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6: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双提升工作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统筹协调,科学制定专项实施方案。
(二)真抓实干,积极推进工程实施进度。
按照省、市“民心工程月”要求,我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真抓实干,积极推进各项任务目标建设,截止目前,20项民心工程实施比较顺利,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棚户区改造工程。
年度目标:
当前进展:
存在问题:
下一步工作措施:
2、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年度目标:
当前进展:
存在问题:
下一步工作措施:
2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年度目标:
当前进展:
存在问题:
下一步工作措施:
二、20项民心工程实施存在的常态化、共性问题。
一是受疫情影响较大。今年由于疫情,20项民心工程都不同程度的收到了影响。大部分工程都实施较往年同期要晚一个月左右,公共文化提升工程、全民健身提升工程等因为疫情防控要求不能正常开展,就业促进工程因为疫情复工复产就业率较往年有所下降,职业培训不能正常进行。
一、总体思路
根据上级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积极探索“送教到农村、培训进农户”的办学新路,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为我镇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培训目标
实用人才培训400人;沿塘畈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技培训400人;双证制高中培训60人;其它项目培训140人,全年合计培训1000人。
三、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加强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孙端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领导小组,现将组成人员名单公布如下:
成立“孙端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考试领导小组,现将组成人员名单公布如下:
2、认真组织,积极实施。
各村和镇农办负责做好培训转移的发动、报名、组织工作;镇劳保所联系用工单位,用工信息和农民转移工作;成教中心负责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作。根据本地实际,以围绕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重点抓好农民综合技术开发培训、创业培训、富余劳动力培训、被征地农民培训和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组织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重点对象是村干部和青年农民,使受训农民既获得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又可取得成人高中学历证书。
3、落实措施,提高成效。
(1)政府积极推动,落实培训措施。做到四个落实:责任有落实、培训有基地、工作有网络、培训有计划。
(2)突出质量意识,提升农民教育。做到四个结合:把我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作与党委政府的工作主题结合起来;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结合起来;与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
(3)突出思想教育,创新农民培训。做好四心教育:结合农民培训项目,有机开展社会公德的“爱心”教育、职业道德的“诚心”教育、家庭美德的“孝心”教育、个人品德的“责任心”教育。
(4)利用服务,突破农民教育。利用四个平台:充分利用孙端镇“大家乐”公共文体服务中心、农民工文化家园、企业职工培训学院、老年大学等平台,使我镇农民教育内容延伸、对象拓展,教育面扩大,受益面增加。
二、工作勤奋,对分管工作成绩显著
“181”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启动之初,大连公司即出台了“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四项基本工作措施,依靠“四轮驱动”保证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有力、有序、有势的状态下稳步推进。
“181”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概念
“181”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即提高高端管理人员素质(员工总量的10%)、提高生产岗位员工能力素质(员工总量的80%)、提高“低当量”人员能力素质(员工总量的10%)。
高端管理人员(10%)
高端管理人员(10%),包括:公司中层干部、后备干部;专业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各级各类专家人才;聘任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和高级技师等。
管理技术技能岗位员工(80%)
生产岗位员工(80%),包括:当量折算值为1的主业生产岗位员工;当量折算值在0.8-1区间的服务人员、农电用工、集体企业用工等。
低当量人员(10%)
低当量人员(10%),包括:当量折算值在0.8及以下的主业生产岗位员工;当量折算值在0.6及以下的服务人员、农电用工、集体企业用工等。
“181”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工作目标、措施
高端管理人员(10%)
总体目标
通过系统的通用管理能力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前沿技术培训和政治素养培训等方式,多维度提升高端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素质。
量化目标
队伍当量折算值平均达到1.25,中层干部、管理技术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队伍总数的90%,研究生学历(学位)达到队伍总数的40%,推行管理岗位持证上岗政策,国家强制要求的执业资格持证上岗率达100%,其他管理岗位持证上岗率达75%。专业调考综合成绩进入省内前三名,单项专业调考保三争一。
(1)逐步提升中层干部、后备干部队伍平均人才当量至1.2。
(2)逐步提升专业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队伍平均人才当量至1.2。
(3)逐步提升专家人才队伍平均人才当量至1.3。
(4)逐步提升聘任的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师队伍平均当量至1.3。
工作措施
(1)按照上级年度培训计划,选派中层干部参加能力素质提升培训项目。
(2)开展公司年度中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
(3)开展青年后备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专项培训,加强其后续培养的全过程管理。
(4)多方式开展管理人员培训,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集中轮训、驻点培训等多种培训手段,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按照上级年度培训计划,选派专家人才参加能力素质提升培训。
(6)组织开展公司级专家人才的评价、培养工作,培养复合型专家人才。
(7)加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师的技术更新、知识拓展培训。
(8)有计划开展校企合作培训,选派管理技术骨干、专家人才等参加名牌高校的管理培训、学历教育等。
(9)拓宽专家人才成才渠道。
(10)加强国家执业资格考前培训。
生产岗位员工(80%)
总体目标
强现场岗位技能培训和政治素质教育,通过技能鉴定、持证上岗、员工积分、薪酬分配等人力资源激励政策,提高生产岗位员工现场操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政治素养。
量化目标
生产岗位员工队伍当量折算平均值达到1.05,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队伍总数的70%,研究生学历(学位)达到队伍总数的25%,技师资格比例达到队伍总数的20%,高级技师资格比例达到队伍总数的双师人才达到队伍总数的4%。技能竞赛综合成绩进入省公司前三名,单项技能竞赛成绩保三争一。
公司总体工作措施
(1)强化生产岗位员工职业技能鉴定以及持证上岗管理,持证上岗率达到95%。
(2)加强新录用员工的见习管理,结合国网公司、省公司新员工见习要求,修订公司《新员工见习管理办法》,强化师徒合同的量化培养目标和激励政策的兑现。
(3)加强复合型生产技能专家人才培养,有计划开展校企合作培训,选派技能骨干等参加名牌高校的技术培训、学历教育等。
(4)规范现场技能培训程序,强化在岗技术技能培训和实训,加大对所属单位、分公司的现场技能培训经费支持力度。
(5)推行员工积分制度,与员工绩效、薪酬兑现实现有机结合。
(6)对照岗位胜任能力标准,以考试考核和渐进式评估结果为依据,开展分层分类专项培训,有针对性的提升各级各类员工的综合能力素质。
低当量人员(10%)
总体目标
加强低当量员工的技能培训,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岗位人员培训规范》及相关教材为基础,以岗位任职资格为培训目标,强化低当量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
量化目标
低当量员工当量折算平均值提升至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