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区自评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6: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习型社区自评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习型社区自评报告

篇1

二、创建教育强区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力争用2年时间,使我区教育在教育管理职责依法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水平提高、终身教育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等福建省“教育强县”督导验收的9项A级指标都达到或超过省评估标准;使我区教育在管理职责、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事业发展、教育质量六个方面的45个B级指标和95条评估标准都达到或超过省评估标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元化的具有海沧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力争在年顺利通过福建省“教育强县”评估验收,争创全省首批教育强区。

三、创建教育强区工作任务

1、成立区创建教育强区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副区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镇(街道)和区直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协调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成立创建教育强区自评工作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担任组长,负责督查、指导各镇(街道)和区直各职能部门落实各自承担的相关任务。

2、各镇(街道)工作任务: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做好年—年涉及教育工作的有关统计和总结;重点抓好社区教育、校园周边环境维护与整治、扶助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关心“三残”儿童、依法动员辍学生复学等工作;加强社区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社区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文娱、体育活动;开设成年人教育课程,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根据《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精神,对照《海沧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和计分方法(修订)》,开展每年的教育工作自评,做好备查资料的整理归档,并于每年月日前把自评报告和工作总结送交区创建教育强区自评小组。

3、区教育局工作任务:负责创建教育强区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合理进行各专项工作小组分工;规划、落实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及配齐、配强学科教研员;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做好年—年期间教育发展的全面总结;按照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做好自评工作,抓好薄弱环节的整改;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协调、指导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开展创建教育强区的各项具体业务工作。

4、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工作任务:负责收集年—年期间区委、区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文件、照片等资料;督办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的相关事项;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对贯彻落实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总结;审核海沧区申报教育强区自评报告并送区委、区政府审批。

5、区委宣传部门工作任务:负责对年—年期间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进行总结;协助制作海沧教育专题片、画册;协调新闻单位大力宣传海沧教育的成果;指导区直单位、镇(街道)、社区宣传建设教育强区涌现的典型和好人好事。

6、区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任务:把创建教育强区列入《海沧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把教育工作纳入年度计划;按照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有关要素,对教育发展计划、改善教育设施等工作以及在年—年涉及教育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7、区财政局工作任务: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财政对教育的拨款达到法定“三个增长”;及时拨付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按规定征足城市教育费附加并做到全额拨付教育使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教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2.5%拨付;不截留、不平调、不挪用中小学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保障校安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及其它项目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落实各项经费补助政策;对涉及教育的财政工作、经费管理以及年—年区财政对教育投入情况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对每年度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分析报告。

8、区司法局工作任务:负责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把学校普法工作为重点列入“六·五普法”计划;加强法制教育,检查、指导学校普法工作。

9、区综治办、区公安分局工作任务: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做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配齐综治副校长,预防青少年犯罪以及防火、治安等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予以有效实施;严厉打击扰乱学校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区公安分局为镇(街道)完善文化户口册提供居民户口和流动人口资料。

10、区文体局、科技局、民政局、残联、科协、工会,团委、妇联、关工委工作任务: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科技、文体活动;加强对学校工会、妇女、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业务指导,努力提高学校工会、团队组织和家长学校工作水平;协调做好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扶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11、区编办、建设局、人劳局、卫生局、审计局、城管和执法局、地税局、工商局、国土房产分局等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任务:根据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能及工作实际,为教育工作、辖区内学校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镇(街道)及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按厦海委办[]82号文及签订的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目标责任书遵照执行。

四、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措施

(一)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制定并实施《海沧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布局、结构与规模,办好民办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发展,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街道、职能部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教育工作政务公开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依法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和文化市场的治理,维护学校周边环境。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教育投入效益。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建立教师调配交流、考核任用和补充机制,保障教师权益。按照中小学布局规划配置教育发展用地,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把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为教育办实事,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海沧教育的发展,宣传创建教育强区的意义,形成领导带头、各方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重教兴学良好氛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划建设好区青少年宫等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多渠道、多形式建设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辖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偿向中小学生开放,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条件水平。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用2-3年左右的时间,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工程、学前教育工程、信息化工程、教师培训工程、社区教育工程建设。力争年6月前,建成双十中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京口岩小学、霞阳小学二期、锦里小学二期,建成东孚幼儿园、霞阳幼儿园、海沧中心幼儿园。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确保教师进修学校的校舍、设施设备、师资队伍按省定标准配备。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软件和硬件建设,辖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电化教育装备水平达省级示范学校(园)标准。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以学校为单位,80%以上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各种设施、设备达到省颁标准。教育部门要全面统筹、合理配置,用好用活资金,各有关部门要把创建教育强区摆在优先的位置,做到特事特办,为学校排忧解难,保证有关工程按计划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三)推进各类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实现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消除“大班额”现象,解决好城区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资助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推进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有序推进0~3岁早期教育工作。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优质配置。教育教学适应新课程需要,学校内涵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完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健全保障机制,大力普及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规范学籍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就学保障制度、义务教育档案资料制度、义务教育学额巩固制度。教育事业发展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

(五)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省定编制标准配备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特殊教育教职工配置满足事业发展需要。配齐配足紧缺学科教师,根据需要开展教师转岗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与年龄结构。有序开展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工作。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培养计划;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加强校长的履职考核,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培养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校长。教师进修学校切实履行教师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责,不断强化教师培训、教研功能。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建立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制度,完善师德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全体教职工师德水准。

(六)强化课程改革实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的政策、经费保障与社会引导,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素质教育社会环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重视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加强养成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探索建立、逐步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各个阶段教育形成一批办学特色鲜明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优秀成果,能起到辐射示范、优化整体作用的学校。

(七)构建终身教育运行机制,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完善“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社区教育经费筹措、资源共享、队伍管理、考核评估、表彰奖励等规章制度。开拓、整合社区教育的硬件、人力和信息资源,健全以区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街道市民学校和镇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社区居委会教学点、村文化技术培训点和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建设一支“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广大志愿者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为社区成员提供便捷教育服务,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等各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基本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区。

五、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

(1)开展创建教育强区的调研工作,制定工作方案。

(2)成立海沧区创建教育强区领导小组及自评工作小组,建立机构,明确职责。

(3)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和全区人民积极支持、参与创建教育强区工作。

(4)召开教育系统动员大会,号召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全力以赴投入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为创建教育强区多作贡献。

(5)教育系统各基层单位认真组织学习领会有关文件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理解内涵,认真做好自查工作,查缺补漏,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把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落到实处。

(6)针对全区自查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抓好整改落实,积极推进创建教育强区工作。

(7)东孚镇年教育工作接受市督导评估。

2、自评、督导阶段

(1)迎接市政府对我区学前教育进行专项督导。

(2)区政府年教育工作督导自评(“对区督导”)。

(3)区政府年教育工作接受市级“两项督导”复查。

(4)区政府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自查自评。

(5)区政府向市政府提出教育强区核查申请。

3、市级核查、整改提高阶段

篇2

经过培训,对课程改革也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持久性特征,认识到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还需要不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课改的进程。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思想,为教育事业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要转变教师角色,要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平等,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学习,不仅要记住所学的知识,还要理解并且会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提倡探究式教学,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完成教学活动,改变那种自编自导自演的教学方式。要通过教学的实施,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如何产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学会使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实施有效的实验教学,要实施好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和学生课外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要求教师精心准备,学生分组实验还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要在实验前明确实验的目的,直到实验要做些什么,写出实验步骤和,并画出实验表格等,而不是盲目的实验。同时要祖师好学生在实验中的合作。教师还要结合教学的需要,开发实验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的学生兴趣实验,教师要做好实验分组、协调、指导、评估等工作。这是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习题教学要注意习题(作业题)的选择,不能过难,习题选择要联系生活,要形式多样,可以让学生写学习心得,读书笔记,观察笔记,开展学生课外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开展学生讨论,或者组织学生开展学生论坛,甚至可以让学生组织教学等。而不再是局限于书面的作业形式。

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结合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的需要,不能过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更不能对多媒体教学形成依赖,要结合实物教学和实验教学,不能滥用多媒体教学。最好能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自行开发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师在教学评价上要做到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的反馈作用,而不再是注重甄别、选拔作用。教学评价的主体和形式也要多元化,要让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和社区评价相结合。

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性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篇3

