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6: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

篇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2006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近几年来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2012年全年排放量达到8106.43百万吨。中国曾承诺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于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实施减排任务同时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影响因素有一个细致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来源

化石能源的消耗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其中第二产业1978年至2015年的平均比重达到45%,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占到总能源消耗量的80%以上,由此推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在第二产业内部,不同细分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差异,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占到40.1%、24.2%、7.3%、6.7%和6%。

农业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例较低,而且农业生态系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能够减少因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是,中国大规模的砍伐树林、毁坏良田、破坏湿地等活动使农业生态系统的吸碳能力大幅度下降。

二、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2000年至2012年,中国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5389百万吨增长至16572百万吨,具体来看,200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在前五的省市区分别为辽宁、广东、河北、山东和山西,到2012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在前五的则分别为山东、江苏、广东、河北和内蒙古,虽然排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排在前五位的省市占比加总基本保持在35%左右,这说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集中度基本保持不变。2000年至2012年中国全国的二氧化碳平均年增长幅度达到为9.81%,其中,海南、宁夏、内蒙古、陕西、青海、山东、广西、新疆、福建、云南、江苏、湖南、浙江和河南大于全国的二氧化碳平均增长速度,因此,这些地区的减排任务严峻。海南、宁夏两地的增长速度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基数小,但若不引起重视,这两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其他地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2012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位居第五,若仍然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势必会成为中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地区。

从地区来看,2000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2633百万吨、1757百万吨和999百万吨,比重分别为48.87%、32.60%和18.53%;2012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7733百万吨、5340百万吨和3500百万吨,比重分别为46.66%、32.22%和21.12%。2000年至2012年,虽然三大地区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贡献度排序依然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但是东部的贡献度明显下降,中部基本保持不变,而西部的贡献度明显上升。东部、中部、西部和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平均增速为9.39%、9.71%、11.01%、9.81%,西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

三、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分析

人口、经济增长、技术水平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人口增长会通过两种方式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一是人口数量的增加会使得对能源的消费增加,进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二是人口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其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间接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影响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有促进作用,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在经济增长初期,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即扩要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量来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量增加。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发生改变,过去高污染的工业经济开始转向清洁的技术型、服务型经济,结构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另外,经济增长带来的技术进步也进一步抑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总结来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初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当经济发展达到一个临界点后,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开始减少,这就是库兹涅茨曲线。

技术水平可以通过三大主要途径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实现节能产品的生产和应用,这将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增加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第三,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改变,从以能源为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过渡到以资本为要素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

四、结语

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依然严峻,西部地区是未来二氧化碳减排应该着重注意的区域。在实行二氧化碳减排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人口、经济增长以及技术水平对其的影响作用,将他们纳入一个统一的工作框架,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此实现在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玉军,陆D.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基于对CO_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

篇2

以下介绍一种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的教学过程:

一、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

在介绍清楚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基础上,强调生物多样性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分布模式的不同。从赤道到两极,生物多样性随温度的降低呈现递减趋势。沿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生物多样性亦呈下降趋势。沿海水深度,光线减弱,温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同样下降。由此可见,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生物多样性应该与温度正相关。

媒体关于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报道,主流媒体认为,人为地大量排放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得出物种将在全球气温上升的大背景下加速灭绝,生物多样性将呈迅速下降趋势。

矛盾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的分布模式是与温度正相关,为何全球气候变暖反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二、分析以上结论的逻辑关系

人类工业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二氧化碳不阻挡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吸收红外线,地面热辐射无法逃逸外太空,大气温度逐年增加冰川融化,不能再反射太阳光两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底部永久冻土层融化,大量比二氧化碳级别更高的温室气体甲烷被释放出来地球加速升温,一发不可收拾过度炎热的气候摧毁岌岌可危的生物圈生物多样性下降,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三、请学生分析上述逻辑链条的漏洞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目前的地球大气温度在地质史上处于什么状态?(2)全球气候是否在持续变暖?(3)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引起的吗?(4)生物多样性与气候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对有关上述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加以了解。

距人类最近的第四纪大冰期于200万年前开始,截至目前,第四纪大冰期中至少有6个冰期,依次上溯分别为:玉木、里斯、民德、贡兹、多瑙、比贝等。目前,人类还远远没有走出第四纪大冰期,甚至极有可能尚未走出玉木冰期,目前不过处于玉木冰期所属的最近一次亚冰期和下一次亚冰期之间的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的短暂亚冰期内。

气候变暖的权威数据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其第一工作组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称:由于自1750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已明显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变化,而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于农业。气候的变暖是毫不含糊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雪和冰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得到的证据支持了这一观点。在大陆、区域和洋盆尺度上,已观测到气候的多种长期变化,包括北极的温度和冰、大范围的降水量、海水盐度、风场以及包括干旱、强降水、热浪和热带气旋强度在内的极端天气方面的变化。但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之前的“气候门”事件(涉嫌操纵气候数据)影响了该报告的可信度。

大气二氧化碳与气温变化的因果关系学术界并未形成定论。究竟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温升高,还是太阳辐射增强导致气温上升,从而加大了海洋、冻土层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就此问题学术界一直在争论。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日前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历史观测数据发现,自1850年以来,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占其总排放量的比例长期稳定,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从那时到现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从每年约20亿吨增长至约350亿吨,这意味着地球吸收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另一种观点认为,气候变暖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的增强和气候自身活动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主流观点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温度上升的影响会加快丧失速度。主要的原因有:生态环境的退化与丧失;物种向更高纬度和海拔迁移;生物物候期的变化,这种变化正造成生态紊乱;动物繁殖受影响;病虫害增强。但反对的声音也存在,即生物多样性在气候转暖时可能有所增加。证据主要有地质史上的泥盆纪、侏罗纪、新生代等温暖期都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极大丰富;另外,最新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对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以及气候变暖有利于那些生长迅速的树木,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扮演了一个肥料的角色而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效率,尚是一个未解之谜;较高的温度可能加速产生新物种的进化速度。

四、师生辩证分析、总结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学生应该对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认识。在生物教学中处理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时应持的态度:重视现状,“不能无忧,不必过虑”,而不必过虑的前提是不能无忧。特别是在很多现象尚未得到合理解释,人类对自然所知甚少的情况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节约资源,保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保护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等做法,仍为明智之举。为了人类的未来,采取谨慎的态度总是有益无害的。

同时应告知学生,目前人类对自然界,尤其是生态系统中基本问题的认识还非常浅薄,在很多问题未得出明确结论的情况下,面对海量的媒体报道,要学会筛选合理的信息,对任何问题都要关注其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从而避免陷入认识误区。

参考文献:

篇3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世界瞩目,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甚至超过了警戒线。古语说的好,人不患贫而患不均,一些人由于经济贫困,在生产生活上得不到公正对待就容易引发恶性事故,造成不良影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仍有197.8万人没有脱贫,贫困面仍然很大,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不少贫困人口仍然没有有效脱贫致富的产业和措施。这就要求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站在民族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各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制定向贫困人口倾斜的优惠政策,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利用资源搞好产业扶贫

内蒙古属农牧业大区,农牧业资源丰富,具备进一步做大的优势和条件。自治区在“8337”发展思路中提出: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同时,区党委政府还以2013年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加快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现代农牧业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村牧区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

造成内蒙古贫困的原因,一是冬季寒冷漫长,农业生产时间短,以种植为主的农户,一年中仅有1/3的时间在干活,2/3的时间闲着。二是农牧结合不够紧密,资源利用不充分。如自治区是奶牛养殖大区,奶牛一般日饲料喂养量都在30斤以上,有的达到40多斤。然而,牛粪中37%左右的饲料没有被消化吸收,牛粪也因不能很好利用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多数只能以很低的价格上在农田当肥料。三是一些地方把玉米秸秆青贮后喂牛羊效果很好,营养价值很高,但多数玉米秸秆粗放地让牛羊吃些叶子,秸秆当烧柴烧掉,有的甚至在地里就焚烧,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四是养羊业良种推广的速度不够快,效益不高。自治区是养羊大区,由于长期过度放牧,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生态,提高土地和草原生产能力,全区各地都提出了禁牧。由于禁牧,羊的饲养量下降,农牧民没有更换适宜圈养的肉羊品种,导致收入减少。五是全区建起了180万亩温室大棚,但因为没有推广二氧化碳施肥等新技术,种植效益不高,许多投入大量资金建起的大棚闲置,蔬菜价格较高,“菜蓝子”依然是当前的大问题。六是饲养的鸡、鸭、鹅由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高,家禽免疫力较差,产品质量不高,效益不够理想。

