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5: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设总体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设总体方案

篇1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机关执行力、凝聚力、监督能力为总要求,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优化环境为主线,以规范服务、落实责任为重点,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工作程序,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要素,规范管理行为,完善运作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为我区推进创业创新、打造“五区”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促进人大机关进一步转变职能,实现以下四个目标:

(一)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勇于解放思想,在发展大局中找定位、尽责任、作贡献,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行为状态和工作状态,对工作充满激情,对群众充满感情,认认真真做自己份内的事情,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二)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由单纯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进一步提升。

(三)行政执行力进一步提高。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标准;认真贯彻执行区委的工作部署和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计划,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打折扣、完成任务追求圆满,确保各项工作协调运转、高效有序。

(四)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落实服务措施,兑现服务承诺,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高效能氛围更加浓厚,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更加满意。

三、主要措施

(一)深入开展服务“两年”活动。结合“创业服务年、创新促进年”活动,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全区重点企业和项目,提出服务“两年”的新思路、新举措。继续推进“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活动,切实帮助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二)开展“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把作风建设导入科学规范的品牌管理阶段,建立和强化机关服务品牌的内部组织管理机制,实现机关管理的科学化、理性化,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人性化,机关文化建设的正常化、系统化,努力创建“知名度高、美誉度高、信任度高、忠诚度高”的机关服务品牌,不断深化“人民满意机关”创建活动。

(三)大力整顿会风、文风。按照监督法的要求开好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强化会议纪律,确保会议质量。进一步精减不必要的会议,提倡开短会。精减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规范行文程序和规则,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四)加强制度建设。按照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增强可操作性,用制度规范机关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使整个机关管理体系依法、有序、高效运行。

(五)加强对民生问题的监督。坚持上下联动,把民生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作出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措施和要求,促进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继续认真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整顿。以“四条禁令”为重点,加大对机关作风的督查力度,认真解决机关干部工作期间可能存在的擅离岗位、擅离职守或在工作时间内进行的与工作无关的炒股、娱乐游戏等问题,对发现问题的个人,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自查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限期整改。

(七)健全主动服务和接受群众诉求机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把作为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和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重要平台。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回应,认真研究,努力解决。

(八)健全完善公务员绩效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的公务员年终考核指标体系,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注重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将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九)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工程建设。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委有关文件纳入干部学习内容,大力抓好机关干部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学习培训,不断拓展干部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能力,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和才干,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四、工作要求

篇2

党的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将信息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创新动力,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所确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之一,对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加强教育监管、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12年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全面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繁重的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与核心。“十二五”期间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建成完整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亟待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相关工作,加强统筹规划、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第一章 建设意义与发展现状

(一)建设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信息化重点任务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对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1.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加强教育监管的迫切要求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教育监管工作亟待加强。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先后启动实施了学生资助、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薄弱学校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因而迫切需要通过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对这些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的动态监管。

2.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的有力保障

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学生数据库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终身使用的学生教育卡,能够为学生提供全程的教育服务;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向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逐步实现包括学生跨区域转学异动等相关业务的网上办理。为推动教育政务公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持教育宏观决策的现实需求

教育改革发展涉及面广、难度大,越来越需要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和服务作为教育科学决策的支撑。建立涵盖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据分析与科学预测的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已成为支持教育改革与宏观决策的现实需求。

4.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依托涵盖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通过教育管理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优化,建立满足各项教育管理与服务需要的业务信息系统,对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二)发展现状

教育管理信息化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中,非常重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在数据管理与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化与标准化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信息系统建设逐步走向集成应用,数据逐步实现集中管理,应用逐步呈现出服务集成和服务可定制化,并能够支持深度分析与决策服务。

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以满足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需要为核心,建立了一批业务管理、动态监测、教育监管与决策分析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1)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

教育部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支撑服务能力;省、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所有高等院校、绝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教育机构已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并配备了一定的基础设备。

(2)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和《学校(教育机构)编码标准》,基本建成全国教育机构数据库。

(3)部分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教育部建成以门户网站为中心、覆盖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网站群,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对外提供在线服务的重要平台,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教育政务信息和广泛的教育公共服务。同时,国家建立了中小学校舍管理、义务教育经费监管、高校招生与学籍管理、高等学历查询、学生就业、教育统计等业务信息系统;部分地方和学校建立了学生、教师、学校校务等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经费监管、学生就业、支撑教育管理和遏制学历造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没有形成整体的建设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分散,信息孤岛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决策和监管缺乏完整、准确的数据支持,远不能满足教育决策、教育监管和重大改革项目实施的需要。各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总体缺乏信息化技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数据采集十分困难。保障机制不健全,地方和学校普遍未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运行维护与服务等支撑保障体系,责任单位和人员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心任务为目标,以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为核心内容,以建设“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管理、应用、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十分复杂。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统筹规划、统一建设、集中运行、分步推进”的原则。

统筹规划:教育部统筹规划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各省根据国家统一要求,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统筹本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工作。

统一建设:教育部统一设计和开发主要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避免系统建设重复、数据分散和不一致。

集中运行:各省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建设省级数据中心,承载国家信息系统在本省的运行;建立统一的教育管理门户,实现数据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避免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逐步建立本省运维队伍,负责国家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服务。各地和学校要有专人经过培训负责系统应用。

分步推进:各省按照国家信息系统的实施进度安排,分步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各省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国家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应用,建设其他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在工作中要重视系统应用与教育管理的融合。

(二)建设目标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全面覆盖、功能齐全、安全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系统的全国联网和数据的交换与共享,提升教育监管与服务水平,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网络化,全面保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具体目标如下:

1.建立全国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教育基础数据库,为教育监管与决策、教育重大项目规划与实施、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支撑

建立全国教育基础数据库,全面及时掌握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真实情况,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学籍的贯通,从而动态跟踪和服务学生跨区域流动,防止数据造假、虚假注册、重复学籍等问题,为教育监管、教育重大项目规划与实施提供支撑。建设教育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为教育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服务。建立教育管理服务平台,面向师生和社会提供教育公共信息服务。

2.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建设覆盖全国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基本业务和日常管理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

3.建立健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支撑体系

重点建成“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主要内容为:

(1)建成部省两级数据中心,满足国家、地方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要求,实现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和统一运行维护,省级数据中心要基于云服务模式支撑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系统应用。

(2)建立系统应用体系,在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等五级开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建立责任制。

(3)完善技术和数据标准规范,建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服务与安全保障体系。

第三章 建设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任务是: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完成六项建设任务:

(一)教育基础数据库

教育基础数据库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国家将重点建设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基础数据库。形成从国家到省、地市、县和学校的布局合理、权责清晰、运行顺畅、集层次化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各地和学校的基础数据库须以满足国家级(教育部)基础数据库要求为优先。国家级基础数据库物理存储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地市、县和学校四级基础数据库物理存储在省级数据中心。

学生数据库: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学生资助信息和毕业就业信息等。国家对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教师数据库:包括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信息、工作信息、考核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奖惩信息、简历信息等。国家对教师和职工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包括学校(含学前教育机构,下同)基本信息、校舍信息、经费信息、条件装备信息、教学科研信息等。国家对每一所学校进行统一编码。

(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国家将重点建设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

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学生学籍管理为核心,贯穿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的招生、学籍、学历、资助、奖惩、就业等的统一管理,结合学生教育卡完成学生在全国范围的转学、升级、升学等业务管理工作,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学生流动情况,实现对学生流动的动态监测与跟踪。

(1)学前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前教育幼儿的基本业务管理,建立全国学前教育幼儿基础数据库;掌握学前教育幼儿信息,为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管理、决策及重大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2)中小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含转学、升级、升学等)、学生营养餐、校车等进行管理,建立全国中小学生数据库;为教育管理、决策、学生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提供数据服务。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中职教育招生、学生学籍(含转学、升级、升学等)、就业、教学和实训等进行管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基础数据库;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和决策服务。

(4)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高等教育招生、学生学籍、就业、学籍学历信息服务与认证等进行管理,建立高等教育学生数据库;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和决策服务。

(5)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业务进行管理,建立以学生学籍为基础的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和学生资助数据库;实现对学生资助的有效监管。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上报、查询、统计分析、功能为一体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2.教师管理类信息系统

(7)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业务管理,建立相应的基础数据库;满足国家对师资管理的需求,为规划和指导全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8)教师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与教师有关的一些专项业务(如:免费师范生就业管理、国培计划管理、干部人事人才管理等)进行管理。

3.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信息系统

(9)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学前教育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教学等进行管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学前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10)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中小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教学等进行管理,建立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11)中等职业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科研、教学、专业等进行管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服务教育管理和决策。

(12)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高等教育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科研、教学、学科专业等进行管理,建立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信息系统

(13)学校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整合社会人口分布、经济社会发展、地质环境和各级各类学校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定学校建设规划,提高科学规划和决策能力。

(14)教育统计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单位的、统一的快速统计数据传输通道和数据质量监控、核查体系。

(15)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智能分析和决策信息系统,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服务。

5.其他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

(16)涉外管理信息系统:对来华、出国等外事工作进行管理,建立涉外信息数据库(包括来华、出国留学生,外籍教师等),提高教育外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17)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信息化。

(18)科技评价与专利服务系统:建设科技评价与专利服务系统,为科技评价和专利服务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

(19)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安全保障系统:对国家教育考试考务进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监控系统。

(20)教育政务系统:建设纪检监察信息管理、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预警数据库、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系统。

上述系统中,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系统采用“三级应用”的模式(即提供国家、省、学校三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高等学校使用;其中,国家级系统物理部署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物理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其他系统主要采用“五级应用”的模式(提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五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使用;其中,国家级系统物理部署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级系统、地市级系统、县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物理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不同级系统之间功能设计上考虑不同的需求重点,越到上级的系统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越强,对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的支持能力越大;越到地方和学校级的系统业务管理功能越强,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支撑能力越大。教育部组织开发的系统将要重点考虑数据管理和核心业务管理需求,各地和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扩展建设,但必须符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有关技术规范,满足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各地和学校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过程中,要优先保证上述系统的部署与应用,积极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部署、培训、应用、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工作,及时完成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在此基础上,各地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应用扩展或开发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地和学校已建的系统,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先期教育部将提供公共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国家信息系统与地方、学校系统的数据交换。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逐步统一,最终建成全国统一的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图1中的实线和虚线表示存在行政或业务管理关联关系,实线表示还存在管理信息系统间的关联关系。其中高等学校(含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主要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主要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

2.“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

两级建设:在国家(教育部)和省两级建设数据中心,分别部署运行国家级和省、地市、县、学校级信息系统。

五级应用:除高等教育以外,均需建设五级应用系统: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和学校级应用系统,分别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使用。高等教育需建设三级应用系统:国家级、省级和学校级应用系统,分别供国家、省、高等学校使用。从而实现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的覆盖,确保数据的全面、统一、完整。

