、对行为的预期、对秩序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五是控制处置难度大,采油厂各类突发事件瞬间释放能量大,涉及不可控因素多,突发事件应对处置难度较大,必须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2 采油厂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1)建立健全了应急预案体系雏形。在深入调研、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先后编制了《靖边采油厂突发事件综合预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原油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井喷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环境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及《原油清理现场处置方案》、《雨雪天气应急预案》等十多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综合预案整体统领、各专项预案专项阐述、现场处置方案具体指导的三级应急预案体系,并通过了省安监局组织的预案评审。

(2)建立了应急管理机构体系。为加强应急管理,成立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厂长任组长,负责应急工作资金保障、应急物资储备、预警信息签发、应急演练效果评估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监控中心,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各类危险源特别是事故多发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及重大危险源实行24小时监控。基层各单位成立应急值班室,执行领导昼夜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将安全管理员对本单位各类危险源进行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紧急情况,及时反馈给应急监控中心,认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把灾害与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

(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为确保应急救援工作人力保障,本着专职、兼职应急队伍相结合的原则:一是成立了1个消防中队和2个驻站消防分队,配置专职消防战士40名,泡沫消防车6辆。二是抽调各单位工作人员按照民兵预备役建制成立3个应急抢险救援连,由9个排27个班组成。

(4)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累计投入800万元,设置厂级应急物资库1处,队站级应急物资库14处,单井应急物资库300处,储存了防毒面具、防护服、灭火毡、防爆手电、吸油索、吸油毡等各类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建立健全了以厂级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枢纽,以队站级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支撑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5)加强应急培训。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员工及油区群众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各类应急预案、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员工和群众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能力和事故紧急状态下的自救能力。二是通过外聘专家、送外培训等方式,强化了专、兼职应急队伍熟练应用应急设备、防护装备等应急技能培训,建立完善了厂级、大队级和队站级应急培训机制。

(6)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建立了厂级、大队级和队站级三级应急演练机制,每年组织开展厂级应急演练2次,大队级应急演练6次,队站级应急演练50次,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完善预案、锻炼队伍、提高突发事故处置能力。

3 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1)应急预案体系上下衔接性不强。采油厂在作业区设置了六个采油大队,各采油大队属于生产前线指挥机构,内部机构设置精细、自成一体,独立性较强。各采油大队编制的应急预案与厂上编制的应急预案框架不符、格式不一、响应级别划分模糊、预案内容衔接性不强,造成有些小型突发事件启动厂上预案显得牛刀杀鸡,浪费资源;有些大型突发事件启动采油大队预案显得力不从心,效果不佳。

(2)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覆盖不全,应急物资管理滞后。采油厂油井布设分散,油区千秋万壑,地理环境复杂,夏秋季炎热多雨,冬春季低温干旱,季节性降雨分布不均衡,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量较大,目前阶段,采油厂虽然初步建立了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但应急物资储备点覆盖面远远不够,单井应急物资库设置比例偏低,尤其是库坝、河流附近敏感区域未设置专门应急物资储备点,无法满足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

应急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未建立专门应急物资管理制度。二是库房内防潮、通风、防火、防盗、防鼠、防污染等设施缺乏。三是应急物资放进库房后疏于管理,应急物资流失严重。

(3)应急预警机制不健全。目前采油厂应急管理工作重心仍然在事发后的应对处置,日常预警防范工作落实不到位,未做到及时预测预警、提前防范动员。

(4)应急管理反馈机制欠缺。良好的管理控制,应当表现为系统运行的稳步提高[3]。采油厂应急管理反馈机制的欠缺,制约了应急管理的持续改进。

(5)应急培训制度缺乏。未建立专门应急培训制度,导致应急培训工作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培训效果不佳。

