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6: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

篇1

2、管理不规范,过程不严谨

学籍管理的不规范最明显体现在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确,管理人员有意无意地在工作中参入个人意愿;分工不明确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相互“踢球”,缺少监督,责任心不强;工作中参入个人意愿就会导致学籍信息出现误差,同样的情况,处理结果却不一样。管理不规范还体现在技术方面,没有建立固定而全面的数据库格式,数据内容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达方式。这样直接管理数据混乱,资料不完整,时间一久,原先的工作人员离岗,新接手的人员根据原先的数据开展工作,最终就影响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作为管理人员,面对千千万万条学籍数据信息,错一个字,漏一行数据,都不会影响数据全局,可以说成出错率控制在0.05%(举例数,不作为实际参考,下同)之内,但是这0.05%对学生本人来却是100%。错误的学籍信息会包含到学生的个人档案里面,这个错误的信息对学生的工作及生活都会带来无法估计的影响。由此可见,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本人。

3、成教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对策

3.1改变观念,从实际出发,独立管理。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还得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随着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广东地区,成人教育在校生规模越来越大,高校基本都已经成立成人高等教育处或继续教育学院等独立行政部门,独立管理成人教育在校生。但是一些在校生规模小的高校,还是会把成教生和普教生放在一起管理。很多高校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首先是适应性不强,亦可以说是在开发系统前并没有做充分的需求分析。从而导致开发出来的系统功能不完善,不能适用到学籍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且系统本身已有功能之间缺乏有机的连接。其次是数据接口性较差,不能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学籍管理部门数据与学校其他部门的相关数据不能在内部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在学校的管理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学校应该根据成人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独立的管理系统。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基于教育部属下的学信网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平台和各高校自身在运行的学籍管理系统两个平台,两个管理系统平台下的学籍维护工作具有很多的重复性。高校应该着力开发出既能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又能让两个平台相互对接的管理系统,使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在本校可以通过系统接口方便快捷地将本校学籍管理系统下的学籍维护信息更新到学信网学籍学历管理平台中。由于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基于两个平台,高校学籍管理部门每学年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学籍数据时,从本校学籍管理系统中导出的数据格式与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标准格式并不能完美结合,总是需要再加工。高校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要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平台的数据管理为出发点,按平台的要求进行管理对接,高校学籍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应可直接用于学信网的导入导出,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3.2补充人员配备,提高人员整体水平,保证管理质量。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群体是该项工作的主体,是学籍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及管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运转是否畅顺和教学质量好坏。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学籍信息化管理队伍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熟知并准确把握学籍相关的政策规定。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摸索研究适合本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手段,做到基本能解决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传统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学习软件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让系统软件开发人员学习学籍管理知识,让学籍管理工作与软件开发充分的结合起来。要完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培养、引进,开发特别通道,构建专业、认真、负责的工作团队,采取更加开放、灵活的用人方式,适当增加学籍管理人员年底全校评优教师比例,吸引更多其他的专业人员加入学籍管理部门,补充和丰富学籍信息化管理人员资源。

3.3建立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要建立在校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在校生学籍电子注册是对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进一步规范和延伸,通过学信网管理平台的在校生管理模块,对经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在校生完成升、留(降)级,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保留学籍、退学、开除学籍等学籍异动和操作处理。建立学历证书电子数据网上注册制度,杜绝学历造假情况。建立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促进制度,以学信网为基础,促进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和改革,让高校的学籍管理更加规范。建立网络安全制度,严格管理规范,保障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有一定规模的高校,学籍管理数据库已拥有数十万条学籍信息,并且数据量在逐年增加,涉及庞大的人才信息、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重要信息。学籍管理平台系统受到攻击及数据库受到窜改的情况时有发生。数据信息时时受到威胁,加强数据库安全建设刻不容缓。要培养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保密意识,严格设置各个级别管理人员的操作权限,提高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维护的技术水平。

篇2

考生须考完专业的8门以上课程,方可报考实践、论文。报考实践的考生须在《老生报名表》上填写实践课程的代码、名称和考生的联系地址、电话、邮编;报考论文的考生须在浙江省教育考试网(zjzk.cn)“自学考试”栏目中的“报考简章”上点击“2015年10月实践课”查询到论文选题。

本次自考报名,同时接纳教师心理健康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两门课程的报考。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037-01 

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宿舍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朝夕相处的近距离接触容易使学生产生复杂的内部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大学生宿舍生活的质量。调查显示,我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有70%是人际问题,而宿舍人际交往困惑和障碍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因此,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第一,亲密友好型。此类型中,学生之间能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宿舍关系融洽,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问题时能够相互帮助。宿舍活动丰富,参与程度高,宿舍整体氛围良好,宿舍成员有一定的信任感,并对宿舍有一定的归属感。 

第二,独立松散型。此类型中,宿舍里的同学自主性和独立性强,宿舍同学之间交流较少,虽不会经常吵架与产生纠纷,但很少以集体形式参加活动,对舍友的依赖程度比较低,很难形成宿舍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三,对立冲突型。这种类型的宿舍中,宿舍同学之间互相不信任,经常会因为生活习惯或琐事出现一些矛盾,而且往往互相不能迁就和理解,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引起纷争,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很可能引发冲突甚至打架斗殴等事件。 

二 宿舍人际交往的主要问题 

第一,生活琐事引发宿舍人际冲突。现在大学生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相互间不能容忍,使得宿舍矛盾更加频繁和尖锐。在宿舍日常生活中,平常不打扫卫生、管理欲望强、作息时间不统一、性格脾气不合等小矛盾大多宿舍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维护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二,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引发宿舍矛盾。目前,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至少有25%以上,他们比普通家庭学生更加自卑,更加急切地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一个宿舍中,因为贫富差距,导致生活习惯、价值观差异而引发学生之间的非和谐关系,有时在某些宿舍甚至出现排挤和孤立的状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第三,小团体使宿舍存在隔阂。大学生在宿舍交往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亲近的朋友,这就会形成一些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的小团体。小团体的产生使得他们不再迫切希望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小团体间因为利益、兴趣等不同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隔阂,这种隔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当小团体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往往后果更加严重。 

第四,竞争使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认可,宿舍同学之间在奖学金、入党、班干部选举、助学金等方面自然存在竞争,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往往会同自己的好友等开始形成小团体,明争暗斗,形成紧张局面。另外,成功者洋洋自得,失败者不甘示弱,背地里各种议论,从而使舍友之间关系恶化,这些都不利于宿舍的团结。 

三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适方法探索 

第一,大学生应加强抗挫折、抗压能力。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因为个性、地域、家庭环境等差异,必然会在某些场合或事件中产生分歧,从而引发人际矛盾。在宿舍中,因为要朝夕相处,即使是人际关系恶劣的双方都必须面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况,需要适当容忍,正确面对问题,并能在挫折和压力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篇4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篇5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资本。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高级技术人才的主力军,成长中的高职生正处于我国社会的转型期,社会急剧变化、竞争压力剧增、社会宽松度增加及生活需求层次的进一步提高,加剧了家庭教育缺失、艰苦磨炼缺失和青春期压力、学习压力、社会压力等引发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以我校为例,2006~2008级新生的UPI测试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状况需要“重点关注”和“关注”的学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心理健康的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08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2006、2007级。经济发达地区生源外向、直率、情绪易紧张焦虑、倔强、孤独、不善于与人相处的比例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源处于内外向之间,情绪控制能力较强,比较随和友好,掩饰倾向的比例较高;欠发达地区可能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比例最高,咨询愿望最强烈,但是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比例最低。因此,进入高职院校后,发达地区生源的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可能较多,欠发达地区生源的压力问题和长期积压在心底的其他心理问题较多。对于如此令人担忧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如此强烈、庞大的心理咨询需求,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打破“一次普查、全部建档、几次讲座、做好咨询”的服务形式,而应以课堂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任务,在普通高校开展正规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2011年3月召开的“广东省社会转型期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省教育厅领导指出,社会转型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由主要面向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向主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模式转变,由以补救和矫治为主的咨询及危机干预模式,转变为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的发展性教育模式,由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业人员的单兵作战模式,转变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全面整合的全员性教育模式。在现实中,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需求迫切。据袁小平等人的调查,超过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使在期末迎考阶段,仍有约6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正常开课。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行,学生的实训实习增加,很多课程都作了调整,开设正规而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较大难度。

为了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受教育面,更全面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院接受校内外的心理学教师和有教学经验的心理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申请,利用晚自修和周末,针对全院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一般为18~26学时,1~1.5学分。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对当前形势下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在2007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中,我院这种做法受到了评估专家的一致肯定,认为是“值得推广的一大亮点”。笔者拟结合我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的经验和以往的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形式等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促进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程的管理。

