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6: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普通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普通心理学的教学改革措施
1)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目标
在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前,任课教师就应该先跟学生讲述这门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明确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心理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学习效果的检测提供依据。
2)以问题为主线进行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上提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做好充足的准备,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提问题的时候先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请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进行补充,通过设置问题和讲解问题,很自然地将教学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问题式”的课堂也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一个过程。比如教师提出“为什么有些人在别人看来已经很瘦了却还是一个劲地减肥”,这种减肥问题是生活中聊得比较多的话题,学生们自然有自己的不同理解。每个人对瘦的定义不同,每个人对审美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个人的追求也会有所不同。在讲述视觉后像时可以探讨医生在手术室里面穿的衣服的颜色是青绿色的原因;讲述情绪时以“汶川最牛校长叶志平”为案例讲述应激的负面作用;讲想象的时候以“潜伏”里面的人物原型来阐述,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明白大多数的想象都是来源于生活。课堂上探讨这种问题,进而引出问题的本质,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3)增加课堂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
增加课堂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自己设计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常见的“测试你的左右脑”、“河内塔实验”、“视觉后像实验”、“错觉小测验”、“注意分配实验”、“短时记忆广度实验”等活动。在开展这些小活动时,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不仅动手又要动脑,多方面拓宽学生的思维。一般学生对这种实践性的活动都比较感兴趣,所以参与的积极度很高。而且这种实践性的小活动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就当是缓解学习压力,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解压方式。
4)适当的课后习题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课后习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课后习题的量要适当,一次性最多就出三道题,差不多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通过对课后习题的检查,教师可以比较清楚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除了布置相应的练习题,在每章节讲完之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框图建立本章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批改完之后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一些错误率较高的问题。全部内容讲解完之后,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5)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普通心理教育注重的不只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于学生平常的课堂表现也是十分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问题情况、课堂积极性等方面,都是学习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作为平时成绩的主体。与此同时,可以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所占比例,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更加重视课堂表现,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从而强化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心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87-02
一、专业认同与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专业认同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所谓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以及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包含了对自己专业未来对应职业的认同。研究显示,目前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偏低,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改进专业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突出实习实践。因此,我们需要提高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可度,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掌握将来职业所需的技能,评估自己胜任的职业区域,这些都需要专业课程设置来实现。我们认为,一年级是培养专业兴趣点的阶段。二年级是真正进入专业的阶段,三年级是掌握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的阶段,四年级上学期是学生明确未来方向的阶段。因此,每一个年级都有其特殊性,在专业设置上需要考虑。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明确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本科应届毕业生大学四年内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这些都为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改革势在必行。
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每一次心理学发展的重大里程碑背后都与社会需要有直接关联。应用心理学的特点重在“应用”,长期以来,我国心理学专业主要设置在师范院校中,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心理学教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中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概超过240所,非师范类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越来越多,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非师范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定位,因为这直接涉及到课程设置问题。目前研究者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心理学以及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合理,脱离实际,要重视实践教学,依托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建构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对于民族院校而言,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除了重视以上要求外,还要结合民族院校实际,突出民族院校特色。目前,民族团结教育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成为中小学必修课,如何在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应该是民族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得以体现。因此,构建民族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我校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
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设立的一个主要参照点是元培计划,元培计划的核心点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性”,这也是我们课程体系的一大特色:提供更多的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
