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款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6: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应收款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应收款管理论文

篇1

正文: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是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应收账款做为企业的一种商业信用和促销手段,被企业广泛采用。

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保证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的产物,具有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会影响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应收账款既是流通顺利实现的保证,又是流通顺利实现的障碍。

其次,应收账款是企业市场竞争和商业信用的产物,是企业拥有的、经过一定期间才能兑现的债权,它具有资产的某些属性。其一,在应收账款的持有时间内,会丧失部分时间价值;其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可能因为债务人的破产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形成坏账,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应收账款的规模,规模越大,负面影响越大;同时也取决于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账龄越长,坏帐风险越大。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它的周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更好的发挥应收账款的商业信用作用。

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1、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在家电行业,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如不及时将库存“消肿”,日后就有可能变得一文不值。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生产厂家除发动“价格战”争夺顾客以外,还通过降低赊销信用的标准争夺批发商和零售商。

2、内部清理欠款工作职责不清。有些企业对债权资产的风险性认识不够,认为企业只要从财务的角度实现了收入,即大功告成,以完成产值收入的多少论英雄,货币资金的回收工作与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直接利害关系,造成各部门对“清欠”工作都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3、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道路的确比较艰难。从、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裁定与执行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此外,个别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作怪,作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判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许多企业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勇气。

二、有效管理应收账款的方法

1、加大资信调查力度。从源头扼制“应收账款”的大幅度增加和坏账的形成,建立客户企业资信档案,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就是要对客户的信用资质进行评估,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防范坏账于未然。信用标准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是否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其一是同行业竟争对手的情况。在市场竞争中,如果对手很强,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对竞争对手来说较低的信用标准,反之,信用标准可以相应严格一些。其二是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提高竟争力,争取客户,扩大销售,反之,应选择较高的信用标准以降低违约风险的程度。其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必须对客户信用等级做出判断并决定是不是给予客户优惠。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销售、合作对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尽量为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为减少企业坏账损失创造条件。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就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3、实行“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和主要经办人就是回收债权的责任人。必须改变回收债权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职责的错误认识,应将“应收账款”的货币资金回笼情况一并纳入产值完成情况的业绩考核之中。如果责任人不能将其完成产值所形成的债权收回现金,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报告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财务人员应当按照“应收账款”形成时间的长短,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评估一览表》,以便让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政策。

5、做好“应收账款”的定期对账和债权确认工作。“应收账款”的相关责任人应定期与债务方对账,请对方在对账清单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予以确认,其作用有两个:一是防止“清欠”人员与债务方有关人员恶意串通,故意拖欠款项的支付与收取,等到债权方将其列入坏账予以核销之后,再用现金清账予以瓜分。二是定期让债务方确认“应收账款”金额,这是最终通过法律手段寻求债权保护的起码要求。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二是明细账与有关客户单位往来账的核对。

三、做好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

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是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序进行分析,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借用存货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分析。

(1)根据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一类客户是基于将在赊销期间的贷款看成是从企业获取的一笔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想法而赊销,这一类客户往往会想尽办法延长付款时间,从而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成本,这类应收账款划分为A类。应重点管理。二类客户是因资金暂时周转不灵,以资产抵押或担保赊销产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由于购销双方签订的抵押或担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当付款日期来临时,可以根据合同规定收款或拍卖抵押物以收回应收账款,因此这类应收账款安全性较好,可以划分为B类进行管理。三类客户是由于销售产品和收款时间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应收账款。这类应收账款是时间差造成的,属于真正的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客户收到货物后会很快付款,安全性很好,可以划为C类,不对它进行重点管理。

(2)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账龄越大,收回的可能性越小,而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则越大。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将账龄最长,风险最大的应收账款划为A类,而将账龄最短,风险最小的应收账款划为C类,其余则划为B类。

(3)根据应收账款的比重进行分析:应将在应收账款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客户划分为A类,较小的客户划分为C类,其余的为B类。

从上述分类分析可知,无论是从风险角度、账龄角度、还是比重角度,A类应收账款安全性小,风险大,管理人员应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A类应收账款上,对其进行详尽分析,划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尽快回收:同时也不能放松对B、C类应收账款的管理,尽可能缩短应收账款的周转期,加速资金周转。

四、建立健全坏账准备金制度

l、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2、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的建立,无论企业采取怎样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而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坏账损失进入管理费用。那么,坏账损失的承担是企业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3、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四种方法:A、余额百分比法:它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得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金。B、账龄分析法:它是根据应收账款入帐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C、销售百分比法:它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D、个别认定法:它是对某笔账款分析确定风险后决定坏账损失金额的一种方法。

4、在确定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对己确认的坏账的应收帐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一旦从新收回,应及时入账。

5、建立坏账准备金是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每年年末,企业应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以备发生坏账时进行抵销,使风险降至最低点。不致于使当年利润产生大的波动。但是由于企业发生的坏账多少,以提供给客户的信用条件、对方的信用品质、提供的信用期限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各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的比例是有区别的,但是,比例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是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要做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总之,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扩大产品销售,就必然会出现赊销,而赊销是扩大销售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并存的,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信用政策及有效的管理方法,就能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收益最大。

【参考文献】

篇2

企业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收益,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扩大销售量,增加经营收入,经营者就容易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赊账,致使应收账款膨胀过快,增加了资金占用,加大了企业资金周转难度和呆账、坏账的可能性,一旦资金链发生断裂势必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导致企业面临破产风险。

(二)应收账款粗放式管理,不重视资金成本分析

任何生产资源的获取都需要付出成本,资金也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源,股东把资金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是要追求回报的,经营者在重视账面利润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应收账款被无偿拖欠期间的资金占用成本的测算,对应收账款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阶段,客户拖欠账款长达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只要最终能收回就可以了,没有关注资金成本的分析,一单业务账面上的收益扣除客户无偿欠款占用的资金成本也有可能出现亏损情况。

(三)应收账款管理权责不清晰,考核奖惩不明确

企业没有清晰划分应收账款管理权责,销售部门认为收款应该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财务部门认为应收账款是由于销售产生的,应最终由销售部门负责,彼此之间经常出现推诿卸责的现象,没有制定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没有明确具体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出现呆账坏账也无法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考核奖惩无法落到实处。

二、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现状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是提升和改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重要途径,但是企业在管理客户的赊销风险时,通常面临两难选择:如果要求客户现金结算,就会大大削弱销售谈判筹码,可能面临客户流失的后果;如果同意客户赊销,则会面临款项被拖欠、甚至客户破产无力偿还的风险。因此,完善信用管理流程、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已迫在眉睫,但就大部份企业的信用管理现状而言,仍不容乐观。

(一)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忽视对客户资信的调查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都无法满足对客户进行风险控制的需要,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相关的客户信用管理办法和信用政策,在与客户的接洽谈判前没有充分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无法准确把控与客户合作的程度,日后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二)无法及时跟踪调整客户信用政策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制定出信用政策后,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环境和客户资信情况的变化来调整信用政策,要么企业错失市场良机,要么企业加大坏账风险,给企业长期经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究其原因,一是经营管理人员主观上不重视,信用政策制定后就不再跟踪调查;二是经营管理人员能力所限,所掌握的客户资信情况不够真实准确,无法及时调整到位。