“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如图2所示。

3.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是支撑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的底层技术结构,主要通过选择和规定软件平台技术、硬件技术等来支撑应用系统的运转。各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均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4.数据架构

系统采用集成、集中整合的数据架构,主要内容为:

(1)编制教育管理信息数据标准,建立配套的数据编码规范;

(2)建立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专业、设备等统一编码体系;

(3)在教育部和省级数据中心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五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本级数据的集中、统一和共享;

(4)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统一的数据同步和交换;

(5)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通过教育基础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为兼顾业务应用的相对独立性,各个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全局共享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保留各自的应用数据库;

(6)建立归档数据库,存储历史数据,建立数据仓库为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服务。

构建统一的数据环境,理顺各部门业务之间的数据关系。通过整体数据规划,明确基础数据来源,落实数据组织与管理,解决数据共享问题,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唯一性、关联性、有序性和可共享性。通过数据规划进行全局数据分析,建立全局数据逻辑模型和数据标准,指导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

5.基础设施架构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在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和运行的物理架构。总体上采取国家(教育部)与省两级数据中心为主的模式,为其他各级机构提供网络、计算、应用、存储和安全保障的管理信息化服务。

各省级数据中心建设,要遵照“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构建统一的机房、服务器与存储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容灾备份体系,提供统一的运行维护服务,建成安全、稳定、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

(二)技术路线

1.云服务技术体系

云服务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模式。云计算以开放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能够提供安全、快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为主、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为辅的模式,以省级数据中心为基础,建设区域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

SaaS服务模式:通过部署国家信息系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一站式服务。采用此服务模式,各地和学校能极大地节约计算机软硬件购买和维护成本,并为各地和学校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

IaaS服务模式:主要依托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服务(例如,为新建系统分配虚拟服务器,为相关人员分配存储空间等)。

2.统一身份认证

统一身份认证即在各级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用户身份管理与认证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实现单点登录(SSO)。一方面,提供统一的登录界面,让用户能够在多个授权的管理信息系统间无缝漫游。另一方面,定义用户角色、资源的访问特点与访问权限、以及用户角色与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访问控制机制。用户访问相关信息资源时,系统将根据用户角色与资源访问权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与规则,进行身份安全认证,严格控制用户对系统和功能的访问和使用,保障系统信息安全。

3.统一门户管理

统一门户系统以门户(Portal)为核心,集成教育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资源,为各类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用户根据其不同的权限登录和访问系统,进行相关的系统操作(例如:增加、删除、变更、查询、统计等)。门户总体上分为内部门户和外部门户。外部门户是面向公共(学生、教师、公众等)提供的各种服务;内部门户主要为有管理权限的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用以访问各个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处理来自外部门户的业务和服务请求。

4.统一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因采用统一的基础设施服务、数据服务、业务支撑与中间件服务、业务信息系统和门户,建立集中、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基础环境,进一步为各地和学校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其中基础设施服务提供网络、计算、存储、数据库系统、电子认证系统、安全设施、技术服务平台等各类技术平台与设备平台;数据服务包括对数据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访问;业务支撑与中间件服务提供中间件、目录服务、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门户集成、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操作安全审计等支撑平台;业务信息系统主要提供国家信息系统及其相关应用。

第五章 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一)国家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满足教育部、财政部等中央部门的需求。主要包括: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国家级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教育数据交换平台、学生教育卡、教育部数据中心、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等重点建设工作。

1.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建设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地理信息等实施国家教育监管和教育服务所需的各类数据库,支撑国家级教育宏观决策的需求。

2.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以及其他管理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系统,满足教育部等国家部门的管理要求。

3.国家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由教育管理门户、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和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组成。教育管理门户是教育部业务管理的内部门户,主要以教育部数据中心为基础,集成和整合教育部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育部内部的系统集成和数据集成,为国家级用户提供统一的系统应用入口。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以教育部门户网站为核心,以教育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面向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是教育部统一对外的信息服务门户,支持网上信息、互动交流、网上办事、业务申请、事务处理等各类服务。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主要在教育部建立一个即时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服务系统,为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4.教育部数据中心

教育部数据中心是支撑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主要基础设施,包括公用机房、服务器资源、存储资源、系统软件资源、网络通讯资源等。

5.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国家与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与财政、发改、公安、劳动保障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完成国家信息系统和地方已建系统的数据交换。

6.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1)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制订和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编码标准、功能标准、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及教育卡应用规范,完成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专业、设备统一编码规范的制订,加强标准规范应用的推进力度。

(2)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国家级安全保障体系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3)构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体系。依托教育部相关司局和业务单位提出的系统需求,开展系统应用及组织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系统开发,开展系统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支撑国家级系统建设。

(4)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二)省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1.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建立本省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包括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地理信息等实施省级教育监管和教育服务所需的各类数据库,形成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为省级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撑。

2.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部署应用教育部开发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系统。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支持本层次的教育监管、教育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等,还要关联本层次的其他信息系统,实现向上与国家级(教育部)系统、向下与所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系统的贯通,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枢纽层。

3.省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一是建设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省级电子办公、业务管理、业务监管、数据挖掘等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省管理用户提供服务。二是建设省级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以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逐步整合各类教育政务服务网站,统一规划和布局面向公众的教育信息服务内容,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公共信息服务。三是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建立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省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教育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4.省级数据中心

建设统一的省级数据中心,集中部署和运行国家信息系统,支撑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云服务模式,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服务。

5.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省级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与国家、地市、县和学校教育基础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完成与地方已建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与财政、发改、公安、劳动保障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6.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构建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体系。依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处室和业务单位,开展系统应用并组织系统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省级教育信息中心建设省级数据中心,开展系统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支撑省级系统建设。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系统安全。建立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三)地市级系统应用

1.地市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

重点应用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由教育部组织开发的各级各类教育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本地区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支撑本级教育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2.地市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一是通过建立在省级数据中心的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地市级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级管理用户提供服务。二是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通过教育部部署的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地区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3.系统应用与技术服务体系

依托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单位,开展系统应用、组织系统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地市级教育信息中心开展系统技术服务,支持地市级系统的应用。建立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四)县级系统应用

1.县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

县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重点应用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由教育部组织开发的各级各类教育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本地区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促进信息系统和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满足本级教育日常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2.县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在省级数据中心的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级管理用户提供服务。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通过教育部部署的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区域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3.推进系统应用,建立系统应用与技术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系统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应用,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系统的应用和数据采集入库作为基本要求,纳入日常工作流程。依托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业务部门,开展系统应用、组织完成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系统应用人员,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系统应用人员的培训。依托县级教育信息中心开展系统技术服务,支持系统应用工作。建立配套电子档案制度,严格规范电子数据管理。通过系统应用和学生教育卡、数据电子签名与数字签章等技术手段,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及时、全面和安全。逐步建立系统应用和数据采集更新的长效机制。

(五)学校级系统应用

学校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教育基础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来源。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通过使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信息系统,及时完成数据采集与数据更新。同时根据学校自身需求建设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1.高等学校

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应用,形成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明确责任单位和应用人员,及时完成数据上报与数据更新。同时,开展其他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支撑学校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行使用学生教育卡,提供学生身份、学籍管理等服务。构建集成的学校管理门户和公共信息服务门户,面向学生、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建立独立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

2.其他学校(含学前教育机构)

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人员,将系统应用与日常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纳入工作流程。及时完成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采集、审核、上报与更新,共享相关数据资源。推行使用学生教育卡,提供学生身份、学籍管理等服务。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系统扩展或建设新的信息系统,满足学校自身管理的需要。

为中小学校与学前教育机构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使用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校,要尽快实现网络宽带接入,并暂时利用其他介质上报教育基础数据。

第六章 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与推进

各地要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全面负责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依托各级教育业务部门建立系统应用体系,推动系统的应用;依托各级教育信息中心建立运行维护技术服务体系,满足系统建设、应用、运行维护与服务的要求。

各地和学校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部署与应用。要以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各类数据采集入库作为基本要求,纳入工作流程;建立配套电子档案制度,严格规范电子数据管理。要切实加强对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经费保障力度,满足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需求。逐步建立系统应用和数据更新的长效机制,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安全。

教育部将陆续制定和与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具体规范和指导各地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

(二)部署与实施

1.系统部署与应用

(1)国家信息系统部署实施

本方案中规划建设的五大类20个信息系统,均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开发,在国家级和省级数据中心部署运行(部分系统在国家一级部署),供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使用。系统部署运行分系统安装、培训、初始数据采集、应用、日常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等环节。对地方和学校已建系统,可直接替换,也可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逐步建成全国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选择逐步过渡方式的地方和学校,须由地方和学校向教育部提出申请,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过渡阶段,教育部将在各省级数据中心部署国家信息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国家信息系统与地方、学校系统的数据交换。

系统安装:各省按照教育部要求准备系统运行环境。系统安装工作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软件开发单位和各省教育信息中心共同完成。

系统培训:分系统应用培训与系统技术培训。系统应用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即系统操作人员),系统技术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系统应用培训与系统技术培训要分开进行。培训工作采取逐级培训的模式,教育部负责培训到省,省负责培训到县和高校,县负责培训到学校。教育部将负责提供电子版培训教材(含视频材料)。各地要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系统应用和系统技术服务工作。

初始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完成后,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业务部门负责组织完成本地区、本单位系统初始数据的采集、审核和上报工作。

系统应用与数据更新:系统应用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各单位要将系统应用与日常业务管理紧密结合,纳入工作流程。由业务部门管理人员负责系统的具体操作和管理,同时通过系统日常业务管理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

系统日常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信息中心负责。

(2)各地和学校系统部署实施

篇3

商业综合体为城市发展的产物,可以更好的适应城市立体化发展,在一定空间环境内将城市中商业、居住、办公、旅店以及餐饮等功能集合在一起,并在各部分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构造成一个高效的建筑综合体。在确定其设计方案时,应明确商业综合体空间结构构成以及其特性,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确保既可以满足基础功能需求,同时也可以达到人们心理要求,提高建筑设计的综合效果。

一、商业综合体特点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密度高、集约性、复合性、统一性以及空间连续性等特点,并且其在设计建设上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还具有均衡性特点,具有很大社会价值与社会效应。在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做好对各构成子系统的分析,针对空间结构构成特点,营造城市场所空间,通过提供商品、消费体验以及优质服务等来达到盈利的目的[1]。在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逐渐有更多内容被加入到城市综合体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设计效果,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在设计时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做好空间结构的规划设计,提高建筑设计的综合效果。