参照元培计划,我们的课程改革主要凸显了“4+3+1”的教学模式,厚基础,重应用,多选择,在前4个学期集中上基础课,后3个学期是选修课,最后1个学期是实习+毕业论文。
(一)确立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是各类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程,这类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素质,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形成心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从而为进一步的学和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根据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规定,我们确立了以下基础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这些课程在前4个学期上完。
另外,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内容有重复的地方,因此,我们在制定方案时对于一些重复内容进行了相应处理,比如心理学的理论流派思想主要在普通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两门课程中详细讲述,其余课程在这一内容上略讲,把讲授要点放在该门课程的特色上。
(二)减少实验课的课时数
生态化运动越来越多的得到关注,其原因在于研究的外在效度高,有利于推广。心理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但目前心理学的实验设备是软件,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了演示作用,单纯的实验室实验让学生对于应用心理学未来的就业方向会产生困惑。实验软件虽然直观,但与实际的生活有些差距,因此,有必要减少实验课的课时数。同时,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实验课有重复,因此,我们的实验课主要为认知类课程开设,普通心理学的实验课以演示为主,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课以操作和解释实验结果为主,并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三)大量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
实践课程的增加是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最大的特色。心理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些课程主要在第5-7个学期开设,其主要特点是开设课程模块,进行小班教学,课程实行学生选修制,每班人数的上限值为30人。教学模式上以学生小组讲授为主,每个小组负责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其余小组和任课教师进行提问或评价,讲授内容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社会热点。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取向以及潜在的职业需求,我们设计了三个模块的实践课程内容:科学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中想继续深造的还是有相当比例的,科学研究课程模块就是为这些学生设计的,所开设的课程是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考研课程有机衔接的部分,这些课程是通过学生动手做研究,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为今后研究奠定深厚基础,这也有利于增强应用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这一模块主要包含以下课程:学术论文写作、英文文献检索与分析、电生理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心理调查方法与实践、高效率学习方法与实践、研究设计与方法、心理学发展前沿、高级心理统计、心理与行为研究实践、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等。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模块,其主要特色是操作性很强,这一部分在课程体系中占了较大比例,它们既可以满足于学生在学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需要,也可以去医院、监狱、公安厅等机构做咨询教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创业,比如自己开设心理咨询室,拓展学生的未来发展途径。这一模块包含的课程有心理咨询课程与督导、情绪管理、心理档案管理、青少年异常发展与矫正、心理咨询过程与训练、团体咨询、学校心理辅导课程、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朋辈辅导、朋辈辅导督导、学校心理素拓、民族音乐与心理咨询、民族文化与心理等。
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是发展前景比较看好的一个模块。员工援助计划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目前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吻合了企业目前的需求。我们根据企业发展的整个流程设计课程,同时对于新出现的企业问题也进行关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些课程对于学生将来在企业发展非常有利,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另外,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有一些会从事公务员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可能还是重点培养对象。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新概念、新事物,如何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我们专门设置了相应的课程。这一模块包含的课程有人员测评及选拔、团队建设、企业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干预、组织员工激励实践、环境建设与员工发展、群体心理规律及应用、组织团队素拓训练、消费心理探析及应用、管理心理应用实践、员工生涯辅导模式探究、群体性突发事件心理形成机制、民族认同心理及应用、社区及村落心理探究等。
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两个模块可以互为支撑,课程内容互为补充。
三、试运行课程的效果
为了检验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我们在《心理咨询过程与训练》和《朋辈辅导督导》两门课程中进行了尝试。在《心理咨询过程与训练》课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做6次以上的咨询,然后以督导的方式报告咨询过程,教师和其他同学对咨询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这种学生咨询+个人体验+督导的形式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其他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同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高度评价,对我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模式表达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并表达了来我校观摩的意愿。
《朋辈辅导督导》课程的开设达到了另一个效果: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来,这样一部分缓解了咨询量的压力,使更加多的同学得到咨询服务。一些处于追踪状态的需要陪伴的同学也得到更多、更好的陪伴。在实践操作中的结果也让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也对低年级学生产生了正向影响。
四、总结
应用心理学专业定位必须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关注社会需求。对于民族院校而言,构建有民族特色和民族优势的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尤为重要。我校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紧密结合民族文化这一特色与优势,结合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模块化的、层次化的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调整,在建构应用心理学基础课程的同时,提出了科学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三个方向的实践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上实行小班教学,小组教学,学生讲授为主、教师评价为辅,我们认为,这种课程体系能够为民族院校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提供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宏飞,龙.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内涵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2期.
[2]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应用心理学专业规范,2006.