课程的定位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目前,存在两种认识:一种意见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知识的“灌输课”,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有些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希望尽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学生灌输较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另一种意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看作是心理活动课,主张把气氛搞得热热闹闹的。前者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讲授更多的知识,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结果往往导致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不买账。后者的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学生也比较喜欢,但往往过度追求课堂气氛,而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难以达到理性思考、认知提高与行为改善的目的。多数高职生在高中阶段都有远大的理想,对自己的未来有较高的期望,但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弱。进入高职后,发现与想象中的大学存在较大的差距,遂对高职院校缺乏信任感与认可度,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高职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应只停留在心理知识的传授、调节技巧的学习或热烈的课堂活动上,而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发展性的原则,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及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篇6

理健康教育 EAP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25-02

一、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顶岗实习学生主要存在的

心理问题

高明曾在2012年对565名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差异显著,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这3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和大学生常模。总的来说,高职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适应能力不强。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企业生活,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但在实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因对企业的管理不满意、生活不适应、同事关系不和谐等问题经常抱怨,没有主动去适应环境,有的学生甚至动不动就离岗,给学校和企业造成极坏影响。

2.人际关系处理不善。很多学生性格单纯、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经验,在工作中处理不好与领导、同事或客户的关系,甚至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冲突,缺乏沟通能力。

3.情绪困扰。在高度竞争的企业环境中,当常规的情绪调节方法失效后,学生可能会面临情绪失控而又无人帮助的情况。

4.自我认知偏差。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认为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只想到实习单位做领导和管理工作,不愿去基层一线做具体的工作。但是在领导、在学历高的人面前,或是遇到困难时,又不能客观评价自己,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

问题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该院2010级顶岗实习学生的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发现,该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上可以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却对顶岗实习学生帮助甚少,而大三学生的危机事件又往往发生在企业实习阶段,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顶岗实习这一阶段变成了一个真空期。

1.理论研究薄弱,参考经验缺乏。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查找中国知网,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探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论文不到10篇。

2.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度不够。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均存在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投入不均匀的情况。大一新生入校后开展新生心理普查、排查及后期跟踪,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而对大二、大三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极为有限。虽然每年“5.25”心理活动月要求各年级学生参加,但仍然是以大一学生为主,针对二、三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心理的教育也仅限于几次讲座,缺少系统跟踪和个性化的服务。朱易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为:“对大一新生过分关注,对大二年级适当关照,对大三毕业生放任自流”。

3.职业教育的开放度不够,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足。很多高职院校均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学管理部门缺乏沟通的情况,心理健康教育者既不了解顶岗实习学生,也不了解企业,大部分的工作局限于“课堂、活动、咨询”这个狭窄范围,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

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会产生众多心理问题,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又无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EAP的具体应用

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以下简称EAP)是美国19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企业界所推行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精神福利支持项目,旨在帮助员工解决心理、行为与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水平,改善员工的人际关系,强化工作中的团队精神,从而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组织管理效能的双重目标。据1995年美国健康和人文服务部的资料称:美国对EAP每投入1美元,便会得到5~7美元的收入。

(一)EAP在高职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执行模式

常见的EAP执行模式有内部模式、外部模式、联合模式、混合模式4种。高职院校可采用混合模式,即顶岗实习单位有EAP服务的,学生就享用该单位的EAP服务;顶岗实习单位没有EAP服务的,由学校向这部分学生提供EAP服务。可见,学校是提供EAP服务的主体。

(二)EAP服务的实施方案

EAP的实施类似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针对的对象是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服务的时间从顶岗实习开始持续到毕业。

1.心理状况调查。通过问卷、面谈、小组座谈等形式评估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是组织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是工作环境的问题还是企业软环境的问题,向企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内部建立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丰富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内容,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消除问题的诱因。

顶岗实习学生到岗的两周内就要安排心理状况调查。对于顶岗实习较为集中的企业安排各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的教师开展此项工作,开展的形式可以是集中完成调查问卷,也可以是小组座谈;对于较为分散的情况安排学生心理自助组织的同学负责完成,主要是通过QQ等网络工具获取相关信息;针对联系不上或无法完成调查的学生要特别注明原因是什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是校内EAP服务的总牵头人,要负责统和各个顶岗实习点的调查结果,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心理健康状况数据库,分析原因并向学校、企业提出意见,同时向各顶岗实习点反馈情况并安排进一步工作。

2.心理健康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各顶岗实习点的调查结果,通过宣传手册、海报、自助卡片、网络、讲座、微博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认知。

关于职业心理的教育工作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就要开展,甚至是新生一入学就开展,校企双方必须及时地将学生所选择专业方向的专业特点、教学方法、技能训练手段、培养理念,以及整个教育流程全部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针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适应问题、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等问题,可制作成微博推送到学生手机上或制作成宣传手册等资料发放到学生手上。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顶岗实习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不用担心、焦虑,当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要及时向别人寻求帮助,并留下咨询电话或网络咨询方式。

3.教育培训。对于顶岗实习学生较为集中的地方可以通过讲座、团体辅导、团体活动、素质拓展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调节职业心态等知识,能够调节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心理素质和工作热情,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是各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的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心理自助组织的成员,甚至是企业的员工。

4.心理咨询。通过电话、网络或者团体辅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顶岗实习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因为顶岗实习学生大部分在外地的特殊性,目前主要开展的咨询方式是电话及网络咨询,学校要建立好免费的电话热线和网络咨询平台,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不仅要有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要还懂得心理危机干预的手段和技术。

5.效果评估及总结。学校要做好EAP工作阶段性结果的调查反馈和总结,帮助学校或者企业了解EAP实施效果,并根据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和调整方案。这一工作尤为重要,只有让学校和企业看到EAP的效用,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这项服务。学校也要发挥辐射地方的功能,帮助我国更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EAP服务的投入是值得的,EAP通过维护组织成员的心理健康,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和工作绩效,改善组织管理。

(三)EAP服务的原则

1.预防与处理相结合的原则。EAP服务的对象为全体顶岗实习学生,以发展性、建设性、教育性和预防性为主。这一点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宗旨一致。

2.学校、家长和企业三者相结合的原则。顶岗实习的学生在企业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综合导致的。学校要争取学生家长和企业的支持,顶岗实习并非学校唱独角戏,而是学校、家长和企业三者互相联动的一个过程。只有学校教师,家长和企业三方面相互关注和配合,共同管理、教育、帮助学生,才能提高学生顶岗实习创造的价值和意义。

3.解决普遍与特殊问题相结合的原

则。因为个性、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不同,顶岗实习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殊性,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社会环境是相同的,这就让EAP服务要关注他们的共性,也即普遍性。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时要将普遍与特殊问题相结合,才能在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其自身问题。

总之,把企业的EAP福利运用到高职顶岗实习学生上,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企业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入职后遇到的问题,提高人际交往技能,进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获得企业行业用人单位的认同,充分发挥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值得在高职教育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8)

[2]朱易.“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J].文教资料,2010(34)

[3]吴玲玲.DK公司员工援助计划

(EAP)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篇7

权教授今年54岁,在他身上,没有知天命之年的某些知识分子的文弱书生样,有的只是一副健康的身板。权教授出身于山东单县农村,小时候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可他从小就非常爱学习,上高中时正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许多同学都忍受不了饥饿而退了学,他却坚持发愤读完高中。并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他很喜欢心理学,想在这一领域干出一番事业。大学毕业时,正值“”时期,心理学在我国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给扣上了资产阶级伪科学的帽子,致使他没有干上自己喜欢的事业。直到1980年调入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权教授才重新回到了自己一直梦想的天地,而这一千便一发不可收拾。

80年代初,权教授开始了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研究,但因没有固定的地方,使他没有发挥才能的余地。随着改革的深入,随之而来的快节奏生活和竞争环境,使我国心理疾病患者日益增多。权教授面对这一情形,感到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光是搞理论研究及教学是不行的,而且,心理治疗在我国很薄弱,还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1988年,他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校医院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将自己的心理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无数的大学生排除了心理隐患。之后,心理门诊规模扩大,对外开诊。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并在全国高校引起了反响,引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的各地高校人员。

心理门诊的创办成功,使权教授的事业如日中天,他在心理学这方天地里辛勤耕耘着,硕果累累。

支撑人的精神世界

权教授在心理门诊中,接治了各类心理疾病患者,其中有忧郁症、强迫症、同性恋等等,他特别在独生子女心理治疗及家庭心理治疗方面独有创见。

某法院正在审理一件离奇的离婚案:原告张某称,自己怕伞,不堪忍受丈夫李某要其拿伞的虐待,要求离婚。法院无法判其离婚,将原告介绍到权教授的心理门诊部。原来,张某年幼丧母,继母阴险心狠,一天下雨,张某到继母房里拿了一把伞,一出门打开伞,一条小青蛇掉了下来,张某当时就吓晕了过去。从此以后,她见伞就怕,只是天长日久,她已将引起恐惧的起因忘记了。权教授运用联想法,诱导张某回忆起幼年的经历,指出她这一怪癖的成因,消除了她心理上的阴影。张某多年来第一次从权教授的手中接过了一把花伞,与此同时,也挽救了一桩婚姻。

