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5: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精心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精心设计论文

篇1

2新中式设计的设计特点

2.1色彩和景观的完美结合

景观设计的元素众多,每一种元素都有其必要的位置,而色彩元素是景观设计最直观的体现。新中式设计中对于色彩的要求体现出了中国特色,将历史中的红、黄、绿、白、灰融入了景观设计中,成为了主要色彩因素,同时与现代的景观材料相结合,将古典的“国色”和现代材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2中国传统符号和景观相结合

新中式设计最主要特点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而中国传统符号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我国古代祥瑞的象征,而象形文字、五行等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荷花、牡丹等是我国传统植物高贵、淡雅的代表,这些中国传统符号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3植物空间的层次性

新中式设计在主景观的设计上和古典园林设计最大的区别就是将自然型的植物景观配合种植,以绿色为主色调,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和现代风格完美融合在一起,能在简洁的植物组成中带有强烈的中式特色,乔木层、地被层、大灌木、草坪等植物层次能展现出最简洁的植物空间。

3新中式设计在万科第五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万科第五园是万科地产在深圳开发的大规模居住社区,主要采用新中式设计风格,将岭南四大名园、老北京四合院等传统文化气息和现代建筑文化相结合,是浓重的“新中式”风格代表。

3.1万科第五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万科第五园的植物景观中,以中国传统的“竹”为主要植物,另外用蔷薇、兰花等作为点缀,在景观的空间表现上主要有3个层次,远景、中景、近景都有不同的感受,能体现出植物景观在层次上的分别。建筑空间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但是其中用竹子来转移人们的视线,将原本不大的空间面积中添加了更多元素,给人们更多的错觉,原本狭小的空间也会由于竹子的合理运用而展现出更大的空间感。

3.2万科第五园的中国传统符号设计

万科第五园的内部庭院中,窗花随处可见,既能对实墙进行点缀,也能代表传统的文化,在现在的建筑材料中有文化的厚重感,整个空间的感觉既有古典的窗花特色,也有现代的实墙和漏墙,代表了中国传统符号的合理融入。

3.3万科第五园的色彩设计

万科第五园在色彩的选择上主要以灰色为主,能表现出木质材料最原始的颜色,通过不同的拼装手法,在纹理上能将传统的颜色在灰色中表现出来,同时在一些景观的设计上以白色、黑色和绿色等纯色为主,色彩分明,能体现出较好的视觉感受。万科第五园的色彩运用给人整体上一种质朴、世外桃源的感觉,人们置身其中,并不是感觉到现代建筑的混凝土气息,而是有大自然的清爽、整洁的感觉。

3.4万科第五园的建筑特色

在万科第五园中,建筑特色有了较为明显地体现,漏墙和实墙的层次排布,将传统美和朦胧美结合在一起,既没有全封闭的压迫感,也没有全开放的直观感受,而是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景观之间的层次通过漏墙的不同感受有了更为不同的感觉。

篇2

工程设计是应用学科,但并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对不同的科学技术进行创造和集成的过程。工程设计师活跃在工程产品和科学技术之间,通过技艺、经验的应用实现产品的创造。另外,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吸收利用,从而研发出新的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受到法律保护。当然,保护知识产权也是设计师赖以生存的条件,设计人员的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才能够获得设计费用。

1.2科技成果应用性

工程设计的基础是科学,在商品服务过程中将知识、人力、技术转化为可以利用的生产力。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学科,当然也会包含一些应用基础研究,甚至挑战科学领域的课题。近些年来,工程设计中应用到了更多的信息技术,举例来说,南水北调工程中利用到三维协同设计系统,东风设计院使用了三维动画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协调了人员之间的配合,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1.3价值链高端性

在微笑曲线中,工程设计行业位于该曲线的高端。因此,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企业只有向着研发和行销的方向上发展,才能使利润得到进一步提升。研发设计行业的产品附加值高,可以作为价值创造的起点。工程设计属于研发设计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以上特点。站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一项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赚取的利润仅占总利润的6%—9%,工程总承包占总利润的13%—18%。所以说,应该借助于处在价值链高端的优势,向金字塔的下端进行延伸。

1.4技术创新持续性

工程设计行业中的技术创新,可以来自于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对企业而言具有丰富的创新之源。具体来说,创新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应用方面的创新,二是外观包装上的创新。这其中,应用创新关注的是产品的构造和使用功能,外观包装创新则更多地将精力放在产品的形状、颜色、图案上。举例而言,动车的子弹头设计,一方面为车型增加了美感,另一方面提高了可承受的冲击力。

2工程设计行业的功能分析

2.1科学技术转化的枢纽

工程设计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通过在设计方案中融入科研成果,使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之中。另外,工程设计是科技进步的领导者,设计观念、相关知识技术的创新,会逐渐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从而出现新设备、新材料、新知识。所以,节能环保社会的建设和绿色技术的应用,需要企业转变经营理念,通过科学技术来增加产品的经济效益,这些在设计中要有所体现。

2.2融合了科技与人文

工程设计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相结合的产物,能够引领社会的思想变革。科学技术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并且工程设计受到政策、舆论、潮流的影响。因此,设计产物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理需求,也要满足精神需求。我国提出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社会,但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强烈。因此,应该将设计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树立起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的意识,这是工程设计人员的责任。

2.3技术和市场的结合

一方面,工程设计产品最终是要走向市场的,因此要对市场的动态进行关注,从而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设计如果闭门造车,就有可能不符合市场需要,因此无法进行推广。举例来说,在汶川地震后,市场需求表现为工程建筑的抗震设防,所以一时间对抗震结构的研究成为热点。另一方面,设计产品最终要接受市场的监督检验,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如果设计不合理,就会遭到市场的排斥。