发展产业能让贫困人口人人有事干,户户有致富项目,是扶贫工作最根本的措施。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农牧业有机结合起来,拉长产业链条,使现有资源循环利用,把传统产业赋予新的内容,把新型产业做大做强。具体有以下发展模式。

一是适时收获玉米,把玉米秸秆及时青贮作饲草,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和肉羊产业。内蒙古曾经是肉牛养殖第一大省,现在退到第四位,原因是河南、山东、河北等玉米种植大省把玉米秸秆青贮加工成饲草料,大量饲养肉牛。据测定,收获玉米后的秸秆青贮是干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2.7倍,而且适口性好,是牛羊养殖的好饲草。目前全区每年玉米种植面积2700万亩,按1 5亩养一头牛计算,可养1800万头,现在仅为680万头,还可以养1120万头,发展潜力还很大。

另外,按现在的饲养管理水平,卖整牛每头牛的纯收入是1500元,如果屠宰后对肉牛进行精细分割,根据不同的酒店档次配送不同部位的牛肉,最高档的牛肉可卖到每公斤300元,低的60元,比整牛高出4倍。牛骨可以加工成骨粉制作盘碗等高档用具,这样每头牛可收入6000多元。全区现有奶牛290万头,加上现有的肉牛耕牛可以提供充足的犊牛供饲养育肥,还可以引进西门达尔、夏洛来等优良品种的肉牛。

在传统养羊区,可以通过青贮玉米秸秆,结合其它作物副产品舍饲肉羊,肉羊用皮肉兼用型杜泊羊等逐渐改良,不仅羊肉品质好,而且皮张价格高,效益会更高。

二是用牛粪养蚯蚓,蚯蚓喂鸡、鸭、鹅,蚯蚓粪、羊粪和鸡鸭鹅粪做有机肥料。无论是奶牛还是育肥牛,粪便用来养蚯蚓可以形成新的产业。蚯蚓中蛋白质含量达到60-70%,鸡、鸭、鹅每天吃2.5-3克蚯蚓可以补足对蛋白质的需要,而且吃活食可以提高家禽免疫力,使其少得或不得疫病,明显减少重大疫情机率,还可以提高蛋和肉的品质,培育生态蛋、生态鸡、鸭、鹅品牌。

蚯蚓养殖技术简单,只要把牛粪腐熟,并保持一定温度湿度就行,不需要添加其它任何物质。每头牛每年的粪便可以生产90公斤蚯蚓,蚯蚓的年繁殖率可达到500-1200倍。现在该产业在乌兰察布等一些地方试养效果很好,完全可以大面积推广。

自治区东部盟市养鸭、鹅是传统产业,养蚯蚓后可以继续扩大规模,夏季喂活的,冬季把蚯蚓干添加在饲料中饲喂。一头牛的粪便通过养蚯蚓可以供120羽家禽补饲,1800万头牛的粪便养蚯蚓可补饲21.6亿只家禽,潜力很大。

蚯蚓粪是很好的肥料,与羊、鸡、鸭、鹅粪混合可以生产有机肥料,每吨650元,价格是未加工粪便的几十倍,还可以长距离运输。现在我们用羊粪做成的有机肥被运到海南种香蕉,可以使香蕉不烂果,深受欢迎,同时还是蔬菜、花卉等高效作物的优质肥料,是生产有机绿色农产品的必备肥料,市场前景广阔。

通过农牧结合循环利用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既培育出了新的产业,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以玉米为例:30亩玉米每亩1200斤,每斤1元是3.6万元;秸秆可养20头牛,每头收入2000元,是4万元;牛粪养蚯蚓喂鸡,20头牛的粪便可养鸡2400只,每只纯收入30元,是7.2万元;蚯蚓粪、鸡粪再做有机肥,又是一块收入。这样算下来的收入是原来单纯种玉米的4倍多,同时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对发展农村经济,培育脱贫致富产业具有普遍意义。

三是大力推广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实现温室大棚产量效益翻番,彻底解决“菜蓝子”问题。自治区冬季寒冷漫长,为了解决冬季吃菜和农民致富问题,各地把温室大棚建设当作重要产业去发展,以补贴和项目支持的形式投入了大量资金,现在己发展到180万亩,加上今年新建的20万亩达到200万亩。按照规划,到2015年贫困人口设施农业户户均要建成1亩温室大棚。

温室大棚建起不少,但效益并不理想,绝大部分大棚在冬季最冷的2-3个月闲置,有一部分甚至常年闲置。因为作物生长95%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5%是氮磷钾等肥料。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为0.36%,而作物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1%,空气中二氧化碳仅能满足作物所需的1/3。冬季温室蔬菜为了保温,常使大棚处于密闭状态,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补充,影响了蔬菜生长。夏季即使通风口全部打开,由于作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快,外界二氧化碳补充有个过程,所以温室大棚中二氧化碳始终比外界低10%以上,必然要影响产量。国外通过燃烧白煤油和焦炭的方法增施二氧化碳,能起到增产作用,但是由于成本高难以推广。现在,国外用燃烧天然气的方法增施二氧化碳,而且温室或连栋温室温度湿度自动控制,增产效果很好。比如荷兰黄瓜亩产7-8万斤,我区亩产只有2-3万斤。乌兰察布市的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器,对碳铵进行热分解,产生的氨气被水吸收变成液体氮肥用于根际施肥,二氧化碳释放到温室中供作物光合作用,该技术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该产品也己列入自治区农机补贴。

丰镇市红砂坝村是最早搞二氧化碳施肥的试验点,农民对二氧化碳施肥的增产作用认识很高。经过几年的实践,他们总结出西瓜在育苗期和结果期累计施用二氧化碳气肥一个月,就可以增产30%,110天的生育期提早收获半个月,亩株数由1200株增加到1400株,三个方面的作用加起来总增产可达60%以上。

二氧化碳施肥可以在寒冷的季节使用,在夏季同样可以使用。乌兰察布市霸王河村是集宁区的蔬菜基地,凡是温室全部用了这项技术,农民也一致说好。农牧厅派专家在卓资县五犊亥村温小毛的设施农业园区测产,新建的温室内,在土壤没有熟化培肥,工人不怎么会种的情况下,测得西红柿亩产量达到22685斤,比不进行二氧化碳施肥的高出一倍多。察右中旗科布尔镇海拔1700米,是有名的寒冷之地。通过二氧化碳施肥,温室在冬季也能种植,效益比原来增加1倍。

篇4

生活化导入是指尽量把学习的内容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或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或与学生的认知冲突联系起来,列举一些生动有趣、悬念丛生、严重冲击和违反学生常识的生活实例。

例如,在学习初三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时,先演示用玻璃刀切割玻璃及铅笔导电两个实验。玻璃刀切割玻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它为什么能切割玻璃,以及它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关系,学生不了解;对于铅笔芯能导电学生在此之前了解得不多。以这两个实验导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迫不及待想要学习,引入取得很好的效果。