[3]高立群,彭耽龄.“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4]谢倩,辛勇.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方向一:感知觉研究
这类研究多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研究。这类研究可以反映当时前沿学科水平,社会的进步情况等。但近几年在这类研究的人数减少很多。
方向二:思维研究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研究一直是该方向研究的热点,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心理学者用汉字假设测验模型,并对概念形成设计实验研究,问题解决作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众多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它是体现教师教育专业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师范生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职业,要求教师不但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专业的教学技能等。
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提供实践训练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培养者和人生发展的引路人。那些只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不懂学生学习与发展心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只能成为“教书匠”,最终也将被淘汰。
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但是,目前为基础教育培养专业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仅自身无法从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获益,更不会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针对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全面改革教材体系。
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学的体系,主要阐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这些内容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但对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而且与他们要从事的教育工作关系不大。另外,师范生将来面对的是中小学生,他们应该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这就与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合了。因此,高师心理学教材应全面改革教材体系,删减实践意义不大的内容,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压缩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生理基础等内容,以摆脱普通心理学体系的限制;适当增加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心理等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健康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心理学教材存在的理论知识无法实际应用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首先,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
其次,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知识是高师生必须具备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中小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可以帮助高师生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际中解决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首先就要有健康的心理。近些年很多相关调查都显示出中小学教师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长,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鉴于此,应对高师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教学,使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适当、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消极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有效对抗由于职业倦怠给教师带来的巨大损耗。
三、改革教学方法。
以往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之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课时便难以投入其中,以致于学生最后只记住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和心理现象的名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让高师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愉快,为其以后的教学提供可以模仿的行为范式。也就是说,除了沿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1.心理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教学的比重。对认知过程的各章内容的学习,应在理论学习后利用心理学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如记忆广度、注意的分配、错觉等实验。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个性心理的内容,则可结合心理测量,如进行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测量。这样既可以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了解和掌握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目的。
2.案例法。首先,由教师搜集整理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和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从心理学视角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如何解释隐含在案例中的心理现象,如何利用所学的心理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3.教育见习。通过在实习基地的教育见习,不仅是让学生真实体验教学实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观察每个教师的教学技巧。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言语和肢体语言对教学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非言语信息影响学生等。利用课后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技巧进行总结,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4.模拟教学法。这是根据角色扮演的方法,围绕中小学生常见的问题,如怎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等,设计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再现。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其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总结。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使高师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
5.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在教学中可适当观看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电影,如《爱德华大夫》、《第六感》、《美丽心灵》等,通过撰写观后感引起学生思考。
6.自我心理分析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备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有良好的自知能力,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悦纳自己。自我心理分析就是要求学生更深入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与发展的措施。
总之,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如何才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应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规范下,进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徐英。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5):100—10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行动研究”等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实践者的教师,不但要拥有教学能力,也应提升自我的教育科研水平。相应的,研究者的方法意识和修养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方法论知识具有提高研究人员素质和研究能力的普遍窟义,它能提高研究者的反思和综合构建能力,提高研究者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和开拓性。方法论素养是研究人员的基础性素养,具体研究方法是从巳知达到未知的桥梁,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