二、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结构设计分析

1.内部空间基本构成

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结构组成相对复杂,包括了商业、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空间,并且各子功能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就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共同分析,全面掌握各结构的设计要求以及要点,确保内部空间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1.1商业空间

即消费者进行目的性消费活动的空间,如文娱、购物、餐饮等,在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将空间设计成消费与非消费两种空间形式,并利用非消费空间的良好氛围来激发人们的购物欲望,提高消费空间的盈利性。一方面,消费空间。包括整个商业综合体内部所有可以直接消费的功能单元,如超市、餐厅、影院以及娱乐场等,是综合体的核心结构。另一方面,非消费空间。即商业综合体内不能直接开展消费活动的空间,主要提供休息、观赏以及交流等功能。但是因为消费与非消费两者之间联系密切,有着相互促进的效果,即可以利用相互之间的特点来达到相互交通的效果。

1.2辅助空间

主要来满足商业综合体内部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是综合体内部结构的次要空间,在设计时要保证其结构安排的全面性与合理性,为提高工作效率,还应保证空间内各环节的便利性与安全性[2]。尤其是做好对交通空间的设计分析,提高路线的清晰度,明确不同空间的实际功能,并且要与商业空间的人流区分开,不会对商业活动产生干扰。

1.3交通空间

按照功能类型来分,主要分为普通交通空间与引导交通空间,引导型主要是用来有效引导消费者进入商业空间,具有引导人流,交通转换的作用。对于商业综合体交通空间来说,消费者处于其中会产生较多非消费行为,如交流、休憩、观赏等,是整个综合体内使用效率比较大的空间环境。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基于其基础功能,充分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通过人性化设计方式来达到导向明确、空间流线合理的效果,并且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交流休息的环境,全满满足人们心理需求。

三、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实施研究

1.商业综合体前期设计

第一,选址。在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做好对城市环境的综合分析,尽量提高其商业价值。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建设在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副中心区以及新城商业区等位置,并且要从交通系统、城市规划、敷设人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为合理的建设地址[3]。第二,地位。对地块商业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地块等级、建筑密度以及占地面等信息,确定项目商圈等级,进而才能决定将其设计成购物中心、商业街或者商业广场等形式,对后期综合体的设计方向具有很大影响。第三,功能与规模。商业综合体内部组成的功能众多,需要对业态种类以及规模等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业态空间需求量。基本上综合体业态类型包括居住、办公、酒店以及商业零售等,其分布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综合体设计效果。商业零售以及服务业态是综合体的主要类型,承担着综合体内部结构所有消费活动;办公业态也是商业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聚集功能,在节省空间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常见有顶级写字楼、甲级写字楼、乙级写字楼以及丙级写字楼等。

2.空间形态设计

2.1并置式

即将购物中心各业态按照水平方向并列组织在一起,具有功能分区明确特点,其中设置的交通流线更为通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干扰少。因为其占地面积较大,适合建设在面积大的地区,如城郊。对于各空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设置墙体隔断,并对各空间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做好消费与非消费空间的协调性,提高不同空间的融合性。

2.2单元式

以竖向联合方式进行设计实现各业态空间的联合,这样不同业态空间之间既可以相互联系,也可以互不干扰。此种形态设计方式更为注重竖向交互设计,交通工具为自动扶梯与电梯。通过合理的设计将不同业态空间划分为单独的空间,每个空间容纳一组功能,并且相互之间存在联系,达到激发公共生活组织的效果。

2.3中心式

此种形态设计主要以中庭或者庭院为复合空间进行组织,各功能业态空间以其作为中心分布,多以辐射状居多,一般被应用于人流集中的中心式空间组织。此种设计方式保留了各业态功能区之间的独立性与联合性,同时也可以更有效的达到人流分流与疏散交通作用。更是因为不同业态处于不同平面,在视觉上形成不同层特点,提高了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的通透性。

3.功能空间设计

第一,购物空间。通过设计应保证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消费活动展开的需求,可以更方便的与卖家交流,空间布置合理能够刺激消费活动的展开。常见有封闭式、半敞开式与敞开式,封闭式即利用柜台将消费者与卖家区分开,虽然可以进行交流,但是不利于消费者选购;半敞开式即以商品系列为根据将其放置于货架围合成具有出入口的独立空间,开头应紧邻外部交通系统,整个消费过程由消费者与工作人员交互完成;敞开式即实现柜台与货架的合并,消费者行为更随意,便于购物活动的展开,节省购物时间[4]。第二,交通空间。确保交通空间序列性与通畅性,流线组织必须清晰明确,并且与各业态空间相互沟通。例如顾客通道宽度的设计,需要满足消费者挑选商品与行走需求,预留出足够的宽度来保证消费活动正常展开。

结束语:

商业综合体内各功能空间之间相互独立,同时有相互联系,在进行联系时,需要确定综合体结构特点,从本质需求上进行分析,做好内部空间结构的划分,提高和业态分布的合理性,争取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小玢.城市设计视野下的泰安天庭园地段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篇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面建筑由一栋19层的商业办公综合楼(6~19层主楼为甲级写字楼,1~5层裙楼为商业) 和一栋独立的22层公寓式办公楼组成。地下共3层,地下1层大部为商业用房,局部为设备用房、自行车库、货物装卸区,地下2层和3层为汽车库、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57947m2,其中办公约30000m2,公寓式办公约20000m2,商业约50000m2,其他为车库、设备等附属用房。

二、商业部分业态划分、布置以及面积比例

综合体中的商业部分是整个项目的重心。商业综合体中的业态庞杂,找准市场定位并定出各种业态的比例和分布方式需要高度的前瞻性。本工程设计方案阶段商业业态定位见表1。

综合体商业业态布置的一般原则是: 面积需求小、租金水平高的业态布置在低楼层; 面积需求大、租金水平低的业态布置在高楼层;购物随机性高、选择时间短的业态布置在低楼层;购物目的性高、选择时间长的业态布置在中高楼层;消费频率高的简餐、食品类布置在地下室;正餐、休闲娱乐类布置在中高楼层相对独立区域;目标客流相近的业态可以布置在一起;超市、建材家居店等进出货量大或货物尺寸大的,需要接近卸货区。不同业态在按区域划分的同时也可一定程度混合,比如餐饮有调节人流的作用,特色的风味小食、甜品等可分散布置,步行街的端部、屋顶平台或下沉广场等开放空间周围也适合布置餐饮业态。

三、营业厅平面布局

商业平面总体布局常见分“大中庭”或“步行街”模式,又有室内与室外之分。大型商业建筑的营业厅布局应注意如下设计要点:应尽可能让每一家店铺都有朝向中庭或主要步行街的门面,防止出现“死铺”。中庭宜长,但不宜过宽,中庭长可以多布置面向中庭的店面,而过宽反而导致看不清对面店铺,也浪费空间,一般短边开口十余米即可,再小些也可以。中庭宜避免直行走道太长,否则顾客可能产生懒得走到另外一端的念头。

考虑到人流通畅度以及距离橱窗的视角感受,一边为中庭的通道宽度宜取4 m左右,两侧都是店铺的通道宽度则宜取7~8m。中庭内要有连接两翼的天桥,既方便人行走,又可丰富内景。

中庭内的自动扶梯上下不一定都对齐,可有意进行一些错位,这样能产生比较丰富的动感效果,同时使得扶梯上的人流视线可扩散,看到更多的店面。面向中庭的观光电梯也能创造活力效果。扶梯、电梯宜错开布置。因底层店铺价值比较高,沿中庭的1层店铺可扩大至2层走道下方,但应注意解决好防火卷帘和水电设备安装问题。普通店铺开间一般取一跨(8~10m),进深一到两跨(8~17m) 。

四、交通流线

场地的总体流线布置非常重要。商业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其招徕性,交通设计应照顾不同方向的顾客的便捷到来,同时还要尽量做到人车流不交叉、办公商业出入不冲突,且办公主入口要有车行道通达。由于商业建筑室外行人比较多,地下车位多又导致地库坡道出口多,要做到各股流线通达且又少干扰是很不容易的。地下车库室内交通也是颇有讲究,主车道应明显,停车位区域要易于辨识(可采用不同色彩醒目涂装) 。本工程因为追求商业平面变化,柱网非常不规整,导致地下车道比较曲折,很多人抱怨在地下室里晕头转向,应该在一个整齐的柱网基础上调整局部柱位满足上部建筑需要(甚至可以考虑柱转换),这样地下室才能通畅。另外,应重视地下车库到地上营业厅的垂直交通,电梯应位于地下室醒目位置,有条件的设自动扶梯下地下室。本工程有2组各2台商业客梯下到地下3层,同时有一台自动扶梯下到地下2层。

五、影院及超市

商业中心必须要有吸引人气的主力店(一般为超市或百货) ,影院也是带来顾客的重要业态,此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占据面积大、对土建具体要求多。电影院线公司对影厅的个数、大小、候场面积、小卖部、厕所等有基本的要求;超市连锁公司也同样,对营业厅面积、辅助用房、层高、电梯扶梯、荷载、入口门面以至广告位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其基本要求,则很难招租。

六、商业层高

大型商业建筑的室内净高以3600~3700mm为宜,加上结构需要的高度和设备、装修所需高度,一般而言,层高不应小于5m。另外因为商业建筑的消防疏散宽度计算值很大,所以商业建筑经常采用剪刀楼梯的形式,由于商店建筑的楼梯踏步高度不能超过160 mm,而一跑楼梯的步数按规范不能大于18级,因此可计算出采用两跑剪刀楼梯的形式,最大层高不宜超过5760mm;另外因为梯段净高不宜低于2200mm,所以层高低于5000mm时楼梯会因半层高太矮而碰头。

七、下沉广场

下沉广场对大型商业中心的意义十分重大。下沉广场在解决通风、采光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更大的优点是在消防疏散上,由于地下商业的疏散宽度规范要求比地面高,而规范对于下沉广场通往室外地坪的楼梯要求是“应不小于进入该下沉广场计算总宽度30%且不小于任一防火分区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利用好这条规范,把下沉广场设计成多个防火分区进入疏散,可以节省相当数量的楼梯。另外面向下沉广场的店铺有对外的独立门面,可获得价值的提升,广场本身还可作为活动场所。故采用下沉广场是一举多得的设计。

八、消防设计

消防设计是商业建筑设计的难点。解决疏散问题一定要选用合理的平面布局。商业中心的平面布局宜为走廊在里圈靠中庭,楼梯在外圈靠外墙,这样楼梯不会占据沿中庭走廊的商铺面,在底层又便于直通室外。由于规范有疏散距离的限制,所以商业建筑不宜设计成长宽都很大的平面,否则会导致疏散距离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本工程窄而长的布局就非常有利于消防疏散的组织。另外应合理利用好规范允许的手段,如采用剪刀楼梯以减少楼梯数量,借用相邻防火分区进行疏散以平衡不均匀布置的楼梯,设置部分库房以减少疏散总宽度,采用室外天桥或下沉庭院等,尽量压缩辅助面积,增加利用率。

