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项目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6: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创业项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创业项目

篇1

一、引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我们觉得纪念品公司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现在有很多纪念品公司,但是生产和提供的产品特色不够,很少具有收藏价值。我们通过详细调研,规划了鑫叶纪念品有限公司,并为公司的主打产品进行了设计,期望通过这个策划,能够使大学生在创业的同时,也填补纪念品市场的不足。

二、纪念品市场的缺陷

现阶段纪念品有价格无价值不具备收藏与贮藏职能。有纪念价值的也不是很美观,而且不具备国际收藏价值。纪念品只能单一的表示本地区或国家的特征,不具备世界性,并且做工粗糙,无专业制造地点,一般单凭粗糙的手工制造或劣质机器生产完成,消费者对高品质纪念品需求格外强烈。

三、鑫叶纪念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规划

公司设计和提供的纪念品主要是在奥运会或亚运会以及全球性活动为主销售出的产品,具有纪念价值。主要产品是国徽簪子,特征是结合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与各国之精髓打造成的,为广大消费群众所喜爱的、乐于接受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国徽是每一个国家的象征,簪子具有中国特征。且如今簪子已经成为女性消费者的宠儿。所以此商品值得收藏、纪念和回忆。让每个消费者在欣赏国徽艺术的同时,学习和了解各国国徽的知识,了解各国的历史知识,促进大家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国的情况。

四、鑫叶纪念品有限公司的部门和业务规划

(1)部门规划。公司分为五大部门,分别是采购部门、设计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宣传销售部门。采购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并完善采购制度和采购流程;根据公司的长期计划,拟定采购部门的工作方针和目标;负责制定采购方针、策略、制度及采购工作流程与方法,确保贯彻执行;制订招、投标管理办法和各项物品的采购标准,并严格执行。设计部门负责设计部的工作计划、资金计划、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技术支持,负责监督本部门工作实施的过程及实施效果,负责与其它相关部门总的协调工作;负责公司大局规划、产品设计,无论是在技术上管理上还是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改进。生产部门负责制定一个流利的生产线,团结一致、节能高效的完成每一项工作,并且避免脱销,保证生产平稳化,在适应市场需求中不断调节生产线和产量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财务部门主要负责整理财务,其中包括记账、算账、结账。宣传与销售部门向中国的客户进行宣传,还可以向韩国及朝鲜的客户推荐产品,根据库存调节商品价格,合理聘请销售人才。

篇2

 

1.1 就业难提升大学生创业热情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素质教育一直都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但是,社会的不断革新,社会的不断进步永不是高等教育所能想象的。高等学校的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高等学校的教育方式腐朽,高等院校的学生毕业生数量的急速增长导致社会上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十分严重。结构性失业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缓解。外在因素在于全球经济的普遍低迷,企业裁员或是倒闭现象也时有发生,有众多有经验的下岗工人也是目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的强劲对手。创业在某种程度上圆了大学生自主就业的梦想,怀揣着对未来的财富的渴望,大学生创业队伍与日激增。

 

1.2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够

 

创业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事情。创业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源,一定的资金支持,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辅佐。大学生这个群体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对于社会现实的未知,对于课本知识的运用,是一个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的群体。相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大学生是一个刚从象牙塔里走出去的群体,没有一定的积累,导致其创业成功几率不高,也是为什么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魅力却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

 

1.3 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不规范

 

有些大学生对于创业并没有很强的意识。跟风的成分还是主要的。目前市面上流行什么,而且就业比较难,导致一些大学生想通过创业来规避人满为患的人才市场。但是对于创业项目管理,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这种意识。单纯的认为有个项目,有点资金,有点人脉就可以创业。对于这个项目后期的维护,对于这个项目后期运营方式等都缺乏一个系统的思考。大学生创业是他以后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的一个成分,但是管理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缺少经验的大学生普遍上对于管理知识的运用并不是很娴熟。很多东西是他们在学校象牙塔生活里所没有学到的东西。因此,导致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很不规范。

 

2.加强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

 

2.1 完善创业计划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计划是一切管理工作的起点。对于项目管理来说,计划的严谨不严谨将直接影响到未来项目的成功。计划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标榜。任何项目要是没有详细的机会作为指导,失败的概率都是比较大的。对于创业来说,计划就像指路标一样,指引着创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纵观大学生的创业计划,由于缺少实地考察和社会实战经验,导致大学生考虑事情时不够全面。尤其是对于计划摘要、产品介绍、人员组织结构及安排、市场预测等方面都做得不够合理。没有抓到创业书的关键,要并不明白创业资金的来源和如何有效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回报是世人所关注的焦点。

 

2.2 提高创业团队意识

 

创业团队的成功是制约创业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合理有效的团队结构才能打造出完美的神话。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而言,其所需的人才必须是方方面面的,有财经类、法律的、营销的、管理的甚至懂产品技术的。一个包罗万象的优秀团队的结合才是最佳的。大学生实战经验的缺少,必须吸引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在项目的运作上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人物,足以领导这个团队向前发展。对于80后讲究个性发展的大学生来说,要注意摒弃自私自我的个性,要以团队发展为宗旨,不可一味地为了个性而丧失了团队的团结。

 

2.3 提高项目控制力

 

项目控制在某程度上就是项目管理。作为管理五大基本职能之一的控制在管理过程中处于十分显著的地位。对于项目管理者而言,预先计划的制定、组织有效的人员进行生产工作,并在具体的运行中有效的指挥他们从事工作。如果单纯的从计划上进行编排,按部就班也未尝不可。可是,社会是不断变化,对于项目管理而言更是如此。它所面对的未知风险,环境的变化,大学生认识的偏差等都是影响项目管理的重要外在因素。项目控制必须以一定的形式标准作为根据,以目标位导向,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进行管理。

 

2.4注重有意识的培养社会实践

 

对于社会的未知,对于象牙塔生活的满足,对于社会与知识的脱节,大学生必须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只有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这种实践动手能力的意识,在某种程度上缩减对于社会的未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动手能力很强的活动,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积累,并不是简单的工作的重复性,只有有意识的培养这种能力,有意识的注重这个能力的锻炼,大学生创业才不会只是一个梦醒而已。

 

3.结论与思考

 

篇3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27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235- 02

1 引 言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愈演愈烈,政府、学校和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创业,随之迎来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潮。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透露,今年国家仍将从多个层面出台政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扫清障碍。而除此之外,总理也指出,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创业的开始是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项目是指创业者进行创业所从事的某一具体方向或具体行业,具有吸引力的、较为持久的和适时的一种商务活动内容,并最终表现在可以为客户和最终用户创造或增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中。

项目选择是创业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大学生创业热情高、学习能力强,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创业难免理想化,好的开始就尤为重要。不少大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华而不实,往往是盲目地选择了目前最流行最赚钱的项目,却没有考虑是否合适,结果可想而知。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创业项目,创业才有目标,才能激发创业的热情,创业成功率也更高。

2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

2.1 要有市场前景

创业项目一般而言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有的创业者认为,什么行当热门,什么行当赚钱,就进入什么行当,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创业者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点,即“企业是为解决客户的问题而存在的”。没有满意的客户就没有企业的存在,客户的需求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因而,选择创业项目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大学生创业之初就应该了解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由此去检验创业项目的合理与否。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应遵循有市场前景这条原则,这样,创业才有了成功的基础。

2.2 项目合法化

创业项目要选择国家允许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国家对于有些领域是明令禁止的,如制毒贩毒、非法传销等等;有些领域是有限制条件准入的,如制药、烟草等;对于普通的民用商品基本没有什么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创业中,网上操作相对虚拟,更要求操作的严谨与合法。另外,创业项目要避免一些国家政策没有规定的灰色地带,保证项目的明确性。大学生在创业准备时期应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所选择的创业项目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创业注定是要失败的。

2.3 项目特色化

创业项目要坚持创新,特色化是项目的一大亮点。特色是创业项目生命的内在根基,是企业生存下去的条件、站住脚的基石。没有特色,任何创业都会是无根之浮萍。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创新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因为市场上从来都不缺大路货的商品、一般的劳动服务,缺的是特殊的商品、特殊的服务。大学生创业者只有提供新的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生存之后取得发展。项目特色是存在于项目之中的优秀基因,它最终会表达为争夺市场的关键。

3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具体方式

3.1 进行市场调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

市场调查就是通过收集有关材料和数据,加以研究和分析,为市场的预测提供可靠的数据。通过市场调查,不仅能够明确市场需求,更能较为清晰地了解顾客的具体需要。大学生创业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市场调查,通过查阅资料、传媒信息、访问顾客等方法,来确定人们还未满足的市场需求。最后通过分析各个项目的市场供求状况,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

真正伟大的创业者是在满足大众的需求。郭敬明在大学时便成立“岛”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针对自己小说受众的杂志与期刊。那时起他就为读者提供“立体服务”,例如推出音乐小说、写真集,拍摄偶像剧……,在青春读物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条文化消费产业链。而后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敬明正是清楚了他小说受众的需求,才一步步创业成功。