现代教育改革中,改变了教育科研只限于经过专门训练的科研工作者的观念,很多一线教师写科研理论文章,成为研究的主力军。有学者指出:“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虽然在研究重点和任务上与教育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有所不同,但在研究目的上同样必须坚持学术性,探索教育教学中的未知领域,以便揭示新规律,提出新见解,为中小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策略,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少中小学教师尽管在热情地搞‘教科研’,然而兴趣根本不在研究上,摘‘教科研’并非出于学术性目的,而似乎是他们为满足某种功利性需要的必然选择。”功利性的研究行为,凸显了浮躁的研究风气,有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情况和基本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设有参加过科研活动;即使参加了,教师的科研知识也是捉襟见肘,结果如下表1、表2;
在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过程中,研究方法运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问题意识和技术的缺失。由于缺乏研究的基本素养,中小学研究者问题意识相对缺乏,主要表现为:对于课题研究项目的获得有着“等、靠、要”的思想,工作被动,主体意识不强。所选课题大而空,课题重复性大,原创性研究比较缺乏。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缺乏科学性,这主要源于问题意识的缺乏,没有对现实教育问题的敏感性,研究价值及意义不大,甚至出现了一些假问题。部分研究者没有注意到各种研究方法的缺陷,随意扩大了研究的可行性。在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测验或问卷数据时,存在着选择能力和解释能力问题;质化研究中存在着人际关系的把握和沟通能力等问题。
(2)量化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的缺失。国内绝大多数研究采取“由上到下”的理论视野,而根植于实践的“草根型”研究却不是很多,研究方式表现更多的是基于理论性的解释。“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有92.6%是传统的定性思辨方法。有7.4%的论文用量化方法,其中6.3%论文使用表格、百分比的一般量化方法。有少量论文应用方差分析、假设检验、回归分析、一般函数等传统定量方法。其他如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模型方法,以及系统科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和灰色数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至今极少有人使用”。另一个表现是实证性研究的异化,“在一些同志看来,搞实证研究不过是举手之劳:想一个题目,印一批问卷,搞一个调查,然后计算一下调查结果,再列出一堆图表便算完事。”动辄就用所谓的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不管问卷设计的质量如何,调查所选的样本的代表性如何,一旦获得了数据,就进行归纳整理,运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就得出了“研究”结论。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欠缺之归因分析
(1)师范教育时期课程设置问题。教育科研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条件性知识,也是教育科研效度提高的保证。广大中小学教师在科研方法方面素质的欠缺状况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若究其根源还要追溯到中小学教师求学时代的教育及课程设置问题。
2001年一项调查表明“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不合理”这一问题“持赞同意见者,教育行政部门占66.7%,部属师大占83.3%,省属高师占54.1%,师专占71.4%,中师占25%,综合平均为56.3%’。从师范教育发展看,教育专业课程处于减少的发展趋势,甚至沦落为配角的位置。清末优级师范学堂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中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理论、教育史、各科教授法等多项内容,20年代教育测验、心理测验和教育统计等方法传人我国,随即师范专业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到1938年的(师范学院规程)则只留下了教育概论、教育心理、中等教育、普通教学法、分科教材教法研究和教学实习等6门(其中涵盖了教育统计等研究方法的学习)。1947年,廖世承先生曾说:“以前师范学校曾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诸学程,嗣后取消‘普通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而归并入‘教育心理学’;最近又将‘心理测量与统计’分别并人‘教育心理’和‘教育行政’;所以在师范学校新课程标准中,仅有‘教育心理’一种课程,而授课时效则更减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全面学习苏联”,对西方的教学理论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致使我国教育界陷入一种新的仿效外国的封闭模式之中,在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研究领域中,取消了从20年代就传人我国的教育测验、心理测验和教育统计等课程。表3是我国近代以来师范教育教育学科课程开设情况,由此看出教育学科逐渐减少的演变过程。
长期以来,我们对师范教育的认识相当肤浅,认为师范生只要掌握了一门学科知识,再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便足以为师了,因而将教育课程作简单拼凑。“课程的师范性特征不明显,师范教育课程有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惯向,”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专业性而忽视师范性,结构极不协调,其中学科专业课程约占72%,比例过大,公共基础课程约占21%,而教育专业课程仅约占7%,比例太小。教育专业课程是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为代表的“老三门”,诸如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统计与测量等基础课程都没有列入教学计划,且课程内容陈旧。尤其是培养研究能力的相关设置更是风毛鳞角,针对教育科研方法类知识的课程少得可怜,这些知识被挤压在教育学课程的某一章节里面,教师讲授时往往一笔带过。教育课程成了象征性的点缀,学时也一减再减,以致到了徒有其表的地步。这种只求外在课程形式缺乏内在师范教育理念,导致了师范专业特色的消退,此弊端已使师范教育的专业发展严重滞后,也使教师专业化进程更加缓慢。师范教育专业特色是师范性,教育专业课程是其特色的直接体现。然而有限的课程,有限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授课时间,一个研究型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研素养如何得到培养?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缺乏应有的了解或虽有了解却又缺乏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这样状况的出现是不足为怪的。尤其是我国师范教育一直没有把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到日程,由于缺乏相应的学科设置,师范生在校时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也很小,以致使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
再者,目前教师培训依然把培训定式为教育学、心理学两科知识的教育而缺乏研究方法的专门培训,其后果只能是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素养的提高缺乏根基和支撑点,
(2)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相对匮乏问题。
任何学科、任何领域的研究想要获得实质性的进展,方法论是必要的前提。所以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的专门研究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
三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作自我鉴定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方面:三年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之余,本人还会积极地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智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县级一、二、三等奖,个人智客在苍南县首届教师智客、博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三、专业技能:本人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是管理好班级,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怎么样的班级才算是一个好的班集体呢?函授学习之后,我明白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①班集体有了一个较稳定的、团结的领导核心,班干部能独立开展各项工作;②班级目标已成为学生个体的奋斗目标;③学生是非观念强,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班风。这样的班集体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班主任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三年的函授,我还学到了班级组建技能、心理辅导技能、处理突发事件技能等,它们给予我无穷的智慧,让我的学生越来越信赖我。