(6)应急演练形式单一、实战性不强。应急演练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形式比较单一。纵观近几年开展的各种应急演练,有的片面追求演练层次高、场面大、综合性强,覆盖面广。有的未能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分层次、有步骤组织演练,而是照搬照抄,模式单一。比如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不必每次都搞实兵演练,可采取以会代训、图上推演等方式进行。又如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一定每次都搞场面宏大、非常热闹的形式,可采取桌面演练、功能演练等方式进行。二是缺乏实战性。演练大都按预先制订的方案组织实施,演练过程虽然齐全、顺畅、圆满,但组织计划、演练内容、时间节点、实施流程是既定的,难以体现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影响了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三是评估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演练评估机制,对演练的效果多采取定性化点评,而不是有依据、有数据、有分析的量化评判,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演练的实际效果和水平,评估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4 建议

(1)加强预案体系的衔接和配套。一是框架体系要对接。二是格式体例要一致。三是明确响应级别划分。四是要上下分级响应内容要衔接。

(2)规范应急物资管理,进一步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一是加大投入,扩大单井应急物资库的设置覆盖面。二是在油区河道下游设置多个应急防控点,储备拦河铁架,草袋子、编织袋、吸油索等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一旦发生河流污染事件,力求能够及时有效构筑多道防线,控制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三是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物资库房管理,做到应急物资“标签、实物、台账”三统一。四是认真落实应急物资库房内防潮、通风、防火、防盗、防鼠、防污染等防范措施。

(3)建立健全应急预测预警机制。建议成立应急监控中心对生产过程中各类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实行24小时监控制度。由各单位安全管理员对本单位各类危险源进行每日巡查,重大危险源实行每小时巡查制度,一旦发现安全紧急情况,立即反馈给应急监控中心。应急监控中心须加强预警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预警信息主要有安全部门经过风险评估得出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预警信息;固定生产装置上安装监控系统反馈情况;危运车辆安装GPS系统反馈的情况;生产单位巡检人员上报的异常情况;周边群众发现火灾、爆炸、泄漏等风险后报告采油厂;通过政府新闻媒体公开公布的预警信息;政府主管部门及油田公司应急办公室告知的预报信息。应急监控中心预警信息后,应连续跟踪事态发展,指导风险单位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4)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监督和反馈机制。一是在采油厂各单位设置意见箱,接受广大员工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定期进行第三方审核监督,邀请服务中介机构对应急管理现状进行了专业评估,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5)建立健全应急培训机制。一是建立应急培训制度,实现应急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制定培训计划,增强应急培训工作计划性、针对性。三是丰富培训形式,按培训对象工作实际可采取以岗代培、以学代培、以研代培、以会代培、以演代培等多种形式进行。四是建立应急培训考核制度,定期组织应急管理相关人员进行应急知识的考试,确保应急培训效果。

(6)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反馈评估机制。事故应急演练是检验和提升安全意识的利器,是增强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互救及群防意识的有效工具。

要推动采油厂应急演练向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方向发展,一是要提高演练针对性,根据各单位生产实际和不同季节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如集输站、联合站、采油井场应以防火防爆为主,集输管道工程、注水站、注水井要以防泄漏为主,春季要以防火为主,夏季以防汛、防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冬季以防冻、防雾、防滑为主进行演练。二是要注重应急演练方案的科学性。在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出点子、献计献策的基础上,认真征求专家的意见建议,经过反复修改论证,形成科学的应急演练方案。三是要紧贴实战需要,不断改进演练形式,提高演练的实效,真正实现由“演”到“练”的转变。四是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评估标准,逐渐建立演练评估的有效机制,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针对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制订整改措施。

参考文献

篇11

(一)2014年1月至2月针对雨雪冰冻天气对生产经营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元旦、春节期间生产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重点抓好以下预案演练和组织。

1、组织单位:各加油站

预案项目1:加油站雨雪冰冻天气防范预案;

预案项目2:接卸区灭火预案演练“一点一案”;

预案项目3:加油站跑(冒)油预案演练“一点一案”;