又如,在学习《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相关的性质和用途时,以几则故事引入二氧化碳不同的性质。如问:一位游客牵着小狗进入一个深山洞,在接近洞底时,小狗晕倒,而人却没有事,这是怎么回事呢?卢浮宫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馆内珍藏了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供游人参观,近年来这些作品颜色逐渐黯淡甚至变色脱落,研究表明,作品颜料中的某些矿物质与酸发生了化学反应,那么在这守卫森严的博物馆内,酸是如何产生的呢?房子刷完石灰乳后,马上搬进去,没过多久,墙壁就“流汗”了,有什么好方法让墙壁很快停止“流汗”呢?以这样几则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作为导入,让学生思考,学生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不单在学习元素化合物这些比较直观的知识时可以使用生活化的导入,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微观粒子概念时也可以利用有趣的生活化导入,设疑激趣,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课题1・ 原子的构成》时,课题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在正式探讨原子的内部构成前先利用一段视频资料短片――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巨大的能量。再接着水到渠成地引出探讨的主题――原子结构的奥秘。

二、生活化的新知教授

在传授新知识时,把生活世界的某些相关经验或疑难作为了解与掌握新知的“敲门砖”,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教学,容易使新知识在原有的观念中找到新的生长点,发生同化或顺应的联系,使学习变得容易和有意义。

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化学仪器、药品的取用时,就可以先让学生畅谈厨房中所见的液体与固体物质,回忆家中厨房食品的摆放,模仿倒水、倒食用油、倒醋、取食盐、取味精、茶杯盖正放、酱油标签污染等动作,把厨房与化学实验室联系起来,有效地缩短学生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应的知识。

在学习《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的分子概念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一想一些日常生活现象中的“为什么”: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为什么湿衣服在太阳下很快就能晒干?为什么衣服干了以后会有白色的痕迹?为什么一勺食盐放在水里不见了水却变咸了?为什么一体积的水混合一体积的酒精后体积总和不再等于两体积等等。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分子的存在和分子的性质。

又如讲到《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中的氢氧化钙时,可以给学生介绍:石灰水可以用作鸡蛋保鲜剂――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不溶性碳酸钙,堵塞鸡蛋壳上的毛细孔,减少蛋内物质与空气的接触;新制的石灰水可以用在厕所、水沟、人的呕吐物以及一些家禽的消毒上。在本单元的课题2的中和反应中可介绍熟石灰能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等。这样,把新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知识范围。

在讲《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中的氯化钠除了食用和制取0.9%的生理盐水外,还可以将它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介绍给学生:经常喝点淡盐水可治喉咙疼、牙疼;用盐水清洗鱼、鸡鸭内脏可以去除腥味和臭味;用浓盐水喷洒木炭,木炭燃烧时不但浓烟变少而且还可以节约木炭;新买的瓷碗瓷杯,在盐水里煮过,不容易破裂。

三、生活化的习题设计

习题的设计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这些似曾相识的题材唤起学生对问题的印象,发掘他们深层记忆中的想法,刺激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以下几道鉴别题就完全来自生活实际,学生能借助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和做法正确解题:①厨房里的调味盒里有两种白色的固体――纯碱和食盐,怎样才能鉴别出哪种是食盐,哪种是纯碱?②路人在一小贩的兜售下,购买了一个“金戒指”,它真是24K纯金的吗?③在实验室里,能用哪些简单的方法把蒸馏水和食盐水鉴别开来?④一些中学生过某拆迁工地,从地上捡起一块“老石灰”,产生了疑问――陈年石灰的主要成分还是原来的熟石灰吗?

作为知识的反馈、考查手段之一的考试测验也应该充分体现这种生活化的理念。如:例1(广州市2004年中考)回收、利用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一些用品,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废弃用品中属有机化合物的是():A 铜线;B 铝制易拉罐;C 铁锅;D 塑料包装袋。例2(广州市2005年中考)冬天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A N2;B CH4 ;C CO2 ;D CO。例3(广州市2006年中考)我省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 :A 山上的树木;B 小桥的铁栏杆;C 路灯的玻璃罩;D 大理石雕像 。以上三个例子分别以资源、健康、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对日常化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康教育和环保观念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四、生活化的课后小结

在课堂临近结束时,将生活世界中的某些问题呈现出来,作为本节课汇总新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抓手,可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篇5

一、前言

19世纪初,Joseph Fourier 发现大气气体能够圈住太阳放射出来的热量。到1873年,John Tyndall 已经通过实验确定了大气中的H2O(水)和CO2(二氧化碳)是两种使全球气温变暖最重要的气体。目前,一致认为使全球变暖的六大气体是:CO2(二氧化碳),CH4(甲烷),N2O(一氧化二氮,即笑气),SF6(六氟化硫),氢氟烃,全氟化碳。然而,直到20世纪CO2在全球气温变暖进程中的作用才真正被人类认识(Arrhenius,1908;Sample, 2005;Weart, 2006)。至今,依旧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诸如自然环境如何吸收CO2 (Humphreys, 1920;Hulburt, 1931), 在生产CO2过程中人类行为和自然过程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Crawford,1996)。1958年Charles Keeling在南极洲和夏威夷开始精确测量CO2浓度时投入产出分析,在研究CO2排放和全球变暖之间关系时出现了重大进展,这些较为准确的测量数据为接下来10年进一步研究其对气候的变化奠定了基础(Lovelock, 2006)。

Carbon Emission(碳排放)一词最早出现于“Man's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into the atmosphere(1967)”一文中,指出二氧化碳是迄今为止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含量最多的大气气体,尽管这种方式排放的气体量大约只占大自然产生的2%,但是已经打破了大自然平衡。计算结果表明由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几乎全部来源于燃烧过程,其中超过90%源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作为过去最被广泛使用的单一燃料——煤,已经相继由石油及其制品和天然气予以替代[1]。

最近十年来,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已经变成国内外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2]。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化石燃料消费量不断加大,致使环境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日趋增加论文怎么写。在影响一国经济结构的因素中,对外贸易是主要的因素,并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Porter1990;OECD 1997)。因此,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能为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找到新启示。

二、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概念

目前,相关研究或是从“内含能源”的角度,即隐含碳,或是从“出口碳”、“出口排放”、“碳连锁”等其他角度,揭示出如下事实,即贸易会导致“碳泄漏”。 从对外贸易的角度上来说,“隐含碳”、“转移排放”、“出口碳”、“出口排放”、“碳连锁”的含义基本相同,但“隐含碳”更具有科学性。在国际相关学术研究中,隐含碳被称之为“EmbodiedCarbon”。1974年的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IAS)能源分析工作组的一次会议上就曾指出,为了衡量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消耗的某种资源的总量,可以使用“embodied”这一概念。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exports),即为了生产出口产品,而在生产国的整个生产链中所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商品生产过程中的隐含碳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工农业生产过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29]。

三、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测算

隐含碳的计算即对碳排放的计算,世界上主要有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模型法、生命周期法、投入产出法等多种方法。实测法和物料衡算法尽管方法严格投入产出分析,但是基于基础数据记录的完备性和详细性,不具有现实性。模型法是目前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政策、减排分析等相关领域研究主要采用的手段。当前,AIM、SGM、IMAGE等综合评估模型被广泛使用。但是,模型法主要是针对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实施后对地球各生态系统、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估,并非为了找到如何有效地估算某行业或部门的排碳量。生命周期法是估算某个项目从投入到结束整个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但存在重复估算的弊端。刘强等(2008)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中的46种重点产品的载能量和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比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西方国家学者较早运用瓦西里·列昂惕夫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并创立的一种反映经济系统各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数量依存关系的“投入产出法”对本国对外贸易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展开了研究,这一问题后来随着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状况而被发展中国家学者加以重视。投入产出分析法是目前研究国家贸易碳排放的主流方法,是已被广泛证实的一种有效的、从宏观尺度评价嵌入到商品和服务中的资源或污染量的工具。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Machado, Schaeffer和Worrell (2001)、Hayami和Nakamura(2002)、Sanchez-Choliz和Duarte (2003)、Tassielli和Notarnicola (2004)、Ukho-padhyay和Fors-sell (2005)、Peters and Hertwich(2005)、Paul B. Stretesky 和 Michael J. Lynch(2009)等,近几年来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也多了起来,如齐晔(2008)、孙小羽(2009)、朱启荣(2010)等学者不同年份内以不同部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进行了测算,尽管结果不?牵崧刍旧隙际且恢碌模此孀胖泄隹诿骋字械囊己坑性龀さ那魇啤?