九、结束语

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涉及到对诸多影响因素的掌控,有关设计人员应该从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客观需求出发,研究出最为符合实际建筑设计的实施方案。

篇5

1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及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消防物联网在全国各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本文中,通过考察几个省市消防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初步了解了其发展现状及趋势。本文重点对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进行阐述。

2 物联网在消防领域应用现状及分析

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山西省等省市都相继开展了消防物联网的推广工作,目前国内有多家消防产品公司、信息技术公司等在消防物联网及远程监控系统上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北京城安盛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CFS—119NET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海湾公司研制开发的GST119NET城市远程监控系统、北大青鸟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苏州思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消防设施巡检维护报警管理系统(含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等,都是已经成熟应用的几套系统。下面分别以南京市消防支队和北京海淀消防支队应用的两套系统做简要分析。

就江苏省南京市消防支队而言,初步在全市试点700家重点单位安装海湾公司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在支队一楼设立监控管理中心。目前全市范围内的远程监控系统已在逐渐完善中。增添远程监控系统后,加快了出警速度,加大了消防监控力度,全市的消防安全系数显著提高。

该系统功能如下:

1、告警受理

2、消防地理信息

3、消防安全管理

4、远程视频监控

5、对外数据接口

6、大屏幕、电视墙、LED显示系统

7、WEB远程查询

北京消防总队采用城安盛邦公司研发的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增强了消防和相关部门对联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能力,提高了消防联网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对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发现和处置火情、减少火灾损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系统功能如下:

1、火警接收

2、视频传输

3、运行状态采集

4、消防地理信息显示

5、自动在网检测

6、查询统计分析

南京市消防支队采用的消防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与北京消防总队采用的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就整体而言均体现了前端感知、多模式传输、应用平台多功能等物联网系统的基本架构,但细化到各层技术而言与成熟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医疗、数字家庭、智能交通等领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应用的各系统感知层大多直接从中控室获取现有信息,且只有中控室接收到的信息,对于一些存在火灾隐患或应当监控的部位并没有进行监控。比如消防水池水位高度、防火门启闭状态等。而将这些仅有的信号通过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进行转换、传输,对于监控中心而言其功能也就局限于火警处理以及部分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的监控。对潜在威胁难以深入监测。对于一栋建筑而言,如何全面监测与防火、灭火相关联的状态、数据,或根据某些状态的变化预测火灾发生的可能,都与感知层传感器的类别选择、布置位置、数量息息相关。我国高度重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目前能够形成产品的有2400多个品种[1]。研究合适的传感器类型是提高消防物联网性能的关键。

3 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方案设计

通过比较各地区系统的运行现状,分析各系统优势与不足,为实现动态化、智能化、户籍化、网格化的管理要求,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系统方案,该方案将依据物联网系统设计理念,采用物联网三级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着实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消防领域。

3.1系统体系架构

物联网作为一个系统网络,与其他网络一样有其内部架构。物联网系统有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作为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系统,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见图1)。

其中感知层和网络层主要是硬件平台,而平台层和应用层由软件构成。感知层分为实时智能设备感知与动态人员感知两部分组成;网络层包括无线通信网络、公安消防专网和互联网;平台层包含网络化通信、信息存储、管理和四个部分;应用层包括火灾报警处理、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运行状态监控及维护保养)、隐患检查整改、安全评价、用户服务五个功能[2]。

3.2系统各层架构

1、感知层

系统感知层分为两部分:其中可直接接入物联网络,实时采集相关数据的在线设备包括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各类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细水雾)灭火系统(泵供水方式)、气体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压力容器供水方式)、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消防联动控制器、防排烟系统、防火门及卷帘系统、消防电梯、消防水池、消防应急广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消防电源、全景视频监控系统、无线火灾传感器节点、消防管网水压传感器节点等。另外不能直接通过探测器监控的设施如消火栓、灭火器等需要采用人工巡视的方法,并使用连入物联网的手持终端设备及时上传消防设施状态等图文资料。另外手持终端设备也用于巡查员在发现火灾隐患后及时上报,上传现场图像。通过在线探测器和巡查员相互配合的方式形成了因地制宜、全面覆盖的动态火灾监控系统感知层。

将感知层涉及到的方面根据人员、地点、事件展开如图2所示:

2、网络层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本系统的数据传输,其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建立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上,利用现有的通信手段和通信能力实现各智能终端间的数据传输。物联网系统在网络层采用的通信方式包括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两种,用于本系统的通信网络包括无线公用网络(3G、4G、GPRS、CDMA)、共用互联网络(Internet)、宽带或企业内部网络、卫星通信网、监控专网、虚拟专用网络(VPN)、公用电话网(PSTN)、消防公安网等。网络层的传输主要包括两段、分别是感知层终端到中控室信息转换装置的传输,以及中控室信息转换装置到支队监控管理中心的传输。在这两段传输过程中都会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与有线通信方式(见图3)。

对于无线通信,可根据覆盖范围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于小范围应用,主要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网络:如蓝牙、RFID等以及组合形成的无线网状网;对于应用范围较大的,无线通信方式则采用3G、4G、GPRS/CDMA等蜂窝网以及长距离GPS卫星移动通信网[3]。

对于有线通信,短距离传输可利用各种现场总线、PLC电力线载波等网络;长距离有线通信则需要支持IP协议的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等。

为了确保相关信息的可靠传输,各单位中控室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火警信息、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隐患上报信息、视频信息等)向消防支队通信中心传输使用的网络主要采用公共宽带网络及GPRS移动数据网络,主要传输报警信息、设备状态信息(故障信息、动作信息)和现场视频信息(视频信息的传输需使用局域网或宽带网络)。

在消防支队内部的各个部门、信息中心、指挥中心通过内部局域网接入到通信中心。以通信中心为枢纽,通过其信息交换、消息传递机制,消防支队各部门间、通信中心同外部探测器、节点之间能够实现实时、可靠地信息流通[4]。

3、平台层

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系统平台层在感知层、网络层和服务器计算资源的基础上,提供实现该系统基本功能的各项基础服务。平台层由数据存储平台和平台服务组成,数据存储平台通过数据服务接口同平台服务相连接,为主动信息显示和决策提供了支持。

数据存储平台分为数据库与分析型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是在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得到的。其中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可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分为以下四方面:资源管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任务管理。其中资源管理存储的数据包括网络拓扑、城市地图、多媒体信息等;用户管理包括联网单位基础信息、建筑物基本情况、平面图、消防设施数量种类等;安全管理包括智慧设备信息、警情事件等;任务管理包括指挥信息机信息等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包含消防管理数据、消防防控数据、应急联动数据、安全评估数据的分析型数据库。

平台服务提供了动态火灾监控系统报警服务、视频服务、运行状态信息分析服务、智能判断服务、终端控制服务、报表服务、WEB服务、决策支持服务、综合态势分析服务、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各项服务。

4、应用层

针对本系统的功能要求,分别在支队、总队设立二级监控管理中心和一级监控管理中心,分别对管辖范围内联网的各消防重点单位、消防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应用层提供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火灾报警处理、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运行状态监控及维护保养)、隐患检查整改、安全评价、用户服务五个方面。

3.3系统功能介绍

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系统是利用物联网应用的技术思想,采用专用网络、宽带网络、GPRS移动数据网络等多种联网方式将分散在城市中各个建筑内部的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消防水系统、电气火灾、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消防巡更、重点部位和消防设施的RFID管理等系统联成网络[5]。通过实时对联网建筑物内前端感知设备(如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消防水系统传感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电气火灾探测器、感温电缆探测器、视频图像等)的报警信息和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置、数据查询、数据分析、信息,实现城市消防重点单位的动态化、智能化、户籍化、网格化管理,从而提高消防设施的运行率和完好率,降低火灾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6]。

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包括消防支队二级监控管理中心管理人员、消防总队一级监控管理中心管理人员,维保公司、设备厂家和保险公司,联网用户。使用人员可以根据权限的不同登陆该系统实现各自功能。以下根据用户分别介绍该系统功能。

1、管理中心管理人员:

1)火灾报警处理

* 显示报警点详细文字信息,包括:警情类别、报警单位名称、地址、报警点所在楼层号、房间号、探测器编码(或二次码)、所属辖区及该单位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等;

* 显示报警点详细地理信息,包括:报警点在区域图的位置、报警用户外景图、报警点在楼层平面图的位置、救生通道部位图、消防水源分布、消防设施配置及其产品型号、生产厂家、安装调试和维修单位等;

* 对火灾报警信息进行核实和确认,确认后将报警信息向119指挥中心传送。

2)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监控

*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状态监控

* 消防水系统状态监控

* 电气火灾监控

* 气体灭火系统状态监控

* 消防巡更

* 重点部位和消防设施的RFID管理系统

3)视频监控

* 将与报警点对应的视频图像通过宽带网络传送到监控管理中心,实现火警信息确认;

*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收到报警信息后,自动启动视频传输设备,将与报警点相关联的视频图像传送到监控管理中心;

* 主动调取现场图像;

4)消防安全管理

以重点单位为监控对象,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消防档案、水源情况、消防器材装备、单位平面图、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记录,以及单位上传的防火工作月报和监督检查人员对该单位的消防巡查记录、下发的各项通知。消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internet对重点单位实现户籍化管理模式。

2、维保公司、设备厂家:

1)监控管辖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

2)掌握管辖建筑消防安全信息

3)维保信息

3、联网单位:

联网单位可以通过internet直接访问监控中心的WEB服务器,使用授权账户,可以查看本单位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传输装置情况、人员值班情况等。

4 结语

本系统在物联网三层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划分为四层架构,细致分析了每层的功能与技术实现,完成了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消防监控方案的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应着力于该方案感知层与网络层的详细设计,包括感知层传感器类型、网络层传输方式等。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使该方案更具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吴曼青. 物联网与公共安全.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9 .

[2] 吴东成, 徐久强, 张云州.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

[3] 张辉, 陈古典.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J]. 信息化研究.2010,(10) .