3.2 选择政府鼓励、有政策优惠的项目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中不乏专门针对具体行业的。如大学生创业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创业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新办从事公共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要开创自己的事业,就要知道哪些行业是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的,从这些行业中,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出合适的优惠项目。

3.3 选择正处于成长期的项目

大学生创业者年轻,一般而言喜欢新鲜事物,在创业时往往也会选择一些刚开发出来的项目,这样做会有很大的风险。只有当一个项目处于市场已经开发、但是现有的供应能力不足的时候,才应该选择该项目,这样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刚开发的新项目市场根基不足,不能保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这样的项目会给大学生创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完全成熟的老项目,虽然稳当,但市场份额一般已满,缺乏诱人的利润。避免这些而去选择处于成长期的项目,不仅能有效降低风险,而且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利润空间。

3.4 选择技术性较低的项目

大学生创业者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就要尽量避免一开始创业就进入高科技行业。因为高科技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对于大学生这样资本金较少的创业者是很重的负担,而且高科技人才也同样不容易聘用。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可以选择从技术性较低的行业做起,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再转入高科技行业。

3.5 利用自身资源,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比如,有的人专业优势强悍,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某一产品比较熟悉;有的人有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有的人拥有某一方面的资源,如经营管理能力、个人社会关系等。大学生创业者如果能积极发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掌握的资源,进而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那么创业就会更加有保障,创业也更加有热情。

大二学生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通过做论文《制造和评价一个可变频振荡器》发现了新技术,随后申请专利,最终成立惠普公司。休利特和帕卡德利用他们的专业之长成功创业。

3.6 选择互联网创业项目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我国已经进入全民皆网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孕育着比传统行业更大的商机。互联网创业包括经营网站与网店,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创业形式。大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更具有创新、创业潜力,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电脑基础扎实,有更快速的学习能力,是互联网创业的最佳人选。而互联网创业项目具有投资少、风险低、效益高的优点,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者。

目前国内最大的校园社交APP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就是从身边的学生对课程表的需求出发,选择了移动互联网这一方式解决用户需求。2011年10月,余佳文和他的团队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将第一版做了出来。虽然初版功能方面还很不完善,却还是吸引了几千名在校学生使用。后不断改进,已覆盖全国所有高校。2014年8月,超级课程表团队再次获得数千万美元的B轮投资。此轮投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红杉资本以及策源创投继续参投。

4 结 语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符号,而大学生独有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对项目特点认识得越透彻,创业的成功率就越大。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候要遵循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创业。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资源和基础仍很薄弱,轻资产、贴近市场需求、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是较好的选择,也可增加成功的概率。创业项目的选择仅仅是大学生创业道路上的第一步,之后的创业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其面对并选择的难题,大学生若能够慎重对待,才能最终创业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晓峰.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的主要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6):21-23.

篇4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52-02

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天津中医药大学自2012年加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遵循“兴趣驱动、鼓励创新、交叉联合、自主实践、注重过程”原则,完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机制,保障并规范计划项目执行。学校设立有专门的基金,资助额度也从每年20万增加到了60万。虽然学校项目的数量在增长,项目投资的金额在增多,但这看似喜人的成绩后却隐藏着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质量,其中创业项目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创业队伍缺乏学科交叉和专业互融

当前全国呈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政府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政策、资金等各方面支持。然而外部因素对创业成功并无太大影响,创业团队的学科专长才是影响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是一项有相当数量学科交叉的活动,它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研究为一体,对拥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有一位掌握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拥有宽厚的专业基础,能从不同侧面研究问题的团队负责人固然重要,但成员间需要有不同的学科交叉,这样团队协作才能帮助创业项目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对学校现有36个各级创业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20项的团队成员狭隘地局限在同一个学科背景或者相近学科甚至是同一班级中,没有其他相关学科成员的配备。而这20项中有15项在结项时停滞在产品研发阶段,由创业项目退化为创新训练项目,甚至项目最终宣布失败。创业团队没有学科交叉,团队就没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团队创新潜能就无法激发。项目组成员往往不能跳出传统的模式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可见,突破单学科的团队结构、突破狭窄的专业认知范围的限制是创建优秀的创业团队必须攻克的壁垒。

二、团队指导缺乏力度,成员团队意识薄弱

在现今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下,有以个人形式创业模式获得成功的,也有以团队方式获得成功的。但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义的高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项目,其不应拘泥于个人小成本逐步积累演化的创业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创业,组建一支拥有较强凝聚力、彼此信任的团队尤为重要,而且积淀深厚、经验丰富、博学广闻、负责任的指导顾问和教师也必不可少。大学生在多年应试教育中习惯我行我素,缺乏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种“独善其身”的做法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也频频出现。有项目负责人反映,项目组其他成员在项目前期比较踊跃,后期由于学业、就业压力等最终放弃项目。从提交的过程记录册来看,项目组并无定期例会进行讨论和指导,沟通意识薄弱,项目组成员甚至不会主动联系指导教师,遇到问题不能及时沟通解决,全部交由项目负责人完成,造成项目出现烂尾的现象;甚至在不能完成时,由指导教师过度指导代替完成项目。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在于大学生团队在组建时未能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专长和个性;团队有分工但是合作少,项目成员不明确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无法融入项目;项目时间节点规划不明确,导致各自所承担的工作进展与整体计划衔接不当;在反馈时,多数人并不愿意听到关于自己缺点的反馈意见,遇到分歧不能及时化解。这些问题都反映了项目缺乏指导,团队协作不力严重掣肘创业进展。

三、政策理解不透彻,扶持政策利用率低

自实施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以来,政府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减免各类费用、享受贷款优惠政策、实行税费减免优惠、提供培训指导服务、提供免费创业孵化场所等。创业扶持政策降低了初创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影响,降低了企业市场的开拓风险。然而学生创业项目均囿于传统作坊式创业,项目仅靠项目本身立项资金,财务报销手续繁杂,且尚不能充分利用。学生对创业风险的承担能力小,从不关注各种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也不积极争取风险类投资基金,甚至连一个孵化场所都没有,站在创业圈子的进行创业。创业项目本身只是起点,只是众多创业元素中的一部分,只有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开展创业活动才是正确的选择。不能充分利用政府帮扶政策,安于现状式的创业只能错失让企业腾飞的良机。

四、创业理念保守,没有市场概念

诚然,学生创业初期受到商业知识匮乏,创业经验、创业心理储备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加之机会少、资源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会选择进入那些壁垒较低的行业。而且由于大学生创业基础薄弱,创业市场缘弱,缺乏市场把握能力,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低,导致出现走了味的创业:在路边上随意摆个摊,却美其名曰创业。学校不应支持追求简单商业利益的地摊式的做法,而是应该支持有头脑的、有远见的、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型创业。退一步讲,即使不能选择科研成果的转化、孵化、产业化的创业道路,或者概念创新等高水平创业方向,也要在完成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原始积累后,转型升级接受严酷的市场考验和商业竞争的洗礼,不断开拓大学生创业的商业模式。

五、创业热情不高,且项目转化为实际创业率低

近啄昀慈国大学生创业项目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创业项目比例仍维持不变,甚至有下降趋势。可见,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激励政策,但始终没能涌现更多的创业者。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项目转化为实际创业率很低。创业项目追求产品制造的制作工艺,重视申请专利,但大学生创业中有的产品开发未成功就已流产;信息平台在项目结束后便停止运维;给出产品营销方案,但是却没有配备市场销售人员,徒有一纸空文;所有的思路和想法最后被封装进档案盒。项目本身给学生带来的是头脑风暴和动手创作的机会,也带来了评选优秀的筹码,带来了优先入职的邀请函。对于学生来说,这些足够保证他获得一个稳定的工作职位,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却从未出现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创新项目转化为创业项目的比率低,创业项目转换为实际创业实践的比率也低。创业要摆脱这种模拟沙盘式的尴尬局面,真正创造效益。创业者应该不断地突破自我,勇于探索实践才能促进创业在更高层面上的展开。

总之,现在的创业项目是象牙塔式的创业,创业者有严重的依赖心理,惧怕失败,不敢尝试,创业行为往往随着学生的毕业或者创业项目研究周期结束而终止,且创业模式落后,停留在最原始粗暴的业模式上。创业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源于学生对创业理念认知不足、专业师资的匮乏、课程体系芜乱及创业氛围不浓等因素。

高校和学生需要共同学习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创业教育这一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学生要转变就业观点,强化对创业教育理论的认知,从思想上重视创业教育。二是凝聚专业的指导队伍,充分利用实践基地、校友平台等各方资源凝聚一批具有创业经验、企业经营经验的企业导师,充实“保守”的教授创业指导队伍。三是建设并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即能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锻炼创业品质,提高创业能力的创业课程体系。四是营造浓郁的高校创业氛围,通过各类创业活动的开展,逐步完善创业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探索创业诉求,树立创业信心,挖掘创业潜能,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克武,胡中波,郑伦楚. 以学科交叉路径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7):36-37.

