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6: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乡镇卫生院副院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今天我参加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副院长竞选,我想自身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是具有勇挑重担的信心。要干好一项工作,首先必须热爱这项工作。今天,我能鼓足勇气参加这次竞争,决不是意气用事,也不是心存侥幸,而是自己热爱这项工作,珍惜这次机会,渴望成功、追求进步的真实体现。随着这些年的工作历练,我的工作经验日见丰富,理论知识日益扎实,人也越来越成熟,已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一定的管理经验,我有信心也有能力担任慢性病防制和健康教育科科长,并能做好应该履行的职责。
二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我具备系统的疾控知识、娴熟的业务技能。疾控知识方面,这些年我始终不忘充实自己,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无论哪个岗位的工作都是凭着扎实的知识做好,圆满的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业务技能方面,12年以来的岗位磨练,练就了我娴熟的业务能力。这些,都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三是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疾控工作关系到的是国家与群众的生命安全,是一项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是对一个从事医务工作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我始终坚定不移地认为,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同等重要,尤其对于我们疾控行业,更是如此。
要想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副院长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仅有优势还不行,还要有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设想。我深知作为副院长,肩负着为全院医护人员谋利益、为全乡群众保健康的神圣职责,因此,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不懒,勤奋工作;二不贪,清正廉洁;三不怕,敢作敢闯;四不推,勇于承担责任”。
一是重视预防,做好控制。做好传统的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病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根据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医疗纠纷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疗事故侵权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纠纷,另一类是非医疗事故侵权行为(即医疗过失)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笔者收集了2005~2007 年发生在乡镇卫生院妇产科的医疗纠纷40 起,半数以上首先表现为患方家属或纠集人员围攻医院闹事,甚至殴打医护人员或院领导,他们认为“小闹小赔,大闹大赔”,于是高额要价。而最终申请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不足1/3,起诉到法院进行司法鉴定的不足1/4,多数通过医患双方协调赔偿解决。
1 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常见医疗纠纷的引发因素
1.1 “三基”不过关而强行开展技术能力范围之外的工作
乡镇卫生院部分妇产科医生平时缺乏自学及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识,且多为中专学历或无正规学历人员从事妇产科临床治疗及助产工作(多数乡医院妇产科治疗与助产工作未分开),大部分妇产科医生还未取得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必须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未掌握。近几年来,部分乡镇卫生院业务范围扩大,不再满足于妇产科只能进行产前检查、妇女保健、接顺产、人工流产、上环及治疗一般妇科炎症等工作内涵,而积极委派妇产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进修半年或一年归来的妇产科医生,可以说还未能系统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生殖系统疾病与相关系统的相互影响还不熟悉,就迫切收治高危妊娠孕产妇并开展妇产科常见手术,例如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剜除术、子宫切除术、宫外孕手术、卵巢肿瘤切除术等,忽视了手术成功与否并不只是手术技术本身的问题,手术还牵涉到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麻醉管理、急救等一系列配套方案和设施。某些医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明知医疗条件不够,凭工作热情和经验开展技术能力以外的工作:①明知医院不具备输血条件却进行剖宫产术,术中产妇大出血而输血跟不上,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死亡,引发医疗纠纷。②未掌握剖宫产时缝合子宫切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致使子宫切口缝合不佳,引起术后大出血,转上级医院后二次开腹缝合,引发医疗纠纷。③还有的医生盆腔解剖结构还不完全清楚,就大胆进行子宫切除术而将双侧输尿管缝扎造成输尿管上段及肾盂积水,导致术后无尿并伴有严重腰痛,好在及时发现,二次开腹松解输尿管避免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术后引发医疗纠纷。④因相关系统医学知识缺乏,无整体观念,对妊娠合并症处理不当导致产妇死亡而引发医疗纠纷,如初产妇,妊娠合并心脏病,住院待产时心功能Ⅱ级,以前曾有心衰史,主管医生只知道按处理原则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不知道产后3天内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由于血容量明显增多,仍是心衰发生的危险期,术后仍应严密监护并严格限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一般24小时输液量不超过1500ml,速度以每分钟20~30滴为宜。在无心电监护条件下,该产妇在此乡镇卫生院做了剖宫产术,所幸手术还算顺利,但最终没逃出恶运,由于手术后第一天输液量达2500 ml且滴速达每分钟60 滴而导致患者心力衰竭,加之抢救方法不力病人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1.2 未掌握基本的产科诊断及处理常规
1.2.1 不熟悉产妇入院后的必查项目
产妇入院后询问病史不详,体格检查不细,甚至未行腹围、宫高、骨盆外测量,肛诊盆腔情况如坐骨棘间径、骶尾关节活动度及尾骨是否上翘等基本检查,或注意了骨盆正常而忽视了胎儿大小,未对头盆关系充分估计,结果因巨大儿造成肩难产引起新生儿肱骨骨折或臂丛神经损伤;在骨盆测量中注重了骨盆入口平面的大小,而忽略了中骨盆和出口平面是否狭窄,结果因漏斗型骨盆或单纯尾骨上翘导致胎儿通过骨盆出口困难,最后以穿颅术缩小胎头面积后娩出,引发医疗纠纷。
1.2.2 不熟悉产力与产道、胎方位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产程中只注意了宫缩乏力而忽视了其与胎位异常及骨盆狭窄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产道、产力异常可造成胎位异常,而产力异常也可能是产道或胎儿异常的后果。如某产妇产程中出现协调性宫缩乏力,医生未进一步阴道检查排除骨盆和胎方位异常就盲目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因中骨盆狭窄及持续性枕后位致梗阻性难产导致子宫破裂,胎儿死亡,转上级医院切除子宫,引发医疗纠纷。
1.2.3 不熟悉缩宫素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医生对缩宫素加强宫缩的个体差异认识不足,没掌握缩宫素的用法及注意事项,凭经验用药,造成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如初孕妇,孕41 周,在乡镇卫生院引产,医生一开始就在500 ml液体中加入缩宫素10 IU,一开始滴速就达30~40 滴,在应用缩宫素过程中又未做到专人守护和严密观察,由于子宫收缩强烈而软产道不能如期扩张,胎儿急速娩出,导致宫颈严重撕裂伤和会阴Ⅲ度破裂,医生竟不会缝合宫颈裂伤,加之转院延误,造成产妇大出血休克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1.2.4 未掌握常见的难产助产技术
臀位助产违规操作,如助娩胎儿上肢时操作不当,造成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引发医疗纠纷;初产妇采取胎头吸引器助产未常规行会阴侧切术,导致Ⅲ度会阴撕裂,而医生不会缝合,引发医疗纠纷;一产妇在某乡镇卫生院分娩后,会阴Ⅱ度裂伤,该医院妇产科医生给产妇进行会阴裂伤修补术,缝合时不知深浅,缝合后又未常规进行肛诊,因缝线穿过直肠壁,该产妇于术后5 天出现肠瘘引发医疗纠纷。
1.3 对妇产科严重并发症不认识
初产妇,在乡镇卫生院分娩,产程中用缩宫素催产,宫缩强烈,随之产妇剧烈腹痛后宫缩停止。子宫破裂了医生还不知道,医生还抱怨“咋搞的,怎么没宫缩了?”,然后嘱咐助手给产妇听胎心,产妇诉说腹痛,医生说没宫缩哪来的腹痛,然后强行听诊未听到胎心,接着医生用胎头吸引器助产,牵拉时胎头仍不能下降,产妇腹痛难忍,医生看到产妇面色苍白,赶紧测血压,血压70/50 mmHg,才想到情况不妙,立即转送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妇产科医生诊断为“子宫破裂”,迅速在输血输液抗休克同时进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子宫完全破裂,胎儿死亡,胎儿的一只胳膊伸入破裂口,裂伤波及宫颈,取出胎儿,清除腹腔积血及血块约2000 ml,挽救了产妇生命。之后发生医疗纠纷,要求巨额赔偿。