当前统计部门尚无碳排放量的直接观测数据,其中所涉及到的碳排放数据多为各学者根据已有能源数据进行折算,这其中多是基于直接能源需求(最终能源消费)进行折算。但最终能源的使用因受制于各产业的能源使用结构、使用效率等因素制约,不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带来的所有碳压力。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考量经济运行过程中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贸易输入输出过程中相关碳排放量,对客观认识我国碳排放水平将提供有益帮助(李慧明,2010)。

目前,出口国生产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都计入出口国名下,与消费产品的进口国无关。实际上,进口国在消费进口产品的同时,相当于间接消费了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能源,以及相应间接排放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论文怎么写。为此,众多学者对于出口贸易中碳排放量进行计算,以便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需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提供依据。但是,由于目前计算方法较为单一——以投入产出分析法为主,计算过程中不同学者选取的部门/行业的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投入产出分析,致使相同国家同一年份中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大;同时,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分类与海关进出口统计中的产品分类不一致, 在部门分类的对应上的技术处理,也影响到碳排放量计算的精确度。

另一方面,由于在计算过程中,更进一步的技术处理也会影响碳排放量测度的精度:

1、未考虑出口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而只考虑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以测算出来的碳排放量会小于实际碳排放量。即不考虑工农业生产或运输等消耗的能源,而是只考虑生产某种产品本身发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而产生的二氧化碳。

2、未能考虑进口的中间投入品,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最终需求的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量的计算,即未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16,26,29-31],所以,计算出来的碳排放量会大于实际碳排放量。目前,国际上通常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本工具,从消费角度估计出口产品或服务在国内生产过程中燃料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但其中大部分方法都没有对生产投入中的国产和进口部分加以区分,因而在实际的评估中,会高估出口贸易在国内引起的碳排放(国内出口排放),而忽视国外的进口再出口排放,这对准确的了解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情况还具有局限性。

而且,现有相关研究多以宏观的国家为研究单位,或者以一国的中观层面的行业/部门为研究单位,以微观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少。

四、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

很多研究表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国际产业转移关系密切,即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断转向更高附加值的部门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则集中生产能源密集型产品(Williams et al. 1987;UNIDO 1991;Park and Labys 1994)。国内外很多研究从国际产业转移角度,以世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研究发展中国家因为发达国家污染产业的国际转移而沦为“污染天堂”。

按照世界系统论的观点投入产出分析,即把世界所有国家看成一个整体经济单元(Wallerstein,1974;Bollen,1983;Appelbaum andChristerson, 1997),PaulB. Stretesky,MichaelJ. Lynch(2009)认为“全球商品链有助于解释过去30年中国际生产的转移现象,即利润少的生产过程从富裕的发达国家转移到贫穷的欠发达国家”;因此,中心国家可以利用外围国家劳动成本低和环境规制弱的特点,为其提供原材料、劳动力甚至最终产品(Brunn, 2005)。 Grimes and Kentor (2003)持同样的观点,由于如今许多公司在不同国家生产产品组件,然后再把这些组件运送到另一个国家进行组装,所以“在全球经济链上,不太发达国家变成零部件供应商”。

针对Walter(1982)的“污染避难所假说”,一些学者对国际贸易中的高碳排放产业转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认为发展中国家正成为国际高碳排放产业转移的“避难所”(Ahmed and Wyckoff,2003;Limmeechokchai andSuksuntornsiri,2006;Maenpa and Siikavirta,2007)。Weber et al.(2008)认为中国的碳泄漏、碳出口导致中国的碳排放增加,从而印证了“污染天堂假说”。根据环境库兹涅兹倒U曲线假说,“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高碳产业转移的趋势成为一种必然(Berrah1983;World Bank1992; Grossman andKrueger 1995;Hayami1997)。因此,表面上看,中心国家的消费者受益于将污染生产转移到其它国家,但是,从二氧化碳污染全球化的特点来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实际上,最近研究表明,由于大气中较高的二氧化碳含量导致了气温的升高,进而加剧了全球与臭氧层相关的死亡。Jacobson (2008) 发现全球每年可能有7400-39000例死亡与二氧化碳污染有关。当污染水平达最高点时投入产出分析,大部分这些死亡可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城市。然而,就二氧化碳污染影响全球化来看,中心国家的城市也感受到了臭氧层破坏的死亡逼近,中心国家所有地区都受到了二氧化碳水平不断上升带来气候变化的影响。

随着发达的中心国家将更多产品转向国外生产,二氧化碳生产成本被外在化,而且隐藏了消费者导向性社会(a consumer-orientedsociety)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碳密集型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减少了发达国家居民对于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责任,而且容易让这些消费者疏忽或者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消费习惯对于对于碳污染的负面影响。假定FDI、人口密度和GDP增长不变,那么中心国家居民的消费习惯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关系密切,因而中心国家关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政策至关重要。短期和局部来看,外围国家可以通过控制向中心国家出口来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力求经济发展和世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从长期和世界范围内看,显然达不到预期目标[27]论文怎么写。在过去30年中,美国制造部门衰退的重要性就是减少产生全球温室气体,但同时,全球二氧化碳的生产发生了地理上的转移。这种转移是随着美国制造业的收缩和那些低劳动力成本国家和/或者较少限制环境规制国家制造业的扩张而发生的。尽管制造业发生了地理位置的转移,但是美国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消费品的消费,间接加速了那些日益变成世界制造商品中心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出口制造商品带来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增加[28]。

另外一些研究否定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高碳产业转移的“避难所”(Munksgard et al.,2002;Wyckoff and Roop,2003;Mukho-padhyay and Kakali.,2006)。Mukho-padhyay和Chakraborty (2006)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印度1991~1992年和1996~1997年国际贸易引发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量,表明印度本土产品较进口品更趋于环境友好型,“污染天堂假说”在印度并未得到应验,贸易自由化和污染产业发展不存在必然联系,并对此做出了解释。

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的研究,其实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研究分支,因此,后者对前者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有诸多可借鉴之处。但是投入产出分析,由于出口贸易只是一国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而碳排放也只是环境污染的一种,而且其它类型污染具有本地化的特点,但二氧化碳污染的影响是全球化的(Lovelock, 2006),因此,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的研究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的转移,发展中国家是否成为“污染避难所”这样的观点,继续在碳污染中进一步进行验证。

五、总结

自由化贸易条件下,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在国际产业转移发生的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模式是粗放型的,在出口产品中,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产品占很大比例,为此生产伴随的大量的碳排放留在国内,造成了“碳泄漏”,发展中国家因此成为了“碳污染天堂”。Mauricio Tiomno Tolmasquim等(2003)通过实证分析再次证实了Wyckoff 和 Roop (1994), Khrushch (1996),Munksgaard 和 Pedersen(2001)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碳泄漏问题。

由于二氧化碳污染全球性的特点及其对环境和气候的负面影响,碳泄漏、出口贸易中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评价以及基于碳排放角度的进出口贸易生态利益评估及维护等问题有待深入讨论。

参考文献

[1]Man's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into the atmosphereAtmosphericEnvironment (1967), Volume 15, Issue 5, 1981, Pages 719-727

[2]SusanSunila Sharma. Determinant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mpirical evidencefrom 69 countries[J]. Applied Energy, 2011, (88) :376–382

[3]Stern DI. Therise and fall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World Dev 2004;32:1419–1439.

[4]Dinda S.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 a survey. Ecol Econ 2004;49:431–455.

[5]Hettige H,Lucas REB, Wheeler D. The toxic intensity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globalpatterns, trends, and trade policy. Am Econ Rev 1992;82:478–481.

[6]Cropper M,Griffiths C. The interaction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mEcon Rev 1994;84:250–264.

[7]Selden TM,Song 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for airpollution emissions? J Environ Econ Manage 1994;27:147–162.