[2] 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6):73-77.

[3] 朱伟峰.论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J].中国人才,2010(19):53-54.

[4] 林红,郑雄安.团队协作学习是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2):49-50.

[5] 党蓁.政府扶持型创业体系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篇5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ki.sxsx.2016.03.017

传统意义上,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细胞,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就业机会的重要提供者,因而,企业是与自然人(包括家庭承包经营)相对应的一种商业化运营实体。法律层面,从事财富创造和经营的实体包括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和非法人实体(包括自然人、家庭承包经营、合伙以及未注册成立公司的企业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它们尽管存在着法律性质、经营模式、风险责任等差异,但认识层面,“依附于已有的企业实体”不再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模式,特别是“互联网+”所带来的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使商业运营不再完全受制于特定的时空,而是为原子化的自然人个体释放出更广阔、更灵活的商业运营空间。这种转型,辐射于高等教育领域,也解构和建构着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成才的新思维,突出体现为:高校在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等功能的同时,其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持续增强,而大学生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或单纯的受教育者,而且是直接参与知识创新和财富创造的有生力量,“就业”也不再是广大毕业生的唯一出路,相反,多元就业观念日益被接受,大学生“创业”后劲十足,创业项目的商业模拟训练、小规模实践和实体运营成为在校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部分。这种趋势,得益于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带来的时代机遇,同时,大学生创业训练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建立、发展和形成一套成熟的培育机制,便于尽早地发掘苗子、挖掘潜力,为有志从事创业的学子提供完善而有力的支持。

一、大学生创业的发展现状透视

“创业是指创业主体整合创业团队、筹备创业所需资源、在一定的创业环境中识别并把握创业机会,通过创建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为客户提品和服务,创造新组织或开展新业务的价值创造过程。”[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加快了创新创业的步伐,政府与高校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予以高度重视,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力地营造了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社会氛围,也调动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初步形成了政府、高校、大学生“三位一体”、纵向联动的立体化创业格局。

(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大力支持

政府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引导者和政策支持者。2015年5月1日,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重点强调“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完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基金滚动使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2]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文件,比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启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业准入门槛、创业场所、资金扶持、融资担保、税收减免、公共服务等作出了较全面的规定;再如,保定市启动“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各类创业孵化园将达到60家”,“ 将新增创业担保贷款2.78亿元”,“ 创业培训将实现8.35万人”,“将扶助4.2万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2.5万人”,等等。[3]总体而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主要体现为政策支持与优惠服务,包括:一是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科技园、孵化器,评选创业示范园,组织举办创业论坛等活动,持续地打造创业平台、宣传政策、交流经验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二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项财政资金、政府贴息贷款、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资金扶持;三是工商、税务、人社、户籍等部门联动,为大学生创业的证照办理、税收征收与减免、档案保管、落户等提供便利服务;四是对大学生注册成立的创业实体,提供税收减免、政府采购招标、科技成果转化等的优先优惠政策和奖励。这些措施,为推动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便利的政策环境。

(二)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与实践指导

高校是大学生创业工作的直接推动者。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成立大学生创业平台,通过课程培训、项目指导、项目孵化、实体运营等,将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孵化注册为公司实体,实行商业化运营。比如,华北电力大学坚持“学科支撑、创新引领、创业驱动、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涵盖项目凝练、孕育、孵化和转化等,构建了“创新为基、创业为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指导主要体现为:一是开展课程培训和创业实践教育,开设了通识性知识、专业技能、管理知识和创业实践等课程,夯实大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二是采取项目制,建立由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以及院系等共同组成的创业教育与项目凝练机制,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各部门根据其职能征集和各类创业项目选题(指南),吸纳大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以项目为依托,进行创新创业的策划、调研、筹备、试运行和实体运营;三是对入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予以资金支持,通过大学生创业经费拨款、专项基金、社会投资、校友投资等多元渠道筹措创业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经济保障;四是配备由企业导师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的高规格导师,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五是以国际、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项目竞赛为抓手,鼓励、扶持和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以此为契机,支持大学生申请专利、撰写调研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等,形成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成果,推动项目质量提升;六是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类项目推介会和路演,将具有市场前景、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推向市场,吸纳企业家和投资者对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洽谈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商业化运营提供市场化的指导和投资支持,实现项目成果的市场转化。

(三)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

大学生是创业教育的接受者和基本主体,“大学生创业是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干自己从来没有干过的事业,自主生产、经营和管理。”[4]大一适应期,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业教师利用班会、经验交流会等,对大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未来发展目标(就业、考研、出国、创业等)作为目标教育的重要部分,经过大一学年的调适期,一般而言,自大二以来,大部分学生已确立了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主动地关注创新创业竞赛、创业项目征集等信息,一些同学也较早地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总体认知与参与状况可归纳为:一是充分地认识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良好机遇,主动关注与之相关的信息,创新创业热情较高;二是以专业知识的提升与应用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竞赛为依托,主动联系导师,自愿组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并涌现出国际国家级精品项目和优秀成果;三是大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平台和机会,扎实进行技术研发和商业路演,经学校的精心培育,将成熟的项目推向市场,孵化为公司实体,实行商业化运营。由此可见,大学生不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且是知识创新和成果创造的重要参与者;不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受众,而且是创新创业的实践主体;“大学生开办公司”不再是“神话”、“传说”或“另类”现象,而是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下的“新常态”。

二、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化运营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尽管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饱满,但目前发展尚不成熟,特别是离商业化运营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解决。

(一)观念滞后:学习与商业化创业不兼容

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应当“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宜过多地从事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活动,特别将从事商业活动视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造成这种认识误区的原因在于:首先,中国古代文化中将“商”作为一种“低贱”的职业,与正统观点中“学而优则仕”无法媲美,尽管现代社会并不排斥商业,但人们的思想观念远远没有转变到“学而优则商”上来,何况大学被誉为“象牙塔”,大学生应当“术业有专攻”,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其次,很多人也片面地将“创业”理解为“销售”,认为推销产品是一件毫无技术含量的事情,大学生不应将美好青春浪费在推销产品上,而且家长含辛茹苦将孩子抚养成人,孩子也经奋力拼搏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进入大学后就应珍惜光阴,延续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不应参与“商业”类的“邪门歪道”,甚至一些家长对于孩子毕业后从事销售业务,也感觉到“很无颜面”,孩子考上大学时的自豪感蜕变为“脸上无光”;最后,高等教育是专业性教育,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从未接触到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大学阶段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不能“没学会走,就想学着飞”,担心大学生在不具备专业基础的情况下“创业”,不仅耽误专业知识学习,而且无专业基础也就不具备充分的创业能力,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纯属虚度光阴,荒废青春年华。基于这些认识误区,目前尚未完善形成“大众创业”的社会氛围,相当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抱着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

(二)定位不明:大学生创业何去何从

就“大学生创业”自身而言,尽管一些地方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文件和政策,但大学生创业的定位仍不明晰,除了少数项目经过精心培育推向市场孵化为公司实体外,作为创业主体,很多大学生创业者临近毕业时也很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跟踪和对创业者的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很多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具有功利性,主要目的在于为保研、评优、出国等增加“资本”;同时,各类官方或重量级的比赛项目对于大学生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参赛获奖所得到的心理优越感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这就导致大学生创业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除了少数大学生创业者将“创业”作为毕业后持之以恒的“事业”外,大部分大学生只是以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到创业项目中,他们不具备以合伙人的身份进行创业的责任感,项目进展也参差不齐,很多项目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潜力且拥有互联网优势的大学生群体,实际执行或参与创业的人数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毕业生未将自主创业作为其未来职业的首选”,[5]无论是项目负责人还是主要参与者,临近毕业时也往往是“两手准备”,将主要精力投向求职、保研等,如果这些创业项目无法通过恰当的机制吸纳“后继者”,就很可能随着原始创业者“各奔前程”而告终。

(三)资金匮乏:创业运营经费受限

近年来,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纷纷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但对于创业项目而言,资金匮乏仍是制约创业项目发展的突出因素。很多高校对于初次入选的创业项目,资助额为1000元至3000元,主要用于购买必要的器材设备以及前期的调研论证,这对于具体项目的运营而言可谓捉襟见肘。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只能将精力和眼光局限于“大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比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撰写项目企划、在实验室进行简单的数据试验、撰写分析报告、进行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等,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市场调研、商业化经营和市场额分析等,只能主要在校园内从事创业活动;另一方面,“从家庭来看,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难以提供创业资金,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又不一定有创业意愿,创业资金与创业意愿的不匹配造成创业活动难以展开”,[6]受制于资金,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培育和成长可以用“异常艰辛”来形容,很多项目的市场前景很好,但大学生自身无法整合社会资源,不能以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为基础形成规模,在未孵化成公司实体之前也很难吸纳社会资金的注入,而大学生自身并无经济来源,除了极少数大学生受到家长的经济支持外,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毕业时无法将创业项目推向市场,这就导致创业项目的短期化、阶段化甚至被市场边缘化,无法真正地作为市场主体,通过商业化运营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创业的可持续性。