四、存在的问题:三年的函授,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然授课教师备课授课认真负责,但因为时间段,教学走过场,考试也走过场,学员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只能靠学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提升。另外一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应用,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新 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变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小组合作探究的规范操作等无法得到学习和进修,这可能是现代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脱钩的弊端。这是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最盼望得到解决的,但总也得不到解决。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本人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的文件为今后规范教师资格考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作为担任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心理学教师,我们认为这些文件也为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
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设置初衷在于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仅仅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掌握教学理论和技能。这其中就包括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心理理论、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等。教师的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专业知识让教师有“道”、有“业”可授,而心理学教育则是让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去“传”、去“授”。
在传统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中,师范生在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自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终身有效。公共心理学在其本科学习中只是一门普通课程,只要期末考试通过即可。但是在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之后,师范生必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这对于高校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教学必然带来重大影响。在了解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后,作为一名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师,对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希望抛砖引玉请教于大方之家。《考试暂行办法》也涉及教育学内容,但是不在本文讨论范畴。
一、教学内容
传统公共心理学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大多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学结构体系。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很多教育者都认为其存在很多弊端。首当其冲的是学习的难度,对于完全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师范生来说,学习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内容不仅内容枯燥乏味,而且难学。其次基础理论过多,实用知识技能偏少。使得很多师范生在学习公共心理学时产生疑问,这样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学习心理学真的能够帮助我当好一名中学教师吗?这样的知识体系颇受诟病。但是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对此种情况没有给出官方的反馈。在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很多高校对这些内容虽然不满,但是也不敢将这些教学内容推倒重建。只能在保留主体知识结构的前提下,修修补补。比如增加一章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或是增加一章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内容。
在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同时,也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3],对中学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没有明确说这些考试内容,必须反映在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中。但是目前师范生的心理学课程只有这一门公共心理学。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是否应该迎合《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考试标准》)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呢?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对考试内容的界定是对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界定,但是从学习与考试的逻辑关系上看,《考试标准》界定的内容对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起到规范作用。师范生心理学课程只有公共心理学一门,而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对心理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要求。那么这个统一考试对心理学知识的要求当然就必须落实到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中。
其次,从内容的角度考察《考试标准》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具体有哪些,其特点如何。在这份试行的《考试标准》中,分别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进行了界定。但是这些考试内容是以考试内容的学科进行分类,而是分为“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心理学的内容就散见于“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中。考察这些考试内容,呈现出“重视学生心理、重视教学心理,兼顾班级管理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辅导”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原有师范教育中的公共心理学知识体系存在弊端。师范生要想顺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掌握一些对职业发展有用的心理学知识。传统的普通心理学知识体系是无法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知识需求。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不仅缺乏实用性,对于师范生来说还存在没有心理学基础,学习难度大,学习起来枯燥乏味等问题。所以,从考试内容角度上看,《考试标准》中关于心理学部分的考试内容有助于矫正以往师范生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弊端,有助于提高心理学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最终为师范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形式
有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考试标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规范,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可以借此考试改革之机,推动师范生教育的改革。在传统师范生教育中,一直存在“重视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与轻视教育基础理论知识”问题[4]。据调查,我国师范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占所有师范学习内容的90%~92%,而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只占所有内容的5%~6%[5]。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其中很多内容都与教师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考试标准》中的心理学知识就涉及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师范生需要学习较多的心理学知识与师范生教育中只有公共心理学一门课,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能够借此次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来推动师范生教育课程改革呢?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通盘考虑。毕竟大学只有四年的时间,去除最后一学期毕业论文、找工作的时间。真正接受教育的只有三年半。
需要考虑几个问题:第一,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增加心理学课程?第二,增加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时间从哪里来?师范生的大学四年已经排满了内容。从哪里挤时间?