[8]Grossman GM,Krueger A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Quart J Econ 1995;110:353–377.

[9]Shafik 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xfordEcon Pap 1994;46:757–773.

[10]Holtz-EakinD, Selden TM. Stoking the fires? CO2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J PublicEcon 1995;57:85–101.

[11]Dinda S,Coondoo D. Causality between income and emission: a country-group specificeconometric analysis. Ecol Econ 2002;40:351–367.

[12]Dinda S,Coondoo D. Income and emission: a panel data based cointegration analysis. EcolEcon 2006;57:167–181.

[13]AkbostanciE, Turut-Asik S, Tunc G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environment in Turkey: is there a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nergyPolicy 2009;37:861–877.

[14]Lee C-C, LeeJ-D. Income and CO2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panel unit root and cointegrationtests. Energy Policy 2009;37:413–423.

[15]Paul B. Stretesky ,Michael J. Lynch Across-national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 capita carbon dioxideemissions and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09 (38):239–250.

[16]宁学敏.我国商品出口与碳排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 303(03):111-113.

[17]Asafu-Adjaye, J.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ityconsumption,electricity prices and economic growth: time series evidence from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J].EnergyEconomics, 2000, 22: 615~625.

[18]Ugur S, Ramazan 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Causality relationship in G-7 countries and emerging markets[J].Energy Economics,2003, 25(1): 33~47.

[19]韩智勇,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 2004,(12): 17~21.

[20]汪旭晖,刘勇.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J].资源科学, 2007,29(05):57-62.

[21]Hooi L,Smyth R. CO2 emissions,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output in ASEAN.Appl Energy2010;87:1858–1864.

[22]Soytas U,Sari R, Ewing BT. Energy consumption, income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UnitedStates. Ecol Econ 2007;62:482–489.

[23]Soytas U,Sari R. Energy consump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s: challenges facedby a EU candidate member. Ecol Econ 2009;68:1667–1675.

[24]HaliciogluF. An econometric study of CO2 emissions, energy consumption,income and foreigntrade in Turkey. Energy Policy 2009;37:699–702.

[25]Ang JB. CO2emission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utput in France. Energy Policy 2007;35:4772–4788.

[26]许广月,宋德勇.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01):74-79.

[27]Machado G.,Schaeffer,R.,and Worrell E. Energy and Carbon Embodied in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Brazil:An Input-Output Approach[J].EcologicalEconomics,2001,39(3):409-424.

[28]Paul B. Stretesky ,Michael J. Lynch Across-national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 capita carbon dioxideemissions and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09 (38):239–250.

篇6

摘 要: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水泥行业任重道远。本文简述了水泥行业在当前碳减排的发展方向和措施。

关键词 :水泥行业;碳减排;发展方向;战略

中图分类号:X-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32-01

收稿日期:2015-02-05

作者简介:史君(1981-),男,河北邯郸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世界水泥工业CO2排放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水泥行业任重道远。2013年全球碳排放量达351亿吨,我国以95亿吨高居第一,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7.1%,作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节能减排义不容辞。中国是世界水泥生产和消费大国,占全球60%的水泥产量带来了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在2030年前后达到排放峰值,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碳减排既定目标,2014年4月19日上午,“2014全国水泥工业生产线技术改造及优化专题会议”在武汉完满结束之后,当日下午举行了由全国水泥生产技术专家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水泥工业碳减排政策与技术研讨会”。

按照水泥行业的现有水平,生产1吨水泥熟料约排放940千克二氧化碳。水泥行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我国工业生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水泥工业面临着二氧化碳减排的巨大压力。

二、国外水泥工业低碳排放技术介绍

目前已经有数家机构对水泥行业碳减排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一致同意水泥行业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提高能源效率 ②采用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 ③调整水泥品种结构④碳捕捉和封存技术,这四种手段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可相互影响。此外,世界上许多机构正在努力研究低碳水泥,但是这些新产品仍处在前期试验阶段,至于能否大规模推广目前尚不能确定。

1.提高能源效率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热耗主要是熟料煅烧阶段窑系统的热耗;电耗主要包括:原料开采及混合5%,生料粉磨24%,生料均化6%,熟料煅烧22%(包括固体燃料粉磨),水泥粉磨38%,输送、包装5%。在提高水泥生产过程能源效率方面,国外采用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窑系统的热效率、采用高效粉磨技术、高效冷却机技术、高效选粉机技术、余热回收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多通道燃烧器以及提高水泥厂的自动化水平等。根据欧洲水泥协会统计,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水泥行业生产水泥所需的能源量已经下降了30%。

然而,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随着熟料煅烧过程中热效率的升高、对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愈加严格以及水泥强度的提高,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电耗也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采用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

国外特别是德国水泥工业利用替代燃料己取得明显效果,所用的替代燃料主要是废轮胎、废塑料、废纸张和动物肉和骨头粉等。德国Teutonia水泥公司目前利用替代燃料约占总热耗的60%。考虑到国内对废轮胎、废塑料、废纸张由其他行业回收和利用更有价值,因此水泥行业目前还无法应用这些再生能源。但有些水泥厂己开始利用废皮革、生活垃圾等煅烧水泥熟料,可节省一些能源。目前国内在预分解生产线的设计中,在有条件的地方己应用煤矸石,一般用量在5%~6%,最高用量达8%。利用含CaO的工业废渣代替石灰石也可以节能,许多含CaO的工业废渣如碳化炉渣、矿渣、钢渣等都是经过高温煅烧后形成的,其CaO以(或以潜在的)硅酸盐、铝酸盐、铁酸盐形式存在,无需经历石灰石配料时煅烧中的CaCO3分解,可省掉一部分 CaCO3分解热。CaCO3在890℃分解热为1645kJ/kg,按生产1t熟料需1.2t石灰石计,生产1kg熟料所需CaCO3分解热达1974kJ/kg,占熟料烧成热耗50%以上。另外,这些废渣中的 CaO不存在CO2,也减少了CO2的排放,因此这类钙质替代原料代替石灰石节能减排潜力很大。

3.调整水泥品种结构

国外所普遍采用的调整水泥品种结构的措施主要是提高混合材的掺加量,降低水泥产品中的熟料比例,实现碳减排。可以作为混合材的材料包括高炉矿渣、粉煤灰、天然火山灰质材料或石灰石粉等。

4.碳捕捉与碳封存

碳捕捉和封存(CCS)是一种新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在二氧化碳排放之处将其收集起来并压缩成液体,并通过管道输送,将其永久封存在地底深处。水泥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发生在燃料燃烧和石灰石煅烧阶段,对于它们的捕捉需要特殊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碳捕捉技术。目前水泥行业已经开展了碳捕捉技术的研究。需要注意,只有整个碳捕捉链条,包括液碳的输送、合适的封存地点等可以运行的时候,碳捕捉才有意义。从技术角度来讲,2020年之前,水泥行业碳捕捉技术可能无法达到商业运用的水平。在此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测试。预计2015~2020年间,全球范围内或将有数个大型碳捕捉项目投入使用,如果按10~20个日产6000吨大型水泥窑碳、捕捉效率为80%来算,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30Mt。如果有适当的政策支持,预计2020年后,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可以投入商业使用。 碳捕捉技术的推广除受技术水平制约之外,还受到成本的制约。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碳捕捉成本约逐渐降低,但是预计每捕捉1吨二氧化碳,需要成本20~75欧元(只有在条件极为成熟时,才可以使成本降至20欧元)。

篇7

中图分类号:TU8;TU7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042-01

一、前言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有望肩负起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