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在层层建立五好文明家庭协调领导小组,明确各协调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的同时,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牵头工作的大文章,突破妇联独家经营思维定势,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市妇联与市纪委开展的家庭助廉评选表彰、家庭助廉事迹报告及家庭助廉读书活动;与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基层女村干部、社区女主任研讨班;与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广电局等联合开展的创建“平安家庭”活动;与市司法局深入农村开展反家庭暴力法制宣传活动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优化创评机制。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创建是根本,评选是手段,不能重“评”轻“创”,更不能以“评”代“创”。为此,我们对原有的评比条件做进一步改进完善,把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内容列为文明家庭创建的具体要求,细化具体标准,使创建活动融入时代特色;同时,废除“五好文明家庭”评比“终身制”,建立六项创建制度,即申报制度、评议及复评摘牌制度、公示制度、通报反馈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表彰制度等,使五好文明家庭评比工作日趋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是健全激励机制。为促进广大家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我们注重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并加大对典型的宣传力度。市级每2年应表彰一批文明家庭先进典型,县(区)每1—2年应进行一次表彰,乡镇每年都进行文明家庭表彰,同时,建立了市、县、乡三级五好文明家庭示范点,抓好一个巩固一个,以点带面,延伸辐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了“廉内助”、“好妻子、好丈夫、好少年”、“好军嫂”、“好警嫂”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激励作用,在示范户的带动下,广大家庭文明意识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生活理念逐渐深入。

二、积极创新内容,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从创建“学习型”家庭上切入,增强创建活动的感染力。**年上半年,我们与市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联合下发《建设学习型家庭实施意见》,按照老年、中年、青年、少年等不同年龄段,分别明确了学习重点在抓好综合学习的前提下,每年确定一个竞赛主题,开展家庭各类竞赛活动,调动家庭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意见要求,**年暑期举办城区家庭母子(女)英语演讲比赛;**年举办全市家庭日常英语900句会话比赛;**年举办全市科技与法律知识竞赛。为丰富家庭成员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市妇联不定期举办家庭才艺表演赛、老年夫妻健康知识竞赛、家庭生活窍门征集活动等,并确定了200户为学习型家庭联系户,登记造册,统一管理,随时掌握这些家庭在创建过程中的进展情况。江苏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王浩敏家庭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网站,网站从**年2月8日开通以来,点击人次已达到12800次。学习型家庭创建不仅丰富了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内涵,也为家庭文化建设注入勃勃生机,进一步营造了具有现代气息的家庭氛围。

其次,从创建和谐家庭上切入,增强创建活动的影响力。一是倡扬家庭美德,营造社会和谐。**年制定了《家庭美德公约》、《五好文明家庭标准》,编印了图文并茂的《家庭美德手册》,发放到各基层妇联及部分城乡家庭,以三字歌的形式开展了广泛宣传。近年来,我们还联合市委宣传部、连云港日报社等开展了十佳敬老好儿女、十佳孝顺好媳妇、感动港城十佳母亲等评选活动,通过层层推荐、媒体公示、群众评议产生出“十佳”,在社会上影响较大,效果很好。二是深化家庭教育,推动社会和谐。一方面我们积极实施“春蕾计划”。实施“社会妈妈”工程以来,“社会妈妈”队伍不断扩大,已达到目前的2700多人,资助了近3000名孩子;对全市孤儿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摸底,为1000多名孤儿全部建立爱心帮扶档案。另一方面,围绕“双合格”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模式。市妇联与移动公司联合成立网上家长学校,开展了“幼小衔接”家教讲座、“留守儿童中秋给父母送祝福”短信大赛等多项活动。三是净化家庭环境,促进社会和谐。面向广大家庭成员广泛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进社区各类普法宣传,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面向全市开通了妇女维权服务热线;协调有关部门,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评内容,在全社会构建遏制家庭暴力的氛围和机制。

第三,从创建特色家庭上切入,增强创建活动的生命力。围绕家庭建设、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家庭美德等内容,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载体各异的特色家庭创建活动。一是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带动、活动拉动等方式,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二是以“廉政文化进家庭”为契机,深入开展“廉洁家庭”创建活动;三是紧跟国策政策宣传,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环保家庭、节约家庭等各种创建活动;四是让各种家庭各展其长,各显其优,向善求美,开展了书法之家、音乐之家、美术之家、钢琴之家、京剧之家、体育之家、足球之家创建评比活动,各类家庭百花齐放,呈现出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新局面。

三、不断创新手段,着力提高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水平

1、创新“星级化”评比手段,使无形激励化为有形激励。“星级化”评比是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内容上的拓展和形式上的创新。作为一种创新手段,我们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工作中注重把握新的时代特点,准确定位评比内容。一是把家庭文明建设定位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家庭美德上。二是定位在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和谐的家庭模式上。三是定位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四是要定位在不断满足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城乡家庭文化、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创建活动。同时,我们还创新推展“星级文明户”自评工作,变村(居)委会定为村民定,通过村(居)民主动参与评选,使村(居)民对评出“星级文明户”心服口服,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发了村(居)民参与和谐社区、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2、创新舆论宣传手段,使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成为社会共识。推进家庭道德建设,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此,我们以宣传家庭美德20字和公民道德20个字的基本规范、家庭道德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错误观念和丑恶现象为重点,突出抓好三个层面的宣传:一是向领导宣传,引起各级领导干部对家庭道德建设的关注;二是向社会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三是向妇女宣传,让妇女认识到她们在五好文明家庭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宣传中注重策划,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及时提供信息,主动交流情况,抓住典型事例,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成为广大家庭的自觉行动。

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内涵、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以至家庭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还会继续变化。因此,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在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扩展新的人群,提出新的要求。从调查情况看,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工作机制没能真正形成,协调组织作用发挥不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在研究创建工作,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要求,对创建活动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还存在差距,各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作用发挥不够。党委领导、文明办牵头、妇联主管、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机制应进一步完善。

2、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个别家庭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也有的家庭表示不知道这项活动具体怎么操作的。从调查情况来看,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创建活动宣传力度不够,活动开展的不够深入;二是几十年如一日家庭标兵的树立,它的重复性与单一性,也难以引起广大家庭的关注与兴趣。

3、男女平等在活动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创建活动中存在忽视男性的现象,如在我市开展的优秀家庭角色评选表彰活动中,大多是以好婆婆、好母亲、好媳妇等女性角色出现,在举办家庭美德创建活动动员会议时,虽然要求家庭成员都要参加,但来的几乎全是女性。一些男同志则表示:家庭是女人的事,与老爷们无关。这也反映出人们对创建活动在认识上的偏颇。

三、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4

二是优化创评机制。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创建是根本,评选是手段,不能重“评”轻“创”,更不能以“评”代“创”。为此,我们对原有的评比条件做进一步改进完善,把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内容列为文明家庭创建的具体要求,细化具体标准,使创建活动融入时代特色;同时,废除“五好文明家庭”评比“终身制”,建立六项创建制度,即申报制度、评议及复评摘牌制度、公示制度、通报反馈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表彰制度等,使五好文明家庭评比工作日趋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是健全激励机制。为促进广大家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我们注重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并加大对典型的宣传力度。市级每2年应表彰一批文明家庭先进典型,县(区)每1—2年应进行一次表彰,乡镇每年都进行文明家庭表彰,同时,建立了市、县、乡三级五好文明家庭示范点,抓好一个巩固一个,以点带面,延伸辐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了“廉内助”、“好妻子、好丈夫、好少年”、“好军嫂”、“好警嫂”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激励作用,在示范户的带动下,广大家庭文明意识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生活理念逐渐深入。

二、积极创新内容,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从创建“学习型”家庭上切入,增强创建活动的感染力。20*年上半年,我们与市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联合下发《建设学习型家庭实施意见》,按照老年、中年、青年、少年等不同年龄段,分别明确了学习重点在抓好综合学习的前提下,每年确定一个竞赛主题,开展家庭各类竞赛活动,调动家庭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意见要求,20*年暑期举办城区家庭母子(女)英语演讲比赛;20*年举办全市家庭日常英语900句会话比赛;20*年举办全市科技与法律知识竞赛。为丰富家庭成员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市妇联不定期举办家庭才艺表演赛、老年夫妻健康知识竞赛、家庭生活窍门征集活动等,并确定了200户为学习型家庭联系户,登记造册,统一管理,随时掌握这些家庭在创建过程中的进展情况。江苏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王浩敏家庭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网站,网站从20*年2月8日开通以来,点击人次已达到12800次。学习型家庭创建不仅丰富了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内涵,也为家庭文化建设注入勃勃生机,进一步营造了具有现代气息的家庭氛围。

其次,从创建和谐家庭上切入,增强创建活动的影响力。一是倡扬家庭美德,营造社会和谐。20*年制定了《家庭美德公约》、《五好文明家庭标准》,编印了图文并茂的《家庭美德手册》,发放到各基层妇联及部分城乡家庭,以三字歌的形式开展了广泛宣传。近年来,我们还联合市委宣传部、*日报社等开展了十佳敬老好儿女、十佳孝顺好媳妇、感动港城十佳母亲等评选活动,通过层层推荐、媒体公示、群众评议产生出“十佳”,在社会上影响较大,效果很好。二是深化家庭教育,推动社会和谐。一方面我们积极实施“春蕾计划”。实施“社会妈妈”工程以来,“社会妈妈”队伍不断扩大,已达到目前的2700多人,资助了近3000名孩子;对全市孤儿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摸底,为1000多名孤儿全部建立爱心帮扶档案。另一方面,围绕“双合格”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模式。市妇联与移动公司联合成立网上家长学校,开展了“幼小衔接”家教讲座、“留守儿童中秋给父母送祝福”短信大赛等多项活动。三是净化家庭环境,促进社会和谐。面向广大家庭成员广泛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进社区各类普法宣传,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面向全市开通了妇女维权服务热线;协调有关部门,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评内容,在全社会构建遏制家庭暴力的氛围和机制。

