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电子信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6: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本科电子信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本科电子信息论文

篇1

作者简介:马杰(1978-),男,满族,山东泰安人,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志伟(1977-),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天津 3004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河北工业大学教改项目“PBL教学法在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90-02

信息论是描述现代信息传输和表示方法的基本理论,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1]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信息,尤其在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自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大学本科阶段逐渐开设“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实践表明该课程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探讨“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善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几乎所有高校的通信、电子及信息类专业都开设了“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2]我们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总结如下。

1.内容枯燥,学生难以理解

“信息论与编码”是应用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阐释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学科。课程涵盖了大量的应用数学知识,其中有些数学概念复杂、抽象,甚至在研究生阶段才涉及,从而使工科学生感到学习过程枯燥,理论太多,难度很大。

2.理论多,应用少,学习积极性差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理论性极强,课程讲授中如果不能具体联系实际中的应用,学生容易因为弄不清该课程的学习目的而使学习的积极性受挫,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厌学的情绪出现。此外,如果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理论讲解占据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非常容易造成理论和实际缺乏联系的困境,让学生感觉到就是理论课,没什么用处。反过来,如果能将枯燥理论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应用或日益发展的信息前沿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接触到信息领域的尖端技术,又对乏味的信息基础和编码理论产生浓厚兴趣,则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3.教学实验手段单一

实验是“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在高校中,验证性实验是信息论实验课的普遍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多为验证课程所授基本理论知识,验证所学定理和编码结论。这种方法偏重于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却减少了系统概念及其应用的介绍,即是所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象。

4.考核方法不灵活,不能反映学生正常学习状况

教学实践已经表明,在课程教学中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准确衡量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普遍采用的是传统考核方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闭卷测试,用卷面考分的高低来衡量学习效果的好坏。该考核方式以得高分为导向,容易引起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而轻视学习过程和应用能力的锻炼。同时还会助长部分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在考前突击复习,功夫没有用到平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实际情况也说明考分最高的学生往往并不是该课程掌握最扎实的学生。

二、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前述问题并结合自身的授课实践经验,在对现有课程培养体系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规划调整、课堂授课方式、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四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对学生的知识应用与水平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1.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弱化理论教学环节

在“信息论与编码”本科教学中,香农信息论是它的核心阐述内容,其中无失真变长信源编码定理、有噪信道编码定理和保真度准则下的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等定理是“信息论与编码”教学内容的主线。基于这些定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五部分[3]——信息论的基本概念、信源、信道、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对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的知识有多处应用,往往工科本科生面对繁多的定理、公式证明会不知所措,我们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做适度调整: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讲授基本概念和含义,适当简化甚至省略那些繁琐枯燥的数学定理证明过程,可以推荐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相关参考材料。

在这五块内容中,信息论的基本概念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把侧重点放在物理意义的讲授方面,让学生从具体的物理现象来理解抽象概念。比如在讲授“信息熵”这一基本概念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辅以“掷骰子”这个实例代替理论推导和证明。

在讲授信源与信道章节时,鉴于数字处理方法是当今的信息处理及编码技术的主流,且模拟部分的大规模集成化也从另一个方面降低了对模拟信号处理的要求,因此教学中选择性将离散信源与离散信道部分作为重点来讲解,同时弱化教学大纲内容中涉及连续信源与连续信道部分的讲解,可以避免学生因缺乏随机过程、信号检测等基础知识储备而耗费大量精力去理解连续部分的理论。

在教学内容上还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信息理论和编码技术是在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在上述基本内容之上,可以适量引入信息技术的部分前沿内容,像Turbo码、LDPC码、多天线MIMO系统、稀疏编码和压缩感知理论等。在讲授这些新技术时,不从理论上过多分析,重点讲述新技术的用途和影响。比如压缩感知技术利用信号稀疏的可压缩性进行采样,突破了奈奎斯特抽样定理的限制,已被应用到超光谱成像、地理数据分析、雷达和通信领域。通过实验中仿真无线通信系统,多方面介绍信道编码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对这些技术原理有更好的认知和理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就会乐于探寻新的知识。

2.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PBL)

教学过程设计中,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主动引导,让学生多思考、勤思考,试着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为此,通过“向学生提问—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解答做引申”这样三步,将“信息论与编码”中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有工程背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简单轻松的实例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例如讲述重复编码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当两个人在嘈杂的环境中、远距离对话时,由于噪声的存在,可能会听不清楚,该怎么解决?当学生说出解决方案时,引导学生将“让喊话者再重复一遍”这种解决方案和信道重复编码相对应起来,由此引出对重复编码提高通信系统可靠性的理论说明。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工程实际,提一些相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课下查找资料来回答。比如率失真理论比较抽象,学生们普遍感觉对D失真允许试验信道概念难以理解把握。而该理论在视频编码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如视频编码标准H.264,中国制定的音视频编码标准AVS等。因此在讲授率失真函数时,可以先从神州八号的视频传输系统说起,让学生课下查找视频压缩的相关资料,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H.264参考代码JM,[4]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率失真理论。

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馈表明,启发式互动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锻炼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避免将直接的理论结论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鼓励学生思考和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3.搭建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是“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设计一个科学的实验教学平台也是“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验证性教学模式是目前“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实验教学的普遍模式。具体操作模式为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为目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学习过程中的公式、定理、结论进行验证。

实验平台以“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基本内容为出发点,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引入研究性实验,将课程实验划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验证性实验,主要为具体算法的验证,根据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有针对性设计实验内容,在综合考虑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设计若干个经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对促进课程内容理解吸收有帮助的、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实验。第二个层次为课堂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的实验项目,主要以理论的验证为主,例如对信源变长编码定理的演示实验。第三个层次为综合应用实验,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执行,包括图像编码的综合应用、语音编码在3G环境下的实现以及综合应用保密编码技术三个实验模块,实验的软件内容结束后,学生可以借助通信实验箱,实现其硬件电路,真正做到为了应用而实验,改变了传统为了验证而实验的模式。学生完成综合应用实验后,让他们将实验报告写成论文的形式,组织学术讨论会,让学生在会上宣读结果,总结经验得失,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采用全程式考核方式

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考核中一改传统的一份试卷定结果的考核方式。在课程考核方面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和实验考核成绩。平时成绩以作业完成质量和参与教学效果为主,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等情况分别予以加分,教师将其量化记录在平时成绩册中。实验考核方式:综合平时考勤,平时学生对实验的态度,实验报告评定成绩,以及最后的实验论文宣读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