2.4一边继承一边发展

创意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其他行业前进的源泉。工程设计过程中,由于客户的不同需求,导致产品设计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参考,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提出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然后加入自己的知识、灵感进行再创造,体现出设计人员的个性。

篇3

现阶段国内社区商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的配套商业,主要是为居民的最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提供便利。第二类属于选择性商业,主要是同时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与精神上的享受型消费需求,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商业空间形态上,近些年开始出现规模比较大的区域级社区商业中心,设施一应俱全,有全方位的生活功能,辐射范围较大。

(二)项目现状

南京紫荆广场位于南京南部新城核心区启动区。南京南部新城核心区启动区北起雨花南路、卡子门大街、大明路、秦淮河、运粮河至绕城公路,西起南河,南至绕城公路、机场高速、秦淮新河、双龙大道。该商业中心有三部分商业建筑组成。北端南端建筑呈条状,中间是方形商业体。负一层、一层、二层是商业,局部三-九层是酒店式公寓。已确定入驻的是在地下一层的BHG超市,面积占整个建筑面积的33%。

二、社区商业中心定位定量分析

商业环境设计要适应相应的消费人群。对于社区商业中心来说,周边的居民是其消费主体,其次再考虑是否能吸引到相对远的消费群体。对周边居民的职业特征、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以及消费能力等的分析能够帮助确立社区商业中心环境的定位。为了最大程度吸引消费者以达到商业设施的利润最大化,又必须进行一系列商业定量分析,用数据来指导社区商业中心环境的设计。

(一)人流分析

紫荆广场的人流机会,周围的住宅区居民,西面的创意园区、东边的家居城4s店工作人员以及顾客为本商业带来主要人流。在本案周边1.5公里范围约有40000居民。假设他们平均每周去1次设施,成交率50%,附近能给设施带来40000*4\30*50%(成交率)=2660人\天。周围500米范围内有4个公交站台,每天约20路公交车经过,平均每天经过紫荆广场1.5万人次,15%公交人流去了紫荆广场,成交率40%,能给设施带来15000*15%*40%=900人\天。即将开通的地铁卡子门站,方便的轨道交通将涌现大量人源流动。预计地铁平均每天经过紫荆广场的有2万人次,15%的地铁人流去了紫荆广场,成交率40%,能给设施带来20000*15%*40%=1200人\天。周围1公里以内有大型家居商场如宜家、红心美凯龙等以及大量汽车4S店,每天约有3万人次顾客及工作人员,办公人员能给紫荆广场提供10%的人流,能给设施带来30000*10%*40%=1200人\天。2公里以外居民可选择驾车到本设施,而紫荆广场可适当提供便利的停车需求。紫荆广场目前设置停车位600个,如果不计算社区居民停车需求,全部给商业使用,会给紫荆广场约带来2.5人\车,共计600*2,5=1500人,成交率40%,则停车位给设施带来的有效人流是1500*40%=900人\天。项目3~5公里范围分布有大明路社区中心、软件大道社会中心、明发广场等商圈,紫荆广场可以开辟一条独特的社区商业,从这些竞争者中得到人流。这样算来,预计紫荆广场未来实际消费总人数能达到约6860人\天。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周边居民,因此紫荆广场设计必须先满足周边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再拓展商业服务范围,以保证正常的运营。

(二)居民消费需求

社区商业中心首先面对的消费主体是周边社区的居民。居民相对与其他性质的消费人群来说,具有固定性的特点,因此商家与这些顾客能够形成稳定的消费关系。另外,消费者的职业特征、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以及消费能力等也都影响着整个社区中心的商业。其次,社区商业中心不再局限仅服务于周边的社区居民,若能够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有特色的商业空间,周边的办公区的工作人员、顾客等都可进去消费。

(三)社区商业定位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与分析,得出紫荆广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白领阶级,对应的商业层次为高端的。而白领工作节奏比较快,下班后他们需要一个既能休憩又能购物的场所,因此走在紫荆广场要让他们节奏放慢,享受高端慢生活。如果成功吸引周边社区有钱人群不断来访,必然成为路过客群的向往目标,从而加入这个超越路过客群自身原有社区商业的新生活中心,最终最大化带动客流到达。

三、社区商业环境设计设想

(一)商业分区

为了抓住本地机会从而带动远端机会,把整个商业设施分成商业街和商业体两大分区。在设施北面、西面针对富人,设计成社区花园型组团,是有趣的、优雅的、庭院感的区域;在设施中心,塑造成丰富多样的舒适型购物组团;在设施南面,营造成时尚快捷的品质商业街。A区商业街全天营业,为周边社区的白领、富人在下班后提供一个优雅的休闲漫步购物区域,通过花园式的景观营造小资情调。C区的商业街在整个商业设施入口处,时尚快捷的服务型商业组团满足周边社区居民一些基本生活消费。B区的复合型购物组团店铺集中、业态多样,能吸引远端的客群来设施购物。

(二)店铺划分

总的来说,紫荆广场作为社区型商业中心,设施业态主要面向周边居民及当地生活。设施沿街的店铺,面向街道,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负一层和一层的店铺,景观环境创造舒适自然的口袋公园,提供优雅品质的庭院型商业,打造家的花园,在商业中的家。一层业态主要面向在周边生活,工作人群中需求非日常体验的客群。二层为社区中心提供工作与生活的场所。