该例医生处理错误为①缩宫素应用不当,导致子宫破裂、胎儿死亡;②子宫破裂之后未能诊断出来接着误用胎头吸引器牵拉胎儿,致使破口进一步延长,使患者丧失了修补子宫的可能,采取了子宫切除术致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
某孕妇,孕2产1,此次妊娠4+月,在某乡镇卫生院行引产手术,该医院医生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加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引产。因胎儿娩出后30 分钟胎盘仍未娩出伴少量阴道流血,医生用卵圆钳伸入宫腔夹取胎盘,患者腹痛难忍,阴道出血量增多,医生仍继续进行钳夹,阴道出血量进一步增多,面色苍白,立即转上级医院,上级医生检查后考虑子宫穿孔,在输血输液抗休克同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3 处穿孔且部分胎盘植入子宫肌层,采取了子宫切除术。术后发生医疗纠纷。该例处理失误为:医生用卵圆钳钳夹胎盘时操作粗暴引起子宫穿孔后而不知,仍继续钳夹导致子宫多处穿孔,致使植入性胎盘患者丧失了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的可能性,患者子宫被切除,失去了生育能力。
1.4 未能履行告知义务,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有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很好,确实做到了急病人所急,但在治疗前未充分向家属解释病情,告知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信息让患方知情、选择,而引发医疗纠纷。如一初孕妇,妊娠9 个月,因频繁抽搐急来某乡镇卫生院就诊,入院时患者神志不清,妇产科医生接诊后立即给病人测血压,血压180/120 mmHg,询问家属得知该孕妇妊娠前血压不高,诊断为“产前子痫”。该医生未给家属解释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立即给病人用25%硫酸镁20 ml+25%葡萄糖20 ml静脉推注,在推药过程中病人心跳停止,复苏无效,孕妇死亡,引起医疗纠纷。医生的用药无过错,患者猝死的原因很可能是冠状小动脉严重痉挛导致心脏急性严重缺血,或脑内小动脉破裂大量出血压迫呼吸循环中枢所致,由于医生未向家属解释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家属认为用药失误导致孕妇死亡,纠集人员围攻医院进行闹事,虽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医院为平息事端,最后进行了经济补偿闹剧才结束。
1.5 法律意识淡薄,病历书写不及时不规范
病历是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行为过程中,通过对病人的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的有关资料,是对医疗全过程动态的记录和病人全部医疗信息的汇总。产科病人病历的关键内容主要为病史、入院体检、分娩记录等内容;妇科病历的关键内容主要是病史、妇科专科检查、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等。这些内容在证明医院诊疗行为没有过错上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旦这些内容记录不到位,对于医院的举证非常不利。上述医疗纠纷案例中有2例,当患者索要住院病历时,经治医生未及时写病历以致各种检查、治疗、处理等无据可查,只能依据患者及家属提供的证词及实际造成的损害进行裁决,对医院极为不利。
2 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产科医疗事故多于妇科,基本都是技术事故。因此提高基层妇产科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2.1 领导重视,完善并落实各种医疗规章制度
乡镇卫生院要改变“重效益,轻管理”的现状,加强对医疗安全的的监督,制定防范与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严格要求医务人员遵守规章制度,是防范医疗事故最基本的措施,如乡镇卫生院必须建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管理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高危病人及超过本院医疗技术范围的病人转诊制度、知情同意签字制度等。
2.2 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
医疗质量的提高是医疗安全的根本保证,医院应重视职工继续医学教育,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要求妇产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尤其对于医疗事故高发的产科,由于产妇及胎儿情况变化快,更需要医护人员练好基本功,提高产科检查及诊断的准确率,熟练掌握并执行产科基本技术操作规范,如产妇入院后必须检查的项目;如何正确保护会阴及协助胎儿娩出;臀位助产规范;产程中应用缩宫素的适应症、方法及注意事项;会阴侧切和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禁忌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人工剥离胎盘术;宫颈裂伤及会阴三度裂伤的缝合,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流程,初期心肺复苏技术等等。什么样的孕妇条件在什么时机可以采取引产术,什么情况下采取剖宫产术;什么样的高危孕产妇必须转诊;分娩过程中如何预防与诊断子宫破裂;流产过程中怎样预防与诊断子宫穿孔等等。建立考核机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晋职晋升挂钩,以督促其业务学习,只有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应对,保证母子安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防止医疗纠纷。
2.3 加强病历管理,确保病历质量
病历作为医疗档案,是医生对病情分析和处理过程中的全面原始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尤其2002 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实施及2002 年9 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以来,使得病历的法律地位更为重要,已成为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明确责任及医疗事故鉴定或司法鉴定的依据[2] 当患方对医疗责任认定不认可时,往往对病历提出质疑,怀疑改动、作假等,使得医疗纠纷激化。因此,医务人员应认真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不能随意涂改。应及时记录病人的症状、体征、化验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措施。每次与病人交待病情后应详细记录谈话内容并让病人签字。在进行重要检查、操作或手术前交待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让病人或委托人签字认可。分娩过程中应详细记录产程进展及胎心监测情况,应尽可能详细的记录接生过程及新生儿出生当时的基本情况。涉及剖宫产与自然产的选择,应当有充分的选择依据,医师告知病人及其家属的情况以及患方的签字,这些内容在证明医院诊疗行为没有过错上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严格执行病历管理制度,可减少医疗纠纷并可避免医疗纠纷激化。
2.4 加强法制和医疗安全教育,做到依法行医
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明确医患关系的法律地位及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对于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医务人员尤其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如不了解病人享有知情权,未能尽到告知义务而引发医疗纠纷;缺乏证据意识,对病历记录及保存重视不够;缺乏依法行医观念,各项操作仅凭临床经验而不遵照操作规范,导致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等。因此,应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学习有关法规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的有关规定等部门法规。严格坚持医疗安全岗前教育,并定期举办医疗事故案例点评会,使医务人员从中汲取教训,做到严格依法执业、照章行医。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
第三条乡镇卫生院是政府举办的公益类卫生服务事业单位,主要由县(市、区)政府举办和管理,原则上每个建制乡镇必须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划归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统筹管理;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可实行县(市、区)统筹管理,也可实行县(市、区)、镇共管,以县(市、区)管理为主。
第四条乡镇卫生院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按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执业;严禁超诊疗科目和执业范围从事诊疗活动。
乡镇卫生院业务工作接受县(市、区)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指导。
第五条省卫生行政部门对全省乡镇卫生院实行宏观管理。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所辖县(市、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综合的评价。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抓好本管理办法的落实,切实加强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每年对辖区内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管理要进行一次自查自评。