考试试题中不能只要求学生熟练使用公式进行机械计算,还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控制考试成绩在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中所占比重为70%,余下分值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构成。该方式可以在不增加学生期末复习和备考压力的同时,促使他们加强对日常课程的复习与知识总结,功夫用在平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普遍乐于接受。

三、结论

由教学实践可知,“信息论与编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作为课程教学的两个方面,均应得到重视。“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整合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和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出发,强调以培养学生理论基础和综合运用能力为课程目标,不断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和质量,为信息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傅祖芸.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篇2

1《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

1.1教学内容适合双语

由于《图象处理》课程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交叉学科,也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因此大量原始文献传播和交流都采用英文方式。但是,目前国内的中文教材基本是英文文献的翻译,很多专业词汇在不同教材中翻译成不同的中文词汇。为让学生获取对知识点最精准的理解,获取最“原汁原味”的科学知识,采用双语教学是比较好的途径。

《图象处理》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易于实现双语教学。《图象处理》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文字讲授内容相对于其他课程较少,因此,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实现双语教学时易学易懂。

1.2教学对象适合双语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历来属于学校的优质生源,在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上较为突出。《图象处理》是针对大三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通过大一大二期间,对《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通信原理》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为《图象处理》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奠定了基础;在英语听说和阅读水平方面,《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已经全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听说和阅读能力,具备使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的水平;在实践方面,大三学生已经学完《C语言程序设计》、《Matlab语言》课程,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能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1.3稳定的教学团队

我们基本形成一支由5人组成的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教学团队,其成员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3名。团队中有1名青年教师在攻读博士期间曾前往德国波恩大学计算机系深造一年,并参与其图象处理相关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工作;另有2名青年教师在武汉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奖,这些青年教师将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军。

2《图像处理》课程建设措施

2.1师资队伍建设

2.1.1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做访问学者。在获取湖北省教育厅,以及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的出国进修资助项目下,派遣教学团队的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访学进修,提高英语读写表达能力,提高英语授课水平。

2.1.2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选派老师到美国桥港大学进修半年。

2.1.3选派青年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信息学科更新发展迅速,让青年教师提高科研水平,接触最前沿的科研动态,才能在课堂上传授实用性强、前沿的专业知识。

2.1.4通过传、帮、带等系列方法培养青年教师。通过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传授教学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使本课程始终拥有一支稳定的教学队伍。

2.2教学方法、手段建设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遵循“少而精”原则,精选经典内容;探索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学生专题研讨,引进数字图像处理现代技术;将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采取研究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先讲授理论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将案例的模块与理论知识点结合,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知识,再通过理论知识释解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采取启发式教学,每学期举行2次课程学习讲座,让学生以所学内容为基础,指定或自选一个主题,在课外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制作成PPT,进行口头汇报。通过这种知识迁移的方法,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目前,武汉科技大学《图像处理》双语课程共计40学时,其中32理论学时,8实验学时,具体教学安排详见下表:

3教学效果预测

3.1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教育模式,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我国教材系统性强、叙述严谨、知识体系清晰,重视对学生基本概念和理论推导的训练;国外教材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双语教学融会中西方教学理念之所长,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2用外语直接获取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英语交流能力

学生应用外语直接获取专业知识,不仅可使学生能切实掌握相应课程专业知识,同时在英语能力,尤其是科技阅读能力和专业词汇量的扩展等方面得到实用性的锻炼,提高阅读英文文献、撰写专业英文科技论文的能力。

4受益的专业和学生人数

课程的建设及相关资料的共享将使信息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通信工程专业常年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约1000余人直接受益;全校相关涉及信息计算类理工专业,如自动化、信息计算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等本科生可同步学习和参考。

5结论

武汉科技大学信息学院面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展《图象处理》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已达六年之久,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优秀的教学队伍,并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所有的教材、课件、教案、试卷及参考资料等都已基本完成英文化制作。同时学院提供了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供同步教学和上机实验,为做好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5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地方高等院校对于专业和课程设置等建设也正在进一步变革。通信工程作为理工科大学的一个重要专业,截止2006年6月,我国设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达到246所,年招生人数达三万人左右,就业竞争激烈,这给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社会竞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探讨。

一、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1.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设备研发、设计、维护、运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满足本规范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

2.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在构建通信专业知识体系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六个统筹考虑:①知识体系与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认知规律统筹考虑;②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教育统筹考虑;③强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面与整合更新教学内容统筹考虑;④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统筹考虑;⑤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统筹考虑;⑥应用能力、创新知识与综合素质培养统筹考虑。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主要涵盖四大知识领域,分别是电路与电子学知识领域、信号系统与控制知识领域、计算机知识领域、电磁场知识领域。

二、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本思想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实际,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以课程的整体优化来指导局部的教学改革。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构成了学科基础课的核心。为了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更新,优化理论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例如: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知识合理分配。数字电子技术中,EDA知识与专业课中FPGA的应用知识的整合;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微波技术、天线技术的知识体系优化;信息论与通信原理内容合理分配等等。另一方面,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自治区内是从高考一本线以上招生,学生素质相对较好,其中有一部分学生面临考取研究生的需求,针对电子信息类考研的课程,突出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教学。既满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求,也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

2.增加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开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是为了使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就能领先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现实意义,以及应用环境。进而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能有针对性地对组成通信框架的各个部分的具体细节做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一二年级时的迷茫心理。

3.面向社会需求、改进专业课程教学。通信领域是当今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各种通信技术层出不穷,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3G已进入商用,各大运营商要完成3G网络的建设,GSM和3G网络优化人才需求急剧扩大;二是通信设备制造商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从事研发和生产类的技术性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具有掌握通信理论,电子设计能力人才需求呈现较大缺口;三是集通信网络、软件设计一体的科技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旺盛,基于3G平台的应用开发将是目前的急需人才。因此,在总体把握“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个性、善于创新”的基础上,推进人才培养的分类指导,在专业课教学方面,采用模块化教学,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主要就业领域分布在①GSM和3G网络优化、通信网的设计、施工等领域;②在通信设备制造商从事售前、售中、售后等技术服务;③通信运营企业,从事电信运营、管理;④有线电视公司以及其他专用通信部门,如民航、部队等。为此,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选修课模块。通信网络与交换方向。该专业培养在现代通信网与交换等多个层面上,进行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网络运营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熟悉通信设备和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性能,掌握通信系统构架与组网技术。具有网络设计与建设、管理与运维等操作能力,同时掌握通信基本理论,具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系统知识。适应通信领域内网络、系统、设备及信息交换、传输、处理方面的应用、安调与维护工作。主要专业课程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微波与天线、移动通信、现代通信网络、现代通信工程设计等。就业方向:通信设备生产企业、电信运营商、公安、民航、广电等特定行业需求的人才。计算机通信(宽带数据通信方向)。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宽带数据通信系统设备进行现场安装、配置、调试、管理与维护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数据通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操作,宽带接入、数据库开发与维护等技术。具有较强的网络设计、施工、维护等基本能力,并具有跟踪宽带数据通信的新技术、新发展的能力。主干课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数据库及其应用、操作系统、JAVA语言及其应用、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等。就业方向:面向通信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通信和数据通信等相关工作,也可到各类网络公司从事网络通信技术工作。