(三)景观烘托商业氛围

社区商业景观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烘托整个商业氛围,同时达到吸引客群的目的。社区商业中心的景观环境能带来人的行为活动有:停留休息、聚会交流、儿童嬉戏、拍照留影、绘画写生、旅游观光等等。这些人群又是商业中心的潜在客群。人们可以在购物后穿梭在绿意盎然,安静悠闲的景观中,享受美好时光,或者本只是来此闲逛休息,又被商业吸引进去一探究竟。商业与景观的交融,使得社区中心能更好地聚集人气,提高商业设施的价值。对于紫荆广场来说,一眼望到头的大型广场留不住行人的脚步,而合理自然的景观空间,吸引行人停留的同时为商业环境增加价值,也为商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商业景观营造主题环境,添加必要的休息空间和商业活动空间,可以聚集人气,吸引人的互动和停留,传达舒适空间的信号。因此,针对周边小区居住的高级白领,建议将北面原有的停车场区域替换为花园型街区的主题景观;南面、东面的入口设置主题性的景观节点,如雕塑、水景等供游人约会驻足,营造时尚快捷的品质商业街;设施中心的景观节点,由于连接三方向的建筑,因此景观设置要方便人流交通。

篇4

新经济对企业文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组织行为及文化管理也因为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创新而出现全新的方式。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一种以自发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新经济,之所以“新”就集中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极强的创新能力上,新经济的飞速发展依靠的不仅是电脑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也要依靠社会各种制度创新的支持。而创新又需要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新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知识化。网络技术突破了时空的制约,使得信息传递、搜寻、处理的成本极大降低;新经济可以减少市场中供求双方、竞争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增加社会的净剩余,有利于社会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形态,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的传统作风和企业审美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

1.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认定由于人们能力不同存在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将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有人获得创新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和创新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拉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2.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没有人与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即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不会产生“1+1>2”的效果,更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理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在新经济条件下应当成为一种全方位的知识创新意识和知识创新体系。新经济是以网络经济、网络概念为代表的社会经济形态,根源于信息化和全球化。与新经济的特征相适应,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创新与变革,其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理念创新与管理制度文化创新。

篇5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最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作为社会文化力核心的图书馆,运用最新的管理成果,推进当代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不仅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1新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

关于知识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知识管理专业网站的创始人认为:“知识管理是当前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含了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所所长邱均平教授等认为:“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虽然学术界对知识管理众说纷纭,但是知识管理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的基本观点却是不容置疑的。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为基础,以人的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要求。它要求人力资源拥有高科技知识,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结构;要求人们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人们加快学习、不断学习、学会学习;要求人们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人们具有应变观念和应变能力。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必然把渴求知识、智慧、信息的目光,更加集中地投向图书馆。同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将明显提高,其社会作用更为社会所公认。

2公共图书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载体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其服务职能已不仅局限于文献借阅.而是利用现代技术方便地提供各种资源。如网上多媒体的在线服务、全国或区域性的文献采编交换中心、全球性的数字化信息网络等等。这些将把图书馆转换成为一个全新概念的、多功能的现代信息中心。要面向全社会提供联合化的信息服务。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经营的微软集团在信息产业界以其强大的实力、新颖的产品、众多的精英人才而称雄于世,其显赫的业绩背后,微软集团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为其决策、产品开发和推广发挥了强大的支持与后盾作用。比尔·盖茨在1997年接受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记者采访时说:“微软图书馆是一个我们职员的加油站和充电站。虽然人们可以自己上网来获取大量信息,但是图书馆所做的大量不可替代的工作更有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图书馆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一方面,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终身教育成为世界趋势。图书馆公益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贴近群众、服务社会。社会上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这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平等地、随心所欲的进行终身学习。图书馆通过自己的工作.给千千万万普通群众以实际帮助。它可以为失业者做就业前的指导,为失学者提供自学辅导,为受损者提供法律帮助,为患病者提供医疗咨询,为创业者提供宝贵的致富信息,为涉世不深的青年提供必需的人生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馆不仅被誉为“大学的心脏”,而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成为“社会的心脏”。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地位更加重要.对图书馆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的图书馆学专家迈克尔-戈曼就提出“图书馆拥有三大资源.一支由训练有素和知识渊博的图书馆员和其他图书馆工作者组成的队伍;馆藏;供检索馆藏使用的书目控制系统。”在美国,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就是说。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优秀的图书馆员成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图书馆事业要发展。要在知识经济中发挥作用,搞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收集、获取、利用和创新将成为贯穿于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主线。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取、挖掘、利用和传播知识。为读者提供获取知识的窗口.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因而,如何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决策,开展创新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搜集、整理、存储和应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显性知识的序化。即对显性知识加以序化组织,以便建立知识库,供读者使用;二是对隐性知识的发掘。即强调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图书馆要建立一种创新、交流、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与激励机制,培养知识型馆员,建立人才库;三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指导图书馆服务,充分发挥服务的价值和知识的价值,走知识服务之路。

3知识管理是公共图书馆实现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引进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知识的价值和服务的价值,不论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还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落到图书馆的实处,都是为了以知识为内涵,以服务为中心,走知识服务之路。

不管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不变的宗旨。也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而搞好服务的根本是创新。新技术的应用是创新。管理的改革是创新,服务方式的改变是创新。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也在于以创新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

创新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行为,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因而在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项职能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创新的问题。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指出.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他们现在都包含人们的精神和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不可避免地从根本上动摇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也概莫能外。

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论》一书中,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社会发展中,论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谁能感觉敏捷,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快速作出反应,力争处处先行一步,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篇6

二、电信基础设施共享策略的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提出电信基础设施共享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节约资源,减少重复建设

通过建立电信基础设施共享,能够改变目前我国各大电信企业建立专属自己的基础设施的现状。由于电信基础设施自建自用的现状,出现的最直接的问题则是各电信企业的管线交叉密集分布。密集程度较高的铁塔在城市中的建立,使各电信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巨大,重复建设是对资源应用的一种浪费。同时,密集的电信网络造成电磁污染问题。通过进行基础设施共享,有效减少了电信也的重复建设,使建设成本大大降低,是对资源节约的有效体现。