山东师大一女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可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同学见她不爱说话,也不怎么理她。她在学校没有朋友,感到很孤独,心情郁闷,非常苦恼,终于有一天她离校出走,不想上学了。该女生被校方找回以后,经权教授多次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痊愈后顺利地读完大学,并考上了研究生,现在也已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一14岁的男孩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他经常用头撞墙,用脚踢自己,用拳头打自己,全身伤痕累累,家长苦不堪言,看了许多家医院也没有效果。权教授认为孩子的“自伤行为”与家长很有关系。他认为,对于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应该分析其个性特点、家庭人际关系以及父母的人格特点,通过家庭心理治疗可从根本上改变产生自伤行为的环境条件,通过个体心理治疗可改善本人的人格结构,增强适应能力。经过权教授的“行为矫正疗法”,孩子的“自伤行为”基本好转。

一对夫妇向权教授诉说,他们的儿子经常逼他们叫他“爸爸”,如不叫就又哭又闹,并威胁他们,夫妇俩非常苦恼,请权教授救救他们的孩子,救救他们的家。经过权教授的全面诊断,认为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长身上。权教授认为,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谁家的孩子有了“问题行为”,仅从孩子本身论来论去是论不出什么真正原因的,只有从家庭这个系统本身去分析。这个孩子就是从小被父母宠坏了,使他产生了严重的人格缺陷和心理疾病。对这个孩子,权教授没有采取个体心理治疗,而是采取了家庭心理治疗的办法,对整个“问题家庭”进行指导,使这个家庭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自权教授的心理门诊开设以来,他不分上班和下班,有的来访者直接到他家里进行心理咨询,他也经常上病人家进行心理疏导,使许多人的心理状况大大改善。

放眼未来看农村

在中央有关部门提出的“科学技术下乡”、“文化下乡”、“医疗卫生下乡”三下乡指示精神的启发下,权教授又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清醒地看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国家要富强,农村首先要富起来。而农村发展的好坏,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农村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让广大农民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权教授说:“目前在我们国家,城市人对心理健康已日渐重视,而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比较贫穷的地方,对心理健康有足够认识的人很少很少,心理卫生知识远没有普及。我作为一名心理学教授,要带头走出城市,深入到农村,将心理学知识带给农民,让农民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教育子女。”

去年冬天,权教授来到山东某农村,由村委会牵头,召集了农民群众大会。在会上,权教授向农民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并进行现场咨询,使许多农民第一次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不仅只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权教授还深入到许多农民家庭,了解独生子女的成长情况,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或家长进行疏导。春节到了,权教授没顾上回济南过年,他与农民吃住在一起,了解农民,也让农民了解了他。村上人都说,我们村来了一个大教授,是个大好人,他说话特别和气,心里有啥问题,给他一说就没了。很快,消息传到了与山东交界的河北农村,河北的农民也纷纷来找权教授进行心理咨询。在农村,权教授的心理咨询受到了农民的热情欢迎,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权教授说:“我这次下乡,感触很深,农村太需要科学、农民太需要心理卫生知识了。我决心一直沿着这条道走下去,为农村人才的培养、科学的普及做点实事。”

刻苦有志事竟成

在山东师范大学,人们都知道权教授是一个刻苦勤奋、做事认真、干一样钻一样便成功一样的人。

权教授年轻时学的是俄语,调入山东师大教育系搞心理学研究后。他发现英语负载着70%的科技文化信息,要想站在学科的前沿,必须学会英语。从那时起,他以广播电台为老师,从字母ABc学起。当时他37岁,已经错过了学外语的最佳年龄,况且还有繁忙的工作要干,要学好英语,其艰辛可想而知。

可他做到了。他征得本校英语系老师的同意,大大方方地走进本科生教室,由老师变成一个认真的学生;他家的厨房里、床头上贴满了英语单词卡片;在济南黑虎泉公园的“英语之角”,经常可以看到他与外国朋友在交谈,锻炼自己的会话能力。记者在采访时也看到,他随身带的包里,有一个学英语用的半导体收音机。他就是这样,每天带着,走路时听,外出开会时听,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英语。他刻苦学英语的精神在山东师大已被人们传为佳话,并被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请去向听众介绍他学英语的成功经验。

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收获的喜悦。通过英语,他可以了解国外心理学的动态,并将国外心理学的最新进展译介给学生和同行;他将自己研究所得《独生子女的家庭心理治疗》一文,在国际研讨会上介绍给国内外专家……。权教授说:“我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语。英语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还能让我借鉴国外心理学的方法、技术,更好地利用心理学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去年8月,权教授出席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的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会上,权教授用英语宣读了他的论文,受到了与会心理学家的一致好评,论文摘要被收入国际心理学杂志。

去年11月,权教授又应邀出访了英国,就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合作事宜与英国方面进行协商。在整个出访期间,权教授都是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

篇8

现代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活动大部分在实践中进行,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表现机会,但在体育教学中有些老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技能方面的知识传授,却很少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新形势下,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知识、技术技能、道德品质的培养很好融为一体,培养身心都健康的新一代。

1.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

1.1轻体心理。部分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不明确,传统的观念仍在影响着一部分大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认为体育课不是主课,参加锻炼一下就行了,好与不好无所谓,而对文化课的学习却十分重视,往往认为文化课才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主旋律,他们认识不到体育对自己终身的意义,不了解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不能充分认识体育发展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自己身心健康在日后工作学习中所占的地位认识不足,普遍存在轻视体育课的现象。

1.2厌倦心理。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的内容乏味,遇到稍有难度的动作或带有竞赛性的练习,还会过分担忧,顾虑重重,害怕练不好,掌握不了动作,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们的嘲笑。对练习的信心不足,提不起兴致,产生抑郁厌倦的情绪。

1.3自卑心理。有些同学在上课过程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有些是反应迟钝、身体不协调,学习效果差,有些是在考试时未取得好成绩而受到老师的偏见和同学之间的冷淡,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过胖、偏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不足,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1.4怕苦怕累心理。部分学生害怕耐力素质训练,对竞技性强的项目有紧张情绪,怕苦怕累。耐力素质通常为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力量一速度耐力,每一种耐力素质的训练都需要经过与体能、意志做斗争的过程。有些学生面对体育活动中的困难,意志不坚强,畏缩逃避,于是遇到耐力体能素质练习便有害怕心理。

1.5自我封闭心理。部分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不愿与大家在一起活动,即便是参与了,在活动中也表现出神情冷淡,练习消极,不合群等,对集体项目不热心参加,生活在自我怪圈之中,交际范围比较窄,不善于言辞,易受到其它同学的冷落,久而久之,更加自闭。

1.6逆反心理。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在提高教学质量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文化素养、工作态度、语言艺术、组织才能及思想品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大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都不太成熟的时期,这个阶段情绪容易波动,自我评价过高,对挫折过于敏感,如果老师过于严厉或训斥学生,伤害了学生自尊心,引起学生压抑、不满或反感,对立情绪迅速表现,或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也容易被学生看不起,产生逆反心理。

1.7场地器材陈旧,学生兴趣不高。体育场地是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场所,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些学校体育设施的不完善不配套,场地器材的陈旧,有的在室外上课,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大,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体育兴趣的锐减。他们会觉得这是学校的不重视行为,从而更加轻视体育课的学习。

2.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教育

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现代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蕴涵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只有把心理教育融于体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要求。

2.1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养水平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首先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学素养。这样就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勇于表现自我,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谅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这些都给学生以很大的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2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心理相容

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状况,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因人而异。尤其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使他们生活在和谐氛围中。

2.3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应积极引导,多进行鼓励。对一些确实因身体素质差或身材矮小、力量差等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应明确指出这与他们的技能和体能无关,其实并不比别人差,这只是先天性条件的差别,要正确面对客观条件,充分正视不足,利用其它优势项目弥补本项的差距。另外,鼓励他们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逐渐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有意识地调整学生的心理。

2.4利用评比竞赛形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体育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一般在竞赛前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的预习,这样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较好的团队集体风气。进行比赛时,同组的同学就会呐喊助威,从而促进同学间的友情互动。

2.5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反应,教师应适时调整和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应将快乐教学、情景教学等有机地渗透于教学之中。要重视教与其它要素协调,同步互补,使启发式的教法与创造性的学法有机统一,在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形式上强调“过程的自主”,多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四性”:即参与练习的全体性,使人人有练习的机会;练习内容的层次性,确保全体学生在不同层面上获得成功;练习过程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基础和发展需要;练习过程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目标意识,从而使他们在自学自练自评中,从互教互学互评中、从友爱团结的多项交流中、从自我肯定中得到满足,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意识。

2.6强调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性。集体活动的形式最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在集体的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时明白自己作为集体中的一员的责任。通过参加集体活动,使人产生自信、自尊、自强。对有焦虑和人际关系心存顾虑的学生,无疑具有良好的调节和教育作用。