(三)缺乏对信用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评价

企业没有制定专门的监督评价机制,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总结反馈信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得企业经营决策层难以准确认识信用管理工作对改善应收账款管理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就无法针对性地制定相关问责及奖惩措施以持续推进信用管理工作。

三、强化客户信用管理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应用的重要举措

(一)事前审批——落实完善客户信用评估和授信审批

1.客户信用评估

企业应根据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合作状态下的所有客户进行调查与信息搜集,被授信客户信息档案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公司全称、通信地址、注册资本、成立年限、法人代表、行业类型、公司性质、信用记录、交易规模、业务利润贡献度、回款记录等。

2.确定客户信用等级

客户信用等级是在对客户基本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模型对其信用程度作出的一种规范性判断,这种规范以一定的标准和标志表达。

3.审批客户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

信用额度是以企业愿意承担的风险和自身资金实力为重要依据,所确定的可以给予客户的最高赊销额度;信用期 限是指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及客户资信情况、合作情况、市场情况等资信进行评定后给予授信客户的最长付款时间,超过约定的信用期即为逾期,应通过合同条款或其他方式加以明确。企业可以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信用管理小组,专门负责审批客户信用政策,小组成员应包括业务部门、财务部门、运营部门、市场部门等,各部门根据客户信用评估等级和各自专业分工提出针对性审核意见,由企业主要领导最终审批信用政策,参见表3客户信用管理审批流程。

(二)事中监控——及时跟踪调整客户信用政策

企业在对客户信用期限和信用额度审批确定后,仍应给予持续的跟踪关注,客户欠款达到信用额度或者账期超过信用期限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加快资金回笼,并对该客户的资信情况重新进行评定,分析逾期原因,判断是否可以提高信用额度或延长信用期限;若该客户资信评估状况不足以提高信用额度或延长信用期限,则应要求客户提供相应的债权保障。企业应建立动态跟踪管理机制,对一定授信额度和期限范围内的客户实行定期拜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客户市场环境、行业地位、双方交易规模及利润贡献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并对客户资信状况重新进行评估,确定信用等级,及时调整信用政策,随时把控好客户的信用风险。

(三)事后评价——总结反馈

信用政策执行效果,落实问责制度企业对于一定时期内的信用政策审批和执行效果进行总结反馈,信用管理小组成员进行授信审批是否尽职尽责,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和账期是否超过信用管理小组审批的信用政策,超信用的欠款是否加强催收回笼或者采取必要的债权保障措施;企业要制定并严格执行信用管理问责制度,任何应收账款都必须有对应的责任人,对于信用管理工作中的违规事项和造成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都要及时予以问责处理。

篇3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1)应收账款的定义。应收账款是伴随着赊销而发生的,

《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的定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列为流动资产,其范围是指那些预计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收回的应收款项。(2)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是净额居高不下,企业缺乏管理力度。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严重,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回收,制约企业资金流动性。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如此高额的逾期应收账款,大部分已形成呆账,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缺乏足够重视。许多企业负责人只重视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忽视了将能否收回所欠销售货款及回收应收账款的质量纳入销售人员的相应绩效考核中,使得销售人员只重视销售量完成的多少,不考虑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形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2)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工作,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用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为用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用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用户提前付款是给与的优惠。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如果采用较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成本,减少坏账损失,但要增加收账成本。(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格。一些企业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销售人员工资与产品销售量挂钩。于是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情况,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不关心企业应收账款能否及时完整收回问题,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沉积下来,从而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无法经营的地步。不少企业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导致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平时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长期不对账。(4)买方市场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买方市场使企业间竞争加剧。一些企业为了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不适当地采取赊销方式,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市场上没有一个部门或机构专门负责全面统计各企业的资信情况,来建立一个企业资信库。这样企业就难以准确、全面获取客户的资信信息,而且那些恶意欺诈的企业的信用低劣情况也得不到全面反映和记录而使其发生信用危机。

三、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问题制定的对策

(1)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首先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预警机制,对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监控。一是最高赊销额监控。对主要客户分别设定最高赊销金额,超过这一额度不能发货,对事实上高于设定最高赊销额的客户坚持每月的收款大于供货,逐步压缩到最高赊销额以内。二是最长赊销期监控。在设定最高赊销额的同时,设定最长的欠款期限由业务人员在到期前跟单催收,如到期未收回欠款,则立即停止供货,组织追款。三是企业赊销总额监控。企业要对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进行监控,不能突破赊销总额,不然公司的经营风险会加大同时公司的运营资金也会紧张,严重的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当应收账款接近或者超过上限时马上减缓或者停止信用销售行为。其次,强化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企业要: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建立企业应收账款的清收责任制与激励机制;规范合同条款和经营操作;加强企业销售人员、催款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销售人员、催款人员进行经济合同的条款、讨债的技巧以及企业销售、收款的工作程序和制度以及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2)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首先,事先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余额。企业应在每一年的年度计划中明确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并设定一个相对积极的平均收款期,允许每年的平均收帐期在该指标上下浮动,作为考核业绩的依据,设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实施弹性控制。在产品热销时节,赊销规模从紧;产品疲软时,从宽;资金紧张时,从严。当赊销规模接近警界线时,应断然采取措施,暂停赊账业务。其次,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及时调整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通过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掌握以下信息:有多少客户在折扣期限内付款;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内付款;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过后才付款;有多少应收账款拖欠太久,可能会成为坏账。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过期账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那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企业等级。最后,按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等级,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按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等级,确定销售政策。对于资信差的客户采用现款交易,对资信一般或者较好的客户在现款不被接受的情况下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对于资信好的客户则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但在期限和累计金额上要有明确的规定。(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监督。企业发生的各种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明确划分企业销售部门和财会部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职责。必须彻底改变回收应收账款的工作仅仅是财会部门的职责的错误认识,明确划定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安全和及时回笼负有直接责任,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销售部门销售的情况,这样才能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和主要经办人员,就是回收债权的责任人,财会部门应按应收账款形成的时间长短,及时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将债务人名称、债权形成时间、应收账款余额、超过信用时间、债务人经营状况、应收账款总额占流动资产比重等内容在表上详细反映,以便于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缴政策。(4)实行积极的收款政策和风险转移机制。正常情况下,客户应按信用条件的规定到期及时付款,履行其付款责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客户拖欠货款发生。收账政策就是指对于逾期的欠款公司应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对于不同信用质量的客户要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对于信用质量高的客户,可以采用宽松的政策。对于信用质量差的客户,应采取积极的、严格的收账政策。

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视账款逾期时间长短、欠缴金额大小、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产品来制定各种信用条件,并且要灵活掌握。同时,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账计划,使收账成本最低、效益最大。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要努力预防和控制应收账款的攀升,采用积极措施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减少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

参 考 文 献

篇4

一、应收账款概述

《企业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的定义: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收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具体说来是应向购货单位或接收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对企业而言,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种债权,在应收账款发生时,企业一般会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或劳务合同,以及签订还款协议。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赊销是目前公司普遍使用的信用促销手段,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大、帐龄老化、坏账比率大。由于我国企业信用观念较差,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绝大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还是基本上是简单的“收账”管理,根本不存在制定详细的信用政策;应收账款日常发生额的监督和控制;采取严格的逾期账款收回措施这一系列事前预防、事中监督控制和事后严格收回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办法。