(二)维护电信市场公平性

目前我国的电信竞争行业,往往通过电信资源的占领情况判断够电信企业的优势。通过对电信资源的垄断,即一方一旦建成电信管线,其他电信企业则不得进步。这种电信基础设施的垄断,对新型电信企业存在不公平性,由于对资源的占领和垄断,造成电信市场的竞争不公平。通过建立电信基础设施共享,能够有效打破这种不公平,维护电信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多方电信企业协调统一发展。

(三)促进电信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电信基础设施共享策略的提出,除了对单一的某电信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外,对中国电信整体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的共享,实现电信行业全面协调发展。例如,我国目前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对中国电信来说,可以利用中国移动铁塔建设基站,尽快地完成CDMA网络建设;对新联通而言,同理依靠中国移动铁塔资源尽快完成WCDMA网络建设非常有价值;由于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缓解了其它运营商基站选址、投资等建设矛盾,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短期内追赶中国移动的网络质量有利;对中国移动而言,在短期内往往被视为对其已有投资回报与网络优势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但实质上中国移动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电信丰富的管线资源和小灵通基站完成TD的室内覆盖。

三、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享效率的有效对策

为有效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享建设的有效性,在实现设施共享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和管理,以保证基础设施共享策略应用的科学性和发展性。

(一)加强政府干预

为保证在实行电信基础设施共享的过程顺利,政府应加强干预,以提高资源共享的强制性。实现电信基础设施共享,是低碳经济发展下的重要开展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在加强干预的过程中,要以保障公共利益为基本原则,为促进资源的共享,减少重复建设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完善共享模式

为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享效率,在实现共享的同时,应注重共享模式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电信企业发展现状,可以应用的电信设施共享模式可以分为:站址共享、无线接入网共享以及地区性管线资源共建共享。

(三)加强法律规范

在开展电信基础设施共享上,加强法律规范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性。通过法律手段的干预,促进电信运营商之间问题的协调处理,将资源共建共享进行大力宣传和普及。当电信运营商之间出现不能解决的共享问题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干预,进行最后的仲裁决定。

篇7

一、导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社会中,生活在一个时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方式,也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尤其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渴望生活中的多种体验。经济形态的转变必将会引导设计思维的变化。物质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造物能力的不断强大,给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这一重要内容和规律将会有更新的概念需要我们认识和研究。

二、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1.体验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阶段。体验经济是自2O世纪9o年代继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的最大区别在于,前三种经济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消费者之外,而在体验经济中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2.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体验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产品设计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产品品牌建立、综合国力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预测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尤为重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个性化设计。表达出人们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主张、多样化的选择和全新的空间感受。

(2)民族传统文化的应用。在世界规模的文化交流与竞争当中,凡是民族的长处,都应该发扬。

(3)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4)产品内部复杂化和产品外部简单化是产品形态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使得大量的技术创新被简单化的产品界面所隐藏,人们努力追求极限。

(5)产品语意学的运用。是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让使用者一看即知。.

(6)体验设计的应用,是将产品设计紧紧地同使用者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相连,从他们的生活情境着手进行设计,为使用者和消费者带来更体贴、更愉悦的感受。它是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品设计思维方式。

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的应用如此重要,作者将其与大家进行一下讨论和研究。

三、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思维与观念

1.思维定势的破除

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征。【l】思维转换是形成设计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人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往往都是凭借原有的思维活动的路径进行思维的。要想提高设计思维能力,就要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优化原来的思维模式。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自己身边的人。在心理上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大多数,认为大多数人的知识和信息来源更多、更可靠。在个人与大多数人的判断发生矛盾时,往往跟从大多数而怀疑和修正自己的判断。产品设计以求异为基本特征,新设计必然与众不同。而且设计者的经验存在个体差异。因设计者的经历、感受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定势,从而在产品的设计上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但设计者的经验只能在一定的实践水平上,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定的实践活动有指导意义。而且,即使在适当的范围内,它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限的。产品的设计一旦拘泥于狭隘的经验,势必限制设计者的眼界,从而阻碍设计思维创新。

产品设计也要基于必要的书本知识。它虽然是产品设计思维的基础,但设计思维源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而非单纯的积累。书本知识也是设计思维的起点,我们不能只拘泥于设计这个领域的知识,设计本来就是一个交叉性学科。在很多设计作品中,并不是设计本专业的人员做出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开阔的视野远比单纯局限于某个知识领域重要。

人的思维活动必然有思维主体,也就是自我为中心的一面。然而,一旦把这种现象绝对化并一味排斥他人的观点和立场,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阻碍设计思维的创新。设计要跳出自我,多参考消费者和使用者的想法。过去单纯靠设计者个人意识进行设计的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设计者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设计现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设计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能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

2.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中事与物的新关系

无论是设计产品,还是对产品品质进行评价时,我们总会将意识定位在“物”的层面上。的确,产品是以可触及的物质形态存在的。不管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都会不自觉地关注产品的物质属性。然而,产品不过是功能的载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是在购买产品的功能。当然,这里包含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实现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而功能的承载者是产品的实体结构。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实际上是针对依附于产品实体的功能而进行的。因此,作为消费者物质化地看待产品及其设计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但作为设计者却不可单纯地、物质地看待产品的存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就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意识和态度,就是设计的意义不仅是物质的产品本身,而且还包含隐含在产品背后的体验。

3.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

体验经济时代是买方市场和消费的时代,是不是新产品,只有消费者才有判决权。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切都打上了顾客导向的烙印,从需求导向来说,只要改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就是新产品。消费者购买新产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对产品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的考虑,即人们更注重通过消费来得到个性上的满足和体验。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美国经济学家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说:“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消费者也能设计产品。大多数产品的设计创新都是对消费者需求深刻理解的结果,只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做出新的定义,也就是由消费者通过自己对产品的体验来描述该产品的缺陷和新的设计构思。也许消费者没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来设计创新产品,但这并不重要,把体验后的事交给技术人员就行了。消费者也能参与产品设计,甚至进一步承认消费者是产品设计流程的一个前端环节,这样一个思维方式的变化,将带来产品设计新模式的重大变化。