第三,从创建特色家庭上切入,增强创建活动的生命力。围绕家庭建设、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家庭美德等内容,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载体各异的特色家庭创建活动。一是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带动、活动拉动等方式,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二是以“廉政文化进家庭”为契机,深入开展“廉洁家庭”创建活动;三是紧跟国策政策宣传,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环保家庭、节约家庭等各种创建活动;四是让各种家庭各展其长,各显其优,向善求美,开展了书法之家、音乐之家、美术之家、钢琴之家、京剧之家、体育之家、足球之家创建评比活动,各类家庭百花齐放,呈现出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新局面。

三、不断创新手段,着力提高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水平

1、创新“星级化”评比手段,使无形激励化为有形激励。“星级化”评比是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内容上的拓展和形式上的创新。作为一种创新手段,我们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工作中注重把握新的时代特点,准确定位评比内容。一是把家庭文明建设定位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家庭美德上。二是定位在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和谐的家庭模式上。三是定位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四是要定位在不断满足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城乡家庭文化、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创建活动。同时,我们还创新推展“星级文明户”自评工作,变村(居)委会定为村民定,通过村(居)民主动参与评选,使村(居)民对评出“星级文明户”心服口服,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发了村(居)民参与和谐社区、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2、创新舆论宣传手段,使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成为社会共识。推进家庭道德建设,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此,我们以宣传家庭美德20字和公民道德20个字的基本规范、家庭道德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错误观念和丑恶现象为重点,突出抓好三个层面的宣传:一是向领导宣传,引起各级领导干部对家庭道德建设的关注;二是向社会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三是向妇女宣传,让妇女认识到她们在五好文明家庭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宣传中注重策划,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及时提供信息,主动交流情况,抓住典型事例,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成为广大家庭的自觉行动。

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内涵、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以至家庭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还会继续变化。因此,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在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扩展新的人群,提出新的要求。从调查情况看,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工作机制没能真正形成,协调组织作用发挥不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在研究创建工作,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要求,对创建活动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还存在差距,各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作用发挥不够。党委领导、文明办牵头、妇联主管、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机制应进一步完善。

2、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个别家庭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也有的家庭表示不知道这项活动具体怎么操作的。从调查情况来看,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创建活动宣传力度不够,活动开展的不够深入;二是几十年如一日家庭标兵的树立,它的重复性与单一性,也难以引起广大家庭的关注与兴趣。

3、男女平等在活动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创建活动中存在忽视男性的现象,如在我市开展的优秀家庭角色评选表彰活动中,大多是以好婆婆、好母亲、好媳妇等女性角色出现,在举办家庭美德创建活动动员会议时,虽然要求家庭成员都要参加,但来的几乎全是女性。一些男同志则表示:家庭是女人的事,与老爷们无关。这也反映出人们对创建活动在认识上的偏颇。

三、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5

在全市职工(含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相对集中的企事业单位、社区、乡镇和重点项目工地普遍建立“职工书屋”,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建立“流动书屋”和村级“工会书屋”,不断扩大“职工书屋”的城乡覆盖面。努力把“职工书屋”建设成为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素质的学习站、活动站、加油站;把“职工书屋”建设成为工会职工教育工作的长效品牌和人才培训基地。

二、“职工书屋”建设的标准

(一)全国级“职工书屋”建设的标准

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藏书量:不少于3000册。

报刊:不少于20种。

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80种(张)、有可上网电脑、有阅览桌椅、日常专职管理人员1至2名。

(二)区级“职工书屋”建设的标准

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藏书量:不少于1500种。

报刊:不少于10种。

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40种(张)、有可上网电脑、有阅览桌椅、有专职管理人员。

(三)市级“职工书屋”建设的标准

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藏书量:不少于1000册。

报刊:不少于5种。

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20种(张)、有可上网电脑、有阅览桌椅、有专职管理人员。

(四)配套要求:(1)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2)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18小时;(3)阅览桌椅不少于6套;(4)标准书架不少于2个。

场地面积、藏书量和其它基础设施条件暂时达不到要求的,可采取先建设后完善的办法建立“职工书屋”。

三、“职工书屋”建设和管理的机制

1、资金筹集机制。“职工书屋”建设资金,应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筹集。(1)各级工会在本级留成工会经费预算中开支;(2)积极争取单位行政拨款支助;(3)争取社会捐款(赞助);(4)上一级工会适当安排一定的定级、升级配套资金。

2、图书征集配送机制。要广开图书征集渠道,不断补充新书源。采取(1)本级工会年度预算购书;(2)上级工会配送;(3)整合社会资源。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级图书馆轮换式资源(图书)共享;动员书店、出版社富余图书捐赠;鼓励单位内部图书捐赠;对单位领导、部门(科室)刊物进行阅后定期收集;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为“职工书屋”捐赠图书等。

3、职工书屋管理机制。各单位可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地建立相应的“职工书屋”管理规定、借阅制度、工作制度,使“职工书屋”管理真正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加大“职工书屋”管理员队伍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对各单位“职工书屋”管理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观摩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管理员的业务水平,使他们成为懂业务、善管理的图书专业管理人才。

四、“职工书屋”建设和管理的考评

为了稳步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和管理健康有序发展,市总工会将采取基层单位自评上报、市总考核验收的办法,对全市“职工书屋”每年进行一次考评。对达到市总工会标准的,市总工会将给予挂牌并进行相应的配套支持;对符合自治区总工会、全国总工会标准的,将积极推荐参加自治区总工会、全国总工会的相关评选活动。市总本级考核评比标准是:

1、设施建设:书屋面积、藏书量、报刊、电子音像制品、配套要求等均达到市级“职工书屋”标准。同时,每年有一定的投入,设施配套建设得到不断改善。

2、管理工作:书屋有关管理规定、借阅制度、工作制度配套齐全,管理人员作业规范,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3、成效:(1)年借阅量不低于800人次;(2)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群众性集体读书活动;(3)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相关培训活动、读书活动积极踊跃、效果明显。

五、“职工书屋”建设和管理的要求

篇6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由***市人代会通过、市财政下达的我区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安排为88290万元,增幅4%;***市政府下达给区政府的考核奋斗目标任务为90020万元,增幅6%。根据我区实际,拟按4%的增幅目标作为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

1.财政收入情况

1-6月份,我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74501万元(其中经济开发区18733万元,空港开发区16649万元),同比增长15.76%,增收23752万元。

***区本级完成情况:1-6月份,我区本级完成财政总收入139119万元,同比增长16.63%,增收19840万元。

1-6月份,我区完成公共财政收入62622万元(其中经济开发区9588万元,空港开发区5833万元),同比增长6.28%,增收3703万元。

***区本级完成情况:1-6月份区本级完成公共财政收入47201万元,同比增长6.08%,增收2704万元。其中:国税部门完成6818万元,同比增长31.67%,增收1640万元;地税部门完成31205万元,同比增长6.94%,增收2025万元;财政部门完成9178万元。

2.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1-6月份,我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累计执行130001万元,同比增长27.15%,增支27762万元。其中,民生类支出达到105872万元,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1.44%。

(二)财政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征管,财政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面对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难形势和严峻挑战,我区上半年财政收入,在实现首季“开门红”基础上,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是在继续做细税源调查的基础上,一分为二地分析区情和优劣,客观合理地确定了全区2016年公共财政收入计划完成88290万元,增长4%的可行性奋斗目标。为全年的财政工作敲定了一个合情合理健康发展的任务目标。

二是三大税种增长明显。受“营改增”政策的影响,4、5月份,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营业税同比增长8.38%,增收790万元。6月份改征增值税同比增长89.91%,增收1060万元;受信用社改制影响,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3.02%,增收318万元;受卷烟消费税政策的影响,消费税同比增长70.58%,增收7794万元。

三是继续坚持了“一财两税”联席会议制度的优良传统做法,统一思想,分析利好,估足困难,及时补缺,提振信心,不断加油,认真做好风险应对,强化重点税种管理,建立与相应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相衔接的考核体系,真正做到应收尽收。