三、应收账款的成因分析

企业利用应收账款实现销售固然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有效机制,但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应收账款状况恶化,以致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公司内部原因分析

1.企业的经营观念尚未转变。一些企业治理者侧重于日常的成本支出控制,对现金流出有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但对应收账款及赊销治理制度的制定不够重视。企业赊销审批程序不规范,在对赊销对象资信情况缺乏充分了解的条件下,贸然发货。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赊账,使其不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最终最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不明确。一些企业对营销部门工作重点的界定,一方面是怎样去调查、了解、开拓、占有市场,另一方面采取销售额作为考核营销部门的指标,使营销部门只抓市场和销售,对销售回款不重视,销售与收款的不同步性使得企业营销人员侧重于销售而较少考虑清收欠款,加之清收欠款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再加上财务部门对各客户的欠款信息不及时反馈,使销售回款指标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由此造成各部门责任不明确,周而复始,应收账款数额也就居高不下。

3.应收账款日常治理措施不力。开具发票不及时,没有及早与客户沟通,致使收款时间延长;另外,开具发票要严谨,根据发货实际情况及客户要求,如购货方信息、货物规格型号、单位及发票专用章盖讫范围等等,都应严格细心,以避免退票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有的企业财务部门与销售、仓储部门沟通不够,造成工作脱节;对客户所欠的应收账款数额、帐龄及增减情况不明,风险意思薄弱;没有根据客户欠款情况进行分类建档,对逾期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清收,导致企业出现呆账、坏账。

(二)公司外部原因分析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压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业已形成的买方市场使企业间竞争加剧。一些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为了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不适当地采取赊销方式,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特别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经济环境下。

2.缺乏专门的资信统计机构,未建立企业资信库。市场上没有一个部门或机构专门负责全面统计各企业的资信情况,来建立一个企业资信库。这样企业就难以准确、全面获取客户的资信信息,而且那些恶意欺诈的企业的信用低劣情况也得不到全面反映和记录而使其发生信用危机。

四、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信用体系

1.确定合适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在制定信用标准的过程中,应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最优平衡点。

2.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损失风险。为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可以附加现金折扣条件。

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实际上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当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应对信用额度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二)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

1.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实行过错追究制度。企业销售负责人应对企业销售负责,按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对企业销售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这一措施将清理应收账款的压力层层传递,促使尽快回收应收账款。

2.采取灵活多样的应收账款回收办法。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是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序进行分析,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借用存货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分析。对逾期较短的客户,不便过多的打扰,以电话或信函通知即可,以免失去这一客户;对尚未到期的客户,可措辞婉转地写信催收;对逾期较长的客户,应频繁地进行催收;对故意不还或上述方法无效的客户则应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诉诸法律。

总之,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扩大产品销售,就必然会出现赊销,而赊销是扩大销售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并存的,我们要认真研究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从而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企业的风险,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收益更大。

篇5

物流企业为了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往往会采取先提供服务,后向客户收取款项的方式,应收账款便是企业赊销行为在财务账上的反映。

一、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和管理弊端

1、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第一,风险意识不足。物流企业近几年在大中城市大量涌现,而物流企业所服务的客户却呈现微量递减的趋势。部分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因业务量的增加反而出现困难。究其原因,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意识的缺乏是根本因素。出于自身的需要或客观的原因,物流企业为了扩大或保持原有市场份额,在未事先对付款人作资信调查和未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前提下,盲目采取赊销的策略;只注重营业收入和财务账面的高利润,无视大量被客户占用拖欠的流动资金的可收回性,而进行大量赊销,导致代垫付的大批应收款项难以收回和长久拖欠。第二,管理不同步。很多物流企业只注重拓展业务,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销售与核算脱节而失去控制,财务部门未及时与业务部门定期核对,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被暴露;有的物流单位甚至发生业务员贪污挪用公款事件。第三,内部激励措施不力。物流企业往往为调动业务员的积极性,而将其工资报酬与销售额挂钩,未曾考虑到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和产生坏账的可能性。第四,企业法律意识薄弱。实际业务中,业务人员很少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财务部门又不经常与客户核对往来款项,甚至提供了劳务因尚未收款而不开发票。由此客户方缺乏有效入账凭据,极可能因业务人员的变更而忽略了物流企业款项的给付。一旦到了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时,物流企业往往在证据提供方面出现困难。

2、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第一,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由于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第二,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第三,对企业营业周期有影响。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物流企业的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循环,造成企业现金短缺,从而影响职工工资的发放和物流业务的再开展。

二、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和思路

1、做好事前控制,加大资信调查力度。从源头扼制应收账款的大幅度增加和坏账的形成,建立客户企业资信档案,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即要对客户的信用资质进行评估,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和信用标准,据以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首先,物流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和客户的资信程度。对客户的信用标准的评定通常采用“5C”评估法,对已获资料进行分析。其次,物流企业要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再次,物流企业要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

2、搞好事中管理,建立和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应收账款的管理部门,实行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赊销的审批以客户的信用为依据,不盲目为了销售而降低客户门槛;应收账款的记账与收款岗位严格分离,应收账款的记账会计与赊销行为的经办人一起定期与相关客户核对账目,从制度上防止人为侵占应收账款行为;对超期的应收账款要严加控制催收进度,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以维护企业的利益;对应收账款实行坏账准备金制度,定期清理应收账款,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列作坏账损失,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同时将其造册作辅助账管理。如收回已列坏账的应收账款,则重新转入会计账套内:借记“应收账款”,贷“坏账准备”,同时再借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贷记“应收账款”。

3、加强事后考核,健全企业应收账款的考核体系。针对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对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不应有量的控制,但对应收账款账龄要设指标严格控制。应收账款既要设置绝对数指标,对总量、账龄都要控制,同时设置相对数指标考核。将应收账款的考核结果与经营者及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促使全体员工关心应收款项的清收情况,把坏账损失降到最低点。在考核计算业务部门(或业务人员)的利润、奖金时,应对该业务部门(或业务人员)按其所发生的应收账款金额的大小、账龄的长短分别以不同的比例在利润、奖金中扣除再计发奖金,其扣除部分以“其他应付款”的形式挂账,待应收账款收回后冲销“其他应付款”,将奖金退回给业务部门。

4、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报告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对尚未收回的款项,企业管理层应该适当采用更积极的收款政策和风险转移机制,做好应收账款风险程度分析,尽可能防范坏账损失带来的经营风险,主动化解和规避应收账款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有情况表明客户濒临破产,则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财务人员应当按照应收账款形成时间的长短,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评估一览表》,以便让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政策。

【参考文献】

篇6

正文: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是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应收账款做为企业的一种商业信用和促销手段,被企业广泛采用。

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保证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的产物,具有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会影响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应收账款既是流通顺利实现的保证,又是流通顺利实现的障碍。

其次,应收账款是企业市场竞争和商业信用的产物,是企业拥有的、经过一定期间才能兑现的债权,它具有资产的某些属性。其一,在应收账款的持有时间内,会丧失部分时间价值;其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可能因为债务人的破产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形成坏账,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应收账款的规模,规模越大,负面影响越大;同时也取决于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账龄越长,坏帐风险越大。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它的周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更好的发挥应收账款的商业信用作用。