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无论什么时候,一旦一个公司有意识地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这种新的产出一“体验”就出现了。【2】消费者的体验,是产品设计的新途径。现在的手机给大家提供的是什么?从核心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通讯工具,从形式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MP3、数码相机、收音机、游戏机等的整合体,从外延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体验。

产品体验的设计最主要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一开始就要了解消费者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实验室里的冥思苦想。产品的附加价值是靠差异化来实现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渐趋成熟,靠技术产生差异化的空间日益变小,这就迫使企业只能在设计上寻求突破,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上寻求差异化。每次我们使用一件产品时,我们本质上消费的是一种它所带来的体验。

篇8

推广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超级秘书网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篇9

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几何膨胀,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在给我们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当地理和空间不再是障碍,当地球越来越象个地球村,我们已全面进人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源于美国,但新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着全球。

关于新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声音。综合起来,新经济时代主要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以网络发展和信息共享为主的信息时代、以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向新型管理模式转变的革新时代和以知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知识时代。

一、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对企业管理理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企业管理理论逐渐出现了企业管理层次的扁平化,企业组织形式的虚拟化,企业组织结构的非线性化、企业文化多元化等特征。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它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力,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能力以及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

早期的企业文化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企业管理者文化”,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虽然后期企业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但是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仍比较片面,企业文化往往只是停留在“制服文化”、“墙上文化”、“口号文化”的层次,许多企业在确定企业文化时也只是一味的模仿和追随一些知名企业,企业文化真正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信息共享、技术创新、知识爆炸的新经济时代,使得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文化必须赋予新的内涵,才可能发挥其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

1.企业文化要具有“包容”性

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传统的企业文化往往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由企业管理者们提炼而成,但是新时代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要主动地确定企业文化,并以此引导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借鉴先进企业的文化精髓并结合其自身的特点,确定既具经典又有新意的“包容性”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具有“学习”性

在新经济时代到来之前,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企业会定期为员工开展培训和再教育,以此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发展。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决定了仅仅靠企业提供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远远不够,大量的知识需要企业员工们主动地、持续地去吸收消化。因此企业文化要引导企业成为“学习型”团队,引导员工成为“学习型”人才,变企业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

3.企业文化要具有“人本”性

由于早期的企业文化主要服从于企业管理者,它具有典型的“经济”性,并以企业发展速度和获取利润量作为衡量其好坏的标准,这样的企业文化往往会导致员工产生人是“赚钱工具”的想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日显突出,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必须正确理解人的重要性,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确定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孟要性更为突出

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论、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经营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追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某种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并且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除了许多跨国大公司外,众多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也开始日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5年4月公布的对2881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共识。

1.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同类型的竞争企业面临的社会消费环境相同、竞争压力相同,而企业的科技发展力也极易被竞争者仿制甚至升级,可以说信息时代使得企业在外部竞争力相似的情况下必须发展内部驱动力,而先进的企业文化正是提升企业内部竞争力的核心。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当企业员工以企业文化作为其个人的价值取向,那么员工便会把企业的发展作为其个人的事业,从而摒弃那些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的行为方式,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增强企业的免疫功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2.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

首先,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单纯地以物质金钱作为回报已经难以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硬件,企业要吸引并且留住优秀的人力资本就必须依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在用人的同时,要注重对人才知识的更新培训,同时要给其员工以人性化的管理,使得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从而把其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融合。其次,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其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管理方法,从而与企业内员工达成和谐共处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树立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

3.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篇10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着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新形势。国际上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正在改变着我国企业的内外经营环境,冲击着多年来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尤其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时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了解和掌握国际上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既可作为借鉴之用,也是竞争所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与活动环境,不同的环境会孕育出带有时代特点的企业文化特色和模式。没有人会否定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变革、充满未知数,自然也充满风险、充满机会的新经济时代。

一、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新趋势

近几年来,以高新技术和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成为了很时髦的话题,成思危副委员长在武汉大学讲坛综论“新经济与高技术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新经济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新经济时代,企业特别是知识型的企业依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知识工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时代和自身特点进行综合与提升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体目标、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国际上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中的一个更高的层次和阶段,被称之为富有魅力的“管理之魂”。

新经济时代国际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战略,是企业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使企业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②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因而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新企业文化的核心。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④新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中解脱出来,更重视人。商业化管理的本质是以物为中心,忽视人的因素。新企业文化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

二、企业文化的现状

当前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一是普遍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只是企业文化的最部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企业文化只是表层化、模式化了的云山雾罩式的理论,事实上,如何挖掘企业文化的功能,紧紧抓住企业文化这个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转化才是关键,让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并列的两条铁轨通过交叉再融合成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

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二是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改革深入进行之间的关系。如果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改革深入进行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我们就犯了一个认识上的大错误,事实上,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改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企业文化可以是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铺垫,可以先行于管理体制改革,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得更容易、更彻底、更深入。另一方面,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也可以促使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整个企业勇于开拓,积极向上。正因为在当前的改革过程中存在上述的认识错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往往没有同时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配套建设,导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进常常不够深入,效果不够理想。许多组织结构的优化设置因为缺乏实质性内容,形同虚设,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下载论文