四是与区委、区政府超前的经济发展战略眼光分不开。今年一开春,区委、区政府不失时机地按照省委“六大发展”和市委、市政府“三个一百”、“三动三新”战略部署,率先在全区打造“三圈经济”,推进“四大融合”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布局,这一经济社会发展大盘子的敲定,为财政增收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五是与我区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作用,合作成立基金公司,完善担保平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实体经济的发展实践分不开。特别是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于2015年开工的38个项目,建设的60个项目,投产的38个项目,为今年实现财政收入向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六是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运行“非税收入”管理系统,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规定,充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

七是整合利用区级转型发展引导资金、科技三项费和现代农业专项发展基金,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控引导作用,推进产业升级,挖掘增收潜力。

八是研究区情,吃透政策,及早谋划,主动跟进,积极争取转移支付和各项扶持资金,增加我区可用财力。

1-6月份,我区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已顺利完成市政府下达考核奋斗目标的52.43%,超收2191万元。

2.紧抓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压经费、促发展的理财思路不放松,充分发挥财政支出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

上半年,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初制定的“三圈经济”聚产业、“四项工作”求突破、“五大措施”做保证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建设法制财政、精细财政和科学财政为目标,着力保障财政支出对全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七位一体”的支撑和张力。

一是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前提下,持续保障民生支出。1-6月份,全区在支持教育发展方面投入资金16864万元,在加大社会保障方面投入资金22123万元,在医疗卫生和计生方面投入资金21782万元,在促进文化繁荣方面投入资金4704万元,在保障“三农”发展方面的农林水事务投入资金21558万元,在推进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559万元。据统计,截至6月底,全区民生支出达到101950万元,占到总支出的83.56%。

二是积极为办好惠民实事筹措资金。1-6月份,共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助571万元;为残疾人发放补贴146万元;投资415.81万元用于农村困难户危房改造;投资15万元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投资277万元落实全民健康医疗卫生计划,投资131万元用于文化惠民工程,投资603万元用于德孝文化的开发利用。

三是提供融资服务,支持经济发展。在去年完成政信担保公司副总经理和监事的任命、调整充实业务骨干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工作业务,不断扩大融资范围。截至6月底,共为37户中小企业融资担保42笔,担保额18792万元。目前共有存量项目84户89笔,担保余额53132万元, 责任余额39692万元。

3.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预算改革持续推进

将全部财政开支纳入预算,首次将政府性基金和社保基金收支纳入预算,并上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坚决做到无预算不开支。增加预算的公开和透明度。稳妥推进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和政府采购等公开工作,逐步拓宽预算公开范围,完善预算公开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绩效管理效果凸显

持续推进绩效管理支撑体系、评价机制和评价结果公开三个制度建设,全面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框架,逐步规范以绩效管理为支撑的资金支付流程,落实了财政预算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要求。各单位及业务股室已经养成“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预算绩效管理基本实现常态化。将绩效目标纳入2016年年度预算编制环节,预算部门在申请项目预算时必须按规定申报相应的绩效目标,不申报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且不按要求调整的不得将项目列入预算。今年年初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共审核143个项目绩效目标的申报,涉及资金2.36亿。对2015年完成的绩效目标进行了自评审核,共计审核258个项目的自评报告,复核了50个项目。上半年共对89个专款项目的绩效目标进行了审核,涉及资金8251万元。

(3)财政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

政府采购工作。出台了政府采购资金预算编制和支付流程新的管理办法,明确了采购单位的主体责任,以及财政各业务股室对采购资金计划下达、资金支付方式的审核责任,采购办对采购方式、组织形式的审批责任。实现各部门各负其责,各把一关的整体效应。上半年政府采购预算金额9890.1万元,其中集中采购金额为1239.88万元;部门集中采购金额我7942.6万元;分散采购采购金额为707.65万元。已完成公开招标14个项目,预算金额为6450.09万元,中标金额为5943.1万元,节约资金506.99万元;竞争性谈判7个项目,预算金额为268.71万元,中标金额为217.45万元,节约金额为51.26万元。

投资评审工作。秉承“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工作理念,严格遵守“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执业原则,明确界定项目单位与评审中心、各业务股室之间的业务流程,延展评审范围,提高评审质量,1-6月份共完成各类评审预结算项目21个,送审金额69659926万元,审定金额60171600万元,审减金额9488325万元,综合审减率达到13.62%。

财政资金管理。针对历年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补贴资发放办法和程序,提高一卡通信息的准确性,加强对各种惠农资金在信息公开、资金分配和操作流程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惠农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先后对2015年我区500余万元低收入煤炭补贴的银行报账资金错误信息进行了校对更正,对150万元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设施蔬菜项目、420万元的畜牧业养殖基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进行了工程验收和绩效考评。对2015年粮种补贴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农机购置补贴,秸秆还田、小麦一喷三防补贴工作开展顺利,做好了农业补贴基础数据填报工作。巩固了涉农资金综合治理成果,推进了依法理财进程。

(三)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狠抓学习、力转作风,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负起党总支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积极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年初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和“两个责任”交责单的形式,明确分管领导不仅对分管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也要对分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科室负责人不仅对本科室具体业务工作负责,也要对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局长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原则,监督领导班子成员廉政勤政、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情况。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促进。

二是积极落实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大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上党课、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廉政教育片、撰写心得体会,沉淀思想,升华境界,树立清廉从政理念,做到警钟长鸣。半年来,我局未发生一起违纪违法案件,广大财政干部廉洁自律观念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得到持续巩固。

三是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持之以恒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统一干部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对2016年新提任的副股以上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继续推行首位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强化责任意识,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健全机关工会、团支部和妇委会组织,组织开展党员进社区、驻村扶贫、举办“七一”文艺晚会,表彰先进,弘扬正气。维护职工权益,活跃机关文化生活。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朝着建设“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六型”机关的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为圆满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队伍基础。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全省大的经济形势仍然面临持续下行的趋势。

二是进入5月实施“营改增”后,原来由地税征收的营业税,将被改为增值税由国税征收,这属于国家政策的结构性减税,由此所带来的公共财政收入减少的压力。

三是应对支出刚性增长的压力。由于上级不断出台的各种诸如干部职级并行、乡镇补贴、警衔津贴提标、2013年第四次津贴提标、分年度征地补偿款支出与收入差额的缺口较大等带来的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压力增大。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针对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全年工作总体思路, 下半年,区财政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千方百计壮大财源。做好全区“6+1”产业平台和四大主攻产业的财政服务工作,积极培育财源;整合财政资金,发挥财政资金调控和投融资管理平台、信用担保平台职能作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夯实可持续增长的财源基础;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各项扶持资金;加强“两税”协调,落实税收计划,确保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完成。

二是加大力度保障民生。围绕区委、区政府全年总体工作思路,科学有序安排支出。在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前提下,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增加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补助资金,积极支持全区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全力支持区政府确定的2016年惠民实事的兴办,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全区各阶层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指数。

篇7

一、市级实验样本校的工作任务

市级实验样本校在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先行先试,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为我市其他普通高中学校树立样板,辐射、带动全市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向前健康发展。

(一)成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基地。每所样本校要在全面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研究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承担市级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课题,并做好实验过程的资料收集、阶段性总结和交流、推广的工作。

(二)成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活动基地。样本校的排课选课方案、学分管理、课堂教学、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改革成果和研究资料应向其他学校开放,充分发挥示范、辐射的作用。

(三)成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基地。样本校应十分重视做好教师培养工作,制定培养计划,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改革意识和新课程理念,能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出较大贡献的市级课改学科带头人。

(四)成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成果的推广基地。样本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并围绕本校的研究任务,建立完整的新课程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系列化的有本校特色的研究成果。

二、市级实验样本校的组织和管理

(一)样本校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社区代表组成的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向社区宣传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与本地其他学校密切联系,交流经验,反思教训,总结积累,共同提高。

(二)样本校应成立学校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应立足本校并可聘请各级课程专家、学科教学专家、教研员、教师(本校或外校)等共同组成,形成学校课程改革的专业指导力量。

(三)样本校应根据国家、省、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要重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新课程实验的积极性,鼓励、帮助和指导教师创造性地实验新课程,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样本校要认真做好实验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工作,每学期向县(市)、市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递交阶段性实验工作报告。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高中新课程实验网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后,我局将视工作开展情况,再确定一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市级专项样本校。

附件:

1、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名单

2、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的工作意见》

关于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的工作意见

各市、县(区)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等省(区、兵团)**年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批复》(教基[**]5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的通知》(**府厅发[**]22号)精神,为保证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推进,经研究,确定**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67所普通高中为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名单附后)。现就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以下简称“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的基本条件

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应具备并努力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一)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校长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有主动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自觉性和工作热情。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作风扎实,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卓有成效。

(二)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教师能够胜任新课程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自觉地进行专业学习、教学反思,注重同伴之间的合作和相互学习,校本教学研究成效显著。

(三)有整洁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基本具备保证新课程开设的校舍、图书资料、实验仪器、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专用教室等教学条件,拥有比较丰富的课程资源,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跨班级选课学习需要。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6人,并力争控制在50人以内。