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1、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在家电行业,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如不及时将库存“消肿”,日后就有可能变得一文不值。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生产厂家除发动“价格战”争夺顾客以外,还通过降低赊销信用的标准争夺批发商和零售商。

2、内部清理欠款工作职责不清。有些企业对债权资产的风险性认识不够,认为企业只要从财务的角度实现了收入,即大功告成,以完成产值收入的多少论英雄,货币资金的回收工作与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直接利害关系,造成各部门对“清欠”工作都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3、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道路的确比较艰难。从、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裁定与执行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此外,个别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作怪,作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判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许多企业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勇气。

二、有效管理应收账款的方法

1、加大资信调查力度。从源头扼制“应收账款”的大幅度增加和坏账的形成,建立客户企业资信档案,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就是要对客户的信用资质进行评估,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防范坏账于未然。信用标准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是否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其一是同行业竟争对手的情况。在市场竞争中,如果对手很强,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对竞争对手来说较低的信用标准,反之,信用标准可以相应严格一些。其二是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提高竟争力,争取客户,扩大销售,反之,应选择较高的信用标准以降低违约风险的程度。其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必须对客户信用等级做出判断并决定是不是给予客户优惠。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销售、合作对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尽量为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为减少企业坏账损失创造条件。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就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3、实行“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和主要经办人就是回收债权的责任人。必须改变回收债权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职责的错误认识,应将“应收账款”的货币资金回笼情况一并纳入产值完成情况的业绩考核之中。如果责任人不能将其完成产值所形成的债权收回现金,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报告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财务人员应当按照“应收账款”形成时间的长短,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评估一览表》,以便让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政策。

5、做好“应收账款”的定期对账和债权确认工作。“应收账款”的相关责任人应定期与债务方对账,请对方在对账清单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予以确认,其作用有两个:一是防止“清欠”人员与债务方有关人员恶意串通,故意拖欠款项的支付与收取,等到债权方将其列入坏账予以核销之后,再用现金清账予以瓜分。二是定期让债务方确认“应收账款”金额,这是最终通过法律手段寻求债权保护的起码要求。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二是明细账与有关客户单位往来账的核对。

三、做好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

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是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序进行分析,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借用存货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分析。

(1)根据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一类客户是基于将在赊销期间的贷款看成是从企业获取的一笔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想法而赊销,这一类客户往往会想尽办法延长付款时间,从而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成本,这类应收账款划分为A类。应重点管理。二类客户是因资金暂时周转不灵,以资产抵押或担保赊销产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由于购销双方签订的抵押或担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当付款日期来临时,可以根据合同规定收款或拍卖抵押物以收回应收账款,因此这类应收账款安全性较好,可以划分为B类进行管理。三类客户是由于销售产品和收款时间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应收账款。这类应收账款是时间差造成的,属于真正的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客户收到货物后会很快付款,安全性很好,可以划为C类,不对它进行重点管理。

(2)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账龄越大,收回的可能性越小,而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则越大。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将账龄最长,风险最大的应收账款划为A类,而将账龄最短,风险最小的应收账款划为C类,其余则划为B类。

(3)根据应收账款的比重进行分析:应将在应收账款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客户划分为A类,较小的客户划分为C类,其余的为B类。

从上述分类分析可知,无论是从风险角度、账龄角度、还是比重角度,A类应收账款安全性小,风险大,管理人员应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A类应收账款上,对其进行详尽分析,划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尽快回收:同时也不能放松对B、C类应收账款的管理,尽可能缩短应收账款的周转期,加速资金周转。

四、建立健全坏账准备金制度

l、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2、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的建立,无论企业采取怎样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而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坏账损失进入管理费用。那么,坏账损失的承担是企业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3、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四种方法:A、余额百分比法:它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得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金。B、账龄分析法:它是根据应收账款入帐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C、销售百分比法:它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D、个别认定法:它是对某笔账款分析确定风险后决定坏账损失金额的一种方法。

4、在确定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对己确认的坏账的应收帐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一旦从新收回,应及时入账。

5、建立坏账准备金是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每年年末,企业应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以备发生坏账时进行抵销,使风险降至最低点。不致于使当年利润产生大的波动。但是由于企业发生的坏账多少,以提供给客户的信用条件、对方的信用品质、提供的信用期限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各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的比例是有区别的,但是,比例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是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要做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总之,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扩大产品销售,就必然会出现赊销,而赊销是扩大销售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并存的,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信用政策及有效的管理方法,就能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收益最大。

【参考文献】

篇7

一、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对客户信用状况调查

由于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的占有率盲目采用赊销方式扩大产品销售份额,在销售产品前,不能对客户经行细致严格的信用调查,不能合理分析客户按期偿债能力,在没有正确评估应收账款风险的前提下,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甚至有些不诚信客户通过提供一系列虚假的信息数据,致使企业误认为其有足够的偿债能力。最后导致签订大额的销售合同,形成大额应收账款。大额的应收账款如不能及时收回,对企业后续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企业应提高经营风险意识,强化对赊销的管理,对赊销客户经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加强对赊销客户的后续管理。

2、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很多企业没有针对应收账款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有的企业即使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制约作用。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应具体到有哪个部门负责。职责明确,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责任机制和奖惩制度,缺乏内部审计,最后导致应收账款损失没法追究,有些企业是领导压根就没有意识到如何建立应收账款规章制度,最后是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扯皮,销售与财务核算分离,矛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3、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对业务人员的制约

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只一味地扩大销售、占领市场,缺乏理性的分析市场的能力、管理理念,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1、整个销售流程管理机制不健全,业务部门是企业主要对外联系的部门,很多企业都是业务部门单独促成业务合同的签订,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审计。2、有些企业,为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工资只与销售任务挂钩,往往忽视会计核算与货款是否收回,这就导致,业务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提高个人的销售指标,往往采用赊销方式促成业务合同签订,而不能对客户的资信、财务状况、交易记录情况经行调查分析。从而增加了应收账款数量和风险。

4、对账不及时,形成大量的坏账、呆账

由于经营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记录误差的可能。为了明确债权债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经行定期对账,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不及时与往来客户对账,有的即使对账但不能实现债权债务的偿付,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形成大量的坏账、呆账,加大了企业的日常经营风险,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5、对应收账款缺乏动态追踪分析,催收体制不健全,账龄过长

应收账款的账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从销售实现、产生应收账款之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所经历的时间。由于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整个销售过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未能经行经常性分析其风险等级,对应收账款企业的经营情况不清楚,由于责任不明确。企业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不能有效实施监督,不能根据客户欠款情况分门别类建档,长时间不能对账,导致账龄过长,账目不清等原因,致使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企业的催收体制不健全。主要是靠企业自身能力去回收应收账款,欠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意识。缺少应收账款的和出售的社会机制。难以保证应收账款安全可靠地收回,导致企业出现大量呆账和坏账。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危害

1 大量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容易引发财务危机,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此外,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引来更多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不能顺利收回使很多原本良好盈利的企业也面临重大财务危机,虽然利润可观,但资金匮乏状况却很严重。

2 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企业的销售与资金回笼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收回。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人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等支出。据资料统计,逾期应收账款在一年以上的其追帐的成功率在50%以下,二年以上的债权成功率就更低了,而我国企业,相当部分达三年以上之久,收回基本无望。大量交运资金的占用,势必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进而影响企业生产、销售计划等。