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三是企业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一些观念根深蒂固,长期地占据着国人的大脑,同时也对企业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团体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家族团体重于个人,个人无条件服从家族团体,强调家族内部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和谐与稳定。我们要吸收这种持续几千年的家族群体精神的精华,去其压抑个性、封闭保守的糟粕,保留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方面的精华。如青岛双星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爱厂如家、理厂如家”的家庭化管理,就是继承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调动了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第二,和谐思想。中国哲学向来不认为人与自然是敌对的关系,而认为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勤劳敬业。日本的企业文化起步早,见效快,就是借鉴了中国儒家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是以“和”为核心的,一切指向和谐。第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国历史上不乏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

这种爱国主义在今天不仅应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支柱,也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海尔率先扛起民族振兴的大旗,“海尔,中国造”的爱国情结昭示着中国企业已经在着力建构中国企业的价值体系。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观念决定行为,观念守旧必然导致行为落后,必然阻碍革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经营理念,创新是其最核心的要求,必须随着市场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变化与发展,随着经济形态的转换,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支持。受生产力水平、产业构成和体制变革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传统文化浓厚沉淀与新经济的萌芽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的现代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加了难度,需要经历一个整合、创新、提高的过程。在这种条件下,观念创新对构建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体系就显得特别重要。不仅事关企业的前途命运,也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所以说,观念创新是前提。根据我国企业的情况,企业文化建设须首先解决几个观念问题:①要有“主人翁”观念。主人翁观念在企业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区别于资本主义企业文化的显著特征。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而企业的活力主要来源于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源于职工的主人翁观念。只有职工丢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融人企业这个集体中,才能形成荣辱与共的企业文化。②要有目标观念。目标是人的行为的方向,企业的目标只有被广大职工所理解、所承认、所接受,才会激发出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使职工出色地完成其任务。③要有竞争观念。传统文化倡导的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使人缺乏进取心,压抑个性,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竞争主体,因此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把企业放在市场之中来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市场竞争塑造企业形象,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篇1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变化,以2002年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迈入一个新阶段。从总量看,国民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之势,经济大国地位进一步增强。2001年-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9%以上。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2,25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703美元。由于美元对欧元汇率上升等因素,2005年全国GDP超过英国(大约为21,800亿美元左右),低于德国(估算低于27,000亿美元),在世界各国经济总量排列中居于第四位。可以预期,即便经济增长保持8%的速度,到2010年,中国GDP总量也会超过德国;即便汇率在目前状况下维持不变,2020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也会提前实现。从结构看,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明显优化。与2004年普查数据相比较,2005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有-0.7、+1.1、-0.4个百分点的变动,显示工业化的推进仍然是结构变动的主导方向;第一产业比重出现符合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下降趋势,不过,由于国家减免农业税政策的出台,全国粮食连续两年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005年粮食产量达48,401万吨,比2003年增长12.38%;在工业快速增长中,轻重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31.45:68.55演变到30.99:69.01,显示重型化的趋势进一步强化;但在2005年外贸出口增长28.4%的同时,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了32%,说明一部分重工业的增长是通过国际市场得以消化的,也表明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有所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平稳,交通、通信、旅游、科学、教育等都有新的发展。

一般认为,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之间时,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突发期。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城乡矛盾是易于引发社会分化与冲突的主要矛盾之一。在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城乡矛盾通常有两类表现:一种是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社会各方能共享经济增长的红利;另一种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悬殊、失业问题突出,各类矛盾与冲突加大。越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出现第二种状况的可能性越大。如何避免或者扭转第二种格局,保持第一种城乡发展态势,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

差距扩大的城乡关系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小岗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被推广以来,中国的城乡关系就一直在起伏波动中变化发展。从粮食增产、乡镇企业扩张、农民工进城、粮食涨价、取消农业税到新农村建设,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一直是中央政府政策制定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改革以来许多年份经济的顺利增长,都与农民的参与和贡献有关。在广大农民参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农村也出现一系列变化。一是在人口数量明显增长的情况下,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二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沿海发达地区流动。1978年至2005年,中国人口总数从9.63亿增长到13.08亿,净增长3.45亿,但同期城镇人口数量从1.72亿增长到5.62亿,净增长3.9亿,人口增量扩大的压力通过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加以释放。三是农民融入城镇的过程,就是参与整个经济现代化的过程。江浙一带许多著名企业家,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销售,但其起家于农村;珠江三角洲数量庞大的外资企业中,来自内地的农民工作出了巨大贡献。四是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明显优化。1990年,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20.22%,家庭经营性收入占75.56%。其中,在家庭经营收入来源中,农林牧渔业经营收入为66.45%,工业、建筑、商业等方面的经营收入占9.11%。而到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34%,家庭经营性收入占59.45%。其中,农林牧渔业经营收入为47.61%,工业、建筑、商业等方面的经营收入占11.81%。农林牧渔业是农民收入中比重大幅度下降的行业,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中比重上升最快的指标,说明越来越多的收入依赖于受雇单位与个人,越来越少的收入依赖于土地。

但是,农村经济落后的格局依然维持,城乡差距还在扩大之中,城乡关系的不协调状况日益明显。从1980年到2005年,与我国城镇化水平单向提高相对照的是,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有升有降,但是总体趋势是在波折中不断上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变化相比,199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一直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16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只有3年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其余13个年份的增长都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各类补贴和社会保障的存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要更大。