篇6

关键词:建筑综合体、防火、疏散设计

Key words: complex building, fire, evacu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S76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综合体的出现符合当代城市建筑空间复合化、立体化的趋势,也带来了建筑防火安全疏散的新问题。建筑综合体内部功能和空间复杂,火灾荷载大,人员复杂,容易形成火灾,而且火灾发生后疏散不易,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大量的火灾案例证明,建筑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和许多因素相关联,如建筑空间特性和功能分区,人员的组成和特性,人员密度及分布情况,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设置情况,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等等。

建筑综合体及火灾特点分析

建筑综合体空间环境设计组织应建立在一种系统的观点之上,空间组织过程就是围绕环境设计而展开的系统工程。这一特征可以采用“树形结构”概念进行描述。树形结构的定义是“对任何两个属于同一组合的集合而言,当且仅当要么一个集合完全包含另一个,要么二者完全不相干”,具体可见图1所示。

图1 树形结构

建筑综合体火灾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功能复杂、人员多,发生火灾概率大。(2)、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燃烧猛烈。 (3)、火势蔓延途径多,蔓延速度快。(4)、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毒气。(5)、空间复杂、人员密集不利疏散。

建筑综合体的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策略

可以依据以下三个原则来提高建筑综合体的火灾疏散安全性:

1、加强火灾预防措施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最稳妥的安全疏散策略莫过于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建筑综合体发生火灾。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标准,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前提。应根据建筑综合体的特点,制定出以整善的消防管理制度,并实行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对各功能部分发现的火灾隐患,如火灾荷载过大,疏散通道不通畅,安全通道堵塞等应立即整改。从源头上减少火灾隐患的出现。

2、延长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

一旦建筑中火灾发生后,可采取以下措施延长可用人员的安全疏散时间.

(1)合理的结构耐火能力

根据分析可知,设计建筑综合体时所采用的结构材料和构件要有一定的耐火性能和耐火极限,要能保证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不致于把整栋建筑物烧垮,要有足够的时间给人员疏散以及消防员灭火。

在建筑设计时,建筑材料以及构配件的选用有一定的灵活性,建筑设计人员负有合理选择各种材料的责任和重担,要在保障一定的耐火能力的同时,了解各种构配件的性能,结合设计实例,选用既经济又合理的构配件,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经济。

(2)合理的防火分区

由于在实际的火灾中,火焰和烟气蔓延速度很快,人员撤离的速度往往跟不上,所以必须合理设置水平和竖向防火分区,将火灾局限在界定的范围内。可采用的分隔措施有防火墙,防火卷帘与自动喷淋,水幕分割等,对达不到要求的情况要采取特殊措施进行补偿设计。

(3)合理的防烟分区

烟气是威胁人员安全的主要因素。设置防烟分区,可以限制烟气扩散的面积和速度,减小受灾面积,有利于延长可用安全疏散时间。防烟分区一般根据建筑综合体内部功能和空间形式进行划分,可以按其用途、面积、楼层进行划分。合理划分防烟分区,可以减少防排烟系统,大量节约投资。

防烟分区中尽可能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利用窗户、阳台、凹廊或专用排烟口,使每个房间尽可能有自然通风的可能,减少机械排烟装置及相应的功能房间的排烟系统,节约造价。

(4)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一方面可以扑灭初期火灾,降温、消烟、限制火灾的扩散,另一方面可以充分保护疏散设施的安全,这是火灾防护的主要手段,也是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保证。自动灭火系统按灭火剂种类主要分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对于建筑综合体必须结合建筑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自动灭火系统。

(5)设置排烟设施

设置排烟设施是为了一方面限制起火点烟气的扩散,另一方面保护疏散通道,供疏散人员安全使用.它是救火的辅助手段和疏散逃生的有效措施。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3、缩短需用安全疏散时间(RSET)

(1)减小火灾发现时间

减小火灾发现时间,对于采用现代技术的建筑综合体来说,就是火灾探测系统的灵敏度,减小火灾探测时间。

众多的火灾案例表明,火灾发现的越早,人们可获得的逃生时间越长,伤亡就少,反之,伤亡就越大。由图2可知,在人员需用安全疏散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减小火灾探测时间,就能给人员运动准备和疏散运动争取更多的时间。

图2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标准

(2)缩短人员反应时间

火灾发生后,处于建筑中非着火点的人并不知道火灾发生以及灾情的严重情况,因此要给建筑中所有的人员足够的火警信息。火灾报警和通讯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火灾反应时间,因此应设置可听和可视信号。

(3)缩短人员行动时间

采取有利于疏散的建筑布局形式,建筑综合体空间的“树形结构”模式进行组织。空间的易读性好能减少疏散人群对标志系统的依赖,直接依靠对空间的识别进行疏散,从而提高疏散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大大缩短人员疏散行动时间。

结论

本文结合建筑综合体及其火灾特点,分析出了综合的安全疏散设计策略,为提高建筑综合体安全疏散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依据,值得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U247;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10-02

当今大型商业综合体里面一般建有一条商业街,同时商业街两侧设有各种商业店铺以及主力商业店,在通用空间、商业动线、后勤流线以及使用人群方面,这些功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彼此渗透。该文以某商业综合体建筑工程为例,分析其有效防火设计对策。

1 工程概况

该商业综合体里面的商业部分设置在超高层办公楼下方位置,是一类高层建筑,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开展设计工作。商业部分包括地上6层以及地下1层,其中地上商业部分总的建筑面积是60 000 m2左右,地下商业部分所占面积是59 000 m2左右。建筑平面是两个大型共享空间以及步行公共空间一起串起来的。

2 建筑防火设计难点

如果依据规范要求,就需要将地上4 000 m2划分成独立防火分区,同时将地下2 000 m2划分成独立防火分区,由于共享空间平面十分不规则,呈弧形,于商业街内部连通各层的相应中庭开口位置设防火卷帘必须选择超大型并且形状不规则的防火卷帘,同时防火门或者是防火卷帘可以在火灾过程中自动关闭以及降落。如果采用防火墙存在困难,就需要选择防火卷帘等相应防火分隔设施进行分隔,其中防火卷帘必须与GB50016-2014里面第6.5.3条规定相符。对于相邻建筑物而言,若较低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那么在较高一面外墙相应开口位置设甲级防火门窗,应该保证防火间距大于或者等于4 m。如果在店铺前分隔地方设置防火墙以及防火卷帘,就将使得人员通行空间正好被隔断,不管选择哪类防火分隔形式,大量应用并且跨度非常大的防火卷帘都会对以后卷帘的相关维护保养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提升消防设施所具有的不可靠性。所以,下列两个问题很难达到规范要求:

(1)集中商业每一层环廊公共区进行上下叠加,将其连通成防火分区之一[1]。

(2)对于集中商业部分,其平面中间区域里面的疏散楼梯在建筑首层无法直接通向室外,必须先通过第一层公共区,然后通往室外安全区域。

3 具体防火设计对策

3.1 对面积相对大的商品专门设计防火区,同时公共区以及疏散区独立

如果面积较大的相应主力商铺发生火灾,就很容易失控,导致火势蔓延开来,里面的人员也比较多,所以不可以和集中商业部分所建的小店铺公用一个防火分区,应该单独设置相应防火分区以及疏散设施。以下提到的店铺均没有包含这种专门设有防火分区的商业主力店铺。

3.2 对公共区两侧店铺所占面积和具体火灾荷载进行限制

对单个店铺所占建筑进行限制就可以控制店铺里面的极限火灾荷载。保证火灾不延伸至单个店铺之外,就能够对火灾持续时间进行限制。所以,可以将两侧商铺分隔成多个小商铺,同时将建筑面积控制在300 m2之内。和普通商业店铺相比,餐饮店具有较高危险性,厨房、顾客就餐区以及备餐区之间应该使用耐火极限≥2.00 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进行分隔。

3.3 有效分隔各个店铺

如果一间店铺发生火灾,采取在该店铺上下位置以及左右位置设置防火分隔的方式,可以把火灾控制于该店铺里面,就算烟气蔓延至店铺之外,也不会出现火灾大规模蔓延的现象。对于相邻商铺而言,分隔墙体具体耐火极限必须≥2.00 h。因为商业功能要求,各个店铺朝着公共区的部分应该通透,并且使用玻璃等比较透明的相应分隔构件[2]。该工程采用的是具有较高耐火性能的相应防火玻璃墙实现分隔目的的,可是不同店铺隔墙上所设置的玻璃应该断开,防止一个店铺产生的火灾往四周店铺蔓延。选择自动喷水系统对玻璃进行保护的时候,火灾会使得喷头受热开启,朝着玻璃均匀喷水,从而降低玻璃温度,增加防火玻璃构件具体耐火时间。此外,由于店铺经营必须敞开门,所以为了火灾时防止烟气延伸至店铺之外,就需要在店铺疏散门上安装电磁门吸,这样火灾时采取非消防用电模式后,电磁作用就将失效,由于地弹簧的作用,门会自动关闭,在这之后门还可以被打开,减小对人员疏散造成影响。

3.4 加强设置单个店铺里面的消防设施

想要控制单个店里面的火灾规模,就应该尽量防止火灾以及热烟气蔓延至公共空间,不管店铺所占面积有多大,都应该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机械排烟系统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5 对公共区的宽度进行控制

想要避免一侧店铺起火利用辐射等形式快速蔓延至其对面的店铺,就应该有一定的宽度或者是防火间距。该工程中庭两侧选择玻璃进行防火分隔,各个商铺之间的距离应该≥13.0 m[3]。如果两侧店铺间距不到13.0 m,那么两侧店铺应该使用商业橱窗这种形式,并且橱窗背后起到分隔作用的墙体应该是耐火极限≥2.00 h的实体墙,在开口位置安装防火玻璃门。若是公共区两侧修建的店铺,其门应该避免正对,最好错开布置。

3.6 地下连通部分应该降低和上部空间之间的联系

由于项目地下商业区域面积相对较大,想要吸引上部人员进入地下一层就应该设置较大开口连通项目地下一层,可是为了给建筑第一层公共区带来安全保障,就应该特别设计该部位所采取的分隔措施。

地下商铺以及上部空间应该划分成各种独立的防火分区,在店铺和其公共区间设置相应的防火分隔部位,同时将地下中部区域里面上下贯通位置现存商业店铺取消掉,使其变成公共区域。环绕在公共区四周的店铺,因为商业使用功能带来的限制,还是应该具有通透的效果。

项目地下商铺以及公共区之间设置的防火分隔应该在基于以前防火卷帘的条件下,加设一层防火玻璃,并且该玻璃受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保护,从而提高分隔可靠性。发生火灾的时候,防火卷帘就会一次性降落,里面的人员不仅可以从背后通道逃离,同时也可以从卷帘旁边朝着中庭区域一侧的相应甲级防火门逃离。防火卷帘应处于店铺外侧,从而保证下方物品不会影响到卷帘的下降。

4 结语

商业建筑里面的火灾一般是电气线路故障以及违规操作造成的,而商业建筑里面的空间以及流线都比较复杂,应该结合项目设计情况,依据国家规定的建筑设计具体防火规范,提高消防设计所具有的合理性以及可靠性。该工程案例的防火设计应该注意的有:把店内火灾有效控制在较小区域里面,从而减少对公共区域第一层造成的影响;火灾初期能够给人员在第一层疏散提供比较安全的逃离环境,同时地下商业部分应该尽量降低与上部的联系;取消上下贯通相应公共空间所进行的防火分区划分,并且该区域里面的公共区不可以修建固定商业店铺以及放置可燃物。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 The elevated bridge Ning days project of intercity rail transit 32.7km, civil construction period of only 14 month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hoose reasonable scheme of bridg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and surround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bridge across the board overall beam type, mound, construction method, deck-based program focuses on the introduction.