(四)技术主导:市场对接不到位

思想观念、创业定位、资金受限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创业的一般模式是“走技术路线”,即在校大学生主要运用专业知识从事技术研发与创新,但与诸如“基于网络领域的技术型创业模式”[7]的差距较大。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经过前期调研分析,撰写商业策划书、实证调研报告、对策建议或者发表学术论文,形成文本成果;二是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形成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三是对上述文本成果或知识产权成果进行市场推广,实现成果的市场转化;四是以技术成果为基础,筹措资金,组建团队,成立实体,实行商业化运营。目前,绝大部分创业项目停留在前三类,也就是技术创新位于主导地位,包括知识产权成果的市场转化在内,这些项目距离商业化的“创业”还很遥远。此外,技术研发的周期一般较长,研发成功率也非定数,在短短四年内(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大二和大三两年)实现从“技术”到“创业”的跨越也非易事。“创业”是一种商业化的市场行为,技术主导下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直接参与市场运作的机会很少,很难通过市场经营为创业提供较为持久的流动资金,这就导致创业项目主要只能在校园的封闭空间内向技术纵深方向发展。

三、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化运营的培育机制

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校园,其年龄、知识、性格、阅历等自身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创业与成熟企业的市场经营存在显著差别,这是大学生创业不容忽视的客观现象。因此,不能苛求大学生创业项目完善达到商业化运营的成熟水平,但作为未来的市场经营主体,大学生创业项目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应当着眼于“商业化运营”,将着力点放在“培育”上,通过建立科学的培育机制,将创业项目推向市场,并使之尽快地适应市场,在竞争中体现相对优势,从而走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道路。

(一)加强“创新+创业”的层级化教育

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较长时期的宣传引导,“由于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践的蓬勃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创新’向‘创新创业’并重的转型期,‘创新驱动型’创业模式较为普遍,实质上秉承的是‘创新―创业’的发展路线”,[8]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当立足于“互联网+”时代,加强“创新+创业”的层级化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商业思维,将其长期被压抑的经济意识释放出来,形成对“创业”的立体化认识,从“创新”升华为“创业”,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业”的大潮中,将“创业”作为“事业”去做。这种理念的转变,主要寄寓高校的常态化教育,特别是经济常识和法律知识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经济环境下,作为自然人的大学生,不仅参与生产和消费环节,而且也是流通环节的“微主体”,无论是在已有企业中从事生产或流通(经营)业务还是自主创业,均属于商事行为,应具备法律风险意识和经济意识;而“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不再是传统的资本密集型或劳动力密集型,而是高智力主导下的创意或服务制胜,“小而精、求品味、重品质、个性化定制”成为现代消费的一大趋势,“谁运营了创意,谁就抢占了先机”,当代大学生应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将创新成果及时地投向市场,运用商业思维去经营创新成果,实现“创新”与“创业”的对接。为此,专业课教学中,可加入适度的技术前沿教育,解析具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帮助大学生激发创新闪光点,捕捉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作为创业项目的重要来源。

(二)探索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

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聘请著名企业家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导师,进行商业化运营的指导;鼓励或组织大学生深入企业实习或见习;毕业设计环节,吸纳企业导师进行毕业指导,等等。这些举措,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一方面,企业导师的创业指导主要侧重于技术评估和商业化经营的一般模式,缺乏针对性,大学生也缺乏亲历体验;另一方面,大学生企业实习或见习,主要获得的是直观感受,而无法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的真实状态,导致“创业教育实施方式与社会实践脱节”,调研数据表明,“有48.9%的学生听过相关讲座,28.6%的学生参加过创业社团,有 21.7%的学生在校接受过创业课程教育,仅有 0.8%的学生参加过创业实践活动”。[9]这导致当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的个体化需要。为此,可探索建立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机制,鼓励大学生利用暑假、寒假等,深入与创业项目最密切的企业,共同做项目,通过这类企业“以老带新”,从模拟实训迈向“借壳”运营,帮助大学生熟悉企业运营的具体流程、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真正地参与到企业运营中,然后进一步凝练项目方向,甚至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在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和良性互动中,指导大学生创业者明确未来的商业化运营方向,比如加盟该企业、技术入股经营该企业或明确市场定位独立创业等,实现创业项目商业运营模式的多元化。

(三)推进创业项目过程管理的市场化

推进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机制建构。由于企业与创业项目在业务、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这不仅便于企业对创业项目的市场化指导,而且一方面,企业可将创业项目作为自身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在高校的一个实验基地),将自己所需进一步研发和论证的项目交由大学生创业者去做,企业对创业项目的事实予以市场化指导,促使项目目标最大限度地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可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项目运营机会,与市场保持“零距离”接触,使项目成果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就项目管理而言,企业导师不再仅仅是项目指导者,或者受高校之邀为创业者做讲座等培训,而且对项目发展负有伦理责任,大学生创业项目作为企业核心业务在高校的一个分支,这能督促企业导师以企业家的责任感对待创业项目,避免大学生凭借“一腔热血”在茫茫市场中摸索。为此,对于高校和大学生创业者而言,重点在于凝练项目主题和寻找适合的企业,然后与企业建立实质性合作机制,创业项目孕育阶段,可将之定位为企业外驻高校的一个项目部或分公司,采取市场化的过程管理和运营,创业项目孵化成功后,根据合作协议,选择适合的商业运营模式,将之推向市场,实现创业项目的实体运营。

(四)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的配套机制

大学生创业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对于创业者而言,首先应当牢固树立团队合作的理念,切实克服“单打独斗”或“一枝独秀”的思想,尽可能地向社会借力,寻求资源的最大限度整合。就支持机制而言,主要包括:一是高校内部、同一区域高校乃至行业或跨行业,逐渐建立不同层级的创业联盟,以项目制的形式灵活整合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最初可在高校内部深化创业俱乐部的运行模式,各个创业项目团队之间进行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共享互用。二是建立完备的治理结构,实行创业项目内部的准公司化运营,高年级创业者在离任之前,必须完成创业项目的新老交接,保证项目运营的可持续性。三是高校可探索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对于有志从事创业的大学生,经家长同意,办理无期限的休学手续,为其创业提供时间和精力保证;创业者复学修学分时,对其实行社会化管理,按学分收费,只要达到课程合格要求就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则授予毕业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相应的学位。四是资金支持方面,应当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基本目标在于纠正市场的外部性与不完全竞争性,促进大学生创业”,[10]因此,资金支持可实行阶段化管理,处于项目策划孕育期的经费,通过政府和高校予以资助;对于与企业建立实质对接的项目,可通过协议方式吸纳企业资金;对确有市场前景、具有继续支持价值但尚未寻求合适的企业支持的创业项目,高校可以股权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孵化为独立的公司实体运营后,高校转让股权撤出项目。

四、结论

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与对接机制,是以商业化运营模式进行创业项目培育的可行路径。由此构建的基本框架是:大学生入学后,通过专业课老师和创业指导课程等,发掘创业苗子,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确立适切的项目主题;然后通过遴选机制,对于入选大学生创业平台的项目,高校予以前期的资金、培训等支持,同时引导大学生搜索与项目主题相关的企业,通过路演和洽谈,建立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项目的市场需求),通过创业项目进行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专项或综合性需求的实验或试点,进而争取企业资金的支持,并采取商业化运营;对于尚未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的创业项目,高校可通过创业平台,向校内课题组以及企业等进行推介或予以后续支持,促进创业项目不断走向成熟,最终达到孵化为商业化运营的实体。

参考文献:

[1]姚毓春,赵闯,张舒婷.大学生创业模式: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吉林省大学生科技园创业企业的调朔治[J].青年研究,2014,(4).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1).

[3]金丽,刘继伟,杨鑫.我市“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启动[N].保定日报,2016-04-01(01).

[4]吴方鹏.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5]刘敏.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1).

[6]马亮,朱剑平,陈琦.大学生创业瓶颈及优化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3).

[7]孙建萍,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分析[J].对外经贸,2012,(1).