在城乡统计方面口径差别既定的情况下,我们计算了1978年-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比重(PI)与偏离度(PIP)的变化趋势。农村居民收入比重是将城乡居民数量与人均收系起来加以考虑,计算农村居民收入总量占城乡居民收入总量的百分比,由这一数值来观察农村收入份额的变化规律。而农民居民收入偏离度则是将农村居民收入占全国居民收入比重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联系起来加以考虑,观察农村居民收入比重相对于人口数量比重的变化趋势。如果农村居民收入比重变化与农村居民人口比重变化保持同一变化速度,则偏离度指标会保持不变。偏离度指标上升,显示农村居民收入比重下降相对于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下降速度更快;偏离度指标下降,显示农村居民收入比重下降相对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更平缓。计算显示,除了少数年份的微小提高外,1978年-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总量占城乡居民收入总量的比重呈大幅度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64.1%降低到2005年的29.1%,下降了35%。偏离度的指标(PIP)显示,1978年-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比重偏离度从0.219上升到0.489,显示出相对于农村人口比重减少来说,农村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更快。只是在1979年-1984年、1994年-1996年等少数几个年度,农村居民收入比重偏离度略有下降。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还通过产出、消费和储蓄方面的变化反映出来。1989年-2005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5%下降到12.4%,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54.7%下降到不及全国的1/3。农户储蓄占城乡居民储蓄的比重从1989年的27.44%降低到2003年的17.54%。以2004年各类消费支出指标看,城乡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娱乐、居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消费支出比在2.26:1-4.57:1之间。

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改革以来的收入差距变化十分关注,并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中国社科院收入分配课题组的研究显示,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454。世界银行估算,200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47,甚至有研究者称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53-0.54,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在中国收入差距中,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最基本的差距,收入分配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占全国收入差距的40%。

城乡之间的差距扩大通过一系列农村发展的现实困境表现出来。与城市广泛发生的大拆大建相比,约一半的行政村未通自来水,3.6亿人口喝不上符合安全标准的饮用水,60%以上的农户没有卫生厕所,13%以上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没有通电,而且电压不稳,电费又高于城镇。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率达到6.6%,占全国中小学校舍危房率的81%,西部地区尚有100多万中小学因为校舍短缺不能入学。在许多不发达地区的农村,“通讯靠吼、交通靠走、生产靠牛、安全靠狗”的落后状态还没有改变。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普遍现象,但我国城乡差距的程度要远远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说明城乡分配机制有其特殊之处。我以为,我国的城乡差距扩大主要受以下若干因素的影响:

首先,我国存在着劳动力过密的农业与低成本的城市工业之间的经济收益差距,这种收益缺口足以引起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我国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口密度大,边际劳动生产率极低。在农村,农民不能不依存于不可移动的耕地,单产也因自然属性不可能无限增加,收益又受制于气候等自然条件,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相对较小,决定了其提供收入增长的能力有限。尽管有精耕细作的传统,但是与土地密集型的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竞争力较弱,而劳动力成本较低,生产工业品具有竞争优势。在城市,劳动力可以从一个岗位向另一岗位移动,工资可以事先以合同谈判的形式加以规定,企业的生产规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工业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大。在技术成熟和组织管理有序的情况下,生产工业品比生产农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从而,在工业企业工作的个人回报远高于农产品生产的回报。在生产要素可流动的情况下,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流动到城市工业部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其次,城镇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在福利和身份上的差距使进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城市正规部门可以是政府部门、教育、医疗、国有企业等机构,而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者通常是建筑工人、街头小贩、小商人。与正规部门相比,非正规部门具有进入容易、依赖个人资源与努力、家庭所有、小规模作业、劳动力密集、竞争充分等特点,最重要的还在于其游离于政府福利与制度体系以外。非正规部门的收入在市场化中被严重压低,而正规部门的收入较高。另外,尽管农民工进城获得了相对农村高得多的报酬,而其在城镇就业中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个人劳动收入。

再次,存在着城市对农村利益的政策性和非政策性转移。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产品被压低购销价格,造成贸易条件的不平等,使财富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大量强制性低价征地行为,造成财富的二次转移;多次有利于农业的粮食价格上涨,都被城镇工业品价格上涨和增加工资、增加补贴的类似政策抵消;农民进入城镇择业的过程中,还经常面对城镇各类执法部门的不合理收费与罚款;农民工的工资常常被无理克扣和拖欠。新农村建设与构筑新型城乡关系

发展中国家处理城乡关系的规律历来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城乡关系上,库兹涅茨(Kuznets)曲线的基本涵义是,在经济增长的初期,会出现低收入的农业部门和高收入的现代工业部门。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收入的不平等状况加大,在大多数人口集中于城市以后,收入的不平等会加剧。在低收入人群的数量持续减少和政治影响不断加强时,这种趋势会扭转,出现不平等程度下降的状况。

尽管库兹涅茨曲线在20世纪60年代一度为不少学者所推崇,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现实中的收入差距并不完全遵守库兹涅茨曲线的演变模式。1973年,阿德尔曼(Adelman)和莫里斯(Morris)研究了世界上43个国家占全国人口60%的最穷人口的收入分配和该国的增长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最富的人越来越富,中等收入者和穷人的收入都减少了,经济增长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针对这一发现,他们提出要实行增长前的再分配战略。阿莱西纳(Alesina)和罗德里克(Rodrik)在对1960年-1985年和1970年-1985年所选样本国家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和土地所有的不平等都会对人均收入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世界银行通过对18个发展中样本国家的研究发现,工农之间贸易条件与政策的不平等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1960年-1985年,18个样本国家因为工业保护与宏观经济影响,带给农业的间接税加上直接税,使农业的总税负水平达30%,而在1960年-1980年,经济干预的净效应平均达到农业增加值(农业GDP)的46%。哈克(Haq)指出,20世纪50年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使大多数人自动分享到增长的收益。他甚至质问,在收入不平等的情况下,仅仅靠市场机制是否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利普顿(Lipton)在1977年出版的《为什么穷人依然穷》一书中指出,“偏袒城市”的政策,使得“在城市和乡村范围内的资源分配,反映出城市优先而不是公平优先和效率优先”。