Key words: ningtian intercity; railway bridge; technical standards; design principles; bridge deck system

U442.5+9

根据《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南京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1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8条都市圈轨道交通线路组成,线网总规模约775km。宁天城际一期工程南起浦口区大桥北路站,北至六合区金牛湖站,全长约45.2 km。全线共设17座车站,其中6座地下站,11座高架站,地下线约11km,高架线约32.7km,路基段约0.5km,过渡段约1km。

由于全线高架段较长,占到线路总长的72%,因此选择合理的桥梁方案在造价、工期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1 区间桥梁工程概况

1)高架线特点

全线高架段共分三段,分布在规划江北大道路中隔离带和路侧绿化带、规划金江大道的路中隔离带敷设,沿线跨越42个路口、9条河流和铁路2条。

2)自然地理状况

线路沿线地形有一定起伏,地貌类型较为复杂,大致可划分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侵蚀堆积岗地、长江漫滩平原及河流冲积谷地等几种地貌类型。沿线路走向的浅部土层工程地质变化较大,表层为松散的杂填土,以下依次为粘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卵砾石及风化程度不一的砂质泥岩等。基岩埋深由南向北逐渐较深,为9~40 m不等。主要持力层的强风化及中风化砂质泥岩承载力为400~1 500 kPa 。线路所在地区的地震强度为7 度。

南京地区气候带属北亚热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 3 ℃,最热日平均气温27. 3 ℃,最高气温达43 ℃,最冷日平均气温1. 8 ℃,最低气温达- 9. 3 ℃。

3)与道路的关系

高架区间与现状道路关系有路中与路侧两种,控制方案选择的主要为路中段,尤其是在现状江北大道路中敷设的段落。江北大道目前为双向6车道的城市主干道,近期改造成双向10车道(6快4慢)的城市快速路,工期与宁天城际基本同步。

宁天城际路中段与道路位置关系

2 主要技术标准

(1) 线路类别 城际轨道交通;

(2) 正线数目 双线;

(3) 最小曲线半径 区间正线:一般650 m ,困难条件300 m;车场线及辅助线:200 m;

(4) 最大坡度 区间正线30 ‰,辅助线40 ‰;

(5) 轨距 1 435 mm ,采用60kg/ m钢轨、无缝线路、无碴轨道(地面线路部分为有碴轨道) ;

(6) 电动车组选用B 型4 轴电动车组, 轴重≤14 t ;

(7) 编组初期、近期、远期列车编组均为6 辆;

(8) 牵引种类电力;

(9) 线网电压DC1 500 V、架空接触网供电;

(10) 线路设计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高架和路基区间有条件地段预留运行速度120km/h的线路条件。

3 桥梁设计总体指导原则

(1) 桥梁设计必须符合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并尽可能采用成熟、先进技术。

(2) 全线桥梁设计要力求统一风格、统一设计、统一材料。

(3) 由于全线常规标准跨占桥梁工程投资的70 %以上,因此要充分做好常规梁跨的设计比选和优化工作。

(4) 高架桥梁梁式、墩型的选择要遵循结构受力合理、外形美观、梁墩配合协调、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原则。

(5) 桥梁结构应构造简单、力求标准化、系列化、并尽量减少结构类型,便于设计、施工和养护维修。

(6) 桥梁上部结构应尽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作为永久性建筑物,要有良好的耐久性。

(7) 桥梁跨径应根据城市的景观、经济、方便施工等因素进行优化比选,一般区间采用经济跨径20~30m 为宜,特殊地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8) 高架桥梁设计要研究确定合理的桥面结构布置形式,满足各相关专业要求。

(9) 桥梁设计应满足限界、抗震、防迷流、环保、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10) 桥梁结构设计应结合桥跨结构、轨道结构类型、支座布置等综合考虑梁轨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并根据受力特点进行合理的荷载组合。

4 桥梁方案

1)标准跨径

桥梁孔跨标准跨径的选择应根据结构要求、城市景观、施工技术和美学等条件来综合考虑。鉴于高架结构平均高度为10 m 左右,因此跨度采用25~35 m为宜。经比较,最后选择标准跨度为30 m。另外,也方便与并行的新建城市道路高架桥孔跨协调一致。

2)结构体系

本线高架线路较长,大部分路段沿道路布置,运输条件较好,高架站间距较大,标准段适合采用预制架设,故结构体系推荐采用简支体系,只在小半径曲线段及特殊节点处采用连续梁或其他结构体系。

3)梁型

综合考虑宁天城际与周边道路的关系、周边环境以及方便可行的施工方法,特对双箱单室箱梁、单箱单室箱梁两种梁形进行比选。

(1)双箱单室箱梁

优点:受力清晰,施工工艺成熟,经济性能较好。采用分片预制,对吊装设备起吊能力要求低,可以采用小型架桥机桥上运架,也可采用桥下运输、整孔吊装的架设方法,运架方式灵活。

缺点:施工中桥梁架设完毕后,须部分现浇桥面板。

(2)单箱单室箱梁

优点:结构整体性好,经济性佳;适应性好,可方便的用于区间曲线、渡线段;采用预制架设时,减少了二次现浇等工序。

缺点:梁体自重较大,吊装重约400吨,运架方式选择余地小,须桥上实施运架。

(3)景观效果的比较

梁型景观效果比较表

(4)梁截面综合比较

梁型截面综合比较表

双箱单室箱梁相比单箱单室箱梁运架梁方式较为灵活,受车站及节点桥施工干扰小,对运架设备要求低,故本标段推荐采用双箱单室箱梁。

4)墩型

结合南京市近几年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趋势及江北大道的桥梁方案,再考虑墩梁的协调匹配,本次设计构思以下三种桥墩方案。

方案一:T形墩,样式古朴,形似中国的传统服饰“汉服”,与六朝古都极为相称,简约现代的小箱梁与优雅古典的T型墩完美组合,走在桥下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为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增添一丝古城韵味,并借青奥会向世界展示南京的古都文化底蕴与开放包容。本方案造型简洁,受力明确,整体景观效果好。

方案一效果图

方案二:桥墩外形采用花瓶形状,采用流线线条,加上正面刻槽勾画,简洁之中赋予韵律,其正向视觉冲击力强;墩身在不同墩高时,可通过直线段变化来适应。桥墩施工时可一次成模,且不同墩高其模具相同,在工期、经济上具有优势。方案效果图如图所示:

方案二效果图 方案三效果图

方案三:外形同样采用流线线条,在满足受力的同时增加了桥梁下部结构的通透性,但是桥墩横向尺寸较大,尤其在路中绿化带中设墩时,需要的绿化带宽度较大,一般的绿化带难易适用。

以上各种墩型比选结论见下表:

墩型比选表

综合以上比较,方案一墩型与上部结构匹配最为协调,景观效果最好,故将方案一墩型作为推荐方案。

5)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的选用应因地制宜,视高架桥梁总长,桥梁结构的跨度、孔数、截面形式和尺寸,地形、气候、运输条件,设备能力、设备的周转使用,车站、结点桥的位置与数量等综合条件来选择。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标准梁施工方法主要有整孔预制汽车吊吊装、整孔预制架桥机运架梁和现场浇筑等几种方式,各施工方法特点简述如下。

(1)现浇工法

现浇施工方法是国内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现浇梁在南京轨道交通施工中有大范围应用,设计、施工技术成熟,造价普遍较低,施工组织灵活。其缺点桥梁的内部质量和外观与预制梁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容易出现全线桥梁质量参差不一,外观相差较大的现象,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2)标准梁整孔运架施工方法

整孔运架方案节约沿线施工场地和时间的特点适合于本线大部分段落位于道路路中绿化带的特点,减小了对占用既有道路的面积和时间要求。线上运梁的特点,施工时不会对交叉道路的交通产生影响,但该方案容易受车站结构及节点桥梁施工进度控,且运梁车则无法过岛式站,需分段运架梁。

(3)整孔预制,汽车吊装

整孔预制,汽车吊装方法也是线下运输的运架梁施工方法之一。该方案不受车站,大跨节点桥的施工进度影响,汽车吊更加方便灵活。适应线路线形变化能力强。但由于是整孔线下运输,梁重、尺寸较大,对运梁道路的线形,承载能力要求较高。而且运梁车走行速度缓慢,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

架桥机架设 梁上运梁

本工程虽然线路较长,但线位周边有多处空地可用于建设梁场,合理的梁场布置将有效的减少运输距离,而且结合江北大道改造工程实施,可占用预改造的车道作为施工便道,该工法线下运输的困难可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该工法方便灵活,架设速度快的特点得到有效的发挥。

综上,统筹考虑工程投资,工程进度的需要,结合规划道路改造要求,周边规划用地的特点,推荐全线采用整孔运架和汽车吊装结合的方案,仅在大跨特殊结点桥采用现浇方案。

5 桥面系专题

为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营,合理控制土建投资,桥面系布置采用桥宽随接触网立柱变化方案。

此方案在曲线半径R≥400m非接触网地段桥梁宽度为8.8m,在曲线半径R<400m的非接触网地段桥梁宽度为9.0m,在接触网立柱地段桥宽10m。如下图所示:

一般直线段,无接触网支柱

一般直线段,有接触网支柱

挡板:采用工厂加工轻质混凝土板,现场组装。

电缆:采用电缆支架+电缆槽,所有供电电缆和通信电缆均放在电缆支架上,信号电缆放置在电缆槽中。

接触网:接触网位于桥梁两侧桥面板上,位于挡板内侧,在接触网地段,电缆可从立柱内侧通过。

声屏障:声屏障与供电电缆共用一个预埋件和工字钢,声屏障安装在工字钢外侧翼缘内侧上,并用楔形块顶紧,电缆支架安装在工字钢内侧翼缘上。

6 结论

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高架线路长,建设时间短,在反复比选综合考虑后选用了整孔预制双箱单室箱梁,整孔运架和汽车吊装结合的施工方案,配以外形古朴的“汉服型”桥墩,既保证了施工的便捷和高效性,又不失整体美观效果,为南京地区轨道交通桥梁往预制架设体系发展积累了新的建设经验和思路。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2[S]