篇6

[DOI]10.13939/ki.zgsc.2015.07.171

1 相关研究

亨瑞・法约尔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中正式把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领域[1]。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莫布雷等首次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80年代,美国的特瑞斯・普雷切特等合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将风险定义为“未来结果的变化性”,强调了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2];90年代,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编写的《风险分析与决策》,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郭敏在《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研究》中,从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与耗费、回收与分配三个环节分别对企业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股利分配风险以及企业资本运动过程中的“人本风险”的防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3];赵斯秋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提出了财务风险分析的杠杆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和财务报表分析法。以上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对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面的指导意义。

2 理论与方法介绍

财务风险,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风险要素的存在,使得企业资金及其运动呈现出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的财务收益与人们预期收益产生重大差异的一种财务活动[4]。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并与之水融,它是企业筹资、投资、销经营环节上的资金使用与收回以及财务成果的实现与分配等一系列活动的有机统一,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都可能存在风险。所以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从资金循环周转运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并最终联系到财务损益上来。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的基础上,通过构成决策树来求取净现值的期望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评价项目风险,判断其可行性的决策分析方法,是直观运用概率分析的一种图解法[5]。由于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6]是一种通过设定随机过程,反复生成时间序列,计算参数估计量和统计量,进而研究其分布特征的方法。具体为,当系统中各个单元的可靠性特征量已知,但系统的可靠性过于复杂,难以建立可靠性预计的精确数学模型或模型太复杂而不便应用时,可用随机模拟法近似计算出系统可靠性的预计值;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多,其预计精度也逐渐增高。由于涉及时间序列的反复生成,蒙特卡洛模拟法是以高容量和高速度的计算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只是在近些年才得到广泛推广。

3 案例分析

武汉圣吉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大学生创业团队所发起组建,拟在武汉市工业园投资成立,是一家从事纪念品开发科技公司。公司产品能够满足各大高校纪念品需要,市场应用前景广泛。目前该产品行业折现率估算为15%(折现率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且公司成立初期各股东的投资能准时到位,公司的设备、销售、研发状况均良好,保证公司的业务能正常开展、信誉良好。经过简单的财务分析,投资项目各项评价指标良好,该项目可行。

3.1 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分析,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社会投资的数额与公司创立项目的收益性之间的关系。当然,由于股本结构中引入社会投资的大小会影响到公司的贷款金额,进而影响到该项目的总投资,因此需要明确在分析中的可变因素到底有哪些。假设股本结构中仅社会投资金额可能发生变化,而其他股东所持股本金额保持不变,而公司贷款金额以总的股本金额(包含社会投资在内)的一定倍数筹集。也就是社会投资发生改变,影响总的股本金额,进而贷款金额和总投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样,即使贷款金额的增大能够保证项目所需资金,但却可能使得公司面临较高财务风险。所以有关社会投资金额与公司创立项目收益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确定公司创立项目的最优贷款比例。在这样的贷款比例下,社会投资商最愿意出资,而且公司整体获益最大。

第二,对该项目数据进行进一步的风险分析。在利用决策树方法得到最适宜贷款比例的前提下,以社会投资、销售量作为随机变量进行项目收益测算,得到项目可行的概率,将能够了解该项目的风险性。

在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过程中,运用单一财务分析方法,得到每一种方案的现金流量表,选取财务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作为分析指标。其中CI为净现金流入,CO为净现金流出,n代表项目预计使用年限,i0为折现率。

3.2 利用决策树决定公司最佳融资

对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就是对财务报表中不确定的项进行随机取值,计算净现值。在这里主要研究建设投资和销售量的变化情况。贷款的数额与自有资金有关。公司自有资金和贷款的比例对公司的资本结构有影响,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了计算出对公司最有利的资本结构,所以需要计算最佳贷款比例。

因为是计算最佳贷款比,所以将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自有资金的变动与社会投资有关,将可能性较高的几种贷款比用决策树罗列出来,再分别进行计算,得出内部收益率最高的那组贷款比,即最佳贷款比。

(1)投资方案决策树

对多种投资方案进行投资决策时,先固定一个数值,在这固定固定资产投资。对多组数据进行验证后得出最可能的三组贷款比例,这三组数据与销售情况组合,画出最终的决策树。

(2)计算最佳方案

计算出最佳方案,也就是从决策树中计算出期望净现值最大的那个分支。假定总投资(2100万元)和固定资产(400万元)不变,固定资产投资是相关项目的投资方案结合此创立项目估算出来的。根据一些主要的基础数据和估算的数据可以得到现金流量表,再根据现金流量表运用公式(1)和(2)可以算出相应指标。现设定以下三个方案的销量在好、中、差时第一年的销售量分别均为320件、290件、260件。

第一种方案:社会投资30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2倍。得出的大致总投资为2100万元。

(1)当销售量好时,NPV=403.3万元,IRR=20.20%。

(2)当销量中等时,NPV=227.2万元,IRR=18.31%。

(3)当销量为差时,NPV=51.57万元,IRR=16.14%。

第二种方案:社会投资35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1.8倍,得出的大致总投资为2100万元。

(1)当销售量好时,NPV=401.34万元,IRR=19.86%。

(2)当销量中等时,NPV=225.29万元,IRR=17.73%。

(3)当销量为差时,NPV=49.24万元,IRR=15.60%。

第三种方案:社会投资44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1.5倍。得出的大致总投资为2100万元。

(1)当销售量好时,NPV=398.58万元,IRR=19.82%。

(2)当销量中等时,NPV=221.81万元,IRR=17.69%。

(3)当销量为差时,NPV=45.77万元,IRR=15.55%。

运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最大内部收益。三种方案的总投资相同,计算年限也相同,在这种条件下,可以看出方案一,即社会投资30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2倍的期望净现值和期望内部收益率最大。所以对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最佳的贷款比例是2倍。

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得出的累计净现值大于零的概率远高于零,说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强,所以圣吉公司创立项目经过财务风险分析是可行的。

4 结 论

一个企业要长久、稳定的发展必须研究公司的财务风险因素,并找到合理的控制方法。在已经对公司的主要情况和估算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基础上,用决策树找出不同方案中的最佳贷款比,再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多组数据分析,算出净现值大于零的概率,最终得到项目可行的结论。本文的创新处在将决策树与蒙特卡罗模拟法相结合,一个决定比例,一个得出最终结论。当然,还有很多的不足,可以进一步优化:项目的初始数据很多都是估算出来的,并不一定定能符合实际,可以对相关项目的同类数据整理综合得出较正确的数据;决策树中的概率是主观概率,可以通过德尔菲法验证后得出;蒙特卡罗模拟法只取了30组数据,这样计算的概率并不是很完善,应该计算应该模拟的次数,再取相应多的数据计算。

参考文献:

[1]马晓瑾,陈宝峰.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

篇7

此次活动是在2011年举办的首届全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之后的省内高校又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的大型活动,在总结和梳理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全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现状及成绩进行了全景展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提出建设性的发展建议。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较早成立全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省工作。省政府出台21项创业扶持政策,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2010年,省政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积极调动社会多方资源,多渠道筹措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大学生创业。

2013年度全省高 校宣传部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 部门负责人会议召开

近日,2013年度全省高校宣传部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8所高校做了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高校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践行立德树人,承担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必须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统一到对立德树人工作的认识上来,把行动落实到立德树人工作任务上来,勤奋敬业和勇于担当,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会议强调,抓渠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持用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构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抓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要抓好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抓环境,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不断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和高校文明程度,努力营造立德树人良好环境。抓典型,加强示范引领,善于发现、挖掘、培育和树立教师优秀典型和学生先进榜样,放大正面声音,增加正能量,提高育人实效。抓自身,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本领。

黑龙江高考改革新措施

日前,省招委会决定,按照教育部要求,借鉴外省改革经验,在广泛论证基础上,我省自2013年起对现行高考招生有关政策进行渐进式调整:加强高考计划和批次管理,优选考生志愿填报办法,优化高考投档方式,对地方性高考照顾政策和外语听力考试做相应调整。

2013年起由估分填报志愿调整为出分填报志愿;2014年起实行平行志愿投档;2015年起高考外语听力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提供给院校作为参考。2015年起,取消省属高校“俄语考生”照顾政策。同时,为确保政策调整新规和录取规则对接,对仅适用于省属高校的地方性照顾政策做进一步清理规范。

孙吴县教育系统加强培训提升干部领导能力

篇8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为了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在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增长的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却并不多,这就彻底打消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想法。但是伴随着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增长,失业人数越来越多,社会迫切地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更多的行业,从而全面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更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激发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应用的意义

 

(一)能够优化创业工作资源配置

 

大学生创业与项目管理的结合,在客观上要求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和经费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提升创业项目的整体效率。在传统的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经常出现由于缺乏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而造成的资金浪费、项目重复工作、项目延缓等现象,进而严重影响创业工作的最终效果。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主要以重视成本控制为主,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尽量避免目标不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能够健全创业工作管理制度

 

大学生创业与项目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创业管理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等等。相对完善的创业管理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便于对创业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对项目成员进行绩效考核管理,为创业成果的转化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三)能够强化创业工作负责人制度

 

将项目管理切实应用到大学生创业中去,能够形成明确的项目负责人制度。在创业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负责人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管理项目成员,统筹项目实施。创业项目负责人不仅要负责内部管理,还要负责外部沟通等事务,还要负责项目的计划实施、进度和质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项目负责人的综合能力,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能够增强创业团队内部分工协作

 

项目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项目的团队必须充分发挥团队成员自身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实现在明确分工基础上的进一步合作沟通,从而实现创业的最终目标。而且,将项目管理切实应用到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去,能够有效克服创业项目内部经常出现的内部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

 