2.7建立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老师上课应朝气蓬勃,态度和蔼可亲,讲解生动活泼,示范形象逼真,学生学起来不但感兴趣,而且会激励胆小怕羞的学生练习的勇气和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更加接近和信赖老师,使师生关系融洽。其次,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公正、平等的对待学生,是消除师生隔阂的重要一环。有的学生爱面子,性格孤僻;有的爱出风头,自由散漫,教师应采取真诚、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感染他们。在学生情绪低落、气氛沉闷时、应及时表扬、提高士气,活跃气氛。对违背纪律的学生,老师要爱护、关心,以理服人,使他们感到批评是善意的、真诚的,在心中产生良性的“解放效应”。

篇9

有关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与其在哲学上的研究紧密相关,因此,要想了解宽恕的心理学含义,首先必须对它的哲学渊源做一番探讨。哲学之所以对于宽恕产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看到它在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道德影响意义[2]。对于宽恕的哲学研究通常涉及有关宽恕是否应该被看作为是一种美德,以及如何利用宽恕来消除相互间的怨恨这样的问题[3][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于强调道德原则的主导位置和轻视道德体验和道德态度的争论。换言之,这种哲学倾向更多关心对道德“存在”的研究,而不太重视道德“行动”。不过,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争论的结果,在客观上它最终却导致了一种更看重宽恕行动的“德行理论”的兴起[5]。

其实,大部分的研究者都相信人际间的宽恕与和解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其中,道德到底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论,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看法。

决定与自主之间的冲突是哲学界在看待宽恕问题上的重要论争之一。传统的决定论相信过去的状态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未来。任何现在的真实与合理必定是由于过去的真实与合理所决定,逻辑的与自然的法则是最为重要的法则。按照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去推论,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去控制任何事情,因此,也没有任何人需要在任何事情上承担道德的责任。如果这种决定论的思想是合理的,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不存在对错之分,人们也无须要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6]。与此同时,自主论的倡导者们则强调虽然宽恕是一种自然现实,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现实世界。尽管决定论在现实世界中有它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它否认个人的责任,一个具有绝对自主的人意味着它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里选择做出任何相应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自由地去判断一定行为的道德意义[7]。由此也不难看出,从本原上讲,宽恕作为一种道德媒介,本身即具有道德意义。

当同时有一个受害者和一个冒犯者存在时,而且这个冒犯者的冒犯行为显然不合理的情况下,宽恕完全有可能被看作为是一种道德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指向冒犯者的感受一定是消极的,因为冒犯者给他带来了伤害。受害者同时也很想努力把这种消极体验去除掉,这些失败的体验给个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当个体体验到了自尊的丧失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个体忘记这种不快的体验,才有可能做到宽恕别人。但如果在不依赖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受害者想要放弃这种不愉快的经验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到。Haber相信“宽恕是单方面的”[8],在宽恕中只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倾向,那就是由宽恕者做出宽恕。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个体是因为一个错误的理由而做出宽恕的话,他便是在提供一个“有缺陷的宽恕”[9]。换句话说,除非把所有的怨恨全都化解掉,否则是不可能发生真正的宽恕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有的这些研究都必须基于对宽恕这个概念的明确定义上,而想要充分合理地定义宽恕并非易事。正是因为考虑到宽恕定义的复杂性,Haber提出了通过建立一种模型来加以解释的设想。

Haber不同意传统哲学研究强调把宽恕看作是对怨恨与争执的消解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我宽恕你”是对于行为的一种表达方式。在Haber的理论中,宽恕被理解为是一种内部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宽恕你”这个术语的使用仅仅是“对一种规则的表述”[10](p.53)。在Austin的文章中对此作了更详尽的描述,他区分了三种言语表述行为,分别为:非语内表述行为、语内表述行为、以及可以用来推断因果关系的言语表达效果行为。据此,Haber建议,宽恕就像是一个对于未来的承诺,这种正在发生的宽恕行动所产生的作用要远远超越“我宽恕你”的表述。按照Haber的观点,这种通过言语表达的行为可能属于Austin分类中的语内表述行为,这种行为包括有个体“对对方行为的反应,以及表达对于对方过去和将来行为的态度”[11](p.160)。

根据Haber的语义学模型假设,我们仅仅通过对宽恕术语的定义是不可能获得对于宽恕概念的完整的理解的。相反,他提出了一个可以针对一定行为来作出相应选择的宽恕模型。他的模型把宽恕与其他的相关术语做了区分,但却忽视了其他一些模型的重要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说他在看待宽恕上强调没有一个单一的定义可以包含全部的宽恕因素是正确的,那么,他试图采用某个单一的模型来诠释宽恕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某个单一模型的束缚,和能够汲取其他模型的有用成分,目前大部分的学者都强调应该把多种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加以整合。

哲学家对于这项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是把宽恕与赎过作了明确区分。这两者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根据道德判断作出反应,并相应地选择使用一些诸如承认、道歉、或补偿的手段。Murphy和Hampton把赎过定义为是“不作任何道德辩解的接纳”[12](p.40)。依照这个术语的判断,当对方并非是一个“(故意)做坏事的人”时,受伤害一方便不应该为自己作出辩护或感到怨恨,因此,赎过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盲目的”反应。尽管这种相互关系已经笼罩了消极的阴影,但个体仍然需要把那些因为激惹而产生的愤怒或报复的心情忽略掉或者压抑下去。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依然争论不休,而且还有进一步引向实证的趋势。

二、西方心理学对宽恕研究的早期探索

尽管哲学家们对于宽恕已经争论了一段时间,但对于心理学研究来讲,宽恕仍然是一个全新而神奇的疆域。在1985年之前,有关宽恕的研究屈指可数。就拿弗洛伊德这样一个几乎曾经涉猎过心理学所有领域的高产学者为例,尽管他的作品数量等身,但有人统计在他的文献中却只字未提过宽恕这个问题[13]。其他一些先驱者们,包括詹姆士、霍尔、桑戴克、托马斯以及沃尔波特等心理学大师们也都未见提及这个概念。而且,即便在与宽恕更加接近一点的有关心理健康的专业领域中的心理学家们如荣格、霍妮、阿德勒等,在他们的大量研究中对于宽恕行为也鲜有提及。

那么,为什么宽恕不被提及呢?这其中肯定存着一些潜在因素导致像宽恕这些重要的人类现象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被忽视掉,不过对一些现象的解释不一而足。一种解释认为这是因为宽恕与之间存在联系紧密,而社会科学家们对宗教存在着天然的厌恶心理;另一种解释则认为似乎宽恕已经被整个的学术界所遗忘,而不仅仅是在社会科学中;[14]也还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采集与宽恕有关的数据过于困难的原因,尤其是在上个世纪,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对行为分析和观察的日益重视,这种看法似乎更有说服力。此外,也有一些人认为,从人类历史上看,过去的一个世纪因为战火连连,实际上是一个充满血腥和缺乏宽恕的世纪,人们会更倾向认为宽恕的作用远远无法与一个“美丽的感情”相匹敌[13]。

尽管这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全新的领域,我们还是可以设法梳理出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发展历程。McCullough等人把宽恕研究的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从1932年到1980年),包括了一些涉及宽恕的理论文章和少量相关经验研究;第二个阶段是从1980年到现在,这时开始出现了更多有关宽恕的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心理学研究者们和临床实践者们便开始偶尔讨论有关宽恕现象的问题。在1932年的时候,皮亚杰和Behn在几乎同一时间里都讨论了有关宽恕在道德判断发展中的作用问题[15][16]。此后不久,Litwinski(1945)也对人际间宽恕的影响结构做了初步探索。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17]。

1.宗教兴趣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牧师和对宗教有兴趣的心理健康专家们曾经尝试去通过运用宽恕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Angyal曾经是一个倡导协助心理障碍患者去经验宽恕的支持者,他认为,经验上帝的宽恕是解除那些病理性罪恶感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这种罪恶感恰恰是造成许多心理障碍的病理基础。在Angyal的观点中,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是创设一种氛围,从而让患者有机会从他们道德或伦理的缺憾中去经验他人的宽恕并且宽恕他人[18]。其他一些来自宗教界的学者也强调这种宽恕的潜在意义。譬如,Emerson在他的理论巨著中报告了他采用了Q分类法去研究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结果。尽管统计方法比较简单,而且证据也不够充分,但这却是最早的一个采用科学手段探索宽恕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19]。

2.Heider的宽恕观。在Heider(1958)的《人际关系心理》一书中,有一个讨论人际关系利弊的章节。在这其中Heider描述了当一个人受到了对方侵犯之后的各种可能导致寻求报复的归因方法。在文中,Heider把宽恕描述为是一种超越复仇的行为,它隐含地表达了受害者的自尊和对一定伦理标准的敬重。尽管如此,Heider并没有太多地去讨论这些概念,而且这个宽恕概念也没有受到学术界的太多关注。虽然Heider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工作为有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对于宽恕问题的讨论远远还没有能够刺激引起社会科学界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21]。