引领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是欧美日这些国家,他们起步比我们要早很多,而且它们各有侧重。比如美国侧重解决石油依赖,保证石油安全,日本是既保证能源安全,又重视提高他们产业的竞争力。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欧洲更加侧重于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满足日益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要求已经成为欧洲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早期主要以生物质燃料、天然气以及氢燃料为主,本世纪初曾经提出到2020年23%的石油替代目标。近期,欧洲则对电动汽车给予高度关注。例如德国2009年下半年电动汽车计划,高度重视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发展,以纯电为重点,分别提出了2012年、2016年、2020年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目标。在技术路线的选择方面,欧洲、美国、日本有些类似的经历,在早期这些国家主要是替代燃料为主,譬如说欧洲发展生物质燃料,美国也曾经大力提倡发展生物质燃料替代燃油。但近期都转向电动汽车路线,尤其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把发展电动汽车,短期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欧洲更加侧重于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满足日益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要求已经成为欧洲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早期主要以生物质燃料、天然气以及氢燃料为主,本世纪初曾经提出到2020年23%的石油替代目标。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要与能源结构调整相结合

新能源汽车的节能、二氧化碳减排效果不能仅从新能源汽车本身使用的环节来看,还得看上游能源的结构,也就是说要从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我们也做过测算,分成几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来考虑,相对于传统的汽油车,在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下,纯电动汽车节能是有效果的,要好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但在减排方面,二氧化碳排放目前还略高于内燃机汽车。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在积极发展纯电动汽车?原因就是上游的能源结构趋势是可变的,比如我国就在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低碳能源的比重,核电、风能、太阳能、水电的比重越高,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效果就会越好,即使依靠现在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如果未来采用IGCC、超超临界等发电技术之后,发电效率大概能够提高40%,下游用电来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它的减排效果就能好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

总结起来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的火力发电技术还在进步,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也在进一步改善,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一次能源向电能转换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也会逐步减少,这样,新能源汽车的减排效果会逐渐地体现出来。

针对节能减排效果来说,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着眼于长期应该将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无论是提升传统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还是大规模普及混合动力汽车与其他类型的节能汽车,所能够带来的耗油和排放减少最终都将遇到瓶颈制约。因此从长远来看,纯电动汽车才是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纯电动汽车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最高,普及起来比混合动力汽车困难得多,短期内尚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因此,至少在未来二三十年中,混合动力汽车仍将会是汽车工业走向低碳之路的重要过渡。

四、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取向

我国汽车产业确立了“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方向,重点突破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实现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近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逐步提高我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节能汽车,中度、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计划超过100万辆,但是占总体汽车保有量的比重还是小的。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现产业化,市场保有量希望超过500万辆。

在发展方式上也存在不小的争论。我们是走自主创新的路线还是走国际合作的路线?是先要市场还是先要技术?如何给小型低速电动车进行定位?在山东一些地方,小型低速电动车已经发展起来,价格不算贵,3到6万元,用的是铅酸蓄电池,市场的接受度很高,买的人较多。但根据发改委的观点,第一,这肯定不算新能源汽车;第二,这用的是低技术,速度也低,达不到现在乘用车的速度。现在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价格太高没有生存能力,即使国家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时发放补贴,但是买的人寥寥无几。

在政策支持上,我国主要是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进行补贴,也选了很多试点城市,未来还是延续“三纵”“三横”路线,加大关键技术投入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要建立基于燃料消耗量的奖惩机制,以前是对单车的,以后要针对生产企业,这对企业应该是个非常强的激励政策。

五、结束语

动汽车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废气排出比燃油汽车减少92%―98%。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通过建立跨部委发展协调机制,避免目前多头管理、整车、电池、能源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同时,明确电动汽车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配套细则,更好地引导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电池研发、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理系统,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其运营;适当给予电动汽车租赁运营企业电池补贴,加速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建立报废电池管理系统,由国家提供补助电池回收费用,将整个运行周期对环境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相信,采取了以上措施并且攻克了技术壁垒,解决了成本的问题,达到环境效益和电能效益的双赢,纯电动车在未来会成为新兴的独秀。

参考文献

篇8

 

一、引言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

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

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2009年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占总案例数的38.10%,投资总额为120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明显高于上半年,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2009年度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不少风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是风投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前景预测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eya002)]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篇9

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大灭绝,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谜。许多科学家猜测,大规模火山喷发跟它有些关系。位于今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大火山持续喷发了几万年,但是几乎没有能把这次火山喷发和物种灭绝联系起来的真凭实据。

最近,科学家发现,这次火山喷发在陆地和海洋都造成了致命的状况。对这些细节的最新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解读当今地球变化的重要经验。

生命进程被打断

在二叠纪,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汇聚在一起,是一片超级大陆,被称为“泛大陆”。此时的地球拥有一片主要的洋和一片较小的海。泛大陆庞大的面积使得地球的大多数地方温暖干燥。

二叠纪世界充满生命。在陆地上,昆虫嗡鸣爬行,包括原始的蜻蜓和蟑螂。大型的食草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在森林里觅食。海洋由鱼类统治。珊瑚礁繁荣生长。三叶虫在海底急促爬行。

然后,在这段繁茂时代的末期,火山开始喷发、喷发,不停喷发,在6万年间喷出看起来无穷无尽的岩浆瀑布。这次喷发在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倾倒出了足够将整个美国大陆覆盖将近1.6千米厚的岩浆!

超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会对生命造成多种干扰。首先,喷发会向大气层注入大片灰烬,这些灰烬会将阳光遮蔽。喷发同样可能将海洋和大气加热,这会造成整个星球的地表温度升高,随之改变天气模式。喷发泵出多种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使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逃逸至太空。这也进一步造成了气候变暖。海洋同样会吸收大量碳,使海水更加酸化。

西伯利亚火山大爆发和二叠纪―三叠纪大规模灭绝事件在时间上正好重叠。这是巧合吗?或者不是巧合?其中含有一个大而挥之不去的问题。

为了查明西伯利亚火山喷发是否造成了大灭绝,需要非常精确地得知每个事件是何时发生的。地球年代学家赛斯・博格斯知道,如果火山喷发刚好发生在大灭绝之后,就不会是导致大灭绝的原因。

地球年代学家专门研究确定岩石的年龄。作为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博格斯带领一个团队分析来自中国的岩石样本。这些岩石在二叠纪末期形成。他们希望古老的岩石能够告诉他们关于西伯利亚火山喷发时间的信息。

这些岩石是一种沉积岩,是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最年轻的岩层在最上面。在最下面的石灰岩层中,科学家找到了在二叠纪生活的动物化石,但这些化石在更年轻的二叠纪岩层中缺失了。所以大灭绝一定是发生在这期间的某个时间。

通过查看石灰岩的两个组分――碳和锆石,博格斯和他的团队提出了西伯利亚火山喷发的时间线。他们发现,动物化石在一个6万年的区间里消失了。不过,在最后1万年中,来自火山的碳的含量突然出现了波动。

博格斯总结说:“看上去一切一如往常,直到突然间一切都改变了。”

海洋酸化

但这些碳如何改变了世界?一组科学家对那6万年间海水pH 值的变化感到好奇。他们尤其想要知道,在最后1万年间海水pH值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与博格斯和他的团队的发现有没有关系。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马修・克拉克森带领一个研究团队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旅行。克拉克森是一名地球化学家,在2014年指导这项工作的时候,他供职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他的团队发现了曾经位于二叠纪海洋底部的石灰岩岩石。这些岩石提供了当时海洋条件的记录。

为了研究海水pH值是如何变化的,研究团队跟踪记录了岩石中两种形态的硼的含量的差异,这些硼是来自二叠纪海水的化学元素。

“硼在海水中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硼酸和硼酸盐。”克拉克森解释道,“它们在海洋中的含量比值取决于海水的pH值。”通过确定硼酸和硼酸盐的比例,或者说相对含量,研究者可以推算出岩石形成时海水的pH 值。

克拉克森的团队绘制了石灰岩层中两种硼含量比例的曲线图。他们发现pH 值具有一个变化模式。就在二叠纪―三叠纪交界时期,pH值有一个迅速的、戏剧性的变化,这表明海水的酸性增加了。

“我们看到了硼的变化,”克拉克森说,“这种变化对应大约0.6个pH值单位。”他的团队把这些数据与博格斯从同一时期中国岩石样本中得出的精确碳年代进行了比较,发现海洋向酸性更强的方向偏移的过程,与火山喷发造成碳含量变化发生在同一时期。