三、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1、加强风险意识,完善应收账款信用机制

企业领导、财务人员、业务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的经营风险,意识到其危害性。高度重视赊销经营的策略学习,在确定赊销政策时,一定要科学谨慎地评价投资与收益的比例关系,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价管理体系。注重客户资信的调查与评估。另一方面建立客户资信档案,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对客户信用状况经行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客户赊销额度。

2、建立有效的内却审计机制。明确部门职贵

首先,科学合理设置财务部、业务部、审计部的相关工作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有效形成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企业根据内部牵制原则制定客户的资信评估、资料整理、销售签约、产品出库等一系列程序,严格产品销售的各项审批手续,财务、业务、审计三部门密切配合,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便于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其次,建立严密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成立独立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动态地控制、管理应收账款等系列工作。明确专职人员的工作任务,各有分工,严格考核。奖惩结合。

3、约束业务人员的权限,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要注重业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业务人员实行赊销等级审批,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如,企业内部应该规定各等级职员的赊销批准额度,额度以上的赊销业务必须经过已授权的更高级的业务或管理人员批准,审计部门实施同步的审查工作,规范各项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避免因约束业务人员权限而降低销售签约。企业应在科学制定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建立有效恰当的营销与应收账欹管理激励机制,除工资、奖金、福利等奖励外,通过特殊贡献、协同管理等形式加强情感意识激励。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4、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建立定期与客户对账制度

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财务部门协同业务、审计部门对企业所持有的应收账款经行跟踪调查分析。对应收账款客户较多的企业,财务部应该每日出具清单,科学分析,提出处理意见,企业应建立定期与客户对账制度,把每一个应收账款客户输入到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做好记录,及时与客户对账,核对业务发生时间、金额、经办人等信息。同步获取到客户的经营情况信息,及时分析应收账教的回收率,减少应收账款的呆账、坏账的发生。

篇8

二、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逐年递增。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方式的不同和对货款回收管理力度的强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收账款。有的企业全年应收账款余额较高,有的企业月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占月平均销售收入比例较大,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与其制度要求及其自身发展现实不相适应。据统计造成目前各企业应收账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一些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初,为了尽快地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与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于是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流动资金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因此形成了一部分具有周转性的客户应收账款。

2.系统内相互拖欠。

有些企业由于资产结构不合理,或是由于注册资本偏小,或是由于经营不善,自身积累不够,造成企业经营流动资金短缺,因此,在系统内常常是先货后款,相互拖欠,也形成了部分应收账款。

3.管理无章,放任自流。

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账龄老化,却任其发展,无人问津。

4.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有些企业中,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5.对账不及时。

由于经营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经营过程中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有的企业由于不及时与客户对账,有的即使是对了账,但只是口头上的承诺,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

6.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客户的资信程度如何?目前对方经营形势处于什么状态?被占用的资金风险有多大?形成逾期的原因是什么?是恶意的逃债还是临时的困难或是确无偿还能力?不得而知。

7.对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清。

在各企业中,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都知道企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或对不上或收不回,但具体该由谁来督办、谁来清查管理并不都十分清楚。、

三、提高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加强合同知识培训。

运用《合同法》及合同的基本理论抓好客户资信审查的前提下,合法而有效签订销售合同是降低经营风险、减少应收款的一项基础工作,在缔约销售合同中,要着重考虑以下条款:①付款条件和结算方式。提高首付比例,余款限期缩短,现款(汇票)支付等方式。②合同履行地和履行条款要严密,关注履行地或货款交付地,一般情况下尽可能放在本地。③合同定金或违约条款要明确,要给对方有约束力,保证合同履行。④合同纠纷的解决条款要有利于本公司。主要是通过协调不成时,诉讼管辖权应尽量在本地法院。⑤有一些特殊客户,要关注质量条款。资信不好的用户还可以要求提供担保。

2、加强售后管理。

公司商品销售后,货款回笼未实现前,就形成应收款,因此要及时跟踪、催收。①对应收账款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预警机制,对资信情况下降、付款不及时的客户及早作出对策。②要及时核对、书面催收,核对和催收既能及时掌握对方情况,也是不中断诉讼时效的有效方式。③加强经办人员的考核,落实催收责任。运用合同担保制度,与经办人员签订担保协议,依法把回收责任用契约形式固定下来,明确权力和义务。同时在公司内部也可签订考核协议,明确奖惩办法。通过合同契约和担保制度,真正做到“谁经办,谁负责”、“谁损失,谁承担”的约束机制。

3、加强对应收账款财务核算和监督管理。

财务、营销、法务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及时沟通,财务审计部门应针对不同应收账款,按性质、账龄不同,及时监控,及时发出预示信号,传递给有关部门和公司领导,及时对不同应收账款情况进行汇总,提出有关建议,供企业高层领导决策。各个部门要经常对应收账款情况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对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要按《会计法》和有关财经法规及时计提坏账准备。

4、建立动态的资信评审和账款跟踪管理体系。

要确保供货商应收账款有效收回,就必须建立动态的零售客户资信评审机制和账款跟踪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保障供货商及时了解每个零售客户的资信走向,辨别出高价值、高资信的零售客户,还能确保供货商信用政策的实施更加合理有效,更可以确保供货商坏账损失率降至最低,使供货商的业务顺利快速地开展。对零售客户的信用管理要采取动态的管理办法,即每隔一定时间根据前期合作情况,对零售客户的信用情况做重新评定。不仅仅在选择新零售客户时才执行,对以往发放信用政策的老零售客户也要时时关注,因为零售客户的信用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对零售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销售政策,就可能由于没有对信用上升的零售客户采取宽松的政策而导致零售客户不满,也可能由于没有发现零售客户信用下降而导致货款回收困难。零售客户资信评审是个动态、长期的过程,账款追踪分析和账龄分析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应做到月评、季检和年审,做好账款风险管理的预警工作,挖掘出资信好,高价值的零售客户,给予优惠的信用政策,剔除资信差、低价值的零售客户,或给予更严格的账款管理。惟有这样动态的零售客户资信评审和账款跟踪,才能保障供货商货款风险降至最低。

5、制定鼓励零售客户积极回款的政策

篇9

(一)地质单位领导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在之前,我国的地质单位往往是国家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往往是国家财政方面的拨款,并且其服务的对象也是一些国家大型企业,所以,在应收账款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时代的发展,地质单位也进行了一些改变,很好的参与到了市场竞争中去,这也导致了很多之前没有重视的问题,不断的出现,比如说应收账款回收的时候比较困难等。但是很多领导还是仅仅重视企业利润的增加,而对应收账款的回收不甚重视,甚至还是认为回收应收账款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和企业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种观点本身便是错误的。

(二)市场竞争的时候,信用机制不够良好 在进行市场竞争的时候,为了得到项目,很多竞争者都放宽了自己的条件,对客户本身的商业信誉不够重视,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先行垫付资金,这样在项目结束之后,回收资金便会比较的困难,这也会给地质单位更好的经验造成一定的风险,不利于地质单位的长远发展[1]。