3.Rokeach的价值问卷。对于宽恕的一项更加系统和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是由Rokeach有60年代的工作作出的[21],他采用了一些不同的价值问卷去研究人类价值判断的本质。从总体上看,Rokeach价值问卷包括了两方面的价值内容:“工具性(instrumental)价值”,包含对策略和行为的选择;“终结性(terminal)价值”,指对生命终结状态的选择。在这两类价值中又分别包含了18个具体的价值。“宽恕”就是其中的一项工具性价值。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相当多的关于人类价值的研究都采用了Rokeach问卷,但奇怪的是并没有因此而导致有关宽恕问题的讨论得到增加。这可能是因为这个问卷的重点主要是在展示不同人群对于宽恕的价值判断上的差异以及关于这种宽恕是如何融入整个的人类价值体系中的。

3.Prisoner的两难选择。由于Tedeschi等人的工作[22][23],宽恕开始逐渐成为了一些理论和经验研究的主题。Tedeschi等人提出了宽恕是一种在竞争反应之后发生的合作反应方式。他们的这项研究结论主要是借助了Prisoner的两难选择游戏得出的。在这个混合动机游戏中,两个游戏者需要反复面对选择竞争或者是合作的两难困境。游戏的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去赢得分数。如果参加游戏的双方彼此合作,他们便可能双赢,各得3分。如果一方不合作但另一方合作的话,不合作的一方可以得5分,但合作的一方却是0分。如果他们均不合作,他们每人都只能得1分。由此可见,在这里合作和竞争各具优势,但主要取决于参加游戏者中的另一方的态度。即便当对方已经选择竞争之后,其中另一个参与者如果仍然选择合作,便被称之为“宽恕”反应[24]。虽然这个研究设计对于探索宽恕概念是一个创新(而且已经有不少研究者采用了这个Prisoner两难游戏设计),但是采用它来理解宽恕的本质依然是不够的。

从这些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从1932-1980年之间有关宽恕的研究大都是零散的和缺乏系统性的,但是,许多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思考。不过,一些真正比较系统而又严肃的有关宽恕概念的研究,却是直到20世纪最后的20年中,才开始出现的。

三、近20年来当代心理学关于宽恕研究的突破式发展

及至20世纪80年代,有关宽恕的理论研究论文和治疗报告开始急剧增加。及至上个世纪末,在发展心理学、咨询和临床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相关领域中都已经明确提出了对于宽恕现象的研究。这个主题被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所关注,这本身也就显示出宽恕正在日益展现出他的广泛应用潜力与理论价值。

1.宽恕与道德发展研究

当代宽恕研究的代表人物,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把个体对宽恕理由理解的发展阶段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相联系[25]。Enright等人引用有关数据证明了人们对于各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宽恕理由的理解与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有关。他们还发现,这种宽恕理解的深入程度与年龄大小也有关系。这项研究大大拓展了有关道德发展水平研究的视野,使得有关道德发展的研究得以从更多的层面上去展开。

自从Kohlberg之后,有关公平(justice)的研究已经完全支配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研究领域,而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对于宽恕的研究,如同其他的研究领域一样,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兴趣。但是,如果当我们想要比较深入复杂一点地去理解道德含义的,仅仅研究公平问题便似乎显得有些狭窄,而且,绝大多数理论工作者都同意在公平关系中存在宽恕,往往在受到伤害的一方感到公平受到挫败时它的作用便表现出来了[26]。基于这种假设,Enright等人把宽恕理由的发展与Kohlberg公平理由的发展联系联系在一起。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引用数据证明为宽恕提供不同复杂水平理由的能力与对公平做理由的能力相关,并且,他们还发现,这种宽恕理由的复杂性与年龄相关。他们把这种随年龄上升的复杂性宽恕理由序列与Kohlberg的公平序列相对应比较。发现宽恕伴随着公平经历了类似的年龄变化阶段。表1显示了这个宽恕与公平发展的对照模型。

按照Enright等人的研究发现,宽恕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年龄阶段性差异,同时,在宽恕与公平发展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关系。公平与宗教和其中的不同性别个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这些似乎与宽恕发展理论的关系都不太大。

就像Kohlberg当年所做的研究一样,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宽恕与一定的个人发展阶段有关。在参考了Kohlberg的公平发展水平模型之后,他们发现青少年有关宽恕的理由儿童或成人初期不同。在这个阶段上他们看待宽恕的态度经常会受到来自同伴的劝说而改变。大部分青少年会在约十二三岁时进入第三阶段,并在到十五六岁的时候稳定下来。与之相对应的,儿童大都处在第二阶段,成人初期则处在第四阶段。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在较近期的研究中已经进一步证明了宽恕(和寻求宽恕的倾向)会伴随着人们的生命历程而逐渐发展成熟[28],其他一些学者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也都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29][30]。

2.宽恕在咨询与临床心理学中的作用

与纯粹理论化和概念化研究迥然不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开始出现了一些关注宽恕与人类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相关命题的研究。根据McCulloght和Worthington(1994)的统计,在80年表的绝大多数有关讨论宽恕概念的文章都是由临床工作者们写出来的并且它们也都是发表在有关临床心理学的杂志上供临床工作者阅读的[11]。在当时发表的许多有影响的文章都指出了宽恕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并且,DiBlasio等人的研究还特别提到了当时的许多临床工作者们都已经把宽恕应用到了治疗实践[30]。及至90年代中期,在一些科学文献中开始出现了一些有关在咨询和治疗中的宽恕问题的纯粹经验研究。Enright等人在临床心理学的一些主要杂志中都讨论了有关宽恕在应用于各种不同人群中的价值[31]。

3.宽恕在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

篇10

有关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与其在哲学上的研究紧密相关,因此,要想了解宽恕的心理学含义,首先必须对它的哲学渊源做一番探讨。哲学之所以对于宽恕产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看到它在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道德影响意义[2]。对于宽恕的哲学研究通常涉及有关宽恕是否应该被看作为是一种美德,以及如何利用宽恕来消除相互间的怨恨这样的问题[3][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于强调道德原则的主导位置和轻视道德体验和道德态度的争论。换言之,这种哲学倾向更多关心对道德“存在”的研究,而不太重视道德“行动”。不过,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争论的结果,在客观上它最终却导致了一种更看重宽恕行动的“德行理论”的兴起[5]。

其实,大部分的研究者都相信人际间的宽恕与和解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其中,道德到底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论,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看法。

决定与自主之间的冲突是哲学界在看待宽恕问题上的重要论争之一。传统的决定论相信过去的状态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未来。任何现在的真实与合理必定是由于过去的真实与合理所决定,逻辑的与自然的法则是最为重要的法则。按照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去推论,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去控制任何事情,因此,也没有任何人需要在任何事情上承担道德的责任。如果这种决定论的思想是合理的,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不存在对错之分,人们也无须要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6]。与此同时,自主论的倡导者们则强调虽然宽恕是一种自然现实,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现实世界。尽管决定论在现实世界中有它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它否认个人的责任,一个具有绝对自主的人意味着它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里选择做出任何相应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自由地去判断一定行为的道德意义[7]。由此也不难看出,从本原上讲,宽恕作为一种道德媒介,本身即具有道德意义。

当同时有一个受害者和一个冒犯者存在时,而且这个冒犯者的冒犯行为显然不合理的情况下,宽恕完全有可能被看作为是一种道德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指向冒犯者的感受一定是消极的,因为冒犯者给他带来了伤害。受害者同时也很想努力把这种消极体验去除掉,这些失败的体验给个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当个体体验到了自尊的丧失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个体忘记这种不快的体验,才有可能做到宽恕别人。但如果在不依赖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受害者想要放弃这种不愉快的经验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到。Haber相信“宽恕是单方面的”[8],在宽恕中只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倾向,那就是由宽恕者做出宽恕。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个体是因为一个错误的理由而做出宽恕的话,他便是在提供一个“有缺陷的宽恕”[9]。换句话说,除非把所有的怨恨全都化解掉,否则是不可能发生真正的宽恕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有的这些研究都必须基于对宽恕这个概念的明确定义上,而想要充分合理地定义宽恕并非易事。正是因为考虑到宽恕定义的复杂性,Haber提出了通过建立一种模型来加以解释的设想。

Haber不同意传统哲学研究强调把宽恕看作是对怨恨与争执的消解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我宽恕你”是对于行为的一种表达方式。在Haber的理论中,宽恕被理解为是一种内部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宽恕你”这个术语的使用仅仅是“对一种规则的表述”[10](p.53)。在Austin的文章中对此作了更详尽的描述,他区分了三种言语表述行为,分别为:非语内表述行为、语内表述行为、以及可以用来推断因果关系的言语表达效果行为。据此,Haber建议,宽恕就像是一个对于未来的承诺,这种正在发生的宽恕行动所产生的作用要远远超越“我宽恕你”的表述。按照Haber的观点,这种通过言语表达的行为可能属于Austin分类中的语内表述行为,这种行为包括有个体“对对方行为的反应,以及表达对于对方过去和将来行为的态度”[11](p.160)。

