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5: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八下英语知识点概括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获取信息上,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着重词组、句式及语法知识的讲解和操练。此外,缺少内化过程,常以教师的分析、讲解和翻译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忽视对学生进行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训练,造成学生过多地关注语言知识,缺乏对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因此,学生往往被动地接收语言信息,机械地从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没有真正与所读材料进行互动和交流,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对语篇吸收、加工、处理和运用的能力,更直接限制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初中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他们阅读时需要一个形象思维的工具,以帮助他们在阅读中构建文章的脉络和线索。思维导图正是用文字、符号、图像形象地组织和表征知识,帮助学生在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吸收、加工和处理,进而内化成学习者自己的信息,确保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顺利地输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化,最终实现英语学习的最高目标: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思想和看法。
因此,如何帮助初中学生内化处理英语阅读信息,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思维导图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又称为脑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Buzan认为,人类大脑接收信息之后,以中心球体立体结构呈放射性形状存入记忆库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中央位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每条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整个图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它形象直观,不仅可以使抽象的记忆和思维可视化,因而记忆内容深刻、快速、有效,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四、课堂实践
笔者试着从建构思维导图入手,以自己在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八下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的Section B (2a-3c)时设计的一些课堂活动为例,谈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内化处理英语阅读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的话题功能是report what someone said,section B则以“report card”为话题进行语言拓展。其中3a要求学生阅读一封向家人报告考试成绩的信件,并在所提供的四份成绩单中选出Alan的成绩单。由于读后任务过于简单,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者对教材进行了优化整合。
读前活动――导入话题和处理生词环节中,笔者以Brainstorming的方式,引导学生快速回忆学过的科目名称,接着展示两份成绩单,问答操练本单元的核心句式“What did your math/...teacher say? He/She said I... How did you feel when you got the news?”,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形成初级的内容图式(见图1):成绩单包含学科、教师评价及个人感受。
图1
读中活动――所搜主旨和细节信息环节中,设置四项活动:
活动一:Skim the letter quickly to answer the two questions.
What’s the letter about? How did Alan feel when he got it?
活动二:Scan the text and fill in the form. (斜体部分为学生答案)
在这两项信息输入的环节中,学生的活动是阅读并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信件在讨论什么主题?成绩单提到什么科目,老师的评价分别是什么?学生初步接触这些文字信息,能顺利完成这两项活动,阅读课的第一个目的“获取信息”就达到了。
活动三:拓展表格信息,理清文章脉络。
活动四:采访调查解决问题的办法。
If you are Alan’s best friend, could you give him some good advice? Discuss in groups and go on to complete the last part of the form above. Remember to use these target sentences: Maybe you could... You should/could... You’d better... Why don’t you...? What about...?
在这两项活动中,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寻找帮助作者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实际上是对阅读到的文字信息进行吸收、重新加工和处理的过程,达到阅读课的第二个目的:“加工信息”,使学生把输入的信息内化为自身信息。学生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概括出文章的主题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然后筛选出主题下的重要信息,并用关键词概括表示,作为主题的分干分支,建构出思维导图(见图2)。
图2
这种利用颜色、符号、关联等构成的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把零散的语言知识点整合成一个思维脉络,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为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提供支架,同时丰富学生的形式图式(文章体裁和结构方面的知识)。
当然,输入信息是为了输出新的信息和语言,这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即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思想和看法。因此,在英语阅读课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实际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展示自我阅读水平的平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为此,笔者在读后活动――产出信息环节中,设置了两个任务:复述课文和汇报自己月考的成绩单并谈谈切身感受。学生能借助思维导图的帮助,成功复述课文,必然达到阅读课的最终目的:“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月考成绩和感受,有效地训练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话题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更要采用有效的策略激活学生已有的内容图式,丰富学生的形式图式,帮助学生建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内化,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郄利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信息和词汇的内化处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2):51-54.
[3]王新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中学外语教与学,2011(5):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