二、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在实验过程中,要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在课程开设、课程管理、评价改革、校本教研、师资建设、设备配置和使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深入探索。要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推进新课程的经验,供全省同类学校借鉴。要承担引领课程改革、课题攻关和探索研究等任务,为新课程实验在全省稳步推进作出努力和贡献。具体有以下十项任务:

(一)结合学校实际,制订科学可行的新课程实验操作方案。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创造性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探索行政班、教学班相结合的组织管理形式。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按照新课程实验方案的要求,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并能按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尽可能开设选修课程。特别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好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提高活动课程的质量,使学生通过三年学习,达到毕业要求的学分,并在各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

(五)建立有效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做好学生选课指导工作。根据学校实际编制科学可行的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引导学生家长帮助学生选课,指导学生制订符合个人特点的课程修习计划。

(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学习研究的热情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七)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设备配置,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区域共享。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设备配置标准,制定有效利用的措施。

(八)深化学生评价改革,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九)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师资共享的工作机制,为学校实施新课程服务,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撑。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十)重视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加强正面引导。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舆论环境,使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了解新课程实验,关心、支持、参与新课程实验。

三、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的项目研究和管理

(一)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在新课程实验中要认真开展以下综合或单个项目的研究:

1、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

2、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研究。

3、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4、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选课指导与学分管理研究。

5、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资源建设指导研究。

6、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7、新课程背景下考试与评价改革研究。

8、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发展性评价研究。

新课程实验样本校要以项目研究带动周边学校,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开展,为周边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由省、市共管。省、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要与新课程实验样本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并对其工作进行指导。根据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对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的具体工作要求,定期进行评估,及时推广经验。

(三)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校长要定期向所在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新课程实验实施情况和实验过程中发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省、设区市对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实行动态管理,并根据工作情况对新课程实验样本校进行调整。

(四)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是省和各设区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的联系点。各设区市教育局和教研室要根据新课程实验的工作进程,及时组织研讨、交流等活动。

篇8

(一)在收入征管上求突破。突出全员抓收入的理念,坚持质和量并重的原则,重点做到“三个围绕”,继续实行“五个工作机制”。做到“三个围绕”:一是围绕体制抓收入。认真研究分析体制结算中有利于增加财力的政策,用足用好上级在收入方面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加财力。二是围绕改革抓收入。针对税制改革的趋势,尤其是增值税、营业税改革试点,加大相关税种的征收,做大收入基数。三是围绕质量抓收入。突出抓好四大主体税种的征管,提高主体税收总量、增幅、占比,不断优化收入结构。继续实行“五个工作机制”:一是实行“1510”包保工作机制。每位班子成员包保一个街道镇、五个重点纳税企业、十个社区(村),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掌握税收增减变化因素,力争重点税源税收收入不下滑。二是实行综合治税机制。把综合治税作为全年工作的亮点,切实让财税工作进村、进社区,摸清全区税源情况,确保税源不流失、不转移。三是完善代征代扣代缴机制。进一步完善代征代扣代缴办法,加大代征代扣奖励力度。继续落实好房屋租赁股权转让等委托工商代征,在花卉奇石市场、大型集贸市场和各处镇设立税收代征点,最大限度地阻塞各类跑冒滴漏。四是实行重点监管纳税机制。对纳税严重下滑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加大征管质量监督检查力度。五是实行调度分析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征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不同层面的调度分析会议,实行双月企业“恳谈日”活动,每双月邀请部分企业分工负责人座谈,帮助企业做好政策和资金的争取。

(二)在预算管理上求突破。一是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将除彩票发行费外的非税收入全面纳入预算管理,进一步增强财政调控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开展财政绩效管理试点,将预算绩效管理前移,按照“由点及面、由大到小、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原则,探索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体系。预算编制阶段,建立预算部门对所申报预算的预算绩效自评制度,明确预算绩效目标,并据此做出预算安排。预算执行阶段,强化对部门预算执行效果的考评,进一步增强预算执行的效率。决算阶段,深化绩效评价报告使用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逐步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绩效评价相互衔接的预算管理体系,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深化部门预算。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在年初安排部门预算时,对各部门必需的基本支出,结合财力状况尽可能予以安排,把预算做细。严格控制年初预留,尽量把资金安排到项目、到单位,并加强上年结余、结转资金使用管理。对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筹安排,捆绑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四是加快支出进度。严格按照时间进度,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实现支出与时间同步,特别是扶持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与主管部门对接,早安排部署,早筛选论证项目,早拨付、早见效。

(三)在对上争取上求突破。一是认真梳理政策。分别将国家、省、市财政支持政策疏理出来,并按照支持转方式调结构增财源、支持新农村建设、关注社保民生和深化财税改革等类别逐条逐项列出明细条目,详细疏理申报项目、申报条件、资金规模,确定工作目标。凡上级政策性支持的项目,符合政策要求而且我区又具备申报条件的,认真筛选,尽量申报成功;凡是2011年争取到位的财政政策性无偿资金今年没有取消的,今年努力足额或超额争取到位,确保一分不少。二是明确争取重点。围绕全区转型升级的主线,牢牢抓住生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特色高效农业这些财源载体,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及时掌握上级财政政策动向,结合我区实际,选准选好项目,做好与上级投资计划的对接,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抓住全市十二五财源建设机遇期,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市重点扶持盘子。三是加强部门配合。在资金争取过程中,积极与招商局、发改局等单位在第一时间主动沟通,通报情况,共同做好相关工作。对疏理出的项目主动与有关部门或单位对接,在申报和争取资金时,需要配合或支持的,优先办理,并帮助做好相关工作。四是建立包保制度。实行班子成员对上争取包保制度,每位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围绕全区发展战略包保一个有影响力的较大的对上争取项目,负责项目信息的捕捉、申报项目的跟踪和引资渠道的疏通等工作,积极与上级沟通,确保项目资金争取工作顺利完成,推动全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管理升级。

篇9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随着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与发展,高职各专业都在集结力量整合资源,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教学资源是为促进教学有效开展所提供的包括教学资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系统等在内的各种资源,也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者与学习者能够利用的一切要素。其中教学资料主要包括教材、教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案例等能够创造一定教育价值的课程相关资源,信息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在这方面体现得更充分,需要包含各种电子化形态存在的教学材料,包括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形态的资料。信息化教学环境最主要的特征在于网络教学的互动性与自主性,教学者如何组织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有效开展预习、学习与巩固学习,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是尝试或者正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高职学院各专业团队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法理论基础指导下,针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商务网站平面美工》的教学现状与特点,在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对象导向动态学习情境平台下建设教学资源库,整合各种电子化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无缝结合,充分实现教学做为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性研究,实现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教学设计或课程创新,并推广到其他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调研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所的《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电商企业最急需的人才类型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型人才需求占到了28.57%。技术型人才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美工人员,电商卖的就是图片和文字,美工人员成为企业标准配置的人员,要求具备视觉营销的思维,设计能力强,并熟悉网页设计技巧;另一类是IT人员,电商企业依靠高度信息化产生的效率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是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对湖南省内各大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人才调研,我们发现,“跨界”人才是电子商务行业的最爱。一个好的电商运营人才必须既精通互联网,又精通营销推广。一个好的电商视觉设计必须既精通设计美学,又精通视觉营销。同时,大部分毕业后自主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能够组织或者独立完成产品拍摄、图片处理、店铺装修以及企业网站建设等工作,是他们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图1 电商企业最急需的人才类型

二、MOODLE平台概况及与环境搭建

目前,高校建设教学资源库平台主要通过自主开发资源平台、大学城空间平台与免费的教学管理平台三种方式。其中自主开发资源平台,需要团队拥有专业的信息技术开发人员,像电子商务专业团队侧重于商务人才,技术开发人员比较少,前期开发与后期维护管理都将一个大的问题。大学城空间平台是融合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在线教学平台,拥有课程设置、作业等各方面功能,但平台后台代码不开放,有些内容需要进行付费,使用者不能自己注册,需要机构认证付费才能使用,缺乏足够的自主设计与控制权。免费的教学管理平台有很多,其中主要以MOODLE、eFront Learning、Ilias、Dokeos、Sakai、Claroline、Atutor、Olat为代表,它们被越来越多的教学者与教学机构接受与使用,因为它不需要太多的编程能力,即使你是新手也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工作。其中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对象导向动态学习情境平台是使用者最多的一个免费开源课程管理系统,也被称之为学习管理系统(LMS),它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作为设计理论,认为教学应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和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以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反思,以开拓学生思维、创新与实践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独特经验去建构知识,并努力为学生的建构知识提供大量的认知工具,不断开拓学习时空,增强学习能力,使之获得学习的成功。网络信息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提供了最理想的认知工具。