第二章机构设置
第六条乡镇卫生院选址、设置,应遵循区域卫生规划要求,根据区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和交通等情况确定,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发展前景和最大辐射功能。
第七条乡镇卫生院的设立由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及程序报批。
第八条乡镇卫生院是专有名称,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不得使用该名称。乡镇卫生院原则上不得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乡镇卫生院的命名原则是:所在的县(市、区)+所在镇(乡)卫生院。
第九条乡镇卫生院统一使用卫生机构专用标识。
第十条根据区域卫生规划,按功能将乡镇卫生院明确划分为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
第十一条乡镇卫生院建设依照国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广东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所规定的建设标准,严禁举债进行超标准建设。
第三章公共卫生管理
第十二条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面向农村居民提供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基本医疗、中医、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受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区域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第十三条加强公共卫生管理,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做好免疫规划工作。
(二)做好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报告和处理工作。
(三)开展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条件的可开展老年保健、精神卫生和康复工作。
(四)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儿童系统保健和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开展妇女、儿童常见病防治,做好控制新生儿破伤风工作,做好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工作。
(五)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
(六)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针对重点人群,结合实际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保健知识,促进农村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并指导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七)做好食品、公共场所、学校、职业等卫生专业指导与管理工作。
(八)加强信息管理,建立执行相关统计及报告制度的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协助镇政府制定和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
第十五条受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辖区内村卫生机构及乡村医生进行管理和经常性卫生监督;负责对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组织对村医的培训、考核,逐步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
第十六条健全村医例会制度,每月组织召开村医例会。通报、反馈各卫生机构工作情况,传达上级卫生工作精神及布置工作任务。
第十七条积极参与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协助做好补偿支付工作。
第四章医疗服务管理
第十八条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一)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医疗、护理、医技工作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按照病人第一、安全有序、首诊负责、重点突出原则,加强妇产科、儿科、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和中医科建设,把医疗质量、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放在首位。
(三)成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管理工作小组,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进行全员质量教育,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定期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提出整改措施,及时发现、纠正医疗缺陷,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重要岗位的管理。
(四)落实首诊负责制、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查对制度、会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
(五)严格执行诊疗常规、操作规程、抢救常规,配齐常用急救药品、器材,保证基本医疗和抢救工作及时有效进行。对不能处理的危重疑难病人及时转诊。
(六)按照《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认真书写门诊、住院病历。
第十九条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急症抢救,危重病人转诊和救灾抢险医疗工作。
第二十条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消毒、保洁管理。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处理和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和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十一条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药品管理制度,推行“阳光采购”。
第二十二条加强中医药工作,规范中医药服务管理,提高中医服务水平。
第二十三条积极推广应用适宜新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第二十四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努力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质量及水平,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价廉、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二十五条严禁向外提供出租业务用房,严禁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以营利为目的办医行为。
第五章人事管理
第二十六条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和岗位设置,按照精简、高效原则,以服务人口、工作项目等因素,合理规范设置。
第二十七条严格准入条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临床医疗服务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助理及其以上医师资格,其它卫生技术人员要具备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严禁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专业技术服务。
医师、护士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并在规定的范围内执业,不得超范围执业。
从事专项服务的人员,必须依法参加有关的培训、考核,取得相应资格。
第二十八条大力推行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院长。由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招考或推荐聘用,副院长由院长提名,按有关程序任免。一届聘期3-5年,其中试用一年。中心卫生院院长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一般卫生院院长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
第二十九条院长实行聘期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主要内容为行风建设、业务发展情况等。
第三十条推行人员聘用制,因事设岗,公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乡镇卫生院人员。新录用人员由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开招考,与录用单位签署聘任合同,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
第三十一条重视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建立健全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学习、考核制度。认真实施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积极为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学习和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六章财务后勤管理