根据Haber的语义学模型假设,我们仅仅通过对宽恕术语的定义是不可能获得对于宽恕概念的完整的理解的。相反,他提出了一个可以针对一定行为来作出相应选择的宽恕模型。他的模型把宽恕与其他的相关术语做了区分,但却忽视了其他一些模型的重要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说他在看待宽恕上强调没有一个单一的定义可以包含全部的宽恕因素是正确的,那么,他试图采用某个单一的模型来诠释宽恕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某个单一模型的束缚,和能够汲取其他模型的有用成分,目前大部分的学者都强调应该把多种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加以整合。

哲学家对于这项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是把宽恕与赎过作了明确区分。这两者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根据道德判断作出反应,并相应地选择使用一些诸如承认、道歉、或补偿的手段。Murphy和Hampton把赎过定义为是“不作任何道德辩解的接纳”[12](p.40)。依照这个术语的判断,当对方并非是一个“(故意)做坏事的人”时,受伤害一方便不应该为自己作出辩护或感到怨恨,因此,赎过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盲目的”反应。尽管这种相互关系已经笼罩了消极的阴影,但个体仍然需要把那些因为激惹而产生的愤怒或报复的心情忽略掉或者压抑下去。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依然争论不休,而且还有进一步引向实证的趋势。

二、西方心理学对宽恕研究的早期探索

尽管哲学家们对于宽恕已经争论了一段时间,但对于心理学研究来讲,宽恕仍然是一个全新而神奇的疆域。在1985年之前,有关宽恕的研究屈指可数。就拿弗洛伊德这样一个几乎曾经涉猎过心理学所有领域的高产学者为例,尽管他的作品数量等身,但有人统计在他的文献中却只字未提过宽恕这个问题[13]。其他一些先驱者们,包括詹姆士、霍尔、桑戴克、托马斯以及沃尔波特等心理学大师们也都未见提及这个概念。而且,即便在与宽恕更加接近一点的有关心理健康的专业领域中的心理学家们如荣格、霍妮、阿德勒等,在他们的大量研究中对于宽恕行为也鲜有提及。

那么,为什么宽恕不被提及呢?这其中肯定存着一些潜在因素导致像宽恕这些重要的人类现象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被忽视掉,不过对一些现象的解释不一而足。一种解释认为这是因为宽恕与之间存在联系紧密,而社会科学家们对宗教存在着天然的厌恶心理;另一种解释则认为似乎宽恕已经被整个的学术界所遗忘,而不仅仅是在社会科学中;[14]也还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采集与宽恕有关的数据过于困难的原因,尤其是在上个世纪,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对行为分析和观察的日益重视,这种看法似乎更有说服力。此外,也有一些人认为,从人类历史上看,过去的一个世纪因为战火连连,实际上是一个充满血腥和缺乏宽恕的世纪,人们会更倾向认为宽恕的作用远远无法与一个“美丽的感情”相匹敌[13]。

尽管这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全新的领域,我们还是可以设法梳理出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发展历程。McCullough等人把宽恕研究的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从1932年到1980年),包括了一些涉及宽恕的理论文章和少量相关经验研究;第二个阶段是从1980年到现在,这时开始出现了更多有关宽恕的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心理学研究者们和临床实践者们便开始偶尔讨论有关宽恕现象的问题。在1932年的时候,皮亚杰和Behn在几乎同一时间里都讨论了有关宽恕在道德判断发展中的作用问题[15][16]。此后不久,Litwinski(1945)也对人际间宽恕的影响结构做了初步探索。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17]。

1.宗教兴趣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牧师和对宗教有兴趣的心理健康专家们曾经尝试去通过运用宽恕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Angyal曾经是一个倡导协助心理障碍患者去经验宽恕的支持者,他认为,经验上帝的宽恕是解除那些病理性罪恶感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这种罪恶感恰恰是造成许多心理障碍的病理基础。在Angyal的观点中,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是创设一种氛围,从而让患者有机会从他们道德或伦理的缺憾中去经验他人的宽恕并且宽恕他人[18]。其他一些来自宗教界的学者也强调这种宽恕的潜在意义。譬如,Emerson在他的理论巨著中报告了他采用了Q分类法去研究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结果。尽管统计方法比较简单,而且证据也不够充分,但这却是最早的一个采用科学手段探索宽恕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19]。

2.Heider的宽恕观。在Heider(1958)的《人际关系心理》一书中,有一个讨论人际关系利弊的章节。在这其中Heider描述了当一个人受到了对方侵犯之后的各种可能导致寻求报复的归因方法。在文中,Heider把宽恕描述为是一种超越复仇的行为,它隐含地表达了受害者的自尊和对一定伦理标准的敬重。尽管如此,Heider并没有太多地去讨论这些概念,而且这个宽恕概念也没有受到学术界的太多关注。虽然Heider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工作为有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对于宽恕问题的讨论远远还没有能够刺激引起社会科学界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21]。

3.Rokeach的价值问卷。对于宽恕的一项更加系统和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是由Rokeach有60年代的工作作出的[21],他采用了一些不同的价值问卷去研究人类价值判断的本质。从总体上看,Rokeach价值问卷包括了两方面的价值内容:“工具性(instrumental)价值”,包含对策略和行为的选择;“终结性(terminal)价值”,指对生命终结状态的选择。在这两类价值中又分别包含了18个具体的价值。“宽恕”就是其中的一项工具性价值。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相当多的关于人类价值的研究都采用了Rokeach问卷,但奇怪的是并没有因此而导致有关宽恕问题的讨论得到增加。这可能是因为这个问卷的重点主要是在展示不同人群对于宽恕的价值判断上的差异以及关于这种宽恕是如何融入整个的人类价值体系中的。

3.Prisoner的两难选择。由于Tedeschi等人的工作[22][23],宽恕开始逐渐成为了一些理论和经验研究的主题。Tedeschi等人提出了宽恕是一种在竞争反应之后发生的合作反应方式。他们的这项研究结论主要是借助了Prisoner的两难选择游戏得出的。在这个混合动机游戏中,两个游戏者需要反复面对选择竞争或者是合作的两难困境。游戏的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去赢得分数。如果参加游戏的双方彼此合作,他们便可能双赢,各得3分。如果一方不合作但另一方合作的话,不合作的一方可以得5分,但合作的一方却是0分。如果他们均不合作,他们每人都只能得1分。由此可见,在这里合作和竞争各具优势,但主要取决于参加游戏者中的另一方的态度。即便当对方已经选择竞争之后,其中另一个参与者如果仍然选择合作,便被称之为“宽恕”反应[24]。虽然这个研究设计对于探索宽恕概念是一个创新(而且已经有不少研究者采用了这个Prisoner两难游戏设计),但是采用它来理解宽恕的本质依然是不够的。

从这些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从1932-1980年之间有关宽恕的研究大都是零散的和缺乏系统性的,但是,许多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思考。不过,一些真正比较系统而又严肃的有关宽恕概念的研究,却是直到20世纪最后的20年中,才开始出现的。

三、近20年来当代心理学关于宽恕研究的突破式发展

及至20世纪80年代,有关宽恕的理论研究论文和治疗报告开始急剧增加。及至上个世纪末,在发展心理学、咨询和临床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相关领域中都已经明确提出了对于宽恕现象的研究。这个主题被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所关注,这本身也就显示出宽恕正在日益展现出他的广泛应用潜力与理论价值。

1.宽恕与道德发展研究

当代宽恕研究的代表人物,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把个体对宽恕理由理解的发展阶段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相联系[25]。Enright等人引用有关数据证明了人们对于各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宽恕理由的理解与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有关。他们还发现,这种宽恕理解的深入程度与年龄大小也有关系。这项研究大大拓展了有关道德发展水平研究的视野,使得有关道德发展的研究得以从更多的层面上去展开。

自从Kohlberg之后,有关公平(justice)的研究已经完全支配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研究领域,而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对于宽恕的研究,如同其他的研究领域一样,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兴趣。但是,如果当我们想要比较深入复杂一点地去理解道德含义的,仅仅研究公平问题便似乎显得有些狭窄,而且,绝大多数理论工作者都同意在公平关系中存在宽恕,往往在受到伤害的一方感到公平受到挫败时它的作用便表现出来了[26]。基于这种假设,Enright等人把宽恕理由的发展与Kohlberg公平理由的发展联系联系在一起。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引用数据证明为宽恕提供不同复杂水平理由的能力与对公平做理由的能力相关,并且,他们还发现,这种宽恕理由的复杂性与年龄相关。他们把这种随年龄上升的复杂性宽恕理由序列与Kohlberg的公平序列相对应比较。发现宽恕伴随着公平经历了类似的年龄变化阶段。表1显示了这个宽恕与公平发展的对照模型。