与其它课程管理系统相比,MOODLE平台具有很多优点,完全不需要付出任何使用费用,界面操作方便简洁,可以在任何支持PHP的平台上安装使用,拥有很强的在线交互性,能够满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互动需求,对于有一点编程能力的教师来说,还能进行平台的二次设计与开发。教师可以全面控制课程的所有设置,还可以限制其他教师的访问与操作,可以以星期、主题或者社区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与安排,拥有包括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灵活课堂配置,能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活动进行全面的追踪与关注,快速实现课程包的下载备份与恢复。教师可以在作业模块布置作业,学生可以上传不限文件格式的作业内容到服务器,教师在线批改作业打分评价,教师的反馈会实时显示在每个作业的作业页面,并且有EMAIL反馈信息通知。教师可以自定义考试题库,随机组织试卷供不同的学生与班级使用,同时系统对在线测试题目进行自动评分。同时,还拥有聊天、投票、论坛、问卷调查等功能,最重要的是,MOODLE还拥有超强的资源模块功能,可以支持显示任何类型与格式的WORD文档、PPT、FLASH动画、视频和声音等文件,这为我们顺利开展教学提供了基础。

基于MOODLE种种优点,课程组选择了MOODLE教学管理平台作为教学资源库运载平台。首先选择在学院的局域网的虚拟机下进行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搭建试验,通过以下步骤完成了网络教学环境的平台:

第一步:数据库环境搭建

MOODLE平台是基于PHP脚本语言编写的开源程序,它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在安装MOODLE前还需要先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我们采用PHP经典组合:Apache、MySQL和PHP来建这个数据库。目前将这三个软件打包一起安装的软件包有很多,比如PhpStudy、XXAMP等。phpStudy是一个PHP调试环境的程序集成包,集成了最新的Apache+PHP+MySQL+phpMyAdmin+ZendOptimizer等各种程序。XAMPP(Apache+MySQL+ PHP+PER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建XAMPP软件站集成软件包,可以在Windows、Linux、Solaris、Mac OS X等多种操作系统下安装使用,支持包括英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韩文、俄文、日文等多种语言。两个软件包安装起来都非常方便,都可实现一次性安装,无须配置即可使用,是非常方便、好用的PHP调试环境。我们选择的是PhpStudy集成程序包进行数据库环境的搭建。

第二步:MOODLE平台的安装

MOODLE官网http://上有各种版本的MOODLE软件,注意MOODLE的版本要与Apache、MySQL、PHP等的版本保持一致,不然互相得不到很好的兼容。将Moodle压缩包解压缩至PHPstudy的安装目录下的WWW子目录中,打开IE浏览器,在其地址栏中输入http://localhost,开始MOODLE系统的安装。为了让MOODLE更好地支持中文,还需下载中文简体的语言包,将其解压后直接放在moodle/lang/下即可。

第三步:平台的访问

管理员添加《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管理员可以开放自主注册的权限,也可关闭注册权限。注册成功的教师与学生输入局域网地址即可登录《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开始进行课程学习、讨论与在线测验等各种任务。

三、《商务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

课程组研究团队结合企业调研情况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将《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图像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与视觉营销设计能力。

本课程分为四个模块进行展开,分别包括:

模块一:主要让学生完整掌握PHOTOSHOP软件的使用。

模块二:数码相机的使用与产品拍摄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数码相机,对常见商品进行拍摄,并对拍摄后的照片进行图片处理。

模块三:网店色彩搭配、布局、装修与设计,要求学生了解网店装修知识的基础上,融合了创意与色彩的运用技巧,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商品页面设计的趋势,以及流行的设计技术,主要讲述网店装修所需要的知识,以及店铺页面的布局与视觉元素设计、页面色彩搭配、图片处理、普通店铺的装修和旺铺的装修。

模块四:本模块以典型企业网站为载体,通过商务网页设计导引、商务网页布局与设计、网页效果图制作、静态页面制作、DIV+CSS网页布局五个学习型项目的创设,对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及完整展示,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制作出美观大方且能体现企业商务访求的网站。

根据课程各个模块内容的要求,课程需要整合各种教学并规范课程的教学管理,提供交互方便高效的在线教学平台,开发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教学资源库。课程组教师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对《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主要划分为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岗位需求、文本教案、PPT课件、教学视频、课堂资源、进阶练习、任务扩展、顶岗实训、学生作品、素材等12个类别。以主讲教师负责制的方式,协作开发出12个类别共将近500个教学资源,供教师与学生在线教学使用。探索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的现实意义。

《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的首页导航如图2所示。

四、《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在MOODLE平台上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应用

课程资源库建设好后,课程拥有了丰富的资源,课程组成员进行了各种尝试,不断探索利用MOODLE平台将商务网站平面美工教学与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针对课程需要反复实践与MOODLE网络化的特点,我们研究的重点在于针对MOODLE平台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扩展这三块的应用与思考。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了传统课堂与在线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探索,教学的方式也由单一的电脑机房观看教师的实践操作演示讲解,转为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

课程组将《商务网站美工》整个课程划分为了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就是一个项目任务,每个项目任务里面有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就是一个教学主题,我们尝试将每一个教学主题定义为一个教学任务单。

①课程组将教学任务单放入MOODLE平台上供学生在课前了解整个教学主题与任务,并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登录网络MOODLE平台进行知识预习,并完成相关练习,使学生提前熟悉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通过查看课前预习练习提交的情况,可在课前掌握学生预习的基本情况,从而做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基础,也更容易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任务。

②课堂内教师登录网络平台,打开教学任务单,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任务进行评价,引入本次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登录教学平台,根据教学任务单的安排,观看教学视频,下载课堂素材,完成作业,并上交作业至平台课堂作业版块,课堂内教师面对面地答疑解惑。

③课后布置课外作业,进行任务扩展。课外作业的设计非常重要,课外作业是对本次教学任务的巩固、梳理与延伸。我们根据每次教学主题的特点与要求,精心构思设计出相应的课外作业,用以补充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或协作交流,教师扮演好指导者、参与者、咨询者、设计者和调解者的角色,从而对教学任务进行深化理解与掌握。学生完成任务扩展作品后上交至课外扩展作业版块,并在平台上讨论区与论坛区提问,教师在线解答。

④课程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任务结束后,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我们利用MOODLE平台上的测试板块主观与客观题,让学生在线做答,系统自动评分,以此检测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同时,对于主观设计题,我们采取人评与机评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团队自评、团队互评与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并利用投票版块了解学生对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反馈。

五、结束语

通过为期两年的研究与实践,课程组完成了《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逐步搭建好MOODLE在线教学平台,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对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教学实践,学生反映非常好,着重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教学更加深入有效。同时,利用网络在线教学,可以形成更多的再生性学习内容与知识点,让自主探究学习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Z].2010.

[2] 张洁.基于世界大学城的空间课程《Sql Server数据库基

础》的开发[J].电子世界,2013,(5).

[3] 袁鑫.基于Moodle的高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

设的研究[J].科技广场,2013,(8).

[4] 胡彩玲,周静,陈东旭.基于世界大学城的《有机化学》

空间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广州化工,2012,(11).

[5] 罗治安,,李福胜,曾德昕,隆献.基于世界大学

城网络平台的空间资源课程建设与应用――以《社区康

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06-02

2012年9月至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日本、韩国以及美国的研究机构,共同发起了一项以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四国高中生的毕业去向与职业生涯教育为主题的比较研究,并于近日《中美日韩高中生毕业去向和职业生涯教育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在最想从事的前五项职业中,中国高中生选择自主创业(32.4%)高居第一位;美国高中生的首选职业是医生,自主创业排在第三位;自主创业这一选项在日本与韩国高中生的选择中,均没有进入前五位。可见,中国高中生有着强烈的自主创业愿望。但在实际行动中,国有企业是中国高中生现实中最想去的工作单位。这反映出我国在中学阶段创业教育的严重缺失。我国应该建立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抓起。中学是一个特殊时期,对高校创业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更为重大。

一、学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为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所进行的教育活动。l989年l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第三本教育护照”的教育思想,“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在发达国家有丰富的实践。比如美国,其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体系,相当完备,涵盖了从小学、中学、大学专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所有阶段。英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在2005年发起了“中学生做生意计划”,该计划要求增加为期两周的商业培训课程,所有12岁到18岁的中学生必须参加。中学生在该培训课程中将有机会听知名企业家讲课。法国从初中开始进行学生创业教育。日本则在1998年提出从小学开始实施就业和创业教育。这些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我国,对创业教育的探索最早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从1999年开始关注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则开始于2002年。然而,10年过去了,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目标并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顺利实现。据统计,中国大学生创业者的成功率只有2%,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20%以上)。反思现实中大学生创业的困境,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在于缺乏深厚的创业素质基础。创业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几乎还是空白。