第三十二条执行政府的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并在门诊、病房以及对公众服务窗口等明显位置,设立公开栏、宣传橱窗、电子大屏幕公告栏,公开主要药品及诊疗收费标准,增强收费透明度。
第三十三条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和监督审计制度。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必须接受主管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同时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物价等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四条健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加强高危设备、手术室、放射室、分娩室等特殊区域和剧毒、剧麻、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第三十五条美化院内环境,搞好室内卫生,创造一个整洁、优美、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
第七章行政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成立院务管理委员会,由正、副院长、科室负责人组成,对乡镇卫生院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第三十七条加强院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召开职工会议,通报卫生院重大决策执行落实情况、日常管理和运作情况,听取职工对卫生院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回购后,原来事业编制的医生回来了,国家又重新拨款了,办公地点也没有发生改变,改革转了一个轮回,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辽宁省卫生经济学会会长于润吉说。
改革
由公变私 无奈离开
高丽记得很清楚,2004年12月14日,在经过无数次挣扎后,她离开了工作十年的乡镇卫生院。其实,我真的不想走。”高丽说。
但是,在那场以宿迁模式为榜样的改革中,高丽似乎没有其他的选择。2003~2004年间,普兰店市对24家乡镇卫生院进行改革,除变成民营的4家乡镇卫生院外,其余20家变成托管乡镇卫生院,政府不再拨款,医务人员的事业编制也从此变成了企业编制。
有这样的变化也在情理之中。对于农民来说,小病可以去找乡村医生,重病就直接去县医院,处于中间位置的镇卫生院效益很差。”高丽说,当时工资一拖再拖,几乎就要倒闭了。这是全国>90%乡镇卫生院的缩影。杭州余杭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加起来有几千所,至少70%的乡镇卫生院面临亏损,大多数亏损额度>30%。”余杭市卫生局局长黄国林说。
既没有事业编制,又发不出工资,再加上日益加重的生活负担,高丽的心绪也开始动摇了。“后来,据媒体报道说全国各地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无奈选择离开了单位,同时身边的同事也走了十多个,有人带头了,我的胆子也大了,也离开了。”高丽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办了停薪留职。“既然是停薪留职就需要通过乡镇卫生院缴纳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这部分费用一直都由我自己缴纳。”
由私变公 归心似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营利为导向的乡镇卫生院逐渐出现“水土不服”。“通过药品利润来维系生存已经不符合新医改对基层医疗机构保持公益性的要求。”普兰店卫生局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8年,国家的医改方案仍在酝酿中,但普兰店政府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医改的方向。
况且,当时杭州余杭市已经有了大动作,花费3亿元回购了28家乡镇卫生院,这不仅给了普兰店政府进行改革的决心,也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的浪潮。据上述工作人员描述,自2009年开始,普兰店卫生系统开始了新一轮改革,经过回购征询意见、协商、资产清算等一系列程序,到2010年底,改革基本结束,除了4家民营医院外,其余2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变回事业单位,由政府全面拨款,承担基本医疗任务。
在这期间,2009年11月,高丽通过现任乡镇卫生院刘副院长得知乡镇卫生院要变回国有的消息,“他打来电话,告诉我因为又变成了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都要增加。”得知这一消息,高丽萌生了再回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想法,因为近几年她都在私人诊所打工,这些经历让她倍感在私人诊所打工不安定。同时,由于实施了新农合,乡镇卫生院的效益普遍提高。“患者越来越不信任小诊所,效益在下降,工作很难维持。”
分析
两次改革 两种心境
对经历过两次改革的高丽等人而言,相对于第二场改革,第一场带来的波动更大。“毕竟吃惯了‘大锅饭’,就如同国企改制一样,职工都不愿意离开工作已久的岗位。”
余姚市洪山卫生院陈静备告诉记者,当时听到很多乡镇卫生院的职工到卫生局反应问题,还有的跑到卫生局门口静坐。可是,改也改了,工作总不能丢,“第一轮改革后,卫生院给每位医务人员下经济指标,医生就开始开大处方了,如果完不成业绩,就会开不出工资。老百姓一看乡镇卫生院的就诊费用比原来高了许多,越发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就诊。”
据有关资料显示,乡镇卫生院股份制后,杭州余杭市29家乡镇卫生院由2000年的亏损,到2004年结余达821.35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303.27%。“几年下来,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变化太大了,有时候我都不认识自己了。”杭州余杭市径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叶飞说,第二场改革的到来给了自己“重获新生”的机会,“还是事业编制好,稳定、没有压力、还有保障,我们举双手赞成卫生院再改回国有性质,这样才能杜绝医生靠开大处方谋取私利。”
改革总是有喜有忧,叶飞高兴了,高丽却只有羡慕的份儿,“一个萝卜一个坑,再种一颗就得拔掉一颗。”目前,乡镇卫生院还没有空缺的岗位给高丽,高丽只有继续耐心地等待。
重新拆分 重新洗牌
改革总有后遗症,改革后,高丽以前工作的乡镇卫生院一度出现接不上岗的窘态,该乡镇卫生副院长回忆说,他们好不容易招来几个愿意干活儿的年轻医生,经过几年的培养,这些医生逐渐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医疗技术也得到周围老百姓的认可。可如今,又一次改革似乎却又要将这些不在编制的年轻医生排除在外。
对于这种情况,于润吉似乎早有先见,“乡镇卫生院的人才问题一直困扰主管部门,能留住人,留住技术好的人就更难了。现在是想留下哪一方都会得罪另一方,也都会舍不得。”于润吉说,既然人事关系已经如此复杂,不如打破原来的固有思想,打破事业编制与企业编制的界限,进行一次大洗牌。“是否是事业编制人员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位置上的人能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得到患者的拥护。我建议,打破编制的限制,搞一次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大比拼,由上级医院专家和周围居民来评判,谁当选谁占这个位置。”
在河南省商丘市孔集乡卫生院史海波院长看来并不难,“现在愿意扎根基层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还是太少,每年来医院应聘的高学历人才寥寥无几。如果真的有了人才,即便超额也应该留住。随着医改的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人才却越来越缺,找到合适的人才就更不容易了。”
延伸
积极修正才是对待改革的态度
杭州余杭市回购28家乡镇医院已震惊了医疗界,普兰店市回购20家乡镇卫生院也震惊了辽宁省。有了先例,各地方都在蠢蠢欲动,但是,就如同“XX”等医改模式很难复制一样,于润吉认为,照搬必定会引发问题。
目睹余杭回购全程的余杭区政协委员程栋认为,回购是非常复杂的工程,特别在人员安置,设备、经营状况等方面较为复杂,在回购的过程中还易出现估高或估低的现象,进而加大回购难度。“如果某乡镇卫生院职工队伍较为稳定,医院资产增值、业务收入增长等预期也较好的话,回购还会引发职工思想的波动。”
一、概况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是豫北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70多万人口,90%以上的人员在农村。由于财政经费供给不足,乡镇卫生院资金紧张,经营困难,设备短缺,在该县17个乡镇卫生院中有近一半卫生院靠血压计、听诊器和体温计为患者诊断疾病,相当一部分卫生院的X光机、B超、生化等诊疗设备年久失修,疲劳运转。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因资金短缺无法落实,人心不稳,人员流失严重,人才青黄不接,在全县17个乡镇卫生院523名职工中,本科生只有1名、专科生61名、中专学历179人、高中及以下学历231人;副高职称2名,中级职称15名初级职称259人、无职称196人。房屋因年久失修,危房面积达15%,大部分卫生院入不敷出,效益低下,多数卫生院人均月工资在200元左右,有的甚至只有几十元。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该县卫生局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卫生院的支出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全县17个乡镇卫生院在2003年年底总体上实现扭亏为盈,年末实现收支结余56.2万元,2004年末实现收支结余年65.2万元,2005年末实现收支结余97.8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做法:
1、 实行定额管理,控制公共费用支出。