关键一击

但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西伯利亚火山喷发的前5万年里应该已经释放了足够的二氧化碳,使地球表面升温。许多陆地动物或许不能轻易适应这种演化的环境。另外,物种灭绝会给生态系统带来广泛的压力,这5万年间火山喷发带来的氧气减少或许削弱了许多物种的生存能力。

在他和博格斯的数据中,火山喷发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毁灭性的阶段――发生在最后1万年。喷发的最后阶段产生了比正常情况更多的二氧化碳。

“某些东西使二氧化碳增加了。”博格斯说,“一种可能是,西伯利亚火山开始喷发穿过一层石灰岩的岩浆。喷发的温度可能非常高,足够熔化石灰岩。这会释放岩石中包含的碳,增加了喷发的气体含量。”

二氧化碳的额外增加看起来给了海洋生物致命一击。这些二氧化碳很多都溶解在了海水里。这会造成海水pH值急剧降低。酸性更强的海水会溶解构成贝类壳体的钙质矿物,同时会使这些生物分泌钙质生成新的贝壳变得更加困难。

“一些依赖钙化过程生成壳体的生物受到的危害尤其严重。”克拉克森说。化石证据表明,灭绝数量最多的生物是那些最依赖钙质壳体的。在那最后的1万年之中,许多在火山喷发第一期存活下来的物种终于支撑不下去了。

“硼数据提供了至今为止最直接的有关海水pH值在二叠纪―三叠纪交界区间内如何变化的图景。”乔纳森・派恩注解道。他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地质学家。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还有一项间接证据与陆地上的物种灭绝相关:造成海洋酸化的二氧化碳增加或许同样引发了主要的陆地生态破坏。全球变暖以及降雨量的变化很可能消灭了许多残留在陆地上的生物。

灾难重演?

在“大灭绝”之后,地球恢复了生机。毕竟,还是有一些幸存者的。它们成了许多新植物和动物的祖先,包括恐龙。“大灭绝”为一些特别成功的后来者扫清了障碍,其中就包括人类。但是想要保持人类这个物种的成功,我们应该从这个远古的时代吸取教训。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耳熟?它们如今再一次发生了。

就像二叠纪―三叠纪灭绝时那样,今天的变化是由大气层中额外的二氧化碳造成的。只不过,这一次,大部分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西伯利亚火山,而是来自人类对富含碳的化石燃料的燃烧。

克拉克森说,在19世纪早期,地球海洋的pH值是8.2。从那时起,人类活动将很多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层中。现在,海洋的pH值已经降到了8.1。“预计到21世纪末,pH值会再下降0.3到0.4个单位。也就是说在区区300年间,海洋的pH值会下降0.4到0.5个单位。”他说。这对依靠制造壳体而生存的生命以及以它们为食的捕食者来说,足以造成严重损害。

以这一速率,到2400年,海洋或许会酸化到与“大灭绝”时期相同的程度,那是一个几乎所有生存在地球上的物种都灭绝了的时期。

关键词

酸性物质:含酸材料,这些材料通常具有腐蚀矿物质或阻碍矿物质形成的特性,例如碳酸盐。

酸化:使溶液pH值降低的过程。当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时,会引起生成碳酸的反应。

两栖动物:包括青蛙、蝾螈和蚓螈在内的一类动物。两栖动物具有脊椎,可以通过皮肤呼吸。与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不同,未出生或者未孵化的两栖动物不发育专门具有保护性的羊膜囊。

泥盆纪:横跨距今4.16亿年至3.6亿年的一段地质时期。此时,地球大陆块汇集成了两块超级大陆:冈瓦纳大陆和欧美大陆。这一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植物,没有叶也没有根。在这一时代末期,演化出了蕨类和种子植物。一些甲壳类动物和三叶虫与多种鱼类一起栖息在海洋中。陆地由多种无翼的节肢动物(蜘蛛和昆虫的祖先)占据。

恐龙:字面意思是“可怕的蜥蜴”。这些远古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2.5亿年至大约6500万年间。恐龙全部由叫作祖龙的产卵爬行类演化而来,这些祖龙的后代最终分成两个谱系,可通过臀部盆骨形状进行区分。臀部盆骨像蜥蜴的成为蜥臀目,例如两足兽脚亚目的霸王龙和笨重的四足迷惑龙属(曾被称为雷龙)。另一个谱系被称为鸟臀目,或鸟臀目恐龙,通向一类差异广泛的动物,包括剑龙和鸭嘴龙。

演化:持续多个世代,或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变化。在生物体中,演化通常包括基因的随机改变,这些改变将会传递到个体的后代中,可以促使新性状的产生,例如毛色变化、对疾病的敏感性或耐受性变化,或者不同的性状特征(例如腿型、触须、脚趾或者内部器官)。非生命体如果随着时间产生变化也可以被描述为发生了演化。例如,计算机的微型化有时候被描述为这些设备朝着更小、更复杂的方向演化。

化石燃料:地球内部腐烂的细菌、植物或者动物残体通过上百万年形成的燃料,例如煤炭、石油(原油)或者天然气。

篇10

一、外界环境条件的最小因子限制性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生物化学能,形成“初始生产力”或“第一性生产力”(PrimaryProductivi-ty)。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不仅包括光,还有水分、环境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如果哪一种要素不适,都可能导致生长停止。例如,在我国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那里的光照充足,降水丰沛,二氧化碳浓度可维持在光合作用所需水平,但是由于气温过低,植物组织活力很弱,甚至不能成活,因此一年中大部分季节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发展农业生产。同样,在世界上广大的干旱地区,光能充足,气温适宜,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需要,但是由于降水严重缺乏,植物处于萎焉状态,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受阻,因而也不能发展农业生产。通过这两种极端典型的事例,说明影响生物体适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具有综合的特点,任何一种最不利的气象条件都可能起决定性作用,并且其不利影响不能被其他任何要素所补偿[4],这正像所谓的“水桶定律”一样。由此进一步说明,不同地点由于光照、水分和温度条件的适宜程度不同就构成了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甚至构成各地种植制度、作物类型等极大的不同。

二、农业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的系统性

学好农业气象学课程必须要有系统的观点,只有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处理好农业生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植物的地上器官为大气所包围,植物的根系扎入土壤之中,因此植物同时受大气和土壤两种介质的影响,从而构成了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这一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的能量交换、物质输送以及信息传输等过程,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要获取最大收益时的干物质贮存和经济产量。例如,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向茎叶输送,并通过气孔扩散进入大气中,这样就完成了该系统的水分输送过程,但是在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向外扩散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汽化潜热,因此同时又完成了该系统的部分能量交换过程。消耗的汽化潜热能量来源于系统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因此,太阳辐射不仅用于通过光合作用系统的化学能的转化,同时还用于从辐射能到热能的转化,即系统所吸收的辐射平衡或净辐射转变为热量平衡中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植物与大气的显热交换、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潜热、土壤热通量等,真正消耗于光合作用的辐射能仅占辐射平衡的很小比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光对植物生产不重要,只是在全球大多地区,光并不明显成为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因子。

在教学过程别要提起学生注意的是,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每一种过程,如发育过程、蒸腾过程、光合作用过程等都是系统中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只有正确处理好每一子系统,才能够处理好整个系统。如果对子系统涉及的过程认识不清楚,那么就必然影响到对整个系统的认识。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子系统涉及到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植物蒸腾过程、影响叶面积扩张的干物质分配过程等,而蒸腾过程又与土壤水分平衡过程有关,因此必须有效地估计土壤水分平衡、蒸腾速率、干物质分配等,才能较好地估计光合作用速率;而呼吸作用、养分吸收等子系统所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养分吸收等子系统之间又存在着密切联系,要想获得植物干重的增长、产量等信息,就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些过程,因此系统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三、生物体与环境的互为反馈性