二、农村中学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农村中学创业教育可以说是为了培养农村有创造力的后备人力资源,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务实举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发展农村中学创业教育是培养中学毕业生择业能力的需要。我国每年毕业的初中学生、高中学生达3000万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学生,有一半以上的中学毕业生无法升学或者放弃升学,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与高校毕业生比较,普通中学毕业生在学历、经历、体能各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即便是与中职、中专毕业生相比,也处于择业劣势。因此,大部分农村普通中学毕业生成了典型的“农二代”,简单重复父辈的生活轨迹。如果在普通中学开设适当而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中学毕业生就会有更多的择业选择,能大大提高中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能力。

2.中学创业教育是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随着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得到重视。事实上,大学生创业教育虽然已经开展十几年,却收效甚微。大学创业教育缺乏连续性、孤立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前的十余年,未接触过创业课程,创业观念没有得到培养,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应试教育,并且将成为雇员作为其就业目标。很多学生临近毕业时无所适从,想创业的学生在创业方向上漫无目的。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得到创业教育的启蒙或培训,情况可能会有改观,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将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开展中学创业教育是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基础环节。我国要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会,这是针对全体国民的,而不是仅针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创业是创新的强大动力,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在初级中学实施创业教育是为全民创新启蒙。较低学历的人创业,更能脚踏实地,填补民生基础领域,也更容易成功,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

三、农村普通中学创业教育的现实可行性

1.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我国推广素质教育多年,开展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这对普通中学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导。

2.经济的发展为普通中学的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可能性。创业教育完全可以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工业生产已经渗透到乡镇,种养大户、专业户随处可见。学生可以方便地参观、学习,甚至实习,学生有现成的榜样可供学习、借鉴和参考。现在,打工能人和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逐渐成为潮流,这对于农村中学创业教育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四、农村普通普通中学创业教育的实施

1.确定中学创业教育的目标。普通中学创业教育应以创业思想启蒙和创业素质教育为重点。普通中学的性质与大学差异很大,中学生与大学生相比,年龄特征明显,在中学实施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应定位于为学生创业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尤其应侧重进行创业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的教育。各地方、各学校可以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目标,开发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切实开展创业教育。

2.合理规划课程,适当渗透创业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多种形式,比如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等。我们可以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创业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课、科技小制作、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立自信的精神。校本课程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技能和创新可能性,能为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更大的空间,应该把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列入课程计划之中。

3.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实现无缝对接。过去,大多数普通中学都开设了劳动技术课程,不少学校曾经办有校办工厂,有的农村中学还有学农基地。然而,当前多数学校的劳动技术课程有名无实,校办工厂要么承包给了私人经营,要么已经荒废消亡。我们可以把劳动技术课程合理改造为创业教育课程,或者把创业教育课程与劳动技术课程并列为选修课,恢复校办工厂和学农基地等勤工俭学项目,为普通中学培养有创业思想和基本技能的学生。

4.积极争取本地创业者的支持,开发丰富的创业教育资源。成功的农村创业者,是中学创业教育的优质资源。第一,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对中学生创业观念的最好启蒙。第二,农村社会宗族关系联系紧密,本乡本土的人多少沾亲带故,容易得到成功的创业者的言传身教。第三,身边的创业实践能使农村学生逐步明确创业方向,形成目标,对创业的艰辛和丰厚回报有较为直观和全面的了解,避免以后重走不必要的曲折创业路。

篇11

1.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研究制订并深入贯彻落实《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办法》文件,完成示范区年度建设任务。坚持方针政策导向,明确总体发展目标,统筹优化全面提升。重点从入学机会、教育质量、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升义务教育发展内涵。坚持全面推进,分类指导。建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和高效的督导机制,对照示范区评估标准进行年度检查,中期自评。指导部分学校开展市现代化小学、初中创建工作。

2.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多方筹措校安工程资金,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48幢D级危房的停用拆除或停用封存工作,完成加固项目21个,加固校舍面积11411㎡,撤除重建项目6个,重建校舍面积15586㎡,新建项目3个,新建校舍面积41937㎡。布局调整撤并学校5所。加强工程管理,确保项目按规范和标准进行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序时推进本年度重点工程建设。将职教园二期工程、界牌中心校、荆林学校(幼儿园)、导墅中心幼儿园和胡桥中心幼儿园易地新建工程五个项目作为重点进行推进,主动与镇(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尽最大努力协调解决民房拆迁、土地征用、规划审批等问题。同时,指导学校做好规划设计、投入预算等工作,促进这些工程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的少阳基地、亲子活动中心、开发区中心小学、横塘中心幼儿园、埤城中心幼儿园、大泊中心幼儿园六个项目,重点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已完工的后巷九年一贯制学校工程,重点指导和协助学校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建筑档案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进一步修改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文本,力争年内定稿付印。

3.扎实推进区域教育品牌建设。要继续积极落实15个内涵提升创新项目,按序时进度有效推进。各级各类学校要狠抓“活力课堂”、打造“名师团队”、建设“特色项目”,探索符合校情的有效发展之路,扎实推进区域教育品牌建设。九月份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调研,十月份举行共同体建设推进会,十一月份举行创新项目实施工作推进会。加强“教育网校”建设,下半年“教育网校”进入全面使用期,城区学校使用率要达到50%以上,农村学校使用率要力争达到20%。组建研发团队,开发系列学科资源。加强宣传、使用指导和考核工作,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开展品牌建设活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学校数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整体高位均衡发展。

二、深化教育内涵建设

4.推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继续落实我市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整体提升我市幼教事业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以亲子活动中心为基地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3~6周岁幼儿入园率,全面推开0~3周岁婴幼儿和家长的教育活动,提高亲子教育活动率和亲子活动家长受教育率,九月份举行幼儿园一日保教管理现场会,出台保育员“一日保教常规要求”,十一月份开展“亲子活动”园园行活动,十一月份举行幼儿教育常规管理现场会。指导部分幼儿园开展省市优质园创建工作。

5.推进普通高色发展。积极促进高色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为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创造平台。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分层,立足课堂求效益,突出重点求突破。九月份开展高三教学工作调研,十一月份举行普通高色建设推进会。指导高中学校积极争创“江苏省普通高中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指导省丹中加强省级课程基地建设。

6.推进职业教育优化发展。积极整改落实省督导反馈意见,建立全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测制度,扩大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全面推进和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建设市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着力于培养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新上岗职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办好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班点,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指导、督促中等专业学校开展技能竞赛培训工作,争取在市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将技能训练与文化辅导有机结合,继续做好新一届对口单招工作。指导中等专业学校力争进入国家1000所重点示范校。

7.推进社区教育完善发展。完善学校教育资源进一步向社区开放的考核意见,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优势,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与相关单位共建实践基地的形式,推进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互利双赢”。指导延陵镇做好省级社区教育中心评估验收工作,指导开发区、司徒镇和陵口镇做好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复评工作。

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8.强化学校德育工作。整体规划德育工作,出台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规划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继续贯彻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重视德育课程建设,加强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命教育,将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防“艾”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有机整合。贯彻落实《教育系统年生态市建设工作意见》,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实现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100%,高质量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强养成教育,推广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经验和成果,持之以恒地抓好细节管理、常态管理和过程管理,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管理精细化。研究制订《关于建立和完善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意见》文件,密切家校联系,积极探索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师生评价和行风建设的工作新路径。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将举办德育工作成果展,汇编中小学德育工作相关案例,评选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学校。

9.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严格执行课程法规,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尤其要重视非考试学科和实践类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五严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保证中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规范双休日、假期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落实“教学五认真”,进一步落实和强化高中教育教学常规,踩实过程管理、细节管理,达到减负与提质同步,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同行,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要坚守课堂教学核心阵地,以“活力课堂”为抓手,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关注课堂,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注重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突破,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实施力度,下半年将举行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系列研究、观摩活动。

10.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十月份举行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组织学校参加市高中生田径运动会和市县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贯彻落实江苏省艺术教育规划,召开“2+1”项目现场推进会,出台“2+1”项目实施工作意见。举行全市中学生文艺会演,积极做好市小学生文艺调演工作,认真组织高中学生参加市高中艺术特长生比赛活动。继续贯彻落实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加强学生健康体质标准的监测、上报、汇总、分析和指导工作,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公告制度。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导学校积极开展省、市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小学书法考级工作。

11.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订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意见》,适时成立市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搭建教育质量的研究、分析和指导平台,建立学业水平、学生素质、课程与教学、教师质量、学校质量管理等基本模块的指标,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监测。改革幼儿教育评价方法,修订幼儿素质报告书。积极探索“成长档案袋、学分制”等评价方式,围绕“学生心理、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健康状态”等模块进行发展性评价。