4.适应社会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指导方式。根据教学计划,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基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期间,许多用人单位的岗前培训、见习期也都安排在这期间进行。这往往造成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的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毕业设计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学生在校内选做校内指导教师的题目;另一类是在校外,根据学生在见习单位的实习情况,指导学生选择好结合岗位、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并与企业协商,聘请有经验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联合指导,共同完成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这样,既完成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问题与思考

尽管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建设,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得我们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方面,更加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建设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①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在同类院校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亮点项目不多;②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③产学研合作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形式单一;④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高,受到社会的好评,但是在重要的技术岗位或关键岗位的人数还不多。因此,我们根据地方院校的特点,从课程体系调整、课堂教学改进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云山,刘婷,张立毅.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24):85-86.

[2]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于慧敏,黄爱萍.信息与通信工程特色专业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6):96-98.

[4]张毅,郭亚利.通信工程(专业)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陈正宇.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4).

篇4

课程组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课程建设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标志。

为此,我院领导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以成立课程组为基础,以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直接目标,使课程向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等高层次目标迈进,最终提高课程的社会地位,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方法。

1.通信技术课程组现状

笔者所在系开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四个本科专业及应用电子、电气工程等专科专业。其中每个本科专业又分为2-3个方向。因此,专业及其方向多、跨度大,青年教师多、学历高,承担教学任务繁重,但缺乏教学经验,依此现状,尝试以课程组的教学管理组织形式,较好地解决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传、帮、带的作用,通过学习、合作、优势互补,实现新老两代人资源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1]。

因此,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的广泛度,将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按课程属性组成了相应的课程组,如:高频电子课程组、通信技术课程组、信号处理课程组、电子设计课程组、专业基础课课程组。课程组成员的安排完全打破教研室的界限,每个课程组至少有3人组成,每个教师可以参加多门课程建设,但应有主攻方向。课程组注意老、中、青教师的结合,形成梯队建设,课程组实行组长负责制。

其中,通信技术课程组包括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CDMA移动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网六门课程。课程组现有主讲教师6名,相关实验人员若干名。课程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已趋合理的格局。

2.充分发挥课程组模式优势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采用课题组或课程组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充分集中有限的人力,有意识、有组织地加深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2]。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课程组的优势,合理组织教学资源,加强教师和教师间以及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我们利用计算机和Web系统建立了基于通信技术课程组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信息、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使课程资源得到很好的集中存储和共享,实现协作学习、共享教学成果,也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完全提升教学管理质量。

基于通信技术课程组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实现课程组内各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其具备以下特点:

(1)重点建设教学资源,合理存储、分类和有效共享。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合理分类,使教学资源有处可找,实现资源的精确快速搜索。

(2)打破单一课程单个教师的单独教学局面,促进同一课程组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良好的信息交互平台。

(3)形成教学资源的累积,使教师和学生可以了解到课程发展的情况,共享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历届学生的优质学习成果,促进教学的改进。

(4)实现课堂辅助教学,应用灵活,提供课程的相关信息、教学资源随时上传下载,课程信息、作业的快速,同步、异步的网络答疑,小组、课题的交叉讨论等功能,根据课程需要进行功能自定[3]。

3.基于课程组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

3.1 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本网络教学平台结构灵活,采用B/S模式,使其在使用上不受空间的限制,客户端只需Web浏览器即可。由于基于课程组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需针对课程组内多门课程,所以在平台的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多门课程的独立性,更要充分体现课程组各课程间的联系性,使各课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也是实现网络教学平台的意义之一。通信技术课程组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其中,各模块功能如下:

(1)教学团队。对课程组中各主讲教师做详细介绍。

(2)师生聊学。此模块为论坛交互模式,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师间和教师和学生间构建实时的信息交互平台;教师可在此模块进行在线答疑、学生可以反馈关于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3)公告信息。以新闻的形式,将课程组活动进行实时记录和播报。此模块有助于促进课程组建设。

(4)精品资源。本模块用于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制作并搜索到的参考价值的资料,如课件、教案以及学生的优秀作业等,进行收集并整理上传,以供教师和学生随时共享,这样也能使资源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5)综合实验。结合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实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开发基于课程组的综合实验,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教学设备,整合各课程内容,将学生所学知识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是促进课程组建设,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此模块内容以综合实验指导书和综合实验案例为形式。

(6)通信人生。此模块包括通信行业最新现状、为学生提供一些求职就业信息、毕业生也可以来此模块分享一下任职经历与感受。

(7)教学改革。此模块用于收集关于教改的项目和论文相关资料,此模块的建立意在突出教改的重要性,集思广益,互相交流,共同促进课程组各课程的大力发展。

(8)各课程资源。此模块为网络平台最重要也最基础的模块。主要用于共享基础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各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试题样卷,习题等资源。并且各课程资源分栏收集,可随时下载。

3.2 教学平台实现的相关技术

教学平台综合应用了HTML语言、、数据库和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等技术,有Web服务器统一进行管理,用户通过Web浏览器以HTTP协议向Server发生请求,并接收和显示服务器提供的Web信息[4]。本网络教学平台的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ASP是Microsoft在ASP平台上对数据存取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由ODBC数据访问模型演变而来的,可用于结构松散的、本质非链接的Web应用程序,采用ASP数据库的库访问技术能够保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达到最佳的效果[5]。

4.结论

网络教学平台的实现使得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课程组建设中,不仅为教师间和教师与学生间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互平台,而且将课程组的各课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更系统化,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和学得到很好的协调。实践证明,网络教学平台为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教师可以在网络环境下不受时空的限制,利用新型教学设备展示网络上的教学资料,更有效的进行答疑和辅导,高效率地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林芳.高职院校课程组建设的路径与实践[J].教材建设,2011,8:133-134.