通常我们认为生物体对环境的响应是被动的,这对刚开始接触这门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更是有这样的认识,其实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并不都是这样。植物可以通过对环境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植物微气象(或小气候)环境,反过来又会影响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状况。例如在郁闭的冠层中,可以形成特殊的光分布环境;由于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使空气中的水汽浓度增大,因而产生了湿润的空气;同时由于植物冠层吸收辐射的特征与其他下垫面不同,对冠层的气温也产生一定影响,这就构成了独有的植物微气象。由于光的分布而影响不同高度叶片的光合作用,最终决定着群体的光合作用;由于空气湿润,空气饱和差减小,从而减弱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在植物冠层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也有其特点,夜间由于土壤和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加上夜间大气层结比较稳定,因此冠层空气二氧化碳浓度非常高,甚至超过500ppm;但是在白天,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二氧化碳,使得冠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不过,由于白天大气垂直交换较强,因此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不断向下方补充,从而可以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5]。生物体与环境的互为反馈性对于温室作物栽培来说更为有用,因为在几乎密闭的温室环境中,植物的蒸腾使空气湿度增大,过湿的环境对植物生长不利,同时还会产生病虫危害,因此,这就需要进行通风降湿;另外,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和固定温室内空气二氧化碳,使温室二氧化碳水平很低,从而降低光合作用强度,这时就需要考虑对温室补充二氧化碳,以提高作物生产力。

四、农业生物的质变与量变对环境的依赖性

篇11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想“探个究竟”,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

例如,在讲“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教师首先设疑:回忆所学过的所有能生成CO2的反应.待学生讨论总结后,设置问题:这些反应是否能收集到纯净的CO2气体?对于能收集到纯净CO2的反应,它所要求的实验装置是什么样的,在实验室中能否实现?这样设疑,层层递进,带动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理解新知识,可使学生拓广知识,也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进而发展他们的思维.

二、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鼓励答案的多样性

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学习,而思考需要留有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当一个问题提出后,不要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视问题的难易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给出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的回答.另外,在问题提出后,不能给出唯一的答案,要多听听学生的回答,在正确的基础上鼓励答案的多样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使其思维变得宽广、深刻、灵活.

例如,在讲“检验一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时,教师给学生留出5分钟思考讨论的时间,结果学生给出了很多答案:稀HCl,稀硫酸,Ba(OH)2溶液,酚酞溶液, Ba(NO3)2溶液,Ca(OH)2溶液,以及BaCl2、CaCl2溶液.在这些答案的基础上,有学生对酚酞溶液提出质疑:Na2CO3溶液、NaOH溶液都显碱性,无论是否变质,滴入酚酞溶液均能变红,所以无法鉴别出是否变质.教师首先对学生的深入思考给予肯定和表扬,最终确定出正确答案,并引导学生对正确答案进行分类总结.这样的课堂,给学生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能增强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也能增强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三、创设实验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初中化学作为启蒙阶段,实验教学尤为重要.通过实验探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巩固化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实验情境,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实验现象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由于无明显现象,学生会提出质疑.所以,实验设计如下:选用两个集气瓶分别收集满二氧化碳,一个倒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另一个倒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在两个集气瓶口分别放上一个煮熟并剥壳的鸡蛋.第一个集气瓶鸡蛋会没有动静,而第二个集气瓶口的鸡蛋居然被“吞”进去,出现“魔瓶吞蛋”现象.这样,学生感觉很神奇,同时理解并认可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趁势提出:你还能设计其他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了吗?学生兴致盎然,跃跃欲试,有的学生想到了用稀盐酸验证实验产物,有的学生想到了用软塑料瓶,有的学生想到了做喷泉实验,等等.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四、扩大信息来源,开阔学生的思维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教师要注重观察体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善于将生活素材引入到化学课堂中,用具体的生活实例、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Internet查看有关化学的网站,搜集化学相关的习题,从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题和平时练习.实践证明,通过Internet,可以获得新颖的题型,准确的信息,这对于开阔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篇12

目前,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阅读方面的问题有:①认为阅读是语文或英语的事情,化学属于理科,只需要解题能力,不需要阅读能力。②化学教材没有阅读的必要,只是查找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或溶解度的工具书。③做化学题不仔细阅读题目背景资料,只是捉住题目的只言片语就急于作答,往往掉入出题者挖好的“陷阱”中。④有人希望通过读理科摆脱大段文字的题目,因此一见主观题就心烦,难以辨清题给的量间的关系。

以上这四点是学生学习化学时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误区。正因为如此,学生很少得到有关化学阅读方法的指导,长期以往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渐弱化。但是新课标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这离不开学生的阅读能力;近几年的中考中,化学探究题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类题目考的内容往往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因此学生能否准确读懂题意,根据题给资料正确解答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化学阅读”的策略

化学教科书既是教本也是学本,为了将课本还给学生,防止学生在阅读中有时出现无序和盲目的现象,教师需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

1.预习环节的阅读。①了解标题。首先看清课题名称,这是全课的主题词,是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学生阅读中始终要抓住的线索,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弄懂教材的意思或知识框架。比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它暗示的是整个课题在探究二氧化碳气体是如何制取的,需要什么反应物,使用的是哪套反应发生装置,需不需要分离出产物,产物有什么性质,该如何收集等等。②细读全文。在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时,心中需装着课题名称以及根据课题名称结合脑海中已经浮现的问题,在正文中一一找寻答案。例如,二氧化碳是通过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得到的,由于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可使用简易装置,产物中除了二氧化碳是气态,其他都不是,因此不需要分离,产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③归纳总结。学习过程需要脑、手、眼并用,在阅读完全文后,要及时总结自己阅读完的领悟要点或提炼出的学习提纲。如果学生列出的提纲和后来教师上课时的提纲类似,这将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总结的方式因人而异,可以有列点总结、表格总结、知识网总结等。但是预习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预习时完成得这么完整和出色,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

2.教学环节的阅读。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往往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后进行阅读,或是根据观察实验现象后阅读。这两种阅读一般运用分段式阅读的形式,即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虽然在形式上有些被动,但阅读的目的明确,从学生心理上看,既有外在的压力(教师的指令)又有内在的动力(解难析疑的求知欲)。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对重点内容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全面正确理解概念、规律的实质。课堂上阅读可遵循以下原则:①同步性原则。即学生的阅读指向及速度与教师的要求同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适当巡视指导,避免个别学生借此偷懒。②目的性原则。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明确阅读要求,带着问题阅读,否则,学生就可能在阅读时迷失方向。所以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开始前,将导向性问题说清楚。③循序渐进原则。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的是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此,教师的导向性问题应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水平,避免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吓倒,或者是造成学生的思维水平停滞不前这两种极端。④结论性原则。通过阅读后学生得出初步结论,在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需要明确给出一个确切的科学结论,这个结论可能是教材中呈现出来的,也可能是教师自行总结的结论。如果没有正确的结论,阅读就成了无果之花。

3.训练环节的阅读。针对近几年中考题出现的资料阅读题,有不少该类型的模拟题,教师可以将这类题型作为练习或测试题让学生接触和评价自己的完成情况。教师在分析解题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强化学生这方面的意识:题目的具体内容是我们未曾学过的,但只要仔细阅读,再运用已学的化学技能技巧就可以解题,但阅读是基础,是关键。例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氯元素(Cl)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氯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

材料2.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在化学反应中

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氯气化

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

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

材料3.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

①氯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氯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总结氯气的有关性质:⑴物理性质__________;

⑵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材料3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分析:①氯气是初中生还没掌握的知识,但是学生知道化学式的书写需要两要素:一是元素符号,二是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回到材料1中找到信息“Cl”和“双原子分子”,便可作答;而原子核外电子数可从结构示意图上读出,读懂图也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学生已知的两个概念,而氯气的物理性质仍然是未知的知识,回到材料中去找,材料1中的“黄绿色气体”就是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来自于材料2中的“活泼、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③化学方程式的一种考查方式就是根据情景写出化学方程式,现在学生可根据“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