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省市文件的精神,下半年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管理的意见》《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年学年度教师跨校任教工作的意见》,妥善安排教师进编招考以及新、老合同教师和派遣教师考试、考核进编工作,严格有序地做好教师的调配工作。按照市政府要求,认真做好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工作,规范编外用工规范,落实教师职称评聘和评先评优各项工作。将按照统一部署,稳步推进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13.大力提升师德水平。贯彻落实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切实解决当前师德突出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大力推进“践行师德、创先争优”活动,制定出台《市中小学“践行师德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通过组织教师节庆祝活动以及举办论坛、读书报告会、师德建设成果展示等形式,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进一步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教师的高尚品德塑造广大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14.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整合教育资源,成立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建立融教研、科研、培训于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更好地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保障,争取创建为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施“上课、评课、讲座式”、“视频展示式”、“菜单式”、“专题研讨式”“综合活动式”等培训,有效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活动。围绕突出问题,定位、定人、定时、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对面”培训。开展届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和转岗培训,组建新一届小学语文、数学和幼儿教师骨干培训班,继续开展市第三届“特级教师后备人员培训班”培训活动。

15.推进校长领导力培养工程。制定出台《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养工程行动计划》,创新区域性校长培训新模式,构建我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新型组织网络,扎实开展以国家远程培训为基础、校长分层培训为主干、校长之家创建为重点的校长专业发展活动,寻求新形势下校长专业发展主要内容和有效路径,初步形成我市开放有序、富有活力、效果显著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特色。校长(园长)要严格执行《关于校长(园长)深入教学一线的相关规定》文件精神,深入教学一线,履行兼课上课职责,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切实把握学校工作的主动权。

五、完善教育保障机制

16.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积极争取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跟进财政追拨经费,切实提高教育发展经费。义务教育经费实行预算单列,生均公用经费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规模较小的学校倾斜。做好教育经费年度决算和下一年度预算工作。严格预算编制“二上二下”的程序,学校使用资金坚持先预算后使用、先审批后支出,确保全年收支基本平衡。完善教育结算中心管理制度,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强对学校教育装备的招投标管理,理清教育装备的经营和管理职能,促进规范化运作。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收费政策,继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加大财务检查力度,统一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市政府出台的规范教育债务化解的有关规定,加大教育债务化解力度。下半年将对全市中学食堂财务进行普查,对学校的工会财务和部分学校的基建帐进行检查。

17.加强勤工俭学工作。以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型为手段,以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狠抓规模发展、质量提升和速度超越,实现工业生产总值30亿元、销售收入26亿元、利润1.5亿元、争取1家公司上市的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力争提前超额完成。大力推进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学生劳动实践活动。

18.深化教育督导工作。下半年将以督查课程开设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对存在问题或有举报的学校跟踪督查。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规范办学行为“暑期百校行”活动。根据学校制定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对各校(园)分学期计划的达成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加强调研,初步形成“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规范考核,努力使目标责任状的考核结果公正、客观。

19.强化教育装备管理。以接受教育装备省级督导回访为抓手,围绕“抓管理、促使用,彰显装备效益”的主线,持续保持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积极争取奥地利政府货款项目,努力改善我市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开展各类装备使用的比赛活动,不断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和制度建设,提升装备保障教学的质量、服务教学的水平和促进教学的能力,使教育装备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加强教育行风建设

篇12

深入学习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稳中求进、好中创优为目标,以保规范、保平安、保质量、促发展为主题,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进一步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二、工作重点

(一)推进优质均衡发展

1.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省中等专业学校三期工程,昆仑实验幼儿园重建项目,社渚中心小学、别桥中心小学、别桥中心幼儿园、上兴中心小学、上兴中心幼儿园、戴埠中心幼儿园异地新建工程。启动光华高中搬迁工程,实施并完成东升幼儿园新建工程。合理调整2013年中小学校安工程规划,有序实施燕山中学、周城初中、上兴初中、竹箦中学、南渡初中等一批校安工程。

2.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依据统一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逐步推进教育管理系统、学习系统、共享系统、办公系统的试行工作。以省、市“e学习”项目试点学校为核心,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实验与研究工作,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好视频会议系统,加强教育网和学校网站建设,提升网站服务功能。完善中考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建设职业学校网上注册录取系统,保障考生填报志愿的自主选择权。加强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方法的研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和科研方面的深入应用。

3.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做好市第三轮“学校管理特色项目”建设的评估验收工作,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积极创建德育、艺术、科技、体育等特色学校。继续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社团和公益活动,增强活动的设计、组织水平,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和教育性。继续做好省二星级档案室、省绿色学校、市A级食堂、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节水型学校等单项特色创建。积极推进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监管网)的应用工作,做好装备督导回访的各项工作。

(二)促进事业协调发展

1.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健康发展。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前教育发展氛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和五年行动计划,有效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2011-2015年)》相关精神,规范园务管理、课程设置、保教行为、安全及卫生保健等方面要求。优化完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和管理机制,探索独立法人建制工作。统筹学前教育布局调整,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加快构建农村优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提高学前教育优质园创建比例,新增省、市优质幼儿园6所,全市优质园比例达60%以上。推进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增加公办编制幼儿教师数量,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教师、保育、保健等各类人员持证上岗,努力提升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均衡教育资源配置,重点扶持农村、边远、薄弱学校的健康发展,义务教育学校向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靠拢。持续推行教育集团、教育共同体和小班化试点办学模式,发挥教育优质资源互惠互利功能。进一步增强教育质量意识,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方式,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素质教育质量评估,切实开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专项视导,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优质均衡程度,缩小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3.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拓宽普通高中办学思路,进一步做好资源优化、文化创生、多元发展的探索,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益,形成品牌办学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建设好2个市级高中课程基地,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实验项目,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水平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能力。加强职业高中专业建设,精心打造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对口专业和创业课程,改进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与管理机制,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保持高中教育稳中求进、好中求优的良好态势。

4.推进社会教育优质规范发展。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供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教育与培训渠道。完善社会教育组织架构,积极开展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培训,广泛开展社区教育、职后培训、岗位培训、农民培训,推进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快速发展,积极创建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和市标准化成校、村民学校。依法加强社会办学机构管理,规范民办非学历培训、民办幼儿园等社会机构的办学行为,加大对非法办学的查处和取缔,进一步做好办学水平分等定级工作。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提高规范管理水平。有效实施第五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期自评工作,提高自主评价效度和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建立教学管理民主制度,优化教职员工、师生之间的关系,推行全员育人和学生成长导师制,建立学校德育工作考评体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进一步完善学校招生制度、食堂管理、财务管理、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意见或办法。进一步开展好日常的综合督导工作,加强专项督导、随机督导和行政视导工作。

2.提高法治建设能力。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教师依法执教水平。依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基本建设经费力度,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提升预算编制水平,严肃财务管理纪律,增强厉行勤俭节约意识,规范执行各类教育收费规定,提高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深化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完善教代会制度,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机制。推进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学校建设和党建品牌建设,深化争先创优主题活动,加强部门、基层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提高办事水平和办事效能。

3.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严格落实课程计划,依据省《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标准》,实施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工作,指导、督促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减负增效为导向,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效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立新型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机制,幼儿教学倡导以游戏教学为主,中小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抓实课堂教学常规执行,坚持教学“五认真”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教学设施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优化教师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深化教育教学科研,继续推行教研部门深入课堂,扎根一线,潜心研究,悉心指导,务实组织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调研。

(四)努力加强队伍建设

1.优化师德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师德教育、宣传和建设力度,组织开展好第六个“师德建设月”和第29个教师节庆祝活动,表彰一批师德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考评与监督机制,建立教师思想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继续做好2013年中小学幼儿园行风民主评议活动,积极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严肃惩处教师违反师德的不良行为,进一步治理有偿家教、体罚等现象,引导教师为人师表,做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新交通法规的典范,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2.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队伍管理,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机关干部做到学习好、服务好、工作好、表率好,校长队伍做到德才兼备、专业引领、榜样示范。建立各类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估制度,加强名优校长、教师的重点培养。提高校长专业发展能力,参与市首届名校长评选,实施专题推动下的校长学习研究共同体建设。做好新一轮校长远程培训、挂职培训、专题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教学校长教学能力和课程领导能力。坚持做好专项审计、校长任期内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市、市中小学名师成长工作室的管理,发挥示范引领和成果辐射作用。继续开展各类教研、培训和青年教师大练兵、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养和日常教学能力。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丰富教师精神内涵,提升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

3.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评估标准,着手做好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准备工作。完善学校编制管理办法,健全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严肃人事管理和请假报告制度,杜绝在编不在职、在职不在岗的现象。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分类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符合各类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价标准。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完善城乡校长、骨干教师交流机制。

(五)着力优化教育形象

1.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逐步推行公交服务学生上下学接送工作,高度重视学校食堂、商店食品的饮食安全和日常教育设施安全,持续加强对住宿生、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和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工作,增强教师安全驾车的教育和管理。扎实做好省、市“平安校园”创建考核验收工作,推动全市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