(五)能够实现创业工作全面质量控制

 

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在客观上要求创业项目进行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全面的监督控制,不仅要监督项目中资源的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等,还要保证这种监督控制自始至终处于创业项目的真格过程,这样将有利于及时地纠正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创业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六)能够形成有效的创业工作管理模式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能够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创业项目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效率。并且进行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团队的内部团结和谐,降低创业成本,从根本上建立一个系统的创业管理模式。

 

二、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应用的保障

 

(一)科学的创业文化保障

 

在实施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宣传形成科学的创业文化保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多元化的宣传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创业活动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创业观念,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宣传环节,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和创业相关的信息和具体流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创业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二)完备的创业资源保障

 

首先,必须具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创业是大学生运用知识展开实践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专业的教师指导。所以,高校应该积极建立专门的、综合能力较强的创业教师队伍,以便于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正确的引导,进而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最终目标。其次,还要具备必要的场地经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更多的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而且成员之间还要明确分工合作才能实现创业目标,这就要求成员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源,以此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所以团队中的成员需要有良好的经济条件。而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从而促进创业活动的进行。再次,还需要具有科学的组织形式。大学生创业项目必须进行明确分工协作,才能实现创业目标,这就直接关系到创业项目的组织问题。而相对完善的创业组织结构是成员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构建的权利责任系统,成员必须要根据任务的具体要求进行划分,从而有助于成员能够有效完成任务,这样就能避免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就能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最后,还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想要顺利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客观上必须要有健全的创业项目管理制度,以此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三、结语

 

篇9

2013年9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做出了专门部署,通过对现行政策的学习,将我们大学生的创业梦与中国梦相结合,以“中国梦,创业梦,我的梦”为本次创业项目的思想指导,以完成“我的中国创业梦――模拟创建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为契机,努力增强我们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综合素质。

1 创业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1.1 项目主要目的

冬季刚过,创业小组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在冬季调查中发现,冬季道路除雪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人工播撒的融雪剂,在数量控制方面较为随意,选择的品种为成本低廉的工业盐,春季后发现大雪“后遗症”凸现:饮用水污染、道路与桥梁路面破坏明显,附属金属部件被严重腐蚀、道旁树木与绿化带出现枯萎发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由此导致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出现。所以,正确选择和科学使用环保型融雪剂及推广融雪技术需要引起政府和公众的足够重视。

推广高效、新型、环保的融雪剂,推广融雪技术、扶持环保融雪剂和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是“我的中国创业梦――模拟创建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主要目的。

1.2 项目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和环境、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城市高架路快速发展,融雪剂使用数量和品种逐年增加,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目前中国使用融雪剂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省和直辖市所辖城市街道、公共场所、公路和高速公路,冬季融雪每年使用量达到30万吨。据相关研究表明,融雪盐可使意外伤害事故降低88.3%,这也是各国面对大雪和路面结冰状况多选择融雪剂除雪的最重要原因。国内外融雪剂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氯盐型、非氯盐型(无机或有机盐、胺、醇)以及氯盐与非氯盐混合型等三个阶段。

氯盐型融雪剂主要包括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及其与防腐阻锈剂的混合物。氯盐融雪剂具有融雪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但腐蚀性强,施用后对土壤、水和植被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对过往车辆也会造成损害。1997年,美国联邦公路系统的581862座桥梁中有101518座桥梁遭受不同程度的结构破坏,破坏桥梁减少使用寿命50%以上,修复费用大约为780~12032美元,另外美国停车场也因使用融冰、雪盐和环境潮湿导致破坏,每年需花费6亿美元修复大约18000个停车场[1]。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遭遇重大冰雪灾害,连续4次低温冰雪袭击影响范围涉及全国2/3的省市自治区,受灾人口1亿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元,在随后的抗雪救灾中,因缺乏环保型除冰雪材料和设备,使用了大量工业盐作为融雪剂,对生态环境、道路和桥梁又造成了不可逆的二次损害,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为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所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我公司以敏锐的目光将高效环保新型融雪剂产品(非氯盐)和技术引入市场,这种抗腐蚀性强,具备人文关怀理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产品不仅具有巨大的附加值,且为路桥复建节省很多资金,必将迅速占领融雪剂市场。

因此,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建立,对于冬季冰雪道路预防性养护和道路全寿命周期成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高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意义。

2 创业训练项目主要内容

2.1 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

根据《公司法》和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要求,模拟成立“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确立公司注册资金,建立公司组织机构、编写公司章程,确立公司管理体制(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产品管理等)。

2.2 公司的技术与产品

公司背景;产品服务描述及介绍:新型环保及环境友好型融雪剂的产品及双向环保融雪技术,产品性能指标要求,产品的先进性,应用范围;独创性经营技术服务。

2.3 市场分析

进行市场现状综述,市场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分析;进行市场购买、市场定位,目标顾客和目标市场、需求预测,市场预测;竞争企业概览,分析产品竞争优势。

2.4 营销策略

确立公司营销理念,产品推广理念;制定营销行动计划;制定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技术服务营销;企业形象塑造,企业文化制定。

2.5 财务分析

明确资金总额及资金来源,各方资金筹措具体措施,总投资估算;成本费用估算;销售收入预测;预计财务报告;财务分析;敏感性分析;审计。

2.6 风险分析

公司在市场、竞争和技术方面存在的基本风险,破产清算,风险资本的退出,应对风险的机制、公司的附加机会、资本扩展。

2.7 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愿景与展望

公司五年计划及及公司业务扩展。

3 项目研究与实施的智力支持

3.1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及其他相关学科教师

教师团队由学生参与的导师科研项目团队,及土木、工管专业教师组成,指导学生创业教育,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他相关学科教师给予交叉学科的专业性指导和建议。

3.2 吉林市市政工程公司、长春绿地开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问团

顾问团与学校是合作单位,提供实践机会,给予创业建议。能够帮助我们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行业创业者、技术专家,通过短期讲学、案例讨论、参加创业论坛等方式参与学校的创业教育项目,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与支持。

4 结语

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业训练计划是创业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内容涉及企业家精神、创业机制、创业融资、创业环境、项目选择、企业管理等,直接目标是培养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最高端的素质教育。

创业教育提升了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创业教育,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完善、提高自身素质,挖掘潜能,手动适应社会及其职业的发展变化,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凭借自己的实力在人生设计中达到预定目标。创业教育有利于学习型社会形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2]。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19-03

在社会经济飞速增长、产业多元化日趋加剧的今天,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不仅具有朝气活力,而且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在职业选择上也注重个体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自身就业的渠道之一。但近年来青年创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同时伴随着许多创业问题的凸显,比如职业生涯规划不当、从业能力欠缺、耐挫力低下以及创业中出现各种职业素质危机,造成个体身心发展失衡,严重者危害了社会正常秩序,因此对大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和经济发展的战略价值。

1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创业教育是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创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主要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发起创业教育,他们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注重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而且全美创业教育组织极为活跃,取得了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美国创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创业课程覆盖面广;第二,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世界其他国家也在创业教育方面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

在我国,1997年清华大学发起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始。同年,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启动,掀起我国高校探索、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总结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实践,基本有三种模式:第一,将创业教育纳入就业指导体系,以创业设计大赛为切入点,通过各种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技能,以提升学生就业的质量与数量;第二,通过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第三,依托政府新策与社会环境,借助企业资源力量,推动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发展。然而,从创业教育的制度构建角度看,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因为更多的院校把创业教育的起点定格为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种策略,并没有从制度上把其规定为大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政策。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虽已具一定规模,但仍存在许多不足:第一,观念滞后使得创业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第二,创业教育单纯以就业为导向,忽视学生的职业素能培养,导致创业教育成为一种功利主义教育。学生缺乏职业责任感,价值理性被弱化,环境道德、生命科学、商德等方面教育欠缺,与创业的初衷南辕北辙;第三,部分学校只重视学生创业的数量和正面效应,忽略学生创业中因职业生涯偏差创业失败而形成的心理疾病或自杀现象;第四,创业教育内容与模式单一,更多地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以职业素能培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无法进行全面且充实的创业课程教育。

2 大学生创业项目课程构建的实践价值剖 析

2.1 服务于教育部“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 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思想及“四位 一体、整体推进” 的创业联动机制

2010年起,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创业引领计划”、“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天使基金”等资助项目,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1]同时教育部已建立高教司、科技司、高校学生司、就业指导中心联动机制,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创业指导服务“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局面。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已进入了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全面推进阶段。

2.2 通过构建基于职业素能培养的创业教育课程, 使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长效策略

创业教育课程的建构,将把学生创业的自主化转变为程序化;把学生热情驱动下盲目创业转变为理性规划创业;把短期内的就业指导转变为有计划的课程教授。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团队精神、探索精神和创业精神以及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领导能力等,使创业教育由拉动就业率的权宜之计转变为强化大学生人格发展、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策略。