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9

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任务,即如何实现“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在迅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人居发展”两大目标。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住房发展,多年来我国的住宅建设总量居于世界首位。在过去的一个历史时期,为了克服住房极端短缺的危机,导致许多问题:建设机制单一、市场选择缺乏、住宅设计僵化、内部功能不完善,建筑师没能或者说没有合适的环境专心研究琢磨住宅的设计,而且在与公建的比较中,人们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在后者中。

一、住宅套型设计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的居住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过去的住宅设计中,功能体现也受经济条件制约,其与人口结构的对应是不全面不充分的,因此套型的变革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设计人员应该以谦虚的心态,细致的考虑问题并站在消费者居民的角度去了解他们实际的居住需求,并把这一需求充分的反映在套型的设计当中去。

不同结构层次的家庭对于住宅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当前有不同于传统核心家庭的住户迅猛增加,如多代居型家庭,DINK型家庭、SOHO型家庭等。即便就核心家庭而论,个体差异也是不容抹煞的,比如为有老人年轻人及小孩的三代居安排双主卧套型。而居民的职业特征也应在住宅设计中有所体现,比如为新兴的SOHO一族提供家庭办公空间。根据现今时代的发展,新增空间的安排,比如在普通住宅也考虑保姆间的可能性等等。

对于建筑师来说,住宅设计的方法也应该适当的逐步走向开放:设计过程可以有广大居民参与的交互式过程,设计目标应是根据住户需要安排的弹性空间。

二、住宅功能、空间设计优化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尺度合适的住宅空间在住宅平面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设计思想,注重对空间尺度的推敲与研究,将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贯通于具体设计思维中,人体在各个空间中的活动尺度是有比例的,我国对住宅设计也有专门的设计规范,其中对住宅各个空间的面积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创造尺度合适的空间,使一套住宅具备起居、会客、学习、储藏等基本功能空间,各个空间尺度合理,使人居住其中既富于亲和力,又不显得空旷。

(二)提高住宅的舒适度

住宅俨然是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人们每天在住宅中的时间约占全天时间的三分之二左右,所以住宅中的舒适度要求比其它场合更高。国家对节能、环保等方面也出台了新的规范和规定,在提倡节能、环保的同时,也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建筑师在设计中应提倡创新使用材料、推广新材料、与新工艺结合应用(如建筑中水技术、分户采暖、太阳能技术、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等)。

三、住宅功能空间的完善

曾参观过日本的住宅,有的房子看来虽然小,有的可能只有一个卧室,但五脏俱全,功能特别完善。除了常规的卧室、客厅、厨房功能,他们还很注重储藏空间,卫生间的干湿分区,洗衣机位,甚至连座便器也有单独的房间,座便器上有龙头,洗手水回收冲厕所,这样不但解决了空间小、放两件套的问题,并且十分节水。然但是这里的好多住宅都没能做到这样精细舒适的功能安排,只有豪华的酒店或者大户型才能考虑卫生间的细化设计、储藏空间,这是不能满足今日人们的居住要求的。建筑师们应该多开动脑筋开发新方案,小空间就应该设计灵活一点,解决一切应有的功能;大空间应该充分利用,功能完善的同时分出空间层次。任何一套住宅都应该考虑居住者的需求,不能因为户型的大小及其他问题而省去对功能完善的考虑。

四、住宅小区环境设计优化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作为住宅产品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应该充分注重并溶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住宅充满人性化氛围,更好地引导优秀住宅产品的生产。

(一)良好的交通体系

当前在住宅小区中住宅小区交通规划工作的主要方向是以住宅组团为汽车交通的终端,有效组织交通流向,合理解决过境交通人车分离问题,充分利用绿化分隔、景观引导、设施限制等办法,尽量达到人车分离的目的;在住宅组团的交通空间内设立与住宅组团人数规模相适应的露天停车场,使人与车距离不会太远,既可以让人们充分享受移步换景的外部环境景观,也将会达到交通安全,出行方便的目的,还可使拥有私家车的住户享受相应的便利。

(二)构建亲密的邻里关系模式

住宅产品有着其特殊性,它既有私密性要求(如一梯一户、一梯多户等),住户以两户或多户为基本社交单元,又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可以满足人们相互交流的社交需求。单元式住宅居住模式是工业发展的产物,客观上已经从空间上对人们的交往增加了阻隔,使人们的交流受到更大的阻碍和束缚。

住宅小区规划工作应该以减弱或消除这种生硬的分隔进行更加主观的努力,在平面布置阶段,充分考虑人们的社交需求,构建有序的交通流向,创造良好的外部交往环境。采用丰富多样的规划手法,合理引导人们的交际意向。以住宅组团为基本单位,建设更加良好的邻里模式。

五、住宅室内设计优化

过去的住宅,大多都是粗装修的毛坯房,消费者入住以后几乎都要进行二次装修,改水,改电,改墙,打洞,将好好的房子彻底重修一番。倘若不这么做就要忍受日长时间的使用不便、功能缺陷等问题,因此尽管装修遭遇如此多的麻烦,大多数人还是抱着长痛不如短痛的原则进行装修,造成许多材料和人工的无端浪费,由此产生的垃圾、噪音等也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而且因为拆改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

目前专家也注意到了商品住宅生产销售中的这一现象,国家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限制和禁止毛坯房的上市,提倡销售精装修住宅。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省消费者的投资。设计人员也应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更加主观的努力。不仅在精装修房内合理布置水电,合理装修,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而且在目前还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的粗装修住宅的设计中,充分发挥建筑师的能动性,以精装修的设计理念优化设计,不是将一切不完善的地方推给二次装修,而是充分考虑功能需求,提供良好的装修基础,比如设计家具摆放的可能性,灯具、插座的位置与家具摆放统一设计,插座的数量充分考虑家用电器的多样性;水、煤气管路的走向、位置充分考虑装修的便利性等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拆改浪费问题。

六、小结

综上所述,设计住宅时,所有的设计理念都应该以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生活的人为标准来权衡。居室于消费者居民而言不只是一幅画,看上几眼,赞赏一番就行了。它是一个生活场所,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与住在里面的人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着自然界,也影响着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其他人。考虑到人文因素,以人为本,设计才能成功。我们所提倡的住宅设计优化也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宗旨才能实现的,每个建筑师都应担任起这样一个角色,共同促进住宅建筑的精细化、人本化。

参考文献:

[1] 刘启波.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2] 杨应迪.指标体系法智能评价软件开发及其在安全中应用[J].安徽理工大学.2006.

[3] 刘启波;刘士铎.基本建设优化学与绿色建筑设计[J].基建优化.2003(05).

篇10

中图分类号:TD26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2-016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18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的快速发展,国内出现了一大批年产千万吨的安全高效矿井,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的面貌。特别是在神东矿区,机械化程度相当高,但由于井下条件复杂,特别是巷道走向起伏不定,是影响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重要因素。其中综采设备列车在大坡度巷道中的维护工作尤为重要,下面对设备列车在大坡度巷道下放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分别作出分析,并介绍一些解决方案。

1 设备列车下放利器――滑动摩擦器

目前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的拉移工作大多使用绞车牵引完成,由于受力影响,钢丝绳和设备列车之间的连接装置存在断裂的隐患,在有坡度巷道拉移设备列车时会存在“跑车”危险。

设备列车下放过程中将面临跑车难以控制、人员监护存在困难等隐患。那么如何有效地减少这些危害就成了大部分综采工作面都面临一个难题。设备列车下放过程中,由于设备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在设备自重影响下,有一个很小的坡度就会向下移动。拉移设备列车只需在上方安设一台绞车进行牵引,但是出现钢丝绳断裂就很难控制,造成很大损失。如果设备列车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力非常大,需要在下方安设一台绞车牵引才能移动,这样即使钢丝绳断裂也只会使列车停

止移动,安全系数很高。滑动摩擦器即可实现这种效果。

如图1所示,滑动摩擦器采用两段14#槽钢加工而成,其中横板与轨道直接接触,放置于轨道上起到导向和托起车轮的作用,竖板焊接在横板的中部,挡住车轮的前移,使得车轮卡在滑动摩擦器的上方,从而保证移变列车在前移到滑动摩擦器部分时,车轮卡在滑动摩擦器上方,将车轮与轨道间的滚动摩擦改变为滑动摩擦器与轨道的滑动摩擦。研究表明,滚动摩擦比最大静摩擦和滑动摩擦要小得多,在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的1/40到1/60,所以在地面滚动物体比推着物体滑动省力得多。滑动摩擦器将设备列车与轨道间的滚动摩擦改变为滑动摩擦,为设备列车的拉移工作保驾护航。

图1 滑动摩擦器

2 单轨吊系统在大坡段的使用要点

单轨吊系统是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综采工作面使用的液管、电缆分别由设备列车上的泵站系统和组合开关引出至工作面,并吊挂在均匀分布的单轨吊小车上,单轨吊小车通过轮毂组合的方式在单轨吊轨道上行走,随着回采工作面回采情况推移单轨吊小车。当单轨吊小车无法推移后,开始下放设备列车。单轨吊系统在大坡段使用存在一些隐患,保证其正常运行尤为重要。

2.1 分段下放,可靠连接

以黄玉川煤矿21601工作面为例,目前在用单轨吊轨道共有203节,要采取措施保证单轨吊小车推移,防止由于小车、电缆和液管自重造成电缆“跑车”。一种方式为分段下放方法,如图2所示,取自工作面起第42节轨道处为第一固定点,将此处单轨吊小车用4条40T链子固定在单轨吊耳座上,固定点到工作面这一段根据需要正常推移单轨吊小车。从固定点到顺槽机头方向每5个单轨吊小车确定一个辅助固定点,用2条40T链子将此处单轨吊小车固定在单轨吊轨道耳座上。

当单轨吊小车在第一固定点前推移到位后,计算下一个单轨吊小车固定位置,确定为第二固定点,将此处单轨吊小车与轨道固定牢靠,并拆除第一固定点与第二固定点之间的辅助固定点。接下来使用11.4kW绞车配合下放电缆,钩头与第一固定点处小车连接,将绞车拉紧,然后将第一固定点小车与轨道间的40T链子拆除,操作绞车将单轨吊小车缓慢下放到位。以后依次循环下放,直至单轨吊小车无法推移,准备下一次拉移设备列车作业。