[2]范晓峰,王浩.开放教育课程组建设的模式探索与实践[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6):10-12.

[3]董晓辉.面向课程组资源的辅助教学网站的研究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4):909-911.

[4]廖竞,周永.面向课程组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设计[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5(4):81:82.

篇5

2003年11月,教育部统计学专业的专家达成以下共识:无论是理学类还是经济管理类的统计学专业由于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差异,难以互相取代。相应地,统计学的教育模式也就分为两类:一是按照理学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培养学生掌握通用的统计方法和理论的数理统计专业。二是按照经济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既懂数理统计方法、又懂经济统计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经济管理类的统计人才。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在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的市场需求更大。

一、当前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统计人才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很多经济管理类高校的统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授予的是经济学学位,办的却是数理统计专业或半数理统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开出了大量的数学类课程且学时占的比重较高,过分强调数学基础和现代统计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要根据数理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要求制定,数学类的课程中统计学的知识点不多,由于数学前后承接性强的特点,学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数学知识,造成学生应用能力差,实践性不强,毕业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缺乏整体性

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注重学科交叉,造成统计学专业学生只重视对本学科的知识,忽视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应用领域狭窄。二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重复较多,统计应用能力的深度不够。三是教学方案层次不分明,导致课程设置及内容在不同层次的统计教学之间无明显区别,降低了教学质量。四是统计学教学还存在把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课程设置成数学化的不良倾向。五是实践教学内容相对于理论教学内容比重不够,造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六是与国外主流的统计学教学相比,教学内容没有很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所需的新要求、新知识和新方法。七是经济管理类院校没有结合自己的办学优势、地区特色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自主选择应用领域和专业方向,统计人才培养的特色不突出。

3.师资知识结构亟待更新

一部分原先计划统计专业毕业的老教师,数理基础薄弱,现代统计方法欠缺,统计软件不擅长,势必影响了学生的数理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另一部分数理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功底薄弱,势必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两种现象最终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足。目前这些教师受繁重的教学工作量,学历提高等原因所限,难有更多的精力去更新和深造新知识,师资知识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统计专业发展的瓶颈。

4.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目前,一些院校统计实践课程和现实情况联系不紧密,没有真正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环节往往疏于组织和管理,多流于形式。

二、经管类统计学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按照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要求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宽口径”旨在培养学生既能胜任基层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日常统计业务,又能从事市场调查、经济预测、信息分析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厚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的理论基础、计算机基础、统计学基础和数学基础。“重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问题的能力。“高素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2.围绕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与其它选修课,本文着重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的课程的设置提出建议。(1)专业基础课:统计学专业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课相对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要求应该更高些。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要求也要高于其他经济类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中可只保留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会计学三门课程。其他经济学核心课以及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2)专业主干课:为了防止课程内容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相互衔接不好,照搬理学类统计专业课程的倾向,建议将现有的多门方法类课程设置为《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技术与应用》六门课程。对理论方法类课程的讲授应与统计软件的应用密切结合,对最基本要求的统计方法类课程,主要讲授统计技术、基本思想和具体应用,不作过多的数学证明与推导。对统计方法的数学背景感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开相应的选修课。(3)应用类专业主干课:为防止应用类经济统计课程分得过细,建议开设《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营统计学》等两门主干课程。各校还可根据自己的特色选开1-2门应用类专业主干课。

另外,在课程的结构上,还要强调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四个方面课程的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时,须保证专业核心课程有足够的学分和课时;对专业选修课程,各校可按自己的特色设置。对其他选修课,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等进行选择。

3.构建“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五位一体”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课堂实践教学、集中模拟实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课堂实践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集中模拟实验主要指学生毕业前在模拟实验室的综合模拟业务实习;社会调查主要指市场调查;社会实践包括参加国家规定的调查诸如城乡住户调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毕业实习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今天,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几乎无所不包,它被广泛用于研究社会和自然界的各个方面,而且它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统计学的应用就越加广泛,高素质统计人才的需求就越大,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完善,才能更好的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才能促进统计学科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刘忆宁,杨丹江,段复建,谢永安.电子信息类院校统计学专业建设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

[2]伍长春,宁自军,杜欢政.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1).

[3]冯利英.统计学专业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4).

[4]曾五一,肖红叶,庞皓,朱建平.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统计研究,2010(2).

[5]向书坚,平卫英.30年来我国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统计研究,2010(1).

[6]徐群芳,顾光同,张香云.关于统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8(13).

[7]孙清岩.统计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对统计学性质的再认识[J].统计教育,2007(8).

[8]程土富,杜金柱.对统计学的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7).

[9]李金昌.关于统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5).

[10]王振龙.我国授予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1).

[11]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4).

篇6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8―0015―05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不断变革的背景中,大学要以全新的方式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在新的环境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学生怎样学习?在信息化社会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运行效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处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在教学中积极探讨、研究和利用信息技术。总结他们的做法,借鉴他们的经验,对于我国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推动教学变革具有一定的启发。

一 美国利用信息技术推动高校教学变革特点

美国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注重研究,同时在实践中建立了CIO制度,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变革。

1 充分重视、研究信息技术对传统教与学的影响

从教的方面看,1998年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公布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博耶报告)[1]指出,90年代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出现了新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注重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教学内容中信息科学技术的传授,鼓励教师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推动课程体系的转型。报告提出了五条建议:(1)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如何仔细地设计有意义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寻找答案;(2)当学生对技术的各种应用可能性越来越熟悉时,应对他们利用技术呈现材料的能力进行评价;(3)教师应该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创作新的教材。应奖励对丰富课程的技术手段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4)教学单元计划应包括认真设计用于发展学生计算机技能的练习;(5)应通过校内部门间积极的交流和专业会议鼓励教师发展新的计算机能力,交流有效的基于计算机学习的观念。

如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每学期有500名理科学生学习电机工程。这门课的教材分5个部分,其中的几个部分已改为网络版本。学校要求部分教师使用,其他教师使用传统版本。用网络版本的学生,作业是“电路教师”软件包中的练习。软件包中有一个问题集,能即时批改答案。答错的问题可以反复重做。在任何时候学生可以得到同学的帮助,上午8点至午夜12点间可以得到在线本科教师的帮助,也可以直接请教老师。结果采用网络版学习的学生比用传统教法的学生学得好,而且降低了辍学率。更惊人的是当生师比增加了50%以后也未影响用网络版学习的学生成绩,网络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和教师的动力。[2]