2.3 通过培养学生职业素能,优化其职业生涯,促 进教育理念提升及社会人才观变革

1)创业教育强调“人人是人才”,进一步实践与提升了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传统教育评价观念中以学习成绩决定人才优劣的局面。为人们因材施教,进行个性教育,开发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创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构建,为“能本教育”(Competence-Based)提供了条件,即带来了新培养的模式――以分析人的多方面行为和职业任务为主,并采用重点学习和模块教学。“能本教育”以学生获得未来职业和社会需求知识为目的,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为了发展能力。同时,它以就业为导向,直接与职业和工作岗位接触,关注现代企业、职位的变化情况,并随着劳动力市场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教育标准。培养学生的广博能力和特殊知识,脱离了传统教育的枯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鼓励学生成功,通过自我创业达到人生的自我实现。这种培养目标也基本达到了梅雷迪思贝尔滨(Meredith Belbin)所描述的“组成一个理想团队所需的9种功能原型:传播者、协调者、塑造者、团队工人、完成者、实施者、资源调查者、专家、监控评估者”[2]。

3)创业教育所推进的“能本教育”促进了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转向“能本管理”模式,“能本管理”思想要求企业树立“尊重每一个人、人人有能力”人才管理理念,塑造以“能力型组织”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领导行为模式应该转向“经理人-项目人行为模式连续分布场”,非经理人都是具备各种能力的项目负责人,即就是根据员工的优势智能或能力进行项目分配,并建立能级评价体系。根据项目制定项目负责人的能力标准;最后对项目内的员工个体进行纵向能级评价[3]。这种多元化的、弹性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特长,展示自己的能力,实现项目开发的目的,也优化了企业不同岗位的人才配置,最终员工达到了自我实现,企业提高了效率,社会赢得了发展。

3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构建

3.1 课程理念

在生态哲学基础上,引入了“和谐”、“和生”理念,将创业教育中的学生视为一个社会“生态因子”,通过汲取社会行业中的创新人才素质标准,建立“校园人”、“企业人”生态互动的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构成紧盯市场,有预见性的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布局及时修订课程,按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同时兼顾社会道德文化,对其进行“能”、“德”结合的创业教育,使其成为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创新主力军。

3.2 课程构建路径

1)首先进行PESTLE分析,确定创业知识需求及素质要求主线。由于课程具有“文化关联性”与“背景性”[4],因此在课程设置前必须遵循PESTLE[5]分析,该分析包括政治因素(political),即国家教育政策;经济因素(economic),即国家和地域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因素(social),即社会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等;技术因素(technology),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及对生产等的影响;法律因素(legal),即相关法律对课程的支持或制约;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即支持课程创建的需求导向及各种资源。这些因素是创业课程开发的前提和依据。学校要在和谐课程文化理念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教育政策、区域经济、学校教育资源等,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人才规格,确定学生专业能力主线,为确定主干项目及辅助项目提供依据。

2)进行校企合作行动研究。创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都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互动,才能不断自组织并完善。课程开发的校企合作行动研究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即教师步入企业、企业人员进入课堂共同合作开发创业课程,并不断在实践行动中探索、修正、再探索、再修正,使课程成为贴近学生、贴近实践、服务实践的活课程。

校企合作行动研究途径之一是邀请知名的企业人士或成功创业的校友,通过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讲授创业经历与心得,培养他们的创业理想,并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及EPD教育(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此途径可以提升学生对创业实践的感性认识,并积极拓展内外部资源,达到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途径之二是开创“订单教育、顶岗实习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模式,通过呼唤学生的创业热情、挖掘学生个体技能潜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识和对创业目标的敏感性,以学生的创业偏好为其安排订单合作或顶岗实习单位岗位,然后根据学生的岗位需求,校企合作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

最后,根据双方合作思路构建创业课程开发的SMART目标,即制定一个具体的(specific)、可测的(measurable)、同意的(agreed)、现实的(realistic)、有时间限定的(time-bound)[6]课程目标。并突破现有的学科教学模式,构建项目课程,根据创业教育阶段进行相配套的项目教育。

3)实践教育活动总结。创业项目课程构建必须来源于实践,服务于一线教学。根据经验,笔者在实践教育中可以建立三种模型创业教学形式。第一,对新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及职业生涯设计,并进行职业理想及职业道德教育,引发新生的创业兴趣并规划大学生涯。第二,组织校内“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从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挖掘潜在的创业项目和机会,此时进行合作精神、市场调研、服务营销、营销心理等内容教育。第三,学生毕业前半年,进入与自己职业倾向相似的单位实习,并完成题为“大学生创业规划”的毕业设计,此时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及EPD教育(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社会公德、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职业纪律、税法、劳动法等岗位规范教育、心理保健教育及员工EAP(员工帮助计划)等教育,通过整合以上实践创业活动,来确定一个系统化的创业项目课程及课程内容开展的程序。

3.3 大学生创业项目课程构建的具体内容

大学生创业项目课程是一个符合大学生发展特点的系列课程;是一套科学的、适应时代经济发展需求、操作性比较强的创业课程体系及基于职业素能培养的弹性方案。

1)项目课程的具体内容。子项目1:创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子项目2:生命价值观教育及EPD教育(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子项目3:职业倾向测试、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子项目4:市场调研、服务营销、营销心理等教育;子项目5:经济法、工商管理法、税法、劳动法等市场管理法规及创业规范教育;子项目6:个人与团队管理、职业礼仪、社会公德以及交往礼仪教育与训练;子项目7:挫折教育、心理保健教育及员工EAP(员工帮助计划)等教育。

2)课程目标。通过每个子项目课程教育,拟解决近年来大学生创业中突出暴露的如下问题。第一,大学创业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不当,市场调研、服务营销、营销心理等知识缺失和挫折管理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创业倾向偏差,创业失败,出现心理疾患及自杀现象。第二,创业教育中经济法、税法、劳动法等创业基础法律知识缺失,导致部分学生创业规划失败或者走上经济犯罪道路。第三,创业教育中生命价值观教育及EPD教育缺失,导致部分学生不尊重生命现实与发展规律,创业中唯利是图,食品药品等出现质量问题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第四,创业教育中社会公德、交往礼仪、职业礼仪及合作精神等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学生人格偏执,身心发展失衡,不利于社会人际和谐。

3)课程评价体系。创业教育的项目课程必须是具有开放性、现实性、能本性的创业实体课程,并能直接应用于实践教学中。所谓开放性,一指课程与社会经济文化、学生个体特征等外部的信息交流与能量输送;二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之间的信息交流,以保持课程系统的整体性。

所谓现实性,一指以学生的能力事实为起点,以学生的经验为依据,以学生的生活整体为基础,顺应生命生活流程,符合其动力性发展趋势;二指从现实社会的经济文化出发,包括经济制度文化、消费习俗、伦理文化等,其中市场伦理是其建构的主要依据;三指课程知识内容必须与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发展方向相一致。

所谓能本性是指课程内容必须囊括现代职业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现代职业素能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拥有的必备能力,即任职资格;二是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三是指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和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BE/OL].(2010-05-04)[2010-07-15]..

[2]Meredith Belbin.Management Teams:Why They Succeed or Fail[M].Oxford:Butterworth Heinemann,1984:13.

[3]张等菊.多元智能理论:“能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探讨[J].科学与管理,2005,(6):26-28.

篇11

一、项目管理教育对创业素质提升的有利影响

(一)项目管理观念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学生在进行创业构想的过程中,需要将创业理念转变为实践活动,创造出实体企业、组织,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创业者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对项目进行创新、管理方面的决策。为保证创业的活力与生命力,应融入部分创新思维,依照谨慎、科学的指导原则,做好创业项目的资源配置与利益划分规划。通过项目管理理念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快的了解创业所需的因素,对项目进度、组织、协调、控制等工作进行过程管理,提升学生创业的管理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强化风险防护理念

创业项目包含各种各样复杂的风险类型,通过项目管理可以将风险控制的过程划分为风险控制规划、类型识别、源头分析、应对方案、执行监控、结果控制几个阶段。通过风险控制能够有效增强积极影响发生的可能,抑制消极事件发生的频次与造成的客观影响。创业者以项目管理为原则,对创业风险问题予以重视,制定阶段性控制规划,可以在科学规避、管理风险的基础上,正确的认识事件的风险性,优化创业决策,提升创业项目执行的可靠性与实践性。

(三)创业项目实践执行能力的提升

创业项目以过程管理为重点,将创业项目的持续性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其中,过程管理的内容包括:启动过程、计划制定过程、执行过程、监控过程以及收尾过程五个时期。项目过程控制将这五个阶段的工作整合在一起,设置全过程监控。创业者按照过程规划方案与监控实际情况逐步落实创业目标,全面提升了创业者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观察能力等综合创业素养。与此同时,利用过程监管的信息反馈,提升创业选择、决策、统筹等方面的指挥能力,能够发挥领导作用,控制创业项目资源、拓展组员沟通渠道,做好创业项目。

