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洞庭湖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6: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描写洞庭湖的诗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篇1

1、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精读悟境,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

作者情感。

重难点:

分小组合作交流诗意。背诵古诗,描绘诗中美景。

一、

听音乐,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音乐吗?(喜欢)放音乐《八百里洞庭美如画》,导入,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对)洞庭湖的景色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湖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诗呢?

板书:《望洞庭》

评:在《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的刘一祯歌声的烘托下,开篇给人一种震撼力。

二、自主学习,分小组讨论诗意。

1、自由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检查自学。(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学生边读边画节奏。

师评:同学们一个个是学习的能手,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火眼金睛。

2、

明确目标,合作交流。

师:接下来,分小组议一议:你读懂了哪些字词?交流诗句的意思,以及诗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师评:同学们交流得很充分,合作学习快乐多。展示小组风采的时刻到了哪一组先来?汇报交流诗意。

评:安排同学合作学习,旨在唤醒其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合作学习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同桌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展示实物。

4、

这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吟诵并背诵出来?a、指名吟诵、齐诵、背诵,说意境。

b、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读,你能想象出诗中描绘的意境吗?

评:这个环节设计得很好。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又训练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相机激起了学生饱览秀丽风光的欲望。老师放飞了学生被禁锢的心灵,让他们成为对话的主体,用鼓励和信任让学生学会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学习。

三、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是诗的魅力,因此才能够千古流传,根据古诗意思画一画美丽的洞庭湖吧!会跳舞的跟着节奏自编自舞吧!

评:这一环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并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中的“精读悟境”这一要点。

篇2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中学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唐诗中对祖国山水赞美与热爱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美丽中国”理念的灌输与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炽烈情感。

一、对应节令时序的诗句:一草一木皆关情

“美丽中国”的概念首先看重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唐诗里有很多对应节令时序的景致描写,抒发出的是对自然景色的直观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幻化成诗人笔下的美丽词句。在学习这些诗句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洋溢着自然情趣的诗句,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

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流传不衰的好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的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的旖旎风光给予人的感受,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颇有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教师能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换用于本地的景色描写,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又如,杨万里的《小池》描写的是初夏的静谧氛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的另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是直接描写了西湖夏日的美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的炎热在唐代诗人的笔下竟然透出阵阵的清凉,别有一番趣味。

刘禹锡的《望洞庭》则描绘了秋天的平静与坦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诗人在日暮时分遥望洞庭湖而写的,表现出洞庭湖面开阔,水光月色交融。诗人还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远望湖中翠绿的君山仿佛白银盘上漂浮的一只青螺,意境深邃。

高适的《别董大》显示的是另一种意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中的灰色天空给我们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似乎联想到了眼前的环境问题。

通过朗读和比较这些描写四季景色的唐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还可以让他们领悟用心感知秀美景色的道理,进而培养他们爱护美好河山的道德情感。一草一木皆关情,而建设“美丽中国”是需要每个人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对应山水胜景的诗句:青山绿水在心中

唐诗里还有很多对应着山水胜景的诗句,表达出的是对祖国山水胜迹的迷恋与赞叹,而背后则是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阅读和学习这些诗句时,教师应让学生抓住自然景色的独有特点,在抒发个人情怀的同时关照生态环境的变化。

杜甫的《登高》可能唐诗中最为萧瑟凄冷的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长江之滨的夔州(今四川奉节)以猿多著称,夔门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不仅感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篇3

第一,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的背景和诗人自身的境遇,以此来欣赏诗歌的时代意义。诗人所处什么朝代,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诗歌的创作与其有无联系?诗人的际遇如何,心情如何,写诗的来由是什么?了解了这些,再来理解诗歌内容、诗歌内涵、诗人的情感就容易得多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被“故人”热情地邀请做客农家,诗人心情愉快,又体现出诗人很向往田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中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约定重游,登高赏菊饮酒,和谐自然,令人垂涎。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应进士不举。他才华横溢,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满座倾服,为之搁笔。但他不慕荣利,洁身自好,不乐于趋承逢迎,因此,政治上非常失意。他喜游山水,穷极山水之胜。其另一首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不是这种滋味了。此诗是干谒之作,希望得到张的推荐。“欲济无舟楫”,意为面对浩瀚湖水,却没有渡水的船和桨,言下之意即想有所作为,却苦于无人推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暗示自己徒有从政的愿望,而无从政的途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援引,他心有不甘,乞求张能在皇上面前替自己美言,以得到朝廷的重用。全诗前半节望洞庭湖,后半节赠张丞相,是以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第二,要读懂诗歌的内容。诗人抒写的对象是什么?描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如何写景,是由景生情,还是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写离别?还是写相思,抑或是别的什么?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首句写景,二句叙事,三、四句抒意,整首七绝不单说愁,而是借用景语,合情却不合理,但非常生动形象。诗人难与朋友相离,天真地想象出将心寄明月,朋友到哪,自己神往心驰到哪,真是生动有趣。《西江月》中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写此词时恰逢被罢官回江西上饶时,路经黄沙道,正值夏夜,夜半蝉鸣蛙叫,此天籁之声令词人心情愉悦,忘却了罢官的郁闷,胸怀大释,陶醉于山水田园之间,偶遇天雨,急忙寻茅店避雨,却因为醉迷于山水之中,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或许是借此波折来调侃自己糊涂了。不管怎样,我非常喜欢其中“路转溪桥忽见”的意境。那份惊喜庆幸,真切感人。