为减少乡镇卫生院费用支出,控制过高的医疗成本,县卫生局针对卫生院财务管理中支出漏洞多、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对卫生院支出的公务费(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业务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业务燃料费、交通费、培训费、会议费等)和招待费等三项公共费用实行定额管理。明确规定:乡镇卫生院以上三项公共费用支出不得超过业务总收入的13%,对超出部分谁支出、谁承担,严格控制卫生院公共费用支出。
2、规范工资分配方案,增加分配的透明度。
为增强各乡镇卫生院领导班子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提高其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好的体现出每个人的劳动价值,针对卫生院工资分配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县卫生局制定了卫生院领导班子成员和职工工资分配方案。明确规定:卫生院领导工资由预付工资、岗位津贴和业务提成三部分组成,年终根据千分考核情况,把卫生院分成五种类型,卫生院类型不同,工资待遇不同,业务收入不同,提成比例和奖励不同。一类卫生院院长享受档案工资的120%,二类卫生院院长享受档案工资的100%,三类卫生院院长享受档案工资的90%,四类卫生院院长享受档案工资的80%,五类卫生院院长享受档案工资的50%;副院长和会计分别享受院长工资的80%和75%。一般职工工资的发放,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由院领导研究制定分配方案,在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报卫生局批准后方可执行。防保人员的工资除每人每月执行260元预付工资外,每年年中和年末对其工作进行两次全面考核,总分达到85分以上的为一类防保站,人员工资可按档案工资的100%发放;总分在75——85分之间的为二类防保站,人员工资可按档案工资的80%发放;总分在60——75分之间的为三类防保站,人员工资可按档案工资的50%发放。除此之外,防保站长分别享受所在类型档案工资的15%、10%和5%的岗位津贴。为避免卫生院收不抵支现象的发生,县卫生局根据各卫生院的业务收入状况,规定了各卫生院年终收支结余率,一般控制在5%到10%之间,为保证卫生院良性发展从资金积累上创造条件。
3、加强财政补助和防保收入的管理,确保两项资金合理使用。
为保证乡镇卫生院财政补助和防保收入两项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乱花乱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县卫生局设立专用账户,对其实行封闭运行。明确规定:卫生院对两项资金只有使用权,没有管理权。财政补助收入首先用于离退休人员工资,剩余部分用于固定资产购置和房屋修缮。防保收入主要用于防保人员工资支出和防保工作的开展,不得挪作他用。这项措施的实行,为保证离退休及防保人员工资按时发放,消除离退休人员上访等不稳定因素,稳定防保队伍,促进防保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卫生院的进一步发展从自身环境上奠定了基础。
4、实行“一集中一公开”制度,严把财务支出关。
为及时掌握各卫生院每月的收支情况,防止假数字、假报表现象的出现,减少非业务性开支,县卫生局成立“一集中一公开”财务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对卫生院的支出实行“一集中一公开”管理制度。按照“审核——批复——报销”程序,卫生院把每月的收支票据由会计整理后,于当月25日到县卫生局统一审核,经审核符合规定的开支单据加盖印章,准予报销;对违规的浪费行为给予纠正和处理。特别是三项公共费用超过规定比例的卫生院,实行零招待费和燃料费。审核结束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卫生院本月的收支情况、院领导成员个人收入情况等内容在卫生院公开栏内公布。对于公开的内容,县卫生局和卫生院派专人监督,严格审核卫生院支出,减少不合理费用的发生。
5、加强药品管理,杜绝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针对部分卫生院存在的药品购销中吃回扣、药品质量无保证等不正之风,县卫生局对药品采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药品管理。明确规定:各乡镇卫生院必须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每次购进药品必须征求临床医生的意见,由临床医生写出进药计划,经卫生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研究审批后,至少有3人以上到证件齐全的药品经销单位进药。对擅自购进药品超出临床用量,造成药品过期失效的责任人,给予失效药品金额20%的罚款,对药房管理人员视其情况给予相应处罚。
6、实行院长任期审计制度,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为保证乡镇卫生院资产不流失,防止贪污、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县卫生局对乡镇卫生院院长、防保站站长实行院、站长任期内定期审计和调离审计制度。每年两次对卫生院的固定资产增减、药品盈亏、往来款项、收支结余等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对问题较大的违法违纪现象移交司法部门处理。这项措施的实施,为规范卫生院院、站长的经济行为,有效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搞好年终考核,规范财务管理。
为了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支出,县卫生局严把年终考核关,每到年终县卫生局都组织财会专业人员对各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收入、支出、药品综合差价率、收支结余、净资产、财务制度执行等情况进行逐项考核,最后评出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前三名,在全年的卫生工作会上进行表彰,使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明显增强,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为进一步规范卫生院的经济行为,加强财务管理,促进卫生院良性发展从经济管理上创造条件。
三、取得的效果和体会
1、对卫生院支出实行定额管理,控制了三项公共费用支出,降低了非业务性开支,堵塞了各种漏洞,从资金上保证了卫生院正常业务的开展,达到了增收节支的目的。据统计,2003年该县17所乡镇卫生院三项公共费用支出占业务总收入的12%,2004年为10%,2005年为8%。连续三年逐年下降二个百分点,减少支出72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支出减少32万元,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
2、规范卫生院的工资分配方案,增加了工资分配中的透明度,改变了卫生院过去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分配制度,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达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卫生院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卫生院的良性发展从人力资源上创造了条件。
3、加强对卫生院财政补助和防保收入资金的管理,使“两项”资金合理使用,保证了离退休和防保人员的工资待遇,为维护卫生系统的稳定,促进预防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该县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三年来该县乡镇卫生院的财政补助收入除用于发放离退休人员工资外,购置救护车1辆、洗胃机、监护仪、妇科治疗仪、手术器械和微机等专用设备9台(件),修建房屋1,772平方米,安装小型锅炉3套,为卫生院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从硬件和自身环境上创造了条件。
4、对卫生院支出实行“一集中一公开”管理制度,使卫生院的财务收支活动置于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卫生院广大职工的监督之下。基本上杜绝了卫生院原来存在的公款消费、乱支乱花等浪费现象的发生,达到了沟通干群关系,人人关心卫生院发展的目的。
组 长:邹华坤(院 长)
副组长:石星太(副院长)
成 员:邵春雷(防保站长) 牛利民(医保科科长)
李进锋(药剂科科长) 李 晴(办公室主任)
各科室负责人、各村卫生室室长
二、全面开展自查
根据《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和《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全面对卫生院和辖区各卫生室开展自查。
1. 根据《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对卫生院基本功能、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等各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对于符合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的继续保持,存在差距和不足的在6月20日之前完成整改,确保卫生院各方面在6月底之前符合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第二、具有驾驭乡镇卫生院全面工作的能力。从开始担任镇卫生院副院长以来,协助院长对卫生院的基本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能做到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和运作,使卫生院的人、财、物等各个因素合理安排、充分利用,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我院的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已经逐步规范化,使我院的医疗管理工作也已经规范化,我院的护理质控以及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多次得到上级质控组的表扬和肯定。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近三年每个年轻医务人员都已经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第三、具有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我做事认真、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勇于承担责任,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尊重病人、尊重职工,处处以病人为中心,做工作时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同时也能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积极性,在医院职工中,在群众中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第四、具有任劳任怨的优良品质,我把医院当成家。由于我从事外科临床工作,时时都有急诊手术,需要科室人员的积极合作,全年几乎没有休息天,都吃住在医院,在医院守着岗位。