只要是对教师职业有过切身体验,且对心理学较多了解的人,都会赞同师范生学习内容中增加心理学的课程。其理由毋庸多提。关键是,大家都知道心理学课程不够,可是新增加的课时从哪里挤出时间来?学科知识时间不能减少,实践时间也不能减少,更何况学生还要花时间准备考各种证书、参加各种学校活动。最可能的改变是把现有的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与《考试标准》界定的考试内容接轨。虽然《考试标准》中的内容涉及多个心理学分支,一个学期的课程根本无法容纳。
如果这点能够做到的话,我们还应该思考第三个问题:心理学教师在公共心理学教学时,应该怎么上这门课?原有的公共心理学课程虽然知识枯燥,学习困难,但是没有全国统考的压力,学生只要通过期末考试就可以了。老师在教学时也尽量采用活泼生动的方式,如心理小游戏、视频、案例分析等体验式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把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和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接轨,学生在上课时会更加功利。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有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稍微超出了考试范围,就可能引起学生不满,认为老师这是在浪费时间。老师在教学时也会有压力,毕竟学生在学习之后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甚至可以想象有些学校会把学生的通过率作为任课教师的考核标准。这样下去,公共心理学课程岂不是就变成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前培训课?
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就不得不思考第四个问题:公共心理学这门课能不能变为考前培训课?如果不能,应该如何上好这门课?
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大学英语公共课。本科生都要参加四六级考试,虽然不属于资格准入考试,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大学英语公共课并没有因此变为英语四六级培训课。大学课程有其自身的教学任务和考核体系,因为这门课和一项考试密切相关,就把这门课上成考试培训课是没有道理的。前文强调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应该和《考试标准》接轨是基于《考试标准》的内容符合师范生培养的需求,比原有内容体系更合理的前提下提出的。但是不能因为《考试标准》的内容合理就把这门师范生课程上成考试培训课。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师范生素质,为其成为合格的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则是学生自身的任务。
第一,教师的角色冲突在社会中,教师的角色很多,因此,容易引起角色错误及冲突,从而导致心理困惑。教师的角色冲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教师没有选择教材的自,二是教师有维持课堂纪律的责任,但教师没有足够的权威做到这些。因此教师压力不断增加,角色负荷过重。既然是教师,就应起表率作用,所以,他们必须以典范化的形象去影响青少年学生,时刻做到自律,自控。然而,教师毕竟也是普通人,不断地 在普通和典范间进行角色转换,压抑了正常的喜怒哀乐,造成心理负荷过重,直接危害心理健康。
第二,学校一些管理方式不当近年来学校系统实行了规范化管理, 这种规范化管理,给学校发展带来了不少益处,但却使教师的自由空间越来越窄。传统的教师职责,依赖于良心,职业操守,职业责任,如今这一切都在悄然发生变化。有的学校绩效直接和论文量,课题量挂钩,教师为此投入了很大精力,有的感觉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导致心理失衡。
第三, 学校个别领导对教师工作评价有失公平,公正。不公开,不透明。致使教师在职称评聘,晋升工资,评选优秀方面意见纷纷。这无疑打击了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第四 ,有的学校为了赢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不顾教师反对,大搞形式主义,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浪费了教师宝贵的时间,耗费了教师的精力体力,甚至不惜靠普遍降低教师绩效的方式,来搞形象工程,教师对此深恶痛绝,却又无能为力。
第五,学校领导没有和教师进行换位思考。学校领导不深入教师中间,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对他们的后顾之忧没充分理解,更有甚者,面对教师的具体困难视而不见,没给教师以充分的尊重。
规章制度不经过教师讨论,违背教师意愿,致使教师怨声载道,又无能为力。
第六,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可自己又缺乏教育子女的基本知识,致使子女没有从小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于是把所有的教育任务寄托在学校教师身上,这势必给教师造成了心理压力。
面对教师堪忧的心理素质,作为学校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优化学校环境。
学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消除给教师造成压力感的因素,使教师处在愉悦的氛围中。良好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校园设施,卫生绿化等。人文环境包括,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关系,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激励机制,目标任务等。
第二领导要切实转变理念,树立民主观念,切实地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中, 实行广泛的民主,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和模式,多给教师以自主性,多采取激励机制,关注教师的后顾之忧,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
第三,建立各种奖惩制度。学校要以奖励为主,不要动辄以惩罚。建立健全有效的 激励机制,对教师实行科学规范,客观,准确的考核与评价。做到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制度公开透明化,必要的要进行公示。
第四,密切人际关系。学校领导和管理者要善于改善干群关系,加强自身修养,深入教师之中,以普通职工身份,和教师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行为模式等,以取得教师的心理认同。其次。学校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给 教师提供交往交流平台和机会,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互动交流。除此之外,管理者还要注意改善学校中的人际沟通,帮助教师消除交往中的消极因素,及时处理和化解各种人际冲突和矛盾。