图2 单轨吊小车下放示意图

2.2 单轨吊小车耳座开焊现象

在大坡段使用单轨吊小车的时候必须使用钢丝绳或40T链子等吊具对其进行连接,以防止因电缆和液管受力过大,出现电缆连接器或液管卡子拉脱现象。由于单轨吊小车、电缆以及液管质量大,单轨吊小车的耳座容易开焊掉落,连接失效,电缆液管会绷直,出现损坏且不易更换。针对这种情况,如图3所示,可以对单轨吊小车重新设计:一是在单轨吊小车左右两侧焊接两块加厚的钢板,用于单轨吊小车之间主连接;二是前后两侧加装两翼护板,在坡度变大时可以作为辅助连接装置使用,这样增加了单轨吊小车连接的可靠性,消除了单轨吊小车“跑车”的隐患。

图3 单轨吊小车

2.3 防止电缆液管过度弯曲

单轨吊上电缆液管在大坡度巷道使用时存在一个问题,由于自重作用,单轨吊小车在单轨吊上会自行滚动滑行,当下滑至固定点时,电缆液管挤在一起,出现过度弯曲现象,这样反复推移几次,就会造成液管的疲劳老化,导致液管出现漏液现象。控制好液管间的间距,成为防止液管频繁弯折的关键。这里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制作一个如图4所示的液管托架,它的A、B两点位置为焊接的两个链环,可以直接固定在单轨吊下方鱼刺的销子上。当单轨吊小车之间距离变小时,托架C、D两端顶住电缆液管,很好地控制了单轨吊液管之间的最小间距,使液管不会弯折,增加液管的使用年限。

图4 液管托架

3 结语

任何系统的运行都会存在各种问题,抓好日常的维护检修工作尤为重要。设备列车在大坡度巷道中使用还存在不少问题,要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防止重特大事故为目标,创新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问题集思广益,优化解决方案,才能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1

Problem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Weak Power Design and Cabling Applications

Chen Xianghua

(Hebei Guantao Housing and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Bureau,Handan057750,China)

Abstract:The only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cabl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s related to intelligent buildings and intelligent level.Cabling system within the building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which enables the building's internal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information exchange equipment,buildings,property management and building auto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but also make the building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quipment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eywords:Intelligent building;Weak power design;Cabling

一、引言

对于现代化智能建筑,尤其是办公楼宇的弱电设计,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共识。综合布线应用将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本文对分析了智能建筑设计中弱电系统设计方案以及结构综合布线的应用,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建筑设计,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二、问题的提出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是多少,已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体现,建设智能城市与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采用的布线系统一定要有超前性,力求高标准,并且有很强的适应性、扩展性、可靠性和长远效益。布线技术是从电话预布线技术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非结构化布线系统到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过程。作为智能建筑的基础,综合布线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满足建筑物内部及建筑物之间的所有计算机、通信以及建筑物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配线要求。

三、智能弱电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优点

(一)先进性。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扩展能力强,因为对于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提供155Mb/s信息的传输能力,除了满足当前各种网络的需要外,还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二)兼容性。结构化综合布线是一套综合式的全开放式系统,因此它可以使用相同的电缆与配线端子排,以及相同的插头与模块化插孔及适配器,可以将不同厂商设备的不同传输介质全部转换成相同的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三)灵活性。传统布线方式由于各个系统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因此所有信息通道都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ATM、10BASET工作站。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以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四)可靠性。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通道。每条通道都采用专用仪器校核线路衰减、串音、信噪比,以保证其电气性能。(五)经济性。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方式相比,综合布线是一种既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又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的高科技产品。

综上所述,一般都在弱电设计中把电话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配线统一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而对其他弱电系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仍采用传统的配线方式。所以,采用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当前大多数弱电设备厂家的系统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不兼容。要想使这些弱电系统在结构化综合布线平台上运行,则必须增加转换设备。这样做既麻烦又不经济。

四、综合布线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品种单一与我国国情结合不够,难以适应不同需要。目前,国内智能化小区存在高低不同的档次,不同的类型的现实,但智能化系统却越来越趋于雷同,家居布线系统的配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品种比较单一,其系统功能和信息服务却毫无特色,这就很难适应不同层次居住用户的需要。(二)标准不符合国内实情,国内标准制定工作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外生产厂商的智能化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产品,基本上都按国外标准ANSI/TIA/EIA570A(以下简称570A标准)进行生产。但它与我国智能化住宅建筑发展的现状并不符合,近期,国内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在工程中选用大量国内外生产的智能化系统产品(包括智能家居布线系统),由于是各个生产厂商各自开发生产,往往会出现接口协议不规范,或开发时无标准可依。因此产品之间存在难以协调和配合的诸多问题,给系统集成带来困难,造成建设投资大、效果不理想,甚至不能使用的后果。(三)产品应符合住宅建筑用户真正的信息需要。国内智能化小区或智能化住宅建筑中采用的有关智能化系统产品,主要来源于国外,少数由国内供应。总体看来,开发生产的产品品种少,水平低,有些性能还不能满足各类智能化小区的要求。这一方面急需加强研究开发,积极生产适合用户需要的产品。智能化住宅建筑应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实事求是地研究他们的需要,建设成符合国情民意、功能实用、物美价廉的住宅。

五、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智能建筑内,一些弱电子系统还不能完全融合于结构化综合布线内。这既有规范条件的限制,也有产品技术规格单一的制约,以及性能价格比的因素存在。建议有关研究和生产单位,尽快研究和生产出能满足各种线径和不同传输信号要求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使所有弱电系统均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

参考文献:

篇12

FPGA和ASIC之间RTL移植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RTL支持逻辑级的移植性,但却不支持架构层移植。如果将同一RTL在不同的目标器件上实现,会导致结果不够理想;在不同目标器件中,综合结果可能在功能上正确,但却根本没有优化。

如何选择算法架构取决于一个基本问题,即满足算法的采样率和吞吐能力要求,需要进行多少流水线、并行和串行优化处理。此外,FIR、FFT、正弦、余弦、除法等基本的DSP功能根据目标技术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优化实现要求。比如,FIR滤波器的直接形式与转置形式(transposed form)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种适用于特定的FPGA器件,而另一种则更适用于ASIC技术。

根据FPGA和ASIC的不同要求,我们往往需要不同的架构。众所周知,FPGA器件倾向于以寄存器为中心,而许多ASIC到FPGA移植指南也建议增加流水线设计,对所有端口进行寄存,并将组合逻辑分解为较小的部分。这样的设计在ASIC上实现就会增加面积,但这是满足FPGA时序要求所必需的。

如果以ASIC为目标,我们往往需要完全相反的做法。这时我们建议将寄存器最小化,以尽可能减小占用面积与功耗。我们可以采用时分复用和资源共享的办法来提高时钟速度,从而最小化乘法器及其他浪费资源的操作。消费类及无线产品市场领域中的近期设计趋势就是仔细平衡上述做法的结果。

ASIC RTL和FPGA RTL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之一在于存储器的使用。就FPGA而言,器件内置了标准存储器。根据FPGA工具流程和厂商的不同,我们需要特定的编码风格来描述存储阵列和存储器。高质量FPGA综合工具会自动将RTL代码映射到存储器上实现。不过,在ASIC领域中,IP和制造库厂商(fab library vendor)的存储器选项多种多样,用户要根据具体的配置选择和编辑存储器,并在RTL设计中进行例化。

许多文章和资料都介绍了在FPGA和ASIC之间转移IP的编码风格及移植技术问题。在不同器件类型之间移植实施方案,需要进行大量的编码与验证工作,并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

如果首先用FPGA进行原型设计,再移植为ASIC设计,那么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在需要实时刺激和实际速度验证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上述问题。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我们应当保证仿真模型之间的位和采样准确度,特别是FPGA实现和ASIC模型不能出问题。这要求我们做大量工作,尤其是实现方案不同或经常变化时更应如此。此外,我们还必须手动修改、比较和调试测试工具。

ESL综合解决方案

ESL综合解决方案能提供强大的性,有助于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使用电子系统层级(ESL)模型,支持高级架构与硬件抽象;

根据用户定义的采样率进行自动优化;

用户选择目标技术;

为多速率设计提供原生支持。

利用上述特性,DSP综合引擎可根据用户定义的约束条件在了解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整个系统优化,对不同的RTL进行综合。这些为优化架构和特定编码风格而定的RTL随后可进入标准化的逻辑综合流程。

利用ESL综合技术,我们可以在一个高度抽象的层面完成设计工作,这不仅提高了可移植性,缩短了开发时间,而且还提高了工程设计的工作效率。除了保持RTL级的IP之外,我们还能在算法模型层保持IP,从而提高可移植性以及算法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DSP综合技术使用户能通过统一的算法模型快速生成并实现多种不同实施方案。FPGA可使用完全并行的流水线架构,也可像ASIC一样采用占用面积更小的串联架构。此外,不同实施方案能自动保持位和采样的准确度,并通过标准化的RTL仿真工具实现完整的验证路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参数化的原理图输入法,和那些需要用户在了解面积、延迟特性之前就确定具体架构的RTL方法,其移植到新的实施目标时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

用DSP综合技术进行算法实施

支持DSP综合和自动优化架构的工具(如Synplicity的Synplify DSP工具)能提供设计优势,从而有助于在FPGA和ASIC上顺利实现设计。在DSP综合步骤之前,用户不必定义目标器件并做出架构优化选择。DSP综合引擎随后可从算法模型开始综合RTL优化实施方案。

我们特别要注意时序优化(Retiming)和折叠(Folding)选项。时序优化选项使我们能修改架构以使用流水线形式和其他技术来达到理想的性能目标,但会造成输出时延。折叠选项使设计方案能共享硬件,但会降低吞吐能力(即要在资源利用率和最大采样率之间进行平衡取舍)。

架构实现

自动DSP综合引擎的优势在于,它能快速实现多种架构和目标技术。这种设计空间实现过程有助于显著优化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我们需要考虑在多种FPGA和ASIC技术上实现DSP算法时会特别有用。

以下我们给出一个时序优化和折叠优化范例,看看这两个选项如何在速度与占位面积间做出重要的取舍。首先,我们在Virtex-4 FPGA中生成4个10MHz 64-tap FIR滤波器:其中1个作为基准,另外3个采用不同的折叠因数(folding factors),用来在不同程度上缩减面积占用。我们用Synplify DSP RTL的逻辑综合技术来生成结果如表1所示。

表2中给出了对于相同设计的ASIC实现方案的类似分析数据。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采用90纳米技术情况下,完全并行与完全串行两种极端实施方案相对比的面积差值。

我们从表2中可以明显看出,在更低的采样率且允许共享硬件的情况下,DSP综合技术能自动缩减面积占用。此外,强大的ESL功能则能通过利用更高的时钟频率更方便地在各种技术上实现。同时,由于我们可在统一的算法模型基础上开展工作,因此无须改变模型或重新验证模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