首先,应该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思想的改革带来的是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后乡镇卫生院应该是主动的深入到农村,主动的为农民提供综合的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各种咨询于一体的适应市场运行规律的新型卫生院,变被动的事业型为主动的服务型。因此应积极配合上级卫生职能部门,深入农村,作好宣传、预防、保健、咨询工作。以人为本,勤政为民。作为一名优秀的院长,对以人为本理解,包涵有两层含义,不单是医务人员,更应该是全乡所有的村民。医务人员、村民都是我们乡卫生院发展的根本。现在,我们的卫生院存在着人才缺乏,人员素质低,同时也留不住人,长期以来,卫生院设备简陋、待遇低下,致使稍有才能的人员,都纷纷跳槽,加剧了卫生人才匮乏的恶性循环,我们必须要想办法留住医务人员,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留住人才,首先要改善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第二,如果给不了职工物质上的满足,就要想办法在精神上满足职工,拓展医务人员的个人发展空间。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了解村民,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新形象。乡卫生院的建设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保证一定量的技术骨干,通过各种方式,培养一批能保证村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医务人员。二是根据乡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做好乡卫生院重点发展方向,我不提倡高端技术,但我们要有能力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要有能力解决急症、重症病人在我们卫生院得到初步抢救。三是要积极配合上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新医改制度的实施,做实、做细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在缓解当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贡献我们卫生院应尽的一份职责。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对我市农村卫生院的现状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了解,我市分管卫生工作的陈杭副市长亲自挂帅,和市卫生局领导一起到各市、区卫生局、基层卫生院进行多次调研,听取基层单位意见。经过对我市87所农村卫生院(蓬江区5所、江海区5所、新会区12所、台山市22所、开平市15所、恩平市17所、鹤山市11所)的深入调研,了解到我市农村卫生院经过几年“一无三配套”建设,基本没有危房,实现房屋、设备和人员的配套达标。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据调查,大部分卫生院经费投入不足,且存在镇级财政截留卫生院经费的现象,有个别镇不但对卫生院无任何投入,甚至将卫生院作为其属下的企业,要求每年上交一定数额的费用,实在是匪夷所思。由于各级政府对卫生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卫生院的医疗设备缺乏、陈旧,不能适应农村医疗服务的需要。我市多数农村卫生院没有能力添置必备的心电图监护仪、呼吸机、电动洗胃机、B超等医疗设备,不但制约了农村卫生院的医疗业务发展,更严重的是无法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降低农村卫生保健基本保障
一是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低。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262人,本科以上170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4%;无专业学历1338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1%。如恩平市多数卫生院没有一个大专生,仅有几个卫校毕业的中专生。二是农村卫生院人员臃肿。全市卫生院中非卫生技术人员1024人,占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24%。以上表明:我市农村卫生院非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较高,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低。大多数卫生院引不进、留不住高素质人才,培养出一个就走一个。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卫生院发展的难中之难。
(三)内部机制不活、管理不善
相当一部分卫生院内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很多院长是由乡村医生做起,没有接受过系统医院管理理论学习,他们在本地患者群众中有一定声望,能吸引病人,因此成为管理者。但部分院长未能转换行政管理角色,管理水平差,致使卫生院管理无计划性,顺势而就,盲目粗放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内部机制仍采用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管理模式,缺乏激励机制和创新意识,大大挫伤职工工作积极性,由此造成医务人员工作无热情、服务态度差。这些卫生院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差,有病宁愿求助于乡村医生而不愿到卫生院。
我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规政策,结合各地实际,先后多次讨论和修改方案,最后决定从人才和管理上寻找突破口,开创性地提出“双挂一培训”的建议,即在市直医疗卫生单位选派医疗业务骨干到农村卫生院挂任院长(副院长)职务、抽调农村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到市直医院挂任中层领导助理进行锻炼;接收农村卫生院新毕业的本科生到市直医院进修培训。市卫生局在制定工作方案初稿时,将双挂一培训的目标、措施、管理、经费开支和人员待遇等都考虑周到,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使“双挂一培训”计划很快得到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的大力支持。为加大“双挂一培训”推行的力度,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卫生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江门市农村卫生院人才培养培训和队伍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江卫[**]97号),将人才建设、培训纳入组织人事管理中。“双挂一培训”计划的出台,成为我市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一项创新性的重要举措。
二、战略实施阶段——省、市领导热切关注,行政部门紧密跟踪抓落实
在计划实施前期,我们首先做好三项准备工作。一是选好第一批挂职干部。二是选好挂职卫生院。三是进行挂职干部岗前培训。在市委党校举办了江门市卫生系统首批挂职干部培训班,请该校资深教授进行授课,进一步提高挂职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为其挂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年11月2日,我市举行了江门市卫生系统首批挂职干部和新毕业生培训接送仪式,标志着“双挂一培训”计划的正式实施。挂职干部和新毕业生满怀热情、充满信心,奔赴不同的岗位,以实际的行动一起在这一条创新的道路上探索。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厚望。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年12月20日下午抵达我市调研,期间到了开平市赤水镇卫生院进行视察,他对我市“双挂一培训”工作表示肯定,并鼓励我市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积极探索农村卫生院的管理模式,推进“双挂一培训”工作,为全省农村卫生院管理闯出新路子。我市陈杭副市长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双挂一培训”,要求各级政府关心、支持此项工作。市卫生局毛炯局长、冯淑娴副局长多次下乡进行跟踪调研,在肯定挂职干部成绩的同时,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使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锻炼了他们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
在计划进行了半年的时候,我市卫生局就马上组成考核小组,对挂职培训工作进行阶段性考核。
三、战略评价阶段——多方获利取得成效,分析总结经验树典范
“双挂一培训”计划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初显成效。经过战略评价,总结出8方面的成效。