(三)地质单位的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很多地质单位在进行考核的时候,往往仅仅重视账面方面的收入,对财务账面比较的重视,而没有关注应收账款是不是真正的收了回来,这也会导致大批坏账的出现,但是出现坏账之后,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管理人员责任的追究,这样的考核体系本身便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将其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

(四)地质单位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地质单位中,其涉及的项目往往金额会比较的大,并且应收账款加在一起,数额也会非常的大,有些应收账款本身拖欠的时间便比较的长,回收的时候也会比较的困难,很容易坏账,而坏账的存在会给地质单位运营的正常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完善,降低坏账出现的几率,给地质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催账的时候,手段比较单一 地质单位在去一些单位讨要欠款的时候,可以依赖的手段比较少,经常是依靠自己和对方的一些交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考虑到将来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地质单位很少愿意会和对方撕破脸,通过法律手段来对自己的经济利益进行维护。此外,由于人情关系的存在,很多时候,手续都不够健全,这也给法律取证更好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应收账款的收取非常不利。

二、地质单位做好应收账款管理的手段和措施

应收账款收取对于地质单位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这便要求相关的领导必须认识到应收账款收取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加强对其认识,这样才能够根据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一)对客户信息进行完善,进行信用额度的建立 地质单位应该全面的了解客户的信息,比如说企业成立的时间,实际的注册金额以及银行给其的信用评价等等。这样能够大概的对目标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全面的了解应收账款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还应该根据需要建立客户风险档案,这样能够针对客户的不同,进行有差别的对待,这样能够降低应收账款坏账的几率。

(二)重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对于应收账款必须及时的进行催缴 地质单位项目本身的周期便比较的长,并且核算应收账款的时候,程序也比较的繁琐,这样很容易出现工程结束之后,拖欠应收账款一年或者两年的情况,甚至有时候,拖欠的时间会更长。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收取应收账款的风险,给应收账款的收取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这便需要地质单位必须认清实际的情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比如说根据需要进行科学控制体系的建立,做好工程的跟踪工作,做好原始资料的保管工作。此外,还应该及时的核算应收账款的数目,及时的进行应收账款的收取,这样能够给应收账款的收取奠定良好的基础,降低坏账情况出现的概率,维护地质单位的经济利益,帮助其更好的发展。

(三)平时也应该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地质单位的财务部门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根据需要做好应收账款的实际记录,并且还应该定期的进行追踪,并且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的报告给相关部门的主管领导,然后由主管领导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此外,财务部门还可以根据时间定期的和欠款的企业进行一定的沟通,避免差错的出现,这样能够给应收账款的收取提供一定的方便。

(四)地质单位应该进行坏账风险制度的建立 企业在参与到商业经营中去的时候,坏账风险便是存在的并且是不能够避免的,在坏账之前,企业便必须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这样能够给坏账的出现,做好相关的准备。地质单位可以根据还账的实际年限,来进行坏账风险的设置,对于那些时间比较长的,特别是在三年之上的,便应该做好完全还账的准备工作,降低坏账给企业造成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 应收账款 原因 成本 问题与对策

一、应收账款与形成的财务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赊销产品、材料、劳务等项目而形成的应向对方收取相应款项的一种外置资产。该资产被对方经营,对方可以任意调度使用,本企业却无法控制,形成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虚拟资产”,只有变现为现金流入企业后,才能参与到本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而这一过程的长短,对企业经营效果来说影响较大,历来令企业管理者感到棘手,难于操作。

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财务风险:

1.占用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降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应收账款代表企业的债权,未实现现金的流入,属于应收而未收的资产,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使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减慢,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致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短缺,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2.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1)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企业销售收入的成立。流转税是以销售收入为计算依据,按期以现金方式缴纳。(2)应收账款使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盈利后需缴纳企业所得税。(3)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即信用调查费用、信用收集费用、账簿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

3.形成坏账损失,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企业对发生的坏账依法处理后,作为企业的一项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会冲减企业利润。

二、企业形成大量应收账款的原因

1.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故意拖欠账款,社会普遍缺乏诚信。

2.企业自身的问题。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

3.信用销售前资信评估薄弱,缺乏规范程序。信用销售是坏账形成的起因,企业在进行信用销售前首先应该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资信程度,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信用销售前根本不进行详细的信用调查。企业大量的信用销售往往取决于行政干预或少数人、领导者的主观喜好,结果导致大量应收账款的出现。

4.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这也导致了应收账款。就一般批发和大型生产企业来讲,发货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往往不同,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结算手段越落后,结算所需时间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并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

三、企业应收账款成本

1.管理成本。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成本,是应收账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信息收集费用、对客户资信状况调查与跟踪的费用、制定信用政策的费用、应收账款记录簿记与监管的费用、收款过程中的差旅费、工资薪金、通讯费、讨债公司收费、法律诉讼费等其他与应收账款有关的费用;

2.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收入,如投资有价证券便会有利息收入,其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有价证券利息率或资金成本率有关。

3.坏账损失成本。应收账款是基于商业信用而产生的,存在无法收回的可能性,因此给应收账款持有企业带来的损失,即为坏账损失成本。这一成本一般同应收账款数量成正比,即应收账款越多,坏账成本也越多。

4.现金折扣成本。现金折扣成本是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间内早日偿还货款,对销售货款所给予的一定比率的扣减部分的成本。

四、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收款不力,坏账比率高。企业盲目赊销,只顾着扩大销售,却忽视了货款回收。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正常流动资金被大量的应收账款所挤占。由于没有强有力收款措施,企业坏账比率大幅上升。此时,为了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只好借助于银行贷款,而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就不能及时偿还贷款,甚至连银行资金也被逐渐转化成了应收账款。这种资金的不良循环,导致银行资金的大量沉淀,最终企业将无法生存下去。

2.应收账款中的呆坏账确认不及时,给企业造成虚增资产的假象。由于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疏于管理,特别是有的企业还把应收账款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因此主观上有意对已经成为呆死账的应收款项不及时确认,已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在账上长期挂账,不计提坏账准备,造成企业资产的虚增。

3.缺乏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赊销审批、及时完整入账、定期对账、超期催收等控制环节。但目前我国不少中小企业忽视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约束,甚至将制订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写在书里,挂在墙上,却没有落实到实践工作中。

4.缺乏有效的监督及反馈机制,账龄老化现象严重。一般来说,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较少,机构设置简单,一人多岗的现象比较突出,在此种情况下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确实存在很大难度。会计人员未及时与销售部门核对账目,就会造成销售与核算脱节。另外,由于员工兼职兼岗、任务繁重,自身管理素质偏低,未能对应收账款的回款给予足够的重视。收账工作不力,再加上部分客户恶意拖欠,素质低劣的销售人员携公款潜逃,这种情况在小企业中屡屡发生,都会加重企业应收账款的难度,使账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

五、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1.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建立合作企业资信档案。加强对合同的评审与合同执行签证管理,规避收款风险,健全合同评审、会签制度。根据合作企业的实际资产和经营情况,签订采购合同,约定付款期限,优质客户的付款期限为一至三个月,一般客户付款期限为10至30天。逾期不付款的立即停止接受订单,开始清款。超出付款期限一个月的,与对方进行账务核对,发催款律师函通知。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大中型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同时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确保信用管理职能的实现。企业要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不同信誉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信用政策,并在经营活动中认真执行,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防范和化解应收账款风险的重要措施。