按照Enright等人的研究发现,宽恕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年龄阶段性差异,同时,在宽恕与公平发展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关系。公平与宗教和其中的不同性别个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这些似乎与宽恕发展理论的关系都不太大。

就像Kohlberg当年所做的研究一样,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宽恕与一定的个人发展阶段有关。在参考了Kohlberg的公平发展水平模型之后,他们发现青少年有关宽恕的理由儿童或成人初期不同。在这个阶段上他们看待宽恕的态度经常会受到来自同伴的劝说而改变。大部分青少年会在约十二三岁时进入第三阶段,并在到十五六岁的时候稳定下来。与之相对应的,儿童大都处在第二阶段,成人初期则处在第四阶段。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在较近期的研究中已经进一步证明了宽恕(和寻求宽恕的倾向)会伴随着人们的生命历程而逐渐发展成熟[28],其他一些学者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也都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29][30]。

2.宽恕在咨询与临床心理学中的作用

与纯粹理论化和概念化研究迥然不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开始出现了一些关注宽恕与人类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相关命题的研究。根据McCulloght和Worthington(1994)的统计,在80年表的绝大多数有关讨论宽恕概念的文章都是由临床工作者们写出来的并且它们也都是发表在有关临床心理学的杂志上供临床工作者阅读的[11]。在当时发表的许多有影响的文章都指出了宽恕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并且,DiBlasio等人的研究还特别提到了当时的许多临床工作者们都已经把宽恕应用到了治疗实践[30]。及至90年代中期,在一些科学文献中开始出现了一些有关在咨询和治疗中的宽恕问题的纯粹经验研究。Enright等人在临床心理学的一些主要杂志中都讨论了有关宽恕在应用于各种不同人群中的价值[31]。

3.宽恕在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

除此之外,在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许多研究者还尝试探讨宽恕的潜在社会心理法则。这些研究发现人们对冒犯者的宽恕意愿可以通过多种社会认识特性加以解释,诸如冒犯者觉察到的责任、意图及动机,以及冒犯行为的严重性等。在最近几年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中发表的新近理论研究显示,宽恕研究正在试图对多种理论观点进行整合。

很多西方学者在回顾有关宽恕研究时认为,这方面的一项最重要的事件要归之于美国约翰·坦普尔顿研究基金会的关于宽恕研究计划的工作。有超过100个小组提供了有关的研究计划书。并且,由于这些计划书最终成了约翰·坦普尔顿基金会启动宽恕研究的全部内容,这个基金会最终资助了将近30个实验室做了三年有关宽恕的研究工作。虽然这并不足够说明宽恕研究因此而得以繁荣,但至少可以看出心理学界对于宽恕研究的兴趣正在日益兴盛,并且可以预见在21世纪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总结以上宽恕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尽管心理学对于宽恕的研究还是非常的零散和不成熟,但在过去短短的一二十年中已经开始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除了哲学之外,医学,政治科学,教育等越来越多的科学领域都开始对此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并介入到这个研究中来,宽恕研究在21世纪正展现出诱人的发展前景。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宽恕并不是拯救人类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宽恕的最大功用是能够有效地医治创伤。虽然从早期的宗教研究算起,在这方面人们已经进行了数千年的探索,但科学的探索还只是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Enright,R.D.,Eastin,D.L.,Golden,S.,Sarinopoulos,I.,&Freedman,S.(1992).Interpersonalforgivenesswithinthehelpingprofessions:Anattemptto

resolvedifferencesofopinion.CounsellingandValues,January,vol.36.

[2]Yandell,K.E.(1998).TheMetaphysicsandMoralityofForgivenss.InEnright,R.D.&North,J.(Ed.),ExploringForgiveness.The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Madison,35.

[3]Butler,J.(1855).Theanalogyofreligion.London:HenryG.Bohn.

[4]Moore,K.D.(1989).Pardons:Justice,mercy,andthepublicinterest.NY:OxforduniversityPress.

[5]Haber,J.G.(1991).Forgiveness.Maryland:Rowan&LittlefieldPublishers,Inc.

[6]VanInwagen,P.(1983).Anessayonfreewill.Oxford:ClarendonPress.

[7]Rowe,W.(1991).ThomasReidonfreedomandmorality.Ithaca:CornellUniversityPess.

[8]Haber,J.G.(1991).Forgiveness.Maryland:Rowan&LittlefieldPublishers,Inc.p.11.

[9]OShaughnessy,R.J.(1967).Forgiveness.Philosophy.62,499-508.

[10]Austin,J.L.(1975).Howtodothingswithwords.TheWilliamJamesLecturesdeliveredat

HarvardUniversityin1955.(Ed.)J.O.Urmson&M.Sbisa.Oxford:ClarendonPress.

[11]McCullough,M.E.,&Worthington,E.L.,(1994).Encouragingclientstoforgivepeoplewhohavehurtthem:Review.critique,

andresearchprospectus.JournalofpSYCHOLOGYANDTheology.vol.22,No.1,3-20.

[12]Murphy,J.G.,&Hampton,J.(1988).Forgivenessandmerc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3]McCullough,M.E.,Pargament.K.I.,&Thoresen,C.E.(2000).ThepsychologyofForgiveness.InMcCullough,M.E.,etal.(Ed.).Forgiveness: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NY:TheGuilfordPress.

[14]Enrigtht,R.D.,&North,J.(1998).Introducingforgiveness.InR.D.Enright&J.North(Ed.),Exploringforgiveness

(pp.3-8).Madison: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

[15]Piaget,J.(1948).Themoraljudgmentofthechild.(translatedbyMarjorieGabain).Glencoe,I11.:FreePress,IstAmericaned.

[16]Behn,S.(1932).Concerningforgivenessandexcuse.ArchivfuerdieGesamtePsychologie,86,55-62.

[17]Litwinski,L.(1945).Hatredandforgetting.JournalofGeneralPsychology,33,85-109.

[18]Angyal,A.(1952).Theconvergenceofpsychotherapyandreligion.JournalofPastoralCare,5(4),4-14.

[19]Emerson,J.G.Jr.(1964).Thedynamicsofforgiveness.Philadelphia:WestminsterPress.

[20]Heider,F.(1958).Thepsychologyofinterpersonalrelations.NewYork:Wiley.

[21]Rokeach,M.(1967).Valuesurvey.Sunnyvale,CA:HalgrenTest.

[22]Gahagan,J.P.,&Tedeschi,J.T.(1968).StrategyandthecredibilityofpromisesinthePrisonersDilemmagame.

JournalofConflictResolution,12,224-234.

[23]Horai,J.,Lindskold,S.,Gahagan,J.,&Tedeschi,J.(1969).Theeffectsofconflictintensityandpromisorcredibilityonatargets

behavior.PsychonomicScience,14,73-74.

[24]Axelrod,R.(1980).EffectivechoiceinthePrisonersDilemma.JournalofConflictResolution,

24,3-25.

[25]Enright,R.D.,Santos,M.J.D.,&Al-Mabuk,R.(1989).Theadolescentasforgiver.JournalofAdolescence,12,99-110.

[26]Hunter,R.C.A.(1978).Forgiveness,retaliation,andparanoidactions.CanadianPsychiatric

AssociationJournal,23,167-173.

[27]Enright,R.D.,&theHumanDevelopmentStudyGroup,(1994).Piagetonthemoraldevelopmentofforgiveness:Identityorreciprocity?

HumanDevelopment,37,63-80.

[28]Girard,M.,&Mullet,E.(1997).Propensitytoforgiveinadolescents,youngadults,olderadults,andelderly

people.JournalofAdultDevelopment,4,209-220.

[29]Spidell,S.,&Liberman,D.(1981).mORALDEVELOPMENTANDTHEFORGIVENESSOFSINS.Journalof

PsychologyandTheology,9,159-163.