(一)提高了管理水平下挂干部能根据当地卫生院的实际制定、完善医疗规章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管理制度,将城市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经验带到农村卫生院,通过制度管人、依法治院,使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二)重建卫生院的形象我市部分农村卫生院的卫生环境比较差,为了重建卫生院的形象,取得群众的信任,下挂干部到任后的第一件事都是整顿院内环境,制定保洁制度,规定清洁工的工作范围和行为,修旧补破,虽然仪器还是那些仪器,设备还是那些设备,但整个卫生院给人的感觉却亲切了很多。通过一系列措施,绿化美化了卫生院,大大改善了卫生院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正如开平市赤水镇卫生院挂职院长朱正君所说的,“医院要想吸引病人,首先要让病人乐意进来。”
(三)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下挂的卫生院长(副院长)都懂得一个道理: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他们注重言传身教,多方面多途径提高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一是通过市级医院的支持和帮助,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技术;二是利用上级医院的资源优势,让专业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分级进修培训。三是增强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通过挂职干部的联系,建立了定点协作医院,加强了业务技术的合作。四是加强卫生院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
(四)提高了经济效益卫生院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下挂的7所卫生院中,当时挂任正院长的3所卫生院的经济情况是处于当地卫生院最低水平,如开平市赤水镇卫生院和恩平市大槐镇卫生院,基本工资都发不出,通过挂职干部近一年的努力,3所卫生院经济效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开平市赤水镇卫生院**年1-6月份业务总收入比**年同期增长57%,职工的收入比去年增加25%,不仅能发出工资、补贴,平均职工每月的奖金提高到500元
(五)获得了社会效益一是开展体检、送医下乡等活动提高知名度。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卫生院在农民群众中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使卫生院承担起预防保健功能,改变过去重医轻防的现象。二是创出了卫生院品牌。下挂干部都根据自己的专长,打响卫生院的品牌。提升了该院的声誉和威信。三是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赖。下挂干部以他们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践行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天职,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称赞和爱戴。
(六)提高了上挂干部的管理水平一是上挂干部参与各科主任、办公室、院务会议,学习医院工作中的协调、研究、总结、布置、落实、监督等工作程序的实施;二是上挂干部参加“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学习班,学习了医疗质量管理、医院战略管理、医院中层领导力与执行力、医院创新经营、医院流程再造、医务人员的优质服务等的管理知识;三是上挂干部到各科进行轮训,并严格规定在各科学习的时间和内容。7名农村卫生院院长(副院长)自挂任市直医院职能科室主任助理以来,明确学习目的,制订了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向挂职医院的同行们学习。无论到哪个科室,都虚心请教,认真开展工作,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管理活动。通过实践,使自己的医院行政管理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政府提出要在“今后三年内中央财政再支持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000所县级医院和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问题上,王建业委员认为,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是医改的热点,其核心是人才。政府要制定一些实际的政策,才能留住乡镇卫生院的人才,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此问题上,王建业委员更进一步地谈到了我国医疗领域的人才培养现状。他说,现在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存在偏差。校方的主观愿望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学科带头人,无论是本科、硕士、博士,还是博士后,都朝着高、精、尖人才的目标来培养,以至于现在的青年医师实际临床工作能力欠缺,学科知识太专、太窄,往往需要依靠大量的辅助检查来诊断临床疾病,这与患者的实际需求不符。
尤其是在我国青海省等一些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即使是县级医院,也几乎没有一台CT机,彩超机也极其欠缺。在这样的条件下,更需要医生的临床知识和技能,为基层患者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大病”的标准制定、补偿金的提高
翁国星委员认为,医疗改革的一个关键之处就是着眼于“大病”。在临床、基层深入浅出的调研中,他发现所谓的“大病”是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但在医疗中,关于“大病”的概念还十分模糊,更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这也牵扯到了医疗保险补偿金的“暧昧”区域。什么病该住院治疗,什么病不用住院,该住哪一级医院,没有相应的标准。在实际中,往往会因某种利益的驱使出现了不必要的医疗浪费,而一些亟需治疗的病又得不到很好的救治。
因此,给“大病”制定明确的标准是一个关键所在,这需要由政府主导来制定,达到一个通用的准则,使老百姓能够切身受益。例如,有些慢性病在家里治疗即可,有的病在门诊治疗即可,而真正的“大病”不仅需要住院,还有可能转入到上级医院治疗。另外,目前“大病”和“非大病”在医保补贴上所占的比例不仅没有区分开来,而且还比例不当,对于这些易导致“因病致贫、返贫”的“大病”和重大灾害上的补偿金份额应加大。还应适当加大对门诊患者的补偿比例,因为患者往往还是愿意在门诊治疗,方便快捷,也可以减轻一些医院的住院压力。同时要加强门诊的监管工作,避免浪费。
医改之情:
加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发展
除了对“大病”的理性认识,翁国星委员还主张,村卫生室的主要功能和乡镇卫生院至少四分之一的功能,都应该体现在慢性病的防治中。因为我国的慢性病病种和数量很大,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患等,慢性病以这种方式管理可以降低经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卫生保健事业的好处。
翁国星委员对记者说,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某些经济条件很好的家庭都不愿加入“新农合”,更何况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在职能上做一个定位和调整,建立规范措施和激励手段、办法,通过在乡镇村建立档案等一系列措施,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新农合”的好处,他们自然就会踊跃参合。
医改之辩:
公益性和积极性的对立统一
在提到总理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时,翁国星委员着重说道,温总理对于医改的第一句就是“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政府对新医改的定位非常好,从哲学角度来理解,这是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因此要解决这两个方面是有极大的难度,但也势在必行。
为了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质量,加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根据《重庆市卫生ⅷ项目办公室关于认真开展卫生服务质量评估工作的通知》,结合贯彻卫生部关于“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我区于XX年4月开始对原天城区4个中心卫生院按照世界银行贷款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制定的《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操作指南》工具,认真开展了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开展此项工作有关情况小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今年是卫生部开展的医院管理年,也是市卫ⅷ项目办卫生服务质量新一轮评估,为了把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与新一轮卫生质量服务的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两项”工作开展的领导,成立了万州区卫生局卫生ⅷ项目卫生服务质量评估小组,由局长欧序生同志任组长,副局长何登阔同志、农村卫生科科长张乐同志、规财科科长方华洲任副组长,卫生局各相关科室人员及a3、b1领域专家和官员为成员,负责全区卫生ⅷ项目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工作。各中心卫生院也相继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及卫生信息统计人员为成员的卫生服务质量管理评估领导小组,负责自我评估工作;由业务院长为组长,相关专业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卫生服务质量改进小组,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措施、步骤和方法,并具体开展质量改进工作。