第五,开展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积极向上的娱乐,是缓解教师心理紧张焦虑的重要途径。 教师劳动强度大,业余生活单调。学校要建立社团组织,经常开展社团活动,引导教师健康休闲,发展教师高雅情趣,优化教师心理素质。此外,还应设立教师心理宣泄渠道,使教师的不良情绪能及时获得必要的疏导,校内没有心理咨询师的,还要从校外定期聘请心理辅导专家来校接待教师,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努力提高教师心理素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自己形成合力,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只有教师心理素质提高了,才能用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申凡教授认为,我国对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主要以新闻心理研究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虽然研究方法单一,但是它研究的传者(记者、编辑)心理、受众心理,研究的采访、写作、编辑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对新闻学研究起到补充、拓展领域的作用;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直接以传播心理学的形式展开的,虽然研究方法日益严密与科学,但是内容要么与传播学理论重复、重叠,要么是对传播中的心理术语简单解释,这些研究尚不能达到补充传播学与拓展传播学研究空间的作用。申凡教授建议,可以从对传播学研究拾缺补漏的地方入手,开拓自己的领域;也可以把传播学中已有的心理研究作为起点,再向纵深方向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再逐步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与理论框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之达研究员发表了对传播心理学建构革新的想法。他认为:用普通心理学理论框架中的原理来观察、解释传播(包括传播的各外延)领域中的心理现象,结果把这些领域中有机联系的心理系统切割成互不联系的零碎心理现象。本研究采取另一种思路:第一步,考察、揭示了传播系统与心理系统原来是人类精神生产流水线上紧紧相扣、不可分离的工序,传播的天职就是为心理系统输送精神能源材料,心理系统的使命就是把传播系统送来的信息,通过一系列心理反应,转化成与信息异质的心理能,心理能外化为人的行为,行为做功,便产生了传播的社会效果;第二步,沿着传播领域各心理系统本来有机联系着的脉络建构传播心理学(包括新闻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宣传心理学在内的各分支学科)的理论框架。
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陈卫星教授的发言,从帕洛・阿尔托学派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传播心理的建构过程。帕洛・阿尔托学派的语用学理论是要把传播作为一个被整合的社会现象来考察,把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考虑,从元传播入手,从非传播的模态找出传播的可能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周庆元教授认为,整个20世纪,对于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对象的认知历程可归纳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孕育期,可称为“采访对象说”,这是20世纪初期关于新闻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代表人物是邵飘萍等;第二阶段是萌生期,可称为“受众心理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新闻学者提出要对受众心理进行研究,代表人物是安岗、陈朗等;第三阶段是草创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张骏德、刘海贵合著的《新闻心理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心理学专著,尽管不成熟不完善,然而它初步提出了新闻心理学的框架结构,开创了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崭新时代。这一时期的汪新源先生提出了“记者为主说”;第四阶段是发展期,可称为“认识主体说”,酝酿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成熟于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主要代表有刘京林等。
对于传播心理学与新闻心理学的关系问题,与会代表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传播心理学包括、涵盖了新闻心理学,目前是新闻心理学向传播心理学方向发展;另一种认为两者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不存在种属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刘京林教授过去认为传播心理学涵盖新闻心理学,现在则认为两者不存在种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她解释说:“按照完形理论的观点,被整合之后的对象不能再分解为构成它的最基本的元素。同理,虽然新闻学、心理学等学科曾经是传播学的前身与源头,但是传播学一旦形成独立的学科之后,便可以与新闻学、心理学平起平坐,相互之间不存在归属关系。以此类推,传播心理学和新闻心理学也不存在归属关系,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又各自独立的学科。”
0 引言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此时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需要解决。对于高校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的愤怒情绪的特点