从学的方面看,2004年11月美国高校规划协会(SCUP:Society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lanning)从人口统计、经济、环境等多角度出发,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变化、教育类型与学习方式转变、大学事业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与扫描,提出了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十二个趋势。[3]其中第一个趋势就是:随着M型(自动化)学习方式推动教育到达新的高峰,大学弹性教育和校园信息化程度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报告指出,IT技术成为美国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于他们被称为“总是期望在手指尖上拥有世界的人”,他们在Internet上体验生活,一改过去带着课本、听着卡式录音带或去教室听讲座的传统学习方式,可以坐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无线接收任何他们想学习的东西,实现了便携式、自主化学习。与这一代人的时代特征相对应,这一代人对大学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大学弹性教育程度、大学校园信息化程度及可供学生使用的程度。

如明尼苏达大学克鲁士顿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Crookston)建立了四个技术评价基本标准:所有全日制学生、教师和职员都有一台便携式电脑;计算机技术渗透到每门课程;学生、教师和职员都通过当地的网络和Internet用电子邮件交流沟通;校外拨号上网促进图书馆和其他电子图书馆的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同教师、导师、服务部门接触,享用信息资源。学生认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掌握技术方面的技能,可与职业准备联系起来。87%的学生认为能安排好时间并很快完成功课。[4]

2 大学校长对信息技术有清醒的认识,并推动变革

美国大学校长对信息技术有清醒的认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正如《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一书中所说“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型大学既不会完全被排斥,也不会丝毫不受影响。”[5]

密西根大学前任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特(Jams Duderstadt)认为,“信息技术是一种跨越边界的力量,不仅突破时空限制,而且能够突破国家框架、学校围墙和学科壁垒,促进全球知识网络共同体的形成。信息技术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力量,它与全球化等力量相互缠绕在一起,将大学构建成全球性的知识网络共同体。”[6]1996年6月21日,他历经多年筹备,以课程教学与学术科研资源的数字化为依托,建设了“媒体联合体”,对大学公共服务体系与教学科研的集成与创新进行了探索,改造了传统的“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创造了一个基于先进信息技术与数字媒体的真正的“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数字媒体共享空间”(Digital Media Commons)。

MIT前校长查尔斯•威斯特(Charles Vest)说:“大学学习与教学本质就是开放……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方式……教育资源将以更加开放的方式惠及更多学习者”。2001年,由他策划并亲自倡导的麻省理工学院网络课件开放工程“MIT Open Course Ware”(简称MIT OCW),计划在十年内把MIT所有的课程内容放到网上。[7]目的是通过这个项目推动MIT本身的教育教学,提升MIT在全世界的形象、同时供全世界所有的人免费使用。MIT网上所有课程都有教程大纲、课程的日期安排(教学日历)和讲课记录。许多课程还有作业、试卷、问题(包括解答)、实验室、项目、超文本的课本、模拟、演示、辅导和讲课的视频实况及网络资源链接等。现在网络课件开放工程对推动和促进MIT自身的数字化变革,尤其是与课程相关的政策、体制变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各国的高校中发展迅速。

3 普遍建立了CIO制度,推动教学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体制开始在美国高校中出现。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在美国高校中,已有69.3%的被调查学校设置了CIO职务,而且还有4.2%的未设立CIO的美国高校正在考虑设置此职务。目前,美国高校CIO的具体工作范围一般包括: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以及校园语音和数据通讯项目等。[8]

教学信息化问题被许多美国高校当作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发展项目。所谓“教学信息化”,主要是指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观念、运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电子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从而拓展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渠道,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学范围的改革过程。目前美国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如电子邮件、BBS、课程网页及各种电子资源等;(2)在线教学,如“学习课程管理系统”(LMSCMS);(3)信息技能培训,如针对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培养;(4)教学信息化政策的制订,如鼓励政策、电子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

4 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美国图书馆协会及其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加强了对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美国高校图书馆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基于Web的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美国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如耶鲁大学图书馆基于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制定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设计实现了网上信息素养指南,包括一系列在线学习资料和小测验,培训读者驾驭信息资源的能力。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提供了在线引导式教学“SKIL”(Stanford’sKey to Information Literacy),设计了六个学习模块,供学生在线学习。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信息素养课程“TILT”(Texas Information Literacy Tutorial)采用“通论”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包括概论(Introduction)、选择(Selecting)、检索(Searching)、评价(Evaluating)、图书馆导引(Follow-up)等五部分。俄亥俄州立大学15项在线指南“net.TUTOR”,提供了使用网络工具、搜索、研究技能等在线指导。[9]

在高校里,信息素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美国加州大学意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一直致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计划,提出了加州大学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种核心能力:(1)学生不仅能够在某一学科的概念结构框架内形成和陈述自己的研究问题或研究主题,且研究的问题能较容易地被他人理解和参与合作;(2)学生具有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或主题决定信息需求的能力;(3)学生具有使用合适的技术工具在各种形式的信息中定位或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4)学生能够组织信息,且组织的信息能够被人们分析、评价、综合和理解;(5)学生具有使用各种媒介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能力;(6)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中的伦理、法律和社会政治问题;(7)学生能够理解运用从各种资源中提取信息的技术、观点和实践。[10]

二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个案[11][12]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建立于185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的美国公立高等学府。据200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统计,威斯康星大学的R&D经费居全美第二,博士学位的数量排名第三(NSF,1999),39个研究生教育专业中有16个在全美排名前10位、35个排名前25位。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在利用技术方面是令人羡慕的,通过利用学校的智力和财政资源,在利用技术改进教学方面正在取得不断增长的、有创造性的、稳定的进展。威斯康星大学的校长大卫•沃德校长(David Ward)认为“信息技术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为了利用这种力量,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传统的教学及其研究方法。”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设立了CIO,由一名副教务长兼任,负责全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信息化服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专门在主页上设置一个“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指导”,帮助学生使用信息资源,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学校认识到虽然信息技术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迅速创造出一场学习的革命,但是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校使学习与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同步前进,让教师更多地成为“站在一旁的指导者”,而不是“讲台上的圣贤”,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型学习中,并且提供克服时间和地点障碍的教学途径。而该校凯斯林•克里斯托弗(Kathleen Christoph)认为“技术促使我们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技术使我们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利用技术推动教学变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拓宽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师生员工越来越娴熟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现有的教学活动。技术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校内外学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容易。课内课外学生与教师频繁的联系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热情方面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们的关心帮助学生度过逆境而持之以恒地完成学业。