2.制定最佳收账政策。在正常情况下,客户应按信用条件的规定到期及时付款,履行其责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客户拖欠货款。收账政策就是指对于逾期的欠款公司应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对于信用质量的客户要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收取应收账款。对于信用质量高的客户,可以采用宽松的政策;对于信用质量差的客户,应采取积极的、严格的收账政策。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视账款逾期时间长短、欠缴金额大小、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产品来制定各种信用条件,并且要灵活掌握。同时,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账计划,使收账成本最低、效益最大。

3.建立完善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建立赊销审批制度,从源头上采取控制措施,实行“谁经办、谁审批、谁负责”的管理办法。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企业根据产品销售市场及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方式,授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由上一级领导批准,金额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权利部门研究后审批;同时要把责任落到实处,各经办人员经办的业务应自己负责,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企业可以将货款回笼作为考核销售部门及销售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并建立指标考核体系,包括销售数量、销售收人、销售毛利、货款回收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根据实际回收情况与业务人员工资、奖金挂钩。

篇11

(一)政治性

军工企业最大特点就是要担负国家军事建设的主要重任,因而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军工企业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它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要符合国家战略目标与现实利益,基于上述考虑,军工企业有时甚至会选择以损失经济利益为代价,那么,政治性的行业特点就决定了它的应收账款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保密性

由于某些特殊军品和技术的研发与生产涉及国家安全,因此军工企业往往处于高度保密状态,所以,军工企业的保密性决定了它的研制与生产必须由特定军工企业来完成,使得其市场开放程度受限。基于特定的市场空间及行业内部企业间的较多购销产品或技术的行为,军工企业会产生烦琐的三角债务关系。

(三)买方垄断性

军方是军品的最终用户,军工企业买方垄断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其经济运行适用特殊的商品规律,所以,一味地效仿市场经营机制所形成的应收账款拖欠问题更为严重。

(四)高风险性

军工产业在流动资金、研发技术及人才引进方面属于高风险产业,另外,其产品与服务需求的非均衡性及不同军工产品系列的特异性,同样使得军工产业选择生产范围存在较强的刚性。这样一来,订购的产品与服务的锁定性需求也决定了军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存在后续管理风险。

二、军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所面临的困境

由于军工企业具有行业特殊性,所以其应收账款管理困境也较其他行业略有不同:

(一)需方原因产生应收账款的管理困境

(1)支付习惯不同。军队间的订货不同于正常企业生产,其订货基本是采用先交货后结算的方式,又因军需物品的特殊性及重要地位,军方对其采购更为慎重,所涉及决策级别更加繁杂,导致决策周期较长而产生了应收账款。这样不仅加大了军工企业的人力、物力消耗,也加大了其流动资金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2)受控于支付权限

军工企业的资金调配多需国家相关部门审核批复,上报及审批时间过长易形成应收账款,这主要是基于宏观调控的因素而决定,所以,军工企业应收账款的清偿不取决于企业本身。

(二)供方原因产生应收账款的管理困境

军工企业供需方关系的特殊性决定,其应收账款管理往往不存在恶意拖欠问题,也较少需要对需方客户征信问题进行调查,但其应收账款管理却存在其他行业所不具有的管理难点:

其一,军需产品及服务的专用性决定其清偿力度减弱。军工企业针对军方需求量身定做专项方案,相应的,其在研发与生产期间便失去了所有投入项目总资源的机会成本,并增加了对军方的依赖程度而处于收款中的弱势地位。另外,军工行业具有高度保密性,其设计方案不能像产品一样进行后期抵押、拍卖等,也同样减弱了应收账款的清偿力度。

其二,军工企业制约因素较多增加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困难。军工企业受国家政策及军方需求的制约因素较多。在方案设计阶段,一旦政策变动或军方需求方针变更,均会造成设计与生产的暂停或终止,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前期投入的应收款项回收困难。

另外,军工企业的军转民限制因素也较多,某些涉密技术是绝不可能因其民用市场前景的诱人而被批应用于民品的生产领域,如若经适当的技术转化并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实现了军转民生产,其历时时限也较长,况且随着经济增长及人们物资需求的转变,重新投入市场的军转民产品,其经济效益也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因此,而形成的资金投入是需要军工企业自行消化的,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军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优化举措

军工企业使用应收账款赊销策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产品及服务的销售量,但后期款项的拖欠却反而制约了它的持续发展,这也是很多军工企业陷入被拖垮的窘境之一。因此,军工企业要积极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才能适当的规避赊销过程中存在的经营及财务风险。

(一)加强应收账款内控管理

基于其国有企业的特性,一些军工企业不注重企业的内控管理,针对应收账款这一问题,军工企业要特别强化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不断地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内控机制,并做到在决策前控制好前期投入,在方案实施中注意负责部门间的联动管理及加强事后控制的考核与责任机制落实,将应收账款管理贯穿于整个方案的执行过程中,以强化供需方相互间的重视程度而增强风险调控能力。

(二)坚持核算中的谨慎性原则

一方面,军工企业要在尊重合同的基础上,应根据设计或生产进度按比例核算收入与成本,并注重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合理适用;另一方面,企业也应注意应收账款本身的机会成本与时间价值,在签订专项合同时将上述因素囊括其中加以考虑,以增加应收账款的货币时效性。

(三)引进承兑汇票或应收账款保理理念

随着军工企业市场化的进一步升级,军工企业也可以在合同签订时注明双方可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进行支付结算,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应收账款收回的风险,也能扭转被动等待付款的局面。

另外,军工企业也可以考虑与银行进行互动,引入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将常规性、不涉密的项目进行银行保理,既可以解决资金的瓶颈问题,实现应收账款风险转移,也可以借此提高收账能力及缩短收账时间。

篇12

在任何一家疲于挣扎的公司,你都能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们在竭力争取某一合约。只要接下这个单,就一定能为公司增加不少底线收益。"

“自从老头退休以后,他的孩子真为公司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我们的商誉很好,增加这些其它服务会大大刺激销售。"

"我们开拓了这个新的行业。"

急功近利企图增加财务报表上的收益是商界悲剧的最大致因。到头来,底线收益一无所获,因为在计算最后的底线盈亏之前还有一长串可恶、烦人、让人痛苦的成本线。一路看下来,它们一点一点地吞噬每一组数字,等到最后计算利润时实际上已所剩无几。

当你竭力去争取新业务或巨大的销量时,这一事实尤为显著。竭力争取很难做到提高价格,这就意味着分散资源。因此,所谓竭力争取从一开始就是在增加开支、减少毛利。

试图变大而不是变好是不明智的。致力于变好,毫无疑问你自然会长大。但是,如果单纯追求规模只会使你更臃肿,而不是更大。你会变得更普通,也更容易被消灭,因为在此过程中你通常会失去原来让你生存立足的东西。切记,企业的最主要功能是赚钱,而不是花钱。如果你越是推迟赚钱,问题就越难解决。不要对你的企业太宽容,以下方法可帮你取得业绩。

孜孜以求削减成本

有一家公司之所以得以成立,是因为它要孜孜不倦地降低成本。这家公司叫Price-Club(减价会员店,现在叫Costco)。公司是由两个背景迥然不同却有着相同理念的人创立的。他们的理念就是不断削减成本。