二、项目管控的综合管理与风险控制理论

项目管理理论基础包括综合管理、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一)对创业项目的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是项目控制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指在项目运行周期内,对涉及的管理过程进行全面统筹、动态管理的过程。综合管理的内容包括:项目相关人员的分析、控制系统的整体设置、管理体系及运行过程中的关系控制等。项目相关人员不仅包括参与项目的干系人,还涉及被项目影响的相关人员。通过对相关人的系统、全面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对项目执行的影响,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持。除此之外,对组织内成员的管理,还能够提升工作协调性,激发成员参与创业项目的热情,与创业者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项目目标的落实与规划的执行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冲突与调整是无法避免的。项目管理者在调整与变更方案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业素质,强化自身处理矛盾、协调工作的能力。综合管理理念强调在项目规划阶段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矛盾、冲突处理机制,在锻炼创业者综合素养的基础上,确保项目执行的顺利。具体来讲,项目综合控制的过程包括计划制定、计划实施与方案变更三个方面。项目规划对创业组织、成员、责任划分、任务目标进行介绍;项目实施是对资源配置、管理机制、创业经营项目等内容的执行;项目目标是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

(二)对创业项目的风险控制

项目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是指在项目运行的同一个周期内对可能产生风险的环节进行预估、分析、辨别、评估、应对、控制等处理,在保证防线应对成本与管理效果平衡的基础上,确保创业规划的目标顺利落实。风险管理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为更好地协调风险管控不同知识领域关系,应该及时拓展理论知识的获取渠道,为风险全过程管控提供坚实的支持。创业项目的风险管理在进度控制、质量管理与成本配置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作用。具体来讲,依照PMI模式的划分原则,风险全过程控制包括风险预案编制、类型识别、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应急举措、过程监控、结果控制等。预案编制是指结合相关创业实例、现行法规、创业数据风险分析等,在规划阶段对风险高发事件设置预防、应对举措。对创业项目、成员、执行模式等进行综合分析,为风险源的预判提供支持。创业者通常选择成员会议、专题探讨、项目组审核等方式判定、识别风险可能出现的环节,制定专业性的风险控制方案,保证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率的平衡。现阶段,风险识别模式具体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访谈法、SWOT分析等。

三、项目管理在创业实践中的合理应用

(一)创业组织搭设

组织结构是创业目标落实与完成的决定性管理要素,创业规划涉及的内容繁杂、部门协调难度大,因此,通常以矩阵结构为主要形式。在矩阵结构中,管理指令的下达包括横向与纵向两种,一方面,学生可以接受学校的创业指导;另一方面,也能够与项目专业所属的院系有直接的联系。两者交叉填补创业实践指导的空白部分,当两种指令出现冲突时,由项目主要负责人统筹协调。

(二)质量动态监管

项目的规划质量、方案质量、执行质量等都是项目控制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创业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应设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质量控制目标。以PDCA管理循环模式为例,利用该种工作机制,可以有效落实质量目标,通过全员参与、全面监管与系统协调的方式,提升创业方案的可行性。创业项目的实践工作包括:立项、实施以及质量验收三个阶段,同时,可以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分为方案制定、质量审核、过程审查、总结验收等环节。PDCA的具体应用步骤包括:P属于立项阶段,对创业目标、内容、计划、动机等进行分析,成立项目;D是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C是项目组、学校、院系等对项目进行审核;A是对项目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并对方案进行调整,准备进入下一阶层的PDCA项目循环。

(三)执行进度调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高校大学生创新项目数量也随之增多,然而,许多学生申请了项目之后,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项目延期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所以进度管理愈发显得重要。以图表形式编制进度计划效果更直观,一目了然,简单易懂,还可以监督各阶段工作的进展情况,在时间上对“大创计划”进行整体把握,以保证各阶段工作按时保质进行。如果计划发生变化,可以很容易地做出相应调整,以实现“大创计划”的进度控制。“大创计划”可以按照图表形式列出相应工作名称与时间跨度,同时,编制的图表中可以设置横线起点和终点来表示每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横线长度表示工作的持续时间。

(四)成本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12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于2016年3月24日已经正式拉开序幕,大赛的主题是:“拥抱‘互联网+’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3月~5月各高校参赛报名,6月到7月各高校初赛,8月~9月份各省市复赛。从官方网站可以看到,这次大赛全国各个高校大学生创业者达到54万人次,创业项目11万个。

笔者从事于创新创业教学和辅导工作,特别关注医学院校的参赛情况,由于有机会接触一些院校的参赛项目,因此搜集了全国80所各类医学院校生的创业项目,希望通过这些项目的分析,对医学生的参赛水平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这80所医学院校分别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及宁夏等23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部分本科类的医科大学及专科类的医学高职高专等院校,截止到2016年7月17日,共有1200个(其中创意组的项目为1100个,占91.7%;初创及成长组为100个,合计占8.3%),全部为初赛项目,经过统计,参赛人次为5753人次(每个项目平均参加人次为4.79人次)。本文将对这些项目进行一些系统的分析:

1参赛项目所涉及的医学专业领域

在所统计的各个医学科大学和医学高职高专院校1200个初赛创业项目中,与医疗健康有关的项目有626个(占了52%,见图1),其中应用到医学专业(按照医学专业一级学科分类标准)的项目有429个,涉及了所有的医学专业领域,其中临床医学的数量最多,详见表1和图1。

2参赛项目移动医疗的产品的细分领域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比起其他行业来讲,移动医疗健康具有信息高度破碎化、信息高度不透明及生B链缺少协调统一等特点,笔者参照美国医学界对移动健康(mHealth)的定义,将移动医疗健康应用细分为十三类,分别是:慢病管理服务平台(主要针对老年人、伤残人士、脑瘫儿的健康与护理)、单科领域的应用(牙科、孕期前后、糖尿病、医疗美容、心理健康)、医生(医学生)交流平台(社区、继续教育、学习)、健康管理数据监测、物联网检测、筛查工具和平台、医疗新媒体(通过传递医疗资讯,进行患者健康教育,同时可以连接医生、制药企业和患者,并可以建立社区,为患者服务)、互联网便捷服务(挂号、查询、预约导诊及报告单)、患者自诊或预诊医患沟通平台、远程诊断在线问诊、医疗大数据应用和精准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医药电商平台及PBM。

我们对与医学相关的626个参赛项目进行了逐一分析,有523个项目融入了互联网的技术,因此,我们把这些项目按照移动医疗细分领域进行了归类,(见表2、图3)。

另外,从这些商业计划书中,提及了开发相应APP移动端应用的有397项,微信公众号的有68项,Web形式的有19项,见图4。今天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参加互联网+大赛的项目,采用手机APP作为产品运作或营销手段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形式。

笔者有机会通读了这些医学院校初赛的1200个创业项目计划书(与医学专业相关的有626个),有以下发现:

(1)本次大赛来自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创业项目,有半数(本次的统计数据为52%)的创业项目涉及医学领域,其它的来自非医学专业领域,可见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创业思路是丰富的,特别是互联网创业领域,并不完全限制于本专业;

(2)从52%的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表2)中,可以发现,医学生创业的专业相关领域,临床医学、中医学(如针灸、推拿按摩及拔火罐等)及药学领域(包含医药管理、流通、中药炮制等等)的创业项目占据了前三,占了医学相关领域创业项目的82.3%,说明这些领域是当前医学生创业主要涉及的领域,也是同学们比较关注的市场;

(3)从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创业领域来看,如今的医学生在医学健康与互联网相关联领域的创业思路是非常广泛(表3),几乎涉及目前最主要的互联网+医疗的领域,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创新创业的设想。其中创业项目最关注的领域是慢病管理服务平台,占了24.5%,是关注度最高的细分领域,这其中老年人健康与养老领域占了首位,特别是养老与社区的结合的APP项目,说明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医学生越来越关注这一潜在而巨大的市场,也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解决方案和设想;另外,医疗新媒体、医疗数据应用等比较前沿的互联网数据应用领域,不乏优秀的创业设想,如由四川大学医学生选送的《“Medlinker”医生联盟学术交流平台》和《SMART+MED云病理共享平台》分别获得了本次大赛第26名和27名的好成绩。

不过,参赛的创业项目中未有人涉及在国外非常流行而且重要的PBM形式,这应该与中国现有的医疗体制有关,其实也是未来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所谓PBM,指的是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一种专业化第三方服务,提供该服务的机构一般介于市场内的支付方(商业保险机构,雇主等)、药品生产企业、医院和药房之间进行监督管理和协调工作。PBM基于患者就诊数据的采集分析,药品处方审核等对整个医疗服务流程进行管理和引导,从而达到对医疗服务进行有效监督、控制医疗费用支出、促进治疗效果的目的,应该有互联网技术很好的用武之地。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创新创业教育作(下转第25页)(上接第21页)为通识必修课逐渐融入到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逐渐增强,思路更加开阔,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医学生开放、多元、跨界、共享的互联网思维,让广大医学专业学生有更好的展示自己开拓创新的舞台,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