信息技术架起了跨越距离的桥梁,帮助营造出虚拟的学习化社会。如神经生理学课堂上,120人的学生,很难组织在一起进行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虚拟的学习平台,以8人为一组,利用视频会议,每组都尝试解决一个与耳朵有关的医学问题。老师则起到“咨询专家”的作用,同时监控电子通讯。

利用电子邮件改善了教室的物理结构、延长了办公时间。教师们反应说,和传统的办公时间进行接触的相比,学生们以电子邮件、在线讨论方式进行联系的人数急剧增加,从而提高了学生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学生们尝试利用电子邮件去结识教师和其他人。

2 加方便快捷获取学习资料。学习资料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越来越能够在白天或者晚上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传递。信息技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学习教材的快捷途径,并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借助互联网传递信息。

图书馆的资料不再局限在图书馆的建筑内,在线目录能够帮助查找书本和杂志等传统资料。从美国CIC图书馆联盟的目录来看,它现在是除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外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信息技术不仅更容易接触到学习材料,而且也为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新方法。数字媒体能非常容易地打破原有教材的安排,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组织教学,同时信息技术也使教材更容易理解、更个性化,也更丰富。如琼•怀特曼教授通过互联网把课本、图表、乐符、音频和即兴创作的音乐等学习材料及时上传,学生可以在网上去看、去听,同时提供相关的联接,引导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避免了以前把更多时间浪费在一遍又一遍重复内容的讲解上。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磨练他们的分析、综合、运用和评价的认知技能。教师也可以利用节约下来的时间帮助学生辨别什么是有价值的学习,帮助他们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信仰。比如尼克•卡希尔教授的“艺术史概论”课堂上,以前学生们习惯把很多课堂时间用来讨论学习材料,而现在学习材料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传递,可以在课外空闲时间来讨论,上课上可以自由地详细探究一些艺术史问题。正如教授本人所说的“实际上是把课堂讨论时间真正用在讨论上了。”

3 教学手段多元化。信息技术为学校广泛接触各种学习材料变得更加容易,视频、音频以及交互技术的新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多机会。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师们利用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形式演示动态过程,传授复杂的教学内容,学生利用模拟教材获得在传统课堂和实验室不可能得到的、真实的生活经历以及有指导的技能锻炼。

多媒体在某种程度上为传递思想提供了机会,而这是传统教学工具所办不到的。比如医学上肺的运动、音乐课上的节奏等。通过技术手段模拟真实的情境,实现“真实世界”相类似的环境。这种模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和锻炼的技能的机会,这些技能是用其他办法和在教室里都不可能得到的。如遗传学教师就会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果蝇的“饲养”。利用软件按照科学的精确模型,学生将数据进行汇总并分析结果,通过技术节省了试验的时间和扩大了参与的人数。

信息技术为个别学生学习某种技能提供实习、互动和必要的评价,甚至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进度提供在课堂上没有理解的东西。如图书馆制作多媒体检索的指南等。

4 重建课程与大纲。信息技术利用导致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大纲的巨大变化。如有两门化学导论课,每年在该校有440多人选修,这两门课程经过约翰•莫尔教授改造,使学生有了更多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教师授课和面对面讨论的时间也变得更少。这种利用信息技术,除了使教学个性化外,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材也将让学生在随后的过程中复习化学,并且这种教材还包括一些来自其他学科的例证和信息,可以帮助学生看到他们所学化学知识的应用。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授们从说教式的知识传递转为个性化互动教材的设计者以及学生的引导者。

利用信息技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开设了一个全新的、高质量的跨学科研究生项目。该项目的基础课采用互动式案例研究的形式在课堂上讲授。借助网络技术,很多学生可以实现既能够选修这些课程,又能按照他们自己的时间在原来的地点工作。通过信息技术和更改教学计划,更多来自各种不同背景的学生将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三 美国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校教学变革的启示

纵观美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趋势,积极推进教学的变革。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发展经验,结合高校的自身特点,积极稳妥的利用信息技术推动高校教学变革。

1 转变观念,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校教学变革。通过Google的搜索功能,我们查询了国内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九所研究型大学校长关于信息化的讲话和报道,发现整体数量不多,而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的更是凤毛麟角。2008年11月21日,北京大学才首次召开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校长周其凤在所提出的要求中,第一条就是要“转变观念,统一认识”,他认为“要正确评估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所起的促进作用,要认识到信息化是建设现代化大学的必然选择。”[13]而其他高校的则没有发现校长有相关的言论和报告。

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的高度重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氛围和效果。在全校利用信息化推动教学变革的氛围下,教师把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观察它对学习产生的潜在影响,并且从中寻找感到轻松自在的方法。只有当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感到舒适,并且投入时间和精力从事着真正的教学法改革时,技术才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势必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打造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凭借自身的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快速的信息网络、现代化服务设备优势等多方面的优势,必将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基地和主要承担者。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履行其信息职能和教育职能的具体实现,它将体现和提升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任务中的作用。但是从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和现状来看,图书馆独木难支,还难以发挥信息素养教育的带头的作用。建议高校组建信息素养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落实则由图书馆牵头,联合其他教学管理单位,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对教师、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和利用进行培训和教育,培养师生掌握信息的获取、评价、分析和利用技能,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积极探索制订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标准。

3 加强研究,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已在全球展开,2003年9月,联合国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发表了“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养社会”(The Prague Declaration:Towards an Information Literate Society)。该会议由美国图书情报学委员会(NCLIS: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 Information Science)和国家信息论坛组织,来自世界23个国家代表了7大洲的40位代表讨论了信息素养。他们认为,如何使人们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和通信资源及技术中受益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并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14]目前国内高校已经开始启动了信息素养教育,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在系统性、标准等方面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各个高校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条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要在课程设计、教师队伍、硬件投入方面加强力量,加大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比如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要求学生学习教材和电子信息资源的组织、查找和评价。学生通过上课、学习及专题研究、课外阅读等方式,掌握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技能,提升信息素养。

4 理顺体制,整合优化校内信息资源。目前各个高校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主要职能包括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实施、协调和管理。但是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只能推动硬件设施、校园环境网络等建设。由于管理行政体制问题,分管信息化的学校领导一般不会分管教学工作,因此就很难推动教务处等相关教学部门利用信息化进行教学变革。事实表明,国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青少年时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信息化建设中校内各单位各自为政,导致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无法共享。[15]因此要利用信息化推动教学变革,应该借鉴美国的模式,结合中国的特色,设立类似于CIO的职位或者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兼任,整体负责信息化工作,整合信息资源,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应用于教学,推动教学变革,借此推动全校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朱雪文译.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全球教育展望,2001,(3):67-74.