篇11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是公共必修课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然而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厌烦和抵触的心理,并把英语学习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启蒙老师不好,学习英语没有用,或没有学习外语的天赋,极少学生归因为自身努力不够或学习方法不对。学生不恰当的归因会导致英语学习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应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效果进行正确的归因,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激情成为高职英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现在教育工作者多把精力放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很少涉及英语学习者的归因问题研究。本文将从归因的角度,探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增强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二、归因理论概述

1.定义。

归因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找结果的原因”。心理学认为归因是指人们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因此,归因理论是关于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2.归因理论的发展。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最早由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于1958年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提出。海德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而不是事物本身。他主张将个人行为产生的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内因是倾向性的、个人的原因,如能力、努力、态度、品质、动机等;外因是情境的、环境的原因,如运气、任务难易等。后经许多学者不断探索,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归因理论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琼斯(Jones)和戴维斯(Davis)于1965年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凯利(Kelley)于1967年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归因理论家韦纳(Weiner)及其同事在吸收海德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他对该理论的概括和研究几乎将该理论推向了心理研究的顶峰。

3.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于1974年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他认为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能觉察到4种主要的原因,分别为:能力(ability)、努力(effort)、运气(luck)和任务难度(task difficulty)。他还把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locus of causality)、稳定性(stability)、可控性(controllability)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原因。能力和努力属于内部原因,而运气和任务难度属于外部原因。第二个维度稳定性是指某一原因是不稳定可改变的还是稳定不变的,如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第三个维度是指某一原因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如运气、能力、任务难度是不可控的,而努力是可控的。维纳的四因素三维度归因理论可以用下表直观地表示。

学习者对学业的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体现了自我评价,对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促使他们对学业产生不同的期待和行为。韦纳从成功和失败两个角度分析不同的归因倾向对未来行为的影响。

(1)对成功的归因。如果人们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如能力,有助于激发自豪感,对今后取得更多的成功抱有较大的期望,有利于提高动机;归因于努力有助于培养勤奋、脚踏实地的良好性格,提高做事的积极性。然而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也容易造成自我中心主义。当学习者把成功归因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时,如任务简单、运气好等,则他们产生的自豪感就少,更多地会产生侥幸的心理,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和动机的提高。

(2)对失败的归因。如果人们将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外在因素时,如任务太难,则会减轻羞愧感,原谅自己,不思进取。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因素时,如运气不好,则会对未来抱有希望,会再次努力,争取成功。如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内部因素时,如努力不够,则会产生内疚感,但对未来还有期望,今后可能会更加努力。如果归因于稳定的内部因素,如能力不够,则会产生无助、绝望的心理,可能导致自暴自弃的行为。

事实上,人们的行为结果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可控因素也有不可控因素,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平衡内外因,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

三、归因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学生英语底子相对比较薄弱,学习效果不理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无法有效地习得这门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情和想法,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效果归因,使他们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致。

1.加强师生交流,增进了解。

学生对英语学习成效的归因会影响其学习兴趣、学习期待和学习行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研究有利于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归因。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好,感到自卑,上课总坐在教室的角落,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课间要多和他们交流,而且态度要真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他们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以便教师正确地帮助他们归因,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对后进生要多鼓励、多肯定、多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少评判、少否定。对于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爱聊天的学生,教师也要多给予关注,了解他们不守纪的原因,采用奖励、刺激等方法使他们更专注于学习上来。同时教师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省,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判断教学效果,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杜绝因循守旧。

2.运用恰当的反馈引导学生正确地归因。

对学生来说,老师就是权威。他们通常根据老师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判断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和表扬,找出他们的作业上、或作答时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成功,期待进步。并有意地启发他们将学业上的失败归结为努力程度不够,而非自身能力问题,让他们充分地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而有部分学生虽然努力了,但学习成效不大,教师要多肯定他们,并帮助他们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地给他们尝试难度大的任务,并给出努力不够,还可以做得更好的暗示,使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3.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归因训练。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差生”倾向于把学业上的失败归因于不可控的因素,认为自己不具备学习外语的天赋,在完成任务时流露出“我不能”的思想,因此在外语学习中产生消极和无助的心理。针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通过归因训练,引导其进行正确归因,最终树立起“我能”的信心。首先,教学目标要合理、实用。对教学内容要灵活处理,设计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树立外语学习的信心。对于基础太差的学生,在执行任务时,可以采用小组法,以好带差,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其次,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估自己。教师可以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记录执行情况和学习体会。这样学生不但可以体会到进步的,增强信心和勇气,而且能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后,与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教师可以把自己成功的学习经验告诉学生,也可以请英语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分享学习经验,起个榜样作用。学生们可以学习榜样的智慧和长处,进行模仿,可以把自己和榜样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从而找到学习外语的捷径和信心。

四、结语

高职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无助感,没有学好外语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归因理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外语能力,训练学生对学习成效作出科学的归因,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充分开发他们的外语学习潜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琼.谈归因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56-158.

[2]江晓红.成就动机和归因对英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9-72.

[3]廖洪玲.研究归因理论激发学习动机[J].教育探索,2003:40-41.

[4]李圣爱.农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行为的归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9897-9898.

[5]秦晓晴.大学生外语学习归因倾向及其对归因现象的理解[J].现代外语,2002:71-78.

[6]孙延霞.归因理论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9:93-94.

[7]肖艳.运用成败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203.

篇12

心理学专业是我校2000年新开设的师范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对师范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省内外师范院校对心理学专业的办学历程与经验,结合我校自身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确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能在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2]相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并没有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总体素质不高,理论素质和应用能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偏低。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指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增设了心理学专业,许多高校纷纷设置了心理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人才。[3]截至2010年10月,全国已经有超过25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相关专业。[4]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为了保证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偏重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实习见习的场所多在中小学;平时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多延续了师范学校的讲课、说课方式。正是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这种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趋于饱和的现实条件下,学生带有浓重师范性的实践能力很难适应广泛的心理学就业的市场需求。

(二)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

由于就业难,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考研热情空前高涨,在课程设置别重视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等课程的比例,如考研中占分数比例较大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学兰等对该校心理学系1986年以来的历届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学校中最欠缺的技能是“心理治疗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且学生期待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认为心理学应用技能课程的学时数应占52.38%,基本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应占47.62%。[5]可见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应加大重视力度。

(三)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以考试考查为手段,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

近年来,由于心理学专业就业需要拓宽了就业范围,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种单一就业方向的局限,也开始不断地增加实践能力培养类的课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外,还有心理咨询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及临床心理学方向。但由于受传统考核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局限,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最终实现的是知识上的积累,而非能力上的转化,很难达到实践能力水平提升的目标。

(四)见习实习时间相对短暂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

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教育见习一般选在第四学期的第七周,中小学已经接近期中考试,学生在见习期间中小学生正在复习;教育实习虽然预计是14周,但实际在中小学的时间仅为四周,其余的时间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课练习并参与学校组织的统一考核。在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量都很少,学生很难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

二、确立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015年,我校在2012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新方案的修订工作。在这次修订过程中,心理学专业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进行了如下改动:

(一)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

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理论课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有重要作用,对于实践类课程的掌握有重要帮助,对于学生考研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保证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具体体现在,在培养方案中合理规划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开课学期,保证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比重,用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

(二)突出实践类课程设置

心理学的实践类课程是依据可操作性目标设置的,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共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课程,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团体心理辅导、认知矫正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根据实际需要,本次修订培养方案又增开了沙盘游戏治疗、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二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课程,如管理心理学、人事与领导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关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职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三是临床心理学方向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学、临床心理学、临床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等,结合心理学最新热点,在这次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增开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心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就一个方向选课,也可以分别从不同方向选课。

(三)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

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心理学专业加大了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本科专业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60学分方能毕业。心理学专业实践类课程要求学生修满38学分,其中实验课程12学分,教育实习、见习由原来8学分增至14学分,毕业论文(设计)由原来4学分增至6学分,专题实践课程由原来的3学分增至4学分,具体课程除原来的专业需求与就业、就业心理咨询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增开了一门青少年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为2学分。

三、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辅助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传统心理学专业的授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目的,但学生一是由于脱离具体情境,二是由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三是由于学习和实践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导致学未所用。可以依据心理学具体学科的实际特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多种授课方式,如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通过案例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产生联想,较快地将所学转化为能实际应用的能力。而在学生未来的从业生涯中,由于在学习心理学专业课程时曾对情境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会在其遇到实际问题时重新启动,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解决,而非经验解决,对未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也有益处。

(二)改革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

推进实践类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考核制度的转变。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方向引导,如仍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核,重视知识再现,忽视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学生仍无法走出应试思维带来的高分低能的怪圈。因此,制定严格而规范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可以实行教考分离,成立专业实践技能考核小组,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口试、面试、笔试、心理测验、专业实验、角色表演、情境模拟等考核形式有机结合。在考核过程中不仅重视检验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还要重视检验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是否能用心理学的视野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合理增加见习实习时间

目前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在这14周中,在学校实习期仅为四周,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可以适当增加。尤其是实习时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本来就小,并且学生在真实课堂中得到的锻炼远远超过在大学模拟课堂中得到的锻炼。因此,可高效利用这14周的时间,适当增加学生在中小学实习的时间。

(四)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

由于实习期间学生没有工资,学校不包食宿,学生如果租房又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校心理学专业实习学校多为本地学校。但由于本地学校数量有限,心理健康教育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属于主课,课时少,学生并不能在实习期间得到充分锻炼。因此,要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预计拓展的实习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该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水平,课时量有保障,上课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其次,该校应设立心理健康中心,有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和一定的心理咨询基础设施;第三,该校有学生或青年教师宿舍,能给实习生提供住宿。综上所述,提高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实践能力,既要确立师范类本科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又要制订有助于师范类本科心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辅助策略。这样双管齐下,对于提升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升就业率有切实帮助,也为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未来能独当一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姜淑梅 崔继红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吉林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教师教育专业)[S].2013.

[2]董开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探讨——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5(08).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