减价会员店削减了中间商、售货员和多余的包装处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大货仓。顾客自助购买大批量货物,从而得到巨大的折扣。例如,家居乐(HomeDepot)碰都不愿碰的的在减价会员店10双一包只卖25美元,条件是(而且只能是)减价会员店有这批货。这种方法很有效,也是双赢的。

减价会员店减少包装使供应商少了许多麻烦,因而可以大大削低价格。如果供应商拒绝,就不进此类货物。因此,顾客在购买过程中始终有一种发现的喜悦。可能你要的并不总是有货,不过一旦有货,就非常划算。这种方式运作良好,使减价会员店根本没有存货费用。商品如果没有接着订货,一般几个星期就销售一空。售货商通常在30天内来取货款,而大多数货物15天便卖完了。

减价会员店在进驻一个城镇的同时开始销售会员卡,因而这笔资金可以先用来支付会员店的建设费用。更有甚者,直到公司将早期投资2,500美元的人们都变成亿万富翁之后的今天,公司的年报依然是用一般复印机做出来的。总经理办公室也还保留着他学生时期用的书架:用砖头架着两块木板。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任何节省都不能说是微不足道,它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对照范本。拿到一个最好的价格总是最令人振奋的事。因此,削减成本应该是当今最伟大的开发市场的方式。

一种有效的削减成本方法是,每月建立一个新的委员会来思考不同的方法降低成本。委员会由不同部门的员工组成。给他们专门安排时间,让他们30天内尽可能提出5个最重要的成本削减之处,并公布他们的建议。将实际采用的所有建议连同提出该建议的委员名字张榜公布。到年末,从第一年节约下来的钱中拿出20%分给委员会成员。

避免陷入电脑陷阱

电脑应用得当确实不错,例如飞机订票、财务报表、电子表格、银行业务和文字处理。然而,当20年前Lotus-1-2-3售出其第2,000万套电子表格工具时,这便是生产力已经下降的标志。任何社会如果有2,000万人在做电子表格,它注定要完蛋,因为总得有人来造汽车、做蛋糕或发电。用不着每个人来作测量或预测。换一个角度,电子邮件能够促使快速决策、减少会议,因而使这一趋势得到了很好的反向平衡。

有些自动化作业使人们疏于思考。回到落后的20世纪70年代,霍尼韦尔几位经理人在就一种即将面世的投影仪进行成本收益方面的讨论。大家热情迸发。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面对两种产品模型,他们针尖对麦忙地各陈利弊。一些人支持生产零售价为99美元、每年可销售50,000台的机器;另一群人则坚持要生产售价为149美元、每年只卖25,000台的机器。

为什么要争论?因为他们必须先做好决定,财务部门才能接手处理。要作详细的推测性分析又没有时间。一旦决定下来,财务部门得花上漫长的两周时间将每一种价格最有可能的单机销量和最有可能的生产成本,痛苦地用手工编制出一个报表来。如果可能,试想一下这个手工报表该怎么做。

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每一位经理都有自己的电脑。大多数机器上都有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即刻为你做出一个报表来。如果回报不理想,只需对假设条件稍加修改:用键盘魔法提高销售量或降低成本,直至得到令人满意的回报。

如果真正想将你和你的组织从肆虐的电脑中解放出来,你应该停止购买更多的电脑玩意儿,使用你已用了一年的系统。让员工在为你购买个人电脑时不要增加那些看似可以加强业务的软硬件。等着瞧,明年的价格会更低。也许,你足够幸运。你的某个对手正不得不忙着纠正他的错误呢。

留心你的现金流

Accucorp公司成立于1989年,第二年便开始盈利。到1992年,销售额已超过400万美元。"我们每月都盈利",公司创始人兼行政总裁PamelaCoker博士曾经说道:"最有趣的是,如果你每月都盈利,结果每年都能盈利。"

在公司主办公楼,有个大图表是公司人气最旺的地方。该表每天都更新当天的现金回收状况。它备受关注,员工经常来查对、议论。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获得重要信息。在这里,应收款在得到支付前只不过被看成是一项市场测试费用而已。如果还没有收到货款,就不能算销售已经完成,也没有客户满意度可言,当然也就不会支付佣金。

在Accucorp,快速回收销售货款有两大作用:一是回笼现金放在银行;二是能很快发现问题。这种强势的货款回收非常奏效。每个员工,尤其是销售人员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关注现金状况对公司来讲作用很大。一种方法就是时刻留心着回收情况。应收款和存货高企是出现问题的信号。不错,尽管资产负债表把应收款和存货都看作资产,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把它们看作负债。如果应收款和存货在增加,问题就更显然了。

另外,也不要将借入现金看作现金流入。正统的财务会计是这样定义的,但这是一种短期思维。只有回收了的销售收入才是唯一真正的现金流入。其它所有的都是暂时的,或者更糟。

凭一张纸管理

RobertVlasic拥有并管理着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一家护理院、一家房地产公司,还有一家泡菜公司。"我有一个规矩,就是要求每个公司每周各给我一页纸(只能一页纸)的报告。"他说,"这样的沟通非常重要。"在他看来,每个企业只有几件事真正重要。如果这几件事顺利,其它事水到渠成。

泡菜公司的报告按泡菜类别汇报了该周发运的泡菜数量。报告反映了销售金额总数、毛利以及各工厂的人工费。其中还包含了每个工厂所支付的管理、劳工以及加班的工时费,同时还按周和季度进行比较。

泡菜业务发展很快,其它业务则比较稳定。一般来说,快速发展通常会引起失控。不过,Vlasic尽力让它简明一些。他的产品线很宽,一共73种产品,包括开胃小菜、泡白菜和胡椒粉。

Vlasic管理的诀窍是通过一张纸的报告来管理。这就很好地抓住了重点,避免分散精力。大家都关注最重要的几件事:泡菜发货量、加班工时和价格。

当然,你可以根据财务报表来管理公司。不过,这就象站在船尾告诉船长你避过了多少礁石。如果你需要前瞻性的报告,尽量让你的经理人用一张纸来作管理报告,这样可以祛除所有不重要的细节。一般来说,这张纸的报告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发货数、延期交货数、取消订单数以及工资支出。

很多财务数据是回顾性的。因此,你应增加一些前瞻性的数据,如客户信用、回报率、客户反馈,或可以帮你了解市场的客户来电数。当然,还应该加上产品开况,留一只眼盯住远景。

关注危机讯号

在你通过财务报表看到危机之前,有很多途径可以让你发现危机。比如,一到下午7点你的停车场就空了,说明你有问题了。如果你跟售货商和媒体的关系比跟客户的关系还好,肯定有问题。

要留心工资高奖金低、存货增加、出差都坐头等舱、经理人员的办公室总关着门、办公楼粉饰一新而机器设备陈旧不堪、行政人员中午老是开小灶、跟行业协会交往甚密等等这些现象。如果你看到奢华的公关宣传、大笔的慈善开支、大手大脚的研发投入、海夸规模而轻谈利润,肯定有问题了。

以下是如何避免问题的一些方法:

面对不景气,不要靠改变公司司标形象、在其他领域进行收购或者调整会计方法等手段来应对。首先应该解决真正的问题,然后再做这种粉饰工作。

友情链接