[2][4] 吴晓郁.依靠信息技术改革高等教育――美国高校的网络教学[J].教育研究,1999,(4);66-69.

[3]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 [EB/OL].

[5] (美)罗德斯(Rhodes,F.H.T.),王晓阳等译.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5.

[6] 郑旭东,杜德斯达特:直面无声袭来的危机[EB/OL].

[7] Unlocking Knowledge,Empowering Mind[EB/OL].

[8] 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5):11-17.

[9] 孙宇.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虚拟学习环境[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09,(11):1-5

[10] 王静编译.美国加州大学信息素养评价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3):93-96.

[11] 凯斯林•克里斯托弗.明智的使用技术――借助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新途径.令人骄傲的传统与充满挑战的未来:威斯康星大学150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 [EB/OL].

篇7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也关系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为此,高等院校必须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以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里所谓的教学管理体系,主要是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具体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1]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给与了关注,其研究成果涉及到英语、经济、新闻、体育、航运、医学、机械等多个领域。笔者主要通过文献分析,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状况进行论述,从中探求学术界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得失,望对后续研究者有所帮助。

1、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

笔者以CNKI网络版作为统计源,使用“教学管理”为检索关键词,并用“体系”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时间设定为1979-2009,检索时间为2009年7月31日,得到有关论文162篇,再将范围限制为高等院校,实际获得论文90篇,其中属于教学管理体系理论研究的有48篇,占53.3%,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教学管理体系重要性的认识、院系教学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及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对策等几个方面。

1.1 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研究。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经济转型、以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而形成的就业压力等,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作,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且为学校的重要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建立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是高等院校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如刘艺、张黎指出:“高校教学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高级人才保驾护航。在高等教育已经转向‘大众化’教育的今天,转变教育管理观念,研究高校教育管理理论,探索高校教育管理规律,建立符合高校当前实际的科学化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使命。”[2]齐毅也认为:“只有加快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通过建立现代教学管理体系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才能使高等教育摆脱困境、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3]

1.2 院系教学管理体系研究。如前文所述,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教学管理也必然进行改革,教学管理体系也必然向着更适应实际、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学院的教学管理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应紧密联系,互相支持;另一方面学院要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及专业设置,采取一些灵活有效的管理措施推动教学改革和建设,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管理整体优化,具有活力。”[4]唐日梅也提出:“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院系是高校教学的直接执行单位和管理单位,是教学管理的第一线。院系教学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的培养质量。”[5]林琼、周远成强调:“当前,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创建科学、完善的系级教学管理体系,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快高校教学改革、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迫切任务。”[6]

1.3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企业管理的模式被大量引入高等教育,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并迅速发展成一种国际化的行动。国内有关教学质量保证的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但直到1999年高校扩招后,有关教学质量保证的研究才逐渐增多。21世纪则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反映在高等教育方面,社会所急需的是各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高校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如胡丽竹提出:“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7]为此,许多学者尝试将IS09000系列标准等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引入高校教学管理领域,探讨了基于IS09000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新理念与教育教学质量观。比如王真真提出:“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是在全国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新模式。我国高等教育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需要。高等学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要积极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实施步骤进行,领导以身作则,全员积极参与和实行配套改革。”[8]吴立伟也认为:“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现有高校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通过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理念,来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作用。”[9]此外,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地方院校在人、财、物、信息、师资队伍建设、资源设施等实力和教学质量上与省部属院校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王贤生、孙悦亮认为地方院校要突出自己的优势,优化自己的行为,“非常有必要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管理,激发教与学的 积极性”。[10]

1.4 教学管理评估研究。所谓评估,是对正在进行或已经结束的项目、规划或政策所进行的系统、客观的评估,包括其设计、实施和结果,其目的是为判断目标的相关性及其实现情况、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评估,一些学者进行了论述。比如王政铎指出:“把评估与整个教学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机制,形成以课堂教学质量、教研室工作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三个评估’为龙头的教学管理体系,是一条较为适合目前教学环境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之所以说应建立以上三个评估为龙头的教学管理体系,原因在于,在教学管理实践中,课堂教学、教研室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是教学系统中对教学质量起主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抓住这三个方面,就其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考察,综合评估,进而实现有效调节和控制,无疑就抓住了关键,必将大大提高教学管理的效果,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11]随后,王政铎又分别就评估方案的建立、实施及信息的反馈等环节详细论述了对这三个方面的科学的质量评估方法。

1.5 教学管理新体系的构建对策研究。针对教学管理体系在高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在教学管理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的关键与措施进行了研究。比如康德军提出:“教学反馈督导评价体系、教学研究体系、教学服务支持体系和教学监督体系是构成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框架。四个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四个体系高效率、高质量运行才能保证高校教学工作的高质量。”[12]杨国辉认为,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在于将实践的自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动性,变“钢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为“弹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而这种“弹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指高校本科教育中立足于学生自主开展、自由性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弹性实践教学计划基础上的全新管理制度,开放、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服务平台,学生实践教学自主管理与服务系统。它建设的目的在于使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过渡到“指导性”的“弹性”管理,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主观能动性,实现实践教学经常化、差异化、多样化、规模化,提升实践教学效果。[13]孙鹏、张东旭认为,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偏重行政管理,造成学术型教学管理的弱化。因此,二人在论文中以思想更新为先导,从教学管理制度、二级管理体制、教学管理手段和管理人员优化机制几方面,系统地构建了学术型教学管理的基本框架,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14]耿艾莉等还进一步阐述:“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基于服务功能的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会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开展。”[15]胡丽竹则在“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从高校扩招、教育目标、社会发展需求、教学实施情况等多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从教学质量保证、监控和评估方面入手,结合教学管理经验,确定了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与运行方式。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提出了相应的具体的管理方法、监督体系与评价机制。”[17]