预案项目3:加油站防恐预案,加油站防盗防抢预案。

(二)2014年3月

针对“两会”期间生产安全工作与治安保卫重点,主要抓好以下预案演练和组织。

1、组织单位:各加油站

预案项目:加油站等重点要害部位防恐预案;

(三)2014年4月

针对“清明节”期间因祭扫活动宜引发火灾和山火的情况,重点组织抓好防范加油站周边山火的预案演练。

组织单位:各加油站

预案项目加油站范周边山火灭火预案。

(四)2014年5月至6月

针对南方雨季情况和汛情多发的情况,重点抓好以下应预案演练的组织。同时,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周”工作。

1、组织单位:各加油站

预案项目1:加油站、输油场站防汛预案;

预案项目2:加油站防地质灾害预案

预案项目3:加油站、成品油外管道防跑(冒)油预案

(五)2014年7月至8月

针对夏季高温和台风多发季节的影响,重点组织开展防火

和防台风灾害预案。

1、组织单位:各加油站

预案项目1:加油站灭火“一点一案”;

预案项目2:加油站防台风预案。

(六)2014年9月至10月

针对我地震带分布的情况,重点组织开展防地震灾害预案演练及灭火预案演练。

1、组织单位:各油库

预案项目:以油库为重点的防地震灾害预案

2.组织单位:分公司应急办

预案项目:加油站接卸区油品泄漏、消防灭火

预案综合演练。

演练经验推介单位:分公司。预案演练过程的组织与经验情况总结推介,由分公司负责整理,对整个演练过程录好视频影像资料并提交情况总结资料。

(七)2014年11月至12月

针对秋季干燥天气和冬季防火工作的重点,以及“119”活动的开展,重点组织抓好油库、加油站等要害重点部位的灭火预案演练,以及设备事故情况下的跑油事故预案演练。

1、组织单位:各加油站

预案项目1加油站油罐区、周边山火灭火预案;

预案项目2:加油站接卸点、罐区、周边山火灭火预案。

二、应急演练周工作安排

为进一步提升我司应急管理水平,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岗位一线员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建设,有效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确定在2014年6月在全系统开展“应急演练周”活动,有关事项部署安排如下:

(一)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应急演练周活动的组织领导,分公司成立应急演练周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布置与工作安排。

办公室主任:

(二)应急演练周活动内容

应急演练周活动期间重点组织做好“四个一”,具体内容为:1、以分公司机关为单位组织开展一次机关办公场所应急预案推演活动;

2、以分公司为单位组织开展一次与地方有关部门联动响应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3、以各加油站为单位组织开展一次应急知识竞赛活动;

4、以各加油站为单位组织开展一次基层生产经营部门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三)应急演练周活动要求

1、各加油站要精心布置,认真安排,明确工作负责人,专门负责活动的组织落实,安全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应急演练工作的检查监督,要事先组织员工对各项预案的学习与掌握,广泛动员,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2、各加油站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实用、实效、实战的原则,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周活动期间,要求各单位要结合季节特点、社会环境、各油库与加油站所处不同地理位置,以及重点薄弱环节等具体情况,突出重点的进行演练,加强演

练的针对性。

3、各项预案演练要做好合理计划安排,制定组织方案,对演练的情况要进行评估和总结,组织情况和总结情况要在台账中详细登统记载。

4、演练组织方式以分公司组织,加油站自行组织相结合,可以自行组织开展演练,也可以会同周边村镇政府、公安、消防以及周边联防单位共同开展演练。

5、各加油站要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度、规模,按照预案响应等级要求,真正做到上下联动,各加油站必须与辖区治安、消防、林业部门开展一次联动应急演练。注重检验预案启动、响应、指挥、协调与救援的能力。

篇12

授课教官提醒在场的每个人关注身边时刻存在着的安全隐患,例如煤气泄漏、电线老化、漏电、汽车火灾等,在这些意外发生前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当这些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时,应如何进行自救,如何在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又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授课教官还向大家讲解了灭火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