二、精心准备,确保质量
1、4月份的基线评估实施过程中,四个中心卫生院对该项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应付了事,未严格按评价原则及方法开展评价,评价指标理解有误而致评分不准确。为了认真、持续地开展好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估工作,通过内部和外部评估的手段达到促进卫生服务质量提高的目的,并将此项工作向我区非项目乡镇卫生院延伸,我区于8月3日至5日举办了全区14个中心卫生院院长、分管医疗质量的副院长、开展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的工作人员、片区综合督导员、项目办b1、b2领域专家官员共62人参加的卫生ⅷ项目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培训班。重庆市项目办b1领域专家王邦金同志亲自来万专题讲解了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的实施,参加培训的同志都认识到了开展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决定于XX年10月开始对非项目中心卫生院进行第一次评估。
2、各中心卫生院参会人员回院后对本单位评估小组进行评估技术培训,重点是学习和研究评估方法、资料、数据的收集技巧;并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学习,主要内容是评估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卫生服务质量的改进方法,最终达到人人参与卫生服务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的目的。
3、各中心卫生院建立了评估质量考核制度,根据卫生院实际印制了调查表、评分表,以确保评估质量。
三、坚持原则,严格评估
1、各中心卫生院按照评价指南对XX年5月—8月服务质量进行了认真自评,评价结果见附表一;
2、区卫生局组织项目专家及官员于XX年10月分别对四个中心卫生院进行了外部评估,评估结果见附表二。
四、认真分析,查找问题
1、通过各中心卫生院自评及卫生局外部评估,第二次外部评估较第一次基线评估情况较好,但仍然存在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分水中心卫生院中级职称仅占9.6%,余家中心卫生院中级职称占12.%,职称结构比例不达标;
(2)选择本院住院分娩率低 ,四个中心卫生院平均住院分娩率为54%;
(3)0—7岁儿童体检率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儿童体检率平均为55.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平均为53.1%;
(4)消毒执行规范上,对一次性用品的处理仍欠规范,一次性用品销毁登记不全;
(5)用药规范性:通过5-8月份自评情况及8月份外部评估资料显示,基本药物使用率较低;
(6)各种医疗文书书写上均欠规范;
(7)次均门诊药品费用和次均住院费超标,次均门诊药品费用为22.7元,次均住院费用为716.2元。
2、改进情况
(1)由于区项目办制定了统一的自我评价表,把外部评估各项指标分解,自评及外部评估细致,结果较规范,有利于横向比和纵向比。
(2)通过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的培训,各中心卫生院人员对统计指标掌握情况较基线评估好。
(3)基线评估过程中外部评估只对服务可及性和操作规范性中的一项指标进行抽查评价,不能客观反映真实情况,在第二次评估时,区卫生局将服务可及性和操作规范性各项指标均做了细致评估,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服务质量。
五、制定措施,全面改进
1、加强领导和督查,明确职责,区卫生局卫生服务质量评估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各中心卫生院的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的督查,逐级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2、通过培训,加强院长的责任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提高院长的管理水平。
3、树立全民质量意识,加强服务质量考评,让职工主动参与,提高卫生院整体服务水平。 共2页,当前第1页1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建议
1、将卫生服务质量外部评估工作延伸到万州区所有中心卫生院。
2、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整改情况进行督查,指导整改措施的落实。
3、外部评估指标中的“质量评价与改进”,自评结果与外部评估结果之间的差异不能客观反映质量评价与改进,只能反映自评与外部评估之间统计指标掌握是否一致,建议将该项指标从“质量评价与改进”提出,作为一项独立指标考核。
中图分类号:R60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19-02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包括院前急救,一般急症的处理和危重症的初步抢救,各类卫生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外科急诊多见于损伤,感染,肠梗阻,胆道疾患等。男性多于女性,成人发病率较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50例外科急诊病人中,男1268例,女582例,年龄8月-73岁,18-40岁青中年815例。急性胰腺炎9例,胆道疾病152例,小儿肠套叠5例,肠梗阻14例,嵌顿疝12例。在外伤急诊中,交通事故637例,工伤680例,其他伤341例,其中,头部损伤612例,颈部损伤4例,胸部损伤240例,腹部损伤85例,四肢损伤532例,复合伤185例。
1.2 急诊救治
接诊后迅速进行病情评估,对急危重外伤病人按A气道,B呼吸,C循环,D神经功能障碍,E暴露受伤部位五项程序快速进行体检,紧急情况下,体检和止血,抗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骨折病人行外固定等抢救措施同时进行,并积极与上级医院联系,作好转诊准备。一般外伤病人和非外伤病人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结合X线,腹部B超,血,尿检测等检查,尽快确诊,根据卫生院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2 结果
留院治疗1478例,均临床治愈。转诊346例,临床治愈340例。死亡32例,院前死亡26例(重型颅脑损伤19例,胸腹脏器损伤7例),转诊后死亡6例(颅脑损伤)。
3 讨论
3.1 增强外科急救责任意识,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乡镇卫生院是急救网络的枢纽,是急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急诊工作,可以缩小急救半径,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医务人员工作水平和工作精神直接反映了卫生院的整体形象。
加强行风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使每位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急诊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以高度责任感,真诚,友善的对待每位急诊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医护关系。作为首诊医生应消除“转走了事”的思想,不能强调客观推诿病人,延误抢救时间,要充分发挥卫生院急救功能,努力提高抢救成功率。
3.2 健全组织,稳定队伍
成立外科抢救小组,由分管医疗业务的副院长任组长,2-3名具有丰富外科临床经验的医生,2-3名护师为成员。同时要加强大五官,麻醉科,心电图B超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的相互配合,使外科急诊病人在最短时间得到有效的救治,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乡镇卫生院外科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匮乏,普遍存在抢救小组医生同时兼顾外科日常工作的现象,急救工作容易出现“闲时散,忙时乱”的局面,卫生院应采取相应措施合理排班,每天至少安排二名外科医生,二名护师24小时值班,抢救小组其他成员必须保持通信畅通,呼之即到,保证外科急救工作迅速有序地进行。
3.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卫生院外科应急能力
我院2000-2010年外科急诊病人涉及临床外科各科,对医护人员要求基本是一专多能。为了提高卫生院医护人员救治水平,使外科急诊病人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早期救治,应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自学互助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和定期请上级医院外科急诊专家来院授课,强化“三基”训练,丰富了医护人员外科急救经验。对急救药品要进行日常性清理,急救器材随时维修和定期保养,确保急救设备充分发挥功效。
3.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急救水平难以满足当地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在救治过程中容易产生医疗纠纷,应结合卫生院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如,《首诊负责制》,《急诊会诊制度》,《急诊留观制度》,《急诊转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每一位急诊病人都能得到及时,快速,准确的救治。
加强医务人员法制教育,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各种急诊记录要及时,真实,全面,准确,完整。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防止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