2、我国教学管理体系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在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各高校始终把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针对学校实际,在强化教学管理方而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经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在统计的90篇论文中,实证研究的共42篇,占46.7%,学者们在其中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比如:吉林农业大学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校、院、室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以及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实施“1234”教学质量监控工程,实现了教学质量全过程监控的目标。[17]山东农业大学历经八年的时间,研制开发成功了八个系列电脑教学管理系统,边研制边开发边应用,使教学管理由局部现代化走向整体现代化,由纸与笔走向了激光与电脑,由模糊的经验决策走向了量化的科学决策,结束了手工教学管理的历史,建立了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新体系。[18]

近年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在加强本科教学管理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学院教学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学院在理顺四校合并后新浙江大学教学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设了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学院制订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规定,如《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实施细则》、《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任课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操作方法》等,这些教学管理规定有效地促进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和管理效能的提高。此外,学院还十分重视各种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及时实行纸质保存和电子信息保存,以便日后能随时调用。而且,学院在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配备的基础上,格外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建设,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管理工作环境等。[19]

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先的教学管理体系与模式,日益不能适应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此,华东理工大学于1998年7月确立了相关研究课题,并于2000年7月完成,构建了教务处与高教研究所两者的职能有机结合、“官方管理”与“民间管理”有机结合的教学管理新体系。实践表明,这一新体系突破了原先体系僵化、呆板、疲于应付、就事论事等计划经济时期固有的模式,突出了思想观念领先,注重了分析与调研,尤其是先后设立与完善了一系列以“民间”为主的管理机构,极大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参与教学管理,使教务处有效摆脱忙于日常繁琐事务的栓桔,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20]

此外,经过长期勤奋耕耘,积极进取,清华大学在向国家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有本校特色的本科教学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四项教学基础性建设,包括专业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含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学风建设;②四项教学改革,即教学内容、体系、方法改革,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多种形式因材施教,整体优化教学过程;③五方面管理,即教学秩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考试管理,学生学习管理,学籍管理。这个工作体系主要是在人才培养的全局上发挥作用,它保证了清华本科教学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体现了学校真正把培养学生作为主要工作的一贯做法。[21]呼和浩特指挥学院在教学管理中通过发挥党委、机关、教员和学员的作用,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质量。[22]

3、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研究的得失分析

就学术界目前关于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而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研究的现状,对教学管理理论研究及实践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纵观国内学者研究的成果,无论是就教学管理体系研究本身,还是从研究者队伍来看,都还存在诸多不足。

3.1 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意义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性、院系教学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建立起高效能的、灵活运转并能创造性工作的教学管理体系的措施,这对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等无疑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体现为:

3.1.1 理论意义。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建设和积累的过程,如何克服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旧观念存在的弊端,更好地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广泛关注的课题。因此,学者们对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做一系统的理论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思路和教学管理理念,构建教学管理新体系,有利于丰富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内涵,扩大其研究视域。

3.1.2 实践价值。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育部高教司[1998]33号)明确提出,“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一直以刚性的计划性行政管理为主线,作为高校管理体系中的子系统教学管理也一直遵循这一主线。随着高校改革形势的发展,生源质量、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手段等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必须与时俱进构建一套适合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模式。因此,学者们对教学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并结合我国高等院校自身的特点,分析了这些理论在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方面的具体应用,这为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依据。

3.2 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局限

虽然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我国教学管理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一个变革、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从理论研究深度、研究的系统化、校内外的整个社会环境与条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3.2.1 理论研究不足。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于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更多的是从条件层面对如何提高教学管理质量进行宏观探讨,很少涉及观念层面,尤其是较少借鉴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学科的方法论思想。而且从整体上看,对于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及对高校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等尚缺乏研究,未能形成完整的、制度化、规范化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模型。

3.2.2 应用研究缺乏。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在结合高校实践的基础上,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新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进展。但由于部分理论工作者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仅作纯理论研究,实用性还不太强;而在一线工作的管理者,他们对某专题的研究具备实践经验,但较缺乏理论知识,对教学管理体系的实施经验和教训难以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

3.2.3 研究队伍相对薄弱。目前对教学管理体系进行研究的人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员,如教育研究院所人员、高校教师与研究生等;另一类是在实践第一线的工作者,如教务处人员等等。但从高等教育科学的发展来看,许多学校还没有能够把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学校的教学管理还不到位,也没有形成必要的校内外教育研究信息沟通的机制。因此,学校缺乏教学研究的氛围,缺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研究,对学习、借鉴、继承、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缺乏系统的思考和具体的工作安排。

综上所述,我国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这项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探索。为了突破已有研究的局限,我们应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改革研究成果,并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作为理论支撑,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作一系统研究,以期探索出适合国内高校特点的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理论模式与相关实践策略,将教育的各个过程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可控因素进行全面、系统持续的有效调控,从而强化教学管理的效果,全面提高高等院校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康德军.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J].黑龙江教育,2003(11):47.

[2] 刘艺,张黎.构建院系科学化教学管理新体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112.

[3] 齐毅.关于专科院校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的探讨[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9.

[4] 陈广立等.构建院系级教学信息链,优化教学管理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222.

[5] 唐日梅等.构建高校院系教学管理体系的思考[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67.

[6] 林琼,周远成.创建科学规范的系级教学管理体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4):229.

[7] [17] 胡丽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1.

[8] 王真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7(3):63.

[9] 吴立伟.ISO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2007(5):58.

[10]王贤生,孙悦亮.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中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86.

[11] 王政铎.论评估手段在教学管理体系中的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80.

[12] 康德军.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J].黑龙江教育,2003(11):48.

[13] 杨国辉.高校“弹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构想[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49.

[14] 孙鹏,张东旭.构建高校学术型教学管理体系的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9-61.

[15] 耿艾莉等.基于服务功能的院(系)教学管理体系的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88.

[16] 沈成君等.创新教学管理改革模式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16.

[18] 井明伦,黄瑛.建立高等农业院校现代化教学管理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1997(6):25.

[19] 肖亚芹等.建设高水平本科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综合性大学中学院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1):11-13.

[20] 华东理工大学课题组.教学管理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0(3):69.

[21] 周远清等.锲而不舍,讲求实效,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学管理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4(1):19.

[22] 崔振军,赵荣涛.构建“四位一体”教学管理体系[N].人民武警,2008-02-05.

Research Summary of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Study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Chang-hai LI Zhen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