1.1 情绪与愤怒情绪 情绪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认知过程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人对客观现实反应的一种形式。从19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对它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对情绪的实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但由于情绪的极端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在心理学上,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1]。
1.2 愤怒情绪的表现形式 愤怒情绪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2]:一是言语:如叫嚷和高声反驳、说脏话等、二是行为:如摔、扔、砸东西等,面部表情如瞪眼睛等。
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运用面部表情表达的愤怒的频次最多;用言语表达方式体现最多的为叫嚷和高声反驳,其次是说脏话来表达愤怒;行为表达方式上,敲、摔、击、扔、砸等行为使用频率最高,调节不当的会打架、对他人造成人身威胁。也有个别人愤怒时会自己伤害自己。
1.3 不同大学生群体愤怒情绪的差异性 Speilberger,将愤怒分为2维度。状态怒和特质怒。状态怒是指由情境引发的心理、生理变化和主观体验。从愠怒到暴怒有不同的强度。一般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唤醒,如心跳加快,汗液分泌增加等,同时可以出现认知障碍。特质怒是指在各种情境中都有体验愤怒情绪的倾向,诱发愤怒情绪的阈限低,对于竞争、拒绝、不公平容易产生愤怒。Speilberger将愤怒处理的方式分为3种:内向怒、外向怒、愤怒控制。[3]
1.3.1 性别差异 在愤怒情绪的表达上,男生较女生更不爱表露自己的情绪,一般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将其指向于内。
1.3.2 年级和年级差异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往往对一切存有幻想,对各种知识领域都充满了疑问与兴趣,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于自负,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和作用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处于不定阶段。二、三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已经适应,并具备了一定的情绪自控能力,情绪状态相对比较稳定。但到了四年级后,毕业在即,高年级学生大多面临毕业考试、论文答辩、求职择业、恋人去向等诸多抉择和压力,因此紧迫感和忧虑感十分明显。
1.3.3 生源差异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环境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为人处世和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城市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不如农村学生敏感,能对事情有正确的认知。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2.1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当代大学生是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化背景差异。80后是在传统文化熏陶和外来文化冲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心理上经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搏争,本土文化的烙印要强一些。而90后学生其成长过程受本土文化的影响就要相对少很多。第二方面是生活差异。80后学生的生活条件更艰苦些,90后的学生生活所受到的苦难要相对少很多[4]。
2.2 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活动,了解学生问题所在,做好预防工作 高校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人格及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不应仅仅针对新生。要对所有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人格特点及心理健康水平比较,进行差异分析,了解变化,以便有针对性的发现及解决问题。对于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要采用各种形式加以教育,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要及时送到心理医院就诊。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2.3 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抗挫能力及调节能力 高校应在不同年级都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对的眼前问题及时教授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尽量减少生活中负面情绪的产生,对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辅以尽快的调节。除课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广播、报刊、心理协会,心理电影等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4 建立完善的心理服务机构,帮助心理求助者顺利度过难关。应在各个院系都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培养各系辅导员及相关学生工作者,使其具备心理咨询资格,这将有效的扩大资源,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广大学生工作者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要抓住有利时机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同时也接受自己的教育。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对愤怒情绪进行及时有效地疏导。
2.5 合理的进行愤怒情绪管理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三种愤怒表达方式中,愤怒控制是对心理健康最有益处的因素。通过干预降低大学生的愤怒表达倾向,疏泄内向怒,增强愤怒控制能力,针对男生有较高内向怒的倾向,对男生的干预要多注重其内向怒的表达,引导其及时疏泄,避免积累,避免负面情绪积累过多造成不良社会后果。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