各国发展的历程都表明,在起点不公平基础上由规则不公平带来的失衡严重的收入分配格局,会约束经济增长的有效空间。不难想象,贫富悬殊的城乡收入分配机制,会造成处于低位的社会阶层的不公平、触发社会的不稳定甚至降低企业的投资愿望。同时,会使城镇富裕阶层的收入不能及时消费出去,也会使农村贫穷阶层没有能力消费,难以形成全社会的合理消费规模,使消费引导经济持续增长与合理配置资源的潜力得以削弱。要改变这种格局,就需要对收入分配的机制进行调整和政策上的完善。基于缓和城乡矛盾和促进农村发展,托达罗(Todaro)曾经系统地阐发了发展中国家缩小贫富差距和过度不平等的四类政策:一是通过设计用于改变相对要素价格的政策来改变收入的功能性分配;二是通过财产所有权的逐次再分配改变规模分配;三是通过累进的所得税和财产税来改变高收入阶层的规模分配;四是通过直接转移支付和政府提供物品和劳务来改变低收入阶层的规模分配。

价格调整、产权变革、税收改变和转移支付,是改变城乡关系失衡状况、促进农村发展的可以选择的合理政策体系。从我国的实践看,1978年开始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直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转移。可以形成比较的是,我国台湾省20世纪50年代的,也带来了同样的变革效率。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前期对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也都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城乡差距的扩大。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改变城乡关系的政策实践在减少城乡差距方面的作用渐渐减弱。农业税减免带来的粮食增产效果明显,但由于从事农林牧渔业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比重下降,粮食增产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效果并不明显。国家相继推动的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的思路和政策,除了退耕还林政策外,诸多区域政策偏重于解决省与省、城市与城市之间中的矛盾,政策的受益区域也偏重于城镇,城乡差距因而没有缩小,甚至有所扩大。在此基础上,启动新农村建设十分必要。

在国民经济总量增加、结构改善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上升但城乡差距扩大且单纯依靠市场力量难以削弱城乡差距的情况下,站在以民为本、维护社会公平、协调城乡发展的高度,提出两个趋向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是中央做出的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政策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薄弱的农村切入,将政府的公共政策由城镇延伸到农村,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对广大农村进行经济扶持,关注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生产与生活,让更多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

需要指出的是,新农村建设政策是一种援政策,并不改变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基本进程,更不意味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重点发生了转移。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整个经济活动还会继续保持以下三种发展趋势:国民经济产出的重心仍然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继续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将会继续加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来源多样化,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上升的趋势得以维持。

作为新农村建设战略的补充,从协调城乡关系、增加农民家庭收入的角度出发,也应积极疏通城镇化渠道,让更多的农民融入城镇的正常发展秩序。要放宽城镇对农村劳动力进城的限制,增加城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人口;打破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界限,为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口进入正规部门网开一面,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效率;将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完善属地化管理制度,在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实行非歧视性政策。一旦进城农民接受了城镇的各种社会保障,要以放弃农村的耕地等资源作为交换条件。在此基础上,需要确定城镇产业和制度建设的两个方向:一是提升城镇产业结构层次。要使多种产业和谐发展并优化产业结构,在保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的同时,增强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增强资本密集型产业对运输、商业、金融等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在产业多元化发展中,拓展城市就业空间。二是逐步改变城镇收入分配机制。城镇低收入和非正规部门就业基数的增加,将增强这些劳动人口在政策方面的谈判能力,促使城镇放宽垄断性行业的准入限制,改变造成城镇内部收入不合理扩大的政策和规则,并促使政府课征累进税、遗产税、不动产税等税种,调节城镇收入分配格局。

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立足农村发展、着眼农民致富,目的是构筑新型的城乡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一定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逐步削弱城乡之间的政策性差距;另一方面,要实行对农村的援政策,体现维护社会公平的政府意志。前一方面的政策尊重市场规律,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流量”,注重通过体制和政策的改革来冲破城乡壁垒;后一方面的政策注重弥补市场缺陷,服务于广大农村居民的“存量”,强调对农村发展的扶持。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

钱纳里(Chenery)等人通过对多国发展模式的研究发现,在城镇化比重达到75%的时候,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能够相对稳定下来。我国的农村人口规模十分庞大,很难设想城镇人口达到75%的水平。城镇化水平越高,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弱,排斥力量渐强。假设我国达到城乡稳定状态的城镇化水平为65%,而人口总规模稳定在15亿的水平,届时农村也还有5亿多人。这5亿多人依然面临由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带来的收入差距等问题,依然需要政策扶持。可见,新农村建设作为一种城市对农村的援政策,一定会起于现在,延续于未来。尽管未来各个时期政策的方式有差别,强度有不同,但援政策将贯穿于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

从国内外政策实施的轨迹看,政府的援政策通常可能出现两种结果:第一种是负效应。在这种状况下,政府的援助款项被截留或者挪用,由政府资金建设的工程成为劣质工程,政府援助政策使民众产生更强的援助型路径依赖,减弱了其依靠自身致富的努力。第二种是正效应。就是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农民和社会各界自主发展的积极性,社会投入相应跟进,地区的主导产业得以强化,农民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更多的农民融入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为有序也更有活力,城乡经济差距与社会矛盾得以缓和。为实现第二种目标,就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信息公开透明、资金下达严格、监督机制健全、激励约束规范的新型管理制度。并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长远规划,分步骤、阶段性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12

目前,孤岛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自然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干这类居住环境,人们的活动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过安静的日子。从这句话里来分析,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已经对居住小区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目前已建成的朝阳一村、协作一村、丰收村,其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火柴盒”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缺乏时代感。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置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括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也就根本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区。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居住区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求清雅精巧,计划不重对称,免呆滞之,而须曲折,有引人入胜之意。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术为培衬,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正好满足现在居民生活和心理需求,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启迪的。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孤岛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廓,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再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廓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缘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廓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如孤岛协作二区、朝阳三村,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