第三,从思想情感内涵上去感悟。中国古诗没有标点,古文不分段,诗和文的意义主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把整首诗文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脱离整体,单纯就句子学句子,就段落学段落。诗歌是以诗为歌,歌者言情,情不自禁而歌之。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写春望所见,山河虽然依旧,却是国都沦陷后乱草遍地的破败景象。诗人触景生情,因感伤时事泪洒花上,因恨别离闻鸟鸣而更悲伤。诗人的形象可由后两句勾勒:“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忧国念家之情浓厚可感。全诗令人感到的是深深的沉重,“国破”、家亡,能不令人沉重吗?诗人焦虑忧愁,头发都变稀变白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我国古代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表露大都与写景离不开,我们在欣赏诗歌内涵时,首先从写景着手,感知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同时感受着体现于这景物形象中的诗人的情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在这短短四句诗中,杨柳飘扬与雨雪交加的景,跟离乡远戍和凄凉归来的情交织在一起,读者从那对杨柳和雨雪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动,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境界,深深受到诗情的感染。

篇4

关键词:古诗;诗眼;诗句;解读

俗话说,文有文言,诗有“诗眼”。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 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或使 诗句形象生动,或增强诗句感染力, 这些词,往往被称为“诗眼”。 诗歌形 象的鉴赏,意境的把握,思想内容的 评价以及表达技巧的分析,都离不 开对关键词的把握和理解,把握“诗 眼”,常常成为解读诗歌的钥匙。凡是“诗眼”,用字都很高妙。就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这篇课文,我在教学时就进行了尝试,巧抓“诗眼”,对古诗进行了精妙解读。

第一首: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细读这首诗后,我找出“和”是这首诗的诗眼。“和”即“和谐”之意。全诗围绕一个“和”字写出了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应,显得多么和谐自然。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相得益彰,就像是一件绝妙的意思书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第一句是写湖光与月色的“融和”。它们交相辉映,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如月光;皎洁明亮的月光,柔似水;水中有月,月融水中,那么和谐,那么自然。

“潭面无风镜未磨”,第二句是写湖水的“柔和"。湖面上一丝风也没有,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湖面的光线既不刺眼,也不昏暗,而是那么“柔和”,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如同仙境一样。让人陶醉,令人神往。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写出来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诗人置身于岸边,仿佛自己就是那景中的一份子,浑然忘我,天人合一。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第三、四句是写洞庭山水的“巧和”。在如水的月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君山就像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放在了银色的盘子里,恰到好处,惹人喜爱。在这里作者把洞庭湖水比作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洞庭山水相得益彰,巧妙结合,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让我们不由得想把它捧在手中,把玩不已。

诗人内心的“平和”。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在作者眼里一切都是平和宁静的,山水有情,心中有爱,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只有诗人内心充满了祥和恬静。一幅和谐宁静的洞庭月夜图就才会呈现在我们眼前。景由心生,这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第二首古诗: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诗的诗眼是“流”。全诗围绕一个“流”字描写了峨眉山的月色、秋夜、江水等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全诗优美动人,充满诗情画意,思绪波澜起伏,恰似流不尽的滔滔江水,绵延不断,诉说着诗人无尽的思念。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峨眉山月半轮秋,' 首句是写月亮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流)。作者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的夜晚。雄伟的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半轮”秋月而非一轮,并且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行船的前进,那“半轮”月也在渐渐地变化。月儿时而钻进云里,时而躲在山后,影影绰绰,扑朔迷离。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 影入平羌江水流。”次句是写月亮的影子随着江水而“流动”(流)。“影”指月影,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缓缓流去;而随着月影的晃动,江水也在徐徐地流动。正可谓月随水流,水随月动 。一幅变换迷离的景色呈现在我们眼前。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绝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